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就业决策分析(合集7篇)

时间:2023-06-06 15:45:22
就业决策分析

就业决策分析第1篇

关键词:就业;体育教育;决策;SWOT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决策的SWOT分析——以阜阳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例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4日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当前高等教育已处于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地方院校的二本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一方面体教专业学生对口就业僧多粥少,造成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他们就业准备不足,对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了解的不够清楚,不了解就业市场,使得他们就业处于盲目状态。根据对阜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教专业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有78%的人数自我认知存在偏差,60%以上人数感到自身就业优势不明显,86%的人数感到前途迷茫、没信心。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了解就业环境的状况,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和路径,为他们提供正确、有效的就业决策方法在当前来说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二、SWOT分析方法介绍

SWOT分析法又称道斯矩阵或态势分析法,于20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正式提出。它是将一个单位或个人内部资源优势和劣势的分析与外部环境中的机遇和威胁的分析结合起来形成结构化的分析体系,最终形成在一定时期内发展战略的科学分析方法。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劣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该方法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组织或个人进行自我诊断和战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SWOT分析方法的运用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SWOT因素分析。运用各种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单位或个人存在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资源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即外部环境对发展有利和不利的客观因素;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优势因素和弱点因素,它是在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属主观因素。

(二)构造SWOT矩阵。将调查得出的各种因素进行归类,构造SWOT矩阵。该矩阵以环境因素为行变量(包括机会和威胁),以内部因素为列变量(包括优势和劣势),行列交叉构成四种组合。(表1)

(三)制定行动策略。在完成内外环境因素分析和SWOT矩阵的构造之后,将外部机会和威胁与内部优势和劣势进行匹配,形成可行的策略。策略组合可分为四种:优势-机会(SO)组合、劣势-机会(WO)组合、优势-威胁(ST)组合和劣势-威胁(WT)组合。

三、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因素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专业优势。体教专业的学生由于长期的体育技能训练和户外活动,使他们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与专业相对应的具有较好的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能力。通过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他们拥有体育教学和训练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毕业后除了可以担任体育教师外,还可以从事专业体育训练,俱乐部私人教练,如大球(篮排足等)和小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专业教练、健身(形体、健身)教练等,这些职业都是其他专业所无法替代的。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还可以自主创业,成立集养生健身、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健身会所以满足社会大众对体育的需求。

2、性格、气质优势。长期的户外训练使他们比其他专业学生的神经更易兴奋与抑制,充沛的精力造就了他们活泼好动,乐于表现的性格。为人热情,做事雷厉风行,富于生气。具有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气质类型多属于多血质和胆汁质,情绪变化快,积极乐观,个性张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很少有同学存在自闭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3、就业期望不高,容易接受现实。二本学校的体教专业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且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家庭贫困,社会资源缺乏,他们对就业没有太高的期望,就业也不苛求对口,只要能找到工作,解决生存问题,他们心里就能够接受,发展问题以后才会考虑,因此他们更容易接受现实。

(二)劣势分析

1、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目前二本体教专业的学生高考时文化成绩比其他专业普遍要低,由于文化基础不好,他们对文化知识学习没有兴趣,上课睡觉、玩手机是经常现象,课后也不能主动学习,这就导致体教专业学生总体文化素质水平不高。据不完全统计,体教专业学生四、六级通过率不到10%,阅读与写作水平不高。

2、自我认知不清,缺乏就业信心。由于进校文化成绩分数低,他们在学习能力方面信心不足。在学习生活中不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对自己的优缺点不太清楚,面对就业,有些不知所措;在就业受到挫折时,内心会产生自卑感。

3、不太关注外界,缺乏就业信息。由于体教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经常进行体育训练,对外界变化不是很感兴趣。多数同学不愿意花很多时间看一些新闻和就业信息。由于自己也不关注,外界信息也不会自动流入,使得他们就业信息缺乏。

(三)机遇分析

1、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保障。政治稳定是各行各业健康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用工需求,也就保证了大学生的正常就业。

2、国家政策支持,为大学生就业拓宽了渠道。2009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工作,这在政策上也是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极大支持。当前体教专业学生就业出路有;考公务员、教师编制,还可以考村官、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以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活动。同时,国家也大力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在减免税收和金融借贷等方面给予极大的扶持。

3、高校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助推学生就业。现在每所高校都设有招生就业专职部门,每个院系也配有就业指导员。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做好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搜集就业信息,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人才招聘会,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

(四)威胁分析

1、专业技术人员供过于求,对口就业难度大。随着我国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事业单位改革也已经进入深水区,学校教师编制逐渐减少,同时,高等教育大众化使体教专业的学生总数不断增加。原本毕业后专门从事体育教师的体教专业学生想要全部实现对口就业已经是不可能了。

2、就业信息来源少,就业市场拓展难。作为二本院校特别是地方院校就业信息相对省会等发达城市来说较为闭塞,而且参加招聘会的机会也比别人少、成本比别人高,有时,就业市场对体教专业的学生存有偏见和歧视,加上体育重点高校对他们就业市场的垄断,导致他们就业机会少、就业市场狭窄且难拓展。

3、就业观念陈旧,扰乱大学生正常就业秩序。现在社会普遍认为大学毕业生应该有一份稳定的、体面的职业,在这种社会意识的影响下,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型企业工作,到发达城市工作成为毕业生的理想选择。而现实情况中,理想就业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样导致出现了毕业生较高的职业预期与现实不能满足之间的矛盾。于是出现“有业不能就,有业不愿就”的结构性失业的现象,影响正常就业。

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行动策略

通过以上对体教专业学生自身资源的分析和外部环境的分析,我们了解了学生就业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整个社会环境提供的机遇和存在的威胁。可以通过构造SWOT矩阵制定就业策略。

(一)优势-机会(SO)组合策略。这种策略是最有利的一种情况,既具有优势,又面临机遇。根据国家针对在校大学生提供的就业机遇,体教专业学生要发挥自身优势准确把握。对于专业成绩较好的同学可以选择专业对口就业,考教师编制,也可以考需要体教专业的公务员和特警、消防。除了以上选择也可以选择到基层去工作,毕竟公务员和教师编制有限,基层也需要优秀的人才。对于热爱社交和喜欢与人打交道的学生,同时家庭又有创业条件的可以选择自主创业,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优势-威胁(ST)组合策略。这种组合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尽量去规避外部环境带给他们的威胁。体教专业学生要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不要随波逐流,要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择职业,树立“职业不分贵贱”的思想,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符合自己个性特点的、与专业有关的工作都可以去做。就业不需要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和地点,先就业再择业,在基层积累工作经验,当能力和技能都得到提高,条件成熟之后,可以选择再就业。同时,在找工作时,要多关注就业信息,多参加人才交流会,了解外界的就业情况,发挥优势,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

(三)劣势-机会(WO)组合策略。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就业优势不明显,他们多是专业课成绩不太好,没有过硬的专项技术,整体素质不高。这些同学参加教师考编不占优势,仅是同学之间竞争,考编对他们来说希望也是渺茫的,如果所有的毕业生在一起竞争为数不多的教师编制,他们的希望更小。这些学生应该自我调整,充分把握机会,可以考虑到竞争小的基层去就业、到西部去就业,考特岗、考村官、考“三支一扶”、参加西部志愿计划等,通过努力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再谋求新的发展。他们也可以选择自己创业,因为创业与自己专业、专项素质高低没有太大的关系,在创业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方法,积极进取,努力获取成功。

(四)劣势-威胁(WT)组合策略。这种组合是SWOT策略组合中最不利的一种情况,毕业生自身优势不足,专业学习成绩差,没有明显的专项,综合素质低。外界就业环境也不好,考编考不上,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一般的工作又不愿意从事,缺乏社会关系帮助联系工作,自己又不主动努力去寻找机会,也不愿意创业。这样的学生应该暂缓就业,进行适当的调整,学生本人要转变思路、重新学习新的技术和生存技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目标,努力实现职业生涯最优化。

五、结束语

大学生能否就业不仅影响他本人的生存和发展,还会影响到他们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走出就业困境、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最优化,已经成为历史必然。SWOT分析仅仅是为学生就业提供一种指导方法,而且这种方法还要建立在环境是可以认知和不变的条件之上的。就业决策制定之后还要进行决策执行和决策评估,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笔者认为,当前大学毕业生要想有一个很好的职业前景,并且又将他们的职业与兴趣爱好进行有机的统一。第一,学校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适当调整所设的专业,使专业与就业市场结合,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第二,学校应该为学生人生规划进行适当的指导,将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程;第三,学生对自己要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并通过努力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一专多能的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田慧丽,任肇祥.皖北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其障碍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9.

就业决策分析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心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5.083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difficult" has become a real problem can not be ignored, resulting in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also increasing. Firstly from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graduates of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university student exists the ego utility, low self-esteem, anxiety, rely on conformity and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oblems, finally from their career orientation, career plann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training, social support system to reliev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employmen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sychology; countermeasures

近年来,高校每年应届毕业生人数不断上升,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27万人, 2015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比2014届增加22万,创历史新高。根据预测,2016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在770万以上。加之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和个人选择的影响,大学生毕业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这些导致大学生们产生各种心理冲突和心理压力,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面对就业现实,解决心理问题,积极就业,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大学生就业常见心理问题

1.1 自负功利心理

有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通常会高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而低估用人单位的要求,不自觉的将用人单位的门槛放得很低,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缺乏自知之明,产生自负心理。同时,现在很多大学生为独生子女,从小生活环境比较优渥,父母为其安排好一切,很少经历艰苦条件的磨炼,就业时拈轻怕重,追求享受,怕苦怕累。有的学生认为一个人的起点很重要,如果毕业时站位不稳,将来调整起来很困难,因此,有的毕业生在择业时只注重工作的薪资水平、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现实利益,忽略个人发展、职业兴趣、专业特长有助于自身成长和提高的因素。

1.2 自卑焦虑心理

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的学生由于性别差异、家庭环境差异、专业知识欠缺、人际关系较差、表达能力不足或对自身综合能力评价过低,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从而产生自卑心理。有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产生各种矛盾心理,预期的工作岗位和现实的工资待遇之间的矛盾,继续升学还是毕业求职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使毕业生在心理上产生烦躁不安的现象。这些心理使毕业生在求职时,面对用人单位底气不足、畏首畏尾,不能很好的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从而错失良好的工作机遇。①

1.3 依赖从众心理

有的毕业生在毕业求职过程中消极被动,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国家政策、学校、父母、老师身上,而不主动去了解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推销自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通过连续多年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毕业生求职意向,有的学生表示:自己现在还不着急找工作,毕业回家后父母会为自己安排的;有的同学面对就业形势严峻,就以考研或考公务员等为借口进行逃避。②中国人的从众心理,在人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觉得随大流不会吃亏,也比较安全。受这种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多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不认真分析自己的专业特长、职业兴趣,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而是被其他人左右,盲目选择名企、大城市等,随波逐流,缺乏主见。

2 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2.1 明确自身职业定位,实现多元化就业

职业定位,就是清晰的明确一个人在职业上的发展方向。麻省理工学院人才教授将职业定位分为技术型、管理型、创造型、自由独立型和安全性五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职业对人的要求也不一样,同学们可以根据各个类型的具体描述来确定自己的主导职业定位。大学生在毕业求职时,要结合自己的主导职业定位、所学专业和发展特长,选择适合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工作岗位。目前,大学生就业区域分布很不平衡,很多大学生毕业生之后宁愿“漂”在城市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导致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毕业生大量滞留,而西部农村等经济落后地区人才紧缺,这种人才分布的不平衡严重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因此,要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摆正心态、求真务实、少些浮躁,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同时,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无私奉献、踏实肯干的意识,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到西部、到农村、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确保大学毕业生“选得准、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有前途”,从而转变大学生陈旧的就业观念、增强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参与新形势下的多元化就业。

2.2 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明确未来发展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大学生尤其重要。你是谁、你想要干什么、你能干什么、环境支持或允许你干什么、你最终的职业目标是什么,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问题。大学生要树立终生择业的观点,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的办法,一定要把心态放低。可以先选择较低职位或者福利并不如自己所想的那些职位,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等到有足够的历练和经验后,再考虑更好的职位。先从学生身份平稳转移到职员身份后,再谋求发展,这样,就业自然也不成问题。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新生入校时,向每位学生发放《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手册》,分为认“家”篇、适应篇、定向篇和冲刺篇,学生每年在班主任或辅导员的指导下认真填写,大一时进行自我探索预评估、学业生涯机会评析、学业生涯初步规划;大二时进行自我评析、职业理想机会评估、修正学业目标;大三时进行学业生涯评析、求职能力评估、确定深度发展计划;大四时进行自我评价、深造(求职)市场分析、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帮助同学一步步认识自己,并根据自身的特长调整职业发展目标,最后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同时,学校开设职业生活涯规划相关课程,引导学生对未来职业和职场生活有初步的认识,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做到有目标的学习。

2.3 强化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要在就业求职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夯实专业素养,强化科研能力,并着力提高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提高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然而,社会经验不足往往是应届毕业生求职中的弱点,多数同学也因此丧失好的就业机会。因此,同学们在校期间,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提高学生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使毕业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为毕业求职、深入社会打好基础。同时,同学们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积极参加三下乡、优秀学子回访母校、千村万户调研、志愿服务、义务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走出校园、走进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社会发展与民生问题,并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群众解决生活的实际困难,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毕业班学生可提前与行业知名企业沟通,前往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将课堂及书本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在具体工作中掌握操作技能,学习企业管理,查漏补缺,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积累基层工作经验,为毕业求职增加成功砝码,提升就业竞争力。毕业求职时,同学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坚强的毅力,以积极乐观的姿态迎接就业求职的过程中遇到一系列的困难与挫折,勇敢面对困难、主动出击,不轻言放弃,积极向老师寻求咨询和帮助。③

2.4 建立支持系统,全面缓解就业心理

要全面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应该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就业,为毕业生求职搭建一个公正、规范、合理的就业平台。企业应该与高校积极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为同学们提前深入行业、了解行业发展提供机会,同时,有针对性的校园招聘会也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有效措施。高校要进一步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优化工作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就业指导的工作力度。通过建立家―校―企联动模式,通过微信、QQ等平台及时将国家有关就业政策、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学校就业指导及学生就业求职意向等进行展示,形成一个毕业生就业信息库,用人单位、家长、学生联动发展,促进学生积极就业。同时,高校可以邀请企业高管进入校园、进入学生班级,与学生深入交流,向同学们介绍行业发展、人才需求、职场礼仪、面试技巧等,使同学们能够提前了解用人单位毕业生的要求,并按照要求规划大学生活、完善自身能力。辅导员班主任要积极深入学生班级、宿舍,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学生就业心态和就业困难,并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家庭在学生学业求职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父母应该与孩子经常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学生求职意向,尊重孩子的具体想法,鼓励学生勇敢尝试,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帮助孩子解决求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挫折,同时,家长也要培养孩子自我分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④

3 结语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面临重重困难,或由于自身能力和知识的欠缺与好机会失之交臂,或者由于对工作区域的选择放弃自己喜欢的行业,或者由于个人感情问题而盲目选择,这些问题导致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加,就业心理问题频现。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好坏,不仅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生存问题,其更是关系着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兴旺、社会的发展,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针对大学毕业生存在的自负功利、自卑焦虑、依赖从众等就业心理问题,通过采取明确自身职业定位,实现多元化就业、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强化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就业竞争力、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等解决措施,全面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 彭昱,杜丽岩.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26-128.

② 曾艳,杨小金.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试[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6):84-87.

就业决策分析第3篇

关键词:就业;校企合作;传统教育

就业问题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招,大学生已经成为中国就业难的主要群体,2011年全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1余万人,加上届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严峻。在当前经济危机显著的影响下,大学就业难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1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后直接引发了金行业的裁员风潮。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国受到冲击不可避免。中国加入世贸组后,快速发展的经济有力的促进了毕业在民营企业和外贸企业的就业。金融危对我国企业的大幅冲击可能是导致高校业生初次落实率下滑的重要原因。近几的初次落实率(初次落实率是指全部毕生中“已经签约”、“读研”和“出国”毕业所占的比例)呈现倒“U”趋势[1]。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具体表现:一岗位减少,直接影响了对高校毕业生吸纳能力;二薪酬降低,毕业生的薪酬水”的趋势可能还将继续;三门槛提高,些企业进行了招聘,主要以中高端人才主,门槛较高。

2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研究员张丽宾说“: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就业率不到70%”[2]。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丁浩教授了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况分析报告》指出: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机使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凸,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时已确定单位的例八年来首次降到40%以下,男生就业率起薪都高于女生。

3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分析

3.1金融危机的影响

经济增长速度对于就业具有根本的影响用。金融危机从根本上制约了包括大学生内的全社会就业率。由于我国是外向型经,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显著,这就使目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

3.2传统教育体制和就业生人数的突增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模式不适应经济结构快速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化升级的需要,在教学内容、手段、模式方面与现实的脱节。伴随着高等教育的众化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确实存在超趋势。经济危机之前我国由于逐年的就人数增多导致就业难的现象已经突显,故笔者认为就业人数的突增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3.3就业岗位的总体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对低文化层次的劳动力需求增加,教育结构失衡以及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供大于求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矛盾突显。金融危机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供需矛盾。

3.4社会用人导向方面的因素

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症结在于大学生自身,尤其是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对薪酬和岗位期望值偏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随着2009年就业难度的加大,性别因素对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显著,男生找到工作的概率明显大于女生。用人单位的短视行为,也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现实因素。

3.5大学生个人因素

“期望值偏高”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就业观念、本身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方向的误区可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3.6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结构性矛盾突出体现为大量高校毕业生“孔雀东南飞”,集中流入东部地区和城市,竞争数量有限。由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地区差异及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严重,很难从根本上扭转毕业生流向的基本势态。加上东部地区劳动力市场出现饱和,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

4对策及建议

4.1政府方面

当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宏观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调,大力发展“需求导向型的”培训[3];其次,政府方面要提供法律保障,完善相应的就业法规,将末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第三,指导并推进高校改革,加强对高校教学质量的监管;积极举办大型专场招聘会;第四,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和长远、长效的稳定就业机制,鼓励企业不减员等。

4.2学校方面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学生就业,例如: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加大社会急需专开设的数量; 面向社会、市场办学;师范学校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往非师范行业就业,增强专业设置与指导的科学性;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加强学生实习实训工作,建立学校长期的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情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有对性地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心理辅导,提高其应对压力的心理素质水平;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等。以2010年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毕业生为例,该学院学生分师范,软件、通信工程三个专业,截至2010年9月就业率达到94%,从就业的层次上来看进企业和公司的占到65%,教师占32%,公务员占7%,考研占6%,还有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等。取得如此成绩与学院认清就业形势,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大力开展就业指导等积极有利措施分不开。

4.3用人单位或企业方面

企业要树立社会责任感,响应政府的号召,把政策落到实处,稳定企业岗位,确保员工能有份安稳的工作;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积极开拓用人岗位,借人力资源成本下降之机,增加人才储备。要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观念。消除性别歧视和薪水差别,进一步加强公平、公正的、透明的用人制度。

4.4学生方面

转变就业观念和价值观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思想基础。毕业生要客观地分析自己,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的思想;重视社会实习和社团经历,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适当降低期望值,考虑到中西部或者基层地区就业;以积极心态面对待就业竞争;夯实知识基础,拓宽择业视野,提高综合技能,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利用国家出台的就业政策和具体措施;在就业过程中注意个人的人力资本积累,以便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5结语

大学生就业难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最根本的途径是通过转变和发展经济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需要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共同作出努力。在国家4万亿经济有计划的刺激下,我国经济已成世界经济复苏的领跑者,我国就业情况已有一定的改善。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是可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解决的。

参考文献:

[1] 原春琳.金融危机对硕士冲击最大[N].青年时讯,2009-11-13.

就业决策分析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对策分析

一、前言

1999年是我国大学扩招的第一年,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我国高等教育历史性地走进了“大众化”阶段。2003年,当首批扩招的大学生毕业,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高峰期。自此,俗称“天之骄子”的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开始凸显。大学生就业困难不仅使我国众多家庭教育投资比例严重失衡,更造成了人才和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可见,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当前就业形势及特点

从当前情况来看,大学毕业生就业呈现以下特点:

1.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带来毕业生人数的剧增

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要达到30%,按照国际上15%的标准,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在这种背景下,近年来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按照按70%左右的就业率估算,全国至少有200万名毕业生要面临“一毕业,即待业”的窘境。

2.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并且这种矛盾逐渐突出,包括地区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等。

在地区结构上,就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人才非常多,就业渠道也比较畅通,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情况比较糟糕,缺乏人才,又留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经济发展缓慢。

在专业结构上,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表现为两方面:一是有的学校追求短时效应,不顾本校的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如:会计、金融、国际贸易等,造成人才供求过剩;另一种情况是,有的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作及时调整,没有及时调整招生人数,改革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毕业后未就业就先失业。

在学历结构上,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

3.“就业不难、择业难”现象较普遍

“就业不难、择业难”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大学生的择业观与人才市场需求错位造成的。一方面,大学生精英意识过强,对薪资的期望普遍高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待遇;另一方面,个人眼高手低,不能胜任理想职位;从而导致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这两种情况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宁愿待业或做临时工作,也不愿意“屈就”。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而且还隐含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在当前新形势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及整个社会,通过不断努力,创新观念,完善制度和改进工作方式来完成。

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作用

(1)深化就业制度改革,扫除体制

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择业由“统包统分”转变到“双向选择”,各个地方,各种形式的人才“供需见面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但是市场机制仍不完善,一些体制仍存在。比如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而这些部门之间相互沟通不够,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有地方保护主义,对本地生源的毕业生大开绿灯,而对一些外地毕业生则加上各种条件加以限制。因此,政府部门需要深化就业制度改革,逐步的取消有障于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度,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建立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

(2)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目前,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及一些偏远地区急需大量的人才,这是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政府部门应该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制度保障、政策保障和工作保障。

(3)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网络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是影响用人单位选材和毕业生就业的突出问题,因此,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应充分发挥网络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准确、高效、全面的收集、筛选、分析评估各类信息,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2.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不要唯学历论,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费,让那些博士、硕士和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来装点门面;亦不要唯经验论,将刚毕业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拒之门外。用人单位应该根据企业岗位的性质、特点以及对人才层次的要求,合理配置人才,置换冗员。同时要从长远考虑,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利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有利时机,选配德才兼备的高校毕业生,对其进行培训,形成人才梯队,从而促进单位人才、知识升级,提高发展后劲。总之,用人单位改变自己的人才观念,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3.高校要强化内部改革

(1)优化专业设置,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毕业生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应该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导向。高校要主动适应市场,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师资水平、办学规模、社会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开设新专业,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宽口径、多层次、高质量培养各级各类服务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2)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

高校需要理顺就业指导工作体制,建立相对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并充实人员与配备,充分拓展机构职能。就业指导机构不仅要管理就业工作,还应加强市场调研和就业工作的研究,掌握该工作的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制订和实施就业指导工作方案。另外在涉及到学校调整专业结构工作时,就业指导机构还要提出建设性意见,最终促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充分就业。

(3)加强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的择业技能

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就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合理地就业。通过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一方面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可以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择业技能,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其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

(4)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大学生逐渐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革除那些陈旧观念,使自己从那些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把目光由原来的国家机关、重点单位转向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就业地区由经济发展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引导学生抛弃功利思想,不要过分重视工作的经济待遇,更应看重个人的发展前途;告诫学生摆正个人位置,认清目标,树立灵活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通过不断修正,从而走稳个人职场道路;引导大学生树立创业思想,通过自主创业,不仅可以解决个人就业问题,同时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胜任素质

当前就业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较量,大学生要把握就业的主动权,就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自身综合胜任素质的全面提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及早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有效安排。因此,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自我定位、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明确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而能够科学规划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选择,把传统被动的“无意识找工作”转变为主动利用主客观资源的“有意识找工作”或“有意识创工作”,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2)提高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个方面,是否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求职成功的关键。大学生在学校要通过系统学习、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掌握全面的、牢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不断提高个人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3)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当前许多用人单位录用人才时优先选用具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和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从而导致许多大学生产生挫折心理,甚至抱怨社会不公。其本质原因在于自己的适应社会能力不强。大学生要提高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关键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等能力;同时还可以深入了解到国家关于就业的政策方针、就业形势及就业环境等,从而有利于找到与自己的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4)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许多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偏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以致在面对困惑或逆境时,总是表现出一脸的茫然,尤其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失败,便一蹶不振,影响到自己的择业选择。因此,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提高个人心理素质,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自己坚韧不拔的性格,而在求职中,应该充分了解就业信息,沉着、冷静应对所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

四、结束语

大学生是整个社会中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于我国来讲,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不仅仅是单纯的个人问题,更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大局。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通过不断的、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度过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慢慢寒冬。

参考文献

[1]陈均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调整与实现路径[J].教学研究,2004(6).

[2]贾文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成人教育,2006(4).

就业决策分析第5篇

内容摘要:农民工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产物,这个特殊群体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们在为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并没有享受到相应的公平待遇,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严重。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农民工就业歧视的表现,探求其根源,同时就如何消除歧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 就业歧视 解决对策

问题的提出

当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就业歧视现象,劳动就业歧视问题日益成为全球性问题。我国正处在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也一定程度存在。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生产力、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在为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农民工却并没有享受到相应的公平待遇。尽管部分沿海地区、城市郊区以及一些乡镇企业发展较好的农村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明显的富裕起来,但是,从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来看,我国城乡地区的贫富差别越来越大。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2003年事业的进展》白皮书公布的数据,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7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622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相差3.2倍。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二者相差3.3倍。在这种背景下若对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不加以重视,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缓解,必将影响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存在的就业歧视

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存在的歧视,是指在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不公平待遇,主要是指歧视性的制度基础和歧视性的人力资本投资。

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户籍制度,禁锢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使农民工始终处于城乡管理体系的边缘。1957年12月,国务院通过《关于各单位从农村招用临时工的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城市“一切部门的劳动调配必须纳入计划,增加人员必须通过劳动部门统一调配。”“不得私自介绍农民到城市和工矿区找工作(罗美琴,2007)。”城市政府为保护当地居民的就业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而倾向于直接或间接地对农民工就业采取歧视的政策,各地方政府在对待农民工的就业竞争时,对就业工种、专业、人数、使用期限作了全方位和近乎苛刻的规定,不仅造成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人为分割和自由竞争机制的破坏,而且使歧视更加系统化、彻底化、公开化和制度化,导致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面显得相对狭窄。

与此同时,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相关社会经济政策,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进一步导致了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区别对待,在此基础上产生相应的就业规定、社会管理与福利政策等往往将农民工排除在外。

此外,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长期被忽视,农村教育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与城市相比,我国农业以及整个农村的劳动生产率非常低。这不仅是过去40多年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结果,也是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对农村歧视对待的结果。在政府提供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实现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改善向农村人口提供教育的质量和内容。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教育投入体制,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资源配置日渐形成“富裕集聚效应”。教育资源和成果主要被城市阶层所占有,导致大量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尤其是农村子弟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而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进一步限制了对教育进行的投入,仅有很少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能够获得正规教育。

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得产业升级速度加快,一方面企业更换生产设备、调整用工关系,对一线体力工人的数量需求量降低,对劳动者的劳动技能要求不断提高,而一些针对农民工的培训大多时间短、质量差, 培训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节,不能满足当前技术的需求,这种教育和培训缺失所造成的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的低水平,导致其在就业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加剧了人力资本不足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矛盾。

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后存在的就业歧视

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后存在的就业歧视通常有工资歧视、机会歧视和保障与福利歧视。

工资歧视是指从事相同工作,农民工由于生产效率以外的因素,被迫接受低工资或同工不同酬。近年来,农民工被恶意拖欠、克扣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2008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安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行动,为93.5万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的工资10.66亿元。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事实上形成了两个落差很大的社会群体,在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成为城镇劳动力供给主要来源的大趋势下,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很容易遭到侵害,同时,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往往牺牲农民工的利益。根据按劳分配原则,企业应做到同岗同酬,而实际上,大多数企业按照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农民工工资支付标准,给予从事相同工作的农民工低于城镇职工的工资报酬,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农民工的工资报酬仅相当于城镇职工的一半,甚至更少。由于农村劳动力因其组织结构松散、组织力量薄弱,故而不能有效抵制雇主手段繁多的克扣拖欠行为。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郑重提出,要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要抓紧解决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国务院决定,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清欠工作要从政府投资工程开始做起,同时督促各类企业加快清欠;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拒不支付的企业和经营者,要坚决依法查处;建立健全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的机制,从源头上防止新的拖欠。

机会歧视是指农民工因为身份、户籍等原因在职业选择时不能享有与城镇就业人口平等的机会。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呈现二元结构,城乡劳动力市场并没有完全统一。收入待遇高、劳动条件好、就业稳定、福利优越、升迁机会多的市场属于高级别劳动力市场。这部分市场绝大部分由城市劳动者所占有。低级别劳动力市场是指那些工资收入低、工作环境差、福利低、升迁机会渺茫的劳动力市场,而这部分市场基本由农民工组成。二元结构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农民工无法取得与城市劳动者同等的就业机会,农民工大多被人为地限定在低级别劳动力市场,长期以来,农民工多数都从事建筑、保洁、搬运、保安等脏、苦、累、危的职业,同时还要面对不断新进农民工的过剩供给,其就业极不稳定,随时都有可能被企业解雇。

另一方面,农民工城市就业成本相对较高。根据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我国尚未达到刘易斯转折点,即农村剩余劳动力身份的彻底转变――农民变市民。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使得农民工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流动呈现反复性,加大了就业的经济成本和工作搜寻成本。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民工城市就业进行歧视性收费,强迫农民工办理就业证、计生证、暂住证、婚育证等各种证件,为农民工进入城市就业增设了壁垒,增加了就业成本。

目前,多数城市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和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为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并设立相应的就业咨询服务机构,免费提供各种就业信息服务,但这种技术培训往往将农民工排除在外,其就业信息的获得更多依赖于付费的中介结构。这种行政干预手段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竞争,变相地减少了外来农民工的就业机会。

保障和福利歧视是指由于农民工的身份、户籍等原因在城市就业社会保障领域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虽然农民工参保的通道敞开,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总体参保率不超过20%,而且,现行城镇社会救助体系只覆盖城镇户籍人口,农民工没有本地户口,虽然为当地经济发展做了很大贡献,却享受不到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其他方面的任何救助,在因失业、疾病、意外伤害使生活陷入困境时,往往陷入孤立无助的境地。

在农村,许多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业务水平低下,医疗设备简陋。相比较而言,绝大多数高素质医生和高质量的医疗设备,均集中在城市,造成城乡医疗资源两极分化。据卫生部的调查结果显示,占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有80%的卫生资源,而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却只能分配到20%的卫生资源。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发现:在农村,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比例为9.5%、各种社会医疗保险占3.1%、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占8.3%。在我国,农民工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2004年7月,在有关会议上通报,每年有13.6万人死亡于职业病,其中大部分是农民工。据调查显示,59.3%的农民工生病以后没有就医,另有40.7%的人绝大多数是自费就医。建筑业农民工中高血压发病率达22.6%,50岁以上人口的发病率达到了55.3%,环卫女农民工患乳腺疾病17.3%,子宫肌瘤17.8%,妇科炎症63.9%。

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原因分析

(一) 从制度层面进行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制定并执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增长战略,在此基础上实行了一系列的城乡隔离政策,1958年1月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并最终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这一条例的确立人为地把全体公民分为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把农村人口控制在城市体制之外。户籍制度不仅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农民工面临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差别和歧视的根源。在户籍制度基础上产生的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以及医疗保险制度、职业培训制度等对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涌向城市。但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各城市政府出于地方保护,以城市管理为名,先后制定了一些偏袒保护城市劳动者,排斥农民工的政策,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就业岗位进行了种种限制,在这种政策氛围下,农民工很难自由的进行职业选择,导致其在工资待遇、劳动争议的处理及合法权益的维护方面均处于劣势,使农村劳动力游离在城市与农村的边缘,直接造成了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

(二) 从操作层面进行分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从总体来看,供大于求,城市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新增劳动力、下岗职工、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需求。随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各行各业对农民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大多数农民工学历低、人力资本含量不高,缺乏竞争优势,很难胜任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市场存在大量的潜在替代物,对其而言,找到一份工作已相当满意,更不敢奢望更好的福利待遇,对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工资的行为只能忍气吞声。各地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进行不适当的干预,制定一系列对本城市人口有利的就业政策,对农民工的就业岗位进行人为的限制,使其在工资待遇、 社会保障、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均处于低人一等的地位。

对用人单位而言,由于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不完全信息,因此用人单位无法根据农村劳动力的有效信息做出具体判断和评价,便通过增加各种歧视手段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成本,从而起到甄别劳动力、降低决策风险的作用。同时,由于农民工的流动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时间性,根据调查,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外出农村劳动力大多来自收入较低的家庭,因为他们具有相对较高的失落感,因而有更强的流动动机,而用人单位也很难对他们做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这便进一步弱化了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实力。

(三)从意识层面进行分析

我国数千年的等级制度至今仍影响人们的观念意识,当今,人们在经济利益划分时很大程度上会依据社会等级来进行,而我国农民处在社会等级的最底层,这就造成了对农村劳动力歧视现象的思想意识根源。计划经济时代,由于我国实行了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采取了一系列城乡隔离政策,导致人们已经习惯性的差别对待农民,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城市中大部分人在思想观念上存在对农民的歧视,认为其是“老土”、“低素质”的代名词,并产生了歧视农村劳动力的观念。

在我国对农民工的劳动歧视现象相当普遍,当歧视居于主流地位时,非歧视行为是违背社会规则的表现。对普通雇主来说,不遵从这种社会规则将被驱赶出所在的群体,而遵守规则将会保留成员的资格并获得某种利益。甚至这种固有的偏见和心理定势影响了政策制定者,最终通过制度和政策的形式来进一步影响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态度。如广东在企业的招工方面实行“三先三后”的原则,即先城镇后农村,先本地后外地,先本省后外省,其中就包含了对农村劳动力的政策歧视。另外,由于农民工自身的修养有待提高,文化适应能力弱,与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相比,在社会资源的竞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这会进一步加重农民工劳动就业的成本。

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的解决对策

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对农民工就业歧视现象有着深刻的制度化背景,这种歧视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深远,一方面既要认识到这种现象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同时必须依靠强大而有威信的政府,采取措施从多方面、多渠道解决农民工所遭受的就业歧视问题。

(一) 完善促进平等就业的政策、法律制度及保障机制

首先,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直接根源是户籍制度的存在,针对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复杂性,政府必须改革现有的就业制度,制定促进农民工平等就业的政策。取消以商品粮为标准划分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实行全国统一的户籍制度。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模式下,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客观要求,虽然城市居民下岗失业问题比较突出,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事实更加不可忽视。把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依靠户籍制度人为地把城乡居民分为两个不同的利益群体,通过对农民工身份的限制,防止农民工对城镇就业进行冲击,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远看,都不利于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2006年初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为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本的政策框架,对解决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和促进机会平等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其次,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尊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消除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体制障碍。解决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是一个长期过程,农民工的权益在法律制度的保障下才能得到维护,各级政府应加大执法力度,认真执行《劳动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使其真正落到实处。尽快把反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纳入国家法制化轨道,严惩克扣、拖欠工资的行为,严禁工资歧视。尽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和专门的《劳动保障监察法》,明确各级政府劳动监察制度中的作用和相应的法律责任,赋予农民工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法律手段和救济途径。

此外,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建立一套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机制。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原则,逐步把农民工纳入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体系中,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制度的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规定劳动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和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内容,严格办理各种社会保险,重点解决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的问题,以及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地方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积极吸纳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学校学习,消除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后顾之忧。

(二) 搭建农民工就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要根本解决问题,首先必须取消对农民工就业的种种限制措施,逐步建立发展城乡统一、开放、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就业市场,消除对农民工在就业上的制度性歧视。彻底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不合理限制和乱收费,降低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门槛,使农民工享受就业信息、职业指导、就业培训等就业服务。

其次,以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为主,调动农村基层组织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劳动力社会信息体系,采用多方主体互动式记录,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受教育状况、个人工作经历及奖励、处罚等状况,并做到信息的准确和及时更新。充分整合各地区劳动保障、农业、企业等部门,为农民工的就业建立一套相关网络和定期的信息网络平台,组建相关机构定期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等信息,让农村劳动力及时了解劳动力市场的真实信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信息搜寻成本。建立完善的劳动力社会信息体系,可以消减因信息不完全带来的负面影响。将这种体系的覆盖面扩大到农村劳动力,可以有效抵制因信息甄别所产生的歧视。

此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让经济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和较平稳的增长势头。发展弹性就业,积极开拓多种就业渠道以扩大就业和再就业。要把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各级政府议事日程,利用政府财政扶持政策,坚持市场导向,充分调动农民工个人、用人单位、教育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尤其要加强对其职业技能和劳动法规政策的培训,农业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和财政部联合制定并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中规定:农民工培训将列入各级政府考核内容;农民工培训经费可列入用人单位成本;农民工参加培训可获补贴或奖励;鼓励农民工参加技术等级考试和自学考试,使其能掌握好一至两门实用技能。

(三)消除歧视以营造平等就业的社会环境

各级政府要软、硬手段相结合,一方面加强思想意识方面的教育,加强社会文化道德建设,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平意识,通过引导性的教育手段,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消除个人偏见。另一方面强化法律政策的强制性,严格执行《劳动法》,用人单位必须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各地区劳动保障机构应进一步强化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一经发现对农民工的违规侵权行为,必须依法严肃处理;建立对用人单位和劳动场所的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对侵害农民工权益问题突出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实行重点监察;建立完善举报制度,充分利用媒体的影响力,规范市场秩序。 同时,针对农民工数量庞大、流动性强的特点,可充分利用农民工自身的力量,成立农民工自己的群众性组织,增加农民工自己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化被动保护为自我保护。

参考文献:

1.李芹,刘万顺.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制度排斥及非制度排斥[J].城市问题,2009(2)

2.杨河清.劳动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就业决策分析第6篇

关键词 女性就业 女职工组织 工会 职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1我国女性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传统的封建思想作怪。新中国建立以来,虽然大力倡导男女平等,鼓励女性走出家庭,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很多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和封建思想产生的影响是长远的,现实中隐性封建思想的表现还随处可见。

(2)经济利益关系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男女平等”问题在由国家财政支持的机关、事业单位解决得比较好,但是在与经济效益结合紧密的企业,经济效益是放在第一位的,男女不平等的问题便凸现出来。

(3)国家法律的薄弱。女性求职者一般不会为自己没有被录用而走上诉讼道路,即使诉诸相关法律部门,一般也不会获得录用,因为用人单位可以避开性别问题,找到很多不招聘女性的理由。法律依据的不足使国家法律在保护女性权利方面显得有些薄弱。

2 解决我国女性就业难的对策

2.1创造条件,改善女性劳动权益保障的外部环境

(1)制定保障女性就业权利的主体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性劳动立法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颁布了大量保障女性劳动权益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大都散见于《宪法》和《劳动法》之中,而没有一部保障女性劳动权利的主体法。为了使女性公平就业的权利得到保障,切实解决女性就业歧视问题,有必要积极创造条件,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综合、精简,提高对女性就业实践的指导性与操作性,内容应当涵盖促进就业、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就业培训、劳动争议、法律责任、监督检察等各个方面,为女性劳动权利的保障提供明确而有力的法律依据

(2)明确侵犯女性就业权的法律责任。从现行法律来看,在对女性劳动权利的保障上,法律责任并不明确。《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女性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性或者提高对女性的录用标准”,但没有规定类似违法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侵权无成本、歧视无后果,使得许多企业、单位甚至国家机关在招工中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拒绝录用女性或者对女性附加歧视性条款。同时,法律责任不明确也严重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发挥政府在女性就业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减少女工的数量与比例,或是压低在职女工的薪酬待遇,就成为用人单位的“应对之策”。如何合理消化女性的用工成本,使用人单位在平等的条件下愿意接收女性,是政府应当着手解决的突出问题。政府职能部门应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对女性就业较为集中的行业、部门以及达到或超过一定比例的企业,在核定工资和福利成本、征收税费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使女性就业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外部化。

2.2 提升素质,加强女性就业竞争的基础条件

(1)正确理解“男女平等”的内涵。“男女平等”是指“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一些女职工片面理解“男女平等”,认为男性能做的事情我一定能做到,显然这是不完全对的的。性别角色本来就客观存在着重大差别,一个和谐家庭应该结合具体情况,以男性或女性更适宜处理社会问题为指导原则,而不能够片面以为女性走出家门就是妇女解放了。因此,女性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2)加强女性职业培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女职工再就业职业培训中应遵循“质量与数量并重”的基本原则,加大女性职业培训力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要特别注意分析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不同层次女性求职的意愿,有效地组织培训。开展大规模、多形式、多门类的新知识、新技术培训,使女职工在学习与培训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增强竞争能力,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同时,要重视并认真开展创业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小企业创办者和自谋职业者。

2.3 提高水平,加强各级女职工组织的工作服务能力

(1)发挥各级工会和女职工组织的积极作用。各级工会和女职工组织应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女性在劳动中权益维护的情况,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宣传党和政府的再就业扶持政策和积极的择业观念,培养和宣传妇女再就业和创业典型,营造全社会关心妇女、尊重妇女、支持妇女就业与再就业的良好舆论氛围。要总结宣传女职工在生产经营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展现女职工既是家庭支柱,又是工作骨干、企业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风采。

就业决策分析第7篇

关键词:可持续成长;第二课堂;实践能力;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识别码:A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统计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接近700万,相比去年的680万人,今年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麦可思研究院独家撰写的就业蓝皮书披露,2013届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进程与上届相比明显下滑: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为32%,低于上届同期13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5%,低于上届同期12个百分点;硕士毕业生为26%,低于上届同期11个百分点。这些数字再次验证了“史上最难就业年”的说法。同时蓝皮书还列出了2013年的就业红牌专业,其中动画、法学、生物技术、英语等连续三年都位列其中。

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种种宏观不利因素使得2013的毕业生就业雪上加霜,之前答应参加校园招聘会的用人单位要么”爽约”要么缩小招聘规模,其中以能源行业、传统制造业最明显。而最新公布的《2013年度第一季度部分城市人才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显示本季度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数为417万个,比上一季度少了38万个,并且用人单位对于应届毕业生需求比2012年第四季度下降了4%,而对于有1-2年工作经验的员工需求上升了3.07%。很多学生预计今年就业市场不太好,纷纷选择考研,导致考研人数连年创新高,今年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80万人。比如同济大学2013届毕业生总数超过9000人,预计将有20%至25%毕业后选择考研或出国留学。究竟有哪些因素对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针对当下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分析具体原因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1 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

联合国在的报告《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中称世界经济增长在2013年很可能会继续保持低迷,并且在随后的两年中全球经济面临再度衰退的风险。尽管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正在缓慢恢复,但同时也面临着财政紧缩、债务风险上升、低增长高失业等诸多问题,很多经济依赖出口的发展中国家也受到波及,出现对外贸易大幅下滑、投资需求减少、失业率上升等现象。中国同样不能幸免,外贸、出口、投资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势必会冲击就业市场。

1.2 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的转型期,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我国GDP增速由2010年的10%左右下调到2013年的7.5%,GDP下调将对就业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原因在于企业之间通过加大资源投入和增加产出的数量来竞争,某些行业如钢铁、汽车产能过度扩张,供大于求,导致产品过度积压,最后成本无法收回公司倒闭,银行产生坏账,失业率上升。

我国劳动力相对过剩造成大学生就业难。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年需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以我国每年经济增长10%计算,即使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带来80~100万个就业岗位,每年还有1000多万人失业。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导致就业的压力相对增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同时,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使得部分地区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失衡现象更加明显。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30.9%,而第一产业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约10.6%,第二产业则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20.3%。但有数据表明,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在经济规模相同的条件下,如果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就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是第二产业的9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已高达70%左右,而我国是32.4%,还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仍然相对偏低。综上所述,我国宏观就业形势面临经济放缓、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三重压力。

1.3 高等教育体制的问题

尽管大学年年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6.5%(2011年),但相比发达国家50%的入学率还是比较低的。可是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其中缘由除了上述分析的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和经济结构不合理外,还有其他因素如高校的培育方针不能迎合人才市场的需要,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等等,因此企业能吸纳毕业生人数极为有限。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摇篮,高校需要好好反思找出问题所在。

1.3.1 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缺乏足够重视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发展,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日益苛刻的要求。然而当前的教育体制仍然以书本知识为主,针对培养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体系明显构建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就业能力的培养。不少高校对培养就业能力概念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毕业前上几堂就业指导课,就业信息,联系单位参加校园招聘的层面上。

1.3.2 教学质量下降

自1999年起高校不断扩招,但教育资源和教育投资的增长却远远滞后,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受到制约。同时高校教师为了晋升职称忙于精心炮制“学术论文、科研成果”以提高自身价值,却不愿花时间和精力提高教学水平,因为教学水平高低、教学效果优劣构不成职称评定的要件,最多只是作为参考。这种在职称评定上的误导性,使许多教师在“科研活动”中耗费了过多的时间,无形中损害了学生的利益。

1.3.3 缺乏完善的学生就业能力培育机制

针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育没有形成系统,高校需要将教学、实践、校企实习等环节有效结合起来。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在教学上没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帮助学生利用假期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的平台;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学生的模式还在摸索之中。

当前高校设置的课程体系相对落后。很多高校没有随着市场的变化改革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导致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对陈旧,尤其是实践能力培育方面,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调查显示,近年来社会上“有59.1%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

1.4 学生自身原因

1.4.1 专业对口的实践经验不够

近年来,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往往要求其具备必须的实践能力,而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普遍不强。虽然近年来很多在校生为迎合社会需求,利用学习时间去参加社会实践或兼职,以求积累工作经验。他们觉得即使是短暂的工作经历,也会让自己将来的求职简历与众不同。但是事实证明,这些通过餐厅打工或发传单搞促销积累的“工作经验”,很少与所学专业相符合,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实践经验”有着天壤之别。

1.4.2 缺乏职业素质

在求职过程中有两项最基本的工作能力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分别是学习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这里的学习能力不光指积极的学习态度还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而沟通能力不仅指出色的表达能力还要会积极聆听、理解他人。可是目前毕业生离校时掌握的能力水平达不到工作要求。根据麦可思的调查,按照大学毕业生应该具备的35项基本工作能力进行打分,以百分制计算,企业一般要求到40分,毕业生掌握的水平多在30-50分之间。

1.4.3 没有职业规划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一种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很多毕业生眼高手低,一毕业就想拿高工资,谋好职位,没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山西省中北大学2011年对10个专业的500名大学生展开关于职业规划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三成多的大学生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有详细规划,近七成的学生不了解、甚至从来没考虑过未来的职业发展情况。

2.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要树立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重书本、轻能力的人才培育模式,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

2.1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学生的可持续成长,具体包含三个方面的“可持续”。第一,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教育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不仅要适应当前的校园生活,还要适应离校后面对的新的环境;第三,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世界在不断变化,社会在不断进步,走出校门之后还要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学习。

2.2 形成以社会需求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高校在教育理念上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教育方针从强调课本知识向重视能力的培养转变,把学生就业能力作为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二是进一步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从教学计划的制定到教学环节的实施都应注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的学生就业能力。

2.3 开展第二课堂提高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学生就业能力中最根本的能力,是学生实现顺利就业的前提。高校应组建一套学生实践能力培育体系,在抓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增加实践环节的课程内容,把第二课堂的实践、实训等内容与第一课堂的专业理论结合起来。例如可以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学生下企业参观实习,也可以邀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分别向学生介绍本专业最新的发展动态、专业信息与发展前景等,开阔的学术视野。高校应该坚持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路子,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2.4 建立学生实践能力考查机制

高校应当把学生实践能力作为考查的一部分,细化指标,加大实践能力的成绩在综合素质中的权重。介入实践能力考查机制,按季度、学年进行考查,毕业时进行最终评定,实践能力不及格者不予毕业。这样做可以引起学生对实践课程的重视,当下很多学生情愿花费大把时间在考证上,也不愿意耗费时间精力在实践能力的提高上,结果是应聘时证书没有派上用场,而单位看重的实践能力也没有。

2.5 构建科学的课程系统

合理地确定各类课程之间的比例,形成科学、系统的课程结构。基础课程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是培养学生一切能力的基石,所以基础课程的教学不能放松。选修课应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学生的要求灵活设置,学生可以跨学科选修课程,高校之间可以互相合作,试行学生跨校选课,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选修课的种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6 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应注重培育学生为事业的奉献精神。走向社会后想要在工作中有所成就,勤奋耕耘、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不可缺少的。现今大学生人生态度功利化的倾向严重,例如选课只求好过,不求兴趣,参加社团活动只为多挣学分等。对此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勤奋、好学、踏实的学习风尚,不可急功近利。

同时高校还要加强诚信教育。国内许多著名高校传出学术丑闻,而考试作弊“”事件不绝于耳。高校一方面要增加诚信教育内容,在师生中间组织以“诚信”为话题的讨论;另一方面要建立监察制度,把教育和监督、处罚结合起来,逐步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3.结束语

当今90后的大学毕业生已经褪去了天之骄子的光环,不得不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寻找工作,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努力和配合,而大学生们也要不断反省,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努力提升自身价值,为自己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麦可思.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百度文库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3年第一季度全国部分人才市场供求情况及分析,中国人力资源网

[3]王登成,王雪梅,影响我国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下滑原因的现实思考.学园,2010(11)

[4]易忠,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之对策研究.人民论坛,2011(14)

[5]鲁虹,马强,高校如何以培养目标变化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百度文库

[6]联合国经社部,2013年世界经形势与展望,/en/development/desa/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