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英文商务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7-18 13:25:56
英文商务论文

英文商务论文第1篇

1、提高中国文化素养符合多元化的人才需求

当今的就业市场需要多元化的外语人才,对于英语相关专业而言,社会上普遍需求的是英语与其他专业紧密结合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商务英语专业在此应运而生,培养能用英语进行诸如商务、旅游、物流、外贸、文秘、会展等商贸活动的复合型人才。在两种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决定沟通质量的是代表中国形象的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和自身的英语水平。

2、谙熟中国文化可以助力学生的英语学习

在英语业已成为世界语的今天,商务英语专业作为英语专业的一个分支,长期以来英语学习过程中都强调英语语言知识的输入,强调英语与商务的结合,注重发音标准、表达流利、语法运用得体等,其重视程度甚至远远胜于对中国文化涵养的关注。而语言内在的思想性被忽略甚至被淹没,因此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很难发挥出来。换言之,倘若学生凭借自己较高的中国文化涵养来进行英语学习,听说读写的学习障碍将会大大降低,英汉双语的相互切换也会迎刃而解。

3、熟悉中国文化有利于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

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不仅是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更应该是把优秀的母语文化即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承载着几千年文明的中国,其优秀精华的文化应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与英语这门语言站在文化对等的位置上对话。在对外汉语教学日益盛行的今天,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应该尽己之力通晓中国文化及其英文讲解方法思路,在商务活动中使世界通过我们更加了解中国璀璨文化。

二、商务英语专业中国文化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对于中国文化的缺失

2000年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在《“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育的缺陷》中提到“许多中国青年学者虽然具有相当程度的英语水平,但是在与西方人交往的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来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有些博士生有较高的基础英语水平,也有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但是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便会立即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中出现“失语”现象,是因为在英语教学中获得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知识的不足。例如,介绍鲁迅先生故居的一段话中很多学生把“故居”一词翻译成“oldhouse”,几乎没有学生知道地道的说法是“formerresidence”。同时,很多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上注重实用性,讲求英语语言知识与商务知识的结合。作为只有36学时的选修课,课时有限,任务紧张,很多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没有真正重视中国文化的学习与提高。

2、日常教学频频出现中国文化缺失

过度重视英语及英语文化而忽视中国文化导致英语文化的内化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中越来越深入,许多学生成为英语通、西方文化通,俚语通,而中国传统文化成为许多学生的认知荒漠:课堂上问及学生“杞人忧天”、“门泊东吴万里船”等词句无法用英语解释出来。今天的四六级考试中增加了段落翻译项目,而且频频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不要说“四合院”“、茶马古道”“、敦煌石窟”、就是“少林功夫”、“吉祥文化”、“筷子”等很多中国文化常见语的译法学生都闻所未闻、瞠目结舌。比如,在介绍孔子的一段话的翻译中,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孔子(Confucius)、儒学(theRuSchool)、孔圣人(MasterKung)。学生英语水平虽然大幅提高,母语文化却丢之脑后,这不得不说是失衡的英语教育造就的悲哀。

3、学生测评体系对中国文化的忽视

目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对学生的测验评价体系依然比较传统地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听力考试材料来源基本上是BEC、BBC、VOA、CNN,文化背景都是清一色的西方英语国家日常生活与商务活动,很少涉及中国文化;口语考试依然一如既往地关注发音标准、表达流利、地道清晰、商务术语准确等因素;阅读、写作、翻译考试也多是传统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计算题等,中国文化元素依然难得一见。

三、商务英语专业中国文化教学强化对策

全世界早已掀起了“汉语热”:孔子学院的设立、汉语等级考试的兴起、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的稀缺都足以为证。商务英语专业作为以英语语言为桥梁、深化英语与商务专业知识相衔接的专业,学生内在的中国文化素养亟待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课程设置对于中国文化可以有所倾斜

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大一全校开设的大学语文之外,可以考虑自己开设现代汉语及汉语语言学等课程。毕竟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学的过程中一定会不自觉地发问:为什么多年的学习生涯中学校从未开设过汉语语言学呢?很多学生会盲目认为英语语言学在重要性上一定胜过汉语语言学,因此造成了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顾此而失彼。条件允许的话,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还可以鼓励专业教师开设与中国相关的公共选修课:英文讲解的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中国历史、中国文化通史、古代诗词及名著赏析、对外汉语教学等课程,应体现哲学、历史、宗教、社会、教育、文化、艺术等中国文化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和母语人文涵养,给学生创造良好的中国文化学习氛围。通过这些课程,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更加熟悉中国文化。

2、日常教学将中国文化贯穿始终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该自觉提高自身中国文化修养,深入学习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日常教学中成功实现中国文化的汉英切换,注重中西文化对比、中国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对外汉语宣传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时,可以启发学生用英语讨论中国文化的象征,学生热烈讨论中会涉及长城、孔子、筷子、菜系、丝绸之路、天安门广场、故宫等许多中华文化象征,启发学生尽可能详尽地用英语表述中国元素。同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熟悉中国特有文化的英文译法,多多积累中国文化各种英文介绍,例如,可以参考作品中涉及大量中国文化元素的林语堂、钱钟书和赛珍珠的作品及英文版的《中国文化》等书籍。

3、完善学生测评体系,强调中国文化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测评不仅应该单独设置中国文化课程的考核,还应在综合英语、精读等课程的测试中体现中国元素,加入相关检测试题,学生在备考过程中系统复习,不断强化,中国文化素养必然会得到提高。在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考试中尽可能选取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资料。在学生的各类测试中增加中西文化比较,根据主题与作者观点,适当进行广泛的跨文化对比分析,使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特点有清楚的认识,能够深刻地意识到祖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通过系统教学、讲解、反复训练、复习、检测等环节实现学生熟练用英文较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相关内容。

四、结语

英文商务论文第2篇

(一)课程设置相似

目前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都采取能力模块的设置方式,包括基本素质能力(以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必修课程为主)、职业基础能力模块(围绕着以英语为本位的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展开的课程)、职业核心能力模块(英语+商务知识类的课程,如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翻译等)、职业综合能力模块(一些综合的实训类课程,如商务模拟谈判,进出口报关业务等)。这种课程设置方式的共同点就是将英语知识技能和商务知识技能笼统地糅合在一起,课程内容既缺乏与区域经济对接的区域特色,也缺乏与产业或行业对接的行业特色,结果便是高校间相互借鉴,开设的课程及其内容基本雷同。而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因为缺少行业特色而没有就业竞争优势,毕业生零散分布于各行各业的涉外企业,没能形成学院人才培养的品牌效应,也不利于形成毕业生对后续人才培养的正面反拨效应。因此,面向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协同育人模式势在必行。

(二)普遍重英语轻商务,实践教学缺乏

许多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多数都是从英语教学转向而来。而商务类的专业教师则又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缺乏实践经验。真正由行业一线专家教授的课程非常之少。这导致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较好,商务理论学习尚可,但商务实践则较难满足需求。有调查研究表明:“企业对高职商务英语人才的价值需求取向比较地集中于丰富的商务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商务技能,然后是英语应用技能,而不是很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而目前高职院校中培养出来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商务知识和技能方面还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此,采取校企、校地的协同育人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三)课程设置未能与时俱进,对接现代涉外服务业的最新需求

传统外贸模式在广东转型升级的挑战下,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逐渐完善,逐渐转型为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外贸新模式。目前至少有60%左右的涉外企业是采用网上外贸的平成整个外贸流程,如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速卖通、兰亭集势、敦煌网等。因此,使用网上外贸平台,完成从寻找客户(或是客户找上门)、产品推广(或是回复客户询盘)、将询盘转化为订单、跟进订单、完成订单、到售后服务整个外贸流程的人才需求则成为所有涉外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共同新需求。然而,目前广东省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只有为数不多的高职院校能够意识到这种新需求,并在课程中增设了网上外贸实务、跨境电子商务、网上外贸项目等相关课程的教学。而开设了这些相关课程的学校中,能够很好用有效科学的课程实施方式,切实培养学生跨境电商所需的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则更是屈指可数了。因此,构建和实施面向区域的校企、校地的协同育人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困境。

二、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协同育人模式内涵

(一)协同育人模式的思路

1.以培养花都区域经济涉外产业的急需人才为重点

我院所在区域花都区也呈现出十分健康良性的外贸发展趋势,据海关统计,2013年花都区外贸进出口总值333.7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202.7亿元人民币,增长13.4%;进口131亿元人民币,下降23.5%;贸易顺差为11.6亿美元,较2012年的1.2亿美元增加10.4亿美元。2013年,花都进出口总值呈现逐季向好趋势,数据显示,第一季度进出口值10.3亿美元,第二季度13.4亿美元,第三季度14.4亿美元,第四季度15.7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12月进出口值更攀升至2012年10月以来月度高位,当月进出口值5.5亿美元,大幅增长27.7%;其中进口2.1亿美元,大幅增长1.1倍,出口3.4亿美元,再度刷新2012年12月3.3亿美元的月度历史高位,增长1.9%。去年花都对主要出口市场均保持良好增长,加工贸易进口逆势小幅增长。外商投资企业为最大的经济主体,私营企业进出口增长逾2成。箱包最为花都区的支柱产业之一是最大的出口商品,大幅增长3成。家具、摩托车和鞋类出口增势良好。花都区经济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这给我院商务英语人才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契机,通过该协同育人模式可以更好地服务花都区的经济发展,实现涉外企业、行业、政府和学校四方共同发展的良性局面,真正打造现代化的高职教育。

2.促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大多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如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亚马逊、兰亭集势等)进行涉外贸易工作。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服务越来越周到,借助电子商务联盟创业也越来越容易。以电子商务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充分利用花都电子商务商会丰富的涉外

企业资源花都电子商务商会作为汇聚电子商务行业各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如阿里巴巴公司,与花都地区涉外贸易公司有着广泛的联系。事实上,有不少使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涉外企业本身就是电子商务商会的会员企业。因此,利用花都电子商务可以充分了解涉外企业的人才需求,并能有效组织这些公司进行人才的招聘、培训工作。利用其丰富的企业资源,可以促进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更加切合就业市场的需求。

(二)协同育人模式的发展目标

1.通过与花都电子商务商会合作

建立专门培训面向花都地区涉外企业人才需求的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基地: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外贸人才协同育人联盟。学生经基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外贸综合素质的培训、认证,将成为跨境电子商务业界一致认可的人才,应聘时优先挑选或在该育人联盟培训实践之后直接聘用。

2.建立起科学、规范的运作方式

在同类院校同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起到示范作用,并带动更多院校学生(尤其是在花都区的高校)参与本育人联盟,实现校校协同创新,提升该育人联盟的品牌效应。

(三)协同育人模式的体制创新

1.创新人才实践的培训机制

过去学生的实践缺乏统一的培训、监管和评估。各实习单位的指导水平参差不齐,实习的内容和实习效果的评估均无法形成科学有效的机制,导致很多时候容易变成“放羊式实习”,本文所构建的育人模式将按照跨境电子商务业界的统一标准对学生进行实习培训指导,按照统一的认证标准对学生进行能力测评和评估,并最终按照同意的准入制度给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水平。

2.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

由过去的学校评价或学校与企业共同评价改革为第三方(由电子商务商会)认证,使得评价工作更为客观、规范,同时具有推广性,该评价体系可以推广到以培养跨境电子商务涉外人才的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当中。

3.创新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实行2+0.5+0.5模式,即两年时间在校学习,半年时间统一安排到协同育人联盟培训实践,半年时间顶岗实习。这一方面加强了学校对学生实习的管理;另一方面使接受学生实习的单位(电子商务商会的会员企业)能更有计划地安排学生的实践;同时,学生可获得更为规范的、符合业界标准的实践指导,实现校、企、学生三方共赢。

三、面向区域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协同育人模式的具体实施

根据上述协同育人模式的内涵,我院在实践中按照下述重大协同任务,逐步推进该协同育人模式的发展,逐步形成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立足涉外企业商务人才共同核心需求(即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使用),协同花都区电子商务商会的相关会员企业的特色协同育人联盟,大大提高了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形成具有借鉴性和推广性的可持续协同育人模式。

(一)协同育人联盟的顶层设计

在组建协同育人联盟之前,需要有充分的调研,并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宏观的顶层设计,包括育人联盟的组建方式、培育过程、机制体制改革的整体设计、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等。这一阶段的重大协同任务如下:

1.采集花都涉外

企业涉外商务人才需求通过获得花都区政府的支持,依托花都区三大支柱产业的行业协会/商会,分别为广东省皮具行业协会、广州花都(国际)珠宝商会等行业协会和花都电子商务商会,通过座谈、问卷(网上问卷)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形式,获得对花都区涉外企业(以皮革、珠宝、汽配的涉外企业为主)在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中,对涉外商务人才在专业核心素养和职业核心素养上以及数量的具体需求,形成花都区涉外企业涉外人才需求信息统计分析报告,并逐步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平台,实现人才需求的及时更新和数据化。该人才需求信息平台可以与其他高职院校以及借助第三方信息平台(如麦可思)协同共建,逐步从花都区的涉外商务人才需求辐射到整个广州市甚至是广东省,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逐步完善。

2.协同育人联盟组织结构的构建

在市场调研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与花都电子商务商会建立核心协同单位关系。花都电子商务商会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为其会员单位输送所需人才。因此,由于与学院有共同的利益需求点,协同双方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互补,互利互惠,这是协同育人联盟的基础所在。同时,成立协同育人联盟委员会,下设协同育人联盟项目开发部、项目执行部、项目评估认证部、人才输送部和创业孵化基地。各个部分各尽其职,有序合作,共同促进协同与人联盟的可持续发展。

3.开发协同育人联盟人才培训标准

由协同育人联盟项目开发部负责整个人才培训的标准研制,基于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对涉外企业涉外商务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分解完成主要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形成协同育人联盟的人才标准,包括其专业核心素养标准和职业核心素养标准。再由项目执行部制定具体的协同育人培训方案,形成切实可行的培训纲领。协同育人联盟的人才培训标准每年需要根据现代涉外服务行业的最新发展需求做相应的调整。

(二)协同育人联盟标准的执行

1.开展协同育人联盟精准化培训

在协同育人模式下,在第五学期,将会通过面试选拔的形式,选择一批优秀的学生进入协同育人联盟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标准化培训。随着协同育人联盟的不断发展,可以接受更多的学生进行培训。还可以同时发挥校校协同、校企协同、校行协同的优势,让更多学校参与到该协同育人联盟中,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标准化的培训。培训以模块、项目化开展,覆盖从事涉外商务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标准。由学院骨干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制定培训内容,开发系列培训教材,有企业讲师以“学徒制”的形式开展培训,实现做中学,半工半读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

2.协同育人联盟人才能力认证

在培训结束后,将按照协同育人联盟各协同单位共同开发的涉外企业涉外商务人才考评体系对培训的学生进行能力评估和认证。该能力考核体系包括专业核心素养和职业核心素养,既考核学生胜任涉外商务岗位的当前的能力匹配度,同时注重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如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协同与人联盟的职业能力的开发和认证,实现了职业能力的系统化和标准化,以及对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估的客观化和职业化。根据所培训学生的能力认证结果,不断完善培训方案和培训方法。同时,根据现代涉外服务业对职业能力的新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协同育人联盟人才输送和体制创新

1.推荐就业或资助创业完成

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认证之后,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证明其职业能力达到的综合水平。该职业资格等级准入体系是由协同企业共同开发认可的,因此在业界可以逐渐形成一定的权威。协同育人联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如联合协同企业单位举行专场招聘会,进行双向选择,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学生亦可持相应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自主选择就业。同时,对于一些有创业能力的学生,可以组成团队,完成创业项目书,如获得协同企业的认可,可以资助其创业,实现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2.积极破解协同育人联盟体制

机制上的障碍和困难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协同育人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要不断破解协同育人过程中体制机制上的障碍,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以解决各种体制机制上长期存在的问题。如加强与区域政府的联系沟通,更好发挥政府在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中的作用;同时,改善高效管理体制问题,提高高校办学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就业市场灵敏度。此外,努力推进制度与法律法规的建设。最后,还应大力推进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和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等。

四、结语

英文商务论文第3篇

1.1“商务(business)”的定义

“商务”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的词典意义至少有20多种。那么,在商务英语中的“商务”到底指的是什么?它的界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都具有重大意义。有学者认为“商务”这个概念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申报报告中写道,狭义的商务指做生意,广义的商务是指包括贸易、金融、投资、旅游、外事等在内的业务和公务活动。但这种定义太过宽泛,并没有对商务英语中的“商务”进行准确定义。在英语中,“business”这个词在商务用语和普通用语中含义不同。《剑桥商务英语词典》网络版的解释是“买卖商品或服务的活动,或以从事此类活动的组织、公司或个人以求赚钱的工作”。在这种语境下,“business”的特点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这也是“business”最初始的内涵意义,即我们汉语中“商务”的意义范畴,可以称其为狭义上的“business“。例如:?Ourfirmdoesalotofbusinesswithoverseascustomers.(business:theactivityofbuyingandsellinggoodsandservices)?Sheownsseveralbusinessesinthecity.(business:狂companyororganizationthatbuysandsellsgoodsorservices)?He''''sinthefrozenfoodbusiness.(business:workthatyoudotoearnmoney)在《剑桥英语高级词典》?这部普通英语词典(网络版)中,"business"除了表示以上含义外,还能表示个人所做的事情或只涉及个人的事项,或是个人参与其中并给出意见的情况或活动。这种用法中的“business”的特点是不以盈利为目的,所以不能把它翻译成“商务”,只能译成“事务”。例如:?Whatshedoeswithherlifeisherbusiness.(business:thethingsthatyoudoorthematterswhichrelateonlytoyou)?Imakeitmybusiness(=Ifeelitismyparticularduty)tocheckthemonthlyaccounts.?Arrangingatripabroadisatime-consumingbusiness.(business:asituationoractivity,oftenonethatyouaregivingyouropinionabout)由此可见,商务英语中的“商务”应该指狭义上的“business”,即与盈利相关的商务贸易活动、组织或工作。而“以盈利为目的”是“商务”的重要特征,因为正是这一特征,最终从性质上确定了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的差异。这一意义的确定,对商务英语的学科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1.2“英语”的定义

商务英语专业中的“英语”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英语专业)的“英语”并非同一个概念。在现行的英语教学中,英语专业是以文学英语为文本进行的普通英语教学。而商务英语中的“英语”是国际商务活动中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由于所传递的知识信息具有国际商务活动的特性,所以与普通英语相比,商务英语中的“英语”具有其自身独特的语言特征,如正式、准确、精练、专业性强等。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研究应该是以合同、信函、演讲、报告、货币支付、保险等商务内容为文本,教学研究重点是商务交际中所使用的英语语言特点,包括词、句、篇章、语体、语用、修辞、写作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所存在的差异(张武保、严新生,2008:102)。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看来,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文本与英语专业的并没有太大区别,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应该得到充分重视和改进。

1.3“商务英语(BusinessEnglish)“的定义

“商务英语(BusinessEnglish)"一词的定义在目前也存在很多争议,主要分歧在于作为专业的定义与作为课程名称的定义的混淆。我国学者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对商务英语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例如:张佐成(2008:28)认为:国际商务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其活动参与人采用/化用商务惯例和程序,选择使用英语的词汇语法资源以及视觉、听觉符号资源,通过书面、口头或/及多种模态,以实现其交际目的。商务英语就是以这个策略际系统为内容的教学活动。翁凤翔(2009:7)认为:商务英语是人们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以及国际商务学科所1涉及的英语。简单来说,商务英语就是普通英语+国际商务行业英语。从学科角度看,商务英语是研究商务英语教育规律、教学规律以及英语在国际商务环境中所使用的规律的科学。陈准民、王立非(2009:5)认为:商务英语指在经济钱化的环境下,围绕贸易、投资开展的各类经济、公务和社会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具体包括贸易、管理、金融、营销、旅游、新闻、法律等。总结以上观点,“商务英语”一词主要指的是两种概念:(1)指人们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语言概念;(2)指商务英语的专业概念。当“商务英语”指人们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语言时,它实际上是一种交际工具,是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传递知识信息的语言载体。根据之前提到的“商务”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商务英语”定义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个人在买卖商品或服务的国际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语言”。当“商务英语”指商务英语专业的时候,它指的是以涉及贸易、管理、营销、金融、法律、外事、旅游等方面的国际商务活动为内容的英语专业教学。商务英语作为满足特殊商务目的的学科在语言层面上有自己的术语和形式,在需求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估、教学大纲上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尤亚敏、张武保,2011:160)。至于我国的“商务英语"是否应该叫做“国际商务英语”,正如翁凤翔(2009:98)所说,我国的“商务英语”其实已经等同于“国际商务英语”了。对中国人来说,英语本身就是一门外语,我们通常所提及的商务英语就是指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英语,而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就必然会涉及国际支付、国际金融等涉外领域,因此商务英语自然就具有国际性。换言之,在我国,“商务英语”就是指“国际商务英语”’而“商务”就是指“国际商务”,“国际”二字只是被省略了。

2.商务英语专业中旳概念

目前我国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英文表达方式主要有“BusinessEnglish”和“EnglishforInterna-tionalBusiness”两种。虽然中文同为“商务英语”,但这两者的关注点是否相同?另外,我国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应该是什么?下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2.1“BusinessEnglish”与"EnglishforInternationalBusiness”的异同

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起源于应用语言学的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简称ESP),它具有应用于特定职业领域的特殊目的性以及内容专门化的特点,而ESP的教学理论就是要针对学习者特定的目的和特定的需要进行英语教学。在ESP理论下,商务英语还可以分为普通商务英语(EnglishforGeneralBusinessPurposes,简称EGBP)和专业商务英语(Eng-lishforSpecificBusinessPurposes,简称ESBP)。EGBP是以各种不同的商务背景为综合教材内容的商务语言培训,而ESBP则对商务专门知识的要求较高,是指特定行业的专业语言培训(张武保、王维,2011:306)。前者的培训对象是粗放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对国际商务活动中各个学科领域的商务英语有所了解,掌握基本的商务英语知识。而后者的培养对象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学生以学习普通商务英语为基础,同时学习较为系统的国际商务基础知识以及某一国际商务学科的专业知识。目前’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国外的语言培训模式,其特点是短期性、针对性、课程性、商业性等,属典型的ESP理念研究范畴。中国早期的商务英语教学取名为“Eng-lishforInternationalBusiness",就是受了ESP理念的影响。这一类的教学模式能够针对不同职业领域进行英语培训,也更利于培训机构针对市场需求做推广,属于专业商务英语。而另一类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就是我国大学里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具有全日性、复合性(语言与专业并重)、专业性、服务性等特点,属于普通商务英语。商务英语专业的英文名称虽然为“Busi-nessEnglish",但实质上只是“English",其课程设置与英语专业的没有太大区别,有些甚至连教材都是一样的,这就导致了概念的混淆。因此我们建议,商务英语专业应该从教材、课程设置、师资等方面着手,彻底从“English"转变为“BusinessEnglish"。为了更好地区分普通商务英语和专业商务英语,我们提议可以把普通商务英语称为商务英语(BusinessEnglish),如我国的商务英语专业就属于这个范畴;而把专业商务英语称为EFX(Englishfor...),如“EnglishforMarketing"、“EnglishforManagement"等,以便于研究和区分。

2.2商务英语专业与英语专业的比较研究

2011年底,教育部把商务英语专业正式列入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中,商务英语成为了与英语专业平行的一门专业。根据《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下称“《要求(试行)》”),商务英语专业中英语语言能力课程、商务知识课程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的比重是6:3:1。然而,通过对比商务英语专业与英语专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①可以发现(详见附录一),商务英语专业有55学分的英语课程与英语专业的相同或相似,有34学分的商务课程与管理专业的相同或相似,它们分别占了商务英语专业总125学分的44%和27.2%,合计超过70%。所以说,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实际上是把英语专业的英语课程和管理专业的商务课程进行了拼凑的结果。虽然这是商务英语学科建设初期的必然现象,能够帮助一个新兴专业快速成型,但如果商务英语专业一直保持这种借鉴已有专业课程设置的过渡时期产物,而没有自己的独创性,长此以往必然会失去生命力。一旦英语专业加大商务课程的比重,或管理专业加大英语课程的比重,那商务英语专业的存在性就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此外,?要求(试行)》中英语语言能力的课程约占了总比重的60%’在商务英语专业中处于核心地位。然而我们应探讨这样一个问题,英语作为一种技能,是一种载体,在商务英语专业中大家都将其称之为工具。如果把工具与专业内容的比重倒置,这样合理吗?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从英语专业中获得一些启示。根据2000年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下称“《大纲》”),此前的问卷调査早已证明,参加调査的国有企业、外经贸公司和教育部门等对于单一外语类毕业生的需求量已降至零。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对英语专业的大纲进行了修订。2000年的《大纲》把英语专业的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其中专业技能课程占总学时的65%,专业知识课程占总学时的15%,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占总学时的20%。虽然相关专业知识(指与英语专业有关联的其他专业知识)的比例得到了增加,但从2010年开始,英语专业连续3年都被教育部列为中国大学十大“红牌”专业?,成为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月收人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高失业风险型专业。英语专业这个曾经的热门专业如今却变成了“红牌”专业,它是否需要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核心应该是什么?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比例是否偏重?如果把语言这种工具当做是本科专业的核心,是否欠妥?毕竟只有在大专或中专这些培养层次才是以工具或技能为培养核心的。相比之下,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与英语专业如出一辙,除比例上有少许差异外’内容上几乎趋于一致,这样又是否恰当?从英语专业的《大纲》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的英语与文学或语言学相结合的专业人才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但却大量需要英语与其他学科,如管理、法律、科技等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英语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顺应时代新需求应运而生的商务英语专业,其专业核心内容应该是“商务”,即以英语为载体的商务学科知识。这一问题我们将在下文3.3中评述。

2.3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

根据《要求(试行)》,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化视野、合理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管理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能在国际环境中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陈准民、王立非,2009:5)。而英语专业《大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那么,商务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到底有何差异呢?如果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也能满足《要求(试行)》所提到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部又何必另设商务英语专业呢?此外,“英语人才”指的是什么人才?是否只要能够用英语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就算是英语人才了?如果是的话,以此类推,只要能用汉语从事某种活动的人也算是汉语人才了。这显然不合乎逻辑。因此,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应该是国际化的商务人才,而非英语人才。英语只是国际化人才必备的技能,而非他们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知识范畴。英语不应该、也不能够成为高校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综上所述,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以英语为载体,以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主干课程为主修内容,培养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直接有效地进行各种国际商务活动的国际化人才。目前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较权威定义是:“在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国际理念、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意识;在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注重多元化的吸收,并具备良好的文化“免疫力”,注重综合素质、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掌握一种或多种外语,并善于进行国际间的文化合作、沟通及信息处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但这个培养目标很宽泛,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关注点应该更为集中,即培养国际化的商务人才。那么,何谓国际化的商务人才?为了结合我国市场的实际需求,我们进行了一个《国际化商务人才知识技能调査》(下称"《调査》”),收集了来自不同行业的108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见附录二)。调査结果发现’受访企业普遍认为管理知识、跨文化商务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国际贸易知识、经济学知识、中国商务模式知识以及国际金融知识是国际化商务人才必备的重要专业知识,而人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执行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商务英语听说能力等,则是国际化商务人才应该具备的技能。总的来说,我国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在国际化商务背景下,掌握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国际贸易知识、跨文化商务知识、中国商务模式知识等商务专业知识,具备跨文化人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技能,了解中国国情,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直接有效地从事以国际商务服务、国际商务运作、国际商务管理为主的国际商务活动的国际化商务人才。

2.4关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讨论

在讨论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之前,有两个定义必须理清,那就是“curriculum"和“sylla-bus"。“curriculum"可以翻译为“全部课程、必须课程”,它是对一个学科或专业的总体课程规划,包括学科或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选修课等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和学习活动等;而“syl?labus"则可理解为“教学大纲、课程大纲”,是某一门课的教学计划,重点是在一门课的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上,同时还规定了课程的进程安排。可以说,“syllabus”与“curriculum"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是有密切的关系,但不可混淆。根据《要求(试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主要由语言能力课程、商务知识课程、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4个模块构成,各课程群开课时数的大体比例为:语言能力:50%~60%,商务知识:20%~30%,跨文化交际能力:5%~10%,人文素养:5%~10%。虽然“试行”中的课程设置体现了跨学科的特性,但从英语语言、商务知识以及跨文化知识的课程约为6:3:1的比例中可以看出,英语语言这个“工具”所占的比重较大,而商务专业知识的比重偏少。在上文我们巳经提过,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实际上是把英语专业的英语课程和管理专业的商务课程进行了拼凑的过渡时期产物。为了突出商务英语专业所应有的独特教学模式,其课程设置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目标集中原则: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顺应国际化、全球化和改革开放趋势;(2)商务名著原则: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国际流行的商务教材与专著;‘(3)中外兼顾原则:教学应兼顾中外商务理念、商务实践和教学模式;(4)专业突出原则:教学应突出本专业特色和独创性;(5)动态变化原则:中国以往的国际化教育以“引进来”为主,现在应兼顾“走出去”。根据以上原则,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可以调整为三大主要模块’即商务英语知识课程、商务知识课程和商务文化课程。其中,商务英语知识课程包括综合商务英语、商务写作、英语语言学等课程。笔者认为,此模块的教学应定位为基于商务内容的语言教学,将目标内容域的商务知识与英语语言技能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因此,将商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渗透到基础阶段的语言学习当中是极为必要的。具体做法可以是在英语教材中加入经典商务内容为教学文本,如MichaelPorter^AdamSmith等的名家名著,通过对商务知识与语百技能的合并交融,使学生在商务内容学习中“习得”语言,在商务语境下实际使用和操练语言。语言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学习商务知识,而商务知识的学习过程又会帮助他们提高语言水平,两者相辅相成。第二个模块商务知识课程所传授的知识,应该是我国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国际化商务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根据调查所反映出市场对商务英语人才专业知识的需求,本模块的专业知识应该包括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国际贸易知识、法律知识、经济学知识等;而且,本模块课程应该采用灵活的双语教学模式。例如,采用全英课本、双语授课的教学模式,以求帮助学生把中英双语的商务知识融会贯通,遇到晦涩难懂的知识点时,老师也可以用中文解释,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学生一知半解,或只懂英文不识中文的尴她局面。最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中国在当今国际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现在的中国除了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因此,第三个模块商务文化课程除了有跨文化商务、西方文化、企业伦理等课程,还应该加人中国元素,如中国文化、中国商务模式等,以达到中西结合,突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特点。另外,“6:3:1”这种固定的课程比例设置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持续性发展其实是不利的,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阶段侧重、动态调整专业课程的比重,从输人和输出两个阶段入手培养学生,将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开发(张武保,2011:9)。如图1所示,在大学一、二年级的语言能力培养阶段,商务英语知识课程、商务知识课程和商务文化的比重为6:3:1,对学生进行大量密集的英语教学和训练,使学生突破英语的听、说、读、写关;同时,在这一段以培养语言技能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大量的商务背景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一定的商务专业词汇和文化背景知识,从而为第二阶段的专业教学奠定基础。此为“输人”阶段。而在大学三、四年级的商务专业学习阶段,课裎比重则调整为“3:6:1”,并采用灵活的双语教学方式。此外,学生还需要参加各类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在实战中检验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此为“输出”阶段。商务英语专业动态教学模式体现了“双重复合”的特征和“知技并举、阶段侧重、先知后行、转识为智”的专业发展理念,也体现了“先英后专、由浅人深、先利其器、后善其事”的实施战略。这样的课程设置模式能够突出商务英语专业的独特性,也是我国商务英语专业的成功保障之一。

3.结语

英文商务论文第4篇

英国的经济发展较早,在大部分外国人的眼里,英国人"自命清高"和"难于接近"。但是,事实上,也并非完全如此,他们之间善于互相理解, 绅士风度,处处可见。职业感强烈,是英国人的另一大特性。

商务交往中,他们重交情,不刻意追求物质,不掂斤拨两,一副大家的作风。对商务谈判,他们往往不做充分的准备,细节之处不加注意,显得有些松松垮垮。但英国商人很和善、友好,易于相处。因此,遇到问题也易于解决。他们好交际,善应变,有很好的灵活性,对建设性的意见反映积极。

英国的礼俗丰富多彩,彼此第一次认识时,一般都以握手为礼,随便拍打客人被认为是非礼的行为,即使在公务完结之后也如此。

在英国,"外表决定一切",与英国人交往要尽量避免感情外露。受到款待一定要致谢,事后致函表示谢意,更能引起注意,赠送小礼品能增加友谊。在英国经商,必须属守信用,答应过的事情,必须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地完成。

英国人待人彬彬有礼,讲话十分客气,"谢谢"、"请"字不离口。对英国人讲话也要客气,不论他们是服务员还是司机,都要以礼相待,请他办事时说话要委婉,不要使人感到有命令的口吻,否则,可能会使你遭到冷遇。英国人的时间观念很强,拜会或洽谈生意,访前必须预先约会,准时很重要,最好提前几分钟到达为好。他们相处之道是严守时间,遵守诺言。英国人注意服装,穿着要因时而异。他们往往以貌取人,仪容态度尤须注意。

谈生意态度须保守,谨慎。初次见面或在特殊场合,或者是表示赞同与祝贺时,才相互握手。在英国,不流行邀对方早餐谈生意。一般说来,他们的午餐比较简单,对晚餐比较重视,视为正餐。

因此,重大的宴请活动,大家都放在晚餐时进行。去英国人家里作客,最好带点价值较低的礼品,因为花费不多就不会有行贿之嫌。礼品一般有:高级巧克力、名酒、鲜花,特别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品,他们格外欣赏。而对有客人公司标记的纪念品不感兴趣。盆栽植物一般是宴会后派人送去。若请你到人家里作客,需要注意,如果是一种社交场合,不是公事,早到是不礼貌的,女主人要为你做准备,你去早了,她还没有准备好,会使她难堪。最好是晚到10分钟。在接受礼品方面,英国人和我国的习惯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常常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品,无论礼品价值如何,或是否有用,主人都会给以热情的赞扬表示谢意。苏格兰威士忌是很通行的礼品,烈性威士忌则不然。

英国商人一般不喜欢邀请至家中饮宴,聚会大都在酒店、饭店进行。英国人的饮宴,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俭朴为主。他们讨厌浪费的人。比如说,要泡茶请客,如果来客中有三位,一定只烧三份的水。英国对饮茶十分讲究,各阶层的人都喜欢饮茶,尤其是妇女嗜茶成癖.英国人还有饮下午茶的习惯,即在下午3—4点钟的时候,放下手中的工作,喝一杯红茶,有时也吃块点心,休息一刻钟,称为"茶休"。主人常邀请你共同喝下午茶,遇到这种情况,大可不必推却。

在正式的宴会上,一般不准吸烟。进餐吸烟,被视为失礼。

英文商务论文第5篇

商务交际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商务谈判,如交易中商品的价格、发货时间、付款方式、售后服务等都会涉及谈判,谈判不仅需要商务英语的使用规范得体,而且要求语言的使用符合对方的文化背景,及饮食文化等,不能触到对方的禁忌,这样才能顺利进行交际,最终促进交易的完成。此外培养出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企业间加深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发更多的客户。但是受高职学制的影响,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都过于重视学生商务英语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学,缺乏文化的教学,使文化和语言知识脱节。这在表面上看确实是集中全部力量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但是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培养出的人才只掌握了语言这个交流的载体,却缺乏引导交流顺利进行的内容,会说英语,但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交流的不恰当严重时会影响商务关系的建立。因此不了解对方的国家情况、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文化风俗、商务文化,就无法建立良好的商务关系。虽然通过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确实培养出了许多有非常高的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日常的交往活动中,也可以轻松自如地和外国人交流,但是在商务活动中,因为对对方的国家文化了解甚少,导致贸易无法正常进行,或者给公司带来贸易损失的现象也很多。

2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从培养符合社会和岗位需求的人才出发。高职教学有别于本科的教学,高职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高职办学的特色。一切学科都需要跟岗位需求相结合,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开设了商务实训课程,努力使学生拥有实际操作技能,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实践。因此,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课程设计也是从这一目的出发,包括语言和商务知识的传授,同时进行商务环境模拟。这是商务英语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只有语言能力过关,商务知识专业的学生才能从事对外贸易活动。但是这两点虽然具备了从事商务活动的基本条件,但却不能保证能够顺利开展商务活动,这是因为各种交际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所以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不触碰对方的禁忌是根本保证,这就需要了解贸易国的文化和习俗。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普遍对文化的重视性不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没有这方面学习的需求,高职的学生普遍基础薄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对英语的学习还是停留在过四、六级的需求上。虽然教师在课堂上有时也会给学生渗透一些文化知识,但却会有学生因此而反映教师教学不专注课本,课外知识导入过多。二是整个学生培养方案中没有英美文化这样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按照大纲教学就不会进行过多的文化知识的导入,了解文化差异是顺利进行交际的必要条件,只有交流顺利才能进行进一步的贸易谈判、商务往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定要从教师和人才培养方案这个根本来明确文化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的商务文化的培养。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这类课程设置的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商务宴请是贸易往来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活动,有利于促进商务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但是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适得其反。简单的一次宴请会涉及许多文化方面的内容。如座位安排礼仪、餐具的使用礼仪、上菜的顺序、搭配酒类的习惯、餐桌上取食的礼仪、餐桌上交谈的礼仪、用餐后或用餐中离席的礼仪,以及劝酒布菜的中西方区别,等等。此外如果宴请的对象是西方人,那么就要注意宴会时间的选择,一定要在工作时间中进行,因为西方传统注重家庭和个人私有时间,占用他的休息时间,即使是商务宴请这样的活动也会给对方造成不快,同时也要注意按时参加宴会不要迟到。而在中国和日本等一些国家,商务活动从业人员加班和应酬是工作常态,人们喜欢在酒桌上解决问题,开发客户,维护与客户的关系。因此了解这些差异,尽量避免给对方带来不快,是商务活动能够顺利展开的必要条件。

3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了解了文化对于国际贸易顺利开展的重要性和原因之后就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的渗透和导入,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学习的兴趣。那怎么来实现这个目的呢?下面针对目前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来给出一些解决方法。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教学思想和教学目的。要从根本出发,虽然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思想行为和教学倾向性会对学生的学习重心产生影响,因此想要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重视文化的渗透和导入。其教学活动是根据不同的商务环境、文化进行实用型商务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明确这一点,只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商务文化的重要性,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才会渗透商务文化,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目前有的教师本身就不重视文化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因此要督促教师从自身做起,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这样才能将文化知识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文化的作用有所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运用多种手段,采取周刊选读、分组讨论、网络查询等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通过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对其他国家的礼仪、文化、习俗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有声资料,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到文化知识,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交际能力。通过社会调查、小组讨论、案例教学、分角色扮演,进行互动式的教学。教师还需要掌握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技能,在进行课堂练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尽量多地给学生交流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实现语言知识、商务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有机融合,培养既具有语言能力又具有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最后,要重视日常教学中跨文化知识的导入。因为英语、商务和文化三者之间关系紧密、相互联系,因此培养企业需求的实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就不能忽略对学生能力和文化的培养。所以我们需要培养既有扎实的语言能力,又有专业的商务词汇和表达,以及跨文化的知识多能型人才。我们对前两项都非常重视,也一直是教学的重点,而文化意识的培养就经常被忽略,而这对于学生今后的交际和可持续性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无法要求老师在短短的三年学制中能教授学生所有的文化差异,这是根本做不到的,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帮助学生意识到文化差异在交际中会引起的误会和失误,引导他们意识到文化对于交际的重要性,从而掌握学习方法和方向,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据研究大概有70%左右的信息是通过非言语交际方式来传递的。因为非语言交际传递的信息不直接,只有相同文化基础的人才能意识到,因此它所传递的信息甚至比语言所传递的信息更有影响力,一个简单的手势或动作,如果触碰了对方的文化禁忌,就会引起误会,进而会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交际,更不要说进行商务谈判与合作了。所以要重视不同文化中肢体语言所代表的不同意义,也就是不同文化下的非语言交际方式。在不同文化中,肢体语言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各民族有不同的非语言交际方式。在日常教学中,高职学制只有三年,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跨文化信息的导入,但是可以让学生课后多花点时间去查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每节课拿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语言的运用能力,也掌握了文化知识,如此在达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结语

英文商务论文第6篇

商务交际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商务谈判,如交易中商品的价格、发货时间、付款方式、售后服务等都会涉及谈判,谈判不仅需要商务英语的使用规范得体,而且要求语言的使用符合对方的文化背景,及饮食文化等,不能触到对方的禁忌,这样才能顺利进行交际,最终促进交易的完成。此外培养出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企业间加深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发更多的客户。但是受高职学制的影响,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都过于重视学生商务英语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学,缺乏文化的教学,使文化和语言知识脱节。这在表面上看确实是集中全部力量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但是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培养出的人才只掌握了语言这个交流的载体,却缺乏引导交流顺利进行的内容,会说英语,但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交流的不恰当严重时会影响商务关系的建立。因此不了解对方的国家情况、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文化风俗、商务文化,就无法建立良好的商务关系。虽然通过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确实培养出了许多有非常高的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日常的交往活动中,也可以轻松自如地和外国人交流,但是在商务活动中,因为对对方的国家文化了解甚少,导致贸易无法正常进行,或者给公司带来贸易损失的现象也很多。

2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从培养符合社会和岗位需求的人才出发。高职教学有别于本科的教学,高职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高职办学的特色。一切学科都需要跟岗位需求相结合,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开设了商务实训课程,努力使学生拥有实际操作技能,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实践。因此,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课程设计也是从这一目的出发,包括语言和商务知识的传授,同时进行商务环境模拟。这是商务英语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只有语言能力过关,商务知识专业的学生才能从事对外贸易活动。但是这两点虽然具备了从事商务活动的基本条件,但却不能保证能够顺利开展商务活动,这是因为各种交际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所以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不触碰对方的禁忌是根本保证,这就需要了解贸易国的文化和习俗。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普遍对文化的重视性不强。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没有这方面学习的需求,高职的学生普遍基础薄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对英语的学习还是停留在过四、六级的需求上。虽然教师在课堂上有时也会给学生渗透一些文化知识,但却会有学生因此而反映教师教学不专注课本,课外知识导入过多。二是整个学生培养方案中没有英美文化这样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按照大纲教学就不会进行过多的文化知识的导入,了解文化差异是顺利进行交际的必要条件,只有交流顺利才能进行进一步的贸易谈判、商务往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定要从教师和人才培养方案这个根本来明确文化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的商务文化的培养。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这类课程设置的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商务宴请是贸易往来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活动,有利于促进商务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但是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适得其反。简单的一次宴请会涉及许多文化方面的内容。如座位安排礼仪、餐具的使用礼仪、上菜的顺序、搭配酒类的习惯、餐桌上取食的礼仪、餐桌上交谈的礼仪、用餐后或用餐中离席的礼仪,以及劝酒布菜的中西方区别,等等。此外如果宴请的对象是西方人,那么就要注意宴会时间的选择,一定要在工作时间中进行,因为西方传统注重家庭和个人私有时间,占用他的休息时间,即使是商务宴请这样的活动也会给对方造成不快,同时也要注意按时参加宴会不要迟到。而在中国和日本等一些国家,商务活动从业人员加班和应酬是工作常态,人们喜欢在酒桌上解决问题,开发客户,维护与客户的关系。因此了解这些差异,尽量避免给对方带来不快,是商务活动能够顺利展开的必要条件。

3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了解了文化对于国际贸易顺利开展的重要性和原因之后就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的渗透和导入,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学习的兴趣。那怎么来实现这个目的呢?下面针对目前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来给出一些解决方法。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教学思想和教学目的。要从根本出发,虽然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思想行为和教学倾向性会对学生的学习重心产生影响,因此想要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重视文化的渗透和导入。其教学活动是根据不同的商务环境、文化进行实用型商务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明确这一点,只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商务文化的重要性,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才会渗透商务文化,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目前有的教师本身就不重视文化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因此要督促教师从自身做起,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这样才能将文化知识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文化的作用有所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运用多种手段,采取周刊选读、分组讨论、网络查询等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通过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对其他国家的礼仪、文化、习俗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有声资料,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到文化知识,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交际能力。

通过社会调查、小组讨论、案例教学、分角色扮演,进行互动式的教学。教师还需要掌握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技能,在进行课堂练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尽量多地给学生交流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实现语言知识、商务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有机融合,培养既具有语言能力又具有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最后,要重视日常教学中跨文化知识的导入。因为英语、商务和文化三者之间关系紧密、相互联系,因此培养企业需求的实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就不能忽略对学生能力和文化的培养。所以我们需要培养既有扎实的语言能力,又有专业的商务词汇和表达,以及跨文化的知识多能型人才。我们对前两项都非常重视,也一直是教学的重点,而文化意识的培养就经常被忽略,而这对于学生今后的交际和可持续性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无法要求老师在短短的三年学制中能教授学生所有的文化差异,这是根本做不到的,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帮助学生意识到文化差异在交际中会引起的误会和失误,引导他们意识到文化对于交际的重要性,从而掌握学习方法和方向,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据研究大概有70%左右的信息是通过非言语交际方式来传递的。因为非语言交际传递的信息不直接,只有相同文化基础的人才能意识到,因此它所传递的信息甚至比语言所传递的信息更有影响力,一个简单的手势或动作,如果触碰了对方的文化禁忌,就会引起误会,进而会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交际,更不要说进行商务谈判与合作了。所以要重视不同文化中肢体语言所代表的不同意义,也就是不同文化下的非语言交际方式。在不同文化中,肢体语言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各民族有不同的非语言交际方式。在日常教学中,高职学制只有三年,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跨文化信息的导入,但是可以让学生课后多花点时间去查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每节课拿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语言的运用能力,也掌握了文化知识,如此在达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结语

英文商务论文第7篇

(一)商务英语的内涵及翻译特点

我们都知道,商务英语由“商务”和“英语”两部分组成,即具有普通英语的普遍性,又区别于普通英语,因为商务英语融入了大量的商务知识,在无形中给翻译增加了很多的难处。在商业往来越发频繁的今天,社会乃至世界需要大量的翻译人才对他们的交易进行翻译,任何一个经济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翻译的翻译。试想,翻译的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造成经济活动中一方经济利益的严重缺损,重则造成企业毁灭的危害。所以说,翻译职业看似很小,但是其在商业活动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一般意义上来看,商务英语的翻译有如下原则:1.语意完整充实。我们所说的“完整”根据内容方面体现的,它要求翻译者充分地体现出文章意思的完整性,对于原文的把握好精准,对其文化信息要体现出真实、完整的原则,充分体现出其文章的潜在文化。2.术语精准得当。因为商务英语涉及到经济、法律和贸易等众多方面,所以对于专业术语的要求也十分的严格。翻译者要想完整地翻译出内容,就必须要用到对等的专业术语,这样才不会遗漏信息,造成不必要的影响。3.语句简明到位。我们都知道,在商业竞争中,时间就是生命,就是效率,所以说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也要求与“时”俱进,这里的时可以理解为时间。所以说,需要翻译人员具有精准地概括句子的能力,把握好时间,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那么,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措辞简洁明了,语气态度温和,在翻译中突出重点,切记长篇大论,切记过于华丽的辞藻。

(二)商务英语翻译的原则

1.准确原则。“准确原则”是商务英语翻译的首要原则,其对于准确性的把握胜于一切,它要求翻译者做好写作者与获得者之间信息的对等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信息等值”。然而,准确的含义并不是只是停留在对语法、标点和字词的研究上面,更多的一种内涵的把握。此外,商务英语在翻译过程中,不像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语言,它追求的是一种简洁与真实,翻译者要时刻把握其翻译活动的目的性。所以说,相比文学作品的翻译来看,商务英语的翻译具有更多的“准确性”原则。

2.专业原则。“专业原则”在商务英语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商务英语设计的面较广,它融入了销售学、经济金融学、法学、会计学和管理学等下学科,这就需要翻译者是一个具备这些专业素质的人才,从而在其中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将对等的信息传递给双方。所以,人们都说,翻译人员是商贸交易中的顶梁柱,它的每一个举动都直接影响到交易双方巨大的利益,可以见得“专业性”对于翻译人员的重要性。

3.循例原则。“循例原则”是商务英语中重要的一条法则,商务英语拥有较为久远的历史,因而也形成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则。随着时间的发展,有些译文的翻译方式已经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这时,翻译者就应该遵循其中的原则进行翻译,而不是所谓的推出新的翻译方式,这样很容易扰易上方的思绪,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例如,在一些翻译活动中,当翻译者不确定所属词时,就需要翻阅大量的词典,运用其中专业的、约定俗成的词汇,即便在你看来很难理解,也不要随意改动。我们来举一个例子,例如,有的商家将Cracker(饼干)翻译成克力架,这使得很多消费者很难理解,从而不选择对其消费。

二、变通理论相关概述

(一)变通理论的内涵

那么,变通翻译的提出,就是要我们以原文的意思和精神进行准确把握,而不是停留在语言结构方面。这个原则一经提出,就结束了自由翻译与直译之间的斗争,并且遗弃了“文本中心论”的不合理学说。在变通翻译的今天,它对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进行了突破,打破了静态分析翻译的原始格局。变通翻译也叫灵活简化翻译,它区别于自由翻译和活译,具有更加灵活的翻译原则,它要求在语言的结构中体现出更多的原文韵味;然而,自由翻译则不然,它存在着大量自由发挥的性质。变通翻译,顾名思义,是由变通和翻译两部分组成的,是翻译者在具体的、特殊的语言环境下进行的。具体来看:1.在完整翻译中,要灵活地应对异化的问题;2.就变通原则,对于原始资料的否定方面;翻译人员的倾向方面;读者的需求方面;将内容价值实现微观的变通方面;具体的决定方面;战略调节方面;顺应的手段方面;信息的密集程度方面。

(二)变通具体过程

变通属于特殊的翻译方式,它可以将最小的个词译成拥有最大单元的本书(单元一般来说涵盖的内容有词汇与词组以及句子和句群,段落,语篇和章节与书籍),而且相对来说还不会更改原有的意思。就像是:如果是要将原始文字进行再次更改的话,在标题当中就需要将它的结构进行调整,改变原来的书面与记录手段。这和完全翻译这种方式是不一样的,因为在更改的过程当中,变通标题应该与它的内容相关。要是原先的标题相对来说还有用处的话,就可以采取适当调整的方法,来让它更好的贴切内容。要是有特殊的要求的话,我们可以根据几篇文章来拟订一个标题,对于某些我们也能采取对名称进行更改的方式。综上所述,变通其实是一种过程,它以初始的资料为基础,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更改,由此来适应市场的发展,来赢得更多的读者的青睐。

三、变通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具体应用

(一)提取翻译

翻译也能够是对内容进行选择性的翻译。也就是适当的清除某些不必要的单元,从读者的要求出发,改变原来的“完全翻译”的方式,变为“提取翻译”。对于句子来说,那些不必要的字词与短语可以忽略掉;对于句群来说,与这些句子主题不相符的句子也是可以被忽略掉的;对于段落而言,一些涉及到句子以及句子隶属句群的说明过程和原因是可以被忽略掉的;而对于篇节来说,与主题不符的段落可以被忽略;对于章节,则可以采取依需而取的方式,决定对篇节的留舍;若涉及到的是整本书的话,就应该依据成本和版权以及市场经济条件的不同,来决定相关的章节的去留。所以说,这也就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掌握文章,从而来更好的对文章内容进行删改。就我们当前而言,有很多的商业性翻译都是必须采取按需翻译的,这是由于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节约时间,另一方面还能让人更明确的了解文章内容,提高员工的办事效率,而对于大部分的商业信函来说,它们也是规定采取部分翻译的方式的,因为这样可以在节约时间的时候提升工作效率。

(二)描述翻译

对于变通翻译来说,描述翻译在这之中有很重要的地位,这是由于文化与地域的不同,使得很多语言内容不能翻译出来,有时也只能够通过意会的方式来理解文章内容,因此也就衍生出翻译这个行业,来为语言进行润色,有关于描述翻译,可以使用以下这几点方法来克服翻译的难处。第一,要善于准确把握翻译的中心思想;第二要善于重新组合原始翻译,自由重组的含义是要求对文字灵活运用,而不是简单的打乱顺序;第三,再次润色文章,在尊重原创,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适度的修改。

(三)压缩翻译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生活步调,都是以节省时间为目的,所以我们有时会采取压缩的方式,对某些中篇小说以及杂志进行适度的删减,来让人们在了解文章含义的基础上,耗费尽可能少的时间。这样的翻译方式就得要求翻译人员对文章的主旨有很深刻的把握。需要在准确把握原有材料信息的基础上,有效压缩和概括总结出材料的核心信息,压缩翻译出文章核心内容。需要具体根据翻译的情景,有效的采取压缩概括的翻译变通方法来对商务英语进行有效的翻译。

编辑翻译同时也具有另一个功能,就是能够让人们在很大的文章篇幅当中迅速的找到自己的寻找到自己想要找的内容。就像是,如果我们有查阅资料的需求的话,庞大的知识库,我们也许会有不知所措的感觉,然而若是翻译者提前在翻译时对文章有标注主旨的话,就能够让我们很方便的查阅到我们所需要的方面,这样一来既减少了时间的浪费又有方便迅速的优点。

(五)转化翻译

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必须要看重的就是“忠实”,只有达到了这样的要求,才能保证很通畅的进行翻译。没有必要死板,只去关注语法以及句子结构,还需要关注前后的信息含义是否相同。尤其是在商贸活动中,它们所需要的是等价的信息,也就是需要我们采取转化翻译的方式。只有在原有翻译材料的基础上,有效的等价转换出,资料所要表达的内容,才能够忠于材料,还原原始材料的准确信息。

(六)评论翻译

评论翻译,这种翻译方式就是在翻译者已经翻译之后的文章上,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润色,来保证读者可以充分的理解这其中的含义,维持自身正常的阅读速度。一般来说,评论翻译所使用的范围是社会科学与文学领域。而有关于评论翻译,主要有4种模式,分别是翻译与意见以及引用评论翻译与自我评论翻译。

(七)阐述翻译

阐述翻译是针对于混合对字词短语阐释方面的,有时候对于出现的括号和尾注以及脚注的方式等,可以让读者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但是必须要说明的是,阐述翻译与阐释混合所表达的不是译者的想法,而是原创者的某些隐含意思。关于字词短语,它的阐释有生词和补充文学以及文学引用这几个方面。而段落的阐述是为其补充应有的背景差距和推理以及归纳知识等,以此来让读者的思维保持通畅的水平。有关于文章亦或是书籍整体的阐述一般来说会出现在书的结尾,这样就能够让读者对本书有更深刻的理解。

(八)重写翻译

重写翻译它是关注注释和阐述以及拓展方面的相关翻译。它不含有创造方法,却包括发表评论和介绍以及阐述翻译几个方面。和上述的阐述翻译相比较,我们发现重写翻译是对内容和数据以及证明等方面进行拓展。但是,怎样把握翻译的程度是会影响到翻译效果的。所以说,重写的信息要为翻译服务,从而两者共同服务于主题,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翻译工作将陷入瘫痪。

(九)参考翻译

参考翻译的方式时以新的书面材料为依据进行翻译。一般来说所参考的都不是母语。也有的是混合参考,而也有一类是注重新的资料线索的。通常情况下来说,参考材料有自身的背景,不会取代文章的主体内容。有关于这方面的比例要小于书面的百分之十,并且还得明确道明来源。对参考文献进行引用时,所用的材料要典型和统一,并且还要简洁。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