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初中生德育案例(合集7篇)

时间:2023-07-07 16:10:47
初中生德育案例

初中生德育案例第1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养成教育;德育;道德认知;爱心;案例

中图分类号:G416;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4-0010-02

一、前言

军训第一天,在一张张可爱稚气的面孔中,看到一个特殊的男生小A。他小小的个子,面容却透出骄横,眼睛时不时扫教师一眼,认为教师没注意到他的时候,就会找旁边的同学说几句话,或伸手打旁边的同学一下。经过一个上午的观察,意识到他将是一个比较难管的学生,而且很可能成为影响班级纪律的“点”。于是,班主任决定任命他为临时体委,用职务来“约束”他,同时与他多谈心,慢慢了解他、教育他。接下来的两个星期,他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与他母亲交谈得知,他曾偷过东西,还曾用木棍打伤同学,至于顶撞老师、欺负同学、拖欠作业更是家常便饭。看来,对他的教育还任重道远。开学第三周,一个网吧老板找到学校德育处反映情况,原来小A暑假时偷了该网吧摄像头和U盘并卖给他人,所得赃款已挥霍一空。于是,学校请小A母亲到校共同处理问题。在与其母的交谈中得知,小A是其母婚前私生子,生父至今不肯承认他,继父嫌其顽劣不肯与其共同生活,所以,他只能随年迈的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外公很严厉,只要他一犯错误就拳脚相加,用皮带抽他也是家常便饭。三个星期过去了,班主任进行了一次班级表现最差学生的无记名投票,全班36票,小A得到35票。有同学反映小A有抢夺别人食品、欺负同学的行为,科任老师也反映小A上课管不住自己。更有甚者,小A竟然到检举他偷东西的同学家进行威胁。班主任立即召开班委会讨论,大家一致决定撤掉他的体委职务并要求他做出检查。光惩罚不能解决问题,针对他的情况,班主任决定对他重点进行品德养成教育,让他知法懂法,规范行为习惯。

二、严格规范日常行为习惯,犯错误时进行必要的惩罚

小A请班主任帮忙做事以后,班主任则要求他说“谢谢”,学会感激;他上课回答问题,则要求他先举手;他和同学说话若态度不好,就要求他立刻道歉,并告诉他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要让他认识到:这是一个纪律严明的班级,自己必须注意言行举止,不能违规。针对他法律意识淡薄的情况,班主任利用晨检时间专门进行法制教育,组织全班同学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手册》,观看法制教育专题片,并让他们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展开讨论。对小A,更是要求他结合自己的行为每两周写一份学法认识。小A逐渐认识到偷窃、抢夺他人财物、上门威胁他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他在学法认识中这样写道:“通过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手册》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我才知道,我以前干了那么多违法的事情,只是因为我是未成年人,才从轻处理了我。等我满十四岁,很多事情我就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后,我再也不干那些违法的事,否则我有可能因为自己的行为进未成年犯管教所。那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端正认识以后,行为自然而然地就开始改正。在初一上学期,再也没有出现抢夺同学财物、殴打同学、偷窃的行为。

三、生活中多关注,时刻给予爱和关心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针对小A的情况,班主任应该在生活中多关心他,让他从感情上接受班主任,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沟通和交流。小A的生活费,他母亲一个星期给一次,他没有零用钱。在学校一些临时性的活动中,不等他开口,班主任都主动替他垫上钱;在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班主任为他购买七十多块钱的食品;班主任还四处联系为他找到法律援助,解决他的抚养费问题;在他生日的时候,买小礼物送给他。这样的细心关怀,感动了小A。一次他跟班主任聊天时,流着泪说:“老师,您说吧,我应该怎么做才对得起您?”看着他难得的眼泪,班主任趁热打铁,跟他说:“希望你不要光想到对得起我,更要让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得起你自己的青春,对得起所有关心、爱护你的老师和同学,对得起你的家人。”他点头答应。一次,班主任偶然说起没吃饭,他就立刻送来一个月饼。对小A来说,这块月饼是对老师的回报;对班主任来说,是教育成功的喜悦。

四、抓住教育契机,及时端正学生的认识

小A从小缺乏管教,虽然在班主任的教育下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某些根深蒂固的不良行为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在初一下学期的一天,他又被请进德育处,原因是他动手打别班的同学。问他为什么打人,他说那个同学瞧不起他,先骂他。这次打架事件,让他受了学校的处分。一些同学认为他给班级抹了黑,不愿意理睬他。小A被同学冷落,开始破罐子破摔,上课开始讲话,作业也开始偷工减料。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教育他,以前的教育将功亏一篑。于是,班主任放弃说教,精心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宽容与理解”。并设置一个小游戏:在教室中间放上一把椅子,让一个学生坐在那里,每个人都说他的缺点,再让这个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那个学生说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特别难受。由这个例子,班主任教育大家学会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他,被这样对待,也会是同样的心情;看人应该多看优点,对待别人犯的错误,应该多些宽容和谅解,应该帮助同学改正缺点,而不是一味批评或者干脆不理睬。然后,又进行“人生AB剧”的小游戏,让学生看到与他人发生摩擦时宽容处理和冲动报复的两种结局。最后,让每个学生拿出一张纸,在纸上写小A的优点。很多同学都说小A是一个热爱班级、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的同学,有的同学甚至写下小A在平时偶尔做的一件好事。看着这一张张纸条,小A流泪了,同学们也感动了,大家纷纷表示要继续帮助他。这次主题班会,既教育了小A,让他明白处理问题时要学会宽容和理解,又融洽了他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让他感到同学们的爱心,及时回到正轨。

五、勤于思考,多改变教育方法

用小A的话说,他以前进德育处的次数比进教室的次数还多。因此,一些常规的管理办法他都习以为常,根本不奏效。因此,班主任要积极向德育处老师、年级组长、其他有经验的班主任请教,同时结合小A的情况,想出一些管理小A的“招”。比如,在每周的小组竞赛中,把上课爱说话的学生编成小组,由最爱说话的小A担任组长。为了争取好的名次,小A不但自己克制上课说话的毛病,还能监督本组的其他同学。又如,在初一年级的建队仪式中,推荐小A担任小主持人,培养他的责任心和荣誉感,结果他表现得非常优秀,让老师、同学刮目相看。再如,让班里的每位同学写出小A的优点和缺点,让小A对自己有准确的认识和定位;然后同学们自愿组成帮扶小组,负责监督小A的上课纪律、督促小A完成作业。一个学期过去了,对小A的品德养成教育初见成效。一个刚入学时的“顽劣”学生有了起码的行为规范,不再有偷窃、殴打同学的行为,学习成绩也有了进步,期末考试英语达到及格,语文达到良好。在年终评优中,小A更是被同学们选为“赶超先进最突出的同学”。拿到奖状的时候,小A露出高兴的笑容,并由衷地说道:“老师,谢谢您!”

六、结束语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在小A的品德养成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对陶行知先生的话有了更深刻的体悟,认识到班主任责任重大,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指路人。对待道德认知模糊、缺乏必要行为规范的学生,班主任千万不能只凭经验随意处理,一定要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认真研究适合学生个体的教育策略,同时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要把学生品德养成教育当作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去抓,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I:

[1]王敏敏.体验教育与品德养成的关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06).

[2]张庆敏.浅谈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3(06).

[3]俞土昌.抓品德课堂教学促学生养成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09).

[4]王艳.家庭如何对孩子进行品德养成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14(03).

初中生德育案例第2篇

一、生态德育内涵

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探索和发现,“生态”成为了越来越时髦的词语,生态体现了一种原始的和谐,本文也沿用这个概念,提出“生态德育”.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对于德育亦不能外,不过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所谓“生态德育”就是从学生的个性发展角度出发,教师与学生处于同一个“生态系统”之中,相互依存、和谐相处、共生共荣,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身边的道德美,引导学生从长远利益,更好地促进自身及系统发展的角度享受班级生活,让学生由内心迸发出一种要爱护班集体,保护班集体的生态保护意识,随着这种意识的生成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文明和思想觉悟均获得长足的发展,并影响其一生.

由于学生间存在着差异性,因此在进行德育时,对于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起点和要求,德育渗透不能只是面向个别学生.因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其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大的发展是教育的终极追求,教育和教学应该面向所有的学生,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不能将视角放在小部分学生的身上,必须面向全体,将德育中包含的各项素质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机地融合,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在班级活动、学校生活的整个过程中得到道德与思想上的和谐发展.

二、生态德育有效的前提――责任心

要做好德育工作,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有责任心,这是工作取得实质性效果的前提.

窦桂梅老师说过:“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天才,我们千万不要在他们生命的最初6年磨灭了他们的天资”.窦桂梅老师是一名小学教师,从她的言语和行动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德育工作者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责任感.那么在初中阶段呢?由于学习任务的加重,我们再看看那些孩子们,“天资”似乎在被我们不断地磨灭,我周围有一群优秀班主任,班级成绩和学生的文化礼仪都很好,有时我就思考,为什么这些班主任会那么优秀?德育有什么诀窍么?细细想来这份成绩与他们所具有的责任感、使命感敦促下而产生的不断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是分不开的.面对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随时保持高度的敏感,以一颗父母般的爱心去接近他们,关心他们.有了责任心,班主任心里就会装着学生,一切为学生着想.做到经常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地把在班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主动承担下来.作为一个班主任,越能严格要求自己,越敢承担责任,学生的责任心也就越强.

今年接了个初二,刚开始班级的卫生有些不尽人意.我是苦口婆心,以身示范,可学生对我的举动视而不见.

班队课前,我来到教室,不动声色地捡起地上的铅笔、粉笔、纸屑.上课了,我故作神秘地说:“同学们,这节课进行有奖竞答,答对一题加颗星.”学生来了兴致,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一题,刚才老师进教室后做过什么?”学生一愣.过了一会儿,有一只手举了起来:“老师好像捡起了地上的一支粉笔.”“对,加一颗星.”受到她的启发,另一个学生也举手说:“老师还把我掉在地上的铅笔捡起来了.”“对!也加一颗星.”“你们俩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我微笑着说,“同学们,你们注意自己或别人曾经也有过这样的举动吗?”大家开始回想,还小声议论起来,你一言我一语,搜寻生活中曾经忽视的点滴,从中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闪光点,他们由寻觅变得兴奋.一番回想评议后,护旗手评选了出来,正是本周两个主动捡起楼梯上牛奶袋的同学.孩子们若有所悟,在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中就能养成良好习惯.他们的眼睛闪闪发亮,我从中看到了希望.“同学们,让我们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培养起我们的良好习惯吧.”我满怀激情地说道.从那天起,教室的卫生大有改观,学生们也渐渐学会了去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三、生态德育有效的催化剂――爱

教育部长周济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搞不好教育”.在教育学生的道路上,爱与责任心同等重要,教育要用爱心、关怀、理解来激励、鼓舞、教育学生,才会使他们心甘情愿的接受并改正. 教育一个学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一个老师耐心的等待,以及细心的关爱.相信孩子都是可塑的,哪怕是块坚冰 ,只要有爱的春风,它最终会融化的.对于家庭特殊的学生,我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尽力弥补他们家庭上的心理偏差.

记得几年前,我接了一个初三,做班主任.开学第一天,班里就有个女生――小红(化名)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的穿着稀奇古怪,与班级其他学生对比非常鲜明,而且耳朵上还戴着一枚耳钉,刘海很长,遮住了大半个脸.于是,我找以前的班主任了解情况,原班主任称其为“女汉子”,和老师顶嘴,不是好对付的主.果然不多久,周末放学的时候,在校门口,我遇到了她竟然和一个职业中学的男孩手拉着手,见到我,朝我瞟了一眼,旁若无人地走过,我问她,“这是谁啊?”她满不在乎地对我说:“我哥!怎么了?”从目光和语气中,我听出了不屑和傲慢,怎么会这样呢?我暗暗告诫自己,应对这样的学生要耐心,不能这么快就被她打败,要尽我的能力去了解她,去感化她.

因为站在“生态教育”的角度进行德育管理,不应该是将我的意愿强加给她,而应该从她的个性和思想实际出发,让她自己意识到要学好,要改变.对于她的管理我做了如下几件实事:

(1)家访找她聊天,我利用周末的时间,到她家去了几次.看到她家里的情况,开始去她还很排斥,后来再去,从开始我和她谈话保持沉默,到后来可以和她聊天了,她也给我介绍家庭情况,心锁打开了.她向我倾诉了她的遭遇:她是妈妈带过来的拖油瓶,所以她的父亲只爱妹妹.父亲给钱也是只给妹妹.而她的妈妈也不怎么喜欢她.再加上她学习基础较差,同学们也不理睬她,所以她感到生活很没意思,她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于是就和外边的男孩子混,让其他同学不敢瞧不起她,此时的她已成了泪人.面对这样一个不幸的孩子,我也流下了眼泪.我告诉她:不管怎样,这里就是你的避风港,这里就是你的家.只要你来,老师就一定会帮助你.她微笑着点了点头.

(2)家访找她父母沟通,劝他们负起责任.

(3)班级内部组建助学小组,帮助她补习功课,帮助其燃起学习的信心,重拾希望.

初中生德育案例第3篇

【关 键 词】 初中教育;思想品德;案例运用

对于学生来说,初中阶段是他们树立正确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人生观念以及世界观念的重要时期,由于初中生的思维观念与行为模式仍然处于懵懂的状态,并且在自我行为的控制上也表现得比较欠缺,如果稍不留神就很有可能朝向不正确的方向而越走越远。思想品德课程教育者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学生展开正面的引导与积极的帮助,让他们可以找到适合自己且正确的发展道路。基于此,选择一种初中生比较容易接受且效率较高的教学方法是笔者乃至所有思想品德教育者都需要去认真思考的一项重要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加深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知识的理解

初中阶段思想品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都是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很多学生虽然能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住在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知识重点,但是却也只是停留于表面上的“记住”,并没有学会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法。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则可以很好地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学生在接触真实案例的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将课程知识牢牢地记在自己的脑海中。

(二)提升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次数变得更加频繁,一方面能够帮助教育者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而另一方面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构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正确的人生观念,从而在日后迈入社会时可以表现得更加优秀。而案例教学法就如同是联结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一般,让学生可以透过各种类型的真实事件来透彻解读社会现象,为他们日后的发展与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应用原则

(一)选择具有时代特色的有趣案例

教育者在选择案例时要对案例的内容进行仔细的筛选和研究,不仅要同初中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还要保证案例内容所具备的时代特色,尽可能选用当下较普遍存在的现象来作为教学事例。此外,在针对案例内容展开深度剖析时,教育者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思考,采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来将那些比较晦涩难懂的深奥道理诠释出来,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案例内容的认识。

(二)选择可信度高的真实案例

选择案例的另外一个参考标准即为符合思想道德课程中的教学知识,教育者要确保在课堂中所引用的案例能够同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之间产生密切的关联,从而帮助他们更加透彻的理解提高个人道德素养的重要性。此外,教育者还要确保所举的案例内容真实可信,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课堂中的教学知识百分百的信服,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选择带有内涵的典型案例

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教育者要保证自己所选择的教学案例拥有着比较鲜明的特点,让学生能够十分明显地找到案例中的比对点,从而更加顺利的将教学案例中所阐述的道德与文化内涵进行准确理解,在深入剖析案例的过程中加深对自身日常行为的思索与审视。

三、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1. 明确目标,精选案例。在思想品德课程中选入科学有效的案例内容是开展案例教学法的基础标准,教育者应当做到的是保证案例信息是完全的来源于社会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且在深入的调查走访过程中来找到一些内容生动且真实具体的资料信息。

2. 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引入教材中的经典案例。在现行的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材中有很多非常经典的案例可供教育者来选择引用,这是一种最为直接且高效的案例教学方法。

3. 在日常生活中搜集案例。在日常的生活中来搜集案例信息也是很多教育者都比较常用的方法,这就需要教育者花费更多的心思来细心观察生活中所发生的点点滴滴,并且通过读报纸杂志、浏览网络资源、收看电视节目等方式来积累大量的信息资料。

4. 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获取案例资源。在信息时代中,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教育行业带来了诸多的便利,教育者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来经常性的浏览一些新闻网站,并且利用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来获取与授课内容相匹配的案例信息,在大大提高案例收集效率的同时,让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变得更加丰富和有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加入到教学活动中。

5. 分组学习,自学案例。分组学习是案例教学课堂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教育者要为学生创建出一个更加宽松且自由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学习程度来自主选择学习重点,在同其他同学展开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倾诉与聆听,逐渐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6. 教学评价,升华案例。在分组学习的基础之上,教育者还要以班级为单位来展开小组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首先,教育者应当让每个小组都派出一名代表来阐述自己的想法与讨论结果,而其他小组成员则需要在仔细聆听的过程中做好记录,在接下来的发言中说出对上个学习小组所持观念的看法和解读;其次,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育者所要完成的任务即为对学生展开正确的观念引导,让他们明确认识到哪些观念是正确的、哪些观念存在着一定的瑕疵和错误;最后,在小组讨论完成后,教育者要针对表现优异的学习小组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长时间的保存下去。

【参考文献】

[1] 楼江红.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初中生德育案例第4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思想品德;思想品德

在现代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在高速发展,知识、信息的传播的速度也在变快,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力缩短了能量转化的周期,产业结构也得到了调整,这些变化对社会的人才的要求也提高了。要想真正成为21世纪新时代的人才和社会的主人,就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这一要求的实现就要求身为学生的我们在接受教育阶段,要培养好自身的素质,为未来做好充足的准备。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素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方面的素质,同时它也是学生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前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要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就必须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以使其发挥最有效的作用。

一、素质教育与教学模式的内在关系

素质教育是一种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方式,它从人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以学习主体的资格来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能力。与素质教育相比较,教学模式是一种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形式。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素质教育是内容,教育模式是途径,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是对组织教学的一种设计,它将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手段从宏观上进行了调整配对,对教学起到了构造的作用。同时,教学模式一般形成于实践过程中,它解决了教学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脱节问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素质教育则是教学模式的实质内容、思想指导。这样合适的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当下教育学者比较重视的课题,道德素质是学生总体素质的基础,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是培养一个优秀的新时期学生的基础,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思想品德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这些理论相结合,把这些积极乐观的政治思想运用到生活中,为自己的生活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但是正因为它与人的日常生活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就不断地显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了。

第一,思想品德的学习内容是比较抽象的,再加上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年级偏小的学生很难真正理解这些思想品德内在思想,而只是从文字的表面上记住了这些理论,这还不足以将思想品德的实质内容融入生活。第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也认为这是一种很抽象、很无趣的思想理论,于是他们只是将这些理论生硬地灌输给这些学生,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将将这些理论运用于生活。第三,只关注理论,关注权威是大多思想品德的基本模式,而这些理论模式是不符合大多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渴望了解社会、了解身边的一切与生活相关的现实事物,而不是静静躺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本课程应该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要为他们今后的漫长人生道路指明正确的方向,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处理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使得他们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

三、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要抓住两个关键因素: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和学生个性化、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这两个关键因素的考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以最大程度地实现素质教育的效果。

1.引导模式

在现在这个越来越尊重人权的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了主要的原则,所以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进行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会给素质教育的实现带来很大的效果。引导模式是指学生以自主方式进行学习,老师在一旁起到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老师的协助作用。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综合的提高。

2.案例模式

案例模式作为初中思想品德学习的一种教育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案例教学模式是以情境认知理论、人际交互决定理论、构建主义理论等心理学研究理论为基础构建起来的模式。

采用案例教学模式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从教学目标出发,构建属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独有的案件模式,将案例教学目标植入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中,打造属于它独有的案例模式。第二,案例模式的教学模式的一个关键步骤就是案例的撰写。一个好的案例教学的重点就是选取一个合适的案例,案例中要包含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而且案例要切合实际,反映社会现实。第三,在进行案例教学前,必须要求老师和学生对案例熟悉,教师还必须掌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第四,案例教学开展的形式应该以讨论的形式进行。

3.教案学案一体化模式

教育部门在开设思想品德课程时会下发一份教案,教案是供老师教学参考的,而非是必须教授的知识,老师在开设自己的课程时要把握自己学生的特点,制定一套适合本学生自己的学案,当然学案的内容必须要符合教案的基本要求,这也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初中的思想品德学案主要是从学生的自主学习角度出发,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总之,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素质教育的渗透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彻底解决日常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未来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崔晓虎.浅谈新课程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J].成人教育,2012(5):23-32.

初中生德育案例第5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学法;新课改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指导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指示性纲领,也是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质量的理论支撑,Υ耍老师一方面应该加强对新课改教学重点与教学目标的熟悉与理解,另一方面还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案例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案例情境中掌握关键知识点与思想品德思维逻辑,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使得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变成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思维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

一、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1.教学案例选择与设计要科学合理,凸显教学重点与思维方式

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设计与选择的质量影响了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因此,老师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案例的选择时,一定要注重对案例形式与案例内容的选择与设计,着重突出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重点与思维训练要求,实现教学案例对教学的指导作用。

2.案例教学过程中关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效果,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在运用案例来组织与引导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时,老师还必须要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关心学生对案例的理解程度与思维分析效果,使得教学案例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与互动性,保证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有效思考。

3.教学案例展示与组织形式要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教学案例的展示与组织形式也是案例教学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老师必须要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软件以及多样化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案例的引入、展示、分析、解决,促使学生可以在形象化、思维化、丰富化的教学形式中正确理解案例内容,促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二、如何优化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1.立足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来设计案例问题,提高案例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在利用案例教学组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立足于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重点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基础上来设计案例教学问题,提高案例本身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性,让教学案例不再是无根之水,而是有目的、有方向、有侧重地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知识点进行理解性展示与形象化拓展,提高案例教学的实际指导效果。

2.采用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法来进行案例教学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

为了提升案例教学的互动效果,老师还可以主动利用问题教学法以及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法进行案例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与思维性。比如,老师在进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教学时,老师引入案例后就设计了一个如“案例中有哪些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或是“如何维护案例中消费者的权益”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

3.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与生活情境教学理念来创设案例教学过程,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以及生活情境教学理念来创设案例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立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的教学环境中加深对教学知识点的理解,进而提高案例教学法的指导性与教育性。比如,在进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利用环境破坏的视频图片资料或是学校周边的环境卫生问题来进行案例创设与展示,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到思想品德教学知识点,进而丰富课堂案例教学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4.巧用社会热点来导入案例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认知兴趣与实践意识

老师还应该巧用社会热点来导入案例教学过程,通过新闻实践、社会民生来丰富案例形式,提高学生的认知学习乐趣与实践操作意识。

在新课改背景下运用案例教学法组织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活动,要立足于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与学生核心思想品德素质,促使学生掌握思想品德的思维方式与认知逻辑,激发学生运用思想品德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主动性,让思想品德教育不再只停留在课堂教学,而是以案例的形式来进行思维与操作,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初中生德育案例第6篇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传授、心理问题疏导、心理常识普及和自我心理照顾的一门学科。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较为迅速的阶段,思想品德课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

2.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步骤。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重要保证,也是学生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启明星。学生唯有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并能够正确分析自己的心理现状,在遇到心理障碍时能够通过自我剖析和自我缓解来解决心理问题,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发展目标。就目前的中学课程开设以及社会上的心理关爱机构的开设情况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基本还是要依靠思想品德课的开展来推进。思想品德课可以系统地、完全地、定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也可以以最为熟悉和接受的方式从心理健康教育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步骤。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为了保证这种渗透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时,课堂上的活动以及一系列课外活动都应该包含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分。

1.教学案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教学案例在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教学案例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性,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吸引力,可以使知识更加深刻地保留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同时教学案例来源于学生生活的环境当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让学生较为顺利地发生知识迁移和情感迁移行为,让学生对教学案例中的行为有更深刻的体会。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学案例是十分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知识传授、心理问题剖析、心理常识普及、心理游戏开展等模块,其中各个模块都需要生动的教学案例作为例证支持。如学生辍学的案例、家庭沟通问题的案例、学生沉溺于网络的案例,甚至是学生试图自杀的案例,这些案例所包含的心理健康知识将为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较为丰富的素材,并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课堂教学开展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平时多关注此类信息,积极与周围的师生及家长沟通以协助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课外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课外实践是思想品德课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社会发展展览馆等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样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将课外实践作为课程建设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实践包括带领学生进社区服务、开展社会小调查、参观心理咨询中心、与心理咨询师对话等多种形式。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静态知识转化为生活中不断变化和更新的动态知识。同时这种转化还需要实现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转化,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认知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服务能力,以帮助他人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课外实践中教师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不仅要当好课外实践指导教师的角色,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变化,做好学生心理健康道路上的引路人。

初中生德育案例第7篇

一、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1.教学案例选择与设计要科学合理,凸显教学重点与思维方式

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设计与选择的质量影响了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因此,老师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案例的选择时,一定要注重对案例形式与案例内容的选择与设计,着重突出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重点与思维训练要求,实现教学案例对教学的指导作用。

2.案例教学过程中关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效果,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在运用案例来组织与引导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时,老师还必须要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关心学生对案例的理解程度与思维分析效果,使得教学案例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与互动性,保证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有效思考。

3.教学案例展示与组织形式要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教学案例的展示与组织形式也是案例教学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老师必须要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软件以及多样化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案例的引入、展示、分析、解决,促使学生可以在形象化、思维化、丰富化的教学形式中正确理解案例内容,促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二、如何优化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1.立足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来设计案例问题,提高案例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在利用案例教学组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立足于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重点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基础上来设计案例教学问题,提高案例本身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性,让教学案例不再是无根之水,而是有目的、有方向、有侧重地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知识点进行理解性展示与形象化拓展,提高案例教学的实际指导效果。

2.采用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法来进行案例教学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

为了提升案例教学的互动效果,老师还可以主动利用问题教学法以及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法进行案例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与思维性。比如,老师在进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教学时,老师引入案例后就设计了一个如“案例中有哪些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或是“如何维护案例中消费者的权益”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

3.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与生活情境教学理念来创设案例教学过程,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以及生活情境教学理念来创设案例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立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的教学环境中加深对教学知识点的理解,进而提高案例教学法的指导性与教育性。比如,在进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利用环境破坏的视频图片资料或是学校周边的环境卫生问题来进行案例创设与展示,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到思想品德教学知识点,进而丰富课堂案例教学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4.巧用社会热点来导入案例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认知兴趣与实践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