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合集7篇)

时间:2022-10-09 21:26:46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第1篇

    〔摘要〕 本文将上海地区的初中地理新教材与香港的中学《新地理》教材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我们 发现香港教材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其主要启示是:(1)中学地理课程应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更新地理课程 内容;(2)中学地理课程的知识体系应敢于跳出“地理八股”的学科体系;(3)中学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是实现中 学地理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课程结构的多元化是优化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

    * * *

    前言

    课程和教材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历来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理论家、实践家们所普遍关注,因而大规 模的教育改革大都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先导。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出现了规模巨大的教育改革浪潮,中 学地理教育也与其他学科一样进行了重大改革,这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上加强了人文地理知识,贯穿人地 关系主线,使自然与人文融合统一;课程编排力图突破传统模式,且不拘一格;表述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 学练结合。

    伴随着世界中学地理课程教材改革的浪潮,我国的中学地理教育也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改革。“一纲一本一 统天下”的状况已经宣告结束。“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人地关系”成为确立地理课程的 基本原则,现代地理教学论的思想、观点和原则融进每一套教材中。在改革中已出版的六套教材,在外观、内 容、栏目编排、图文配置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并较原统编教材有较大的突破。这将对我国今后的地理教育乃至 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产生深远而又积极的影响。

    本文以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于1988年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地理学科课程标准》草案及以后 陆续出版的初中地理教材,香港课程发展委员会1983年颁布的《地理科课程纲要(中一至中三)》及文达出版 (香港)有限公司1990年版中一至中三学生用的《新地理》教材为蓝本,着重在初中地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和结构、教材的编排设计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其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以汲取我们进一步改革中学地理课程 和教材的养分,择其善而从之,促进中学地理课程、教材的改革,使其向着既适合我国国情又能体现国际中学 地理课程、教材改革潮流的方向发展,进而完善我国跨世纪的接班人的地理素养。

    一、课程目标的比较

    上海《九年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草案规定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

    (1)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球、地图和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了解世界、中国和本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 特点;

    (2)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和运用常见的地理图表和绘制简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地理观察、地理实习实验、地 理调查的简易方法,初步具有运用地理资料自学地理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认识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 系,从而认识祖国、认识世界。使学生了解乡情、省(市)情、国情、基本国策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增强爱 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和建设家乡、振兴中华的责任感,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自 豪感、自信心和改革开放意识,初步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确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的志向。

    香港《地理科课程纲要》规定的地理教育的一般目的是:

    (1)使学生明了不同的地理概念,培养其用地理观点看事物的能力。

    (2)透过若干地理概念的发展及利用,增广学生对本地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认识。

    (3)发展地理学上基本的技能。

    (4)培养个人良好的品格及热诚参与成人社会生活的兴趣。

    就个人品格的发展而言,比较具体的目标可概括为四点:①培养学生客观和敢于创新的态度;②使学生明 白个人与群体的关系;③鼓励学生以同情、关怀、忍让与合作的态度去处理本土与世界各地的问题;④使学生 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产生维护和改进环境的责任感。

    细观上海和香港的中学地理课程目标,可以看出,上海的地理课程目标无论在知识方面还是在技能方面都 比较全面、具体,尽管不再强调“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986年委颁《全日制中 学地理教学大纲》),但我们认为,上海现行的提法恰恰是对过去的提法的详尽注解,六、七、八三个年级的 地理课程名称——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似乎也完整再现了1978年原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 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精神,即“以自然地理为重点”和“以区域地理知识为基本内容”,这是否意味着作 为国内发达地区的上海的地理课程目标与传统模式相去不远呢?对比香港的地理课程目标,去进行更深层次的 审视和反思不会是无益的。

    香港的地理课程目标,总体而言比较简洁和概括,主要侧重于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地理认识的发展,而对 系统地了解世界各地区的地理知识没有明确的规定,象“看事物的能力”和“地理学上的基本技能”,甚至令 人感到过于笼统,这也许和其课程纲要中对各年级、各章节(主题)都提出了基础知识、技能等具体要求有关 ,如“知识”的要求,中一是“透过若干自然地理的概念,从而对自然环境有良好的认识”,中二则是“透过 研习例证,认识各种景观的自然及文化要素”。香港地理课程目标的另一个特点,表现在对知识与技能两方面 关系的阐述上,即不象上海那样分段列出,而是基本并列地阐述,强调通过明了地理概念,“培养其用地理观 点看事物的能力”,通过地理概念的发展及利用,“增广学生对本地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认识”,这对指导地理 教学实践显然具有画龙点睛的意义,也符合现代教学论的观点。

    从地理课程德育目标来看,上海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叙述,其所占的篇幅有力地表明,地理学科在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功能。香港则把重点落实在“培养个人良好的品格”这一 当今社会共同的道德要求上,强调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从而反映出上海和香港两地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背景。但是比较而言,我们认为,即便与国家教委1992年6月颁 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提到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 的精神”、“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分辩是非的能力”等内容比较,上海地理课程德育目标也有欠缺 。而香港地理课程德育目标的提法和具体内容,更会给上海地理课程德育目标的完善提供一条可以借鉴的思路 。

    二、课程内容和结构的比较

    上海初中地理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是:六年级学《自然地理》,使学生了解全球的自然环境;七年级学《世 界地理》,使学生了解世界和各大地区的概貌;八年级学《中国地理》,使学生认识自己的祖国和家乡。

    《自然地理》课程内容可分五个部分:即引言、宇宙和地球、平面图和地图、自然环境的主要成分、人和 自然环境。各部分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联系,“引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学习的内容、意义和方法 ,使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宇宙和地球”是介绍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为认 识地球的自然环境作准备;“平面图和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也是为学习后续内容打基础的的;“自 然环境的主要成分”是让学生认识与人类密切有关的地形、大气、水等自然环境要素,初步了解人地关系;“ 人和自然环境”是让学生了解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自然地理》课程结构示意图 如下:

    (附图 {图})

    图1 六年级“自然地理”结构模型示意图

    《世界地理》课程内容可分三个部分:即世界地理总论、分洲分国地理、世界的海洋。其中,“世界地理 总论”包括海陆分布、气候和自然带、居民和国家等内容;“分洲分国地理”是教材的主体部分,由世界七大 洲概述和主要国家地理概貌组成;“世界的海洋”主要介绍海底地形、海洋资源、海洋运输、海洋的开发利用 与保护等内容。《世界地理》的课程结构示意图如下:

    《中国地理》课程内容分为总论和分区两大部分。总论主要讲述中国的位置、面积和政区、人口和民族、 地形、气候和气候资源、陆地水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农业、工 业、交通运输业和贸易、城市、环境保护和灾害防御等课题。分区将全国分为以省(区)组合的十个大区,突 出区内自然、人文地理有特色的内容,以点带面进行介绍,主要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 西北、内蒙古、新疆、青藏十个大区。《中国地理》课程结构示意图如下:

    (附图 {图})

    图2 七年级“世界地理”结构模型示意图

    (附图 {图})

    图3 八年级“中国地理”结构模型示意图

    由上可见,上海的地理课程结构改变了原统编教材的结构,即变“地球地图——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世界地理”为“地球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这是一个遵循演绎规律、由整体到部 分、由系统到区域、由宏观到微观的组织结构,意图在于让学生首先具有一定的地理通论和世界区域地理知识 ,然后再深入地学习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以便有比较地认识国情和乡情。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第2篇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哲学;实践性;整体性;多维性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2)03-0048-07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总的结果”的表述,斯大林把其放在社会历史观上,认为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的所作的天才的表述”,即所谓的“唯物史观经典表述”。自此,我国学界沿袭此观点。近年来有学者认为“总的结果”“只是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而不是他的哲学社会历史观”。那么,“总的结果”究竟是什么?马克思生前未明确指明,但在《序言》里说:“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的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恩格斯“他从另一条道路(参看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当1845年春他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显然,能指导哲学领域的研究和批判的“总的结果”,其理论高度超出了社会历史观和社会学理论,从其形成过程、实质内容和本质属性来看,它只能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一般原理,具有哲学的整体架构。

一、“总的结果”的形成过程

“总的结果”的形成过程是马克思实践世界观的理论化过程。实践是劳动、社会生产、物质生产、物质生活、改造自然的活动、科学实验等的总概括。实践世界观就是关于从实践去理解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在内的整个人类世界的根本观点。实践世界观的理论化这里是指实践世界观理论的研究与建构以至于形成实践哲学的一般原理,“总的结果”是实践世界观理论化的结果。

第一阶段:实践世界观探究的开始。1842—1843年,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让他深思的是:议会即国家为什么要对一个捡枯枝的贫苦农民进行惩罚?由此他怀疑和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对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既然是对德国迄今为止政治意识形式的坚决反抗,它就不会对自己本身,而会面向只有用一个办法即实践才能解决的那些课题。”这给批判思维规定了实践方向,顺此深入便认识到:“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此时的批判把他引上了实践哲学研究之路,1844年1月《(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于1843年10月中-12月中)的发表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开始的标志。

第二阶段:实践世界观维度的哲学直观到实践哲学的基本命题的提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对实践世界观维度的哲学直观。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之后,就在《手稿》中对实践作哲学直观,试探其世界观意蕴,审视实践与人类世界方方面面的关系。“从异化劳动对私有财产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出这样的结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是因为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对生产的关系中。”一切奴役关系、普遍的人的解放与劳动有关。“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世界历史、自然界都与人的劳动及其结果有关。“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此时他超越了经济学家“劳动是人的能动的财产”的观点,初步直观到实践与人、社会、世界历史、自然界和理论等的关系。

《神圣家族》(写于1844年9-11月)是对实践世界观维度的深入探索。马克思用自己“现在所达到的成果”去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唯心主义,“帮助广大读者识破思辨哲学的幻想”,再叙述“对现代哲学和社会学的肯定的见解”。此时以实践为武器反对思辨哲学,获得了比以前更深刻的认识:“从历史运动中排除掉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排除掉自然科学和工业”,就不能“达到即使是才开始的对历史现实的认识”;“不去认识(比如说)某一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生活本身的直接的生产方式”,就不能“真正认识这个历史时期”;“把历史同自然科学和工业分开”,就如同把“自身和世界分开一样”;“历史的发源地”就“在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而不是“在天上的云雾中”。这里,他进一步说明了实践与人、历史、社会、自然界、理论等不可分割的联系,断定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开始构想实践哲学关于以实践为直接源头的人类世界图景。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第3篇

1.创设特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青奥小志愿者”培训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竞赛的形式,学生在活动中对于知识可以进行及时反馈,同时,也能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

2.突出学科特点,培养地理思维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读图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地理素养,因此本节课选择“图像信号法”作为师生互动的方法,即“教师提出问题—展示图像—学生探究解答问题”,不但能够把抽象的地理事物用直观的图表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开展各种地理思维,促进地理知识教学与地理智能的培养。

3.化静为动,增强交互性

充分利用PPT的触发器功能,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大大增强交互性。

教材分析

本章的编写从八年级下册的教材来看,是中国区域地理内容学习结束后的“总结”;从八年级上、下册的教材来看,是中国地理的开头部分──“从世界看中国”的“呼应”;从七、八年级全套教材来看,是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的“融合”;也是进一步学习乡土地理的“引言”。“在世界中求发展”是本章的第二框题,是在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从空间上展开,寻求不同层次的区域发展的方法,突出本章的标题“走向世界的中国”。“在世界中求发展”,提出中国又一基本国情──是当今世界上的发展中的大国。积极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参与解决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既是中国的立国之本,又是发展之路。本节课作为初中地理的结束课,应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再次体会到地理学习对今后生活的意义所在。

学生分析

本节课既是对整个初中地理阶段的总结,又是提升。所以,要求学生对整个初中地理的知识内容融会贯通,同时,要求学生对于当今世界全球化一体化有一定的理解。但就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相对难度较大。所以,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素材及学法指导降低理解难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我国的基本国情。了解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能分析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分析、阅读材料、小组活动、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会运用全球视角去感受中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走向世界的中国在全球化进程和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中所起的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初步树立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2014年第二届青奥会将在南京举办,为了更好地展示南京青少年的风采,特举办“青奥会小志愿者培训班”,希望同学们经过这期培训,能够成为青奥小志愿者!

媒体展示:

培训日程:入门—学习—拓展—上岗。

考核规则:小组抢答—分组探究—拓展。

2.入门篇:中国国情知多少

①如何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媒体展示中国在世界位置图)

②请说出中国的陆地面积。

③请用一句话描述中国的自然资源状况。

④中国总人口数在世界中的位次及未来发展趋势。(媒体展示中国、印度人口增长图)

⑤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DP)在世界中的位次。[媒体展示世界GDP排名前10的国家(2012)]

⑥我国GDP与世界人均GDP的差异说明了什么问题?[媒体展示世界人均GDP与中国人均GDP比较图(2011)]

学生根据问题抢答。

3.学习篇:经济全球化

多媒体展示名爵汽车零件生产国(如图1),点击图中任一汽车部件,会显示相应部件的生产国家。

图1

师:名爵车的各零部件是否只在一个地区生产?进一步思考全球经济发展有何特点。

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

师生总结: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师: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受到了世界的瞩目,世界开始听到了中国的声音。

探究活动1:中国声音

媒体展示资料:上海世博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神舟九号”飞天;中国维和部队。

小组合作,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第一步:阅读图片及文字材料。

第二步:试从经济、文体、科技、军事等角度分析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及作用。

第三步:每组选一位代表将组内成员的发言进行归纳提炼,并与其他小组进行分享。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

师:你能从以上材料中看出中国对世界的作用有哪些吗?你还能列举哪些实例说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吗?

学生思考:为什么世界越来越关注来自中国的声音?

总结: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世界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也越来越关注来自中国的声音。

师:下列是中国已加入的重要国际组织的标志,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多媒体展示中国加入的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的标识)

学生任意选择回答。

媒体展示资料:《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各小组展示课前搜集到的关于“中国制造”的照片和资料。

材料1:奥运商品的“中国制造”;中国制造的英国产品。

材料2:1996~2006年我国25种小家电产品出口额占世界市场总出口额的比重及排名。

学生根据提示,分组讨论、交流。

探究活动2:中国制造

师生共同分析:

从材料1和材料2中,试找出“中国制造”产品涉及的种类主要有哪些?这些产品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因素和科技因素哪一个更重要?

根据材料2,试分析:我国小家电产品出口额占世界市场总出口额的比重及排名有何变化?这种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制造”在世界中的地位如何?

学生根据提示,分组讨论、交流。

探究活动3:中国创造

师:请大家根据所学知识,试分析“中国制造”的优势和劣势。(提示:从自然、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如图2)

师: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你有何建议?

师生共同总结: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中国寻求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师:下列是中国享誉世界的自主品牌,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媒体展示中国享誉世界的自主品牌)

学生任意选择回答。

4.拓展活动

师:作为青奥小志愿者,你发现青奥筹备阶段已经给南京带来哪些变化?作为青奥小志愿者,你思考青奥召开后能为南京的发展带来哪些机遇?

学生思考并积极回答,师生共同统计成绩,颁发“上岗证”。

5.课堂总结

我们发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思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我们感受: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关注:家乡未来的发展。

青奥小志愿者培训班,结束啦!

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恰到好处的整合是提高课堂实效的有效途径。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第4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地理学科;德育;渗透

一、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当前,初中生物和地理的教学模式较为固定,不仅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使学生整天处于学习压力的氛围中,缺少了主动学习的热情,对初中生今后发展极其不利。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僵局?这就需要老师改变教学观念,例如,在进行生物课教学时,因为这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老师完全可以采取先实验后教学或边实验边教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和沟通,不仅学会了知识,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增进了同学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会处于被动状态,而且还让学生感觉到浓厚的科学氛围,体会到科学的谨慎性和严谨性,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多了一些严谨,少了一些粗心。学生对自己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科学家产生高度的感慨与崇拜,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国家更加的热爱。其实,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反应就是德育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老师要做好德育渗透,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德育渗透的方法

1.总结性渗透法

在初中生物和地理的学科教学中,许多老师的教学方法都存在着盲目性与分散性的问题,缺乏教学中的归纳与总结,从而导致当完成教学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其实,老师应该把有关德育方面的授课内容结合在一起,然后再把德育融入课程里,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简单地说,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把德育渗透和教学中所有有关德育的知识放在一起讲。

例如,老师在讲“初中一年级地理”课时,先把本书所要讲的内容进行一下总结,让学生对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初中一年级地理主要内容是世界地理,讲一些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在世界地理概况中,以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及其活动为线索,使学生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世界的气候和陆地自然带等基础知识;了解世界各种自然资源、居民和国家等概况,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现状,从而初步认识人类、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人类要想在世界上很好地生存,就必须有保护好周边的环境的良好意识。

通过在地理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地理学科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更加明确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与价值。学习地理不仅可以了解地球上各地区的环境、自然、人文特征,还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保护大自然的责任和使命感,进而衍生出热爱祖国、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2.隐藏性渗透法

在初中生物和地理的学科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课程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把德育隐藏在教学内容中,然后在授课时,在适当的讲课内容中渗透一些有关德育方面的内容。

例如,在讲初中生物第二单元的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时,其中有些科学家需要老师去介绍,譬如:施莱登和施旺是如何发现细胞学说的、并且在研究过程中是如何做实验的以及做实验的次数,通过老师的介绍,学生对科学家产生了仰慕和崇拜之情,并且自己也想成为像他们这样的人,从而更加地崇尚科学、热爱科学,使学生的个人素养有了进一步提升。

3.联系实际渗透法

在现今的初中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对科学的认知、思想的觉悟、个人修养、实际生活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理解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有关德育方面的内容的渗透。

例如,在讲初中地理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时,主要讲完善运输业,怎样去发展农业和工业的现在发展如何以及分布情况。知道主要讲的内容后,老师根据学生生活的周边环境去让学生观察了解现在的运输状况、农业发展状况等。通过了解,学生感觉到了当前生活与发展的状况并不理想,从而让学生生成想改变自己的家乡,甚至改变国家发展进程的想法,使学生热爱国家的心情进一步提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习成为优秀的人才,为自己的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参考文献:

[1]马芳.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现状调查研究[J].学理论,2011(10).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第5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图;应用;策略

一、地图的重要作用

1.内容丰富,便于学生记忆和分辨地理知识

初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着大量复杂繁琐的地理专业名词,如气象图标、山川地名、河流大洋等,对于这些大量需要记忆的专业知识点,很多学生会出现学习困难,尤其是对于一些记忆力能力较差的学生,想要在短时间内记忆和分辨类似的地理知识更是“难于上青天”,甚至出现厌学情绪。

地图作为地理教学的辅助工具,不是单纯字词的展现,各种地理知识都有自己专属的立体空间画面形式的地图。地图的出现可以将平面化的地理知识空间化,更丰富形象地展现各种抽象难懂的知识点。通过地图教学方式来认知地理知识,可以更清晰明了地在学生脑海中构建永久性的记忆模块,帮助他们记忆和分辨地理知识。

2.空间立体,便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随着多元化教学手段的不断深入,当代初中地理课程中很多教学要点都可以使用各种手段来进行平面或者立体的地图展示,如多媒体、沙盘立体模型等。以多媒体展示地图为例,这种富有空间变化的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思维能力,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化为立体的影像进入大脑皮层,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层面的了解。各种空间感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新的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知识的想象和思维能力。借助于空间思维的优势,学生可以通过对地图视觉上的观察分析将地理知识与现象结合在一起,发现其中隐藏的各种地理规律。深入学习的过程可以给学生的情感带来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在探索欲望的驱使下,他们会更愿意积极面对各种地理知识难点。

二、 地图应用的具体策略

1.以图激趣,强化学生地理学习自主性

兴趣是一种富有积极感彩的心理活动,可以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进而演变为良好的学习动机。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发育正处于一个急速成长的阶段,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往往更感兴趣。针对现阶段大部分学生觉得地理教学枯燥的现状,教师可以借助地图的优势,以图激趣,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自主性。

结合这一学习特性,教师可以在课时教学中采用地图的形象性特点抓住学生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导入新课。如在湘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水资源”学习中,可以展示一些水资源分布的地图、水资源需求地图以及与水有关的中国地区彩图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很自然地将中国南方傣族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北方干旱广袤的沙漠景象等与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地图结合起来。通过图片导入以及鲜明对比,将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现状、分布特点、需求特点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眼前,直观简约的展示形式更便于学生总结出中国水资源的特点,如总量不少但是人均低、南北方分布不均衡等。

2.索象于图,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大量地图,作为书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图的存在不仅可以简化书本的文字描述,还能起到“索象于图、以图析文”的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图作为形象直观的教学工具,更便于学生理解复杂的地理知识,扩大学生视野,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例如,在湘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的人口”的学习中,关于世界人口的特点,可以让学生观察“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稠密区与世界人口稀疏区”、“世界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三幅对比性地图。让学生明白世界人口的分布呈现一个不均衡的状态,如面积广袤的美洲人口数量不是最多,但是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小面积区域中人口密度反而过大。再通过观察“世界人口稠密^与世界人口稀疏区”地图,总结出世界上主要人口的分布地带,通过引导学生研读这些地带的地形、气候、温度、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总结归纳出“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原因”的概括性地图。从这些总结性的地区分布上,学生可以很明显看出地区所属的国家范围,如中国、印度等,在这个基础上研读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困扰就显得轻松许多,更容易明确人口过多导致的贫穷、住房紧张、资源破坏等带来的消极影响。利用以图析文的优势,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人口问题的治理,学生通过分析思考给出诸如“人口多的国家如印度可以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少的国家如欧美等可以采取鼓励生育的措施”等解决办法。

3.引入板图,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板图属于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一种简化形式,相对于丰富翔尽的地图而言,板图更直观、形象、重点化地展示地理要点,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教学手段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借助板图的优势来突破教学重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例如,湘教版“中国的地形”教学中,教材中涉及到中国山脉走向的知识,通过常规地图也可以观察到山脉的走向特点,但是总体感觉较为混乱,不利于学生分门别类地掌握山脉特点。因此,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先画出中国的轮廓图,利用中国山脉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依次进行勾画,如从东西走向,在黑板上描画出: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用其它颜色的彩色粉笔进行文字标注。再依次按照南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画出所属山脉形状和名称。这种每勾画一组搭配一组山脉知识点讲解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形象地认识中国每一条山脉的走向、特点,加深山脉差异性的记忆。同时,在结合对应山脉图片欣赏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地图作为当代新课标改革后的重要教学辅助工具,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只要好好利用地图,最大化地发挥地图的教学优势,看似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识学习也可以变得津津有味。因此,作为初中地理教师,要学会发现地图教学的好处,懂得活用地图的技巧,将地理知识与地图完美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在看图、用图的过程中轻松掌握各种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 王向阳.地图教学三策略[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0).

[2] 厉斯亮.最近发展区与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综合版),2010(08).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第6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地理学科;德育;渗透

一、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当前,初中生物和地理的教学模式较为固定,不仅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使学生整天处于学习压力的氛围中,缺少了主动学习的热情,对初中生今后发展极其不利。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僵局?这就需要老师改变教学观念,例如,在进行生物课教学时,因为这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老师完全可以采取先实验后教学或边实验边教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和沟通,不仅学会了知识,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增进了同学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会处于被动状态,而且还让学生感觉到浓厚的科学氛围,体会到科学的谨慎性和严谨性,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多了一些严谨,少了一些粗心。学生对自己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科学家产生高度的感慨与崇拜,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国家更加的热爱。其实,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反应就是德育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老师要做好德育渗透,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德育渗透的方法

1.总结性渗透法

在初中生物和地理的学科教学中,许多老师的教学方法都存在着盲目性与分散性的问题,缺乏教学中的归纳与总结,从而导致当完成教学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其实,老师应该把有关德育方面的授课内容结合在一起,然后再把德育融入课程里,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简单地说,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把德育渗透和教学中所有有关德育的知识放在一起讲。

例如,老师在讲“初中一年级地理”课时,先把本书所要讲的内容进行一下总结,让学生对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初中一年级地理主要内容是世界地理,讲一些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在世界地理概况中,以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及其活动为线索,使学生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世界的气候和陆地自然带等基础知识;了解世界各种自然资源、居民和国家等概况,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现状,从而初步认识人类、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人类要想在世界上很好地生存,就必须有保护好周边的环境的良好意识。

通过在地理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地理学科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更加明确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与价值。学习地理不仅可以了解地球上各地区的环境、自然、人文特征,还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保护大自然的责任和使命感,进而衍生出热爱祖国、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2.隐藏性渗透法

在初中生物和地理的学科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课程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把德育隐藏在教学内容中,然后在授课时,在适当的讲课内容中渗透一些有关德育方面的内容。

例如,在讲初中生物第二单元的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时,其中有些科学家需要老师去介绍,譬如:施莱登和施旺是如何发现细胞学说的、并且在研究过程中是如何做实验的以及做实验的次数,通过老师的介绍,学生对科学家产生了仰慕和崇拜之情,并且自己也想成为像他们这样的人,从而更加地崇尚科学、热爱科学,使学生的个人素养有了进一步提升。

3.联系实际渗透法

在现今的初中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对科学的认知、思想的觉悟、个人修养、实际生活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理解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有关德育方面的内容的渗透。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第7篇

1949年5月,普雷维什向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简称拉美经委会》递交了一份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系统和完整地阐述了他的“中心—”理论。在这份报告中,普雷维什指出:“在拉丁美洲,现实正在削弱陈旧的国际分工格局,这种格局在19世纪获得了很大的重要性,而且作为一种理论概念,直到最近仍继续发挥着相当大的影响。在这种格局下,落到拉丁美洲这个世界经济体系部分的专门任务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注:Raúl Prebisch,"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 and its Principal

Problems",Economic Bulletin for Latin Amertca,Vol.7,No.1,February 1962,p.1.)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国际劳动分工下,世界经济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大的工业中心”;另一个部分则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的“”。在这种“中心—”的关系中,“工业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分工并不像古典或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是互利的,恰恰相反,由于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机制在“中心”和“”之间的不同表现和不同影响,这两个体系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对此,普雷维什进一步指出:“从历史上说,技术进步的传播一直是不平等的,这有助于使世界经济因为收入增长结果的不同而划分成中心和从事初级产品生产的。”(注:Raúl Prebisch,"Commercial Policy in the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XLIX,May 1959,p.251.)

正是循着上述思路,普雷维什逐步完善了“中心—”理论。概括地说,这一理论主要包含了3个方面的内容:“中心—”体系是一个统一的、动态的体系,具有整体性;“中心—”之间在生产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中心—”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对于所谓的整体性,普雷维什强调的是,无论是“中心”还是“”,它们都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而不是两个不同的经济体系。普霄维什认为,现存的世界经济体系是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以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技术和生产关系在整个世界的传播而形成的,维系这一体系运转的是在“19世纪获得了很大的重要性”的国际分工。根据这种国际分工,首先技术进步的国家就成了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而处于落后地位的国家则沦落为这一体系的“”。“中心”和“”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是技术进步及其成果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发生和传播的不平衡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对于“中心—”体系的差异性,普雷维什的侧重点在于强调二者在经济结构上的巨大差异。他认为,技术进步首先发生在“中心”,并且迅速而均衡地传播到它的整个经济体系,因而“中心”的经济结构具有同质性和多样性。所谓的“同质性”,是指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贯穿于“中心”国家的整个经济;而其经济结构的“多样性”表明,“中心”国家的生产覆盖了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最终消费品在内的、相对广泛的领域。“”部分的经济结构则完全不同:一方面,“”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是专业化的,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源被用来不断地扩大初级产品的生产部门,而对工业制成品和服务的需求大多依靠进口来满足。另一方面,“”部分的经济结构还是异质性的,即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极低的经济部门(如生计型农业)与使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部门同时存在。

“中心—”体系的“不平等性”,是普雷维什这一理论的第三个主要方面,也是该理论的关键和最终落脚点。普雷维什认为,从资本主义“中心—”体系的起源、运转和发展趋势上看,“中心”与“”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是不平等的。

第一,从起源上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中心—”体系,从一开始就决定丁“中心”和“”分别处在发展进程的不同起点上,“”地区从一开始就落后了。根据普雷维什的观点,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关系形成以前,“中心”和“”当时都处在基本相同的发展水平上,彼此之间的差距是非常有限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特别是在英国的逐步确立,这种状况开始发生变化,尤其在这些国家开始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张以后,这种变化越来越大。英国率先爆发工业革命、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工业经济体系以后,英国的工业品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初级产品之间逐步形成了国际分工,在这种国际分工下逐步形成了一个“整体性”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即“中心—”体系。在这种体系形成的过程中,英国作为“中心”首先享受到技术进步的好处,从一开始就处于有利地位。而广大的“”地区则被迫参与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承担着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的任务,明显处于不利的地位。

第二,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长期恶化趋势加深了“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由于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机制的作用,“中心”与“”之间形成了不平等的国际分工,“中心”国家以生产和出口工业品为主,而“”国家则以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然而,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与工业品相比存在长期恶化的趋势,这又进一步加深了“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普雷维什认为,造成初级产品贸易条件长期恶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有:(1)技术进步的利益在“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分配,是造成后者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重要机制。在“中心—”体系中,技术进步首先发生在“中心”,它的工业部门容易吸收新技术,因而会提高工业生产率,使工业的要素收入增加,并使制成品价格较高。而初级产品部门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从而使初级产品的价格较低。(2)贸易周期运动对“中心”与“”的不同影响,也是“”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重要原因。普雷维什认为,在贸易周期的上升阶段,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价格都会上涨,但在贸易周期的下降阶段,由于制成品市场具有垄断性质,初级产品价格下跌的程度要比制成品严重得多。这样,贸易周期的反复出现,就意味着初级产品与制成品之间价格差距的不断拉大,从而使“”国家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3)在贸易周期的上升阶段,由于企业家之间的竞争和工会的压力,“中心”国家中的工人工资会上涨,部分利润用来支付工资的增加。在危机期间,由于工会力量的强大,上涨的工资并不因为利润的减少而下调;而“”国家的情况则不同,由于初级产品部门工人缺乏工会组织,没有谈判工资的能力,再加上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竞争,“”国家的工资和收入水平会在危机期间被压低。这样,在工资成本上,贸易周期的不断运动使制成品的价格相对上升,而初级产品价格则相对下降,其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当然就不可避免丁。(4)初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大低于制成品,这样实际收入的增加就会引起制成品需求更大程度的增加,但对于食物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需求不会产生同样的效果。由于初级产品的需求不像制成品那样能够自动地扩大,而它们的需求收入弹性又比较低,因此它们的价格不仅呈现周期性的下降,而且还出现结构性下降。

第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动力中心”从英国向美国的转移,进一步加深了“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普雷维什指出,在“中心—”体系形成初期,该体系的“动力中心”是英国,它所奉行的政策使“”国家和地区能够在“中心—”体系下获得一定发展的可能性,不对其进口的“”国家的初级产品设置关税或非关税壁垒。英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进口系数,普雷维什估计,英国在19世纪的进口系数一直保持着30%~35%的较高水平,从而通过进口“”国家的初级产品而使其技术进步的部分利益也转移到了“”国家,然而,在世界经济体系的“动力中心”转移到了美国以后,“”国家和地区就处在了一个更加不利的地位上。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美国的进口系数非常低。普雷维什指出:“因为自然资源丰富和实施保护主义政策,美国历来就是一个进口系数较低的国家。而且,这一系数还在不断地下降。当然,在英国的贸易霸权时期,这种下降对世界贸易并没有明显的影响。”(注:Raúl Prebisch,"Commercial Policy in the Underdeveolped Countries",pp.266-267.)不过,当美国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动力中心”后,其进口系数的低下就会对体系的其他部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1)美国的低进口系数意味着从“”国家进口数量的相对较小,使“”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部门失去了发展的动力。(2)美国的低进口系数进一步压低了初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使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更趋恶化。普雷维什强调说,在19世纪,“主要中心的进口系数在几乎整个世纪都在不断地提高,这在‘’国家中就抵消了对它们的初级产品更低的需求收入弹性的影响”,因而也就部分地补偿了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恶化带给“”国家的不利影响。然而,美国的低进口系数便使这种部分补偿消失了,其结果当然是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总之,在资本主义的“中心—”体系下,“中心”与“”之间必然会存在严重的不平等,“”国家始终会处在不利的地位上,这是由这种体系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那么,“”国家要摆脱这种不利的地位,其出路何在呢?普雷维什提出了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的设想。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的21世纪,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是否还具有生命力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清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是这些基本条件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是否继续有效?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是否会使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发生质变?

如上所述,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实际上就是“中心—”体系的3个基本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和不平等性。它要求世界经济体系成为一个统一的和动态的整体,“中心”和“”是同一个体系中的两极。在这种体系中,“中心”国家和“”国家之间在经济结构上具有差异性,前者的经济结构是同质性的和多样化的,后者的经济结构则是异质性的和专业化的。由于技术进步及其成果在“中心”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分配,在它们之间形成了工业品与初级产品(即高附加值产品与低附加值产品)的国际分工,初级产品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趋势必然使这一体系具有很大的不平等性。如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这些条件全部或部分地发生了质变,那么就表明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就失去现实性;如果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并没有触动这些条件,则表明这种理论仍具有生命力。

1949年5月,普雷维什向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简称拉美经委会》递交了一份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系统和完整地阐述了他的“中心—”理论。在这份报告中,普雷维什指出:“在拉丁美洲,现实正在削弱陈旧的国际分工格局,这种格局在19世纪获得了很大的重要性,而且作为一种理论概念,直到最近仍继续发挥着相当大的影响。在这种格局下,落到拉丁美洲这个世界经济体系部分的专门任务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注:Raúl Prebisch,"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 and its Principal

Problems",Economic Bulletin for Latin Amertca,Vol.7,No.1,February 1962,p.1.)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国际劳动分工下,世界经济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大的工业中心”;另一个部分则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的“”。在这种“中心—”的关系中,“工业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分工并不像古典或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是互利的,恰恰相反,由于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机制在“中心”和“”之间的不同表现和不同影响,这两个体系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对此,普雷维什进一步指出:“从历史上说,技术进步的传播一直是不平等的,这有助于使世界经济因为收入增长结果的不同而划分成中心和从事初级产品生产的。”(注:Raúl Prebisch,"Commercial Policy in the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XLIX,May 1959,p.251.)

正是循着上述思路,普雷维什逐步完善了“中心—”理论。概括地说,这一理论主要包含了3个方面的内容:“中心—”体系是一个统一的、动态的体系,具有整体性;“中心—”之间在生产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中心—”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对于所谓的整体性,普雷维什强调的是,无论是“中心”还是“”,它们都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而不是两个不同的经济体系。普霄维什认为,现存的世界经济体系是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以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技术和生产关系在整个世界的传播而形成的,维系这一体系运转的是在“19世纪获得了很大的重要性”的国际分工。根据这种国际分工,首先技术进步的国家就成了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而处于落后地位的国家则沦落为这一体系的“”。“中心”和“”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是技术进步及其成果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发生和传播的不平衡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对于“中心—”体系的差异性,普雷维什的侧重点在于强调二者在经济结构上的巨大差异。他认为,技术进步首先发生在“中心”,并且迅速而均衡地传播到它的整个经济体系,因而“中心”的经济结构具有同质性和多样性。所谓的“同质性”,是指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贯穿于“中心”国家的整个经济;而其经济结构的“多样性”表明,“中心”国家的生产覆盖了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最终消费品在内的、相对广泛的领域。“”部分的经济结构则完全不同:一方面,“”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是专业化的,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源被用来不断地扩大初级产品的生产部门,而对工业制成品和服务的需求大多依靠进口来满足。另一方面,“”部分的经济结构还是异质性的,即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极低的经济部门(如生计型农业)与使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部门同时存在。

“中心—”体系的“不平等性”,是普雷维什这一理论的第三个主要方面,也是该理论的关键和最终落脚点。普雷维什认为,从资本主义“中心—”体系的起源、运转和发展趋势上看,“中心”与“”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是不平等的。

第一,从起源上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中心—”体系,从一开始就决定丁“中心”和“”分别处在发展进程的不同起点上,“”地区从一开始就落后了。根据普雷维什的观点,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关系形成以前,“中心”和“”当时都处在基本相同的发展水平上,彼此之间的差距是非常有限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特别是在英国的逐步确立,这种状况开始发生变化,尤其在这些国家开始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张以后,这种变化越来越大。英国率先爆发工业革命、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工业经济体系以后,英国的工业品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初级产品之间逐步形成了国际分工,在这种国际分工下逐步形成了一个“整体性”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即“中心—”体系。在这种体系形成的过程中,英国作为“中心”首先享受到技术进步的好处,从一开始就处于有利地位。而广大的“”地区则被迫参与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承担着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的任务,明显处于不利的地位。

第二,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长期恶化趋势加深了“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由于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机制的作用,“中心”与“”之间形成了不平等的国际分工,“中心”国家以生产和出口工业品为主,而“”国家则以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然而,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与工业品相比存在长期恶化的趋势,这又进一步加深了“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普雷维什认为,造成初级产品贸易条件长期恶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有:(1)技术进步的利益在“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分配,是造成后者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重要机制。在“中心—”体系中,技术进步首先发生在“中心”,它的工业部门容易吸收新技术,因而会提高工业生产率,使工业的要素收入增加,并使制成品价格较高。而初级产品部门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从而使初级产品的价格较低。(2)贸易周期运动对“中心”与“”的不同影响,也是“”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重要原因。普雷维什认为,在贸易周期的上升阶段,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价格都会上涨,但在贸易周期的下降阶段,由于制成品市场具有垄断性质,初级产品价格下跌的程度要比制成品严重得多。这样,贸易周期的反复出现,就意味着初级产品与制成品之间价格差距的不断拉大,从而使“”国家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3)在贸易周期的上升阶段,由于企业家之间的竞争和工会的压力,“中心”国家中的工人工资会上涨,部分利润用来支付工资的增加。在危机期间,由于工会力量的强大,上涨的工资并不因为利润的减少而下调;而“”国家的情况则不同,由于初级产品部门工人缺乏工会组织,没有谈判工资的能力,再加上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竞争,“”国家的工资和收入水平会在危机期间被压低。这样,在工资成本上,贸易周期的不断运动使制成品的价格相对上升,而初级产品价格则相对下降,其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当然就不可避免丁。(4)初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大低于制成品,这样实际收入的增加就会引起制成品需求更大程度的增加,但对于食物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需求不会产生同样的效果。由于初级产品的需求不像制成品那样能够自动地扩大,而它们的需求收入弹性又比较低,因此它们的价格不仅呈现周期性的下降,而且还出现结构性下降。

第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动力中心”从英国向美国的转移,进一步加深了“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普雷维什指出,在“中心—”体系形成初期,该体系的“动力中心”是英国,它所奉行的政策使“”国家和地区能够在“中心—”体系下获得一定发展的可能性,不对其进口的“”国家的初级产品设置关税或非关税壁垒。英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进口系数,普雷维什估计,英国在19世纪的进口系数一直保持着30%~35%的较高水平,从而通过进口“”国家的初级产品而使其技术进步的部分利益也转移到了“”国家,然而,在世界经济体系的“动力中心”转移到了美国以后,“”国家和地区就处在了一个更加不利的地位上。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美国的进口系数非常低。普雷维什指出:“因为自然资源丰富和实施保护主义政策,美国历来就是一个进口系数较低的国家。而且,这一系数还在不断地下降。当然,在英国的贸易霸权时期,这种下降对世界贸易并没有明显的影响。”(注:Raúl Prebisch,"Commercial Policy in the Underdeveolped Countries",pp.266-267.)不过,当美国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动力中心”后,其进口系数的低下就会对体系的其他部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1)美国的低进口系数意味着从“”国家进口数量的相对较小,使“”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部门失去了发展的动力。(2)美国的低进口系数进一步压低了初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使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更趋恶化。普雷维什强调说,在19世纪,“主要中心的进口系数在几乎整个世纪都在不断地提高,这在‘’国家中就抵消了对它们的初级产品更低的需求收入弹性的影响”,因而也就部分地补偿了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恶化带给“”国家的不利影响。然而,美国的低进口系数便使这种部分补偿消失了,其结果当然是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总之,在资本主义的“中心—”体系下,“中心”与“”之间必然会存在严重的不平等,“”国家始终会处在不利的地位上,这是由这种体系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那么,“”国家要摆脱这种不利的地位,其出路何在呢?普雷维什提出了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的设想。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的21世纪,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是否还具有生命力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清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是这些基本条件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是否继续有效?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是否会使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发生质变?

如上所述,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实际上就是“中心—”体系的3个基本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和不平等性。它要求世界经济体系成为一个统一的和动态的整体,“中心”和“”是同一个体系中的两极。在这种体系中,“中心”国家和“”国家之间在经济结构上具有差异性,前者的经济结构是同质性的和多样化的,后者的经济结构则是异质性的和专业化的。由于技术进步及其成果在“中心”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分配,在它们之间形成了工业品与初级产品(即高附加值产品与低附加值产品)的国际分工,初级产品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趋势必然使这一体系具有很大的不平等性。如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这些条件全部或部分地发生了质变,那么就表明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就失去现实性;如果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并没有触动这些条件,则表明这种理论仍具有生命力。

那么,何谓经济全球化呢?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进程,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和对外扩张而开始和演化的一个历史进程。对于经济全球化的这一特点,美国著名的激进派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概括得比较恰当:“全球化不是某种条件或现象,而是一种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活生生的社会形态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注:Paul M.Sweezy,"More (or less)On Globalization",Monthly Review,September 1997.)不过,从1990年代起,这一进程出现了加速发展的势头,并日益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对此,著名经济学家约翰·H.邓宁说;“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这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而技术进步的趋势不可逆转。”(注:约翰·H.邓宁:《全球化经济若于反论之调和》,见《国际贸易问题》1996年第3期,第17页。)所以,可以预料的是,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将不仅是一种进程,而且还将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在这种现实下的世界经济体系将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征:(1)商品、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国际性流动规模和形式都空前增加;(2)跨国公司的发展十分迅猛,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和动力之源;(3)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分工逐步形成,生产活动将实现全球化;(4)随着技术进步的不断加速,将出现一个知识经济居于主导地位的时代;(5)世界市场经济体系不断扩大,全球经济贸易规则将日趋统一。

那么,具有这些特征的世界经济体系与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得以成立的世界经济体系之间是否有本质上的不同呢?

第一,如上所述,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早已开始的历史进程,在普雷维什提出“中心—”理论的时代,它就已经开始。而且,根据普雷维什的看法,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在19世纪就已经确立它的整体性,是一个由“中心”和“”构成的整体。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中所假定的“整体性”特征只会更加凸现。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在应对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挑战时,并不是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因此某些起步较晚的国家就更有可能被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所吞噬,从而使本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在“”的地位上。当然,也有一些起步较晚的国家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加速和知识经济的机遇,获得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从而逐步摆脱了“”地位,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半”,乃至“中心”。因此,这种整体性仍是动态的。

第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并不会因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而失效,“中心”与“”之间在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上的差异性仍将继续存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而扩大。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中心”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不仅仍呈现出同质性和多样化的特征,而且还出现了知识化和信息化,它们将以生产和出口知识产品为主;而“”国家对新技术革命的应对则是不同的,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仍然将呈现出异质性和专业化的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将进一步渗透到几乎所有的“”国家,而市场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强者胜”的制度形式,那些处于劣势的“”国家将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它们一方面会努力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利益,发展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但另一方面则受市场机制所迫,不得不更多地从事低技术含量的初级产品或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因此,在它们的经济结构中必然会出现先进技术部门与技术相对落后的经济部门并存的局面,也就是所谓的异质性。更有甚者,经济全球化所日趋统一的世界经济贸易规则基本上是按照“中心”国家的利益来确定的,它不仅不利于“”国家改善经济结构的努力,反而会使它们落后的经济结构“永久化”。当然,应当承认,也有一些“”国家充分利用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抓住了知识经济的特点,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步完善本国的经济结构,从而上升为“半”国家或“中心”国家。

第三,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不仅没有消除“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反而使二者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心”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以及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因而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国家则由于在制定国际经济和贸易规则上的附属地位,由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弱者”地位,它们能够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得的利益将是十分有限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会扩大“中心”与“”之间的差距。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8年9月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占世界总人口20%的富人占有世界财富的80%,而占世界总人口10%的48个最不发达国家,它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产值中的比重却不足1%,对外贸易额只有0.4%。(注:童有好:《略论经济全球化中的新问题——兼谈经济全球化呼唤国际规则》,见《桂海论丛》1999年第3期,第41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这种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这是由“中心—”之间的不平等性所决定的。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不仅没有改变技术进步及其成果不平衡分配的状况,反而会使“”国家在分享技术进步成果方面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心”国家会不断利用产品生产的技术梯度差距,把过时的技术和产品生产向“”国家转移,造成“”国家对“中心”国家技术依附的进一步加深;与此同时,“中心”国家对一些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拥有垄断的优势,为了保持这种优势,它们转让给“”国家的技术不可能是最先进的,因此在技术发展方面,“中心”国家与“”国家之间始终都会存在一个梯度差距。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意味着“中心”国家的技术进步将呈现出日益加速的趋势,先进技术的升级换代周期日益缩短。这将使在技术进步进程中本来就已经落后的“”国家与“中心”国家的差距日益扩大。以信息技术为例,1998年全球因特网用户有1.3亿人,其中发达国家用户占92.2%,达1.2亿人,而发展中国家只有1000多万用户,仅占7.8%。如果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用户大部分都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半”国家这一事实,“中心—”之间的差距之大便可想而知了。(注:唐任伍:《论21世纪前期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见《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9期,第53页。)

另外,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在短时期内并不会消除“”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趋势。根据普雷维什的观点,“中心”国家与“”国家之间形成了工业品与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由于技术进步及其成果的不平衡分配,经济周期运动对“中心”国家与“”国家的不同影响,以及两种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上的差别,“”国家及其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必然会呈现出长期恶化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在“中心”与“”之间将形成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在这种格局下,“中心”国家将主要生产和出口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知识产品,而“”国家中,有些国家将继续从事初级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出口,有些国家则会转向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或初级知识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它们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低。这样;在“中心”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中,前者将一如既往地获得技术进步的绝大部分利益,而“”国家的贸易条件当然就会趋于恶化了。(注:董国辉:《21世纪的贸易条件问题初探》,见《拉了美洲研究》2000年第4期。)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仍将是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其理论的核心部分仍将发挥其效用。也就是说,在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世界上,只要“中心”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继续不利于后者,只要技术进步及其成果继续在它们之间不平等地分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就必然会使早已确立的“中心—”格局继续存在下去。不过,应该肯定的是,在这种“中心—”体系中所包含的国家,会随着它们对经济全球化的不同应对而发生分化:有些“中心”国家就可能沦落为“”或“半”国家,而有些“”或“半”国家则可能上升为“中心”国家。当然,不能因为这样的分化,就完全否定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也不能因为“中心—”体系的继续存在,就完全肯定和照搬他的“中心—”理论。总之,应当以发展的和客观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理论,根据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历史进程来分析和研究这一理论,使之真正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