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4-03 09:55:40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第1篇

(一)从市场需求来看,表现出供大于求,毕业生普遍感觉就业压力大

笔者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近年来,西部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虽然没有低于平均就业率,但市场需求情况不容乐观。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普遍反映明确表示需求“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信息极少。以广西大学为例,2008—2010年三年中到学校招聘的用人单位中明确表示需求“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不到5家,没有一家企业明确表示需求“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各招聘会、就业双选会上,需求“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招聘信息几乎是绝无仅有。毕业生求职、应聘主要是针对对专业无限制的信息,甚至有部分毕业生表示求职成功是通过自己本科的专业应聘,与研究生所读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无关。从总体情况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市场需求是供大于求。通过对西部5所高校的抽样问卷调查,90%以上的毕业生感觉到就业压力大。

(二)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学校,工作岗位主要是高校学生辅导员

根据对西部两所高校2008届、2009届的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的流向主要是:有3%的毕业生升学读博,4%当公务员,88%到学校,到其他事业单位的3%,到企业工作、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有2%,就业去向主要是学校。到学校就业的毕业生,工作岗位主要是担任高校的学生辅导员,只有极少数担任教务员或教师。这样的就业流向情况,对该专业的在校学生造成了十分矛盾的心理:他们既“趋之若鹜”又“无可奈何”,同时充满了焦虑与不安。到高校工作是该专业的学生非常乐意的职业追求,但也是他们“无奈的选择”,因为其他单位对该专业的需求可用凤毛麟角来形容。因为就业选择空间小,就业竞争激烈,他们为之充满了担忧与焦虑。

(三)专业的就业竞争力不明显

学生在择业就业感觉到没有明显的专业优势:一是从就业市场的需求情况看,对口需求“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就业信息很少,毕业生求职针对的需求信息一般是“教育类相关专业”,这与其他教育类专业的毕业生相比,没有特殊竞争力;二是从专业技能来看,毕业生感觉到在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与其他教育类专业相比泛而不专,在管理类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无法象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等管理类专业那样有较成熟的理论范式与相对严密科学的逻辑体系,更无法象经济类专业那样,有着独立的范畴和其他专业领域无法替代的专业技能,毕业生感到自己所学的专业只是从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三个知识领域各取一点作为“拼盘”,而并没有结合为一个学科特色鲜明、就业竞争力明显的专业。

二、影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

(一)学科建设的问题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是一门极不成熟的学科,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争议。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把原来的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合并组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归入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规定可授予管理学或教育学学位。教育经济与管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同时它目前还是一门极不成熟的学科。表现在其学科体系还未完整地构建起来,在研究范式上还未形成自己的风格,学科队伍还未形成应有规模,学科归属问题还未得到统一。有的高校将其置于教育学院、教育学系,有的高校将其置于管理学院,有的高校将其置于高等教育研究所中,还有的同时放在几个学院中。如:广西师范大学是将其置于“教育科学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将其置于“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陕师范大学将其置于“教育学院”;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云南大学将其置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大学是将其分别置于“教育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将其置于“高等教育研究所”。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诞生后,关于其学科归属问题一直难以确定。就如学者杨天平说的“:我们知道,教育经济与管理是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迭合而成的学科。豪无疑问,其直接的上位学科也应是这两门学科,而其间接的学科归属则应是经济学、管理学和教育学,或者应该由这3门学科共同构成其最大的属学科。但国内政界和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看法并不一致。在官方文文件中,将其归属于管理学,其一级学科为公共管理;而在学术界,则将其归类于教育科学。”

(二)专业特色不明显

就业竞争力应是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所拥有的独特的、不易被其他毕业生模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因此,专业的特色对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专业特色的重要性尤其突出。但通过分析西部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情况,感觉该专业的专业特色并不明显。

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来看,主要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学、教育法学、教育政策分析、比较教育管理、教育评价学、教育决策与管理研究、教育社会学、管理学原理、西方管理思想史、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统计学与统计软件、西方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财政学等。虽然该专业中有一些诸如“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方面的课程,但正如某些学者所说“: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目前尚不成熟,如教育经济学也只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很小的一部分———人力资本理论———衍生出来的,迄今未能充分运用经济学研究的独特思维对教育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展开深入系统合面的研究,不但缺乏独立的范畴和相对严密科学的逻辑体系,而且还缺乏独立的、完整的理论。”、“教育管理学也是一样,至今并没有形成所谓的‘理论范式’”“、作为由其二者合并而来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更显幼稚。”

(三)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教育经济与管理的硕士授予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目前,该专业不仅在师范类院校、综合类院校有设置,近年来逐渐扩展到理工类院校、财经政法类院校,甚至扩展到农林类院校。

在《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2007~2008》中显示,2007~2008年全国共有85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教育经济管理专业参与排名,按培养单位的学科实力依次为5个等级,“A+”为重点优势学科的单位,即排在最前面的5%的培养单位,“A”为优势学科的单位,占单位总数的15%,即排在6%~20%的单位;“B+”为良好学科的单位,占总数的30%,即排在21%~50%的单位“B”为一般学科的单位,占总数的30%,即排在51%~80%的单位,“C”为较差学科的单位,占总数的20%,即排在81~100%的单位。西部地区高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没有一个排在4个“A+”单位中;在13个“A”单位中仅有1个(西南大学);排在25个“B+”单位中有6所(广西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以上数据表明,在全国85个设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单位中,西部12省有7个高校是排在前50%的。在《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2009~2010》中显示,2009~2010年全国共有96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教育经济管理专业参与排名,将各培养单位的该学科竞争力依次分为5个等级,用5、4、3、2和0分别取代A+、A、B+、B和C。西部地区高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没有一个排在4个“5”单位中;在15个“4”单位中有3个(广西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在29个“3”单位中有4个(四川大学、广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以上数据表明,在全国96个设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单位中,西部12省有7个高校是排在前50%的。

从专业竞争力排名看,西部地区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与中、西部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培养质量上仍要下功夫提高。近年来,中部、东部高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到西部高校应聘高校辅导员的很多,而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到中部、东部地区竞聘成功的比例却很小。

(四)生源的问题

西部高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有以下几个生源特点:

一是入学门槛低,学生结构复杂。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原专业没有限制,比较容易考取,所以入学门槛低,有些学生是把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作为获取硕士学位的,跨专业报考人数所占比例大,很多学生本科时并没有“教育学”或“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专业背景,因此学习该专业的理论功底、学习兴趣都有待商榷。

二是女生人数偏多。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女生人数比例大,以广西大学为例:历年毕业生中男、女生比例为:24:76。女生就业难是众所周知的就业状况,女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往往正是婚育高峰期,这成为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招聘录用的原因。

三是年龄偏大。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工作几年后才选择读研的,因此他们毕业时已超过30周岁。目前许多高校招收高校辅导员要求年龄不得高于30周岁,因此对于这些“高龄”的研究生来说,就业的空间、就业的选择都缩小了。

四是就业观念中存在求稳心态的学生比例大。女生人数偏多、年龄偏大等因素,使得该专业毕业生在择业时“求安定、求稳定”的心态十分明显,通过调查发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倾向度主要是高校。择业倾向度主要是大城市的公办高校,占85%以上。在择业、就业观念上存在以下误区:就业期望值高,“求安定、求稳定”心态明显,毕业生的就业地区选择高度集中,就业单位选择高度集中,绝大部分毕业生把到首府城市工作作为择业的首选,把高校就业作为求职的首选,愿意主动到企业发展的学生廖廖无己,自主创业意识十分淡薄。

(五)就业市场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快速增长,而市场需求的现状却是:本科院校中的教学人员需要博士生才能胜任,高校其他管理职位一般很少直接从应届毕业生录用,高校辅导员职位竞争趋于白热化;职业院校一般需要技能型的教学人员;事业单位基本趋于饱和;企业需要的是专业性更强的经济类人才;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且在文科的专业中,相对于更注重写作能力培养的中文、新闻、哲学专业,相对于专业性更强的法律专业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毕业生显然处于劣势。就业市场需求情况很不利于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

三、提高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

(一)西部地区高校要厘清培养目标、挖掘学科特色、提高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建立仅有13年,还处于幼年阶段,学术队伍资源、师资队伍资源等都存量不足;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一门带有交叉性质的学科,学科体系还没有完整地建构起来。硕士研究生是社会的高层次人才。高校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只有将自己的所学用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才达到高校培养的目的。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产生与培养目标来看,该专业是适应市场变化而发展起来的,但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并不相符合,因此毕业生就业并没有体现出优势。

鉴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情况,高校首先要厘清专业培养目标,的加工整理工作应如何进行呢?笔者以本馆为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开设民族文献中心或民族文献阅览室

民族文献中心或民族文献阅览室可以把有关民族的图书、期刊、报纸等所有文献集中起来,专架陈列,供读者查阅。民族文献中心或民族文献阅览室是民族文献的主窗口,也是读者利用民族文献的主阵地,是民族高校图书馆民族特色的集中体现。如:我校就设有岩画与西夏文献中心及古籍、特藏阅览室。它们已经成为我校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所的主要资料陈列室和我校对外宣传一个窗口。

(二)重视二、三次文献加工

民族文献的收藏重在利用,其最终目的是既要保存好珍贵的文献资源,又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服务。因此民族院校的图书馆应该重视对民族文献的整理加工,编制二、三次文献,这样既有利于自己很好的了解本馆的入藏情况,又明确了以后的收藏目标;既有利于保存珍贵的文献资源,又使民族研究的专家学者及爱好者了解本校民族文献的收藏情况,提高了民族文献的利用率。例如:我馆近段时间对宁夏地区收藏的特色文献进行了调研,并整合成了宁夏特色文献书目(内部资料)。通过对书目的整理我们就发现我馆目前收藏的优势和不足,明确以后收集的对象和收集的范围。

(三)加强民族文献的数字化建设

在网络时代,民族院校图书馆在不断加强民族文献资源建设的同时,还应该着力进行民族文献数字化建设,力求形成纸质民族文献和电子民族文献齐头并进的馆藏格局。纸质民族文献数字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扫描。通过扫描作为信息的入口对纸质文献进行逐页扫描、格式转换、文件压缩、加密控制等输入计算机并以图像和数字两种方式存储。另一种是通过键盘将文献重新录入计算机后形成的光盘版和网络版。

多媒体声像民族文献(如:民族歌谣、岩画)数字化处理流程:主要是先通过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录音设备形成媒体原始资料,再通过转换设备进行转换与识别,生成标准格式文件,最后进行编目与标引和数据备份。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第2篇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体系相互依存的进一步加深,目前我国急需既熟悉中国国情、又了解经济学理论的专门人才。为满足社会需求,根据教育部教高厅1号文件《关于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的通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国家统计局培训学院统培字20号文件《关于印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本科(专科起点)经济学专业(经济分析方向)教学计划及专业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国家统计局培训学院商定自20*年春季起在全国开办开放教育试点本科(专科起点)经济学专业。现将我省招生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培养目标

经济学专业是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应用性专门人才。经济学专业在培养目标上尤其强调培养学生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和科学统计方法进行经济分析和投资决策的实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

二、课程设置

1、教学计划中设置必修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

2、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学大纲、材、统一考试、统-评分标准。主要课程有:英语II(1)(2)、计算机应用基础、西方经济学(本)、国民经济核算、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投资分析、产业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专题、经济案例分析。

3、集中实践环节(包括毕业论文等)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专业结合毕业作业安排一次社会实践,社会实践采取案例编制的形式进行,训练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和科学方法考察、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可以撰写理论型经济论文,也可以撰写经济分析报告。

三、课程免修

1、课程免修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教学教务管理暂行办法》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2、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学专业本科(独立本科段)的学生,根据课程内容和难度,相应课程替代作如下规定:《西方经济学》(刘凤良主编)可以替代《西方经济学(本)》,《计量经济学》(贺铿主编)可以替代《应用经济计量学》,《国际经济学》(佟家栋主编)和《经济思想史》(王志伟主编)可以替代同名课程。具体操作按中央电大免修免考管理办法执行。

四、学制、毕业及学位申请

1、本专业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学习有余力者可提前毕业),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2、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1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本科学历毕业证书。

3、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毕业生,可申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

4、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文件规定本专业学员毕业后可直接申领《统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从事统计或相关工作。

5、本专业的教学实施和期末考试由湖北省统计干部培训中心统一组织安排。

五、报名及录取条件

1、凡具有国民教育系列相同或相近专业高等专科以上学历者均可报名参加学习

2、报名学员统一参加入学水平测试,测试内容为:《大学语文》、《经济学基础》和《统计学基础》。择优录取,额满为止。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第3篇

一、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社会层面的问题

第一,就业机遇不平等。按照现行规定,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用工时,一般要求学生持有择业通知书,而中职学校毕业生没有择业通知书,以致缺乏平等择业的机会。第二,中职学校的就业工作在校企对接上的政府参与度不够,以致缺乏相关政策,使企业对安置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缺乏积极性。另外,由于企业本身存在用工风险,因此企业一般不会和学校签订长期用工合同。第三,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多为农业城市,大型企业较少,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吸纳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渠道少、能力低,以致中职学校毕业生在本地就业存在较大困难。此外,高等院校毕业生供给的快速增长稀释了企业的需求增长,从而导致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机会减少。

2.学校层面的问题

第一,学校缺少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承担就业指导工作的多为负责学生就业的工作人员或文化基础课教师,这些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就业指导训练,缺乏就业指导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就业指导的针对性不强,不能为中职学校毕业生提供专业就业指导,个性化、高层次就业指导则更难实现。第二,学校专业设置存在“盲目跟风”现象。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就业安置主要以“外向型”就业为主,本地就业安置为辅。就业市场需求调查困难,难以为专业设置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导致专业设置缺乏依据。一些中职学校为了扩大招生,专业设置甚至比较随意,存在“盲目跟风”现象,导致培养的学生还没毕业,就已出现该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过剩的问题。此外,由于盲目设置专业,出现专业师资不足,缺乏实训设备等问题,致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培养的中职学校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第三,学校缺少资金和师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不仅无法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的经费投入,更无法派出实习就业指导教师到企业实践和指导学生实习就业,这也从根本上影响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3.学生自身的问题

(1)中职学校毕业生择业定位不准确

笔者对所在学校的2 96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见表1和表2。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知,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毕业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学历、专业水平及工作能力,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与地方经济水平不相符的问题。更有一些中职学校毕业生存在眼高手低、盲目自大的问题。在就业方面,他们过分要求就业单位专业对口、工资待遇较高和工作环境较好,这是中职学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遭受冷遇的重要原因。

(2)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基础较差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毕业生文化基础知识较薄弱,以致在专业理论的掌握上存在较大困难,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理论支撑。虽然大多数用工企业要求中职学校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忽略他们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尽管动手能力较强的中职学校毕业生在操作方面比较熟练,但由于缺乏理论支撑,所以常常在面对疑难问题时束手无策。因此,中职学校毕业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成为影响其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

(3)中职学校毕业生思想不成熟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毕业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不能吃苦耐劳,不愿到条件艰苦、工作环境较差的岗位工作,因此在择业中往往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给就业造成较大困难。同时,由于中职学校毕业生思想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导致他们难以应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

二、解决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为了解决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地方政府和中职学校应不遗余力地寻求对策,开展工作。

1.立足本地,加大宣传,尊重技能

地方政府要注意引导舆论,立足本地,加大宣传,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技能的职业教育氛围,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待遇。另外,从政策上对职业教育有所倾斜,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同时落实两项具体工作。一是举办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会、校企合作洽谈会、企业家报告会和优秀毕业生座谈会等,旨在为中职学校毕业生较好就业提供便利条件。二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宣传中职学校办学特色,宣传中职学校毕业生,让社会各界广泛了解中职学校,扩大中职学校的影响,旨在为中职学校毕业生顺利就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合理设置,加强教学,增强能力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应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根据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行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等,设置适合本地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作用,保证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二是加强实训教学,强化岗前培训,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加强校内和校外的实习与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既要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校内实训场地,又要不断加强实践教学,“以实训为手段,以技能为根本”,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既要不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与实训基地,实现“技能型”人才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目标,又要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二是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其一,在中职学校教学改革中应加大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的比例,在实训教学中要引入企业的部分生产流程和生产标准。其二,在实施课程改革的同时,要着力完善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在实训管理中引入企业4S管理,让学生较早熟悉和适应企业的管理。三是强化技能考核,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践证明,中职学校毕业生持双证或多证者就业率远高于其他求职者。因此,中职学校要鼓励学生参加技能考试,鼓励学生考取与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其他证书,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提升素养,强化师资,提高实效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

(1)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中职学校应分年级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一年级时,主要针对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课程设置和考核标准等情况进行指导。二年级时,主要对所学专业的用工企业、岗位情况和企业文化等进行宣传,同时帮助学生客观地评价自我,调整择业心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三年级时,要做好顶岗实习生的跟踪服务,了解学生在实习岗位的工作情况、思想状况,帮助学生解决顶岗实习中的困惑。

(2)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保证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其一,安排部分从事过就业指导工作的优秀教师外出培训,系统掌握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技巧。其二,长期聘请人力资源公司或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就业指导师来校任教,改善就业指导的师资队伍结构。其三,对班主任进行就业指导培训,发挥班主任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3)创新就业指导的教学模式,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时要大胆地“请进来,走出去”,不断创新就业指导模式。具体来说,有四个关键。其一,积极联系用工企业,聘请社会或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师来校讲座。其二,请优秀毕业生来校作报告,传授成功就业经验。其三,在校内组织模拟招聘会或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招聘会,锻炼学生求职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求职的能力。其四,利用教学见习或顶岗实习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和岗位工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4)就业指导应融入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应将就业指导融入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其一,在教学活动中要将授课内容与企业需求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其二,将就业指导的有关内容渗透进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等。其三,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

4.深化合作,加强建设,鼓励创业

(1)深化校企合作,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要在联合办学方面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在教学上,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企业要选派相关指导人员来校授课。在实践上,校企共同安排实践教学计划和实习标准,企业应安排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在顶岗实习上,企业要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实习的便利条件,使学生在企业顺利完成顶岗实习,达到企业所需的人才标准。

(2)加强信息化建设,拓宽学生就业推荐渠道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要加强信息库的建设与开发,完善企业信息、就业信息和毕业生信息库,加强就业信息的收集,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用信息化推动就业工作,实现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全面提升,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3)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第4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人才培养、创新机制

正直21世纪的我国,科学与经济都处于高度的发展之中。按照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大对经济区域较落后的扶持力度,从而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并提倡因地制宜,发展自我特色的区域经济。区域经济不仅影响着区域内经济、政治、科技的发展,而且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与高校专业的设置与机制的创新发展。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关系

(一)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快速稳定的发展,各区域也呈现出自我的经济特色,这无疑就为区域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进作用。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力过剩的情况下,区域经济的发展快速有效的缓和了就业矛盾,其主要表现为:

1、工作量的增加

经济的发展促使工作需求量的增大,劳动力资源从而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减少了劳动力的过量与浪费。工作人员的能力可以得到最大发挥,并能够充分展示自我能力与才华,与此同时也可以提升一个企业的效率与品质。

2、就业机会增多

区域经济的发展促使区域内的文化、政治、经济、教育、医疗等快速的发展,而从使得区域内工作岗位与需求人数的增多,这无形状就增加了就业机会。专业的高水平的人才出现紧缺情况,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针对行的专业技能与良好的专业知识,无疑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由此可见区域经济的增长促使更多劳动力的需求,高水平、高专业、高标准的人才供不应求,为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提过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二)严峻的经济发展则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更多挑战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健全,毕业生的就业制度,也由国家统包分配到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为毕业生群体带来更多的就业选择与就业机会。而经济面临严峻形式的时候,如通货膨胀,企业尚且举步维艰,节省开支,改变体质另谋出路等方式成为企业的生存方式,这样以来,就业岗位就会大大缩减,会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更多的艰难与挑战。高职院校一般都是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目标来培养专业人才,严峻的经济形势,会减少去毕业生的需求,势必影响毕业生的就业,从而给毕业生就业增加困难与挑战。

(三)众多的毕业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人才选择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由于我国各大高校陆续扩大招生规模,学生可以拥有更多院校选择的同时,也迎来了毕业生的就业高峰。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拥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澎湃的满腔热血,活跃的创新思想,成为建设国家、服务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因而备受企业的青睐。众多的毕业生为企业的人才需求提供了更多的比较与选择,企业能够选择到思想活跃,高水平、高能力,具有亲和力,与很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的理想人才,从而为企业源源不断的注入新鲜活力。

二、广西经济的发展特点与人才的供需状况

作为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来说,应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特点与发展规律,调整教育模式与教学改革,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的毕业生,从而达到毕业生顺利就业的目的。以广西来说,其在政策、地理位置、资源与文化中都呈现出自我的特色。

(一)广西的区域特色

1、地域特色

广西南临北部湾,东接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我国唯一具有沿边、沿海、沿江“三位一体”区位优势的省份。广西沿海有1595公里的海岸线,享有“黄金海岸”之称。无论是海运、陆路、航空都成为方便快捷的通道。

2、政策特色

广西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又是民族区域自治省,被划分为西部大开发的行列之中拥有着民族自治政策与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广西临海,可享受沿海地区经济开放政策和边境开放政策。多种优惠政策的叠加,使广西成为我国优惠政策最多最开放的经济区域。

3、资源特色

广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的矿产有12种,如铝土矿、铅、锡等有色金属。广西拥有者丰富的水资源,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并且有着美丽的风景名胜区,少数民族风景与别具一格的边境特色,因而成为我国的旅游大省。

4、文化特色

广西与越南毗邻而居,自古以来交往密切,因而拥有者相近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少量相通的语言,具有与众不同的区域特色。广西与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的国家,经济文化等也交往甚多,更进一步的推进了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广西的经济发展状况与人才供需

广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多重的优惠政策、凤舞的矿产资源与独特的民族文化,决定了广西的经济发展特色与发展道路。广西的有利的边境口岸与边境贸易点为边境贸易进出口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贸易通道,因而边境口岸进出口贸易比重迅速增长。随着工业化步伐加快,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广西的城市化水平较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提升,进入了快速发展期。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边境民族风情与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带动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事业,相对较多的增加了工作量,从而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广西地处边境,相对偏远,很多高学历的毕业生会选择经济发达,经济文化繁荣的大都市进行发展,这就为地方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缩小了竞争压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展了发展空间,为他们的就业带来了更多的便捷与机遇。

三、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高职院校的影响

高职院校是直接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教育类型的院校,高职院校的学生应当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为实际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拥有良好的工作素质与职业 能力,成为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区域经济的类型、产业结构影响这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类型。高职院校只有着眼于区域经济的行业发展需求,才能培养出服务于本区域内社会、行业所需要的技术型、技能型应用人才。这样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才能够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更好的就业岗位,从而加快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

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影响着高职院校设置和调整专业。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当地区域经济类型、产业结构、行业发展状况设置专业,力求培养各类高标准、高水平的工作认为,通过专业的结构调整,拜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脱节的矛盾,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四、高职院校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

(一)明确培养目标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教育规模不断的扩大与发展,其教育方式归根结底基本上属于大学本科的缩短版。大学为四年学制,而高职院校则压缩成为三年学制。受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其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大多还停留在理论知识基础,这样势必影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上应该明确培养人才的目标,这样既有利于高职院校与时俱进的发展,又能为社会培养名副其实的专业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主要是为了服务于本区域内经济的发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能够服务于一线的高技术的应用型人才,根据此目标学校应该设置相应的培养机制,如发展何类型的专业人才,设置何种专业等,力争达到人才培养的最优化。

(二)合理设置专业

高职院校为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发展水平与就业形势来培养专业人才的,那么高职院校就应该以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及其变动趋势为导向,及时调整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用以培养高标准,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是否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被潮流所淘汰,关键是看其能否积极主动的根据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与产业结构变化来培养社会需求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否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优秀的专业技能,关键在于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培养机制。学校及时准确的根据产业结构的变动来调整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设置一些实用性的专业及与社会企业迅速接轨的课程,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学生创造宽阔的就业渠道。

(三)推进产学研结合

重理论、重知识的培养模式已成为过去式,现代化的新型教育既要重实践、重能力,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科研活动,注重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与企业相联合,积极开展开放性的人才教育教学方法。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就读期间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加强实践经验。聘请社会的成功人士进入学校进行讲座论坛等,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职业,认清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技术人员,服务社会,发展社会。

(四)转变就业观念

我国的教育制度已由精英化教育时代转变到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享受到高等教育,人才的增多,为就业增加了困难与挑战。就业指导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要向学生介绍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杜绝急功急利、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遥远目标。帮助学生正确的了解自我,认识社会,根据自我特点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职业能力。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英东激烈的人才竞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利就业。

高职院校刚迈出校门的学生,实践经验不够充分,其就业观念的转变,不仅可以让学生的理论应用与实际,丰富实践经验,还可以充分有效的合理利用人才资源,避免劳动力的浪费。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要认清就业形势,其合理的择业可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减少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从而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要以“服务地方、突出应用、满足需要”的宗旨为培养人才的目标,随时关注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产业结构变化,将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经济发展等全方位的相结合,从而培养出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应用型的专业人才。

[1]工宝生,以就业为导向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J].机械职业教育,2007(1):39-41.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学;高等教育;就业问题;对策

一、我国经济学高等教育发展状况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各种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最先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主要分支,而金融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等学科是经济学随时展而派生出来的更加专门领域的经济学门类。我国经济学教学发展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我国经济学教学经历了历史演变。新中国建立至上世纪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学课程体系沿袭苏联经济学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导下的计划经济科学教育。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引进西方经济学教学课程设置,形成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价值方向的、融合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和方法的教学课程体系。经济学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变迁,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及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

与此同时,从事经济学高等教育的师资素养结构也发生显著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一大批从海外留学尤其是从欧美、日本留学归来的学者加入了我国经济学高等教育队伍中。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内院校日益通过小班精英教育及与国外经济学院校合作教学等方式,不仅强化西方经济学思想和方法的教育,而且促进了到欧美等国继续深造的国内经济学本科毕业生数量的增长,及导致这些留学归国人员的相当一部分不断地进入我国经济学高等教育师资队伍中。

进一步思考我国经济学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可以发现我国经济学高等教育存在严重的教学力量地域分布不均衡现象。当今,国内经济学教育顶尖力量绝大多数分布于直辖市和沿海地区的名牌院校,中坚力量则分布于中部及东部的重点院校或211大学。以国内公认的一流的经济学高等教育和科研院校地域分布为例,北京地区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四所,上海地区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财上海财经大学3所,天津有南开大学1所,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各一所,几乎此类院校皆分布于直辖市和沿海省份。再以具有经济学高等教育的211院校地域分布为例,北京地区占26所,上海占9所、江苏占11所、广东占4所、天津占3所、福建占2所、浙江占1所。此类211院校,北京和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占50%多。而西部地区、内陆地区具有经济学高等教育的重点大学或211院校,在全国同类大学总量中所占比重,与这些地区的面积、人口占全国相应指标的比重相比,明显偏小。当然,这种地域分布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力量地域分布的历史性,也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非均衡性。

二、我国经济学高等教育与就业需求间的矛盾

我国经济类高等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这种矛盾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经济学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与就业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二是经济学高等教育力量地域分布与就业地域需求之间的矛盾。

就经济学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与就业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看,一方面,我国经济学高等教育偏向理论教学,而经济学高等教育毕业生则主要流向应用型行业。我国经济学本科教育旨在普及经济学基本知识,为研究生阶段的学术研究做准备,而现阶段经济学本科毕业生绝大多数选择到金融、政府部门就业,读研的比重极低;经济学硕士毕业生也大多选择到金融、政府部门就业,而只有经济学博士毕业生才大多在高校或研究机构就业。另一方面,经济类本科生二次专业分流具有更大的研究潜能的学生更多地选择应用型经济学专业,具有更大的应用型潜能的学生更多地选择理论型经济学专业,而毕业择业时则呈现刚好相反的态势,即前者更多地选择应用型行业就业,后者更多地选择考研。2009年左右,经济学教育和科研力量强的某些高校尝试按照经济学类大类招生,先进行1到2年经济学基本理论教学,然后按照学生在校成绩表现和个人意愿分流到具体专业继续培养。可选择分流的专业有金融、财政、国贸、经济学、统计等,这些专业有理论和应用之分;分流本身有利于学生据其择业偏好选择分流专业。但实际分流中,大多数成绩好、研究能力强的本科生选择了金融、国贸等应用性较强专业,而更多倾向于毕业后立即工作的学生则“被选择”到经济学、财政学等应用型较差、偏向于理论研究的学科。由此造成毕业季很多原本按课程设置导向应该继续读研深造的学生反而忙于在应用型经济领域找工作,而相对比例更大的、原本按课程设置导向应该毕业后就在应用型领域就业的学生反而集聚考研的现象。

上述矛盾现象集中反映了当前我国顶尖及211院校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数量比例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不协调。换言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诸如金融、证券等类应用型人才需求比较强劲,而企事业单位对纯经济理论类的经济类本科人才需求比较疲软。或者从另一个角度看,上述矛盾现象也反映了当下我国具有经济类专业的顶尖或211院校,在经济类师资力量配置、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与社会对经济类本科毕业能力及就业需求方面的某种不协调。具体地看,我国经济类本科高等教育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以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为核心,然后向经济学分支学科做普及性的扩展学习;对于西方经济学而言,大多数院校虽然选择了不同版本的教材,但绝大多数学校以中初级西方经济学为教学内容,只有少数院校或某些经济学基地班以高级西方经济学为教学内容。对于金融、财政、国贸、统计等分支学科的学习,大多数学校院校的经济系仅通过对每个分支学科安排54学时或72学时的学习,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深化学习,且很大程度上旨在让学生加深对西方经济学某些核心知识的理解,及引导学生思考各领域的宏观经济问题。应该说,就社会对经济类本科生的就业需求看,银行、证券类等就业部门重视经济类本科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而我国顶尖或211院校对经济类本科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方面与社会需求显得不匹配。因此,顶尖或211院校的理论经济学本科毕业生,不仅由于国内理论经济学专业高等教学资源过度集中于顶尖院校及扎堆于报考少数经济学师资和科研水平高的院校,一方面加剧了理论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考研的竞争难度,另一方面也在就业市场面临因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相对不足导致的就业竞争的不适性。即使应用型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生也同样面临由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相对忽视所导致的就业不适性。

当然,造成上述矛盾现象的重要原因也包括:一是大多数经济类本科生在进入理论经济学专业选择前,之缺乏对理论经济学和诸如金融学等应用型经济类专业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内容的准确认知。进而使得相当一部分选择理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把本科毕业就业作为首选,而缺乏对理论经济学研究热情。近年来CPA热、证券从业证和银行从业资格证热也印证了这一重要原因。二是,今年来伴随扩招所造成的学历信号失灵。以1993年的招生规模为基准,20年后的今天,则本科招生规模为当时的7.44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当时的13.79倍、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当时的10.84倍。三是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生扩招背后是财经类专业更极速的扩招,伴随着经济学专业招生人数扩大的现象是经济学本科阶段教学质量的下降、经济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的下降、就业质量的下滑。

就经济学高等教育力量地域分布与就业地域需求之间的矛盾看,虽然顶级经济类院校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以及沿海省份,但仍有大量拥有经济学类重点建设学科的院校分布在中部省份,这些地区院校的经济类本科毕业生面临着就业上的地理不公平。这反映在:一是发达地区尤其是上海、北京、深圳三个特大城市集中着几乎所有中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和金融服务公司总部,有着完善的金融体系,高素质的金融从业队伍,最重要的是有着最强劲的金融从业人员需求,这些需求对于本地院校的经济学毕业生最为有利;对于政府和国企单位,户籍限制、发达地区开放的社会风气和浓厚的商业氛围也给与了当地大学毕业生更多的从业机会。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来自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学本科毕业生在当地将面临更少的就业机会以及在求职过程中巨大的旅途开销,这些无疑加大了中西部省份经济学毕业生的对口就业难度。这种现象在武汉、西安、长沙等经济学类毕业生较多而就业机会相对较少的地区呈现的更加明显。二是发达地区院校的经济学科建设水平决定了这些地区经济学学科水平和毕业生素质整体优于内地,这些地区的学生在和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学生进行职业竞争时具有天然优势。三是发达地区的金融业发展为当地大学学习经济学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机会,使得该地区的学生在就业上具有相比于其他地区的学生更多的职业技能优势。

三、对我国经济学高等教育与就业问题政策方面的思考

当前,我国经济学高等教育及就业问题客观上存在上述现象和矛盾,从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及提高高等教育效果看,在政策方面不妨可以作如下思考:

一是明确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教育理念。理论经济学是主要进行理论研究的学科,主要研究的是宏观经济,学习理论经济学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学生要想进行理论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必须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这是选择理论经济学的本科学生的“学前指南”。而应用经济学类专业应更加强调应用和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实际上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缺乏对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类专业的基本了解,以为两者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差不多”。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更加普遍,很多考生因为不了解大学的专业设置特点而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对于这种现象应该是可以通完善《高考填报志愿指南》加以缓解的。现有的《高考填报志愿指南》仅仅表明每个学科的招生人数、历年分数,并没有对具体的专业特点作出解释。为此,可以尝试在《高考填报志愿指南》上开出专栏具体解释每个专业的特点。以理论经济学专业为例,可以简单说明理论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主要课程设置及就业流向。而对正在学习经济类学科的本科生,应该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更加具有适应社会就业需求或继续深造对研究能力要求的针对性,以及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或课下与同学们交流的多种渠道,让经济类本科生在专业分流时,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理论经济学及应用经济学各专业的差异,让学生们在本科阶段形成更加清晰的毕业即就业还是继续深造的毕业后选择方向。

二是要对理论经济学及应用型经济学各专业的学生数量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和前瞻。就理论经济学本科学生看,理论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决定了理论经济学专业本科教育最好能够以小班教学、精英培养、定位于读研方向为最佳。但当下即使在一些顶尖或211大学里,也存在选择理论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的数量与师资力量不匹配的现象,某些高等院校理论经济学专业学生规模达到了上百人,而相应的师资力量仅十几个人,更有甚者,因此造成有的大学在四年期间都不能将完整的中初级西方经济学教材从头到尾地教授给学生。这种现象势必会造成理论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下降以及本科毕业生考研难度的增加。

三是在实践中更好地贯彻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模式。当前,应该在实践中对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模式进行完善。应该改善分类培养观念,应该以学术研究和就业需求的分类培养标准替代按照学科进行分类培养的标准。可以尝试学生在进行了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学习之后,按照个人意愿及在校成绩表现划分为读研和毕业即就业两中培养方案。对于选择读研的学生,最好通过转任教师进行特殊指导等方式,让这些学生相对于选择毕业即就业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学习更深的经济学理论及数学知识,具有更加良好的学术研究能力。对于选择毕业即就业的经济类本科学生,则可以通过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比如聘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或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员,加强对此类本科生的教育和培养,以及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和政府部门合作等方式,加强对此类本科生的就业能力、就业素质的培养。

四是适当加大对侧重经济理论类研究生的资助力度。与应用型经济类研究生相比,要求经济理论类研究生对各方面理论和知识的掌握更加广泛和深入,势必要求这类研究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和研究,以及这类研究生通过社会实践可能得到的收益更少,因此这类研究生的经济压力可能更大。适当地在奖助学金资助方面向这类学生倾斜,有助于减轻这类学生在生活和科研费用方面的压力。

五是可以考虑加强西部地区经济类教育力量。从现有经济类教育力量及资源地区配置看,西部地区明显薄弱。西部地区快速发展需要经济类人才更加强有力的支撑。西部地区经济类乃至整个高等教育力量及资源的薄弱,相当程度上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此状态同中央西部开发战略、地区均衡发展战略不相适应。因此,中央政府有必要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高等教育财政地域均衡化等政策措施,加强西部地区经济类乃至整个高等教育力量和能力建设。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第6篇

西部地区经济效益就业问题对策分析

一、西部地区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形势

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近几年大学生毕业人数逐渐增加,就业问题是现在面对的最大的问题。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存在专业对口、就业集中、选择灵活、供求不等、观念滞后、非正规就业等特点,可以看出,艺术类大学生进行就业选择时,不同于一般的专业的学生具有明确的职业选择。西部地区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因而西部区艺术类学生的就业更为困难。艺术类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往往会选择那些经济发达而又环境较好的发达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北京周围地区等。一方面,西部艺术人才大量外流;另一方面,西部缺少艺术类专业人才,同时西部地区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抉择存在很大困难。西部地区大学生人才的外流,对于西部地区经济来说是一种流失,但是对于全国来说,更好的就业方向和趋势,也是一种经济流入。

二、西部地区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经济效益分析

就业是一个社会焦点问题,不仅关系到应届毕业生,同时也关系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带动的是社会整体的经济产业链,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有阵重要影响。

1.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情况对文化产业经济的影响

大力发展服务、文化等第三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始终坚持的方针。艺术类大学毕业生作为文化产业链经济中的生力军,对文化产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类学校作为提供国内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基地,艺术毕业生如果不能很好的就业,长期以往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在西部艺术学校就读的生源越来越少,引发西部艺术学校无法提供艺术类毕业人才,最终导致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文化产业链发展趋势因为缺乏后继人才而不得不逐渐减退。

2.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带动整体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亭的提高,艺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虽然在生活中很多事物并非以艺术的名义出现,但是都和艺术有着某种联系。如工业产品设计、生活用品类产品设计、服装、鞋类产品设计,各行各业的产品设计都需要美学艺术,艺术学生通过设计而帮助各个行业提升经济实力,促进行业经济的发展。

3.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带来的消费经济

学校所学内容和社会工作岗位内容的差异导致艺术学生毕业后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以满足社会需求。这就要求艺术学生毕业走上岗位后需要不断消费各种学习产品,而艺术是一个高消费专业,从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消费经济。艺术大学生毕业后,往往对各种艺术学习产品的消费会增加,艺术类毕业学生失业后对提升技能的消费将降低。比如一些艺术学生毕业后走上设计岗位,为了适应岗位你需求,就必须购买设计专用的电脑、数码相机等高科技产品,从而促进该行业经济的发展。

三、西部地区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对策分析

1.分析就业形势,收集信息

作为艺术类的大学毕业生,只有尽快为自己的人生方向定位,才能够在达到目标之前逐渐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提前分析就业形势是应对就业难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如果提前准备不足,就会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西部地区的大学生不仅仅需要提前分析西部市场的就业形势,也要综合分析全国市场的就业形势,结合自身的兴趣和实际需要,制定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分析就业形势,包括学校论坛、学校就业信息网或者是大量的求职网站,等等,都会有就业信息的。也要多关注时事,观察全国的就业形势,从而从这些信息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加以利用,这也可以作为今后求职的资源。

2.重视知识构建,提升能力

在求职之前,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应对求职问题的基本要求。高校艺术类大学生要重视自身“知识、能力、素质”这三者的整体优化,并且学校方面也应该朝着“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向努力,不仅仅需要重视学生知识的构建、能力的提升、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要不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为了弥补国家政策中扩招对能力要求低的漏洞,在高校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实践环节的落实和加强,既重视学生知识储备,又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努力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如校内的专业技能考核、各类比赛、社团活动、观摩展演等,校外的各类比赛、演出或展览、社区活动等,使得艺术类学生利用一切机会提升实践技能。

3.加强人才流动,服务基层

针对西部地区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西部学生可以结合艺术类的自身特点,发现自身的不足,在学校就业创业理论的引导下,树立多元的、开放的就业思想和理念,选择留在西部,服务西部,或者是走向更为边远的地区去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从而做到人尽其才、物为所用,将个人的艺术专长与自身的人生价值相联系,从而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4.满足企业需要,突破障碍

分析当前西部地区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形势,今后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趋势将以私营的中小企业为主,针对这一情况,应该加强艺术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的互动性,在两者之间找到切合点。政府、学校应该为毕业生搭建与企业沟通的平台,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西部地区政府还应该大力发展地方文化产业,支持中小文化企业,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吸收大学毕业生就业。比如,可以搭建实习平台,企业对人才的使用、培养和吸纳经过地方主管部门的严格考核,给予企业相应的经费补助,这就解决了对学生培养和企业纳才的双重成本,从而也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做了铺垫,更加促进了大学生的就业。

5.拓宽就业渠道,多向选择

艺术类大学生应该拓宽就业方向,进行多向选择,不能仅仅固执的坚守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可以从事其他行业或相关行业,将专业作为兴趣和爱好。例如,音乐类毕业生可以选择乐器行,或任职各类培训机构,也可以选择礼仪文化公司等。根据艺考热等实际情况,抓住时机,选择合适的艺考培训方向,做艺考培训,不仅有效应对了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也是自主创业的开始。美术类或设计类毕业生也可以转向动漫设计、网络游戏设计、影视制作等创意产业,从而提供给自己新的就业渠道。艺术类毕业生自主创业成功几率较大,寻找合适的商机进行创业,不经解决自身就业,还能带动就业,为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艺术类学生也可以选择灵活就业的方式,如美术类学生选择自主创作或为画廊创作等。

四、总结

艺术类学生的成功就业,宽渠道、宽方向的就业形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才稳定的需要,在今后的高校艺术类学生的就业相关工作中,应该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和国家发展状态,投身自我,努力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袁静.从大学生就业形势看艺术设计教育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J].艺术教育,2009,(8).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第7篇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特色创新;保障措施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不仅意味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完善,还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须加大人才培养的改革力度,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新常态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一、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简介

高校本科经济学专业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学门类中的一个基础性专业,开设的时间比较长,开设的院校比较多,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专业。在山西省本科院校中,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太原工业学院、晋中学院、长治学院以及多数独立学院都开设了经济学专业,数量相对比较多。经济学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基础专业,涉及到经济学各个学科和专业的基本理论部分,具有涉及面广、讲授内容多、理论性较强的特色。按照教育部的规定,经济学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当代中国经济等。经济学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能在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规划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改革开发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企业,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比较大,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出路比较好,就业率比较高。但近年来由于社会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对减弱,加之经济学专业不够专,毕业生就业压力逐步增大。

二、创新专业特色的尝试

(一)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简介

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2003年9月开始招收本科生,招生规模控制在80-150人之间。该专业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的50%,85%以上的教师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该专业2007年被评为校级品牌专业,以该专业组建的应用经济学2010年被评为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在2015年山西省教育厅组织的山西省重点学科建设评估中,该专业的应用经济学评估结果为良好,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和势头。

(二)创新专业特色的尝试

靠实力求生存、凭特色谋发展是每个专业面临的共性问题,2003年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组建以来积极探索专业特色,在创新专业特色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初步形成了“强化基础、注重实践、分流培养、服务山西”的专业特色。

1.强化基础,夯实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础。经济学专业是一门科学,历史悠久,具有较广泛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培养高素质的经济学专业人才,首先要按照经济学专业的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其次要按照专业特色的发展设置课程体系。为了给本专业的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为学生考研、专业拓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开设了政治经济学(上)、政治经济学(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说史、国际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15门专业基础课程,课时达到1152个,占总课时的52.1%,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较多,课时量较大,其目的就是为学生学习经济学专业、考研、学习其它经济类专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强化基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近几年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毕业生不仅有考上公务员的,还有考上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985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考研率保持在15%以上。许多学生毕业后就职银行等部门,一次就业率达到85%以上。

2.注重实践,提高经济学专业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学生实践能力差,动手能力弱,是目前各个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奠定基础。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注重实践环节,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多种途径增强专业培养的实践性。第一,增设实践性课程。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财务管理实训、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电子商务学等实践性课程,在这些实践性课程讲授中,通过上机实际操作、软件操作等环节和过程,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把专业实习做好做实。实习是把学生所学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重要环节,是实践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学专业的实习主要包括专业认识实习、经济调查与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除毕业论文外,其他三项实践环节主要在校外实践基地完成。专业认识实习在二年级学生中进行,是经济学专业学生观察、分析经济运行和现象的重要环节,采取集中实习方式进行,基本方式是组织学生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参观、考察和学习,时间为2周。经济调查与实践是经济学专业的专业性调查实践,以了解和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现象、焦点问题为主要内容,对于增强学生的专业观察能力大有益处。经济调查与实践由系组织安排,学生自选主题进行调查,在第六学期末进行,时间也是2周。经济调查与实践结束后,学生要提交3000字以上的调查与实践报告,由指导教师进行批阅和考核。这一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毕业实习使经济学专业学生在经济活动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初步掌握经济工作的实践知识,具备有效地介入企业及其它经济部门工作的基本技能,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毕业实习主要采取集中和自主实习的方式进行,安排在第七学期的后半学期,为期10周。第三,以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实践内容。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实践由校团委和系分团委组织实施,一般安排在寒暑假进行,采取集中和分散的方式进行,主题可以是下乡实践、自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获得2个学分。每学年年末,由各班主任统计本班社会实践活动的信息,经分团委负责人审核后,报系教学秘书登记学分。第二课堂在校园内由团委和学生会组织实施,内容有理论学习、创业实践、志愿服务、体育运动、文化艺术等类型,具体方式可以是英语竞赛、歌咏比赛、书画展、校园创业策划大赛等,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活动,并记相应的学分。

3.分流培养,增强学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为了增强学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学生学习完通识教育模块课程和学科教育模块课程后,第三学年开始进行分流培养,开设有区域经济和商务经济两个不同的专业方向,不同专业方向设置有不同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爱好进行选择。在学习完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等基本课程后,专业方向分流改变了经济学专业偏重一般经济理论学习的传统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掌握经济学专业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专修某一专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具体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4.服务山西,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山西是中部地区一个欠发达的省份,人均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全国都处于下游水平,特别是近两年山西经济发展出现“断崖式”下滑,2015年经济增长速度只有3.1%,与全国6.9%的增长速度相比差距较大。推动山西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消除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人才瓶颈,其中包括经济学专业人才。作为地方院校的一个专业,生源80%以上来自本省,其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基于这一考量,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在课程设计中开设了《山西经济专题》等地方性课程,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毕业步入社会后能够尽快地进入工作状态,适应工作要求,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创新专业特色的保障措施

(一)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要适度增加专业方向课程,进一步增强分流培养的力度,让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某一专业方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能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创新专业特色的必要条件,要根据专业特色和分流培养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名校培训,或到企业进行短期实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满足专业特色创新的需要。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有效的教学方法构建有效的课堂组织,有效的课堂组织造就高质量的教学。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改革传统的“填”和“灌”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倡导和引导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理念,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选择合适课程的教学方法,推行研究性、探讨式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老师“引”和“领”的作用。

(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选派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任务,把实践性课程上好上实。充分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由“松散型”转变为“紧密型”,毕业实习实行“定人定点定指导教师”的“三定”做法,让学生和教师走进实习基地进行毕业实习,做到进得去和呆得住,增强学生实践经验能力,改变学生“放羊式”的实习方式。

(五)讲授好地方性特色课程

地方性特色课程对于建设专业特色非常重要,要逐步增多地方性特色课程,彰显专业特色。由于地方性特色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现成的教学大纲,讲授难度较大,因此,要采取教师集体研究、联合备课、共同讲授的方式开设好地方性特色课程,提高地方性特色课程的教学质量,并编写好地方性特色课程的讲义,做好教材的出版工作。

作者:赵满华 刘淑清 单位:太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