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合集7篇)

时间:2023-06-16 16:27:13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第1篇

【关键词】 高校融资;成本控制;利益权衡;5E绩效

一、高校融资概况

2007年全国政协公布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全国高校贷款总额达2 500亿元。而业内人士则称,2008年底全国高校债务总额在4 500亿元-5 000亿元。豪华校园背后隐藏着高校巨额债务和高等教育资源“囚徒困境”。高校存在的巨大债务黑洞和财务风险,已经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育与教学及科研秩序。高校债务与融资问题已成为最近三年全国“两会”代表和委员们的热议话题。2009年初,教育部首次明确表示把“开展化解高校债务风险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由此可见,化解高校债务风险与高校融资机制研究已被提到行动纲领上来了。

二、高校债台高筑的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校巨额债台,并非一朝一日堆积起来的,存在深层次的原因。

(一)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高等教育投入与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融资态势与财务风险不断增大

1.教育投入不足。从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以来,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远远跟不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之需,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近来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从1995年的10.86%到2007年的30%左右,2003年-2007年间高达25%的年平均增长率,财政性教育经费并没有随财政收入增加而增加。有关资料显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2000年为2.87%,2001年为3.14%,2002年为3.32%,2003年为3.28%,2004年为2.79%,2005年为2.82%,2006年为2.28%,2007年为3.01%,2008年为3.51%。联合国有关机构的统计资料表明,一个国家正常用于教育的投资应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左右,发达国家达到9%,而我国4%的目标口号喊了16年还是实现不了。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约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20%。在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过低和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占教育总财政投入不足的双重压力下,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主渠道显得异常薄弱。

2.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发展资金需求大,超度贷款越来越大。1999年的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和“科教兴国”的东风,使全国大学从10年前的1 000所左右发展到目前的近2 663所,在学人数从1998年扩招前的108万人,发展到2008年的2 907万人,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提高到23.3%左右,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迅猛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校园拥挤、教室短缺、设备不足、食宿紧张等现象,促使高校基本建设大干快上。基建超常规的巨大投入,在很大程度上仅仅依靠政府投入和收取学费所得资金是根本不可能的。为了解决高校发展中资金的“瓶颈”问题,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实施融资贷款,而且额度越来越大。“负债经营”已成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

(二)教育部“贷款办学”的政策支持

教育部2001年7月印发的《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明确指出:“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的教育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机制,适当运用财政、金融、信贷手段发展教育事业,合理使用银行贷款,继续争取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该计划为高校与银行间的资金需求业务提供了政策支持,也促成了目前高校争项目搞基建和巨额贷款的主要因素。

(三)经济学悖论下的投融资决策失误

面对扩招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五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制度,许多高校进行了扩建或迁址重建,举债兴教蔚然成风,贷款、圈地、基建一瞬间成为很多高校的头等大事。全国各地“大学城”林立,豪华校园到处可见。这种不计成本、不顾自身经济基础和还贷能力的“免费午餐”――超度投融资决策,引发的不仅仅是金融风险,而且还可能是国家土地被无偿占用和国有资产的流失,高等教育资源陷入“囚徒困境”。

(四)高校内控制度缺失,成本意识淡薄

一些高校的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监督相脱节,特别是在基建项目建设的工程设计、咨询、施工、监理和设备、材料采购过程中,对于财政预算、工程进度、成本核算、专款专用、工程预决算审核和监督等关键环节,缺乏严密的内控制度和全成本核算制度。每个人(学校)都选择吃免费的午餐,最后的结果是每个人(学校)都不得不支付比本来高得多的费用(重复建设成本、融资成本等),高校“豪华校园”的巨大浪费和攀比之风,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和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难度,隐藏着“公共利益”背后的私利动机和社会不稳定因素,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公共利益”被部分高校利益集团所俘虏,公共政策事与愿违,而“囚徒困境”的最终受害人是广大的纳税人。

(五)高等教育公共政策与法律制度的缺失

对于现阶段我国高校融资贷款引发的各种问题与矛盾,作为管理社会事务与公共事业的政府,对高等教育公共政策与法律制度建设存在较大的缺失,缺乏建立健全一个经济学思维方式下摆脱“囚徒困境”的制度――有效的市场经济,尤其是建立健全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相适应的高校投融资机制、项目成本制度、债务预警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来摆脱“囚徒困境”,有效遏制巨额贷款失控的态势。

三、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基本理念

美国著名经济学教授保罗.海恩等著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三十多年来风靡国际,尤其是2008年来华尔街的金融海啸爆发、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全球金融动荡、实体经济疲软,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这本惊世之作更成为畅销书。《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从思维方式入手介绍了各种经济学知识,从个人到社会、从微观到宏观、从主流的观点到非主流的看法、从历史到现在,向人们揭示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理性决策的科学,经济学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引导人们像经济学家一样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经济中的各种问题。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使用需求、机会成本、边际效应、比较优势等概念理清我们身边日常世界的意义,其基本理念就是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我们只能在不同的选择中权衡――而且更强调的是不该做什么,而不是该做什么。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认识法律和政策的后果,从而避免制定出事与愿违的公共政策;就利益而言,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看清那些隐藏在“公共利益”背后的私利动机,从而减少“公共利益”被利益集团俘虏的可能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对制定公共政策很有价值。

四、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下高校融资机制研究

目前高校融资贷款显示着经济学悖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就必须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教育发展离不开完善的融资机制。完善的融资机制必须运用经济学思维方式来思考教育发展中资金的“瓶颈”问题。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基本理念对构建高校融资机制的启示很大。

(一)高校融资额度的适度性

高校基建和融资贷款必须以需求、机会成本等经济学概念为指导,在基建规模、贷款额度和时间跨度上应“适度”。“适度”则使高校在抓住发展机遇的同时推动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适度”的标准主要考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确定基建规模和贷款规模时,既要考虑高校发展之需,也要考虑项目和筹资的结构、贷款的成本、学校自身的偿还能力和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可能出现的政策风险和财务风险等因素。

(二)高校融资成本的合理性

经济学解释的是节俭和交换的逻辑――是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学问。高校融资涉及公共政策制定与“公共利益”权衡。研究制定高校融资机制时,政策导向、社会需求、效率与公平、成本与效益以及融资绩效等因素应成为优先考虑的条件,尤其是融资成本因素,不仅仅是学子的受教育成本分担问题,也不仅仅是高等教育办学成本问题,更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和国家宏观调控问题。因此,高校应以节俭办学为原则,一切经济活动实行全成本核算制度。不但项目建设实行实际成本核算、目标成本控制和责任成本管理的全成本管理模式,而且融资贷款亦然。应把高校融资需求、融资渠道、融资方式、融资额度、融资结构、融资期限与日常的盘活资金和科学理财结合起来,积极寻找贷款融资的最佳边际成本,努力使高校融资成本达到经济和可承受的合理性。

(三)高校融资的否行性研究报告

在以往的基本建设和融资过程中,人们往往关注的是项目建设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财务状况可行性分析。为了获得融资贷款,建设单位想方设法(预测)放大收入和偿还能力,而极力缩小成本支出与财务风险程度。这也是目前我国高校巨额债务和高等教育资源“囚徒困境”的重要原因。毋庸置疑,高校融资离不开可行性研究报告。而科学合理的高校融资机制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与否行性研究报告的有机结合。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更强调的是不该做什么,强调负面结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性,“造成最大破坏的不是无知,知道比不知道更糟糕”。因此,在研究制订高校融资机制时,应更多关注资本结构、总量、存量、增量、质量与高校的市场、资源、布局、规划、资金与管理等因素对项目建设和财务状况以及融资贷款的负面影响。

(四)高校融资的5E绩效评价理念

摆脱“囚徒困境”,避免人人争吃“免费午餐”的另一途径就是对高校融资实行绩效评价,即从财务、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福利(公平)等方面对高校融资机制综合评估,绩效评价内容为5E(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ss、公平性equity、环保性environmental protection)。高校融资的经济性指确保项目建设进度与资金正常运作的条件下融资成本最小化;效率性是指融资成本既定条件下的项目建设效益最大化;效果性是指融资成本既定条件下实现项目建设进度的既定目标;公平性指“接受服务团体或个人是否都受到公平的待遇”,即社会公民在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对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是否享受均等和公平以及成本分担合理的待遇;环保性主要是指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与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循环发展的环保评估质量标准。5E相辅相成,系统、全面、综合地评价高校融资的绩效,是高校融资机制融入经济学思维方式的最后评判程序。

【参考文献】

[1] 魏乾梅.国家货币政策从紧视角下高校财务风险的冷思考[J].会计之友,2008(9) (中):53.

[2] 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第2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高校 思想政治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① 无论从拓宽高校德育途径、优化高校德育内容、提高高校德育实效的角度,还是从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后继有人的高度,形势与政策教育都显示出了其独有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形势与政策教育应把握的基本方向

1、 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①。要把握好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形势政策教育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是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政治意识的理论准备,也是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www.lunwenwang.com

2、摆正形势政策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地位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形式,无论是从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还是从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弘扬科学精神等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都显示了其独有的作用与地位。其受重视程度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而不断的得到提升:从提出形势与政策教育应当列入教学计划②到决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设置形势与政策课程③。从把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管理纳入思想品德课的课程管理体系,列入大学教育全过程,规定保证平均每周不少于一学时,实行学年考核制度,成绩列入学生成绩册④到对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地位、作用、做法等提出了更加明确、更加系统、更加规范的意见⑤。我们不难看出党和国家对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视程度。

3、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形势政策教育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的。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共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把形势政策教育引进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其本身就是科学发展的体现,形势政策教育要在加强实效性的基础上发展,就必须重视科学发展观的推动作用。

二、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的思考

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初步模式,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可靠保障。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的精神,笔者认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主要应从“突出主渠道地位、搞好两个建设、发挥三方面的作用、做到四个结合”入手。

1、 突出主渠道地位

既突出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地位,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学内容应体现针对性

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因为形势是不断变化的,政策有时也在不断的调整。富于变化的教学内容使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程度的吸引力,如果教师再在针对性上下一番功夫,则会极大地提高这门课程的实效性。

(2)课程发展应具有自动生成性

即通过不断进行教学探索与改革,使之教学内容与形式不断与时展同步。首先,要加强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应着力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尽可能得以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其次,尽可能的采用从实践中提出问题,借助于形势与政策理论求得解决的方法;再次,要加强考核环节的改革,积极探索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考核方法,突出考核学生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避免用单一的闭卷考试评价学生,应把成绩的考核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和不同的环节,把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等情况综合起来考核。

(3)课程进行应确保有效性

要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保证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接受性就非常必要。而要提高学生的接受性就要研究如何有效引起学生的心理需要。因为任何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共同目标的实现,都以教育客体的主观接受为前提。 2、搞好两个建设

即制度建设与机制建设。首先,应通过制度建设确保形势政策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进而使形势政策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亮点。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制度以保障形势政策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与可控性,包括计划、组织制度、实施措施、考核办法。而且这些必须纳入教学管理体系之中,以制度作保障,以管理作依托。另一方面,在以制度保障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稳定性的同时,还要灵活变化,因为形势与政策不是僵硬的,而是动态的,教育对象也是变化而广泛的,所以,授课的形式、内容、事件等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

3、发挥三方面的作用

即要发挥好专职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作用、包括学校党委、团委在内的德育工作者的作用及国家、各级政府领导人、先进模范人物的作用。首先,要处理好主渠道与多渠道的关系,要明确,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形势政策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是基础与关键,为此,一方面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专职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授课能力,同时要制定合理的奖励激励机制。其次,要充分发挥包括学校党委、团委在内的德育工作者的作用,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与社科部牵头负责,教务处、党委学工部、团委直接参与的教育教学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www.lunwenwang.com

4、做到四个结合

第一,要把教育目的与学生需要有机结合,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应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的心理实际,把教育目的与学生需要结合起来考虑,要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思想需求,决定如何组织与呈现教育内容,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通过各种活动有意引导学生对一些与教育目的直接相关的社会问题产生兴趣,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第二,要把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第三,要把教育人、引导人与关心人、帮助人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004 年 8 月 26 日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教社政 [2005]5 号

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 中青联发 [2005]3 号

4、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教社政 [2004]16 号

5、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2004 年 11 月 19 日

地址: 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人文学院 马莉 马延龙 收 716000

1 作者马延龙,男,陕西延安大学人文学院,716000,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教育教学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2004 年 11 月 19 日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004 年 8 月 26 日

②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 1987年5月

③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 1987年11月

④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意见 1996年10月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第3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高校 思想政治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① 无论从拓宽高校德育途径、优化高校德育内容、提高高校德育实效的角度,还是从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后继有人的高度,形势与政策教育都显示出了其独有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形势与政策教育应把握的基本方向

    1、 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①。要把握好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形势政策教育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是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政治意识的理论准备,也是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2、摆正形势政策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地位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形式,无论是从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还是从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弘扬科学精神等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都显示了其独有的作用与地位。其受重视程度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而不断的得到提升:从提出形势与政策教育应当列入教学计划②到决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设置形势与政策课程③。从把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管理纳入思想品德课的课程管理体系,列入大学教育全过程,规定保证平均每周不少于一学时,实行学年考核制度,成绩列入学生成绩册④到对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地位、作用、做法等提出了更加明确、更加系统、更加规范的意见⑤。我们不难看出党和国家对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视程度。

    3、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形势政策教育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的。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共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把形势政策教育引进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其本身就是科学发展的体现,形势政策教育要在加强实效性的基础上发展,就必须重视科学发展观的推动作用。

    二、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的思考

    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初步模式,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可靠保障。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的精神,笔者认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主要应从“突出主渠道地位、搞好两个建设、发挥三方面的作用、做到四个结合”入手。

    1、 突出主渠道地位

    既突出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地位,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学内容应体现针对性

    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因为形势是不断变化的,政策有时也在不断的调整。富于变化的教学内容使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程度的吸引力,如果教师再在针对性上下一番功夫,则会极大地提高这门课程的实效性。

    (2)课程发展应具有自动生成性

    即通过不断进行教学探索与改革,使之教学内容与形式不断与时展同步。首先,要加强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应着力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尽可能得以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其次,尽可能的采用从实践中提出问题,借助于形势与政策理论求得解决的方法;再次,要加强考核环节的改革,积极探索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考核方法,突出考核学生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避免用单一的闭卷考试评价学生,应把成绩的考核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和不同的环节,把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等情况综合起来考核。

    (3)课程进行应确保有效性

    要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保证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接受性就非常必要。而要提高学生的接受性就要研究如何有效引起学生的心理需要。因为任何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共同目标的实现,都以教育客体的主观接受为前提。

    2、搞好两个建设

    即制度建设与机制建设。首先,应通过制度建设确保形势政策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进而使形势政策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亮点。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制度以保障形势政策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与可控性,包括计划、组织制度、实施措施、考核办法。而且这些必须纳入教学管理体系之中,以制度作保障,以管理作依托。另一方面,在以制度保障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稳定性的同时,还要灵活变化,因为形势与政策不是僵硬的,而是动态的,教育对象也是变化而广泛的,所以,授课的形式、内容、事件等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

    3、发挥三方面的作用

    即要发挥好专职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作用、包括学校党委、团委在内的德育工作者的作用及国家、各级政府领导人、先进模范人物的作用。首先,要处理好主渠道与多渠道的关系,要明确,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形势政策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是基础与关键,为此,一方面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专职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授课能力,同时要制定合理的奖励激励机制。其次,要充分发挥包括学校党委、团委在内的德育工作者的作用,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与社科部牵头负责,教务处、党委学工部、团委直接参与的教育教学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4、做到四个结合

    第一,要把教育目的与学生需要有机结合,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应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的心理实际,把教育目的与学生需要结合起来考虑,要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思想需求,决定如何组织与呈现教育内容,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通过各种活动有意引导学生对一些与教育目的直接相关的社会问题产生兴趣,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第二,要把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第三,要把教育人、引导人与关心人、帮助人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004 年 8 月 26 日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教社政 [2005]5 号

    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 中青联发 [2005]3 号

    4、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教社政 [2004]16 号

    5、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2004 年 11 月 19 日

    地址: 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人文学院 马莉 马延龙 收 716000

    1 作者马延龙,男,陕西延安大学人文学院,716000,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教育教学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2004 年 11 月 19 日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004 年 8 月 26 日

    ②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 1987年5月

    ③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 1987年11月

    ④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意见 1996年10月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第4篇

关键词:公共政策学;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案例分析;专题讨论

中图分类号: C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269-02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领域内的很多内容。公共政策教学则是在兼顾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之上,有目的地从系统科学的角度介绍公共政策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前景,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以提供政策相关知识,从而为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打下基础。但由于公共政策学对于我国高校来说还属于一门新兴学科,国家在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的投入方面偏颇,造成从事公共政策教学的专业化人才存在缺口和高校教师在公共政策教学过程中偏重理论,在强化问题意识,关注政策现实方面欠缺,从而使这门课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一、高校公共政策学课堂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各大综合性院校和财经类院校都相继开设了公共政策学这门专业课程,在不少的师范类院校和理工科院校也设有相近的专业。这表明,公共政策学专业在全国高校的覆盖面较广,高校学科设置的变化也紧跟国家教育政策变化的步伐。公共政策专业的灵魂就是把握国家政策的脉搏,更新和完善政策方案的设计,以便使社会更好地发展。但公共政策学在我国高校毕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因而课堂教学方法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必定存在着一些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

由于公共政策学本身学科属性的特点,公共政策的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国家大政方针的改进和变化,收集、整理和更新公共政策专业的相关信息。然而,在实施信息收集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息获取的渠道过于狭窄、信息处理不及时、更新较慢等,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汲取的知识往往是具有滞后性的,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与发展。

教学信息化还要求教师掌握相关的现代信息技术,比如多媒体教学操作。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能够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熟练地将公共政策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反映出来。但是部分教师仍保持手工操作方式,不愿意学习先进的技术,从而造成了大量的、低效的重复机械劳动。与此同时,用于公共政策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在数量和质量方面跟不上教学的变化,配套内容比较落后,有重复使用历年课件的现象。教学课件设计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这些因素也都影响了公共政策教学方法的改进。

(二)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中存在偏差

公共政策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切实掌握认识和分析公共政策的基本方法,从而具备分析现实公共政策的能力,为进一步掌握从事政策分析和实际政策工作的系统化理论和完备的技术手段打下基础。我国国家和地方政策的不断变化,对高校教师在公共政策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考试是评价和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的重要手段,但一味地追求最终的分数而忽视人才培养的最初目标是与教学任务背道而驰的。由于高校的教学质量往往通过期末考试的形式体现,这就造成了教师和学生为了应试教育而进行“教”与“学”。公共政策学是一门需要与现实情况相结合进行学习的学科,教师为了进行应试教育,在教学方法中缺乏一定的主观意识,忽视理论联系实际,仅是照本宣科地给学生灌输索然无味的纯理论知识,不但导致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下降,同时也违背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学生也更多地关注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缺乏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的能力和探索精神,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扎实。

(三)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使用不当

公共政策这门学科在我国发展历史不长,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近几年,随着国家大政方针的变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公共政策作为指导,公共政策这门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就其当前教师的教学方法来看,还存在在一些问题。从师资力量的内部角度来说,教学师资队伍结构参差不齐,一部分教师未接受过公共政策学科的系统教育理论,另一部分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未达到要求。教师少学生多,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任务不能按时按量完成,不能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听课效率也大大降低。从教学方法的采用角度来说,有的教师教学上没有独立性,在教学中频繁变化教学方法,这也会导致学生对上课内容不知所云,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造成他们学习效率的降低。

二、对公共政策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实践与操作性很强的应用社会科学,学科性质与定位决定了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一)采用现代技术,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

在硬件等基础设施投入方面,国家要加大财政拨款力度,确保高校的多媒体教室覆盖率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其次,对于从事公共政策教学的教师来说,要对其进行信息化教学管理的专项培训,这里不仅包括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方式,还包括如何使用多媒体将其服务教学等等。课件的制作不能照搬课本,要突出国家政策变化的事例,可以结合新闻等形式表现出来。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电脑、投影仪。使用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还应注意的是,将计算机能表现的信息元素的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等有机结合,要从提高课件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出发,这一点是对公共政策教学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通过一段时间系统的培训,公共政策的教学人员在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方面就无大碍了。同时,从事公共政策教学的人员还应积极交流与合作,通过网络、图书馆、报刊等途径搜集有关政策变化的最新信息,以保证获取最前沿的政策信息。

(二)转变公共政策教学考核方式

传统应试教育的考核方法往往采用的是期末闭卷考试法,这不仅为教师的“填鸭式”教学埋下了隐患,同时也削弱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我国高校在公共政策教学中,要把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公共政策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并作为公共政策教学效果评估的最高标准。在转变公共政策考核方式上,首先是要进行考试方法的改进。可以采用开卷考试代替闭卷考试,同时结合学生平时课堂的发言表现、作业情况和论文设计等,这样就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其次是改进考核的内容。减少纯理论知识死记硬背的考核,注重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而进行探讨性问题的解答,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最后,教学质量的检测不仅是通过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考查,也应增加对教师考察的部分。这样,才能使教师在进行公共政策教学时不断改进方法和完善教学水平。

(三)灵活引入多样的教学方法

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长期受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是课堂的主人,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作为教师,以“ 授人以渔”为天职,应立足于培养学生自学、钻研的学习习惯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授课,形式上要做到发挥性讲授与解释性讲授并举;知识面上,应当在剖析教材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要涉及有关我国公共政策的最新动态。因此,引入案例分析法、专题讨论法是帮助改进公共政策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法是指围绕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向学生提供模拟性的教学情境,使他们经过研究和讨论,将所学的公共政策理论和方法用于解决实践的政策问题,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对于教师而言,教师要选择具有针对性、创新性、典型性的公共政策案例,因为高质量的案例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其次,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是教师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作用。案例要在上课前发给学生,给学生以充足的自由阅读和思考的空间。在讨论中,教师要仔细听取学生发言并评判学生的理解是否正确。在案例教学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案例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案例分析法引入公共政策教学,将新的教学模式与学生成绩评价方法用于课程教学中,对今后学生们的毕业设计也都是有帮助的。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课堂教学、课堂提问、课外质疑、撰写文献等形式,这是具有前瞻性的新型教学模式。

专题讨论法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一个公共政策中的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专题讨论的教学方法旨在启发学生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将公共政策教学分为公共政策系统、公共政策结构、公共政策过程和公共政策分析几个专题来进行研究,让学生们参与讨论课之中。老师作为听讲人根据学生专题讨论的内容提出其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不足,更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这样也能使得同学们能对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了解公共政策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结语

教学是高校办学质量好坏的关键,公共政策教学方法要秉承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原则,并且要能与实际相结合,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突出案例分析法和专题讨论法在公共政策教学中的运用,提高学生听课的趣味性和积极性。高效率的教学方法是保证高校教学正常运行、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培养目标从知识传授转到能力培养,教师的教学方法从板书讲授转到多媒体教学。作为高校公共政策专业的教学方法也必须不断完善与改变工作方式,用多样性、开放性、创新性的思路和手法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迈入一个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袁祖望.论高校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模式转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80-83.

[2] 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 冯军.论大学教学学术的培育[J].教育发展研究,2010,(7):36.

[4] 肖渭淳,朱欣华.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5,(7):85-86.[责任编辑 柯 黎]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第5篇

关键词:教育政策变化;教育政策变化分析;教育政策性质

【中图分类号】G40-011.8

教育政策是什么?在讨论教育政策变化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教育政策变化的定义。教育政策变化是由两个词组合而成的,即“教育政策”和“变化”。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下位概念,而公共政策又是政策的下位概念。因此,对教育政策的定义必定要框定在政策和公共政策的外延范围内。不同的文献对教育政策的定义有所不同。刘复兴在《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一书中对教育政策的定义是“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它是由政府及其机构和官员制定的、调整教育领域社会问题和社会关系的公共政策。”[1]《世界教育辞典》对教育政策的定义是“教育政策指制定有关教育的措施,一般指诸如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一类的公共权力主体所依照的政策。”[2]本文采用第二种定义。而对于“变化“一词,《新华字典》将其定义为“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因此,将“教育政策”与“变化”两者的定义相结合,笔者认为,“教育政策变化”的定义为“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一类的公共权力主体所依照的有关教育的措施在形式或内容上产生的新的状况。”

思考教育政策变化即思考教育政策如何在社会群体的价值诉求发生变化而导致教育政策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对政策自身在现象形态――政策文本和实质性内容――政策目标和价值原则上的变革或调整而使各种社会群体的价值诉求达到新的平衡的。反思教育政策变化有助于提高教育政策的科学性,继而更好地实现教育政策的公益性。本文试图从原因、类型来思考教育政策变化。

一、教育政策变化的原因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原因包括两种:内因和外因。任何事物的变化都离不开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美国政策科学家安德森认为,政策行动的要求产生于政策环境,并从政策环境传到政策系统。与此同时,政策环境限制和制约着决策者的行动[3]。所以,教育政策变化的原因即教育政策的环境发生变化,包括组织(内部)环境的变化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作为公共政策的分支,教育政策具有公共政策的性质,即:制定公共政策是为了价值分配;分配的范围是全社会;分配的影响力是权威性的。总之,与公共政策一样,教育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权威性分配[4]。作为社会各群体价值诉求的载体,社会公共利益对教育政策变化的影响大于教育政策组织本身的影响。而社会公共利益是独立地存在于教育政策外部环境中的,因此,相对于内部环境来说,教育政策的外部环境对于推动教育政策变化起着更为直接的作用,或者说,教育政策的外部环境是教育政策变化的主要动因。

(一) 教育政策外部环境的变化

1、经济状况的变化

任何政策归根结底是由经济状况所决定,一国的经济状况决定其政策的基本

构架、规模、程度和方向,决定某种政策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实施效果。我国建国以来的一系列教育政策变化就说明了这一点。例如我国现行的高校扩招政策,这一政策问题的提出并非直接来自教育领域内部,而主要是由经济学家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角度提出来的,是在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为了解决经济问题而出台的一项政策。另一方面,经济实力影响政策方案的选择。以发展义务教育为例,一些发达国家选择了10-12年的义务教育发展方案;而在不发达国家如印度只能选择5-8年,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实力的发展,不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也可能延长。

2、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年龄结构和组成要素的变化会引起教育政策的变化。以美国为例,二

战结束后出现了生育高峰,在这个时期出生的婴儿现在已经有五十多岁。在今后的25年中,公共的和私人的大笔资金将会花在这一代人身上,并且导致教育经费的减少。更重要的是,这一代中已经上了年纪的人的教育需求较少,因为他们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这意味着正在随着这一代人的年老而衰减的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将会进一步下降。另一具有重要意义的人口变化是人口的差异日益扩大。这一趋势出现在1990年至2000年期间。移民期间,出生率起伏,这个国家的文化越来越多元化。种族、民族、宗教、语言差异,构成了公立学校正常运作和政治决策形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面对人口中不同组成部分如此相互冲突的需求,人们建议将公立学校系统分解成多种独立的学校体制,以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

3、政治意识形态的转换

任何政策都是阶级意志、利益的集中体现与表达,政策的制定是一种政治行

为,教育政策也不例外,在教育政策制定的整个过程中,政治环境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二) 教育政策组织(内部)环境的变化

一个完整的教育政策周期大体包括了制定阶段、执行阶段和评价阶段,相应的也就有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和评价者。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和评价者共同构成了教育政策完整的组织环境,作为教育政策的主体,他们会对教育政策产生影响。

二、教育政策变化的类型

由于不同的教育政策有不同的内外部环境,因而不同的教育政策在变化过程中会产生形式和内容上的差异,由此产生了教育政策变化的不同类型,从全球范围来看,教育政策变化的类型主要有三种:革命性变化、渐进式变化、从具体到战略性的变化。

(一)中国的高校合并:一种革命性方法的案例

1998年7月,国务院对部委所属院校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撤并部委所属的91所普通高校,72所成人高校管理体制作了调整。并以此为契机,开始了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解决高等教育宏观管理问题。1999年底,国务院又提出要加快这一重大改革的进程,要求在2000年内完成这一改革任务。

调整、合并使一批学校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办学条件得到改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进而使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得以加强。

(二)英国的高等教育政策变化:一种渐进式方法的案例

英国的高等教育政策变化是渐进式改革典范,它是随着一部又一部的考察报告和法令的颁布而向前演进的。

1、《罗宾斯报告》高等教育双重制的确立

20世纪60年代,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变革的压力迫使英国成立了以罗宾斯为首组建的高等教育委员会。委员会考察了美国等10个国家,对英国大学及各高等教育机构做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罗宾斯报告》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6项原则成为后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2、《1988年教育改革法》

在高等教育方面,《教育改革法》主要对分别负责大学和公共高教系统的两大中介拨款机构进行了改革,其主要目的是加强政府对高校的控制,密切高等教育与社会和工商界的联系。根据该法规定,新的拨款机构在分配政府高教拨款时应遵守政府的附加条件和政策指示,从而削弱了中介拨款机构传统的自。

3、《高等教育白皮书》

1991年议会和下议院颁布了《高等教育:一个新框架》白皮书。白皮书共有8章,提出了政府关于高等教育未来框架的政策,主要建议是废除大学与多科技术学院、高等教育学院之间的二元制,建立高等教育一元体系。在此基础上,出台了一个新的法案,《1992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此法案对高等教育结构做了很大的变革:在所有高等教育学院完成特定标准的条件下,采用“大学”的称号,结束了二元制状态。

(三) 泰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一种从具体到战略性方法的案例

根据1992年的教育法,具有集权特色的泰国进行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义务教育阶段,在中央、省(76个)、学区几级管理中省略了省一级的中间对应管理环节,省一级政府只对地方办高等教育给予经费方面的支持,而学区及学校的经费均来自于教育部。学区和学校只需对教育部负责,学区委员会的第二把手由教育部直接委派。每学区管理大约200所学校,其委员会有地方各类人士组成,负责选择校长、教师,制定规划,对教育部基础教育办公室负责,并定期汇报工作。学校设学校委员会或学校董事会,人员构成与学区大致相同。这样,就形成了“教育部――学区――学校”三级管理,逐级向上负责的网络。学校经费来自教育部,不是来自省政府,故学校不对省政府负责。省政府不承担教育的经济责任。

近年来,泰国将原有的三大管理机构16个互不协调的职能处――基础教育部、大学事务部和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等合为一体,简化了管理程序,提高了管理效率。泰国教育部除设立部长办公室、内部审计办公室和监控审计评价委员会外,还下设几个办公室,包括基础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常设秘书(综合)办公室、职业教育委员会办公室、高等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理事会秘书处(教育立法办公室)。另有一些非正规的和独立的机构也附属于教育部做一些辅助、协调和探索性的工作,意在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对改革传统的集权教育管理进行有益的探索,使国家的教育发展思路与地方和老百姓的教育实际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刘复兴.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日]平益德主编.黄德诚等译.世界教育辞典[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第6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高校思想政治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①无论从拓宽高校德育途径、优化高校德育内容、提高高校德育实效的角度,还是从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后继有人的高度,形势与政策教育都显示出了其独有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形势与政策教育应把握的基本方向

1、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①。要把握好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形势政策教育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是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政治意识的理论准备,也是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2、摆正形势政策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地位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形式,无论是从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还是从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弘扬科学精神等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都显示了其独有的作用与地位。其受重视程度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而不断的得到提升:从提出形势与政策教育应当列入教学计划②到决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设置形势与政策课程③。从把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管理纳入思想品德课的课程管理体系,列入大学教育全过程,规定保证平均每周不少于一学时,实行学年考核制度,成绩列入学生成绩册④到对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地位、作用、做法等提出了更加明确、更加系统、更加规范的意见⑤。我们不难看出党和国家对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视程度。

3、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形势政策教育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邓小平和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的。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共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把形势政策教育引进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其本身就是科学发展的体现,形势政策教育要在加强实效性的基础上发展,就必须重视科学发展观的推动作用。

二、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的思考

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初步模式,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可靠保障。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的精神,笔者认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主要应从“突出主渠道地位、搞好两个建设、发挥三方面的作用、做到四个结合”入手。

1、突出主渠道地位

既突出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地位,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学内容应体现针对性

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因为形势是不断变化的,政策有时也在不断的调整。富于变化的教学内容使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程度的吸引力,如果教师再在针对性上下一番功夫,则会极大地提高这门课程的实效性。

(2)课程发展应具有自动生成性

即通过不断进行教学探索与改革,使之教学内容与形式不断与时展同步。首先,要加强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应着力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尽可能得以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其次,尽可能的采用从实践中提出问题,借助于形势与政策理论求得解决的方法;再次,要加强考核环节的改革,积极探索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考核方法,突出考核学生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避免用单一的闭卷考试评价学生,应把成绩的考核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和不同的环节,把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等情况综合起来考核。

(3)课程进行应确保有效性

要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保证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接受性就非常必要。而要提高学生的接受性就要研究如何有效引起学生的心理需要。因为任何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共同目标的实现,都以教育客体的主观接受为前提。2、搞好两个建设

即制度建设与机制建设。首先,应通过制度建设确保形势政策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进而使形势政策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亮点。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制度以保障形势政策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与可控性,包括计划、组织制度、实施措施、考核办法。而且这些必须纳入教学管理体系之中,以制度作保障,以管理作依托。另一方面,在以制度保障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稳定性的同时,还要灵活变化,因为形势与政策不是僵硬的,而是动态的,教育对象也是变化而广泛的,所以,授课的形式、内容、事件等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

3、发挥三方面的作用

即要发挥好专职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作用、包括学校党委、团委在内的德育工作者的作用及国家、各级政府领导人、先进模范人物的作用。首先,要处理好主渠道与多渠道的关系,要明确,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形势政策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是基础与关键,为此,一方面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专职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授课能力,同时要制定合理的奖励激励机制。其次,要充分发挥包括学校党委、团委在内的德育工作者的作用,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与社科部牵头负责,教务处、党委学工部、团委直接参与的教育教学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4、做到四个结合

第一,要把教育目的与学生需要有机结合,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应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的心理实际,把教育目的与学生需要结合起来考虑,要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思想需求,决定如何组织与呈现教育内容,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通过各种活动有意引导学生对一些与教育目的直接相关的社会问题产生兴趣,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第二,要把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第三,要把教育人、引导人与关心人、帮助人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

4、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

5、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2004年11月19日

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人文学院马莉马延龙收716000

1作者马延龙,男,陕西延安大学人文学院,716000,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教育教学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2004年11月19日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

②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987年5月

③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1987年11月

④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意见1996年10月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第7篇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课 网络 实效性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作为形势政策教育的最主要载体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势与政策》课也是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

近年来,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国内改革和建设蓬勃发展,社会正处在转型阶段,高校学生思想特点鲜明且变化迅速,这一切都给《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只有有效地发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完成《形势与政策》课被赋予的历史使命。

一、影响《形势与政策》课发挥实效性的瓶颈

1.《形势与政策》课讲授内容缺乏时效性与吸引力。在当今各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课程讲授不能紧跟时事发展,讲授观点无法适应学生思想特点的情况,这就造成了《形势与政策》课不能给学生在第一时间最有效的思想引导,也丧失了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在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的问卷调查中,共有1940名本校学生和676名北京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的学生参与。其中只有17%的学生表示喜欢上《形势与政策》课,而表示不喜欢的学生占到了23%。

谈及原因,有近八成的同学认为是授课内容缺乏时效性,且观点不鲜明。更有学生在座谈会中提出,如果内容跟不上时事,观点又陈旧,《形势与政策》课还不如历史课。

2.《形势与政策》课授课、考核形式单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当前大多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授课采取的是课堂教学的形式,但是由于教学资源调动困难等原因,有些学校为将各类讲座、报告会或文艺活动打上《形势与政策》课的标签,代替课程教学,导致该门课程的教学体系缺失完整性和系统性,影响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上述调查中,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授课形式最喜欢,比例占到一半,而对单一的课堂讲授并不“感冒”。考试是《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高校采取了出题笔试、开卷考试的方式。同样,多数高校的考试流于形式,只考查观点,缺乏对学生分析能力与思辨能力的考查。

3.《形势与政策》课授课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影响课程质量的提高。高校中《形势与政策》课授课的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辅导员、学校党政管理干部与少数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其中绝大多数教师是兼职讲授《形势与政策》课,而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背景的更是少之又少。在对学生最喜欢的《形势与政策》课授课教师的统计中,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及社会名流的比例均超过45%,辅导员只占15%,思政课教师更是不到5%。可见,现在的《形势与政策》课授课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授课水平也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网络应用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必要性

1.网络的普及性使其具有成为《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阵地的必要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占领阵地,中央16号文件中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全面且深刻地改变着高校的教育环境。上述调查中显示,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的最主要媒介,占75.44%;手机的比重也很大,占43.93%,课堂只占5.47%。这充分说明,网络已经成为学生获取新闻和时事的主要途径。《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应该主动出击,占领互联网阵地。

2.网络的便利性使其具有成为《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载体的必要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形成网上网下教学互动、校内校外资源共享”。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开放性、平等性、快捷性。快捷性打破传统的时空观,扩大了覆盖面,增强了影响力;匿名性和交互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距离,弥合了人与人之间的个。在网上,人们身份隐匿、地位平等、交流自由,隐私权得到尊重,个体的发言权得到保障,学生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吸收相关信息,可以与教师就某一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深入、热烈、平等的探讨,通过主题网站、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聊天室、BBS等各种平台进行双向互动,学习时间内师生可以进行互动的学习活动。而且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在课堂活动结束后,学生仍然可以通过网络继续查阅相关内容,参加有关讨论、咨询,延伸扩展学习时空。

三、网络应用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思考

1.利用论坛、博客、聊天软件等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的师生互动。上述调查表明,在担任《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教师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了大多数,当前国内主流的网上交流平台如QQ、人人网、飞信等软件对于他们来说不会陌生,而这些也正是“90后”的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平台。这些社交软件及其提供的平台服务以及校内论坛可以帮助教师做好课前的准备,包括教学设计、资源准备、课件设计等,也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课后虚拟课堂的效果评估,教师对两个课堂有效联动将实现对《形势与政策》课质量控制的成功驾驭。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指导学生了解课程内容特点、前续课程衔接、课程实施计划、学习进度安排、学习方法建议、媒体学习方案;可以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参加辅导、课堂讨论、答疑提问;如何完成作业与思考题。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

2.利用红色网站、专设网页等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和考核。中央16号文件颁布后,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陆续建立起来,但是普遍点击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内容缺乏吸引力,不符合学生思想特点。可以根据《形势与政策》课授课内容,及时更新内容且加入权威讲授,可以利用专门设立的网页指导学生观看直播或录像,通过公布的电子课件、网上教学辅导等多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可以借助网页实现《形势与政策》课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的创新,例如可以举行网上答题形式的形势与政策知识竞赛,通过竞赛对学生进行考核,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针对当前发生的重大时事或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设立网上讨论专版,专人管理板块、专家定时答疑交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分析问题;可以构建各种网上资源库,包括案例库、试题库、知识库、音像资料库、教学软件库等,资源共享,拓展传统教学的狭小空间,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实效性,保障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