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总结(合集7篇)

时间:2023-03-14 15:18:32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总结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总结第1篇

关键词:教师;金融;大学生;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3-0079-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3.20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按照高等教育目标的要求,对在校大学生开展的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大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并“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教育活动,是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教学计划内的实践环节,如专业实习、试验、社会调查、毕业设计等。二是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如校园文化活动、勤工助学、青年志愿者“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等。

在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学术报告会”上,联合课题组向社会了针对全国近百所高校的60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所做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高达52.14%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近年来,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选拔人才,大多提出了“有基层工作经验”的要求,很多企业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也直接询问是否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可见,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是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大学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金融业为基本方向,培养面向金融界,面向社会的应用型高等金融人才。金融专业毕业生必须适应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和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社会实践活动是金融专业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金融专业知识,更好地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应积极指导金融专业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金融专业理论知识,激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全面了解社会,了解金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把握金融业的发展动向和脉络,增强学生的金融实际应用能力。

一、教师加强对金融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的必要性

当前,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金融业要求培养的学生知识面宽、基础知识扎实、实际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强。但有些学校只注重金融专业大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社会实践活动;有些学校虽然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却不重视教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或者教师给予的指导不到位、不得力,社会实践收到的实效不大。这样导致学生毕业后眼高手低,实际工作能力差,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很不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加强对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社会实践在这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强调:“高校要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抓好落实。要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安全预案,确保师生参加社会实践安全……要把实践教学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位教师,体现在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师的岗位职责中。要着重解决好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实验教学资源、实习教学质量、毕业设计质量、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教师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组织高校干部教师参加、指导社会实践。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都要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要把干部、教师参加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调动干部、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要组织大学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成果……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参与技术改造、工艺革新、先进适用技术传播,为经济社会发展献技出力。”

加强教师对金融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是师生受益、教学相长的。一方面,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由教师指导,提高了社会实践的效果,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接触金融行业企事业单位,了解经济社会实际发展的动态,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实践促进教学。教师可以结合经济社会实际,开展与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相关的科研课题研究,在指导学生的同时,教师在科研方面也有所体会和收获,这样,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与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有利于高素质金融人才的培养,有利于高校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

目前,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教师对金融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对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对大学生提高理论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金融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对金融人才的培养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都有重大的作用。

二、教师在指导金融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不够

金融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队伍涣散,组织性不强,教师队伍不稳定。有些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未纳入教学大纲,在教学计划上未安排第二课堂。有些高校主管部门、各院系监督检查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不大,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关心程度不够,致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弱化,社会实践的效果不好。由于金融专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专业性比较强,需要金融专业教师指导,但有些专业教师忙于自己的科研,不愿意担任指导教师,就算勉为其难担任了,也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重视,参与指导的积极性不高。

(二)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把握不够

对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教师对金融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把握还不够,大学生对社会实践不够重视。有些学校采取分散实习为主,有的学生认为这种实践活动可有可无,往往应付了事;有的学生到相关单位拿总结报告以敷衍了事;有的学生在家上网搜索或找来报刊杂志将资料堆积、拼凑草草应付。这些错误的思想和做法导致社会实践活动无实效。

(三)教师指导社会实践与金融专业结合不够

有些教师不注重加强社会实践与专业的结合,社会实践与金融行业结合不紧密,与学生的专业结合不紧密,致使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脱节,学生对社会实践不感兴趣。有的金融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出于经济利益、保守秘密等原因,对于社会实践团队不能很好地提供便利条件,学生难以了解实际情况。有的单位把学生搞社会实践看成包袱、负担,不少学生只能通过个人关系达到社会实践的目的,这些导致社会实践不能很好地与金融行业结合。

(四)教师对社会实践的具体指导不够

教师对于金融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的具体指导不到位、不细致,致使社会实践流于形式,收效不大,甚至出现安全事故。有些教师对社会实践的前期准备不充分,不注重对社会实践各个环节的具体、动态指导,不注重实践活动的阶段性总结、全面总结,不注重社会实践成果的推广和转化。

三、加强教师对金融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的对策

(一)加强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

1.组建好指导教师队伍。通过自愿报名、层层选拔,让那些有意愿并热心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金融理论基础扎实、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担任金融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建立“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人才库”。即选拔对学生思政工作经验较丰富的辅导员、班主任等教师,也选拔那些特别熟悉金融业运作、金融专业应用技能等较为突出的专业教师,确保指导教师队伍里既有善于组织管理学生的政工老师,也有善于专业指导的专业老师。将定位导师的优势指导方向,1名导师主攻1个方向。让学生在准备实践方案的时候就能根据实践的主题及专业需要,尽快地从导师库中选择合适的教师担任指导工作。组织协调好导师与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之间的双向选择,结合专业方向、个性、特长等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实践团队配备导师,可以安排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一名专业教师和一名善于管理的政工教师,相互配合、优势互补,从而更好地实施对金融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

2.调动教师指导的积极性。要调动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重要的一点是要将其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对其工作量的考评计算体系之中,把教师是否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的成效如何作为其晋升职称、评选优质课程和优秀教师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才能保障大学生高质量地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对指导教师进行必要的动员及培训,使教师提前掌握指导金融专业学生实践的技巧和方法,充分认识到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迫切性、必要性和重要性。一些在学科基础理论方面比较扎实的教师,需要加强实际操作方面的学习和训练。让教师认识到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在金融行业开展社会实践得到更多实际操作的锻炼机会,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成长为理论知识扎实、金融应用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

(二)加强对大学生思想认识的指导

1.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动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实践观,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热情。指导教师可以通过《社会调查方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等课程的开设,使大学生明确实践的目的意义、实践方案的制定、实践的方式方法、实践的总结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较高的优势,使金融专业大学生真正认识到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消除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存在的种种错误的思想认识。可以通过讲座、座谈会等形式,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对加速其社会化进程,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促进其实践人生价值、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心理承受的能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及信心都很有作用,要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不仅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他们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就业竞争力等提供了锻炼的平台。

2.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会遇到一些问题,特别是社会上一些不良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可能会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加上他们的思想情绪容易波动,如不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掌控并妥善解决。指导教师要及时与大学生沟通,帮助大学生澄清思想上的错误认识,提高明辨是非及抗干扰的能力。

(三)加强社会实践与金融专业的结合指导

1.建立实践基地,促进社会实践与金融行业结合。有关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显示:从事银行业占金融毕业生总人数的34%,从事证基金业占21%,从事保险业占15%,从事企业财会类占22%[2]。关于金融行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调查显示,金融类企业选择有工作经验的金融专业毕业生占总数的30.23%,可以看出,用人单位选择有工作经验的高素质金融专业毕业生占总数比例很大。因此,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应与金融类企事业单位联合起来,与金融专业工作紧密结合。可以有针对性地在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等单位建立实践基地,加强校行、校企关系,通过给基地领导发聘书的方式,即聘任某些行长或厂长、经理来担任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老师,让在校大学生到金融单位进行社会实践,使他们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应用,树立起现代金融观念。要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选题上与合作单位的工作更紧密地契合,可以实施项目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合作单位的工作,培养学生运用金融工具、资料进行数据统计、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增强与金融业单位的联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的就业。

2.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进一步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规定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和任务,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从制度上确保开展社会实践的力度,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等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四)加强对实践活动的动态具体指导

1.指导学生做好实践准备工作。社会实践活动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由主管部门牵头,以院系为单位,由高校专门安排指导教师带领学生有针对性的参与社会实践。教师要编制实践指导大纲,帮助学生制订实践任务书,并使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必要预防措施。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的人身安全无疑是放在首位的,指导教师应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害。

2.指导大学生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由于思想敏锐、思维活跃,很容易发现实践单位在管理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但由于自身知识能力的限制,常常对这些问题束手无策。这时,就很需要指导教师利用自身专业特长等优势,指导大学生们与实践单位的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一起,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国内外前沿的理论和技术,有效解决单位在管理或技术中出现的问题,促进金融专业大学生把理论和实践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3.指导总结交流,推广和转化实践成果。实践结束以后,指导教师应继续指导学生利用假期完成社会实践总结报告,整理实践日记,及时上交。指导教师可根据实践中学生的表现以及社会实践总结报告完成的质量进行评比,按照比例推荐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汇报会,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做准备,同时推荐优秀实践学生参加学校或上级的社会实践先进评比活动。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推广和转化实践成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总之,加强教师对金融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极其必要、意义重大。要培养金融专业的大学生即要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解决金融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重视教师对社会实践的指导。通过建设好指导教师队伍,促进社会实践与金融专业的结合,加强对大学生思想认识的指导,注重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动态具体指导等,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更好更多的锻炼,增长社会适应能力和金融实际操作技能,提高综合素养,成长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总结第2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本土特色

[作者简介]荣娥,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硕士研究生,广东湛江524048

[中图分类号]C,659,2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4-0193-03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实践性取向的教育,学生主要通过专业实践的过程内化自己的社工价值理念,获得专业态度,积累实务经验,掌握专业知识和方法,形成专业能力。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重要一部分,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核心。在借鉴国内外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笔者主要就湛江师范学院近几年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经验,探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以及完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意义

社会工作是专业化的助人服务工作,其实务性、操作性较强。它不仅限于在理论上构建一个理想社会,而且注重把理想付诸行动,服务社会与人群,用自身的行动创造和谐社会。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性取向,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要特别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通过专业实践的过程内化自身的社工价值理念,树立专业态度,积累实务经验,掌握专业知识和方法,培养专业能力。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教育的必修之课,是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

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强调多方面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它既不是志愿者服务,也不是学徒式的训练,而是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机构,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老师和实习督导的支持和帮助,把所学的价值观、态度、理论及工作技巧应用出来,并不断反思、整合和内化,进而锻炼成为实干的、自主的专业社工的过程。

从社会工作的历史来看,实践性始终贯穿于它的发展过程,社会工作不仅起源上是实践的,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也是实践性取向的,实践性是社会工作的本质要求,反映在社会工作教学上,那就是必须重视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因为实践教学兼具实践、体验、运用和验证的功效。社会工作技巧,更要求社会工作者有一颗高尚而纯净的心灵,因为相对于知识与技巧而言,学生是否具有乐于助人的专业意识和乐于奉献的专业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成败的关键,而社会工作教育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证明,这一专业意识和专业价值观绝不是仅靠课堂教学就能完成的工作,必须通过有效的实践环节才有可能达到。

二、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

湛江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在总结国内外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湛江本土特色与学院资源,设计了以课程实践、社团实践、社会调查、社工实践和专业实习为基础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课程实践

课程实践是指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讲授了基本理论框架和理论知识后,将安排课程学时中的20%课时,让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实践训练,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达到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目的。比如在“团体工作”课程讲完团体工作的基本理论、主要模式和工作流程后,组织学生到学校、社区、机构中做实际考察,制定团体计划,开展团体工作,进行效果评估。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该课程的核心理论和知识,同时较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实践能力。

(二)社团实践

社团实践是指以学生社团为依托所开展的非计划、非预期的、非正式的课程,它与专业课程一起共同形成了学校课程的“实际课程”,是一个学校和专业不容忽视的重要课程。

笔者所在学院开发的社团实践包括三个部分:专业社团、义工实践和学生交流。第一,专业社团。笔者所在学院主要针对社工专业学生设立了社会工作协会,由热爱社工专业的学生组成,配备了专业指导教师,社团定期组织大量的专业培训、专业社会实践和分享。第二,义工实践。它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每位学生,在每个学期利用课余时间到社区、学校、福利机构或社会工作机构进行20小时的义务工作,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义工实践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专业理念、专业实务能力。学生每次实践必须撰写义工日志,期末进行检查,并评出优秀义工进行表彰。第三,学生交流。主要与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湛江教育学院等兄弟院校进行专业交流,分享实践经验,增长学生的专业见识,提高其实践能力。

(三)社会调查

所谓社会调查,是指应用科学方法,对特定的社会现象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发生的各种原因和相关联系,从而提出解决社会问题对策的活动。随着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个人或家庭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很多社会适应问题,需要寻求社会专业人士的帮助。社会工作专业具有高度的实践性,如何有效应用社会工作原理与技巧来帮助案主,关键是要首先调查了解潜在案主的情况与其真实需求。

在第四学期,学生通过对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的学习,了解与掌握了社会调查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后,由指导老师组织学生深入湛江社会开展为期两周的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调查湛江市民对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认知状况,使我们的调查对象对社会工作专业有一定的了解;第二方面是调查了解湛江市社区发展状况,为未来从事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研究和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第三方面则调查湛江市社会工作机构及相关社会工作团体的情况。

(四)社工实践

社工实践是指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性和操作性而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到社区、学校、民政机构以及各种政府部门、NG0组织中参与机构、团体中的社工实训或在实习基地开展社会工作,锻炼学生的社会工作实务技巧。在第三、五、六学期分别安排两周的时间,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社会考察。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在取得各方支持之下,开展社会工作实践。

每学期的社工实践,根据该学期的专业课程设置设定社工实践的大致方向。第三学期的专业课程为团体社会工作与个案社会工作,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解团体工作的理论。模式与方法后,要求学生分组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需求,分组运用团体工作这一专业方法设计团体计划书,指导教师从中择优选出可行性较高的计划书,然后联系实习基地,获得基地支持后,组织学生分组开展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在每次活动开展前开会做好分工安排,活动后讨论总结,做好详细工作记录,填写工作日志,并运

用问卷、量表、访谈等方式进行小组效果评估,撰写评估报告。第五学期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社区工作与家庭社会工作。相应地,在学生学习了解社区工作的理论、模式与基本技巧后,要求学生深入湛江各社区了解实际情况,然后根据实际需求制定计划书,在社区根据社区人群需求开展社工实践。第六学期的专业课程是社会政策与福利机构管理,在该课程开设的同时,组织学生深入民政部门等政府机构或福利机构,了解我国社会政策的执行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考察湛江福利机构的管理现状,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社会实践。

(五)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也即毕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为期两周。这是一个整合前三年学习成果的过程。可让学生自由选择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进行实习,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实务能力,在真正走向衽会之前锻炼自己的专业特长,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这个阶段要求学生每天写实习日志,一周进行一次实习分享,实习前期撰写实习机构导向报告和实习契约,实习结束后撰写实习评估、自我评估以及总结。

三、完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尽管湛江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开设时间较短,但仍然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与诸位同仁的努力下,已兴建起一套成体系的实践教学模式。不过,笔者所在学院的这一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虽已初见端倪,但在实践运用中仍存在一些不尽完善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效果。要真正发挥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在社会工作教育中的作用,还需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完善督导和实习管理制度

实习督导必须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和很强的实务工作能办。必须改进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把参加社会工作实务纳入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鼓励专业教师从事社会工作实务,提高教师指导实务的能力;不断完善实习管理制度,成立社工实践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实践的组织和管理协调工作,使学生实践真正落实到实处;建立一整套系统的实践评估制度,及时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地评价督导和机构的工作成效,为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实习督导的选择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拓宽实践经费来源

目前社会工作学生开展实践,经费难以为继是一个有碍学生实践开展的难题。校、院方应充分发挥主体性,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筹措经费,建立以校内实践专用经费、科研经费为基础,校外有偿合作为主导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资金筹措机制,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以保证实践教学的开展。

(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总结第3篇

火红夏日,火红青春

——管理系2006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管理工程系分团委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响应学院团委号召,帮助,引导青年学生进一步学习,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我系于今年七,八月份组织广大党,团员青年进行"大学生就业见习行动",社会调研活动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认真贯彻和实践了"三走进,三了解,三提高"口号(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厂矿企业;了解社情,了解民情,了解省情;提高党员思想意识,提高思想素质,提高实践能力).

在总结历年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系结合专业特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实践基地为依托,紧紧围绕"创''''三有一好'''',树公民典范"的活动主题,根据"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提出"争创''''三有一好'''',争做时代先锋,走有特色,有成效,有意义的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之路"的口号,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期间,我系广大学子坚持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发挥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折不挠的作风,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

一,活动简介

暑期期间,我系同学积极响应号召,纷纷参加学院,系开展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如学院的"三下乡"活动,我系的服务队等.还有大批同学留校或返乡进行各种形式的实践.我系今年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采取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结合,重点组队的形式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点上,有113名学生参加了系组织的社会实践,主要有党员服务队,南方物流实习队,调研队,新港队和邦众信息队.其中,男生62人,占总人数55%;女生51人,占总人数45%;学生党员30人,占总人数27%.特别强调的是,由15名学生党员组成的党员服务队,切实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与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党员在服务中践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实践中加深对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理解;我系的南方物流一,二队,调研队,新港队和邦众信息队分别为我系学生量身定制,充分突出专业特色.整个实践活动下来,共提交社会实践报告,心得体会及实践总结119篇,撰写工作日志和实践日记800多篇.面上,我系其他同学纷纷主动出击,进行了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工厂实习,乡镇调查,义工等,参加人数达1200多人,共计提交社会实践报告898篇.我系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收获颇多,再次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

活动特色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响应团中央"三走进,三了解,三提高"的号召而开展的教育活动.过去一个多月的社会实践,我们扎扎实实的开展着,也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今年我系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如下六个特色:

(一),以专业为特色,量身定制相关实践项目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系从实际出发,采取专业与实践队一一对应,实践队与专业一一结合的组队方式,充分考虑专业特色与学生专长.如我们的南方物流实习队,由物流专业学生组成,到物流公司提前见习,让学生提前应用相关物流软件设施,熟悉物流运作;我们的新港队由秘书,商务和物流专业学生组成,秘书专业学生主要负责行政助理,文档管理,办公日常事物处理等工作,商务专业学生主要配合网站建设信息管理等,物流专业学生主要配合社区管理,社区宣传等;我们的邦众信息队由商务,营销专业学生组成,主要进行网页策划,网页制作,网页调试和网页管理等;我们的党员服务队由物流,秘书和商务专业学生组成,百分之一百学生党员,主要实践内容有协助新港街道办进行"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宣传,开展"三走进三了解三提高"活动—走进街道社区,走进工厂企业,走进基层群众,了解市情,了解社情,了解民情,提高党员意识,提高思想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完成"城中村信息化扫描"的调研课题.

(二),实行专业老师和管理老师双重指导

实行专业老师和管理老师双重指导是我系社会实践的又一重要特色.每一支实践队我们都配备专业教研室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指导实践如物流教研室的缪兴锋老师指导南方物流一队,赵霞老师指导南方物流二队,黄巨龙老师指导调研队,曾洁雯老师指导邦众信息队,整个实践过程中,我们的专业老师谆谆教导学生分析,讲解,传授相关专业知识,及时为学生们在实习中进行难题答疑,让学生更好把专业知识应用与实际工作,再通过实践使专业知识得以升华,巩固.我们每个实践队都安排了相应的思想教育老师进行指导,主要负责我们生活管理方面的指导,如心态的调整,上下班的安全问题等等.

(三),实行社会实践课程化,优化课程体系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习,我系大胆改革创新,逐步探索,改进社会实践学分制,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课程.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有学校开出的实践证明,实践单位的实习证明与鉴定,经学校相关部门的审核合格后均可获得相应学分.实习期间,我们的专业老师定时为实践队同学授课,45分钟一节课,老师认真备课,同学认真听讲,深入思考,课堂上讨论气氛活跃.

(四),实践中进行理论讲座,实现理论实践互动

实践中,我们的同学白天进行专业实习,晚上及时总结,写报告.我们的南方物流实习一队,在南方物流公司,公司领导和工作人员为我们的队员提供了多次深入浅出的专业培训,如"食品生产企业物流流程简介","物流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和建设原则","谈判"等等.培训班上,我们的队员精神高度集中,视线不停地跟着老师转,生怕错过一次小环节.通过理论讲座,使我们实习队的同学更清晰更系统的接受与消化实践工作经验,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进行.

(五),与就业密切结合,逐步实现专业实习的常态化

在往年就业见习的基础上我系加大步伐为同学联系专业见习基地,如我们的新港街道办实习,南方物流公司黄埔见习基地.整个实习过程中,我们的学生认真思考,勤恳劳作,把实际工作于专业理论知识相联系,从实际出发,在实习工作中找就业方向,到实际操作中去把握,争取就业.

(六),严密组织,强化管理,升华经验

此次社会实践得到了系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几次系务会议讨论之后最终确认实践原则,在此原则的基础上由系主任出面进行专业见习基地的联系如南方物流基地,新港街道办事处等.在系主任和专业教研室的共同努力下初步成立了六支社会实践队伍.

在此基础上对系内进行了广泛的动员,并严格要求报名队员如要求参与实习的大二同学拥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能吃苦耐劳,有勇于,善于克服困难的准备.商务班同学拥有计算机二级证书与助理电子商务师证;秘书班的同学要求熟悉礼仪,文档处理,办公系统操作,办公器材的使用熟练等特点.实习的同学在参加过程中,要服从安排,服从老师及队长的领导,不可半途而废.且每天要做好工作记录,工作总结,以及日记.在实践结束之后,我们将总结,记录进行整理,提炼,写成了社会实践报告,且我系及时召开了社会实践总结大会,让我们的知识,经验得以升华.通过紧张的招聘最终我们于7月8日晚上进行了培训,分团委书记从组织纪律,处事方式,成果汇报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细化和强调.

经过紧张的准备我系2005年暑期社会实践于7月11日早上在系部办公楼前进行了出征仪式,刘主任,李书记分别进行了讲话并叮嘱同学们要严肃对待,认真学习,仔细总结.

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暑期社会实践中,院系领导多次到实践基地看望实践的同学,如学院党委周书记亲临新港街办进行交流,刘主任,李书记分别到南方物流的黄埔基地,东莞基地进行了解.

各队在进行的过程中每天坚持日记,周记并及时总结和汇报,在结束后都进行了总结和实践报告的撰写,9月6日下午新港街实践队的总结大会在广州校区隆重举行,通过总结大家交流心得,互相学习,互相升华.

心得体会

(一),积累了生活阅历,积累了实践经验

通过开展广泛的多角度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对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经济文化的运行,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与见解.通过三下乡,专业见习等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深入社会,深入农村,切身体验我国农村现状,加深了阅历.在新港街道办,邦众信息公司,物流基地等企业公司实习,有很多事都要靠自己或整个团队去完成.实习,锻炼了我们的组织能力,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科学的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

(二),激发了专业情感,激发了学习热情

很多参加实习的大二学生都感慨万分:实习让我们更好地看清了目前就业形式的紧迫,明确了自己的就业方向,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知识的浅陋,在今后大三的日子里,我们要倍加珍惜时光,更加努力于我们的专业学习.确实,社会实践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动力,是一种信仰的升华.实践,让他们将社会与"象牙塔"生活相对照,从而找出自身的不足及需要改进之处,再而激发了学习热情.

(三),了解了市情,社情,民情

经过社会实践,学生走进了工厂,乡镇企业,街道社区,他们深入调查,综合分析.实践过程的一切,他们都看在眼里,想在心里,做在手里,切切实实地查市情,观社情,思民情.参与社会实践,同学们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市情,社情,民情有了进一步了解,在奉献社会服务基层的过程中,加强了思想修养,树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四),提高了党员的意识,提高了思想素质,提高了实践能力

大学生党员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在学生党员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具有重大意义.我系紧抓"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契机,结合专业特点,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重点组织了党员服务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的党员学生利用自身优势和特长开展了各类调研和服务活动,在实践中锤炼党性.实践证明,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了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社会实践,增强了我系学生对党的感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爱,激发他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

结语

回首过去几个月的辛酸,我系取得的成绩是骄人的,正如在我们的社会实践总结会上,周书记所说的:领导重视,计划周密,措施到位,效果良好.

好的成绩是值得肯定,但我们深知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及需要改进之处.展望未来,我们深感任重道远,我们会继续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坚定信念,以积极向上的实际行动,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系的专业优势和实际情况,不断地创造新的社会实践辉煌!

邦众信息队

商务专业15人

营销专业15人

营销渠道铺设

商务网站建设

物流一队

物流二队

物流专业30人

了解物流流程,熟悉物流程序,

新港调研队

秘书专业15人

物流专业5人

实践调研方法,掌握调研知识

新港一队

商务专业15人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总结第4篇

【关键词】高校;专业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实践育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的今天,将社会实践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有效结合,创造性地开展专业社会实践活动,是实实在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益探索。这需要有一套客观、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渠道采集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信息,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对实践过程和效果做出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改进与提高的方向和途径,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和指导功能,帮助高校认清专业现状和学生专业能力、总结经验、发现差距、校正方向,切实推进大学生的专业社会实践。

一、完善高校专业社会实践评价体系的意义

(一)积极有效地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加强宏观管理,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管理和榜样功能,在学校和师生中营造积极健康的氛围,最终实现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的持续、稳定地发展。

(三)专业社会实践结合学生专业和实际,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意识。客观而准确的评价体系,使大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的理解,提高专业技能,从而为高校的学风建设和学生就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专业社会实践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评价内容。不少高校的评价工作只是对文字材料和照片的检查留存,以此证明专业社会实践是否“专业”,没有充分发挥评价工作对专业社会实践的激励、榜样和指导作用,导致专业社会实践趋于形式化。

(二)评价人员和标准。目前组织和评价社会实践的人员多为高校的学生工作者,尤以辅导员占主体。辅导员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对专业实践的指导和对实践结果的评价缺乏专业的知识体系,再加上专业社会实践的内容丰富、方式不一、人员众多,因此在评价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降低评价的质量和效果。有些高校没有重视实践评价体系的构建,导致评价标准过于模糊,必然降低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三)评价效度。实践结束后,一般只能通过学生的实践报告或是相关单位出具的证明等材料来评价学生的实践成绩。评价标准的滞后,直接导致了人们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结果轻过程。而评价的滞后直接会影响到评价反馈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评价结果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和榜样作用大大降低,激情和积极性不能及时得到调动。

三、合理的专业社会实践评价体系构建策略

单纯通过实践报告很难真正全面反映专业社会实践的成效。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并科学运用,可以规范社会实践过程,提高成效。依据专业社会实践的开展规律,从前期准备、中期实践、后期总结方面设立三个阶段的评价指标。分阶段的评价指标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一)前期准备评价指标。(1)方案策划。实践立项时,要有详细的方案和策划,对所实践的专业技能要有初步的学习和了解,对目标要有明确规定。该指标关系到实践活动的可行性。(2)培训学习。要自学或参加专业培训,内容涉及将运用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初步掌握。该指标关系到学生的专业学习态度。(3)氛围营造。包括必要的旗帜、服装等以及宣传资料和专业学习资料的准备。该指标关系到社会影响和团队凝聚力。(4)单位联系。与实践单位进一步论证实践方案的可行性,及时调整,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该指标关系到实践的针对性和实际意义。

(二)中期实践评价指标。实践过程中,着重对专业技能展示、利用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过程记录进行考查。(1)实践能力。综合考察实践活动是否具有自身专业特色的实践内容,是否锻炼对各种信息技术综合运用的能力。此评价发生在校外实践期间,因此评价主体由团队成员、实践单位负责人及指导教师共同组成。不同年级的专业能力存在差别,在权重时进行适当调整。(2)过程记录。反映学生对实践过程的及时记录和体会的及时分享。记录是否规范反映实践态度。实践报告不抄袭、实践体会不剽窃。这项指标的设立也为培养诚信大学生作出一定努力。

(三)后期总结评价指标。实践效果评价指标的设置,是反映实践成效的重要指标,设立学生评价、社会评价、专业评价3个二级指标。

学生评价包括学生自评、队员互评、教师评价;社会评价主要是实践单位给予的评价和媒体报道情况;专业评价即对实践内容的专业性、实践成果的科学性和应用性、实践技能提高的针对性进行评价。

四、结语

专业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在专业素质的培养和发展方向的确定上,获得了针对性的指导和职业技能的提高;使用人单位了解认可学生实际能力,这是招聘会和邮箱投递简历等传统方式不可比拟的;使高校大大提高学生就业素质,提高就业率,改善学风,对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能力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促进就业良性循环。因此,探索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实践过程和效果做出客观判断,是高校认清学生专业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作用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方静雨.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其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9).

[2] ,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Z].2005(2).

[3] 牟莉,彭茂玲.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浅析[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1).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总结第5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 社会工作 课内实践教学

一、西部地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实践教学的瓶颈问题

(一)实践教学总体水平较低

作为一个实务实践本位的专业,对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强调和重视是专业教育的应有之义。[1]自社会工作专业开办以来,专业教育方面被诟病最多的有两个方面:一是理论性过强,并且有西方理论脱离本土实践之虞;二是实践教学环节严重不足,既无法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学习的成果,也没有机会从实践中学到切实可行的实务知识与专业技能。[2]除去职业建设的不足,这两方面产生的最大弊病就是――学院派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并没有生产出真正适合本土需求的专业毕业生,使得社会工作发展中缺乏有效的社会工作人力资源,从而使得全社会无法从效果上认同社会工作专业,又反过来影响社工专业的发展。

社工教育届因此推动了多项教育改革对实践教学进行加强与改进。国内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加大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时数,“800小时”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注重实践的硬指标,体现于诸多大学社会工作本科教学计划之中,各种探索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也相应展开。

目前的西部高校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主要指安排在正式课程教学时数之外的实践教学及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结合:第一是与传统本科教育中的毕业实习相结合,毕业实习往往从大三第二学期结束的暑假开始,到大四第一学期的前一个半月,加上暑假的一个半月,总共有三个月时间,除去实习安排和实结,毕业实习的实际时间有两个月,每天按8小时计,总共是8小时*60天=480小时。第二是与传统本科教育实践中的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比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3]时间基本在半个月之内,有效时间10天,每天按8小时计,总共是8小时*10天=80小时。剩余的时间240小时则以零星的见习实习作为补充。

这两种结合基本上可以保证大多数社工专业学生以社工专业学生的身份参与实习实践,在实习实践过程中能够见习到实务领域的事务,但最基本问题在于有效时数不足和专业效果欠缺。从专业实践教学角度来看,社会实践范围太过广泛,无法做到对社工专业有针对性的实践。这对于需要有专业督导在专业范围内进行专业训练和指导的专业实践来说,效果上是大打折扣的。

(二)课外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就课外实践教学效果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实践环节不足,内容简单。专业实践教学从机构探访、机构了解到服务见习、专业演练等有诸多方面的要求,然而目前的课外实践教学其主要形式是专业见习,最多能够完成机构探访的任务,大致了解一下实习单位及其业务范围,深入实践做不到,学生了解到的都是皮毛。目前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实习与实践教学其实是异名同实的。这就需要重新界定社工实习与社工实践教学的区别,明确二者的内涵及其操作环节与流程,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

2.与教学体制不相契合。目前高校的教学体制,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靠学分在课程内进行,对教师的评价主要考察其教学与科研,教学方面主要以授课时数为评价基准。课外实践教学,既然是课外,由于其无法与教学评价体系挂起钩来,使得总体上流于形式,成为一种学生活动或社团活动,更多像一种第二课堂,其中的教学性大大降低,专业性之低更不言而喻。是逐步改变教学评价体制以适应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需求?还是继续修订社工专业实践教学方案以适应目前的教学评价体制?是亟需回应和解决的现实性问题。

3.实践中的理念错位。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可以涵盖志愿精神和爱心奉献,但其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或“助”+“人自助”,[4]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中也应该坚守这一点,目前的课外实践教学则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一方面是由于接收实践教学的单位对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理念并没有确切的认知和理解,自然无从要求;另一方面则在于社会工作的课外实践教学中没有做到对其核心理念的贯彻。理念的错位使得课外实践教学的社会工作性演变为慈善救助、献爱心之类的志愿或爱心活动。

4.缺乏有效督导。实践教学中的督导在形式上都会配备,往往也会有学校督导与机构督导之分工,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学校督导除了对基本理论有所掌握之外,对要去实践的机构或单位的实务状况并不了解,而实践教学单位的机构督导则对社会工作理论有所空白,往往依照此前的经验和机构内共享知识与行动惯习开展督导工作,这样就会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督导与考核。在暑期的实习实践过程中,专业教师介入的角色是辅导员或者指导教师,做不到专业督导的层面。有效督导的缺乏是一个历史问题,源于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舶来性,本土化程度较低,尚未培养出优秀的督导人才;同时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源于社会工作职业化推进的滞后,专业督导目前没有岗位设置,自然无法实现有效督导。[5]

5.参与面受阻,参与度不高。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宏观上取决于社会工作专业自身发展的前景,有良好前景则有专业能力提升的竞争性需求,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每每号称“社工的春天”已经到来,但西部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还未见起色,所以不论从学校教育,还是实践基地接收上,参与面都不是很广泛。微观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参与热情一部分来自专业学分体系的评价方式,另一部分来自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自我认同,西部地区社会工作专业社会总体认同较低,有志于在社会领域有所作为的学生参与度较高,但总体比例较低。学生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参与度呈两极分化状况。

6.缺乏标准化的专业评估体系。与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进入的“公检法司律”等岗位相比,社会工作课外实践教学进入的机构和岗位是多元化的,每个机构和岗位的要求与标准都各不相同,如果仅从服务性来界定的话,显然范围太过广泛,专业内核无法体现。虽然这体现的是西部地区社会工作领域内部虽然分门别类但却尚未统一到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层面的现状,但面对不同的机构和岗位,结合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要求,从实践内容、环节、标准、效果等方面提炼出标准化的专业实践评估体系,的确是目前社会工作实践教学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6]

总体上,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社会分化不充分,体制内的传统社会工作基本包办了所有社会事务,在传统社会工作内部虽然分门别类,但却没有统一规范,专业边界与职业内涵模糊,导致无法提供确切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对应实践岗位和领域,而新生的社会组织在规模和类型上也很难满足社工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因此,按照传统本科专业培养模式中的专业实习来开展社工专业的实践教学困难重重。

二、课内实践教学课程的内涵及其开展

(一)课内实践教学课程的内涵

课内实践教学是专业实践和专业教学在课程内的结合,不同于实验教学,也不同于专业实习,是指为提升锻炼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安排在教学计划之中的,与社会工作专业方向课相配套的,严格确保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要求和实践教学效果的实践教学课程。与课外实践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属于专业实践活动,而前者属于实践与教学的结合,在考核体系中属于一门必修的课程,学生选择了相应的专业方向课程,就会有确保教学时数、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就教学改革的内容来说,课内实践教学目前有社区工作(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有相应的实验教学环节来确保实践教学)、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等课程。教学时数基本在周4左右,即确保每周有半天时间能够带着所学课程的知识和问题进入到相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在学校督导和机构督导的支持下,接触了解学习掌握专业方向课的基本内容,提升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技能。课内实践教学是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的结果。

开展课内实践教学主要有如下考虑:

1.弥补目前专业实习实践的不足。目前实践教学首要的问题是教学时数,时数不能保证则其他一切都是空谈,要保证教学时数,就需要有比较刚性化的教学安排和机制设置,课内实践教学是一种尝试。其次是实践教学的内容,专业见习、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实验教学、实践教学这五个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具体有何区别,不论在理论上如何说的清楚,在实践中可能都存在边界模糊的现实操作,因此,实践教学的内容如果不进行框定,恐怕就会沦为专业见习和社会实践的混同体,消弭了实践教学的专业性。再次,目前实践教学督导方面的空缺很大[7],主要是对督导的概念和内涵还没有建立统一认知,只是停留在带队和指导层面,课内专业实践可以确保理论课任课教师作为学校督导,相应的部门负责人作为机构督导,在身份划定上更进了一步,下一步可以继续细化督导的职责和内容。

2.与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相衔接

在实践教学的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阻力在于教学评价机制方面。传统的学院式专业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其他为辅,课程评价以“理论教学(上课)―知识考核(考试)”为主要方式,教学机制上主要也以上课任务量、修读学生人数、教改论文等评价教师,这些与实践教学的要求相去甚远,这就导致总体上教师由于“吃力不讨好”而不愿意开展实践教学。要衔接这两者,就需要在实践教学和传统教学机制之间做出改变,目前的做法是将实践教学基本纳入课程评价体系,然后探索如何使二者更好融合,激发教师对实践教学的兴趣和动力。

3.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实践

针对性在此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针对相应的课程,开设相应的课内实践教学,比如“矫正社会工作”,开设的实践教学就得去社区司法所观摩社区矫正、进入社区直接接触矫正工作等;其二,根据所学的进度,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即有计划地针对理论学习的进度、专业实践的要求制定不同的实践教学进度。

4.社会工作办学院地合作的机制创新

实践教学的微观逻辑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活动,宏观上则涉及社会工作办学的理念问题,即应该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与传统社会工作领域的接触,有针对性地发展与学校办学特色相关的社会工作专业方向课程,以及发展与特色方向课程向契合的实践教学基地。

5.为社会工作本土专业化提供经验支持和理论来源

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其实不仅仅是把一个专业介绍到本土来,而是要在本土开展一种专业化的服务分化,或者说从公共服务中发展出专业精神、专业理念、专业技术以及专业评价体系来。这种专业究竟从何而来?回答只有一个:那就是来自实践。课内实践教学在这一点上勾连了学院的“理念社工”和传统的“经验社工”,[8]将社会工作的理念带入实践基地进行检验和验证,将实践基地的具体情况带回课堂,同时学习实践基地的做法和理论并进行反思与修正,这两个过程融合所产生的东西就是西部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化与本土化的内核。

(二)如何开展课内实践教学

1.建立与特色方向有关的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实务部门和高校的专业教育的连接点,课内实践教学的此首要之义是应当建立与学校办学特色一致或相关的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西部地区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基地还处于粗放式建设阶段,从建设范围上来看,往往能够签协议接纳实习实践学生的就可以作为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在设置和规划上,建立与办学特色相关的实践教学基地,既是一种专业发展的选择,也会促成特色专业进一步与实务部门结合产生更为贴近实际和有效的教学成果。

2.开设与学校办学特色相关的课内实践教学课程

第二步在于如何设置课内实践教学课程。目前很多西部高校的社会工作教育还处于普适型培养阶段,虽然有了特色发展的理念,但落实效果并不显著,每个学校有自己的总体特色,也有其既定的师资构成,同时还有深嵌在教学过程中的思维传统,对于社会工作教育来说,以上因素会自然延伸至教学计划的制定与相关课程的开设上。课内实践教学总体上应该开设与该校社会工作专业办学特色相关的专业方向课程,比如政法类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就可以侧重司法社会工作或矫正社会工作来开展课内实践教学课程;师范类院校则可以开设学校社会工作课内实践教学课程等等。

3.实践教学基地与学校专业教育建立合作的长效机制

实践教学采用学校督导与机构督导相结合的“双督导制”。其问题在于不同机构或单位的评价方式不同,而作为实践教学又是从学校方面延伸出去的教学活动,因此应当以学校为主体,将专业实践教学与学校教育联系起来。可以采用聘用制,将实践教学基地的机构督导聘为学校的督导,使之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单位或机构员工,有单位或机构的相关工作要求,有作为学校的外聘督导,能够在教学环节上给予学生相应的督导。

4.严格设置和把控专业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课内实践教学是否能够有效开展,需要把学生带入实践教学基地,还需要设置和把控好专业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9]比如实践教学总体规划、各阶段时间节点及流程、督导规程、实践日志、实践教学考核、实践基地评估等等环节都需要进行细致设计,并且按照规范流程执行。

三、目前课内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反思

(一)学校方面

1.督导与教材缺乏

首先是师资问题,社会工作专业师资一直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短板,课内实践教学的师资则是短板中的短板。实践教学的师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督导的缺乏。一方面是督导数量的缺乏,目前西部地区受到此前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和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程度限制,社会工作专业师资大多刚刚从高校毕业,刚刚走上专业社工的教育岗位,才开始进入理论教学环节,能够从事实践教学督导工作的师资数量不充足;另一方面是督导的专业性欠缺,如果勉强配备了实践教学督导,由于受教育者并未受过系统的督导训练,甚至此前在自己的受教育阶段也没有安排此种实践教学环节,如何督导就成为一个空白的、有待开发和创新的领域。高校传统专业(诸如法学)的实践环节往往采用的是“带学徒”的方式进行专业督导,社会工作需要的督导方式在西部地区的社工实践基地内部尚未达成共识,此前的传统方式于是成为一种路径依赖。由于机构督导本身也缺乏理想中的社会工作专业性,所以目前在机构督导方面,也主要以各单位实际情况而定。教材建设的问题紧跟其后,课内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新尝试,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师资、教材等都需要做出重新调整和改进。目前的西部地区社会工作教育仍然主要偏重理论教学,体现在教材建设上就是没有实践类教材,社会工作教育从其服务地方社会的角度来说,在实践方面除了体现普适的专业性之外,应该体现一定的本地性和当地性,这对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2.教学机制欠缺

如前所述,高校的教学体制机制在实践教学开展方面存在一定的壁垒。开设课内实践教学就是为了在教学机制上改善这一障碍。从教学场域上来说,院校式的教学基本上发生在校园内教室内,教学资源、场地、条件都可以保证,同时教学监控与管理也可以正常进行,确保教学的规范性。实践教学则主要发生在实践基地,这对目前的教学机制来说有些鞭长莫及,院校式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的教学流程,而目前的课内实践教学则是参照这种模式建立的,二者之间存在融合与一致性问题。课内实践教学的基本逻辑是,学校督导带领学生进入实践基地开展专业实践,机构督导负责学生在实践基地的教学指导和专业问询,学生携带问题返校后再向学校督导反馈实践中的问题,由学校督导予以最终解答,并给出专业意见。目前教学机制上最显著的问题在于:课内实践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如何通过目前的教学评价机制来实现。

3.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课内实践教学在学生参与度上的问题可做两分:其一,比照此前的专业实习实践和社会实践,学生有了更多机会进入社会、了解相关机构或单位,对学生而言是一种专业上的“进入”,因此学生比较有积极性,这一点在实践教学的“机构探访”阶段体现尤为突出。其二,一旦进入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由于实践基地本身专业性的问题、需求摩擦问题,以及缺乏督导等问题,使得学生在后面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相当的懈怠,参与度不高,整体效果也随之降低。

(二)实践基地方面

1.实践基地本身的建设现状

课内实践教学需要选择与办学特色和培养方向相关的社会工作类机构作为实践教学基地,但从西部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现状来看,目前这还只是一种建构性需求。西部地区社会工作类机构偏少,新成立的机构更多地停留在“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概念层面,尚未达到“专业社会工作组织”的内涵要求上。实践基地的管理、运行模式不一,规范化、专业性建设还有待提升,政府购买服务过程中,强调的是实务和务实,主要以“做事”为主(行政方式),而非“以社会工作的方式提供服务”为主。因此可以说,虽然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政策已经惠及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但总体上社会工作的专业机构建设及分化还远没有达到可以承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需求的程度。传统的社会工作部门则专业性推进在西部地区还处在观望状态,实践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到的是“实际是什么样的”,而不是“专业应该是什么样的”。

2.实践基地与高校教育的需求摩擦

课内实践教学是从高校社会工作教育这个点上延伸出去的教学活动,从高校和实践基地来看,双方视角并不一致,高校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效果为基本需求,而实践基地要配合高校教学工作,就有自己的需求。具体来说,传统社会工作类部门,比如民政、司法、社区等,需求在于有学生和老师参加到自己的工作中来,能够“区校联建”、“院地合作”,做出相应的新政绩;新成立的社会服务组织的需求则在于既可以通过高校的社工专业学生来推动服务项目的完成,也可以通过高校的教育活动为本组织提供一些培训和宣传。实践教学过程中诸多需求上的摩擦使得课内实践教学也是一种外联式的合作教学活动,这样一来,专业性则体现在了资源整合和关系协调上,但回过头来看,这也成为一种社会工作的范例。

(三)反思与讨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

社会工作及社工教育界一直强调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和本土化,[10]其中最内核的是专业化,最关键的职业化,最终的要求是本土化。所以在探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之前是要回答“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化与分工的体现,意味着面向不特定有需要帮助的人的服务走向专门化和分工技术化。因此,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本身并不是专业知识和技巧的移植,而是专业理念、专业精神的参照,以此来推进中国社会服务的分化分工和专业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也因此不应当以“向外取经”为主而不观照当地的、本土的分化分工和专业发展。毋宁说,社会工作教育主要提供的是一种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向导,这一向导将舶来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当地社会实践相结合,最终旨在培养出具有本地化、当地化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呢?需要能够从实践教学中展开和践行社工理念,尝试社工技巧,验证社工专业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在实践中提炼和总结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的本土需求、本土特色和专业内核,最终为“未完成”的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提供新的内容。

基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规青年项目《西部地区社会工作职业化困境及推进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2YJC840029。甘肃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2014年教改项目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柳拯:《本土化:建构中国社会工作制度必由之路》[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版,第23页。

[2]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2011~2012)》[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2页。

[3]张省、王丽娟、孙长勇:《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社会工作》2008年第12期下。

[4]顾东辉:《“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解读》,《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24期。

[5]杨柳:《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本土化探讨》,《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年05期。

[6]高春凤:《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综述》,《社会工作》,2011年04期。

[7]陈诚惠:《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实习的问题及其对策》,《社会工作》2010年05期。

[8]任文启:《西部地区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中的五大问题》,《社会工作》2012年07期。

[9]刘爽、唐晓英、曾辉:《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大庆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总结第6篇

——管理系2006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管理工程系分团委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响应学院团委号召,帮助,引导青年学生进一步学习,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我系于今年七,八月份组织广大党,团员青年进行"大学生就业见习行动",社会调研活动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认真贯彻和实践了"三走进,三了解,三提高"口号(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厂矿企业;了解社情,了解民情,了解省情;提高党员思想意识,提高思想素质,提高实践能力).

在总结历年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系结合专业特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实践基地为依托,紧紧围绕"创''''三有一好'''',树公民典范"的活动主题,根据"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提出"争创''''三有一好'''',争做时代先锋,走有特色,有成效,有意义的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之路"的口号,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期间,我系广大学子坚持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发挥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折不挠的作风,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

一,活动简介

暑期期间,我系同学积极响应号召,纷纷参加学院,系开展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如学院的"三下乡"活动,我系的服务队等.还有大批同学留校或返乡进行各种形式的实践.我系今年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采取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结合,重点组队的形式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点上,有113名学生参加了系组织的社会实践,主要有党员服务队,南方物流实习队,调研队,新港队和邦众信息队.其中,男生62人,占总人数55%;女生51人,占总人数45%;学生党员30人,占总人数27%.特别强调的是,由15名学生党员组成的党员服务队,切实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与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党员在服务中践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实践中加深对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理解;我系的南方物流一,二队,调研队,新港队和邦众信息队分别为我系学生量身定制,充分突出专业特色.整个实践活动下来,共提交社会实践报告,心得体会及实践总结119篇,撰写工作日志和实践日记800多篇.面上,我系其他同学纷纷主动出击,进行了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工厂实习,乡镇调查,义工等,参加人数达1200多人,共计提交社会实践报告898篇.我系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收获颇多,再次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

活动特色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响应团中央"三走进,三了解,三提高"的号召而开展的教育活动.过去一个多月的社会实践,我们扎扎实实的开展着,也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今年我系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如下六个特色:

(一),以专业为特色,量身定制相关实践项目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系从实际出发,采取专业与实践队一一对应,实践队与专业一一结合的组队方式,充分考虑专业特色与学生专长.如我们的南方物流实习队,由物流专业学生组成,到物流公司提前见习,让学生提前应用相关物流软件设施,熟悉物流运作;我们的新港队由秘书,商务和物流专业学生组成,秘书专业学生主要负责行政助理,文档管理,办公日常事物处理等工作,商务专业学生主要配合网站建设信息管理等,物流专业学生主要配合社区管理,社区宣传等;我们的邦众信息队由商务,营销专业学生组成,主要进行网页策划,网页制作,网页调试和网页管理等;我们的党员服务队由物流,秘书和商务专业学生组成,百分之一百学生党员,主要实践内容有协助新港街道办进行"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宣传,开展"三走进三了解三提高"活动—走进街道社区,走进工厂企业,走进基层群众,了解市情,了解社情,了解民情,提高党员意识,提高思想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完成"城中村信息化扫描"的调研课题.

(二),实行专业老师和管理老师双重指导

实行专业老师和管理老师双重指导是我系社会实践的又一重要特色.每一支实践队我们都配备专业教研室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指导实践如物流教研室的缪兴锋老师指导南方物流一队,赵霞老师指导南方物流二队,黄巨龙老师指导调研队,曾洁雯老师指导邦众信息队,整个实践过程中,我们的专业老师谆谆教导学生分析,讲解,传授相关专业知识,及时为学生们在实习中进行难题答疑,让学生更好把专业知识应用与实际工作,再通过实践使专业知识得以升华,巩固.我们每个实践队都安排了相应的思想教育老师进行指导,主要负责我们生活管理方面的指导,如心态的调整,上下班的安全问题等等.

(三),实行社会实践课程化,优化课程体系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习,我系大胆改革创新,逐步探索,改进社会实践学分制,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课程.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有学校开出的实践证明,实践单位的实习证明与鉴定,经学校相关部门的审核合格后均可获得相应学分.实习期间,我们的专业老师定时为实践队同学授课,45分钟一节课,老师认真备课,同学认真听讲,深入思考,课堂上讨论气氛活跃.

(四),实践中进行理论讲座,实现理论实践互动

实践中,我们的同学白天进行专业实习,晚上及时总结,写报告.我们的南方物流实习一队,在南方物流公司,公司领导和工作人员为我们的队员提供了多次深入浅出的专业培训,如"食品生产企业物流流程简介","物流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和建设原则","谈判"等等.培训班上,我们的队员精神高度集中,视线不停地跟着老师转,生怕错过一次小环节.通过理论讲座,使我们实习队的同学更清晰更系统的接受与消化实践工作经验,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进行.

(五),与就业密切结合,逐步实现专业实习的常态化

在往年就业见习的基础上,我系加大步伐为同学联系专业见习基地,如我们的新港街道办实习,南方物流公司黄埔见习基地.整个实习过程中,我们的学生认真思考,勤恳劳作,把实际工作于专业理论知识相联系,从实际出发,在实习工作中找就业方向,到实际操作中去把握,争取就业.

(六),严密组织,强化管理,升华经验

此次社会实践得到了系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几次系务会议讨论之后最终确认实践原则,在此原则的基础上由系主任出面进行专业见习基地的联系如南方物流基地,新港街道办事处等.在系主任和专业教研室的共同努力下初步成立了六支社会实践队伍.

在此基础上对系内进行了广泛的动员,并严格要求报名队员如要求参与实习的大二同学拥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能吃苦耐劳,有勇于,善于克服困难的准备.商务班同学拥有计算机二级证书与助理电子商务师证;秘书班的同学要求熟悉礼仪,文档处理,办公系统操作,办公器材的使用熟练等特点.实习的同学在参加过程中,要服从安排,服从老师及队长的领导,不可半途而废.且每天要做好工作记录,工作总结,以及日记.在实践结束之后,我们将总结,记录进行整理,提炼,写成了社会实践报告,且我系及时召开了社会实践总结大会,让我们的知识,经验得以升华.通过紧张的招聘最终我们于7月8日晚上进行了培训,分团委书记从组织纪律,处事方式,成果汇报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细化和强调.

经过紧张的准备我系2005年暑期社会实践于7月11日早上在系部办公楼前进行了出征仪式,刘主任,李书记分别进行了讲话并叮嘱同学们要严肃对待,认真学习,仔细总结.

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暑期社会实践中,院系领导多次到实践基地看望实践的同学,如学院党委周书记亲临新港街办进行交流,刘主任,李书记分别到南方物流的黄埔基地,东莞基地进行了解.

各队在进行的过程中每天坚持日记,周记并及时总结和汇报,在结束后都进行了总结和实践报告的撰写,9月6日下午新港街实践队的总结大会在广州校区隆重举行,通过总结大家交流心得,互相学习,互相升华.

心得体会

(一),积累了生活阅历,积累了实践经验

通过开展广泛的多角度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对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经济文化的运行,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与见解.通过三下乡,专业见习等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深入社会,深入农村,切身体验我国农村现状,加深了阅历.在新港街道办,邦众信息公司,物流基地等企业公司实习,有很多事都要靠自己或整个团队去完成.实习,锻炼了我们的组织能力,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科学的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

(二),激发了专业情感,激发了学习热情

很多参加实习的大二学生都感慨万分:实习让我们更好地看清了目前就业形式的紧迫,明确了自己的就业方向,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知识的浅陋,在今后大三的日子里,我们要倍加珍惜时光,更加努力于我们的专业学习.确实,社会实践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动力,是一种信仰的升华.实践,让他们将社会与"象牙塔"生活相对照,从而找出自身的不足及需要改进之处,再而激发了学习热情.

(三),了解了市情,社情,民情

经过社会实践,学生走进了工厂,乡镇企业,街道社区,他们深入调查,综合分析.实践过程的一切,他们都看在眼里,想在心里,做在手里,切切实实地查市情,观社情,思民情.参与社会实践,同学们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市情,社情,民情有了进一步了解,在奉献社会服务基层的过程中,加强了思想修养,树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四),提高了党员的意识,提高了思想素质,提高了实践能力

大学生党员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在学生党员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具有重大意义.我系紧抓"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契机,结合专业特点,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重点组织了党员服务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的党员学生利用自身优势和特长开展了各类调研和服务活动,在实践中锤炼党性.实践证明,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了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社会实践,增强了我系学生对党的感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爱,激发他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

结语

回首过去几个月的辛酸,我系取得的成绩是骄人的,正如在我们的社会实践总结会上,周书记所说的:领导重视,计划周密,措施到位,效果良好.

好的成绩是值得肯定,但我们深知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及需要改进之处.展望未来,我们深感任重道远,我们会继续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坚定信念,以积极向上的实际行动,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系的专业优势和实际情况,不断地创造新的社会实践辉煌!

邦众信息队

商务专业15人

营销专业15人

营销渠道铺设

商务网站建设

物流一队

物流二队

物流专业30人

了解物流流程,熟悉物流程序,

新港调研队

秘书专业15人

物流专业5人

实践调研方法,掌握调研知识

新港一队

商务专业15人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总结第7篇

—,—管理系2006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管理工程系分团委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响应学院团委号召,帮助,引导青年学生进一步学习,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我系于今年七,八月份组织广大党,团员青年进行"大学生就业见习行动",社会调研活动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认真贯彻和实践了"三走进,三了解,三提高"口号(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厂矿企业;了解社情,了解民情,了解省情;提高党员思想意识,提高思想素质,提高实践能力).

在总结历年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系结合专业特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实践基地为依托,紧紧围绕"创''''三有一好'''',树公民典范"的活动主题,根据"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提出"争创''''三有一好'''',争做时代先锋,走有特色,有成效,有意义的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之路"的口号,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期间,我系广大学子坚持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发挥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折不挠的作风,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

一,活动简介

暑期期间,我系同学积极响应号召,纷纷参加学院,系开展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如学院的"三下乡"活动,我系的服务队等.还有大批同学留校或返乡进行各种形式的实践.我系今年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采取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结合,重点组队的形式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点上,有113名学生参加了系组织的社会实践,主要有党员服务队,南方物流实习队,调研队,新港队和邦众信息队.其中,男生62人,占总人数55%;女生51人,占总人数45%;学生党员30人,占总人数27%.特别强调的是,由15名学生党员组成的党员服务队,切实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与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党员在服务中践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实践中加深对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理解;我系的南方物流一,二队,调研队,新港队和邦众信息队分别为我系学生量身定制,充分突出专业特色.整个实践活动下来,共提交社会实践报告,心得体会及实践总结119篇,撰写工作日志和实践日记800多篇.面上,我系其他同学纷纷主动出击,进行了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工厂实习,乡镇调查,义工等,参加人数达1200多人,共计提交社会实践报告898篇.我系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收获颇多,再次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

活动特色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响应团中央"三走进,三了解,三提高"的号召而开展的教育活动.过去一个多月的社会实践,我们扎扎实实的开展着,也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今年我系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如下六个特色:

(一),以专业为特色,量身定制相关实践项目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系从实际出发,采取专业与实践队一一对应,实践队与专业一一结合的组队方式,充分考虑专业特色与学生专长.如我们的南方物流实习队,由物流专业学生组成,到物流公司提前见习,让学生提前应用相关物流软件设施,熟悉物流运作;我们的新港队由秘书,商务和物流专业学生组成,秘书专业学生主要负责行政助理,文档管理,办公日常事物处理等工作,商务专业学生主要配合网站建设信息管理等,物流专业学生主要配合社区管理,社区宣传等;我们的邦众信息队由商务,营销专业学生组成,主要进行网页策划,网页制作,网页调试和网页管理等;我们的党员服务队由物流,秘书和商务专业学生组成,百分之一百学生党员,主要实践内容有协助新港街道办进行"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宣传,开展"三走进三了解三提高"活动—走进街道社区,走进工厂企业,走进基层群众,了解市情,了解社情,了解民情,提高党员意识,提高思想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完成"城中村信息化扫描"的调研课题.

(二),实行专业老师和管理老师双重指导

实行专业老师和管理老师双重指导是我系社会实践的又一重要特色.每一支实践队我们都配备专业教研室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指导实践如物流教研室的缪兴锋老师指导南方物流一队,赵霞老师指导南方物流二队,黄巨龙老师指导调研队,曾洁雯老师指导邦众信息队,整个实践过程中,我们的专业老师谆谆教导学生分析,讲解,传授相关专业知识,及时为学生们在实习中进行难题答疑,让学生更好把专业知识应用与实际工作,再通过实践使专业知识得以升华,巩固.我们每个实践队都安排了相应的思想教育老师进行指导,主要负责我们生活管理方面的指导,如心态的调整,上下班的安全问题等等.

(三),实行社会实践课程化,优化课程体系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习,我系大胆改革创新,逐步探索,改进社会实践学分制,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课程.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有学校开出的实践证明,实践单位的实习证明与鉴定,经学校相关部门的审核合格后均可获得相应学分.实习期间,我们的专业老师定时为实践队同学授课,45分钟一节课,老师认真备课,同学认真听讲,深入思考,课堂上讨论气氛活跃.

(四),实践中进行理论讲座,实现理论实践互动

实践中,我们的同学白天进行专业实习,晚上及时总结,写报告.我们的南方物流实习一队,在南方物流公司,公司领导和工作人员为我们的队员提供了多次深入浅出的专业培训,如"食品生产企业物流流程简介","物流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和建设原则","谈判"等等.培训班上,我们的队员精神高度集中,视线不停地跟着老师转,生怕错过一次小环节.通过理论讲座,使我们实习队的同学更清晰更系统的接受与消化实践工作经验,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进行.

(五),与就业密切结合,逐步实现专业实习的常态化

在往年就业见习的基础上,我系加大步伐为同学联系专业见习基地,如我们的新港街道办实习,南方物流公司黄埔见习基地.整个实习过程中,我们的学生认真思考,勤恳劳作,把实际工作于专业理论知识相联系,从实际出发,在实习工作中找就业方向,到实际操作中去把握,争取就业.

(六),严密组织,强化管理,升华经验

此次社会实践得到了系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几次系务会议讨论之后最终确认实践原则,在此原则的基础上由系主任出面进行专业见习基地的联系如南方物流基地,新港街道办事处等.在系主任和专业教研室的共同努力下初步成立了六支社会实践队伍.

在此基础上对系内进行了广泛的动员,并严格要求报名队员如要求参与实习的大二同学拥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能吃苦耐劳,有勇于,善于克服困难的准备.商务班同学拥有计算机二级证书与助理电子商务师证;秘书班的同学要求熟悉礼仪,文档处理,办公系统操作,办公器材的使用熟练等特点.实习的同学在参加过程中,要服从安排,服从老师及队长的领导,不可半途而废.且每天要做好工作记录,工作总结,以及日记.在实践结束之后,我们将总结,记录进行整理,提炼,写成了社会实践报告,且我系及时召开了社会实践总结大会,让我们的知识,经验得以升华.通过紧张的招聘最终我们于7月8日晚上进行了培训,分团委书记从组织纪律,处事方式,成果汇报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细化和强调.

经过紧张的准备我系2005年暑期社会实践于7月11日早上在系部办公楼前进行了出征仪式,刘主任,李书记分别进行了讲话并叮嘱同学们要严肃对待,认真学习,仔细总结.

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暑期社会实践中,院系领导多次到实践基地看望实践的同学,如学院党委周书记亲临新港街办进行交流,刘主任,李书记分别到南方物流的黄埔基地,东莞基地进行了解.

各队在进行的过程中每天坚持日记,周记并及时总结和汇报,在结束后都进行了总结和实践报告的撰写,9月6日下午新港街实践队的总结大会在广州校区隆重举行,通过总结大家交流心得,互相学习,互相升华.

心得体会

(一),积累了生活阅历,积累了实践经验

通过开展广泛的多角度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对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经济文化的运行,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与见解.通过三下乡,专业见习等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深入社会,深入农村,切身体验我国农村现状,加深了阅历.在新港街道办,邦众信息公司,物流基地等企业公司实习,有很多事都要靠自己或整个团队去完成.实习,锻炼了我们的组织能力,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科学的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

(二),激发了专业情感,激发了学习热情

很多参加实习的大二学生都感慨万分:实习让我们更好地看清了目前就业形式的紧迫,明确了自己的就业方向,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知识的浅陋,在今后大三的日子里,我们要倍加珍惜时光,更加努力于我们的专业学习.确实,社会实践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动力,是一种信仰的升华.实践,让他们将社会与"象牙塔"生活相对照,从而找出自身的不足及需要改进之处,再而激发了学习热情.

(三),了解了市情,社情,民情

经过社会实践,学生走进了工厂,乡镇企业,街道社区,他们深入调查,综合分析.实践过程的一切,他们都看在眼里,想在心里,做在手里,切切实实地查市情,观社情,思民情.参与社会实践,同学们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市情,社情,民情有了进一步了解,在奉献社会服务基层的过程中,加强了思想修养,树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四),提高了党员的意识,提高了思想素质,提高了实践能力

大学生党员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在学生党员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具有重大意义.我系紧抓"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契机,结合专业特点,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重点组织了党员服务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的党员学生利用自身优势和特长开展了各类调研和服务活动,在实践中锤炼党性.实践证明,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了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社会实践,增强了我系学生对党的感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爱,激发他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

结语

回首过去几个月的辛酸,我系取得的成绩是骄人的,正如在我们的社会实践总结会上,周书记所说的:领导重视,计划周密,措施到位,效果良好.

好的成绩是值得肯定,但我们深知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及需要改进之处.展望未来,我们深感任重道远,我们会继续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坚定信念,以积极向上的实际行动,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系的专业优势和实际情况,不断地创造新的社会实践辉煌!

邦众信息队

商务专业15人

营销专业15人

营销渠道铺设

商务网站建设

物流一队

物流二队

物流专业30人

了解物流流程,熟悉物流程序,

新港调研队

秘书专业15人

物流专业5人

实践调研方法,掌握调研知识

新港一队

商务专业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