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医外治法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8 15:05:08
中医外治法论文

中医外治法论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骨伤科;特点

新一轮等级医院建设和评审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要求“以评促建”,作为中医院骨伤科的一名医生应当认真和积极思考中医骨科如何发展。如何正确认识、继承、创新、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为此作者就中医骨科的历史、文化、思想理念加以表述。

1中医骨伤科的历史

中医骨伤科有其历史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必然性和科学性[1]。中医骨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骨科学的历史,是历代医家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是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发展的历史。在原始氏族人们在生活中逐渐认识自然界药物,外用敷治创伤疾病。出现砭镰、骨刀用于切割。在夏、商时代,青铜器、酒开始用于治疗。甲骨文记录人体各部名称和多种骨伤疾病。春秋战国-汉代形成骨伤科理论。《内经》阐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基本理论;通过体表测量人体骨骼的长短、大小、广狭,按头颅、躯干、四肢各部位折量出一定的标准尺寸。并阐发了:“肝主筋、肾主骨、脾主四肢肌肉”,“气伤痛,形伤肿”等理论。《伤寒杂病论》创立了理、法、方、药结合的辨证论治方法。外科手术的鼻祖华佗首创麻沸散、五禽戏。晋代伤科学在诊断和治疗有显著提高,并成为独立的学科。葛洪著书《肘后千金方》最早记载颞颌关节脱位的口内整复方法;并记载了骨折竹片夹板固定、开放性损伤早期处理及止血法。隋朝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记载了循环障碍、神经麻痹、运动障碍等,指出软组织裂伤、关节开放性骨折立即缝合和缝合技术。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药要方》,记载了颞颌关节脱位整复后予热敷热疗以助关节恢复;热敷、热疗治疗损伤瘀肿。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书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阐述了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开放性骨折。宋代《夷坚志》记载了在颌部类似同种异体植骨术。元代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整理了元代以前的伤科经验;并提出麻药用量按患者年龄、体质而定;首创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指出髋关节是臼杵关节,并把踝关节骨折脱位分为内翻和外翻。明清时期,伤科专著涌现,名医辈出,多学派形成,《普济方折伤门》记录了15世纪以前的正骨技术,薛己著《正体类要》重视脾胃与补气养血,是按八纲辨证论治的代表著作。清代吴谦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清代以前的骨伤科经验,对人体各部位的骨度,内、外治法,方药记述最详,既有理论,尤重实践,图文并茂,把正骨手法归纳为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整复胸腰椎骨折脱位,并改革固定器械。胡廷光《伤科汇篡》阐述了各种损伤的证治、记载骨折、脱位、筋骨的检查、复位。解放后,我国各地相继成立中医院和中医学院,成立了骨伤科研究所,系统整理了祖国医学的理伤手法,总结老中医的经验,改进固定方法和器械,以及加强对中草药研究,总结骨折治疗的理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现代,引进近代医学先进技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疾病,使诊断更精确。引进先进的麻醉技术、手术技术和器械,治疗了较多的疑难疾病,继续发扬了中医传统技术,中药的辨证论治、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等。

2中医骨伤科的文化

中医药学是特指在中国黄河、长江流域发源起来的具有鲜明中原汉族文化的医学体系。建立在虚数属性、象数逻辑之上的。中医骨伤科医学理论与传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密不可分,是在我国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和完善的,具有朴素的丰富的哲学文化,是从表象到理论的概括与升华,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对生命、生理、病机有着独特的诠释。对患者疾病的中医综合治疗中随时都体现着中医朴素的哲学理念,阴阳平衡、辩证、运动与静止的对立和统一,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所以,中医骨伤科的辨证论治就是在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医学关于正常生命现象的理论知识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转归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指导骨伤科患者的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内科治疗、调养。达到筋强骨坚,天人合一,也就是健康人与自然相适应的最终目的[2]。

3中医骨伤科的思想理念

中医外治法论文第2篇

[关键词]中医古籍;信息特征

目前,中医古籍依据《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简称《联目》)体系进行分类,从总体来看,《联目》较客观地体现了中医古籍文献的特征。但是,中医古籍所承载信息是一书含有多科内容,因而《联目》的分类目录不能将古代文献内容完全呈现出来,即分类目录不能反映中医古代文献多个信息单元。本文将以《联目》中的类目为例,分析论述中医古代文献内容的信息特征。

1.《联目》的分类目录

《联目》将中医古籍分为12个大类,医经、基础理论、伤寒金匮、诊法、针灸按摩、本草、方书、临证各科、养生、医案医话医论、医史、综合性著作。其中共设一级类目12个,二级类目61个,三级类目86个。《联目》是图书馆馆藏中医古籍普遍采用的分类方法,其具体分类体系如下[1]:

1.1医经

包含的二、三级类目:内经(本文,注释,类编与摘编,发挥);素问(本文,注释,发挥);灵枢(本文,注释,发挥);难经(本文,注释,发挥);内经、难经合类。

1.2基础理论

包含的二、三级类目:理论综合;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脏象骨度;中医生理;病源病机;中医病理类目。

1.3伤寒金匮

包含的二、三级类目:伤寒金匮合编(合刻,注释发挥,方论,歌括,杂著);伤寒论(本文,别本,注释,发挥,方论,歌括,杂著);金匮要略(本文与注释,发挥,方论,歌括)类目。

1.4诊法

包含的二、三级类目:诊法通论;脉诊(脉经,脉诀,诸家脉学);望诊;舌诊;其他诊法类目。

1.5针灸推拿

包含的二、三级类目:针灸通论;经络孔穴;针灸方法(针法,灸法,太乙神针,子午流注);针灸临床(针灸治疗,针灸医案);推拿按摩;外治法类目。

1.6本草

包含的二、三级类目:本草经(本经辑本,本经注释);综合本草(唐五代以前本草,宋元本草,明本草,清本草,现代本草,国外本草);歌括便读;食疗本草(食疗,救荒本草,饮膳杂著);单味药专类药研究;炮制;本草谱录;杂著类目。

1.7方书

包含的二、三级类目:晋唐方书;宋元方书;明代方书;清代及近代方书(一般方书,方剂汇编、讲义,歌括、便读,单方与验方,本草附方,成方药目);国外方书类目。

1.8临证各科

包含的二、三级类目:临证综合;温病(四时温病,温疫,疟痢,痧胀霍乱,鼠疫);内科(内科通论,风痨臌膈,其他);妇产科(妇产科通论,产科,广嗣);儿科(儿科通论,痘疹,惊疳);外科(外科通论,外科专论,皮肤病,痔瘘);伤科;眼科;咽喉口齿(咽喉通论,白喉,喉痧,口齿)类目。

1.9养生

包含的二级类目:养生通论;导引、气功;练丹类目,在总目中没有呈现三级类目。

1.10医案医话医论

包含的二级类目:医案;医话医论;笔记杂录类目,在总目中没有呈现三级类目。

1.11医史

包含的二、三级类目:通史;专史;传记(汇传,先秦医家传,秦汉三国医家传,唐宋元医家传,明清及近代医家传);史料;杂著类目。

1.12综合性著作

包含的二、三级类目:医学通论;丛书、合刻文史丛书中的医学若作;工具书(辞典,书目索引,表谱)类目。

2.中医古籍内容的信息特征分析[2]

2.1中医古籍记载的基础学科著作

中医基础理论著作,虽然是类分到基础学科,但其中不但含有临床疾病的内容,还涉及到药书、方书等内容。

2.1.1医经类

明代李中梓《内经知要》二卷,全书共分为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病能八类,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进行论述。金代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三卷,上卷讨论了养生、诊法、本草以及风暑燥湿寒等病邪的病机等,中、下卷论述临床常见病的证治。

2.1.2伤寒金匮类

宋代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六卷,卷一论述六经分证,卷二论汗、吐、下、温、灸等治法,卷三论结胸、痞气、阴阳毒、狐惑、百合、痞、湿、、杂病等,卷四论暑病、时行、寒疫、斑痘等,卷五论天行温病、黄病、小儿伤寒,卷六载伤寒杂方、妊娠伤寒方、伤寒暑病通刺法等。清代张志聪《伤寒论纲目》九卷,一至七卷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至辨阴阳易差后劳复止,卷八为痉、湿、、汗、吐、下,卷九为辨脉、平脉及六经通气论略。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三卷,25篇,608节条文。书中论述内、外、妇等科杂病,而以内科杂病为主,兼论中毒急救等。元代朱震亨《金匮钩玄》三卷,全书内容列中风等内科杂病87种,喉科、外科病证12种,妇科病证22种,儿科病证21种。每证前有论,叙述病因、治则、兼证及预后,然后列方药。

2.2临床学科著作

虽标明为临床类,但亦含有基础理论的内容,其内容广泛涉及理、法、方、药各方面的问题。从中医古籍记载的内容来看,综合性临床著作极为丰富,这些古籍内容广泛而繁多,一书中兼有多科内容。

明代袁班《证治心传》一卷,内容有证治总纲、阴阳虚实、四时用药说、四诊记、用药宜精审、胃为生化源、保身可以却疾、侍疾应知、疟咳嗽、中风肿胀、虚劳、幼科治验、胸肋腹胀肝胃气逆辨、温热温疫辨等14篇论述,多为临证经验。

明代王纶《明医杂著》六卷,一至三卷为医论,分题讨论发热、劳瘵、泄泻、痢、疟、咳、痰饮、喘胀、饮食过伤、头痛、小便不禁、阳痿、梦遗、暑病等内科杂病和眼、耳病以及妇女经病、半产等的证治,并且还讨论了补阴丸、枳术丸、化痰丸及气虚血虚和东垣、丹溪治病方论等,末附滑寿《诊家枢要》。卷四论风证,卷五论小儿各病,卷六为附方。

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十卷。卷一为医说、五脏六腑病虚实、血气论、五运六气、本草、药论等基础理论,卷二为中风、伤寒、瘟疫等10余症,卷三为痰饮、咳嗽等20症,卷四为补益法、斑疹、诸血证及老年病证治等,卷五为眩晕、麻木等30余症,卷六为头痛、耳病、口舌等10余症,卷七为妇人总论、调经、闭经、带下等10余症,卷八为小儿科病75症,卷九为外科20余症,卷十为单品杂治、杂方、灸法、金疮等。全书先论述,后列方,并附医案。

2.3方书类著作

方书类著作中既有基础学科的内容,又有临床方药。特别是综合性方书中,其含有临证各科内容。

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八卷,全书共73篇,所列疾病有急性传染病及内、外、妇、儿、眼科和毒虫伤等,详论病证,略述病源,因证取方。唐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全书共232门,载方5300首。内容包括妇人、少儿、七窍、风毒脚气、肾脏、膀胱、疔肿、痈疽、痔漏、解毒、杂治、食治、养性、平脉、针灸等。

宋代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一百卷,全书1670门,载方16834首。全书体例为首先详述诊脉辨阴阳虚实之法,次叙处方用药之法则,然后分述各科病因、病理、证候与方剂药物的关系。

2.4药书类著作

药书类著作,并非为论药专书,其中即有大量方书的内容,又有论及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的内容。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五十二卷,全书分为十六纲,62目,共载药物1892种,并附有药方11000余首。一至二卷论述历代本草性味归经等内容,三至四卷阐述110多种病的病证及主治药,五至五十二卷分为16个纲目记述了药物的释名、集解、气味、主治及附方等。

清代郭佩兰《本草汇》十八卷,全书共载药470余种。本书前八卷为杂论、用药式、病机及主治,并在卷二之中简述四诊、运气、经络内容;后十卷论药性,并附有验方、秘方。

清代何镇《本草纲目类纂必读》三十八卷,全书共收药600余种。本书着重介绍每种药功能主治,并附有何氏所撰的《济生邃论》和《家传集验方》。

2.5医案、医话医论类著作

医案、医话、医论类著作包括的内容极为广泛、繁杂,既有基础学科内容,又有临证治疗经验,其著作多为本人或后人将其临证经验汇集而成。其论述中涉及理、法、方、药等诸多方面内容。

2.5.1医案

明代汪机《石山医案》三卷,本书是由汪氏弟子汇集汪氏临床验案编辑而成,内容包括四诊、证治以及临床疾病个案治疗等多方面的内容。清代吴塘《吴鞠通医案》四卷,全书按疾病分类,卷一为温病、伤寒,列病7种;卷二、卷三为杂病,列病32种;卷四为妇、儿科,列病16种。每病下载有医案若干。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十卷,一至八卷列内科杂病、外科、五官科病75种疾病,卷九为妇科病5种,卷十为儿科病6种,每病列医案若干,后附治法准则及方药。

2.5.2医话

清代黄凯钧《友渔斋医话》八卷,内容包括卷一为养生导引之法,二、三卷为辨证辨治辨药及病后调养,卷四为五脏解剖及调摄治疗,五、六卷为黄氏随录验案,卷七为黄氏四十年临证经验,卷八为黄氏常用药320种性味、效用、主治。清代陆以■《冷庐医话》五卷,一、二卷记述了医范、医鉴、慎疾、诊法、用药及对古今医家、医书评论,三至五卷按病证、针药等搜集历代名医治案。清代计楠《客尘医话》三卷,全书分杂证述略、妇科述略、产科述略,主要阐述计氏临床经验。

2.5.3医论

明代王肯堂《肯堂医论》三卷,卷一论述痘疹、惊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卷二论望色、芤脉,论人参、犀角和杂记,卷三为三疟治验、神水治验、制神水秘法、妇科验方。明代刘浴德《医谭一得》二集,共91题,内容主要有内伤、外感、六淫为病以及具体内科杂病,兼论五官科、外科疾病。每题一论,阐述病因、病机、脉象、治则等。清代汪文绮《杂症会心录》,共53篇,书中论述了内科、妇科、杂症症治,并列医方、医案。为作者研究古典医籍心得及临床经验总结汇辑。

3.结语

《联目》分类体系,借鉴了现代图书分类法的优点使中医古籍分类有所改进,但中医古籍的内容信息特征表现为,一书含有多主题的内容,而图书分类法是一种线性结构,一个类目只能揭示一个主题内容,不能将中医古籍所记载的内容全部揭示出来,因而导致分类体系“以类求书”的功能较弱,使中医古籍中隐含的大量信息得不到充分有效的揭示。

参考文献:

中医外治法论文第3篇

【关键词】医学高专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渗透

随着医学模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生命权、健康权的日益重视,医疗卫生服务已经逐渐由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保健、心理治疗、社区服务为一体的多元模式。这些都对医学生的以人生态度、道德行为和职业价值观等为重要内容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和更迫切的要求。新形势下,建立富有特色的医学高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一、医学高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紧紧围绕党中央制定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即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紧紧结合医学高专学校的培养目标及“90后”学生的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医学高专的临床医学专业以培养面向农村、社区医院的助理执业医师为主要目标,相关医学类及药学类专业以培养医学技术、辅助医疗和药学专门人才为主,即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对医学高专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围绕医学高专学校的培养目标展开,体现医学性、实践性的特点。另外,“90后”医学生已经成为医学院校高等教育中的主体,从“90后”医学生思想现状入手,探索具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医学高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的“四个渗透”

(一)渗透医学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医学生德育教育对全面提升医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型实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医疗工作质量。二是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三是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医学生的医学职业道德教育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完成。一是医德的理论教育,一是医德的实践教育。医德的理论教育包括两大课程设置。一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侧重强化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二是包含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医学语言艺术、医学哲学、医学美学、医学语言艺术等更具专业化的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医学高专的医德教育不可能等同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医德教育,因其学制短的特点,别说把上述的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课程都开齐、开足,就连医德教育的核心课程《医学伦理学》的课时都难以保证。因此,基于实际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的任务,把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之中。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职业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为例,在授课过程就必须强化医学职业道德修养这一核心内容。

(二)渗透卫生法律法规及医疗卫生政策教育

医学的职业性质,决定其基本关系是医患关系。随着患者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用法律衡量医疗行为和结果及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日益增强。在临床教学中加强学生防范纠纷意识的培养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加强医药卫生法制教育是防范医患纠纷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在一些医学高专学校,或是因为课时安排紧张或是因思想上的本来不重视,卫生法律法规教育几乎就是空白。法制教育本身就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法制教育中凸出卫生法教育是实现医学高专培养目标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是以《职业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在法律基础这部分内容上,除了讲授民法、刑法等基础法律知识外,辅助补充讲授卫生法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效防范医疗纠纷。医疗卫生政策往往反映了医疗卫生行业的动态,如了解医疗体制改革及现阶段的公立医院改革等,大多数医学生都很关注医疗卫生行业发展,这事关医学生的前途和未来。因思想政治理论课紧扣了他们所关心的实际问题,也就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渗透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理念与方法教育

人际关系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特别的重要性。行为失谐,尚可挽正;人际失谐,百事难成。只有以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点,才能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现实矛盾,促进个体素质的提高和个体全面发展,建设健康和谐的美好社会。对于医生这一职业来说,近些年,随着医疗纠纷的增多,医患冲突愈演愈烈,医务人员的执业环境越来越差,危及医护人员健康生命的案件时有发生,医患关系持续紧张。如果广大医务人员能够掌握一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掌握一些化解冲突的技巧,积极沟通,诚心诚意地同患者进行交流,绝大部分纠纷是能够解决的,冲突是可以避免的,和谐的医患关系也是能够建立起来的。对于个体来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习惯或者说是一种能力,作为一种习惯和能力来说,越早培养越好。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促使教育对象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理所应当关注社会关系中的人际关系因素。在医学高专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渗透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理念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何把和谐人际关系的理念渗透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表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下同)的教学中,如绪论《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就应该针对如何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举一些现实的例子,传授一些科学实用的方法。另外,在第五章《遵守社会功德 维护公共秩序》及第六章《培养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及和谐家庭关系的理念及知识。表现在《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下同)的教学中,第十一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适合结合人际关系的内容教学,因为和谐社会理所应当就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渗透中医药文化教育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医药文化载体的典籍大致分为3个类别。第一类是有关“医德”的典故,例如“孙思邈大医精诚”“范彬救人”“何澄医德高尚”等。据有关文献研究显示,中医药文化具有医德风范的代表性人物共557人,其中,有36位医家的医德言论在医德文化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第二类是有关“医术”的典故,例如“张仲景望诊侍中”“华佗指戒”“张至和一诊值百金”等。除前述两类之外的则统归为第三类,即“医趣”类。主要是医学界的奇闻异事,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以上3类中医药文化的内容都可以在《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可以得到充分展现。

中医药文化的教育可以促进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可以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医学高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方法、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任务是借助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方法来实现的。好的方法可以极大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除了讲解、提问、案例及使用多媒体等常规教学方法手段外,医学高专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可以根据学生及专业特点采取以下方法、途径。

(一)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培养学习兴趣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教育方式很难使理论教育取得理想效果。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强调研究教育对象的接受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所谓“接受”,即表示人们对外在信息的理解、解释、择取、整合、运用的关系。接受理论给我们的重要的启示就是有助于我们转换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即从教育者的眼光转向接受者的眼光,把研究的重点转刭接受者方面。也就是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接受者的主体性,把接受者作为主体,充分考虑接受者的需要。过去我们往往是从社会的需要、党和国家的需要来考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的,而不大注意同时考虑受教育者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实用知识技术教育之间划了一道鸿沟。其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把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表现在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上,因与学生需要的脱节,再加上医学教育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实用技术教育,让一些人对医学院校,特别是对学制短的医学高专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排斥心理。但是事实上,学生并不是不需要学习做人和学习为人处世,而是非常需要有人帮助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他们的人生追求和需要结合起来,就可以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

(二)以“微实践”为载体,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

“微实践”是相对于学校组织的大型社会实践而言,是一种具有切入点小、全天候、开放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等优势,符合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低成本、易习得、可持续”的内在价值要求的实践教育模式。 首先是以“大思政”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力配合学生处等学生管理部门开展勤奋学习、诚信考试、待人有礼、遵守纪律、生活简朴、仪表整洁、爱护卫生、绿色上网等八个方面的养成教育。 三是以班级或以系部为单位,组织开展以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为主题的辩论赛、演讲比赛或讨论会。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同参与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在社区开展义务劳动或医疗扶贫活动。“微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是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内化的重要途径。

(三)以微群、qq群等新新媒体为平台加强与学生的课外交流,答疑解惑,对错误思想迅速纠错

当今时代,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交流平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通过微群、qq群等平台加强与学生的课外交流是很有必要的。一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排忧解难;二可以积极引导网上舆论,形成网上正确、健康、向上的舆论强势,对错误思想迅速纠错。当然,以上两个教育目的实现必须要建立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建立和谐互信的虚拟交往关系之上。只有营造出宽松宽容的心理氛围,通过平等沟通、互动交流,以真理教育人,以事实说服人,才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004.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3]武晓静,黄岚.加强临床实习生防范医疗纠纷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24—25.

[4]冯春,刘学罡.探析中医医德文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8,10(3):71-72.

中医外治法论文第4篇

江苏中医发展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流派、世医流派和学术流派。在学术流派之中,江苏的中医外科颇有特色,出现了诸多著名外科医家及其外科文献,在我国中医学术特别是外科学术发展史上极有影响,奠定了江苏中医外科在全国的学术地位。据初步统计,在数千部江苏中医古籍之中,外科专著有200多部,详细记载了中医外科的学术内容,其它非外科专著中,也有大量的中医外科知识,全面反映了中医外科的学术内涵,是研究江苏及全国中医外科发展的重要文献。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江苏中医外科学术内涵及发展各阶段有其不同特色,兹分述如下。

秦汉至隋唐时期

秦汉到隋唐时期可谓中医外科的草创阶段,外科专著不多,但一些医籍方书和本草文献中记述了大量的有关中医外科技术和药物,如著名的晋代方书《肘后备急方》由江苏医家葛洪所著,书中对外科疮疡及外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法则、预后判断等均有全面论述,特别是在治疗上提倡以灸法为主,方药为辅,药物多为日常容易得之者。该书所载方剂之简,主要在于药物不需炮制加工和煎煮,直接外用,是中医外科特色所在[1]。《刘涓子鬼遗方》[2]是晋末医家刘涓子在江苏丹阳郊外巧遇“黄父鬼”时所遗留的一部外科专著《痈疽方》10卷(今本只存5卷,又称《神仙遗论》),后经北齐龚庆宣整理而成的外科著作,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外科专著。该书除了记载痈疽类疾病的发病及治疗外,还涉及了金疮、瘀血、外伤的治疗,包括止痛止血、取出箭镞等,全书共载方140余首,其中治疗金疮外伤跌仆的处方共34首。

南朝梁时陶弘景(456年-536年)系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他对《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进行系统整理,并汇集魏晋间药学新识而撰《本草经集注》[3],共载药物730种,全面概述药性、功效和主治内容,其中不乏治疗外科疾病的药物。从该书中还可以看出,南北朝之前中药的应用以治疗外伤疾病如疮疡痈肿、跌仆损伤、蛇毒咬伤为主,甚至一些目前常用的具有补益作用的内服药,当时也作为外用药使用,治疗外伤疾病,如当归“主治咳逆上气……诸恶疮疡,金疮等病,皆可煮汁服用”。又载蒺藜子味苦,辛温,微寒,无毒,主治恶血,破癥结积聚,喉痹,乳难,身体风痒,小儿头疮,痈肿等多种外科疾患。唐代医家王焘(670年-755年)原籍陕西,曾官至江苏徐州司马,他考据众多唐前医籍,集成《外台秘要》40卷,卷23、24及25与外伤疾病有关,保存了唐以前大量已亡佚的外科文献,其中有许多属于江苏医家的学术思想与经验。该书收录方剂9000余首,其中属于外治法的方剂就有1200余首,具体的药物外用方法有草药外敷、研末敷药、膏药、油膏及掺药等,全面反映了当时中医外科理法方药之特色,表明了到唐代我国中医外科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水平[4]。从以上文献中相关内容可以看出,秦汉至隋唐时期江苏中医外科在治疗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在理论的认识上已全面而丰富,在技术方法上不仅简便而且多样化,为今后中医外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宋元时期

尽管宋元时期不是江苏中医发展的鼎盛阶段,医药文献也相对较少,但也出现了一些外科专著,如宋代长洲(今苏州)颜直之(1172年-1222年)著有《疡医方论》和《外科会海》,惜两书均已亡佚,前者于《苏州府志》录有书名,后者著录于《幼幼新书•近世方书》。现存可见的外科专著有宋代东轩居士(生平欠详)的《卫济宝书》和元代齐德之(生平欠详)的《外科精义》。《卫济宝书》[5]卷上为痈疽论治,“五发”(癌、瘭、痼、疽)图说,试疮溃法,长肉、溃脓法、打针法、骑竹马灸、灸恶疮法等;卷下为正药指授散等40首外科方剂及乳痈、软疖的证治。该书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对痈疡的辨别诊断、治疗及用药等分析论述。该书详述癌症尤其是乳癌的临床表现,是最早记载癌病中医文献,认为癌症为“痈疽五发之一”,属于外科疾病一种。该书重视痈疽的鉴别,将痈与疽从病因和症状表现上细致区分,并提出痈疽治疗的不同原则,即治痈则“成者祛之,盛者疾之,攻内后外,三日成功”,治疽则需“来者速泄阳会,败者急救其里”,用药多为清热、养阴、活血之品。

《外科精义》[6]从外科疾病的辨证与诊断到护理均予以全面阐述,特别是对化脓性疾病如何辨脓和判断预后的阐发尤为深刻,其中对附骨疽、缓疽、石疽等诊断鉴别与治疗处方进行了总结,对指导外科疾病的诊断与处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宋元时期是中医学理论发展阶段,江苏中医外科发展更是如此,唐以前着重是方法上认识与应用,而宋元时期可谓是外科理论形成阶段,特别是对外科疾病病因病机的阐发与论述、理法方药及治疗手段认识上有了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

明清时期

中医外科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出现了诸多外科专著和外科学说。明代外科著作有陈实功《外科正宗》、王肯堂《证治准绳•疡科》、薛己《外科发挥》、窦梦麟《疡科经验全书》、陈文治《疡科选粹》、陈司成《梅疮秘录》等,清代外科著作有沙石安《疡科补苴》、高秉钧《外科心得集》、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等,其它一些医家如戴思恭、缪希雍、王泰林、叶天士等均有外科的治疗经验和学术思想流传于世。明代戴思恭,原浦江(今浙江浦江)人,晚年移居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为吴门医派奠基人之一,著有《秘传证治要诀》、《证治要诀类方》等书,认为痈疮之患要注意鉴别,防其恶变,治疗用药要因人而异,又着重强调疮疡痈疽病因均归于“火热之邪”,治疗主张滋阴降火,以去其根[7]。明代南通外科名家陈实功(1555年-1636年)所著《外科正宗》[8]是部“列症最详,论治最精”的外科专著,对后世影响颇大,全书4卷157论,载有痈疽、疔疮、流注、瘰疬、瘿瘤、肠痈、痔瘘、白癜风、烫伤、疥疮等141种外科疾病,书中对外科诸疾的病因病机及辨治论述很为详细,并提出内外并治及刀针与药物结合的方法,特别是内治上要注意顾护脾胃,调理气血,主张消、托、补;外治强调“开户逐贼、使毒外出”为第一,成为后世外科辨治之宗,也是“正宗派”之鼻祖[9]。

明代王肯堂(1549年-1613年)《证治准绳•疡科》[10]对外科疮痈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护理技巧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大量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所载治疗疮疡单方,并按照疮疡发生部位的不同而分类。明代吴县薛己(1480年-1658年)是通晓各科而尤精外科的著名医家,外科方面除了《外科发挥》外,还著有《疠疮机要》、《外科心法》、《外科枢要》、《外科经验方》、《外科精义校注》共6种外科著作。薛己在外科的辨治上重视整体观,认为所有外科疾病均发于内,治疗主张以调整内部气血为主;在诊断上,注重四诊合参,尤关注望诊和切诊[11]。清代江苏丹徒新港医家沙石安(1812年-1887年)著有《疡科补苴》[12],书中对疮疡之属寒属热、属阴属阳、痛与不痛、坚硬与脓腐腥秽等机理及治疗方法有许多独到见解,在外用药上强调不同疾病阶段宜用轻重不同药物,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时时注意“顾阴”。书中强调及时使用针刀排脓祛腐,认为“内溃者,放脓宜早;外溃者,脱腐为先”,并要求手法“分寸有度”,“用之得当”,遇“乳岩、玉茎肿硬、血瘤、石疽、失荣、膝盖等疾”不宜用火针。#p#分页标题#e#

锡山(今江苏无锡)高秉钧(1755年-1827年)《外科心得集》[13]一部外科临证心得著作,书中对外科病症的病因病机及辨治用药明显受到温病学术的影响,阐发外科学新思想和新特色,确立了“按部求因”的辨证方法,提出了“毒入五脏”的主要证候及治疗方法,创中医外科“三陷变局”学说,提出“疡科四绝症”,治疗上博采众方,灵活多变,成为“心得派”掌门人。吴县王维德(1669年-1749年)《外科证治全生集》[14]是在继承《黄帝内经》等学术思想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临证经验编纂而成,提出了外科病症可分阴阳两类辨证施治的学术思想,尤其重视阴疽的辨证和治疗,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外科学的内容,为中医外科三大派别之一“全生派”的代表。江苏中医外科发展到明清时期已趋成熟,形成了不同的中医外科流派,在治疗方法上由重视外科手术和手法的应用,到外科内治理论,认识上已相当全面,特别是三大流派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中医外科的发展。

民国至今

中医外治法论文第5篇

关键词:中医;治疗学说;用药;须使邪有出路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4-0714-03

“用药须使邪有出路”,语出清•周学海《读医随笔•卷四•证治类•用药须使邪有出路》[1]。这一名言传承百余年矣。于今已成为中医治疗学说之一。读书临证有感,不揣浅陋,刍言管见。

1读医心得 嘉来学奖后进

夫该书卷一“升降出入论”[1]先论及:大抵治病,必先求邪气之来路,而能开邪气之出路。病在升降,举之、抑之;病在出入,疏之、固之。于卷四•证治类,以“用药须使邪有出路”篇名出现曰:凡治病,总宜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斯一治疗学说也,就笔者案头所及:王新华《中医历代医论选》,施杞、顾丁《历代中医学术论语通解》,黄自立《中医百家医论》,邢玉瑞、张喜德《中国医术名家精华之二•中医治法精华》等医著均有辑录,名之治疗学说、治病准则、用药心得、治法精华,无不对这一学说以高度评价。《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一书则在“扶正与祛邪的运用”节引用之,并指出“选择具体的祛邪方法时,要注意使邪有出路。”[2]笔者浏览中医院校教材经典科目及有关名著,窥及“用药须使邪有出路”这一治疗学说,确有其理论依据。如《内经讲义•治则治法》[3];《伤寒论》:“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可发汗,宜麻黄汤”,“当和胃气,宜调胃承气汤”,“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当温之,宜四逆辈”[4];《金匮要略•绪言》:对于某些邪实之证,原书特别注重“因势利导”的治则这一段落[5];《温病学•温病的治疗》[6];叶天士《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温病条辨•中焦篇》“凡逐邪者,随其所在,就近而逐之”,“逐邪者,随其性而宣泄之,就其近而引导之”[7];张子和“汗、吐、下”三法;吴又可治疗疫症理论等等论述,咸可征之乎。据《中医大辞典》记载,是书撰于1891年,为作者研读古医书的心得,有一定参考价值[8]。仅中医治疗学而言,其嘉来学奖后进之心可谓切至。

2名医经验 发前人所未发

无庸违言,中医治病,大凡当分有邪无邪,有邪者宜祛邪。欲去邪,必使其有逐出之路,邪之出路不外三途:一是从肌表透散,二是从二便而去,三是从口中排除[9]。对此,近代当代名医经验(包括医案医话)谈及的正不少。例如《近代名医学术经验选编•叶熙春专辑》推荐:一肺痨挟感者,病体骨瘦如柴,肌肤甲错,加以形寒怯冷,高热鸱张,旧恙新感,正虚邪实,辨证并不费事,用药动则掣肘,叶老略加衬思,则处以大剂透表,发汗解肌之品,嘱多加水煎,略滚数沸,趁热倒入面盆,头盖面巾,任凭药气熏蒸,令药性从口鼻毛窍而入。两剂后患者邪却热退[10]。《朱良春医集•通下疗法在温热病中的应用》记录:朱老为外地会诊一陈姓患乙脑的8岁男孩,原已服大剂白虎汤及注射抗惊厥,解热等药,症情日剧,辨之为病在气,阳明热盛,径投通下为主之剂。一剂而腑通神清,三日渐复。曰此通下排毒,使邪有出路之捷效也[11],由江苏省中医院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余承惠主任医师指导,丁德经氏执笔的“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思路与方法”一文,介绍了以基本方清热利湿,解毒泄浊以祛邪,在此基础上宏观调整机体阴阳平衡,又多途径给药,如配合药浴、灌肠等方法,促进毒素的排泄[12]。《名老中医医话•魏长春医话》曰:治病需从生理自然,用药当视病势所趋。祛邪应乘势利导切忌截病出路云云[13]。凡有这一些,发前人所未发者也。至于从口中排除一法,是指邪在胸脘上部,如痰涎壅塞、宿食停滞或食物中毒等采用的涌吐法。窃以为现代科技方法拿来为我所用已成中医界共识,若乃掌握象《现代中医急诊内科学》所示之气管插管术、洗胃术及其中的涌吐胃毒法[14],则既保持了中医特色,又能应手取效也夫。

3日新其用 赋予时代气息

读《中华中医药学刊》[15-18]近年报道的有关文章,知不乏此类佳作。李巧颖“通因通用”与肾炎蛋白尿的治疗一文认为:肾炎蛋白尿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免疫复合物及其介导的炎症,故蛋白尿的清除用“堵”的方法是不行的,应强调从根本入手,通因通用,在治疗上要重视免疫复合物的及时排出(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贯穿清热利湿,化瘀通络),以免闭门留寇。童舜华,陈祖皋“治疗肠伤寒经验”言及:古训“湿温以便干为邪尽”在临床上有一定指导价值,然而湿温便干也常可因湿热蕴结胃肠,湿郁气滞,腑气不通,宿垢不得下达而致,此非邪尽之征,(仍宜)行气导滞,通利肠腑,给邪气以出路。李战炜“伏邪临床治思路探讨”例举运用伏邪理论指导临床,自拟“麻杏二三汤”即麻杏石甘汤、二陈汤、三子养亲汤三方基础上加减变化,于每年三伏天坚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其中“麻杏”走上焦,向外,向上透邪,“三子”出下焦,其势向内向下,“二陈汤”走中焦,化中焦脾之痰湿,三方合用,使上中下三焦气机调畅,鼓动了整体的功能,以驱除体内的伏痰。张会永“解读李玉奇教授脾胃病临床经验”,谈到李玉奇论脾虚泄泻时说:泄泻严重时,可酌情加入芡实、石榴皮等,不可过早收涩,以免关门留寇,反生呕吐等。赵育芳、魏佳平总结葛琳仪主任医师经验:“清”法治疗邪热内盛的慢性胃炎患者,在清的基础上,强调保持大便通畅非常重要,大便通畅则气机通畅,邪有去路,并寓急下存阴之意。以上各家之言,真是见仁见智,各有千秋,且日新其用,赋予时代气息。

4方论方解 拓宽用药视野

温习教材《方剂学》之方解及文献摘要中的方论,知其不少古方含“用药须使邪有出路”之义[5],散寒祛湿,益气解表的败毒散,方解云:方中人参亦属佐药,用量虽小,却具深义:一是扶助正气以驱邪外出;二是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主治寒积腹痛的温脾汤,附《成方便读》方论:参、甘以培其气,当归以养其血,“病因寒起,故以姜、附之辛热,使其走者走,守者守,祛寒散结,纤悉无遗,而后硝、黄导之,由胃入肠,何患乎病不去哉?”蒿芩清胆汤,则采撷《重订通俗伤寒论》之点睛句:使以赤苓,俾湿热下出,均从膀胱而去”。“青蒿脑清芬透络,从少阳胆经领邪外出。”《宣明论方》防风通圣散,附文献摘要《医方考》云:“风热在皮肤者,得之由汗而泄,风热之在巅顶者,得之由鼻而泄,风热之在肠胃者,得之由后而泄。风热之在决渎者,得之由溺而泄。”主治热入营分证的《温病条辨》清营汤,点明:佐以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宣透邪,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此即叶天士所说“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理。谓治肺痈成脓之苇茎汤:“桃仁活血逐瘀,且润燥滑肠,与瓜瓣配伍,可泄痰瘀从大便而解”。破血下瘀的桃核承气汤,引《医门棒喝•伤寒论本旨》之说:“此即调胃承气汤加桂枝、桃仁,引入血脉而破瘀结也。硝、黄、桃仁,咸苦下降,佐桂枝、甘草辛温甘缓载之,使徐行入于血脉,导瘀血邪热由肠腑而去……大黄得桂枝辛甘而不直下,庶使随入血脉以攻邪也。”燥湿行气,软坚化痰的指迷茯苓丸,释之:本方较二陈汤少橘红、甘草、多枳壳、风化朴硝。……加入风化硝则不仅软坚消痰,而且能荡涤中脘之伏痰,使痰浊从大便而下。以上摘录之方论方解,诚究心于平昔,斟酌于临时,则对拓宽给邪以出路的用药视野必有得益焉。

笔者曾于1983―1984年跟上海奚九一教授进修,蒙奚老亲炙口授,“因邪至瘀,祛邪为先”诊疗脉管病方法,迄今记忆犹新。近年来外科每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应邀会诊,急性期选用其所创经验方清营解瘀汤口服加大黄糊剂外敷,亚急性期合用下瘀血汤,加野葡萄根Ampetopsis brevipedum cuiata(maxim)捣烂外敷。结果:急性期15例临床治愈,亚急性期20例中,12例治愈,显效7例,改善1例[19]。会诊妇产科“包块性异位妊娠”的患者以《中医妇科学》宫外孕Ⅱ方加减,同时用消散加水杨梅根[20]外敷,红藤汤保留灌肠,10天为1疗程,临床观察到用药2个疗程后包块大多数能吸收。由于气候多变,冷暖不齐,加之饮食失调,门诊遇热痧,寒痧之痧症者不少,谨按《实用中医内科学》的处理方法[21],外治:刮痧、刺痧,内治:清热解毒、化浊除秽;散寒除湿、芳香祛秽。门诊随访50例,全部有效,发作次数减少乃至症状消失。因上呼吸道感染,迭用抗生素后菌群失调致咳嗽,又腹泻的患儿,投理中化痰丸合麻杏甘石汤加车前草6~10g,马鞭草3~6g,黄毛耳草10~15g,(palib) chum 嘱胡萝卜汁佐餐,宣肺理中,果获咳止泻停之效。由此可见用药须使邪有出路,这一治疗学说,宜其指导临床各科治疗也哉。

中医治疗学是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法的综合,内容甚为丰富,以第7版教材中医内科学为例:治疗原则可概括为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动中施治,医护结合和八法运用。治疗方法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两大类,其中各含有具体的方法[22]。矧《读医随笔》中关于中医治疗学的论述,上面言及的《中医历代医论选》[22]第六章治疗学说篇即有综述节:用药须使邪有出路,新病兼补,久病专攻说;治疗原则节:补泻参用,发明欲补先泻夹泻于补之义;治疗方法节:和解法说,敛散升降四治说略,敛散并用,敛降并用诸篇。盖用药者,治法也,须,须要也,使邪有出路,治则也。“用药须使邪有出路”,此乃对中医治疗学的重要贡献。医者苟能揣摩该书上列诸篇,参合各家治疗学说,庶几悟其真谛,识其临床实践意义云耳。

参考文献

[1]郑洪新.周学海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98,240.

[2]王新华.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40.

[3]程士德.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经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65-171.

[4]段富津.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

[5]李克光.金匮要略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5,34-35,58,66,73,86,196,264.

[6]孟澍江.温病学•温病的治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1-36,45,58,66,73,86,196,264.

[7]清•吴鞠通.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59,66.

[8]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319.

[9]刑玉瑞,张喜德.中国医术名家精华之一,中医治法精华[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52.

[10]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近代名医学术经验选编•叶熙春专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1.

[11]朱良春.朱良春医集•通下疗法在温热病中的应用[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132.

[12]丁德经.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思路与方法[J].中医杂志,2007,48(1):108.

[13]刘强,王维澎选辑、周凤梧审订,名老中医医话[M].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666.

[14]陈镜合,岑烈芳,梅广源,等.现代中医急诊内科学[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46,553.

[15]马淑然.刘燕池教授从湿论治肥胖病经验[J].中医药学刊,2006,24(2):219.

[16]李战炜,王秀莲.“伏邪”临床治疗思路探讨[J].中医药学刊,2006,24(9):1686-1687.

[17]张会永.从《脾胃论》发挥到萎缩性胃炎以痛论治学说――解读李玉奇教授脾胃病临床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2):208-212.

[18]赵育芳,魏佳平.葛琳仪主任医师“清”法治疗慢性胃炎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2):274.

[19]尚德俊,王嘉桔,张柏根,等.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96,498.

[20]欧阳惠卿.中医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9.

[21]方药中,邓铁涛,李克关,等.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2,73.

中医外治法论文第6篇

 

随着医学模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生命权、健康权的日益重视,医疗卫生服务已经逐渐由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保健、心理治疗、社区服务为一体的多元模式。这些都对医学生的以人生态度、道德行为和职业价值观等为重要内容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和更迫切的要求。新形势下,建立富有特色的医学高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一、医学高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紧紧围绕党中央制定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即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紧紧结合医学高专学校的培养目标及“90后”学生的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医学高专的临床医学专业以培养面向农村、社区医院的助理执业医师为主要目标,相关医学类及药学类专业以培养医学技术、辅助医疗和药学专门人才为主,即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对医学高专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围绕医学高专学校的培养目标展开,体现医学性、实践性的特点。另外,“90后”医学生已经成为医学院校高等教育中的主体,从“90后”医学生思想现状入手,探索具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医学高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的“四个渗透”

 

(一)渗透医学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医学生德育教育对全面提升医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型实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医疗工作质量。二是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三是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医学生的医学职业道德教育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完成。一是医德的理论教育,一是医德的实践教育。医德的理论教育包括两大课程设置。一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侧重强化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二是包含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医学语言艺术、医学哲学、医学美学、医学语言艺术等更具专业化的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医学高专的医德教育不可能等同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医德教育,因其学制短的特点,别说把上述的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课程都开齐、开足,就连医德教育的核心课程《医学伦理学》的课时都难以保证。因此,基于实际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的任务,把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之中。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职业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为例,在授课过程就必须强化医学职业道德修养这一核心内容。

 

(二)渗透卫生法律法规及医疗卫生政策教育

 

医学的职业性质,决定其基本关系是医患关系。随着患者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用法律衡量医疗行为和结果及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日益增强。在临床教学中加强学生防范纠纷意识的培养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加强医药卫生法制教育是防范医患纠纷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在一些医学高专学校,或是因为课时安排紧张或是因思想上的本来不重视,卫生法律法规教育几乎就是空白。法制教育本身就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法制教育中凸出卫生法教育是实现医学高专培养目标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是以《职业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在法律基础这部分内容上,除了讲授民法、刑法等基础法律知识外,辅助补充讲授卫生法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效防范医疗纠纷。医疗卫生政策往往反映了医疗卫生行业的动态,如了解医疗体制改革及现阶段的公立医院改革等,大多数医学生都很关注医疗卫生行业发展,这事关医学生的前途和未来。因思想政治理论课紧扣了他们所关心的实际问题,也就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渗透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理念与方法教育

 

人际关系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特别的重要性。行为失谐,尚可挽正;人际失谐,百事难成。只有以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点,才能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现实矛盾,促进个体素质的提高和个体全面发展,建设健康和谐的美好社会。对于医生这一职业来说,近些年,随着医疗纠纷的增多,医患冲突愈演愈烈,医务人员的执业环境越来越差,危及医护人员健康生命的案件时有发生,医患关系持续紧张。如果广大医务人员能够掌握一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掌握一些化解冲突的技巧,积极沟通,诚心诚意地同患者进行交流,绝大部分纠纷是能够解决的,冲突是可以避免的,和谐的医患关系也是能够建立起来的。对于个体来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习惯或者说是一种能力,作为一种习惯和能力来说,越早培养越好。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促使教育对象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理所应当关注社会关系中的人际关系因素。在医学高专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渗透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理念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何把和谐人际关系的理念渗透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表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下同)的教学中,如绪论《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就应该针对如何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举一些现实的例子,传授一些科学实用的方法。另外,在第五章《遵守社会功德 维护公共秩序》及第六章《培养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及和谐家庭关系的理念及知识。表现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下同)的教学中,第十一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适合结合人际关系的内容教学,因为和谐社会理所应当就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渗透中医药文化教育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医药文化载体的典籍大致分为3个类别。第一类是有关“医德”的典故,例如“孙思邈大医精诚”“范彬救人”“何澄医德高尚”等。据有关文献研究显示,中医药文化具有医德风范的代表性人物共557人,其中,有36位医家的医德言论在医德文化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第二类是有关“医术”的典故,例如“张仲景望诊侍中”“华佗指戒”“张至和一诊值百金”等。除前述两类之外的则统归为第三类,即“医趣”类。主要是医学界的奇闻异事,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以上3类中医药文化的内容都可以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可以得到充分展现。

 

中医药文化的教育可以促进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可以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医学高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方法、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任务是借助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方法来实现的。好的方法可以极大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除了讲解、提问、案例及使用多媒体等常规教学方法手段外,医学高专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可以根据学生及专业特点采取以下方法、途径。

 

(一)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培养学习兴趣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教育方式很难使理论教育取得理想效果。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强调研究教育对象的接受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所谓“接受”,即表示人们对外在信息的理解、解释、择取、整合、运用的关系。接受理论给我们的重要的启示就是有助于我们转换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即从教育者的眼光转向接受者的眼光,把研究的重点转刭接受者方面。也就是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接受者的主体性,把接受者作为主体,充分考虑接受者的需要。过去我们往往是从社会的需要、党和国家的需要来考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的,而不大注意同时考虑受教育者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实用知识技术教育之间划了一道鸿沟。其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把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表现在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上,因与学生需要的脱节,再加上医学教育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实用技术教育,让一些人对医学院校,特别是对学制短的医学高专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排斥心理。但是事实上,学生并不是不需要学习做人和学习为人处世,而是非常需要有人帮助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他们的人生追求和需要结合起来,就可以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

 

(二)以“微实践”为载体,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

 

“微实践”是相对于学校组织的大型社会实践而言,是一种具有切入点小、全天候、开放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等优势,符合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低成本、易习得、可持续”的内在价值要求的实践教育模式。 首先是以“大思政”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力配合学生处等学生管理部门开展勤奋学习、诚信考试、待人有礼、遵守纪律、生活简朴、仪表整洁、爱护卫生、绿色上网等八个方面的养成教育。 三是以班级或以系部为单位,组织开展以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为主题的辩论赛、演讲比赛或讨论会。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同参与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在社区开展义务劳动或医疗扶贫活动。“微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是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内化的重要途径。

 

(三)以微群、qq群等新新媒体为平台加强与学生的课外交流,答疑解惑,对错误思想迅速纠错

 

当今时代,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交流平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通过微群、qq群等平台加强与学生的课外交流是很有必要的。一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排忧解难;二可以积极引导网上舆论,形成网上正确、健康、向上的舆论强势,对错误思想迅速纠错。当然,以上两个教育目的实现必须要建立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建立和谐互信的虚拟交往关系之上。只有营造出宽松宽容的心理氛围,通过平等沟通、互动交流,以真理教育人,以事实说服人,才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中医外治法论文第7篇

[关键词] 急性软组织损伤;中医外治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 R274.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1(2009)01(a)-086-02

急性软组织损伤是指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肌腱韧带、骨膜、关节囊等软组织合并周围神经、血管的损伤,是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软组织的一系列病理变化的疾病,其病理变化以局部急性炎症与修复为主要特征。中医称之为“筋伤”,多为外来暴力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青紫瘀斑等。软组织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世界性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感冒。很多医学工作者对此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中医学在治疗软组织损伤中有其独特的疗效, 故被广大医生和患者广为采用。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对本病进行综述。

1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急性软组织损伤在中医骨伤科辨证中属于“伤筋”的范畴,《素问・五脏生成》其记载:“诸筋者,皆属于节。”唐・王冰注:“筋气之坚结者,皆络于骨节之间”。由此可见,古人认为的筋,即是骨节部位附着的有形之物。清代医家高士赚说:“大筋连于骨内,小筋络于骨外。”指出筋的作用是连接骨骼与关节,并支持肢体的各种运动。《灵枢・本脏篇》记载:“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圣济总录・伤折恶血不散》:“若因伤折,内动经络,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癖结不散,则为肿为痛。”《医宗金鉴》云:“损伤之症,肿痛者,乃疲血凝结作痛也。”明代薛已《正体类要》中说:“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是形伤气也。人体受到外力搏击,血脉经络挫伤,血气运行不畅,经络筋脉气机格阻,不通则痛,所以张子和有“诸痛瞥生于气”之论。气受伤,局部阻滞,营卫不行,气机闭塞,瘀血形成。《素问・痿论篇》曰:“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祖国医学根据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机,治疗方面总结出“活血化瘀”的治疗大法,形成了动静结合、内外兼治,分期用药综合治疗体系。尤其以外治法在这方面有独特的疗效。外用药物早在《神农本草经》、《五十二病方》等著作中就有记载,1931年出土的《居延汉简》还记录了汉代军医以膏药为主治疗各种损伤的方药,《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已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敷贴的方药。外用药方面形成了以敷贴药、搽擦药、熏洗湿敷药及热慰药为主的外用药体系。

2 本病祖国医学的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一个重要的特色。中医治疗各种疾病是都采取辨证论治[1]的方法,对本病也不例外,所以治疗无论是施行手法,还是内外用药,首先要辨证明确。

对于本病祖国医学认为:邪伤以风、寒、湿三邪为多见。可见风邪侵袭经络、肌肤,经气阻滞、肌肤麻痹,则可出现肌肤麻木等症,为风邪中络证。风与寒湿合邪,侵袭筋骨关节,阻弊经络,则可见肢体关节游走疼痛,从而形成风胜行痹症。可见湿郁于体表,阻滞经络以致肢体困重、酸痛。并可见风寒湿三邪合并为病,进而阻滞气机形成气滞,气滞而血行不畅,以致血脉瘀滞,由于“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所以气与血两者相互影响。

作为辨证论治体系的结论――方,这一祖国医学的重要特色,其组成必定会是一个治疗各种症候的复合体。以三七散[2]为例:三七散以三七、当归为主药,三七具有良好的止血和活血化瘀之双向调节功能,其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血,能改善血液浓、黏、聚、凝状态,确有明显镇痛、抗炎的作用。当归可抗菌、抗炎、镇痛,降低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对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的机体具有调节作用。川芎、川牛膝、儿茶、没药、乳香可益气化瘀、消肿止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改善外周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的形成,具有镇静、镇痛、抗炎的作用,对骨折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象牙、象皮可清热镇惊、解毒、活血止血、敛疮。木瓜、续断可舒筋活络,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调经脉。其中木瓜煎剂对小鼠蛋清性关节炎有消肿作用。土鳖虫的主要功效是破血逐瘀,续骨接骨。龙骨具有收敛止血、生肌敛疮,镇静、催眠的作用。自然铜具有抗菌,促进骨折愈合,散瘀止痛,接骨疗伤的功效。所以治疗方面以“止痛”为基本治疗原则,同时视其征候,再配合活血化瘀、消肿散结、行气活血、祛风胜湿、清热解毒、温经散寒、舒经通络等药物来治疗本病。

近些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急性软组织损病方面,对外用药擦剂、膏药、药膏等进行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①川花膏:孟宪军[3]采用川花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川花膏能够抑制创伤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与炎症介质的稀释和运转。临床表现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舒筋活血散:李洪斌[4]采用本方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216例进行临床实验观察发现,该药直接敷于患处,药力集中,直达病所,使炎消、瘀散、血活、筋续、痛止,促进创伤愈合,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8%,说明舒筋活血散临床治疗软组织损伤疗效可靠。③消痛宁:郝世渊[5]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消痛宁具有止痒和微弱的局麻作用,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引起敏感,抑制痛觉神经起镇痛作用。通过临床研究发现消痛宁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478例,总有效率为100%,说明软痛膏临床治疗软组织损伤疗效可靠。④复方西红花膏:罗毅文[6]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复方西红花膏是通过促进成纤维细胞凋亡来达到组织修复目的,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

除以上几种药方外还有损伤康复膏[7]、肿痛酊[8]等多种有效药方,都在临床上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现代医家发现外用制剂透皮吸收[9,10]对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提高。外用药物的透皮吸收机理在中医早有论述,清代名医徐洄溪曾有过一段论述:“今所用之膏药,古谓之敷贴,其用大端有二:一以治表、一以治里。治表者如呼脓去腐止痛生肌,并摭风肉之类,其膏宜轻薄而日换,此理人所易知;治里者、或驱风寒或和气血或消痰痞或壮筋骨,其方甚多,药亦随病加减,其膏宜厚而久贴,此理人所难知,何也?”他又解释说:“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这一段论述已相当明确地阐明了皮肤吸收的机理。

3 目前祖国医学对本病治疗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中药外治法对软组织损伤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药外治法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不能不引起注意。①重临床经验总结,轻外治理论研究:理论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和先导,只有理论医学的突破,才可促进临床医学的飞快发展。但是综观近20余年有关中药外治的研究资料,却是以民间验方收集、古代文献整理及临床经验总结为主,鲜见深入地进行中药外治理论的研究,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将会影响其发展。②低水平重复研究多,高科技重大突破少:近些年中药外治法的研究,不少仍停留在中医古方或民间验方的临床观察验证上,粗糙的制剂,简单的观察,低水平的重复,而没有引进先进的高新科学技术来对古人的经验和疗效确切的验方进行研究,以使配方更加合理、制剂更加精致、使用更加方便,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循证医学是近年来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已成为当前国际上医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它在骨伤科领域的应用,必将对骨伤科的临床实践及临床课题研究产生划时代的影响。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即遵循科学依据的医学。循证医学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临床问题[11]。循证医学的核心(随机、对照和盲法) 是寻找共性的东西,无论是随机对照试验(RCT)、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还是综合多个同一研究目的的、高质量的单一随机对照试验的 Meta 分析,无不体现了这一核心。而中医药学的核心――辨证论治,却是寻求个性的东西。中医诊断疾病经验性和主观性较大,不同的中医师诊断同一个患者,肯定有出入。不见患者怎么辨证论治?见了患者怎么实现盲法?如何有效地消除单盲法的偏倚?其一,影响患者随机分组的必要因素太多,这些因素包括证候不同,证候相同但是症状不同,证候相同,症状相同但是用药不同,证候相同、症状相同、用药相同但是所用中药的产地不同、采收季节不同、炮制过程因人而异等,如此众多的异质性因素都必须考虑进去,所需患者的数量必然巨大。中医的医案绝大多数是一个医案只记录一个患者的治疗过程而不是一组患者的治疗过程,原因很简单,就多因素疾病而言,相同疾病、相同症状、相同用药的患者,重现性较小,怎样随机分组?其二,大多数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可控性、有效成分均一性至今没有很好解决,这是影响中医药临床疗效的严重问题。现在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的总体状况是,贵重的中药假的多,便宜的中药缺的多,劣药横行。目前“方对药不灵”已不再是个别现象,而是常见现象。这些问题循证医学目前尚无法解决。简而言之,循证医学的核心要求是相同疾病、相同用药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和盲法进行临床试验,而这个要求对中医药学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做不到。生搬硬套这个要求也不能获得真实的结果。再者,循证医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评价结果的方法,而不是一种探索创新的方法,中医药学现代化研究不仅需要前者,更需要后者。循证医学目前的理论和方法还不能客观评价中医药学的临床研究,即使能行,发现问题后还是要在中医药学本身找原因,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那些认为只要在中医药学临床研究中大量使用循证医学目前的理论和方法就能大幅度提高中医药学临床研究质量、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有效率和重复性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综上所述,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中医外治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中医治疗的特殊性,使得其与现代医学研究缺乏沟通、缺乏说服力。所以应该在现代医学与中医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中寻找一个结合点,使得中医的治疗效果得到循证医学等现代医学理论的证实,同时可对透皮技术进行深一步的研究。近年来随着透皮吸收理论及透皮促进剂的推广,外用药在不断寻找运用简便、廉验、效果好的新剂型。这个可以成为是中医外治急性软组织损伤一个新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李伟强.中医骨伤科外治法与辨证论治的关系探讨[J].中医外治杂志,2004,13(6):28-29.

[2]贺延新.三七散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07,19(4):14.

[3]孟宪军.川花膏抗急性软组织损伤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2):74-76.

[4]李洪斌.舒筋活血散治疗软组织损伤216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7,15(2):22.

[5]郝世渊.消痛宁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478例[J].陕西中医,2006,27(8):982.

[6]罗毅文.复方西红花膏对损伤组织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骨伤,2006,14(3):26-29.

[7]张汉庆.截血膏治疗急性闭合性四肢软组织损伤[J].中国中医急症,2004,3(5):323.

[8]朱勇.肿痛酊治疗软组织损伤416例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04,23(7):414-415.

[9]宋友华.药物透皮给药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1991,26(3):139.

[10]孙考详.中药透皮吸收研究概况[J].中国药学杂志.1996,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