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陶瓷工业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3 15:19:04
陶瓷工业论文

陶瓷工业论文第1篇

2.论泥条盘筑陶艺之魅力解晓明

3.景德镇陶瓷包装装璜改革随想沈盛生,沈晖

4.墨彩描金雅俗共赏--周湘浦与墨彩描金夏忠勇

5.景德镇陶瓷 陶艺创作初探邱含

6.漫谈青花"婴戏图"陈敏

7.浅谈青花色釉综合装饰喻冬华

8.陶瓷教育家张浩张德山

9.珍稀的宋代铭文茶盏池广浩

10.景德镇--世界古代制瓷中心美国《国家地理杂志》FrankB.Lenz,张婧婧

11.文学与陶瓷相配合的内容余锋

12.陶瓷奇葩薛福连

13.《江西省陶瓷工业志》概述淘智

14.景德镇陶瓷工业年鉴(1998年)李庆红,王达林

1.景德镇市陶瓷民营企业发展初探漆德仕

2.浅谈我国陶瓷的历史与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贺宗武

3.中海公司日用陶瓷节能型明焰无匣快烧辊道窑的设计与调试吴莹

4.陶瓷工业隧道窑节能改造及其效果保证秦臻

5.日用高白瓷釉的浅析朱玉君

6.景德镇传统名瓷--青花玲珑邵继梅

7.谈艺术陶瓷的创新与发展--"乡情"瓷画系列创作体会黄水泉

8.谈谈对"装饰"的一点认识江筱琴

9.御窑厂陈海澄

10.陶瓷教育家邹如圭张德山

11.陶瓷学院图书馆的特色服务秦觉民

12.景德镇陶瓷工业年鉴(1999年)李庆红,王达林

1.举办中国瓷都景德镇千年华诞庆典和国际陶瓷节的构想汪天行,王升虎,朱新潮

2.关于china的另类思考龚璞生

3.陶瓷原料高级添加剂在陶瓷生产应用中的研究吴洞冰

4.浅谈提高隧道窑热效率的几种途径景德镇陶瓷 余琴仙

5.日用瓷异形盘类生产新方式:干压快烧作业线江群会,朱练平

6.如星如月如霞景德镇陶瓷馆举办二十世纪陶瓷艺术回顾展甘园

7."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浅论越窑青瓷刘虹

8.大型微缩景观群雕《景德镇陶瓷工艺流程》创作谈游亚非

9.浅谈"釉里红"在现代装饰瓷中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周景平

10.试谈设计素描与陶瓷艺术创作程云

11.我对学好陶瓷彩绘艺术基本功的看法李贵镇

12.康熙青花之装饰艺术及成因简析张新沂

13.长篇史料《景德镇瓷录》选载之二杜重远与窑业改革陈海澄

14.论陶瓷雕塑专业教学改革曹春生

15.西方市场的中国瓷一瞥李宏坤

16.中央电视台在景德镇拍摄《家园--千年窑火》大型专栏节目

17.古县浮梁举办首届"瓷都之源"文化旅游节

18.中国陶瓷名牌产品亮相2002年中国礼品展

19.联合国国际陶瓷学会将与景德镇联办"千年庆典"

20.湖田古窑址元代制瓷作坊对外开放

21.瓷都景德镇为陶瓷工人塑像

22.特种陶瓷为景德镇增添现代文明色彩

1.加大体制创新与产业开放的力度推进我市陶瓷产业快速发展--在全市陶瓷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姚亚平,YaoYaping

2.试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优越性杨志,YangZhi

3.高铝瓷在木材工业中的应用朱练平

4.钛乳浊釉的研制张玉南

5.论陶瓷刷花和程大有的陶瓷刷花艺术程云,CHENGYun

6.现代陶瓷装饰艺术语言之我见吴锦华

7.论陶瓷艺术表现文学题材的途径余宾

8.浅析清代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创造性余琪

9.环境陶艺的设计性吴永平,WuYongping

10.环艺陶瓷与城市建设浪石

11.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馆冯承遇,HongChengyu

12.日用陶瓷产品的质量鉴别与选购与陶瓷造型李雨苍

13.试论陶瓷美术教育冯绍华

14.乾隆款珐琅彩瓷器与郎世宁林蔚起

1.瓷都陶都优秀陶瓷艺术家专辑序张志安

2.陶艺心语陈建平

3.根植陶瓷情系创新宁勤征

4.为现代陶艺呐喊李玮

5.我与体育陶艺的不解之缘浪石

6.陶都制陶人张晓蕾

7.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王亚平

8.陶都--宜兴大拇指堆贴画的个性方卫明

9.漫话宜兴紫砂的休闲性蒋尧基

10.玩陶、玩瓷、玩笔墨张志安

11.紫砂的本体语言吴鸣

12.宜兴现代艺术彩陶的造型设计理念邱玉林

13."珠山八友"人名及其生平史迹吴海云

14.形式个性的形成和能力与技巧的关系欧阳桑

15.谈陶瓷造型与装饰徐岚

16.古韵墨香砂壶魂时顺华

17.对景德镇陶瓷产品赴外地展销的若干思考万俊毅,郑海天

18.学习传统粉彩技艺适应现代中专教学陈晓晖

19.粉彩陶瓷教学初探王安维hHTTp://

20.佳作点评--张志安先生的陶瓷作品南湖

21.物象与心象的自由律动--周国桢陶艺作品赏析黄明新

22.笔底春风挥不尽东涂西抹总开花——陆如陶瓷艺术赏析曹淦源

23.以画入瓷别创新格——李菊生陶瓷美术作品赏析欣文

24.捕捉人物之精神摄取自然之旨趣——何叔水陶瓷美术作品赏析陈雨前

25.春意盎然风格清雅——刘平陶瓷美术作品赏析陈雨前

26.出于传统贵在创新——彭竞强的粉彩艺术施于人

27.端庄杂流丽刚劲合柔润——舒惠娟陶瓷美术作品赏析罗欣君

1.擦亮瓷都金字招牌谨防商贩损誉侵权李平,冯丽

2.景德镇宋初瓷与私人窑场欧阳敏,魏文婷

3.明代景德镇民窑青花的装饰陈致敏

4.宜陶初窥景德镇陶瓷 顾美群

5.试论陶瓷造型的审美情趣杨菊英

6.浅谈新彩工笔花鸟陶艺作品的艺术特色冯燕婷

7.试论紫砂壶的构思理念和创作方法韦钟云

8.陶瓷产业工人的健康之路陈庆文,万志峰

9.陶艺教学初探王安维

10.弘扬陶瓷文化,打造出版品牌——从编辑<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丛书>谈起魏文清

11.文学与陶瓷相配合的思想内容--在表现社会生活方面余锋

12.徐仲南的艺术人生肖振松

13.承变相生,澄怀探道,自成机抒--王恩怀瓷艺之道解读舒立洪

14.体育与陶艺万志峰,陈庆文

15.陶瓷封装外壳的金属化工艺研究希奇

16.陶瓷轧膜成型中缺陷的起因分析林娜

17.虚实相结合动静皆相宜--浅谈对陶瓷器物拍摄手法的认识和体会叶海宏,熊苏蓉

18.纵横中度左右逢源--高级工艺美术师张中闻陶瓷艺术赏析熊瑶生

19.瓷都建造巨幅摩崖陶瓷壁画等

1.一次阵痛一个情结一番反思--写在景德镇整顿和规范陶瓷市场秩序一周年之后楚天月

2.珍爱我们的有形文化资源流星

3.中国陶瓷艺术与传统设计艺术美学初探罗湛英

4.景德镇官窑:寻找碎片中的文明张敏

5.论时尚与现代日用陶瓷设计金晓磊

6.无声诗里蕴深情--陶瓷装饰艺术的意境方黎波

7.景德镇陶瓷 论王琦、王大凡人物画风格李復荣

8.邓碧珊的艺术生涯肖振松

陶瓷工业论文第2篇

关键词:陶瓷文化 翻译 人才培养

一、引言

陶瓷翻译不同于一般的翻译,它必须跟渊博的陶瓷文化相结合。景德镇拥有灿烂的陶瓷文化,这些陶瓷文化,尤其是带有中国特色的陶瓷文化,要想为世界所了解,就必须通过翻译来实现。而译者在进行陶瓷用语翻译时尤其要牢记以传播中国陶瓷文化为目的,也就是要体现出中国陶瓷文化的独有特点。译者不应满足于传达原文化的一般意义,而应把尽最大可能传达原文的文化意向也视为自己的一种职责,这突出体现在中国特有陶瓷用语英译方面。

二、陶瓷专业翻译人才现状

中国是瓷器之乡,是陶瓷文化的发源地。千年熊熊燃烧的窑火创造了独领近800 年的辉煌历史,曾令世人叹为观止。但是纵观国际陶瓷消费市场,中国陶瓷所占有的地位与其辉煌的历史极不相称,其中重要原因是人们对陶瓷英语的了解少之又少,相关人才也十分匮乏,导致中国的陶瓷文化闭塞,当然也打不开国际陶瓷的消费市场。中国陶瓷文化要想再展雄风,必须注重对中国陶瓷文化的对外宣传,加大陶瓷用语的翻译规模。这一艰巨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到了翻译者的肩上。但是从目前景德镇外语翻译的情况来看,陶瓷业专业人士往往不精通外语,与外国同行交流存在语言上的困难;一般的外语专业毕业生又不懂陶瓷,他们由于缺乏陶瓷文化专业知识以及相应陶瓷翻译课程的系统学习和培训,难以很快胜任陶瓷专业的翻译,其翻译的质量也必然会大打折扣,对景德镇文化的国际推广和繁荣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尽快建立符合弘扬陶瓷文化的特色陶瓷英语创新人才队伍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和紧迫任务,培养一批陶瓷翻译专业人才已势在必行。

三、改革翻译教学,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陶瓷翻译人才

1.加强外语专业学生的陶瓷文化修养

在景德镇高等院校陶瓷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总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有那多门与陶瓷息息相关的课程,而这些特色课程几乎不在外语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框架体系之内。其实这对培养陶瓷专业翻译人才是非常不利的。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们应该摆脱传统的固有体系,充分利用校内的特色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和阶段性地为外语专业的学生多加修或选修一些涉及陶瓷历史、陶瓷文化、陶瓷工艺和陶瓷美术等方面知识的课程,可拓宽外语专业学生对陶瓷知识的涉猎,陶冶他们对千年灿烂陶瓷文化的热爱之情,志愿担当起陶瓷文化的对外传播使者。

可是,如果只是局限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对于培养实践人才还是远远不够的。除此之外,还应该在教学中结合景德镇陶瓷的特色,例如应向其补充在对外交流中经常会涉及到的陶瓷知识:(1)景德镇传统陶瓷的品种和工艺。主要把握景德镇各类传统名瓷在艺术风格、制作工艺、装饰技法等方面的特点。如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古彩瓷等。(2)景德镇历史文化景点和历史典故。景德镇陶瓷景点众多,需要对这些景点的由来、在陶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相关的时代背景、历史典故、民风民俗等有一个清晰的脉络,特别是一些在中外陶瓷界有重要影响力、国际友人最感兴趣的景点,要重点把握,如御窑厂遗址、高岭、湖田古窑等等;(3)当代名家名瓷。景德镇拥有一大批在国际陶瓷艺术界享有盛誉的当代陶瓷艺术大师,对于这些名人名作也应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以利于将其介绍给国际友人;(4)陶瓷英语。在此基础上,可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及兴趣,加强陶瓷英语词汇等方面的熟练掌握和应用,分别从事陶瓷英语的现场口译和笔译工作等。

2.注重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在培养陶瓷翻译人才的过程中,学习方法应灵活多样、理论联系实践。(1) 向书本学习。景德镇陶瓷类的著作还是很多的,初接触时可以先选取一些介绍性、普及性的著作,如《景德镇史话》、《景德镇陶瓷文化丛书》等,以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知识结构以及工作性质向纵深发展。(2)向专家学习。景德镇各高校、景德镇陶瓷馆、景德镇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不乏一批精通陶瓷文化历史的专家学者,在国内外陶瓷文化、考古界有着较高知名度,如刘新园、欧阳世彬、黄云鹏、徐桃生、詹嘉等等。这批专家们具有较权威的陶瓷文化知识,并且熟知国内外及景德镇陶瓷文化学术研究的发展状况,如果有机会学校可以邀请几位专家对学生传授相关专业知识让学生与这些陶瓷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接受他们的指导和熏陶,将大大促进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国内外陶瓷专家学者还经常来景德镇举办各类讲座,其地点通常就在高校,也是学习陶瓷文化不可多得的好机会,应尽量多听取有关陶瓷文化的高水平讲座。

3.妥善处理翻译理论教学和翻译实践的关系

翻译是一项复杂、灵活、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如果一味地进行翻译理论的讲解,不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理论最后只能是留在学生笔记本上的墨迹,而不能转化为翻译实践的动力。当然,重视翻译实践,也并不是要完全取消翻译理论的教学,而是要合理安排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对翻译理论和实践教学进行科学的安排,可提高翻译教学,让翻译教学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陶瓷翻译人员要真正提升陶瓷文化水平、促进景德镇文化交流事业发展,还应更多地参与到当地的旅游文化活动中,在实践中充实和掌握陶瓷文化知识、提高交流翻译能力。如: 在瓷博会上担任接待外宾工作、带团参观各陶瓷文化景点并担任全程翻译、在陶瓷国际论坛上担任翻译、在高校接待来访的外国友人等。在实践中,其能力和水平可取得最有效的进步和飞跃。

四、结语

为了有效增进当地陶瓷文化的对外交流,推动陶瓷经济的向前发展,我们必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使外语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结合景德镇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构建“外语+陶瓷”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最优化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的相关建设,为陶瓷产区输送大批紧缺的陶瓷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廖素云.论教学型高校本科翻译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J].当代教育论坛,2008(12)

陶瓷工业论文第3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陶瓷不仅自身形成了经济产业链,其衍生的陶瓷文化也在向各个行业渗透,其中旅游业受到的陶瓷文化影响显而易见,也是各行业中受影响最深之一,这既表现于景德镇的旅游开发与宣传策略中,也深烙在客源地的游客意识里。客源地对景德镇的印象,聚焦在游客脑海的是景德镇陶瓷文化,陶瓷文化是他们最为迫切要了解并要体验的景德镇文化。正是基于这点,研究陶瓷文化与旅游是题中应有之义。该项研究,需要陶瓷文化与旅游的交叉研究,就目前而言,该研究涉及到陶瓷旅游应用、陶瓷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学等方面的探讨。对于陶瓷文化与旅游的研究相对较少,本论文试图从陶瓷文化对旅游的影响进行探讨。

陶瓷文化的界定

陶瓷文化界定,是研究陶瓷文化的重要问题。早在2008年,王子平对陶瓷文化做过一番论述,他认为陶瓷文化一方面体现于装饰上:“即为了提高产品美学品位,增加商品市场价值,由人工对陶瓷产品进行的装饰,包括造型、绘画、烧制等。这是对陶瓷产品所作的美化,将人的审美要求贯彻其中,以满足消费者对陶瓷产品的审美享受。这是陶瓷产品制造人员艺术品位和能力的体现,是更直接的陶瓷文化。”另一方面还体现于陶瓷制作人员的主观精神和技能上:“一支稳定的陶瓷从业队伍,包括企业家、工艺美术大师以及长久从事陶瓷技艺的技工,他们所拥有的陶瓷文化观念、意识和情感是陶瓷文化的最高、最后表现,是陶瓷文化的最高境界。”并且认为陶瓷文化的内核是“和祥安康”。[6]景德镇学的建构者之一陈雨前认为:“所谓的陶瓷文化是指在陶瓷的泥做火烧与销售、消费的过程中和各个环节中所呈现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形态和情感、心理、观念、习俗等精神文化的面貌,它是由中国文化传统所决定的。”[7]这一界定从陶瓷的质地材料及制作谈起,包含由此衍生的各种文化。何裕宁从陶瓷衍生的各种文化谈起:陶瓷文化既包括历代著名的陶瓷工艺发明家、制作家及其创作的陶瓷作品,又包括古代制瓷作坊和古窑遗存、陶瓷民俗、陶瓷艺术以及反映古代制瓷风貌的历史街区,还包括为保护和反映古瓷文化而在现实中形成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形象。[8]何聪聪对景德镇陶瓷提出了比较独特的看法:“陶瓷是一种工艺美术,也是一种民俗艺术、民俗文化。景德镇陶瓷的工艺,也是丰富多彩,自成体系。它从原料的制备,胎体的成型、干燥、装饰与烧成及包装等,每个环节和每个过程,都有独特的工艺,构成一道完整的古老陶瓷手工艺文化的亮丽风景线。”[9]这种提法虽不太严谨,也可认为是对陶瓷文化的另一种界定。

陶瓷工业论文第4篇

陶瓷产业基地:吸引企业投资和规模发展的热土

2007年,佛山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人民币的高档墙地砖项目、乐华陶瓷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的墙地砖项目和高档卫生洁具等三个重大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到浮梁县三龙乡;佛山欧瑞特投资8亿元,建设12条墙地砖生产线的项目正式签约落户陶瓷工业园区桃源里。中外合资鸿强陶瓷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的墙地砖及琉璃瓦项目也落户陶瓷工业园区。这些建陶项目的落户标志着我市建筑陶瓷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广东客商投资的和川粉体项目、港资景德镇戴娜丝缇陶瓷项目也落户陶瓷工业园区。2003年以来,先后有近百家陶瓷企业在景德镇落户,这些企业的引进,不仅给我市陶瓷行业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艺技术,也加快了我市陶瓷产业的结构调整步伐。

在市主要领导高位推动下,经过市科技管理部门的积极努力,2008年5月8日,科技部火炬计划管理中心批准同意建立“国家火炬计划景德镇陶瓷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为我市进一步聚集高技术陶瓷产业搭建了平台。

陶瓷研发基地:创新科学技术和孕育成果的源泉

近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科技管理部门的积极争取下,组织实施了国家、省级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火炬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等陶瓷科技项目近300个,争取科技经费4000余万元,取得环境友好型复合陶瓷透水砖的生产方法、环保型纳米陶瓷刀及其制造方法、陶瓷外螺旋轴套材料及其制备工艺等陶瓷科技成果近200项,获得大规格陶瓷薄板(砖)的压制成型设备、彩色釉瓷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高孔隙率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等陶瓷专利近100件,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景德镇国际高技术陶瓷论坛、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等部级平台相继落户景德镇,为景德镇国家陶瓷科技城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过五年多的建设,在人才队伍、科研条件和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科研设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2亿元。中心现有科研工作者114人,其士26人、硕士21人,形成了一支年龄、学历、专业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的科研开发和工程化队伍。五年来,该中心先后承担了一批对行业技术进步有较大影响的国家、部省科技项目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总数为196项,科研经费达3164万元。其中:部级项目20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部省级项目62项。取得成果142项,其中74项为国际先进水平,4项成果获部省级奖励,许多项目成果突破了行业关键技术,起到了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

陶瓷教育基地:培养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的温室

景德镇现已具有较完整的陶瓷教育体系,具有雄厚陶瓷系列专业的师资队伍。陶瓷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以景德镇陶瓷学院和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为重点。景德镇陶瓷学院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仅2007年上半年就引进硕士以上人员40人,其士后和博士9人,使专任教师硕博比达到48%。学院继2006年左和平等5人被评为全省第二批百千万工程人选之后,2007年李月明等4人被评为全省第三批百千万工程人选。学院组织申报了“陶瓷艺术与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本科专业,评选出了“无机材料测试技术”和“陶瓷造型”两门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的候选课程。材料学院、热工系暑期已顺利搬迁到新校区,基本完成了新、老校区的办学格局。景德镇陶瓷学院已构建了硕士、本科和职业教育等较为完善的陶瓷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人才引进和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有硕士点23个,其中5个硕士点为省示范性硕士点,教师士34人,现有教学设备总值达9000多万元。在省市科技部门的推荐下,经科技部的反复审查,景德镇陶瓷学院被授予全国材料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全国55家,江西省仅景德镇陶瓷学院和南昌大学两家。

陶瓷交流基地:打造科技合作和成果展示的平台

连续举办四届的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景德镇国际高技术陶瓷论坛和陶瓷高新技术成果展,规格和品位一届比一届高,每届都汇集了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经过我市的努力,科技部同意自2008年起,每年与省政府共同举办一次景德镇国际高技术陶瓷论坛。

陶瓷工业论文第5篇

-一陶瓷艺术理论专著《吉祥陶瓷理论与生产发展》简介

《吉祥陶瓷理论与生产发展》首章论“吉祥陶瓷内容之源”,寻根溯源,论述了产生吉祥陶瓷与吉祥艺术的根本所在,及其思想的最早萌芽状态,表现出内容的深刻性。次章“吉祥陶瓷的文化环境与社会基础”,论述了吉祥陶瓷与历代文化环境、社会基础多方面的内在联系及紧密关系,表现出内容的系统性。三章“吉祥艺术思想基础、生成方式及生成思维”,论述了吉祥物生成思维遵循的逻辑原则与推理方式,揭示了其规律与本质,体现出内容的科学性。四章“吉祥陶瓷类别”、五章“吉祥陶瓷创作与生产”,对于吉祥陶瓷艺术创作及日常生产,进行了剖析、归纳与阐述,表现出内容的理论性。尾章“吉祥陶瓷发展前途”及前章,将吉祥陶瓷艺术理论与艺术创作、工业生产、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显示出内容的可操作性与实践性。此书内容对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陶瓷美术史、吉祥艺术、民间工艺、中国画、陶瓷装饰等,在科研上、教学上、艺术创作上、工业生产上,均有参考作用。此外,书中还附有《论汉代画像砖》、《表现艺术形象神韵的途径》、《论陶瓷艺术诗情画意》等论文。书中所有内容均有利于促进陶瓷艺术创作与生产。

陶瓷书诗画礼赞

一一陶瓷艺术理论专著《论陶瓷书诗画》简介

《论陶瓷书诗画》首章论述了从陶瓷纹饰到陶瓷画面的出现;从陶瓷题款到陶瓷诗词装饰;陶瓷上书法艺术的进步;陶瓷上装饰艺术的觉醒。在概括陶瓷装饰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再引导出“陶瓷书诗画(题有诗文的陶瓷画)产生”的内容,使人认识到陶瓷书诗画的孕育及诞生的漫长历程。此章由“陶瓷上书诗画的同一性”等内容,深刻地阐述了陶瓷书诗画形成的理论基础。三、四两章讨论了包括珠山八友在内的文人陶瓷书诗画。五章以众多材料论述了陶瓷书诗画的内容与艺术形式。六章评论了陶瓷书诗画的艺术成就。七章将中国书诗画(题有诗文的传统中国画)与陶瓷书诗画作了多方面比较,表明了二者的联系及异同。尾章论述了陶瓷书诗画的现状与前途。此书归纳了众多相关的陶瓷艺术事例,论证了陶瓷书诗画产生的深刻原因,剖析了陶瓷书诗画的艺术本质、活动规律、艺术功能、艺术特征,总结了陶瓷装饰经验,有利于促进陶瓷艺术创作与生产。此外,书后还附有《青花佛图纹饰简论》、《文学与纪念陶瓷艺术》、《论多层运用艺术手法》、《昔时景德镇瓷业风俗及其它》、《论唐英诗歌》等多篇论文。因此,《论陶瓷书诗画》是一本纵横议论、材料翔实、内容丰富、独树一帜的陶瓷艺术理论著作。

艺术创作的好帮手

一陶瓷艺术理论专著《文学与陶瓷艺术教程》简介

《文学与陶瓷艺术教程》的宗旨是,让自己成为艺术家创作中的好帮手,增强艺术工作者艺术创作与创新的能力。其核心内容是“从文学中选美术题材”、“学习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学习文学艺术辩证法”。“从文学中选美术题材”是以神话、小说、诗词为例,七十六例均各配画面,图文并茂。既总结了此类经验,也为美术创作提供了实例。而且,其中多有文学作品的鉴赏内容,不乏真知灼见,文字秀丽。“学习文学艺术表现手法”详细论述与介绍了文学和美术运用双关、比喻、夸张、对偶、衬托、借代、对比、象征等艺术表现手法的事例,其中含有学术新见。“学习文学艺术辩证法”也论述与介绍了文学及美术运用“形与神”、“情与景”、“意与境”、“主与宾”、“虚与实”辩证对偶范畴的事例,其内容富有哲理,是哲学思想在艺术中的体现。以上三章还讲述了相关的文学知识、艺术表现手法知识及哲学知识,三章之后介绍了书画提款艺术,以方便艺术创作,书中还附有一组相关的论文。此书以“文学与陶瓷艺术”为事例,以诗、书、画相联系相结合为中心,剖析众多艺术现象,探索艺术的个性与共性,认识与运用多门艺术之间本质相通、相互促进、相互配合与结合的艺术形式及规律,从而促进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建设,增强艺术人员的创作创新能力。

陶瓷文学的活力与辉煌

陶瓷工业论文第6篇

[关键词]“景德镇学” 陶瓷文化 创意产业

“景德镇学”的学术理念及其构成体系

“景德镇学”学术理念。“景德镇学”,是以景德镇陶瓷为缘由和主要研究对象,以哲学和艺术、历史、经济、科技思想为深刻背景和依托,运用综合的研究包括现代的科技手段与方法,研究景德镇陶瓷泥做火烧与销售、消费过程和各个环节中所呈现和反映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装饰文化、器物文化、制度文化、传播文化、历史文化等,以及所积淀和反映的哲学思想、器物思想、科技思想、经济思想、艺术思想,并进而拓宽至研究生活方式与文明史、文化史等内容,并由此提升至研究和挖掘出景德镇陶瓷在人类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乃至揭示出人类文化生活方式和美的样式。可见,“景德镇学”并不仅仅是景德镇瓷学或景德镇市学,而是两者的有效组合,且有所超越。

首先,“景德镇学”不仅仅是景德镇瓷学。“景德镇学”跟景德镇陶瓷有关,它当然要研究陶瓷,而且是以景德镇陶瓷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景德镇陶瓷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器物文化、消费文化、习俗文化、制度文化,并由此拓展和延伸至这些文化所积淀和体现出的哲学思想、器物思想、工艺思想、经济思想等,并进而研究景德镇陶瓷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审美思想、审美价值和审美情趣以及文化思想等。因此,它决非是单一的瓷学所能概括的。瓷学主要是研究瓷本身,是有关瓷的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是陶瓷的材质及其组成、工艺过程等,着重阐明的是与陶瓷有关的物理、化学等科技特性。因此,可以说,它是一种专门性学科。“景德镇学”是要研究瓷学的,但仅仅研究瓷学是不够的。而且,瓷学实际上早已存在,并且早已取得辉煌成就。“景德镇学”是一种新的学术理念和学术思想。

其次,“景德镇学”不仅仅是景德镇市学。“景德镇市学”是以景德镇为对象,研究景德镇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等内容的学科,其研究区域主要是景德镇。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区域比较研究,也包括了“景德镇学”的相关内容。但是,“景德镇学”既是景德镇区域的学问,又不仅仅限于区域研究,而是以景德镇陶瓷为缘起和主要线索,由景德镇的研究拓展和延伸,并用新的学术理念,对景德镇和景德镇陶瓷文化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意思就是,“景德镇学”是景德镇这个地域的,又不仅是这个地域的,要处理好这个问题,我们要把目光放到整个中国、放到国际上去,要把学术的研究从文化本身的研究拓展到文化史的研究、文明史的研究、生活方式的研究、科技史的研究与中外交流的研究,要拓展至研究人类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与样式,是从个别到一般,从传统到现代,从区域到国际,从理论到实践又回归理论,从理论到生活到社会而又服务于生活与社会的一种研究。

可见,“景德镇学”是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研究具有创造性和学术影响力的创意。

景德镇学的构成体系。“景德镇学”是一种多学科的综合性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和范畴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景德镇学”的理论研究,即“景德镇学”的本体研究,主要由景德镇陶瓷本身的研究或表层研究、景德镇陶瓷中层研究或相关研究、景德镇陶瓷深层研究三个部分构成。

景德镇陶瓷本身的研究或表层研究,即直接研究景德镇陶瓷本身,具体包括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一、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二、景德镇陶瓷材质文化。三、景德镇陶瓷装饰文化。四、景德镇官窑文化。五、景德镇民窑文化。六、景德镇陶瓷工艺文化。七、景德镇陶瓷习俗文化。八、景德镇陶瓷器物文化。九、景德镇陶瓷作坊文化。十、景德镇陶瓷与科技。

景德镇陶瓷中层研究或相关研究,具体包括:一、景德镇陶瓷中国文化和民族艺术。二、景德镇区域发展与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三、景德镇陶瓷文化与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关系。四、景德镇地域文化。五、景德镇陶瓷经济史。六、景德镇陶瓷建筑文化。七、景德镇陶瓷文献。八、景德镇陶瓷的传播与世界影响。

景德镇陶瓷深层研究,具体包括:一、“景德镇学”学术构想、体系架构与价值体系研究。二、景德镇陶瓷与中国哲学思想。三、景德镇陶瓷与中国民族审美思想与审美情趣。四、景德镇陶瓷与中国人的生活及其生活方式。五、景德镇陶瓷文化精神与“景德镇之魂”。

基于“景德镇学”学术理念构建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博物馆――“景德镇学”博物馆。“景德镇学”博物馆是“景德镇学”学术理念构建体系的完整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博物馆。它不仅仅是器物馆,而且还是集材质馆、工艺馆、装饰馆、器物馆、习俗馆、传播馆、官窑馆、民窑馆、陶瓷与生活馆为一体的综合馆,是对“景德镇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全而展示。可见,“景德镇学”博物馆的建立,不仅可以有效地总结陶瓷制作,尤其是景德镇四大名瓷的制作工艺,为制订现代化的日用瓷、艺术瓷的工艺标准提供借鉴,不断抢占陶瓷新技术的制高点,使古老的陶瓷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而且还可以从人文、政治、宗教、绘画、经济、审美等多个角度深入挖掘“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内涵,加快区域品牌的建设速度。

一、“景德镇学”博物馆建设指导思想。“景德镇学”博物馆将本着“弘扬陶瓷文化,传承千年文明,引领陶瓷文化发展方向,服务社会”的宗旨,坚持“人才立馆、藏品立馆、业务立馆、学术立馆”的办馆方针,着力建设成为一个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考古与鉴定、研究与创作、文化交流、人才培养与信息编撰、发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二、“景德镇学”博物馆的建设基本原则。“景德镇学”博物馆的建设将通过事先的精心规划和充分的全盘考虑,在准确定位和充分考虑未来困难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广开言路,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将“景德镇学”博物馆建成富有时代感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具体的说,“景德镇学”博物馆将采取三新三高二多和综合发展的原则。

三新原则。新思路:在吸取同类博物馆经验基础上,以博物馆为载体,将博物馆建成收集、展出、研究和交流中心。新特色:从空间上拓展博物馆的界限,增加陶瓷民俗文化走廊、传统陶瓷手工艺走廊、世界文化遗产陶瓷墙等室外展区;在表现手段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使博物馆具有动感,赋予时代的新精神。新观点:博物馆将充分吸取国内外陶瓷文化研究的新成果,与时俱进,对展示内容进行新的安排和论述。

三高原则。高起点:要树立建设一流博物馆的观念,制定战略性规划,并保证博物馆长期有效的运作。高技术: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建设,以提高观众参观博物馆的兴趣。高标准:注重博物馆建筑物的庄重和陶瓷文化特征,体现景德镇历史传统与现代精神

的有机结合。

二多原则。多变化:采取模块化手法,使一些展厅以吸引观众再次或者多次参观博物馆。多形式:形成文字、图片、实物、模型、音像等多种表现形式,改变传统博物馆的呆板表现形式。 综合发展原则。博物馆将建立包括展示,收藏,研究,交流在内的四位一体的互动体系,切实做到收藏是基础,研究是手段,展示是目的,交流是影响。并建立起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三、“景德镇学”博物馆的基本布局。博物馆由主体展馆、陶瓷艺术走廊、陶瓷体验馆三大部分组成。

主体展馆包括中心展厅和办公楼两个部分。中心展厅是博物馆的主体建筑,主要是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与现状的展示场所。具体包括:陶瓷名人馆,主要收藏陶瓷世家、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以及教授的作品;陶瓷名品馆,主要收藏历代名瓷,如素雅如玉、温润清婉的青瓷,光致茂美、冰肌玉骨的景德镇青白瓷,似玉如冰、类银似雪的白瓷,黑色珍珠、气象独特的黑釉瓷器,艳丽纯正、受人喜爱的高温颜色釉瓷,五彩缤纷、爽心悦目的低温颜色釉瓷器,幽雅沉静、清婉温润的釉下彩瓷器,多姿多彩、娇爱迷人的釉上彩瓷器,清新自然、朴素醇厚的民间瓷器,惟妙惟肖、生动传神的雕塑瓷0;陶瓷文献馆,主要收集和展示历代陶瓷文献、古籍、诗词等文献书籍;陶瓷文化标本馆,主要收集、制作陶瓷文化与中国文化,陶瓷文化与宗教,陶瓷文化与神话传说,陶瓷文化与音乐、舞蹈和建筑艺术,陶瓷文化与绘画、书法,陶瓷艺术文化与书法,陶瓷文化与文学,陶瓷文化与民俗文化,陶瓷文化与饮茶等标本;陶瓷技术馆,主要收集和整理历代陶浇工艺、陶瓷装饰、陶瓷烧成等方面技术,以多形式再现实际操作景象;口述档案馆将主要是运用数码音像技术,从制瓷原料的采集、制作、加工、装饰、烧制、到包装、运输、销售的整个景德镇制瓷业产销链,通过口述的形式,将老一辈陶瓷艺人的经历录制下来,再现优秀的传统制瓷手工艺。

陶瓷艺术走廊是连接中心展厅和陶瓷体验馆的地带,主要是以陶瓷壁画的形式再现陶瓷古代生产、商贸以及世界文化遗产景观。

陶瓷体验馆一方面在建筑上除了复原古代景德镇城市的风貌之外,还尽可能地收集和展示古代的制瓷器物,让观众在观赏的同时也能进入“时光隧道”去体验当时的生活与情调;另一方面,陶艺现场表演与游客动手体验相结合,寓教于乐,成为实训基地。

“景德镇学”与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

陶瓷文化艺术资源是景德镇各类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之一。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则成为景德镇经济发展中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实施“文化瓷都”战略,加快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是景德镇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举措,是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构建环鄱阳湖经济圈,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建设创新型旅游都市,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优势:

首先,景德镇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陶瓷文化遗产,为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奠定了坚实的社会与人文基础。一方面,景德镇官窑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拥有特别强的影响力,如世界上面积最大、堆积层最厚、持续时间最长的皇家瓷业遗址――珠山御窑遗址,是我国目前现存品类最完整、年代最可靠、信息最丰富的皇家瓷厂,埋藏着世界上最精美的并可供复原的古瓷堆积。另一方面,民间陶瓷文化影响力也深远流长,如形成了“买书薄”、“禁窑”、“买位置”、“宾主制”、“买扁担”、“开红禁”等行业行规,还形成了“花朝”、“变工节”、“歇手”、“烧撞火窑”等特别的节日规定。同时,这里仍然遗存着庞大规模的、完整复杂的古瓷业体系,它所包含的原料产地、交通道路、水运码头、作坊窑房、商铺民居、城池衙署、技艺民俗等,依然能够完善结合,这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其次,景德镇陶瓷科教资源丰富、人才荟萃,为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我国唯一的一所陶瓷高等学府――景德镇陶瓷学院属地景德镇。该校有着百年的办学历史,现已发展为以陶瓷工科为主体,以材料工程和艺术设计为特色,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硕士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等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陶瓷文化与陶瓷艺术、陶瓷工程领域教学、科研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此外,景德镇还有国家、省、市级科研机构,拥有一大批设计与创作大师。

第三,景德镇市实施“文化瓷都”战略,鼓励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陶瓷旅游业,为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政策扶持。

第四,景德镇市拥有较为完善的陶瓷文化市场,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也初具规模,为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较好的产业环境。据统计,2007年景德镇海畅法蓝瓷有限公司工业总产值10000万元,税收409万元,出口创汇380万美元;环球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哈哈尼)工业总产值5498万元,税收479万元,出口创汇594.4万美元。两企业分别位居景德镇市2007年部分陶瓷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排行表的第二位和第五位。

“景德镇学”研究对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作用及意义:

第一,“景德镇学”研究既是一种学术的创新,也是一种文化的创意。中国和世界对景德镇和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历史悠久,成就显著,引人注目。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停留单个领域,没有形成完整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理念,无法构成学术体系,自然也构不成一门学科、一种学问。“景德镇学”是把景德镇陶瓷文化作为一门学科形态加以研究,构成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这不仅是一种学术的创新,也是一种文化的创意。

第二,“景德镇学”研究是进行陶瓷文化艺术创意及其产业的强大的和内在的动力。传统的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学术层面,关门研究,而不关心景德镇文化艺术和景德镇的命运与前途,缺乏对社会应有的学术关怀与人文情怀。“景德镇学”以对景德镇陶瓷文化复兴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进行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研究,服务于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复兴。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是进行陶瓷文化艺术创意及其产业的强大的和内在的动力。

第三,“景德镇学”研究是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智慧宝库和学术支撑。“景德镇学”学术理念的精髓揭示出中国人的文化生活方式和美的样式,道出了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灵魂和旗帜。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说,“景德镇学”及其研究成果,是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智慧宝库和学术支撑。

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对策

以“景德镇学”的学术理念为依托,积极借鉴国内外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培育市场主体,适度建设

产业园区,构建以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品生产研发、文化旅游、文化交流为龙头,陶瓷新产品设计、陶瓷产品包装设计、陶瓷广告、陶瓷文化演艺娱乐为重点,陶瓷网络文化、陶瓷会展为支撑,陶瓷时尚消费、陶瓷产业咨询策划等为配套的产业体系,推动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必由之路。

基本原则:

首先,要坚持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相一致原则。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的制订,不仅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文化发展战略以及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还要与景德镇城市转型目标相衔接,通过对相关战略目标资源的整合,最大可能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战略目标。

其次,要坚持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目标的超前性与实践的可行性相统一原则。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创意文化产业在产业发展中既是产业的前导,也是产业的延伸。因此,在产业规划中,在结合景德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同时,重点关注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超前性。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做到可行性实践与实现超前性规划相一致,以免目标脱离实际,变成产业发展的空想。

第三,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原则。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统筹规划、协调指导、服务保障的作用,促进安全科技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的同时,积极推动和引导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发展;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市场运作中壮大和发展自身。

第四,要坚持发挥群体优势和培育龙头企业相结合的原则。政府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激发产业活力,不断培育和发展龙头骨干企业,使之逐步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支点,各类企业相互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合作相协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

第五,要坚持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与传统陶瓷产业集群相结合原则。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与个性品牌构建对传统产业集群的陶瓷产业构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性。传统陶瓷产业集群不仅是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转化基础,也是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品延伸发展成产业的先决条件。

第六,要坚持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与景德镇人文环境相结合原则。景德镇深厚的陶瓷历史文化积淀、传承和人文环境氛围为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集聚奠定了社会环境基础。因而,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与个性品牌构建应与景德镇人文环境有密切的关联性。同时,注意产业内涵的提升和置换,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使老城城池衙署、老街里弄、坯房窑房、民居会馆、瓷行白土行、水陆码头、高岭古矿等物质遗产为新产业发展服务。

要求。以“景德镇学”的学术理念为学术支撑,以支撑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江南旅游都市建设的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体系为目标,重点指导与扶持几个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龙头企业,使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成为全市文化产业增量的主体部分,成为全市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成为景德镇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初步实现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的跨越,实现激活陶瓷文化艺术资源,使之由陶瓷文化艺术创意向创意经济方向发展与跨越。着力打造一个具有景德镇特色和国内外影响的陶瓷文化艺术创意品牌,成为在国际有影响,在中国有特色的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中心。

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策略。

第一,高度重视着力加强不断深化对“景德镇学”的研究,尽快采取措施,将其打造成国际“显学”,使之成为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智慧库。首先,“景德镇学”是以区域和产业两个纬度对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进行研究并使之深化提升为国际“显学”,是一个创意集群,是对传统陶瓷文化研究的飞跃,更有利于景德镇城市品牌的提升和导入新的精神与灵魂,是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学术的思想智慧的理论。因此,它就不仅仅是一种学术研究,也不仅仅是学者的事情,而是景德镇市政府和社会需要全力打造的学问。其次,“景德镇学”既重视理论的研究,更注重实践的研究。因此,不仅要加强对其理论支持,更需要加强对其实践研究的扶持力度,以支持其既出理论成果也出实践成果,以取得示范作用。

第二,加强对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协调工作。

一要借鉴国内外一些大城市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展谋划。二要定期、不定期召集国内外相关的知名专家、学者对涉及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些重大课题、项目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讨,为相关的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咨询建议。三要围绕知识产权、技术研发、信息提供、信用担保、法律咨询等环节,加快各类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引导其规范运作。

第三,推动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设。政府主管部门要转变职能,推进管办分离,从以往对产业建设的微观管理转到宏观管理,实现政府“办产业”、“办文化”逐步过渡到“管产业”、“管文化”。

陶瓷工业论文第7篇

(1景德镇陶瓷学院 江西 景德镇 333403 2中国农业银行鄱阳县支行 江西 鄱阳 333100)

摘 要:在国家和景德镇市相关政策的引导下,景德镇市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梳理了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发展特点,提出了挖掘和开发陶瓷文化资源、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扶持重点陶瓷文化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保持与生态文明高度融合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8.003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景德镇文化产业集聚研究”(项目编号:13YJ54)

收稿日期:2015-01-15

文化产业集聚园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有效载体和平台。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指的就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吸引大量彼此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群和相关服务机构在空间上集聚,从而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各种形态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是它们的物质载体,规范化的文化产业园区是它们的空间形态,而文化产业的集群则是它们发展和能量集聚的高级形态。在文化产业集聚的研究方面,国外的理论研究表明,创意集聚趋向于开放度高、容忍度高、进入障碍低、文化多样化的、公共服务完善的城市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地区,并具有特定大城市吸引特定文化产业的特征。较多学者研究表明,文化产业集聚的发展偏好大都市的旧仓库、旧工厂和内城等贫民区。此外,还有学者论述了文化产业集聚的空间转换现象。在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思路的影响下,国内学者围绕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主要涉及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性质、文化产业集聚区的特征、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战略、文化产业集聚区的经营形式、文化产业集聚区与新型城市化的关系等领域。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或者区域的文化产业集聚区进行了研究,对于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策略,尤其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特定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策略的理论和案例还缺乏深入研究。本文对景德镇现阶段形成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进行研究并总结形成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策略,为新时期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要素的空间配置、陶瓷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提供参考。

1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国务院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建议景德镇合理引导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培育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根据《景德镇市2013-2015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景德镇计划到2015年,全市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在全国居于主导和领先地位,形成特色鲜明、多业并举的文化产业体系,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作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载体,是景德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以陶瓷文化创意为核心内容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在景德镇得到快速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效应逐渐显现,并逐步形成了以雕塑瓷厂原创艺术集聚区、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和三宝国际陶艺村为代表的陶瓷艺术家创意工作室聚集区,以陶瓷工业园、新都民营陶瓷园和曙光瓷厂陶瓷小微企业创业园为代表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等一批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这些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已运营多年,因缘起、侧重点、发展路径各有不同,也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色。在整合集聚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培育陶瓷文化创意企业群体,形成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优势,推动景德镇及周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发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鉴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在我国已成为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载体,景德镇相关的陶瓷企业也开始投入巨资兴建以陶瓷文化为核心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包括坐落在景德镇新厂——昌江一线的黄金区位,横跨景德镇两个中心城区,毗邻三院两校,项目总占地面积1 300亩的“陶溪川·CHINA坊”国际陶瓷文化产业园和由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景德镇佳洋陶瓷有限公司本着“承千年瓷艺,传千古瓷魂”的目标兴建的景德镇皇窑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目前,景德镇还着力打造集陶瓷技术研发中心、陶瓷创意设计中心、陶瓷文化体验中心、陶瓷产品会展中心、陶瓷企业交流中心、陶瓷人才聚集中心于一体的陶瓷文化创意新区,力求在保护景德镇老城区的千年文化积淀的同时,继承和延续千年瓷都陶瓷文化及产业,展示世界瓷都的风采,使景德镇早日成为一座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艺术与科技相互融合、生态宜居的世界陶瓷文化之都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强城。

2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特点

2.1 传统文化积淀的陶瓷文化

景德镇是陶瓷文化发展的中心,悠久的陶瓷文化绵延至今,陶瓷文化特色鲜明。发展至今,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景德镇实现了很好的融合,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2.2 良好的陶瓷产业环境

作为唯一一个以单一的陶瓷产业支撑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名城,景德镇孕育出了丰厚的自然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以及不少珍贵的瓷业古迹和文化遗存。这些留存于不同形式的陶瓷文化,以及为此形成的门类齐全的陶瓷产业,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持和良好的产业环境,对陶瓷文化创意企业的集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 明显的集聚效应

三宝国际陶艺村从2000年以来,作为外国陶瓷文化创意工作者和陶瓷文化创意爱好者创作、交流、访问的陶瓷文化创意集聚地,其中的工作室长期保持着近500余人的入住数量。该集聚区每年都吸引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国外,如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的陶瓷文化创意工作者来此举办陶瓷作品展和进行陶瓷文化的交流活动。景德镇雕塑瓷厂原创艺术集聚区是由原隶属雕塑瓷厂的20余名陶瓷大师开办的个人工作室发展而形成的由陶瓷文化创意及创作实现个人价值及经济价值的陶瓷文化创意集聚区。该集聚区在2005年吸引了香港“乐天陶社”的入驻,并成功打造了为陶瓷文化创意工作者的创意产品提供展示和销售的“乐天创意集市”, 吸引了一大批中外艺术家来此创办陶瓷文化创意作坊。

2.4 政府主导作用突出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以丰富的陶瓷资源为依托,在政府主导下,采用类似工业集聚区的方式培育和发展起来的。政府的积极主导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初期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具体表现在集聚区发展政策的制定、基础设施配套的建设和完善、集聚区的管理体制的建立、集聚区的推广宣传等方面,从而迅速推动了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形成和发展。

3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策略

文化产业集聚区通过整合优势资源,集合政策、文化资本、金融资本等生产要素,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本文在研究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现状和特点的前提下,以维护集聚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了以下发展策略,为景德镇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1 充分挖掘和开发丰富的陶瓷文化资源

陶瓷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景德镇这座有着1 700多年制瓷历史的文化名城,在其悠久的制瓷史中积淀出底蕴丰厚的陶瓷文化,包含景德镇地域文化、陶瓷历史文化、陶瓷材质文化、陶瓷工艺文化、陶瓷器物文化、陶瓷装饰文化、陶瓷作坊文化、陶瓷习俗文化、陶瓷交易文化、陶瓷包装文化、陶瓷官窑文化、陶瓷民窑文化、陶瓷建筑文化、陶瓷文献等,正是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应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深度挖掘现有的陶瓷文化资源,尤其是通过与科技的融合,形成景德镇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力。

3.2 合理规划聚集区的空间布局

文化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的合理性、集聚区内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完善性是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重要要素。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规划要与景德镇市的总体发展规划相结合,通过合理的规划融入到景德镇市的城市发展当中,在实现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拓展空间的同时,实现集聚区与其他区域的互补,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带动景德镇市经济的发展。同时,应优化景德镇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和信息传播系统,在集聚区空间达到通达性的前提下,使得陶瓷文化产品和文化创意及时传播到消费者。

3.3 积极扶持重点陶瓷文化企业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通过创意创作出高质量的陶瓷文化精品。景德镇市当前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所生产的陶瓷文化产品数量虽然非常多,但是作为精品的陶瓷文化产品并不是很多。景德镇市可以大力培育集聚区内的陶瓷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集聚和辐射等作用,加强其与相关企业,包括生产商、供应商和转包商等的合作,构建完善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生产链,实现景德镇市陶瓷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3.4 加强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

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第一要素是集聚具有高度创意精神的人力资源。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单从经济增长的速度上看,依靠开发人力资本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要比依赖自然资源的国家或地区高出几十倍。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应充分利用景德镇市现有的高等院校的教师和学生资源,挖掘现有人力资本的聪明才智,提高陶瓷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还可以加强与高等院校、社会团体、陶瓷文化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从企业需求的角度,推进其培养拥有高度的创意才能、完备的文化产业专业知识、熟悉的文化市场运作和管理能力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从而推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迅速成长。

3.5 保持与生态文明的高度融合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应以“创意型、微碳零排的现代化生产性服务业生态产业集聚区”为规划目标,实现一种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为驱动的生态集聚区建设模式。集聚区内的企业要以自主创新和创意能力作为发展的基础,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切实保持与构建生态文明城市目标的高度融合,加强和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人文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协同发展,打造惠及民生的生态集聚区。集聚区还应积极运用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手段,充分发挥环境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引入环境保险管理体系,强化集聚区的环境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 陈少峰. 文化产业同质化竞争透视——以文化产业集聚园为例[J]. 前线,2011(10)

2 花建.推动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十二五”期间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大课题[J]. 社会科学, 2011(1)

3 褚劲风. 国外创意产业集聚的理论视角与研究系谱[J]. 世界地理研究, 2009(1)

4 陈雨前,郑乃章,李兴华.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M]. 南昌: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4

5 肖立军,刘鸿渊.基于集聚效应的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以攀枝花钒钦工业园区机械制造产业为例[J]. 西南民族人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