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外美术欣赏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0 16:20:43
中外美术欣赏论文

中外美术欣赏论文第1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审美;接受美学;音乐分析;解构主义;音乐技术

音乐是一种依靠听觉来感知的时间艺术,古今中外的理论对音乐创作、表演关注的同时,也对“音乐欣赏”的理论诠释所重视,有人还将这一诠释视为“三度性创造的艺术”[1],以此来和创作、表演的一、二度创造艺术相提并论。中国远古的“高山流水觅知音”、西方音乐中阿门达对贝多芬《f大调弦乐四重奏》中“情人离别”的感受等故事,都说明欣赏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钱仁康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寻觅知音的重要组成环节,它要在4个方面下功夫:沟通音乐信息、发挥主观能动的审美作用、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接受感心动耳和荡气回肠的艺术享受,把音乐欣赏引导纳入寻求音乐美感的快意中[2]。李宝杰主编的《音乐鉴赏》(下文简称《李鉴》)就具有钱先生所言及的探索,它是在理论探索之中应时代之需进行的学科理论建构。

一、继承传统 推动学科

撰写“音乐欣赏”类书籍的传统不仅在国外盛行,在中国也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文人在品乐中留下了精彩文献,老庄的“大音希声”、孔子的“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赏乐格言已为世人所熟知。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专业音乐理论的传入,中国的“音乐欣赏”领域进入新的境界,黄自的《音乐的欣赏》(1929)等系列著述的诞生就是早期的代表[3]。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音乐欣赏领域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海文艺出版社组编的《音乐欣赏手册》(1981)内容丰富、文笔活泼、实事求是、编排新颖[4],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1982,1991年又出续编)注重知识理论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内容形式与辩证关系自然地结合、知识介绍与审美认识、艺术想象启发相结合[5],孙继南的《中外名曲欣赏》(1985)通过通俗的笔调、深入浅出的介绍,喜闻乐见地评介了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和艺术流派音乐名家的声乐、器乐作品(见赵?h序言),杨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赏”系列(1991)等,将中国在“音乐欣赏”领域的探索逐步引向纵深。

近年来,“音乐欣赏”类的著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ⅰ妒澜缑???d指南》(杨雁堤)、《中外名曲欣赏》(邹燕凌)、《中外名曲50首欣赏》(张鸿玮)、《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张志军)、《中外名曲欣赏指南》(宋申)、《中外名曲100首欣赏》(杨惠芬)、《中外名曲赏析》(王盛昌)、《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冯步岭)、《音乐名作赏析》(张文元)、《中外经典音乐欣赏》(周世斌)、《音乐名家名曲•中国篇》(王安国)、《中外音乐名作选析:1. 2.3》(王少华)、《中外音乐名作赏析》(朱之谦)、《中西名曲欣赏》(关伯基)、《声乐作品欣赏》(武兰平)、《世界名曲赏析》(李虻)、《音乐欣赏》(张旭)、《中外名曲赏析》(茅原)、《外国音乐欣赏丛书》(人民音乐出版社编)、《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编)、《交响音乐名作鉴赏》(胡企平)……另外,以辞典形式对中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评介的还有缪天瑞的《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罗传开的《外国名曲欣赏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罗忠?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林逸聪的《音乐圣经》(三卷本,华夏出版社1999、2000)等,著述虽然繁多但良莠不齐,比如:有人对《现代音乐欣赏辞典》所做贡献的高度赞扬[6],而有人认为《音乐圣经》是“快餐时代的低劣出版物”[7],《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是“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8]。而在期刊的研究文章方面,据笔者统计,从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见诸于刊物的“音乐欣赏”类的论文就有6千余篇,是所有音乐研究中最为兴盛的领域。这些论文有涉及到具体作品欣赏的,有以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角度予以解析的,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一方面表明“作品欣赏”在音乐传播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必将促使人们去深思“音乐欣赏”应具有学科化建构的意识。否则,欣赏类著作的撰写必将停留在重复的层面上,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大众对音乐文化传播的渴望与需求。《李鉴》的出版可说是应时代之需进行的较好学理探索的成果之一,它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规划教材,集合了音乐院校和综合院校“音乐欣赏”的一线授课教师,把编者们多年来对该领域教学的有益经验进行整合,编写中表现出“教材”所需要的普适性、进阶性的特点从而展现出较强的个性特色。它按照课堂教学的规律来分类不同专题,每个专题又“有史有论”、“有个案有线索”。它以音乐体裁的专题史发展为形式,将散性的个案鉴赏整合为可供学科化教学实施的艺术专题。书中内容既有宏观历史线索的勾勒,又有微观作品的音乐内涵解读,尤其注意了选修课的广宏涵盖面和对象的特殊性,其施教对象并非只考虑到音乐专业学生,文科诸专业甚至工科院校也是其涵容的对象。这些教材化的建构特点是李宝杰、冯立斌、齐宜婷、唐继凯、夏艳洲、王青等编者深入认识“音乐欣赏”既往学术成果,整合优化其精要,是在新时期的学科化发展理念下所做出的探索。这一探索既有教学讲解中的历史性价值评判,又有学科视野下的进阶性、整体性、艺术性,还依据学科发展特点注重了学术规范的要求。这一探索把音乐技能培养与情感心理引导相结合,在音乐耳朵感染中接受文化、历史与生命律动的音韵美。它以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学科教学实践所需要的规律进行整合、优化,从其论述线索中可以看出它对“音乐欣赏”学科建构的推动性贡献。

二、观念新颖 构思精巧

拓展阅读视野和促进音乐文化发展是《李鉴》在编写观念上给读者的印象之一,而以音乐体裁为艺术单元、以历史纵横向的音乐学理比较是其构思上给人的特色之处。其构思的精巧在于不同于以往个案解读,而是以专题历史沿革为导引的论述线索,这就涵盖了学术极为丰富的信息,还以“延伸”阅读的补充方式扩展其正文之外的内容,使个案解读的鉴赏中增添了宏观的学科涵容广博。而这些观念和构思又是为其欣赏的专业课程化教学服务的,它不同于以“单曲介绍”为形式的、辞典式的“音乐欣赏”著述。

从观念上看,《李鉴》从影响爱乐者审美情趣的深层机理出发,进行音乐欣赏表现方式的挖掘,对音乐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古今中外经典作品进行了技术性的解读。它体现了音乐欣赏在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上的实践[9],注重音乐作品的技术信息解构,注重对象的艺术品格剖析,尤其以爱乐者的知识建构为技术解析对象,以雅俗共赏的叙事方式展开其逻辑层次。

《李鉴》既有整体编写的统一性控制,亦有个案性格化的叙事展开。这种控制与展开都是编写团队深入理解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优点而作出的学科化建构。如“管弦乐”部分,编写者将其分为以序曲、组曲等形式的“管弦乐”和以多曲哲理联缀的“交响乐”,这一区分既有传统的习惯又有学理的技术细分,体现出明确的整体与个体关系。在欣赏导引部分,编者以交响乐历史发展为宏观线索梳理,给读者建构起观念上的初步印象,从词意、乐意、乐史的层面为读者建立起了交响乐这一体裁的学理知识,这为后续的“名曲”技术层面的解读铺垫了基础。在《艾格蒙特序曲》个案的技术解读中,编写者以歌剧的戏剧结构为基础而将音乐结构的发展置于主题思想的层次剖析之中。这种个案的叙事在宏观的知识导引下逐步引申展开,将贝多芬作品有的“英雄性”乐意及其思想逐层渲染。这种编写观念和构思是着眼于学科教学的实际,立足于学生乐思的接受实践过程,由此彰显出《李鉴》编写的特色。

三、体例独特 结构清晰

体例的创新是《李鉴》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其体例以“艺术歌曲”、“器乐独奏”、“歌剧”、“室内乐”、“管弦乐”等体裁为结构单元,以中外音乐经典作品为个案内容为叙述逻辑,将各体裁的历史和技术特点娓娓道来。而每一部分又细分为多节,分述不同内容的代表作。这样的论述方式除了给人以体例独特而有别于以往的“音乐欣赏”,还在结构上以层层递进的展开给人以线索清晰之感,而章节式的体例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延伸的推荐曲目又有了“课外作业”的意味。每章的“欣赏导引”除了给人以体裁专题史的知识铺垫外,还给教学过程的导入注进了理性逻辑。

以国民音乐素质的培养、音乐审美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看,《李鉴》从每部作品的作者、背景、戏剧结构等方面来层层推进,将普通音乐课程新标准、艺术课程实施规律予以“音乐欣赏”化的贯彻。这一强调音乐审美来推行新时期乐教核心的方式,使《李鉴》的体例具有了宏观学科视野下的具体课案实践的探索意味,这与音乐欣赏的学科发展背景是相合的,体现出欣赏的目的、内容、过程乃至逻辑这些新时期对音乐欣赏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10]。

如《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它以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为“欣赏导引”,以“德奥”、“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别为结构单元,对艺术歌曲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鉴赏。编者以艺术歌曲发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国家各领的艺术歌曲鉴赏为突破口,将作品进行技术解析,并结合歌词意蕴对其抒情性特质进行了阐释。

如果从教学的角度看,《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叙论结合、层层展开、灵活多变地将教学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呈现出来。这种体例和结构有助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推进,也符合不同教学单元的个性展开。其思路之清晰、叙事之独特是《李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四、阐释精到 引领乐品

音乐欣赏是一种在娱乐基础上的深刻社会素质建构的有效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还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既是音乐实践的最终目的,又是推动时代音乐发展的力量[11]。一部优秀的“音乐欣赏”论著就是社会审美引导的美丽风景。要达到引领思想风尚的艺术效果,光依靠作品的视听还无法达到准确表意的目的,其中精到的欣赏理论阐释是必不可少的。

《李鉴》的阐释精到首先表现在每章的标题上,如:“乘着歌声的翅膀”——抒情歌曲、“魔鬼的颤音”——器乐独奏、“今夜无人入睡”——歌剧精粹、“如歌的行板”——室内乐等。这些标题多以各体裁的经典作品为指代,使标题的指向性意图明了,直达乐意,文风活泼,加强了“娱乐性”阅读的情趣。

阐释的语言风格也是《李鉴》阐释美学的表现形态之一。如:对江文也的《台湾舞曲》 的论述,编者引论到:

20世纪早期是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发生碰撞的特殊阶段,由于多变的局势动荡,致使一些较早踏上现代音乐之路,在那个时代华人音乐家阵营中并不多见的,本该成长为世界级的作曲家,或者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世界影响的作曲家,却过早地断送了艺术生命,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就是本节所要介绍的台湾籍作曲家江文也的艺术道路及其惊世之作交响诗《台湾舞曲》(《李鉴》第191页)。

这段引论以简略的笔墨将《台湾舞曲》的创作背景及成就精要地呈现出来,其后,论述以“追随世界音乐潮流,追求奇特的形式结构,探求新的音响”为作品技术阐释中心,将这一创作阶段中的江文也的曲作特色呈现开来。阐释中,编者以结构内容的逐层表达为逻辑层次,如在乐曲的开始处所鉴赏的内容,它解析出《台湾舞曲》的“有意打乱旋律节奏的轻重关系”的特色,并就此延展出乐曲整体性的节奏形态特质;又以回旋曲几个插部的节奏和旋律形态特征,来说明乐曲中所运用的印象派手法的娴熟,表达了作曲家深情款款的故土情怀、对民间音乐的主动发展以及对管弦乐创作的技术和思想。这种以技术解读为中心,以作品特色和思想的呈现为延展,以结构层次的挖掘为逻辑线索,《李鉴》的阐释可谓精到。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接受的本身也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带有主观能动性和批判精神的再创造活动。[12]而音乐欣赏是要在音乐形式内容的解读中寻求的思想的启迪和升华,把音乐作品描绘的意境与欣赏者的情感触动相对应[13],遵循创造美和接受美的规律是音乐欣赏阐释的基本准则,只有精到的乐意阐释才会触动品评音乐的美感境界。《李鉴》的阐释中注意了乐意内涵的直观性表达,如在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合唱》的阐释中,《李鉴》从音乐主题的造型分析入手,结合启蒙主义的思想背景,将席勒的诗意和贝多芬的乐意进行了对照直至解读,展示出作品中“欢乐”的思想主旨,使听乐者感受到作品中崇高、雄伟、博大和恢宏的乐境,从而感染聆听者的思想,在忘我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提升(《李鉴》第200页)。从这些阐释可以看出《李鉴》中的鉴乐思想,其主旨和终极目的是为接受对象精神境界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文中立意可见一斑。

《李鉴》其它方面的特点还有很多,如:谱例遴选适当、文笔流畅活泼、论述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等。这些特点都将使其“音乐欣赏”的诠释具有学科化、学术化、艺术化和可读性特色,必将使读者更能从中感受音乐欣赏的理论价值和艺术美育贡献。

当然,作为初尝音乐欣赏新形式的学科化实践,《李鉴》也并非完美无瑕。比如:从总体上看,它在细致展示音乐作品创作过程的同时,导致其背景知识部分的展开过于繁琐,这一“喧宾夺主”的“展开”影响了所要进行的技术解读等主体部分的展开;从局部来看,编者将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门德尔松的《c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为室内乐的体裁,这显然不适合编者对室内乐体裁的界定;而局部比例失衡也限制了某些体裁解读的正常展开,如对音乐剧部分的阐释,《李鉴》只用了《演艺船》之“老人河”、《猫》之“回忆”、《音乐之声》之“孤独的牧羊人”三曲具有片面性无法全面展现处于“朝阳产业”发展态势中的音乐剧艺术的音乐风采。这些欠缺如能在将来的修订中予以调整和完善,可能会使《李鉴》走进更多的教学课堂,并为更多的赏乐者所喜欢。

参考文献:

[1]赵?h.中外音乐欣赏-序[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

[2]钱仁康.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总序[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3.

[3]冯长春.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0(3).

[4]晓耿. 简评《音乐欣赏手册》[j]. 人民音乐, 1982,(11).

[5]沈念慈.寓深于浅 博约相照——简评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j].人民音乐,1985(8).

[6]王震亚.世界现代音乐的投影——《现代音乐欣赏辞典》简介[j].中国音乐学,1998 (1). 汪申申.全方位了解现代音乐的良师益友——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j].人民音乐,1998 (2).

[7]刘诗嵘.误人子弟的“圣经”[j].人民音乐,1996(6).

[8]刘国杰.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j].中国音乐,1992 (4).

[9]周海宏.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对普及严肃音乐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分析[j].人民音乐,2001 (3).

中外美术欣赏论文第2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审美;接受美学;音乐分析;解构主义;音乐技术

音乐是一种依靠听觉来感知的时间艺术,古今中外的理论对音乐创作、表演关注的同时,也对“音乐欣赏”的理论诠释所重视,有人还将这一诠释视为“三度性创造的艺术”[1],以此来和创作、表演的一、二度创造艺术相提并论。中国远古的“高山流水觅知音”、西方音乐中阿门达对贝多芬《f大调弦乐四重奏》中“情人离别”的感受等故事,都说明欣赏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钱仁康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寻觅知音的重要组成环节,它要在4个方面下功夫:沟通音乐信息、发挥主观能动的审美作用、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接受感心动耳和荡气回肠的艺术享受,把音乐欣赏引导纳入寻求音乐美感的快意中[2]。李宝杰主编的《音乐鉴赏》(下文简称《李鉴》)就具有钱先生所言及的探索,它是在理论探索之中应时代之需进行的学科理论建构。

一、继承传统 推动学科

撰写“音乐欣赏”类书籍的传统不仅在国外盛行,在中国也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文人在品乐中留下了精彩文献,老庄的“大音希声”、孔子的“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赏乐格言已为世人所熟知。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专业音乐理论的传入,中国的“音乐欣赏”领域进入新的境界,黄自的《音乐的欣赏》(1929)等系列著述的诞生就是早期的代表[3]。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音乐欣赏领域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海文艺出版社组编的《音乐欣赏手册》(1981)内容丰富、文笔活泼、实事求是、编排新颖[4],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1982,1991年又出续编)注重知识理论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内容形式与辩证关系自然地结合、知识介绍与审美认识、艺术想象启发相结合[5],孙继南的《中外名曲欣赏》(1985)通过通俗的笔调、深入浅出的介绍,喜闻乐见地评介了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和艺术流派音乐名家的声乐、器乐作品(见赵沨序言),杨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赏”系列(1991)等,将中国在“音乐欣赏”领域的探索逐步引向纵深。

近年来,“音乐欣赏”类的著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惇)、《世界名曲与cd指南》(杨雁堤)、《中外名曲欣赏》(邹燕凌)、《中外名曲50首欣赏》(张鸿玮)、《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张志军)、《中外名曲欣赏指南》(宋申)、《中外名曲100首欣赏》(杨惠芬)、《中外名曲赏析》(王盛昌)、《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冯步岭)、《音乐名作赏析》(张文元)、《中外经典音乐欣赏》(周世斌)、《音乐名家名曲•中国篇》(王安国)、《中外音乐名作选析:1. 2.3》(王少华)、《中外音乐名作赏析》(朱之谦)、《中西名曲欣赏》(关伯基)、《声乐作品欣赏》(武兰平)、《世界名曲赏析》(李虻)、《音乐欣赏》(张旭)、《中外名曲赏析》(茅原)、《外国音乐欣赏丛书》(人民音乐出版社编)、《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编)、《交响音乐名作鉴赏》(胡企平)……另外,以辞典形式对中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评介的还有缪天瑞的《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罗传开的《外国名曲欣赏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罗忠镕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林逸聪的《音乐圣经》(三卷本,华夏出版社1999、2000)等,著述虽然繁多但良莠不齐,比如:有人对《现代音乐欣赏辞典》所做贡献的高度赞扬[6],而有人认为《音乐圣经》是“快餐时代的低劣出版物”[7],《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是“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8]。而在期刊的研究文章方面,据笔者统计,从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见诸于刊物的“音乐欣赏”类的论文就有6千余篇,是所有音乐研究中最为兴盛的领域。这些论文有涉及到具体作品欣赏的,有以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角度予以解析的,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一方面表明“作品欣赏”在音乐传播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必将促使人们去深思“音乐欣赏”应具有学科化建构的意识。否则,欣赏类著作的撰写必将停留在重复的层面上,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大众对音乐文化传播的渴望与需求。《李鉴》的出版可说是应时代之需进行的较好学理探索的成果之一,它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规划教材,集合了音乐院校和综合院校“音乐欣赏”的一线授课教师,把编者们多年来对该领域教学的有益经验进行整合,编写中表现出“教材”所需要的普适性、进阶性的特点从而展现出较强的个性特色。它按照课堂教学的规律来分类不同专题,每个专题又“有史有论”、“有个案有线索”。它以音乐体裁的专题史发展为形式,将散性的个案鉴赏整合为可供学科化教学实施的艺术专题。书中内容既有宏观历史线索的勾勒,又有微观作品的音乐内涵解读,尤其注意了选修课的广宏涵盖面和对象的特殊性,其施教对象并非只考虑到音乐专业学生,文科诸专业甚至工科院校也是其涵容的对象。这些教材化的建构特点是李宝杰、冯立斌、齐宜婷、唐继凯、夏艳洲、王青等编者深入认识“音乐欣赏”既往学术成果,整合优化其精要,是在新时期的学科化发展理念下所做出的探索。这一探索既有教学讲解中的历史性价值评判,又有学科视野下的进阶性、整体性、艺术性,还依据学科发展特点注重了学术规范的要求。这一探索把音乐技能培养与情感心理引导相结合,在音乐耳朵感染中接受文化、历史与生命律动的音韵美。它以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学科教学实践所需要的规律进行整合、优化,从其论述线索中可以看出它对“音乐欣赏”学科建构的推动性贡献。

二、观念新颖 构思精巧

拓展阅读视野和促进音乐文化发展是《李鉴》在编写观念上给读者的印象之一,而以音乐体裁为艺术单元、以历史纵横向的音乐学理比较是其构思上给人的特色之处。其构思的精巧在于不同于以往个案解读,而是以专题历史沿革为导引的论述线索,这就涵盖了学术极为丰富的信息,还以“延伸”阅读的补充方式扩展其正文之外的内容,使个案解读的鉴赏中增添了宏观的学科涵容广博。而这些观念和构思又是为其欣赏的专业课程化教学服务的,它不同于以“单曲介绍”为形式的、辞典式的“音乐欣赏”著述。

从观念上看,《李鉴》从影响爱乐者审美情趣的深层机理出发,进行音乐欣赏表现方式的挖掘,对音乐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古今中外经典作品进行了技术性的解读。它体现了音乐欣赏在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上的实践[9],注重音乐作品的技术信息解构,注重对象的艺术品格剖析,尤其以爱乐者的知识建构为技术解析对象,以雅俗共赏的叙事方式展开其逻辑层次。

《李鉴》既有整体编写的统一性控制,亦有个案性格化的叙事展开。这种控制与展开都是编写团队深入理解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优点而作出的学科化建构。如“管弦乐”部分,编写者将其分为以序曲、组曲等形式的“管弦乐”和以多曲哲理联缀的“交响乐”,这一区分既有传统的习惯又有学理的技术细分,体现出明确的整体与个体关系。在欣赏导引部分,编者以交响乐历史发展为宏观线索梳理,给读者建构起观念上的初步印象,从词意、乐意、乐史的层面为读者建立起了交响乐这一体裁的学理知识,这为后续的“名曲”技术层面的解读铺垫了基础。在《艾格蒙特序曲》个案的技术解读中,编写者以歌剧的戏剧结构为基础而将音乐结构的发展置于主题思想的层次剖析之中。这种个案的叙事在宏观的知识导引下逐步引申展开,将贝多芬作品中特有的“英雄性”乐意及其思想逐层渲染。这种编写观念和构思是着眼于学科教学的实际,立足于学生乐思的接受实践过程,由此彰显出《李鉴》编写的特色。

  三、体例独特 结构清晰

体例的创新是《李鉴》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其体例以“艺术歌曲”、“器乐独奏”、“歌剧”、“室内乐”、“管弦乐”等体裁为结构单元,以中外音乐经典作品为个案内容为叙述逻辑,将各体裁的历史和技术特点娓娓道来。而每一部分又细分为多节,分述不同内容的代表作。这样的论述方式除了给人以体例独特而有别于以往的“音乐欣赏”,还在结构上以层层递进的展开给人以线索清晰之感,而章节式的体例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延伸的推荐曲目又有了“课外作业”的意味。每章的“欣赏导引”除了给人以体裁专题史的知识铺垫外,还给教学过程的导入注进了理性逻辑。

以国民音乐素质的培养、音乐审美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看,《李鉴》从每部作品的作者、背景、戏剧结构等方面来层层推进,将普通音乐课程新标准、艺术课程实施规律予以“音乐欣赏”化的贯彻。这一强调音乐审美来推行新时期乐教核心的方式,使《李鉴》的体例具有了宏观学科视野下的具体课案实践的探索意味,这与音乐欣赏的学科发展背景是相合的,体现出欣赏的目的、内容、过程乃至逻辑这些新时期对音乐欣赏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10]。

如《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它以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为“欣赏导引”,以“德奥”、“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别为结构单元,对艺术歌曲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鉴赏。编者以艺术歌曲发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国家各领风骚的艺术歌曲鉴赏为突破口,将作品进行技术解析,并结合歌词意蕴对其抒情性特质进行了阐释。

如果从教学的角度看,《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叙论结合、层层展开、灵活多变地将教学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呈现出来。这种体例和结构有助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推进,也符合不同教学单元的个性展开。其思路之清晰、叙事之独特是《李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四、阐释精到 引领乐品

音乐欣赏是一种在娱乐基础上的深刻社会素质建构的有效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还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既是音乐实践的最终目的,又是推动时代音乐发展的力量[11]。一部优秀的“音乐欣赏”论著就是社会审美引导的美丽风景。要达到引领思想风尚的艺术效果,光依靠作品的视听还无法达到准确表意的目的,其中精到的欣赏理论阐释是必不可少的。

《李鉴》的阐释精到首先表现在每章的标题上,如:“乘着歌声的翅膀”——抒情歌曲、“魔鬼的颤音”——器乐独奏、“今夜无人入睡”——歌剧精粹、“如歌的行板”——室内乐等。这些标题多以各体裁的经典作品为指代,使标题的指向性意图明了,直达乐意,文风活泼,加强了“娱乐性”阅读的情趣。

阐释的语言风格也是《李鉴》阐释美学的表现形态之一。如:对江文也的《台湾舞曲》 的论述,编者引论到:

20世纪早期是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发生碰撞的特殊阶段,由于多变的局势动荡,致使一些较早踏上现代音乐之路,在那个时代华人音乐家阵营中并不多见的,本该成长为世界级的作曲家,或者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世界影响的作曲家,却过早地断送了艺术生命,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就是本节所要介绍的台湾籍作曲家江文也的艺术道路及其惊世之作交响诗《台湾舞曲》(《李鉴》第191页)。

这段引论以简略的笔墨将《台湾舞曲》的创作背景及成就精要地呈现出来,其后,论述以“追随世界音乐潮流,追求奇特的形式结构,探求新的音响”为作品技术阐释中心,将这一创作阶段中的江文也的曲作特色呈现开来。阐释中,编者以结构内容的逐层表达为逻辑层次,如在乐曲的开始处所鉴赏的内容,它解析出《台湾舞曲》的“有意打乱旋律节奏的轻重关系”的特色,并就此延展出乐曲整体性的节奏形态特质;又以回旋曲几个插部的节奏和旋律形态特征,来说明乐曲中所运用的印象派手法的娴熟,表达了作曲家深情款款的故土情怀、对民间音乐的主动发展以及对管弦乐创作的技术和思想。这种以技术解读为中心,以作品特色和思想的呈现为延展,以结构层次的挖掘为逻辑线索,《李鉴》的阐释可谓精到。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接受的本身也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带有主观能动性和批判精神的再创造活动。[12]而音乐欣赏是要在音乐形式内容的解读中寻求的思想的启迪和升华,把音乐作品描绘的意境与欣赏者的情感触动相对应[13],遵循创造美和接受美的规律是音乐欣赏阐释的基本准则,只有精到的乐意阐释才会触动品评音乐的美感境界。《李鉴》的阐释中注意了乐意内涵的直观性表达,如在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合唱》的阐释中,《李鉴》从音乐主题的造型分析入手,结合启蒙主义的思想背景,将席勒的诗意和贝多芬的乐意进行了对照直至解读,展示出作品中“欢乐”的思想主旨,使听乐者感受到作品中崇高、雄伟、博大和恢宏的乐境,从而感染聆听者的思想,在忘我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提升(《李鉴》第200页)。从这些阐释可以看出《李鉴》中的鉴乐思想,其主旨和终极目的是为接受对象精神境界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文中立意可见一斑。

《李鉴》其它方面的特点还有很多,如:谱例遴选适当、文笔流畅活泼、论述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等。这些特点都将使其“音乐欣赏”的诠释具有学科化、学术化、艺术化和可读性特色,必将使读者更能从中感受音乐欣赏的理论价值和艺术美育贡献。

当然,作为初尝音乐欣赏新形式的学科化实践,《李鉴》也并非完美无瑕。比如:从总体上看,它在细致展示音乐作品创作过程的同时,导致其背景知识部分的展开过于繁琐,这一“喧宾夺主”的“展开”影响了所要进行的技术解读等主体部分的展开;从局部来看,编者将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门德尔松的《c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为室内乐的体裁,这显然不适合编者对室内乐体裁的界定;而局部比例失衡也限制了某些体裁解读的正常展开,如对音乐剧部分的阐释,《李鉴》只用了《演艺船》之“老人河”、《猫》之“回忆”、《音乐之声》之“孤独的牧羊人”三曲具有片面性无法全面展现处于“朝阳产业”发展态势中的音乐剧艺术的音乐风采。这些欠缺如能在将来的修订中予以调整和完善,可能会使《李鉴》走进更多的教学课堂,并为更多的赏乐者所喜欢。

参考文献:

[1]赵沨.中外音乐欣赏-序[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

[2]钱仁康.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总序[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3.

[3]冯长春.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0(3).

[4]晓耿. 简评《音乐欣赏手册》[j]. 人民音乐, 1982,(11).

[5]沈念慈.寓深于浅 博约相照——简评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j].人民音乐,1985(8).

[6]王震亚.世界现代音乐的投影——《现代音乐欣赏辞典》简介[j].中国音乐学,1998 (1). 汪申申.全方位了解现代音乐的良师益友——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j].人民音乐,1998 (2).

[7]刘诗嵘.误人子弟的“圣经”[j].人民音乐,1996(6).

[8]刘国杰.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j].中国音乐,1992 (4).

[9]周海宏.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对普及严肃音乐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分析[j].人民音乐,2001 (3).

中外美术欣赏论文第3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审美;接受美学;音乐分析;解构主义;音乐技术

音乐是一种依靠听觉来感知的时间艺术,古今中外的理论对音乐创作、表演关注的同时,也对“音乐欣赏”的理论诠释所重视,有人还将这一诠释视为“三度性创造的艺术”[1],以此来和创作、表演的一、二度创造艺术相提并论。中国远古的“高山流水觅知音”、西方音乐中阿门达对贝多芬《F大调弦乐四重奏》中“情人离别”的感受等故事,都说明欣赏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钱仁康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寻觅知音的重要组成环节,它要在4个方面下功夫:沟通音乐信息、发挥主观能动的审美作用、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接受感心动耳和荡气回肠的艺术享受,把音乐欣赏引导纳入寻求音乐美感的快意中[2]。李宝杰主编的《音乐鉴赏》(下文简称《李鉴》)就具有钱先生所言及的探索,它是在理论探索之中应时代之需进行的学科理论建构。

一、继承传统 推动学科

撰写“音乐欣赏”类书籍的传统不仅在国外盛行,在中国也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文人在品乐中留下了精彩文献,老庄的“大音希声”、孔子的“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赏乐格言已为世人所熟知。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专业音乐理论的传入,中国的“音乐欣赏”领域进入新的境界,黄自的《音乐的欣赏》(1929)等系列著述的诞生就是早期的代表[3]。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音乐欣赏领域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海文艺出版社组编的《音乐欣赏手册》(1981)内容丰富、文笔活泼、实事求是、编排新颖[4],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1982,1991年又出续编)注重知识理论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内容形式与辩证关系自然地结合、知识介绍与审美认识、艺术想象启发相结合[5],孙继南的《中外名曲欣赏》(1985)通过通俗的笔调、深入浅出的介绍,喜闻乐见地评介了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和艺术流派音乐名家的声乐、器乐作品(见赵沨序言),杨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赏”系列(1991)等,将中国在“音乐欣赏”领域的探索逐步引向纵深。

近年来,“音乐欣赏”类的著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惇)、《世界名曲与CD指南》(杨雁堤)、《中外名曲欣赏》(邹燕凌)、《中外名曲50首欣赏》(张鸿玮)、《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张志军)、《中外名曲欣赏指南》(宋申)、《中外名曲100首欣赏》(杨惠芬)、《中外名曲赏析》(王盛昌)、《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冯步岭)、《音乐名作赏析》(张文元)、《中外经典音乐欣赏》(周世斌)、《音乐名家名曲中国篇》(王安国)、《中外音乐名作选析:1. 2.3》(王少华)、《中外音乐名作赏析》(朱之谦)、《中西名曲欣赏》(关伯基)、《声乐作品欣赏》(武兰平)、《世界名曲赏析》(李虻)、《音乐欣赏》(张旭)、《中外名曲赏析》(茅原)、《外国音乐欣赏丛书》(人民音乐出版社编)、《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编)、《交响音乐名作鉴赏》(胡企平)……另外,以辞典形式对中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评介的还有缪天瑞的《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罗传开的《外国名曲欣赏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罗忠镕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林逸聪的《音乐圣经》(三卷本,华夏出版社1999、2000)等,著述虽然繁多但良莠不齐,比如:有人对《现代音乐欣赏辞典》所做贡献的高度赞扬[6],而有人认为《音乐圣经》是“快餐时代的低劣出版物”[7],《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是“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8]。而在期刊的研究文章方面,据笔者统计,从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见诸于刊物的“音乐欣赏”类的论文就有6千余篇,是所有音乐研究中最为兴盛的领域。这些论文有涉及到具体作品欣赏的,有以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角度予以解析的,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一方面表明“作品欣赏”在音乐传播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必将促使人们去深思“音乐欣赏”应具有学科化建构的意识。否则,欣赏类著作的撰写必将停留在重复的层面上,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大众对音乐文化传播的渴望与需求。《李鉴》的出版可说是应时代之需进行的较好学理探索的成果之一,它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规划教材,集合了音乐院校和综合院校“音乐欣赏”的一线授课教师,把编者们多年来对该领域教学的有益经验进行整合,编写中表现出“教材”所需要的普适性、进阶性的特点从而展现出较强的个性特色。它按照课堂教学的规律来分类不同专题,每个专题又“有史有论”、“有个案有线索”。它以音乐体裁的专题史发展为形式,将散性的个案鉴赏整合为可供学科化教学实施的艺术专题。书中内容既有宏观历史线索的勾勒,又有微观作品的音乐内涵解读,尤其注意了选修课的广宏涵盖面和对象的特殊性,其施教对象并非只考虑到音乐专业学生,文科诸专业甚至工科院校也是其涵容的对象。这些教材化的建构特点是李宝杰、冯立斌、齐宜婷、唐继凯、夏艳洲、王青等编者深入认识“音乐欣赏”既往学术成果,整合优化其精要,是在新时期的学科化发展理念下所做出的探索。这一探索既有教学讲解中的历史性价值评判,又有学科视野下的进阶性、整体性、艺术性,还依据学科发展特点注重了学术规范的要求。这一探索把音乐技能培养与情感心理引导相结合,在音乐耳朵感染中接受文化、历史与生命律动的音韵美。它以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学科教学实践所需要的规律进行整合、优化,从其论述线索中可以看出它对“音乐欣赏”学科建构的推动性贡献。

二、观念新颖 构思精巧

拓展阅读视野和促进音乐文化发展是《李鉴》在编写观念上给读者的印象之一,而以音乐体裁为艺术单元、以历史纵横向的音乐学理比较是其构思上给人的特色之处。其构思的精巧在于不同于以往个案解读,而是以专题历史沿革为导引的论述线索,这就涵盖了学术极为丰富的信息,还以“延伸”阅读的补充方式扩展其正文之外的内容,使个案解读的鉴赏中增添了宏观的学科涵容广博。而这些观念和构思又是为其欣赏的专业课程化教学服务的,它不同于以“单曲介绍”为形式的、辞典式的“音乐欣赏”著述。

从观念上看,《李鉴》从影响爱乐者审美情趣的深层机理出发,进行音乐欣赏表现方式的挖掘,对音乐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古今中外经典作品进行了技术性的解读。它体现了音乐欣赏在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上的实践[9],注重音乐作品的技术信息解构,注重对象的艺术品格剖析,尤其以爱乐者的知识建构为技术解析对象,以雅俗共赏的叙事方式展开其逻辑层次。

《李鉴》既有整体编写的统一性控制,亦有个案性格化的叙事展开。这种控制与展开都是编写团队深入理解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优点而作出的学科化建构。如“管弦乐”部分,编写者将其分为以序曲、组曲等形式的“管弦乐”和以多曲哲理联缀的“交响乐”,这一区分既有传统的习惯又有学理的技术细分,体现出明确的整体与个体关系。在欣赏导引部分,编者以交响乐历史发展为宏观线索梳理,给读者建构起观念上的初步印象,从词意、乐意、乐史的层面为读者建立起了交响乐这一体裁的学理知识,这为后续的“名曲”技术层面的解读铺垫了基础。在《艾格蒙特序曲》个案的技术解读中,编写者以歌剧的戏剧结构为基础而将音乐结构的发展置于主题思想的层次剖析之中。这种个案的叙事在宏观的知识导引下逐步引申展开,将贝多芬作品中特有的“英雄性”乐意及其思想逐层渲染。这种编写观念和构思是着眼于学科教学的实际,立足于学生乐思的接受实践过程,由此彰显出《李鉴》编写的特色。 转贴于   三、体例独特 结构清晰

体例的创新是《李鉴》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其体例以“艺术歌曲”、“器乐独奏”、“歌剧”、“室内乐”、“管弦乐”等体裁为结构单元,以中外音乐经典作品为个案内容为叙述逻辑,将各体裁的历史和技术特点娓娓道来。而每一部分又细分为多节,分述不同内容的代表作。这样的论述方式除了给人以体例独特而有别于以往的“音乐欣赏”,还在结构上以层层递进的展开给人以线索清晰之感,而章节式的体例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延伸的推荐曲目又有了“课外作业”的意味。每章的“欣赏导引”除了给人以体裁专题史的知识铺垫外,还给教学过程的导入注进了理性逻辑。

以国民音乐素质的培养、音乐审美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看,《李鉴》从每部作品的作者、背景、戏剧结构等方面来层层推进,将普通音乐课程新标准、艺术课程实施规律予以“音乐欣赏”化的贯彻。这一强调音乐审美来推行新时期乐教核心的方式,使《李鉴》的体例具有了宏观学科视野下的具体课案实践的探索意味,这与音乐欣赏的学科发展背景是相合的,体现出欣赏的目的、内容、过程乃至逻辑这些新时期对音乐欣赏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10]。

如《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它以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为“欣赏导引”,以“德奥”、“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别为结构单元,对艺术歌曲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鉴赏。编者以艺术歌曲发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国家各领风骚的艺术歌曲鉴赏为突破口,将作品进行技术解析,并结合歌词意蕴对其抒情性特质进行了阐释。

如果从教学的角度看,《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叙论结合、层层展开、灵活多变地将教学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呈现出来。这种体例和结构有助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推进,也符合不同教学单元的个性展开。其思路之清晰、叙事之独特是《李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四、阐释精到 引领乐品

音乐欣赏是一种在娱乐基础上的深刻社会素质建构的有效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还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既是音乐实践的最终目的,又是推动时代音乐发展的力量[11]。一部优秀的“音乐欣赏”论著就是社会审美引导的美丽风景。要达到引领思想风尚的艺术效果,光依靠作品的视听还无法达到准确表意的目的,其中精到的欣赏理论阐释是必不可少的。

《李鉴》的阐释精到首先表现在每章的标题上,如:“乘着歌声的翅膀”——抒情歌曲、“魔鬼的颤音”——器乐独奏、“今夜无人入睡”——歌剧精粹、“如歌的行板”——室内乐等。这些标题多以各体裁的经典作品为指代,使标题的指向性意图明了,直达乐意,文风活泼,加强了“娱乐性”阅读的情趣。

阐释的语言风格也是《李鉴》阐释美学的表现形态之一。如:对江文也的《台湾舞曲》 的论述,编者引论到:

20世纪早期是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发生碰撞的特殊阶段,由于多变的局势动荡,致使一些较早踏上现代音乐之路,在那个时代华人音乐家阵营中并不多见的,本该成长为世界级的作曲家,或者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世界影响的作曲家,却过早地断送了艺术生命,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就是本节所要介绍的台湾籍作曲家江文也的艺术道路及其惊世之作交响诗《台湾舞曲》(《李鉴》第191页)。

这段引论以简略的笔墨将《台湾舞曲》的创作背景及成就精要地呈现出来,其后,论述以“追随世界音乐潮流,追求奇特的形式结构,探求新的音响”为作品技术阐释中心,将这一创作阶段中的江文也的曲作特色呈现开来。阐释中,编者以结构内容的逐层表达为逻辑层次,如在乐曲的开始处所鉴赏的内容,它解析出《台湾舞曲》的“有意打乱旋律节奏的轻重关系”的特色,并就此延展出乐曲整体性的节奏形态特质;又以回旋曲几个插部的节奏和旋律形态特征,来说明乐曲中所运用的印象派手法的娴熟,表达了作曲家深情款款的故土情怀、对民间音乐的主动发展以及对管弦乐创作的技术和思想。这种以技术解读为中心,以作品特色和思想的呈现为延展,以结构层次的挖掘为逻辑线索,《李鉴》的阐释可谓精到。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接受的本身也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带有主观能动性和批判精神的再创造活动。[12]而音乐欣赏是要在音乐形式内容的解读中寻求的思想的启迪和升华,把音乐作品描绘的意境与欣赏者的情感触动相对应[13],遵循创造美和接受美的规律是音乐欣赏阐释的基本准则,只有精到的乐意阐释才会触动品评音乐的美感境界。《李鉴》的阐释中注意了乐意内涵的直观性表达,如在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合唱》的阐释中,《李鉴》从音乐主题的造型分析入手,结合启蒙主义的思想背景,将席勒的诗意和贝多芬的乐意进行了对照直至解读,展示出作品中“欢乐”的思想主旨,使听乐者感受到作品中崇高、雄伟、博大和恢宏的乐境,从而感染聆听者的思想,在忘我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提升(《李鉴》第200页)。从这些阐释可以看出《李鉴》中的鉴乐思想,其主旨和终极目的是为接受对象精神境界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文中立意可见一斑。

《李鉴》其它方面的特点还有很多,如:谱例遴选适当、文笔流畅活泼、论述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等。这些特点都将使其“音乐欣赏”的诠释具有学科化、学术化、艺术化和可读性特色,必将使读者更能从中感受音乐欣赏的理论价值和艺术美育贡献。

当然,作为初尝音乐欣赏新形式的学科化实践,《李鉴》也并非完美无瑕。比如:从总体上看,它在细致展示音乐作品创作过程的同时,导致其背景知识部分的展开过于繁琐,这一“喧宾夺主”的“展开”影响了所要进行的技术解读等主体部分的展开;从局部来看,编者将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门德尔松的《c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为室内乐的体裁,这显然不适合编者对室内乐体裁的界定;而局部比例失衡也限制了某些体裁解读的正常展开,如对音乐剧部分的阐释,《李鉴》只用了《演艺船》之“老人河”、《猫》之“回忆”、《音乐之声》之“孤独的牧羊人”三曲具有片面性无法全面展现处于“朝阳产业”发展态势中的音乐剧艺术的音乐风采。这些欠缺如能在将来的修订中予以调整和完善,可能会使《李鉴》走进更多的教学课堂,并为更多的赏乐者所喜欢。

参考文献

[1]赵沨.中外音乐欣赏-序[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

[2]钱仁康.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总序[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3.

[3]冯长春.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0(3).

[4]晓耿. 简评《音乐欣赏手册》[J]. 人民音乐, 1982,(11).

[5]沈念慈.寓深于浅 博约相照——简评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J].人民音乐,1985(8).

[6]王震亚.世界现代音乐的投影——《现代音乐欣赏辞典》简介[J].中国音乐学,1998 (1). 汪申申.全方位了解现代音乐的良师益友——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J].人民音乐,1998 (2).

[7]刘诗嵘.误人子弟的“圣经”[J].人民音乐,1996(6).

[8]刘国杰.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J].中国音乐,1992 (4).

[9]周海宏.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对普及严肃音乐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分析[J].人民音乐,2001 (3).

中外美术欣赏论文第4篇

关键词: 新形势; 小学; 美术; 欣赏教学;

美术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鉴赏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然而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部分教师依然不太重视对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进行创新,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对于美术欣赏课程的兴趣,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在新形势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与艺术修养,将美术欣赏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加强师生互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继而保证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综合的发展。

一、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产生一种自发的探究欲望,并且使其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观察美术作品,同时保持一种感官的敏锐性,最终让学生学会感知和欣赏艺术。学生通过观赏出类拔萃的美术杰作而展开思索、联想、感受,在潜移默化中吸收并内化优秀美术作品中的构图、色彩、创作方式等,从而丰盈和充实了学生的内在精神世界,完善和强化了学生的艺术感觉,提升了他们的艺术审美与综合素质。此外,美术欣赏还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艺术眼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

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很多美术教师对小学美术欣赏课程的认识尚不全面,认为开展美术欣赏教学就是简单地播放一些美术作品的图片让学生观看,没有深入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究,只是讲授其中涉及的绘画手法和技巧,或是对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不利于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课程收获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该在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拓展美术相关知识,以激发学生的欣赏热忱,以此来丰富美术欣赏教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

然而在实际的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却忽略了学生的喜好,按照主观意识挑选了学生认知和理解范围之外的美术作品以及相关知识,致使课堂氛围沉闷,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容易触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另外,部分教师习惯采用较为固定的单一教学形式进行欣赏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单向输出教师本人的美术欣赏理念,没有起到开启学生发散思维与自主思考的引导作用,虽然给学生留出了一定时间进行思索和赏析,然而由于师生互动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

(一)在欣赏中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展开思索和探究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创造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教学方式涵盖了问题提出、分析与探究、实践创新等几个发展过程。具体的实现形式是:教师根据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和制作一个视频短片或是课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探寻并开启交流,继而解得出结论。教师主要是以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设计欣赏活动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索,从直观的感性认识逐步升华到较为客观理性的方法的感悟中,经过一系列的观察与比对,在热烈的讨论中分享美术欣赏的感受,并通过自己的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从而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完成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品鉴。这种教学方式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以学生为主导,能够切实地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防止教师输出观点式欣赏课程的弊端。

(二)师生互动

教师可以在美术欣赏课程中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在不同的思想碰撞中深入欣赏,通过在讨论中听取其他学生的见解来完善自己的赏析,教师可以在每个谈论小组内驻足倾听,适机地给予一些提示和引导,有利于学生从不同方面,如美术作品的主题、构图形式、色彩处理等多角度展开讨论,同时,还可以分析美术作品的表现技法,以及画面的布局与关系等。最后还可以深入到探究美术作品的风格,以及作者创作时的背景和心情,换言之,就是美术作品所隐藏的寓意。另外,教师可以倡导学生在美术欣赏课结束后,保持敏锐的感官习惯,继续欣赏身边的艺术作品,保持思考与表达,让这一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得以延续,切实提升艺术审美能力。

(三)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

生活中其实随处可见美术的踪迹,教师在进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活动时,可以尽量地将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引入教学活动,如此一来既贴合学生的心理探索欲,还能锻炼学生的审美敏感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将美术欣赏活动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融会贯通,突破课堂这一界限,让美学的欣赏情境更加广阔。对于校园中的美术欣赏课程,教师也可以突破课本的局限,通过欣赏分布在校园之中的建筑,分析和思索建筑的布局与外观形态,还可以让学生根据一个自己最喜爱的建筑进行全面的观赏,学生通过探寻其美学意义,可以从熟悉的场景中,收获全新的视角和思想。同时,教师也可以将美术欣赏课堂的范围扩大,到美术馆、图书馆、公园等当地的特色公共场所去,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不同建筑的外观特色,探寻设计理念,领会其中深层次的人文魅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将美术欣赏课堂设置在大自然之中,欣赏自然景观之美,区分人工风景与自然风景的差异与相似之处,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悟美,提升美术欣赏的思想层次,认识并理解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而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教师在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从学生的平日生活场景中提取学生熟悉的景致、事物等作为美术欣赏对象,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完成美术欣赏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如配置服装、制作新年贺卡、布置房间环境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任务,让学生在实践的审美应用中消化理论知识,收获更加生动鲜活的审美认知,并且通过不断累积的审美经验,来实现感悟美术审美价值的实践。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在美术欣赏课上教授学生应用发散的艺术感知能力去品析世界级艺术家的优秀作品。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强化学生的艺术感知力,以更加直接形象的画面和强烈的视觉效果来加深学生的艺术感受。例如,在进行《中国画欣赏》这一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国画大家的人物短视频来呈现画家的创作过程,而后再让学生赏析美术作品,同时让学生在探讨中结合了画家的生平、性格等背景,会让学生对美术画作产生一些独特的见解,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既能够不断拓宽学生的眼界,还可以使学生探寻到作品中所隐含的人文背景与艺术内涵。

(五)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美术教师在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创设适宜的教学场景,为拓宽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创设贴合授课内容的教学场景,有利于教师发掘不同的视角来开启学生的思考,能够使其更加深入地理解与内化美术相关知识,将美术画面表达的事物场景还原,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让他们欣赏美术作品的视角更加全面。

例如,当教师在讲授齐白石作品美术欣赏课程时,便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从齐白石的美术作品中的绘画意境出发,完善学生欣赏中国画的方法和角度;其次,教师可以在课程实践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还原齐白石作品《雏鸡》中的原型,通过播放小鸡成长和活动的视频让学生对于小鸡形成一个动态的直观感受,随后再进入齐白石创作的美术场景中,探究和分析其中栩栩如生的鲜活形象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以此来升华自己对于美术作品欣赏的能力。

(六)小组讨论

教师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的协作讨论中来实现自己对于美术作品的充分感受,并且还应该加入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和剖析美术作品,还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艺术审美的习惯。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雕塑作品的时候,就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思考、发言、倾听,来描述自己欣赏雕塑作品的方法和感受,并且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于美术欣赏过程的思考,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评述,将这一过程完善。

例如,教师在进行雕塑欣赏课程的时候,可以播放事先准备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视频和图片,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认真地观察和思考,进而展开欣赏评述。例如,从雕塑的类型开始赏析,强调这个作品采用的是浮雕的手法,而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赏析进行评价总结,肯定并鼓励学生的表述,再详细地解读作品,这时的讲解是点睛之笔,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在直观欣赏后,都获得了各方面的艺术感受,再加上最后教师对于相关知识与时代背景的讲述,让学生真正全面地掌握美术欣赏的方法和角度,开拓了学生的认知范畴,也提高了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和艺术综合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而教师必须正确地认识欣赏教学课程的教学理念,充分激发学生对欣赏教学的喜爱度和探索欲望,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断提高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认知和理解。

参考文献

[1]崔艳青.谈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11):156.

中外美术欣赏论文第5篇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断更新,要求教师合理把握教材的同时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把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作品欣赏放在同等地位,使美术欣赏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欣赏教学理念;切实提高欣赏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提高。

关键词:有效提高 美术欣赏 教学策略

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以及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本文就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有效提高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策略。

1 提高教师自身的艺术素养

新课程改革无论作何改新,如果脱离了教师这一最基本的要素,脱离了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将如何去实施新课程?就不可能发挥新课程所带来的优势,特别对于一个美术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因此作为课程改革中的美术教师基本素养将面临新课程的挑战。

教师是美术教学活动的主体,首先扮演的是文化传递者的角色,然而,多数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并不关注作品的创作文化背景,教师自身也缺乏对当前的文化背景及这一背景对美术教育的认识,这一现象也足以说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提高自身艺术素养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提高美术教师的艺术素养呢?

1.1 美术欣赏课的学科特征要求美术教师有丰富的美术史、美术基础、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理论知识的素养以及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提高美术教师对美术学科的认识。

1.2 作为美术教师还应当形成现代文化心态,广泛的了解和接纳来自不同时代、社会、艺术流派的美术作品,形成一种建立于世界文化基础上的审美文化态度。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必须多渠道接受不同美术信息:例如:参观博物馆,大型展览,艺术交流、利用网络资源等,这样即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又了解了当代美术的特征,从而学会鉴赏和评论,从而加深对美术的理解。此外,还要积极思考、探索、交流,以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来迎接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挑战。

2 把美术常识学习和作品欣赏并重

美术常识就是关于美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艺术语言等,美术常识重在研究美;美术欣赏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重在感受美。如果美术欣赏课只重视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而忽视了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其结果必将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欣赏方法难以掌握,欣赏能力难以形成。美术欣赏只能是停留在简单的肤浅的层面上,相反高层次的美术欣赏应以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为理论支撑而得以实现。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由于学生缺少美术欣赏的理论知识、方法和经验,在面对一件作品时,只会用现有经验来判断:“像不像”“画的是什么”“好看不好看”等审美态度来对待,这只能使美术欣赏活动误入歧途。如:欣赏史前美术雕塑作品《维林多夫的裸女》,若以像不像去评判这件作品,而不以作者为何对女性的生理特征进行极度夸张的艺术处理方面去研究探讨和分析,学生是不会正确理解这件作品的。同样,以“好看不好看”来评述美术作品,对高中生而言可以说是肤浅的,我们知道,“美”给人的感受是多样的:有和谐美,悲壮美,崇高美,有形式美,也有内容之美。美具有多元性,复杂性,不少的“美感”是通过不美的形式来表现的,如蒙克的作品《呐喊》,正是通过极不协调的色彩和近乎可怕的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画家在这里可以说是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画面上的情感被推向了极致,使压抑的情绪在此得以释放而获得特有的“美感”。所有这些,若不通过美术基础知识,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而以像和不像,美不美去评述它,美术欣赏将难以收到实效。

3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欣赏教学理念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大致分自由欣赏式、理论阐述式和欣赏启发式三种。自由欣赏式就是学生自由欣赏作品,教师不作任何指导,这种方式缺少教师理论指引,学生欣赏欣赏作品受到较大限制,很难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效果。理论阐述式就是教师对作品进行理论阐述,学生跟教师的理念进行作品赏析。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作为欣赏主体的参与主动性。而欣赏启发式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通过提示、参与分析、组织讨论等手段来让学生自我感受分析作品,做出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这种方式真正体现了学生自我感受、欣赏、深入理解作品的主体参与性,从欣赏中掌握方法,让学生从无序、被动欣赏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欣赏的主体,最终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启发式教学策略可通过“直观感受――参与分析――比较评价”的过程来实现。首先让学生对作品进行直观的观察和感受来获得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教师在学生直观感受作品前不应对作品加以任何形式的阐述和评论,以免造成学生的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禁锢从而形成定势思维。第二阶段参与分析,即理性分析阶段,教师在学生获取、感受作品的外部形式美的同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从作品的题材、造型、明暗、色彩、空间、肌理、风格等方面入手作初期的分析,进而逐渐由表及里的推进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形式的研究,最终引发对艺术形象构成和思想内涵的理解。在分析过程中,教师适时提示,启发、引导学生感知、分析作品,让学生从分析中掌握方法。第三阶段比较评价,经过对作品的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后,引导学生再次深入认识作品,对同类不同时期、不同类同一时期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比较,可以清晰的感觉到美术史发展跳动的脉搏,增强学生对作品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及审美素养的提高。

同时教师应强调学生扭转“课本上的见解都是正确的‘被动式’”的观念,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我见解,教师切不可求全责备适时给予肯定(至少学生进行了主动思考,教师做正确引导即可)。总之,只要教师做到心系学生,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联系学生实际,积极实践,大胆探索,紧紧围绕素质教育,一定会在美术欣赏教学领域中大有收获的。

通过以上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认识到:美术欣赏没有固定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只要运用辨证的思维和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积极探索有效的美术欣赏教学的策略,这样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 杜卫著.《美育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中外美术欣赏论文第6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 美术作品 欣赏能力 方法

一、为什么要提高成年人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美术作品欣赏作为一种特殊而复杂的精神活动,是人们在对美术作品进行把玩、研究、领略之后产生愉悦、爱好等情绪的过程。对于提高成人的艺术修养、陶冶人们的内心世界、开阔人们的视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美术作品欣赏为审美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知识要素

关于美术作品欣赏的内容涉及面十分广泛、内容繁杂多样,不仅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各个知识领域,更是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这些内容都是通过美术欣赏来实现的。因此,要加强成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以此拓宽成人审美文化视野,培养成人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力,能够从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发掘其社会作用和社会价值。

(二)审美素养的提升需要以美术作品欣赏作为前提

不论是平凡人还是艺术家,他们审美能力的高低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的努力学习所培养出来的,是在对基本审美常识掌握的前提下逐渐形成的,因此,成人在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不仅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审美情趣,同时也提升了审美素养。这种审美素养的提升不是通过美术作品进行的硬性灌输,而是一种透过其价值和内涵所进行的渲染,是一种感性的认识,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对人们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美术作品欣赏是成人融入生活的衔接点

美具有强有力的渗透性,不仅可以融入人类的感情世界,也能流入人类的现实生活,美也是无处不在的,它存在于我们的周围,也存在于我们的内心,而这种美的流向需要以美术作品欣赏来衔接,透过不同的美术作品传达不同的感情,表现不同的意境,展现不同的美。

二、提高成人对美术作品欣赏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一)欣赏内容的选择和编排

在纷繁复杂的美术作品欣赏中,成人美术教育在课量上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对成人美术作品欣p的内容进行选择和安排。针对培养学生审美观的主要目的,将美术作品欣赏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配对性内容,即为了配合学生的学习技法;其二是代表性内容,即各画种的经典。

虽然欣赏课是一门对美学知识要求高,同时又要具备理性思考能力、广泛知识面、强有力的文字表达能力的课程,但为了配合技法学习,在初学时应侧重技法教学和绘画语言角度教学。对于这种点到为止的、不追求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学习内容仍然是属于欣赏教学。成人在接受欣赏内容的学习时既提高了眼力,又辅助了技法训练,审美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一般来说,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技法学习都可以找到与之对应的欣赏内容,都存在着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而在欣赏内容重在提高成人审美能力、提高成人艺术表现技巧的前提下,不能用已经欣赏过的作品去表现技法构成以左右成人的创造力,因此,需要将死知识活用到欣赏美上,以避免对成人美术作品欣赏能力的阻碍。

在系统欣赏阶段,有目的、有意识的欣赏学习不仅可以提高美术作品鉴赏力,还能使成人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使成人的形象思维、理性思考的能力得到提高。而这种系统性的学习就是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表现的,通过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具有积极意义的美术作品欣赏活动来体现的。当然在学习效果和对学生的影响力方面与技法课学习不相上下,都是提高成人审美情趣的手段,都是提升成人美术作品欣赏能力的方法。

因此。在欣赏内容上既要关注古今,又不能忽略中外,既要有选择性又要有继承性。要筛选那些对成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影响的作品,选择那些能够引起共鸣和感性认知的艺术表现。

(二)对美术作品的阐释和解读

对美术作品的阐释和解读主要表现在对其形式的分析。通常,我们对优秀美术作品的分析都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都是依靠概念化的形式分析语言来完成的,这是普通欣赏的通病和流行病。在美术作品欣赏的过程中,学生应当有意识地整理出系统的形式语言,对于不熟悉的形式语言要多加掌握,要有目的地进行系统性学习。在形式分析方面,首先应当把握的是作品整体的构图和架势,从宏观上掌握作品的开合特点及布局,这样可以更直接地传达作品的的意境和美感,然后加以形式语言去愠色,分析其表现形式、色彩关系、形象意境、点面布局及疏密节奏等等。这种形式不仅将作品分析得有条有理,还对形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点及面的学习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语言文字的表达

前面两个方面是对美术作品的整体把握和形式解读,除此以外,语言和文字表述能力也是提高成人美术作品欣赏能力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在提高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在语言表述的训练上,一般应当安排在课堂教学中加以指导和鼓励,并留有空间地自发学习和自我思考,教师要主导课堂的进程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得到实际的锻炼。另外,基础文字表达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这就需要借鉴别人的欣赏文字,留意他人对美术作品是如何欣赏和评价的,在优秀的美术作品鉴赏的基础上掺揉自己的想法和感知,去认识、欣赏美术作品。

成人美术作品欣赏教育的对象是成人,他们在经验和思维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但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对成人进行美术作品欣赏教学不仅要求对作品掌握的深度,更要求教师能力和教师水平的高度,另外还有学生自我素质的提升,这些才是提升成人美术作品欣赏能力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李平.论提高成人对美术作品之欣赏能力的途径[J].艺术百家,2007,(01).

[2]陈艳娇.谈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J].成才之路,2009,(25).

中外美术欣赏论文第7篇

关键词:美术欣赏;审美情趣;激发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越来越深入人心,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标就是让学生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而美术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美术欣赏课是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升华的必须课程,在欣赏中,引导学生在艺术中感受形象、氛围、表现力,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最终达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的教学目标。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美术教学情况更是不容乐观。在进行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探索之前,要对菏泽市美术教学情况尤其是农村基层现状予以调查,对影响美术欣赏课审美情趣的主体和客体进行充分的研究。我们认为小学美术欣赏课程是影响美术欣赏课审美情趣的客体,各年级段小学生是影响美术欣赏审美情趣的主体,应着力于提高本地区的美术欣赏课的重视程度和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一、 美术欣赏课的目的

(一) 课标要求《新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一节中谈到:“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而欣赏―是实现这些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之一!(二)学生需求 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也许我们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但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欣赏教学的过程就在于使学生成长为具有一定审美鉴赏力的人,并且,依托这种审美能力的提高,带动创作能力的提升。(三)社会发展要求随着社会文明的逐步提高,审美也越来越成为个人素质体现的重要的一个方面。不管从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考虑还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交际、生活品质的提升等等,都需要人们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来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 当前菏泽地区小学美术欣赏课发展出现的问题

(一)过重的课业负担挤占了美术欣赏课的空间当前,该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沉重,而小学教育由于受当前我国考试制度、教师家长学生主课副课思想的影响和制约,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阻碍了推进素质教育的进度,影响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违背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一种掠夺式的教育。小学生每周学习时间达40多小时,很多课程上安排的如美术、音乐、劳动课被挤占。而在这40多小时的学习时间中,欣赏课却只有大约40分钟的时间,而且这仅有的一个课时的时间还不被重视,经常被其他课程所挤占,得不到保障。(二)教材知识让学生难以下咽现有的教材更注重专业的系统性和知识点的完善,而与其他人文学科融汇不够,没有形成互为关联的知识网;美术教育与时代联系不够;对艺术在当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没有足够的关注;审美意识教育相对淡薄,结论观念老套陈旧,缺少时代气息,容易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厌倦,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对于一些作品的欣赏措辞过于主观和肯定,限制了学生在欣赏中拓展空间。欣赏内容缺少图片与文字并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欣赏。(三)教师理论水平的局限性制约了美术欣赏课的发展教师的理论水平来源于师范学校的培养,但是拥有了高等学历的教师在我市尤其是乡村小学中的所占比例甚微,美术老师接受高等教育更是少之又少。现阶段在岗的美术教师在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缺乏对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材教法等基础理论的系统学习、知识结构不合理。由于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停留在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唯一目的的现状上,做为美术教师也不太清楚美术大纲上的精神要求及对教材的片面理解,在一则到欣赏课时就一跳而过,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一些中外美术名作。既使上,也只是繁琐在罗列一大堆画家和作品来平淡的介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去分析评论的很少,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整节欣赏课由教师当主角,学生听从,讲得平淡乏味,学生听了反应淡漠,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长久以来,教师的思想里就日渐丧失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一重要的教育目的,也偏离了美术素质教育的宗旨。(四)美术欣赏课缺失学习的反馈在本市小美术欣赏课中,很多教师采用单一的师生谈话式教学方法,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广,仍然只有极个别有胆量的学生发言。一些欣赏课的学习效果只能通过教师评价个别学生回答的来得到反馈,一节课结束了,美术教师往往对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自己心里是不清楚的。同语、数等学科相比较,小学美术欣赏课更没有作业布置或练习巩固,没有欣赏课的学习反馈,造成美术欣赏课像走马观花一般,教师上完了,教师走了学生散了,学生不清楚怎么学的,有什么内容,也不知道学到了什么?这就是师生之间没有明确的学习反馈的常见现象。如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就有必要介绍有关“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以及“人文主义精神”。欣赏毕加索作油画《格尔尼卡》时,可适当讲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毕加索抗议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四、小学美术欣赏课的发展许多美术教师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教学难于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在对毕加索、米罗等现代绘画艺术大师的作品欣赏上,许多学美术专业的学生都会提出这样疑问:“这些画好在哪里?”更别说作为欣赏刚起步的小学生对艺术作品的不理解了!这时候,作为引导者的老师,我们该怎么办?

三、解决当前菏泽地区小学美术欣赏课发展出现的问题措施

(一)教学过程中的引导首先要告诉学生:绘画不是摄影,象与不象不是评价一幅美术作品优秀与否的依据。很多时候,作品表达的是画家的情绪、对色彩对事物的感觉或者表达一种自我理解,是画家对理性世界的感性思考。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思考:“我感觉到了什么?”“作品和其他画家的区别在哪里?”“作品的个性体现在哪里?”“对于作品的当时时代来说,它的创作手法是否是有创新的?”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教师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是一种建设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学习着对作品进行理解上的自我分析,尝试着―用感觉去理解感觉。(二)美术教育的情趣激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特定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主动学习欲望。而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就会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内心感到由衷的兴奋,产生巨大的内部推动力,产生学习的自主性。浓郁、良好的艺术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我们想搞好美术教育,课堂的情境创设也非常重要。要提高一个学校的美术教育,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首先要把整个学校作为一个美育的大课堂,环境育人很有道理,优美环境能对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做还有几个优点:1.美化了校园,给外界、家长望学校的窗口。2.使学生感到学校与他们是多么地贴近,同龄人的优秀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内心产生一种无形的驱动力,如果这作品是自己的,会产生一种十分积极的情感,自信、自豪,再加上老师的不断鼓励,会更上一层楼。3.班级与班级之间也会产生竞争,提高了学生学习热情。其次,安排专业美术教室,这对于负有审美教育重任的欣赏课来说尤为重要,走入文化教室上美术课,我们很容易把欣赏课变成说教课,历史课。美术教室墙上挂了精美的绘画或壁饰,橱上摆满了各种工艺制作,还有石膏模具和石膏像。黑板上布置了根据欣赏课内容而精心挑选的优秀作品,这样学生一步入美术教室就会被气氛所感染,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对周围艺术美的发现能力是很有帮助的。第三,课堂中的情境创设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水平,设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形式的多变,营造一个适合小学生认知的环境。比如在欣赏课中由于学生个体的欣赏水平、看法不一样,往往会发表“不同凡响”的言论,可能会引起课堂的空前活跃,教师不应训斥制止,而是应该适度宽容,灵活管理,作出必要的评价,使每个同学保留一种独特的感觉,而不应该去限止,束缚他。社会美还有一个重要的话题,那就是人的美,在整个审美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它的教育成败与否,直接会影响一代人的品德修养。结合美术欣赏课应该使学生明白人的美包括人体美和心灵美。人的美是两者的统一,如果一个人光有漂亮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修养(精神品质、心灵、情操、智慧)那样的美是肤浅的,是动物性的,人的内在美重于外。

四、 总结

总之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美术欣赏课仅仅是刚刚起步,怎样选择欣赏的内容、怎样为学生创立良好的欣赏环境,我们老师还要思考的有很多……使小学生产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每位美术教师应该负起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常锐伦,美术鉴赏教学参考用书[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11

[3]王大根,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J],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7

[4]尹少淳,美术与美术教育[M],高等美术教育出版社,2006.9

[5]刘肃 ,美术教学要紧密结合素质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