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结构化债券投资(合集7篇)

时间:2023-06-29 16:41:40
结构化债券投资

结构化债券投资第1篇

关键词:债券市场;商业银行;利率曲线

中图分类号:F830.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92(2007)05-0003-03

一、中美债市的结构差异

债券市场是通过债券和票据的金融工具将长期资金融通给借款人的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于完善资本市场结构,深化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债券资本市场对于改善国内融资结构,减少对国际资本市场的依赖,消除对外部融资过度依赖造成的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现象,增强一国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自亚洲金融危机后,发展中国家国内本币债市的发展,对于增加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也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内本币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金融发展和提高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部门的促进作用,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2004年末,我国债券市场余额为GDP的32%,同期日本和美国的经济债券化比率分别是192%和163%;2005年我国债市发行量为41791亿元,市场规模为72172亿元。与资本市场发展先进的国家美国相比,除了市场规模的差异外,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和美国债券市场结构还在以下几个万面,存在着明显差距。

(一)债券种类数量差异

由表1和表2可知,截止2005年9月末,按照债券发行主体分类,我国债券市场上的债券品种只存在着3种类型:财政部发行的政府债券(国库券)、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债、企业发行的企业债(包括企业短期融资债)。虽然各发债主体由于发行债券的期限、发行方式、付息方式以及期限等债券具体条款存在差异,从而具体不同债券有不同的叫法和名称,但发债主体类型单一化的实质并没有改变。不同债券发行主体由于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角色差异,其融资目的存在较大差异,比如政府债券主要为调控货币体系的整体流动性,金融债券为补充金融机构资本金,只有企业发债才对建立金融部门和实体部门间的联系通道最为直接。而从美国债市品种数量上看,债券发行人的种类要多得多,就官方发债主体而言,就有财政部(国库券)、地方政府(市政债券)、联邦机构(federaI agency,联邦机构债券)等;同时,主要为管理基础债券风险的衍生债券品种种类也很多,这些表外债券的发行人多为市场中介机构,这些债券的发行也并出于发行人的融资需求,在大部分情况下,只是出于管理债券市场风险的需要。

(二)债券品种结构差异

我国债券市场结构不但单一,而且分布比较集中。从发行人角度,我国债券市场只存在着3种类型,且基本分布在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上,企业债券的占比很少。由表1可看出,企业债券仅占了债券市场的2%份额,而国库券和金融债分别占了58%和40%的市场份额。我国债券市场规模本就有限,因此,从中国债券市场的品种结构看,债券市场的一大融资功能是为金融机构自身服务的,金融债券比重大的结果是造成了资本在金融体系内部的循环,而非便利资本流向实体经济领域发挥直接的生产功能。我国债券发行主体的单一化和企业债券比重的过少,说明我国实体经济部门通过债券资本市场从金融体系融通资金的能力还很有限,债市的基本功能和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还比较有限。从表2看,美国债币的品种分布就比较平均,国库券、市政债券和联邦机构债券三者合计的政府债券市场占比为35%,抵押债券和公司债券两者合计的企业债券市场占比为44%,剩下的市场份额则基本上为金融中介机构发行的、特殊类型的表外衍生型证券。可见,美国债市上的品种结构分布比较平均,企业债券占主要比重,表明美国债券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比较直接和紧密,对真实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自然也就较大。

二、中国债市结构单一化的原因

(一)缺少利率形成曲线

利率曲线反映了市场对不同期限资本时间价值的评判和未来经济走势的看法。与美国债市相比,我国债券市场品种单一、分布不均态势的一大重要原因,在于利率非市场化和债券市场不发达造成的利率形成曲线(yieIdcurve)缺失。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由于风险较少,流动性较大,本身就是利率曲线的构成基础和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缺少利率形成曲线,对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发行影响较低,因而也容易发行成功。但单个企业和财政部、金融机构相比,大多发行规模较少,因此,没有利率曲线的定价参考作用,企业债券发行的难度大大增加。利率曲线对不同类型债券发行影响的不同作用,造成了我国债市品种较为结构单一和分布不均的根本性因素。造成我国利率曲线缺失的直接原因,在于我国债币市场化发展程度较低,资本市场不发达,货币市场不完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两者间的发展不配套等金融领域的深层次原因。

(二)债市发展开放程度差异

债市开放包括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对内开放意味着债券发行门坎的降低,市场决定发行的成败:对外开放意味着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债币的便当,它需要资本项目的开放等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的支持。债市的开放与债币的市场化进程是直接联系的,债市市场化程度越高,债币的开放程度也就越大。债币对内开放要求发行进程中的备案制,而我国当前债券发行仍实施核准制,说明我国债市对内开放程度较低。比如,我国《企业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虽然规定了企业短期融资债券的发行实行备案制,但融资余额仍须由中央银行核准;《证券融资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同样也规定有相同的内容,并且券商也不具备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时机选择,只能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安排短期融资券的发行时间。由于我国资本项目的管制和资本市场的不对外开放,债市的对外开放更是程度较低。

(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重资本化

入世使我国的经济、金融体系加速融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轨道。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国外金融机构的竞争实力,增强我国金融机构抗击金融开放后带来的国际资本冲击和风险增加能力,依照国际惯例改善资本结构,我国各种金融机构纷纷加大了次级资本的发行力度。如为了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增加证券公司的流动性,我国与2004年颁布了《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为了增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2004年9月,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暂行办法》;为了增加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我国与2001年颁布了《商业银行长期债券管理办法》。各种规范金融机构债券发行法规和管理办法的出台,极大的促进了金融机构债券的发行速度,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资本实力。2004年和2005年,我国政府债券(包括中央银行债)的发行量分别为44333亿元和69253亿元;同期金融债券发行为5123亿元和7117亿元;同期企业债券发行仅为326亿元和2078亿元。金融债券大多期限较长,可见金融机构重资本化和重组需要进行的债券发行,造成了我国债券市场结构中金融债集中的一大重要原因。

三、发展我国债市的措施建议

(一)吸引国际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债券发行市场债券市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债市运行效率的提高和增加稳定性,促进债市有效性的发展。国际金融机构作为国际债券市场上的资深参与者,吸引其进入国内债券发行市场,不仅可以增加我国债券品种的数量,改善我国债券市场结构;而且由于国际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运行示范作用,可在规范我国债券市场运行,完善债市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消除投资者多元化尤其是国外投资者进入国内债券市场的政策和管理障碍方面,起到一个“催化剂”(catalytic roIe)的作用。国际金融机构对新兴债市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从2000年到2005年,各多边发展银行(multilateral development banks,MDBs)在24个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债券市场进行了534次债券发行,发行规模达52亿美元;中国也在2005年首次发行了国际机构债券,但数额仅为21.3亿元。要能有效吸引国际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债券发行市场,除了需要完善我国的债市基础设施外,还需要在以下儿个方面下工大:公开、透明、健全的管理框架;完善的信息披露管理制度;运转高效的结算安排体系;投资基础多元化,发展机构投资者;非歧视性的税收和汇率控制体系。

(二)吸引国际投资者进入国内债券市场

与吸引国际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债券发行市场一道,吸引国际投资者进入国内债市,对于改善我国债券品种单一化局面,促进债市深化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外国机构投资者进入我国债市可以起到增加我国债市流动性的作用,外国机构投资者的雄厚资本实力和在固定收益资本市场的运作经验,可以在我国债市上发挥主要交易商和做市商的功能;外国投资者不但拓展我国债市投资基础,还可通过示范作用引入国外债市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当前我国债市对外国投资者是基本封闭的,阻碍国际投资者进入我国债市的因素表现在多个方面,如资本管制、债市市场基础设施不完善,债市管理体制不透明,财税体系不配套等。在当前我国金融市场有效开放的前提下,外资对我国债券市场的投资渠道有限,只能通过QFII单一渠道进入。而我国QFII过渡设立的初衷,是允许国外投资者投资国内股票市场,目的是为股市“开匣放水”,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股票。截至2006年7月底,我国共批准了45家QFII,74.95亿美元外汇额度QFII共汇入本金约合人民币511亿元,基本上用于股票投资。QFII投资相对稳健,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只要我国能够开发出合适的债券品种,吸引国际投资者进入国内债市,应该难度不大。吸引国际投资者进入国内债券市场,对于改善我国债券投资者的组成机构,扩大我国债市规模,具有重要作用。

(三)完善国内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包括相关金融立法,完善监管和自律组织机构,培育债市发展的中介组织机构,如评级、法律、会计、审计中介机构,健全会计体系和信息披露体系等。债市发展带来债市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市场化程度提高要求增强债市运行效率。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包括健全的法律体系、严格的会计和审计标准,以及良好的政治环境。制度环境与市场纪律间显然存在着强的正相关关系。一方面,强的制度环境总是对应着强有力市场纪律约束;另一方面,制度环境完善总是可以增强市场纪律的约束作用。市场纪律(market discipline)包括市场监测(market monitor信贷已成为银行最重要的消费信贷业务之一。发展住房消费信贷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商业银行经济效益,促进银行市场体系的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公共住房政策模式研究》姚玲珍,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06

结构化债券投资第2篇

今年3月,香港金管局CMU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簿记系统的联网;下半年,随着APEC财长会议的召开,亚洲债券基金二期的建立与发展亚洲债券市场讨论日益激烈,以及国际金融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的迫近,我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开始列入我国政府发展债券市场的日程之中

金融国际化突破口

债券市场是一国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债券市场的发展经验看,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是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自由化和国际化的突破口,是国家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重要体现。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债券市场的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银行业的跨国经营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全球化扩张不再仅局限于少数发达国家,而是开始向全球扩散;世界各国互相开放金融领域,金融机构、金融业务和债券市场的国界、地域限制逐步消失;巨额金融资本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在全球范围内自由转移,资金流动的数量和速度急剧增加;全球债券市场的关联度、结合度越来越高。

亚洲在推动本地区债市发展方面,也在不断进行努力。2003年6月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组织(EMEAP)与国际清算银行(BIS)合作建立亚洲债券基金一期,该基金采用国外机构投资国内外币债券的形式,要求投资于EMEAP的成员(除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外)发行的一揽子和准美元债券。

在这一背景下,不断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开放,也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加入WTO后金融服务业的逐步对外开放,我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和全球金融市场,各个行业在不断与国际接轨,作为金融市场重要子市场的债券市场也应与时俱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逐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狭义上的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是一种投资性开放,属于资本流动的范畴,是资金在国内与国际债券市场之间的自由流动。广义上的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包括投资性开放和服务性开放两方面,服务性开放一般是伴随着投资性开放而出现的,附属于投资性开放,因此投资性开放是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内容。本文所指的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就是投资性开放。

此外,债券的发行人、发行币种和投资人是构成一个债券市场最基本的要素,这三个基本要素中只要有任何一个要素可以超越国界,就可以说该债券市场就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外开放的。由于债券市场的这三种要素可能均对应着不同的国家,组成了多种债市对外开放的类型,每种类型的形式和特点可参见表1。

相对封闭的债市

从一国债券市场的形态来看,其对外开放主要有包括融资开放和投资开放两个方面。筹资方面比较常见的包括国内机构在境内发行外币债券、国内机构在境外发行外币债券、国外机构在境内发行本币债券、国外机构在境内发行外币债券;投资方面比较常见的包括国内投资人在境内投资外币债券、国外投资人在境内投资本币债券、国内投资人在境外投资外币债券、国外投资人在境内投资外币债券。

1.我国在债券筹资开放方面的发展情况

■ 国内机构境内发行外币债券的探索

去年,国家开发银行发行国开2003年美元债,是我国首只国内外币债券,开创了我国国内外币债券市场的先河。该只债券通过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运作的债券发行系统招标发行,发行对象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具有外币业务经营资格的金融机构。据说进出口银行也将步国开行后尘在国内发行美元债券。

国内机构境内发行外币债券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是民间持有一定规模的外汇,或外汇管制放松,人民币自由兑换程度较高。由于人民币尚未实现自由兑换,境内外币的供给是有限的,因此目前在国内外币债券市场的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

■ 我国机构境外发行外币债券融资

1982年1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日本债券市场发行了100亿日元的私募债券,这是我国国内机构首次在境外发行外币债券。1984年11月,中国银行在东京公开发行200亿日元债券,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国际债券市场。1993年9月,财政部首次在日本发行了300亿日元债券,标志着我国外债发行的正式起步。从1984年以来,财政部、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中信公司、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国内机构持续在境外发行外币债券,发行覆盖了欧洲、美国、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市场。

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包括财政部在内,我国机构在境外发行外币债券111亿美元。截至2004年10月,财政部累计发行外币债券22笔,金额超过110亿美元,集中于美元、日元和欧元3个币种,目前未到期余额约为87亿美元。

可以说,国内机构境外发行外币债券是我国债券最早的对外开放,但由于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完善,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境内机构境外发债需要经过严格审批,还没有完全放开。

■ 国外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还没有。

但关于允许国际机构在国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的讨论在近两年一直没有间断。据悉,世界银行属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FC)、亚洲开发银行(ADB)及日本协力银行(JBIC)等国际组织或国外金融机构已向有关政府部门提交了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的申请,目前相关政府部门正在协调制订有关制度。

按照目前的情况看,国际金融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指日可待,但在目前人民币尚不可自由兑换的情况下,预计会限定国外机构发行债券筹集的人民币资金必须用于国内投资。而在国际金融机构引入之后,必将会逐步向有资信的其它国外发行人开放,通过债券融资的开放来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

由于经济强劲发展的中国具有潜在的巨大筹资市场和投资机会,因此这种形式的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势必会得到很好发展,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之后,不必限定国外机构人民币筹资的用途,这种债券筹资的开放程度将会得到很大提高。

■ 国外机构在境内发行外币债券也还没有。

而且由于我国目前还不是一个完备的国际金融市场,货币自由兑换程度低,因此一般来说这种情形在近期也不太可能出现,即使允许个别国外机构在境内发行外币债券,这种情形也不会普遍出现,且所筹集的外币也往往会投资在境内或周边市场。

2.我国在债券投资开放方面的发展情况

国内投资者在境内投资外币债券取决于境内外币债券市场的发展情况。2003年国家开发银行在境内发行了一期美元债券,规模虽然只有5亿美元,且限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具有外汇经营权的金融机构,但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了投资外币债券的机会,实现了国内投资者境内投资外币债券的可能。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够发达,货币自由兑换程度低,因此国内机构和国外机构在国内发行外币债券的规模不会太大,国内投资者投资于境内外币债券的规模必然有限。

此外,2002年12月我国推出QFII制度,具有一定资质的国外投资者因此可通过QFII制度将外汇转换成人民币投资于我国国内的人民币债券。

从市场需求看,国外投资者投资于国内人民币债券的愿望较强,但鉴于QFII采用严格审批制度,目前的投资规模还不是很大。另外,我国的QFII制度只涉及到交易所市场,也就是说QFII目前只能投资于在交易所上市流通的债券,而我国债券市场主体部分―银行间债券市场,尚没有允许QFII进入投资债券。近期即将建立的亚洲债券基金二期,将采用国外机构投资国内本币债券的形式,投资于本地区货币计值的亚洲债券。

由于目前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国内投资者无法自由地利用人民币在境外投资外币债券。但持有外汇的国内投资者可以其外汇在境外进行外币债券投资。在2004年之前,国内投资者境外外币债券投资均通过在国外的分支机构或委托具备投资资格的机构进行;2004年3月,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与我国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中央债券簿记系统经过几年的酝酿后终于实现联网,内地经批准可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可通过跨越两个系统的联网直接持有及买卖CMU债务工具,从而增加了一条国内投资者可直接投资香港市场流通的外币债券的渠道。

另外,我国QDII制度也一直在酝酿实施,近期将可能推出,社保基金和保险公司有望拔得头筹。在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QDII制度无疑是促进国内投资者投资境外外币债券开放的有效措施,是下一步我国债券投资开放的重点。

由于我国外币债券市场尚未发展起来,因此国外机构投资境内外币债券在近期内不太可能得到较大的开放。目前我国尚未有国外机构投资境内外币债券,这需要我国具有一个发达的外币债券市场作为基础。

可以说,一直以来,我国的债券市场都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发展。一级市场上,国内债券的发行主体局限于国内机构,国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的通道尚未打通,国内机构境外发行债券的通道也还不够通畅;二级市场上,国内债券市场主要是国内投资者在进行债券投资,投资债券市场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境内,只有少量获批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能够参与交易,国内投资者投资境外债券市场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还有待于继续推进。

总体来看,我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开放程度还较低,但债市对外开放的措施在不断出台,开放速度在加快。在新的经济金融形势下,尤其是中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通过逐步开放债券一、二级市场,促进国内债券市场发展,提升我国债券市场的竞争力,是一条亟需探索的新路,也是一条必由之路。

对外开放价值不凡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是世界金融市场的一大发展趋势,其本质是国际资本跨国间的自由流动,这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和国际金融一体化、国际融资证券化趋势的必然要求。一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对该国的经济、金融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可扩大中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信誉和影响,增强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

通过对外开放,可以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声誉,增强投资者对人民币的信心,进而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为我国资本账户的有序开放积累经验,提升我国的经济地位和金融地位。

2.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有利于学习、借鉴国际经验,推动国内债券市场在较高起点上规范发展。

通过对外开放,不仅有利于借鉴国际债券市场的制度规范、运作方式、信用评级和担保、支付清算、监管体系等金融基础设施。而且可以借鉴国际债券市场在品种结构、期限结构等方面的金融技术,促进国内债券市场制度的改革以及人才、技术与信息等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使国内债券市场获得更规范快速的发展。

3.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可促进债券市场发展,实现债券市场国际化,有利于争取亚洲债券市场建设的主导权。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有利于吸收外部资源发展本国经济,更好地发挥债券市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的资源配置功能。

通过对外开放,不断促进国内债券市场发展,完善有关制度,规范监管体系,逐步培育一个国际化的债券市场,有助于我国在未来亚洲债券市场建设和金融合作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争取本国在亚洲金融合作中的主导权,并可充分利用本区域的资源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更有利于区域金融合作和区域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4.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行的债券市场运行机制。

引进境外发行者,可以增加债券的有效供给,为境内投资者提供高品质的投资品种,丰富投资者的资产选择,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升资本市场转化储蓄/投资的功能;可以改变债券发行者的结构,增加发行者之间的竞争,促使境内企业改善公司治理,规范运作。

引进境外投资者可以改善境内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引导先进的投资理念,增加资金来源,有利于构建合理的收益率曲线。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过程也是向国际规则、国际惯例靠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境内的债券发行制度、证券评级制度、信息披露制度、证券监管制度等必须作出相应的变革,有利于推动境内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和国际化。

【资 料】:债市的对外开放

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是指以债券形式为媒介的资金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即债券类有价证券的发行、投资和交易超越了一国的国界。

狭义上一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债券筹资的开放,即外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国际性金融机构在本国的债券发行和本国的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在外国及国际债券市场上的债券发行;

结构化债券投资第3篇

【摘要】文章通过对中美两国债券市场发行规模、品种、流通和投资者结构比较,指出我国应发展债券市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债券市场;中美比较;经验教训

我国的债券市场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其规模、品种,还是债券市场的发育程度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一、中美债券市场的比较分析

(一)债券市场的发行规模比较分析

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债券市场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债券品种发展也比较成熟。其规模也远远大于股票市场。美国每年发行国债的数额占GDP的比例为100%。且市场可流通的债券品种丰富,既有国债,市政债券,也有公司债券,联邦机构债券等。

我国的债券和美国相比差距较大。每年发行总量也不过占GDP的15%左右,且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有国债、中央银行债、政策性银行债等为数不多的几种。

(二)债券市场投资品种比较分析

美国的债券市场主要是以工商企业和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为主。政府短期债券占政府发行量的40%。除此之外,不少的地方政府、地方公共机构也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这些债券被誉为安全性仅次于“金边债券”的一种债券。工商企业发行的债券产品更是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且种类繁多。

在我国债券市场中,政府债券占相当大的比重。其中国库券和央行票据占债券市场的比重达到近70%,且大部分为5-10年的中长期债券。企业债券占的比重非常小,而且地方政府不允许发行债券。

(三)债券的流通市场比较分析

美国的债券流通是以场外交易为主的交易市场。同时,电子化交易系统的普遍应用也大大促进了流通市场的活跃。债券市场的日交易量是纽约股票交易所日交易股票数量的13倍之多。政府债券及政府支持机构发行的债券十分活跃。

在我国债券流通以沪深证券交易市场、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和证券经营机构柜台交易市场为主。交易量比较小,整体换手率也仅是美国债券市场的1/10。

(四)投资者结构比较分析

美国国内债券投资者主要以银行、基金、个人、保险公司、国外和国际机构投资者等为主,各类投资者持有债券比例比较平衡。而我国债券市场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机构等。市场参与度数量虽然众多,但债券持有比例极不均等,外资机构参与度较低。

二、对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几点启示

(一)积极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促进债券市场品种的多样化

从中美两国债券市场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债券市场的规模与美国债券市场的规模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美国的证券化产品在金融市场中超过80%,我国还不到10%;债券余额,美国相当于GDP的二倍,我国也仅接近30%。因此积极扩大我国债券市场的规模是满足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积极促进债券市场品种的多样化,满足不同发行主体的融资需要。诸如积极发展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扩大和引导发行企业债券;增加短期债券及短期回购品种;建立基准国债及衍生产品等。

(二)完善做市商制度,促进市场的流通性

从国外的经验看,做市商制度能够活跃证券交易,保证市场有较高的流动性,这已被许多成熟证券市场广泛采用,在发达证券市场已有较好的市场基础。我国银行间市场虽然已经开始推行双边报价商制度,但是目前批准成为做市商机构的均为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相近,对市场走势预期趋同,导致双边报价偏离市场价格较远、价差较大,难以对市场价格起到稳定作用,更何况其参与二级市场交易的意愿不强,导致这些双边报价商的市场份额存在下降的趋势,远没有发挥促进增强市场流动性和满足市场需求的作用。

因此,在大力推行双边报价商制度时,必须采取核准制双边报价商资格,扩大双边报价商范围、允许有实力的保险公司如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成为双边报价商,以解决目前双边报价商投资偏好趋同的问题。在推动做市商制度的同时,在债券市场上推行经纪商制度,以进一步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经纪商信息发达、灵通,可以有效集中市场需求信息,沟通债券买卖双方,提高成交效率。

目前交易所新推出的降低债市现券和回购交易手续费的政策也将大大降低从事债券套利交易者的成本,提高市场的流通性,鼓励了中小投资者介入债市,有利于改善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和投资机构投资者博弈的格局。

(三)促进投资者结构合理化

我国债券持有者主要集中商业银行,特别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其他机构和个人债券持有量很少。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债券市场的投资群体,增加金融机构之外的企业及事业单位以及外国机构投资者购买、持有债券的比重;增加参与柜台交易的成员,除商业银行外可以增加证券商成员;增加柜台市场的可交易品种,活跃柜台交易,提高市场流动性;也可广泛吸引其他广大的投资群体。

另外还可以逐渐引导社保基金、外资机构、中外合作基金、外资参股证券公司、外资参股保险公司、外资银行、三资企业、外国投资者,储蓄存款分流等资金进入债券市场。这些资金进入债市将有利于扩大债券市场需求量,也可平衡投资者债券持有比例。通过多方面、大范围地促进投资者多元化,依靠国债市场巨大的流动性,可以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发现国债价的格功能,也可最终建立起一条稳定与可靠的国债收益率曲线。

(四)加快债券市场统一化建设步伐

结构化债券投资第4篇

关键词 债券市场 金融 产业组织

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是全球金融市场融资的三条主要渠道。通过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在金融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全球债券市场的蓬勃发展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立下了汗马功劳。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各种举措来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现阶段,中国各主体融资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比例较小,股票市场发展不规范,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但是,相对规模仍然较小。推动债务直接融资、厘清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是金融体制改革和维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任务之一。

一、债券市场模式的imp分析范式

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选择不外乎有以下几种,一是以场内交易所市场为主,场外市场为辅;二是以场外市场为主,交易所市场为主。选择何种发展路径其实是一个产业组织选择的问题,即如何选择一种合适的债券市场运作模式来促进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债券市场的运行绩效。

产业组织理论体系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中心逐渐形成的。哈佛大学的梅森和贝恩等人创立了稳定的分析体系,即scp分析框架。s(market structure)指市场结构,即这个产业采取何种市场模式来组织生产;c(enterprise conduct)指企业行为,该产业中主体企业是采取何种战略行为来谋取利润最大化;p(performance)指绩效,即在该市场模式和企业行为的共同作用下,该产业发展的绩效如何。哈佛学派认为,产业组织发展的路径应该是市场模式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产业绩效。政府应该善意和正确地确立一个最佳的市场模式,让所有企业在该模式下选择自己的行为,以期达到产业和市场的发展绩效目标。20世纪50年代,在对哈佛学派的批判中,芝加哥学派(领军人物为斯蒂格勒和巴罗)崛起了。芝加哥学派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高集中度产业中的高利润率与其说是资源配置非效率的指标,倒不如说是生产效率的结果。产业组织结构并非外生给定的,是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由市场参与主体市场行为内生决定。产业组织发展路径应该为c-s-p,企业行为决定市场结构,然后二者一起决定了产业绩效,芝加哥学派强调市场的力量,反对政府对市场模式进行过多的限制和干预。

沿袭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我们应用到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选择问题中。债券市场中,债券市场参与交易的主体是投资者,即对应于产业组织中的企业行为,投资者对交易行为的自由选择结果决定了市场的结构(即债券市场是以场内为主还是场外为主),不断完善的市场结构和投资者的行为一起决定了债券市场的运行绩效,这就是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在债券路径选择问题中的imp分析范式,投资者结构(investor structure,i)-市场模式(market mode,m)-运行绩效(performance,p)。投资者结构的变迁引发了市场模式的改变,市场模式的改变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并且改进了市场运行的绩效。

(一)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特征(i)

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灵魂,是产品创新和交易的核心问题,一个产品只有得到投资者的认可才能成功发行并且交易。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是指在市场中,产品投资者的类型结构,即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还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

在电子技术革新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机构发生重大变化,机构投资者作为一个群体在资本市场占有的份额急剧上升。首先,oecd国家人口老龄化产生了对退休产品的需求,例如共同基金、股指年金等;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务业的水平,凭借便捷的信息交流可以高效率、低成本地提供中介和风险管理服务,催生了复杂的投资产品,机构投资者的发展顺应了市场对复杂产品的要求;第三,脱媒现象减少了对银行存款的需求,传统的储蓄手段向利益驱动的机构化工具转化,机构投资的规模不断上升;第四,专业化的优势,机构投资者在债券、股票和其他复杂产品投资上拥有专业化的优势,并且把优势转化为收益的改善,吸引更多的个人投资机构化,机构投资者的规模不断壮大。表1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债券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从中可以发现,从1970年到1998年不到30年的时间内,机构投资者的资产占gdp的比例急剧上升,平均上升了85%。投资机构化不仅是以资本市场为主导国家(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发展趋势,也是以银行为主导国家(欧洲和日本)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兴起,债券市场的投资机构化现象更为突出。来自美国市场2002年的数据显示,公司债市场投资者92%都是机构投资者,市政债市场投资者70%都属于机构投资者;2002年韩国的公司债市场数据显示,98%的投资者都是机构投资者,其中金融机构占88%;2000年7月马来西亚的企业债券投资者结构显示,98.5%的债券投资者都是机构投资者,其中商业银行占25%,退休基金占73%。中国的债券市场也不例外。2007年12月末,中国债券市场余额(不含央票等)为82611.11亿元,其中机构投资者债券余额为79320亿元,占比达96%;个人投资者持有的债券余额不足4%。全球债券市场逐渐演变为完全由机构投资者占主导的市场。

(二)市场模式(m)

纵观全球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债券市场模式可分为两种,一是以场外市场为主体,第二是以场内交易所市场为主体。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主要区别是在交易方式、清算方式和信息披露上的差异。

1、交易方式

债券交易方式可分为指令驱动型和报价驱动型。指令驱动型和报价驱动型是场内和场外市场交易制度的核心内容,两种交易方式的差异也是区分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的主要标志。

场内市场是以指令驱动为主,各交易成员之间是一次博弈。在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债券市场中,指令驱动型的交易方式不利于机构投资者获取良好的价格。指令驱动型导致场内交易的匿名性和一次性,导致投资者之间的博弈过程是一次性博弈,无法形成长期合作,做市商和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在场外交易。

场外市场是报价驱动型的,交易者之间交易时存在重复博弈,有利于机构投资者获取良好的价格。虽然在一次交易中,投资者或者经纪商只选择一家做市商进行谈判,并以达成的价格成交,做市商的竞争可能是不充分的,但是客户与做市商重复博弈过程中,如果做市商报价不够优惠,那么可能失去客户将来的全部订单。当投资人的价格改善会随着投资人与做市商的关系价值(以交易量来体现)的不断上升而增加,投资人与做市商关系的价值则随着指令提交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大额的机构投资者为了获得较大的价格改善,会选择以稳定的指令流向做市商提供大宗交易指令。机构投资者容易在报价指令型的场外市场上获得价格改善。因此,从交易方式的选择上,机构投资人倾向于选择场外市场,在场外市场中形成真实的市场价格和成交量。

2、清算方式

清算方式可以分为中央清算和双边清算。

在债券交易中,信用风险的防范一般通过授信来完成的。在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市场,投资者数量众多,相互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且个人投资者难以通过信用风险评估来采取双边授信对风险进行管理。因此,从客观上需要专门的清算机构来负责清算,规避交易的信用风险。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市场往往采取中央清算制。

在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中,对集中清算以降低信用风险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机构投资者之间通常以大宗交易为主,采取双边清算成为可能,并且成本可以明显降低。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一股倾向采取双边授信和双边清算的方式,以降低中间的交易成本,提高市场的交易效率。

3、信息披露机制

对于信息披露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入息搜集成本和信息解读收益。机构投资者由于专业化的优势,信息的搜集成本更低,信息解读收益更高。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在信息披露要求相对较低的市场中交易,一方面,信息的相对隐蔽有利于满足机构投资者交易的大宗性要求,避免交易信息过度披露引起的交易损失;另一方面,信息的相对隐蔽有利于发挥机构投资者在信息搜集上和信息分析上的比较优势。场内交易信息披露比较透明,适宜个人投资者为主的市场。机构投资者倾向于选择信息披露要求不那么严格的场外市场进行交易。在一定程度上,信息的相对隐蔽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形成最优的价格和成交量,提高市场的交易效率。

从交易方式、清算方式和信息披露三方面考虑,机构投资者倾向于选择在场外市场进行交易,场外交易市场有利于机构交易者更好找到大宗交易的匹配交易方,形成真实的市场价格和交易量,降低机构交易者的交易成本,提高市场交易效率。

(三)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imp)

根据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选择遵循imp范式,债券市场模式是由经济和金融发展程度内生决定的,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和投资者的交易需求决定债券市场的运行模式。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的债券市场应该选择以场内交易为主,而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债券市场应该选择以场外市场交易为主。投资者结构的变迁主导了债券市场运行模式的变迁。

二、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经验启示

为了从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经验中得到启示,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欧洲和美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来进行分析。伴随着欧美机构投资者的壮大,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中债券投资者资产规模比例急剧上升,各国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都经历了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到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转变,而与此同时发生的是各国的债券市场也经历了从场内市场向场外市场转移的一个过程,这是全球债券市场发展的共同路径。

(一)欧洲债券市场

欧洲的债券市场发展源于地理大发现和殖民主义的扩张阶段,为了筹集冒险资金和战争资金,英国、荷兰和西班牙等先起国家和公司发行了带有国债及企业债性质的债券,这些债券最初是被富有的个人投资者持有,债券的交易主要发生在个人投资者之间,以场外市场为主。然而,在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的投资者结构中,交易者个人之间存在信用风险,场外市场无法消除个人投资者之间的结算的信用风险,因此债券市场发展非常缓慢;随着交易所设立专门的清算机构,极大降低了信用风险,满足了中小投资人的需求,从19世纪中到20世纪40年代,场内债券交易迅速发展,并成为债券的主要交易场所,场内交易市场清算方式的创新促进了债券市场的融资效率和交易效率;但是,随着战后机构投资者的壮大和债券存量的急剧扩大,大量的债券集聚在机构投资者手中,债券的大宗性和低收益性逐渐显现,机构投资者开始在场外以询价的方式进行交易,债券交易逐渐又从场内交易转移到场外,截至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市场的场外交易量占整个交易量95%以上。

欧洲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经历了从场外交易到场内交易、再到场外交易的过程充分地反映了最优的债券市场模式并不是由政府强制外生给定的,而是由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变化主导,投资者对交易方式和结算方式等的内在需求决定了债券市场的交易方式,投资者结构的变迁决定了债券交易的市场模式。现阶段,欧洲各国以场外交易为主、场内市场为辅的市场模式既满足了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又满足了个人投资者小额、标准化和防范对于信用风险的需要,极大促进了债券市场的发展。

(二)美国债券市场

1790年,为了偿还独立战争的债务,联邦政府发行了8000万美元债券;1792年,纽约交易所诞生,债券一直是交易所的主要交易品种。到1920年,经济的快速增长,股票的吸引力一直增长,场内的债券交易活跃度开始降低,并且交易空间被股票侵占。进入20世纪60年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询价、交易、清算和信息传播更为快捷和低廉,场外市场交易成本大为降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机构投资者的壮大,使得债券交易逐步从场内交易转移到场外交易,截至2004年,场内交易量还不到总交易量的1%。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债券市场模式的变迁,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债券类型——市政债券市场模式的变迁进行分析。1926年和1927年以前,美国的市政债券交易还是很活跃,但从1928年8月开始,美国市政债券交易量急剧萎缩,从1930年5月开始,交易所市场的债券彻底失去了流动性,市政债券主要在场外市场交易。市政债券市场模式发展从场内向场外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投资者结构发生了改变,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股票市场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10年大牛市,个人投资者都被股票市场巨大的盈利空间吸引,对传统上的投资如市政债券不再感兴趣,个人投资者的急剧减少改变了当时的市政债券的投资者结构,机构投资者在市政债券市场中显得更加重要,成为了市政债市场的主要交易方,机构投资者发现转移到场外交易变得有利可图,并且可以很方便找到交易对手,因此市政债券的交易场所逐渐从场内转移到场外。而当股票市场由于大萧条崩溃时,个人投资者想重新投资市政债券时,由于流动性的外部效应导致重新进入场内交易已很难获得流动性,而个人投资者在场外交易面临高的交易成本而不得不退出交易或者通过机构投资者进行交易,市政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结构得到强化,美国的市政债券市场完成了从场内交易向场外交易的市场模式的转变。

三、国内债券市场发展的轨迹

中国债券市场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场外柜台市场为主、以交易所市场为主和以银行间场外市场为主三个发展阶段。

(一)以柜台为主(1988-1991年)

1988年初,中国首先在7个城市进行国债流通转让的试点,通过高业银行柜台办理国债买卖业务,同年6月,政府又批准了54个大中城市进行国库券流通转让试点,标志中国债券市场的正式形成。这个时期,债券也就是国债的市场还处于幼年阶段,属于柜台市场,主要通过商业银行和证券经营机构的柜台进行交易。此时的债券投资者结构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因此这种市场模式符合个人投资者的交易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债券市场的发展。

(二)以场内市场为主(1992-2000年)

1990年12月,上海证交所成立,国债逐步进入了交易所交易。由于二级托管制度的原因,各地出现了大量的国债买空、卖空、挪券和假回购等违规行为。1994年开始,国家开始对各地分散的证券交易所进行清理整顿,将国债集中到上海和深圳两个正券交易所来进行,场内市场发展迅速。1997年上半年,股票市场过热,大量银行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违规进入股市。1997年,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开始规范银行资金,要求商业银行退出交易所市场,将托管在交易所的债券全部转到中央结算公司,并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供的交易系统进行交易。1997年6月16日,同业拆借中心开始办理银行间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标志着全国银行间市场的正式运行。此时,中国的债券市场同时存在场内交易所市场和场外银行间市场,并且以交易所市场为主。

(三)以银行间市场为主(2001-今)

在银行间市场刚成立的1997年,商业银行持有的债券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5%,债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还是以个人和小机构投资者为主。但从2000年开始,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人民银行作为主管机构,始终坚持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定位,不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增加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的数量,丰富投资者类型,先后将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主要金融机构引入银行间债券市场。2002年,人民银行将市场准入从核准制改为备案制,企业等非金融机构大量涌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了债券市场的主体,表2是中国债券市场2002年至2007年各种债券产品的投资者结构。

从表中可以发现,中国的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一样,债券市场的主要投资者为机构投资者,并且机构投资者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比例越来越高,从2002年末的87%上升到2007年末的96%,上升了近9个百分点;第二,机构投资者中,银行占据了垄断地位,银行持有的债券占据了债券投资的半壁江山,虽然这几年间比例有所下降,但是截至2007年底,银行投资占债券余额的比例依然接近59%;第三,保险机构成为机构投资中越来越重要的力量,不仅绝对投资额迅速增加,相对投资比重也由2002年的3.15%上升到2007年的9.44%,上升了6个百分点。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结构正在形成。

从2001年开始,银行间市场的交易量首次大幅超过交易所市场,成为了主要的交易市场,以机构为主体的投资者结构确立了以银行间市场为主的债券市场模式。

四、中国债券市场的运行绩效

无论是国际债券市场还是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均表明,以场外市场为主,交易所市场为辅的市场模式既符合全球债券市场发展的趋势,也契合中国机构投资者的交易需求。2001年,中国确立了以银行间市场为主的模式,债券市场总体运行绩效不断提高,债券市场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一)债券市场总体运行绩效不断提高

首先是债券存量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2001年的债券余额为5848.53亿元,到2007年债券市场余额达79756.08亿元,6年增长了13倍有余,年复合增长率达54.59%,债券市场为非金融机构主体包含企业和国家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其次,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不断提高。人民银行为了提高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做出了巨大努力,不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增加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数量,在鼓励机构进入的同时,积极引入双边报价机制,鼓励大的机构投资者做市,提高债市流动性。

第三,债券市场逐步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平台。国债市场为国家财政政策提供了融资来源,央票的巨额滚动发行使得债券市场逐步成为央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平台,中国人民银行通过现券买卖、回购交易和发行央票等操作,债券市场已经成为央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场所。

第四,债券市场创新不断,债券品种日益丰富。2001年,中国的债券市场债券品种仅有政府债券、政策性金融债券、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和中央企业债券四个种类。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大力支持下,银行间市场逐渐成为了债券品种创新的主要场所。截至2007年,银行间市场先后创新了中央银行票据、商为银行和证券公司债券、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多种产品,债券品种日益丰富。

(二)债券细分市场运行效率出现结构性差异

企业债务融资市场是一国债券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债务融资细分市场运行效率差异显著。中国的企业债务融资市场由以下三个市场组成,一是公司债市场,证监会实施准入监管,并且只能在交易所市场发行和交易,二是企业债市场,发改委实施准入监管,可在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同时发行和交易;三是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市场,实施注册制,接受中国银行间市场协会的指导,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和交易。由于监管权利的分散导致了企业债券市场的人为限制和割裂。银行作为主要机构投资者无法进入公司债市场,公司债市场的发行和交易受到很大的限制,市场运行效率相对低下。2005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创新了短期融资券,依托银行间市场,定位于机构投资者,该品种自一推出就受到了发行人和投资者的广泛欢迎,不仅市场规模迅速壮大,市场的流动性高于一般的企业债甚至高于普通金融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相当。交易所企业债务融资市场和银行间企业债务融资市场运行效率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债券市场容量差异显著。我国的企业债市场自创新之初就发生了定位错误,通过行政手段规定公司债和企业债在交易所上市,主要针对中小投资人,把中国债券市场的主要机构投资人商业银行排除在外。这种市场模式选择的主观性导致企业债市场发展缺乏投资者基础。企业债市场规模发展缓慢,从1998年到2004年的8年间,企业债融资规模一直徘徊在一个100-300亿元左右的规模。自从短期融资券市场2005年4月创立以来,短融市场规模发展迅速,当年共发行84只短融,融资额为1453亿元,接近于企业债一年融资规模的4倍;2006年全年共发行241只短融,融资额为2913亿元;2007年共发行273只短融,融资额为3356亿元;截至2008年9月28日,银行间市场共发行208只,融资规模实现了2954亿元。中期票据从2008年4月22日始发,截至2008年6月26日暂停,共发行20只中期票据,融资规模735亿元,短短2个,月时间就超过了企业债和公司债市场2年的融资规模。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企业债、公司债融资规模徘徊不前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融资效率差异显著。融资效率一方面体现在审批时间和进度上,企业债发行需要发展改革委审批、公司债需要证监会审批,在2008年监管环境没有改变之前,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审批时间最快需要半年,正常需要一年半的时间,严重影响企业的融资效率。中期票据改革了审批制,采取了注册制,企业只需在交易商协会注册即可发行,一般在1到3个月内就可以完成发行工作,融资效率大为提高。融资效率的提高不仅体现在审批时间上,还体现在市场主体的准入上,在2008年之前,原则上只有aaa级的企业才能发行债券融资,很多资质好但评级不够的企业无法进入债市融资,银行间市场的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并没有资质限制,原则上只要企业有资金需求并且产品能够成功销售出去就可以发行,银行间市场为更广泛的市场主体打开了债券融资之门,提高了债券市场的融资效率。

第三,融资成本也存在显著差异。债券效率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企业的融资成本,由于企业债和公司债主要定位于交易所市场,针对中小投资者,市场容量不足,发行人在通过企业债和公司债市场进行融资的成本普遍高于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市场。图1是2008年9月28日交易所aaa级企业债、银行间aaa级企业债和银行间aaa级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

3年期aaa中期票据的收益率为4.42%,比银行间市场企业债收益率低33个点,比交易所债券市场aaa级企业债收益率低50个点。两个市场融资成本差异在50个点左右,银行间中短期票据市场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五、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路径

欧洲和美国的债券市场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和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轨迹均表明,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债券市场应该坚持场外交易市场为主、场内交易市场为辅的债券市场运行模式。自从2001年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体地位确立以来,债券市场的总体运行绩效不断提高和企业债务融资细分市场运行绩效的显著差异进一步证明了以场外交易为主体的债券市场发展路径的正确与高效。

当前,监管当局正在研究如何推进公司债市场,虽然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企业近千亿公司债发行额度已经审批完毕,但是由于对交易所市场容量的担心迟迟不得发行。公司债发行的跨市场博弈问题讨论正酣,是坚持公司债的交易所发行,把商业银行引入交易所市场,还是坚持公司债的跨市场发行,这是目前争论的焦点。从全球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和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经验来看,债券选择何种市场模式是市场投资者结构内生决定的,而不是由行政力量主观确定的,坚持公司债的跨市场发行,让市场投资者自由选择交易方式不仅是全球各个国家债券市场的通行做法,也是提高中国债券市场融资效率的必由之路。

结构化债券投资第5篇

关键词 债券市场 金融 产业组织

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是全球金融市场融资的三条主要渠道。通过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在金融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全球债券市场的蓬勃发展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立下了汗马功劳。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各种举措来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现阶段,中国各主体融资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比例较小,股票市场发展不规范,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但是,相对规模仍然较小。推动债务直接融资、厘清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是金融体制改革和维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任务之一。

一、债券市场模式的IMP分析范式

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选择不外乎有以下几种,一是以场内交易所市场为主,场外市场为辅;二是以场外市场为主,交易所市场为主。选择何种发展路径其实是一个产业组织选择的问题,即如何选择一种合适的债券市场运作模式来促进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债券市场的运行绩效。

产业组织理论体系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中心逐渐形成的。哈佛大学的梅森和贝恩等人创立了稳定的分析体系,即SCP分析框架。S(Market Structure)指市场结构,即这个产业采取何种市场模式来组织生产;C(Enterprise Conduct)指企业行为,该产业中主体企业是采取何种战略行为来谋取利润最大化;P(Performance)指绩效,即在该市场模式和企业行为的共同作用下,该产业发展的绩效如何。哈佛学派认为,产业组织发展的路径应该是市场模式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产业绩效。政府应该善意和正确地确立一个最佳的市场模式,让所有企业在该模式下选择自己的行为,以期达到产业和市场的发展绩效目标。20世纪50年代,在对哈佛学派的批判中,芝加哥学派(领军人物为斯蒂格勒和巴罗)崛起了。芝加哥学派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高集中度产业中的高利润率与其说是资源配置非效率的指标,倒不如说是生产效率的结果。产业组织结构并非外生给定的,是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由市场参与主体市场行为内生决定。产业组织发展路径应该为C-S-P,企业行为决定市场结构,然后二者一起决定了产业绩效,芝加哥学派强调市场的力量,反对政府对市场模式进行过多的限制和干预。

沿袭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我们应用到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选择问题中。债券市场中,债券市场参与交易的主体是投资者,即对应于产业组织中的企业行为,投资者对交易行为的自由选择结果决定了市场的结构(即债券市场是以场内为主还是场外为主),不断完善的市场结构和投资者的行为一起决定了债券市场的运行绩效,这就是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在债券路径选择问题中的IMP分析范式,投资者结构(Investor Structure,I)-市场模式(Market Mode,M)-运行绩效(Performance,P)。投资者结构的变迁引发了市场模式的改变,市场模式的改变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并且改进了市场运行的绩效。

(一)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特征(I)

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灵魂,是产品创新和交易的核心问题,一个产品只有得到投资者的认可才能成功发行并且交易。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是指在市场中,产品投资者的类型结构,即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还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

在电子技术革新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机构发生重大变化,机构投资者作为一个群体在资本市场占有的份额急剧上升。首先,OECD国家人口老龄化产生了对退休产品的需求,例如共同基金、股指年金等;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务业的水平,凭借便捷的信息交流可以高效率、低成本地提供中介和风险管理服务,催生了复杂的投资产品,机构投资者的发展顺应了市场对复杂产品的要求;第三,脱媒现象减少了对银行存款的需求,传统的储蓄手段向利益驱动的机构化工具转化,机构投资的规模不断上升;第四,专业化的优势,机构投资者在债券、股票和其他复杂产品投资上拥有专业化的优势,并且把优势转化为收益的改善,吸引更多的个人投资机构化,机构投资者的规模不断壮大。表1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债券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从中可以发现,从1970年到1998年不到30年的时间内,机构投资者的资产占GDP的比例急剧上升,平均上升了85%。投资机构化不仅是以资本市场为主导国家(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发展趋势,也是以银行为主导国家(欧洲和日本)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兴起,债券市场的投资机构化现象更为突出。来自美国市场2002年的数据显示,公司债市场投资者92%都是机构投资者,市政债市场投资者70%都属于机构投资者;2002年韩国的公司债市场数据显示,98%的投资者都是机构投资者,其中金融机构占88%;2000年7月马来西亚的企业债券投资者结构显示,98.5%的债券投资者都是机构投资者,其中商业银行占25%,退休基金占73%。中国的债券市场也不例外。2007年12月末,中国债券市场余额(不含央票等)为82611.11亿元,其中机构投资者债券余额为79320亿元,占比达96%;个人投资者持有的债券余额不足4%。全球债券市场逐渐演变为完全由机构投资者占主导的市场。

(二)市场模式(M)

纵观全球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债券市场模式可分为两种,一是以场外市场为主体,第二是以场内交易所市场为主体。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主要区别是在交易方式、清算方式和信息披露上的差异。

1、交易方式

债券交易方式可分为指令驱动型和报价驱动型。指令驱动型和报价驱动型是场内和场外市场交易制度的核

心内容,两种交易方式的差异也是区分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的主要标志。

场内市场是以指令驱动为主,各交易成员之间是一次博弈。在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债券市场中,指令驱动型的交易方式不利于机构投资者获取良好的价格。指令驱动型导致场内交易的匿名性和一次性,导致投资者之间的博弈过程是一次性博弈,无法形成长期合作,做市商和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在场外交易。

场外市场是报价驱动型的,交易者之间交易时存在重复博弈,有利于机构投资者获取良好的价格。虽然在一次交易中,投资者或者经纪商只选择一家做市商进行谈判,并以达成的价格成交,做市商的竞争可能是不充分的,但是客户与做市商重复博弈过程中,如果做市商报价不够优惠,那么可能失去客户将来的全部订单。当投资人的价格改善会随着投资人与做市商的关系价值(以交易量来体现)的不断上升而增加,投资人与做市商关系的价值则随着指令提交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大额的机构投资者为了获得较大的价格改善,会选择以稳定的指令流向做市商提供大宗交易指令。机构投资者容易在报价指令型的场外市场上获得价格改善。因此,从交易方式的选择上,机构投资人倾向于选择场外市场,在场外市场中形成真实的市场价格和成交量。

2、清算方式

清算方式可以分为中央清算和双边清算。

在债券交易中,信用风险的防范一般通过授信来完成的。在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市场,投资者数量众多,相互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且个人投资者难以通过信用风险评估来采取双边授信对风险进行管理。因此,从客观上需要专门的清算机构来负责清算,规避交易的信用风险。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市场往往采取中央清算制。

在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中,对集中清算以降低信用风险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机构投资者之间通常以大宗交易为主,采取双边清算成为可能,并且成本可以明显降低。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一股倾向采取双边授信和双边清算的方式,以降低中间的交易成本,提高市场的交易效率。

3、信息披露机制

对于信息披露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入息搜集成本和信息解读收益。机构投资者由于专业化的优势,信息的搜集成本更低,信息解读收益更高。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在信息披露要求相对较低的市场中交易,一方面,信息的相对隐蔽有利于满足机构投资者交易的大宗性要求,避免交易信息过度披露引起的交易损失;另一方面,信息的相对隐蔽有利于发挥机构投资者在信息搜集上和信息分析上的比较优势。场内交易信息披露比较透明,适宜个人投资者为主的市场。机构投资者倾向于选择信息披露要求不那么严格的场外市场进行交易。在一定程度上,信息的相对隐蔽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形成最优的价格和成交量,提高市场的交易效率。

从交易方式、清算方式和信息披露三方面考虑,机构投资者倾向于选择在场外市场进行交易,场外交易市场有利于机构交易者更好找到大宗交易的匹配交易方,形成真实的市场价格和交易量,降低机构交易者的交易成本,提高市场交易效率。

(三)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IMP)

根据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选择遵循IMP范式,债券市场模式是由经济和金融发展程度内生决定的,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和投资者的交易需求决定债券市场的运行模式。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的债券市场应该选择以场内交易为主,而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债券市场应该选择以场外市场交易为主。投资者结构的变迁主导了债券市场运行模式的变迁。

二、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经验启示

为了从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经验中得到启示,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欧洲和美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来进行分析。伴随着欧美机构投资者的壮大,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中债券投资者资产规模比例急剧上升,各国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都经历了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到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转变,而与此同时发生的是各国的债券市场也经历了从场内市场向场外市场转移的一个过程,这是全球债券市场发展的共同路径。

(一)欧洲债券市场

欧洲的债券市场发展源于地理大发现和殖民主义的扩张阶段,为了筹集冒险资金和战争资金,英国、荷兰和西班牙等先起国家和公司发行了带有国债及企业债性质的债券,这些债券最初是被富有的个人投资者持有,债券的交易主要发生在个人投资者之间,以场外市场为主。然而,在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的投资者结构中,交易者个人之间存在信用风险,场外市场无法消除个人投资者之间的结算的信用风险,因此债券市场发展非常缓慢;随着交易所设立专门的清算机构,极大降低了信用风险,满足了中小投资人的需求,从19世纪中到20世纪40年代,场内债券交易迅速发展,并成为债券的主要交易场所,场内交易市场清算方式的创新促进了债券市场的融资效率和交易效率;但是,随着战后机构投资者的壮大和债券存量的急剧扩大,大量的债券集聚在机构投资者手中,债券的大宗性和低收益性逐渐显现,机构投资者开始在场外以询价的方式进行交易,债券交易逐渐又从场内交易转移到场外,截至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市场的场外交易量占整个交易量95%以上。

欧洲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经历了从场外交易到场内交易、再到场外交易的过程充分地反映了最优的债券市场模式并不是由政府强制外生给定的,而是由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变化主导,投资者对交易方式和结算方式等的内在需求决定了债券市场的交易方式,投资者结构的变迁决定了债券交易的市场模式。现阶段,欧洲各国以场外交易为主、场内市场为辅的市场模式既满足了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又满足了个人投资者小额、标准化和防范对于信用风险的需要,极大促进了债券市场的发展。

(二)美国债券市场

1790年,为了偿还独立战争的债务,联邦政府发行了8000万美元债券;1792年,纽约交易所诞生,债券一直是交易所的主要交易品种。到1920年,经济的快速增长,股票的吸引力一直增长,场内的债券交易活跃度开始降低,并且交易空间被股票侵占。进入20世纪60年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询价、交易、清算和信息传播更为快捷和低廉,场外市场交易成本大为降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机构投资者的壮大,使得债券交易逐步从场内交易转移到场外交易,截至2004年,场内交易量还不到总交易量的1%。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债券市场模式的变迁,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债券类型――市政债券市场模式的变迁进行分析。1926年和1927年以前,美国的市政债券交易还是很活跃,但从1928年8月开始,美国市政债券交易量急剧萎缩,从1930年5月开始,交易所市场的债券彻底失去了流动性,市政债券主要在场外市场交易。市政债券市场模式发展从场内向场外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投资者结构发生了改变,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股票市场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10年大牛市,个人投资者都被股票市场

巨大的盈利空间吸引,对传统上的投资如市政债券不再感兴趣,个人投资者的急剧减少改变了当时的市政债券的投资者结构,机构投资者在市政债券市场中显得更加重要,成为了市政债市场的主要交易方,机构投资者发现转移到场外交易变得有利可图,并且可以很方便找到交易对手,因此市政债券的交易场所逐渐从场内转移到场外。而当股票市场由于大萧条崩溃时,个人投资者想重新投资市政债券时,由于流动性的外部效应导致重新进入场内交易已很难获得流动性,而个人投资者在场外交易面临高的交易成本而不得不退出交易或者通过机构投资者进行交易,市政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结构得到强化,美国的市政债券市场完成了从场内交易向场外交易的市场模式的转变。

三、国内债券市场发展的轨迹

中国债券市场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场外柜台市场为主、以交易所市场为主和以银行间场外市场为主三个发展阶段。

(一)以柜台为主(1988-1991年)

1988年初,中国首先在7个城市进行国债流通转让的试点,通过高业银行柜台办理国债买卖业务,同年6月,政府又批准了54个大中城市进行国库券流通转让试点,标志中国债券市场的正式形成。这个时期,债券也就是国债的市场还处于幼年阶段,属于柜台市场,主要通过商业银行和证券经营机构的柜台进行交易。此时的债券投资者结构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因此这种市场模式符合个人投资者的交易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债券市场的发展。

(二)以场内市场为主(1992-2000年)

1990年12月,上海证交所成立,国债逐步进入了交易所交易。由于二级托管制度的原因,各地出现了大量的国债买空、卖空、挪券和假回购等违规行为。1994年开始,国家开始对各地分散的证券交易所进行清理整顿,将国债集中到上海和深圳两个正券交易所来进行,场内市场发展迅速。1997年上半年,股票市场过热,大量银行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违规进入股市。1997年,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开始规范银行资金,要求商业银行退出交易所市场,将托管在交易所的债券全部转到中央结算公司,并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供的交易系统进行交易。1997年6月16日,同业拆借中心开始办理银行间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标志着全国银行间市场的正式运行。此时,中国的债券市场同时存在场内交易所市场和场外银行间市场,并且以交易所市场为主。

(三)以银行间市场为主(2001-今)

在银行间市场刚成立的1997年,商业银行持有的债券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5%,债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还是以个人和小机构投资者为主。但从2000年开始,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人民银行作为主管机构,始终坚持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定位,不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增加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的数量,丰富投资者类型,先后将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主要金融机构引入银行间债券市场。2002年,人民银行将市场准入从核准制改为备案制,企业等非金融机构大量涌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了债券市场的主体,表2是中国债券市场2002年至2007年各种债券产品的投资者结构。

从表中可以发现,中国的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一样,债券市场的主要投资者为机构投资者,并且机构投资者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比例越来越高,从2002年末的87%上升到2007年末的96%,上升了近9个百分点;第二,机构投资者中,银行占据了垄断地位,银行持有的债券占据了债券投资的半壁江山,虽然这几年间比例有所下降,但是截至2007年底,银行投资占债券余额的比例依然接近59%;第三,保险机构成为机构投资中越来越重要的力量,不仅绝对投资额迅速增加,相对投资比重也由2002年的3.15%上升到2007年的9.44%,上升了6个百分点。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结构正在形成。

从2001年开始,银行间市场的交易量首次大幅超过交易所市场,成为了主要的交易市场,以机构为主体的投资者结构确立了以银行间市场为主的债券市场模式。

四、中国债券市场的运行绩效

无论是国际债券市场还是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均表明,以场外市场为主,交易所市场为辅的市场模式既符合全球债券市场发展的趋势,也契合中国机构投资者的交易需求。2001年,中国确立了以银行间市场为主的模式,债券市场总体运行绩效不断提高,债券市场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一)债券市场总体运行绩效不断提高

首先是债券存量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2001年的债券余额为5848.53亿元,到2007年债券市场余额达79756.08亿元,6年增长了13倍有余,年复合增长率达54.59%,债券市场为非金融机构主体包含企业和国家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其次,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不断提高。人民银行为了提高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做出了巨大努力,不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增加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数量,在鼓励机构进入的同时,积极引入双边报价机制,鼓励大的机构投资者做市,提高债市流动性。

第三,债券市场逐步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平台。国债市场为国家财政政策提供了融资来源,央票的巨额滚动发行使得债券市场逐步成为央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平台,中国人民银行通过现券买卖、回购交易和发行央票等操作,债券市场已经成为央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场所。

第四,债券市场创新不断,债券品种日益丰富。2001年,中国的债券市场债券品种仅有政府债券、政策性金融债券、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和中央企业债券四个种类。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大力支持下,银行间市场逐渐成为了债券品种创新的主要场所。截至2007年,银行间市场先后创新了中央银行票据、商为银行和证券公司债券、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多种产品,债券品种日益丰富。

(二)债券细分市场运行效率出现结构性差异

企业债务融资市场是一国债券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债务融资细分市场运行效率差异显著。中国的企业债务融资市场由以下三个市场组成,一是公司债市场,证监会实施准入监管,并且只能在交易所市场发行和交易,二是企业债市场,发改委实施准入监管,可在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同时发行和交易;三是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市场,实施注册制,接受中国银行间市场协会的指导,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和交易。由于监管权利的分散导致了企业债券市场的人为限制和割裂。银行作为主要机构投资者无法进入公司债市场,公司债市场的发行和交易受到很大的限制,市场运行效率相对低下。2005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创新了短期融资券,依托银行间市场,定位于机构投资者,该品种自一推出就受到了发行人和投资者

的广泛欢迎,不仅市场规模迅速壮大,市场的流动性高于一般的企业债甚至高于普通金融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相当。交易所企业债务融资市场和银行间企业债务融资市场运行效率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债券市场容量差异显著。我国的企业债市场自创新之初就发生了定位错误,通过行政手段规定公司债和企业债在交易所上市,主要针对中小投资人,把中国债券市场的主要机构投资人商业银行排除在外。这种市场模式选择的主观性导致企业债市场发展缺乏投资者基础。企业债市场规模发展缓慢,从1998年到2004年的8年间,企业债融资规模一直徘徊在一个100-300亿元左右的规模。自从短期融资券市场2005年4月创立以来,短融市场规模发展迅速,当年共发行84只短融,融资额为1453亿元,接近于企业债一年融资规模的4倍;2006年全年共发行241只短融,融资额为2913亿元;2007年共发行273只短融,融资额为3356亿元;截至2008年9月28日,银行间市场共发行208只,融资规模实现了2954亿元。中期票据从2008年4月22日始发,截至2008年6月26日暂停,共发行20只中期票据,融资规模735亿元,短短2个,月时间就超过了企业债和公司债市场2年的融资规模。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企业债、公司债融资规模徘徊不前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融资效率差异显著。融资效率一方面体现在审批时间和进度上,企业债发行需要发展改革委审批、公司债需要证监会审批,在2008年监管环境没有改变之前,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审批时间最快需要半年,正常需要一年半的时间,严重影响企业的融资效率。中期票据改革了审批制,采取了注册制,企业只需在交易商协会注册即可发行,一般在1到3个月内就可以完成发行工作,融资效率大为提高。融资效率的提高不仅体现在审批时间上,还体现在市场主体的准入上,在2008年之前,原则上只有AAA级的企业才能发行债券融资,很多资质好但评级不够的企业无法进入债市融资,银行间市场的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并没有资质限制,原则上只要企业有资金需求并且产品能够成功销售出去就可以发行,银行间市场为更广泛的市场主体打开了债券融资之门,提高了债券市场的融资效率。

第三,融资成本也存在显著差异。债券效率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企业的融资成本,由于企业债和公司债主要定位于交易所市场,针对中小投资者,市场容量不足,发行人在通过企业债和公司债市场进行融资的成本普遍高于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市场。图1是2008年9月28日交易所AAA级企业债、银行间AAA级企业债和银行间AAA级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

3年期AAA中期票据的收益率为4.42%,比银行间市场企业债收益率低33个点,比交易所债券市场AAA级企业债收益率低50个点。两个市场融资成本差异在50个点左右,银行间中短期票据市场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五、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路径

欧洲和美国的债券市场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和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轨迹均表明,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债券市场应该坚持场外交易市场为主、场内交易市场为辅的债券市场运行模式。自从2001年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体地位确立以来,债券市场的总体运行绩效不断提高和企业债务融资细分市场运行绩效的显著差异进一步证明了以场外交易为主体的债券市场发展路径的正确与高效。

当前,监管当局正在研究如何推进公司债市场,虽然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企业近千亿公司债发行额度已经审批完毕,但是由于对交易所市场容量的担心迟迟不得发行。公司债发行的跨市场博弈问题讨论正酣,是坚持公司债的交易所发行,把商业银行引入交易所市场,还是坚持公司债的跨市场发行,这是目前争论的焦点。从全球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和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经验来看,债券选择何种市场模式是市场投资者结构内生决定的,而不是由行政力量主观确定的,坚持公司债的跨市场发行,让市场投资者自由选择交易方式不仅是全球各个国家债券市场的通行做法,也是提高中国债券市场融资效率的必由之路。

结构化债券投资第6篇

债市发育现状制约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债券市场规模过小。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债券融资是股票市场融资的十几分之一,企业债券市场规模无论与整个债券市场还是股票市场相比都显得微不足道。在国外,发行债券是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手段,企业通过债券融资的金额往往是通过股市融资的3—10倍,流通规模一般是GDP的2—3倍。而在我国,债券市值占GDP过去多在 20%以下,近年来才提升到30%以上。而企业债券规模更小,2001年筹资额仅144亿元。从企业债券二级市场看,目前在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企业债券品种只有12个,上市总额仅为282.5亿元,发债主体仅6个,日成交额平均不足5000万元,交投很不活跃,流动性风险突出,很难引起机构投资者的兴趣。

债券品种、期限和利率过于单一,难以满足机构投资者的需要。自1986年我国发行企业债券以来,债券品种基本上是重点建设债券、中央企业债券和地方企业债券等几个品种;债券的期限结构基本上是3—5年;偿还方式一般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而不分期付息;债券的定价方式上基本是一个模式,即在同期存款利率上加40%,利率固定、缺乏灵活与创新。债券品种单一,不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进行更多的投资选择;一次还本付息的偿还方式不利于吸引更多的企业债券投资者;而期限结构的单一化,难以满足各方面的不同需要。这些影响了企业债券的发展,也制约了机构投资的参与。

交易市场分割。目前,中国债券市场分为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两部分,它们之间相互分割。表现在分别有各自的债券托管结算体系,债券及资金在两个市场之间不能自由流动;两个市场的参与主体有较大区别。由于银行间市场的参与者以保险公司、商业银行为主,投资需求趋同,故流动性远远低于交易所市场,其他投资者又不便进行跨市交易。这种分割局面既降低了资金的运用效率,又使债券的流动不充分,同样不利于形成市场利率。

利率机制作用未能发挥,投资价值不能实现。我国对企业债券利率的确定有明确的政策限制。《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债券利率不得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的40%。为了吸引投资者,发行人不管自身信用级别如何,都把利率确定在“不高于40%”的最高位。这造成信用级别不同、投资风险不同的企业债券,其投资收益率却一样,致使优质企业债券融资成本偏高,而一般性企业债券又不含风险收益,企业债券利率不能反映资金供求的真实变动情况和不同企业的风险差异。而机构投资者是比较重视债券的利率和定价方式的,以便有效规避利率和流动性风险,所以目前这种不反映风险收益对应的以固定利率为主的企业债券很难吸引机构投资者投资。而且,利率无弹性,无法发挥机构投资者的研究实力以获取超额利润。

企业信用制度不健全。信用状况是确定发债主体融资成本的重要依据。然而,目前我国还未建立一个全国联网的企业信息系统,企业信用评级机制不健全,使得企业的信用评级结果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其经营和财务状况,评估过程带有较多主观因素和个人色彩。企业信用评级制度不健全、评级结果不真实,也是阻碍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履债偿债机制尚未建立,发债企业的行为无法受到有效的约束,也不利于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制度。

缺乏规避风险的工具。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缺乏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中国现在的利率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因此可以预见利率肯定会上扬,但我们发行的国债与企业债都以固定利率为主,于是持有长期债券的投资者必然面临较大的利率风险,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由于持有量大,而市场流动性又差,一旦利率上升,根本无法逃避。机构投资者目前采取的避险方法是通过调整持仓结构:一是短期债券持有比重大一点,二是浮动利率债券比例高一点,这势必影响其持有债券的总量,而且也不能真正降低风险。这会制约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债券的需求。

缺乏机构投资者支持的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缓慢对企业债券而言,如果有大量机构投资者的存在,将使企业债券流通市场上始终存在交易对手,投资者能够以较低的代价随时转让其持有的债券,大大提高企业债券的流通性,从而活跃市场,促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培育出来的投资机构数量还很少,资金总量也不多,而这其中用于债券投资的机构数量和资金总量则更少。

由于缺乏大量有效的机构投资者,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性比较差,绝大部分的企业从买入到兑付都没有流通的机会。投资者如果急需将债券变现,往往只能选择提前兑付的方式,以损失较多的利息收入为代价;即使有少量可以进行场内交易和柜台交易的债券,也大多是有行无市,难以引起大众投资者的兴趣。

机构投资者普遍不看好目前的企业债券。因为目前企业债券市场的规模太小,债券利率以固定利率为主,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此外,投资企业债券还需要交20%的利息税,又使收益进一步缩水。缺少机构投资者,企业债券流通市场的活跃只能是纸上谈兵。

对策首先,优化企业债券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建设。一是建立和完善企业债券发行核准制。我国企业债券目前仍采用传统的审批模式,监管部门一直强调审查企业的还本付息能力,这样导致监管部门充当企业债券保证人的角色,政府承担了企业债券的兑付风险,不利于企业债券市场的长远发展。随着市场监管体系的改革,企业债券正从“以地区为对象的切块式额度管理”转向“总量控制下的以企业为对象的市场化管理”。在未来的核准制下,监管部门应主要负责对发行文件进行合规性审查,将企业还本付息能力的评判交给社会中介机构,监督发行人的信息披露、中介机构的规范运作和尽职责任,监督债券托管、交易和结算等服务组织的依法规范运行。同时,由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成熟程度远不如股票市场,立即推行核准制的时机尚不成熟,因此决定了企业债券核准制的推行是一个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

二是增加单个发行主体的每次发行量。为培育二级市场,提高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应当在政策上鼓励增加单个发行体的每次发行量,只有发行盘子达到一定规模,而不是像目前将有限的年度规模分散给众多发行体,才能使二级市场交易特别是机构间的交易具备一定基础,债券流动性才能得以提高,以进一步吸引机构投资者的偏好,从而步入一个市场化的良性循环之中。

三是优化企业债券品种结构。丰富企业债券品种,建立品种多样、功能齐全、利率灵活的企业债券品种系列。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已在少数企业试点,具备条件的企业还可试发行附新股认购权公司债券;要增加抵押公司债券、担保公司债券的发行,尽量减少信用公司债券的发行;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市场的完善,要逐步放宽对企业债券利率的限制,在适当的时机偿试发行与物价指数相联系的浮动利率债券;要逐步增加中长期企业债券的比重,改变长期以来短期企业债券畸重,中长期企业债券畸轻的结构。

四是加强企业债券流通市场建设。加快发展我国债券市场不仅要扩大一级市场规模,更要加强二级流通市场建设。一级市场是二级市场的基础,二级市场是一级市场的保障,为一级市场提供流通渠道和交易方式。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流通市场的严重滞后。二级市场的滞后严重影响了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首先是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差使企业债券成为储蓄的替代品。交投不活跃阻碍了机构投资者在二级市场的出入,严重制约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其次是二级市场的滞后使企业债券的投资风险不能够有效化解,使其投资风险集中在初始投资者,风险不能社会化,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同时风险未能社会化也使投资者不能够对企业债券发行人形成有效的制约,使投资风险有进一步加大的可能。加强企业债券流通市场的建设,提高企业债券的流动性,将对发行人形成有效制约,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债券到期不能及时兑付问题,降低兑付风险,有效推动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拓宽企业债券的交易渠道。

企业债券市场一般有两个: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可以认为同时在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上进行,但真正的企业债券交易市场是场外交易市场,该市场上的交易量远远大于交易所内交易量,因此我国企业债券的交易还应拓宽交易渠道。其次,不仅要在存量上调整和扩充现有机构投资者的规模,更要在增量上全方位引入全新的机构投资者。

一是组建债券基金。从国外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扩大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成立债券投资基金是活跃债券市场的重要手段。与股票基金相比,债券基金有着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是基金市场的主要品种之一。债券基金不仅是股票市场低迷时,投资者规避系统风险并获得收益的避风港,也是诸如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等众多低风险偏好投资者获得长期稳定资本回报的重要工具。

结构化债券投资第7篇

一、我国债券市场现状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已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2001年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额达41000亿元,市场成员上升到700家。从纵向比较来看,债券市场规模不断增加,市场交易规则日趋完善,债券托管体系和交易体系等基础建设不断加快,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

纵观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体系,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是并驾齐驱的。2001年,美国的股票市值占gdp的168%,债券相当于143%;另据统计,全球债券相当于gdp的95%。而我国2001年末债券总值仅相当于 gdp的29%。美国发行了3.1万亿美元的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达3.4万亿美元,资产证券化债券是2.7万亿美元,公司债券总和大大超过了政府发行的债券,且当年发行的公司债券是同期股票金额的16倍,占主要地位的是公司债券。而在我国,2001年发行国债约4884亿元人民币,公司债券总发行量却不足400亿元人民币。因此,不论是从资本市场上债市与股市的关系看,还是从企业的资本结构看,债券市场尤其是公司债券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市场约束和制度方面的原因,我国债券市场尤其是公司债券无论是在规模、品种,还是在市场的发育程度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即使同我国迅速发展的股票市场相比,债券市场也显得较为低迷,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条“短腿”。

二、影响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原因

(一)制度性因素是导致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首要原因

一方面债券发行制度不尽合理。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发行实行多部门审批制,既增加了发行成本,又助长了政府审批中的寻租行为;在债券品种方面,重国债轻企业债券;债券发行还存在随意性、品种的单调性、对外的封闭性等问题。另外债券交易制度不合理。由于债券发行主体存在信誉级别、类别、发行和流通范围等方面的不同,债券所需的托管服务和交易方式(询价或电脑撮合)必然不同,目前分层次的债券托管体系和立体式的债券交易服务网络亟待加强和完善。此外,缺乏便捷有效的债券市场结算服务系统也制约了债券市场的发展。

(二)企业债券信誉不佳,直接导致企业债券发展严重滞后

对于急需扩大融资渠道的众多企业来说,企业债券无疑是个有力工具,但是由于1992年前后一些地方滥发企业债券,出现一些企业债券到期不能兑付的现象,严重损害了企业债券的信誉。90年代中期,中国的百姓在购买由银行代售的一些企业债券后,由于这些企业本身无到期偿还债务的能力,产生了不少社会问题。另外,我国真正具有发行中、长期企业债券资格的公司还太少,如果完全放开企业债券市场,风险会更大。基于以上认识,1992年后企业债券市场受到严格控制。

(三)市场交易主体和交易工具单一

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主体主要是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现在还难以进入这个市场,商业银行仍作为我国债券市场的主要投资人,债券市场的覆盖面受到限制。债券市场的交易工具单一,不能满足多层次投资者的不同需求,券种单一(主要是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期限也单一(主要是长期债,很少有短期债)。

(四)债券流动性较低

我国债券二级市场由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组成。由于缺乏统一的托管、清算、结算系统,两个市场处于分割状态,突出表现在两个市场的国债不能自由转托管。由于交易所吸纳国债的能力有限,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又差,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国债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既不利于降低国债筹资的成本和风险,也不利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

(五)信用评级中介机构发展滞后,债券市场缺乏诚信

缺乏公正的信用评级中介机构是制约债券市场未来发展的又一主要问题,而且这一问题随着债券投资人范围的扩大已日益突出。目前,国内具备债券评级资格并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机构只有9家,权威的资信评级机构很少。而国外著名评级机构由于不熟悉我国国情、缺乏中国企业数据库等原因,尚未涉足国内评级市场。再加上我国信用制度不够完善,企业对资信评级的潜在意愿不强,以及评级机构评出的资信等级本身缺乏公信,难以为市场所接受。

(六)市场纪律不严肃,影响了债券市场的发展

分析债券市场发展的教训,市场纪律不严肃,是造成债券市场投机盛行、出现系统风险、作假欺诈、拖欠债券兑付等现象的重要原因。

三、发展债券市场的建议

(一)以制度创新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

第一,在发行制度方面,尝试市场化改革,依据宏观经济指标及其变动来决定债券发行的规模、节奏和种类。建议企业债券发行由审批制向核准制过渡,改变企业债券发行量和利率水平由政府决定的状况,以便使各发行主体的信用差别得到显示,提高企业债券应有的供给弹性和价格需求弹性。第二,在会计准则方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准则,判别优质债券和垃圾债券,提高投资者的信心。第三,在债券评级上,我国评级机构尚不够成熟,因此引进境外著名债券评级机构,为投资者选择投资工具提供基本的评价基准。第四,在规避风险方面,严肃财经纪律,形成对公司发行债券的硬约束,降低违约风险。第五,在投资主体培育上,大力培育那些资金运用原则与债券相适应的保险公司、社会保障基金和住房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同时实行债券市场的做市商制度,选择那些信誉较好、实力较强的国债或其他债券一级自营商作为做市商。

(二)加大公司债券的发展力度是解决我国资本市场结构失衡的重要前提

无论是从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角度看,还是从推动企业转制上看,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都应当高度关注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1.企业债券的发展有助于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的完善和深化。首先,企业债券可以发挥衔接且制衡国债与股票交易价格的功能。其次,相当多的金融产品创新依赖于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比如资产证券化问题等。再次,企业债券促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最后,企业债券利率也是制约市场利率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2.企业债券是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重要途径。在过去的20多年里,国内储蓄年增长率为10.4%,而实际投资平均增长率仅为9.3%,这说明国内储蓄未能充分转化为实际投资,经济增长中存在严重的投资压抑。在国内储蓄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是居民储蓄存款。追求安全前提下的收益最大化是居民金融资产投资的第一选择。全国城镇储户最新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储蓄意愿仍持续提高。与其通过降息迫使储蓄型投资者进入股票市场,不如提供与银行储蓄相当的安全投资工具,a级以上的高等级企业债券可以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3.企业债券有利于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提高企业融资效率。相对于银行贷款和发行股票,企业要面临还本付息的预算硬约束,发行债券对企业经营者的约束力更强。企业以发行债券的方式面向社会筹资,通过社会监督机制,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自我约束能力,有利于促使企业转换机制和提高融资效率。

从当前的市场环境看,政府对企业债券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企业债券市场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经过多次连续降息之后整体利率水平已处于建国以来最低水平,债券融资成本较低;上市公司经过连续的增资扩股,平均资产负债率已经下降至50%以下。只要能在监管体制、利率形成机制、市场流通、投资主体等方面继续进行较大改革,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疏通市场,企业债券是应当大有所为的。

(三)调整债券品种结构,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品种,调整企业的融资结构

采取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相结合,在继续发展股权融资的同时,加大债权融资的力度。调整国债、企业债券、建设债券等债券品种的结构。在期限方面,鼓励业绩稳定的蓝筹公司发行中长期债券,募集公司发展所需要的中长期资金,提高融资效率。着手进行推出交易所衍生债券产品的准备工作。可以先进行可转换债券和可交换债券的创新试点,待条件成熟再推出国债期货和其他债券期货品种,最后推出债券期权,重点包括中长期债券期权和中长期债券期货期权品种,以不断完善交易所衍生债券的品种和期限结构,为市场投资者创造优良的风险规避机制和更多的投资品种选择。

(四)创造良好的债券市场发展环境

1.降低债券市场的交易成本。目前,我国债券市场规模较小,适当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尚不足以对国家税收、交易所和券商的利润实现产生大的负面效应,反而有利于提高投资者和债券发行人对债券市场的预期。(1)对债券投资者给予税收优惠。目前我国投资者购买国债所获得的利息收入不纳税,但购买企业债所获利息收入应纳税。因此,尽管企业债券的利率比国债高,但是有可能使投资者按更高的税率纳税,税后收益反而可能下降。建议在现行标准下,适当降低或减免投资企业债券税收。(2)降低企业债券和国债的交易税。针对我国债券市场相对低迷的现状,为激活债券市场,建议降低企业债券和国债的交易税。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交易税是很多国家和地区债券市场通用的手法。以中国台湾地区为例,为刺激债券市场交易,“行政院”于2001年2月中旬做出了降低公司债交易税千分之一的决定。

2.扩大债券市场的交易主体。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市场的交叉,实现两个市场的联通。所谓债券市场的统一,最主要的是交易主体的统一,这是最基础的。根据这样一个指导思想,最近央行实行了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准入备案制,同时正在部署商业银行债券柜台交易。

(五)坚持诚信运作,加大行业监管力度

应尽快建立信用评级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有效的法律制度框架,加快公司债券的立法工作,并且要和《公司法》、《破产法》相协调。我国债券市场只有坚持诚信运作,才能正常、健康的发展,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需要。需要注意的是,市场监管部门必须与市场主体利益彻底脱离,不再包揽市场能做的事,同时,加紧制定和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和监管法规,维护市场秩序,监督发行主体、中介机构、托管和结算等市场服务机构严格按照法规运行,以达到严肃市场纪律、稳步推进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目的。

中国加入wto为资本市场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不断规范,债券作为收益稳定、相对安全可靠的投资品种,与证券市场进入微利时代的趋势相适应,将逐步为广大投资者和企业所认识和认同。同时,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将不断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伯特·齐普尔,褚福灵等译。债券市场运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荚)汉姆·列维,任淮秀等译。投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