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现在自然环境的现状(合集7篇)

时间:2023-07-20 16:18:01
现在自然环境的现状

现在自然环境的现状第1篇

[关键词]自然;自然状态;和谐

[作者简介]陈世荣,文山学院社会科学研究部副教授,法学硕士,云南文山663000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5-0045-03

“崇尚自然”即追求自然和谐,中国的哲学家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赞美天地万物的和谐,努力亲近自然、效法自然。老子说“道法自然”,孔子也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古人把人和自然也看成是和谐的。《周易》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和其德,与日月和其明”,《庄子・齐物论》说“和之以天倪”,都认为人要顺应自然。

一、两种自然观

第一,老子的自然观。“自然”原是道家首创的概念,最先出现在《老子》中,战国中期以后使用渐多。自然一词的意义常被误解,最常见的误解是把自然说成是自然界,这是把自然的现代意义当作了古代意义。自然的本义就是自己如此,“自”就是“自己”,“然”就是“如此”。“其原始意义就是自然而然,没有外力的强制作用,没有突然的改变。”(刘笑敢语)把自然当作自然界,这并不符合自然一词的古义。在先秦时期,代表大自然的词汇主要是天、地、万物。以自然指代自然界是很晚的事(张岱年认为以自然为自然界始于阮稽的《达庄论》)。

老子说:“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功成事遂”就是做事的结果,不是无所事事的结果。可见,自然是一种高超的境界,是“功成事遂”而没有对百姓造成骚扰和压迫的表现,也就是自然而然的功成事遂,是没有勉强的,没有造成冲突的,没有突然变化的,没有引起压迫感的建功立业的过程和结果;反之,强迫的,引起剧烈变化的,造成冲突的功业就是非自然的。

所以,老子之自然不是平时所说的没有人类文明的自然状态,不是与人类或人为相对的概念,而是与勉强、紧张、压迫、冲突相对的概念,是值得追求、向往的状态。也就是一种价值。老子最根本的用意在于强调人要效法自然的原则,实践自然的价值,实质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实现自然的秩序和自然的和谐。自然并非没有人类,没有人为的努力,没有文化的原始野蛮状态。

第二,马克思的自然观。从一定意义上理解,自然和环境有相似之意,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的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因为“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只要有人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就彼此相互制约。所以,环境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从环境的基本构成这一角度出发,认为人与环境的关系表现为双重性: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同时,上述两个方面的关系之间又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并且,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又通过人与社会环境或人与他人的关系表现出来。所以,人与环境的关系首先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辩证统一。其次,马克思恩格斯从环境的整体这一角度出发,认为人与环境的关系又是环境对人的制约性和人对环境的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一方面,环境是人生存和进化的前提。“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人对于环境的能动性,既表现为人能够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从而去能动地改造和征服生存环境,同时,也表现为人能够科学地预见自身行为所引起的长远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进而去支配和调节这种影响,以保护生存环境。人对环境的能动性又是人对于环境的“认识”、“改造”,与人对于自身行为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的“预见”、“支配”和“调节”是辩证统一的。

二、问题理解

第一,自然的概念涉及了存在状态和方式,即一个事物,一个社会群体存在的状态或方式的问题,从表面看,自然的状态应该是平稳的,没有剧烈冲突的,剧烈变化的事物显然不能算作自然的。自己如此的事物或自然而然的事物,其存在的根据、发展的动力必定是内在的,或严格地说,主要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更不能是外在的力量强加的。一个人类群体,比如一个国家,如果是由外在力量支配的,那么就不是自然或不够自然的;如果它的发展演变不是来自内在的需要和动力,而是由外来力量强加的,那么显然是不自然的,由此可以推出,自然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动因的内在性。

第二,在外力无可避免的情况下,什么样的状态才可以称为自然呢?“显然,一个事物所受到的外在因素的影响越少,其作用越缓和、越间接、该事物存在的状态越可以成为自然的,或者说,该事物的自然的程度越高;相反,如果这个事物受到的外在因素很大,很直接、很强烈,则该事物的存在状态就不是自然的。”(刘笑敢)

第三,什么样的发展变化才可以称为自然的,什么样的发展变化不可以成为自然的呢?“道至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经》也就是说,自然的状态就是大体恒常的稳定的状态。从当下的情况看,自然的状态也就是“通常如此”的状态,而由现在的“通常如此”向前追溯,从该事物的最初状态来看,应该是没有更本性变化的,因此可称为“本来如此”。由现在的状态向未来推测,自然的状态应该是很少突变的,如果一个事物充满意外变化的可能性,那就很难称为自然的。因此,可以推论出,自然的事物在未来的趋向是“势当如此”。

这样,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事物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来看,自然的事物大体上应该是“本来如此”、“通常如此”、“势当如此”,这样的过程也可以表现为发展轨迹的平稳性,既没有突然的中断,也没有突然的急剧的方向性改变,如果一种事物的突变不是外在干预下进行的,但引起了事物发展轨迹的突然中断或急剧的方向性改变,也不能看作是自然的。

第四,强调“通常如此”或发展轨迹的平稳性,需要为事物的质变留下空间,只要事物的深化而引起的质变没有造成或伴随剧烈的冲突,这个事物的状态就仍然可以看作是自然的。如果一个事物的突变主要不是外力干预所引起的,而是内部激烈冲突斗争的结果,那么这种变化也是不能称为自然的。因此,我们需要强调质变过程中的渐进性。这种质变的渐进性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承认自然发展也会引起质变,另一方面是强调不仅外力引起的剧变是不自然的,内部冲突所引起的巨变也是不自然的。

自然是有生命的。自然是自足的,它的存在并

不需要人类旁观者的欣赏,“大自然极其寂寞的茂密生长着,远离人们居住的乡镇”,如梭罗相信自然能增进人的道德,因为自然的简朴、纯洁和美是衡量我们的道德自然的参照点。梭罗说“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梭罗还把自然看成是医治道德罪恶的灵丹妙药,因为道德的恶是在社会中滋生出来的,所以需要自然来解毒,“我们也应该时不时地挪动挪动,到田野和森林里远足,以晒晾我们的生命,饿死我们身上的罪恶”。

自然和人的精神是相通的。自然是实在的、具体的,它不只是(在精神上)服务于人的手段,它本身就是自己存在的目的和理由。“它们比起我们的生命来,不知美了多少,比起我们的性格来。不知透明了多少!我们从不知道他们有什么瑕疵。”最完美的人是最符合自然的人。

三、启示

第一,人类必须共同承担保护环境的义务。大自然没有国界,生态环境是一个不容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不受国家性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制约,人类共同拥有地球资源,也必须承诺共同承担对生态环境的义务。国际社会环境保护合作的原则是“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制,强调人类必须共同承担环保义务,并根据责任大小区别对待,各负其责。

第二,树立生态意识、重视环境教育。一是把环境教育看成是全社会的事业,友善地对待地球生态环境,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化素质;二是积极参与,从小做起,从自我做起,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风尚,全民参与环境教育活动,做到人人关心环境、人人保护环境,使“环境美”成为国民的需要和时尚;三是增加投入,实施环境教育工程。环境教育关系到21世纪我国人口的素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应当在实施“希望工程”的同时,加快实施“环境教育工程”。这是当务之急,需要社会各界和全民上下为此自愿地作出贡献。

第三,依靠科学技术,改良耕作,保持生态平衡。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农艺学和农业技术,改良耕作方法,如采用改良的排灌法,实行更合理的轮作,施用有机肥料等,可以保持和改良土质,保持和提高土地的肥力,从而保持生态平衡。此外,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休闲的土地、沙地和荒地,使之变为种植牧草、甜菜、小麦、大麦的良田,以优化生态平衡。

第四,实现“城市和乡村的融合”和“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平衡的分布”。马克思恩格斯针对当时资本主义“工产城市”的扩大和大工业生产的集中及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状况,指出“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和“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平衡的分布”,“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毒才能排除……才能使现在城市中日益病弱的群众的粪便不致于引起疾病,而是用来作为植物的肥料”。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公报指出,世界上人口和工业高度集中的大城市的空气、水源和食品的污染已对数亿居民的健康造成危害,如不积极、有效地治理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并防止新的污染,世界的都市化将是21世纪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第五,全面加强环境立法,通过调整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来达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要支配和调节人的活动的比较长远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后果,防止或减少环境的污染,“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要把技术应用和工业发展的直接眼前利益同自然和社会的长远利益协调起来,或者是把技术应用和工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

现在自然环境的现状第2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TU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085-0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从环境现状的调查、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相应防治的措施三方面的内容展开。相应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环境现状一环境影响状况一环境保护措施状况的思路构建如表1所示的体系框架。

由表1可以看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目标层,表示该评价指标体系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即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第二层次为构成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子系统层,包括环境现状、环境影响状况和环境保护措施状况这三个子系统;第三层次为主题层,是反映所隶属的子系统的主题;第四层次为指标层,选取了具有典型代表性和全面概括性的描述型、实物型和列举型指标构成。

一、环境现状

对工程建设项目环境现状调查,目的是为掌握环境质量现状本底,为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以及建成使用进行环境管理提供数据基础。主要是对拟建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环境保护区的情况和发展趋势的调查,因此分为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区三个主题层。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状况是包括项目所在地的大气、水体、地貌、土壤等环境状况。其中,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是影响建设项目的重要因素,如土坡因挖掘而崩陷、地下水位过高使得地基受损等。另外,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也会对建成后工程建设项目的使用产生影响。为此,选择了地表水环境质量、地下水环境质量和大气环境质量作为自然环境的代表性指标。对于这些指标的监测,须采用一些技术性的监测工具,或收集该地区相关资料,程序复杂、难度较大,可将现状所收集的资料,参照相应的环境标准进行对比,得出质量“很好、好、一般、差、很差”的结论。

(二)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重要部分,事先调查项目所在地的森林草原植被、动物栖息、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状况,有利于衡量项目建成后对它们的影响程度,对不同方案的分析,有利于比较它们之间生态环境差异,以选择合适的项目方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森林草原植被情况和动物栖息情况作为评价指标,内容可以根据评价地区和方案的具体要求进行指标的增减。对于此指标不能用定量数据表达,应作出详细定性分析说明。

(三)环境保护区

调查项目包括周围地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温泉、疗养地等环境保护区,以免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保护区造成了影响,造成景观的破坏。对于此项指标的构成,是情况的调查,要有距离、面积等详细说明。

二、环境影响状况

对于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状况的分析,主要是找出项目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导致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一般包括污染环境因素和破坏环境因素。污染环境因素是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粉尘以及其他污染物;破坏环境因素,主要是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对地形、地貌和已有设施的破坏,对森林草原植被破坏引起的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对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水土保护区的破坏等。因此分为环境污染状况和破坏环境状况两个主题层。

(一)环境污染状况

用于分析计算拟建项目建设或使用过程汇总产生的各种污染源和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一般应选取粉尘排放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噪声覆盖率作为环境污染状况指标。

(二)破坏环境状况

项目建设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某些活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主要包括景观的破坏、地形地貌的破坏和森林草原植被的破坏,预测其破坏程度,作为破坏环境状况指标。

三、环境保护措施状况

环境遭到破坏固然是不幸,但合理的环保措施能将环境影响减小的最小,这对于环境影响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环保措施主要是绿化措施和污染控制两方面有机结合,因此选择绿化水平和污染控制作为评价环境保护措施效果的两个主题层。

(一)绿化水平

在建设项目内进行绿化建设不仅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形成一个有适当生态与非生态比例结构、功能和自我调节的良性生态系统。选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作为直接反映工程建设项目绿化水平的指标。

现在自然环境的现状第3篇

1.1回归原始无意识的本质状态,把用户作为设计主体,把需求作为主心,体现产品简约美

回归原始无意识的本质状态,是一种真实的天然状态,是人类最本质最深层的东西,用心灵去体悟设计的灵魂,打破原始复杂多变的状态,重新审视原有的设计,回归自然简约美。回到最原始的单一的本质需求,最终达到产品与用户的一种情感交融。设计回归到原始,脱离其表象,流露出设计原本应该传达的情感,真实完美地再现设计灵魂理念与创作意图。“无何有”,因为“空”的形象才能收藏东西,它本身毫无用处,却内涵丰富,蕴藏很多重要的价值观,人们更多的重视“空”的本质。旅馆没有任何多余设施,多余装饰,只有长满杂木林的庭院,院内植物自由开阔地生长,回归最初原始本质意象,到处洋溢着自然原始的气息。人们身临其中,享受着一种原始安逸和自由,呈现一种简约回归自然之美,真实无空洞,充实无繁冗,完美无缺失。从认知心里角度看这种“空”的无意识,在审美倦怠之后,发现心灵深层的需求,才是我们最想要的精神需求,化繁为简,调整过程,缓解放松内心情绪,以“空”见多,就是用“空”来引起无限的可能和想像空间,用最简单的最本质的东西,创造深入人心的美。用户需求成为本性的需求点,设计不仅要表现产品本质,更重要的是对人情感精神层面的关怀,不能太强调设计的风格与流行元素,而是要强调人的情感需求。

设计的本质就是以人为主题的设计,在产品设计中应将焦点放在人的情感上来。“涟漪效应”借用我们日常应用的桌子进行设计,把人作为主题,当使用者使用桌子时,桌子就会产生涟漪,形成波浪式的形状,流露出一种自然宁静的意境,注重人精神的关怀,放松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紧张状态,使人的情感得到释放,这种动态美,迎合了人们的情感需求。以需求为出发点要考虑的就是产品的功能与消费需求的关系,主要集中表现在产品的功能能否适应于用户心理需求,即用户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对产品的使用功能上,两者有一种依存的关系。产品的功能要以用户情感为需求,并引导人对产品产生依赖的感觉。产品的功能决定产品的基本用途,功能以需求为前提,回归本质,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产品,挖掘人们深层的意识核心,触动人内心真实情感的东西,使产品具有价值,体现简约美的特质。无意识设计可以通过回归原始本质状态深入人的心里,进入人的意识核心的深层次,触动人心灵的美好。用户作为设计主体,调动用户情感,挖掘核心的意思,使产品简洁明了,彰显美的意境,体现产品简约美。“云朵之椅”将儿时的梦想以用一个个类似云朵的球形自由组合成室内创意休闲椅的形式呈现出来,可以自由变换成理想的状态,姿势舒适并放松身体。设计将人的精神层面人的情感需求放在第一位,回归原始自然状态,以人为主题的设计,使人的主体地位得到回归。

1.2将用户、设计的产品及环境三者结合,体现无意识设计的和谐美妙之处

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当人处于某种环境中,我们的身体会对环境做出调和,以适应自然环境的发展。在产品设计中,使人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来体现集体无意识讲求天人合一的理念。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共生共融中体现产品的和谐美妙之处。顺应自然发展,适时地调和心里状态,便起到了调心的作用,当人、物、环境达到完美结合时,就找到了一种意识的集合点,这种意识的核心就是可以触动人的内心情感的要素,就可以创造产品的和谐美。当这种无意识的和谐美应用到产品设计上,人对美的认识着重就调和到了适度的持续的和谐美。不仅这种适度使用户由符号外向消费转为本质消费,还能真正地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设计符号和设计产品。

人们本质需求和谐的美的产品,不仅要本质美观、实用、环保、创新、与人性化的结合,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共存,实现用户与环境的良好的关系。使产品有一种超越自然,又源于自然的境界,达到产品、人、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美。例如,坂茂设计的卫生纸,中间的芯是四角形,卫生纸也是以四角形的方式卷起来的,抽取时会产生阻力而发出咔嗒的声音,产品设计的用心之处在于它带来的不便,产生的阻力发出的信息和实现的功能是节约能源。这种能源的节约,不仅是人们环保意识的体现,是人们追求与环境共进退的理念,也是产品自身自然和谐发展的本质符号与环境的结合。雅舒苑的设计不同于其他的温泉旅馆,这里空气新鲜,阶梯状的石头水槽里,水静静地流淌着,让你似乎感觉到事物的本质,并在不知不觉间,感到与自然的亲近。把大自然与人的生活空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沉浸在大自然中,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使用户、产品和环境三者结合,体现无意识形成的和谐美。

2中国应如何应用两点原则,作用于中国产品设计之中

在中国,竹成为最为典型的原始意象。之所以选择竹子是因为竹子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竹有儒家的正直,坚韧有节的思想,竹又有道家宁静淡雅,虚心高洁,单薄无为,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深奥的寓意,是一种回归的体现,回归事物原始状态的体现,具有与自然结合、与文化相生、天人合一的理念。竹这一意象已深入人们的集体无意识中两千多年,这种传承体现着文化理念回归原始自然状态,寻求最本质最真实的东西,与人的意识核心相结合,简约而美。竹成为一个携带深厚底蕴的特殊符号,与自然紧密联系着,逐渐成为一种品格的象征,它秉承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将本土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竹笺笔记电脑,如古人的书笺一样,可以卷起来,可以放平,打开方式自由,使产品设计回归原始状态。

以人的需求为本,结合现代生活迅速发展,工作节奏加快,人们对电脑的需求不断加强,对电脑的使用不言而喻,这种强烈感使人感到生活紧张,有时也会对电脑感到恐惧,而人们想要寻求一种舒适安逸的自然使用方式,去生活,去学习。用竹子作为材料,从而获得灵感,使产品的自然形象给予人舒适的美感,可以展现极简的简约美。竹简是古人读书,学习的工具,既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体现一种文化的回归,回归到原始本质的状态,也是以用户情感需求作为出发点,缓解人们在生活上的压力,体现产品简约美。竹作为自然生命,是文化的象征,这种自然的竹与人混为一体,既节省材料又有简约的自然美。人们在使用竹简电脑的同时,会有回到原始自然状态的感觉,自然清新,安逸舒适,远离城市压力,流露着一种舒适,与自然亲近的美妙意境。在细节上给人一种宁静的动态安逸美,满足了现代人烦躁内心的需求。

3.结语

现在自然环境的现状第4篇

【关键词】:园林生态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

现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城市越来越趋向于钢筋水泥混凝土,这种状态下的城市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因为自然环境问题而遭到破坏,进而影响城市的发展。因此,要根据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园林生态环境建设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和设计,并对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1.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为了国家长久的发展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合理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既能照顾现在当代人的发展状况也能够顾及到后代人的发展。在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从自然资源中汲取够自己用的资源就可以了不要铺张浪费,只有人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的时候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确保城市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成为可能。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没有了自然资源的供给人类也就走向了灭亡,为了更好地将自然和人类本身的重要性同等的看待,就需要不断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真正的理解到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人们存在于一个复杂的环境中,不仅包括自然资源环境,更包括社会方面的环境。只有当自然和生活合理结合到一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当然,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为了保证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发展的一个平衡性,就需要进行园林生态建设,也就是人为的制造自然,将园林生态环境融合到人们的生活文化中,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交相辉映,这样才能保证城市一直处于良好的状态发展下去。园林生态建设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城市发展中离不开城市整体环境的规划和设计,城市整体规划中最常见基础性建设有建筑设施的建设,城市道路系统的设计和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合理构造。这些对城市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中的安全性是非常必要的,此外还有自然生态环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用。

2.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园林生态建设

城市的发展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城市本身的结构设计和规划,城市现有的经济发展状况,城市所经历的历史年代以及所汇集的优秀文化传统,这些都象征和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状态和特点。城市的发展必然要满足国家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由于城市是人为建设和改造的,其结构和功能设计与建设完全依据人类的需要进行的,因此自然环境也是由人为的设计和安排的。如果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能够尽可能的保护原来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受损害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但是在传统的城市建设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这一经典理念,往往出现了自然让步与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进而导致了如今很多城市是真正的属于钢筋水泥混凝土构造的冰冷世界,同时也也为城市环境状况带来了很多影响。比如夏季城市内部由于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导致的温度过高,进而增大城市制冷措施然后再排放更多地二氧化碳,进而导致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中。城市环境变化恶劣,往往会出现旱涝自然灾害,雾霾扬沙天气日益增多,这些都严重危害城市的发展和人类身体的健康。自然这种状态下的城市不会发展的过于长久。当政府意识到自然生态环境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时就开始了园林生态建设。良好的空气环境优美的生活环境当然离不开自然生态,园林生态建设则很好的满足了这一需求,因此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园林生态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城市的园林生态建设要能够符合城市本身的发展规律,结合城市具体发展状况和结构设计来进行园林生态环境的设计和建设。

3.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园林生态建设

3.1保护城市周围和内部的自然生态环境

在城市的发展源头,往往会建设在河流附近,因为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同时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对河流应用。河流不仅对经济有重要影响,更关乎自然生态环境的质量。对于城市内部或者周围有河流的应该做好对河流环境的保护工作,强化保护河流水资源理念和相关的法律条文,这样有利于对人类的行为进行约束,进而更好的从城市可持续发展出发对河流资源进行保护。城市建设过程中必然包含着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因此为了避免在自然生态环境的造成的资金浪费和时间浪费,就尽可能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对自然环境做好保护工作。自然环境的良好状态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充分的将保护自然环境理念深刻的映射到各种生产活动中,才能够更好的对自然环境做好最根本的保护。

3.2进行园林生态建设

城市园林生态建设离不开是关乎城市和居住环境的,在进行园林生态环境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的与人类居住环境之间的关系,更要满足自然,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只要这样园林生态建设才能够更加成功。园林生态环境设计和建设中要能够满足人动植物之间的自然和谐状态,根据动植物生态学原理对园林生态进行科学设计和规划,最大限度上实现自然环境的建设和发展,以确保园林生态环境建设能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并且能够相辅相成。建设完成后的园林生态环境还有自我发展和自我抵抗恢复能力,能够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真实的起到作用,这样才能体现园林生态建设的意义。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做好城市建设土地资源和园林生态建设土地资源的协调工作,能够很好的维持其中的平衡关系。园林生态设计和建设最根本的原则就要符合自然的发展规律,这样才能够让园林生态更长远的发展。

4.结语

园林生态环境的建设要结合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规划,从根本问题和实际状况出发设计科学合理的园林生态建设环境,以帮助城市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现在自然环境的现状第5篇

关键词:生态补偿城乡边缘带自然资源保护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在2006年2月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国家提出了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等相关要求,这就要求在生产生活中加强农村、城乡边缘地带的自然资源的重视和保护。

生态补偿(EcologicalCompensation)是当前生态经济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实际上,我国早在1992年就开始探索生态补偿的办法,只不过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生态补偿关注的焦点是对生态环境加害者索取赔偿;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生态补偿的对象才更多转向生态环境保护者和建设者。

在实施方法上我国采取了许多基于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其手段主要局限于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河流等上下游、矿区植被恢复等政策,按照国家确定的统一补偿标准,主要是以资金形式的补偿制度,用于补偿、恢复、综合治理人类活动给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等。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是易于接受大城市的辐射、较为敏感的区域,是城乡互为渗透、城市化迅速发展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快速转变的地区。在该地区进行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可以防止城市中心地区与边缘区之间连成一片,并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游憩场所,最终为城乡生存环境维护和保护创造条件,也是切实落实建设新农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

由于近年来城乡边缘区已成为生态环境受影响最大的地区,这就要求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格外注意保护更容易受经济发展影响的城乡边缘地带自然环境。而同时在这些地区我国目前的自然生态保护手段较局限,且多已落后于时展要求,远远不能达到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根本目的。针对当前城乡边缘地带自然环境整体状况日趋恶化现象,我国对该区域的保护措施也主要只停留在各种行政、法律、技术、政策等政府宏观层面上,所采用的生态补偿等经济手段也仅局限于流域之间、区际之间横向转移支付。因此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强调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当今,思考如何完善生态补偿理论并详细研究其在城市边缘区自然环境保护中的运用就显得尤为必要。

生态补偿理论及内涵特点

(一)生态补偿的定义及内涵

国内外对生态补偿有不少定义,但由于侧重点不同及生态补偿本身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及《21世纪议程》中表述为“在环境政策制定上,价格、市场和政府财政及经济政策应发挥补充性作用;环境费用应该体现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上;价格应反映出资源的稀缺性和全部价值,并有助于防止环境恶化。生态补偿意为对环境损失中因环境问题产生的所考察区域的环境要素数量变动、生态系统失衡与物种种类和数量减少而进行的对因环境问题造成的污染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生态补偿现主要采取财政转移支付、相关项目支持及征收有关税收等方式。

(二)生态补偿操作的原则

1.协调及公平原则。人们的环境权及生存发展权应是平等的。但由于具体的环境问题会不可避免造成不同区域受到环境问题的不同影响,例如地处河流等不同流域以及城乡接合部等区域的人民不得不在产业发展时受到许多限制和遭遇不公平待遇,所以就需要依据协调和公平的原则采取具体方法来处理相关问题。

2.谁污染谁赔偿、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环境污染是一种社会公害,自然资源环境状况也有产权应非“公共品”,污染者应有责任和义务对自己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失作出赔偿;同样,环境受益者也有责任和义务对为此付出努力的地区提供适当的补偿。这一经济补偿费主要用于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恢复、更新,以保证资源的持续利用。

3.可操作性强原则。由于难以对环境状况及有关价值等缺乏定量,操作成本过高,现实操作性及实施持久性差,因此,生态补偿机制要将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结合起来,改革具体实施方法,保证生态补偿措施的有效性。

城乡边缘带自然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等自然资源低效利用、生态失衡难以逆转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的发展基本属粗放外延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受此影响最大的便是城乡边缘带。边缘带的土地资源在城市的急剧扩张压力下实现农地发展权的转移。同时农地闲置的现象在城乡边缘带也不鲜见,这些都使得原本可以发挥更大生态和环境效益的自然资源的低效利用,土地资源耕作效用的严重浪费,最终使得该区域环境恶化变快,过于相信自然的恢复能力也使得区域环境的生态失衡最终难以恢复逆转。

(二)工农业生产污染、居民点分布不规范

由于当前我国工农业生产主要以粗放模式增长为主,酸性物质、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质等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杀虫剂、除草剂、化肥等残留物进入土壤渗到地下水中,引起水质、土质下降,当前许多相关工农业企业都建设在城市郊区,这些有毒物质污染的区域扩散,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居民点布局分散混乱,严重破坏丘陵岗地生态景观的和谐,引发了资源和环境危机。

(三)城市发展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城市发展所产生的污染通过大气、水体、噪音等向外扩散。某些污染物质在城乡边缘区扩散和迁移,以至于达到地下水、大气层的污染。同时,由于我国城市人口密度大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不仅占大量土地,而且也对该区域的土壤与水源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损害,这些都破坏了城乡边缘地带的景观及生态环境。

生态补偿理论对城乡边缘带自然环境保护的意义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把该区域看作一个生态保持和发展的整体,并且从更长远的时间区间来看待和评估某种资源的“价值”。多数情况下将表现为城市范围内对欠发达郊区进行“补偿”,以便换取城乡结合部等城市郊区停止严重破坏生态的经济发展方式,获得城市及周边整体生态状况的优化。

(一)保护土地资源,扭转生态环境失衡

实行生态补偿可在相当大程度上改善农地环境,提高农地生态价值,保护珍贵的农地资源,维护农地环境。可以主要通过以政府财政投入等生态补偿手段给城郊区域居民补贴,用以补偿由于受到环境恶化而损失的利益,惩罚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的损失,扭转由于城市化造成的城乡边缘区生态环境失衡现象,从而维护整体生态环境。

(二)改造居民点,激励工农业企业实现可持续生产

针对该区域不同环境状况采取各种奖惩措施,会对有关生产企业产生警示作用,刺激相关企业改进技术,采用先进生产方式,把保护环境和促进生产摆在同等地位,减少向环境排放的污染,同时能规范居民点分布,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最大程度上维护城乡边缘地带脆弱的生态环境状况。

(三)增强相关农户财力,协调整体利益分配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可有效调节利益分配格局。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着一个地区相对欠发达地方牺牲、发达富裕地方受益,农村区域付出、城市地区受益等不合理现象。因此,急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城市生态环境破坏者与城乡边缘区受害者之间的利益进行重新分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护该地区整体自然环境状况。

生态补偿理论在城乡边缘带自然环境保护中的运用

(一)科学确定生态补偿主体、补偿程度、补偿客体

确定城乡边缘区内受到自然环境污染破坏影响的区域,依据环境资源生态补偿主体的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对当地森林水源等为核心的环境进行翔实的调查与研究,考虑边缘区“当前”和“未来”的价值,运用环境质量评价和生态评价等技术手段分析环境影响状况并确定有关污染标准,得出较小地区的不同范围、不同时间的生态价值状况。针对各地不同的地理及自然环境状况,最终确立城市边缘区生态补偿受益者受益范围、时间、行业、领域和特定人群。

(二)改革补偿方式及途径

现有生态补偿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建立良性投资补偿机制。应明确划分城乡边缘区生态受益区和生态系统保护的提供地域,而资金渠道应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同时也应以重大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及地方与相关部门补充为主要形式;探索排污权等环境权益的市场交易机制;充分发挥我国民间资金充裕的优势,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城乡边缘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同时也可以尝试采取异地教育培训等其他形式来进行生态补偿。

(三)确定环境产权观并改革新的税费制度

强化自然资源是天然生成的,并非公共产品的的产权意识,尤其是城乡边缘区,建立在城市政府的领导下,政府与民众共同负责的边缘带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支持机制;防止滥用资源造成环境恶化,建立一支由多学科领域相关专家组成的社会化的生态补偿政策监管和评估机构队伍;采取相关生态税收等形式使得边缘区企业在生产时把自然环境的损耗纳入成本核算。建立区域生态补偿资金专用账户并实现专款专用,协调各部门与其他相关行业和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投入贴补,增强区域相关单位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新晨

(四)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等的监控及有关措施执行力度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基础性支撑制度。考虑逐步建立起各级政府的综合保障体系。通过引入法律手段加强边缘区生态保护立法。以立法形式确立完善的统一的生态补偿机制。制定特定地区的专项生态保护实施条例,在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中,对政策实施在各户或各业的真实效果进行监控,以尽可能做到按质按量资金补偿到位。同时,将补偿资金如何直接发给参加建设的农户和企业,而不能分地区进行补偿。

现在自然环境的现状第6篇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环境规划;环境污染;自然资源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领域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农村人口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农村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农村人口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富以及环境保护投入逐年增加等方面。因此,我国农村发展所实现的成果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更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提升农村人口幸福感的重要推动力量。反过来说,逐步克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所遭遇的困境并逐步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发展以及实现现代化等方面同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文章首先从人居环境规划、环境污染、自然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的对策建议,为提升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提供思考。

二、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虽然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阻碍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的障碍,其中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为首要问题。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之所以成为首要问题,原因在于其不良影响的系统性、全局性以及广泛性。系统性是指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会导致农村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建设布局杂乱无章,不利于农村人居环境的进一步发展。全局性是指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不仅导致现阶段建设无法取得预期成果,更会对未来的农村规划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往往导致“空心村”等问题的出现。此外,广泛性是指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的不良后果不仅涉及单一人居环境发展部门(环保部门、医疗保险部门等),更涉及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即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的影响是广泛的。

(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的首要问题为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问题,由于其影响的系统性、全局性以及广泛性,许多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受其影响,环境保护方面为其中之一。因此,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还存在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具体而言,环境污染问题是指涉及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的各方主体的环保意识淡薄,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方面难以落实环保行为,往往导致各种类型的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等)。根据统计年鉴数据,目前我国60%以上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且农村地区每年有超过2500万吨的生活污水直排,这不仅影响农村地区人口的环境质量状况,更会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三)自然资源浪费严重

除了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还存在自然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具体而言,自然资源浪费严重是指包括水(河流、湖泊等)、空气、煤炭等在内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过度开采或使用自然资源无疑是不可持续的,不仅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而且会阻碍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发展。换句话说,在自然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需要遵循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既不能阻碍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能造成资源浪费、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的出现。以农业生产为例,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都采用漫灌的方式进行浇灌,并未采用滴灌等节水技术,造成农村地区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四)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环境污染问题和自然资源浪费严重问题虽然各有侧重,但是两者也存在共性,即两者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都涉及自然环境部分,而较少涉及人文环境部分。显而易见的是,进一步探索农村人文环境困境同样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因此,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具体而言,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设施、教育基础、医疗保险、社会保障、文化环境等方面,即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涉及农村人口生活的方方面面。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具体可以总结为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以及娱乐难等问题。因此,如果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过程中没有足够重视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话,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发展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难以进行。

三、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的对策建议

(一)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建设环保农村

由于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存在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浪费严重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以上问题的破解。具体来说,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的首要举措为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建设环保农村,即环保农村建设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首要环节。统筹城乡发展划是指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需要和城镇化、工业化战略相结合,尤其需要重视顶层设计与制度完善过程,为环保农村的建设提供保障。其中,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建设环保农村需要坚持规划先行、重点协调、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还需要以构建开放型规划体系为目标,能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调整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战略。

(二)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建设节约农村

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不仅需要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建设环保农村,还需要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建设节约农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环保农村为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改善的第一层次的要求,节约农村是指各农村人居环境涉及主体在农村生产生活中能够节约自然资源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是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改善更高层次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提高人们保护农村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相关举措包括农村文化讲坛、科普知识下乡、农村环保课堂等活动,从而营造人人关心环境、个个参与节约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以构建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为手段建设可持续发展农村

最后,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还需要以构建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为手段建设可持续发展农村,即可持续发展农村是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改善最高层次的要求,也是最终的发展目标。其中,建设可持续发展农村尤其需要注重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的建设,由于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并非一个简单的工程,而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系统,因此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能够扩大战略视野、提高建设效率以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质量。尤其需要注重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此过程中的功能以及作用,通过发挥不同参与主体的联动功能,从而实现“1+1>2”的效果。此外,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不仅要求参与主体间的联动,更要求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战略层面的联动,包括经济发展规划、环境保护制度、政府财政投入政策等在内都为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涉及的范围。

四、结语

综合全文,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不仅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发展,更有助于提升农村人口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对农村的建设乃至全社会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过程中的首要问题为认识、理清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尤其需要关注人居环境规划、环境污染、自然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的影响。此外,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社会各界都必须提高认识并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过程中需要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以及以构建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为手段,从而实现环保农村、节约农村以及可持续发展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蒋淑玲,王宏波.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J].农业经济,2010(05).

[2]李伯华,窦银娣,刘沛林.基于人居环境建设的农村环境教育模式研究――以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双江村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3).

[3]李伯华,杨森,窦银娣.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的居民满意度评价及其优化――以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2(06).

[4]李伯华,曹冬,杨森.城乡边缘区农户家庭就业空间行为模式及机制研究――以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4个样本村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03).

[5]仰和芝,孙昌勇.农村居民的人口学特征与有效实施农村环境教育的关系探讨――以江西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0).

现在自然环境的现状第7篇

环境评价不仅可以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定量依据,也对区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近年来,环境评价研究已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但评价单一多侧重生态环境方面,对历史文化遗产类区域环境整体状况的定量评价尚显不足。目前,RS与GIS技术的发展与结合为区域生态环境调控以及定量评价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研究手段[2-3]。马荣华等[4]以植被分布图、土壤侵蚀图及TM遥感资料为信息源对海南岛进行了自然生态环境评价;张秀英等[5]借助Arc/Info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陇中黄土高原潜在生态环境评价研究;江振蓝等[6]借助ENVI软件的支持,利用TM遥感数据提取福州市生态环境评价因子,构建了福州市生态环境遥感评价模型;王磊等[7]对海岸地带进行了健康生态系统评价。分析发现,这类评价研究缺乏对人文环境价值评价的关注,而针对京杭大运河这一特殊遗产[8],应以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并重。因此笔者利用RS和GIS技术,结合相关数据,构建了综合环境评价指标和体系,对北京市域范围内通惠河和北运河周边2km范围区县进行环境评价,以期为运河全线区域环境的整治、保护、可持续发展及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运河水系的范围包括北京崇文区、朝阳区和通州区的一部分,总面积为1394km2,其中运河本体面积为4.4km2(以下简称为运河地区)。北京地区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115°25'~117°30'E,39°26'~41°03'N),南北直线距离170km,东西直线距离160km,全市总面积16410km2;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量年际间变化较大,年平均降水量516.4mm。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山地属太行山脉、北部山地属燕山山脉、东南面向华北平原。京杭大运河北京段水系包括通惠河和北运河两段,通惠河是整个京杭大运河的最北段,北运河与通惠河相连,水源均来自于北京昌平区的温榆河等诸多河流。研究北京地区运河沿线环境评价范围遵循运河保护规划单位划定的保护范围,评价范围为运河本体及周边2km,评价总面积为266km2。 1.2数据源及信息处理 研究区数据源为:(1)遥感数据。选用2006年9月全色波段为2.5m×2.5m,多光谱图像为10m×10m分辨率的SPOT5卫星遥感影像,该影像分辨率高,色彩信息丰富,有利于地物的判读。采用RS与GIS相结合的方法,以1∶5万地形图为基准对遥感影像进行图像配准、几何校正和解译,获得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数据。(2)土地退化数据。根据北京市林业局2006年的土地沙化面积数据和北京市水务局提供的水土流失面积数据得到。土壤侵蚀的类型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侵蚀,对于北京来说,土壤侵蚀情况相对较小,仅有轻度和中度侵蚀。(3)北京市区和通州的水资源量、降雨量等数据。由北京市环保局和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提供。(4)遗产数据。包括元、明、清3个时期的文物数据和课题组实际测量的遗产数据[9]。(5)经济数据。包括航运数据、旅游数据等,均从统计年鉴和其他统计资料获取[10]。信息处理方法为:(1)将收集到的各类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数据进行基本处理,建立基于GIS的北京运河沿线地区的综合环境评价专题数据库,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地退化、环境质量、不同年代遗产、航运统计资料、旅游统计资料及社会经济数据库等;(2)统一各种地图数据的投影方式和坐标系统,根据环境评价的指标,利用ArcGISS9.3程序对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提取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1.3综合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目前,京杭大运河环境价值评定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文献[11-12]中从水利、建筑、遗产、景观等多维角度强调了运河的价值。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和遗产类价值评价特征,针对运河这一复杂的特殊体,笔者强调了京杭大运河的生态价值、遗产价值、经济价值和景观休闲价值,提出了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和人文环境评价体系,较全面地概括了运河这一兼具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线性遗产的环境评价指标。以生态、人文环境评价指标为基础,构建了京杭大运河沿线区域的综合环境评价体系(表1)。在这里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及气候资源,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引起的自然环境本身的变化,也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对,人文环境是指由人为因素带来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往往蕴含人们的某种态度、观念和认知等。 1.3.1生态环境及人文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其评价需考虑多要素的影响。结合北京地区生态环境的状况,分要素指标权重和总权重的确定依据为HJ/T192—2006标准[13]。笔者采取以遥感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选取生物丰富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5个指数构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表1)。人文环境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方面较多。具体到京杭大运河这一特殊的线性遗产,在查阅众多文献和广泛征求文化遗产研究领域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京杭大运河的现状及历史地位和作用、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标准的要求,参考遗产价值评价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14],选取遗产价值、经济价值和景观休闲价值3组目标层及10项因素层指标,建立了人文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表1)。目前,关于人文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的确定尚无标准参考,因此,文中人文环境总权重的确定参考生态环境权重确定方法,分因素指标权重的确定依据专家打分、发放问卷调查、现状调查数据及文献统计数据结合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定来确定。 1.3.2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及环境评价模型的建立 (1)评价指标的标准化。由于各类专题数据的性质不同,无法进行直接比较。为使各类数据间具有可比性,须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该研究采用极差标准变化对数据进行处理。(2)环境评价模型。通过对各类数据进行标准化和量化处理,采用多级加权求和的方法来实现运河沿线区域环境的定量化评价,结果代表区域综合环境评价指数。(3)综合环境评价方法。整个数据库包含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多个环境综合评价数据,对每个参评因子进行环境相关评价,计算每个区域的综合评价指数。参照文献[13],生态环境评价指数的阀值范围为0~10;对人文环境评价的数据进行标准化,依据生态环境标准,其评价指数的阀值范围也确定为0~10,两类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阀值为0~20。综合评价指数越大,环境质量越好。为便于比较,对评价指数进行分级处理,将综合环境状况划分为5级,即好(15.1~20.0)、较好(11.1~15.0)、中等(7.1~11.0)、较差(4.1~7.0)和差(0.0~4.0)。不同等级的环境状况指数体现环境状况的区域差异性。#p#分页标题#e# 2结果与分析 2.1北京地区京杭大运河沿线生态环境评价分析 将遥感影像解译得到的土地利用数据、结合土地退化数据及环境质量数据,经过公式(1)标准化处理后分别带入公式(3)及分因素公式,求出北京地区京杭大运河沿线2km范围内的生态环境评价现状指数(图1)。由图1可知,北京地区运河沿线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数平均为4.44,分布范围为2.86~5.25。评价结果在各等级中分布主要集中在第Ⅲ等级区和第Ⅳ等级区,说明运河沿线地区整体生态环境状况一般,整体处于中等以下水平。从区域角度而言,通州地区的环境状况要好于市区,除土地退化指数外,其他各项均是通州高于市区。生态环境略好的区域是通州,属于第Ⅲ等级,通州地区位于北京郊县,地势平坦,水网密度高,植被覆盖率高,生物物种丰富,环境质量较好,经济一般发达;环境状况较差的是北京市区,属于第Ⅳ等级,市区经济发达,城市建设速度较快,土地退化现象严重,人口增长明显,整体环境质量较差,生态环境压力较大。 2.2北京地区京杭大运河沿线人文环境评价分析 将人文环境相关因素的数据经公式(1)标准化处理后分别带入公式(4)、(5),求得北京地区京杭大运河沿线2km范围内的人文环境评价现状指数,如图1B所示。北京地区运河沿线的人文环境评价指数平均为2.72,分布范围为2.42~2.84。评价结果在各等级中分布主要集中在第Ⅳ等级区,说明运河沿线区域整体人文环境状况较差。北京地区京杭大运河的历史起源于元代,历经明、清到现代,运河沿线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可以说沿线区域的遗产价值较高;但20世纪60年代以后,济宁以北段运河断航,北京地区的运河失去了航运功能,除北运河丰水期可以发挥输水、灌溉功能外,通惠河大部分河段枯水季节已经干涸,仅作为城市的排污河。另外,因水源不足和运河本体状况较差,北京市对运河沿线区域的旅游、景观功能的开发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人文环境压力也较大。从区域角度而言,通州地区的整体现状要好于市区,首先区域内运河本体水利工程的科学价值较高,沿线文物密度高;其次区域内水网丰富,有利于沿岸经济发展;通州地区除注重城市开发建设外,也注重加强运河沿线旅游、景观功能的开发。 2.3综合环境评价分析 将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评价现状指数带入式(2),求得北京地区京杭大运河沿线2km范围内的综合环境评价现状指数如图1C所示。北京市运河沿线的综合环境评价指数平均为7.16,呈正态分布,分布范围为5.28~8.09。环境评价结果在各等级中分布主要集中在第Ⅲ等级区和第Ⅳ等级区,其中第Ⅲ等级所占的比重最大,为66%,第Ⅳ等级为34%,而第Ⅰ、Ⅱ等级均为0。说明北京市运河沿线的环境综合状况不好,大部分区域处于中等以下水平。从区域分布看,通州地区的综合指数高于市区,整体环境状况略好,但仍处于中等以下水平,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基本相符合。因此,从区域格局来看,北京地区运河沿线区域各项指标的环境评价结果均是东部高于西部,形成了由郊县向市区逐渐降低的态势,局部略有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通州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但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环境综合评价结果处于中等;市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快,但人文环境,自然条件相对薄弱,环境评价结果处于中等以下。由此可见,各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及人文环境建设均与区域环境综合现状有较强的相关性,某些情况下,还可以成为关键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环境综合评价结果,也影响着环境现状的空间分布。 3结论 (1)北京地区运河遗产沿线的环境状况整体一般,大部分地区综合环境状况指数处于中等以下水平;区域格局上呈现从通州远郊区县向市区逐渐降低的趋势。近年来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有较强的相关性。须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强运河沿线区域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改善与建设。 (2)对京杭大运河遗产综合环境价值进行定量评价,且系统提出了历史文化遗产类环境评价的构成要素及评价模型。在原有生态环境评价基础上,增加了人文环境评价。从生态和人文两个角度对运河遗产进行评价,涵盖生态环境、遗产价值、经济价值、景观价值等多项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地反映运河类遗产的环境现状的特性,且提升了环境评价结果的真实度;将历史文化遗产纳入环境评价模型,对于京杭大运河环境保护、开发与申遗具有重大意义。 (3)对运河北京段沿线2km生态和人文环境状况指数在区域内的平均分布开展研究。未来拟在空间分布上继续开展以生态环境保护、遗产空间分布及旅游为目的的京杭大运河沿线遗产点、旅游线段为对象的生态和人文环境状况指数的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