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技术人才的培养(合集7篇)

时间:2023-07-17 16:23:04
技术人才的培养

技术人才的培养第1篇

第一,国家要划拨专项资金,加大生物技术专业投入。生物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之其他行业要小很多。要振兴中华,建设祖国,生物技术是一个很好的增长点。目前,这个增长点还比较幼小,它的成长需要祖国母亲的大力支持“,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我们相信在祖国的关怀下,终有一天生物技术将成为中国的拳头产业,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技术课程结构模式。高等教育是密切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的,高校应当立足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高校和生物技术用人单位可以携手合作,签订用人协议,共同设置课程,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既降低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又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形成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的结果。

第三,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加实验课的比重,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首先,高校要加大生物技术实验器材的投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其次,生物技术的实验教学要与生物技术的学科建设、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更新相结合。最后,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能够正确的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第四“,开门办学”,实施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育人模式,具有诸多优点。首先,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先进生产设备,减少了试验设备的投入和维护资金。其次,通过在企业的实习,学生不仅能够学到本专业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可以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查找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学校的教师通过深入企业,学习了本专业的先进知识,可以与企业共同进行科研项目的开发与合作,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第五,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谓“合格”,就是德才兼备,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又在专业素质之先。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要在人才培养中把思想道德教育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技术人才的培养第2篇

科技人才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发展又需要科技人才。试分析、归纳社会发展对科技人才在成长过程中的影响。纵观人类发展历史,每项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在推动着人类进步。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又促进了人在智力与体能上的进步。其中,科技人才与群体是最关键因素,他们肩负着承前启后、引领向前的责任。一直以来,科技人才与社会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着。社会对个人的影响包括从政治、经济、文化、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主要体现在机制、制度、政策、规范层面。人不可能离开社会,人的言行受社会规范、制约。现代社会有一套人才标准、选拔机制,对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提供了进入、退出机制和向前、向上流动的方式与标准。这种政策、机制的制定是相对固定、公平公开、一视同仁的,适用每个人。但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反应较为迟缓,多年不变,在社会发展急剧变化的时代,对科技人才的成长造成制约、束缚,阻碍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或使真正的人才流失。在当今社会,个体与社会互动主要表现在人才的流动上。在我国科技人员流动有以下特点:一是向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流,而流向企业少;二是流向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中国已成为美国的人才库;三是人才流动的速度和频度加快,五六十年代个人一生工作单位基本不变,而现在为1-3个单位,甚至更多。科学技术进步为人才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条件,包括影响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促使着人的道德情感的升华。社会对个人的影响是占主导地位的,个人对社会的影响则相对较小。人的能力和水平制约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和速度,个人发展也保证科学技术作用的正当发挥。这就是科技领域的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中的双向影响。

二、个人因素对科技人才成长的影响

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其个人动机、能力、情绪与情感体现了社会诸多影响。

1.个人动机影响

动机是指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欲满足各种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指一个人想要干某事情而在心里上形成的思维途径,同时也是一个人在做某种决定时所产生的念头。动机还是一个人心里和行动一致的一大倾向,理念实施的组织源头。其中成就动机是人类的最基本动机之一,成就动机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麦克莱伦认为,各人的成就动机都是不相同的,每一个人都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成就动机水平。阿特金森认为,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追求成就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有数据表明,追求成就动机越高者往往取得的成就也高。所以科技人才一定要有高度的成就动机。

2.个人能力影响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种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主要是指个性心理素质的总和。它表现在人们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难易、快慢、深浅、巩固程度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不同的人掌握知识可能是相等的,但能力水平不可能是一样的。能力也是多方面的,是综合素质的体现。个人能力差异也就形成每个人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的不同。因此,科技人才对自身能力有着准确认识,扬长避短,在选择研究方式与方向上要寻找与之匹配的,再采用正确的方法,为顺利获得科技成果奠定牢固的基础。

3.个人情绪影响

现代人讲究情商,所谓情商就是人控制自己情绪、情感的能力。能够将情绪、情感调节到最佳状态的人往往无往不利。情绪控制不好的人,会影响他的工作、生活,同时还会影响到周围的人。所以科技人才成长过程中也要重视情绪、情感的控制、调节,做一个高情商的人。将不好的情绪影响降到最低,保持一个相对平稳、坚定、对事业热忱的状态。对科学研究有持久性投入,才能产出成果。

三、科技人才的培养

如何培养造就科技人才?我们试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营造适宜的社会环境

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才的成长都离不开适宜的环境,都要一个相对宽松、宽容、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首先要建设鼓励学科融合,多学科交流,加强人才交流、科研机构多方面改革的社会环境。消除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合作,优化优势资源建立有特色学科,学者间相互学习,促进个人的能力提升。科研机构在选拔人才方面更加不拘一格,让不同方面的人才能进来,让优秀人才敢于冒尖,让年轻的人才有更多机会挑大梁。其次加大经费投入,包括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各学术交流互动、合作、竞争相结合的新氛围,还要形成高效资源共享、科研重点建设的动态机制。国内外学术相互交流、融通,实现成果分享的新模式。强化培养力度,将分配制度、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体现在工作、生活、培训等方面,使年轻的科技人才生活无忧,将更多精力放在科研上。并参与国际间的技术交往和培训、学习,开阔视野,启发创新,方能产出创新性、前沿性成果。

(二)发展现代教育、创造性教育

现代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而是挖掘出人的创新性、创造性,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通,从而推进人类进步。因此,发展现代教育,进行创造性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1.对高校学科进行交叉调整和重组专业,文理交叉并开设创造学学科。许多理工科高校,开设了绘画、音乐、文学等基础课,加强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提供各类实验室进行实验,鼓励学生进行发明、创意、创作,在校内就开始自己的科研之路。并设立专门基金和专业大赛,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性和国际性大赛,在实验室里、大赛中培养、锻炼优秀的科研苗子。

2.改革传统应试教育模式,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特长,形成多样教育,为学生未来走上多种道路奠定基础。应试教育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培养科技人才,就要改革教育模式,从娃娃抓起,真正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同时,教师也要重新定位,授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还要不断地进行继续教育,建立全面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保证基础教育质量,才能保证培养出有创新力的科技人才。

3.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学习无止境,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人随时随地受教育,活到老学到老。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一日千里,要想跟上时代的脚步,就要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向前人学、向最新知识学、向国外同行学,通过教育使人的价值观得到更新,知识结构得到拓展,认知能力得到提高。

(三)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培养

科技发展单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依靠高层次、高科技的科研机构,依靠国家对科技的重视与投入的增加,依靠群体合作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科研主体为有相对稳定联系的科研群体。要建立和强化科技人才队伍,让人才们在特定环境中、实践中共同成长,在科研大平台上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竞争,才是今后科技发展之路。

1.构建学术带头人制度,带领不同科学学派团队共同研究,在实践中加强人才的培养。在不同学派内部相互交流、碰撞、互补与竞争促使人才成长。

2.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强化实践培养。通过参加国家和国际的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历练,在项目中学习、实践、提升,效果是最好的,进步也是最快的。

3.构筑国际性一流科技中心,强化科研机构的名牌效应。有一流的科技中心,有充裕的经费、宽松的环境方能引进、培养和造就卓越科技新领导者,汇集人才。吸引并引进世界级的科学精英来我国工作,或开展国际间科技合作,才能产出最先进的成果,也促进人才的成长。

4.建立科技园、国家重点科技基地,鼓励引入最新技术、设备进行自主创新,将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形成自主科技技术和产品。

四、小结

技术人才的培养第3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课程

1改革思路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是确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总体设计和计划,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1]。认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规范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其培养的核心是卓越的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不同行业的卓越工程师有不同的教育规律和培养特点。结合我校办学的条件以及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理念和要求,我们明确了本次修订培养计划的思路:①明确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目标;②以培养工程能力为目的,强化实践教学;③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④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彰显办学特色;⑤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⑥体现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突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具体做法

2.1明确面向卓越工程师的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回答了“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这个根本性问题,对整个专业活动起导向和规范作用,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灵魂。“卓越计划”中指出,本科阶段建议培养应用型工程师,主要是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维护。应用型人才又可划分为工程型、技能型和技术型三种类型[2],不同类型的人才在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有共性但也有特性,不同类型应用型人才在专业发展层面侧重点不一样。工程型人才要将科学原理及学科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主要从事设计、规划和决策工作,强调工程管理能力。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来说,主要是培养具备统筹、策划、管理能力的人才,如编导、制片、游戏策划、设计师、创意总监等。如果不具备市场调研能力、对系统工程的掌控能力、对作品的分析评价能力、出众的协调能力等,就很难胜任这些角色。对于这一层次类型的人才培养,需要有高质量的教师和研究队伍、高水平的研究课题与研究成果做保障。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通过实际操作将工程型人才设计出来的方案、计划、图纸等转变成具体产品的人才,他们主要从事实际操作或具体运作,侧重于职业岗位的具体操作,强调动作技能和经验技能,如动画师、渲染师、模型师、特效制作等技能型人员。技术型人才是介于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一种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侧重于生产、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技术应用开发与现场管理,主要从事组织管理操作活动并处理操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从人力资源结构的层次来看,这类人才居于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执行管理层。如将游戏引擎开发、数字产品开发能力为主的人才定位于技术型,就需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性和行业性。“卓越计划”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克服单纯技能型人才的误区,因此面向卓越工程师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仅定位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而要侧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并不断向工程型人才提升。

2.2完善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

“卓越计划”通用标准中指出,培养规格具体体现在知识、素质和能力3方面的培养要求。卓越工程师所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特点是知识面广,专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术能力强,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技术运用、推广和转换能力,能够分析、提出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发明新技术、创造新产品。参照这一通用标准,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时,遵循“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以素质为目标”的原则,完善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2.3重构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最终是通过完善的课程体系来实现的,课程体系是培养方案最核心的内容,也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相应的课程体系决定的。由此可见,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重构课程体系时,需注意以下4点。1)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特色课程体系。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都是要以课程体系的特色来体现的,要办有特色的专业首先要有有特色的课程体系。通过对部分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我们发现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并没有依托学校已有的学科基础、师资力量、软硬件条件,发挥自身的优势,凸显自己的特色。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置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下,教师队伍在数字图像处理、游戏程序设计、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与可视化等方面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整合其他学院的教师资源,引进优质专业师资。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偏重于游戏编程方向,同时依托“山东省智慧矿山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高校数字矿山与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结合校企合作项目,开展虚拟现实与仿真方向的课程,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和专业特色。2)精心选择课程,优化整合知识结构。“卓越计划”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以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过于讲究学科自身结构,过于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课程设置过细、过多,将各种课程“大拼盘”,课程之间联系较少,很少有融合的态势,从而使课程体系失去整体功用、价值和特色,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很难培养出卓越工程师。我们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按照“理论知识够用、专业技能够强、突出实践”的指导思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运用系统的思想,突出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将相关课程有机融合,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避免出现“拼盘式”课程所带来的“知识孤岛效应”;尽量减少课程的门数,以避免课程间的重复;增加综合性课程的比例,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删除陈旧、过时的知识,增加新的内容;将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重组,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如在原有的培养计划中,对摄影技术与艺术、图像艺术设计两门课程单独开设,在这一次的培养方案中将其合并为数字摄影与艺术设计课程;将原有的摄录像技术、影视编导与制作两门课程合并为数字摄像与后期合成课程;将原有的艺术性专业比较强的课程进行删减、整合,将素描、构成、色彩整合为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等。3)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依据学生的兴趣、能力不同进行差异化培养。以往的课程体系,讲究大而全,采用泛泛的整体施教模式培养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不足,不能根据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施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影响。我们在培养方案调整的过程中,立足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按照“按需设计、夯实平台、差异培养、分向发展”的新思路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形成一个“厚基础、宽方向、重实践、强个性”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基于该课程体系,采用差异化的培养模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有效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以此提高整个专业的培养水平。所谓模块化,是指将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主题式教学单位,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平台+模块”[3],是分别按照对学生的共性和个性要求进行设计和构建的。在这种课程体系中,平台中的课程是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反映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平台之间相互关联,层层递进。模块课程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按照课程与职业领域对应关系划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选修,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办学优势和师资条件,突出自身办学特色,我们将后续的课程体系分为影视制作与特效、游戏开发、移动应用开发以及虚拟现实与仿真4个不同模块,不同模块执行不同的培养方案和考核方式,4)以能力为导向,构建三层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卓越计划”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注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实践教学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实践性、工程性等特点,如不重视实践教学,必然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中,我们注重以能力为导向,以“学用结合”为指导思想,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构建了从基础实验、综合实践到科研创新的3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实验实践教学模块为第一层次,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本着“理论够用”的原则,理论学时数和实验学时数基本相同,我们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比例,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层次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块包括课程设计、综合性项目开发以及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这一层次的综合实践教学是在第一个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在数字产品设计、制作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完成查阅资料、设计方案、详细设计或制作、撰写设计报告等全过程,培养和训练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数字产品开发过程。此外,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升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卓越计划”的三大特点之一就是倡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到培养过程中。企业能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供学生实习和实训,我校实习、实训等环节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与东软集团、青岛软件园、青岛动漫产业园等企业合作。我校实行的短学期制(设专门的夏季小学期),为综合实践教学以及安排到企业去实习提供便利,学生可相对集中地开展项目和课题。第三层次的科研创新实践教学模块,以创新能力为目标,主要以课题小组的形式实施。该层次的实践教学主要有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各种类型的专业大赛等学科竞赛等,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特长,自己组建团队、设计课题、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通过不断探索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课的比例,突出技术应用型人才“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特色,努力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体现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

2.4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考核方式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大部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并不满足教学需求,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采取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班级授课、工作室及实训等。对于基础知识和入门内容,采取班级授课的传统形式,在面向班级进行集体教学时,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进行教学,将典型的小项目在课程中贯穿讲解,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对于拓展的知识内容,则会适当选择“翻转课堂”形式来进行。成立工作室实际上就是一种小组教学的形式,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组成不同的工作室。在每个工作室中,具有相同专业兴趣爱好的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中,以达到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的目的。实训则借鉴其他高校“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既可以在小学期期间请企业的专业人员在校内实习基地中模拟企业环境,按照企业的实际项目或虚拟项目对学生进行项目实战,也可以在大四学年把部分学生送到企业中去实习,跟进具体的企业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为了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我们也设置了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对参与部级、省级等各类权威的、与专业相关的竞赛以及校企合作形式的实习、实训进行认定,允许学生进行学分互换。

3结语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过程体现了“一个突出、两个结合、三个强化”的指导思想,即突出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与工程应用、学校和企业的密切结合,强化人才的工程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要求、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组织形式与考核方式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改革,今后还需根据学科的发展及时进行调整、修订,探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桂霞,张一非.从教学计划到人才培养方案转变的思考[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2(7):18-20.

[2]刘元义.对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其培养规律的思考[EB/OL].[2017-01-09]./ReadNews.asp?NewsID=1874.

技术人才的培养第4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课程

1改革思路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是确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总体设计和计划,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1]。认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规范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其培养的核心是卓越的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不同行业的卓越工程师有不同的教育规律和培养特点。结合我校办学的条件以及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理念和要求,我们明确了本次修订培养计划的思路:①明确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目标;②以培养工程能力为目的,强化实践教学;③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④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彰显办学特色;⑤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⑥体现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突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具体做法

2.1明确面向卓越工程师的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回答了“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这个根本性问题,对整个专业活动起导向和规范作用,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灵魂。“卓越计划”中指出,本科阶段建议培养应用型工程师,主要是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维护。应用型人才又可划分为工程型、技能型和技术型三种类型[2],不同类型的人才在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有共性但也有特性,不同类型应用型人才在专业发展层面侧重点不一样。工程型人才要将科学原理及学科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主要从事设计、规划和决策工作,强调工程管理能力。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来说,主要是培养具备统筹、策划、管理能力的人才,如编导、制片、游戏策划、设计师、创意总监等。如果不具备市场调研能力、对系统工程的掌控能力、对作品的分析评价能力、出众的协调能力等,就很难胜任这些角色。对于这一层次类型的人才培养,需要有高质量的教师和研究队伍、高水平的研究课题与研究成果做保障。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通过实际操作将工程型人才设计出来的方案、计划、图纸等转变成具体产品的人才,他们主要从事实际操作或具体运作,侧重于职业岗位的具体操作,强调动作技能和经验技能,如动画师、渲染师、模型师、特效制作等技能型人员。技术型人才是介于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一种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侧重于生产、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技术应用开发与现场管理,主要从事组织管理操作活动并处理操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从人力资源结构的层次来看,这类人才居于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执行管理层。如将游戏引擎开发、数字产品开发能力为主的人才定位于技术型,就需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性和行业性。“卓越计划”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克服单纯技能型人才的误区,因此面向卓越工程师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仅定位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而要侧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并不断向工程型人才提升。

2.2完善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

“卓越计划”通用标准中指出,培养规格具体体现在知识、素质和能力3方面的培养要求。卓越工程师所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特点是知识面广,专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术能力强,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技术运用、推广和转换能力,能够分析、提出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发明新技术、创造新产品。参照这一通用标准,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时,遵循“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以素质为目标”的原则,完善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2.3重构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最终是通过完善的课程体系来实现的,课程体系是培养方案最核心的内容,也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相应的课程体系决定的。由此可见,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重构课程体系时,需注意以下4点。1)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特色课程体系。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都是要以课程体系的特色来体现的,要办有特色的专业首先要有有特色的课程体系。通过对部分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我们发现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并没有依托学校已有的学科基础、师资力量、软硬件条件,发挥自身的优势,凸显自己的特色。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置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下,教师队伍在数字图像处理、游戏程序设计、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与可视化等方面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整合其他学院的教师资源,引进优质专业师资。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偏重于游戏编程方向,同时依托“山东省智慧矿山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高校数字矿山与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结合校企合作项目,开展虚拟现实与仿真方向的课程,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和专业特色。2)精心选择课程,优化整合知识结构。“卓越计划”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以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过于讲究学科自身结构,过于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课程设置过细、过多,将各种课程“大拼盘”,课程之间联系较少,很少有融合的态势,从而使课程体系失去整体功用、价值和特色,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很难培养出卓越工程师。我们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按照“理论知识够用、专业技能够强、突出实践”的指导思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运用系统的思想,突出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将相关课程有机融合,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避免出现“拼盘式”课程所带来的“知识孤岛效应”;尽量减少课程的门数,以避免课程间的重复;增加综合性课程的比例,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删除陈旧、过时的知识,增加新的内容;将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重组,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如在原有的培养计划中,对摄影技术与艺术、图像艺术设计两门课程单独开设,在这一次的培养方案中将其合并为数字摄影与艺术设计课程;将原有的摄录像技术、影视编导与制作两门课程合并为数字摄像与后期合成课程;将原有的艺术性专业比较强的课程进行删减、整合,将素描、构成、色彩整合为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等。3)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依据学生的兴趣、能力不同进行差异化培养。以往的课程体系,讲究大而全,采用泛泛的整体施教模式培养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不足,不能根据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施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影响。我们在培养方案调整的过程中,立足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按照“按需设计、夯实平台、差异培养、分向发展”的新思路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形成一个“厚基础、宽方向、重实践、强个性”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基于该课程体系,采用差异化的培养模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有效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以此提高整个专业的培养水平。所谓模块化,是指将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主题式教学单位,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平台+模块”[3],是分别按照对学生的共性和个性要求进行设计和构建的。在这种课程体系中,平台中的课程是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反映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平台之间相互关联,层层递进。模块课程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按照课程与职业领域对应关系划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选修,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办学优势和师资条件,突出自身办学特色,我们将后续的课程体系分为影视制作与特效、游戏开发、移动应用开发以及虚拟现实与仿真4个不同模块,不同模块执行不同的培养方案和考核方式,4)以能力为导向,构建三层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卓越计划”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注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实践教学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实践性、工程性等特点,如不重视实践教学,必然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中,我们注重以能力为导向,以“学用结合”为指导思想,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构建了从基础实验、综合实践到科研创新的3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实验实践教学模块为第一层次,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本着“理论够用”的原则,理论学时数和实验学时数基本相同,我们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比例,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层次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块包括课程设计、综合性项目开发以及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这一层次的综合实践教学是在第一个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在数字产品设计、制作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完成查阅资料、设计方案、详细设计或制作、撰写设计报告等全过程,培养和训练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数字产品开发过程。此外,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升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卓越计划”的三大特点之一就是倡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到培养过程中。企业能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供学生实习和实训,我校实习、实训等环节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与东软集团、青岛软件园、青岛动漫产业园等企业合作。我校实行的短学期制(设专门的夏季小学期),为综合实践教学以及安排到企业去实习提供便利,学生可相对集中地开展项目和课题。第三层次的科研创新实践教学模块,以创新能力为目标,主要以课题小组的形式实施。该层次的实践教学主要有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各种类型的专业大赛等学科竞赛等,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特长,自己组建团队、设计课题、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通过不断探索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课的比例,突出技术应用型人才“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特色,努力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体现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

2.4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考核方式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大部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并不满足教学需求,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采取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班级授课、工作室及实训等。对于基础知识和入门内容,采取班级授课的传统形式,在面向班级进行集体教学时,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进行教学,将典型的小项目在课程中贯穿讲解,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对于拓展的知识内容,则会适当选择“翻转课堂”形式来进行。成立工作室实际上就是一种小组教学的形式,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组成不同的工作室。在每个工作室中,具有相同专业兴趣爱好的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中,以达到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的目的。实训则借鉴其他高校“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既可以在小学期期间请企业的专业人员在校内实习基地中模拟企业环境,按照企业的实际项目或虚拟项目对学生进行项目实战,也可以在大四学年把部分学生送到企业中去实习,跟进具体的企业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为了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我们也设置了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对参与部级、省级等各类权威的、与专业相关的竞赛以及校企合作形式的实习、实训进行认定,允许学生进行学分互换。

技术人才的培养第5篇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技术技能人才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8-0016-04

近几年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有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提法比较频繁地改变,主要经历了从由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这同时也引发了高职院校以教育部文件为准,不断调整培养目标的行为。但高职院校动态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更多的是院校内部教学管理部门的行为。就高职院校中的各专业而言,对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到底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还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这些不断改变的提法为什么要改变?真正内涵是什么?本文通过对高职培养目标动态调整过程的分析,剖析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内涵,以期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指导。

一、我国高职培养目标的演变历程

对于高职培养目标的演变历程,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在对高职相关文件进行仔细梳理以后,以高职教育的定位变化为线索,划分出我国高职培养目标的三个演变历程。在这一演变历程中,也反映出我国对高职的定位逐渐清晰。

(一)高职培养目标的探索期(2003年以前)——高级技术人才

早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国发[1991]55号)中就提出,要积极推进职业大学的改革,努力办好高等职业学校,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在此,对人才的操作性加以强调。

1995年8月,国家教委召开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会议明确提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人才”,或称“高级职业技术人才”。侧重于强调在生产一线工作,以人才的“高层级”、“高级”等词语来反映高职教育的高等性。

作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的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重要指导作用。该文件提出,高职高专教育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此目标要求高职教育要立足于相关专业领域,并强调了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

在《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中,明确强调要扩大高职教育规模,指出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就高职教育而言,应加强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和技师”的培养培训。

这一时期,高职教育刚从本科教育中独立出来。作为新的教育类型,高职教育处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夹缝中。在摸索中,高职院校的规模逐渐发展起来,但当时还更多依赖于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自身特色不明显。由此,很长一段时间内,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以此目标来引导高职教育定位于应用型教育,而非大学本科的学术型教育。这一时期高职院校的名称逐步统一规范为“××职业技术学院”,强调高职教育作为技术教育的特性,主要应培养技术型人才;同时,把技能型人才作为中职的培养目标,以此来作为区别。

(二)高职培养目标的确定期(2004~2010年)——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这一时期,也是高职教育的大发展时期,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张,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也日益被重视。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开展一系列质量工程项目,比如,骨干院校建设项目、央财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等等。各省市发展较好的高职院校,通过项目的开展进行了更多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技能型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高职教育要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指出,高职教育要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指出,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高职教育要加快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很多研究者在文章中提及,高职教育要培养高技能人才。从国家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相关文件中可知,高技能人才是特指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对以上三类人才,需要有相应的工作经验基础才能取得,高职不能直接培养,但可为其做准备。由此,高职毕业生只是具备了发展潜力的高技能人才雏形,高职教育并不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全过程,而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是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技能人才的过程[1]。由此,从文件的梳理中发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中提出的高技能人才,并非特指“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三类人才,此概念中的“高”,主要体现在高素质、高质量上。在16号文件中,对技能人才加上“高素质”的修饰语。自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都是用“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提法。

(三)高职培养目标的升华期(2011年至今)——从“高端技能型人才”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011年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当年出台一系列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文件,开展一系列质量工程项目让高职院校从中获益。上一阶段,各类质量工程项目还主要集中在各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现阶段,各级质量工程项目的覆盖面逐渐拓宽,尤其是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支持了一批紧贴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全国独立设置的公办高职院校均有2个专业获得了中央财政的资助。同时,这也是国家对高职新改革思路出台的阶段。这一时期,高职教育的定位不再简单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已经成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将在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

1.“高端技能型人才”(2011年)

《关于委托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制(修)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1]158号)中指出,应围绕“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体系。第一次提出“高端”。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中,对中职和高职的定位予以明确:中职教育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职教育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2011年,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界的热门词汇,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有学者指出应对高端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并认为高端技能人才是高技能人才,反之则不一定成立[2]。从当时教育部职成司高职高专处处长范唯的一段话,可见此词出现的初衷。“和技能型人才相比……高端除了标明培养人才的技术技能高超以外,这些人应该处于行业地位的高端,不但地位高,而且收入应该更高。”[3] 这反映了国家对高职教育的一种期待,期待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品牌能够在现代职教体系中真正发挥出引领作用。而就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作为普遍性的培养目标还是较难实现的。由此,这个概念出现一年的时间以后开始逐渐淡化,逐渐向“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转变。

2.“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012年至今)

2012年,教育部首次明确提出高职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比如,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在技能人才体系中,技术技能型人才也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如果未仔细分析教育部的文件,仅从字面上来理解,则会造成一些曲解。

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剖析

从2012年开始,在教育部的各类文件、通知中,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培养目标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对于这一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读,有的认为,这是对技术型人才的回归;也有人认为,这是对以前由单一强调技能型人才变为对二者的同时强调。

(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发展历程追溯

许多学者认为,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对于高职培养目标的新提法。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中,首次提及了技能人才培养的三个层次。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复合技能型人才”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初具雏形。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中,再次明确了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指出要加快培养“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逐步形成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由此可见,在当时,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技能人才体系中最初级的一种。而且包含其他各类高级技能型人才,比如,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

2012年,教育部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教发[2012]9号),这份文件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表述。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职业教育内部的有机衔接。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一线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建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专家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

教育部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总体情况介绍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为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13]3号)提出,要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提高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

由此可见,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提法从由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转向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这也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以后的一个变化,要求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而技术技能人才有初级、中级和高级等不同层次。不同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既是中高职相互区别又是其相互衔接的核心指标。就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而言,中职教育是主要以培养中级技术技能人才为主,兼顾初级技术技能人才,注重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现在通常称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含义

从语言的角度,对此概念有两种分析:其一,将“技能人才”作为主体,“技术”是修饰语,即(技术)技能人才,强调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其二,将“人才”作为主体,“技术”和“技能”作为并列的修饰语,即(技术、技能)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并重。

在不同时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又不同。2004年,提出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三种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复合技能型人才、知识技能型人才。这一时期,应采取第一种理解,“技术”是“技能型人才”的修饰语。同理,“复合”、“知识”都是对技能型人才的修饰语。由此,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中,要求培养技术型的技能人才、复合型的技能人才和知识型的技能人才。这三种人才之间是逐级递进的关系,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逐级提升。

2012年以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经历了从由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同属应用型人才概念下的两个并列概念。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并重。

综上,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现在通常称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根据教育的层次,可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细分,从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入手。其一,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三个概念之间是逐级递进的关系),偏重技术的应用和革新能力;其二,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偏重技术革新能力;其三,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主要培养专家级技术技能人才,偏重技术的研发和革新能力。同时,“技术”这个词在高职的培养目标中,不单是强调对技术的应用能力,更多强调的是技术革新能力,为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对技术革新能力的强调,也是高职区别于中职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还主要以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主,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还在探索中。这将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基于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联翔,韩德静.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几点思考[J].职教论坛,2013(14):10-12.

[2]买琳燕.高职“具国际竞争力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初论[J].职业技术教育,2012(25):14-18.

[3]范唯.发掘高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N].中国青年报,2012-02-13.

Analysis on the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Training Objectiv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U Yun

(Li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Railway, Liuzhou Guangxi 545007, China)

技术人才的培养第6篇

“一个IT人应变水平的提高不能仅仅靠新技术,而应该靠职业素养的积累和提升。”北京澜海源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柳立说,“一般来说,企业需要的技能少则几天,多则几个月就能学会,而企业需要的素质则需要长期培养。”

基于在IT领域多年的管理经验,柳立回顾IT行业的发展历程时认为,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需要的人才标准是不一样的。第一阶段以技术与品质领先:各企业刚进入市场,靠技术先进取胜,谁的产品技术高谁就是行业的领军人物。第二阶段以售后服务质量及覆盖度称雄:市场已经稳定,技术优势不会成为永恒的门槛。技术之外的后续服务成为了稳定市场和品牌塑造的重要方面,服务逐渐成为一个独立部门。第三阶段是以增值服务提升利润率:随着市场份额的基本稳定,各公司开始在自己的客户中深耕细作,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服务成为一个能够自负盈亏的事业部门。现时,中国大多数IT企业都处在这个阶段。第四阶段以围绕用户体验为创新源头:服务意识作为全面提升企业各环节工作品质的理念和手段,迎来了一个独立发展期,对人才的要求就更全面。目前,国内只有少数IT企业进入这个阶段。

柳立认为,仅仅掌握技能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从服务角度来说,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技术好,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心智成熟度,以及交流互动能力、创新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职业伦理等等。这其中大部分是对一个人职业素养的要求。而如今,大多数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关注非常少。

如何让职业院校培养出的学生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呢?东莞塘厦理工学校校长巫云依据企业人才标准,提炼了一套职业素养课程,通过课程开发打造一批具有职业素养的教师,并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课堂,最终培养具有职业味的学生。

职业素养课程体系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安排不同的课程。一年级的5门课程有“成长的翅膀”、“个性场合与魅力”、“融入团队”、“让听者听懂你的心里话”、“时间与我同行”,目的是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基础职业行为能力;二年级的5门课程是“创业精神”、“服务意识”、“如何销售自己”、“问题伴我成长”、“企业生存记”,目的是培养他们贴近职场中的思维应用能力,给他们的长久持续发展埋下思想的种子;三年级的“职业规划”和“成功面试”两门课是着眼当下与未来的关联,指导学生用自己现在的准备与企业未来的能力要求形成对接。

技术人才的培养第7篇

一、数控人才的需求及中职培养的选择

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尤其是随着企业制造能力的升级,数控机床逐渐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大量应用,更是促进了企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渴求。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升级换代完成后,数控技术人才的短缺更为突出,甚至经常出现找不到数控操作人才的尴尬局面。这既说明了数控技术人才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也说明了职业教育培养的方向应该围着企业的需求进一步明确。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职学校应该明确办学定位,充分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贴近企业办学,满足社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从数控技术专业角度来说,我们必须加大数控人才培养的力度,满足社会的需求。对中职学校来说,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的定位应该是主要培养“灰领”和“蓝领”人才。具体来说,“灰领层”是指在企业生产岗位上能够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蓝领层”则是指在企业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这类人才约占企业工人的70%,所以也是需求最大的数控技术人才。

从中职学校的办学能力以及学校招收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说,培养“灰领”和“蓝领”的数控技术人才应该是符合实际的选择,也是中职培养的正确方向。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到:人才培养虽然有层次之分,但人才的价值并没有高低区别,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就业时的工作岗位也并不是终身不变的,现在大多数企业都采用“基层选拔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企业对基层管理人员的任用多从一线操作人员中选拔。所以,从中职学校实际出发办学,确立切实的目标才是正确的发展思路。

二、面向企业需求的数控人才培养模式

(一)面向企业需求优化数控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

中职学校的数控技术专业多数是伴随着机电类专业的发展而开设的,有的就当做机电类专业的一个分支在操作。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数控专业的发展。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很多教材内容还是沿用了机电类专业的知识,并没有形成新的专业体系。另外,由于校企合作不多,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如很多学校数控加工工艺的教学水平仍然比较弱。鉴于此,中职学校应该在数控专业课程的改革上下工夫,建立起独立于机电专业之外的数控技术课程体系,同时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改革教材内容。教学改革中一切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操作,而不是按照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来下工夫。只有找对了培养方向,面向企业需求来办学,才能够为企业量身定做合适的技能型人才。

(二)面向企业需求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

在职业学校办学实践中,普遍重视劳动技能证的获取,有的学校甚至走到了极端,把劳动技能证书作为唯一培养目标,把培训教材直接拿过来代替日常教学。而实践证明,这种围绕劳动技能证书获取展开的培养模式并不科学。具体表现在对学生技能培训项目采用强化、重复的方式,相对比较单一,同时和企业契合度比较小,学生技能掌握不够全面,并不符合企业用人实际。这种重证书获取、轻实际能力培养的状况需要纠正,在实践技能培训方面,学校要把实训重点放在数控机床操作中的加工工艺、模具设计、自动编程、机床的维护、维修等专业能力上,既要突出重点能力训练,又要对技能全面性进行培训。当前也有的学校实训条件难以满足教学需求,致使教师只能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训练,企业急需的数控机床的编程、操作、维护的技能得不得培养,这种客观状况也是限制办学能力发挥的重要因素。学校要创造条件争取主管部门或者上级单位给予扶持,或者争取国家教育项目的赞助,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取得企业的帮助,尽快扭转不佳的实训状况。

(三)面向企业需求开展广泛务实的校企合作

职业学校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需要办学,贴近生产实际需要是培养学生的重要目的,因此,紧密的校企合作才能够避免办学的盲目性。搞好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要依靠社会力量,尤其是通过校企合作成立数控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应当包括学校骨干专业教师、相关行业的社会专家、企业代表以及劳动技能部门人员等。专业指导委员会可以从职业素质、岗位能力、岗位知识等角度对学校提出一些建议和要求,具体指导数控专业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教材选择、实训指导、顶岗实习等事宜,还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把相关企业安全生产、质量要求以及员工素质培养等纳入到学校教学中。这样,培养的毕业生就会更好融进企业,适应社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