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地区经济一体化(合集7篇)

时间:2023-07-02 09:22:17
地区经济一体化

地区经济一体化第1篇

[关键词]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策略

目前,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强化资源整合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通过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加快经济区的区域一体化速度与进程,推动经济区的发展更加快速且全面。

1.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概述

关中-天水经济区也叫关天经济区,其是国务院批复通过的省级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范围涵盖六市一区,包括陕西省的中关平原以及甘肃省的天水市。同时关天经济区以西安为中心,以宝鸡市为副中心,以平凉、庆阳、杨凌、商洛、铜川、渭南、天水、陇南等为次核心城市。并以连霍与陇海铁路为依托,逐渐形成与我国西部产业集群带、发达城市群相呼应的关中城市群。关中天水经济区是我国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如咸阳、西安、宝鸡、天水以及杨凌等,都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1]。关中天水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非常有利。下面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优势进行分析,如下表所示:

2.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关中天水经济区在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机遇与挑战。关中天水经济区把握住发展机遇,勇于面对挑战,从而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更加一体化。下面对其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与讨论:

2.1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分析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软硬件环境与设施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区域间的产业投资集聚效应日渐凸显,为经济区的大跨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给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更好地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形势下,我国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都在不断加快,人们的消费能力、消费结构都在发生着变化,内需的扩大会推动经济更好增长。而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潜力巨大、市场较为广阔、人口相对较为密集,需求也比较旺盛,能够吸引其他区域的投资或者海外的投资在经济区内重组或者集聚,给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提供更好资金保障。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要素成本逐渐增加,强化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由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较为完善,具有非常明显的要素成本优势,在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此外,关中天水经济区在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时,依托着创新型社会发展机遇,结合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在关中天水经济区进行科技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使得关中天水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更好提升,从而在人才、资源等方面进行集聚与整合,对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非常有利[2]。

2.2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所面临挑战

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总体经济发展实力不足,产业集聚性不强,影响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进程速度的加快。与此同时,关中天水经济区缺乏体制创新活力,且城乡之间发展严重失衡,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等功能有待开发与提升,区域间的市场联系并不紧密,对外开放的力度不足,从而影响和制约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尽管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近几年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其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经济区,并没有对周边的地区起到辐射与带头作用,且与东部地区发展的差距依然很大。同时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地方贸易保护主义较强,其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并不一致,使其存在利益协调的相关矛盾与问题。此外,关中天水区的城市内部布局、城市间的布局有很多的重复现象,如装备制造业、文化产业的布局存在问题。因此,重视对其产业布局的优化,优化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能够促进其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3.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方略探究

为了能够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结合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实际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不断发挥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更加一体化。下面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方法与策略展开研究与讨论:

3.1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打造优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群

在了能够促进关中天水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重视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结合关中天水区发展的实际情况,着力打造优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群。在关中天水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将城镇居民与农民、城市与农村、农业与工业进行更好地统筹与规划,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通过政策调整与体制改革,促政策措施、市场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更加一体化。在推动城乡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中,要重视对传统二元制经济结构的打破,逐步构建“一轴、一核、三辐射”的城市群,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内的劳动力、信息、技术、资金与商品等生产要素得以更好地优化与配置,增强资源共享性。一轴主要指的是渭南、宝鸡、铜川、杨凌、商洛、天水中心城区发展。强化产业与人口聚集,加强大规模城市群的构筑,同时重视基础设施的完善,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并对大中城市以及东部沿海城市的产业转移进行有效承接,并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当地就业问题得以有效解决,逐步消化剩余劳动力。而一核主要指的是以西安为中心,强化对北方内陆与西部内陆地区的辐射与引领,以“大西安”发展战略为核心,着力打造一流的旅游胜地,强化科研中心的构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使得西安逐渐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区域性金融中心以及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同时对西安优秀传统文化与厚重的文化底蕴等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与利用,促进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西安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得到有效优化与升级,提升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三辐射主要指的是对三级城市进行辐射,通过强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高新技术农业,建设新农村,促进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更好提升。

3.2重视产业集群的建立,强化优质人才培养

在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重视产业集群的更好建立,促进其规模效应的实现,通过统一部署来减少重复设置问题的发生,从而促进产业之间优势互补,减少恶性竞争事件的发生概率。因此,在构建高新产业集群时,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强化地方优势的发挥,推动各区域之间实现错位发展,从而打造独特的产业链。同时在构建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时,必须要重视其产业化、专业化集群性的提升,促进其整体布局水平的更好提升。与此同时,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很多城市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可以借此来发展文化产业园区,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添砖加瓦。如发展宝鸡法门寺佛教文化产业、曲江文化产业、西安临潼文化产业、天水华夏始祖祭祖文化产业以及西部文化影视基地等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关中天水区域内的城市优势与文化底蕴特色优势充分展示出来,建立产业集群,增强集群效应与发展水平。此外,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的更好升级与优化,产业集群效应加大,对优秀人才的需求会逐渐增加。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强化优质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可以与相关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可以通过订单人才培养的模式来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输出优质人才,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的更好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保障[3]。

3.3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

在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时,推动市场一体化建设,强化各项资源的共享与流通,突破地方保护主义的约束和限制,将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推进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中,要重视招商引资政策的健全和完善,通过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优惠来吸引投资商,优化地方市场的准入机制,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减少项目的重复审批环节与流程,吸引更多投资者前来投资。与此同时,在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健全与完善行业一体化平台,强化各区域优势资源的整合,从而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与共享。

4.结语

地区经济一体化第2篇

2001,pp.4.)。目前,地区合作的理念意识——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一样十分流行。正确认识地区一体化的历史、原因、功能和趋势,对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全面融入全球化过程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区一体化的历史发展

地区一体化并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现象。自19世纪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区一体化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以货币同盟为主体的早期阶段

19世纪,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在欧美迅速扩展,以自由贸易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兴起。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处于这场革命的中心。1860年,以英、法签订“科布登条约”为标志,欧洲的贸易自由化达到高潮。在这一背景下,欧洲开始了地区一体化实践。

地区一体化起源于关税同盟。1834年,尚处于邦国同盟状态的德国出于经济统一和工业化的要求,建立了由18个邦国结成的德意志关税同盟。1852年它扩展到全部39个邦国。1857年,它与奥地利建立了德奥货币同盟,使用共同记帐单位——银马克,直到1866年因普奥战争而解体。

19世纪西欧地区一体化的典型形式是货币同盟。1865年,由法国、比利时、瑞士和意大利4国建立了拉丁货币同盟,奥地利和希腊在1867年加入。1875年,挪威、瑞典和丹麦3国建立了斯堪的纳维亚货币同盟。这两个货币联盟的共同特点是成员国协商安排货币制度,统一规定货币重量、名称、形式和流通汇兑方法。拉丁同盟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它1821年确立的金本位对法国等西欧大陆国家银本位及相互关系的冲击。拉丁同盟采取金银复本位,一方面与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开放相适应;另一方面可以保持货币独立性和成员国之间经济关系的稳定性。1878年后,拉丁同盟实行跛行金本位制度、依然坚持白银的法偿地位。斯堪的纳维亚货币同盟源于法国等实行复本位、而英国及德国实行金本位所产生的挤压,建立货币联盟是一种居中的选择;1885年后,联盟主要发行无黄金保证的纸币,并一直坚持到1914年。

20世纪初,由于西欧一体化的影响,1910年在非洲出现了由南非等4国建立的“南非关税同盟”。但两次世界大战打断了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进程。虽然两次大战之间也出现过区域化组织,加1922年成立的比卢经济同盟、20世纪30年代的奥斯陆集团等,但这些地区组织为时不久、也无实质性发展。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0年中以共同市场为主要形式的全面兴起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域化发展进入复兴和全国兴起的新阶段。在西欧,1948年,比、卢、荷3国根据1944年伦敦协定建立了关税同盟;1952年法国等6国创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1960年,英国等7国成立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在亚洲、非洲和拉美地区,从1959年法国指导加蓬、刚果、乍得和中非共和国4国在巴黎建立中非关税与经济同盟开始,兴起了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的一体化组织。具有代表性的地区组织,在非洲有:西非经济共同体(1959),中非关税与经济同盟(1959),东非共同体(1961),马格里布共同市场(1964),南非关税同盟(1969);在拉美有:中美洲共同市场(1959),加勒比共同体(1968),东加勒比共同体(1968),拉美一体化协会(1960),安第斯共同市场(1969);在亚太有:阿拉伯共同市场(1964),澳新自由贸易区(1966),东南亚国家联盟(1967)。到20世纪70年代初,关贸总协定成员中有80多个成员分别属于17个区域组织。

这个时期区域化的主要特点是:(1)地区合作除了关税同盟和货币合作外,还包括产业、科技、文化、社会、政治、安全方面的合作,经济共同体为主要形式。(2)大部分地区一体化组织建立了超国家性质的功能性机构,如地区合作基金、地区中央银行和投资银行等。(3)地区组织已在全部大部分地区得到发展。虽然地区内有传统经济联系、政治经济状况相近或相同成员组成的区域组织仍是主流,但与战前相比,区域化的内容、组织和分布都有了很大变化。

地区一体化复兴和全面兴起的背景是: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视自主发展与国家安全,既要参与美国主导的贸易和投资全球化,又担心外来控制和卷入国际争端。而西欧国家既担心经济上受美国控制,又担心美苏争霸危及欧洲安全以及内部冲突再起,欧洲联合被视为保证欧洲政治独立和经济自主、在东西方关系中找到回旋余地、维护欧洲安全与稳定的重大战略。法国政治家莫内曾指出,“在当今世界上,就现代技术手段而言,与今天的美国和俄国以及明天的中国和印度相比,我们这些国家已变得太小了。欧洲各国人民统一于欧洲合众国是提高生活水平、维护和平的一种手段。这是当代莫大的希望和运气”(注:皮埃尔·热尔贝:《欧洲统一的历史与现实》,中文版,165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0世纪70代中期以后,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打击,区域化高潮开始回落。

(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以开放化和多样化为特征的加速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冷战由缓和到终结,以贸易自由化和资本开放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区域一体化进入振兴和加速发展期。其主要表现是:(1)地区组织在更广泛的领域内、更高的层次上开展合作,更多地关注社会、环境、和平与安全问题。(2)地区组织进一步扩大。例如,欧盟1995年扩大为15国,1997年开始筹备东扩、计划吸收中东欧国家。又如东盟,1984年吸收文莱,1995年越南加入,1997年吸收老挝与缅甸,1999年接纳柬埔寨,成为拥有10个成员国的“大东盟”。(3)新的地区组织大量崛起,如北美自由贸易区(1992)、南方共同市场(1991)、亚太经合组织(1989)、南亚区域合作联盟(1985)、中西亚经合组织(1985)、孟印斯泰经合组织(1997)、里海经合组织(1992)、独联体联盟(1993)、非洲经济共同体(1991)等,地区组织已遍布全球。(4)地区组织打破了原有单一类型的结构,形成了类型不同的国家合作共存、多种类型的地区组织并存的局面。目前许多地区组织中既包含了发达国家、又包含了发展中国家,既包含了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相同的国家、也包含了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不同的国家。(5)地区组织向跨区域联合方向发展,地区组织表现出明显的开放性特征。如南方共同市场与欧盟的合作,亚欧会议开始的欧盟与东亚的合作,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等。所谓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地区主义就是指在全球化压力下,地区一体化的开放性、多样性,地区涵义拓展、合作内容加深、范围延伸的新状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地区主义的发展显然是因为各国、各地区都希望抓住发展机遇,应对全球化发展引起的一系列挑战。连欧盟这个目前最成功的地区组织也一再强调,强大的、稳定的和开放的欧洲才能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角,而这又必须以地区一体化发展为基础。

地区一体化的发展表明,它与全球化发展密切相关。全球化打破了传统的地区性国际关系、形成了全球国际关系体系,但地区一体化再度加强了地区关系。这种“回归”现象客观上要求合理的解释。

二、地区一体化的理论解释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区域化原因的解释主要是经济一体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地区一体化建立地区统一市场、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功能,是它兴起的基本原因。例如,关税同盟理论认为,关税同盟通过“贸易创造”和“贸易转向”效应扩大内部贸易,有利于资源配置和生产发展。大市场理论认为,共同市场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加强竞争,推动技术创新,增强经济活力。协议分工理论指出,国家间协凋解决地区分工和市场问题,可以实现成本长期递减,促进贸易和生产和谐发展。最优货币区理论认为,区域货币合作有利于地区要素流动和国际收支均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丁伯根指出,经济一体化就是废除阻碍经济运行的人为因素,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认为,由于民族国家经济难以直接走向单一世界经济,地区一体化在走向单一全球经济中起过渡作用(注: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中文版,11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与此相应,国际政治学界提出了解释区域化发展机制的各种理论。例如,具有代表性的新功能主义理论认为,地区精英团体发起的功能性合作活动会创造出新功能活动的要求与环境——这种“溢出效应”不断扩大,推动一体化运动向前发展。交易主义理论认为,地区内人民间大量的交易、社会学习和“共同体心理”形成过程,是一体化运动的动力。国际机制理论认为,地区合作机制定义了博弈规范,这种机制保证着一体化发展。政府间至上主义认为,地区一体化加强了政府权力,政府不断推动着一体化发展(注:DimitrisN.Chryssochoou,MichaelJ.Tsiniszelis,TheoryandReformintheEuropean

Union,ManchesterUniversityPress,1999,pp.7~27.)。

经济一体化理论显然忽视了地区一体化兴起和发展的全球化背景。如果说地区一体化单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市场化手段,那么,它不应与全球化并存发展,因为就资源的市场最优配置而论,它不及全球化;假定它是全球化的准备,全球化兴起它将失去存在的理由。地区一体化之所以在全球化中兴起和发展,根本问题在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性质不同和对国家的影响不同。

我们知道,全球化是指经济资源在全球自由配置、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状况和历史过程。全球化在本质上是市场化,它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和全球资源促进增长和发展。古典经济学认为,分工是效率和增长的来源,市场是分工的条件,通过市场竞争,各经济主体乃至各国明确自身优势,形成合理分工,资源充分利用,经济获得增长。但是,全球化既意味着市场由中心向延伸,更多国家参与增长过程,也意味着波动和冲击易在国家间蔓延。因为全球化一方面产生扩散效应既加速增长趋势,另一方面又产生极化效应即财富向中心集中、使中心更有力地支配和影响的趋势。至于这两种趋势何为主流,则取决于技术创新和主导部门调整的相对速度,以及经济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市场机制的灵活性。因此在客观上出现中心与、与、中心与中心的竞争和博弈撞击过程。而且由于经济交汇使国家的功能受到限制,国家特别是国家很难控制安全和稳定问题,安全概念本身成为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环境在内的综合安全概念,而不仅是领土完整、国家不受到外部军事威胁问题。早在19世纪全球化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指出,“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注: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文版,3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学者宣称,全球化破坏了民族国家与国民的安全契约,国家不能维护国民和企业的利益,国民对国家失去信任与忠诚,从而使民族国家这一社会组织走向分化与终结(注:DanielDrezner,GlobalizersoftheWorld,Unite!TheWashingtonQuarterly,Winter1998,pp.209~223.)。这固然夸大了全球化冲击,确也指出了全球化对国家安全和稳定的不利影响问题。

地区一体化是国家采取的回应对策。它并不反对市场化和全球化,但它倡导和坚持平等对话与协商原则,在这一基础上开展包括政治、经济、贸易、货币、文化、科技、控制冲突等方面的合作,通过政策合作引导市场化发展。它在本质上是地区合作主义,或者说是合作引导下的市场化过程。这种合作特性使它具有应对全球化冲击,维护安全与稳定发展的功能。

第一,地区一体化坚持合作发展意识,摈弃极端利己主义意识,平等对话协商,求同存异,化解地区内国家间矛盾与冲突,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发展。

全球化不等于国家、个人和公司的同质化,个人、公司和民族的特性并不因市场界限的突破而消失,不同国家市场主体间的非同质竞争和利益冲突最终表现为国家间的竞争和政策冲突发生。地区内国家间的合作,既有利于缓和矛盾,也有利于市场竞争的继续发展。例如,地区内各国政府共同发起的经济技术活动,将直接推动各国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共同发展意识,形成政府引导下的市场竞争,改善地区经济结构,避免结构趋同引起的过度竞争与冲突,这对地区经济发展、就业、劳动保护、环境污染控制、提高国际竞争力、保证基本商品稳定供应都有重大意义。此外,全球化过程中对重要资源的要求,会引发地区内各国在领土、疆域归属上的争端,地区对话、协商、合作,一方面可以消除误解、抑制冲突、保持稳定,另一方面可以在合作开发、共同利用中逐步寻求解决途径。

第二,地区一体化形成经济活动的地区集中化,客观上减少对外部的依赖,造就一个区域大市场,有利于抗御外部经济冲击,维护地区经济安全。

全球化时代最大的安全问题是经济安全。大规模的贸易流动和资本进出使一国市场很难容纳和承受,而冲击的后果是企业大量倒闭、失业剧增、收入和消费急剧下降、经济活动萎缩,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在内的国家综合安全遇到严峻挑战。地区大市场除了有利于资源配置、增强地区实力之外,由于它的规模和深度优于一国市场,有利于缓和外部冲击。货币冲击实际上是一个货币依赖问题,地区货币一体化既有利于形成金融大市场,也有利于国际货币金融结构的对称发展,削弱少数国家的金融霸权、抑制该国市场主体利用货币特权进行资本冲击的机会。贸易冲击也是不对称依存问题,经济发达、市场庞大的中心国家对外依存度比经济规模小的国家低,前者的贸易政策变化和经济波动往往是后者的贸易经济活动强烈张驰和紧密的重要原因;地区贸易合作既适应了小国或发展中国家经济对外依存度高的特点,又降低了对外部的依赖度及所产生的贸易冲击。当然,地区政策合作也意味着内部贸易、金融、货币和经济活动的协调性增强,减少了内部冲击的来源。

第三,地区一体化在国际体系中形成地区政治与经济力量,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发展,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维护国际政治安全。

全球化往往与少数中心国的霸权主义行为相联系。因为中心在经济上的既得利益往往转化为政治军事优势、民族优越意识和霸权欲望,促使它打击新兴力量,与其他中心国争夺霸权。争夺霸权、维护霸权、霸权扩张是全球化中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发展受到威胁的基本根源。地区一体化不以军事联盟而以经济合作为重点,一方面可以避免正面冲突,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新的经济中心,改变世界资源结构,削弱霸权主义的资源基础,使霸权争夺的斗争难以为继,从而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同时,地区合作加强了地区力量、提高了自身地位,在国际关系中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在国际规则制定上有更大的发言权,可以更好地维护国家。比如,少数发达国家常以人权和环境的全球关联性为由,粗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国家的受到严重挑战,唯有通过联合和地区合作才能应对。

地区一体化反映了合作安全思想,即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任何单方面的安全措施都无法保证自身安全,只有超出国家层次考虑安全,通过共同合作建立地区安全机制或全球安全机制才有可能保障综合安全。地区合作安全思想突破了传统的均势思维。传统的均势理论认为,大国均势是国际稳定的机制。但历史证明,大国联盟抗衡常因双方加盟的国家数增加和资源增长而变得尖锐,最终导致均势稳定格局破裂和冲突发生。地区一体化是均势对抗博弈的“破坏者”。博弈论认为,第3博弈方的加入将改变原有两方的博弈,使博弈的目标和利益分布具有多元性、发散性和不确定性,从而缓和博弈对抗。地区一体化反映了多极博弈稳定的思想。从博弈论的观点看,地区一体化就是以多极博弈和合作博弈回应全球化进程中的霸权主义和对抗博弈,使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建立在地区整体安全的基础之上。地区一体化产生、发展的基本意图就是使地区内各国联合应对共同的发展和安全挑战。

至于地区一体化的发展机制,西方学者的看法显然有一定的意义,但我以为主要机制有三:一是平等合作机制。作为一种集体行动,地区合作同现有全球性安全与发展机制相比(如联合国和多边国际经济组织)更有效。根据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集体行动由于成员多、利益分散,往往失去平等性而由核心集团所控制;有效的集体行动要求成员数足够少、以至一个成员退出便无集体利益可言。地区合作不仅成员少,而且各成员在地理、语言、文化上接近,具有传统经济联系和安全与发展利益共识;同时,地区组织内往往还由次区域集团和不同成员组成更集中的平等协商、民主决策结构,保证了合作行动的有效性,避免了利益分散、决策和行动为少数强国支配、集体合作沦为形式的状况,内在地推动着地区一体化发展。二是外在压力下的自动加速机制。对于已有的地区一体化组织来说,不继续发展,就意味着丧失优势和利益;若一国退出,则意味着更难应付安全与稳定问题、并将被淘汰出全球大赛局。因此,不论地区一体化组织领导人和各成员方领导人如何更替,区域化总呈现自加速趋势。三是示范与战略反应机制。地区一体化抑制霸权主义、维护安全与稳定的功能,无疑会产生示范作用,促使那些未开展地区合作的国家仿效参与;而霸权国则进行战略反应,组织新的地区一体化和参与某些地区组织,以摆脱制约、重新获得优势和主导地位。反过来,这又将极大地刺激地区一体化加速发展。地区化发展机制反映了在全球经济化背景下,国家发展依托地区博弈发展的客观现实。

三、地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区域化的安全与稳定功能并不掩饰它在资源配置上的效率问题,因为同全球市场相比,区域市场毕竟是次优的。偏重区内交换和竞争,容易造成市场主体的“内向化”、对区域的依赖性和使区域联合向区域垄断转化的可能性,这些都不利于创新和发展。同样,全球化冲击也不否定它在推动经济发展上的突出作用。区域化过度发展影响增长,全球化过快发展影响安全与稳定。因此,二者相互依存,各国总是根据本国发展状况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这也就决定了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上的并存性、同步性与高潮上的交替性。

毫无疑问,区域一体化将伴随全球化持续发展。由于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的冲击,未来一段时期地区一体化将加快发展。有几点趋势是比较明确的:

1.地区一体化组织加快发展,但不会取代国家

地区一体化组织是以国家(政府)的政策合作和权力让渡为基础的。国家参与地区一体化意味着地区间国家关系走向平等合作,地区安全和发展有了新的制衡机制,国家维护国家利益的方式和战略发生了变化,但绝不意味着国家功能完全丧失。即使是那些具有集中调节功能的区域组织,它所涉及的范围、作用和效果也是有限的;即使是共同的利益与安全可以通过地区层次集中解决,各国不同的利益和安全问题也还需要国家发挥作用。只有当经济发展到很高水平,民族意识消失,社会管理成为个人自律,国家才丧失它存在的价值。区域一体化不是走向全球大同的中间阶段,它是与全球化、与双边合作并存的一种国际关系,是复合依赖的地区表现。

2.地区一体化中次区域组织将会获得更大发展

战后地区一体化发展中依然带有大国支配的影子,地区内大国的态度往往对一体化进程有重要影响。而大国在考虑地区共同利益时,又总是以本国利益和偏好为出发点的。一般而言,地区内的小国具有不断推动一体化发展的倾向,因为它们在保证地区安全和利益上有更强烈的要求。它们既要依托地区内大国的实力和优势,又要在民主和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决策。这样,便出现了大国经常在较少的议题上、小国经常在较多的议题上达成共识与合作的分歧。为了促进一体化加速发展,地区内一些小国建立次区域组织、在更小的范围内率先行动,一方面促使大国行动,另一方面形成成功的示范,最终推动地区一体化向新的层次迈进。此外,随着一体化成员增加,利益分散,也需要次区域组织来承担核心作用,这种次区域组织或者由大国间的紧密合作来构成,或者由一些小国来组成,或者由大国与小国联合构成。次区域组织通过改变一体化合作的动力结构,可以加快合作进程,减少一体化的成本。在欧共体的发展过程中,法德轴心与荷比卢3国的次区域合作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地区一体化将不断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地区一体化作为一种顺应时展的新型国际关系机制,其特点是平等性、民主性和广泛的交流合作性。在它初创阶段和探索发展阶段,它可能只在某一个方面有一些突破,在出现问题时临时协商解决就足以支持其发展。但随着全球化发展和成员的增加与合作的深化,地区一体化客观上要求经常性协商、民主化决策和全面性合作。因为,涉及到的外部和内部问题日益增多,为了避免对立,充分地表达意见,达成共识,作出正确的决策,客观上需要建立解决问题的规范化的程序、制度和机制;也需要建立相关机构,以便专门研究地区一体化问题,提出合作议题与建议,安排协商事宜并检查合作决议的实施和执行状况。地区一体化的最终权力在各成员方,但制度和机构则是权力有效性和合理性的重要保证。对地区关系进行调整和完善的要求,必然导致地区合作采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形式。当然,对那些可能较多地介入成员方国内事务、涉及问题评价的制度应注意其适度性。

4.地区一体化将面对次区域军事联盟和让渡这两个最大挑战

区域化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消除歧见、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如果其中掺杂次区域军事联盟或区内某些成员与区外国家军事联盟问题,那就有悖于地区一体化的本意,甚至会导致地区紧张局势,影响地区一体化的发展。英美特殊关系对英国与欧盟关系的影响就是例子。美、日军事同盟对亚太地区的一体化尤其是东亚一体化发展同样是不利的。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地区一体化组织涉及军事一体化都可能把区域化推回到传统的军事对抗的老路上去,使它向不利的方向发展。地区一体化发展面对的第二个挑战是让渡问题。让渡是地区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但让渡又最为敏感,成功的可能性又最令人置疑。倘若地区一体化的发展方式和抗御全球化冲击的理论没有新的突破,让渡终将是一个需要逾越而又难以逾越的问题。

5.货币与金融、科技、文化和基础设施与环境合作将是合作的重点领域

随着贸易和金融日益开放,全球化过程中的金融冲击更加强烈,建立地区货币与金融合作与稳定机制十分必要。而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对于提高区域整体实力、抗御外部冲击和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也是各国最需要且最易合作的内容。要把区域一体化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使它具有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远大前景,将这些领域作为一体化合作的重点领域是必然的。地区一体化的重点将会逐渐发生转移,特别是那些有众多发展中国家参与的地区一体化组织将不再走模仿前进的路线,而将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合作创新。这样,地区一体化将会迎来它的成熟发展阶段。

四、中国在地区一体化中的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认识有了显著发展。中国积极参与地区一体化合作并作出了重要贡献。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2000年,中国与日本、韩国和东盟达成标志东亚金融合作开端的“货币合作协议”。2001年,中国和俄罗斯等6国在上海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东盟就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行了协商。2001年10月,APEC第13次部长级会议和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在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方面又迈进了新的一步。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地区一体化发展中的基本战略是:坚持参与和推动大范围的地区一体化,积极推动近周边的次区域一体化合作,以全面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

然而,随着中国正式加入WTO,大幅度地实施经济和金融开放,也由于欧元流通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深化发展,以及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加速推进,中国参与地区一体化的战略客观上应有所发展。

1.中国参与区域一体化合作应以保证经济稳定和安全为首要目标,积极推动建立一些深层次、规范化的合作稳定和安全机制,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APEC框架下,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为了表达不走向封闭的理念,一直使用“开放的区域主义”这一术语。从背景上看,这首先是因为大多数APEC成员与APEC之外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联系,APEC成员之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并存在几个可作为核心或具有强凝聚力的次区域组织,因此,区域合作以最惠国待遇原则为适用基础,对区外非成员不会产生歧视作用,从而与WTO的多边合作规则保持一致,对经济全球化发展产生助推作用。从实践上看,亚太经济合作承认差异,在进行经济政策协调、认同合作目标的前提下,坚持单边自由化行动,不强求步调绝对一致,在不存在补偿机制条件下,这有利于各成员向自由化方向发展和迈进,也表现出开放性。这样,开放的地区主义得到了广泛认同。

不过,APEC开放的地区主义实质上是以各成员的经济发展为主旨的,而不以稳定发展和安全为目标。结果,APEC在应对全球化冲击方面严重残缺,不存在防范和稳定机制,以致1997年的金融危机给APEC东亚各成员经济予以严重打击。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作为APEC重要成员的美国实质上并不赞同最惠国待遇和单边行动。它认为有效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不宜单边实施,也不应以最惠国待遇为基础,因为这会助长一些成员的“搭便车”行为,而推迟自己实施自由化的进程。这种目标和认识上的非全面性和非统一性客观上制约了APEC的发展。

为了巩固APEC框架下的大区域合作,特别是面对加入WTO后走向全面开放的经济与金融安全新形势,中国应在坚持APEC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原则框架下,积极推动某些领域,如财政与货币、金融与资本流动、科技与人力资源等领域的政策协商,建立有监控、有补偿的、规范化的合作机制。事实上,在某些具有共同利益的最重要的领域开展深层次的规范化合作是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必然发展。开放的地区主义并不意味着在所有领域一概单边行动,墨守成规将有损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应义不容辞地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2.次区域合作的重点应放在东亚经济一体化合作方面,应在现有的中、日、韩和东盟的对话机制和货币合作机制上建立东亚经济合作组织框架,一些领域的深层次合作应首先在次区域内先期实施。

东亚经济一体化合作倡议已久,但由于多种原因,尚未形成一个正式的政府间合作组织。经济上的一个理由似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乎所有东亚成员都与美国有重要的经济互补联系。这种认识显然也是强调区域一体化的经济发展功能,而忽视了它的经济稳定与安全功能。事实上,不对称的经济依存虽然会在一定时期内加速发展,但如果没有一个接近对称的结构,随着不对称依存进一步加剧,更容易产生冲突和不稳定问题。建立东亚经济合作组织,加强东亚次区域一体化合作进程,一方面有助于东亚地区的经济稳定与安全,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同美国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联系依存结构,更有力地推进APEC框架下的大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

东亚地区的一体化合作将以中、日、韩和东盟已达成的“货币合作协议”即“清迈协议”为基础,进一步在科技与人力资源、金融开放与资本流动方面达成新的合作协议,然后再将形成后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扩大,由此建立起东亚经济合作组织这一次区域合作框架。至于其他的东亚次区域合作形式,如东北亚经济合作和东南亚经济合作等(即图门江和湄公河等地区成长三角),目前主要是由相关国家的地方政府负责、集中于在基础设施建立和地区开发方面的合作,应在适当时候纳入东亚经济合作组织框架,成立专门的统一的地区开发合作机构进行协调和管理。

3.“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一个区域组织,其目标定位是准确的。中国应积极推动政治和经贸合作这两个主轴,带动诸多领域的广泛而紧密的一体化合作。

地区经济一体化第3篇

[关键词]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俄罗斯

[中图分类号]F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29-02

独立国家联合体(СНГ)成立于1991年12月8日,是一个非常松散的独立国家协调组织。独联体成立20余年来,形式意义大于实际内容,签署文件上千,但真正落实者寥寥,组织发展举步维艰。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为地区发展重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多层次、多水平、多速度的一体化局面。

1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回顾

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首先是以关税同盟为突破口的。1995年俄白哈签署关于成立关税同盟的协议。2000年在普京总统的提议下,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成立欧亚经济共同体。2007年10月俄白哈宣布在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内建立三国关税同盟,签署关于建立统一海关空间的协议。2009年关税同盟正式成立,2010年,关税同盟开始运转,标志着以俄罗斯为主导的苏联地区重新一体化的进程出现关键性的转折。2010年7月关税同盟海关法典在俄、哈、白三国正式陆续生效。2011年7月,在三国间建立统一海关空间,完全取消海关关境。2011年11月,俄、白、哈三国领导人签署欧亚经济一体化宣言,指出2012年1月1日启动以世贸组织规则为基础的统一经济空间,并最终在2015年建立欧亚经济联盟。2011年10月吉尔吉斯斯坦加入关税同盟,2012年1月1日取消成员国间所有贸易、资本和劳动力流动的壁垒,统一经济空间在俄、白、哈开始启动。自2012年2月1日起,由欧亚经济委员会取代关税同盟委员会成为关税同盟和欧亚经济空间的管理机构。

从上述时间表可以看出,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由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次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并被媒体认为是独联体地区最为顺利的一体化计划。首先,该计划采取灵活务实的一体化模式,以建立统一海关空间为突破口,逐步发展到其他经济、人文、政治、军事领域。从关税同盟到欧亚经济联盟,就连普京提出的带有浓烈政治色彩的欧亚联盟也是着重在经济上做文章,让独联体国家从政治高层、商业人事到普通老百姓都能切切实实体会到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其次,放弃了求全的一体化模式,先同与俄关系最为密切、经济发展程度最为接近的白联合,深化发展经济一体化,待取得一定成果之后再视情况发展其他独联体国家。正是摆脱了过去独联体僵化空洞的发展模式,关税同盟等次地区经济一体化才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但即便是进展最为顺利的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也同样受到独联体地区一体化进程影响因素的制约,组织的发展及深化面临诸多挑战。

2影响独联体框架内次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独联体框架内次地区经济一体化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从独联体内部来看,一方面,由于独联体地区对俄罗斯的重要地缘政治意义,俄罗斯高层顺应民心加快一体化进程。俄罗斯大部分居民支持独联体一体化达到新的水平。全俄社会舆论调查中心2011年11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8%的人积极看待在后苏联空间成立联合体的问题。更有调查显示,目前有56%的居民赞成保留苏联,只有22%反对。[1]另一方面,独联体其他国家担心与俄罗斯的一体化终将使其丧失。与欧盟内英、法、德、意四大经济体起主要作用不同,俄罗斯在独联体可谓独占鳌头,是该地区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占后苏联空间的3/4,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占世界首位。俄罗斯的强大让周边相对弱小的近邻国家产生了“不安全感”。俄罗斯力邀基辅加入关税同盟,许诺将以俄国内能源价格供应乌克兰,面对如此大的诱惑,乌克兰仍坚持以“3+1”的模式与关税同盟合作。此前亚努科维奇曾表示基辅是否加入关税同盟取决于俄罗斯入世后该组织的工作成果及是否符合乌克兰的利益。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充分证明了乌克兰目前并不愿意加入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次地区一体化组织。2011年12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维奇表示乌将不会加入关税同盟和其他国际组织,因为不排除他们超出经济范畴而成为具有政治色彩组织的可能性。[2]哈萨克斯坦国内对成立欧亚经济联盟同样存在反对声音,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就坦言,批评者认为成立该超国家组织将使哈丧失部分。

从独联体外部环境来看,后苏联空间是当代世界地缘政治中心之一,各世界大国和及其区域组织都力求增加对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欧盟、美国、中国以及独联体南部的伊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穆斯林国家都纷纷加强了与独联体各国多领域的合作。欧盟十分重视发展与独联体国家特别是欧洲部分邻国的关系,倡导启动了文中提及的“东部伙伴关系”计划。“9·11”之后,美国以阿富汗战争为契机加强了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在、能源投资等影响独联体国家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美国人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另外,谋求穆斯林世界领导地位的伊朗、实力日益增强的北约成员国土耳其、财力雄厚的沙特阿拉伯等穆斯林国家也同中亚国家展开了一系列能源等领域的经济、文化合作,均想成为该地区发挥主导作用的政治力量之一。各方势力在后苏联空间的角逐及独联体国家外交多元化增加了独联体地区一体化的不确定性。2011年10月摩尔多瓦最大议会政党表示赞同摩加入关税同盟。随后欧盟立即表态称一旦摩尔多瓦加入关税同盟,将取消所有对摩贸易优惠制度。相信摩政府在权衡之后会打消加入这一次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念头。

(2)独联体内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制约着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经济一体化程度主要取决于俄罗斯的经济实力。 俄罗斯201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5900美元,分别约是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7.2和7.3倍[3]。由于独联体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大多数国家面临经济转型的巨大压力,对于完全开放市场、取消关税和配额限制仍需一个过渡期。俄罗斯在普京执政以来,一直奉行“国家利益至上”的务实外交,外交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是否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是俄推动独联体一体化关键因素。近年来俄大幅提高对乌克兰、白俄等国的天然气供应价格,俄白双方经贸纠纷不断,甚至多次出现冲突与对抗。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制约独联体框架内的经济一体化发展。

(3)鉴于独联体地区对俄罗斯的重大地缘政治意义,俄不惜运用经济杠杆拉拢独联体国家,推动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包括以优惠价格和优惠付款方式提供能源供应,为独联体其他国家的产品进入俄罗斯市场提供便利等。这当然加大了俄罗斯的经济负担。因此不难看出,俄罗斯能否在该地区起到真正的领导作用关键看自身经济是否能够率先复兴,足够吸引其他独联体国家,在现代化建设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4)全球性经济危机及其后果和成员国经济实力的日渐恢复是当前影响独联体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是区域一体化的内在动力,也是一体化深入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因素是独联体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双刃剑,一方面由于独联体内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制约着一体化深入发展,另一方面又使区域合作组织的成员国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2009年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使独联体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整体下降7%[4]。2009年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使独联体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整体下降7%[4],独联体内部的外贸总额由2008年的2.46亿美元减少到2009年的1.58亿美元,下降了35.8%。[5]俄罗斯第一副总理、独联体经济理事会主席伊戈尔·舒瓦洛夫表示,在独联体未能实现的潜力(经济潜力只发挥了20%)和新的一体化进程中蕴涵着尽快克服经济危机的机会。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关税同盟成员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之间的贸易额2010年同比增长了21%,达到884亿美元。2011年将超过1100亿美元。白俄罗斯的油气消费主要依靠从俄进口,如果白不加入关税同盟,那么白将按国际市场价格从俄进口油气,那将严重冲击白工业经济发展。此外,白97%的食品出口到俄罗斯,如果白被拒在关税同盟之外,白经济将受损严重。

3结论

尽管独联体的一体化还面临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直不被外界所看好,但是近期独联体次地区的一体化,尤其是2012年1月1日统一经济空间在俄白哈正式启动后,确实突飞猛进,这标志着俄罗斯在欧亚地区的政治经济的影响正在不断扩大。而任何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对于区域外国家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独联体作为中国周边的重要地区之一,其经济、军事一体化进展与挫折都会对中国的经济和安全稳定产生一定影响。中国应全面分析独联体次地区一体化进程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应对措施,继续深化与独联体国家及其地区组织的各个领域的合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根纳季·博尔久戈夫.独联体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和存在的问题[EB/OL].俄新网..

[2]俄新社网站(2012-3-21)[EB/OL].

[3]2010年世界国家统计数据[2012-5-20][DB/OL].

地区经济一体化第4篇

[摘要]独联体成立20余年来,一直在曲折中发展。与整体一体化举步维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从关税同盟、中亚经济共同体、欧亚经济共同体、自由贸易区到统一经济空间,为了寻求该地区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确保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主导地位,俄转变了求全、求大的独联体模式,转向由点及面、循序渐进的一体化形式,谋求建立以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为基础欧亚经济联盟。但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也同样受到独联体地区一体化进程影响因素的制约,组织的发展及深化面临诸多挑战。

 

[关键词]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俄罗斯

[中图分类号]f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29-02

独立国家联合体(снг)成立于1991年12月8日,是一个非常松散的独立国家协调组织。独联体成立20余年来,形式意义大于实际内容,签署文件上千,但真正落实者寥寥,组织发展举步维艰。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为地区发展重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多层次、多水平、多速度的一体化局面。

 

1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回顾

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首先是以关税同盟为突破口的。1995年俄白哈签署关于成立关税同盟的协议。2000年在普京总统的提议下,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成立欧亚经济共同体。2007年10月俄白哈宣布在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内建立三国关税同盟,签署关于建立统一海关空间的协议。2009年关税同盟正式成立,2010年,关税同盟开始运转,标志着以俄罗斯为主导的苏联地区重新一体化的进程出现关键性的转折。2010年7月关税同盟海关法典在俄、哈、白三国正式陆续生效。2011年7月,在三国间建立统一海关空间,完全取消海关关境。2011年11月,俄、白、哈三国领导人签署欧亚经济一体化宣言,指出2012年1月1日启动以世贸组织规则为基础的统一经济空间,并最终在2015年建立欧亚经济联盟。2011年10月吉尔吉斯斯坦加入关税同盟,2012年1月1日取消成员国间所有贸易、资本和劳动力流动的壁垒,统一经济空间在俄、白、哈开始启动。自2012年2月1日起,由欧亚经济委员会取代关税同盟委员会成为关税同盟和欧亚经济空间的管理机构。

 

从上述时间表可以看出,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由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次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并被媒体认为是独联体地区最为顺利的一体化计划。首先,该计划采取灵活务实的一体化模式,以建立统一海关空间为突破口,逐步发展到其他经济、人文、政治、军事领域。从关税同盟到欧亚经济联盟,就连普京提出的带有浓烈政治色彩的欧亚联盟也是着重在经济上做文章,让独联体国家从政治高层、商业人事到普通老百姓都能切切实实体会到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其次,放弃了求全的一体化模式,先同与俄关系最为密切、经济发展程度最为接近的白联合,深化发展经济一体化,待取得一定成果之后再视情况发展其他独联体国家。正是摆脱了过去独联体僵化空洞的发展模式,关税同盟等次地区经济一体化才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但即便是进展最为顺利的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也同样受到独联体地区一体化进程影响因素的制约,组织的发展及深化面临诸多挑战。

2影响独联体框架内次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独联体框架内次地区经济一体化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从独联体内部来看,一方面,由于独联体地区对俄罗斯的重要地缘政治意义,俄罗斯高层顺应民心加快一体化进程。俄罗斯大部分居民支持独联体一体化达到新的水平。全俄社会舆论调查中心2011年11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8%的人积极看待在后苏联空间成立联合体的问题。更有调查显示,目前有56%的居民赞成保留苏联,只有22%反对。[1]另一方面,独联体其他国家担心与俄罗斯的一体化终将使其丧失主权。与欧盟内英、法、德、意四大经济体起主要作用不同,俄罗斯在独联体可谓独占鳌头,是该地区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占后苏联空间的3/4,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占世界首位。俄罗斯的强大让周边相对弱小的近邻国家产生了“不安全感”。俄罗斯力邀基辅加入关税同盟,许诺将以俄国内能源价格供应乌克兰,面对如此大的诱惑,乌克兰仍坚持以“3+1”的模式与关税同盟合作。此前亚努科维奇曾表示基辅是否加入关税同盟取决于俄罗斯入世后该组织的工作成果及是否符合乌克兰的利益。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充分证明了乌克兰目前并不愿意加入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次地区一体化组织。2011年12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维奇表示乌将不会加入关税同盟和其他国际组织,因为不排除他们超出经济范畴而成为具有政治色彩组织的可能性。[2]哈萨克斯坦国内对成立欧亚经济联盟同样存在反对声音,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就坦言,批评者认为成立该超国家组织将使哈丧失部分主权。

 

从独联体外部环境来看,后苏联空间是当代世界地缘政治中心之一,各世界大国和及其区域组织都力求增加对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欧盟、美国、中国以及独联体南部的伊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穆斯林国家都纷纷加强了与独联体各国多领域的合作。欧盟十分重视发展与独联体国家特别是欧洲部分邻国的关系,倡导启动了文中提及的“东部伙伴关系”计划。“9·11”之后,美国以阿富汗战争为契机加强了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在颜色革命、能源投资等影响独联体国家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美国人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另外,谋求穆斯林世界领导地位的伊朗、实力日益增强的北约成员国土耳其、财力雄厚的沙特阿拉伯等穆斯林国家也同中亚国家展开了一系列能源等领域的经济、文化合作,均想成为该地区发挥主导作用的政治力量之一。各方势力在后苏联空间的角逐及独联体国家外交多元化增加了独联体地区一体化的不确定性。2011年10月摩尔多瓦最大议会政党表示赞同摩加入关税同盟。随后欧盟立即表态称一旦摩尔多瓦加入关税同盟,将取消所有对摩贸易优惠制度。相信摩政府在权衡之后会打消加入这一次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念头。

(2)独联体内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制约着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经济一体化程度主要取决于俄罗斯的经济实力。 俄罗斯201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5900美元,分别约是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7.2和7.3倍[3]。由于独联体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大多数国家面临经济转型的巨大压力,对于完全开放市场、取消关税和配额限制仍需一个过渡期。俄罗斯在普京执政以来,一直奉行“国家利益至上”的务实外交,外交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是否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是俄推动独联体一体化关键因素。近年来俄大幅提高对乌克兰、白俄等国的天然气供应价格,俄白双方经贸纠纷不断,甚至多次出现冲突与对抗。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制约独联体框架内的经济一体化发展。

 

(3)鉴于独联体地区对俄罗斯的重大地缘政治意义,俄不惜运用

经济杠杆拉拢独联体国家,推动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包括以优惠价格和优惠付款方式提供能源供应,为独联体其他国家的产品进入俄罗斯市场提供便利等。这当然加大了俄罗斯的经济负担。因此不难看出,俄罗斯能否在该地区起到真正的领导作用关键看自身经济是否能够率先复兴,足够吸引其他独联体国家,在现代化建设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4)全球性经济危机及其后果和成员国经济实力的日渐恢复是当前影响独联体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是区域一体化的内在动力,也是一体化深入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因素是独联体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双刃剑,一方面由于独联体内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制约着一体化深入发展,另一方面又使区域合作组织的成员国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2009年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使独联体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整体下降7%[4]。2009年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使独联体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整体下降7%[4],独联体内部的外贸总额由2008年的2.46亿美元减少到2009年的1.58亿美元,下降了35.8%。[5]俄罗斯第一副总理、独联体经济理事会主席伊戈尔·舒瓦洛夫表示,在独联体未能实现的潜力(经济潜力只发挥了20%)和新的一体化进程中蕴涵着尽快克服经济危机的机会。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关税同盟成员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之间的贸易额2010年同比增长了21%,达到884亿美元。2011年将超过1100亿美元。白俄罗斯的油气消费主要依靠从俄进口,如果白不加入关税同盟,那么白将按国际市场价格从俄进口油气,那将严重冲击白工业经济发展。此外,白97%的食品出口到俄罗斯,如果白被拒在关税同盟之外,白经济将受损严重。

 

3结论

尽管独联体的一体化还面临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直不被外界所看好,但是近期独联体次地区的一体化,尤其是2012年1月1日统一经济空间在俄白哈正式启动后,确实突飞猛进,这标志着俄罗斯在欧亚地区的政治经济的影响正在不断扩大。而任何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对于区域外国家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独联体作为中国周边的重要地区之一,其经济、军事一体化进展与挫折都会对中国的经济和安全稳定产生一定影响。中国应全面分析独联体次地区一体化进程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应对措施,继续深化与独联体国家及其地区组织的各个领域的合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根纳季·博尔久戈夫.独联体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和存在的问题[eb/ol].俄新网.http://rusnews.cn/xinwentoushi/20111221/ 43263480.html.

 

[2]俄新社网站(2012-3-21)[eb/ol]http://pda.ria.ru/world/20120321/602157382.html.

[3]2010年世界国家统计数据[2012-5-20][db/ol]http://iformatsiya.ru/tabl/567-vvp-na-dushu-naseleniya-2010.html.

 

[4]александр быков,россия и снг в посткризисном мире,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жизнь[j/ol].俄罗斯社科与人文科学电子期刊网,2011(4).

地区经济一体化第5篇

[摘要]独联体成立20余年来,一直在曲折中发展。与整体一体化举步维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从关税同盟、中亚经济共同体、欧亚经济共同体、自由贸易区到统一经济空间,为了寻求该地区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确保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主导地位,俄转变了求全、求大的独联体模式,转向由点及面、循序渐进的一体化形式,谋求建立以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为基础欧亚经济联盟。但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也同样受到独联体地区一体化进程影响因素的制约,组织的发展及深化面临诸多挑战。

 

[关键词]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俄罗斯

[中图分类号]F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29-02

独立国家联合体(СНГ)成立于1991年12月8日,是一个非常松散的独立国家协调组织。独联体成立20余年来,形式意义大于实际内容,签署文件上千,但真正落实者寥寥,组织发展举步维艰。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为地区发展重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多层次、多水平、多速度的一体化局面。

 

1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回顾

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首先是以关税同盟为突破口的。1995年俄白哈签署关于成立关税同盟的协议。2000年在普京总统的提议下,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成立欧亚经济共同体。2007年10月俄白哈宣布在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内建立三国关税同盟,签署关于建立统一海关空间的协议。2009年关税同盟正式成立,2010年,关税同盟开始运转,标志着以俄罗斯为主导的苏联地区重新一体化的进程出现关键性的转折。2010年7月关税同盟海关法典在俄、哈、白三国正式陆续生效。2011年7月,在三国间建立统一海关空间,完全取消海关关境。2011年11月,俄、白、哈三国领导人签署欧亚经济一体化宣言,指出2012年1月1日启动以世贸组织规则为基础的统一经济空间,并最终在2015年建立欧亚经济联盟。2011年10月吉尔吉斯斯坦加入关税同盟,2012年1月1日取消成员国间所有贸易、资本和劳动力流动的壁垒,统一经济空间在俄、白、哈开始启动。自2012年2月1日起,由欧亚经济委员会取代关税同盟委员会成为关税同盟和欧亚经济空间的管理机构。

 

从上述时间表可以看出,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由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次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并被媒体认为是独联体地区最为顺利的一体化计划。首先,该计划采取灵活务实的一体化模式,以建立统一海关空间为突破口,逐步发展到其他经济、人文、政治、军事领域。从关税同盟到欧亚经济联盟,就连普京提出的带有浓烈政治色彩的欧亚联盟也是着重在经济上做文章,让独联体国家从政治高层、商业人事到普通老百姓都能切切实实体会到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其次,放弃了求全的一体化模式,先同与俄关系最为密切、经济发展程度最为接近的白联合,深化发展经济一体化,待取得一定成果之后再视情况发展其他独联体国家。正是摆脱了过去独联体僵化空洞的发展模式,关税同盟等次地区经济一体化才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但即便是进展最为顺利的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也同样受到独联体地区一体化进程影响因素的制约,组织的发展及深化面临诸多挑战。

2影响独联体框架内次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独联体框架内次地区经济一体化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从独联体内部来看,一方面,由于独联体地区对俄罗斯的重要地缘政治意义,俄罗斯高层顺应民心加快一体化进程。俄罗斯大部分居民支持独联体一体化达到新的水平。全俄社会舆论调查中心2011年11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8%的人积极看待在后苏联空间成立联合体的问题。更有调查显示,目前有56%的居民赞成保留苏联,只有22%反对。[1]另一方面,独联体其他国家担心与俄罗斯的一体化终将使其丧失主权。与欧盟内英、法、德、意四大经济体起主要作用不同,俄罗斯在独联体可谓独占鳌头,是该地区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占后苏联空间的3/4,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占世界首位。俄罗斯的强大让周边相对弱小的近邻国家产生了“不安全感”。俄罗斯力邀基辅加入关税同盟,许诺将以俄国内能源价格供应乌克兰,面对如此大的诱惑,乌克兰仍坚持以“3+1”的模式与关税同盟合作。此前亚努科维奇曾表示基辅是否加入关税同盟取决于俄罗斯入世后该组织的工作成果及是否符合乌克兰的利益。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充分证明了乌克兰目前并不愿意加入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次地区一体化组织。2011年12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维奇表示乌将不会加入关税同盟和其他国际组织,因为不排除他们超出经济范畴而成为具有政治色彩组织的可能性。[2]哈萨克斯坦国内对成立欧亚经济联盟同样存在反对声音,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就坦言,批评者认为成立该超国家组织将使哈丧失部分主权。

 

从独联体外部环境来看,后苏联空间是当代世界地缘政治中心之一,各世界大国和及其区域组织都力求增加对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欧盟、美国、中国以及独联体南部的伊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穆斯林国家都纷纷加强了与独联体各国多领域的合作。欧盟十分重视发展与独联体国家特别是欧洲部分邻国的关系,倡导启动了文中提及的“东部伙伴关系”计划。“9·11”之后,美国以阿富汗战争为契机加强了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在颜色革命、能源投资等影响独联体国家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美国人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另外,谋求穆斯林世界领导地位的伊朗、实力日益增强的北约成员国土耳其、财力雄厚的沙特阿拉伯等穆斯林国家也同中亚国家展开了一系列能源等领域的经济、文化合作,均想成为该地区发挥主导作用的政治力量之一。各方势力在后苏联空间的角逐及独联体国家外交多元化增加了独联体地区一体化的不确定性。2011年10月摩尔多瓦最大议会政党表示赞同摩加入关税同盟。随后欧盟立即表态称一旦摩尔多瓦加入关税同盟,将取消所有对摩贸易优惠制度。相信摩政府在权衡之后会打消加入这一次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念头。

(2)独联体内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制约着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经济一体化程度主要取决于俄罗斯的经济实力。 俄罗斯201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5900美元,分别约是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7.2和7.3倍[3]。由于独联体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大多数国家面临经济转型的巨大压力,对于完全开放市场、取消关税和配额限制仍需一个过渡期。俄罗斯在普京执政以来,一直奉行“国家利益至上”的务实外交,外交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是否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是俄推动独联体一体化关键因素。近年来俄大幅提高对乌克兰、白俄等国的天然气供应价格,俄白双方经贸纠纷不断,甚至多次出现冲突与对抗。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制约独联体框架内的经济一体化发展。

地区经济一体化第6篇

关键词:地区经济;一体化;政府;产业

毋庸讳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抗拒的潮流。二者并驾齐驱,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主导。从国内来看,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协作水平最好、经济活力最强的三大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环渤海湾经济圈的一体化趋势也在逐步加强,通过一体化的聚集效应,又进一步强化了它们在国内经济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近几年,区域经济一体化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运动中都处于兴盛阶段,理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实践运动方兴未艾,国内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发展区域经济所实施的一个重要战略。在此背景下,应当对经济一体化本身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一、政府间的协调与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因素

从国际上看,无论是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非洲经济共同体还是APEC会议,无一不是由一国政府代表本国出面参与各种会议并签署协议。从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上看,无论是单一商品的经济一体化(如欧洲煤钢共同体),还是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全面的经济联盟以及完全的政治一体化等,都是由各国政府出面签订相互给予对等优惠待遇的有关协议。如果没有政府的参与,经济一体化就不可能真正能实施起来,也就不可能达到现在这种一体化的程度。从国内来看,现在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三个经济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也都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的由政府出面协调成立的组织。政府的职能之一就是要弥补市场失灵,抛开经济一体化,政府也仍然要参加经济管理。实施经济一体化,就更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参与。政府凭借其强势地位,通过各种强制性措施,整合制度与规则,迅速获得社会认同并付诸实施,省去经济主体为签订契约、开展并监督其实施过程的许多交易成本。通过政府间的各种互利的优惠协议的签署,使民营资本和企业在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地区内进行各项经济活动时节省大量的交易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提升经济增长质量,这也就是实施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政府必须参与的原因之一。

二、经济的一体化必须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许多学者在谈到经济一体化时,都注意到了政府对经济一体化的关键作用。有关经济一体化的各种报道也往往侧重于各级政府之间达成的协调机制、各种经济协调组织成立等,而忽略了一体化中市场的基础地位。这会给人一种误导,认为经济一体化只要政府大力推动就可以实现。其实不然,从国际社会看,目前较为成功的欧盟的经济一体化,其成员国都经历了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不包括新近加入的前东欧国家,它们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许多国家在市场经济中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从我国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追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自求平衡,产业体系的特征就是大而全、小而全。当时的经济运作方式完全是有政府全力推动的,市场基本上没有发挥任何作用,但它也属于一种经济一体化模式,但由于这种经济一体化模式缺乏市场基础,从实际效果来看,它是失败的。目前经济一体化水平较高的是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在我国刚实行改革开放时,这两个经济区并未提出经济一体化,国内学者也没有提出在这两个地区实施经济一体化的主张。但是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发展,近两年来,有关这两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研究著述颇多,实际上,主要是由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力量不断地摧毁着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传统领域的统治地位,推动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必然会强化专业分工,相互的经济依赖性也自然随之增强,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必然会显现出来,从而也促成其在理论界的研究和提上政府经济管理活动的议事日程。

三、经济一体化的理论研究往往滞后于实践运动

1953年以前,在国际经济学标题索引中找不到“经济一体化”一词。但是现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程却始于1951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巴黎条约》。伴随着欧洲共同体的正式成立,有关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才日渐增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但是,总体来看,一体化的理论主要是针对西方尤其是西欧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而进行的,以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为研究对象的一体化理论相对较少。而且,其理论也往往是在一体化的实践运动中出现新现象以后,相关的理论研究才应运而出,而很难做到从理论上提前进行科学的预见。从我们国内看,改革开放前有关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主要源自于前苏联的地域生产综合体,改革开放初期,虽然我们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但更多的理论还是处于要不要市场经济等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上,对于如何建设市场经济的讨论尚未展开。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建设市场经济的讨论风起云涌,但对于经济一体化的理论研究不多,即使有一体化的研究,更多的也是侧重于对国外一体化理论的介绍,很少有将国外一体化理论与国内经济一体化运动相结合的。直到近两年,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一体化运动的客观要求,理论界掀起了一股经济一体化的热潮,这是可喜可贺的。但是,这种一体化的研究相对于国内经济一体化的运动来说是滞后的。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应当是:理论源自实践、高于实践、指导实践。无论从国际社会和国内的经济一体化运动来看,有关一体化的理论总体上是滞后于一体化的实践,一体化的理论往往是针对已经付诸于实践的一体化运动进行事后的探讨和总结,丧失了理论的前瞻性。如果一体化运动一开始就能够得到理论上的指导,相信一体化运动会少走弯路,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经济的一体化促进了专业分工,增强了经济互补性

许多学者都强调实施一体化的区域内部相互之间应当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其实,经济互补性只是实施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从理论上讲,发展中国家缺少资本,资本作为生产的稀缺性要素,如果说资本投放到发展中国家,那么它的投资回报率会很高,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经济的互补性很高,应当有大量的发达国家的闲置资本投向发展中国家,但实际的结果却并非如此。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随之出现了两种倾向:第一,发达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第二,产业内贸易大大增多,产业竞争加剧。

对此,传统的经济理论并没有从一体化角度进行解释,这一方面表明在传统理论中并不认为经济互补性是进行经济一体化的充分条件;另一方面也表明对于经济互补性和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传统理论对此并未有较深入的研究。从一体化理论的角度讲,这一时期国际经济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就是以欧共体的成立为代表的经济一体化运动的兴起,而欧共体的成员国恰恰是当时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根据斯密定律:市场规模限制专业分工。只有当区域实行了经济一体化以后,由于市场规模的扩大,专业分工会越来越细化,从而经济的互补性也会越来越凸显。也就是说,经济互补性未必是实施一体化的前提条件,但是通过实施经济一体化以后,经济一体化的区域内的经济互补性会增强。

很多学者在谈到经济一体化时,都强调经济一体化的各成员单位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必须强。从经济互补性的角度看,在一体化的过程中,强调经济的互补性的目的是为了强调通过实施一体化,使一体化的各成员单位之间加强贸易往来,促进经济发展。但是,经济互补性不是决定是否实施经济一体化的唯一标准。1956年,理查德・李普西和凯尔文・兰卡斯特总结了前人的理论分析,创立了“次优理论”。即“如果一般均衡体系中存在着某些情况,使得帕累托最优的某个条件遭到破坏,那么即使其他所有的帕累托最优条件都得到满足,结果也未必是令人满意的,换句话说,假设帕累托最优所要求的一系列条件中有某些条件没有得到满足,那么,帕累托最优状态只有在清除了所有这些得不到满足的条件之后才能达到”。次优理论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一个地区在构建一体化的过程中,也许它不如其他进行一体化建设的区域内的各成员单位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强,但是,这决不表明这个地区的一体化建设一定会比那些经济互补性强的地区差。

五、一体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一体化是一个综合性的、多维度的、动态的概念。从一体化所涵盖的角度讲,一体化可以实现一国内部的地区经济一体化、跨国界的几个国家的经济一体化,也可以是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从一体化程度的高低讲,一体化可划分为五种形式: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一体化和政治经济一体化。从一体化的实施步骤上看,即可以先从某一产业实施一体化,也可以在所有经济领域内同时实施一体化。从一体化的推动力量上看,既有以市场化为基础的政府主导型一体化(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实行这种一体化),又有以计划体制为基础的政府主导型一体化。从上述对一体化的分类可以看出,一体化的概念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从一定角度上讲,一体化本身是一个概念群,所涉及到的理论也就构成了一个理论群。对于一体化的理解,因当是动态的,作为一种具有多维度特性的一体化概念,对它的理解不能僵化。

六、一体化是手段,不是目的

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许多人也认为,通过实施经济一体化战略,就能够为本国或本地区带来许多经济利益。例如,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可以用较低的价格获得投资品和中间产品的进口,获得国外储蓄,以及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输入观念、技术和制度等,以帮助其成功绕过一些传统的实现快速增长的障碍,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有失偏颇的。加入一体化组织本身并不是一种可以依赖的、能促进持续的经济增长的基础。加入一体化的国家和地区必须在实施一体化战略的同时采取互补性的、明确的、连贯的政策和制度,才有可能将加入一体化所带来的潜在的经济利益变为现实的经济利益。决定经济增长的基础因素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技术进步,加入一体化只是有助于这些基础因素的出现。一体化是我们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参考文献:

[1] 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0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国内及国际区域合作[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地区经济一体化第7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地方政府行为;职能转变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078-02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必然的趋势。但是,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还很低,发展的速度还比较慢,尤其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行政区划存在矛盾和冲突。在现有的行政体制内,每一个行政区划就是一个政治经济实体和地方利益主体,这样就势必构成贸易壁垒和行政壁垒,影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区域统一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打破行政区经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必须优化地方政府的行为。

1 发展行政区经济给区域经济一体化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1)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妨碍统一、竞争、有序市场的建立。打破计划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行政分隔,建立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当前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搞地方主义,大力发展行政区经济直接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大障碍。行政区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企业竞争中渗透着强烈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市场经济下的分权使地方政府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有发展地方经济和增加地方财政的责任,成为地方政府积极主动地推动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但同时各地方政府纷纷采取地方保护的政策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企业,会以政府行为介入市场竞争,运用行政手段防止资源流出,从而限制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有关部门发现,目前地方保护行为已经由过去禁止本地资源外流主要转变为限制外地产品进入当地市场为主;保护手段则由直接下发“红头文件”为主转变为制定一些当地产品才具备的所谓的技术、质量、环保和安全标准,达到限制外地产品的目的;保护范围从产品扩大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各自制定所辖区的经济政策,为了自身利益封锁市场,导致“行政区经济”现象愈加突出,区域经济格局难以形成。

(2)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造成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地方政府的行为取决于拥有实际决策权的地方政府官员,他们追求的是政绩的最大化。而行政性分权与地方政府职能的加强把地方政府培育成强有力的投资主体,同时又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约束。于是,在政绩最大化而又缺乏约束的条件下,各地方政府掀起了“投资热”、纷纷上项目、搞形象工程。各地方政府在效果上急功近利,热衷于周期短、效益快的项目投资,而农业、交通设施等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这就必然造成了重复建设、结构趋同和效益低下。

(3)地方政府的“反宏观调控”行为阻碍区域经济统一、协调发展。如果说地方保护主义是地方政府横向上对区域市场分割的话,那么,反宏观调控行为则是在纵观上对经济权限的限制。为了保证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协调统一发展,中央政府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制定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政策,如产业布局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在目前市场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能够弥补市场缺陷,促进市场体制的完善和市场机制的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但是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利用自己能调控地方经济发展的权力,对中央的政策予以“变通”,实行有利于发展本地区经济的政策。地方政府这种经济行为严重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地方的有效贯彻实施,不利于区域经济的统一协调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地方政府以行政区划为界发展“行政区经济”逐渐成为我国经济一体化的障碍。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根本原因,不是行政区划而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异化。

2 打破“行政区经济”,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优化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对策

(1)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有自己准确的角色定位,使地方政府从传统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从“管制政府”到“服务政府”、从“权力政府”到“责任政府”。当前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主要是弱化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强化政府的社会职能。

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责是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框架下推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增进当地居民的利益。地方政府应该通过提供各种公共物品,间接地达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而不是直接推进当地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必须摆脱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市场的做法,尽快退出经营、竞争性的投资领域,建立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各种社会事务不断增加,地方政府社会管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必须迅速、有效地增加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

在地方政府与企业关系上,地方政府不应该对企业进行直接的管理与控制,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符合市场经济环境的“游戏规则”和公平的竞争机制。地方政府主要通过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经济指标的、重大竞争性项目的落实来对企业进行宏观的指导。地方政府还应该督促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当地的市场经济秩序,建立有效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契约机制来确立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委托-关系,努力克服自身的“准市场行为”,减少各地行政力量对企业的控制。

地方政府应大力发展第三部门,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治理和服务社会。第三部门的发展使转变政府精简和职能转变变得容易。由于社会的复杂化,地方政府必须缩小职能范围,做好自己的应做的基础性工作,而第三部门的非营利性、组织性、自愿性等特点成为地方政府理想的合作者以及地方政府分离出去的职能的承担者,可以代替地方政府对企业活动进行监督和提供服务等。地方政府要加快向社会组织转化政府的一部分职能,将政府目前所承担的技术性、行业性、服务性、协调性职能转交给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公共服务组织和社会自治组织,合理地界定政府和社会的功能“边界”。这样就使地方政府摆脱了很多具体事务,提高宏观调控的和监督管理的能力和效率,还能协调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由此,地方政府要在给予第三部门适当的资助和进行必要监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治理社会和服务社会。

(2)加强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刚性约束。在当前市场作用还不尽完善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在本地区内做出一些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大力发展行政区经济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原因除了一些制度性的因素外,还和地方政府的约束机制不力有关。为了规范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合理行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地方政府的刚性约束机制。

①法律约束。即通过健全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对地方政府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当前,随着地方政府职能的扩张,地方政府具有在现有的制度体系内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力和手段,如果不对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进行约束,极易导致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非理。当前,造成我国地区垄断的主要原因则是缺乏对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有效的法律约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应尽快制定出若干针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有关法律、法规。

②风险约束。在我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一般不必承担因决策失误而带来的风险成本。我国地方政府的官员作为中观决策者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机构的决策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企业的决策者必须对企业的生死存亡负责,企业的利润关系着决策者的前途,而地方政府官员的不必负担经济上的盈亏责任,个人的升降奖惩也不是依靠市场来评定,这就助长了地方政府在处中央和地方关系、地方与地方关系中的博弈心理。于是在发展区域经济中,各地方政府总是选择自认为对本地区最有益的经济行为,而不顾区域经济的整合发展。因此,在当前的体制转轨时期,必须构建一种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防止地方政府因风险约束不力而采取的博弈行为。

③组织约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必须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建立跨行政区的行政组织,避免各地区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实现区域经济的整体利益。当前,由于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并不到位,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必要组建由地方政府组成的跨行政区的经济协调管理机构,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其职责和权限,使地方政府的相关职能向经济协调管理机构转移。比如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市场规划、重大项目决策方面的协调统一;统一规划和管理区域公共资源;统一进行开发项目融资和投资管理,统一规划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体系和生产环境保护与建设等。

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机制

在过宽的政府职能下形成的地方政府官员考核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地方政府发展行政区经济的原因。因此,要在“服务型政府”的前提下,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进现有的政绩考核机制,打破行政区经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形成。

以往我国地方政府及其官员考核中过分注重经济增长指标的考核办法,不可避免地导致地方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活动,过分追求任期内直接的、看得见的短期经济效益,大力发展“行政区经济”,而忽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当前,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科学的地方政府考核指标体系。不仅要关注区域的经济增长的数量指标,更应该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社会效益、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指标;应该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减少地区之间矛盾和冲突列为对地方政府官员进行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以避免地方政府短期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地方行政的着力点和政绩考核的侧重点,唯有如此,政府才能取信于民,巩固自身存在的民意基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会有所转移,因此,地方政府的政绩考评的具体内容必须作及时相应的调整。

参考文献

[1]杨龙.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政治分析[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统一市场建设”课题组.中国国内地方保护的调查报告-基于企业抽样调查的分析[J].经济研究资料.2004,(6).

[3]姜德波.地区本位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