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无形资产业务的核算(合集7篇)

时间:2023-07-17 16:23:09
无形资产业务的核算

无形资产业务的核算第1篇

一、执行制度过程中的问题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1997年7月制定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并于1998年1月1日起实行。

(一)不能客观、真实地记录、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

固定资产是使用在1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它包括: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现行固定资产购建时的核算方法是:借:经费(事业)支出贷:银行存款;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这种典型的政府会计收付实现制下的核算方法,在计划经济时期财政统收统支管理的模式下,存在的问题还不是很明显,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我国财政体制的不断变革,事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支出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则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是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折旧一方面反映的是固定资产因自然损耗或经济发展的原因而发生了价值减损,另一方面也反映固定资产投资后未来现金流量的价值补偿,是产品成本的一个部分。无论如何,从前者来说,事业单位应当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以反映经济资源价值的真实变化情况。

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事业单位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是单位资产的组成部分。它包括专利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商标权、商誉等。其基本特征是:不具有实物形态;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为事业单位提供某种权利甚至带来经济利益;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制度中规定,事业单位取得无形资产时,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有关科目。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将取得的无形资产一次摊销,直接计入事业支出,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其无形资产在受益期内平均摊销。按现有制度规定,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在核算无形资产时,只是通过借记、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最终转入“事业支出”,当期“无形资产”账户余额为零,作为资产组成部分的无形资产也就不能在会计报表中客观、真实地记录、反映其存在。由于会计报表和账户未列示无形资产状况,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就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单位而言,不利于单位内部对这些无形资产的控制、监督管理;就国家而言,不利于国有资产的宏观管理,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管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

事业单位对于使用预算拨款购置的固定资产、自置的固定资产以及租入、借用、代管的固定资产,应当设立登记簿专门登记,为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和保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卡片管理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和清查盘点制度。但大多数事业单位都没有固定资产卡片登记,有的已经不能使用,但在账上反映的却是固定资产原值,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特别是大批购进的图书资料等,书已经不知去向了,但却在账上却反映着大量的固定资产。

购建后,固定资产的存量及流量管理不严,普遍存在“重购建轻管理”的现象,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处置、出租出借,以及调拨和报废等方面管理不规范,资产使用效率不高,这些环节也极易造成资产的浪费和流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事业单位在合资、转让、租赁过程中,由于对国有固定资产的核算和评估不准确,使两类资产的流失严重。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每年有几百亿元的国有固定资产流失;国有无形资产的流失也相当严重,因此,加强对两类资产的管理和风险防范已成当务之急。一是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对两类资产的管理。对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必须明晰其产权关系,明确管理部门,并采取一系列维护、修理、改造等措施,使国有固定资产保值增值。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应区别不同情况,采取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同时采取相应的充实、改进、优化措施,努力延长无形资产的生命周期等综合措施。二是必须加强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评估。我国加入WTO后,在国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评估上必须与国际接轨,国家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国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处置之前,必须按资产规模等级经过国际或国内权威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并规定未经权威机构评估的国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不得进行处置。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国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流失风险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要求。

二、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要求

(一)要适应预算管理的要求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要适应支出预算管理的要求,将购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货币耗费反映在相关资金来源所对应的支出科目中。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规定,不能满足支出预算管理的要求。如购买为事业活动服务的无形资产时,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到一次性摊销时才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说明列支不及时。再如,购买为经营活动服务的无形资产时,只作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的会计分录,接受益期摊销时,才将受益部分借记“经营支出”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这样做,虽然满足了经营损益的核算要求,但不能满足支出预算管理的要求。

(二)要适应长期资产管理的特点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都具有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性的特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为事业活动服务的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规定,不能满足这一特点。如制度规定为事业活动服务的无形资产应一次摊销,摊销时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一次摊销后,无形资产就没有了账存余额,一年换一次账簿后,无形资产就失去了财务控制,极易造成侵权和流失。

(三)要适应长期资产价值逐渐减少的特点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和为事业活动服务的无形资产的核算没有反映价值逐渐减少这一特点。如固定资产没有计提折旧,为事业活动服务的无形资产没有按期摊销。这样,就夸大了事业单位资产的价值。

(四)要适应事业性活动和经营性活动对会计核算的不同要求

事业性活动是事业单位从事的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事业性活动对会计核算的要求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体现预算管理的要求。经营性活动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的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性业务,经营活动对会计核算的要求是要进行成本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要适应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计缴所得税的要求。因此,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应按为事业活动服务还是为经营活动服务,将长期资产分开,并且要求在会计核算中能反映为事业活动服务的长期资产与为经营活动服务的长期资产相互转移的经济业务。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基本没有体现这一要求。

三、改进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意见

为了更好地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建议增设“累计折旧”、“无形基金”和“无形资产摊销”三个会计科目。“累计折旧”科目核算“固定基金”减少的价值或“固定资产”减少的价值。在核算为事业单位活动服务的固定资产时,“累计折旧”与“固定资金”之和等于“固定资产”。在核算为经营活动服务的固定资产时,“累计折旧”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减少并转入“经营支出”的价值。“无形基金”是净资产科目,核算为事业单位活动服务的无形资产的净值,类似于“固定基金”科目。“无形资产摊”科目核算“无形基金”减少的价值或“无形资产”减少的价值,在核算为事业单位活动服务的无形资产时,“无形资产摊销”与“无形基金”之和等于“无形资产”,在核算为经营活动服务的无形资产时,“无形资产摊销”科目核算“无形资产”减少并转入“经营支出”的价值,该科目类似于“累计折旧”科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的分录模式如下:

(一)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单位预算

1、购入时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会计核算

借:事业支出/专用基金/专款支出(按实际支付的金额)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贷:固定基金(无形基金)

2、按月计提折旧、摊销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时

借:固定基金(无形基金)

贷: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

年终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与固定基金和无形资产基金账面余额相比较,当可收回金额低于固定基金、无形资产基金账面余额时,应提取减值准备,提取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与计提折旧和摊销无形资产基金的会计分录相同,会计实务中可将12月份计提折旧、摊销无形资产基金与年终计提减值准备经济业务合并处理。

3、变卖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金额、如为支付数为贷方)

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按已计提数)

固定基金(无形基金)(按剩余净值)

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固定资产倒挤差额,也可为贷方)

贷: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原值)

(二)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单位

1、购入时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数)

2、按月计提折旧、摊销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时

借:经营支出――折旧、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

年终将可收回金额与固定资产净值、无形资产净值相比较,当可收回金额低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净值时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与计提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分录相同,实务中可与12月份计提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经济业务合并处理。

3、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借方为实际收到金额、如为贷方余额为处置时实际支付金额)

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按已计提数)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实际入账价值)

无形资产业务的核算第2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处置;无形资产处置;会计核算;比较学习

在会计学习、研究与教学过程中,特别针对企业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的会计核算学习中,注意到两项资产处置核算存在着共同与不同之处,在此运用比较学习方法,分析两项资产处置的会计核算差异和账务处理应用。

一、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核算的异同分析

1、两项资产处置条件与原因相同。由于企业固定资产技术落后、使用期限已满、自然灾害影响,使得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表明固定资产不再符合自身的定义和确认条件,固定资产应予终止确认。同样,由于无形资产的技术含量下降、受益期限已满、商业机密泄露影响,使得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表明无形资产不再符合自身的定义和确认条件,无形资产应予以注销。在此说明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成为企业处置两项资产的重要条件和主要原因,同时成为企业对该两项资产进行处置起点。

2、两项资产处置方式相同。由于存在以上原因,企业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方式主要表现为出售、报废、转销。在此说明企业两项资产已经失去自身的使用价值、转让价值和存在意义,企业采用出售、报废、转销的方式放弃对两项资产拥有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注销两项资产的账面原值、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和减值准备,表明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应该整体退出企业的会计核算。

3、两项资产处置账务处理流程不同。固定资产处置有基本账务处理流程,具体表现为:(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2)发生清理费用;(3)出售收入及税金和残料的处理;(4)保险赔偿的处理;(5)清理净损益的处理。而无形资产处置没有基本账务处理流程,在处置业务发生时,一次性注销有关账户、计算相关税费和结转处置净损益。在此表明固定资产处置核算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操作性,而无形资产处置核算表现出一步到位的特点。对于两项资产处置核算流程与步骤的理解,有利于顺利完成它们的会计核算。

4、两项资产处置核算应用账户不同。固定资产处置核算应用的是“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账户;而无形资产处置核算应用的是“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账户;并且发现只有“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而没有“无形资产清理”账户。对于两项资产处置核算应用的账户,在国家财政部门规定的会计科目表中得以体现和确认。在此表明以上账户的应用是完成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基础,是区别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重要依据,也是掌握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学习重点。

5、两项资产处置收入征税不同。企业固定资产处置收入要征收增值税,而无形资产处置收入要征收营业税。根据新税法有关规定,企业销售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如果原购入时进项税额已经抵扣的,则销售时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如果原购入时进项税额没有抵扣的,则销售时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如果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则按以下公式确定销售额和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3%),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2%。同时,根据税法有关规定,企业销售无形资产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计税营业额,按照5%征收率征收营业税。在此说明两项资产处置收入应分别计算和缴纳不同税金,同时进行准确的账务处理,在此形成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学习难点。

6、两项资产处置结果的账务处理相同。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形成的净收益或净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即应计入“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账户。在此说明两项资产处置形成的净损益属于营业外收支核算的内容,反映出两项资产处置结果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不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形成的收入与支出。

以上分析发现,两项资产处置的会计核算基本模式表现为:“确认处置原因—采用处置方式—应用账务处理流程—选择处置核算账户—处置收入征税处理—处置结果账务处理”,在此基础上抓住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共同与不同之处,正确完成两项资产处置的会计核算。

二、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账务处理应用分析

1、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对外出售的账务处理。由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及其他原因,企业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需要不断更新和创新,淘汰落后设备与引进高科技含量的各项技术成为企业当务之急。在此结合以上分析结果,对两项资产对外出售进行账务处理分析。

例题:甲公司出售一台使用过的设备,原值为200000元,购入时间为2009年1月,该设备购进时所含增值税34000元已计入进项税额。假定2011年2月出售,折旧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折旧,不考虑残值,同时该设备已计提减值准备20000元。出售价款为140400元(含增值税),该设备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

2年计提折旧=(200000÷10)×2=40000(元)

出售时应缴纳增值税=[140400÷(1+17%)]×17%=20400(元)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140000

累计折旧4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

贷:固定资产200000

(2)收到出售价款及税款

借:银行存款1404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400

(3)结转清理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2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20000

如果该设备购入时间为2008年1月,该设备购进时所含增值税34000元不计入进项税额,则账务处理如下:

3年计提折旧=(200000÷10)×3=60000(元)

出售时应缴纳增值税=[140400÷(1+4%)]×4%÷2=2700(元)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120000

累计折旧6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

贷:固定资产200000

(2)收到出售价款及税款

借:银行存款1404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377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700

(3)结转清理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17700

贷:营业外收入17700

如果该设备购入时间为2007年1月,甲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则账务处理如下:

4年计提折旧=(200000÷10)×4=80000(元)

出售时应缴纳增值税=[140400÷(1+3%)]×2%=2726(元)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100000

累计折旧8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

贷:固定资产200000

(2)收到出售价款及税款

借:银行存款1404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3767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726

(3)结转清理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37674

贷:营业外收入37674

例题:乙公司将一项专利权出售给其他单位,该项专利权账面余额120000元,已计提摊销12000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0000元,取得出售收入140000元存入银行。营业税税率为5%。

出售时应缴纳营业税=140000×5%=7000(元)

借:银行存款140000

累计摊销12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l0000

贷:无形资产120000

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7000

营业外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35000

2、固定资产报废与无形资产转销的账务处理。由于固定资产使用期已满、遭遇自然灾害的原因,造成固定资产进入报废清理程序。同样,如果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换或超过合同、法律规定受益年限,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再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应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在此结合以上分析结果,对两项资产报废与转销进行账务处理分析。

例题:甲公司有一栋厂房遭台风袭击,不能继续使用,经批准予以报废。该厂房账面原值450000元,已提折旧270000元,已提减值准备20000元;清理过程中发生清理费用8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报废时拆除的残料20000元,列作原材料;由于该厂房已投保,经保险公司核准,决定给予甲公司100000元的保险赔偿,款项尚未收到。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16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

累计折旧270000

贷:固定资产450000

(2)发生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8000

贷:银行存款8000

(3)残料入库处理

借:原材料2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20000

(4)保险赔偿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1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00000

(5)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

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160000+8000-20000-100000=48000元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48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48000

例题:乙公司购入的一项专利权,购入时账面价值为120000元。现在已累计摊销80000元,已计提减值准备24000元,由于新技术的开发利用,该项无形资产已无任何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经批准予以转销。

借:累计摊销80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4000

营业外支出16000

贷:无形资产120000

以上核算案例分析发现,在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过程中,由于处置条件、原因与方式存在共同之处,因此在分析两项资产对外出售、报废与转销处置基础上,掌握两项资产处置应用的不同账务处理流程和选择的不同核算账户,重点处理两项资产出售收入征税核算,正确计算和结转两项资产的处置结果。

三、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比较学习的总结

综上所述,在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核算比较学习研究中,总结出两项资产处置核算存在的共同与不同之处,有利于加强两项资产处置管理和核算。

1、在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和核算方面。由于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作为长期使用资产在管理上存在较大风险,这些风险来自于设备技术落后、资产使用寿命、自然灾害影响。为此,应加强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处置、报废的规章制度,保证固定资产及时更新,为固定资产处置核算做好准备。同时,依据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处置条件、原因、方式、结果、账务处理流程和账务处理结果进行正确的确认与计量,在确认固定资产处置原因与方式基础上,重点学习和掌握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账户、账务处理流程、处置收入征税处理、处置结果账务处理。

2、在无形资产处置管理和核算方面。由于无形资产是没有实物形态的,它通常表现为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等,它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在无形资产取得时,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较大,形成无形资产价值较高,在无形资产管理上同样存在较大风险,这些风险来自于科学技术更新换代、资产受益期限影响和人为因素影响。因此,在无形资产处置管理上,应随时掌握科学技术发展信息,制定企业各项生产技术改革计划,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及时完成企业技术更新与改革。在完善无形资产处置管理的同时,加强无形资产处置会计核算,正确理解无形资产处置条件、原因及方式,重点掌握无形资产处置的核算账户、账务处理、处置收入征税处理、处置结果账务处理。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利主编.新编财务会计i(第五版)[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葛家澍,耿金岭编.企业财务会计(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无形资产业务的核算第3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处置;无形资产处置;会计核算;比较学习

在会计学习、研究与教学过程中,特别针对企业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的会计核算学习中,注意到两项资产处置核算存在着共同与不同之处,在此运用比较学习方法,分析两项资产处置的会计核算差异和账务处理应用。

一、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核算的异同分析

1、两项资产处置条件与原因相同。由于企业固定资产技术落后、使用期限已满、自然灾害影响,使得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表明固定资产不再符合自身的定义和确认条件,固定资产应予终止确认。同样,由于无形资产的技术含量下降、受益期限已满、商业机密泄露影响,使得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表明无形资产不再符合自身的定义和确认条件,无形资产应予以注销。在此说明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成为企业处置两项资产的重要条件和主要原因,同时成为企业对该两项资产进行处置起点。

2、两项资产处置方式相同。由于存在以上原因,企业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方式主要表现为出售、报废、转销。在此说明企业两项资产已经失去自身的使用价值、转让价值和存在意义,企业采用出售、报废、转销的方式放弃对两项资产拥有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注销两项资产的账面原值、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和减值准备,表明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应该整体退出企业的会计核算。

3、两项资产处置账务处理流程不同。固定资产处置有基本账务处理流程,具体表现为:(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2)发生清理费用;(3)出售收入及税金和残料的处理;(4)保险赔偿的处理;(5)清理净损益的处理。而无形资产处置没有基本账务处理流程,在处置业务发生时,一次性注销有关账户、计算相关税费和结转处置净损益。在此表明固定资产处置核算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操作性,而无形资产处置核算表现出一步到位的特点。对于两项资产处置核算流程与步骤的理解,有利于顺利完成它们的会计核算。

4、两项资产处置核算应用账户不同。固定资产处置核算应用的是“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账户;而无形资产处置核算应用的是“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账户;并且发现只有“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而没有“无形资产清理”账户。对于两项资产处置核算应用的账户,在国家财政部门规定的会计科目表中得以体现和确认。在此表明以上账户的应用是完成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基础,是区别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重要依据,也是掌握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学习重点。

5、两项资产处置收入征税不同。企业固定资产处置收入要征收增值税,而无形资产处置收入要征收营业税。根据新税法有关规定,企业销售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如果原购入时进项税额已经抵扣的,则销售时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如果原购入时进项税额没有抵扣的,则销售时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如果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则按以下公式确定销售额和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3%),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2%。同时,根据税法有关规定,企业销售无形资产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计税营业额,按照5%征收率征收营业税。在此说明两项资产处置收入应分别计算和缴纳不同税金,同时进行准确的账务处理,在此形成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学习难点。

6、两项资产处置结果的账务处理相同。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形成的净收益或净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即应计入“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账户。在此说明两项资产处置形成的净损益属于营业外收支核算的内容,反映出两项资产处置结果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不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形成的收入与支出。

以上分析发现,两项资产处置的会计核算基本模式表现为:“确认处置原因—采用处置方式—应用账务处理流程—选择处置核算账户—处置收入征税处理—处置结果账务处理”,在此基础上抓住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共同与不同之处,正确完成两项资产处置的会计核算。

二、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账务处理应用分析

1、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对外出售的账务处理。由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及其他原因,企业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需要不断更新和创新,淘汰落后设备与引进高科技含量的各项技术成为企业当务之急。在此结合以上分析结果,对两项资产对外出售进行账务处理分析。

例题:甲公司出售一台使用过的设备,原值为200000元,购入时间为2009年1月,该设备购进时所含增值税34000元已计入进项税额。假定2011年2月出售,折旧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折旧,不考虑残值,同时该设备已计提减值准备20000元。出售价款为140400元(含增值税),该设备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

2年计提折旧=(200000÷10)×2=40000(元)

出售时应缴纳增值税=[140400÷(1+17%)]×17%=20400(元)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140000

累计折旧4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

贷:固定资产200000

(2)收到出售价款及税款

借:银行存款1404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400

(3)结转清理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2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20000

如果该设备购入时间为2008年1月,该设备购进时所含增值税34000元不计入进项税额,则账务处理如下:

3年计提折旧=(200000÷10)×3=60000(元)

出售时应缴纳增值税=[140400÷(1+4%)]×4%÷2=2700(元)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120000

累计折旧6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

贷:固定资产200000

(2)收到出售价款及税款

借:银行存款1404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377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700

(3)结转清理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17700

贷:营业外收入17700

如果该设备购入时间为2007年1月,甲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则账务处理如下:

4年计提折旧=(200000÷10)×4=80000(元)

出售时应缴纳增值税=[140400÷(1+3%)]×2%=2726(元)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100000

累计折旧8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

贷:固定资产200000

(2)收到出售价款及税款

借:银行存款1404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3767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726

(3)结转清理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37674

贷:营业外收入37674

例题:乙公司将一项专利权出售给其他单位,该项专利权账面余额120000元,已计提摊销12000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0000元,取得出售收入140000元存入银行。营业税税率为5%。

出售时应缴纳营业税=140000×5%=7000(元)

借:银行存款140000

累计摊销12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l0000

贷:无形资产120000

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7000

营业外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35000

2、固定资产报废与无形资产转销的账务处理。由于固定资产使用期已满、遭遇自然灾害的原因,造成固定资产进入报废清理程序。同样,如果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换或超过合同、法律规定受益年限,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再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应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在此结合以上分析结果,对两项资产报废与转销进行账务处理分析。

例题:甲公司有一栋厂房遭台风袭击,不能继续使用,经批准予以报废。该厂房账面原值450000元,已提折旧270000元,已提减值准备20000元;清理过程中发生清理费用8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报废时拆除的残料20000元,列作原材料;由于该厂房已投保,经保险公司核准,决定给予甲公司100000元的保险赔偿,款项尚未收到。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16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

累计折旧270000

贷:固定资产450000

(2)发生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8000

贷:银行存款8000

(3)残料入库处理

借:原材料2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20000

(4)保险赔偿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1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00000

(5)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

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160000+8000-20000-100000=48000元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48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48000

例题:乙公司购入的一项专利权,购入时账面价值为120000元。现在已累计摊销80000元,已计提减值准备24000元,由于新技术的开发利用,该项无形资产已无任何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经批准予以转销。

借:累计摊销80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4000

营业外支出16000

贷:无形资产120000

以上核算案例分析发现,在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过程中,由于处置条件、原因与方式存在共同之处,因此在分析两项资产对外出售、报废与转销处置基础上,掌握两项资产处置应用的不同账务处理流程和选择的不同核算账户,重点处理两项资产出售收入征税核算,正确计算和结转两项资产的处置结果。

三、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比较学习的总结

综上所述,在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核算比较学习研究中,总结出两项资产处置核算存在的共同与不同之处,有利于加强两项资产处置管理和核算。

1、在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和核算方面。由于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作为长期使用资产在管理上存在较大风险,这些风险来自于设备技术落后、资产使用寿命、自然灾害影响。为此,应加强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处置、报废的规章制度,保证固定资产及时更新,为固定资产处置核算做好准备。同时,依据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处置条件、原因、方式、结果、账务处理流程和账务处理结果进行正确的确认与计量,在确认固定资产处置原因与方式基础上,重点学习和掌握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账户、账务处理流程、处置收入征税处理、处置结果账务处理。

2、在无形资产处置管理和核算方面。由于无形资产是没有实物形态的,它通常表现为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等,它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在无形资产取得时,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较大,形成无形资产价值较高,在无形资产管理上同样存在较大风险,这些风险来自于科学技术更新换代、资产受益期限影响和人为因素影响。因此,在无形资产处置管理上,应随时掌握科学技术发展信息,制定企业各项生产技术改革计划,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及时完成企业技术更新与改革。在完善无形资产处置管理的同时,加强无形资产处置会计核算,正确理解无形资产处置条件、原因及方式,重点掌握无形资产处置的核算账户、账务处理、处置收入征税处理、处置结果账务处理。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利主编.新编财务会计I(第五版)[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葛家澍,耿金岭编.企业财务会计(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卢永华,徐玉霞编.企业财务会计(第四版)[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无形资产业务的核算第4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处置;无形资产处置;会计核算;比较学习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在会计学习、研究与教学过程中,特别针对企业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的会计核算学习中,注意到两项资产处置核算存在着共同与不同之处,在此运用比较学习方法,分析两项资产处置的会计核算差异和账务处理应用。

一、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核算的异同分析

1、两项资产处置条件与原因相同。由于企业固定资产技术落后、使用期限已满、自然灾害影响,使得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表明固定资产不再符合自身的定义和确认条件,固定资产应予终止确认。同样,由于无形资产的技术含量下降、受益期限已满、商业机密泄露影响,使得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表明无形资产不再符合自身的定义和确认条件,无形资产应予以注销。在此说明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成为企业处置两项资产的重要条件和主要原因,同时成为企业对该两项资产进行处置起点。

2、两项资产处置方式相同。由于存在以上原因,企业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方式主要表现为出售、报废、转销。在此说明企业两项资产已经失去自身的使用价值、转让价值和存在意义,企业采用出售、报废、转销的方式放弃对两项资产拥有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注销两项资产的账面原值、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和减值准备,表明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应该整体退出企业的会计核算。

3、两项资产处置账务处理流程不同。固定资产处置有基本账务处理流程,具体表现为:(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2)发生清理费用;(3)出售收入及税金和残料的处理;(4)保险赔偿的处理;(5)清理净损益的处理。而无形资产处置没有基本账务处理流程,在处置业务发生时,一次性注销有关账户、计算相关税费和结转处置净损益。在此表明固定资产处置核算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操作性,而无形资产处置核算表现出一步到位的特点。对于两项资产处置核算流程与步骤的理解,有利于顺利完成它们的会计核算。

4、两项资产处置核算应用账户不同。固定资产处置核算应用的是“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账户;而无形资产处置核算应用的是“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账户;并且发现只有“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而没有“无形资产清理”账户。对于两项资产处置核算应用的账户,在国家财政部门规定的会计科目表中得以体现和确认。在此表明以上账户的应用是完成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基础,是区别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重要依据,也是掌握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学习重点。

5、两项资产处置收入征税不同。企业固定资产处置收入要征收增值税,而无形资产处置收入要征收营业税。根据新税法有关规定,企业销售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如果原购入时进项税额已经抵扣的,则销售时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如果原购入时进项税额没有抵扣的,则销售时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如果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则按以下公式确定销售额和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3%),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2%。同时,根据税法有关规定,企业销售无形资产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计税营业额,按照5%征收率征收营业税。在此说明两项资产处置收入应分别计算和缴纳不同税金,同时进行准确的账务处理,在此形成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学习难点。

6、两项资产处置结果的账务处理相同。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形成的净收益或净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即应计入“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账户。在此说明两项资产处置形成的净损益属于营业外收支核算的内容,反映出两项资产处置结果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不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形成的收入与支出。

以上分析发现,两项资产处置的会计核算基本模式表现为:“确认处置原因―采用处置方式―应用账务处理流程―选择处置核算账户―处置收入征税处理―处置结果账务处理”,在此基础上抓住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共同与不同之处,正确完成两项资产处置的会计核算。

二、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账务处理应用分析

1、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对外出售的账务处理。由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及其他原因,企业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需要不断更新和创新,淘汰落后设备与引进高科技含量的各项技术成为企业当务之急。在此结合以上分析结果,对两项资产对外出售进行账务处理分析。

例题:甲公司出售一台使用过的设备,原值为200000元,购入时间为2009年1月,该设备购进时所含增值税34000元已计入进项税额。假定2011年2月出售,折旧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折旧,不考虑残值,同时该设备已计提减值准备20000元。出售价款为140400元(含增值税),该设备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

2年计提折旧=(200000÷10)×2=40000(元)

出售时应缴纳增值税=[140400÷(1+17%)]×17%=20400(元)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140000

累计折旧4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

贷:固定资产200000

(2)收到出售价款及税款

借:银行存款1404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400

(3)结转清理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2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20000

如果该设备购入时间为2008年1月,该设备购进时所含增值税34000元不计入进项税额,则账务处理如下:

3年计提折旧=(200000÷10)×3=60000(元)

出售时应缴纳增值税=[140400÷(1+4%)]×4%÷2=2700(元)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120000

累计折旧6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

贷:固定资产200000

(2)收到出售价款及税款

借:银行存款1404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377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700

(3)结转清理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17700

贷:营业外收入17700

如果该设备购入时间为2007年1月,甲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则账务处理如下:

4年计提折旧=(200000÷10)×4=80000(元)

出售时应缴纳增值税=[140400÷(1+3%)]×2%=2726(元)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100000

累计折旧8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

贷:固定资产200000

(2)收到出售价款及税款

借:银行存款1404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3767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726

(3)结转清理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37674

贷:营业外收入37674

例题:乙公司将一项专利权出售给其他单位,该项专利权账面余额120000元,已计提摊销12000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0000元,取得出售收入140000元存入银行。营业税税率为5%。

出售时应缴纳营业税=140000×5%=7000(元)

借:银行存款140000

累计摊销12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l0000

贷:无形资产120000

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7000

营业外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35000

2、固定资产报废与无形资产转销的账务处理。由于固定资产使用期已满、遭遇自然灾害的原因,造成固定资产进入报废清理程序。同样,如果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换或超过合同、法律规定受益年限,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再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应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在此结合以上分析结果,对两项资产报废与转销进行账务处理分析。

例题:甲公司有一栋厂房遭台风袭击,不能继续使用,经批准予以报废。该厂房账面原值450000元,已提折旧270000元,已提减值准备20000元;清理过程中发生清理费用8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报废时拆除的残料20000元,列作原材料;由于该厂房已投保,经保险公司核准,决定给予甲公司100000元的保险赔偿,款项尚未收到。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16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

累计折旧270000

贷:固定资产450000

(2)发生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8000

贷:银行存款8000

(3)残料入库处理

借:原材料2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20000

(4)保险赔偿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1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00000

(5)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

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160000+8000-20000-100000=48000元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48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48000

例题:乙公司购入的一项专利权,购入时账面价值为120000元。现在已累计摊销80000元,已计提减值准备24000元,由于新技术的开发利用,该项无形资产已无任何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经批准予以转销。

借:累计摊销80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4000

营业外支出16000

贷:无形资产120000

以上核算案例分析发现,在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过程中,由于处置条件、原因与方式存在共同之处,因此在分析两项资产对外出售、报废与转销处置基础上,掌握两项资产处置应用的不同账务处理流程和选择的不同核算账户,重点处理两项资产出售收入征税核算,正确计算和结转两项资产的处置结果。

三、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比较学习的总结

综上所述,在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核算比较学习研究中,总结出两项资产处置核算存在的共同与不同之处,有利于加强两项资产处置管理和核算。

1、在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和核算方面。由于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作为长期使用资产在管理上存在较大风险,这些风险来自于设备技术落后、资产使用寿命、自然灾害影响。为此,应加强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处置、报废的规章制度,保证固定资产及时更新,为固定资产处置核算做好准备。同时,依据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处置条件、原因、方式、结果、账务处理流程和账务处理结果进行正确的确认与计量,在确认固定资产处置原因与方式基础上,重点学习和掌握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账户、账务处理流程、处置收入征税处理、处置结果账务处理。

2、在无形资产处置管理和核算方面。由于无形资产是没有实物形态的,它通常表现为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等,它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在无形资产取得时,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较大,形成无形资产价值较高,在无形资产管理上同样存在较大风险,这些风险来自于科学技术更新换代、资产受益期限影响和人为因素影响。因此,在无形资产处置管理上,应随时掌握科学技术发展信息,制定企业各项生产技术改革计划,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及时完成企业技术更新与改革。在完善无形资产处置管理的同时,加强无形资产处置会计核算,正确理解无形资产处置条件、原因及方式,重点掌握无形资产处置的核算账户、账务处理、处置收入征税处理、处置结果账务处理。

(作者单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利主编.新编财务会计I(第五版)[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葛家澍,耿金岭编.企业财务会计(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无形资产业务的核算第5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处置无形资产处置会计核算

在会计学习、研究与教学过程中,特别针对企业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的会计核算学习中,注意到两项资产处置核算存在着共同与不同之处,在此运用比较学习方法,分析两项资产处置的会计核算差异和账务处理应用。

一、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核算的异同分析

1.两项资产处置条件与原因相同。由于企业固定资产处于出售、转让、报废、对外投资、非货币换等处置状态或企业固定资产技术落后、使用期限已满、自然灾害影响,使得固定资产不能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产生经济利益,表明固定资产不再符合自身的定义和确认条件,固定资产应予终止确认。同样,企业无形资产处于出售、转让、对外投资、非货币换等处置状态或由于无形资产的技术含量下降、受益期限已满、商业机密泄露影响,使得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表明无形资产不再符合自身的定义和确认条件,无形资产应予以注销。

2.两项资产处置方式相同。由于存在以上原因,企业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方式主要表现为出售、报废、转让、对外投资、非货币换、债务重组。因此说明企业两项资产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经济利益,故企业采用出售、报废、转让的方式放弃对两项资产拥有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注销两项资产的账面原值、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和减值准备,表明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应该整体退出企业的会计核算。

3.两项资产处置账务处理流程不同。固定资产处置有基本账务处理流程,具体表现为:(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2)发生清理费用;(3)出售收入及税金和残料的处理;(4)保险赔偿的处理;(5)清理净损益的处理。在此表明固定资产处置核算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操作性,而无形资产处置核算表现出一步到位的特点。对于两项资产处置核算流程与步骤的理解,有利于顺利完成它们的会计核算。

4.两项资产处置核算应用账户不同。固定资产处置核算应用的是“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账户;而无形资产处置核算应用的是“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账户;并且发现只有“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而没有“无形资产清理”账户。在此表明以上账户的应用是完成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基础,是区别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重要依据,也是掌握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学习重点。

5.两项资产处置收入征税不同。企业固定资产处置收入要征收增值税或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不动产包含土地使用权),而无形资产处置收入要征收营业税或土地增值税。在此说明两项资产处置收入应分别计算和缴纳不同税金,同时进行准确的账务处理,在此形成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学习难点。

6.两项资产处置结果的账务处理相同。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形成的净收益或净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即应计入“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账户。在此说明两项资产处置形成的净损益属于营业外收支核算的内容,反映出两项资产处置结果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不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形成的收入与支出,属于与收益相关的利得。

以上分析发现,两项资产处置的会计核算基本模式表现为:“确认处置原因—采用处置方式—应用账务处理流程—选择处置核算账户—处置收入征税处理—处置结果账务处理”,在此基础上抓住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共同与不同之处,正确完成两项资产处置的会计核算。

二、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账务处理应用分析

1.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对外出售的账务处理。由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及其他原因,企业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需要不断更新和创新,淘汰落后设备与引进高科技含量的各项技术成为企业当务之急。在此结合以上分析结果,对两项资产对外出售进行账务处理分析。

例题:甲公司出售一台使用过的设备,原值为300000(不含进项税)元,购入时间为2009年2月,该设备购进时所含增值税51000元已计入进项税额。假定2011年3月出售,折旧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折旧,不考虑残值,同时该设备已计提减值准备15000元。出售价款为192000元(含增值税),该设备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

2年计提折旧=(300000÷10)×2=60000(元)

出售时应缴纳增值税=[192000÷(1+17%)]×17%=27897.44(元)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225000

累计折旧6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5000

贷:固定资产300000

(2)收到出售价款及税款

借:银行存款192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64102.5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7897.44

(3)结转清理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60897.44

贷:固定资产清理60897.44

如果该设备购入时间为2008年1月,该设备购进时所含增值税51000元不计入进项税额。

例题:乙公司将一项专利权出售给其他单位,该项专利权账面余额180000元,已计提摊销18000元,已计提减值准备20000元,取得出售收入200000元存入银行。营业税税率为5%。

出售时应缴纳营业税=200000×5%=10000(元)

借:银行存款200000

累计摊销18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0000

贷:无形资产180000

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10000

营业外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48000

2.固定资产报废与无形资产转销的账务处理。由于固定资产使用期已满、遭遇自然灾害的原因,造成固定资产进入报废清理程序。同样,如果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换或超过合同、法律规定受益年限,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再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应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

三、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比较学习的总结

综上所述,在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核算比较学习研究中,总结出两项资产处置核算存在的共同与不同之处,有利于加强两项资产处置管理和核算。

参考文献:

无形资产业务的核算第6篇

一、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高等学校会计核算是用货币计量反映高等学校经济活动过程,为高等学校决策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为规范高校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13年12月修订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在核算目标、核算基础、科目编码、科目设置、固定资产提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基建并账、报表结构体系项目等方面均对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作了完善和改进。

1.会计核算目标与时俱进。《新制度》要求: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不仅要满足高校经济活动财务管理的需要,还要满足财政改革预算管理的需要。

2.会计核算基础引入权责发生制。《新制度》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核算按财务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

3.科目编码更规范。《新制度》将一级科目编码从3位调整为4位,与其他行业会计编码一致,更能满足会计信息化对科目编码的需要。

4.增设或调整了部分会计科目。《新制度》增设了部分资产类、净资产类科目,调整了部分资产、负债、收入类科目,为满足内部成本费用核算的需要,细化了支出类科目。

5.固产资产计提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新制度》规定每月计提折旧和摊销,但折旧费、摊销费不计入教育事业支出,直接冲减非流动资产资金。

6.基建后勤并账。《新制度》规定:将基建账相关数据每月并入大账,独立核算的后勤账相关数据每年并入大账。

7.预付账款按资金性质明细核算。《新制度》规定:预付账款按财政资金、非财政资金等资金性质明细核算。

8.完善了报表项目结构和体系。《新制度》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按流动性排列。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增加了月报。年报增加了附注。

由此可见,新会计制度下高等学校会计核算比过去更加规范,还兼顾了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更真实、更全面地反映了高校经济活动过程及财务状况。

二、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流程有待改进

高校会计核算现有流程是:报账人将办好经费审批手续的票据或借款单送到前台会计审核、编制记账凭证―会计复核―出纳办理现金收付、支票转账等。随着高等学校的快速发展,会计核算业务量成倍增长,现有的流程受到严峻挑战。

1.流程受阻,服务质量大打折扣。报账排队成为常态,尤其在审核环节、支付环节,高峰时要排几个小时,浪费了师生不少宝贵时间,由于大量业务集中处理,前台会计人员精力有限,制单出错率高,返工率也高,核算数量与质量难成正比,效率不高,高质量服务无从谈起。

2.忙于应付,会计监督职能弱化。高峰时段审核岗、复核岗会计工作强度很大,现场要兼顾监督和服务两大职能,难免会有疏忽,前台处理会计业务时让内容不完整、业务不真实的原始凭证蒙混过关的情况时有发生,会计信息质量难以保证。

(二)会计核算依据有待完善

由于会计核算依据不完善,高校部分业务无法规范会计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不真实,会计报表相关项目数据不准确。

1.贷款固定资产核算问题。《旧制度》下,贷款固定资产在购买时,借:固定资产――贷款设备购置,贷:银行存款;还清贷款时,将贷款固定资产转入,同时,借:教育事业支出――资本性支出,贷:固定基金。但《新制度》未提及。若也在还贷时转入,会影响折旧额。

2.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资本化与费用化问题。一些高校将每年上百万的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的购置费作为参考资料费列支,费用化处理,而这些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等受益期在5年以上,具有资本化的特征,虚减了高校的无形资产。

3.外购软件资本化与费用化问题。由于无形资产没有金额标准,有些高校外购办公软件不论金额大小均列办公费,外购的应用软件如十几万元的ERP软件列参考资料费,虚减了高校的无形资产。

4.自创的专利权、著作权资本化与费用化问题。高校理工科的老师常在基金项目中列支申请专利权的相关费用,文科的老师则在基金项目中列支著作权的费用,大部分高校都是费用化处理,没作为无形资产核算,造成“家底不清”。

5.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列入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问题。有些高校列入人员经费的工资及福利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有些高校列入公用经费的其他支出,业务处理五花八门,相关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6.“营改增”业务核算问题。随着“营改增”试点面的扩大,高校的许多横向科研项目已涉及“营改增”业务,但新会计制度并未提及。“营改增”是新业务,加上高校的涉税核算本就薄弱,高校的不少会计人员没有将增值税作为价外税核算,常将增值税并到科研事业收入核算,虚增了科研事业收入。

7.减免学生学费核算问题。《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专用基金――奖助基金可列支减免学生学费,但《新制度》未提及,所以有些高校对减免学生学费不核算,虚减了教育事业收入。

(三)会计信息质量有待提高

1.当年账面实际数与预算数口径不一致。借款冲销不及时,跨年度冲销借款时有发生,账面实际数有可能包含了以往年度的预算数。

2.应收或预付款项清理不及时,虚增流动资产。维修工程项目借款、科研经费借款、教研经费借款、学生创新项目借款、实习经费借款等,费用早就发生,但由于报账难或经办人拖拉不报账,虚增了流动资产。

3.无形资产账实不符,虚减非流动资产。著作权、专利权、非专有技术均属于学校,但许多高校账面都是零元,外购的软件、电子图书、数据库等费用化,虚减了无形资产。

(四)会计核算手段有待加强

有些高校财务信息化进展缓慢,工资管理系统、学费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各自为政,为了执行新会计制度,只打算单独升级财务信息系统,相关会计核算如工资核算、学费核算、固定资产核算仍然处在人工输入阶段,耗时费力,重复劳动,容易出错,效率不高。

三、完善高等学校会计核算的对策

(一)改进会计核算流程

1.审核环节设绿色通道、预约或网上报账。利用电子叫号机对借款、学生困难补助、住院医药费等简单业务设绿色通道办理;资产采购业务、院系部报账员的大宗业务、冲销借款业务实行预约报账,有序分流报账人员;利用网上报账系统,将差旅费、科研经费等业务让老师登陆网上报账系统自助填列,财务会计人员审核制单,复核付款,将数据录入工作前移,提高制单速度,提高报账效率。

2.支付环节推广使用公务卡、报账易或报账通。使用公务卡、报账易或报账通比使用现金支票快捷、高效。高校公务卡,是指高校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如高校出差人员机票、住宿费等要求使用公务卡或转账支付。高校报账易是指高校报账人员持本人储蓄卡(基本户)到出纳那里刷卡,将款项直接存到报账人员的卡上或将报账人员的还款转到单位的基本户上。报账通是指通过银校互联系统将报销金额打到报销人银行卡或对公账户中。使用公务卡、报账易或报账通可以减少现金支出,提高支付环节的工作效率。

(二)健全高等学校会计核算操作细则

在事业单位每年政府收支科目基础上结合高校会计业务实际,依据《新制度》,出台行业的会计核算操作细则。

1.贷款固定资产还贷时列非流动资产基金。《新制度》科目使用说明对固定资产与非流动资产基金的关系表述应改为:除了存在尚未付清租金的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及未还清贷款购入固定资产外,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与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的账面余额相等。如:2014年2月贷款买入实验设备100万元,购入时:借:固定资产――专用设备购置100万元,贷:银行存款95万元,贷:其他应付款――质保金5万元;2014年3月提折旧时: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1万元,贷:累计折旧1万元;2015年2月还贷时:借:教育事业支出――基本支出――财政补助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100万元,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100万元。

2.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资本化核算。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对高等学校来说,每年都得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且一次购买,受益期往往在三至五年或者更长时间,按受益期相配比的原则,作为无形资产核算更合适。

3.外购软件资本化核算。外购不是硬件不可缺少的且能独立计价的软件,按规定要列入无形资产核算,但不论是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还是《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均未像固定资产那样有通用设备在1 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在1 500元以上金额的规定。笔者认为,外购软件执行专用设备的标准1 500元较合适,1 500元以上列入无形资产核算,1 500元以下的列入办公费核算。

4.专利权、著作权资本化核算。专利权、著作权按《新制度》规定应列无形资产核算,《新制度》施行前未入无形资产的,应根据科研管理系统的相关资料补入无形资产,如某老师的某项发明专利权花费了5万元,应补入无形资产5万元,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5万元。

5.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列公用经费核算。《新制度》规定,高校的人员经费核算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按规定通过税务局代收的一项带有强制性的费用,与高校的职工薪酬没有关系,笔者认为,列公用经费核算较合理。交纳时,借:其他支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贷:银行存款。

6.将“营改增”业务列入核算细则。如: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高校收到横向科研项目款10万元时,借:银行存款10万元,贷:科研事业收入9.7087万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0.2913万元。

(三)加强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健全各项费用或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差旅费、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管理,如制定差旅费管理办法,制定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管理办法,在填列借款单时填上还款期限,金额大的要附合同或用款计划,对超过规定期限不报账的,在校园网挂网提示,每月更新一次,让师生一起监督,并在连续两个月挂网后在工资中扣还。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定期与资产管理、科研管理部门对账,做到账实相符,合理保证资产的真实和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无形资产业务的核算第7篇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BOT项目;财务核算

污水处理厂运营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中资金投入巨大的建设项目,仅靠政府单方面进行筹资是无法实现的,因此现阶段我国引入了BOT项目概念,即通过建设――运营――移交的模式来缓解政府为了建设公共基础设施而产生的资金紧张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特许权时期内,政府部门具有对该项项目的监督权。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项目现阶段主要有委托经营、BOT、TOT三种方式,其中BOT作为污水处理厂市场化投资、筹资的主流模式,已经受到了政府部门的普遍认可,因此研究污水处理厂BOT项目的财务核算,以此来寻找真正适合企业经营的会计核算方法也就具备了可探讨性和可研究性。

一、污水处理厂BOT项目财务核算的基本概念

BOT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投资项目,其主要通过政府与非政府投资者签订特许权协议授予投资设承担项目融资、建设、经营、维护的权力,并且在特许权时间内,投资者拥有经营使用权,并获得收益,直到特许权时期满,投资者将该基础设施项目无偿归还政府。因此加强对污水处理厂BOT项目财务核算的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财务核算的现实意义

财务核算是集核算职能和管理职能为一体的财务管理,其根本作用在于提高项目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其中财务报表体系、财务核算体系、财务预算体系、财务基础设置等是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务核算的具体内容。而BOT项目的根本立足点便是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与财务核算不谋而合,因此加强企业的财务核算将推动BOT项目的有效进行,对其项目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财务核算的特殊性

BOT项目的建设本身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因此其财务核算的特殊性因建设项目的特点而变化,而污水处理厂作为一项特殊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BOT模式的背景下首先需要对其注册资金进行核算,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资产投资项目在注册资金方面进行符合审核。其次,BOT项目在管理流动资产时的根本任务在于尽可能通过加强对现金的管理力度来实现资金利用率的最大化,其中污水处理厂的BOT项目通常没有应收款项,因此在对其进行财务核算时只能通过加强对现金收入的管理来实现财务核算。此外,与一般企业的无形资产不同的是,BOT项目下的污水处理厂的无形资产主要为收费经营权,因此在进行财务核算时要将污水处理厂中的基础设施纳入公司无形资产管理之中。

二、污水处理厂BOT项目财务核算的具体操作

“专门的项目公司经营”和“非专门项目公司经营”是BOT项目的两种经营方式,其经营方式的不同也造成了其财务核算方法的不同;此外,污水处理厂BOT项目在不同时期中的财务核算也不尽相同,其主要体现在BOT项目的建设时期、运营时期、移交时期。而污水处理厂的BOT项目建设属于非专门项目公司经营方式,因此在对其进行财务核算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设时期的财务核算

BOT项目在建设时期的财务核算主要涉及基础设施的资产属性、借款费用的归集问题,因此在对其进行财务核算时要严格遵守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来明确收入和费用。

1. 资产的初始计量

BOT项目在建设期主要有自行施工和外包施工两种建设方式,这两种建设方式导致了其资产在初始计量上的不同,其中自行施工应该纳入“在建工程”核算,竣工后达到预想中的可使用状态后可直接从“在建工程”转入“无形资产”,从而完成资产的处理计量。而外包施工在进行资产的初始计量时是需要明确合同条款的,其需要根据合同的具体明细来进行资产的处理,竣工后将“在建工程”直接转入“无形资产”。在具体财务核算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需要充分考虑合同规定的移交范围来确定无形资产的成本,尤其对移交范围中的设施设备、不可分割的附属物品、分割后无独立价值的附属物品等都应当纳入无形资产成本中;而不在合同移交范围中的物品、能够与移交设施设备分离的物品、分离后具有独立价值的附属品等应当计入长期待摊销费用中进行财务核算。

2. 资产的财务核算

污水处理厂在BOT项目建设时期的财务核算主要是对其无形资产的辨别,因此在建设时期进行财务核算首先要在工程建设时的资产中进行资产核算,并设立明细的资产账本来确保资产管理的安全性,直到竣工后对项目的无形资产进行核算;此外,针对无形资产中的收费权摊销问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核算,一般从竣工后无形资产开始使用的时间计算,在有效的使用期限内进行管理费的平均摊销。当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污水处理厂与其它公司的区别导致的收费与无形资产的一般收费不同,即污水处理厂的无形资产收费是在合同约定期限中属于经营性资产的,因此其摊销方面的财务核算受到特许权协议中的具体条款限制,在进行财务核算时应当注重考虑这一点。

(二)运营时期的财务核算

BOT项目在运营时期的财务核算主要涉及项目工资的投资回报,即营业收入的会计处理,其中《企业会计准则》对污水处理厂中的生产成本财务核算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细化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电力费用、人工费用、应收债权、主要营业业务收入等多项费用的核算方法,采用按月结转的方法来对主营业务成本进行核算,对因特许经营权产生的无形资产进行平均摊销,对纳入企业管理中的费用进行核算。

1. 无形资产财务核算

运营时期对无形资产的财务核算主要涉及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摊销方法(一般选用年限平均法)、无形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为零)、重置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几个方面,其中在重置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方面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操作,通过确定最佳估计数来尽可能避免项目资产的虚增。

2. 注意事项

运营时期的财务核算从本质来看是对城市污水中的受委托加工业务进行财务核算,这主要是由BOT项目建设的特许权经营性质决定的。BOT项目在运营时期的财务核算在企业会计制度中有着明确的规定,即要求污水处理厂首先要建设起账务管理体系,通过将BOT项目合约中的污水处理所得收入纳入财政行政事业预算中,并由财政管理部门委托相关的自来水企业来进行污水处理费用的征收问题,根据污水处理厂的真实污水处理量核算出污水处理征收费用,并将其划入承建企业中。

(三)移交时期的财务核算

1. 资产的后续计量

BOT项目运营期的特殊性会增减一些设备,因此在进行后续计量时应当考虑增减的设备的具体属性,即属于不可移交范围或移交范围两大类,其中不属于移交范围内的设备应当按照其各自的资产属性来进行“存货”、“固定资产”的核算,而属于移交范围内的设备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分析设备的使用寿命、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是否减少等来进行“无形资产减值”核算,而对设备进行维修、更新、增加设备等则计入“为维持特许经营权而发生的必要支出”或“长期待摊费用”中进行核算。此外,资产的后续计量应该严格按照会计准则中对资产的后续计量规定来进行财务核算。

2. 财务核算注意事项

BOT项目在进行移交时期的财务核算时一般已经完成了特许经营期的无形资产摊销问题,但由于固定资产的不明确(投资者未将项目及设备纳入固定资产中入账)、设备维护、附属设施等技术状态也不用进行折旧处理,因此在移交时期需要采用特殊的财务核算,依据其实际移交情况来进行财务核算。首先明确项目移交发生在特许经营期范围内,因此“无形资产”的移交设施在进行摊销时不存在净残值问题,因此移交为无偿的实务移交,不需要对其进行财务核算。

3. 摊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BOT项目进行摊销时坚持的重要原则,在进行摊销时应当重点考虑实际情况和投入资金的回收,并且摊销年限应当处于特许经营权期限内,因此在特许经营期满时进行BOT项目移交时是无偿的,不需要考虑无形资产摊销的净残值,不会发生净残值与无偿移交间的冲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污水处理厂BOT项目进行财务核算的重点在于对其不同时期的资产进行计量,并严格按照特许经营期的合同明细进行财务核算,这样才能找到适合的财务核算方法,尽可能地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丽彬,张勇.城市污水处理厂BOT项目投融资方式财务评估[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06).

[2]朱锡雄.BOT模式在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佛山市污水处理项目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