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制造业发展趋势(合集7篇)

时间:2023-06-14 16:31:44
制造业发展趋势

制造业发展趋势第1篇

而食品安全是一个需要长期密切关注的问题。

中国食品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2006年食品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以及产品销售费用分别为4570.68亿元、3638.52亿元和405.66亿元,较上年同期都有较大增长,增幅分别达到25.46%、26.57%和15.09%,利润总额268.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58.35亿元,累计税金总额184.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1.66%。但食品制造业面临成本上涨的压力,食品价格上升。2006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而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超过CPI的平均涨幅,上涨2.3%,其中粮食上涨2.7%。而且,价格上涨主要是出现在2006年后半年,上涨速度呈上升态势。此外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重。2007年食品制造业当务之急是消化和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而食品安全是一个需要长期密切关注的问题。

一、2006食品制造业的发展特点

2006年我国食品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当然,还有一些问题有待关注。

(一)食品工业持续较快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2006年食品工业持续较快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高。1~12月,全国食品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751.06亿元,同比增长25.74%。全行业实现利润268.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8.35亿元;亏损面为17.39%,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4个百分点;企业亏损总额累计31.8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4%。

(二)食品制造业成本上涨,食品价格上升

2006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12月份上涨2.8%),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超过CPI的平均涨幅,上涨2.3%,其中粮食上涨2.7%,其余商品价格有涨有落。而且,价格上涨主要是出现在2006年后半年,上涨速度呈上升态势。

(三)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重

调查得到的一系列数据显示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重:

逾两成膨化食品近三成烘炒食品不合格。监督抽查显示,逾两成膨化食品不合格,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6%。近三成烘炒食品产品质量不合格。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一是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二是微生物指标超标,三是铝残留量超标。

近三成酱油产品质量不合格。12月的酱油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1.9%。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合格。

三成茉莉花茶、红茶产品质量不合格。2007年1月,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对茉莉花茶和红茶两类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显示,三成茉莉花茶、红茶产品质量不合格,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0%。

四成辣椒制品含有苏丹红。国家质检总局对辣椒粉、辣椒酱、油辣椒、豆瓣酱等预包装辣椒制品和散装辣椒粉进行了抽查,结果137种产品平均抽样合格率仅为74.5%,不合格项目全部集中在苏丹红I~IV号。

近半干制水产品不合格。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对全国15个城市干制水产品进行质量监测的结果,合格率为55.5%。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海带、紫菜等藻类制品无机砷超标;虾皮、鱼干等动物类干制水产品水分、盐分超标;部分干制水产品检测出甲醛。

而且,食品制造成本的上升使得食品安全出现重大隐患。目前我国食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竞争激烈的现状导致大部分厂家利润微薄。而以超市为主的终端不断压价,物流成本又在不断上升,迫使部分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铤而走险,以牺牲食品的安全品质为代价,牟取不法利益,从而构成对城市食品安全最现实的威胁。食品企业的毛利基本上都只有10%至20%,企业本身利润空间极其有限,要生存下去只有弄虚作假。超市对食品的质量不负直接责任,但由于同样受到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驱动,造成大卖场和超市中依然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二、食品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一)食品工业良好的发展态势有利于日后发展

1.食品工业区域布局渐趋合理,企业集群式发展的格局逐渐形成。目前,食品行业初步形成了一批生产企业密集区和多个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呈现出集群式发展的特色和较为合理的区域布局,如黄淮海地区优质专用小麦加工产业带,东北及内蒙古东部玉米、大豆加工产业带,长江流域优质油菜加工产业带,华东、中南、西南、华北及东北地区畜禽肉加工产业带,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乳制品加工产业带,广西、云南糖料加工产业带,东南沿海、黄渤海出口水产品加工带等。

2.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集中度逐步提高。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骨干食品企业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资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迅速提高。同时,企业所有制结构呈多元发展态势,股份制和“三资”企业发展迅速,产品质量明显改善,食品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二)2007食品工业发展重点领域

2007年食品制造业当务之急是消化和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而食品安全是一个需要长期密切关注的问题。

1.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的消化。一方面是国家宏观调控,保证农产品等原材料价格的稳定。另一方面是食品行业和企业自身努力,发挥优势,降低成本,主要包括下面几方面:(1)优化组织结构,享受规模优势。目前食品制造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行业组织结构有待优化。我国稻谷加工达到日生产能力400吨及以上合理规模的企业不足1%;甘蔗糖厂的平均日榨能力仅为2000吨;规模以上软饮料企业的年均产量只有3万吨;罐头加工企业的平均规模仅为1000吨左右。企业规模小,严重制约了食品行业规模效益的发挥。(2)调整产业布局,发挥区域优势。食品工业布局尚不尽合理,区域优势有待发挥。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食品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由于食品工业发展滞后,丰富的原料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二是食品工业布局与农业生产布局衔接不够紧密。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脱节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农业生产与食品加工互为促进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造成原料供应与食品工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增加了农产品长途运输的成本和物流过程的损失,导致资源浪费。(3)提高我国食品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运用科技,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

2.保证食品安全任重道远。实施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对食品相关产品实行生产监管,给通过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产品市场准入审查的生产企业颁发了生产许可证证书,保证食品安全。 2007年质检总局对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监管将突出四个重点:一是重点产品,即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容器、工具等对食品安全影响较大的产品。二是重点区域,即相关产品生产企业集中的区域。要与这些区域所在地政府密切配合,集中力量促进多数企业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三是重点企业,主要是不具备质量保证能力的小企业和小作坊,以及那些专门生产劣质产品的企业和窝点。四是重点问题,主要是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非法使用回收塑料加工食品包装容器和工具等问题。

三、食品制造业的行业政策动态

(一)《国家临时存储粮食销售办法》出台

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监测,2006年11月下旬,由于工业用粮需求旺盛和粮农存在惜售心理等因素影响,小麦、玉米、大豆和籽棉收购价格分别出现不同上涨;受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全国食用油平均零售价格较10月份上涨了6.04%。为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粮食局等部门12月1日联合出台了《国家临时存储粮食销售办法》,提出充分发挥临时存储粮对市场的调节作用,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安排临时存储粮在粮食批发市场上常年常时公开竞价销售,保证市场供应,保持粮油市场平稳运行和社会稳定。

(二)食品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1.《果冻》国家标准开始实施。2006年10月1日起,强制性国家标准《果冻》开始实施。其中,新增加的规格要求为强制性条款,其中消费者最常食用的杯型果冻杯口内径必须大于等于3.5厘米。该标准为我国首个果冻国家标准,已进入流通领域的果冻可销售至2006年9月30日。

2.巧克力制品实行贸易标准。商务部的《代可可脂巧克力及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国内贸易行业标准》于2006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明确规定代可可脂添加量超过5%的产品不能直接标注巧克力,而产品包装上应标注为“巧克力(代可可脂)”, 在其标签上加上关于“代可可脂”的含量说明,其标注也将改为“代可可脂巧克力”或“代可可脂巧克力风味制品”。据此标准,目前市场上七成以上的巧克力产品将不能直接标注为巧克力。

3.第一个《油辣椒》国家标准正式实施。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油辣椒》(GB/T20293-2006)国家标准,12月1日起将在全国正式实施,这是我国辣椒类产品的第一个国家标准。标准规定了油辣椒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标签要求,适用于油辣椒的生产、销售和监督检验。标准对辣椒、食用盐等油辣椒的主要原料和辅料都做出了规定。

4.首个鸡蛋国家标准草案制定完成。2006年11月底,中国肉类协会已完成首个鸡蛋国家标准草案的制定,并已上报国家标准委,鸡蛋行业将实行市场准入。标准对鸡蛋里的抗生素、重金属、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规定了最高限量标准,要求鸡蛋中不得检出氯霉素、沙门氏菌等物质。标准出台后,产地、生产日期这些“身份证明”今后都将被直接喷涂在鸡蛋上,以随时接受消费者的检验,同时还会配套出台一系列后续检测手段。

(三)一系列食品安全规范颁布实施

食品安全问题得到高度重视,并从生产流通各环节加以规范。

1.《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正式施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于2006年11月1日正式施行,有利于建立起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而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专门为农产品安全立法的国家。安全法确立了一系列监管制度,如质量安全信息制度、生产记录制度等,在遵循全程监管的基础上,重点对农产品生产源头、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生产过程加强管理,有效把好食物入口的第一关。明确规定伪造有机、绿色等食品最高将被处罚措施10万元,还规定要坚决杜绝5种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

2.《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试行)》颁布。2006年12月8日,商务部正式颁布了《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试行)》,旨在通过大型连锁超市执行《规范》的示范作用,逐步带动食品零售企业执行,并发挥对企业经营的指导作用,推动连锁超市的规范化运营,提高超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增强消费者购物信心,提升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规范》对超市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的操作程序和方法都作了详细说明和要求,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有利于推动超市更好地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有利于改善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进一步提高上市食品安全质量水平。

另外商务部近期还将出台《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将以部门规章形式,通过建立健全批发、零售市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来规范食品经营行为,保障食品消费安全。

3.10类奥运食品安全标准确立,北京启用全新食品安全监控中心。2007年,北京市将深入落实《奥运食品安全行动纲要》,积极推进奥运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北京市食品办已确定了10大类345个品种的奥运食品安全主体标准,对奥运食品和奥运餐饮供应企业进行备案。北京市工商局与北京奥组委已共同组建了由国内外15名专家组成的奥运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就建立奥运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检测体系、监控体系、可追溯体系等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在组织、技术、装备、机制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确保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食品安全。

2007年1月底,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启用全新的具有国际水准的食品安全监控中心,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国标”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在石景山地区全面投入使用。监控中心聘任了30多名食品安全专家和近20名专业技术人员,从国外购进先进检测仪器,能对所有食品进行检测,检测项目仅涉及食品安全的就有100多种。其中,一种可对食品添加剂进行定性分析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最短能在5分钟之内检测出兽药残留。同时,“搜集国内外各种食品安全信息,对本地市场进行分析、检测、预警”也是该中心的一个主要任务。

4.12种包装食品保质期制定了新规定。2006年11月,国家轻工业部对奶粉、甜炼乳、糖果、罐头、方便面等12大类包装食品的保质期制定了新规定。根据新规定:马口铁罐装奶粉保质期为12个月;梅雨季节生产的糖果保质期为1个月;果汁汽水、果味汽水、可乐汽水玻璃瓶装为3个月,罐装为6个月;酒类按品种不同保质期从50天至6个月不等;散装饼干的保质期为1个月;塑料袋装方便面为3个月;夹心巧克力为3个月;纯巧克力为6个月;油炸干果、番茄酱铁罐装、玻璃瓶装的保质期为12个月;酱油和食醋为6个月。

5.建立食品召回制度,并严禁使用回收食品作原料再加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农业部联合制定的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指出,我国食品安全水平与消费者的期望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提出“鼓励食品加工企业建立严格的食品召回制度,支持流通企业建设完善的食品溯源制度。”基于近期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材料生产加工食品的问题受到消费者和食品行业的普遍关注,国家质检总局2006年12月《严禁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回收食品作为生产原料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今后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严禁使用回收食品作为生产加工的原材料,若发现有企业违反规定,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要求企业建立回收食品登记销毁制度,记录应包括回收食品的产品名称、产品规格,生产批号、生产日期、退货日期、退货数量以及销毁地点、方式、数量、时间和负责人员等内容。

(四)进出口相关政策

1.出口食品、农产品免验管理规定(试行)。2006年10月9日,为鼓励出口食品、农产品企业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出口食品、农产品免验管理规定(试行)》,对优质出口食品、农产品实行免验制度。

企业申请出口免验条件包括:企业取得有效的出口食品卫生注册证书和HACCP等认证,具有完善的质量安全自控体系,并能对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有效控制;企业能常年保持正常的出口生产和经营活动,信誉良好,生产规模、出口数量、产品质量安全居行业领先地位,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示范性;出口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除符合相关法规规定的条件外,须拥有符合要求、能满足出口需求的自属种植或养殖基地;企业申请出口免验的产品,质量长期稳定,连续三年检验检疫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出口产品未发生质量安全问题;企业须具有完善检验管理制度和较强的自检能力,其实验室按ISO/IEC17025运行和管理,能满足出口产品相关项目的检测要求等。

2.国家从源头加强对农产品的出口管理。我国初步建立了“一个模式+十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出口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农产品出口管理体系,从源头进一步加强了对出口食品农产品的管理。2006年质检总局推进对种植、养殖场注册备案管理,全国已备案用于生产出口禽肉、猪肉、水产品、蜂产品、茶叶种植基地达100亩。同时试行大型出口企业驻厂检验检疫官制度。

制造业发展趋势第2篇

近年来,由于现代化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制造

业发生了重大变化,最突出的特征是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加强,企业竞争中技术创新

的主导地位突显。

1.全球化战略已成为各跨国制造公司抢占世界市场的首选战略

整个20世纪,跨国公司一直是经济全球化的生力军,尤其在第二个50年里,跨国

公司更是飞速扩张,实力之强占据了全球经贸的“半边天”。据统计,经合组织成员

国之间的贸易额近一半都是由跨国公司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贸易构成的。而在全球大

型跨国公司中,制造业无论从企业数量、经营规模,还是利润额等指标来看,都占据

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994年的全球综合500强榜单中制造业跨国企业达230家左右,20

03年上升为240家左右。从500强前十名的变化可以看出,十年来世界制造业规模进一

步扩大:1994年名列前十名的企业有四家是制造业企业,1995年、1996年均占五家,

1998年上升为六家,到2003年已达到九家(注:根据历年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

0强”名单整理。)。因此,可以说,作为21世纪全球经济活动的主体,跨国公司的

战略意图就代表着世界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张,全球化战略

已经成为各个跨国制造公司抢占世界市场的首选战略。当然,这种全球化战略不再等

同于过去通过异地生产或销售来占领市场的传统战略。

2.制造业全球化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

传统的制造业跨国公司生产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母国为生产基地,将产品销往其

他国家;二是在海外投资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在国外制造产品,销售给东道国或其他

国家。其特点是:自己拥有生产制造设施与技术,产品完全由自己制造;在资源的利

用上,仅限于利用东道国的原材料、人员或资金等。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由于信息技术革命,管理思想与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

变化,企业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跨国公司,特别是制造业跨国公司中

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发挥,并将成为新型全球化方式而发展下去。这种变化的主要特

征是:广泛利用别国的生产设施与技术力量,在自己可以不拥有生产设施与制造技术

的所有权的情况下,制造出最终产品,并进行全球销售。制造业全球化方式主要形式

有两种:一是制造业公司掌握产品设计、关键技术,授权国外生产厂商按其要求生产

产品,自己则在全球建立营销网络;二是制造业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零部件的加工

制造网络,自己负责产品的总装与营销。

在优先考虑利润最大化、分散风险、降低成本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情况下,近

年来日、美、欧跨国制造公司实行了新的分工,在亚洲建立零部件生产商,加速推进

企业联合和技术合作;此外,还建立越来越完整的生产、销售和出口的产业链,加强

了连接发达国家企业和亚洲企业的网络。

然而,随着跨国公司纷纷加强对制造技术的控制及将生产、组装工作化、外

部化,使得“制造中心”的涵义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材料和工业设备行业的跨国公司

在全球范围内都表现为普遍的技术来源的母国中心趋势(Dalton and Serapio,1999

)。

3.全球技术创新中心正与制造业中心分离

21世纪的“制造中心”已经不再完全基于某一国市场的发育。全球技术创新中心

正与制造业中心分离,制造中心地位不再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制造中心

依附科技中心的趋势正在形成。如美国作为知识经济的发源地,几乎在所有重大技术

创新领域都领先于世界。但是美国并未谋求恢复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而是利用全球

技术创新中心地位和综合国力来控制全球制造业中心,从而使得制造业规模、制造业

中心地位与产业能力的关系明显弱化。

世纪之交,美国在信息、通信技术和半导体技术领域以及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

能源技术领域都确立了领先优势。美国不仅利用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技术创新优势

完成了制造中心与科技中心的相对分离,更为重要的是开创了科技中心控制制造中心

的新时代。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信息产业制造中心,东亚地区的信息产业在技术、生产

及市场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依附性。在实际运行中,全球科技中心对制造中心的控制,

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分工、扶持委托加工制造中心、强化低端产品对高端产品的

依赖、核心技术对生产性技术的控制以及市场需求等方式来实现的。

4.跨国公司技术创新途径多元化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体系概括起来有两类。一类是在跨国公司内部组织的国际化生

产和国际化研究开发机构网络,这是跨国公司由东道国当地市场导向投资转向国际一

体化战略的必然结果。第二类是跨国公司积极参加的厂商之间的网络,如与竞争对手

缔结技术战略联盟;建立和扩展将其供应商、顾客与其国外子公司沟通起来的网络体

系。尽管这些体系的目的不同,但其动机却是相同的,即共同的学习过程能够提高跨

国公司创新速度,进而成为增强其国际技术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跨国公司在

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阶段性标志,表明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重

点已经从经济资源的全球配置转向技术资源的全球配置。

对于制造业特别是诸如生物、制药和化工这样的行业,企业知识基础的发展是核

心能力的关键,因此,跨国公司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的主要原因是获取技术创新的重

要源泉——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人力资源。目前,从这些行业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全球

化的情况看,其海外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世界相关领域知识高地附近。而从东道国的

角度,鉴于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又是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所以积

极鼓励和吸引跨国公司到本国设立研发机构,就可能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提升自身的科

技创新能力。

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近年来发展之迅速,举世瞩目,“以至于工业家们现在都必须转向中

国,这并不仅仅因为他们想收益于中国的低生产成本,而且是因为他们的顾客在中国

”。(注:参考消息,2004-01-24)那么,中国制造业的真实水平如何,与世界跨国

制造公司比较差距又在何处?通过对贸易结构、企业规模、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外商在

华研发机构等方面的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以制造业为支撑,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大国

中国经济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起飞,一直实行以建立强大的、能够给为数众多

的农业人口提供就业的工业部门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目前,中国GDP排名已经上升

到世界第六,制造业贡献过半。同时,中国也成为引资大国,2002年吸引国际直接投

资达530亿美元,外资投资中制造业的项目数目比重达72.96%:2003年达570亿美元

,占到亚太地区全部FDI的57.6%。此外,中国在世界贸易中也占有了一定优势地位

,出口总额占世界总出口的5%,其中制造业产品占九成。2003年进出口额更达8512.

1亿美元,其中出口4383.7亿美元,进口4128.4亿美元,十余年来一直保持贸易顺差

(2002年顺差为303亿美元,2003年为255.3亿美元)。

2.中国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较低环节

目前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份额仅在5%左右。中国制造业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

、组装为主,在全球的比重与地位、产业结构与市场集中度、核心技术与国际竞争力

等方面,与先进的工业国相比差距甚大,发展道路还很漫长。从贸易方式来看,近年

来中国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制造业的加工贸易。与其他亚洲国家一样,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国在贸易上的比较优势也是从初级产品逐渐向劳动密集型产品,然后进一步向资

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化的。这种贸易结构逐渐向高度化发展的过程可以通过

跟踪主要产业的特化系数(注:特化系数=(出口-进口)/(出口+进口),数值越大

说明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的变化来观察。关志雄(2002)对1999年亚洲各国

主要产品的有关测算值显示出中国在以服装产品为首的杂货产品方面竞争力较强,机

械、原料类产品的竞争力居中,在化工类方面竞争力较弱。(注:联合国SITC分类,

特化系数计算值分别为:中国内地化工产品-0.40、原料分类产品-0.02、机械类产品

-0.08、杂货产品0.76。)在竞争对手方面,目前中国同东盟、拉美等部分低收入国

家竞争性较强,而同欧美、日本、“四小龙”的互补性较强。

3.中国制造业还没有产生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

2003年中国500强企业排名榜的前100名中有57家制造业企业。有33家制造业企业

属于后50位,有24家制造业企业打进前50名,仅有3家制造业企业挤进了前10名的行

列,其中2家属于能源行业,1家属于汽车行业。(注:根据《世界经理人周刊》2003

年12月1日数据整理。)从前10名的行业分布特点看,能源业、电信业以及金融业蓬

勃发展,充满活力,而机电、化工等制造业则相对实力较弱。

再将中国500强企业的前10名制造业企业与全球500强的前10名企业相比较,则可

以看出二者主要差距:首先,制造业跨国公司的规模庞大,中国企业的规模实力与之

制造业发展趋势第3篇

近年来,由于 现代 化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制造

业发生了重大变化,最突出的特征是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加强, 企业 竞争中技术创新

的主导地位突显。

1.全球化战略已成为各跨国制造公司抢占世界市场的首选战略

整个20世纪,跨国公司一直是 经济 全球化的生力军,尤其在第二个50年里,跨国

公司更是飞速扩张,实力之强占据了全球经贸的“半边天”。据统计,经合组织成员

国之间的贸易额近一半都是由跨国公司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贸易构成的。而在全球大

型跨国公司中,制造业无论从企业数量、经营规模,还是利润额等指标来看,都占据03年上升为240家左右。从500强前十名的变化可以看出,十年来世界制造业规模进一

步扩大:1994年名列前十名的企业有四家是制造业企业,1995年、1996年均占五家,

1998年上升为六家,到2003年已达到九家(注:根据历年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

0强”名单整理。)。因此,可以说,作为21世纪全球经济活动的主体,跨国公司的

战略意图就代表着世界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张,全球化战略

已经成为各个跨国制造公司抢占世界市场的首选战略。当然,这种全球化战略不再等

同于过去通过异地生产或销售来占领市场的传统战略。

2.制造业全球化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

传统的制造业跨国公司生产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母国为生产基地,将产品销往其

他国家;二是在海外投资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在国外制造产品,销售给东道国或其他

国家。其特点是:自己拥有生产制造设施与技术,产品完全由自己制造;在资源的利

用上,仅限于利用东道国的原材料、人员或资金等。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由于信息技术革命,管理思想与 方法 发生了根本性的

变化,企业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跨国公司,特别是制造业跨国公司中

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发挥,并将成为新型全球化方式而发展下去。这种变化的主要特

征是:广泛利用别国的生产设施与技术力量,在自己可以不拥有生产设施与制造技术

的所有权的情况下,制造出最终产品,并进行全球销售。制造业全球化方式主要形式

有两种:一是制造业公司掌握产品设计、关键技术,授权国外生产厂商按其要求生产

产品,自己则在全球建立营销 网络 ;二是制造业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零部件的加工

制造网络,自己负责产品的总装与营销。

在优先考虑利润最大化、分散风险、降低成本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情况下,近

年来日、美、欧跨国制造公司实行了新的分工,在亚洲建立零部件生产商,加速推进

企业联合和技术合作;此外,还建立越来越完整的生产、销售和出口的产业链,加强

了连接发达国家企业和亚洲企业的网络。

然而,随着跨国公司纷纷加强对制造技术的控制及将生产、组装工作化、外

部化,使得“制造中心”的涵义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材料和 工业 设备行业的跨国公司

在全球范围内都表现为普遍的技术来源的母国中心趋势(Dalton and Serapio,1999

)。

3.全球技术创新中心正与制造业中心分离

21世纪的“制造中心”已经不再完全基于某一国市场的发育。全球技术创新中心

正与制造业中心分离,制造中心地位不再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制造中心

依附 科技 中心的趋势正在形成。如美国作为知识经济的发源地,几乎在所有重大技术

创新领域都领先于世界。但是美国并未谋求恢复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而是利用全球

技术创新中心地位和综合国力来控制全球制造业中心,从而使得制造业规模、制造业

中心地位与产业能力的关系明显弱化。

世纪之交,美国在信息、通信技术和半导体技术领域以及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

能源技术领域都确立了领先优势。美国不仅利用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技术创新优势

完成了制造中心与科技中心的相对分离,更为重要的是开创了科技中心控制制造中心

的新 时代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信息产业制造中心,东亚地区的信息产业在技术、生产

及市场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依附性。在实际运行中,全球科技中心对制造中心的控制,

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分工、扶持委托加工制造中心、强化低端产品对高端产品的

依赖、核心技术对生产性技术的控制以及市场需求等方式来实现的。

4.跨国公司技术创新途径多元化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体系概括起来有两类。一类是在跨国公司内部组织的国际化生

产和国际化 研究 开发机构网络,这是跨国公司由东道国当地市场导向投资转向国际一

体化战略的必然结果。第二类是跨国公司积极参加的厂商之间的网络,如与竞争对手

缔结技术战略联盟;建立和扩展将其供应商、顾客与其国外子公司沟通起来的网络体

系。尽管这些体系的目的不同,但其动机却是相同的,即共同的 学习 过程能够提高跨

国公司创新速度,进而成为增强其国际技术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跨国公司在

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阶段性标志,表明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重

点已经从经济资源的全球配置转向技术资源的全球配置。

对于制造业特别是诸如生物、制药和化工这样的行业,企业知识基础的发展是核

心能力的关键,因此,跨国公司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的主要原因是获取技术创新的重

要源泉—— 科学 知识和科学研究人力资源。 目前 ,从这些行业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全球

化的情况看,其海外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世界相关领域知识高地附近。而从东道国的

角度,鉴于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又是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所以积

极鼓励和吸引跨国公司到本国设立研发机构,就可能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提升自身的科

技创新能力。

中国 制造业现状 分析

中国制造业近年来发展之迅速,举世瞩目,“以至于工业家们现在都必须转向中

国,这并不仅仅因为他们想收益于中国的低生产成本,而且是因为他们的顾客在中国制造公司比较差距又在何处?通过对贸易结构、企业规模、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外商在

华研发机构等方面的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以制造业为支撑,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大国

中国经济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起飞,一直实行以建立强大的、能够给为数众多

的农业人口提供就业的工业部门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目前,中国GDP排名已经上升

到世界第六,制造业贡献过半。同时,中国也成为引资大国,2002年吸引国际直接投

资达530亿美元,外资投资中制造业的项目数目比重达72.96%:2003年达570亿美元

,占到亚太地区全部FDI的57.6%。此外,中国在世界贸易中也占有了一定优势地位

,出口总额占世界总出口的5%,其中制造业产品占九成。2003年进出口额更达8512.

1亿美元,其中出口4383.7亿美元,进口4128.4亿美元,十余年来一直保持贸易顺差

(2002年顺差为303亿美元,2003年为255.3亿美元)。

2.中国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较低环节

目前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份额仅在5%左右。中国制造业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

、组装为主,在全球的比重与地位、产业结构与市场集中度、核心技术与国际竞争力

等方面,与先进的工业国相比差距甚大,发展道路还很漫长。从贸易方式来看,近年

来中国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制造业的加工贸易。与其他亚洲国家一样,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国在贸易上的比较优势也是从初级产品逐渐向劳动密集型产品,然后进一步向资

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化的。这种贸易结构逐渐向高度化发展的过程可以通过

跟踪主要产业的特化系数(注:特化系数=(出口-进口)/(出口+进口),数值越大

说明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的变化来观察。关志雄(2002)对1999年亚洲各国

主要产品的有关测算值显示出中国在以服装产品为首的杂货产品方面竞争力较强,机

械、原料类产品的竞争力居中,在化工类方面竞争力较弱。(注:联合国SITC分类,

特化系数 计算 值分别为:中国内地化工产品-0.40、原料分类产品-0.02、机械类产品

-0.08、杂货产品0.76。)在竞争对手方面,目前中国同东盟、拉美等部分低收入国

家竞争性较强,而同欧美、日本、“四小龙”的互补性较强。

3.中国制造业还没有产生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

2003年中国500强企业排名榜的前100名中有57家制造业企业。有33家制造业企业

属于后50位,有24家制造业企业打进前50名,仅有3家制造业企业挤进了前10名的行年12月1日数据整理。)从前10名的行业分布特点看,能源业、电信业以及 金融 业蓬

勃发展,充满活力,而机电、化工等制造业则相对实力较弱。

再将中国500强企业的前10名制造业企业与全球500强的前10名企业相比较,则可

以看出二者主要差距:首先,制造业跨国公司的规模庞大,中国企业的规模实力与之

相差甚远,即使是排名第一的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在全球500强的榜单上也仅排名第8

1位,营业收入换算后为41499.1百万美元,仅相当于同行埃克森美孚公司营业收入的

21.66%;而中国一汽集团的年营业收入仅为通用汽车的7.47%;其次,就制造业二

次行业划分看,能源和汽车及相关产业仍然是世界制造业的重头,虽然中国企业排名

也显示出了这一结果,但是进一步比较国外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的产品构成,(注: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不仅规模不断扩大,其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出口总额中工

业产品所占的比例在20年里从50%上升到了90%。但是,进口中用于委托贸易的中间

产品的比例较高,每增加100万美元的出口必须进口50万美元的中间产品。而且,由

于出口的主力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中国的贸易结构还远未达到那些在机械等

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国家的水平(关志雄,2002)。)就不难发现,

中国企业同类产品的技术含量要低得多,相对于国外高附加值的同类产品而言,仍然

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4.缺乏规模导致国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

以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 电子 业为例,2003年中国电子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

约合691亿美元,相当于IBM公司同年营业收入(831亿美元)的83%;百强企业排首

位的海尔集团的营业收入为85.8亿美元,仅为IBM公司同期的10.3%。(注:数据引

自eNews.com.cn。)由此可见,中国电子行业总体规模远远难与跨国公司匹敌。

缺乏规模直接导致中国电子企业研究开发投入不足。2000~2002年百强电子企业

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2%、3.8%和3.8%,而2002年思科、英特尔、

微软、诺基亚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则分别达到25.3%、17.5%、15.5%和,仅相当于IBM公司2001年一年申请的专利数,所以中国企业所申请的专利也无法与

国际跨国公司相比。

而对作为国家支柱型产业的汽车行业,有关调查研究表明,汽车企业只有达到年

产30万辆才可以支撑车身开发,年产50万辆的企业可以支撑发动机开发,年产100万

辆的可以支撑整车的开发。在美国,通用、福特等公司一年的研发费用就高达50亿~01年,18年轿车市场规模才达到72万辆。目前,国内汽车研发费用不足销售额的2%

。所谓“纯国产”的一汽红旗也仅是奥迪的车身,加上克莱斯勒的发动机。中国汽车

正在进入“越依赖越没有能力,越没有能力越依赖”和“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

后”的恶性循环。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热销,更是让许多汽车企业去倾力赚取基

于“高起点”上的高利润,将开发自己的产品抛到了脑后。

当然,中国制造业也并非一概缺乏创新,摩托车和家电、小型机械产品等行业就

值得肯定。目前中国民用摩托车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要,而且已经销往世界150

多个国家,年出口300万辆,居世界第二。从技术创新角度上,中国摩托车产业近两

年取得的各类专利已经超过了日本。

5.外资及其研发机构是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实力的补充

考察亚洲特别是东亚的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长期支撑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无

一例外地来自制造业。各国和各地区的制造业借助外国直接投资,保持了良性循环,

促进了扩大出口主导型生产和引进技术。设备投资的稳步增长有助于扩大生产,增加

就业、个人收入和个人消费。就中国而言,外国直接投资及设立研发机构在相当程度

上确实可以弥补中国政府和企业研发投入及力量的不足、扭转不够合理的科研导向,

还能够唤醒、增强本土企业的研发意识,重视并积极进行技术创新。

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入世”以来,跨国公司尤其是制造业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日

益活跃,目前全球500强跨国公司中有400家已经或正在积极准备来华投资和追加投资

。20世纪80年代,外资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特别是纺织业和服装业机器制造、运输设备、电子与电信等部门。在90年代下半期,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十家外资企业都属于制造业,其中电子及计算机、通信行业生产企业占五家,汽车

生产商占四家。(注:国际金融时报,2002-11-11)

在积极对华投资与设立研发机构的同时,跨国公司还一改过去不涉及真正的核心

技术的做法,纷纷在华设立原创型的研发机构。据原外经贸部统计,到2003年已经有

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了研究开发中心,其中规模较大的有30

多家,包括微软中国研究院、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朗讯中国实验室等世界知名的研

究机构。随着外商投资的质量越来越高,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

当然,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发展在行业间也会表现出一定的不平衡性。Pearce

(1989)和Kuemmerle(1999)的研究指出电子和医药行业研发活动的国际化程度相

对较高。而薛澜等人对跨国公司在华独立研发机构行业分布差异的研究(2002)也表

明,跨国公司的独立研发机构在中国目前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行业,而在医药、化工

等行业较少。从这个侧面也可以说明国内医药、化工等行业科技进步相对于其他制造

业行业而言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更大。

除了行业分布差异外,地区分布差异也不容忽视。近30年来,东南沿海地区一直

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投资额始终占实际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85%以上。其中引资

最多的是广东、江苏、福建和上海,除了地理因素外,其优势主要还在于当地市场大

、工业基础较好、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政府的服务意识。据统计,

到2000年,东南四省一市(广东、江苏、福建、山东和上海)约占全国全部累计实际

投资的2/3。从1994年起,江苏取代上海成为第二大引资省份,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

上海外资很大一部分进入的是投机性强的房地产业,而江苏外资则主要集中与制造业

。仅几年广东在引资中所占比重有了显著的下降,江苏和上海成为中国当前两个最重

要的外商投资地区(赖平耀,2002)。

6.技术创新不足导致中国制造业远离“世界技术创新中心”

技术创新是决定制造业发展的诸多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技术创新能给中国制造

业带来的首先是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制造工艺乃至制造设备等,随之而来的是先进的制

造产品和著名的制造企业,最终,作为一个统一的品牌,“中国制造”可以在世界范

围享有巨大 影响 。技术创新贯穿于中国制造业发展始终,无论中国今后在成为“世界

制造中心”的同时是否也能够成为“世界技术创新中心”,有一个结论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中国要想在世界制造价值链中占据高端的重要地位,在世界制造的分工中占据

有利的地位,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就必须重视和依靠技术创新。

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的逐步崛起,科技实力却没有显著提高,终于日渐成为

阻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在他们编写的《

2002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制造与技术创新》一书中认为,存在的 问题 主要

有两个方面:一是普遍的基础技术水准比较低,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近几年发展速度

不快,没有跟上国际潮流,造成差距越来越大;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与“中国制

造”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偏差,没有以制造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由于国内技术创

新的发展状况违背了技术创新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原理,致使技术创新成为中国制造

业发展的制约瓶颈。《美国制造》一书曾经指出,在美国,几乎每一次技术进步,都

与制造业有密切的关系。没有制造业水平的同步跟进,高新技术研究会受到障碍,研

究成果的产业化也会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制造业为高新技术提供了巨大的 应用 市场

,成为高新技术的发展动力。根据二者之间的关系原理,就应该而且必须改善技术创

新的发展状况,使之适应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就是说,要依靠技术创新提高中国制

造业的竞争力。

中国 制造业 发展 对策

在中国,伴随着产业制造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产业国际上的竞争力不断增长,

但中国产业的创新能力提高有限,存在着产业制造能力与技术能力不对称的现象。这

种不对称现象是中国 经济 增长方式的一个写照,它蕴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因此,提高中国 企业 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未来数年的艰苦任务,需要企业与政府的共

同努力。

首先,政府的当务之急要构建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把对创新的支持贯穿整个创

新链。根据本国国情,采取政府直接支持企业研发活动的政策,由此可以激发和引导

企业在研发上更多地投入,并与 研究 部门及学校的创新价值链挂钩。加强与完善中介

机构和支撑服务体系,它们是创新系统中加速 科技 成果转化和提高中小企业技术能力

的重要途径。此外,政府还要特别注意培养一大批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的企业家

,建立产、学、研合作培育人才的新机制,加强鼓励人才流动的政策。

其次,把适应我国“入世”后国内外产业发展新形势作为目标,制定当前制造业

产业政策,推动制造业各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效益,提高市场集中度

,避免散、乱、低水平重复建设。激励生产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积极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健全制造业的法制化管理体系,

促进制造业与关联产业及 社会 环境的协调发展。现阶段实现和扩大企业规模效益有两

大契机。一是伴随着国务院国资委的成立和国资监管条例的出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革已进入实施阶段,这将意味着相当部分的存量国有资产要从许多领域退出。当前

的国有资产处置可谓中国制造业企业实现自身规模化的一大重要机会。据中国工商联

2002年的调查,8%的私营企业已通过兼并收购国有企业获得壮大,14%的私营企业

则正在作这方面的准备。另一个机遇就是 电子 商务, 网络 经济使企业规模 影响 竞争力

的基础发生改变,中小企业可与某个大型企业结盟,建立高效的“无缝”供应链,形

成战略联盟,也可利用网络,组成虚拟企业,从而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第三,及早制定行业知识产权政策和中国自己的技术标准。优先考虑那些对中国

经济发展有影响的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汽车、家电、传统医药等,应当在

这些重要领域中强化行业协会或企业联盟的作用,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知识产权管理

机制,强化企业联合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策,避免国内企业的自相消耗,避免在国际贸

易竞争中发生重大失误。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充分利用中国市场巨大的

特点,积极把握制定产品技术标准的主动权,避免重蹈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

第四,转变科技投入结构,实现科技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 目前 中国的科技投入

体系仍是典型的“封闭分立型”,即政府资金与非政府资金相互分立,另外还有国内

资金和国际资金、民用科研资金和军用科研资金相互分立等等,造成大量科研资金浪

费和闲置。政府应向民间资本开放国家科研基地,允许非国有资本投资、租赁或者有

条件地买断国家实验室等。在利用好国内科技资源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国际科研资

本。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其研究与开发

资源,为公司全球经营活动提供有效的知识与技术支持。利用跨国公司谋求全球利益

的动机,利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有利条件,加大对国际研发资源的利用,将是对中

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补充。

第五,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 学习 国外先进技术,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为加快

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直接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及时跟踪国际科技最新动态,鼓励国

内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到欧美等发达国家设立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中心,就可以充

分利用欧美信息渠道多、信息资源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的有利条件,提升产品和技术

开发能力,适应高新科技不断创新的形势。

【 参考 文献 】: 2.李京文等主编.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 分析 .经济 科学 出版社,1989

制造业发展趋势第4篇

>>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 河北省服务业发展趋势分析 提升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测定与分析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 酒精制造业发展趋势研究 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测评与实证研究 河北省制造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动态综合评价 河北省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 后危机时代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探讨 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前景预测 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 河北省生产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若干思考 构建服务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的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研究 浅析协同发展大环境下河北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机遇 青海省“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世界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趋势对我省的启示 信息生态平衡视角下创新驱动河北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4年钢铁行业

运行情况[E/B]..

[7]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

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全球风能理事会.2014

中国风电发展报告[R].

[8] 河北装备制造业“十二五”专项发展规划

[E/B]..

[9] 中国制造2025[E/B].http:///zhengce/

content/2015-05/19/content_9784.htm.

制造业发展趋势第5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发展;趋势

1.引言

机械制造行业属于典型的离散制造业。机械制造在我国是工业的重点行业,由于发达国家转移传统工业产业,所以使我国及东南亚等国家,这些具有较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国家,在机械制造业领域有了长足发展的机遇。我国的制造技术相对于发达国家是落后的,特别是在精密仪器、机床、基础设备等产品方面更是如此。机械制造属于比较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车间主要按工艺布局,并以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为主。成熟的机械类产品,通常已标准化、系列化,且产品规格也比较多。

2.世界机械制造业发展出现的特点

21世纪,世界机械工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对比其他行业,机械工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这些主要特点:

(1)经济规模化。全球化的规模生产已经成为各大跨国公司发展的主流。在不断联合重组,扩张竞争实力的同时,各大企业也纷纷加强对其主干业务的投资与研发,不断提高系统成套能力和个性化,多样化市场适应能力。

(2)地位基础化。发达国家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在本国工业中所占比重、积累、就业、贡献均占前列,更在于装备制造业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是现代化经济不可缺少的战略性产业,即使是迈进 “信息化社会”的工业化国家,也无不高度重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3)机械制造业跨国并购加剧。现代并购不再一味地强调对抗竞争,强强联合成立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这是机械制造业全球化过程中大公司谋求生存发展的一大特点。而且趋饱和的市场,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投资建厂的风险增大,也使得更多企业开始采用联合并购的手段。在建厂的前提下,优化企业产品结构,以达到提高生产能力、扩大市场份额、获取规模效益的目的。以高技术为内涵的行业来自技术创新的威胁,使跨国公司走上了联合之路,以形成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机械制造业大企业间的战略并购,导致了机械工业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世界机械工业的竞争格局出现了协作型的局面。

(4)机械制造业全球化的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传统的全球化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母国为生产基地,将产品销往其他国家;二是在海外投资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在国外制造产品,销售到东道国或其他国家。特点是:自己拥有制造设施与技术,产品完全由自己制造;在资源的利用上,仅限于利用东道国的原材料、人员或资金等。

3.机械制造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管理思想与方法的根本性变化,企业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发生在跨国公司,并将成为新型全球化方式而发展下去。这种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广泛利用别国的生产设施与技术力量,在自己可以不拥有生产设施与制造技术所有权的情况下,制造出最终产品,并进行全球销售。机械制造业公司在全球范围建立零部件的加工网络,自己负责产品的总装与营销。原材料调配、零部件采购全球化已成为世界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四种重要趋势将对其产生重大影响。

(1)机械制造业技术的融合。在机械制造业的许多领域,电子控制和软件技术变得同机械工程同等重要。德国格第巴赫机械制造公司是世界最大的为大型玻璃制造厂生产玻璃处理系统的公司,目前该公司的软件控制装置、电子机械装置占据了其产值的1/3。

(2)机械制造业服务性思维。在从电梯到工厂设备等的各个领域,生产厂家的利润增加已不再是因为按固定规格生产产品,而是要求制造厂家能按用户的要求生产产品,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特殊的需求。

(3)机械制造业全球产品开发。企业的产品开发,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在面向开放的公共平台和社会资源。

如美国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惠而浦公司,对由2000名工程师组成的全球产品开发小组进行改组,以集思广益开发新产品,缩短某些产品的开发时间。

(4)机械制造业更新生产策略。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振兴我国机械制造业,把我国的机械产品源源不断地推向国际市场,并牢固地占有国际市场,有必要重新认识机械制造业,认清21世纪初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机械制造工艺装备的特点以及我国机械制造工程师应掌握高新技术的主要方向。

4.21世纪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

高质量、高生产率一直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21世纪初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可概括为“四化”:柔性化――使工艺装备与工艺路线能适应生产各种产品的需要,能适用迅速更换工艺、更换产品的需要;灵捷化――使生产力推向市场准备时间缩为最短,使工厂机制可以灵活转向;智能化――柔性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柔性自动化的新发展和延伸;信息化――机械制造业将不再是由物质和能量借助于信息的力量生产出的价值,而是由信息借助于物质和能量的力量生产出的价值。因此,信息产业和智力产业将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

机械制造业也将成为由信息主导的、并采用先进生产模式、先进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组织合理方式的一个全新的机械制造业。21世纪初机械制造业的重要特征表现在它的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以及环保协调的绿色制造等。

近年来产品更迭不断加快,各种各样的需求不断增加。据一些发达工业国的情况来看,这种产品更迭加快的步伐更加明显。例如美国、西德、瑞士等国的统计表明,1995―1998年机械零件的种类增加了约50%;80%的工作人员不直接与材料打交道,而与信息打交道;85%的活动不直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产品、工艺过程、组织管理日益复杂化;设计、工艺准备等占去的时间为完成用户订货总时间的65%以上。另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供货期与质量往往起着比价格更为重要的作用。时间就是金钱,时间能赢得竞争的胜利。灵捷化又是摆在机械制造业面前的头等重大课题。在技术上要实现柔性化,在生产组织上要实现变革。

5.结语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工业中的核心产业之一,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技术的高低标志着国家的发展水平及市场竞争力,只有不断加强我国机械制造技术水平,熟悉其发展趋势,才能提高产品质量及企业效益,保证我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谭学深. 浅谈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 .中国科技信息,2008(15):117-119.

制造业发展趋势第6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柔性;信息;自动化;对策

当今世界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制造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其生产总值一般在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占很大比重。以机械制造技术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 ,对这个国家的技术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当今世界机械制造技术的迅猛发展中,我们一方面必须依靠信息科学、材料科学来改进制造水平;另一方面信息科学、材料科学也必须依靠制造技术来取得新的拓展。因此现代制造技术已经颇具规模,它的系统包括了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等。它也是集机械、电子、光学、信息科学、管理学等为一体的产业集合体。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他的发展趋势。(1)自动化方面。自动化技术开发和应用有效地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还可以去代替人完成一些具有危险性和损伤性的操作。这种跨时代的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市场不断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技术也在自我完善和更新,早期的“全自动化”、“无人化”的概念已经被取代,未来的自动化技术将会更加重视人在自动化系统中的作用。同时自动化技术已经开始慢慢的普及,逐步走进中小型企业,以经济实用的优势不断满足发展的产品多样化和个性化需要。(2)精密度方面。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是当今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精密工程、超精密工程、微细工程和纳米技术被称为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在民用工业中有广泛应用。(3)柔性化方面。柔性化是指机械制造业对各种外界因素的适应能力或是产品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多型化、高参数和高可靠性的产品应接不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产品更新换代不断加快,柔性化的思想应运而生。此能力是建立在对市场需求认真调查和正确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对产品的技术更新来达到人们的需求。针对柔性化的发展趋势,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提出的“灵捷制造”,它的主线就是高度柔性化生产。(4)最佳化方面。现代社会各方面都强点最优配置,制造业也不可避免,这里的最优配置不仅是指加工参数方面,而且是指影响制造技术的各个方面,包括环境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组织管理等等,从而增强产品的其竞争力。具体表现为制造系统在不断适应市场环境过程中,不断的反馈有用信息,持续对系统结构进行适应性改良,对系统内部各模块进行重组,以达到模块的最佳组合,发挥制造系统最佳效益。(5)集成化方面。随着市场的全球化接轨,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整个市场处于一个持续变化而不可预测的状态。激烈的竞争在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全所未有的机遇。为了抓住这一机遇,科学家开始重新考虑应用集成化的开发思路。他们用系统工程理论的方法将各种技术、物料、信息等实现集成。换句话来说,现代化的集成不仅仅是技术功能的集成更是技术经营和人力资源的集成。

二、我国机械制造新技术改革的浅见对策

我国的制造产业最先是通过技术改造和引进国外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但和先进国家的制造技术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技术改造投入不足、研究开发能力薄弱、制造业产品落后、信息含量低、更新换代慢等方面。以至于产品总体上缺乏国际竞争能力。(1)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要发展和推广先进的制造技术、实施先进的制造模式人才是先决条件。科技人员不仅要精通制造技术而且要了解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和经济法。这要从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开始慢慢的推行与改进,尽力去培养一支了解和掌握机械工程科学的前沿技术人才,加速先进制造技术的推广和实施,为市场需求服务。(2)加强政策与法规建设。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机制,以法律的道德的手段预防市场上的不法分子。国家必须制订科学的制造产业规划和制造技术进步的总体规划,以及相应的法规政策规范市场竞争。避免浪费资源的事情发生,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市场盲目竞争造成的损失。(3)建立并发展我国自主的NC、MC、CAD、CAM、FMS、CAT、CIM、IMS等制造技术。结合我国市场的实际情况,有组织有计划的引进先进制造技术。对于引进的科学制造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改良,目的在于开发创新出适合我国国情和生产模式的新技术。(4)提高制造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信息管理、物质管理、质量管理、生产过程管理和市场信息管理,企业在加强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必须看准市场与国际接轨,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为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制造业发展趋势第7篇

一、制造业

定义: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经过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变化后成为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作,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零售,均视为制造。制造业包含30个产业大类。

二、制造业的重要性

制造业在一国的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其每年增加值占据国内生产总值较大,从2003年的25.1%到2009年上升到34.7%。

2、制造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它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进而增加国民收入。2009年制造业提供了大约7719.53万个工作岗位。

3、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可以促进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

4、可以吸引外商的不断投资,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

5、制造业的发展壮大能够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三、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从总体上讲,制造业规模总量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制造业总产值高达1.9550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首超美国,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地位不断增强,迎来了我国制造业的转折点,但是处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较低端。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制造业内部结构——轻重工业得到了优化,重工业比重大于轻工业,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合理成分。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2008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地方GDP的比重分别为35.91%、27.8%和23.47%。

虽然自2004年以来,我国制造业的能耗强度呈现降低状态,但是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且生产效率低。仍然具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特征。技术创新能力仍然比较薄弱,关键技术依赖引进。

制造业领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不断增长。从2003年我国制造业领域外商直接投资量为3693570万美元到2008年增长到4989483万美元;对外直接投资方面,2003年为62404万美元,2008年增长到176603万美元。

四、未来发展趋势

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近两年来受外需萎缩、内需不足的影响,制造业PMI指数一直徘徊在50%左右,这是PM指数的一个分界点,低于50%意味着制造业处于收缩的状态,增速适度回调,有利于释放和缓解偏快的增速对经济运行形成的压力,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响应国家“十二五规划”号召,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迈进,而不再是占据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

外商对制造业的投资将会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但占总投资的比重将会减少,制造业对外商的依赖程度具有相对降低的趋势。外商直接投资时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2008年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出台后,外企在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面临取消,同时生产成本上升,企业运营环境不佳。据统计2012年FDI数据呈现逐月走低的趋势,并一度出现负增长,在5月份由负转正后,在6月和7月份再现连续负增长,这意味着部分外资在退出中国市场。但是中国是全球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消费市场之一,并且制造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配套产业链以及工业体系,特别是沿海地区,产业之间的协作和产业内部的配套都比较完善。这些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无法相比的。因此根据市场优胜劣汰法则,低端制造业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将会减少,而高端制造业、服务业方面的投资将会增加,中国制造业将会发生升级转型的变化。

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将会更加明显。2012年1-2月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总和超过行业增加值50%。未来这些行业对工业的拉动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而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资源密集型行业的增长将会变弱。制造业信息化程度以及产品高科技化的程度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逐步实现资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目标。

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将会降低,但是其地位保持不变。根据欧美国家制造业发展历史看,中国制造业目前的状况正是向工业强国、后工业时代迈进的关键时期。其工业在国家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将会降低,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将会上升,但是仍然改变不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事实。

五、结论

虽然当前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不容乐观,从长期分析制造业的比重会不断下降,但是其地位和主导作用仍然不会发生改变,制造业总量以及增量在今后的时间里仍然呈现上升的趋势,吸纳的就业人数仍然呈增长趋势。其内部结构不断的优化升级,从粗放型经济、低端制造业向集约型、高端制造业迈进。区域间,中西部地区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和土地价格便宜的优势承接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集约型制造业,而东部地区利用其完整的工业配套设施以及高新技术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制造业。中国必将从制造业大国、“世界工厂”转为制造业强国。

参考文献:

[1]丁永健.面向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国制造业升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