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师范生毕业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6-23 11:05:44
师范生毕业论文

师范生毕业论文第1篇

关键词:师范学校;毕业论文;研究领域;研究方法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毕业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整个本科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是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

2008年,教育部对廊坊师范学院进行了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教学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评估结束后,针对其在评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本院进一步加强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和管理工作。本文通过对教育系08届、09届毕业生论文进行调查分析,以期能够反映出自评估以来本院本科毕业生论文工作取得的成绩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以廊坊师范学院教育系2008届74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及2009届75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13.0软件对获得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并且,选取了部分指导教师进行访谈调查,征询其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和论文质量的意见,以及今后指导毕业论文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毕业论文的研究领域

按照教育学研究的内容,本文把毕业生的研究领域分为:教师教育、管理与评价、农村教育、学校德育,课程与教学、教育史研究、大学生就业,另外一些少数的研究领域,则统一归类为“其他”。通过对两届毕业生论文研究领域的比较,我们发现如下特点:

1 研究领域比较宽泛。2008届与2009届毕业论文的研究领域相当宽泛,涉及了教师教育、管理与评价、农村教育、学校德育、课程与教学、教育史研究、大学生就业七个方面内容及一些其他领域,在“其他”中,这两届毕业论文涉及面也是相当丰富,比如有:学业成就影响因素分析,小学生不良行为现状与对策分析,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策略,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小学(初中)课外阅读现状研究等。

2 某些领域研究相对集中。两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研究领域相对集中于教师教育和课程与教学这两个研究领域。2008届毕业生有24人的毕业论文研究领域是教师教育,20人的毕业论文研究领域是课程与教学方面的内容,在本届毕业论文总量中分别占32.4%和27.0%,合计达到了59.4%;2009届毕业生有10人的毕业论文研究领域是教师教育,有31人选取了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在本届毕业论文总量中分别占13.3%和41.3%,合计达到了54.6%。由此可见,师范类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关注点之一是教师教育,包括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尤其是与师范类毕业生密切相关的师范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研究;二是课程与教学,其中最多的是关于学科教学问题研究。

(二)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两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主要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三种方法。

大多数毕业生采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研究方法,其中,运用最多的是文献法,可见他们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做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搜集与整理。从问卷调查法与访谈调查法比较来看,访谈调查法的运用要多于问卷调查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毕业生在问卷的编制和运用上还存在畏难情绪和能力欠缺。但2009届毕业生采用问卷调查法的人数比2008届多出了13人,表明毕业生在逐渐掌握这种定量研究方法。在访谈调查法上,2009届毕业生比2008届毕业生多出了16人,说明毕业生对这一方法的掌握运用继续保持着相对的强势,也进一步证明了我们的上述观点。在研究方法选用的总的次数比例中,我们看到2008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采用文献法的达到63.2%,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合计36.7%,文献法占了明显的优势。2009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采用文献法的缩减到51.4%,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合计达到48.6%,这表明毕业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呈现出注重实证研究趋势。

(三)毕业论文的成绩

本院将论文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档次。通过两届毕业论文成绩的比较(见表1),可以看到两届毕业生的论文成绩基本成正态分布,2009届略呈偏态,优良率稍高一些。具体来讲,两届的“优秀”均为8人,所占比例大体相当,2009届的“良”要比2008届多出3人,高出3.5%,相应的在“及格”档上,比2008届少了3人。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可能“优秀”论文的评定标准和要求相对其他档次毕业论文要高,再加上每年优秀毕业论文的名额所限,所以导致两届“优秀”的人数和比例大体相当。第二,2009届毕业论文的总体质量有所提高,所以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良”毕业论文的比例,减少了“及格”毕业论文。

三、分析与思考

(一)取得的成绩

1 培养了毕业生科研意识和能力。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毕业生认识到毕业论文的完成不是简单的材料堆砌,要有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因此,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毕业生注重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实践联系,运用所学的教育理论去分析并力图解决教育实践面临的问题,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同时也培养了毕业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且,指导教师注重对毕业生渗透学术道德教育,培养了毕业生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诚信意识,杜绝了学术腐败和剽窃。

2 提升了指导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使教师反思问题根源和探寻解决对策。比如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多开设有助于毕业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基础性,工具性课程,如spss统计与分析,教育统计与测量等。并且,教师为了有效指导毕业论文,需要不断加深自身学科专业理论基础,把握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动态和前沿性问题,注重搜集和整理教育文献资料,增强自身科研能力。此外,在论文的开题和答辩中,教师之间通过团结协作,取长补短,提高了专业素养水平。

3 加强了毕业论文的规范科学管理。本院实行的是指导教师全程负责与院系两级督导相结合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从论文的选题、开题,到一稿、二稿、三稿、定稿答辩,指导教师全程负责,不厌其烦指导学生,认真修改论文。同时,院系领导加强对论文各阶段工作的检查和督导,尤其是答辩期间,院系领导直接参与并督导答辩小组,保证了论文成绩评定的公开、公平、公正。最后论文入库阶段,指导教师负责整理自己指导的毕业论文档案袋,教学秘书负责查收全系论文档案,系主任、院长逐级签收。这套科学、规范的论文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和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

师范生毕业论文第2篇

摘要:本文置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于市场运作轨道,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审视了师范生就业市场,并就产品策略、市场开发与行业竞争策略、行销战术三个方面对普通高师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运作做了具体阐述,为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辟了新的空间。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使高校必须以市场营销的理念和方式来研究、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普通高师院校应从产品策略、目标市场开发与行业竞争策略、毕业生行销战术三个方面采取恰当的方法,使毕业生占领就业市场,从而保证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高师院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策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产业化、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尤其是高等教育市场化、产业化特征日趋明显,大学毕业生这种高等教育的特殊“产品”已成为人才市场交换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目前的高师毕业生就业市场已是比较规范、成形、完善的市场,以普通高师院校师范毕业生的市场营销为切入点,研究大学生就业工作,无论对于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还是整个高等教育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普通高师院校的学生就业工作身负三重压力。首先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压力。由于“产品”定位不准确,一些专业的毕业生已不适应市场需求,不能实现“市场销售”,给学校的“扩大再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严竣的挑战;其次是产业结构调整及高校扩招的影响,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很多专业需求市场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迅速突破供需平衡而进入了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导致就业市场开发和毕业生行销异常艰难;再次是高校间行业竞争的压力,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特征使兄弟高师院校成为了竞争对手,他们不得不直面兄弟院校的竞争而采取相应的策略。普通高师院校应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研究作为重要课题,遵循市场规律,在产品策略、目标市场开发与行业竞争、毕业生行销战术方面,研究并采取适合本校的市场营销策略,以期扩大学生就业市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实现毕业生人业匹配,推动学校的发展。

一、产品策略

产品是营销活动的中间媒体,通过它才能使供需双方实现交换的目标。产品策略是其它市场营销策略的基础,是市场营销诸链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只有制定科学的、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产品策略,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实现交换目标。毕业生是高校培养造就出来的就业市场上的特殊产品,要达到充分就业,实现产品销售最大化的目标,高师院校必须依据师范生就业市场的需求、高校的办学实力以及学生的质量,科学务实地进行产品定位,并全力打造富有特色的品牌。

1.毕业生产品定位准确。毕业生产品定位是指高校根据就业市场上高校间的竞争状况,针对市场对毕业生某些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确定其自身市场空间的定位,并全力打造富有竞争力的、与众不同的、个性鲜明的产品。就业市场产品定位的实质就是高校依据市场需求、竞争对手情况、学校办学实力以及学生素质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实施毕业生培养模式。它渗透于高校的教学、管理、服务、指导等各环节工作之中,直接决定和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流向。高校产品定位准确与否,决定着其毕业生的市场占有率和就业工作的成败。普通高师院校要做到产品定位准确,可采取以下方法:第一,避强定位。产品模式尽量不与强势对手产品相重合,避免与强大对手直接竞争市场的产品定位方式,这是实力稍逊的竞争者惯常采取的产品定位方法。就当前的本科师范生就业市场而言,可细分为高等教育、出国学习、考取研究生、基础教育等市场。大部分普通高师院校应将核心产品定位于主要面向基础教育市场,培养基础教育人才,兼顾其它领域市场需求。因为高师院校之中,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和部分发展较快的高师院校办学实力雄厚、学生素质较高、市场占有层面较宽,绝大多数毕业生都流入高教、留学生、研究生市场,作为普通高师院校将毕业生定位于为基础教育培养人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第二,迎头定位。与就业市场上居主导地位或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确定相近或相同的产品模式,这是一种与竞争对手针锋相对的定位方式。选择迎头定位的高师院校凭借高速发展的势头、较强的办学实力、优越的办学条件,使毕业生有较广的就业空间、较强的竞争能力。采取这种定位方式,部分高师院校便可与部属师大争夺市场,许多后劲较足的高师院校可与传统强势学校在某一市场领域一比高低。迎头定位不但使毕业生在重合市场中抢占一定份额,更为学校带来较好的社会影响,进而拉动整个就业市场。第三,重新定位。根据就业市场情况和学校办学实力,对销路差的毕业生培养模式进行重新构建和选择。就业市场需求千变万化,毕业生培养模式也应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普通高师院校要善于利用规模小、转向快的优势,随时根据市场变化重新选择产品模式,在变化中求生存、求发展。如,普通高师院校若能根据目前就业市场中职教、小教、特教的较大需求,及时进行教学改革、调整教育目标,就会在就业市场竞争中抢占十分有利的地位。

2.品牌策略的实施。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了一倍,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从传统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的跨越,与之相适应的是人才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市场的变化反作用于高等教育的直接体现就是高校间竞争由过去间接的规模竞争转为现今直接的品牌竞争。因此,高校在教育教学中要树立品牌意识。品牌营销是市场营销的最高阶段,是差异性营销的典型应用,是通过发挥品牌的识别、衡量、控制市场、促销、增值等功能,达到最大限度占有市场的目的。在当前的感性消费时代,商品及其营销必须具有与众不同的优良品质,并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才能体现出用户的消费价值。尽管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师的专门化程度越来越高,各校学生的差异性日益缩小,但如果高师院校加强教育教学,突出办学特色,着力培养学生职业基本技能,特别是注重锻炼和提高学生从教技能这一核心竞争力,同时强化自身的就业市场服务,加强舆论的宣传力度,使毕业生体现出“你无我有,你有我强”的特点,就会在高师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得到积极的社会影响,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如东北某省属师范大学就是以“学生专业思想牢固、从教能力强、普通话标准,学校就业市场服务到位”为特点,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在基础教育市场占得了先机。

二、市场开发与行业竞争策略

市场策略包含市场开发策略和行业竞争策略,它是从用户的需求特点和行业市场分析两方面获取信息后,各高校采取的市场开发和行业市场竞争的方式和方法。

1.市场开发策略。大学毕业生市场开发,通常指毕业生就业地域和就业单位的选择或争夺。普通高师院校常用的市场开发策略有以下三种:第一,冷点入市。在就业市场开发中,学校选择冷点市场作为市场开发工作的突破口。《老子》认为:“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普通高师院校在重点市场开发上应审时度势,避实就虚,寻找未满足和难以满足的市场需求,尽量选择远离与强势竞争对手直接竞争的冷点入市。在地域和用人单位选择上,应避开重点师范大学关注的大城市和热点地区,转为选择中小城市或乡村地域,形成自己的市场。第二,弱点入市。指高校选择弱点市场作为市场开发的突破口。对于发展后劲足、质量好、学生特色突出的高校,可根据市场特点,同时依托优秀毕业生的竞争力和强有力的就业工作队伍及推荐手段与较强的对手竞争,以己之长,攻彼之短,针锋相对,在面对面的竞争中获胜。如东北的普通高师院校的生源多来自本地区,在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和教师的外在条件(如身高、形象等)方面可谓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其它的高师院校甚至六所部属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望尘莫及的,而用人单位恰恰对此最为关注和欣赏。因此,学校应注重开发利用这种优势,瞄准对手的弱点,市场竞争则胜券在握。第三,盲点入市。指高校在就业市场争夺中选择由于某些对手自身缺陷因素而留下来的市场空间作为市场开发的突破口。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高校,可灵活机动,穷则思变,正所谓“变则通,通则久”,在细分的大市场中寻找盲点和间隙,拓展自己的市场空间,使被动的局面有所转机。强势高校的市场开发往往重视城市中心而忽略城郊,重视重点学校而忽视普通学校,重视高校、中学教育市场开发而忽视职教、特教、小学教育市场开发……而这些恰好都可为普通高师院校市场开发所利用。

2.行业竞争战略。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师范生就业市场不仅仅是供需双方的舞台,更是高师院校彼此间没有硝烟的战场,行业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采取何种竞争战略是高师院校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在就业市场中,若想抢得“商机”,可采取以下几种竞争战略。第一,联盟。市场竞争中无法战胜对手时,与其共同开发或争夺市场,共享打开或占领市场所带来的利益。普通高师院校在就业市场中既被六所部属师范大学所“压迫”,又有百余所兄弟院校与之“挤抢”,“挤压”状态下独自开发和争夺市场难度较大,可采取与竞争对手结盟的方式,联手营造大的就业市场,市场蛋糕越大,每个成员得到的利益份额就越多。“东北高师院校就业协作体”就是这一策略实际应用的典型范例。东北27所高师院校,以东北师范大学为龙头,以“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品牌共创”为原则,以充分发挥东北区域规模优势,建设以东北高师院校联合洽谈会为标志的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教师品牌市场为目标,“合纵联横”,形成了全国最具影响的师范生就业市场。目前该市场运行良好,成员得到了相应的利益。第二,跟随。弱势院校利用与强势学校毗邻的地域、相似的培养模式、相近的学生类型的特点,通过跟随强势的近邻院校,在强势学校所影响和占有的市场中赢得部分利益份额。东北地区较好的地方高师院校可以在东北师范大学占领的就业市场中获得利益;西北地区的高师院校可尝试在陕西师范大学占领的市场中有所作为;华北地区高师院校应在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就业市场中有所斩获。第三,跟进。指强势竞争者对弱势竞争者开发的市场迅速介入,一举占领大部分市场份额。各高校利用自身的优势,来进行对比营销,使竞争结果有利于本方。此策略方法看似市场的“大鱼吃小鱼”策略,实则增加了快鱼吃慢鱼的成份,是强势学校在弱势高校打开的市场尚未筑成市场防御堡垒之时,将开放性的市场据为己有,并赢得一定时间的垄断。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孙子•虚实篇》)。这种策略以获取对方信息快、反应行动快为前提。第四,集中一点。竞争者集中优势力量,在短期内针对某一代表性和具有影响力的市场采取行动,占领市场,从而达到效果扩散,扩大社会影响的目的。高师院校开发市场时,可选取某一地域内知名度高、代表性强的城镇或单位,选派优秀毕业生,积极运作,以优秀的毕业生和一流的就业市场服务,打败其他竞争者,提高自己品牌的知名度,并以点带面,扩大影响,形成区域需求市场。第五,渗透。弱势竞争者利用强势竞争者的市场和产品边缘重合,逐步扩大重合市场占有空间的营销策略就是渗透营销。毕业生就业市场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具体方法:一是采取“特洛伊木马”战法(源自古希腊《荷马史诗》),使市场占有逐步由边缘向中心进行渗入和挤压,最后打入或占领中心市场;二是精品打入,指面对一些新的尚未开发的就业市场,着力推荐优秀毕业生,树立学校的品牌,通过优秀毕业生的突出表现,推动该地区的市场需求。第六,拉销。以市场需求推动市场营销的战略,它是与推销相对的一种营销方式。鉴于用户对推销有防御排斥心理,因此,拉销战略可以使用户由被动的接受服务与推销转为由用户主动购买产品和接受服务。此战略中,高校应把握好两点:一是高校必须重视用广告效应激发用人单位选聘意愿,形成思维定势,主动索求毕业生,以此加大用人单位对学校的信赖,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二是必须疏通营销渠道,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实施区域性营销制度,以人(或机构)在人事、地域情况了解、沟通等方面的优势拉动市场,并逐渐形成非强制性的垄断市场。

三、促销战术

信息社会的到来正逐步改变传统市场营销理念,高校在就业市场的争夺战中也应顺应时代的需要和变化,在完全竞争毕业生就业市场中推行个性化的营销战术,在这场战争中,高校能否运用行之有效的营销战术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就业市场就成为关键的环节。

1.区隔式营销。通过细分市场,针对需求者的不同要求而进行的专向化营销。师范生就业市场中的区隔式营销应用很广,毕业生的文化营销,就是根据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异而采取的区隔式营销。大连是审美文化发达的城市,向该地区需求单位推荐外在形象(如身高、外貌、气质)等较好的师范毕业生容易取得成功;华北地区民风质朴,各用人单位青睐朴实无华的毕业生;上海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化大都市,有外语特长的学生将在该地区招聘中占有先机。区隔式营销还表现在高校对不同层次的需求单位采取不同的推荐形式,按层次高低可依次采取橱窗模特式(拔尖人才展示)、精品屋式(“群英会”展示)、超市式(大众化市场)的不同方式。这些推荐方法因人而定,各具特色,充分利用了人才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原理,大大提高学生的签约率。

2.广域营销。所谓广域营销是指扩大营销范围,争取游离用户和被动用户的方法。就业市场的广域营销主要采取随机营销和网络营销。如学校组成多个就业小组到全国各地的用人单位宣传学校的办学成果,扩大学校的影响,争取和吸引用户;学生通过自荐、亲友引荐等多种方式寻求市场;学校和学生可借助网络的时空拓展性、信息容量大、时效性和交互性强等特点,在学校网上推荐优秀毕业生。学生上网求职,这是一个便捷、廉价、有远大发展前途的就业途径。

3.连带营销。指将各种不同类型的毕业生采取“捆绑式”搭配的方法推荐给用人单位。现实可行的方法有三个:一是将脱销专业的毕业生与滞销专业的毕业生相搭配推荐给用人单位;二是将优秀毕业生与普通毕业生搭配推荐给用人单位;三是将具有某种特殊关系的学生(如恋爱关系)一同推荐给用人单位。

4.情感促销。以善待、关注、信任、帮助用户的行动换得用人单位对学校的信赖和对毕业生选用的忠诚的促销方法。“攻城,攻心为上”,师范生就业工作不仅要以质服人,更要以情感人。高校工作人员要善于利用情感上的沟通,拉近与用人单位的情感距离,使用人单位产生晕轮效应和马太效应,使高校在市场争夺中获利。这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可广泛运用,比如,对用人单位选聘代表的热情接待;注重与用人单位间的日常工作交流和往来;新年、教师节的信函问候;高校向所在地域用人单位推荐学生时所打出的“老乡牌”等等。

5.互动营销。由面向广域市场需要的单向大众化生产转变成有用户直接参与的共同制造产品的营销方式。这种方式适应了需求分化的潮流,产品能够极大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的需求,形成供需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化关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高技术的信息条件下,互动营销方式会越来越普遍应用于高校就业工作,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也会从被动地适应市场需要转向用人单位与学校双方联手共同创造市场。师范生就业市场的互动营销可采取如下方式进行:第一,请需求单位的基础教育专家入大学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渗透教育理念、介绍教育形势,指出教育发展趋势,以此使学生明确基础教育市场对他们的要求,增强学生努力的方向性。每所高校如能邀请各专业的基础教育名师作为客座教师,无疑会对学生的培养及其就业具有较大帮助。第二,建立就业基地。利用业务上的伙伴关系,由需求单位利用学生假日、实习等对学生进行直接的阶段性培养,有助于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增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了解,增加毕业生需求量,从而成为学校稳定的用人单位。第三,建立毕业生工作情况信息沟通与反馈系统,不断从用人单位获得毕业生评价反馈信息,以此为鉴,不断调整大学教学目标。该方式有助于促进供需双方的了解,有助于供需双方的长期合作。第四,供需双方签订协议,按需求单位要求定向培养学生。切实做到依用人单位的需求“量身定制”,创造专业品牌,创造多个稳定的就业市场。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一个充满竞争、充满挑战的市场,也是一个遵循市场规律的特殊市场,毕业生市场营销已经作用并影响着高校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就业工作策略、就业市场开发策略、行业竞争策略。高校应树立全新的就业工作理念,不断研究和探索就业市场营销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就业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实现毕业生人业匹配,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推动学校的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柴宇球.谋略库[M].北京:蓝天出版社.1996.

〔2〕王方华.市场营销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郑晓明.就业工作谋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0(6).

〔4〕张文贤.市场营销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5〕(台湾)林子益.创新行销[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师范生毕业论文第3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改革;英语师范生;从师技能

1 引言

传统看来,英语师范生的毕业论文主要以理论综述为主,即学生就英语教学中的某一理论为写作对象,陈述其概念,分析其特点,研究其使用环境。因此,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同时查阅现成的文献成为学生论文写作的主要思想来源。长期以来,学生的选题不但没有新意,更与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现状严重脱节,学生的论文写作对其今后的职业发展未能起到指导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某高校英语教育专业自2015年起,实施了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强化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两年以来,从2015届和2016届毕业生的论文写作情况来看,本次改革达到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指导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目的。

2 改革前后师范生毕业论文的对比

改革后的师范生毕业论文与传统毕业论文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论文的选题、论文结构、论文写作手段等方面。

2.1 论文选题的对比

对于英语师范生来说,论文的选题往往与英语教学相关。从论文的选题来看,改革前后两年的论文题目虽然都一定程度上与英语教学有关,但其中也不难看出改革后论文选题的变化。如表一。

从表一的论文选题上看,2013年和2014年的毕业论文选题主要体现在某一理论或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或影响,学生的论文主要研究该理论或方法的概念、特征等问题,偏重理论性。而2015年和2016年的论文普遍是英语教学现状调查类的论文,即学生须对现实中的基础阶段英语教学进行深入观察后方可获得写作素材,注重教学实践。

2.2 论文结构的对比

改革前后的论文结构也有着极大的区别。以改革前后两篇有关英语学习情感动机的论文为例进行比较,来看两者的区别。如表二。

从表二所反映的论文结构上不难看出,改革前的毕业论文要求学生从某一理论或方法的概念入手,分析其与英语教学的关系,最后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而改革后的论文从结构上看,要求学生就某一英语教学中的现象展开调查研究,不但要确定研究计划,还要搜集相关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总而言之,改革前毕业论文写作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梳理和归纳;而改革后的毕业论文写作加强了学生深入教学一线进行实际调研的能力。

2.3 论文写作手段的对比

通过表一与表二的对比内容可以看出,改革前毕业论文写作重理论轻实践,因此,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须要阅读相关书籍,并对理论内容进行梳理。改革后学生要想完成论文的写作,就必须深入到教学一线,通过问卷或访谈等调查手段获取第一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因此,改革前学生论文写作的手段主要是文献综述,而改革后学生论文写作手段主要是调查研究。通过论文写作手段的对比更能反映出从重视学生理论学习到强调学生从师技能实践的变化。

3 毕业论文改革对学生从师技能训练的促进作用

作为毕业前的最后一个作品,论文写作得到学生的普遍重视。为了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学生进行长期的准备。而改革前后对毕业论文写作要求的变化,也给师范生指明了准备的方向。从原来的只要学好英语教学理论,稍作整理就能完成论文写作,变成熟悉英语教学各因素内容,制定详尽的调研计划,深入教学一线,才能使论文写作成为可能。因此,毕业论文改革对师范生从师技能的训练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一,促进学生转变观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加重视英语从师技能的训练。通过与某些用人单位沟通,大学毕业生在走入社会后普遍存在理论素养好,但是从师技能相对薄弱的现象。通过本次毕业论文改革,学生选题的来源一定出自教学实际,需要学生对一线的英语教学有全面的了解,从客观上强迫学生将从师技能的训练作为重点,这样才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英语教学实践。

第二,促进学生转变方法,使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同时,更加重视英语从师技能的提高。传统的论文写作只需学生对已有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不须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改革后的论文写作要求学生在自身从师技能的训练过程中来寻找恰当的切入点,进行论文的调研与写作。因此,学生须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如了解英语新课标的具体内容;具备分析教材的能力;能够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善于观察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表现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恰恰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完善。

师范生毕业论文第4篇

(楚雄师范学院 , 675000)

摘 要:开题是毕业论文(设计)的开始环节,是对研究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优劣,必须严格把好开题关。运用开放式问卷,通过对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进行调查,弄清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为有效开展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活动效率,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分析与指导

楚雄师范学院第七批院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218

一.前言

毕业论文(设计)在培养大学生强化社会意识、探求真理、进行科学研究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因此,毕业论文(设计)不仅关系到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和最重要的综合测试。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阶段,包括开题报告书的撰写和答辩两个环节。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清论文(设计)的思路,明确选题的可行性及意义,完善论文(设计)的方案。在开题阶段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前人研究的优点与不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进行创作。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的撰写可以让学生由“想”变成“写”,而写作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加深对选题的理解,梳理论文(设计)的思路。毕业论文(设计)开题的答辩是在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开题报告书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有经验的老师针对答辩同学所选论文(设计)题目的范围、可行性、意义,论文(设计)方案的思路进行调整和修改的过程。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优质的论文开题报告是高质量论文的前提,是毕业论文的开始。因此开题质量的高低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论文(设计)的质量,必须严格把好开题关。

在实际写作过程中,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的质量往往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开题答辩流于形式,走过程;(2)开题报告与最终论文关系不大甚至完全无关;(3)学生对论文(设计)开题的重视程度不够,为了敷衍了事甚至一夜之间就编出一个开题报告书,内容东平西凑、残缺不全;(4)学生对开题不了解,不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5)学生对开题报告的性质、作用及要求了解不够,尤其对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部分缺乏深入思考;(6)对撰写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的困难估计不足,导致一遇到困难就无从下手、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不想写的现象;(7)学生在开题报告书的撰写中研究课题的范围表述不清,要么所提问题过于宏大,远远超出自己的能力,不切实际,要么所提问题太小,没有研究的价值。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查弄清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阶段的心理特点,为有效开展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活动效率,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以173名大四学生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均已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的撰写和答辩工作。此外,为使样本尽量能够代表总体,调查学生来自三所新建本科师范院校,专业包括文科、理科、体育和艺术。

为保证问卷的回收和有效性,采用统一发放统一回收的方式。共计发放问卷173份,回收173份,回收率为100%。排除错答和漏答的问卷13份,有效问卷为16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5%。

(二)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问卷,问卷包含5个开放式题目,分别是:

(1)“开题阶段”,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2)“开题阶段”,您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3)“开题阶段”遇到困难时,您如何应对,效果如何?(4)您觉得“开题阶段”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因素造成的?(5)在“开题阶段”,最希望老师提供的帮助是什么?

(三)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是对各种材料、记录的形式、内容、心理含义及其重要性进行客观、系统和数量化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它通常是先抽取有代表性的资料样本,然后将资料内容分解为一系列的分析单元,并按预先制定好的分析类别与维度系统地、严格地进行评判记录,最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采用内容分析法,将新建本科师范院校毕业论文(设计)开题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分为五个维度:(1)开题感受;(2)遇到的困难;(3)原因分析;(4)应对方式;(5)寻求帮助。

通过分析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阶段学生的心理发现问题的症结,并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指导,从而提高新建本科师范院校毕业论文(设计)开题的质量。

(一)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感受”内容分析

采用内容分析法,将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的感受”的内容分为7个项目,详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137名学生中,出现频次排名第一的是 “难、烦、需要反反复复的修改”,共计56人次,占总频次的40.9%;“感到迷茫,无从下手的,没有目标”排名第二,共计28人次,占总频次的20.4%;排名第三的是“感到紧张压力大”,共计有16人次,占总频次的11.5%。

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开题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2)学生对论文(设计)开题需要做些什么没有头绪,对论文(设计)开题不了解;(3)由于大四毕业生各种事情较多、时间紧,面对论文(设计)开题感到压力大。 (二)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阶段“遇到的困难”内容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有55人次回答“查找文献资料困难”,占总频次的32.5%,居首位;其次是“专业知识积累不够”,有26人次占总频次的15.4%;再次是“不知如何下手”和“题目和提纲难以确定”,均有19人次,占总频次的11.2%。可见,在论文(设计)开题阶段遇到的困难大多与学生自身因素有关。

(三)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阶段造成困难的“原因分析”

通过表3可以看出,造成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开题困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在众多的原因中,有110人次,占频次的62.9%的学生认为,开题困难是由于“自己专业知识积累不够”造成的,这说明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在对开题困难进行归因时,更多采用自我归因的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有12人次的学生将开题困难归因为“指导教师意见多变,指导时间太迟”,占总频次的6.9%。说明指导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论文(设计)时,也会不经意的给学生带来困难。

(四)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阶段“应对方式”内容分析

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开题阶段遇到困难时,大部分学生要么通过“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要么让自己“静下心来,查阅文献资料”,或者采用“调整心态,积极应对”等的方式应对当前遇到的困难。说明学生在论文(设计)开题阶段遇到困难时,基本上能够采用“积极方式” 来应对问题,即学生主要是通过的自身的努力和寻求帮助来解决问题。

(五)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阶段“寻求帮助”内容分析

通过表5可以看出,新建本科师范院校的学生在论文(设计)的开题阶段最希望老师提供的帮助依次是:“提出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87/50.9%)”、“帮助理清论文写作思路的(48/28.1%)”、“介绍或提供论文参考资料(23/13.4%)”说明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阶段通过提供有针对性地的修改意见,理清写作思路,介绍或提供参考资料等可以有效提高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开题阶段的活动效率,从而减少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困难,达到提升毕业论文果。

四.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阶段心理分析与指导

了解和探究毕业论文(设计)阶段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有利于高效地开展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工作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毕业论文(设计) 的活动效率,进而有益于确保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通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阶段学生心理进行分析,综合各个方面,本文从学生、老师、毕业论文(设计)开题这些方面进行指导来达到提高毕业论文(设计)开题阶段的活动的效率,减少指导老师和毕业论文(设计)者的盲目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一)学生本人方面

(1)在校学习期间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达到精益求精。

通过分析发现,很多学生到写论文时,突然发现自己四年什么也没有学到,才反思开始自己花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在很多无意义的事情上,这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现状普遍存在。在“开题时,遇到的困难是什么”的情况统计表中,排名第二的是“专业知识积累不够”。当学生被问及“开题遇到困难时,您觉得是什么因素造成的”情况统计表中,学生将“专业知识积累不够”界定为开题困难的首要原因。因此,在大学学习期间教师应加强专业知识的教学,同时学生也应该自觉的努力学习,达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2)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开题阶段应该调整心态,积极应对。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遇到困难要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一味的抱怨。论文(设计)是高校检测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办法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完成论文(设计)时不可能没有问题,没有困难,而论文(设计)开题阶段是论文(设计)的开始,是接下来撰写论文(设计)的蓝图。所以论文(设计)的开题阶段注定不会坦荡荡,必定有问题有困难。遇到困难就要以积极地心态来面对,想办法解决问题才是可行之道。

(3)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应该正确认识毕业论文(设计)开题的重要性,加深对毕业论文(设计)本质的认识。

只有意识到一件事情的重要性,人才会更积极主动的去做,并不断地克服困难去解决在其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当前一大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到论文(设计)开题的重要性而敷衍了事,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导致论文(设计)开题阶段活动效率低下,出现学生头疼,老师无奈的场面。

(二)教师方面

指导老师在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是影响学生论文(设计)开题质量的重要因素,学生是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慢慢成长为熟练的研究者,因此,教师有责任和义务让学生体验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乐趣,让他们乐于研究。高质量地完成论文(设计),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而学生的积极性主要靠教师去调动,指导教师肩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指导论文(设计)工作的双重任务。

(1)指导教师应该在平时教学时,就加强论文写作的讲解及练习。

当学生被问及“开题时,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时,感到“迷茫,无从下手,没有目标”排名第二。“开题时,遇到的困难是什么”,19人次回答“不知道如何下手”。“遇到困难时,您如何应对”,部分学生表示“不知道如何应对”。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论文(设计)开题阶段,不知如何下手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教师在平时加强有关的讲解及练习就会减少困难,提高活动的效率。

(2)教师应该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来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开题。

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论文(设计)的指导不是为了指导而指导,指导老师的指导是为了不指导,通过指导老师的有效指导,让学生学会研究,让学生自主成长。当前,一些新建师范院校由于指导老师对论文(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写论文只是走形式且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也写不出有水平、有深度的论文。对学生所提交的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草草过目,对于学生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中的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于学生的疑问简单应付。所以,对于学生的论文(设计)开题没有提出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开题报告修改次数过少。或者指导老师运用自己的指导权威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学生身上,赶鸭子上架,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而学生由于怕答辩过不了只好服从教师的安排。导致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指导活动效率低下,流于形式。

(三)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方面

(1)对毕业论文进行前期训练加深对毕业论文的认识。

学生认识的熟悉的事情做起来困难就少一些、更顺利一些,对于熟悉的事情,学生知道怎样想办法,从什么方向去解决,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在论文(设计)开始之前给一个先行组织者,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对优秀论文的评析、小论文的撰写等由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的形式,让学生知道论文(设计)开题要做什么,怎么做,遇到困难应向什么方向努力,至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学以致用,提高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的活动效率,达到真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遇到困难就不知如何下手,仅仅依赖于指导老师。

(2)增强学生查找相关文献的能力。

通过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知道有查找资料的途径、方法,并结合实际操作被让所学运用于问题的解决,进而增强学生论文(设计)开题资料准备的能力。只有运用正确的方法找到相关的文献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研究的价值或不足,才能让自己的论文(设计)有价值。

(3)对资料的分析能力,运用文献的能力。

相关文献的查阅及运用是写好毕业论文(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少学生在论文(设计)开题时往往贪多,不管质量只要数量。多总比少的好,到时候好抄好凑,造成文献资料运用的不合理。有的学生在搜集资料的时候只找支持自己观点的

参考文献,对与自己观点相悖的却全然忽视,导致自己的写作思路狭窄、自相矛盾、逻辑混乱。一些学生对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所需的资料没有认真的搜集、没有认真的看,导致囫囵吞枣,断章取义,没有自己的思考,看到什么就用什么敷衍了事。或者不会分析找到的相关文献资料,导致论文(设计)开题与选题关系不大甚至没有关系,出现论文(设计)开题肤浅、质量不高的情况。所以,在毕业论文(设计)开题前加强学生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运用能力是刻不容缓的。

参考文献

[1]朱传礼.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设计)指导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设,2000:2

[2]杨玲.浅析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音素[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4)

[3]陈文艺.农科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

[4]陈友华等.提高认识,强化管理确保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6,(1)

[5]胡三林.对高等学校毕业论文工作的再思考[J].教育科学,2005,(7)

[6]黄萍.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1)

[7]陈新民.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7,(2)

[8]宁虹.教育研究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380.

Thesis (design) of New Normal University the Opening Stage Psychoanalysis and guidance

Zhao Yunlong Wang Luna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Chuxiong 675000)

师范生毕业论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学生姓名: 赵静 学号: 0762151147

分 院: 经济管理分院 班级: 经济学0703班

指导教师:张代军、郑秀田 职称: 教授、助教

填表日期: 2011 年 01 月 22 日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教学部制

一、毕业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选题的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余钱该怎么利用逐渐成为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只是单一地将钱放入银行储蓄只会使钱越来越少,只有合理安排理财投资才能分散风险,使余钱的效益最大化。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的投资理财的队伍中来。但不同的地区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同而使居民理财结构各异,不同的人们由于文化程度和社会经历的不同对理财的认识也有所不同。如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人们的理财意识普遍较强,而且理财的结构多样化,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理财结构则较为单一,理财意识强的居民占少数。

衢州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投资理财热也随之而来。有的居民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而投资,有的居民为了从投资中获取更大的利益而投资,有的居民为了满足心理的需求而投资,更有的居民是被游说去投资的。总之,每个人的投资理财意识各不相同,但是整个地区人们的整体投资理财意识的强弱却直接影响着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理财的渠道有很多,包括股票、保险、债券、房地产、储蓄等,不同的理财产品的效益和风险程度都不同,但是,真正对这些理财渠道充分了解的人占少数,许多人都是盲目的投资,这不仅不会带来效益,反而会造成损失。因此,及时得了解人们的理财意识情况,并合理地提出意见和建议,能使人们更合理地支配余钱,做理财能手。

选题的意义

首先,通过了解居民理财意识的情况,可以分析投资理财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现在,市场流行着很多种投资理财的产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并愿意进行投资的。通过对居民的投资理财意识的调查可以得知人们对这些产品是否了解,并通过这种调查方式间接的使他们了解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其次,通过分析数据,例举出几种较受到人们青睐的理财产品。结合市场的特征和其他地区的情况提出关于投资这些产品的意见和建议。这能使人们对理财产品有更多更好的了解,提高他们的理财意识。

再次,通过调查分析影响理财意识的因素,提高人们的理财意识。文化程度、社会经验、社交环境等都是影响理财意识的因素。

最后,调查得出的结论可以为衢州地区投资类产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间接促进其发展。

二、毕业论文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研究目标: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了解衢州地区的个人投资理财结构如何,衢州居民的投资理财意识状况,以及根据其影响因素给出相应的建议。

主要内容:

通过问卷的设计、发放和统计研究以下三个主要内容:衢州居民的余钱配置情况;衢州居民的理财意识情况;对衢州市居民理财意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提纲

一、问题的提出

介绍衢州地区现阶段的基本经济状况及居民的消费情况等来引出居民的投资理财的话题。

二、衢州市居民的余钱配置现状。

根据调查报告的情况,分成几种不同的情况进行归纳。

三、衢州市居民的理财意识分析。(将理财意识分块说明情况,先总的说明再分块分析)

(一)从理财意识强且对理财的基本知识了解的。

(二)从理财意识强可对理财的基本知识不了解,麻木投资的。

(三)从理财意识不强的,只会守着钱的。

四、衢州市居民理财意识的影响因素分析

(1)先说明因素有哪些,并做图标分析

(2)将关键的几个因素单独做详细的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三、毕业论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采取的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示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

2、谈话法:通过与对象面对面的谈话,口头信息的沟通过程中了解对象心理状态的方法。

采用的分析手段:

1、定性分析法:一种探索性调研方法。目的是对问题定位或启动提供比较深层的理解和认识,或利用定性分析来定义问题或寻找处理问题的途径。

2、定量分析法:在对问卷进行初步的定性分析后,可再对问卷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定量分析。同卷定量分析首先要对问卷数量化,然后利用量化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问卷的定量分析根据分析方法的难易程度可分为定量分析和复杂定量分析。

技术路线:

四、中外文参考文献目录(理工科专业应在10篇以上,文科类专业应在15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至少2篇。)

[1] 胡安生,蒋勇生. 宁波居民金融意识及储蓄状况调查分析[J]. 宁波经济,1997,(4)

[2] 欧阳钱琳,冯如,李雯颀,张文昊. 大学生投资理财市场分析[J]. 财税金融,2010,03(下)

[3] 安娜. 当代中国家庭理财意识渐浓[J]. 中国经济导报,1999,01,01

[4] 宋芳. 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金融,2010(2)

[5] 李睿. 家庭理财和国内投资渠道分析[J]. 考试周刊,2010(28)

[6] 聂广海. 建立风险意识,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意识[J]. 现代经济信息,2010

[7] 刘东明. 浅析理财目标中的文化因素[J]. 商业研究,2010(10)

[8] 徐英. 试析通货膨胀对个人理财的影响[J]. 新疆财经,2009(5)

[9] 张晓波. 影响理财的非智力因素[J]. 理财之道,2003,12

[10] 陆海燕.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个人理财需求的因素[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1)

[11] 高太平. 个人投资理财的十大误区[J]. 会计之友,2010(5)

[12] 催至伟. 通胀压力下家庭投资理财的策略分析[J]. 经济研究,2010(7)

[13] 丁致清. 创新理财观念须强化“五个意识”[J]. 农村财政与财务,2004(2)

五、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内容、步骤、时间)

调查的实施和时间的安排:

(1)2011年01月16日—2011年01月25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同时进行论文研究的背景论述。

(2)2011年01月26日—2011年01月30日,将收回的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并做适当的分析,并同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理论分析。

(3)2011年02月07日—2011年02月20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衢州居民的余钱配置情况。

(4)2011年02月21日—2011年03月01日,衢州居民的理财意识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完成初稿。

(5)2011年3月-2011年04月,修改,并最终上交定稿。

六、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创新点

1、虽然研究的方法陈旧,但是研究的目标新颖。目前,对理财意识的研究还很少,以其作为调查目标进行问卷调查的更少。

2、调查分析时,主要以图表和数据分析的形式进行阐述,是切实的分析,分析的内容具有现实的意义。

3、根据调查分析,对衢州居民的投资理财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理财意识,间接促进衢州经济的发展。

七、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各种各样金融产品的出现,如何通过理财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当前的热门话题,选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衢州地区的居民进行相关问题的调研,以了解该地区居民的理财情况和理财意识,方法适当,具备可操作性。文章的内容安排以及进度安排较为合理。同意开题。

师范生毕业论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学生姓名: 赵静 学号: 0762151147

分 院: 经济管理分院 班级: 经济学0703班

指导教师:张代军、郑秀田 职称: 教授、助教

填表日期: 2011 年 01 月 22 日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教学部制

一、毕业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选题的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余钱该怎么利用逐渐成为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只是单一地将钱放入银行储蓄只会使钱越来越少,只有合理安排理财投资才能分散风险,使余钱的效益最大化。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的投资理财的队伍中来。但不同的地区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同而使居民理财结构各异,不同的人们由于文化程度和社会经历的不同对理财的认识也有所不同。如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人们的理财意识普遍较强,而且理财的结构多样化,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理财结构则较为单一,理财意识强的居民占少数。

衢州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投资理财热也随之而来。有的居民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而投资,有的居民为了从投资中获取更大的利益而投资,有的居民为了满足心理的需求而投资,更有的居民是被游说去投资的。总之,每个人的投资理财意识各不相同,但是整个地区人们的整体投资理财意识的强弱却直接影响着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理财的渠道有很多,包括股票、保险、债券、房地产、储蓄等,不同的理财产品的效益和风险程度都不同,但是,真正对这些理财渠道充分了解的人占少数,许多人都是盲目的投资,这不仅不会带来效益,反而会造成损失。因此,及时得了解人们的理财意识情况,并合理地提出意见和建议,能使人们更合理地支配余钱,做理财能手。

选题的意义

首先,通过了解居民理财意识的情况,可以分析投资理财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现在,市场流行着很多种投资理财的产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并愿意进行投资的。通过对居民的投资理财意识的调查可以得知人们对这些产品是否了解,并通过这种调查方式间接的使他们了解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其次,通过分析数据,例举出几种较受到人们青睐的理财产品。结合市场的特征和其他地区的情况提出关于投资这些产品的意见和建议。这能使人们对理财产品有更多更好的了解,提高他们的理财意识。

再次,通过调查分析影响理财意识的因素,提高人们的理财意识。文化程度、社会经验、社交环境等都是影响理财意识的因素。

最后,调查得出的结论可以为衢州地区投资类产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间接促进其发展。

二、毕业论文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研究目标: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了解衢州地区的个人投资理财结构如何,衢州居民的投资理财意识状况,以及根据其影响因素给出相应的建议。

主要内容:

通过问卷的设计、发放和统计研究以下三个主要内容:衢州居民的余钱配置情况;衢州居民的理财意识情况;对衢州市居民理财意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提纲

一、问题的提出

介绍衢州地区现阶段的基本经济状况及居民的消费情况等来引出居民的投资理财的话题。

二、衢州市居民的余钱配置现状。

根据调查报告的情况,分成几种不同的情况进行归纳。

三、衢州市居民的理财意识分析。(将理财意识分块说明情况,先总的说明再分块分析)

(一)从理财意识强且对理财的基本知识了解的。

(二)从理财意识强可对理财的基本知识不了解,麻木投资的。

(三)从理财意识不强的,只会守着钱的。

四、衢州市居民理财意识的影响因素分析

(1)先说明因素有哪些,并做图标分析

(2)将关键的几个因素单独做详细的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三、毕业论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采取的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示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

2、谈话法:通过与对象面对面的谈话,口头信息的沟通过程中了解对象心理状态的方法。

采用的分析手段:

1、定性分析法:一种探索性调研方法。目的是对问题定位或启动提供比较深层的理解和认识,或利用定性分析来定义问题或寻找处理问题的途径。

2、定量分析法:在对问卷进行初步的定性分析后,可再对问卷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定量分析。同卷定量分析首先要对问卷数量化,然后利用量化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问卷的定量分析根据分析方法的难易程度可分为定量分析和复杂定量分析。

技术路线:

四、中外文参考文献目录(理工科专业应在10篇以上,文科类专业应在15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至少2篇。)

[1] 胡安生,蒋勇生. 宁波居民金融意识及储蓄状况调查分析[J]. 宁波经济,1997,(4)

[2] 欧阳钱琳,冯如,李雯颀,张文昊. 大学生投资理财市场分析[J]. 财税金融,2010,03(下)

[3] 安娜. 当代中国家庭理财意识渐浓[J]. 中国经济导报,1999,01,01

[4] 宋芳. 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金融,2010(2)

[5] 李睿. 家庭理财和国内投资渠道分析[J]. 考试周刊,2010(28)

[6] 聂广海. 建立风险意识,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意识[J]. 现代经济信息,2010

[7] 刘东明. 浅析理财目标中的文化因素[J]. 商业研究,2010(10)

[8] 徐英. 试析通货膨胀对个人理财的影响[J]. 新疆财经,2009(5)

[9] 张晓波. 影响理财的非智力因素[J]. 理财之道,2003,12

[10] 陆海燕.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个人理财需求的因素[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1)

[11] 高太平. 个人投资理财的十大误区[J]. 会计之友,2010(5)

[12] 催至伟. 通胀压力下家庭投资理财的策略分析[J]. 经济研究,2010(7)

[13] 丁致清. 创新理财观念须强化“五个意识”[J]. 农村财政与财务,2004(2)

五、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内容、步骤、时间)

调查的实施和时间的安排:

(1)2011年01月16日—2011年01月25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同时进行论文研究的背景论述。

(2)2011年01月26日—2011年01月30日,将收回的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并做适当的分析,并同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理论分析。

(3)2011年02月07日—2011年02月20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衢州居民的余钱配置情况。

(4)2011年02月21日—2011年03月01日,衢州居民的理财意识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完成初稿。

(5)2011年3月-2011年04月,修改,并最终上交定稿。

六、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创新点

1、虽然研究的方法陈旧,但是研究的目标新颖。目前,对理财意识的研究还很少,以其作为调查目标进行问卷调查的更少。

2、调查分析时,主要以图表和数据分析的形式进行阐述,是切实的分析,分析的内容具有现实的意义。

3、根据调查分析,对衢州居民的投资理财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理财意识,间接促进衢州经济的发展。

七、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各种各样金融产品的出现,如何通过理财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当前的热门话题,选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衢州地区的居民进行相关问题的调研,以了解该地区居民的理财情况和理财意识,方法适当,具备可操作性。文章的内容安排以及进度安排较为合理。同意开题。

师范生毕业论文第7篇

(一)自我认知——自我认知不清,存依附心理“你认为你的竞争优势在于?”29%的学生选择不清楚,28%的学生选择社会关系,19%的学生选择专业能力,24%的学生选择工作能力。此项结果显示部分学生对自己认知不清,茫然地混日子,抱着“到时再说”“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消极心理。另有不少学生有很重的依附心理,不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努力上,不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而把希望寄于托关系走后门上面。

(二)就业意识——就业意识不强,缺乏就业危机感“你是否经常上学校的招生就业网,了解最新招聘信息?”43%的选择偶尔,42%的学生选择没有上过,11%的学生选择根本不知道,5%的学生选择经常。“你是否会参加在学校举办的大型、专场招聘会?”61%的学生选择看情况,22%的学生选择会,17%的学生选择不会。高校就业网站是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就业信息、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及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等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的重要平台,但是在上面两项调查中,我们却发现只有少数的学生经常关注学校的就业网站和就业信息,而大部分毕业生却对这一重要信息资源视而不见,这说明当下的美术师范生就业意识不强,缺乏就业危机感。

二、解决美术师范生就业心理问题的途径

(一)制定合理的大学职业规划大学职业规划的有无,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求职就业。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二)树立轻薪酬重提高能力的就业观美术师范毕业生在求职时应对薪酬有理性的预期,不要期望过高,影响正常就业。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应该认识到提高自身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应更多地考虑选择能学到知识、锻炼能力的就业岗位,不要过分看重薪酬,同时也要明白随着自身实际工作能力和绩效的提高,薪酬自然会达到合理的预期。

(三)树立“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应届的大学毕业生因社会和工作经验不足,不可能一下子就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因此,必须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旧的择业观,要树立不断进取的职业流动观念,毕业后不必急于在短时间内找一个固定的“铁饭碗”,不妨降低起点,只要条件基本认可的用人单位接纳,就先找一个暂时工作,实现就业,走进社会。这样既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又可以在流动中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求得发展。

(四)树立到基层到边远地区的就业观近年来,东南沿海城市及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所需普通人才已渐趋饱和,而基层、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对人才的需求比较大。对毕业生而言,如果只是想留在城市、发达地区就业,那么就业的路子会越走越窄,只有不怕吃苦,勇于到基层、边远地区、农村贫困地区,才更可能多的寻求到理想的就业。

(五)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美术师范生能不能顺利就业,不能只归咎于外部因素,更不能依附托关系走后门,而更多的应该从自身做起,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美术师范生应改变重专业轻实践的观念,多参加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例如学校举办的素质拓展活动、各种级别展览、社会实践等。此外,美术师范生如果想在不见硝烟的就业大市场上成功“销售自己”,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要有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接收、处理就业信息的能力,及求职技巧,思想品德,人际关系资源等综合素质,事实证明这些专业外因素对美术师范生求职择业的影响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