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2 17:43:00
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

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第1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实践观点;论坛哲学

建国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屡经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高校展开了许多探索,展望未来,改革应当在多方面同时着力:在内容上逐步强调实践观点的首要地位,在形式上更为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同时突出教学中的交流与对话。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问题体现在“千书一面”,尤其是本科和专科生用教材,一般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师生普遍反映内容上较为僵化,研究生用教材编写较为灵活,状况相对较好。教学内容方面,表现为陈旧过时,吸收新成果较少,且“讲坛哲学”多于“论坛哲学”,即讲授多而讨论少。教学方法方面,表现为僵化死板,教学艺术欠缺,重视观点灌输而不重视讲清道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说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和教学工作者的问题,而应当放在整个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去认识。上述三方面的问题,其实是当代中国的哲学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在其他哲学二级学科中也同样存在,甚至也是当代中国所有人文学科共有的问题。但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有地位,尤其是作为各类高校和各级党校的公共课,问题反映的更为集中和明显。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是哲学教育观念的偏颇,即长期将哲学教育混同于知识教育或知识传授,这种现象在所有人文学科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长期以来,我们不注意区分人文学科与其他知识性学科的教学特点,也不注意区分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教学特点。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即表现为统编教材、统一体系,强调共识的内容而引入新内容少,多采用灌输教学而讨论少,尤其是在考核方法上,本专科生教学中甚至还普遍使用客观考试方法,大量以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核,以致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被作为客观知识体系而非哲学。[1]

二、以实践观点为首要观点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逐渐形成了以实践观点为首要观点、核心范式和建构原则来展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新探索。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学者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社会实践,深入解读了马克思哲学原著;二是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东欧马克思主义的启发,其对社会存在理论、社会批判理论、实践观点等的研究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视野;三是中国学界关于实践标准的讨论,关于人、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关于主体性问题的讨论,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不断深化。[2]马克思本人考察所有哲学问题都是以社会历史和人的实践活动作为基础和出发点的,其具体哲学观如世界观、自然观、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都在实践唯物主义视域中得以呈现。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中是一种哲学范式,是其逻辑起点和内在线索,也是其理论态度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应当是让学生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既要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也要回到现实世界,不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就无法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不回到现实世界,就无法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统一,这两个回归都以实践观点为基础。相对于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更重视改变世界,世界自身发展出了“人”这一否定性的存在物,并最终使“人”的尺度高于“物”的尺度,改变世界即实现两个尺度的统一。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人的实践,这里的“人”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通过人及其实践,既改造客观世界,也在改造主观世界,从而使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重新实现有机统一。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以人为本”的唯物主义哲学,必须在对人所处时代及面对现实问题的反思中前进和发展,不关注现实问题和时代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势必失去生机和活力。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必然要回到现实世界,教导学生学会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独立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自觉树立而非被迫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实践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首要观点,最终的目标是建构一个具有综合性、当代性和开放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综合性”是指以实践观点为原则,打破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课程的壁垒,将从属于不同分支学科的内容围绕当代社会发展的实践主题加以有机糅合,形成整体。“当代性”是指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延伸至当代社会现实生活的语境中,融入现代观点,关注现实发展。“开放性”是指以实践观点为建构原则,充分吸收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将过去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充分涉及或展开的基本原理根据实践需要加以详细阐释。[3]

三、以“三新”模式替代“三老”模式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主要沿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的“三老”模式。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居于核心地位,对于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具有重要历史作用和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即原理课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括是相对偏狭和贫乏的,从而导致“不原也不全”的情况。因此,有些学者呼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来替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以保持开放性和批判性。[4]由此,便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的“三新”模式,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但同时也应看到,这种新模式未必适合于从本、专科到研究生教学的所有阶段,对于研究生教学尤其是博士生教学,这种模式较为合适,因为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已经具备了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本、专科生本身理论基础并不扎实,如果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替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研究能力都较为有限,未必能够理解专题讲授的精髓,教师自身的学术素养也未必能满足专题教学的需要。所以本、专科阶段是否采用专题讲授模式尚需思考和检验。如果采用“三新”模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课的作用就更为凸显,因为原著能够直接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涵义,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更为全面和准确。但同时,在众多的经典原著中,如何取舍也十分重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可分为早期著作、部分读书笔记和札记手稿、论战性著作、成熟而比较完整的论著等四类。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最适合作为原著课基本教材,原因是这两部著作论述全面成熟且难度适中。[5]但考虑到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本专科和硕士阶段,以这两部著作作为原著课教材是合适的,但在博士生阶段,考虑到博士生所应具备的哲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则以《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部著作作为原著教材更为合适,这两部著作具有更大的哲学张力,也是近年来高水平哲学论文频繁引用的重要文献,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更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哲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四、走向对话,将“讲坛哲学”与“论坛哲学”相结合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方式的改革中,走向对话是必然的趋势,对话既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也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乃至其他学科的对话。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社会批判理论和实践哲学,也是“以人为本”的实践唯物主义,因此教学中主体与客体———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就成为必然的要求。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平等相待是对话的基础,这就势必改变以往灌输教育中教师主动而学生被动的局面,而是双方都主动思考和讨论,从而调动主客体双方的积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其发展历程也是与其他哲学思想甚至自然科学频繁交流和论战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是因其真理性和价值性而确定的,而真理性和价值性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这种交流和论战,因为这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批判地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而且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学生们很容易接触到各种思想,如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马克思主义的各类二级学科不去面对这一现实问题,固步自封,就有丧失传统思想阵地和舆论阵地的危险。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与传统的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进行对话,也要与当代的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等思潮进行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批判和借鉴,最终使学生在各种思想的比较中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对话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形式是论坛,也有人将这种交流模式称之为“论坛哲学”,反之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称之为“讲坛哲学”。近年来,各类高校和各级党校都很流行论坛,甚至有人提出干脆以“论坛哲学”取代“讲坛哲学”,这是狭隘和急功近利的观点,“论坛哲学”和“讲坛哲学”应当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的关系。“论坛哲学”能够活跃学术氛围,但观点杂乱,并不具备“讲坛哲学”的严整性,过度强调“论坛哲学”只会导致思想的混乱,反而无益于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的。二者只能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以上只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目标、措施进行的粗略分析,未必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完整的规律和实际。这些改革不仅对教师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如果能够实行将极大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思想的理解,是值得探索和尝试的。

参考文献:

[1]汪信砚.关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哲学动态,2003,(5):3.

[2]袁贵仁,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的形成与演变(下)[J].哲学研究,2011,(11):16.

[3]丰子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建构的实践观点再析[J].哲学动态,2013,(12):8.

[4]沈亚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的模式和结构性变革[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3):33.

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第2篇

长期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在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均存在一定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坚持以实践观点为首要观点深化改革,探索以“三新”模式替代“三旧”模式,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替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并走向对话,将“讲坛哲学”与“论坛哲学”相结合。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实践观点;论坛哲学

建国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屡经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高校展开了许多探索,展望未来,改革应当在多方面同时着力:在内容上逐步强调实践观点的首要地位,在形式上更为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同时突出教学中的交流与对话。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问题体现在“千书一面”,尤其是本科和专科生用教材,一般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师生普遍反映内容上较为僵化,研究生用教材编写较为灵活,状况相对较好。教学内容方面,表现为陈旧过时,吸收新成果较少,且“讲坛哲学”多于“论坛哲学”,即讲授多而讨论少。教学方法方面,表现为僵化死板,教学艺术欠缺,重视观点灌输而不重视讲清道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说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和教学工作者的问题,而应当放在整个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去认识。上述三方面的问题,其实是当代中国的哲学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在其他哲学二级学科中也同样存在,甚至也是当代中国所有人文学科共有的问题。但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有地位,尤其是作为各类高校和各级党校的公共课,问题反映的更为集中和明显。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是哲学教育观念的偏颇,即长期将哲学教育混同于知识教育或知识传授,这种现象在所有人文学科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长期以来,我们不注意区分人文学科与其他知识性学科的教学特点,也不注意区分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教学特点。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即表现为统编教材、统一体系,强调共识的内容而引入新内容少,多采用灌输教学而讨论少,尤其是在考核方法上,本专科生教学中甚至还普遍使用客观考试方法,大量以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核,以致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被作为客观知识体系而非哲学。[1]

二、以实践观点为首要观点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逐渐形成了以实践观点为首要观点、核心范式和建构原则来展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新探索。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学者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社会实践,深入解读了马克思哲学原著;二是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东欧马克思主义的启发,其对社会存在理论、社会批判理论、实践观点等的研究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视野;三是中国学界关于实践标准的讨论,关于人、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关于主体性问题的讨论,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不断深化。[2]马克思本人考察所有哲学问题都是以社会历史和人的实践活动作为基础和出发点的,其具体哲学观如世界观、自然观、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都在实践唯物主义视域中得以呈现。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中是一种哲学范式,是其逻辑起点和内在线索,也是其理论态度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应当是让学生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既要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也要回到现实世界,不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就无法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不回到现实世界,就无法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统一,这两个回归都以实践观点为基础。相对于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更重视改变世界,世界自身发展出了“人”这一否定性的存在物,并最终使“人”的尺度高于“物”的尺度,改变世界即实现两个尺度的统一。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人的实践,这里的“人”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通过人及其实践,既改造客观世界,也在改造主观世界,从而使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重新实现有机统一。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以人为本”的唯物主义哲学,必须在对人所处时代及面对现实问题的反思中前进和发展,不关注现实问题和时代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势必失去生机和活力。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必然要回到现实世界,教导学生学会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独立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自觉树立而非被迫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实践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首要观点,最终的目标是建构一个具有综合性、当代性和开放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综合性”是指以实践观点为原则,打破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课程的壁垒,将从属于不同分支学科的内容围绕当代社会发展的实践主题加以有机糅合,形成整体。“当代性”是指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延伸至当代社会现实生活的语境中,融入现代观点,关注现实发展。“开放性”是指以实践观点为建构原则,充分吸收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将过去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充分涉及或展开的基本原理根据实践需要加以详细阐释。[3]

三、以“三新”模式替代“三老”模式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主要沿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的“三老”模式。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居于核心地位,对于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具有重要历史作用和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即原理课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括是相对偏狭和贫乏的,从而导致“不原也不全”的情况。因此,有些学者呼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来替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以保持开放性和批判性。[4]由此,便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的“三新”模式,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但同时也应看到,这种新模式未必适合于从本、专科到研究生教学的所有阶段,对于研究生教学尤其是博士生教学,这种模式较为合适,因为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已经具备了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本、专科生本身理论基础并不扎实,如果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替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研究能力都较为有限,未必能够理解专题讲授的精髓,教师自身的学术素养也未必能满足专题教学的需要。所以本、专科阶段是否采用专题讲授模式尚需思考和检验。如果采用“三新”模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课的作用就更为凸显,因为原著能够直接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涵义,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更为全面和准确。但同时,在众多的经典原著中,如何取舍也十分重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可分为早期著作、部分读书笔记和札记手稿、论战性著作、成熟而比较完整的论著等四类。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最适合作为原著课基本教材,原因是这两部著作论述全面成熟且难度适中。[5]但考虑到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本专科和硕士阶段,以这两部著作作为原著课教材是合适的,但在博士生阶段,考虑到博士生所应具备的哲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则以《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部著作作为原著教材更为合适,这两部著作具有更大的哲学张力,也是近年来高水平哲学论文频繁引用的重要文献,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更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哲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四、走向对话,将“讲坛哲学”与“论坛哲学”相结合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方式的改革中,走向对话是必然的趋势,对话既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也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乃至其他学科的对话。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社会批判理论和实践哲学,也是“以人为本”的实践唯物主义,因此教学中主体与客体———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就成为必然的要求。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平等相待是对话的基础,这就势必改变以往灌输教育中教师主动而学生被动的局面,而是双方都主动思考和讨论,从而调动主客体双方的积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其发展历程也是与其他哲学思想甚至自然科学频繁交流和论战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是因其真理性和价值性而确定的,而真理性和价值性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这种交流和论战,因为这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批判地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而且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学生们很容易接触到各种思想,如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马克思主义的各类二级学科不去面对这一现实问题,固步自封,就有丧失传统思想阵地和舆论阵地的危险。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与传统的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进行对话,也要与当代的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等思潮进行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批判和借鉴,最终使学生在各种思想的比较中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对话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形式是论坛,也有人将这种交流模式称之为“论坛哲学”,反之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称之为“讲坛哲学”。近年来,各类高校和各级党校都很流行论坛,甚至有人提出干脆以“论坛哲学”取代“讲坛哲学”,这是狭隘和急功近利的观点,“论坛哲学”和“讲坛哲学”应当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的关系。“论坛哲学”能够活跃学术氛围,但观点杂乱,并不具备“讲坛哲学”的严整性,过度强调“论坛哲学”只会导致思想的混乱,反而无益于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的。二者只能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以上只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目标、措施进行的粗略分析,未必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完整的规律和实际。这些改革不仅对教师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如果能够实行将极大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思想的理解,是值得探索和尝试的。

作者:谢连生 单位:江西理工大学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基金项目: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人才培养专项(编号13YD019)参考文献:

[1]汪信砚.关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哲学动态,2003,(5):3.

[2]袁贵仁,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的形成与演变(下)[J].哲学研究,2011,(11):16.

[3]丰子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建构的实践观点再析[J].哲学动态,2013,(12):8.

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第3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化;何以需要;如何可能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8)02-0185-04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以下简称“马哲原理”)中国化何以需要及如何可能?这个问题首先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批判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的过程中产生的,如有人提出“马哲原理”要进入“后原理”时代,[1]“马哲原理”教学如何中国化等。[2]“马哲原理”如何既是中国的又是马克思主义的,这是学术界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马哲原理”教科书的现行的两种做法是:一、将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思想和观点杂糅进“马哲原理”的相应部分,如将中国古代的“五行说”等放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部分,将“知行”说安排在认识论(或实践观)部分等等。这种做法即学界所批评的将中国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简单的皮相注解;二、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等作为一个具体内容放置在哲学原理的某一部分中进行阐述,如将思想路线置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中国化的表述是“精髓”)的论述之下,将群众路线放在认识论或历史观的后面,等等,这实际上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原理”的“实例”和论证。虽然这种处理方法突出了“马哲原理”的科学性,但因中国化的实例地位而没有“协同”其意识形态性,因而意识形态性陷入抽象,不能得到合理发挥,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在教科书里仍然是“两张皮”,二者的功效都没有得到切实的发挥。我们认为,“马哲原理”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化。本文就其两个前提性问题即何以需要及如何可能展开讨论。

一、“马哲原理”是否需要中国化

首先,从“马哲原理”内在逻辑的民族化外推机制产生的理论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来看,其中国化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马哲原理”的中国化这种提法本身是否合法?从提问本身来看,似乎既然是“马哲原理”,理所当然地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化理论体系,而且这种理论体系也应该具有普遍真理性,这种理论自身只有在与各民族国家实际的结合性运用过程中才会产生理论的特殊性问题,而由此产生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仅仅是普遍真理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应用形态。这种应用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因其具有民族特殊性,而且由于其与民族实践的政治动员相适应的高度政治性,因而不具备哲学原理的一般性质,只能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或思想方法,它仅仅是哲学原理的证明。长期以来,这种原理与应用形态的区分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在结构。这种结构的优势似乎在于维护了“马哲原理”普遍真理的所谓理论纯洁性,但弊病表现为所谓的理论纯洁性实际上演变为教条主义、形而上学和僵滞,阻碍了党的思想解放,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因脱离各民族国家实践而重新走上形上之路,进而被逐渐边缘化和陷入严重的理论危机。这种西欧原生态的非中国化的“马哲原理”教学也走入了死胡同,哲学的教学成为简单的知识教化,丧失了其本有的理论激情和鼓舞人心的科学力量。此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践因中国的落后与不发达所产生的经验更具“特殊性”,“马哲原理”在中国具有这一非常“特殊”的经验基础。因此,必须正视由马克思主义内在逻辑的民族化外推机制所产生的理论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要使这种辩证关系真正统一起来,中国化就是其内在逻辑的必然。

其次,从“马哲原理”的历史性产生和传播过程来看,“马哲原理”的中国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众所周知,“马哲原理”是前苏联搞出来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目的是为了让无产阶级及其人民群众特别是共产党员及其领导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基本原则和理论体系。“马哲原理”的基本内容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为了使其具有哲学理论的体系和内容的完整性,在理论上做了加工和创造,增添了许多旧唯物主义的合理内容以及人类历史上先进的文明成果。历史地看,虽然“马哲原理”体系的弊病很多,但在以世界革命观念为人类普遍意识的那个特定时代,它的积极作用是不容抹杀的。但是,“马哲原理”在进一步历史性实施过程中被泛政治化、教条主义、僵化,根本原因在于脱离时代,没有与时俱进,特别是其内容基本上仍然停留于马克思的时代,其僵硬的板块结构和抽象空洞的表述方式也没有得以基本改变。正如黑格尔哲学其神秘保守的客观唯心主义理论体系窒息了其辩证思想方法的革命作用一样,“马哲原理”同样出现了内容陈旧妨碍了科学世界观的革命性力量的历史性展现。中国基本上继承了前苏联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及其风格,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有修修补补的变革,但“马哲原理”的体系、结构和功能定位没有根本改变,其普遍真理的“神圣”形象至今仍然耸立着。因此,现行的“马哲原理”实质上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纯粹形态,而是苏联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苏联在革命和建设需要的促动下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原理”的形式苏联化,我们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将其中国化,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再次,将“马哲原理”中国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结构矛盾由对立走向理论生态和谐的必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中国化并将继续中国化,“马哲原理”却因各种目标诉求冲突未能相适应地中国化,不仅落后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研究,而且没有与中国化实践进展同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研究和中国化实践进展或只能作为“马哲原理”被证明的逻辑继续,或仅仅作为一种理论参考。在这种情况下,“马哲原理”实际上被“先验”化了,这个版本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偶像化形态。而在中国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形态”、“学术形态”和“中国化形态”的内在分立的特殊的理论景观,它们之间的现实关系更多的是矛盾对立而不是和谐统一,这种状况实属不正常。马克思主义(包括其哲学)的理论运作虽然在学术领域可以有不同流派的对立,这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是正常的理论现象,但在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其依归于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和生产的实践而应该呈现和谐的理论生态景观,至少应该形成相对统一的良性互动、真诚批评、共存共进的生动活泼的理论格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版本”、“学术版本”和“中国化的(实践)版本”没有形成合理的内在辩证性,彼此相对独立又缺乏互动交流,甚至因为没有站在同一个历史平台上等原因产生隔阂而无法实现正常的思想整合,而“马哲原理”及其教科书长期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版本”批判的靶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形态”虽然“挤进”了教科书,但远不是与“马哲原理”的内在融合与同一的中国化,只能屈居一隅作为“马哲原理”的应用或例证哲学。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马哲原理”的中国化不是一个概念,二者不能等同视之。正是因为“马哲原理”坚守非中国化的世界化原则,使其构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矛盾的主要根源。“马哲原理”中国化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结构矛盾由对立走向理论生态和谐的必然。

二、改革的方向不是“去原理化”,而是“中国化”

面对“马哲原理”的弊病和困境,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用“哲学导论”或“哲学概论”取代现行的“马哲原理”,事实上出现了一些这类的自编教科书。这种观点姑且称之为“去原理化”,其目的在于提高哲学的学科教育水平,深化其哲学内涵和强化其哲学修养功能,弱化其意识形态和知识教化功能,即所谓的“转识成智”,由服务于政治的知识哲学回归真正的爱智哲学。这种解决办法有一定可取之处,但根本的问题在于不能取消“马哲原理”。“马哲原理”的合法性根源于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意识形态的国家,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我们社会发展的根本利益所在,因此不能因噎废食。这里的问题实质还不是一个称谓的简单置换,而是排挤、限制甚至根本取消“马哲原理”。这种解决办法只能是进一步地让哲学的教学远离现实完全遁入纯粹的精神王国。这种哲学教学所导向的不可能是化理论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的哲学诉求,因而不仅没有面向实际特别是中国的现实需要,而且与国情不符,也不可能行得通。另一种观点就是“后原理”化――“首先要转向以原著为根本的治学方向,实行教、研、学以读原著为主,以其他为辅”,“头脑要与实践同行”,“需要大力提供创造性并反对教条主义”[1]。这种方案的目标在于解决现行的“马哲原理”教科书中马克思缺席和对马克思原典的扭曲与变形的状况,有其合理性。但是,其问题又在于“马哲原理”仅仅局限于读懂马克思是远远不够的,虽然它必须体现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如果要忠实于马克思原典,那重点不仅在于将其再现于“马哲原理”中,而在于将其当代化特别是中国化,让马克思与时代同行、与我们共在,实现对现实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切实的理论观照。“马哲原理”以读原著为主,固然能够从马克思那里得到深刻启示,但并不能顺理成章地将马克思原著的历史背景由19世纪的革命和战争的西欧跃进为21世纪的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中国和世界。如何与我们的现实世界深层次地内在对接,便成为真正的难点和关键。问题由此翻转过来,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应该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其研究的成果及其理论的体系化就应该是符合现实需要的“马哲原理”,而“马哲原理”的中国化也就成为一种现实需要和可行的选择。

“马哲原理”的教学界则普遍认为,“马哲原理”教学的现实效果不理想,固然有教科书的诸多问题,但教师自身的素质特别是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的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种看法似是而非。“马哲原理”承担着意识形态、哲学学科和教学实践的多重价值目标,要把这三者很好统一起来是不容易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确是将三者统一起来的重要环节。我们通常对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解是,比较抽象或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比如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在教学环节都要以现实世界中的实例来印证某一教学内容,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消化。这种做法对提高教学效果毫无疑问是有益的,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特点。但是,“马哲原理”的教学所要求的理论联系实际却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有根本区别,虽然“马哲原理”的教学并不完全排斥举实例的理论联系实际。“马哲原理”的理论联系实际不是狭义的,而是与原理体系内在一致的理论联系实际,因而它就不是单方面的教学要求和方法,而是理论体系的内在性要求和特质,即“马哲原理”的内容是理论自身与现实生活实际的内在同一。而要实现这种同一,要求理论仅仅“联系”实际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理论自身的当代化现实化生活化通俗化。因此,长期以来机械地强调“马哲原理”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实质上是“马哲原理”自身没有中国化现实化的内在矛盾外化的扭曲反映。与其说“马哲原理”的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不如提“马哲原理”自身要实现中国化。当然,即使已经中国化的“马哲原理”及其教学,同样也完全不排斥针对具体的理论内容的实例,“中国化”的实质是基本内容的中国实际化。

中国化是“马哲原理”保持科学性与实践性内在统一的现实选择,只有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哲学原理教学,才能避免抽象空洞的意识形态说教,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切实统一起来,真正起到树立科学世界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提高哲学修养、转识成智、化理论为社会主义实践的实际功效。改革以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科学性视为根本特性,不同程度上忽视其实践性。虽然不是完全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但科学至上的“马哲原理”观念使其实践性服从于科学性而变得抽象化,而其科学性由于缺乏实践性的历史张力也成为抽象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性实际上是“敌视人”的。改革以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转而重视实践性,形成了实践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阐释,解放了思想,也解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然而,新的问题是将实践性置于科学性之上,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阐释则是流于随意和散漫,其科学特性反而越来越模糊。“马哲原理”教科书较大幅度增加了实践观的部分,其哲学基础的确得以丰富和巩固,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及其整体性阐释无论是在内容、结构和体系设计上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教育在缺乏科学性的基础上是难以内化为人们的理想、信念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因此,对于“马哲原理”的中国化来说,仅仅是形式化的中国化看似适应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需要,实则是不彻底的。只有哲学实质上的中国化,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真正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需要,才能使接受者感受到共产主义理想中国化的现实性,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真正统一在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化信念才能真正树立起来,成为一种自觉需要。只有“马哲原理”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实际内容,才不是抽象的,才能真正起到转识成智、化科学世界观为思想方法论进而化为自觉的实践观念,最终化为社会主义的实践力量。只有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化的哲学原理,才能将科学功能与意识形态功能融为一体,避免抽象化的理论陷阱。

三、“马哲原理”中国化的现实可能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实践在“冷战”结束后越来越明显地成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基本实践形式,而全球化的主导力量仍然是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化实践的历史情势在可见的未来还不具备条件。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实践和学术研究具有现实的合理性,作为“原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应该适应民族化的社会主义实践要求而与这一现实需要相吻合,完成自身的理论转型。固守世界革命时代的“马哲原理”,只能与这个多样化的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现实世界越来越远离,这在理论上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世界的历史使命也是不相符的。更何况,在社会主义还未成为普遍的现实以前,这种原理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地具有科学感召的理论力量,它的主要功能在于激起人们的革命热情和共产主义理想,因而理论的抽象性根源于理论自身的科学性。在社会主义已经成为实践的历史条件下,“马哲原理”的科学性具有了直接现实性的实践基础,深刻地观照与自身具有同一性的社会主义实践理所当然地是其理论使命,其历史使命也就相应地转变为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如何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思想方法和理论指导。因此,不关注具体的社会主义实践及其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马哲原理”只能是徒具虚名,其实名是“形而上学”。

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使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产生了不同于19世纪的全新认识,对其哲学上的反思需要“马哲原理”中国化。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的实践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中国化的理论认知与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基础上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怎样的内在一致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什么,等等,等待着哲学作出反思的回应。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时间还太短暂,哲学上的反思还因为没有历史长程的距离感而变得不可能或十分困难,故哲学应逃避火热的现实生活遁入抽象王国进行纯粹理论逻辑演绎,陷入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境地。实际上,哲学的反思并不是后思。[3](P117)历史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时刻要求与现实同行同在,唯有如此才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对现实的观照是其基本指向,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品质的基本常识。还有一个相对照的事实,即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典著作《实践论》、《矛盾论》,正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革命斗争经验和教训的哲学升华,这段历史也并不长。可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行像《实践论》和《矛盾论》那样的哲学总结,是理论发展的现实需要,也符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律。我们认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期待中的“马哲原理”的中国化理论体系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新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以及其他现代西方优秀文明的中国化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化的新形态的建构奠定了丰富的经验材料基础。这正如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近代法国的历史学理论等都构成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的直接经验科学分析材料一样。“马哲原理”的中国化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科学性具有坚实可靠的思想基础。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形态的不断推陈出新,为“马哲原理”的中国化奠定了一定的现实基础。

最后,“马哲原理”的中国化正是当代世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方法看以全球化为扩张形式的资本主义,以中国为方法看整个世界和人类的合理选择。如果整个世界的革命情势的消退让人们似乎越来越看不清人类解放的前途的话,“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却给了人以鼓舞和信心。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经验”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构想之间具有内在的同一性[4],世界期待中国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能为解决全球的现实问题和人类的长远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以中国作为方法、以世界作为目的,或者中国和世界互为方法和目的,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类在21世纪的发展趋向和理想构图的现实参考。中国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解决贫困问题的经验,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将对整个人类世界具有重大的积极的现实意义,带领人类走出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惯性”和困境,实现和谐世界。朝着共产主义方向迈进,将仍然是人们的可理解和可把握的现实期待。因此,“马哲原理”中国化也是实现其世界化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胡为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现状、与前景――一种走向“后原理”的探讨[J].哲学研究,2005,(1).

[2]朱荣英.谈谈如何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然性问题[J].天中学刊,2001,(1).如何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意义[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方法论;陈先达文集;启示

[中图分类号]B-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6)12-0022-04

在新的时代与历史条件下,怎样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必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认识和明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立场、方法,直接影响到这个重要课题研究的效果。《陈先达文集》(1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以下简称《文集》,下引仅注卷本及页码)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借鉴。就其方法论层面的启示而言,应当注意坚持如下原则。

一、问题导向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它的根本意义在于解决现实问题。现实问题既包括长期以来一直为学界和社会争论的重大理论问题,也包括国内外一直关注的实践问题,而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又往往是交错在一起的。所以,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理论水平往往体现在其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把握上。纵观整套《文集》,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生活随笔,都体现了问题导向的方法论原则。问题导向主要表现为现实问题、结合意识和真理问题的导向,只有把现实问题、结合意识和真理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功能。

多年来,陈先达教授始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关注现实,把理论问题和实践中的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在20世纪中后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包括抽象的人道主义、异化理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关系、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西方马克思学等,当时国外学者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中占据着关键地位。陈先达教授认为,“马克思早期思想的评价问题、马克思的历史观及其形成的实际历史过程,或人道主义、异化问题,等等,这都是世界性的难题”[1],在对以上难题进行详细研究后,他明确指出:“把所谓青年马克思同老年马克思对立起来,或者把唯物史观归结为抽象人道主义,或者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不主张一种人道主义,都是片面的。”[2]由此体现了他鲜明的学术态度。他不仅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还把这些理论运用于对现实生活的分析,以实践检验理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转型加快,各种问题,如贫富差距、腐败、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生态破坏、食品安全等问题,导致不少人质疑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但在陈先达教授看来,这些问题不仅发生在中国,也发生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只是“尽管历史发展有相似现象,但不同社会中对类似现象的处理方式和后果都不尽相同”[3]。他以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提出了一系列对于我们辨识当代问题具有重要参照价值的观点。

结合意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若干体现自觉结合的意识。陈先达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存在于结合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存在于结合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威力也存在于结合之中。在中国坚持结合,当然是与中国实际结合。这种结合的实质,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者的统一。”[4]由此可看出,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结合意识是高度重视的。在《文集》中,陈先达教授提到多方面的结合,如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结合、哲学和生活的结合、传统和当代的结合、民族和世界的结合、中西马的结合等。他指出,就根本特点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但是这种结合不是融合,尤其在思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上,这种区分更加重要。从大的范围讲,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哲学与文化的关系,从产生的土壤看则是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关系,如果是融合,对两者的发展都不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也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结合比融合更加适合处理两者关系。由此,他认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由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导向正确,马克思主义由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而更具有中国特色”[3]292。

除了关注现实问题和结合意识,还要重视真理问题。自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之后,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和“破产论”的喧嚣一直不断。陈先达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揭示的真理不会过时,“在当代,除马克思主义之外,没有哪种学说能对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理论和方法上提供既有科学性又能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体系。”[3]28真理没有新旧之分,“真理的有无问题、真理的客观性问题,不是一个纯思辨的形而上的问题,而是一个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5]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发现,“当前,一部分青年人的所谓信仰危机,突出地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其中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冷淡。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理解,不感兴趣,甚至拒斥”[6],作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理论工作者,都应对此怀有某种忧虑。

由于作者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去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问题,因而使所有的论点都有一个问题基础。这个“问题导向”思想方法的精髓就在于正确处理好现实问题、结合意识和真理问题的关系。只有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坚持好问题导向的原则。

二、高度统一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与马克思主义者是不一样的概念,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不一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者一定坚信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如果以研究马克思主义为职业,但不相信马克思主义,就可能会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道路上产生“灵肉分离”的问题。陈先达教授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又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在他身上,这二者是统一的。具体来看,这种统一体现为以下三点:

其一,专业、信仰、职业的高度统一。在《文集》第14卷的序中,陈先达教授说:“我是1953年国家用一整列火车从上海输送到北京的应届毕业生中的一员”,从此以后“就与马克思主义结缘,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教马克思主义哲学”[7]71。可见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专业,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为职业,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文集》的每一卷都展现了他在不同时期所思考的主要问题,从人道主义问题、异化问题,到后来的市场经济问题、普世价值问题,再到历史唯物视域的财富观、历史的科学评价。透过《文集》,我们可以看到具体问题虽然变了,但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始终没有变。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8]《文集》第1卷是《走向历史的深处》,这部著作体现了陈先达教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彻底掌握,奠定了他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观察和分析问题的理论基础。正是具备了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功底,他才能对人道主义、异化问题、价值观等问题提出独到见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理论做出进一步发挥。当然,正如他说“我不敢自吹自己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我信仰马克思主义。不管国家遇到多大困难,我个人遭遇如何,我虽然也有过困惑,有过苦恼和迷茫,但从根本上说,我没有动摇过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信仰。”[7]71他在“既姓马,也信马”的道路上虽也有过困惑,但他始终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其二,治学和为人、教书和育人、理论和实际的高度统一。陈先达教授在从教60年的过程中,治学态度严谨,为人谦虚,因此深受学生和同行尊敬。“古代哲学家有对话体,对话体也可以看做聊哲学”[9],《文集》第13卷《散步・路上》,就是他c学生在散步途中一起“聊出来”的哲学著作。如果不受学生尊敬,不具备谦虚的品质,散步的路途中就只能产生一种声音,不可能产生对真理真诚的对话。陈先达教授认为,“要想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必须啃硬骨头,敢碰现实中的困难问题”[10]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教学和研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在专业人才培养和各类人才哲学素养的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他能够把治学和为人、教书和育人的关系处理好,这里当然离不开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这里讲的理论和实际的关系并不是之前所强调的结合问题,而是在治学为人与教书育人的语境下讲的,它表现为《文集》对许多文史哲的综合,强调基本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这是《文集》,尤其是生活随笔诸卷的一大特点。作者熔文史哲于一炉,用实际的例子说明抽象的哲学理论,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原则,因此,有的学者把《文集》称为史论结合的典范。

其三,科学性、阶级性、意识形态性的高度统一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但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者和理论家们为这个理论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工人阶级科学世界观的根本性质来理解和评价陈先达教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是非常必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学说,它随着实践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同于其他学说,它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是指导无产阶级运动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以批判态度对待各种维护剥削阶级利益的学说。它始终坚持党性原则,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纯洁性,反对各种曲解和攻击马克思主义的学说。”[1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具有共性和普遍性,但不同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历程的研究自然也具有个性特征。陈先达教授认为,“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文章风格,以及独具特色的范畴体系”[12],因为哲学如果“没有生命的搏动,没有生活的体验,没有个性,只有纯逻辑的推论,这种哲学肯定是枯燥乏味的。”[13]可见,他提倡的是一种共性与个性的平衡。

哲学是以思想的方式体现的人类文明成果,如何将其内化到个人的生命中来,不同的哲学家、教育家有着不同的境界。透过以上三个高度的统一,我们看到,陈先达教授把自己的人生信仰和学术高度的融合在一起,实现了这三者的高度统一,从而能够用学术生命体悟时代、体悟生活、体悟中国、体悟世界。

三、文风质朴的原则

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第5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基本推进路径

“文化是大众的,因而是民主的。它应该是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施者是广大人民群众,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可以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来发展壮大。在如今中国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紧要性,以便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含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概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哲学理论。在学者眼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化繁为简、由抽象到具体的一个过程。[1]其中“大众化”的“大众”,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本由少数人理解并掌握到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并掌握的一种文化的一个过程,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一般人民群众所共有的文化,而不是少数人才能掌握并拥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来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另一方面是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经历去丰富、去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根据现在我国社会的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主义革命的特性和广大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对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推进到广大人民群众中这个问题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最终开辟出了教育引导、文本传播、思想改造、媒体宣传、组织推进、制度安排等一系列相互配套且行之有效的基本推进路径。

二、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也要随着社会而发展。许多人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距离他们十分遥远,属于书斋里的学问、执政党进行形态意识的统治工具,而且已经过时,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2]还有些人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实是一种关于人类实践活动的概括性的科学,一直停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抽象理论的思想上,更无法看到其革命性和现实性。另外,由于历史原因,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和意义存在很多误解之处,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我国的社会活动中的实践难以尽如人意。因此,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具有一定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首先要更正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误解,端正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态度,在社会实践中让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重新认识和理解,让人们明白,马克思主义是经典的哲学思想,而且是可以在我国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正确深刻地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和含义,并认可它对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革命性和实践性。

三、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原则

如果要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首先要坚持一定的原则,这样更有助于确定研究的方向,了解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在社会活动中的实践意义。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研究要继续深入,通过社会实践来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关于思维、社会与自然发展规律的一种科学。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中,在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可以将抽象的哲学理论转变为通俗化的语言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诠释。第二,在积极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中,应该宣传其获得的最新成果,让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明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实践性,而且还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成果与当前的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去丰富和壮大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后,将社会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结合现在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观点以及立场,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处理好社会各方面的关系的同时,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路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根据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际需求,我国已经探索出一系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基本推进路径。以下我们主要把这些基本推进路径分为三个方面来进行简要的讲述。

1、把抽象的理论运用通俗化的语言来诠释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较为抽象化,很难使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并掌握。因此,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工作中,应使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语言来诠释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以便于广大人民群众对其进行理解。[3]例如,在进行文本宣传时,采用朴实的文字、大众的语言、日常的题材来诠释科学的理论,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接受的过程中不会感到哲学理论的晦涩难懂。另外,在此过程中,应当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庸俗化的尺度,避免走向庸俗化,进而破坏广大人民群众心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印象。

2、用大众化的哲学指导社会实践

推进马克思哲学理论大众化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适应当今社会生活的发展,因此,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工作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以便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用大众化哲学进行指导社会实践工作,马克思指导实践工作的关键也在于此。所以,如果想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更加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充分发挥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只有将其与社会实践互相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进程快速前进,不知不觉之间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3、多种宣传方式共存

随着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方式也越来越多。若要快速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要接受多种宣传方式。根据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使用不同形式的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工作更进一步。首先要考虑到各个阶层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理解能力以及思维方式等,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将晦涩难懂的理论与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起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宣传,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真正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的思想文化,真正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

马克思曾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因此,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必须的。然而,推进我国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即使当今一些学者已经研究出一些基本推进路径,在实践的过程中,其间必然要经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时期。

【参考文献】

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第6篇

1.从伊壁鸠鲁的愤怒到普罗米修斯的誓言——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宗教批判背景分析

2.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探源 

3.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哲学拯救与宗教批判  

4.对新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一类引用及其注释的讨论 

5.伊壁鸠鲁哲学的现实指向与马克思自由观的奠基——重读马克思博士论文

6.论马克思博士论文对黑格尔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7.哲学“软着陆”的初体验: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革命逻辑与创新精神 

8.国内学者研究马克思“博士论文”成果综述 

9.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本体论问题

10.“自我意识”的意义论内蕴: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哲学视野 

11.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独特理论贡献——对黑格尔的超越及自我意识哲学的新突破 

12.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正义思想探析

13.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综述

14.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马克思博士论文述评

15.自我意识旗帜背后的辩证法光辉——重读马克思博士论文

16.原子与自由——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学解读

17.从“自由的反面”到“自由这个对立面”——从马克思博士论文两个版本的翻译差异看对偏斜概念的理解差异

18.市民社会: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哲学本体论诠释

19.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文本解读方法论探析 

20.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伦理向度——兼论其与近代契约论的关联

21.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哲学立场论析 

22.主体性“自我意识”逻辑的初步建构——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思想导读

23.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探析  

24.马克思《博士论文》与恩格斯《谢林和启示》之比较

25.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的政治诉求

26.论“自我意识”的政治学况味——马克思《博士论文》续探

27.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政治哲学思想探析 

28.自我意识:从封闭走向开放——论马克思博士论文对黑格尔思维方式的批判 

29.黑格尔辩证法在马克思博士论文理论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析 

30.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哲学立场及其与鲍威尔的潜在差异——兼与罗燕明同志商榷

31.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本体论思想初探

32.论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三重向度——兼论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基本差异

33.读马克思博士论文所得 

34.论马克思博士论文中人的解放维度 

35.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启蒙意识初探

36.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实践哲学理念 

37.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综述  

38.马克思博士论文写作背景研究  

39.谈当前马克思主义学科博士培养的几个问题  

40.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伊壁鸠鲁哲学

41.马克思博士论文之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旨趣 

42.浅论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哲学立场 

43.自我意识是一个伦理原则——马克思博士论文伦理思想探析

44.自由的追寻与自我意识哲学的局限——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展开逻辑与思想史定位

45.自由的张力——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理论诉求

46.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时间性视域 

47.自我意识是一个伦理原则——马克思博士论文伦理思想探析 

48.马克思《博士论文》自由思想探微 

49.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中的主体性维度——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思考

50.是地道的唯心主义哲学还是唯物史观的秘密诞生地——马克思《博士论文》与唯物史观的创立  

51.自我意识哲学的界限与哲学的出路——简论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动因及体系原则

52.马克思对哲学信念与共同体的反思——对马克思博士论文解读

53.试论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哲学观  

54.从理想性到现实性——论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向度 

55.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我意识观初探 

56.自我意识自由向现实自由的转变——马克思博士论文自由思想的解读 

57.试论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伦理思想

58.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原子论批判思想 

59.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人学思想解读

60.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现实实践性探析

61.青年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德国浪漫主义思想 

62.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批判逻辑演进——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63.普罗米修斯意象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实践吁求

64.被异化的“自我意识”与被照亮的思想未来——马克思《博士论文》辩证思想解读

65.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旨趣 

66.隐蔽的谢林批判——马克思《博士论文》旨趣新探 

67.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我意识观初探

68.理想与现实的双重变奏——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 

69.马克思《博士论文》的自我意识哲学观探析 

70.马克思早期正义思想的萌芽与发展——从《博士论文》到《莱茵报》

71.对马克思青年时期著作意义和价值的再思考——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例

72.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关于伊壁鸠鲁的原子偏离运动学说

73.原子世界的哲学原则和结构——马克思“博士论文”解读

74.青年马克思政治思想分析——以博士论文和《莱茵报》论文为例 

75.从马克思博士论文窥新闻契约思想 

76.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哲学观探析  

77.走出浪漫主义的端倪:重新解读马克思《博士论文》

78.哲学的出路——读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笔记 

79.马克思对自由概念的本体论证明——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一得 

80.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关系问题──马克思博士论文和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比较

81.现代自然科学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论偶然性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与作用

82.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探微

83.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黑格尔哲学立场论析 

84.哲学作为一种救赎方式——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哲学思想解读

85.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观探析 

86.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意蕴探析

87.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新唯物主义”萌芽

88.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继承与超越——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例

89.“Idealismus不是幻想,而是真理”——马克思“博士论文”解读

90.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哲学思想初探

91.青年马克思的物质观——以“博士论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例

92.作为实践的哲学与世界的哲学化——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哲学思想研究 

93.学生时代马克思人学思想溯源——对《中学作文》和《博士论文》的探究

94.马克思《博士论文》关于哲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的论述

95.主体性、客体性与唯物主义的两个派别——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

96.试论马克思对黑格尔逻辑学的创造性转化——以马克思《博士论文》为例 

97.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构境论历史思维研究  

98.感性是时间的家——从马克思《博士论文》谈起 

99.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契约思想研究 

100.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关于哲学本质的思想  

101.马克思人权思想的起点——《博士论文》所蕴含的人权思想研究

102.《博士论文》:马克思空间思考的重要起点

103.从感性遮蔽理性到理性解构感性——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启迪

1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定量分析

105.为新时代觅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马克思《博士论文》探微

106.马克思《博士论文》原子概念的辩证法解读 

107.《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的实践观

108.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历史主体理论的创造性研究

109.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运用的实证分析

110.自我意识哲学探源——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一点思考

111.马克思《博士论文》辩证法思想初探 

112.马克思作为革命民主主义者眼中的市民与市民社会——从《博士论文》至《莱茵报》时期

113.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看他的异化观 

114.青年马克思的人学思考之变迁——从《博士论文》到《德法年鉴》时期的文本解读

115.马克思的自由宣言──《博士论文》解读

116.一部充满辩证法理论光辉的杰作——读马克思《博士论文》 

117.哲学在与现实相互作用中深化发展——读马克思《博士论文》

118.自我意识的能动原则──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一点思考

119.具体的自我意识与定在的自由——论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超越

120.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经典、当代与中国化——兼评何志钧博士等著《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从经典到当代》

121.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的反思——鉴传今博士访谈录 

122.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逻辑进程——从《博士论文》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123.卡尔·马克思:自由之子——大卫·利奥波德博士访谈(之一) 

124.自由何以可能——马克思《博士论文》解读 

125.如何定位赫森科学史的马克思主义方向——兼与唐文佩博士商榷

126.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自由的诉求 

127.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初步形成——从博士论文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28.《博士论文》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  

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第7篇

20世纪末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出现了新趋势,人们开始对传统研究范式不断进行反思,因为在一定意义上,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创新在于其研究范式的发展与创新。马克思哲学研究范式是否恰当,直接决定马克思哲学的研究水准。创建中国马克思学就是要在对原有研究范式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之上建立一种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新范式。

一、中国马克思学是对西方马克思研究范式的扬弃

20世纪20年代,在列宁支持下的梁赞诺夫,就率先提出了“马克思学”这个概念,并且率先开始了创建马克思学的奠基工作,梁赞诺夫提出马克思学这个概念,旨在强调要用严格的科学态度去研究马克思,研究马克思的文献与思想、理论与实践,使之成为一门特殊的、严密的科学。粱赞诺夫把构建马克思学、创立国家乃至世界的马克思学研究中心,作为苏联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的主要任务。他围绕这个中心目标,开展了大量的科学工作、编辑工作和组织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苏联的马克思学并未真正发展起来。使马克思学成为西方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种主要范式要归功于法国学者米里安,吕贝尔,他明确用其来命名自己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后,马克思学在法、德、英、美等西方主要国家逐渐兴起。而在前苏联学术界,20世纪70年代后,马克思学在苏联逐渐成了-中性概念,人们讲“苏联马克思学”时是肯定性的科学概念,讲“西方马克思学”时则是否定性的意识形态概念,即西方马克思学是一种意在与马克思主义对立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当这一概念从苏联传人中国后,则完全变成了一个贬义词,并且这种状况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整个世界格局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多样化已经成为一个事实,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源于苏联的僵化的教科书式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正因如此,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对传统教科书式的研究范式进行反思,创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被提上日程。在这种情况下,西方马克思学成为学者们积极关注的对象,他们逐步走出苏联意识形态的樊笼,以更为开放的心态面对西方马克思学,在对西方马克思学的关注和评判中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一方面对于西方马克思学的错误观点进行了严厉批驳,另一方面打破了僵化的传统研究模式,主张重新为马克思学正名,还其以马克思文本研究的本来面目,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和呼声。在《马克思学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新奠基一马克思哲学新解读的方法论导言》一书中,王东教授明确提出:要创建既不同于原苏联也不同于西方吕贝尔等人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学。“中国马克思学”主要是针对苏联马克思学与西方马克思学而言的,意在强调这是中国人独立研究、自己创造的专门研究马克思的一门学问。它不仅要学习借鉴“西方马克思学”、“苏联马克思学”,而且要扬弃超越“西方马克思学”、“苏联马克思学”,包括五层独特涵义:

一是强调这是我们中国人独立进行的马克思学的一切有益成果,又不拘泥于他们的理论框架与基本思路,而是力图独立研究,在世界历史范围内成一家之言的。二是强调我们必须超越“以恩解马”、“以苏解马”、“以西解马”三种流行的解读模式,采取“以马解马”的全新解读模式,这就要求我们不是通过其他人的理论框架,而是直接面对马克思,把马克思本人文本与思想,作为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思想源头。三是强调我们将努力发掘中国古典解释学的思想宝藏与方法宝藏,并把它与近现代西方解释学、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熔为一炉,在解释方法上凸现时代精神与中国特色。中国解释学传统深厚独特、源远流长,完全可能使我们在构建马克思学,尤其是解读、发展马克思哲学方面,比起西方人、俄国人来说,达到后来居上的效果。四是强调我们今天对马克思的解读,不能亦步亦趋地追随“西方马克思学”、“苏联马克思学”的思想足迹,而是要独树一帜,独辟蹊径。在马克思哲学解读方面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五是强调我们所作的解读,是和我们所处的时代特点与民族特点相结合的,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理论铺垫的基础工程。

二、中国马克思学是对传统研究范式的批判性反思

尽管国内对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路径和治学方法多得令人眼花缭乱,但是从范式的角度来看,大致有如下三种:原理解释研究范式、比较与对话研究范式、文本解读研究范式。

所谓“原理”,它意味着某些哲学问题比别的哲学问题更为基本,因此也更为恒定和重要。它将自己建立在一种无时间性的、永不变化的理性之上,或者至少假设理性(范畴)的形式属性不可改变。原理解释范式承袭于前苏联教科书的研究和学习模式,是学者们对原有意识形态色彩的、主要是理论宣传或在课堂上宣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概括。原理解释范式浓缩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如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和原理,以及实事求是、辩证法等。它的历史地位与历史价值不能被完全否定,从特点和作用上来看,它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普及提供了一些通俗易懂、易于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熟悉的教材和读本,一些易于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相联结、相沟通的应用哲学范本。但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原理解释范式的局限性开始显露出来。它逐渐凝固化为一成不变的、超时空的哲学范式,其特点是非反思地确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真理性,各种教科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仅仅变现为用不同历史时期的事例来论证基本原理的正确性。这样,基本原理演变成为干巴巴的政治教条。虽然它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哲学智慧精华,但实际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虽然它一再声称要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但事实上,教科书哲学的内容多年以来并没有实质性变化。它以穷尽了一切真理的面目出现,人们只能对其“照着讲”,而不能“接着讲”,以致人们因为原理的僵化而越来越反对它。不言而喻,这也使后马克思主义者与那

些坚执背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想氛围具有了某些相关的理由。因而,中国马克思学提出我们要回到马克思,直接面对马克思,把马克思本人文本与思想,作为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思想源头,结合时代特征,在马克思哲学解读方面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

比较与对话研究范式是一种通过同中国哲学、其他西方哲学的比较、对话来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式。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我国哲学研究和教学中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三大专业学术领域,形成了哲学作为一级学科下面的三大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实践的、开放的哲学,在其产生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就批判地继承了包括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人类文明成果。因此,它在随着实践而发展的时候,也应该继续批判地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但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优良传统没有得到继承和发扬。在“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下,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对象,研究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就是为了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批判的资料。事实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关系的这种错误理解。不仅限制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研究,而且也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正常进行。随着“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恢复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在哲学研究中,对待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研究的错误态度得到了纠正,出现了三大学科平等发展的新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西方马克思学成为学者们积极关注的对象,他们逐步走出苏联意识形态的樊笼,以更为开放的心态面对西方马克思学,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但是,一些学者虽然摆脱了教科书的阴影,却陷入了由西方马克思学所构建的更为精巧的意识形态陷阱中,对其潜在的危险缺乏认识,从而全盘接受了它所提出的观点。尽管西方马克思学一再标榜自己的学术性和超党派性,但实际上“西方马克思学要取得的是解释、评价和发挥马克思理论的专利,攻击的是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鉴于此,中国马克思学提出不能亦步亦趋地追随西方马克思学的思想足迹,而是要批判地借鉴西方马克思学的有益成果,要独树一帜,独辟蹊径,使之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文本研究范式就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文本的研究和诠释来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范式。马克思生前在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写下了大量的著述,为后人了解、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文本依据。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传播和发展、随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理解、解释和运用的出现,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文本的问题也就产生了,并成为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实际上,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直在谈论着这个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本研究和解读的方法论思想。长期以来,在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领域,由于客观和主观的条件的限制,文本研究范式未受到足够重视和应有尊重,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全集不全”,“以苏解马”等。现在亟待弥补和加强,这是一种十分必要的“补课”。所以,中国马克思学提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本人文本解读作为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基础。

三、中国马克思学是传统文本解读研究范式的回归与超越

国内许多学者认为中国马克思学等同于文献考证,是一种对文本的过度崇拜与迷信,是一种文献学意义上的“原教旨主义”情结,因而是一种马克思哲学研究范式绝对化的唯一可能的范式。这无疑是对于中国马克思学的一种误读。

中国马克思学强调马克思文本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在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中,文本研究未能受到足够重视和应有尊重,现在亟待弥补和加强。事实上,无论是原理解释研究范式,还是比较与对话研究范式,都必须以马克思文本研究为基础。马克思文本研究对于准确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思想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前提,因而是必要的和重要的。马克思哲学的研究离不开文献学事实和资料的支撑,例如著作的先后时间顺序、写作的确切时间、笔迹的特点,以至编纂学和年谱之类的信息,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针对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国内对于马克思文本研究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提出要重新把马克思本人文本研究摆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础地位。它要求学者们对马克思哲学及其文本进行精确的文献考证,以澄清在马克思主义研究过程中所出现的对于马克思思想的曲解与误读,从而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二是由于太注重原理解释研究而缺乏对马克思哲学及其文本进行足够的研究。以致让人们觉得许多“原理”似乎已经被人们开掘得太厉害,其中几乎所有的进展好像已被耗尽、已被人们尝试过了,马克思已经过时了。因此中国马克思学要求对马克思哲学及其文本做出深入系统开掘,提出一系列新观点和新思路,作为源头活水。三是文本研究是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直所重视的。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是在党培育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指导下进行的,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要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对经典著作的研究过程中强调不能断章取义,而要掌握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因此,中国马克思学强调文本研究的基础地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于传统文本解读研究范式的创造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