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马克思矛盾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4-08 11:44:24
马克思矛盾论文

马克思矛盾论文第1篇

李钧(1988-),女,河南许昌人,长安大学政治学院2012级研究生,专业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实践论》、《矛盾论》是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论著,在指导中国具体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本文通过对《实践论》、《矛盾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来源的分析,并阐述其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贡献,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实践论》、《矛盾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实践论》;《矛盾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启示

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具体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首创阶段。党的十报告对我国面临的形势做出了“一个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三个没有变”的科学论略,是坚持实事求是、矛盾的分析方法作出的科学总结,充分体现了“两论”的实质精神。在“两论”问世的75年,客观地、公正地评价这两部著作,对于我们深人研究哲学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一、“两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来源

(一)“两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1、为了清算党内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思想

自1921年成立到20世纪30年代中叶前后,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治上、思想上还不成熟的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挫折,造成这些重大失误和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突出的体现在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状况上,存在着相当严重的两种错误倾向: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党中央要求从思想路线上彻底批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两论”就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高度批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产物。

2、适应了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指导抗日战争的需要

自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到1937年,中间经过两次胜利、两次失败,有了正反两个方面的丰富经验需要加以总结,从而有利于开创全面抗战的新局面。1936年12月西安事变以后,国内各阶级矛盾下降,而中日民族之间的矛盾日益上升,为了开展全面抗战,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去研究中国社会矛盾运动的各种问题,总结两次革命战争的经验,把握中国革命运动的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和策略。“两论”正是适应革命形势的新发展、新特点应运而生的。所以说:“我们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末期和抗战初期写了《实践论》、《矛盾论》,这些都是适应了当时的需要而不能不写的。”①

3、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探讨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学术界爆发了一场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探讨,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与有关社会性质的论战相呼应,中国的学术界展开了有关辩证法的论战。这场论战首先是由张东荪等人批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开始的,随后,叶青等人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对张东荪进行所谓的批判,散布了许多具有欺骗性的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艾思奇等人又针锋相对地批判了张东荪、叶青等人对唯物辩证法的批判和歪曲。这场哲学论战扩大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二)“两论”产生的理论来源

1、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

在十分艰苦和恶劣的条件下,依然千方百计搜集并反复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著作。其中《实践论》与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有思想渊源关系。《矛盾论》则同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列宁的《哲学笔记》的关系更为密切。苏联哲学家在20世纪30年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也为《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写作提供了直接的哲学资源和理论准备,在写作“两论”的过程中阅读过这些著作。②

2、来源于中国传统哲学

在年青时就熟读《易经》、《道德经》等传统经典,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哺育、浸润了的一生,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无疑深刻地影响了他。他熟谙历代先贤的哲学思想,尤其是辩证法思想对他的影响尤大。先贤的思想文化和哲学遗产,经过他的批判、改造、提炼、加工后,也创造性地融入到《实践论》和《矛盾论》的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之中。这也使得我们非常明显地感受到《实践论》和《矛盾论》在遣词造句、叙述风格、用典举例等方面处处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用简洁的文字、熟悉的案例和明白易懂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深刻道理。

3、来源于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

毋庸置疑,中国革命是在俄国革命的影响下发生的,十月革命为中国共产党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同时共产国际帮助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革命。但是,面对一系列复杂的现实斗争和残酷的革命实践使中国共产党人清楚的认识到: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没有马列主义是不行的;有了马列主义,不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也是不行的。中国革命在不断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观错误和失误中,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是写作“两论”的最重要的实践来源。

二、“两论”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贡献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哲学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通俗化。“两论”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重要的理论贡献。通过对“两论”的仔细研读,可以总结出“两论”的理论贡献具体表现在: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众所周知,“两论”不是一般的经验总结,而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指导,从哲学的高度上系统的、整体的、深入本质的进行的经验总结。这样的总结,已经从经验上升成为理性,成为理论形态的东西,成为哲学论著。这既是对革命实践的科学总结,又是专门的哲学论著,这种两重性,正是“两论”的一大特色。通过仔细研究分析,把人们的认识逐渐引向深入。“两论”以实践和矛盾问题为总纲,把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相关内容系统的组织起来,形成了别具一格、自成体系的哲学论著。

(二)对实践和矛盾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在《实践论》中,同志全面阐述了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动力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等问题。由于《实践论》的写作背景是两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泛滥,因而它提出的问题针对性很强,并且抓住了要害,抓住了本质。在此之前,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就其中的某些问题已做了分析,《实践论》则更加全面、系统地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几乎所有重大问题都展开了论述,它的广度和深度,已超越了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对认识论所作的概括。

在《矛盾论》中,并没有拘泥于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的传统表述,而是突出的阐述了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在看来,三大规律中,对立统一规律比起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则更为根本。矛盾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也是量变、质变和否定之否定的源泉。这种对唯物辩证法的独到见解,是他结合中国革命实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结果。在《矛盾论》中,全面阐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等相关问题。世界充满着矛盾,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承认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水岭。矛盾虽普遍存在,但矛盾的性质、内容并不一样,矛盾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特别是随着实践的变化,矛盾的性质、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可能发生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对具体矛盾进行具体分析,这是辩证法的活的灵魂。

三、“两论”的现实启示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给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与此同时带着浓厚的封建色彩,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给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使传统文化得到批评和扬弃,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文化。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运用中国人的语言和风格向人民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改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了具有中国化的思维方式,并根植于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中,为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准备了理论基础。

(二)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现实社会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胜利的思想法宝,也是新时期我们进行改革开放、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须遵循的理论原则。同志在党的十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基本原则,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三)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阶级矛盾已经不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是矛盾的分析方法仍然占据重要的地位,依然可以指导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前必须弄清楚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谁应该受到保护,支持者是谁,依靠力量是什么,会触及到谁的利益,这也会改革的首要问题。当今社会,随着改革的深入,如何兼顾社会各阶层利益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避免非对抗性矛盾转化成对抗性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必须坚持矛盾的分析方法,一分为二,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来解决现实社会中突出的问题。党的十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正是基于矛盾的分析方法而做出的新创新,并指出把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这正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的具体表现。

总之,《实践论》、《矛盾论》这两篇哲学著作在当今社会建设中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都体现着这两篇著作的哲学精神。正确认识同志对实践和矛盾思想的发展和完善,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和建成小康社会,正确处理社会建设中的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具有深远的实践和理论意义。(作者单位:长安大学政治学院)

注解

①《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

②参看雍涛著《哲学的历史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9-70、108页。

参考文献:

[1].文集 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马克思矛盾论文第2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内在矛盾

[作者简介]张昊,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00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2-0044-04

2005年12月,“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一级学科,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提供了科学平台。“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所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前提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物质与意识、原因与结果四大矛盾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和一以贯之的整体性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面临的困境以及原因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世界整体以及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具有普遍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实质在于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当今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整体性是最容易遭受忽视和受到损害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受损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一以贯之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面临的最大的困境是马克思主义被肢解、被否定、被片面化。这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人惯用的手法。他们通过割裂马克思主义的各个发展阶段,否定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在马克思主义内部制造各种对立,如“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的对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对立,诋毁恩格斯的历史地位,把马克思和列宁刻意区分开来等等。还有人以肯定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来否定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分为革命和建设两个独立的部分等。面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困境,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整体看待。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内涵,抵制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片面化,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受到损害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受到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三篇题目名称(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以及列宁在1913年为《启蒙》杂志所撰写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影响,人们因此认为马克思主义只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实这是断章取义的想法,恩格斯和列宁写文章的目的是为了通俗地宣传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刻意把马克思主义分为这三个部分;--是西方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持否定态度,他们企图制造马克思主义内部的分裂。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被损害的重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很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内在矛盾关系。比如割裂理论和实践统一的关系,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就容易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形式化,进而破坏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忽视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就容易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单纯的科学,忽视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功能,也会破坏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因此,我们学习掌握内在矛盾关系,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捍卫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有效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内在矛盾关系深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有多次阐述:“马克思主义完整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改变世界”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具有一种理论特质,即理论把握现实的逻辑方式,是其面向实践,实现理论创新的思想动力。马克思主义内在矛盾关系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各个学科、各个阶段的。内在矛盾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与各个时期现实实际达到的相互改造、相互转化的矛盾状态,促进马克思主义自觉面对实践的挑战和世俗的偏见,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开放的发展的整体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内在矛盾关系体现了理论把握现实的逻辑方式。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体现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矛盾关系有:理论与实践、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物质与意识、原因与结果。

(一)内在矛盾关系有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内在矛盾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一以贯之”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经过一百六十多年的发展,其发展历程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学说创立的过程和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同时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从马克思内在矛盾关系人手,能够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遇到的瓶颈和难题,既能从宏观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性特点,又能从微观上透视马克思主义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

(二)内在矛盾关系是从理论自身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有效途径

马克思主义内在矛盾关系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具有“一以贯之”和与时俱进的理论特点。内在矛盾关系是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的矛盾关系,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内部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在实践新挑战面前避免分裂的命运,从而保持马克思体系上的完整性。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出发,理解马克思主义内在矛盾关系之间的联系,是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有效途径。理论与实践、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物质与意识、原因与结果这些矛盾关系能够及时解决现实问题中的理论困境,并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内在矛盾关系把马克思主义各个部分和发展阶段紧密联系成了整体,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特点,强化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深度。

三、马克思主义内在矛盾关系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重要视角

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视角有很多。很多学者从各个方面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学科结构、马克思主义的层次结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视角以及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视角等等。这些方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深化。除此以外,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内在矛盾关系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重要视角。

(一)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理论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具有强大生命

力的理论体系。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理论也不是僵化的,其随着具体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是按照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去认识和改造世界。马克思的全部理论,都是在同一个基本精神指导下凝结而成的有机整体。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使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与德国其他哲学严格区分开来,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机统一起来,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与人民的根本利益有效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中,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环环相扣的整体。

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这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决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要把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立足于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向前发展。

(二)从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概括起来主要是两大功能、两种基本价值:一是意识形态功能及其相应价值;二是文化功能及其相应价值。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功能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明马克思主义具有指导我们探寻真理的认知功能、提高人们素养的道德功能以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文功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不可分割,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和特点。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揭示和对科学真理的具体阐释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术价值;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解放自己,旧的制度提供了可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体现了鼓舞无产阶级斗志的意识形态性。对真理的追求和对正义的努力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中,给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运动和解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和价值工具。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结合,决定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而完整的理论体系。

(三)从物质和意识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唯物主义科学地解决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奠定了基础。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和实践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在社会历史领域,物质与意识关系表现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问题;物质和意识关系的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提供了方法论基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表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二者区分开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一于物质和意识关系中,只有承认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马克思主义才是科学地完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因此,物质和意识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重要视角。

(四)从原因和结果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从原因和结果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一结果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综合的、相互渗透的,是一种“合力”,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起到了相互补充的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者现实和理论期望在同化过程中不断成长的结果,这个生成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和历史的整体;另外,马克思主义也是由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天才性的智慧和劳动以及马克思以后的共产党领袖、经典作家共同追求真理的结果。因此,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传统理论、时代实践以及马克思主义者追求真理、勇于实践共同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必然的,是深刻的思想和实践来源。把握好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才能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由来和脉络。

四、把握内在矛盾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理论与实践、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物质与意识、原因与结果四大矛盾关系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重要视角。把握内在矛盾关系的目的是厘清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特点,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一)从内在矛盾关系视角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意义

从内在矛盾关系视角出发,有利于更完整更全面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矛盾视角阐释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有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中思想的逻辑性,能够让我们明白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由来,各个组成部分的整体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功能的整体性等,有利于我们更完整更全面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同时,从内在矛盾关系出发,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物质和意识的统一,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立足于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二)把握马克思主义内在矛盾关系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矛盾论文第3篇

【关键词】辩证法;矛盾;黑格尔主义;多元决定论

一、《矛盾论》苏联教材的简单复制

持第一种观点的波兰著名哲学家克拉科夫斯基讲到:“《矛盾论》是一种对自己所读过的列宁和斯大林著作的大众化与简单化的解说,同时也加进了一些从当时革命需要中得出的政治结论”;持同样观点的还有美国学者斯图尔特·托拉姆,他认为:“《矛盾论》中前几章几乎不加掩饰地照搬苏联的教材,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的地方结果常常不甚理想。”笔者认为,的确是通过阅读苏联的教科书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思想,但并不是一味的照抄,而是将中国革命实践经验融入到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理解中去,这也是《矛盾论》为什么缺乏“学究气”的原因所在。只有理论与实践实现双向互动才能有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进展。至于是什么意义上的创新和进展,我们不妨可以通过另外两种观点来分析出其中的一些内容。后两种观点都对《矛盾论》持一种肯定的态度,但他们分析的逻辑和立场却截然相反,分别代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两条逻辑线索,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

二、《矛盾论》黑格尔主义的复活

第二种观点坚持《矛盾论》是黑格尔主义辩证法的当代复活,其代表人物美国当代学者莱文在他的《辩证法的内部对话》中对《矛盾论》中辩证法问题深入研究后指出:“《矛盾论》之所以成功,归根究底是因为他成功地复活了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黑格尔主义辩证法因素。”莱文的这一观点虽然在时间上晚于第三种观点,但他却具有逻辑的在先性,是对以卢卡奇等人为代表的早期人本马克思主义的再现。《矛盾论》也是强调和重视辩证法的本体论地位,强调非经济因素的能动作用,莱文还指出:“之所以在《矛盾论》中超越苏联教材批评斯大林的‘经济决定论’和革命内部的教条主义,有其政治上考虑”。迫切期望确立中共在政治上的独立性,不再惟苏共和共产国际所唯命是从,由于这一时期苏共的思维受经济决定论的影响,认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应当属于资产阶级而非无产阶级,因此苏共并不重视共产党在革命中的作用,而将实质性的援助给予了,然而就是要论证在经济严重落后的中国,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矛盾论》的创作就是要为这种政治上的“中国化”,而不是“俄国化”提供哲学基础。坚决反对把意识和思想体系看做为单纯的经济附属品,强调意识思想对经济的反作用,并且这种反作用在特定条件下是决定性的,在当时落后的中国进行革命,尤其要注意后者。莱文认为恢复了黑格尔主义。

三、《矛盾论》马克思主义多元决定论的精准把握

第三种观点是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科学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用结构主义的视角解读了《矛盾论》,他认为只有真正把握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真正内容。阿尔都塞认为黑格尔的矛盾观是一种还原主义和本质主义,把一切复杂的事物的原因都还原为一个简单的矛盾运动,他认为复杂的事物包含的是一个多元的矛盾结构,这个结构是不可还原的,这个固定的结构中有多重矛盾,主要矛盾随着结构的不平衡性不断变化,并且,并非经济因素在这个结构中总是固定不变的决定力量,其他非经济因素随着矛盾运动的进展也有可能成为决定性因素。阿尔都塞所作的这些工作就是为了反对两个对象,一个是苏联教材中的“经济决定论”,一个是“人本马克思主义”。在阿尔都塞看来,两者在因果观上是并无二致,都是表现因果观。阿尔都塞指出这两种因果观都是典型的一元决定论,将复杂的事物还原为一个简单的本质,只不过前者是物质决定论,后者是精神决定论。阿尔都塞认为只有多元决定论才是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科学性所在。阿尔都塞指出:“肯定了非经济因素的重要性,并不一定要返回到黑格尔主义,在吸收黑格尔主义合理因素的同时,并没有被黑格尔同化,相反,有保留地接受了黑格尔,并在本体论层次上坚决拒绝了黑格尔。这就是对非经济因素的‘半自律性地位’的确认”。接着阿尔都塞又分析到人本主义思路存在的问题是,它尽管肯定了非经济因素的重要作用,但是它对人的中心地位、主体地位的张扬过于夸张,以致动摇了经济因素的基础地位,把非经济因素具有的半自律因素当成了完整的自律性,让经济因素不得不处在屈从和臣属的地位,人本主义批判经济决定论的唯一合理之处就在于将主体从“物”中解放出来。阿尔都塞称赞是一位多元决定论者,因为《矛盾论》既批判了经济决定论,又在本体层面清除了黑格尔主义,强调矛盾的多样性和特殊性,认为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矛盾是一个永恒范畴,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由矛盾推动的,但事物内部矛盾具有特殊性和不平衡性,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由于矛盾之间的不平衡性,矛盾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以至于决定事物的主要矛盾具有历史性,很好地找到了人本马克思主义与科学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张力,这样无疑就成为了阿尔都塞思想上的盟友。

参考文献

[1] 叶卫平.西方学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1933年.

[2] [美]斯图尔特·托拉姆,田松年等译.的思想[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

[3] [美]诺曼·莱文.辩证法内部的对话[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马克思矛盾论文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矛盾;辩证唯物主义

哲学思想在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革命斗争以及党政建设方面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承与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性,对丰富我国古典传统哲学思想起到了奠基作用,哲学思想以其特殊的“哲学”韵味改变着中国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思想文化内涵

哲学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最高理论凝练总结与概括,具有很高的普遍性、实践性与历史现实意义。统言之,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性,而哲学理论在某种层面上而言高于一般理论,更具理论性与实践性,是其它理论的“最高”概括与总结,这是哲学与其它理论的最大区别所在。“一般”理论是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抽象概括与总结,同时可作用于其具体物象,而哲学则是对“一般”理论的再次抽象概括与总结,不直接联系于具体事物,更具指导性。因此,哲学更具“最高”代表性,是理论的“最高”概括。这也就是哲学思想与思想的根本区别所在。思想不仅在特殊战争时期抑或是当代社会都具有广泛的外延,统括理论指导下的社会革命思想、政治思想、文化思想、党建思想、军事思想、经济思想、统一战线思想等各方面思想,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是某一思想理论的高度概括,而哲学思想则是对这诸多思想理论的高度概括与凝练总结,并对各方面理论产生较高指导性。哲学思想是思想理论体系的基础,是无产阶级“革命战斗”与“思想斗争”的有力武器,是革命战争的世界观与有效理论体系方法论,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社会实践价值。

哲学思想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本质、世界发展规律与哲学基本原理本质上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具有一致性,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属一个思想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发展,在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与指导上具有更高实践性,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上更具历史性与现实性。哲学思想的基本哲学内涵、思想范畴、理论指导原理与实践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大致相同,都对人类社会发展本质做出了统筹研究,深入分析了自然、社会、人类思想与思维的一般运动发展规律,然而,哲学思想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完整颠覆与改变,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思想本质与社会理论体系本质范畴的前提下对其原理、内容与概念进行了更深更远层次的丰富与发展,使其更加符合时展特征,更具时代特色,同时也使得马克思主义更具时代性与内涵性,在历史演变发展中逐渐产生了更加强大的号召力与影响力,而哲学思想则在其基础上取得了更为深远的历史意义与新时代启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的再思考

哲学思想内涵与外延在不断丰富发展过程中,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且还在深入剖析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现代运用价值。

(一)的人学“辩证唯物”论

“人学”思想是哲学思想的本质思想与主要理论内涵,其历史唯物论、辩证法思想与认识论、政治哲学思想体系都是建立在研究“人”前提下开展而来,都对人的各种社会问题、思想问题进行了深入式本质化分析研究,其各种思想体系也都体现了人学思想。如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其思想本质是历史唯物论,而它的主旨与核心内容是对特殊条件下的各类人民社会关系进行分析,讲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处理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如何发挥党和政府的关键领导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矛盾论》核心是辩证法,而其主要对人应如何正确分析主次矛盾并在革命斗争中正确处理各种矛盾进行了阐述,讲人应如何通过正确处理矛盾来达到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解决社会矛盾的目的,从而使人们在更高层次上获得更多自由与权利;的《实践论》中对认识论进行了分析与阐述,然而主要内容是对人的本质、人的特性以及人类社会改造指导理论进行了研究,充分体现了的“人学”思想[2]。此外,的军事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道德哲学以及经济哲学无不体现了人学思想,各类思想理论体系皆是在研究人类本质问题的基础上开展而来,在仅仅围绕人的问题关键点上进行了继承与发展,在历史发展中展现了独特魅力与神圣地位,赋予哲学思想了新本质特性。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灵魂――《矛盾论》

一切事物都是对立而统一存在于世界中,都遵循矛盾法则与理论体系,同时也是自然与社会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则与客观存在的规律,与形而上学思想是截然对立的思想理论,对于人类社会与历史革命发展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依据矛盾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而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而对立存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矛盾,各种矛盾的斗争永无休止,而在某一阶段中的两类矛盾可以相互转化,在一个共同体中共同生存、共同斗争,可以互相转化到相反方面去,具有特殊性、普遍性。而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又都有各自发展特点,矛盾的某一侧面可在特定条件下向另一个矛盾侧面相互转化,是矛盾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因此,我们改造人类社会与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要遵循矛盾客观性发展规律这一本质特性,对矛盾本身的特殊性、普遍性、相对性与绝对性进行统筹分析,认真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通过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斗争形式与存在本质区别来推动我们认知与实践能力的提升。《矛盾论》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殊革命时期的基本国情完整融合提供了前提与必要条件,为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并处理矛盾提供了足够哲学论证与科学理论指导支持,具有革命性意义。哲学思想是基于矛盾论并在社会实践与理论认知中合理运用矛盾论的灵魂思想,对于改革中国共产党思维方式、斗争理念与群众思想路线提供了有力武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发展的关键性方法论与世界观,因此,也唯有坚持矛盾论指导体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的发展思想,对哲学思想进行发展性继承才能完整意义上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三)的“古典哲学思想”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古典哲学是哲学思想的发展基础与本质来源,哲学思想在吻合中国社会基本国情与社会基础的前提下对思想不断进行概括总结,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哲学思想遵循中国传统古典哲学的发展本质,注重探索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本质存在规律,并在实践与认知中不断升华“修齐治平,安身立命”理论体系,并在革命斗争与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很好体现;还非常注重对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存在思想的探索,相信“人定胜天”唯物论,倡导在社会改造实践中应运用唯物辩证关系处理矛盾,发挥内因决定外因的本质理论的指导作用。因此,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充实发展唯物辩证思想,充分把握国内外以及人民群众的内外因与主次矛盾,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战争指导思想,因势利导,正确分析形势,可以在困难中预见胜利,在成果中预见困难。此外,本人及其钟爱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理论,对中华民族历史文明史进行了透彻分析研究,凝练了丰富的古典哲学思想,尤其是对中国著名古典小说的高度概括更是体现了这一点,对《红楼梦》《三国演义》等著作的研究极大程度上丰富了革命斗争指导理论体系[4]。

(四)用语具有通俗性、大众性

通俗性、大众性是哲学思想的主要特征,以其丰富的人文社科阅历与知识经验向世界人民重新阐释了我国古典经典文学的魅力与文化思想内涵,其语言、著作群众性等特征无不体现了这一特征。善于从人民群众语言中以及生活中总结、提炼古代历史文学与常识,还善于从古代历史、文学中吸收大量的成语、典故、熟语和格言警句,并加以提炼改造,赋予新的内涵与社会文化背景。如“愚公移山”、“实事求是”、“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俗易懂且针砭时弊地阐释清了当时的革命形势与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如“钦差大臣满天飞”、“东风压倒西风”、“小脚女人”等等言简意赅地阐释了各种阶级斗争的变化[5]。古板单调的古代哲学理论经过点石成金的引用、改造,许多古代词语、民间俗语进入了现代语汇,获得了新的生命,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语言宝库,人民群众也很容易理解。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下的“实事求是”观

实事求是是哲学思想的核心与灵魂,是指挥革命斗争取得胜利的精髓,是巩固人民群众基础的根本思想保障,在我党长期战争中唯有坚持实事求是观才能取得最终胜利。实事求是要求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正确处理各类矛盾的前提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可遵循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实事”指的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求”指的是分析探索,“是”指的是事物的本质规律与内在联系,因此,实事求是观要求革命斗争时期的人民需要从根本存在的国内外、党内外以及县区内外存在的基本事实出发,坚持事物的规律性与矛盾性,不形而上学地凭借主观意识做事。在实践中,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将知识转化为客观存在的事实,坚持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理论指导下从实际出发,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以人民群众为根本点立足本土逐渐发展,最终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此,实事求是理论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哲学思想的精髓。

作者简介:李剑英,汉族,出生年月:1989年5月3日。专业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职位: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周清霖,王向善,高建煜.对哲学思想体系的初步探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56-58.

[2]郭建宁.我国哲学思想研究的现状、路径与走向[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03).42-43.

[3]易善芝,胡彬.试论对古典哲学的继承与发展[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2).26-27.

[4]夏乃儒.中国哲学的传统与哲学思想[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19-21.

[5]邹非老.浅论哲学思想特色[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61-63.

马克思矛盾论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矛盾;规律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以来,理论界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但针对对象的复杂性、差异性,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矛盾和规律进行的微观研究还相当薄弱。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深刻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特点和身心成长规律,研究针对大学生群体推进大众化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和一般规律,才能釐清诸多环节的关系,进而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一、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素

要素是构成事物必不可少的因素、是组成系统与过程的基本单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系统的运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矛盾运动。

1、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主体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主体即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教育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复杂的多环节反复运行的过程,教育者作为理论的信息传导者,是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过程的引导者,担负着组织、策划、指导、评价等重要任务,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保证方向、把握时机、消除障碍、人格感染等作用。教育着自身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人格素质以及能力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向和效果。

2、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主体

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主体是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具体教育对象,即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既具有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要受其他方面的制约,具有受动性。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最关键的要素,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需要深刻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特点和身心成长规律。首先,大学生的成长阶段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进行引导,同时,这一年龄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的接触与认同容易受情绪影响,会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起伏性。

3、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是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的重要要素,体现了社会对教育对象的要求和期望。“马克思主义,从狭义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来说,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加以中国化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1]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侧重于马克思主义,重点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媒介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媒介是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各要素之间联系和转化所需的物质条件和活动形式,主要包括教育方法、途径,以及教育载体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是诸要素共同作用的动态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媒介是实现诸要素之间良性互动、协调运作的重要桥梁与中介。

二、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矛盾

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2]矛盾是过程得以发生和运行的基本动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不断地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1、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矛盾是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教育者和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教育者主体作用是大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条件,大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是教育者主体作用发挥的目的。两者相互依存,彼此不能替代。另一方面,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和区别,这就导致了双方在教育过程中矛盾的产生。教育者的理论素养、人格魅力的差异会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与认知、接受水平,这一矛盾会推动双主体不断进行自身理论知识与道德品格的调整。

2、接受主体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之间的矛盾

接受主体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和要求之间存在的不适应的方面。马克思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导向一元化与大学生思想多元化的矛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化与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的矛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抽象空泛与大学生现实需要的矛盾等一系列问题。大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不同的需要诉求、不同的理论认识水平,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同的情感体验都会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和接受的效果。也正是这一系列矛盾的存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的不断与时俱进、不断与大学生的需要相结合,逐步实现对大学生原有理论水平和思想品德的提高和发展。

3、接受主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媒介之间的矛盾

接受主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媒介之间的矛盾是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媒介之间具有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媒介是连接大学生与教育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桥梁和中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媒介与大学生、教育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具有内在同一性,同时也存在着差异性。马克思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着诸如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与大学生自主接受方式的矛盾,教育手段单一化与大学生思想多元化的矛盾,教育载体的传统化与大学生学习途径时代化的矛盾等问题。教育媒介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者组织实施的教育活动,影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兴趣、认知、理解和接受水平。

三、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般规律

规律是客观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区别于 其他事物的联系和必然趋势。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诸要素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以及此过程运动变化的基本秩序和必然趋势。

1、大学生内在需要是理论接受的动力源规律

大学生内在需要是理论接受的动力源规律即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的需要诉求是其能否接受认同理论内容、及其接受层次的内在依据和原动力。马克思主义能否被大学生接受与认同,根本上依赖于理论能否满足大学生的需要,“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3]。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不是简单接受的过程,他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由需要发展起的愿望、意向、动机、价值观等对理论内容予以选择。需要的差异会影响接受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心和接受程度,需要的满足方式也会影响接受理论教育的方式。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应当关注大学生的精神诉求需要,在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上与他们的内在需要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引导大学生实现满足社会需要与满足个人需要的统一,促使其有效地接受理论教育。

2、大学生与教育者双向互动规律

大学生与教育者双向互动规律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是教育者和大学生双方共同参与、发挥不同层次的主体作用,相互作用、影响互动的过程。“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4]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无论是接受教育信息、内化、外化或反馈检验阶段,都需要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大学生两个方面的主体性,使双方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将施教过程与接受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缩短双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送过程,提高信息的转化效率,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教育者作为理论的信息传导者,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引导者,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要对理论内容进行选择获取、整合内化、外化践行和反馈调节,使之有效地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政治观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这一过程往往不是教育者教育、教育对象接受的机械叠加,而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一方面,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展开互动交流与对话的关系。

3、大学生能动性与受动性辩证统一规律

大学生能动性与受动性辩证统一规律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与吸收转化的活动既是个体能动的活动,具有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又要受其他方面的制约,具有受动性,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自主的教育,必须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基础条件才能顺利进行。大学生对教育内容和教育信息具有自主选择性,同时,大学生也具有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大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并不是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离开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环境,必然要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的受动性主要表现为其对环境的依赖性、对教育者的被动性和受自身制约的受制性。

4、内化外化循环往复发展规律

内化外化循环往复发展规律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思想理论和信仰由知向行的转化,要经历一个循环往复的内化外化过程。认识和行为的形成是内化与外化辩证统一、迂回曲折发展的过程。内化是大学生将教育过程中传授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形成用以指导自己社会行为的主体意识的过程。外化是大学生将自身内化形成的思想观念和理想信念自主地转化为行为,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的过程。内化与外化在此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是一个不断矛盾运动的过程,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循序发展的。因此,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并逐步转化为精神动力和实践行动,必然会经历一个循环往复、曲折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赵曜、王伟光、鲁从明、蔡长水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年版,第1页。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19 页。

马克思矛盾论文第6篇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

【 正 文 】

一、5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深刻的变化是什么?

对此,我的回答是,5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深刻的变化在于,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实现了以革命为主题到以发展为主题的转换。其主要的标志是:

第一,在对马克思主义根本道理的理解和把握上,实现了由“造反有理”到“发展是硬道理”的转换。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自产生以来,主要是无产阶级翻身求解放的革命理论。毛泽东有一条著名的语录:“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造反有理”,这个口号非常鲜明生动地表明了共产党人在夺取政权之前的任务和信念,表明了革命和战争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主题。无疑,这在革命战争年代是正确的。但是,在共产党取得政权进入和平建设年代之后,继续大讲马克思主义的道理是“造反有理”,用这个道理怎么去指导我们的实践呢?我们又去造谁的反呢?毛泽东在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之前,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他提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遗憾的是,由于“左”的思想在党内取得了统治地位,毛泽东开始放弃了这些正确的思想,以至后来多次重申“造反有理”。这种时空错位的“造反”理论导致了什么实践后果,这一点我们从“文化大革命”这场劫难中已经看到了。

那么,在我国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又应当怎样理解和表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道理呢?邓小平根据时代和党的中心任务的变化,正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就是“发展是硬道理”。由于底子薄,起点低,加之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有限,中国还是一个贫穷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仍处在较低水平。不仅与发达国家比,即使同发展中国家比,也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历史与现实使中国人民取得共识,中国的出路在于发展,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中华民族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皆系于发展。如果说,在革命战争年代,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归结为一句话,就是造反有理,那么,在和平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的道理也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发展是硬道理。1986年,邓小平在接见外宾的时候就高度概括地指出:“我们所做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要发展自己……”(注:见《人民日报》1986年12月15日。)1987年,他在会见日本友人的谈话中,用同样高度概括的语言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就是努力把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9页。)在著名的南方谈话中,他明确指出:“从根本上说,手头东西多了,我们在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时就立于主动地位。”“对于我们这样

的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强调“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还指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同时又称这条路线为“中国的发展路线”。因此,可以说,发展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主题的重要转变。

第二,在对唯物史观核心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上,实现了由强调阶级斗争理论向强调生产力理论的转换。

什么是唯物史观的核心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对此没有明确回答。在革命战争年代,在阶级斗争是共产党人面临的主要任务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者往往把阶级斗争理论作为唯物史观的最核心的理论。当然,阶级斗争理论确实也是唯物史观极为重要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也很重视阶级斗争理论。他们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社会革命,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实现由低级社会形 态向更高级社会形态的转变,所以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理论在唯物史观中占有的这种重要地位,是任何马克思主义者都不能忽视的。列宁就曾指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阶级斗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问题之一。 ”(注:《列宁选集》第2卷第426、322、309页。)毛泽东则进一步指出:“阶级斗争, 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注:《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24页。)

列宁、毛泽东之所以如此重视阶级斗争,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直接动力。但是,如果把列宁、毛泽东的这些论述不适当的加以引申,并以此为由否定生产力理论是唯物史观的核心理论,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然坚持这种观点,就必然会导致背离历史唯物主义。但认为阶级斗争学说是唯物史观的核心理论,这确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中长期以来存在的一种倾向。更有甚者,“文化大革命”中,林彪竟然公然鼓吹:“阶级和阶级斗争是所有一切社会现象的总根源”。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到对唯物史观的科学把握,而且直接对我们的实践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因此,要以唯物史观正确地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必须对阶级斗争和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对阶级斗争理论和生产力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作出科学的阐述。

正是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指出:“革命是要搞阶级斗争,但革命不只是搞阶级斗争。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注:《邓小平文选》第2 卷第311页。)这一精辟论述, 科学地阐明了阶级斗争和生产力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我们准确地理解和坚持唯物史观的核心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指出,“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文化大革命’更走到了极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他说:“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1页。)“我们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4—255页。)他还说: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

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因此,他强调说:“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第三,在对唯物辩证法的理解和运用上,从倚重矛盾的斗争性到重视矛盾的同一性。

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而矛盾的基本属性就是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坚持唯物辩证法就必须善于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正确处理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不懂得这一点,就不能抓住辩证思维的实质,就不可能对所处理的问题做出中肯的分析。

应当说,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这一解决矛盾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是应当加以坚持的。但是,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又因矛盾性质和矛盾环境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表现,因此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对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侧重又是依具体情况而不能一概而论的。革命战争年代所处理的大量矛盾,主要是对抗性矛盾,带有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的性质,与矛盾的这种对抗性相适应,斗争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解决矛盾的方法和形式,往往是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一方消灭另一方、一方战胜另一方。因此,重视矛盾的斗争性,这在革命战争年代无疑是必要的和正确的;甚至把共产党的哲学说成是斗争哲学,这也是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但是在和平发展时代,在我们取得政权经济建设成为中心任务之后,仍然片面强调矛盾的斗争性,忽视矛盾的同一性,大讲斗争哲学,就不合时宜了。

邓小平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大师,他根据时代特征和矛盾性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处理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形成了一整套解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矛盾的新方法。他重视同一性在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大量对抗性矛盾的作用,创造能够使矛盾双方共同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邓小平实事求是地研究和处理一系列涉及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重大关系,在创造性地研究和处理这些重大关系的过程中,邓小平紧紧把握辩证思维的实质,总是 寻求一种使矛盾双方都能够在其中共同发展的解决方法。他不套用一方克服一方、一方消灭一方、一方战胜一方的解决矛盾方法,而是在强调矛盾的此一方时不忽略矛盾的彼一方,在看到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的性质时同时看到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的性质,在看到此方对彼方的制约时同时看到彼方对此方的制约,真正做到了在矛盾对立面的统一中认识和解决矛盾每一方面的问题。

在解决祖国统一大业的问题上,邓小平正确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为解决港澳台问题提出“一国两制”的新思路。他认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非和平方式就是以斗争性为主解决问题,而且采取诉诸武力的办法,一方吃掉另一方,大陆吃掉港澳台。和平方式就是以同一性为主解决问题,不排除使用武力,但争取不使用武力。采取非和平方式武力解决问题,对各方面都不利。采取和平方式,不仅对大陆而且对港澳台都有好处,是宜于各方都能接受的统一的方针。根据这种实事求是的分析,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奠定了基础。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主题的条件下,邓小平还把正确处理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重视同一性在解决矛盾中作用的方法,延伸到解决某些国际问题上,提出了一整套解决对外政策和国与国之间矛盾的新方法。他指出:“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我们就是要找出一个能为各方所接受的方式,使问题得到解决。过去好多事端爆发了,引起武力冲突。假如能够采取合情合理的办法,就可以消除爆发点,稳定国际局势。”邓小平还提出,发展中国家解决相互之间的矛盾要坚持“和为贵”,中国处理与美国的关系要“有斗有和,斗而不破”。这些重视同一性在解决矛盾中作用的主张,在处理我国于其他国家的关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缓和了很多矛盾,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

二、5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大的成果、最重要的进展是什么?

经过50年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重大的成果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形成,最重要的进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从以革命为主题到以发展为主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划时代的变化,把它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中的界碑,极具历史的合理性。而且这种阶段划分,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入到新阶段,具有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性。

当然,首先要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重大进展,是由毛泽东最先发动并作了最初探索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们党以武装斗争夺取政权为中心任务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我国已经从战争年代开始进入和平时期。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我国已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或者更为确切地说,我国已经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从以革命为中心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转变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的这一历史性的转变,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须进行相应的主题转换,既由革命为主题转变为以建设或发展为主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保持蓬勃生机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有效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世界观方法论指导的需要。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第10页。)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最早意识到这个问题。1959年末1960年初,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时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我们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末期和抗战初期写了《实践论》、《矛盾论》,这些都是适应于当时的需要而不能不写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果单有《实践论》、《矛盾论》,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注:《读社会主义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上第85页。)为了

适应社会主义时代和建设实践的需要,毛泽东撰写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些著作,都是从以革命为主题到以建设即以发展为主题,而做出的尝试。当然,如前所述,由于错误地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 命”,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毛泽东没有能够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主题由革命到发展的转换。

1978年,邓小平在三落三起重新复出之后,在面临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繁重任务的情况下,以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为契机,通过恢复和发展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转换问题。他提出,我们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大党,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要按照实践的发展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前进。他说:“我们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具体的历史条件,重视从研究历史和现状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革命。那种否定新的历史条件的观点,就是割断历史,脱离实际,搞形而上学,就是违反辩证法。”(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1页。)

他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中心,集中全党和哲学理论工作者的智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做出了一系列全新运用和阐述,不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而且形成了邓小平哲学思想这一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邓小平哲学思想是我们党和人民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最新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新结晶。

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唯物论基础和认识论方面,邓小平提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他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并提,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并把“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新的内容。他提出,党的思想路线要为制定和贯彻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服务,思想路线要靠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来保证。取得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规律性认识,要靠实事求是,要靠实践,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解决党内外和党与党之间的分歧,不搞争论,要拿事实来说话。他坚持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进一步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具体化为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在唯物辩证法方面,邓小平提出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提出脱离实际就是搞唯心主义,就是搞形而上学,就是违背辩证法。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做出重新判定,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党和国家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工作,有效促进其社会矛盾的解决。他坚持和发展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地提出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坚持和发展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特殊概括现代化的一般,然后将现代化的一般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他坚持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统一,注重同一性在解决矛盾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和创造和平发展时代和和平建设时期解决矛盾的新方法。他坚持和发展了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统一原理,提出了以非平衡协调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思路。他坚持和发展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法,提出能否抓住机遇不仅影响到我国发展的快慢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他提出要用宏观战略眼

光分析问题,开创了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分析经济社会现象的典范。他运用系统综合方法,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在唯物史观方面,邓小平将生产力理论置于唯物史观的核心地位,认为生产力的革命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革命,提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他依据时代和科学的发展,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他破除了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抽象议论,尖锐指出在旧体制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下,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他将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区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为社会主义全面系统的改革铺平了道路。他提出革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他破除了斯大林把上层建筑和生产力割裂开来的做法,强调了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的直接相互作用,指出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他将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做出区分,指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不合格的社会主义,只有实现现代化,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他将精神文明范畴纳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科学阐明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辩证关系,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但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

总之,邓小平哲学思想的产生,适应了时代和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精华的最集中的反映。惟其如此,才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保持了蓬勃 发展的生机,才能为当代中国的实践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使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做出结论,邓小平哲学思想是5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重大成果;以邓小平哲学思想为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是5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最重的进展。

三、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最迫切的任务是什么?

我认为,以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为指导,以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为中心,以中外传统和现代哲学为借鉴,建构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形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完备科学世界观,这就是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最迫切的任务。

首先,这是当前我国社会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也就是不发达阶段。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信息化社会的转型,是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呼唤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建构。虽然,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实现了由以革命为主题向以发展为主题的转换,虽然我们已经有了邓小平哲学思想这一正确的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哲学理论。但是必须看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真正起步的时间并不长,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对于发展目标、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发展规律、发展机遇、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发展代价、发展与对外开放、发展与制度选择、发展与技术创新、发展与政治稳定、发展与社会公正、发展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等重大问题,由于受实践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的制约,有的我们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认识,有的虽有突破性的认识但在实践上没有取得重大进展,这表明我们还没有把这些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基本理论整合成一套具有完备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特别是,今后50年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形态的时期。我们能否

在30年到50年的时间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代化,仍然是对我们的一项极为严峻的考验,迎接这种考验需要极高的哲学智慧。因此,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以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中心,在广泛吸收中外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尽快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哲学。

其次,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内在发展的迫切需要。

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哲学,不仅来自中国当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迫切的需要,而且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内在发展的需要,因为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具有了完备的革命哲学,但恰恰还没有形成完备的发展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以批判资本主义,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为主题。这是时代和实践决定的。马克思自觉地意识到历史的需要,为新哲学的产生确定了基调。他指出:哲学的任务“就是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8页。)他认为, 在对资本主义旧世界的批判中,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页。)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他们是以革命为主题来阐述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为革命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完备的形态和内容。正如列宁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时指出:马克思学说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资产阶级压迫所做的辩护相妥协

的完整的世界观。”(注:《列宁选集》第2卷第426、322、309页。)

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但要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压迫提供完备的革命哲学,还必须在无产阶级夺得革命胜利之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完备的发展哲学,而且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相对于社会革命来说,需要经历更长的历史时期,任务更为繁重和复杂,这就尤其需要构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哲学。但怎样围绕社会主义建设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建设哲学或发展哲学,由于受到时代和实践的限制,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条件去开展这一工作,列宁意识到这个问题但逝世过早也没有能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斯大林和毛泽东实际上已经开展了这项工作,特别是毛泽东提出了很多可贵的思想,但他们对这个历史课题解决得都不成功、不理想。邓小平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新运用、新阐发,把发展确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建构奠定了基础。而建构理论形态完备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则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发展的迫切任务。

马克思矛盾论文第7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与时俱进;社会主义建设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030-02

马克思在1852年致约・魏德迈的信中,曾阐述过他在阶级理论方面的新贡献。他说:“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这个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1]这是马克思在一百五十多年前阐发的在阶级理论方面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代,可以说是阶级对立和阶级冲突异常激烈的时代,这与当今时代的国际国内形势已有很大不同。那么。今天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和巨大变化,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是否过时了?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是否需要丰富和发展?

一、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坚持正确的态度

要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必须既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又要正确处理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同时还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以及创新的勇气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作用等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首先,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既是理论证明了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也是实践证明了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态度。从理论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都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他理论内容就更不用说了。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体上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本来是马克思主义正确的内容,被后人“发展”为错误的内容,这就需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再认识。二是纠正错误的内容,修正过时的成分,完善其体系上的不足。当然,要发展还必须要坚持,否则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源泉,同时,不坚持就是抛弃,就是背叛,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经验都证明:什么时候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什么时候就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什么时候背离马克思主义,什么时候就会走弯路,就要遭受挫折。因此,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长期实践得出的结论。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特征上看,实践性、科学性、阶级性及由此产生的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大特征。它产生于实践,又回到实践,指导实践。他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它深深植根于实践,并不断在实践中概括新经验,提出新理论,以充实、更新、完善自己。其次,要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还要正确处理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发展才能坚持,离开发展不会有真正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为了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如果只坚持,不发展,最终也会因马克思主义丧失生命力而难以坚持。反之,要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只有坚持和继承才有革新。不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成了空中楼阁,就丧失了基础和源泉,最终也就谈不上发展。再次,要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还要正确理解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问题。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首先在于它的实践性。坚持理论来自于实践并指导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活力的源泉。其次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还在于它的科学性、革命性、阶级性以及开放性。再次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还在于它的理论精髓是实事求是。第二,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的言论。首先不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他的个别结论相混同。其次不能以时间的长短来评论一种理论是否过时。再次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功,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仍然是真理,仍然没有过时。第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的勇气。创新的理论勇气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不唯上、不唯权、不唯书、不唯传统,只崇实。

二、要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的阶级理论

对于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我们就应既要坚持,又要结合时代进步,大胆对其进行再认识。首先,“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可以说这是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基础和最基本的内容。它是关于阶级产生、发展和灭亡的最基本结论,这一结论都是不能被的。其次,“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阶级斗争是不是一定要导致无产阶级?这是值得重新思考的。最后,“这个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要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是不是一定要经过无产阶级这个阶段呢?这也是值得重新思考的。

衣俊卿认为:“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阶级对立和阶级冲突异常激烈的时代,各种矛盾都集中于政治和经济层面,而在20世纪人类经历了深刻的文化冲突和文化危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理性的过度发达,在促进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社会财富急剧增加的同时,又引发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破坏和人与人的异化的加剧。人不但面对着阶级冲突和阶级矛盾,而且更加普遍地经受着异己的文化力量对人的束缚和统治。因此文化层面开始从历史进程的深处凸显出来,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点。”[2]这说明,今天(特别现在又进入了21世纪)人类需要面对和解决的矛盾,不仅比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要多得多,而且要复杂得多。人类不仅面临着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而且更面临着环境生态危机、资源能源危机、粮食危机、恐怖危机等诸多危机,面临着全球化趋势的挑战,面临着经济和科技的竞争与各种各样的压力,并且新的矛盾和危机又不断产生。各种世界性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些矛盾、挑战和危机,不只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关注的问题,而且也是资产阶级等剥削阶级所关注的问题;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所关注的问题,而且也是资本主义国家所关注的问题。可以说,很多问题不仅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而且是只有全人类共同解决才能解决的问题。在整个人类面临着相同或相似的危机的情况下,在整个人类必须相互协作才能解决这些危机的情况下,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服从于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还是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服从于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可以看出,时代的变化淡化了阶级斗争,阶级之间可能通过斗争走向融合,进而消亡,未必一定导致无产阶级,也未必一定通过无产阶级达到阶级消亡。即使在今天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到处体现出这种迹象。

三、要正确认识经济对立和革命的关系

虽然斗争和革命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利益的对立,但对立并不等于革命。特别时展到今天,更是如此。例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利益在根本上虽然是对立的,但这种对立会通过许多中间环节或措施得到释放而走向缓和。再如,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终决定了有利于资产阶级的产品分配方式,以及资产阶级在社会生产组织和国家中的统治地位,这是无可否认的。但要知道,“最终决定”不是“全部决定”,也不是“直接决定”。最终决定力量还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强有力的影响和制约,如计划、法律、税收、价格、证券、福利政策以及伦理道德、利率等等。国家为了缓和矛盾,或者为了资产阶级长远利益,会比较关注民众的利益而采取更多社会化的政策,一般不会采取裸的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政策。当今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强有力的计划调节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缓和或消除了某些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只是在根源上根本对立,但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不会矛盾激化到革命的程度。也就是说,“最终决定”都是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才发挥作用的,从而表现出事物发展方式的多样性,淡化了“最终决定”的对抗性。这也就是一元多因多果的历史决定论。之,在这个问题上,既要坚持基本原则,又要坚持辩证的观点,反对机械论,反对简单化、形式化倾向。今天,无产阶级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有了相当改善,政治和社会地位也有了相当提高,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制度成熟的社会,他们有完善的矛盾解决模式和各种政治社会制度,民众的政治权利也得到了相当保障,不具备列宁所说的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形势。今天民众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已经与马克思所处时代民众的经济政治地位有了很大不同。

四、要正确认识矛盾解决形式的多样性

矛盾一般有如下三种解决形式:一是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二是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所代替;三是矛盾双方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最后达到对立面的融合,即融合成一个新的事物,使矛盾得到解决。笔者认为,第三种矛盾解决方式是应该受到特别关注的。通过融合,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通过融合,阶级消亡,这样就不可能经过无产阶级这个阶段。当然,这并非是说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结论是错误的。相反,我们坚信社会主义一定最终代替资本主义,并且相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只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实现的途径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并且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阶级斗争和消亡的形式或途径也不能一般而论。不一定要按照160年前马克思根据当时时代特征得出一定要通过革命并建立无产阶级的方式来实现。总而言之,马克思的阶级理论的基本原则是正确的,但阶级斗争和消亡的具体形式和途径则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总之,我们要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避免各种认识误区,不断总结新情况、新经验,不断得出新理论,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用适应时代要求的科学的阶级理论分析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理论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