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涉外护理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9 09:25:17
涉外护理论文

涉外护理论文第1篇

1.1主观原因

学生对涉外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涉外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面向国内外护理市场,培养既能熟练掌握先进的国际化护理知识和护理技术,又能用英语交流的护理人才。这就要求学生既掌握国内外护理知识,又有过硬的应用临床英语的能力,这给护理英语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我校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英语成绩普遍较差,词汇量小,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缺乏,应用语言能力差,学习积极性差,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能力不强,缺少恒心与毅力。多数学生目标不明确,就读涉外护理专业只是为了混文凭以便就业,他们不愿意下功夫,更谈不上吃苦,课余时间不主动学习,英语交流少,且大多数学生没想过出国,所以也不努力学习英语。

1.2客观原因

1.2.1教师

我校专门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教师仅有5人,附加两位从事行政兼职英语教学的教师,而这些教师都是英语专业毕业,缺乏护理知识。学生要想到国外从事护理工作,就必须具备扎实的护理英语知识,这就要求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教师具备扎实的护理英语知识,而具备这方面知识的英语教师在我校极其缺乏。另外,由于我校英语教师缺乏雅思教学经验,所以培训学生参加雅思考试有一定困难。

1.2.2家长

由于大多数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都来自海南比较落后的市、县,家长的收入水平不高,且通常都有兄弟姐妹几个孩子同时读书,这就直接制约了学生走出国门。除此之外,大部分家长思想狭隘,他们认为与其花一大笔钱让孩子出国学习和工作,还不如花这些钱在省内找个稳定的工作。

1.2.3学校

全国涉外护理专业办得最成功的学校是承德护理职业学院,其成功取决于学校领导的重视。该校加强外联内引,多次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到校指导、授课,既使学生了解了西方国家、增进了国际间友谊,又保证了学生在护理专业和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素质,培养出的学生受到国内外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赞誉。2000年5月31日,英国派出8位护理专家来该校考察,考察团团长大卫•阿莫斯对这些能说流利英语的学生连竖大拇指。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该校在涉外护理的教学和培训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截至目前,共有3000多人通过了雅思考试,近1800人跨出国门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沙特等15个国家从事护理工作。该校成立了国际护理培训中心,为参加雅思的学生提供“一条龙”服务,即雅思培训—雅思考试—出国项目推荐—签证办理等服务。而我校并没有给学生创建这一平台,所以即使有学生通过了雅思考试想要出国,自己也很难找到这些出国项目和办理出国相关手续。

2讨论

2.1生源的选拔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培养出优秀的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就必须在入学的时候择优录取,从源头上保证生源质量,招收一批英语基础好、性格较开朗、明确要出国的学生。除此之外,生源数量要控制在30人左右。外语教学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反复练习,如果人数太多,教师就很难兼顾到每一位学生,这样就会有学生滥竽充数,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因此,择优录取和控制班级规模对涉外护理教学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2.2教师的选拔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涉外护理专业对英语应用能力要求非常高,在设置课程时往往比较重视英语课程,从而无形中增加了英语教师的压力。因此,在选拔涉外护理教师时,一定要注意教师的素质。教师除了要具备较好的教学功底和扎实的语言功底之外,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感。除此之外,涉外护理教学如果能引进外籍教师进行英语教学,将有利于涉外护理专业的发展。众所周知,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如果只接受中国式的英语教学,对其将来在国外工作是很不利的,因为国内外的护理理念存在差异,如果学生实际英语应用能力不强、语言沟通不畅,就有可能引发医疗事故,造成严重后果,所以,聘请外籍教师十分必要。通过外籍教师的全英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适应全英文教学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情景交流以及了解西方的护理文化,这样才有可能在国外得心应手地从事护理工作,履行“天使”的职责。

2.3课程的设置

涉外护理论文第2篇

1.1教师: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承德医学院,唐山职业技术学院3所学校的所有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课和护理专业课的60名教师。

1.2护士:承德附属医院、承德市中心医院、唐山市医院、承德中医院、承德市妇幼保健医院、滦平县医院、滦平县中医院、丰宁县医院、隆化县医院、隆化县妇幼保健医院、隆化张三营镇医院等不同临床科室的80名护士。

2研究方法

2.1文献调查法:通过文献调查法,了解有关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大纲研究,根据2007年新一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根据国家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以“精练、实用”为特点,“必需、够用”为原则,走访学校生物化学、其他基础课和护理专业课资深教师,共同研究。确定高职护理专业36学时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分配。

2.2访谈法:走访上述学校的生物化学和其他基础学科的资深教师,确定生物化学本学科和后续课程需要的内容及其使用情况;广泛调研上述各医院,对护理人员的培养要求,确定生物化学中岗位需求的内容及利用率,调整课程设置。

2.3行为研究法:根据上述确定的36学时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分配及访谈结果和车龙浩、赵汉芬,李宗根分别主编的教材,编制: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及本学科和后续学科需要情况调查表(教师用卷)和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及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表(护士用卷)。调查表中频繁应用指每月应用≥6次,常用指每月应用≥3-5次,偶尔应用指每月应用≤2次。

2.4问卷调查法:向上述3所学校的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课和护理专业课的教师共60人,发放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及本学科和后续学科需要情况调查表(教师用卷);向上述11所医院不同临床科室的护士80人,发放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及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表(护士用卷);无记名填写、三天之后回收,有效卷分别为58份和75份。

3结果

70%以上的护士和教师认为蛋白质、核酸、酶的结构与功能;维生素概念、分类、命名、生理功能及其与辅酶;水的摄入与排出;钠、钾、钙的代谢;酸性物质、碱性物质的来源;生物转化的概念与意义;胆汁酸生理功能这些知识点频繁使用。60%以上的教师和护士认为血糖与糖尿病;血脂和高脂血症;氨代谢与肝性脑病;水的生理功能;电解质的生理功能;酸碱平衡调节;黄疸等常用。50%以上的教师和护士认为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一般代谢、血红素代谢过程;酸碱平衡生化指标;常用肝功能检查与物质代谢的联系等知识点偶尔应用。50%以下的教师和护士认为生物氧化和核酸代谢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知识点偶尔应用。

4讨论

4.170%以上的护士和教师认为蛋白质、核酸、酶的结构与功能等知识点频繁使用,是因为蛋白质、核酸、酶、水,无机盐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与其它基础课和临床有着密切的关系;维生素与临床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尤其是维生素的分类、来源、生理功能、缺乏症及构成的辅酶,由于酶的结构与功能与临床联系较多,故酶的概念、特点、酶原、同工酶内容,编写大纲时作为掌握内容,教材中作为精编内容。

4.2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再加上社会等因素,三高病人、心脑血管病人越来越多,所以60%以上的教师和护士认为血糖与糖尿病;血脂和高脂血症;氨代谢与肝性脑病等知识点常用,把这些内容作为学生熟悉内容。

4.350%以上的教师和护士认为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一般代谢、血红素代谢过程等知识点偶而应用,这就要求代谢过程简明扼要地编写,要求学生懂得重要步骤和结果能满足后续教学即可,作为了解内容。

4.450%以下的教师和护士认为偶尔应用生物氧化和核酸代谢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知识点删除。

4.5结论及研究成果

4.5.1结论:调查结果可以作为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大纲和校本教材的编写依据

4.5.2研究成果

4.5.2.1编写“高职涉外护理专业18学时的生物化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分配表及要求”。

4.5.2.2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

4.5.2.2.1教材编写原则:按着上述教学大纲,根据本课题对基础课、护理专业课教师和临床护士的调查结果,遵着“必需、够用”为原则,即前期基础课程服务于后期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服务于专业课程,即前面知识为本课程后面学习的需要做铺垫,本课程知识为后续课程学习的需要做铺垫,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做铺垫。以“精炼、实用”为特点,设计的知识点属于本课程知识系统化需要,后续所有课程均不需要的知识点一律删除。经重新整合后的教材,达到学生学习难度降低,涉及知识面更广,更接近专业需要的目的。此外,凡能与专业接轨的语言一律使用专业语言,避免增加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为突出涉外特色,教材要给出主要专业词的英文单词,增加英文专业名词,以帮助学生日常学习和涉外服务。

5结语

涉外护理论文第3篇

关键词:涉外护理单元,多元文化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护理操作技能

多元文化护理是指护士按照不同护理对象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等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健康护理需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来华投资、旅游、交流、留学、探亲的境外人士逐年增加,涉外医疗市场进一步扩大,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的差异使得以人为本的多元文化护理成为人们健康的保障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掌握多元文化护理知识,是提供文化照顾及注意“文化安全性”的前提。而我国的多元文化护理起步较晚,护士的多元文化护理水平亟待提高。我院目前有2个护理单元开展了涉外医疗,为使护士更新护理观念,增强多元文化护理能力,适应现代护理中的新要求,从2006年开始对我院从事涉外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多元文化护理能力的培养,方法介绍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我院2个涉外护理单元的护士53人,均为女性,年龄20~43岁,平均28.8岁。学历:

中专21人,大专8人,本科24人;职称:护士23人,护师19人,主管护师11人;工作年限:1~年27人,5~年7人,10b年12人,21~23年7人;英语水平:

三级以下30人,三级6人,四级17人。1.2方法1.2.I培训方法I.2.I.1引导护士广泛接触异域文化材料,提高人文素养①在科室开设学习园地,摆放一些涉及各国地理、地貌、风土人情、宗教习俗等的报刊、杂志、书籍,让护士可以在闲暇之余加强阅读。②提供关于不同国家、地区的人文地理知识的光盘,一旦收治来自这些国家、地区的患者,护士可立即查阅到相应的风俗、礼仪。通过深入研究不同民族地区的习俗、人文地理等来缩短相互的差距,了解他们的需要,促进有效沟通。③每2个月举办1次文化专题讲座,介绍有特色的中外文化,会后展开讨论。

1.2.1.2狠抓继续教育,提高护士综合素质①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护士长或护理骨干每2周进行1次专业知识小讲座和护理技术操作演示,护理人员观摩后自行练习,相互指正;利用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优势,分期分批安排工作年限不满5年的护士到胸外科、神经外科等专科跟班学习,学习专科护理理论及操作技术。②加强英语运用能力的培训。将英语学习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在外籍患者的床旁交接班时要求必须使用英语;开展英语护理个案查房;并将常用的护理用语放在科室计算机桌面上,便于随时查询、取用;用餐时间在员工餐厅播放英语新闻和英文电影、电视剧等,如英语连续剧“实习医生格雷”等;开设护理英语学习,每周1次,时间18:30~19:30,为期半年;轮流选送护士参加医学院组织的英语提高班的半脱产学习。③礼仪与沟通技巧培训。邀请航空公司职员或星级宾馆服务明星等到我院对涉外病房的护士进行礼仪培训,内容包括基本礼仪、服务礼仪、外交礼仪和民族交往礼仪等。④加强涉外医疗法律、法规的学习。组织学习涉外医疗管理的制度和规范。在护士交班本的首页张贴涉外医疗紧急救援流程、在华的国际救援机构代表处的联络方式、各种国际医疗保险文书、出入院和转院办理程序及国际支付结算方式等。针对涉外医疗纠纷的典型案例组织分析、讨论。⑤加强交流学习。组织业务技术骨干到涉外医疗服务开展比较成熟的医疗机构参观学习,每半年1次f积极参加市内重大涉外事务的医疗后勤服务;选派优秀护士到国外培训学习。

1.2.1.3培养对外协作能力①组织护士进行涉外紧急救援全过程的角色模拟演习,让她们分别扮演涉外紧急救援所涉及到的旅游、交通、金融等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使他们感受与各单位协调配合的重要性。②每年举办1次工作联谊会,邀请涉外宾馆、机场、银行等多家单位参加,通过交流熟悉对方的工作流程,密切联系,创建畅通、高效的服务流程。

1.2.2评价方法在多元文化护理系统培训前(2005年)、培训后(2008年),分别从3个方面进行效果评价:①对多元文化护理的认知水平。采用自行设计的试卷,内容包括多元文化的基本理论和英语运用能力,满分100分。②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内容包括常规护理操作技术、急救护理操作技术和专科护理操作技术,于年终考核,得分≥80分为合格。③患者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内容包括服务态度、就诊流程、健康知识教育、住院环境和后勤服务5项,共有25个题目,满分100分,凡综合评分≥90,该试卷视为满意。培训前后分别调查206例和320例患者。

1.2.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二、结果

2.1培训前后护士对多元文化护理的认知水平得分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培训前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认知水平得分为84.4士4.1,培训后为91.8±2.9,培训前后比较,£=6.9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前患者满意率为90.3%(186/206),培训后为95.9%(307/320),培训前后比较,Y2=6.8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培训前后护士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合格率比较。

三、讨论

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国际交流不断加强,对涉外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对涉外医疗机构提出了全方面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涉外医院的患者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国家,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标准,在对疾病认识和护理关怀上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要求。多种文化并存的现实不容忽视,任何文化强加的行为都是不正确的。护士只有具备良好的多元文化护理能力,了解这些患者的文化背景,分析文化差异对他们的影响,尤其注重隐私权、风俗禁忌、饮食习惯、社交礼仪、就医体制和环境等方面内容,才能进行正确的评估,进而提供文化一致的护理。一方面要掌握本国人文知识,另一方面还要知晓他国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等,尊重不同民族的饮食习惯,克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的理解差异,知晓护患双方在健康与疾病、尊重与亵渎等观念上的差别,避免因护患文化差异给患者或其家属造成误会,甚至伤害。结果显示,培训后护士对多元文化的认知水平显著提高(P<0.01),说明对护士实施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培养是有效的。语言是交流的第一条件,因为语言是文化交流的载体,是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表达、传递、储存、延续及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语言交流没有障碍才能谈及有效沟通。通过学习人文知识,有针对性地对中外护理文化进行分析、比较和总结,开展专题讨论,通过对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进行比较,找出其类似点、不同,由此消除在交流中来自母语文化的干扰,形成多元文化价值观、态度和行为,顺畅地进行多元文化护理并在实践中理解对方,提高理解护理对象的能力,可为成功实施多元文化护理打下情感和理论的基础。结果显示,培训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

护理技术的掌握程度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也直接影响患者病情的转归。外籍患者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中,居前两位的就是操作技术和专业知识。由于涉外医院是一个综合性的部门,收治的患者跨度大,从儿科到老年科,从内科到外科,病种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这要求护士知识面广,应变能力强,不但要熟练掌握基础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精通各专科护理操作技能及各种急救技术,因此,要不断地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技术操作的训练,成为全科型的护理人才。培训后,护士各项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合格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o.05,P<o.01)。

涉外医疗涉及面广,国际影响大,涉外医疗工作所反映的绝不单单只是一个部门的水平,它折射出一个国家的医疗救护水平和对国际友人的态度。所以加强与医院内部各部门合作的同时,也要主动与旅游、交通、金融等多方机构联系,积极协调有关救援信息的传递、救援力量的参与、协调、联系、合作,医疗单位的动用,伤病员境内外的转运等事项的各有关方面。只有大家共同参与、协调一致才能营造出有序的工作环境,创建畅通、高效的诊疗流程,提供优质的涉外医疗服务。因此,需注重培养护士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大局观念。

总之,涉外医疗的发展使得以人为本的多元文化护理模式成为必然趋势。护士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不懈的努力,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具备良好的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才能与时俱进,为在华就医外宾提供高质量的护理,以满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彭幼清。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121-129.

[2]胡军。浅谈多元文化护理及。文化安全性“问题[J].护理杂志。2005。22(12)t82-83.

[3]彭幼清。刘薇群。李佩珍,等。特需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认知状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6.21(14)。10—12.

[4]孙全冬。浅谈多元文化护理[J].护理学杂志。1998,13(3):183-184.

[5]朴玉粉,王志稳。吴晓静,等。外籍人员多元文化护理需求调查分析[J-1.中国护理管理。2007,7(9):28—29.

[6]周艳,钟玉杰。刘淑香。中国多元文化护理lo年回望[J].现代护理。2005.11(16):1293-1294.

涉外护理论文第4篇

1.中外接轨转型障碍。在医学范畴内中外一直存在理念、程序、人文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加上我国的医护英语教育在学制、护理理念、临床实践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教育存在较大差异,不是简单地引入原版教材、合作办学等就能够解决的。尽管当前护理人才仍是国际紧缺的人才之一,但涉外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出国就业要面对语言关、专业关、实践操作关、审核关等诸多门槛,走出国门就业的道路十分坎坷。

2.师资力量薄弱。首先,“双师型”、“双语型”护理及英语教师人才短缺。从事护理教学的教师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丰富,但英语教学及口语能力有限,课堂无法实现英语教学。而专业英语教师并不具备医护专业知识,少有出国培训、进修的机会,也缺乏针对英语教师进行的跨学科培训、交流,教学上的观摩和评估也很少,难以站在医护专业的角度由表及里的教学,运用英语情境教学更是力不从心。其次,西部地区难以开展国际化合作办学及聘请美国注册护士外教授课。

3.教材选用不合理及教学改革滞后。由于中职涉外护理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国内教材2000-2014年出版的护理英语相关教材有二十余本,但几乎没有一本能够涵盖国际临床护理技能和护理理念,大多数教材内容陈旧,教材难易程度把握不够。并且护理院校所采用的护理英语教材仍是医学教材,其中词汇量大、拼写复杂。涉外护理专业学生最终是与将来的服务对象和工作伙伴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但是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法接触到真实场景的医生、护士和病人之间的英语对话。

4.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1)近年来,中职校扩招,入学门槛降低,成绩均在同龄人中处于偏下位置,尤其是西部地区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大多数学生的词汇量偏低,阅读、写作能力偏差,听说能力几乎缺失。(2)在口语方面,大部分学生停留在最初始状态,口语表达能力较差。许多农村孩子一开始接触英语时就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方法,并且仍习惯于教师课堂讲解语法、记笔记等被动性学习方式。(3)由于一直处于低分段造成学生发自内心的对英语学习产生惧怕的心理,对自己学习英语的能力产生了怀疑,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逐渐使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

5.大班授课,影响教学质量。语言教学中基本以小班教学为主,因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非常重要,但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在很多中职学校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基本上是以50-80人大班授课为主。大班授课,进行互动教学的涉及面不广,难以在教学中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学效果欠佳。

二、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的构想

1.改进涉外护理招生制度。涉外护理专业最主要是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好的英语基础和英语发展潜能。在招录涉外护理考生时,一方面,应了解生源的英语学习程度和考试成绩以及其对英语的兴趣和要求,把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课程的设置和相关要求告知报读此专业的学生。另一方面,中考外语考试成绩应作为录取的一项硬指标,除考生总成绩达到录取线外,入校实行口语面试,切实把好考生入口关。

2.强化教师护理知识培训,探究涉外护理人文精神(1)要提高教师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的水平,应培养一支具有英语教学科研能力和护理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首先必须培养我校涉外护理老师的“知学”“好学”“乐学”层层递进的学习态度。英语教师和护理专业教师之间经常协商,精诚合作进行跨学科的相互学习、相互协作,要求承担涉外护理教学任务的英语教师每周听4-6节的护理课程,参加该专业教研室的教研活动、教学研讨,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融合。建立长效的教师继续培训机制,选派教师参加知名培训机构举办出国培训班,参加新知识更新培训班及医护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具备相关的医学护理知识,提高涉外护理专业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合格涉外护理人才的目标。(2)语言是人文精神渗透,学习英语的过程是接受另一种文化熏陶,所以英语教学不能单纯“就西论西”,教师应以此为契机,通过对照中西方文化,汲取不同的文化精髓。在基础英语教学中体现护理专业特色,读物可增补护理英语阅读如护理程序、护理诊断、临终护理等内容。涉外护理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从理论知识到临床实践,每篇对话及文章均具有一定的人文内涵,教师应抓住所学课文的脉络和重点,尝试组织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例如举办英语演讲比赛,排演英语话剧等,使护生了解国内外的文化差异,鼓励护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此外,从事护理教学的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体验医院护理实践,培养护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充分挖掘涉外护理本身的人文内涵,渗透国内外护理行业发展的新内容特别是人文关怀,亲生体验文化差异,激发学生对护理行业的热爱之情,开阔护生视野,使接受双重文化熏陶的学生成为既了解人文知识,又极具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3.设计情景,优化学习环境。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手段只有“语言”和“文字”,常使学生感到枯燥、厌倦。但如果创设直观形象的情景教学能为学生形成一个形象逼真的场景和语言环境,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以培养英语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护理操作课外活动,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打消其畏难情绪。依托学校团委,每周开展护理专业英语角活动,组织学生用英语自由交流和会话,锻炼学生说英语的胆量、能力和英语听力,让学生体会真实涉外交际场景;邀请护理专业教师主持专题与学生交流,体现课外师生自由沟通。并且定期举办护理英语技能比赛等,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历练演讲和朗诵技巧,锻炼表现能力。每周周末在礼堂为学生播放原版英文电影。

4.结合中职教育专业特点,精心优化教材,建设课程体系。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也是加强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课程体系必然涉及到教材的更新,所以精心挑选适合学生的优秀教材或者选编护理英语教材极其重要。鉴于此,应由护理专业老师提供素材,英语教师参照教学大纲编写适合我校学生护理英语学习的校本教材,然后选择一部分班级试用。试用过程中结合专业课程的调整,随时增加或更新材料,同时积极采纳护理老师、医院方面的专家对教材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学生定期进行调查。在实践过程中,第一阶段,涉外护理英语的学习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英语之上,要使学生无障碍通过初中与中职的过渡阶段可安排一些与初中衔接较好的综合英语课程,如:听力、日常对话、基本语法等;并穿插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通过夯实基础,培养兴趣,使学生尽快适应中职教学模式。第二阶段,当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了较为准确的定位,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以便更好地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三阶段,可适当引入一些较简单的医护英语词汇。慢慢地延伸到讲授专业知识,再到部分用英文授课、辅以中文解释,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使学生能以更积极主动、热情地投入护理英语学习中去。第四阶段,为了增强医护英语的实用性,还应注重听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如让学生练习书写护理报告、护理记录等。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医务人员的日常会话,提高学生运用专业英语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

涉外护理论文第5篇

1.1教师: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承德医学院,唐山职业技术学院3所学校的所有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课和护理专业课的60名教师。

1.2护士:

承德附属医院、承德市中心医院、唐山市医院、承德中医院、承德市妇幼保健医院、滦平县医院、滦平县中医院、丰宁县医院、隆化县医院、隆化县妇幼保健医院、隆化张三营镇医院等不同临床科室的80名护士。

2研究方法

2.1文献调查法:

通过文献调查法,了解有关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大纲研究,根据2007年新一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根据国家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以“精练、实用”为特点,“必需、够用”为原则,走访学校生物化学、其他基础课和护理专业课资深教师,共同研究。确定高职护理专业36学时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分配。

2.2访谈法:

走访上述学校的生物化学和其他基础学科的资深教师,确定生物化学本学科和后续课程需要的内容及其使用情况;广泛调研上述各医院,对护理人员的培养要求,确定生物化学中岗位需求的内容及利用率,调整课程设置。

2.3行为研究法:

根据上述确定的36学时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分配及访谈结果和车龙浩、赵汉芬,李宗根分别主编的教材,编制: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及本学科和后续学科需要情况调查表(教师用卷)和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及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表(护士用卷)。调查表中频繁应用指每月应用≥6次,常用指每月应用≥3-5次,偶尔应用指每月应用≤2次。

2.4问卷调查法:

向上述3所学校的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课和护理专业课的教师共60人,发放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及本学科和后续学科需要情况调查表(教师用卷);向上述11所医院不同临床科室的护士80人,发放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及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表(护士用卷);无记名填写、三天之后回收,有效卷分别为58份和75份。

3结果

70%以上的护士和教师认为蛋白质、核酸、酶的结构与功能;维生素概念、分类、命名、生理功能及其与辅酶;水的摄入与排出;钠、钾、钙的代谢;酸性物质、碱性物质的来源;生物转化的概念与意义;胆汁酸生理功能这些知识点频繁使用。60%以上的教师和护士认为血糖与糖尿病;血脂和高脂血症;氨代谢与肝性脑病;水的生理功能;电解质的生理功能;酸碱平衡调节;黄疸等常用。50%以上的教师和护士认为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一般代谢、血红素代谢过程;酸碱平衡生化指标;常用肝功能检查与物质代谢的联系等知识点偶尔应用。50%以下的教师和护士认为生物氧化和核酸代谢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知识点偶尔应用。

4讨论

4.170%以上的护士和教师认为蛋白质、核酸、酶的结构与功能等知识点频繁使用,是因为蛋白质、核酸、酶、水,无机盐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与其它基础课和临床有着密切的关系;维生素与临床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尤其是维生素的分类、来源、生理功能、缺乏症及构成的辅酶,由于酶的结构与功能与临床联系较多,故酶的概念、特点、酶原、同工酶内容,编写大纲时作为掌握内容,教材中作为精编内容。

4.2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再加上社会等因素,三高病人、心脑血管病人越来越多,所以60%以上的教师和护士认为血糖与糖尿病;血脂和高脂血症;氨代谢与肝性脑病等知识点常用,把这些内容作为学生熟悉内容。4.350%以上的教师和护士认为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一般代谢、血红素代谢过程等知识点偶而应用,这就要求代谢过程简明扼要地编写,要求学生懂得重要步骤和结果能满足后续教学即可,作为了解内容。

4.450%以下的教师和护士认为偶尔应用生物氧化和核酸代谢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知识点删除。

4.5结论及研究成果

4.5.1结论:调查结果可以作为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大纲和校本教材的编写依据

4.5.2研究成果

4.5.2.1编写“高职涉外护理专业18学时的生物化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分配表及要求”。

4.5.2.2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

涉外护理论文第6篇

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逐步发现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仅仅依靠传统的精读教学,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以及涉外英语课程基本要求的。一方面,教材中的阅读素材更新比较缓慢,阅读量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传统课堂精读教学主要以讲解词汇及操练语法为主要环节,相关知识的输入有限,导致学生阅读速度提不起来,无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掌握阅读技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阅读兴趣以及阅读能力的提高,致使学生不能适应对口的专业英语应用需要,不能满足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所以,在涉外英语课堂教学中[1],逐步引入泛读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技能。

2英语泛读材料选取以及教师指导

2.1材料选取科学选材是泛读教学成功的前提。对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而言,泛读材料应是简易读物,符合其认知水平,并且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泛读内容要广泛,涵盖各种文体及题材。应根据泛读材料选择原则以及英文报纸优势,从最新的报纸杂志以及英文网站寻找泛读材料,使泛读材料难度略低于精读教材,扩大泛读量,内容应选择学生喜欢的逸闻趣事和热点人物。

2.2教师指导首先,泛读教学前,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泛读目标。只有阅读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流利的阅读者。其次,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熟练使用不同阅读策略开展快速阅读。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在基本阅读技巧方面的引导,使学生熟练掌握某一项或几项阅读技能,例如略读跳读和寻读[2]。最后,指导学生进行课下阅读。因为泛读课每周只有两课时,课堂时间有限,大量阅读需要学生课下完成。所以,为拓宽学生视野,教师应指定阅读范围,给其布置阅读任务;同时监督学生阅读进展并核查其阅读效果,使得课外阅读真正有效。

3教学阶段划分及技能训练

3.1第一阶段:加强阅读技巧及技能训练

3.1.1推测上下文中词义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猜词义主要是利用上下文同义和反义关系,对词义进行猜测,对整个句子意思进行猜测,需要利用积累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知识。

3.1.2找主题句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首尾和段落中有内在的逻辑关系。通常情况下,一个段落表达一个主题,不同段落表达不同段落主题。段落明显位置出现主题句,剩余部分则围绕该主题进行说明。整篇文章的主题,主要是通过这些主题句表现出来[3]。所以,各段的首、尾句是了解文章意图的重点。

3.2第二阶段:提高全文意识,加快阅读速度本阶段中,教师给予学生更多指导,教会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词句意思以及字面意义上,逐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增强语篇意识,扩大词汇量是这时期教学的重点。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快速限时阅读,注意泛读的方法。有了第一阶段的基础,第二阶段对阅读技巧和方法的要求更加多样化,需要训练推断、预测、跳读等多种技巧。

3.3第三阶段:限时阅读和强化提升阅读理解率高、理解速度快,是判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指标。要达到这个指标,必要的方法指导不可或缺。常用的解题步骤为:首先,用最快的速度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其次,先看问题的考查方向,判断试题的不同类型;最后,认真阅读全文。对于需要依照各种信息做出推断才可以找到答案的题目,必须努力寻找隐含的信息词和关键句。根据信息词来综合全文主旨和作者态度,反复辨析,最终得出答案。

4结语

涉外护理论文第7篇

其次传统的英语教学法对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中开展口语教学的负面作用不容小视。长期以来,我国在英语教学中都采用语法翻译法,过分强调发音的精准,语法的不错还有大量的书面阅读。而还是有一部分的老师在口语课上还是采用这种教学法。以至于课堂上老师的说话时间大大的超过了学生应该开口说话的时间。而教学内容陈旧,操练单一而机械,大多的课堂口语活动,其实是一种重复句型的活动。这种课堂下教育出来的学生要么就爱面子,怕出错,不开口;要么一开口,就背句型,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

第三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脱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口语教学活动旨在传授语言交际能力,即实际运用所学的语言同所操改种语言的本族人进行正常交际的能力。而我们的口语教学在进行语言教学的时候,没有适时地去让学生了解各种语言形式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因此,当学生使用这些语言时,往往就会不得体、不合时宜。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第一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强烈的学习愿望会带来超常的学习效果,反之亦然。研究报告显示对某一语言的偏爱会激发学生的综合性动机。这种动机所激发的学习欲望比工具性学习动机要大得多。但是,广大高职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动机,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求职等等的工具性动机。他们在外语学习中常常缺乏自信,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第二应了解学生的水平。根据国外的惯例,学生通常被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但我们看到,以一个班为单位的高职学生,水平往往参差不齐,我国的办学条件和人口现况也不允许按等级分层次的口语教学。

第三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的不同程度,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口语教材的选用;口语课堂教学的设计;创造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各种教学手段,并充分发挥教师的角色。具体来说,

1教师应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因为无论教材有多好,都不会完全适合每一个班级、学生或教师,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当教师认为教学内容和编排对高职学生不合适时,可以采用删除、替代、补充和改编。例如,针对同一班级高职学生学习的不同程度,使用相同的材料,进行难易不同的活动;不必刻意在意学生之间的差别。

2口语老师也应有效的进行课堂设计。一堂课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根据学生类别,学习内容,设计怎样进行教与学,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所以教学设计应包括具体的教学目标,时间的分配,预计可能发生的问题,教学辅助工具,教学步骤,具体教学活动的目的、目标和所用的时间,以及这项活动与课堂中其他活动的衔接。这样设计出来的课堂教学才能通过课堂活动的多样化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3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应理解和体现学生在知识、智力、情感等方面的需求,通过不同的活动和方法如语言游戏、音乐、讨论、戏剧等引起学生对所学语言的兴趣,促使他们参与。然后通过课堂活动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最后通过练习和课堂活动,使学生自由地、实际地运用语言。在课堂上,教师应积极要求学生随机运用已掌握的语言来完成口语任务。典型的活动有信息缺口,调查、讨论及角色扮演。各类口语练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演练的机会,使学生得到用外语进行交际的真实感受;很多的口语活动本身妙趣横生,又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充满自信。同时,直观的教具,如图片,电视及电影,投影都可以引入到高职口语课堂中去,寓教于乐,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培养愉快的学习情绪,促使学生转化工具性学习动机为综合性动机,有效提高他们的口头交际能力。

4以学生为中心的口语课堂同样不能忽视教师的角色。教师是成功的口语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协调者。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口语交流的内容、社会交际的功能,适当放低对语法的正确性、语音的标准的要求。认真观察和聆听,不要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打断他们的表达,应该在学生表述完以后,再给学生以反馈。教师不停的打断会破坏口语教学的目的,会提升学生的焦虑情绪。教师在口语活动中的参与要掌握好尺度,千万不能滔滔不绝,喧宾夺主;而当口语活动进行不顺时,教师要循循善诱,灵活机智,从而保证口语活动的成功进行。教师还要及时地通过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做出调整。也应采用不同形式的评估手段对学生的进展做出评价。总之,一个充满热情、富有耐心、幽默、常常鼓励学生的口语教师,是广泛受欢迎的。

5在口语教学中,应加强文化的导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有其丰富的文化背景。作为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语言,英语国家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还有风俗习惯都是单靠学习语言本身而无法领悟的。只有理解、接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才能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从多方位加强文化教学,使同学们对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地理、历史、风土人情都尽可能的了解和接触;在课堂教学上尽量模拟真实的交际情景,创造深厚的英语文化氛围。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开展口语教学,切实加强高职护理学生的英语口语,高职教师应充分利用本校条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口语课堂。

参考文献

[1]杨传普,1999,说的能力亟待加强,《面向21世纪深化大学外语教学改革》【M】。北京:

[2]JeremyH.(1998).HowtoTeachEnglish【M】.London:Long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