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检验科学习计划(合集7篇)

时间:2023-03-15 15:04:55
检验科学习计划

检验科学习计划第1篇

1.1基于用人需求目标分类的实习计划的修订随着临床检验学科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检验技术还是组织机构都有很大的变化。各级医院临床检验诊断科室主要包括检验科、输血科、临床血液病实验室和病理科。依据这些科室检验功能类型可以将用人需求目标分为3个主要类别,即临床实验诊断、形态学检验和输血检验。针对医院用人的3个主要类别进行了逐步、逐阶段的实习计划修订,形成与用人目标吻合、具有特色和相对竞争力的实习计划。具体措施有:(1)划分3个实习方向组,即检验组、形态组和输血组;(2)根据3类用人需求目标在技术和知识方面的不同要求,调整实习内容,在完成医学检验专业规定的实习内容基础上,突出各个方向的实习重点和特色。检验组要求全方位掌握各项检验技术;形态组强化血液病形态诊断及血液病高新诊断技术;输血组则强化输血检验技术、输血检验质控、干细胞移植及疑难血型鉴定等。制定与之相匹配的实习内容和时间安排,见表1。实计划时间为44周,其中检验组专业实习36周、毕业论文4周、机动4周;形态组、输血组专业实习40周、毕业论文4周。3个专业实习方向由学生自愿选择。

1.2优化临床实践教学资源,创建“跨医院”实习模式由于各级医院临床检验学科水平发展参差不齐,设备条件和技术力量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距主要存在于临床血液实验室、病理科及输血科。按照现代临床用人目标,传统的“一站式”实习模式会使专业实习受到制约,影响实习质量。针对这种局面,以优化临床实习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优秀的临床教学资源为我所用,建立“跨医院”、“多站式”的实习模式已势在必行:(1)选择以湘雅医院血液实验室为临床血液学检验主要实习基地;(2)以湖南省肿瘤医院细胞室为细胞病理检验主要实习基地;(3)在分组专业中,形态组4个月的专业实习均安排在湘雅医院血液实验室完成,输血组3个月的专业实习则安排在长沙血液中心完成。见图1。

1.3建立实习教学效果动态跟踪与评价体系以前毕业实习学校往往采取放羊式的管理模式,缺乏实习质量监控和有效的动态跟踪管理,实习督导常常是寄托于医院的导师,实习成效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检验系从提高实习管理水平和科学监管实习质量出发,建立了实习教学效果动态跟踪与评价体系。实时掌握学生实习教学效果,同时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实习计划调整的依据。该体系包括3个方面:(1)多层次、多方位的实习管理。从提升实习教学管理水平上抓好实习质量,以系部为主导的实习管理模式,由专人负责,从联系实习-实习检查-实习考核-论文指导等,由专业老师直接参与,建立基于互联网及移动终端的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从专业视角上提升实习质量。(2)学校、医院联合定期实习检查、把关实习质量。(3)动态跟踪评价机制建立。①举行多种形式的座谈会,实习生与带教导师背对背双向评估;②实习过程中,节点跟踪和登录实习教学情况;③实习结束后问卷调查,组织毕业生及医院用人单位对毕业实习计划、学校实习管理、实习单位资源匹配及学生相关能力和素质做问卷调查。

1.4配套实习改革相关措施

1.4.1实习前集训集训内容包括:(1)实习前强化训练,分别对各科目手工操作进行集中训练,为全面进入实习做好准备;(2)操作比赛,通过机能学检验及形态学检验操作比赛,充分调动学生对毕业实习的兴趣和热情;(3)专题讲座,针对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邀请临床实践教学医院专家教授做相关专题讲座;(4)经验交流,邀请上届毕业生对实习情况做经验介绍;(5)实习前教育,由学校主管实习工作老师对学生进行毕业实习训诫。

1.4.2错峰安排实习时间传统的毕业实习都是从7月份进入实习单位,但考研及就业招聘从9月份开始,学生的考研及应聘将影响和冲击实习质量。检验系针对这些实际问题,制定了“错峰”实习计划,即提前一个学期实习,错开考研、招聘高峰。这既能完成实习教学计划质量要求,又能满足学生考研和应聘的时间需求。这一举措受到了各实习教学医院的高度认可,吻合了检验科用人需求的时间节点。

2小结

检验科学习计划第2篇

20xx年,在医院领导的正确指导和支持下,在各科室的通力配合下,同志们齐心协力,围绕医院中心工作,结合科室的工作特质,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全科素质,较好地完成了科室的各项工作任务!在20xx年检验科将会配合医院改革创新,科技兴院的宗旨,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严抓科室内部管理,使科室工作再上一个台阶!20xx年度检验科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完善内部管理

1、按照三甲医院审核的标准,对检验科的各条检查内容进行分解对照,逐条梳理,认真准备,对没有达标的项目尽快落实解决的措施。力争检验科在三甲医院复审中顺利通过。

2、进行检验科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种规范的制度、流程和措施。进一步落实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规定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实到实处,要进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系统学习,对各岗位上的责任人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定期进行考核、检查职责执行情况;

3、通过完善科室内部细节化管理,增强安全忧患意识,逐步达到监督检查制度化,操作流程规范化,使科室的每一项规章制度均能落实到实处,贯穿到科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二、严格质量控制提高检验准确性

1、室内质量控制目标:继续做好生化室各个检验项目的每日质控工作,完善临检室各个常规检验项目的室内质控,做到有记录、有失控原因分析、有整改措施。

2、室间质量控制目标:20xx年检验科继续按时参加卫生部和自治区临检中心的临床化学、血液学、免疫学、微生物室和血库的室间质量控制活动。力争所有参加项目均达标。

3、血库配发血准确率达到100%,登记完好率100%;成份输血使用率达到99%;

4、将各室的室内和室间质控结果纳入对科室的质量考核指标,提高检验准确性、将科室的化验差错率降到最低点。

三、加强仪器设备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1、作好现有各实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要求每一个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技能、严格按照要求维护和保养仪器,并能对出现的各类故障,认真研究,积极应对,及时解决。保证本室各类仪器的正常运行,这样既节省了维修成本也保证了日常检验工作的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

2、引进新设备:20xx年争取购进……………

四、增加工作量提高业务收入:

1、标本量:20xx年计划完成……人次,比20xx年完成……人次,增长…%;

2、业务收入:20xx年计划完成……万元,比20xx年完成……万元,增长……%;

3、血库用血:20xx年计划用血……万毫升,比20xx年完成……万毫升,增长……%;其中成分输血率达到99%,(三级甲等医院规定标准为90%)。

五、开展新项目完成科研教学任务

1、20xx年检验科计划开展的新项目有……

2、争取科研课题立项一项。

3、全科在医学杂志5—8篇,其中在统计源和核心期刊3篇以上。

4、申报院内新技术新项目……项,争取获得院内奖项。

5、教学工作:接受来自xx医科大学实习生的临床实习,实习生管理规范有序。

六、人才培养与业务学习

1、计划引进本科生2名、硕士研究生1名,做好引进人员的培养工作。

2、全科业务学习规范化、制度化。计划全年举办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次。

检验科学习计划第3篇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完善内部管理

1、按照三甲医院审核的标准,对检验科的各条检查内容进行分解对照,逐条梳理,认真准备,对没有达标的项目尽快落实解决的措施。力争检验科在三甲医院复审中顺利通过。

2、进行检验科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种规范的制度、流程和措施。进一步落实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规定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实到实处,要进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系统学习,对各岗位上的责任人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定期进行考核、检查职责执行情况;

3、通过完善科室内部细节化管理,增强安全忧患意识,逐步达到监督检查制度化,操作流程规范化,使科室的每一项规章制度均能落实到实处,贯穿到科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二、严格质量控制提高检验准确性

1、室内质量控制目标:继续做好生化室各个检验项目的每日质控工作,完善临检室各个常规检验项目的室内质控,做到有记录、有失控原因分析、有整改措施。

2、室间质量控制目标:20xx年检验科继续按时参加卫生部和自治区临检中心的临床化学、血液学、免疫学、微生物室和血库的室间质量控制活动。力争所有参加项目均达标。

3、血库配发血准确率达到100%,登记完好率100%;成份输血使用率达到99%;

4、将各室的室内和室间质控结果纳入对科室的质量考核指标,提高检验准确性、将科室的化验差错率降到最低点。

三、加强仪器设备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1、作好现有各实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要求每一个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技能、严格按照要求维护和保养仪器,并能对出现的各类故障,认真研究,积极应对,及时解决。保证本室各类仪器的正常运行,这样既节省了维修成本也保证了日常检验工作的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

2、引进新设备:20xx年争取购进……………

四、增加工作量提高业务收入:

1、标本量:20xx年计划完成……人次,比20xx年完成……人次,增长…%;

2、业务收入:20xx年计划完成……万元,比20xx年完成……万元,增长……%;

3、血库用血:20xx年计划用血……万毫升,比20xx年完成……万毫升,增长……%;其中成分输血率达到99%,(三级甲等医院规定标准为90%)。

五、开展新项目完成科研教学任务

1、20xx年检验科计划开展的新项目有……

2、争取科研课题立项一项。

3、全科在医学杂志5—8篇,其中在统计源和核心期刊3篇以上。

4、申报院内新技术新项目……项,争取获得院内奖项。

5、教学工作:接受来自xx医科大学实习生的临床实习,实习生管理规范有序。

六、人才培养与业务学习

1、计划引进本科生2名、硕士研究生1名,做好引进人员的培养工作。

2、全科业务学习规范化、制度化。计划全年举办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次。

检验科学习计划第4篇

1.1研究方法试验组实习生进入教学医院后,按照教学大纲制订分组轮转计划,其中临床检验教学组轮转8周,生化检验、免疫检验、微生物检验、血液学检验及输血检验教学组各轮转4周。计划阶段(Plan)各教学组制订本组的教学计划,分步骤细化各知识点,明确教学重点及示教方法。执行阶段(Do)各教学组严格依照制订的教学计划开展实习生教学工作,对实习生提出的问题详细记录。检查阶段(Check)为实习生在专业组的最后一个轮转日,由各专业组组织实习生进行技能考试和专业考试,并对带教老师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调查包括工作能力(25分)、操作技能(25分)、带教态度(25分)、带教责任心(25分),满意度调查总分100分,通过考试成绩和满意度调查明确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点。处理阶段(Action)由专业组长组织讨论,修订新的教学重点,为下一次PDCA循环带教做准备。对照组实习生依照传统教学法教学,由科室主任将教学任务随机分配给具有带教资质的教师一对一带教,轮转期间不进行问卷调查和专业组考试。

1.2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理论考试、技能考试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在实习生出科前统一发放带教老师满意度调查表,统一组织出科综合理论考试和出科综合技能考试。出科综合理论考试及出科综合技能考试试题涵盖各专业组实习知识点,内容均不超出教学大纲要求。

1.3统计学处理理论综合考试成绩、技能综合考试成绩及满意度调查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试验组与对照组实习生实习前综合理论成绩的比较试验组实习前综合理论考试成绩是(78.27±8.18)分,对照组实习前综合理论成绩是(79.45±8.09)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6,P=0.618)。

2.2试验组与对照组实习生在完成系统实习后的考核成绩比较试验组实习期综合理论考试成绩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3,P=0.035)。试验组实习期综合技能考试成绩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0,P=0.047),见表1。

2.3试验组与对照组实习生对各自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调查比较试验组对教师工作能力和操作技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对教师带教态度、带教责任心及满意度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长期以来,医院已成为医学院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医院具有教育教学职能,即是医学教育的客观规律,也是国家赋予的重要职责。医学检验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学科,其实习生带教就成为培养优秀检验人员的重要环节。本科室在长期的带教过程中发现,医学检验本科生在校教育存在理论知识扎实,操作技能欠缺,思维活跃等特点。近年来,启发式教学法(PBL)教学模式已经在医学检验实习生教育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戴明环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持续改进教学重点,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由于该教学法更适用于学生人数较少的带教示教,因此受到了医学教育界尤其是临床教育的青睐。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戴明环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实习期综合理论考试成绩及综合技能考试成绩。从满意度调查可以看出戴明环教学法可以有效改善带教老师的带教态度及带教责任心,但是对教师工作能力和技能操作无明显提升。戴明环理论应用于教学有效性明显优于传统教学,这一结果与国外相关学者研究一致。由于本次研究样本量有限,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实验加以验证。根据学生的掌握能力,科学、有效地调整教学计划,让教学计划动态化、个性化。考核教学常态化,做到每月一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当然,科室对带教老师的工作能力及操作技能的提升也尤为重要。

检验科学习计划第5篇

1制定合理的带教计划,重点明确

实习学生在本院实习分子生物学的时间为4周。由于实习时间较短,带教老师应首先制定合理的带教计划,便于学生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掌握实习内容。在制定带教计划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学科的大纲要求,还应结合历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制定最合理、最贴近实际的带教计划。由于本实验室开展的检验项目较多,而学生实习时间较短,实习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带教计划中将带教内容分为4个类别,即熟练掌握、基本掌握、熟悉和了解。例如,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分区制度、工作流程、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等纳入实习生应熟练掌握的内容。有侧重点的带教可以让实习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牢固掌握常用检测项目的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临床意义等,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由点到面地进行分子生物学检验知识的学习。

2注重岗前教育,树立整体意识

为引导实习学生转变角色,保证实习质量,岗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对设备、环境和操作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实习学生进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前,应首先对其进行岗前教育,包括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基本情况、分区制度及相关工作流程等。并且要求学生实习前仔细阅读实验室管理文件和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着重学习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各区的工作制度、各项目检测操作规范、质量控制、生物安全防护及标本接收、处理和保存等内容,使学生对实验室工作有初步的认识。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带教老师应首先引导实习学生按照区域流向制度依次参观各实验分区,系统地向其介绍各检验项目的检测原理及临床意义。然后,根据带教计划的侧重点,选择常用检测项目,结合项目介绍主要相关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程序、日常保养及记录登记,让实习生树立整体意识,对实验室的工作有全面的了解。

3加强操作训练,培养质量控制理念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速度较快,学生在校园内依靠有限的教学设备和较少的实验课时难以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因此,实习学生在进入临床实验室后,对很多仪器设备较为陌生,操作过程中难免存在不规范之处。再加上分子生物学检验对实验操作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应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使其不断进步。首先,带教老师必须从最基本的实验操作出发,边操作示范边讲解相关知识,重点强调操作要点和关键步骤,指出注意事项并说明原因。然后让学生实际操作,带教老师在旁给予指导,并当场纠正操作中出现的错误,让学生记忆深刻。通过操作示范和指导,带领学生逐步完成规定的实验操作项目。此外,带教老师应尽量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加强对学生的监督,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项目的检测操作步骤和操作规范,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准确的检验结果是检验医学的生命。检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会对患者诊治产生影响,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分子生物学检验是繁杂有序且细致的工作,从标本接收、标本前处理、DNA提取、扩增分析到报告发放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得有误。因此,带教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的质量控制理念。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需要根据岗前教育的内容,对各个操作环节的影响因素进行细致分析,并向学生讲解相应的质控措施,重点说明标本质量判断标准、实验操作规范、仪器设备校准、质控参数设定、结果处理、报告审核与签发等内容。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带教老师应做到“放手不放眼”,对学生严格要求、持续关注,一方面保证检验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工作习惯。

4科学考核,严把实习质量

在学生实习期满时,应按照要求对其进行考核。本实验室对实习生分子生物学检验的考核内容包括如下两方面。(1)基本操作考核:实习生需独自完成规定标本的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带教老师根据学生的操作流程、操作规范程度、检测结果准确性进行打分。(2)理论考试:内容涉及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实验室分区、标本采集及保存、质量控制、常用检验项目的简要操作流程或项目检测的临床意义、污染预防措施等。通过考核,带教老师能了解实习学生对实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实习学生掌握不佳的知识点再加以指导,为保证实习质量把好关。

5引导学习前沿知识,培养科研思维

由于教材更新一般都滞后于学科的发展,因此为了弥补分子生物学教材和临床实践应用脱节的缺陷,带教老师还应尽量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相关前沿知识,提倡学生广泛搜集、阅读文献和专业书籍,使学生能够了解最新的学科进展。当然,这对带教老师也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为学生做好表率。此外,学生实习期间还需完成毕业论文,对于承担毕业课题指导任务的带教老师而言,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如果条件允许,带教老师可以让学生参与相关科研课题的研究,使其能够在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通过搜集、整理文献巩固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新的研究进展;通过实验设计熟悉和掌握多种实验方法;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科研写作水平。科研和教学相辅相成,既丰富了分子生物学带教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6小结

检验科学习计划第6篇

【关键词】医学检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教育改革;实践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是教育管理部门、教育部门及大学生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根据教育部“十二五”期间实施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号召,通过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促使高校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1]。其本质就是希望在校大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走进社会,提早接受实践教育,在实践中创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医学是一门实践学科,而检验更是一个注重技术训练的专业。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技术的革新总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医学检验领域,新型检验项目的开展及新型检验技术的应用为人类的健康卫生事业带来不可磨灭的贡献。作者总结指导检验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经验与不足,从学院、指导教师和学生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组织与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1学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

学院是学校、教师和大学生之间进行有效联系的中间者,学院既下达学校的各项政策给学生和老师,也协调各方面之间的关系,既能调动师生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积极性,也能实时督促师生协作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1.1学院建立检验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小组

由学院分管科研的副院长担任组长,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学管办主任担任副组长,专门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宣传、申报和管理工作。

1.2落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预备项目

每年在大一新生刚入学时,宣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鼓励在大一下学期积极申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预备项目。

1.3鼓励学校中青年教师和医院检验科技术骨干担任指导教师

青年教师有创新潜力,富于开拓性和创造力,与学生之间容易沟通,是激发大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2]。青年教师刚刚从学生阶段走过,更能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更容易与学生沟通。目前,高校新进教师多为博士,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较强,而医院检验科技术骨干临床经验丰富,工作中更容易发现现有技术的不足和能满足临床需要的新技术或者新项目,两者互相补充。

1.4鼓励学生自主选题或指导教师选题两种方式,做好立项申报工作

学院应及时宣传了解学生动态,对自选课题有想法的学生,予以鼓励,并组织向工作组汇报,对此类学生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对课题形成成熟的思路。对于指导教师的选题,项目负责人仍为在校大学生,鼓励学生参与文献调研、实验实施和论文撰写等,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思维和能力。

1.5监督和管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组加强对立项项目的中期检查和年度考核。由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汇报,重点介绍项目实施所取得的进展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院既对项目的实施起到监督作用,也能举全院之力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充分发挥学院在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推动作用。

1.6提供项目实施所需要的条件

学院的实验室、教学楼和会议室等场地,应对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大学生免费开放,提供相应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支持。

2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对大学生的要求

大学生是国家人才的重要来源,提高大学生的能力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发展为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创新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3]。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鼓励大一下学期的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医学院校课程设置较多,课余时间不够充裕,因此,学生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主要依靠寒暑假时间。对于自然科学类项目来说,往往一个项目涉及的实验比较多,出成果时间较慢。医学检验是四年制的专业,三年理论学习加一年临床实习,在校学习时间为前3年,从大一下学期申报开始,共有2个暑假和寒假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时间充裕,可以充分参与项目的每一环节。笔者作为指导老师所带的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负责人及成员为2012级检验专业本科生,在2014年暑假和寒假完成部分实验后,2015年暑假即进入临床实习,后续实验及论文撰写均难以主动参与,按时完成。

2.2要求学生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大学生主观意识的驱动,是创新创业训练获取成果的主要条件[4]。与学生一贯的课堂学习不同,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要求学生自学课本外专业内的研究进展、实验操作、论文撰写和成果交流等方面的知识,更多地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和发掘自己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个人特长,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这就需要学生在达到学校要求的课业成绩以外,对课本外知识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推动项目的实施。医学检验专业相对临床医学等其他专业来说,课程较为轻松,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2.3不仅培养团队成员的创新能力,而且锻炼团队负责人的团队管理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不仅仅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是对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从团队的计划和组织,任务分配到项目时间的管理,都对项目负责人提出更高的要求。

2.4提早接触实践技能,增强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方面,更重要的是遇到专业相关的实际困难时的心理素质。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大学生,很多以前从未接触过此类项目,缺乏对项目的近远期规划和安排,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容易产生退缩和放弃的想法,大学生应学会适时与学院及指导教师沟通交流,学会寻找多方资源解决问题。

3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学校应把鼓励有科研项目和工作经验的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作为青年教师的教学内容之一。指导教师不仅要设计出适合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项目,更要有较强的责任心来精心指导学生[5]。

3.1指导教师应将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作为教学任务完成

指导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向大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科研及社会项目的机会,并监督和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将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完成,在传授理论知识以外,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2指导教师应适时督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推进

无论是学生自主选题,还是指导教师选题的项目,大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实施中发挥积极主动作用,而指导教师主要负责点拨思路,答疑解惑,帮助学生解决项目进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防止学生在面对困难时,无所适从,产生消极倦怠的心理,使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夭折。作者在指导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时,在项目启动阶段,即安排所有同学学习文献,对项目意义和内容进行讨论,使大家明白项目的具体流程并知道如何实施。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及时对操作技术给予指导,对于实验中的困难,鼓励同学向其他领域师生请教,使项目得以顺利进行。

3.3指导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临床、科研工作中注意挖掘适合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面向在校大学生,与普通的教学科研项目不同,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要求时间不能拖延过长,项目不能太复杂深奥,大学生接触专业时间不长,对专业认识不够,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临床、科研工作中注意启发学生,挖掘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项目。

4结语

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宝贵资源,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尽管在目前的医学教育改革中,教育教学和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不断深入,围绕提高大学生岗位胜任力和职业素养开展课程设计、教育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改革仍需加强[6]。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适应了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体现了教育部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举措[7]。医学检验专业的快速发展同样离不开创新型检验人才的培养,新型检验项目的开展,新型检验技术的应用,将给人类的卫生健康事业带来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EB/OL].(2012-2-22)[2015-12-20]..

[2]李立明,何桂英,刘子建,等.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8(3):84-86.

[3]李洁.多措并举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J].教育与职业,2014(15):104-105.

[4]钱小明,荣华伟,钱静珠.基于导师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7):21-24.

[5]钱小明.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1):40-42.

[6]张勤,李立明.国外医学教育课程设置及改革趋势的比较[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35(9):1281-1284.

检验科学习计划第7篇

现行的检验医学教材体系是根据“单学科叠加”思想构建起来的,所导致的教学时间钢性制约与教学内容无限膨胀的剧烈冲突。改革单学科叠加的课程模式,重构医学教育内容体系,重新评估和优化重组新型检验医学专业实验学课程,其意义在避免实验重复和将相关内容合并,合理利用教育资源,让学生能有较多精力学习更为重要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大专业观和科学创新思维观,为实验学分制的实施创造条件。

1 国内医学检验教育教材体系现状

医学教育时间绝对有限,教学内容却无限增长。医学检验教材体系同医学教材体系一样,是“单学科叠加”的课程体系,这种体系把医学科学人为地切割成若干个门类,各门各类自成体系相对独立。单学科叠加模式的课程体系非常关注每一门学科的独立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从研究的角度说这或许是它的优点,然而从教学的角度说则更多地暴露其缺陷[1]。因为,以学科为单元向学生传授知识,在服从此学科独立性的同时可能已割裂了与彼学科的关系,兼顾其系统性则有可能陷入内容取舍上机械性,实现了各门学科的完整性则可能已经导致同一内容的多次重复。再者,当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引入,医学教育所能够做出的反应便是不断地增设新学科,增开新课程。人为切割且自成体系的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层层递进,使学生建立的是被教学进程所纵向规定的认知结构,不利于按医学文化的本质特征去多维、多元、立体、综合的系统把握[2]。

鉴于以上分析,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时间的钢性制约与教学内容的无限膨胀,导致有限的教学时间不能承受无限的内容膨胀之重;二是实验项目是以课程学科为基础的,其形成结果必然是条块分割,重复设计导致课程实验无限膨胀,缺乏培养学生大专业观的设计;三是课程实验要求系统化、完整性,有限时间实验内容重复,创新试验无从谈起,缺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

目前在全国检验界乃至医学界都已充分认识到它的弊端,都在做有关方面的探索,如有的学校把实验课分为实验理论课和实验操作课,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以论文形式书写实验报告[3]。有的将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分为基本操作、基础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三个层次[4]等等。许多学校在创新实验内容和开展创新性实验上都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但总的看来,各课程学科都片面地站在各自的角度,致使实验教学改革难以有突破性的进展。

2 新型实验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优化重组检验医学在校训练项目,形成检验医学实验学新课程,以有利于学生突破课程学科局限,树立大实验观和大专业观,自主创新实验,培养创新性思维的能力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

检验医学的主干课程有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生化检验和临床寄生虫检验等6门。计划教学课时700学时,实验课时几占一半,实验训练项目有200余项。改革研究后并不在要减少多少课时,主要是试图将各处分割的实验项目进行优化重组,压缩重复、演示和验证性实验,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实验设计增加具有利于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实验比重,增加一些医学实验领域的高端实验的学习,增加与临床实践结合的机会,增加提前接触临床的机会,腾出时间增加社会实践。多方位为学生创造机会,给学生有时间实现自我价值,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为此我们编辑出版了一本《简明临床检验实验学》,以此作为医学检验实验教学的基本教材,编写了与之相对应的实验教学大纲,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实实在在的一门实验学课程。

将在校计划训练实验项目安排为150项上下,占用15个学分(280课时左右),实行“6868”实验教学模式,该模式分为4个实验教学模块,拟分别在第5、6、7、8四个学期内实施。

①基本技能训练项目:以临床基础检验的实验训练项目为主,计划训练60课时。比如:采血术、细胞计数术、制片术、染色术、读片术、比色术、测定术、培养基制备术、细菌分离鉴定术等。

②专业技能训练项目:以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血库、临床寄生虫检验等相关实验训练项目为主,计划训练80课时。比如电泳术、离心术、酶学检测、蛋白质检测、糖和脂类检测、电解质检测、血气分析、细菌学检验、血型和输血检验、出凝血检验、贫血检验、寄生虫有关检验等。

③现代技能训练项目:以半自动或自动化现代仪器分析技术、临床免疫学检验等为主的实验训练项目为主,计划训练60课时。比如光谱分析术、层析术、抗体制备纯化术、酶标荧光标记术、PCR术、免疫功能检测、基因多态性检测等。

④自主创新技能训练项目:以自主选择创新实验训练项目为主,计划训练80课时。在学生在校训练的后期行课,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自己以为对以前学过的哪些内容有兴趣,可以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可以自主进入临床见习和参加社会实践;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实践;可以为自己设计毕业论文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可以为学生设计指导性的比如骨髓细胞学检验、白血病检验、溶血病检验以及实验室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自主或指导学习的内容。设计内容时一定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以免流于形式,浪费时间,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3 新型临床检验实验学新课程的现实意义

新型临床检验实验学新课程的现实意义:其一、我们试图进行的改革研究主要的目的所在是在于打破课程学科界限,建立检验医学新的实验体系。即将检验医学的实验从各门主干课程中分离出来,经优化整合,形成一门新型检验医学实验学课程。其二、有利培养学生的大专业实验观,避免由于课程分割,在学生毕业进入临床工作以后,面对扑面而来的检验医学临床问题不知所措,无法应对专业体系中的互相依存的彼此关系。其三、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在体系中,我们特别强调了自主创新技能的培养,这对于学生建构式学习和对学生大专业观、大医学观和科研创新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其四、有效利用教育资源。体系独立形成,不依附于课程,部分具有共性、雷同的实验实现了整合,不仅合理利用了教学资源,更重要的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扩大了学生的眼界,更广阔程度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其五、为实施实验学分制创造了条件。实践医学教学为本科医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实现实验学分制势在必行,检验医学专业实验学单独成课为其基础。

我们的研究实践才刚刚开始,在运行中一定还会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问题,但是我们坚信,只要遵照医学文化的本质特征去多维、多元、立体、综合的系统把握,改革一定会朝着有利于近于科学本质的方向发展,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会走向更深入,更贴切,更有利于医学检验新型实用人才的培养成长。

【参考文献】

[1]昝加禄,王风鸣.医学文化优化重组与医学教育内容创新[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4,13(1):63-64.

[2]昝加禄,孙涛,卢山,等.重要战略机遇期医学文化的发展趋势[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8:458-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