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女性生育权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6-11 09:09:01
女性生育权论文

女性生育权论文第1篇

前言女性主义自诞生以来就以追求男女平等、体现女性价值为目标,对人类社会女性受压迫、受歧视的不公平境遇予以批判,对性别不平等的社会根源和改进方式作了深刻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更以独特的批判视角对人类社会的理论体系和思想文化提出新的改革思路,对当前的学术理论和研究范式产生了深刻影响。[1]在教育领域,女性主义性别平等的教育思想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男女受教育不公平现象也逐步得到改善。同样,对于传播领域的性别歧视问题,女性主义也作了强烈的批判,形成了传播领域批判理论的重要流派。作为教育学和传播学的交叉学科,教育传播学没有理由拒绝女性主义理论。作为教育技术学核心理论的教育传播理论应该坚持教育技术实现教育公平、消除教育差距的学科理念。女性主义追求性别平等的理论视角和教育传播学坚持教育公平的学术理念其实是不谋而合,因而,加强教育传播领域的女性主义研究就成为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将女性主义理论引入教育传播学领域。笔者以女性主义理论为出发点,以构建公平的教育传播性别关系为归属,对女性主义理论的精髓内容和核心观点作了分析,指出女性主义理论对教育传播领域的指导价值。

一、女性主义理论的背景

女性主义是对英文“Feminism”的意译,英文中的Feminism直接来源于Feminine,但它具有与Femi-nine不同的意义,Feminism所要批判的正是男权文化下女性的“女人味”或“十足的女性气质”。[2]女性主义起源于西方的女权运动,20世纪初期,被介绍进中国,开始也被称为女权主义,意指西方妇女争取妇女权利的政治运动。随着女权运动的深入发展,女权主义超出了政治运动的范畴,女权主义已经不能包含其全部内涵,20世纪70年代之后,女性主义的提法逐渐代替女权主义。由于女性主义缘起于西方女权运动,所以对女性主义理论背景的介绍主要以女权运动为线索。西方的女权运动主要经历了三次浪潮,也称三代女权运动。第一代女权运动发生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20年代,最早在法国爆发。第一代女权运动以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为背景。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迅猛发展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进步,人类历史进入启蒙时代。在启蒙运动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的启发下,西方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然而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并没有给予妇女平等的人权。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参与者,妇女最终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第一代女权运动主要以争取妇女选举权、受教育权、就业权的政治斗争为主,斗争策略为通过法律制度和社会体制的改革为妇女争取平等的权利。第一代女权运动主要停留在实践运动,还没有形成理论。第二代女权运动发生于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最先爆发于美国,然后迅速向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扩散。第二代女权运动与美国反战运动、黑人运动相呼应,继续关注妇女状况的改善,与第一代女权运动不同,第二代女权运动开始从理论层面揭发女性受压迫的根源,从社会结构、体制等方面提出改进策略。由于对女性受压迫及解决途径看法的不同,第二代女权运动形成了众多的女性主义流派,包括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激进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等。第三代女权运动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相继进入后工业时代,信息科技快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人类认识领域出现新的变革,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思想开始传播。在后现论的影响下,女权运动出现了第三次浪潮,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开始分化组合,出现了后现代女性主义。[3]综合而言,女性主义起源于女权运动,在实践中发展了女性主义理论,反过来女性主义理论又指导了女权运动的发展。在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推动下,20世纪7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已经由单纯的争取妇女权益的政治运动,发展成重要的学术思潮和学术理论,对学界产生重要影响。女性主义以其独特的女性批判视角,从追求性别平等、女性价值的角度对文化、教育、传播等领域进行了批判,提出建设性的改善策略,成为批判理论的重要流派。

二、女性主义理论的主要流派

女性主义研究包括众多的学术流派,但女性主义理论中与教育比较紧密的研究流派主要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激进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女性主义。以下分别阐述各派的主要思想及其对教育传播领域的意义。

(一)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是自由主义思想在女性运动中的产物,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是最早出现的女性主义流派,也是其他女性主义流派的出发点。自由女性主义坚持天赋人权、机会均等、理性、自由的观点,认为女性同样是理性的,同样应该具有人权。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认为,妇女在社会上之所以屈从,是源于社会上的传统习惯和法律制度限制了女性的自由发展;女性之所以理性差,是因为女性缺乏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如果女性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女性的潜能就能得到发挥。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把法律和制度的改革作为解决女性次等地位的运动策略,主张通过民主改革,在体制内获得女性权利,而不需要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革命性变革。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具有依赖男性价值定义平等、未触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性别结构、主张的平等抽象形式化等缺陷。[4]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对教育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平等的机会、社会化和性别刻板印象、性别歧视三个方面。平等的机会是指男女都应该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社会化和性别刻板印象是指女性在受教育中被刻板地、社会化为家庭妇女、护士、秘书等次等形象,从而抑制女性的成就动机和身心的发展。性别歧视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女性的歧视。[5]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教育思想启示教育传播领域应该做到:第一,教学媒体设计开发中应该给予男女同学受教育机会的平等关注;第二,加强教育媒体中优秀女性形象,引导女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潜能,鼓励她们成长成才;第三,在教学传播系统建设中注意克服“歧视”女性心理。

(二)激进主义女性主义

激进主义女性主义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与美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和人权运动有密切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与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温和路线不同,激进主义女性主义主张革命方式。激进主义女性主义提出父权制的概念,认为女性受压迫是因为以权力、统治、等级制为特征的父权制的存在,这一体制没法进行改造,必须摧毁父权制的法律和政治结构以及附带的社会和文化结构,包括家庭、社会和学校。激进主义女性主义认为男性对女性生理压迫是最根本的压迫,其他一切压迫形式都是性别压迫的延伸。激进主义女性主义要求社会结构的根本变革,呼吁女性超越阶级和种族界限,团结起来男性统治和父权制结构。激进主义女性主义认为现代生物学技术实现女性生育的解放,摆脱家庭的限制。[6]激进主义女性主义主张对现存教育结构、学校结构以及课程结构的彻底变革,关注教育领域男性对文化知识的垄断和学校教育的性别权利关系。激进主义女性主义认为课程中的知识是以男性的知识为主,传授的知识类型反映的是父权制观念,知识传授方式也是男性喜欢的方式,因此需要改变女性在教育中的无权地位;在学校教育中男女关系不平等,女性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处于不利的、次要的地位。综合而言,激进女性主义理论较为偏激,对实践的改善缺乏建设性策略,对教育领域的批判也缺乏可操作性。但笔者认为激进女性主义为教育领域争取女性权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比如对课程、学校文化中女性不利地位作了深刻的揭发,提出了理论层面的改进思路。[7]教育传播领域需要选择性地汲取激进主义女性主义思想。第一,注意自身教育传播学理论研究中对激进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的合理借鉴。第二,在教育传播实践中对学校、课程、教师文化建设方面克服男权文化的影响,体现男女文化氛围平等。第三,在课堂教学媒体传播中给予女性同学更多的关心和爱护。#p#分页标题#e#

(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是女性主义理论中对两性不平等理论研究较为充分的流派,理论思想受马克思主义及激进主义女性主义流派的影响。但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以阶级斗争优先于性别的观点,或激进主义女性主义视性别压迫为最重要的问题,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的相互关系共同造成了女性的不平等地位。在实现男女平等的途径中,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应该进入有偿劳动力市场并加入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父权制的运动中,同时主张国家应该承担部分的孩子抚养工作和家务劳动。在不足方面,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过度重视两性不平等的经济根源,忽视社会文化因素,使女性受到事业和家庭的双重煎熬。[8]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在教育中关注的问题是:学校是如何不断再生产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和权力关系;在维持现有的社会性别关系上,学校、家庭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她们认为学校教育通过社会建构过程,假定女性只适合学习简单的知识技能,造成女性缺乏技术,只能从事报酬低廉的工作,在经济上依赖男人,造成女性的妇女家庭角色。学校教育经常要求母亲参加学校活动、分担教育孩子责任等使女性被限制于家庭领域,充当家庭主妇和养育孩子的角色,维持了女性的不平等地位。[9]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教育理论较多地停留在学术层面,缺乏实践操作性。教育传播领域可依托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开展应用性研究,提出可操作的理论。

(四)后现代女性主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出现了后现代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不仅颠覆了传统的父权制社会理论,也否定了女性主义三大学派的理论基础。后现代女性主义反对传统二元论的思维结构,拒绝任何形式的本质主义的宏大理论,坚持认识论的多元论。后现代女性主义否定所有的宏大的理论体系,拒绝男权的宏大理论的客观性和普适性,主张建立分散的、小型的、局部的理论。后现代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属于不同的阶级、种族、民族、文化等,所以没有一类女性可以代表所有女性。后现代女性主义提出话语即权利的理论,认为男性对女性的压制来源于男性话语的霸权统治,建议女性建立自己的话语系统,从而产生出女性权力。后现代女性主义还反对本质主义,反对把人的特质分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认为女性气质不是由生理学因素决定的,是由话语权利构建的。[10][11]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思想包括:关注不同状况女性的受教育问题,以“公平”的教育目标取代“平等”的教育目标;鼓励女学生及女教师对自身所处位置的批判,创造女性的话语,形成女性的权力;对传统的课程内容和传授方式进行改革,以女性视角重新建构课程。[12]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在教育传播领域的应用,实际上是个性化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的问题。教育传播领域应该通过媒体技术和传播理论构建适合不同女性学生的教学,构建女性视角下的新型教育传播模式。

三、女性主义理论对教育传播的指导价值

结合教育传播理论及实践,我们认为目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女性主义理论对教育传播领域的指导。

(一)在课堂教学传播中要体现男女平等

课堂教学是教育传播的主要领域,因此女性主义理论对教育传播的指导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包括教师、教材、学生和教学媒体四个要素,因此课堂教学的男女平等集中体现在教师、教材、学生、教学媒体的性别公平。首先,教师要具备课堂教学的性别平等意识,对男女同学给予公平的关注和期望,同时做到因性施教,针对男女学生的性别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活动。第二,在教材选择等方面,克服教材中的男权主义弊端,在教学内容设计中照顾到女性的经验。第三,对教学媒体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兼顾男女不同的学习习惯。第四,积极鼓励女性学生成才成功,提升女性学生学习的自信水平。综合而言,通过课堂教学要素的合理设计,实现课堂教学两性关系平等和谐。

(二)在教学媒体开发中关注女性主义视角

教学媒体是教育传播学在教育领域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教学媒体的设计、开发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前提。因此,加强教学媒体开发中的女性主义理论借鉴对于体现女性主义的性别平等思想有着重要价值。在传统教学媒体的设计和开发中,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或多或少、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存在着男权文化统治的问题,传统教学媒体开发实际上体现和再生产了不平等的两性关系,起到了维持女性次等地位的作用。从女性主义理论出发,教学媒体开发不应成为男权文化统治和不平等关系再生产的工具,而应把体现女性主义视角、实现两性关系和谐的价值作为教学媒体开发的指导原则,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实现男女在教学媒体中的公平,或者适度向女学生有所倾斜。

(三)在课外教育传播中积极发挥指导价值

人类除了学校教育等比较正规的课堂教学渠道之外,还包括在线学习、自我教育、社会教育等其他形式的课外教育传播途径。21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课外教育传播活动提供了便利,课外教育和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课外教育传播以其开放性、灵活性、智能化等诸多特性为女性主义理论教育传播应用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加强课外教育传播活动中的两性教育公平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教育传播领域应该兼顾课内课外两个方面,在加强课内教育公平的同时,对课外教育中男女机会均等也不能忽视。笔者认为课外教育传播的开放和灵活性决定了课外教育传播控制的困难性和不可预测性,需要社会、政府、学校、学习者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使女性主义理论逐渐深入校外教育传播实践。

女性生育权论文第2篇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体育电影;符号;缺乏;社会重构

越来越多的导演开始将体育运动搬上银幕,有电影本身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因为体育运动能传达体育精神,起到教育和弘扬的作用。体育运动中传达了“竞争”“拼搏”“挑战”的精神,体现了人民的“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多少运动员为了国家的荣誉而拼尽全力,多少运动员为了完全谢幕拼尽一生的精力。体育精神的表达已远远超过了体育运动本身,也成为各国运动员表达本国、本民族的一种精神状态,它是我们全人类的一种非常珍贵的精神财富。

一、电影镜像及其特点

电影镜像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通过摄像镜头的反射和折射来呈现运动镜像的一种方法,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运动镜像中的人和事物。现实生活中的人和物是电影镜像真实主体的来源,然而当把现实生活中的“我”和电影中的像联想在一起时,它们就像是一面镜子中的主体与像。这时,我们会发现电影镜像与普遍意义的镜像是有很大差距的。

(一)电影镜像的虚拟性

电影镜像的虚拟性是由电影在视觉上的暂留性决定的,镜像中的“他”是对现实生活中真实人物的模仿,经过加工后形成的“他”本身就是现实生活中真实人物的虚像,所以,电影镜像就是像中之像。

(二)电影镜像的典型性

电影镜像是一种复杂且范围广阔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个总体概念,既包括了现实事物,也包括经济和财务等这种社会属性。电影镜像是特定时代的文化象征,它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下人类群体的共性,而人类文化价值观的典型性则在这个特定的时期体现出来了。电影镜像是特定时代人类文化的产物,同时它又反作用于文化,促使不同文化观念的再生产。

(三)电影镜像的具象性和直捷性

通常来说,电影镜像比其他的镜像更具有具象性和直捷性,因为电影利用了现代化摄影摄像技术和大众传播媒介,它很容易被接受并且被观众模仿,在超越个体的基础上,实现超越民族、国家甚至文化的差异。电影镜像通过它的逼真性诱使观众短暂性地迷失自我,观众在迷醉状态中实现与电影故事情节或主人公的认同,在逐渐进入创作者营造的视觉幻象后,他们的内在激情被唤起,从而使电影镜像影响并制约着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以往价值观念的选择。

(四)电影镜像的影响性

电影本身是一门综合艺术,既包括文学,也包括美术、音乐等,除具有艺术这个本质属性外,还具有比较强的视觉性、影像性。它超越了艺术与美学的领域,它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因此它也被称之为“人类文化史上最能影响观众的工具”。

二、电影与女性身份

(一)电影对女性镜像的塑造

男女两性构成了人类,他们之间的差异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文化关系,人类的文明史由男性和女性共同缔造,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演绎出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本文通过对拉康镜像的分析以及结合主体三界说的理论来研究电影镜像中的女性镜像。在社会文化语境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是分三六九等、男尊女卑的,在现实的生活秩序中,女性身份的获得通常是需要男性的认同才能完成的。

(二)电影对女性身份的塑造

女性主义理论中对于女性镜像的塑造只是第一步,只是电影导演和电影演员共同确认女性身份的一个过程。但这还不够,也不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女性的本来面目。这个时候,要重回到男性角度来审视电影中女性身份的塑造。男性天生就拥有对女性的审视权、话语权,从男性的价值标准来表达女性更准确。男性在现实生活中完成女性形象和身份的确定和深化。

三、女性主义理论下的中国体育电影

女权主义开始是指妇女解放运动,它是女性以维护自身的利益为基本目的的,在这场运动中,女性要求真实表达自我,她们渴望获得自由以及受到平等的待遇,这使一直以来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价值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站在女权主义者的角度来看,男女两性之间的不平等是后天的、人为的,而非自然形成的,它是由社会的大小文化、伦理道德及造就的。女权主义的主要观察对象是作为语言意识形态载体的文学艺术,女权主义文学艺术理论以及其批评便应运而生了。

女权主义电影理论是女权运动中的一部分,它是符号学、精神分析等理论和批评之后一种分化和深化的结果。女权主义电影理论认为,电影是一种表象性的叙事语言,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意识形态中,它完整、深刻地隐藏着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秩序。电影通过它自身的视听语言和修辞策略,使女性在视觉上的表象成为社会主体的消费对象。通过对资产阶级主流电影的批判来深刻揭露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反女性本质是女权主义电影理论的目的所在。在女权主义中,吸纳了许多拉康的理论,在他们看来,人类社会的秩序是以男性为中心,男性作为主体,是主动的,是价值与意义的缔造者。而女性作为客体,是被动的,是价值与意义的承担者。在电影中,男性是观看者,而女性则是被看的对象。

(一)女性典型化

著名的体育人尼采说过个人身体与国家身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的强大和地位是由个体来实现的。只有人人都健康、强壮才能代表国家的强大。体育竞技作为一种国家身体的象征,暗含着世界身份和地位。女性作为一个男性世界的弱势群体或作为男性世界的一种审美视线,女性的典型化有利于国家身份的确定。

1957年谢晋导演、秦怡等主演的我国第一部彩色体育片《女篮五号》,影片围绕篮球运动员田振华坎坷的一生和林洁、林小洁母女不同的人生,从女性的角度来提示两代女性体育运动员的不同命运。整部电影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同时又倡导一种主旋律。《女篮五号》故事的背景发生在1940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妇女的社会地位就像国家一样欣欣升起。女性个人的身份变成了国家的代名词,女性社会地位和状态就是新中国在世界上扮演的身份和角色。

(二)女性符号化

女性与男性的本质差别,就是她更能体现人的生命的献身精神,她们总是毫无怨言地献身于日常家庭事务,更易顺从于个人生活。女性总是与事物的具体性相关,关注于一点一滴的内容。女性在处理人生的悲喜交集等状态时不像男人那样逻辑化,女性更在意思想和荣誉。她们的思想被符号化了,体育电影中的女性也不能逃脱中国女性符号化的特征。在女权主义中,吸纳了许多拉康的理论,在她们看来,人类社会的秩序是以男性为中心,男性作为主体,是主动的,是价值与意义的缔造者。而女性作为客体,是被动的,是价值与意义的承担者。在电影中,男性是观看者,而女性则是被看的对象。体育竞技本身也要求运动员们舍弃一些东西,尤其是女性运动员。只有在个人感情克制的情况下,这种强意志力的考验发挥到体育竞技中去,变成更加现实的体育世界的成功。

《沙鸥》中的沙鸥就是符号化了的女性。沙鸥的未婚夫死后,她并没有成为其他人的女朋友或夫人。她符号化了那一代人的思想和形象,最终选择了孤独。那个时代的女性把荣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沙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只是去承认历史剥夺了她的幸福,而不是自己去主动获取幸福。这一切都是历史和灾难造成的,是那场火灾无情地把未婚夫的性命夺去了。

(三)女性身体重构社会

世界文化都是围绕男权社会进行的,以男性的需要为基点,建立起他们理想世界的社会模式。体育电影通过地理、时间和身份的变化重构社会的组成模式,互换社会结构。女性题材电影通过女性的身体美感、服装的华丽时尚美感和 “性”的无边魅惑改变男性社会对她们的认识。女运动员通过超短的运动衣和完美的曲线身材、身手敏捷和姿态矫健的竞技动作,释放儒家伦理中心的道德文化压力和欲望的象征性身体。在这些电影里,男性身体和女性身体共同暴露在观众的视觉之下,用体育的压制重构社会的形态,提供合法的表征和对象。

《体育皇后》既继承了好莱坞电影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同时又具有“去美国化”的创新,让女性的美展现得更成熟。女性主义电影叙事是中国化了的,具有中国的特色。在赞美女性身体美的同时,给予了女性的爱慕虚荣、都市奢侈引起高度的警惕和关注;对女性在西方文明侵蚀的过程中,可能受到的“诱惑”和“腐蚀”都给予了关注。当然有人可能觉得这种关注过于警惕,但这正是导演对于这种虚荣的否定,使电影真正具有中国特色,没有走入美国化的队伍。当然,《体育皇后》中对女性的过度关注或批评不够客观,甚至可以说是全盘否定。这跟当时的社会现象是相关的。当代的中国正由封建社会过渡,人民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女性足不出户的记忆里。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开始,正在慢慢转变,但这种转变是不情愿的。这也就造成电影里对“摩登女性”是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没有深入辨析电影的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四、结 语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继续和发扬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观点和立场,克服了经典叙事学中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是一门比较科学、比较客观的文学评论理念,弱化了政治色彩和批评主观性。女性主义叙事具有一些经典叙事没有的特征。我国以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体育电影为数不多,主要有《体育皇后》《女篮五号》《沙鸥》《冰上姐妹》《碧空银花》《女跳水队员》等,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来研究这些电影对于我国体育电影有着积极的作用。女权主义电影理论作为女权运动结果的重要分支和文学理论的性别理论之一,这种理论集话语权、符号学、精神分析等理论与批评于一体。本文认真分析中国体育电影历史上的为数不多的几部女性题材的电影,提出女性的典型化、符号化和社会重构三个方面的女性视角。

[参考文献]

[1] 陈惠芬.左翼电影的都市和性别叙事:以《体育皇后》为├[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

[2] 郭学军.中国体育电影中的两朵奇葩――从《女篮五号》与《女帅男兵》的比较看中国社会文化心理的变化[J].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18).

[3] 吕u,李钢兵.试论中国体育电影中“被看”的女性[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02).

[4] 邰忠锋.论电影主题中体育意识的变迁――从《女篮五号》到《沙鸥》[J].电影文学,2009(10).

女性生育权论文第3篇

 

文章对三次女性主义浪潮及其影响下的教育思想进行简单总结,并尝试从六个角度分析了对成人教育学发展的启示,以期在女性主义思想的积极影响下促进成人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女性主义,也被称为女权主义、妇女解放、性别平权主义等,世界范围内的女权运动、女性主义发展的根本宗旨都是为了争取实现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拥有平等的权力。人类历史上,“人权”的概念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人权的概念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并不包括女权。女性主义的思想基础来源丰富,最早有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思想,还有种族平等运动、后现代主义思想等等,女性主义教育思想随着女性主义思潮的不断发展呈现多元化的状态。

 

一、三次女性主义运动浪潮及与之对应的女性主义教育思想1女性主义运动第一次浪潮(the firstwave)

 

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等国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启蒙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的口号,但是曾经参与革命、为之奋斗的女性在战后仍未得到和男性一样的平等权利,从而引发了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爆发,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上半叶形成了女性主义运动第一次浪潮,她们要求获得与男性平等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权利。具有代表性的有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的《女权辩护——关于政治和道德问题的批评》(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 With Strictures on Political and Moral Subjects)、泰勒(Harriet Hardy Taylor Mill)的《妇女的选举权》(Enfranchisement of Women)、约翰·斯图尔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的《妇女的屈从地位》(The Subjection of Women)、西蒙·波夫娃(Simone de Beauvoir)《第二性》(The Second Sex)等著作。

 

该阶段女性主义思潮主要表现为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liberal feminism),自由主义崇尚理性,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都有推理能力,在受教育后应该具有同等的理性,因此教育应强调人性,对男女应给予同质的对待。早期自由主义重在对“父权制”①观念的批判,“父权制”下的教育主张男女不同角色的培养,如卢梭指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大自然的造化,也是一个完善的市民社会所需要的;同时,在道德培养方面也有着天然的差别,女性受母亲的影响只需要做到服从与礼节,洛克也认为在某些方面不同的性别应不同对待。[1]他们认为教育应依性别差异而有所区分。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对“父权制”在教育主张上的批判,指向当时的教育系统改革,着眼于“平等的机会”(equal opportunities)、“社会化和性别刻板印象”(socialization and sex stereotyping)以及“性别歧视”(sex discrimination),力争消除性别压迫、追求女性与男性的平等教育权。他们甚至提出了实践中的具体建议,一方面从提高社会成员的意识入手,让大家充分认识教育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努力避免这种不平等现象;另一方面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为女性的平等受教育权提供保障。

 

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对于女性追求自由与机会平等,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等的改革发挥了巨大的价值,可以看成是所有女性主义流派的出发点、起点,后来的女性主义流派以它作为改造、修正的对象。

 

2女性主义运动第二次浪潮(the secondwave)

 

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后期,是女性主义较早阶段在英美国家妇女要求参政等运动的延伸,它伴随着美国黑人解放运动、法国1968年的“五月风暴”等民主运动而生。“个人就是政治”(The Personal is Political)被认为是女性主义运动第二次浪潮中被广为流传的一句口号,它把妇女的解放与社会改造相结合,试图从社会中寻求女性被压迫的根源。美国《平等权利修正案》(The Equal Rights Amendment,简称ERA)早在1923年就被提出,在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中复兴,最终在最后期限的1982年以三州之差未获批准,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走向低潮。具有代表性的是女权主义者贝蒂·弗蕾丹(Betty Friedan)的《女性的奥秘》(The Feminine Mystique)、凯特·米利特(Kate Millet)的《性的政治》(Sexual Politics)等。

 

相比较第一次女性主义运动者所关注的两性机会平等,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更加强调女性的独特性,矛头直接指向造成女性偏见的社会意识形态,强调社会结构的根本性改变,它不仅看到了女性和男性在表面的社会分工上的不同,更加深入到了思维的深度,不仅局限于政治层面,更扩展到了文学、宗教、法律、哲学等多个方面。

 

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浪潮期间产生出了诸多流派,如激进的女性主义(Radical Feminism)、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Marxist and Socialist Feminism)、黑人女性主义(Black Feminism)和心理分析的女性主义(Psychoanalytic Feminism)等等。激进的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是以权力、统治和等级制为特征的“父权制”(patriarchy),在两性差别的观点上,经历了从女性处于劣势的归因向否定男性、肯定女性的生理状态的转变过程,强调凸显女性独特的价值,将矛头指向男性群体,并且提出了培养女性意识的主张,认为女性应该接受针对自身的教育或者再教育。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观在内容上是基本一致的,她们是以修正激进的女性主义的姿态出现的,两者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倾向于认为妇女受压迫的原因是阶级歧视,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可以看成是马克思女性主义和激进的女性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把原因总结为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相互作用造成的现实后果,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都认定妇女受压迫是其所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产物。黑人女性主义主要是批判种族歧视、父权制社会对黑人女性的双重压迫,以及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差别对待。心理分析的女性主义着重研究女性受压迫如何影响着她们的生活和性别特征,它认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根植于她们的灵魂——女性独特的养育分工,女性寻求解放需要有一种源于“内在的”和社会的革命。

 

这一时期的教育受到该阶段女性主义思潮多种流派的影响,对当时的主流知识提出挑战,研究课程和教学方法中带有女性歧视的内容,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课程和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尽管该阶段女性主义理论流派林林总总,但她们的主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批判性别歧视,争取消除两性差异。较之之前的女性主义思想,她们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明显的先进性,但是依然没有走出两性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3女性主义运动第三次浪潮(the thirdwave)

 

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国家先后步入后工业时代,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社会职业以服务行业为主,理论知识占据主导地位。第三次浪潮女性主义受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发展成为后现代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批判挑战关于解放和理性的宏大叙事(Grand Theories),反对对性别、阶级、种族做宏观分析,主张局部的、区域性的、有历史特殊性的和特殊利益性质的理论和实践;反对传统的根深蒂固的二元论(Dualism),提倡多元整合的思维模式;反对同一性,关注并强调性别的文化差异,呼唤关注女性内在的千差万别的经验;反对男性霸权对于女性的压迫,致力于建构女性话语,发出女性的声音,主张与男性全面合作,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在差异中追求平等,在平等中彰显个性与独立。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有琳达·奥尔科夫(Linda Alcoff)、埃莱娜·西苏(Helene Cixous)、茱莉亚·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和露丝·伊丽加莱(Luce Irigaray)等。

 

该阶段女性主义思潮主要表现为批判的女性主义(Critical Feminism)和后结构主义的女性主义(Poststructural Feminism)。批判的女性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理论,其基本理论可以概括为多元民主、权力理论和社会性别。后结构主义的女性主义则更强调创造观察和认识事物的新途径,她们试图用“多元性”、“差异性”等术语来阐述社会关系,重视“结构”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她们认为,个体是通过主动参与各种对话从而逐渐成长、成熟的,“正是冲突的话语形式中的语言使我们成为有意识的思考着的主体,赋予世界以意义,并使之流播”。[2]她们推崇“反话语”(reversediscourse)的表达方式,倡导在教育语境中女性的自我觉醒,同时关注女性的各种行为,重视赋予女性利益以特殊的权利,并分析在各种对话中女性权利的运用与保护、压迫是怎样发生的、以及如何进行反抗。

 

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有两大派别,一是本质论,她们承认“男性”和“女性”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范畴,继承、修正了传统女性主义的理论,重新讨论男女不平等的起源和女性解放的可能性。[3]本质论女性主义下的教育学对课堂中支配与被支配、压制与被压制的关系做出挑战,认为每个人都处在权力关系中并行使着权力,认为知识是建立在差异的基础上,而这种差异是建立在女性主体的、特殊的、自然发生的、有冲突性的历史之上的;另一派别是建构论,她们否认“男性”、“女性”的观念,认为基于两性平等观的讨论本身就是男权思维的体现和延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建构论女性主义下的教育学倡导女性的思维方式——包容、合作、自然的内在关爱,试图全面改善教育境况。后现代女性主义者认识到“女性身份”才是构成了女性成长、历史和现实处境的独特之处,在她们的教育讨论中那些由于性别差异而带来的个体、社会、历史和民族的独特性获得了充分的表现,而这些才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4]

 

二、对成人教育学的启示

 

当代社会处于一个复杂的历史转型时期,多元的社会文化相互交锋、碰撞、整合,虽然女性主义各流派的思想各异,都有其进步和局限所在,我们愿意摘取其进步的意义赋予成人教育更好的发展。

 

1从意识层面的角度——对成人教育价值观的女性主义改造

 

著名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指出,“教育是达到分享社会意识的过程中的一种调节作用,而以这种社会意识为基础的个人活动的适应是改造社会的唯一可靠的方法。”[5]女性主义者认为,性别角色、两性文化都可以看成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反映和维护现存的政治经济结构的,在政治经济结构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也必然在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在现代西方社会,资本主义制度和“父权制”实则是一体两面,这种意识形态和文化既是男女不平等的源泉,又把这种不平等合理化了。[6]女性主义教育观体现了女性主义哲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审视和批评其中的性别歧视因素,倡导一种开放的、多元的价值观,建构新的成人教育教育观。将女性主义提倡的注重关怀与情感、追求社会公正与平等的价值观补充到现有的成人教育观中,建立女性主义成人教育观体系。创造一个使女性可以说话、具有话语权的哲学空间,以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解释加强女性对现实的改造。

 

2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度——接受并正确认识性别的自然差异

 

教育者、受教育者都应承认男女性别在客观上的差异性和不可改变性,认可由此带来的男性教育和女性教育差异的必然选择,基于此,首先应该培养成人(尤指女性)对自己性别的愉悦认同,同时尊重对方性别的自然差异,女性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以承认这一自然差异为前提。从女性成长的自然规律的角度,成年女性必然经历婚恋、生育及哺乳等时期,这个时期的女性尤其容易丧失自我的独立性,产生更加强烈的依赖男性的心理,与此鲜明对比的是同阶段的男性的自我意识不断强化、膨胀,往往带来了男性成功比例较大的现实结果。因此,成人教育应鼓励女性强化自身的独立意识,摒弃自卑或受歧视的观念,形成女性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3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将性别意识纳入主流课程

 

课程是女性主义教育所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成人教育领域亦是如此。课程是教育内容的体现,无论是课程政策或者内容的制定者还是执行者对于个体性别差异的认识往往是欠缺的,往往容易导致造成一种男性话语霸权的局面,因此,在课程中融入性别意识是反思和重构整个成人教育课程的重要任务。首先,从课程政策方面看,通过增加决策领导层中女性的比例来赋予女性群体更大的权力;其次,从课程的执行来看,通过平衡师资性别比例优化教学环境,更需要加强成人师资的培养,增强他们在教学中的性别意识,更多地关注女性群体的特点、尊重她们的学习方式等。性别研究课程可以包括女性解放的历史、女性现状的概述、女性对于教育的参与、女性权益等等,更应该包含女性主义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它不仅仅是以某种具体内容的形式而存在,还可以存在于各个学科之间成为一种重要的、具有指导性的价值观,性别课程发展的要求应当是以课程为媒介把性别意识纳入到主流课程中去。

 

4从成人经验的角度——促进学习和积累

 

在成人教育学理论中,经验是一种学习资源,它随着成人自身的不断发展成熟而逐渐积累并不断丰富,是他们主动学习所依赖的资源。事实上大量的女性是从传统的生活实践的结果中接受教育的,就在这样世世代代自发和随机的过程中,无数女性的生命活力逐渐萎缩,远未达到她们原可达到的发展水平。[7]成人在社会和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任务,每个人会因为性别角色、社会角色的不同,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产生不同的理解与追求,成人教育应该帮助不同领域内的女性做出合理的选择,帮助她们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心态。

 

5从培养目标的角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所有教育的根本目标都是大写的人字,都是为了达到人的完整实现,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无疑深化了这一理念。女性主义哲学家塞拉·贝恩哈比卜(Seyla Benhabib)认为,“一个解放了的社会和充分发展的个人暗示着另外的社会和个人……因此,未来的方案始于在我们的需要和愿望方面进行一场革命”。女性主义本身是多元的,对于未来的蓝图的描绘也是丰富多彩的,但他们共同奋斗的最基本目标是女性和所有被压迫者的解放,以及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6从成人教育研究的角度——以历史发展的眼光积极寻求法律与政策的保障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背景中的,沿着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教育的历史发展,不同的历史时期凸显出不同的主题,如今,在中国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已写入庄严的宪法,并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支持和保障,但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女性教育依然不断涌现出许多新的问题,成人教育研究者应不断加强女性教育所必需的社会条件和保障机制的研究,积极探索、不断寻求女性教育和发展的新的法律与政策保障。

 

女性主义的发展、各流派之间的争辩本身呈现出了一种超文化的方法论,女性主义本身至今没有统一的思想,而承认自身理论的局限性,接受各流派思想的差异这一表现和姿态,较之于一味追求“平等”更有利于女性解放,这种“圣杯”式的女性思维对成人教育学的发展、对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无疑也是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

女性生育权论文第4篇

摘要:生育是人类种族繁衍的本能需求,生育权是自然人与生俱有的一项基本人权,也是自然人所固有、专属和必备的人格权。自然人主体均平等享有生育权,男性与女性一样,法律对自然人的生育权应予以普遍的确认和保护。其中,生育权的权利属性和主体范围是研究生育权之第一要务。

关键词:生育权;基本人权;人格权;主体范围;权利属性

自《吉林省人口及计划生育条例》试行以来,生育权问题在我国闹得沸沸扬扬:理论界围绕生育权是夫妻共有权,还是已婚成年男女的个人人身权;是女性专有权,还是成年男性(包括单身)也享有的一种人身权:学者们也各执一端,争论不休。本文试图通过阐述生育权的历史发展、法律性质、主体范围以及男女生育权平等问题,实现生育权的一定程度上的理论分析。

一、生育权的概念

生育是指自然人通过自然或人工授精受孕、怀胎、分娩、以及通过无性生殖的方法繁衍抚育后代。生育权利这一概念正式出现在联合国的文件中是1994年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关于这一概念,理论界通说认为,生育权是指自然人拥有的依法决定是否生育子女以及如何生育子女的一种资格或自由,包括生育的自由、不生育的自由和选择生育方式的自由以及在自主地为生育或不生育的行为受到阻碍侵害时有请求法律保护的权利。

理论上还没有对于生育权具体权能的解释,从生育权概念出发,笔者认为,生育权的权能结构可以包括生育请求权、生育决定权和生育方式选择权。1

二、生育权的性质

(一)生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

生育作为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体现的是人的自然权利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是“人之为人”所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每个自然人都平等地享有这种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生育子女。

在国外实践中,生育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并写进了联合国人权文件。1968年的《德黑兰宣言》中宣告,“父母享有自由负责地决定子女人数及其出生间隔的基本人权。”1974年《世界人口行动计划》、1984年《墨西哥城宣言》和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均指出,“所有夫妇和个人都享有负责自由地决定其子女人数和生育间隔以及为达此目的而获得信息、教育与方法的基本权利。”上述关于世界人口问题的国际性会,我国都派了政府代表团出席予以认可。

反过来看中国立法,我国宪法未明确规定生育权是公民所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但规定了“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妇女权益保障法》第47条“妇女有按照国家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以及《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7条“公民有生育的权利”的规定,弥补了我国宪法中关于生育权规定的不足,生育权不再停留在自然权利阶段,而是上升为一项法定权利受到了相关法律的保护。

以上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规定均充分说明,生育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

(二)生育权属于人身权中的人格权

对于生育权的人身权性质,理论上不存在争议,生育权是自然人与生俱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与特定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不可转让,且不具有直接的财产内容。但生育权究竟属于人身权中的人格权还是身份权,学界存在较大的争议。笔者认为,生育权的人身权属性直接决定着生育权的主体范围以及具体的法律关系,需要予以严格论证。

笔者认为,“人格权说”更符合现代生育权的本质。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生育权具备人格权的一切属性。所谓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所固有的,以人格利益为客体的,为维护主体独立人格所必备的权利。2生育权与生俱来,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为自然人所固有;生育权的客体生育利益所体现的是人的行为自由,即自然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生育子女以及如何生育子女,生育自由属于人格利益中的自由范畴;同时,生育权作为人的尊严的重要体现,也是维持自然人独立人格的基本要求。因此,生育权是自然人所固有、专属和必备的权利,是一种人格权。

第二,生育权不符合民法关于身份权的基本理论。所谓身份权是指民事主体基于特定身份关系产生并由其专属享有,以其体现的身份利益为客体,为维护该种关系所必需的权利。3史尚宽先生认为,“民法上身份云者,谓基于亲属法上之相对关系之身份,有一定身份然后得享有之权利也”。4身份权主要体现为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以及亲属之间的权利义务,它的产生是基于特定的身份,而非民事主体所与生俱来,具有身份性、专属性、义务性等特征。而生育是自然人延续后代的自然需求,生育权是自然人与生俱来的基本权利,与婚姻家庭没有必然的联系,夫妻身份权不符合生育权的本质。

第三,从实务看,生育权应当是一种绝对权,而不是基于身份权的相对权。如果将生育权视为配偶权的范畴,则意味着生育权是一种相对权。“一方面夫妻互为权利义务主体,当夫妻一方要求行使生育权时,另一方则必须采取作为的方式积极主动协助,否则构成侵权;另一方面生育权是夫妻双方的权利,当夫妻一方希望生育而另一方不希望生育时,就会出现选择生育或不生育都可能构成侵权的不符合生活情理的尴尬之事。尽管权利冲突在一个社会里不可避免,但法律上应尽量减少这种冲突。”5然而从绝对权出发,其义务主体为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人(包括配偶),夫妻中任何一方都享有生育的权利,但另一方仅负有消极的不作为义务,并无以自己积极行为满足对方行使生育权的作为义务,且另一方同时也享有不生育的权利。因此任何一方均不能强迫对方生育或不生育,双方必须协商一致才能行使生育权。

三、生育权的主体范围

(一)主体范围的法律界定

我国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已经分别将生育权的主体界定为“妇女”和“公民”。但是这种笼统的规定无法解决和解释现实中的生育权问题。我们可以从生育权的人权属性和人格权本质入手,认为生育权主体为自然人(应包括未婚男女、罪犯等特殊群体)。

著名法学家、参与起草《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巫昌祯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未婚妇女能不能生孩子,当年制定法律时也讨论过。如果规定只有已婚公民才有生育权,未婚公民没有生育权,不合适,所以法律没有规定,而是规定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从这个侧面来讲,现行法律一般来说只承认婚内生育,但吉林省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已经赋权单身女子有权实现人工生育。“这一地方立法的出台虽然赞叹和斥责之声都很强烈,但它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立法的发展趋势,其功绩不可小觑。”6

(二)夫妻之间生育权的问题

在现代法律制度中,基于生育权的人格权属性,一些学者认为生育权归每个自然人所有,只是权利的享有和权利的行使存在区别。而另一些学者基于长期以来的男女两性婚内自然生育认为,生育权归夫妻共同所有,即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有依照法律规定共同生育或者不生育以及采取一定的生育方式的权利。两种说法各执一词,都有其合理性。

笔者认为,生育权应该是一种个人所有权。生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是自然人的人格权,自然人可以自行选择生育方式而不限于婚内生育。特别是单身男女、有生育障碍的夫妻双方,在技术进步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生育权,而法律未予以禁止。其实,“夫妻共同生育权说”之所以产生,在我国法律上,是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严格的婚内生育制和计划生育制,生育权作为一种人身权自然表现为夫妻双方共同享有。而在传统生育常态上,生育权的实现确实需要两性共同参与,因此毫无疑问,这些学者认为生育权应属于配偶双方共享。但是,我们应当明确,正如权利的行使区别于权利的享有,《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7条规定 “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具有统一性,自然人的生育权受到计划生育的限制,法律约束并不能改变权利的本质。事实上,我国已出现的合法为他人供精的人工生育现象已经突破了以往禁止非婚生育的法律障碍。已颁布的《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达到法定魂灵决定终生不再结婚并无子女的妇女,可以采取合法的医学辅助生育技术手段生育一个子女。这样,就从立法上肯定了利用人工生育技术进行生育行为的合法性。7

(三)现行法律婚姻关系中男女的生育权平等问题

对于男性是否生育权的主体,目前理论界基于人格权属性已取得认同。而由于女性在生育方面所具有的天然优势,因此理论上存在一种男女生育权不平等的误解,忽略了男性的平等生育权。笔者认为,在现行法律制度的规定中,男性不仅是生育权的主体,而且与女性具有平等的生育权,这种平等不仅是形式上的平等,也是实质上的平等。

笔者认为,理解男女生育权的平等,应当从一下角度入手:在自然生育状态下,男性的个人生育权是一种不完整、不彻底、不充分的权利。确切的说,男性真正享有不生育的决定权,而要享有生育权的决定权,则必须有配偶方女性的协商一致。在非自然状态下,非婚男女一方找一个供卵人或者银行,通过人工技术,再找一个代孕女性或者干脆通过试管培育出来。这样,男性的生育权也可以在人工生育技术的帮助喜爱,独立享有,此时男性的生育权成为完整的、充分的、独立的并可完全支配的一项权利。

当然,对于无法实现生育权利的情况,我们也应当予以关注。虽然生育权主体不能要求他人为实现生育权而进行一定的积极行为,婚姻关系中一方的生育权要另一方的配合才能实现,若对方不配合,则不能强行主张权利。男方不能强迫妻子生育子女或者禁止妻子堕胎。妻子自主堕胎是对自己身份的一种处分,是对不生育权的一种自由选择,不构成对丈夫的侵权。但是,为了保护夫妻一方或双方的生育权利,笔者认为,如果因夫妻一方长期拒绝生育,只是另一方生育权利无法实现,无法实现生育的一方当事人有选择离婚的权利。亦即虽然一方无法强制要求另一方为实现其生育权而予以积极配合,但是可以一次为理由依据婚姻法规定申请断定“感情破裂”而结束婚姻关系。

结语

从文章讨论看,生育权作为一项基本的人格权,在国际上或者我国历史上都有深刻渊源,现实社会的发展中,虽出现了关于生育权的诸多纠纷,但国家理应尽快通过立法和制度程序的完善,将这一基本人权加以保护和发扬,填补我国公民生育权保护的空白。

注释:

[1]王虎,范学谦.论生育权[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5):23.

[2]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10.

[3]杨立新.人身权论[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38.

[4]史尚宽.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6.

[5]蔡德仿.黄雪英.生育权之法律思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12.

[6]周征.生育权的私法化[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0):17.

[7]武秀英.对生育权的法律阐释[J].山东社会科学,2004,(1):99.

参考文献:

[1]樊林. 生育权探析. 法学, 2000,9.

[2]王利明. 人格权法新论[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10.

[3]杨立新. 人身权论[M].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38.

[4]史尚宽. 民法总论[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6.

[5]王虎,范学谦. 论生育权[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5.

[6]吴俐. 生育权的尴尬与选择[J]. 人口与经济,2003,4.

[9]蔡德仿.黄雪英. 生育权之法律思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

[10]周征. 生育权的私法化[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0.

[11]武秀英. 对生育权的法律阐释[J]. 山东社会科学,2004,1.

[12]欧阳恩剑. 论生育权的历史和性质[J]. 法制与经济,2009,3.

女性生育权论文第5篇

关键词: 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教育 批判

“女权主义”是个洋词儿,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法国初见端倪,后传到英美等国家,五四时期进入中国。“女权主义”是什么?简言之,即女人争取与男人同等权利的一种思潮、一种运动、一种理论。女人争取的权利有政治权利、受教育权利和其他一切社会权利。作为一种思潮,女权主义一开始就具有多元色彩,是多阶级、多种族、多个人的理论和思想。如今,女权主义不管是作为一种理论思潮还是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在世界上的热度是世界上的人们都能感受到的。

一、女权主义

(一) 一种运动:两个阶段,三次浪潮。

1.两个阶段

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一个阶段源于女权主义思潮,女权主义思潮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那时的人文主义者提出了“人人平等”的口号,这一口号当然就包括女人和男人一样的平等。不过,最初的“男女平等”思潮是由男人策动和领导的,而后才有个别女性的声音。这一时候,西方女权主义的声音都和社会主流的“民主”、“人权”口号相呼应。但是,“二战”期间和战后,女权主义独立成为一种声势浩大的社会思潮。战争年代,男人奔赴战场,造成国家劳动力奇缺,要求女人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劳动,而战后,从战场上归来的男人需要工作,国家又以做“贤妻良母”为理由要求女性让出工作岗位,男人理所当然这样认为。这迫使女人思考她作为人类存在物的地位,也迫使她们审视女人的权利和角色,由此,女权主义运动在欧美各国先后出现。法国的女哲学家波伏瓦在1949年出版了《第二性》,大大深化了女权主义思想。波伏瓦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任何生理的、心理的、经济的命\都界定不了女人在社会内部具有的形象,是整个文明设计出这种介于男性和被去势者之间的、被称为女性的中介产物。”[1]P9英国的女作家伍尔芙在1929年写出了题为《自己的一间屋子》的文章,抨击无处不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女性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应当具备的社会前提条件。这两位女性的思想对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量,女权主义运动进入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西方女权运动以追求女人的社会权利为目标,及至本世纪初,这场运动以西方社会关于妇女财产权、选举权等法案的通过而胜利告终。但女人没有得到实质上的平等,没有找到女人在社会上应有的地位,原因不可简单地认为是西方男权社会意识的存在。

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二阶段发生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弗里丹对两性关系的思索写进了一本书《女性的奥秘》成为这一阶段女权运动的开端。这一阶段女权运动其声势和影响均非上一阶段女权运动所能比拟的。其主要特征是:对男权中心主义的全面清理,已不再局限于为女人争取某一方面的平等权利,而是企图全面消解父权制,彻底铲除父权制的土壤。同时,女权主义呈现出浓厚的政治色彩。这一阶段女权运动的理论标志是1970年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的出版,这一阶段女权运动非常看重理论建设,并与二十世纪以来各种西方哲学思潮和众多学术流派紧密相关,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意识形态与风行欧美的各种后现代思潮一起催生了诸如“女权主义文学”、“女权主义史学”、“女权主义心理学”、“女权主义神学”、“女权主义哲学”、“女权主义人类学”、“女权主义教育学”等诸多分支学科。纵向来看,女权主义也催生了“黑人女权主义”、“第三世界女权主义”、“后女权主义”等不同民族、不同阶级和不同时代的“女权主义学说”。

2.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是在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初期,主要是女人追求与男人平等的政治权利。经过不懈的斗争,妇女最终获得了选举权。1920年美国妇女获得了选举权;1928年英国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引发了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

第二次浪潮: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新社会运动风起云涌,如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民权运动、越南战争引起的反战和平运动、学生运动、新左派运动形成了波及欧美的新女权运动。在新女权运动影响下,体育女权主义的产生,促成了欧美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的浪潮。

第三次浪潮:是在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女权主义受后现代主义理论之影响,形成“后现代女权主义”。后现代女权主义与传统女权主义一样没有离开讨论男女平等问题,同样希图消除整个男权文化。

(二) 一种理论。

女权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它主张女人与男人享有一样的权利。在政治上,号召女人参政议政,与男人一样坐在政治权利的宝座上;在经济上,号召女人经济独立,宁愿让女人舍弃家庭从事社会上的工作,赚取工资赢得与男人一样的社会地位;在文化上,号召女人从男人中心的传统社会和文化价值观中彻底解放出来;在历史上,强迫自己和社会承认她们与男人有同等的贡献和价值。

女权主义认为,不管一位女性工作是否为了赚取工资,其阶级地位首先取决于她与父亲的关系,然后是与丈夫的关系[2]P29。女人的地位因她与男人的关系而变化。离婚或变老能使女人经济地位下降。女人是依附于男人的。可见,女权主义的这一见解与它的理论自相矛盾。

女权主义理论提出了深刻但尚未得到充分应对的问题:性别关系。性别是女权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女权主义理论视性别具有一种高度可变的、历史偶然性的重要特征,并质询性别间的权利关系,探索这些关系是如何运作的。

二、作为一个反女权主义者对女权主义的批判

(一) 女权主义理论不合理。

女权主义运动声势浩荡,但女权主义者自始至终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女权主义所谓的理论体系是从后现论体系中借用的,女权主义在时间上与后现代主义相叠合,又浸泡在后现代主义的氛围之中,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是顺手拈来为自己所用。女权主义的最终目的是解构男权制,为了达到此目的,就应用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主义理论。如此做法不科学,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会降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价值。这种不合理的借用,使得女权主义者小心翼翼运用后现代主义理论,对后现代主义理论始终保持一种若即若离、既亲又恶、既喜又忧的心态。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会有这种心态;从理论取向上看,女权主义理论庞杂,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有各种各样的女权主义,有多少个女权主义者,就有多少种女权主义理论。正如琳达・哈奇恩提议:“我认为我们再也不能谈论单个女权主义,而应讨论多种女权主义,因为有多少种妇女便有多少种女权主义。”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谈,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难以持久。

(二) 女权主义企图消除所有形式的女人对男人的从属。

在所有领域获得与男人之间的平等,尤其是政治权利的平等,这根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使它成为可能。女人是自然的,马克思对妇女的定义也是从自然而不是从社会,妇女天生属于社会生活给她们安排好的位置。马克思显然坚信造成一个妇女喜欢家庭生活的不是社会关系,而是因为她是女性[3]P20。废除母权制并不像今天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困难,只需说“必须废除母权制”,而它就这样自然被废除了。父权制取代母权制是自然的转变,而若想废除父权制却难上加难,这已是不证自明的事实。

女人没必要和男人争权夺利,上帝既然创造了女人和男人两种人,就足以说明女人有女人的位置和价值。女人的价值不是通过与男人争权利体现出来的。马克思认为,女人首先应该是母亲、家庭主妇和弱势性别,同时,马克思也承认的差异是劳动分工的起源,男人和女人因生殖功能不同而导致了劳动分工,这种原始的分工就导致了其他分工。在人类最早的母系氏族社会里,男子狩猎、捕鱼、防御野兽;女性则采集果实、制作衣食、哺育后代。女人的价值在家庭,在丈夫身上,在孩子那里。女人一旦与男人一样参加了社会工作就失去了作为女人的意义,虽然社会发展到今天,女人参加工作是被普遍接受的事实,但是参加工作的女人有多少人能够扪心自问,说自己很幸福。工作导致了女人身体状况的恶化,错过了对孩子教导的最佳时期,可能早餐没有按时准备好……当棉花危机把妇女赶出了工厂,马克思感到了一丝安慰:“妇女现在有足够的空闲时间给她们的婴儿喂奶,她们有时间学习烹饪。”他进一步把孩子的高死亡率归结为:“除了地域性的原因,主要的……是由于母亲的家外就业……导致了母亲和孩子有悖自然的疏离……母亲对他们的孩子来说性质发生了变化,这是令人难过的。”[4]P8马克思虽然通常放弃作道义上的批评,视此为资产阶级拜物论,但在妇女的工作上却表现出道义上的敏感性[5]P8。人人都渴望自由,女人也毫不例外,但女人今日的工作不是自由。经济上和男人一样独立的女人,在道德、社会、心理状况中并没有和男人一模一样的处境。当人们探索这类女人的发展和未来时,质疑的正是她们。工作对她们只是表面的自由与幸福,内心的苦水无处吐露。她们越是成功地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她们的处境就越不堪。如果女人的独立性能够给男人免去许多烦恼,那么肯定自然拒绝给男人许多幸福。

女人与男人不同,女人是自然的、静态的、被动的,女人的地位和价值正是由于她们的这些特质显现出来。女人和男人在生理Y构上的原始不同决定了女人和男人的不同。男孩子对站着小便非常自豪,看不起姑娘们,他们的蔑视正是来自她们缺乏一个器官的事实。女人的价值在子宫,在生育。从解剖学来看,男人的身体特质比女人适合社会劳作;女人与男人在心理情绪上也有很大不同。男人和女人在对待爱情上有完全不同的反应。拜伦说得好,爱情在男人的生活中只是一种消遣,而它却是女人的生活本身。分离哪怕是两厢情愿,伤害的还是女人;在体力上,女人不如男人占优势,正是由于这种天然的优势,父系氏族社会才自然地确立。

女人可以拥有政治权利,从事政治事业,但这对女人来说要牺牲很多:很有可能因政务繁忙而无法照顾家庭和孩子,也不能给男人带来快乐,家庭或婚姻与政坛的协调,对女人来说远比对男人不容易;很有可能顾不得自己身体生理情况而造成对身体永久的伤害……女人在政坛上的位置越高就会摔得越重,女人可以辅佐男人从政,女人运用聪明才智完全可以帮助男人,没必要非得抛头露面,大事面前还得男人来当,男人的成功也体现了女人的价值,女人只管做真实的自己,女人是真的唯一。

(三)女权主义者不自信。

女权主义者争取女权的呼声日渐减弱。她们从起初要求选举权的平等到社会生活中其他权利的平等,这些由于女性先天条件的限定,即便由国家政府出面制定有利于男女平等的政策和行动,也没有真正让女性感到与男性的平等,迫不得已女权主义者提出有差别的平等,性别差异概念进入女权主义的分析范围,但女权主义者又怀疑承认性别差异能否真正反映女性的权利和愿望。这无疑让女权主义者陷入困惑。其实,真正的平等源于人的内心认同。

女权主义者的政治诉求是结束男性的特殊待遇,阳物中心论,但是她们又认为在一元的世界里,女性没有立足之地,唯有在多元的世界中她们才能获得一片空间。

女权主义者声称她是一个会占有的女人,事实上,没有人能够真正占有另一个人,她们占有欲越强,内心恐惧感就越重。

不否认女权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女权主义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所以不可能远足。女权主义者应重新思考自己的观点主张,意识到内心深处的那个企图的不合理。女人要争取作为一个女人应有的权利,而不是与男人争权,女人不能超越她们与男人的自然差异,没有哪个女人会承认异性个体是和自己同样的人。在政治参与上,女人根植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历经数千年的岁月冲刷,却顽强地传延至今,个中原因并非历史中侥幸的偶然,而是我国传统文化顽强生命力的必然,无论有多少诸方外夷文化染指中原都不可撼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强大根基,其结果总是被华夏文明所融合。“女权主义”在中国是女界之怪现象,中国的土壤不适合“女权主义”生长,女权主义在中国像悬浮在空中的气球。中国女人与西方女人有着不同的女性气质。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先秦主张男女有别,有别才有序。女人是阴,男人是阳,女人有阴柔之美,男人有阳刚之气,阴阳互补、阴阳和合才能产生万物,社会才能井然有序。如果女人不做真实的自己,变得矫情,社会就会混乱。

三、 女权主义教育

女权主义教育是女权主义与后现代思潮一起的催生物,女权主义教育的思想基础是女权主义运动。发展至今的女权主义在教育上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 关于女权主义教育学。

女权主义教育学发轫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最初是女权主义者从女性的视角描述和批判教育中存在的忽略女性的现象,要求与男人享有同样的教育机会和权利,发展到至今的女权主义教育学已触及对现行教育制度和理念更深层次的批判,要求建构专属女性的教育学[6]P98。可是,女权主义者并不追求该学科的体系化和学术化,因为他们认为女权主义教育学只是女权主义运动的学术武器,只是他们基于现存性别歧视和两性之间权利关系的一种研究和运动,不可能保持中立性和学术性。与女权运动相结合,女权主义教育学不追求学术的客观性,只是追求与众不同。如果一门学科离开了体系化、学术化和客观性,它就相应获得了人们对它这种存在的质疑性。

赋权是女权主义教育学的核心理念,是学生获得自主性和达到目的的途径,但女权主义教育学希图让所有学生都能够通过教学赋权,为达到这一目的,它提高每个人对课堂成功与否的作用,并且明确班级中的所有成员对所有人的学习都要负责任的课堂策略。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权利,发挥所有学生对课堂成功的作用,明确班级中所有成员对所有人的学习都要负责任,这些“所有”很容易说到,不容易做到,这些主张非常理想化,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二) 关于女权主义课堂。

在课堂上,女权主义反对传统课堂上压制女性声音的倾向,要求女性发出声音,极力呼吁女性发言,女权主义课堂是为无言者立言的场所,女性发出声音就意味着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吗?女性在课堂上发出声音应是内心感受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刻意追求。喋喋不休地f话会使人心浮气躁,不仅扰乱了课堂进程,还可能引起他人的反感。对女性学生来说,静修式的课堂更适合她们,更能显现她们那种沉静的美,更重要的是这种课堂效果会更好。美国心理学家沃希认为,静修是指培养注意力一类的操练,它借助更主动地控制产生一些心理过程,培养一些特殊的心理品质,如明了、领悟、专注、镇定和关爱,它的目的是追求最佳的意识状态和最佳的教学效果。静修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修养方法,这种修养方法最早可追溯到孔子的弟子颜回,大诗人白居易晚年常常静修,陆九渊、高攀龙、程颐、苏轼、陆游等都非常重视静修,因为静修能使人体会安定、宁静、澄澈、喜悦的境界[7]P67。《陈献章集》一书中说:“为学须从静中坐养出个端倪来,方有商量处。”静修式课堂是可能的且简单的,正如高攀龙在《静坐说》中所言:静修之法,不用一毫安排,只平平常常,默然静去。目下静修式课堂像一颗刚露出小芽儿的种子,但它的生命力是极强的,这种课堂模式终会有普及的一天。

参考文献:

[1]波伏瓦著.第二性II[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9

[2][3][4][5]麦克拉肯主编.女权主义理论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

女性生育权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开展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意义,对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开展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做了分析。

性别教育,对女生个体、对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我国中学和大学教育阶段,生理性别教育特别是女性生理教育已经建立了初步的学科体系,取得了相当的成果。社会性别教育却较被忽视。因此,高校应在进行女大学生生理性别教育的同时,推进社会性别教育,将社会性别教育纳入公共课程,使女大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对社会性别的相关内容有一个理性而明晰的认识。

就目前的人类社会状况来看,性别分层仍然是人类主要的分化形式之一。[1]在绝大部分社会和文化中,两性在价值、地位、等级上处于不平等的状况,男权始终处于支配地位。性别是“作为一种等级差异而存在”[2]。社会性别矛盾“固然不是一种剧烈冲突的、但却是一种持久的社会矛盾,它往往比任何种族隔离更加坚固,比阶级的壁垒更加森严,更加普遍,当然也更为持久”[3]。女性较之男性,始终更突出地面临着社会性别这一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我国当前女性发展状况和妇女权力在世界上处于较前的位置[4],但是我国社会漫长的父权传统和目前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当下的社会转型时期,使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别问题更加复杂。此外,社会性别问题在许多方面往往是隐蔽性的存在,同时社会性别作为一种文化与社会规范往往通过社会化直接作用于个体意识,如果不加提示,个体往往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因此,有必要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以课程的形式进行社会性别教育,否则,绝大多数女生对社会性别问题将终身停留在社会经验感知阶段,从而对社会性别问题缺乏相应的分析能力。

一、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社会性别文化与社会性别规范的培养,女性对自身的认识存在着偏差,使得女性在社会规则、文化习俗和自己内在人格的多重束缚下,人生策略、价值取向和发展潜能受到极大束缚,失去了本来可能的更大的自由度、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更自主的幸福。

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即将走上社会就业的女大学生,在面临社会角色、社会地位转化和社会化、再社会化之前,系统地认识社会性别的显性和隐性不平等状况及其产生的机制和文化根源,将有助于女大学生建立起女性的社会性别意识,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明确适合自己性别的发展方向,获得必要的发展帮助与生活帮助。不仅如此,性别教育的影响还将与女性的社会性别一样伴随女大学生终身。

社会性别教育,是要让所有女性都了解并获得自己的权利、发展机会与尊严,认识自我,包括自我的特征及社会的角色;认识社会,对社会性别规范与社会环境有一个理性而明晰的了解;适应转型与再社会化。要让女生了解,不合理的社会性别状况,不仅是对女性的、也是对男性的限制,女性不仅是为自身的发展,也是为社会的发展与和谐而努力。[5]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不仅对女生个体,对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男女平等的事业在中国尤其重要,原因在于我国曾经是一个最传统、最典型、发展时间最长、发展程度最高的男权制(父权制)国家。中国女性的解放因此在世界上备受瞩目。因为我们的进步不仅具有改善我们自身外境的意义,而且对全世界的女性具有榜样的意义。”[6]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各阶层的共识,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两个性别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二、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理论基础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快速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它们从社会性别这一核心概念出发,将社会性别作为不同于生理性别的视角来考查人类的性别不平等状况,致力于消除、减缓因社会性别而造成的社会分化与矛盾,运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通过丰富的社会事实论证,形成了系统的观点与理论体系。社会性别学与女性主义的日益成熟,使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首先,提供了基本概念术语。除了“社会性别”这一核心概念之外,性别、社会性别体制、性别规范、性征、女性气质、性别角色、性别社会化、性别认同、性别期望、性权力、性观念、生育制度、性别分工、性别化消费、性别发展、父权制、显性性别不平等、隐性性别不平等、男性偏好、男性利益优先原则、性别歧视、职业性别隔离、性消费、家庭暴力、性暴力、话语暴力(所列概念参考了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一书各章末所列的“关键概念”)等等,这些概念在性别社会学中都具有较完善的定义,它们和人生哲学中的理想、人生价值、自由、幸福及励志话语中的人生定位、适应、素质、成功等概念,一起构成了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课程的概念体系。

其次,提供了基本理论支撑。社会学的文化、社会结构、社会化、社会分化、社会秩序、经济与劳动,社会性别研究中的建构主义理论、性别角色理论、性别差异理论(参见苏红《多重视角下的社会性别观》第三章“社会性别研究的理论”),女性主义范畴的激进女权主义、自由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后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第三世界的女性主义(参见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第3章第2节“女性主义理论流派”)等理论为课程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理论支撑与现成命题。

再次,提供了学科构架。“社会形成(文化)—社会元素(个体与群体)—社会制度(规范)—社会运作与个人发展”的社会学的一般构架和“气质—身体—社会文化—劳动、经济—政治—发展与进步”的社会性别研究思路,为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课程结构提供了参考。社会性别视角下以女性为主体的社会、历史研究成果,集中于女性史及各类女性社会调查之中,将之纳入课程的内容范围之内,可使课程展现出更广阔的社会视野与理论空间。社会性别研究与女性主义的理论成果,均基于大量的社会事实与具体案例,这为课程提供了大量素材。

三、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基本内容

社会性别教育中,首先应该明确男女两性不平等,社会性别机制不合理。这种状况“严重损害了个体的权利和发展,对女性尤其如此”[7]。这种不平等状态是“非自然的,即并不是建立在生理上的,而是由社会构建的”[8],因而是可以改变的。在此大前提下,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大致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阐明至今为止的社会性别文化和社会性别规范。两性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几乎贯穿至今为止的文明社会,而两性的社会性差异则将贯穿整个人类历史。通过对共时性的两性自然差异与历时性的社会差异的讲解,呈现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特别是中国历史上的两性不平等状况,并寻找这种差异的历史性成因及男权的形成机制,可帮助女生理解性别社会及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的文化与制度基础。

展示并分析当下社会的显性与隐性的性别不平等状况。这种不平等既体现在就业、收入、政治权力、教育、生育、健康、性、婚姻、家庭、暴力等显而易见的方面,也体现在语言、文学艺术、民俗、时尚文化、消费方式等隐性的方面;体现在我们社会的诸多“常识”之中,甚至还体现在学科理论之中;体现于外在社会,也体现于女性内心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歧视。

具体列举目前的种种社会性别规范,并指出这种性别规范与男性的关系、与社会运行秩序及社会道德风俗的关系,从而理解规范的相对合理性。学习国家公共政策与法规对女性权益保护的具体内容,并学习利用这些政策、法规对女性权益进行保护的必要程序与手段。适当介绍世界妇女运动的发展状况与我国男女平等事业取得的成就。

说明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对个人就业及人生发展的诸多影响,这种影响既体现为个体外部的社会,也体现为个体内部的个性、思想。从女性性别的角度,指导女生就业与生活,帮助女生设计人生策略、调适社会行为,培养女生独立性、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格,指明实践自身价值与女性价值的关系。

四、开展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几个问题

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女生建立起社会性别意识。作为公共教育内容,我们应放弃较为激进的女性性别意识观点,选择较温和与平衡的观点。相应地,作为社会适应指导与人生关怀性质的课程,宜强调策略性与调适性,而不鼓励以激进的姿态与普通男权及社会性制度习俗对抗。同时,也不应在课程中放弃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及文化可改造的思想。

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课程不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也不是女性主义概论。它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人生教育与就业培训相结合的励志型课程。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的相关内容只是为该课程提供了理论帮助与案例支撑。课程的目的最终在于培养女生的社会性别意识,使女生获得合理的自我认识和清醒的社会认识,强调女性的知性、尊严与力量,为女生的发展提供关怀与帮助。对社会学和女性主义的各种理论要进行“有用性”的选择,有用性、实践性、励志性是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课程别于“性别社会学概论”的地方。

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兴起的时间较短,仍处于成长阶段,特别是女性主义,大部份成果都是基于西方社会现实与西方文化观念而形成的,与西方各种社会思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内容复杂。女生社会性别教育是为了帮助女生适应社会与发展自我,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构建中国特色的性别和谐社会,故而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入分析性别社会学及女性主义的成果,审慎选择其中的内容,并采取稳妥的表述策略。

参考文献:

[1][美]格伦斯基.社会分层[M].华夏出版社,2005.

[2][8]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3.

[3][6]李银河.两性关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6,29.

[4][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33.

女性生育权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开展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意义,对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开展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做了分析。

性别教育,对女生个体、对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我国中学和大学教育阶段,生理性别教育特别是女性生理教育已经建立了初步的学科体系,取得了相当的成果。社会性别教育却较被忽视。因此,高校应在进行女大学生生理性别教育的同时,推进社会性别教育,将社会性别教育纳入公共课程,使女大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对社会性别的相关内容有一个理性而明晰的认识。

就目前的人类社会状况来看,性别分层仍然是人类主要的分化形式之一。[1]在绝大部分社会和文化中,两性在价值、地位、等级上处于不平等的状况,男权始终处于支配地位。性别是“作为一种等级差异而存在”[2]。社会性别矛盾“固然不是一种剧烈冲突的、但却是一种持久的社会矛盾,它往往比任何种族隔离更加坚固,比阶级的壁垒更加森严,更加普遍,当然也更为持久”[3]。女性较之男性,始终更突出地面临着社会性别这一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我国当前女性发展状况和妇女权力在世界上处于较前的位置[4],但是我国社会漫长的父权传统和目前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当下的社会转型时期,使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别问题更加复杂。此外,社会性别问题在许多方面往往是隐蔽性的存在,同时社会性别作为一种文化与社会规范往往通过社会化直接作用于个体意识,如果不加提示,个体往往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因此,有必要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以课程的形式进行社会性别教育,否则,绝大多数女生对社会性别问题将终身停留在社会经验感知阶段,从而对社会性别问题缺乏相应的分析能力。

一、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社会性别文化与社会性别规范的培养,女性对自身的认识存在着偏差,使得女性在社会规则、文化习俗和自己内在人格的多重束缚下,人生策略、价值取向和发展潜能受到极大束缚,失去了本来可能的更大的自由度、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更自主的幸福。

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即将走上社会就业的女大学生,在面临社会角色、社会地位转化和社会化、再社会化之前,系统地认识社会性别的显性和隐性不平等状况及其产生的机制和文化根源,将有助于女大学生建立起女性的社会性别意识,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明确适合自己性别的发展方向,获得必要的发展帮助与生活帮助。不仅如此,性别教育的影响还将与女性的社会性别一样伴随女大学生终身。

社会性别教育,是要让所有女性都了解并获得自己的权利、发展机会与尊严,认识自我,包括自我的特征及社会的角色;认识社会,对社会性别规范与社会环境有一个理性而明晰的了解;适应转型与再社会化。要让女生了解,不合理的社会性别状况,不仅是对女性的、也是对男性的限制,女性不仅是为自身的发展,也是为社会的发展与和谐而努力。[5]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不仅对女生个体,对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男女平等的事业在中国尤其重要,原因在于我国曾经是一个最传统、最典型、发展时间最长、发展程度最高的男权制(父权制)国家。中国女性的解放因此在世界上备受瞩目。因为我们的进步不仅具有改善我们自身外境的意义,而且对全世界的女性具有榜样的意义。”[6]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各阶层的共识,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两个性别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二、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理论基础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快速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它们从社会性别这一核心概念出发,将社会性别作为不同于生理性别的视角来考查人类的性别不平等状况,致力于消除、减缓因社会性别而造成的社会分化与矛盾,运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通过丰富的社会事实论证,形成了系统的观点与理论体系。社会性别学与女性主义的日益成熟,使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首先,提供了基本概念术语。除了“社会性别”这一核心概念之外,性别、社会性别体制、性别规范、性征、女性气质、性别角色、性别社会化、性别认同、性别期望、性权力、性观念、生育制度、性别分工、性别化消费、性别发展、父权制、显性性别不平等、隐性性别不平等、男性偏好、男性利益优先原则、性别歧视、职业性别隔离、性消费、家庭暴力、性暴力、话语暴力(所列概念参考了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一书各章末所列的“关键概念”)等等,这些概念在性别社会学中都具有较完善的定义,它们和人生哲学中的理想、人生价值、自由、幸福及励志话语中的人生定位、适应、素质、成功等概念,一起构成了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课程的概念体系。

其次,提供了基本理论支撑。社会学的文化、社会结构、社会化、社会分化、社会秩序、经济与劳动,社会性别研究中的建构主义理论、性别角色理论、性别差异理论(参见苏红《多重视角下的社会性别观》第三章“社会性别研究的理论”),女性主义范畴的激进女权主义、自由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后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第三世界的女性主义(参见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第3章第2节“女性主义理论流派”)等理论为课程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理论支撑与现成命题。

再次,提供了学科构架。“社会形成(文化)—社会元素(个体与群体)—社会制度(规范)—社会运作与个人发展”的社会学的一般构架和“气质—身体—社会文化—劳动、经济—政治—发展与进步”的社会性别研究思路,为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课程结构提供了参考。社会性别视角下以女性为主体的社会、历史研究成果,集中于女性史及各类女性社会调查之中,将之纳入课程的内容范围之内,可使课程展现出更广阔的社会视野与理论空间。社会性别研究与女性主义的理论成果,均基于大量的社会事实与具体案例,这为课程提供了大量素材。

三、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基本内容

社会性别教育中,首先应该明确男女两性不平等,社会性别机制不合理。这种状况“严重损害了个体的权利和发展,对女性尤其如此”[7]。这种不平等状态是“非自然的,即并不是建立在生理上的,而是由社会构建的”[8],因而是可以改变的。在此大前提下,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大致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阐明至今为止的社会性别文化和社会性别规范。两性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几乎贯穿至今为止的文明社会,而两性的社会性差异则将贯穿整个人类历史。通过对共时性的两性自然差异与历时性的社会差异的讲解,呈现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特别是中国历史上的两性不平等状况,并寻找这种差异的历史性成因及男权的形成机制,可帮助女生理解性别社会及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的文化与制度基础。

展示并分析当下社会的显性与隐性的性别不平等状况。这种不平等既体现在就业、收入、政治权力、教育、生育、健康、性、婚姻、家庭、暴力等显而易见的方面,也体现在语言、文学艺术、民俗、时尚文化、消费方式等隐性的方面;体现在我们社会的诸多“常识”之中,甚至还体现在学科理论之中;体现于外在社会,也体现于女性内心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歧视。

具体列举目前的种种社会性别规范,并指出这种性别规范与男性的关系、与社会运行秩序及社会道德风俗的关系,从而理解规范的相对合理性。学习国家公共政策与法规对女性权益保护的具体内容,并学习利用这些政策、法规对女性权益进行保护的必要程序与手段。适当介绍世界妇女运动的发展状况与我国男女平等事业取得的成就。

说明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对个人就业及人生发展的诸多影响,这种影响既体现为个体外部的社会性障碍,也体现为个体内部的个性、思想性障碍。从女性性别的角度,指导女生就业与生活,帮助女生设计人生策略、调适社会行为,培养女生独立性、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格,指明实践自身价值与女性价值的关系。

四、开展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几个问题

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女生建立起社会性别意识。作为公共教育内容,我们应放弃较为激进的女性性别意识观点,选择较温和与平衡的观点。相应地,作为社会适应指导与人生关怀性质的课程,宜强调策略性与调适性,而不鼓励以激进的姿态与普通男权及社会性制度习俗对抗。同时,也不应在课程中放弃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及文化可改造的思想。

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课程不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也不是女性主义概论。它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人生教育与就业培训相结合的励志型课程。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的相关内容只是为该课程提供了理论帮助与案例支撑。课程的目的最终在于培养女生的社会性别意识,使女生获得合理的自我认识和清醒的社会认识,强调女性的知性、尊严与力量,为女生的发展提供关怀与帮助。对社会学和女性主义的各种理论要进行“有用性”的选择,有用性、实践性、励志性是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课程别于“性别社会学概论”的地方。

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兴起的时间较短,仍处于成长阶段,特别是女性主义,大部份成果都是基于西方社会现实与西方文化观念而形成的,与西方各种社会思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内容复杂。女生社会性别教育是为了帮助女生适应社会与发展自我,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构建中国特色的性别和谐社会,故而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入分析性别社会学及女性主义的成果,审慎选择其中的内容,并采取稳妥的表述策略。

参考文献

[1][美]格伦斯基.社会分层[M].华夏出版社,2005.

[2][8]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3.

[3][6]李银河.两性关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6,29.

[4][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