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健身调查报告(合集7篇)

时间:2023-03-08 15:33:02
健身调查报告

健身调查报告第1篇

在暑假来临之际,我们关注了几组校长生活的镜头,看看校长们的暑假生活存在哪些误区。更重要的是,这些误区背后反映了中小学校长们令人担忧的身心健康状况。

暑假里的校长们

镜头一:

万校长是某农村中学的校长,已经接近退休的年龄,在校长的岗位上干了十几年了。平常工作中他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可是最近几年一到过暑假的时候万校长的烦恼就来了。原来万校长刚接任校长的时候,雄心勃勃,决定要把学校建设成县城里中学的好学校。每个寒暑假他都不肯休息,去重点中学考察交流、申请教育经费、翻修校舍、更新教学设备、组织校长培训……所有的事情他都要亲历亲为,严格把关。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的教学质量上去了,万校长却累垮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很多疾病找上门来了,尤其是一到夏天,高温来临,闷热潮湿,万校长就感觉胸口像塞了一团棉花似的堵得难受,还经常会头晕脑胀,血压升高。最近几次过暑假,万校长再也没有精力操心学校事务了,只能小心翼翼地待在家里,和恼人的天气与疾病作斗争。

点评:万校长的经历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俗话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劳逸结合的方式才是适合现代人工作的好方法。校长们精力充沛、热心工作是好事,可是不能忘了给自己身体一个“放假”的机会,不能过度透支自己的精力。

镜头二:

张校长是某市区中学的校长,一到暑假,不用整日埋头工作,他反而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上班的时候,每天被各种事情缠住,虽然有压力,却有种充实感。在假期里张校长不用工作,自己也不知道该干些什么,渐渐地觉得非常空虚、茫然,脾气也开始变坏了,动不动就朝家人发火。本该是难得休息机会的暑假,却让张校长烦恼不已,好像患上了“恐夏症”。

点评:很多日常工作比较紧张的人都遇到过张校长情况,已经成为日常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工作忽然中断,会给人带来一种失掉重心的心理状态。我们应该做好心理准备,积极应对,主动调整,可以通过处理别的事项来转移注意力。

镜头三:

刘校长是个麻将爱好者,平常整日忙于工作,也要在教师面前以身作则,从来没有机会打麻将。暑假到了,刘校长开始不分白天黑夜的打起麻将来,吃饭、睡觉变得毫无规律。家人劝他注意身体,他却说平日哪有这么好的机会,再说现在是放假时间,打打麻将也是为了放松。

点评:适当的娱乐是可以的,但像刘校长这样沉溺于某项娱乐活动则是不足取的。放假本是为了给辛辛苦苦工作的老师、校长们一个放松与休养的机会,刘校长的做法不仅没有达到这一目的,反而使自己的身心更为疲劳。

校长们平常工作任务重,休息时间少,暑假时如果再不懂得合理安排生活,身心长时间处于疲劳或受损的状态而得不到休整,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健康状况的不断下降。我国中小学校长的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中小学校长身体健康状况调查

中国青年报社调查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小学校长健康状况如下图所示:

且这一结构呈逐年恶化趋势,90%以上的校长普遍存在身体状况欠佳的情况。其中,40岁以上的校长患一种慢性病的占80%以上,患两种慢性病的占70%以上,患三种以上病的占30%以上。患病者以颈椎病、腰椎病、咽喉疾病、高血压、胆囊炎、消化道疾病居多。

江苏某市对该市所属中小学校长进行了体检,共涉及52名校长,其中男校长42名,女校长10名。经统计,受调查的52位校长中,患身体疾病人数占31.5%,健康人数占20%,亚健康人数占48.5%。多数校长患有1种以上身体疾病,有不少校长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疾病,其中11种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四类疾病依次为:第一,消化系统疾病,患病率34.2%;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20.2%;排在第三位的是神经系统,患病率15.5%;第四是骨关节疾病,患病率15.3%。

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健康问题在校长中普遍存在。所谓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它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前状态,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均是从亚健康人群转入的。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校长们需要提高警惕,尽快摆脱亚健康的威胁。

另一方面,通过对校长多发疾病的类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慢性疾病、长期疲劳导致的疾病在其中占主导地位。这一事实反映了校长们的工作时间过长,身体某一器官或部分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得不到休整,久而久之,身体机能受损,留下了难以修复的问题。

中小学校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福建省心理学会的调查发现,近半数校长的心理健康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压力大,经常出现焦虑情绪、强迫症状 58.1%

在被调查的校长中,高达42.5%的校长常常感到疲劳,38.1%的校长处于烦躁和焦虑之中,33.8%的校长出现了失眠或睡眠状态不好的状况,30.6%的校长觉得不安。还有的校长出现了过敏、多疑、抑郁、精神不振等症状。因为情绪上的波动,38.4%的校长“有时会在工作中不自觉地流露出”,21.9%的校长“感觉到在工作中也很烦”。无疑,他们把这种情绪带入了工作。当校长感到自己情绪不良时,运动和睡觉成为校长舒缓的方式,各占比例53.7%、41.5%。但有23.8%的校长找不到宣泄的方式和方法,同时,3.6%的校长对药物产生了依赖关系。

校长身为领导者与管理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又在哪里呢?主要是巨大的工作压力。校长作为领导管理者,所承受的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是常人难以体会的。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校长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实行校长负责制后,随着校长权力、责任的增大,校长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从当前学校中的工作环境和校长们的普遍感受来看,容易给校长造成心理压力,导致心理挫折的因素,主要是客观存在的外在压力。

首先是来自于学校安全工作的压力。在以人为本,人权至上的今天,学校安全工作得到高度重视无可厚非。然而安全责任套在校长这个第一责任人的头上,校长所承受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有领导曾苦口婆心如是说:校长们一定要抓好安全,教育教学工作没抓好最多只挨批评,安全出了问题弄不好是要付法律责任的!其言亦善,其情感人。可是学校安全谁又能保证一点问题都不出呢?有校长说,我就什么事都不管,一心抓安全,也不可能考虑得十全十美,保证不出一点问题。

其次是来自于学校管理方面的压力。大部分校长都会面临工作上的困难,如经费紧张,创收无门,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部分教师金钱意识增强,奉献精神减弱。再加上当今学校面临着新课程改革,校长们也在头疼。既要认认真真实施素质教育,又要提高应试考分来体现教育质量,虽然在观念上已趋于统一,但在实践中,却也真实地存在着操作两难的尴尬情况。有些校长还面临人际关系上的障碍。如班子内部不够协调,意见不能统一,工作上不能很好地配合,甚而引起下级的不满、指责等。

还有是来自于家庭方面的心理压力。校长在学校既是领导者,也是管理者,其第一责任人的角色定位决定了他必须放弃在家庭里的一些角色:对长辈的尽孝,对子女的关爱,对爱人的安慰等,事事皆不能周全。可以这样说,一个好校长,对家庭永远是愧疚的。如果家庭成员不理解,不支持,就会导致家庭产生不和谐,甚至出现危机,从而给校长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最后是来自于社会方面的心理压力。安全出了问题,法律要制裁;工作出了纰漏,领导要批评;质量下降了,社会、家长要指责。就连学生在校外行为不规范了,他们也会打个电话给校长,首先是责问:你们学校是怎样教的学生?

健身调查报告第2篇

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一: 

由于自己是医学专业的,所以就没什么事对自己周围的人做个健康调查,当然了,只是某种观察,却并没有真正的做个数据统计和深入分析,只是把眼前的大学生健康状况做个非常不专业的调查简述,放在这里给大家看看而已吧:

就拿我们年段92人为例子吧:

发质:比较好的一头乌黑的头发的,22人,其余70人各自有不同程度的白发,除了一名白化病患者之外,都还正常。

面容:憔悴和蜡黄的并不是很多,但是很容易维持在15人左右,特别是包夜频繁的,一个个有时候特像死人面容,灰白色。

体态:肥胖的越来越多,92人中只有31人体态比较匀称,包括干巴猴一样的纯瘦子,其他的人都十分肥胖,尤其是女生。

步态:基本正常,除了练轻功的走路速度比较轻快之外,都比较蹒跚。

视力:基本都不正常,92人中84个戴眼镜的,还包括弱视,散光,青光眼。

听力:有64人耳背,这个是因为他们长期用耳机听MP3以及电脑耳机的影响,无论是耳朵的结构还是脑部的听力反射区,都出了问题。还有手机辐射,对于他们的听力和脑袋的反应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四,六级考试的时候,很多人都听不清楚。

嗅觉:女生普遍比男生的要好,因为男生都喜欢吸烟,学医的也没例外,所以咽炎,鼻炎的很正常,一般情况下嗅觉都不太灵敏,而且有的人痰很多。

味觉:这个对于医学院的学生很重要,结果还是有很多人,无论男女都喜欢肥甘厚味,所以一般情况下味觉也都颇有迟钝,特别是爱吃麻辣烫的人,味觉就更不好,因为舌头上的味蕾已经基本被损坏殆尽。

触觉:很多人的手都不太好使,养尊处优习惯了,除了上网打字,或者写字的时候还是比较好使的。

其余还有:男生大部分都有肾虚反应,晚上怕冷,周身冰凉,这是因为包夜过甚而引起的阴不内敛阳气外泄导致,一般都在吃金贵肾气丸。而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却很多都在吃六味地黄丸。足见肾虚人群之多。

性取向:绝大多数正常的学医的男女生都知道自己的性别,所以比较正常,在例句学校中却不是很相同,特别是艺术系,男的基本长发,并且戴耳环,甚至鼻环,女的很多都是短发,而且非声乐的其余音乐艺术类,都是街舞类的打扮。有很多都打扮的特中性,不男不女。当然了,时代潮流

性生理周期,这个嘛,属于机密,不能乱说。

频率:有钱的人,长的帅的,漂亮的,基本可以天天,或者隔比较短的时间,而那些找不到对象的只好,所以经常在学校里出现很精神萎靡的学生,除了包夜过甚的肾虚患者,就是这类太多的肾虚患者了。一般面色蜡黄或者灰白,总之很不好。

以上为大学生健康状况的非专业简单报考,请各位观看一下,止增笑耳

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二: 

 关注自我,从健康开始大学生饮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

大学时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掌握一定的营养知识,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促进生长发育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当代大学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要我们必须有健康的体魄,具备热血青年的朝气蓬勃,才能成为国家栋梁,那么,关注自我,关注健康就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

于是,为了解大学生在饮食营养方面的情况,我们对我校在读生进行一次题为护理营养健康的抽样调查,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1194份,有效率为100%,调查普及各个院部,能够真实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饮食健康方面的情况。据调查统计如下:

(一)营养的摄取

据统计,在校生对一些营养食物的摄取状况如下:

种类 每日 偶尔无规律 几乎不吃或喝

牛奶 25.4% 53.2% 22.4%

鸡蛋 48.3% 47.4% 4.3%

水果 37.2% 58.2% 4.6%

其实,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一个水果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的合理搭配,但从表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营养还没有形成合理的搭配意识。一杯牛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不无道理,对于它的营养价值,95.4%的同学表示了解其含有优质蛋白和丰富的钙等元素,但每日规律性饮用牛奶的人却不到一半,原因何在?据统计显示,主要原因是消费水平的制约,近一半的同学认为每天喝牛奶的支出在生活费用中回占去很大比例,故只作为一种营养品偶尔补充一下而已。对于水果、鸡蛋,调查中看出这两种营养丰富而价格低廉的食品较受重视,但是2/5左右的人没有形成一个生活规律,只是想起来才吃。

另外,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的重要的营养素之一,但调查表明大家对每天所需的饮水量并不清楚,只有27.9%的被调查者认为日饮水量应在1000ml以上。其实,人要保证每天新陈代谢的正常需要,维持体内水分出入量平衡日饮水量应在1000ml-1300ml之间才为合理。水能够促进物质代谢,调节体温,并有作用,是生命之源,不可忽视。

(二)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对在校生的早餐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校区 每日按时吃 从不吃 吃,但无规律

南区 61.8% 6.6% 30.7%

东区 75.6% 1.5% 22.9%

西区 90.3% 0.8% 8.9%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专业的人对饮食重视程度不尽相同。南区和东区在这个问题上比较接近,而西区学生则较为重视早餐,这与西区医学专业为主不无关系,且据调查得知: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大多是起床晚来不及,而这种无规律的生活习惯势必会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早晨起床之后,及时补充营养是一天中脑力、体力恢复的重要保证,尤其对于学生,不吃早餐将直接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滞后,所以早餐要吃好是不无道理的。

(三)健康知识的学习

在校生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调查显示如下:

对饮食健康知识讲座的态度很必要 83.1%

无所谓 5.4%

完全没有必要 11.5%

对报刊、书籍关于健康知识的态度很重视 24.1%

稍浏览 68.2%

不关心 7.7%

从这一项调查中可以看出:健康知识的完善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健康,但只有83.1%的人意识到健康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只有24.1%`的人愿意去认真学习这方面知识,大多数人只是被动地去涉猎而已。但随着生活水平和知识层次的提高,人们将对健康问题也越来越重视。

健身调查报告第3篇

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一: 

由于自己是医学专业的,所以就没什么事对自己周围的人做个健康调查,当然了,只是某种观察,却并没有真正的做个数据统计和深入分析,只是把眼前的大学生健康状况做个非常不专业的调查简述,放在这里给大家看看而已吧:

就拿我们年段92人为例子吧:

发质:比较好的一头乌黑的头发的,22人,其余70人各自有不同程度的白发,除了一名白化病患者之外,都还正常。

面容:憔悴和蜡黄的并不是很多,但是很容易维持在15人左右,特别是包夜频繁的,一个个有时候特像死人面容,灰白色。

体态:肥胖的越来越多,92人中只有31人体态比较匀称,包括干巴猴一样的纯瘦子,其他的人都十分肥胖,尤其是女生。

步态:基本正常,除了练轻功的走路速度比较轻快之外,都比较蹒跚。

视力:基本都不正常,92人中84个戴眼镜的,还包括弱视,散光,青光眼。

听力:有64人耳背,这个是因为他们长期用耳机听MP3以及电脑耳机的影响,无论是耳朵的结构还是脑部的听力反射区,都出了问题。还有手机辐射,对于他们的听力和脑袋的反应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四,六级考试的时候,很多人都听不清楚。

嗅觉:女生普遍比男生的要好,因为男生都喜欢吸烟,学医的也没例外,所以咽炎,鼻炎的很正常,一般情况下嗅觉都不太灵敏,而且有的人痰很多。

味觉:这个对于医学院的学生很重要,结果还是有很多人,无论男女都喜欢肥甘厚味,所以一般情况下味觉也都颇有迟钝,特别是爱吃麻辣烫的人,味觉就更不好,因为舌头上的味蕾已经基本被损坏殆尽。

触觉:很多人的手都不太好使,养尊处优习惯了,除了上网打字,或者写字的时候还是比较好使的。

其余还有:男生大部分都有肾虚反应,晚上怕冷,周身冰凉,这是因为包夜过甚而引起的阴不内敛阳气外泄导致,一般都在吃金贵肾气丸。而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却很多都在吃六味地黄丸。足见肾虚人群之多。

性取向:绝大多数正常的学医的男女生都知道自己的性别,所以比较正常,在例句学校中却不是很相同,特别是艺术系,男的基本长发,并且戴耳环,甚至鼻环,女的很多都是短发,而且非声乐的其余音乐艺术类,都是街舞类的打扮。有很多都打扮的特中性,不男不女。当然了,时代潮流

性生理周期,这个嘛,属于机密,不能乱说。

性爱频率:有钱的人,长的帅的,漂亮的,基本可以天天,或者隔比较短的时间,而那些找不到对象的只好自慰,所以经常在学校里出现很精神萎靡的学生,除了包夜过甚的肾虚患者,就是这类自慰太多的肾虚患者了。一般面色蜡黄或者灰白,总之很不好。

以上为大学生健康状况的非专业简单报考,请各位观看一下,止增笑耳

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二: 

 关注自我,从健康开始大学生饮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

大学时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掌握一定的营养知识,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促进生长发育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当代大学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要我们必须有健康的体魄,具备热血青年的朝气蓬勃,才能成为国家栋梁,那么,关注自我,关注健康就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

于是,为了解大学生在饮食营养方面的情况,我们对我校在读生进行一次题为护理营养健康的抽样调查,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1194份,有效率为100%,调查普及各个院部,能够真实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饮食健康方面的情况。据调查统计如下:

(一)营养的摄取

据统计,在校生对一些营养食物的摄取状况如下:

种类 每日 偶尔无规律 几乎不吃或喝

牛奶 25.4% 53.2% 22.4%

鸡蛋 48.3% 47.4% 4.3%

水果 37.2% 58.2% 4.6%

其实,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一个水果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的合理搭配,但从表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营养还没有形成合理的搭配意识。一杯牛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不无道理,对于它的营养价值,95.4%的同学表示了解其含有优质蛋白和丰富的钙等元素,但每日规律性饮用牛奶的人却不到一半,原因何在?据统计显示,主要原因是消费水平的制约,近一半的同学认为每天喝牛奶的支出在生活费用中回占去很大比例,故只作为一种营养品偶尔补充一下而已。对于水果、鸡蛋,调查中看出这两种营养丰富而价格低廉的食品较受重视,但是2/5左右的人没有形成一个生活规律,只是想起来才吃。

另外,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的重要的营养素之一,但调查表明大家对每天所需的饮水量并不清楚,只有27.9%的被调查者认为日饮水量应在1000ml以上。其实,人要保证每天新陈代谢的正常需要,维持体内水分出入量平衡日饮水量应在1000ml-1300ml之间才为合理。水能够促进物质代谢,调节体温,并有润滑作用,是生命之源,不可忽视。

(二)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对在校生的早餐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校区 每日按时吃 从不吃 吃,但无规律

南区 61.8% 6.6% 30.7%

东区 75.6% 1.5% 22.9%

西区 90.3% 0.8% 8.9%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专业的人对饮食重视程度不尽相同。南区和东区在这个问题上比较接近,而西区学生则较为重视早餐,这与西区医学专业为主不无关系,且据调查得知: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大多是起床晚来不及,而这种无规律的生活习惯势必会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早晨起床之后,及时补充营养是一天中脑力、体力恢复的重要保证,尤其对于学生,不吃早餐将直接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滞后,所以早餐要吃好是不无道理的。

(三)健康知识的学习

在校生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调查显示如下:

对饮食健康知识讲座的态度很必要 83.1%

无所谓 5.4%

完全没有必要 11.5%

对报刊、书籍关于健康知识的态度很重视 24.1%

稍浏览 68.2%

不关心 7.7%

从这一项调查中可以看出:健康知识的完善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健康,但只有83.1%的人意识到健康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只有24.1%`的人愿意去认真学习这方面知识,大多数人只是被动地去涉猎而已。但随着生活水平和知识层次的提高,人们将对健康问题也越来越重视。

健身调查报告第4篇

关键词:涪陵健身;现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2-85 -03

在我国,体育健身市场的整体规模还比较小,体育资源分布不均,一方面不能满足社会不同人群的体育健康需求,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体育资源闲置浪费和管理不善的现象。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身体素质却没有上升,特别是面对我国各类人群健康状况普遍低于国外同年龄段人群的严峻现实,人们对健身的需求不能得到合理满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涪陵区人口分布,对不同年龄阶段、文化水平、职业类型、消费水平的人群进行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问卷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区分不同类型的人群;第二部分是健身现状调查;第三部分是健身需求调查。

问卷共设62个问题,随机共发放600份,采用网上填写和纸质两种形式。共回收570份,网上问卷302份,纸质问卷268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547份。

2.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

根据涪陵城乡结构分布,抽样调查了李渡和涪陵主城地区。对公共健身资源和市场健身房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时针对不同人群代表进行了健身访谈。

二、涪陵健身现状

(一)人们健身频率较低

自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涪陵区人民对健身的认识逐步得到加深,健康意识逐渐加强,健身锻炼次数逐渐增加,身体状况逐渐改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随着健身方式呈现多样化,健身活动已逐渐成为一种潮流,许多人把体育健身活动看成是改善生活的方式,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这是可喜的一件事。但从统计数据看,每周锻炼不超过一次的比率是57%,两次及以上占比率是43%。也就是说大多数人是不锻炼或者缺乏锻炼的,达到全民健身还存在差距;而每周锻炼次数超过四次以上的人只有13%的比率,人们对健身的习惯性较差。同时运动结构相对不合理,即运动年龄主要集中在青少年,成年、中年和老年人相对较少,导致运动的间断性强以及全民缺乏健身。

(二)各年龄段的人群对健身的需求不同

伴随涪陵经济的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日趋成熟。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质量逐渐改善,各年龄段健身需求呈现多样化。调查发现,少年健身主要集中在校内运动和培训课程,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舞蹈等;青年人健身集中于户外运动和强身运动,如篮球、足球、网球、游泳、骑行等;中年人主要喜好休闲运动,如羽毛球、跑步、游泳、健美操等;而老年人的健身喜好主要是保健运动,如广场舞、爬山、气功、太极等。说明不同年龄的人群对健身价值取向与消费兴趣存在明显差异。

(三)健身参与动机呈多样性

动机,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在作为动词时则多称作“激励”,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从调查数据中可知,人们健身的主要动机是增强体质、减肥、健美形体以及休闲娱乐,自身爱好、康复训练、交友等占少部分。说明大部分人是了解健身的作用,也正是这些动机会促使人们去健身。但是也有部分人动机不够明确,对健身认识片面单一化,认为健身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以至于动机不足缺乏健身,使健身的动机太弱不能突显其重要性:例如青年群体大部分人在空闲时间会选择看电视、玩游戏、去娱乐场所玩而不会选择健身,而大部分中年人和老年人更是对健身需求认识不足,参与动机不强。

(四)健身运动参与者人数与文化水平成正相关

从健身参与者来说,健身参与者的文化水平与健身次数成正相关。初中以下文凭的人群每周健身的有55人,从不健身的有78人;高中或中大专文凭的人群每周健身的人数有117人,从不健身的有69人;本科以上文凭的人群每周健身的有168人,从不健身的有60人。说明文化程度越高者,每周健身次数越多;文化程度越低者,每周健身次数越少。因为初中以下文凭的人群健身意识薄弱,对健身认识不明确,以至于缺乏健身意识;高中及以上文凭的人群对健身的认识较好,运动频率较大。受教育程度越高,人们对体育健身的认识越清晰,体育锻炼的价值观愈牢固,体育健身主动性愈高。

(五)健身资源供给较少

健身资源是健身的前提,健身依赖健身资源的拥有。全区拥有体育场8个,体育馆3个,游泳池(馆)29个,健身广场22个,健身登记步道9个,市场盈利健身中心18所。全区人口116.67万人,体育场地面积205.35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2平方米;相比上海的人均体育场地2.6平方米,涪陵人均享用健身资源是不够的。另外,大部分公共健身资源如体育馆、体育场、游泳池等对人民的开放使用率低,导致人们健身场地资源有限。

三、分析制约涪陵健身行业发展的因素

(一)全民健身意识薄弱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良好的健身意识促进健身的发展。目前涪陵人均受教育年限10.1年,相当于初中水平。人们受教育程度低,健身意识薄弱,健身价值观不牢固。全区有高等教育3所,中等专业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6所,而全区人口116.67万人,人口比例远远大于教育资源比例。教育资源的薄弱,势必导致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健身意识的落后,健身行业发展的迟缓。所以中老年人健身意识更是薄弱,尤其是农民对健身认识还停留在体育健身比赛活动中,缺乏主动参与健身活动的意识。

(二)居民收入水平低,阻碍全民健身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全民健身活动的基础”。一个地区的健身行业必须依赖相应的物质基础,就如经济实力决定上层建筑。2014年涪陵政府的年度统计报告中,农业人口68.21万人,非农业人口48.46 万人。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49元,人均工资性收入16019元;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63元,人均工资性收入3012元。全年农村低收入人口8.81万人。然而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相比较涪陵人均收入低于全国人均收入水平,说明涪陵经济水平落后全国整体水平。而全民健身的发展依赖于全民健身的投入,这些投入主要由政府公共部门和市场对其资金、人力、物力、时间、信息等方面的投入。涪陵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总收入较低,可支配资金有限,对健身资源投入少,阻碍全民健身。

(三)市场商业型健身俱乐部经营模式不合理

调查发现,涪陵的市场健身资源主要为商业型健身俱乐部。从经营项目看,单一项目经营者居多,即单一健身健美俱乐部占多数;综合性项目其次,即除提供健身、健美项目服务外,还提供康复理疗、按摩、健身咨询、美容、健身器材等服务。经营项目的单一化,导致经营场馆的利用率低、缺乏竞争优势。总体而言,场馆利用率不高,尤其是健身器材的利用率较低,不少场地器材经常处于闲置状态。经营模式主要是会员制(准会员制):会员制的收费方式是优惠制,即采用年卡、季卡、月卡,年卡800~2400 元,季卡450~750 元,月卡130~450 元;其他为散客方式:按照每次健身收费,消费不固定。价格的制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合理的价格促进消费。此外,健身俱乐部规模小,缺乏有品牌的连锁店,而且缺乏规划管理。实地考察发现,仅在兴华中路附近圈190m内,竟然开办了启航健身、涪陵博健武术健身俱乐部和涪陵区老年人健身大学三个俱乐部。按照“有效经营半径”的原理,显然布局是不合理的。

(四)公共健身资源管理模式缺失

公共健身资源占较大比例的是社会福利性质的俱乐部,即社区公共健身资源、公共娱乐场地健身资源、集团内部健身资源,这些健身资源属于非盈利、公共性性质。社会公共领域的健身资源供给是多样性的,但资源的管理缺乏合理性。通常社区健身设备设施是体委和开发商赠送的,往往配置单一、规模场地小、后期维护管理无人担责;公共娱乐场地健身设备属于政府提供,健身空间大,健身项目多,但损坏程度大,辐射范围小,体育馆、体育场、游泳馆等健身场所的开放度、使用率低,闲置浪费多;集团内部健身资源属于部分集体健身场所,健身项目丰富,健身环境好,健身设备质量高,管理维修较好,但排他性强,闲置浪费大,使用率低。

四、建议

(一)加大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健身意识

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宣传健身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宣传正确的健身理念,树立正确的健身观;构建网络社交平台,促进人们健身学习和交流;打造天天健身的氛围,提高健身的主动性。

(二)传播大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文化,提高大众参与积极性

根据涪陵的生活习俗和传统,加强健身运动项目的组织力度,充分发挥本地地域的人文优势,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项目。积极引进和举办大型赛事,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推动体育运动走进千家万户;推广各年龄段人群的流行运动,例如广场舞、瑜伽术、跑步等项目的推广,使更多人参与大众健身。此外,规范健身活动,设立专业化健身指导中心,正确引导人们健身。

(三)政府着力加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基层体育设施利用,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增强居委会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坚持“属地管理、齐抓共管、条块结合、落实基层的原则”开展社区体育工作;设置专门的机构管理公共体育健身资源,杜绝公共健身资源的无管理维护现象;合理规划公共健身资源的分布,满足大众需求。完善经营管理模式,采取高效便捷、节约环保、公益性健身经营模式。

(四)扩大公共健身资源的投入,缓解现有健身资源的空间压力

政府不是唯一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者,在资金短缺情况,可以运用多种招商引资的方式来增加公共健身资源的投入,例如BOT模式、特许经营权转让、TOT模式等方式;响应群众健身需求的多样化,增加健身、娱乐、休闲的体育场地的投入;为群众提供免费、优质的健身场地,提高群众健身质量。

(五)政府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推动全区体育事业新发展

正确引导市场健身资源建设,促进健身行业的发展。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加强对市场健身行业的监督管理,扶持健身产业,采取减税、减租、补助等优惠政策,鼓励其发展,保护健身市场,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公平竞争的环境。

(六)市场健身行业发挥其内在活力,转变经营模式

合理定位,满足消费需求,转变单一性经营模式为综合性;培养专业健身人才,促进健身指导的专业化;加大健身设施、器材的投入,合理满足供求关系;拓展健身项目,满足大众需求的多样化;设定合理消费价格,激发不同层次人群的消费潜能;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品牌效应,提高竞争力;加强创新,开创独具特色的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施芳芳.健身娱乐市场的特点与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2(4).

[2]重庆市涪陵区统计局.《重庆市涪陵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

健身调查报告第5篇

【关键词】身心健康;农村中学生;问卷调查1调查方法

(1)调查方式:以学生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

(2)调查对象:马山县马山中学学生。

(3)调查内容:包括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挫折适应问题等三大方面。

2调查情况

根据调查问卷相关统计如下表:

(1)学习问题:

排名 原因 百分比1 自已对学习不感兴趣 63.3%2 父母老师给的压力太大而厌学 58.9%3 自已基础本来就差,学习方法不对 45.6%4 与老师同学关系不融洽 38.6%5 学习基础差,听不懂,想学而不能为力 31.9%6 学习自觉性不够,缺乏恒心、毅力,沉迷于网络,无明确目标 30.6%(2)人际关系问题:

排名 原因 百分比1 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产生的对抗心理 70.2%2 教师的认识偏差等情况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 62.1%3 教师对学生缺乏尊重,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心理遭到严重创伤 52.9%4 教师当众罚站和找家长 50.0%5 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 31.5%6 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

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 28.6%7 家庭氛围不融洽 5.8%(3)挫折适应问题:

排名 原因 百分比1 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产生对抗心里 79.3%2 与同学、老师、父母之间的沟通还存在障碍 65.8%3 目前还没有能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对未来很迷茫 55.4%5 日常生活中没有找到合适的情绪宣泄渠道 41.2%3调查结果分析

高中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难于应付挫折,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在被调查的1000名学生中,部分存在着心理卫生问题。我们可以把以上表现归类为以下问题。

3.1学习类问题: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高中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以为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高中生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大60%”。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以上问题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结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学校教育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在现行的中等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现象,绝大部分是普通中学,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前途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性表现出教学内容过难,“据人民教育出版社调查,80%的高中生学习理科教材有困难”。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许多教育家都强调指出,过难的教材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厌学出现了,焦虑产生了。另外,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

3.2人际关系问题也是高中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识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重,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的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抑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高中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高中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高中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不和父母对高中生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等,还常常使得他们对学校作业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因为家庭是不幸的一切所在。

3.3挫折适应问题:高中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高中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4做好心理指导应注意的问题与建议

4.1对高中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其实际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4.2设立悄悄话热线信箱。实践证明,热线信箱十分有利于与高中生进行交谈,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去害羞的忧虑,而且高中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箱组织得更为严密。这样可以使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4.3设立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由于学生们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咨询服务室的建立也就势在必行。高中生们已开始从拘束、害羞地进门到落落大方自然地进行心理咨询;从以试探性的心情谈话到充分倾吐心中之烦闷。时代的发展显示出,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不仅仅是个别高中生的要求,而是一种时代的趋势了。

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咨询老师要信任理解学生。同时遵循聆听、保密、疏导、交友性原则。这样就能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信任关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双方的情感与心理方面得以充分交流,如此才能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有些情况下要进行心理治疗,因此心理咨询老师要有意识地和苦于心理问题的同学建立起关心、尊重、了解和指导的关系,并依据问题的需要使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方法,减轻或消除学生的不适应的心理现象及行为,培养适应习惯,促进心理的健全发展。

4.4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进行心理宣传。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

5小结

以上就是这次对农村高中部分学生心理调查报告的介绍,通过这份调查报告,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高中生的压力。作为老师和家长要注意关心孩子学习的同时,多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能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健身调查报告第6篇

伦敦奥运会如期闭幕,中国代表团取得了境外最好成绩,但是在光鲜成绩的背后,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如中国代表团团长刘鹏所说:“中国已然成为了体育大国,但是还不是体育强国。”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生活、学习、工作的物质基础。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体质健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学校教育应该要把学生的体格和人格塑造成型,从内到外、从身到心都要让学生走上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对于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至今仍然是教育研究中一个被忽视的领域。本文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问题,以期对读者有所感触。

学生体质健康不容乐观

教育部自2002年开始,在14个省市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每两年对我国学生健康状况进行一次监测。前不久,自1985年以来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共同组织的第6次全国多民族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活动落下帷幕,此次调研涉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个民族,995所学校,348495人。检测项目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等4个方面的24项指标。

根据教育部网站最近公布的第6次全国多民族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全国学生在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的同时,其身体健康发展状况令人担忧。

1.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

肥胖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纯性肥胖,主要原因为摄食量过多超过自身代谢需要,“以静代动”即好静不好动缺乏运动的不良生活方式引起;另一种是继发性肥胖,因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或代谢性疾病引起。儿童青少年学生以单纯性肥胖为主,这种单纯性肥胖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而且过度肥胖又可能导致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专家预测,肥胖将成为21世纪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已经从2005年的14.1%上升到2010年的20.3%,上升了6.2%。小学生的肥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生在五、六年级肥胖检出率达到最高峰,女生在初一达到高峰。在高中阶段,城区和郊区男生肥胖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7 22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33%、5.64%、7.83%、3.78%,比2005年分别增加1.94、0.63、2.76、1.15个百分点,其中10 12岁城市男生肥胖率已达15.97%。从事学生体质研究的专家毛振明说,现在学生的体质可以用硬、软、笨来概括。硬,即关节硬;软,即肌肉软;笨,即长期不活动造成的动作不协调。

2.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

视力状况已不知不觉成为困扰当今中小学生的一大难题。时至今日,眼镜族成了中学生群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小小年纪就要架上一副厚重的眼镜已成为不少同学的负担。近视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近视可以引发多种眼科疾病,如弱视、散光等,如不严加控制,后果不堪想象。

调查结果显示,各学段学生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小学生三成,初中生六成,高中生接近八成,大学生八成视力不良,有些城市和地区甚至更加严重。拿上海市作为一个例子,2005年上海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小学生为42.5%,初中生为73.9%,高中生为81.1%,比全国平均指标分别高出10、15和5个百分点。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低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增长明显:7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2.17%、36.43%、24.12%、26.95%,比2005年分别增加8.7l、8.76、10.56、10.32个百分点。

3.部分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降

体质是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身体素质指标包括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状况及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体质的好坏直接会影响涉及到人体的形态发育、生理机能、运动能力和心理状况及对社会(包括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等方面,体质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健康的物质基础。

对18多万名7 22岁城乡男女学生进行的监测结果显示,与2005年相比,我国学生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下降,除反映速度素质的50米跑成绩略有提高外,其余各方面素质自2000年以来呈下降趋势。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水平,反映腰腹肌力量的仰卧起坐水平,以及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这三项监测结果与2005年相比,都只有个别组别略有上升,绝大部分组别呈现不同幅度的下降趋势。

4.身心健康相互影响

健身调查报告第7篇

近几年,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压力明显增大,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校园稳定。接连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大学生的心里健康已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种现象已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

我们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话题为主题,利用网络、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我们身边的同学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面对着崭新的生活,无论是在生活上、学习上还是情感上,很多人都曾有过一段迷茫的时期。而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悲剧报道也日益增多,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同龄人的调查,总结出大家目前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提出宝贵的意见,向身边的同学宣传关注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帮助身边的同学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健康快乐地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涯,并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步入大学校园,所有一切都是新的,学习任务、人际交往及竞争压力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大学生独立地面对和处理,因此也必然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心理上、思想上的困惑,如:紧张,焦虑,恐惧,孤独,抑郁等,严重的不适应会造成心理障碍。这些心理现象的产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具体的压力有哪些呢?经济学系实践部对我系06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并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对部分同学进行了调查问卷,并对其中发现的问题,加以思考和研究。

二 调查方法或工具

主要是问卷调查,通过实地调查方面进行实施。

心理健康调查问卷问题分析

(1)您认为您目前所在的大学与高中的整体氛围相差很大吗?

a.特别大 b.很大 c.差不多 d.无差别

分析:12%的同学认为相差的氛围特别大,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48%的同学认为相差很大,主要实在学习氛围和生活习惯上,大学的学习相对轻松而且老师也不会总是督促学习,大学都是住宿生活而很多人都是到了大学才离开家开始住在学校,这一方面很多人表示一开始真的很不习惯。40%的同学认为差不多,虽然大学与高中相比是一个崭新的环境,但他们表示自己很快就适应了这样的生活。0%的同学认为无差别。

(2)您对目前的大学生活适应状况如何?

a.很好 b.还可以 c.较差 d.差

分析:调查显示15% 的同学认为对大学生活状况适应状况很好,而25%的同学对大学生活适应状况感觉较差,绝大部分的同学乐观的认为适应状况还可以。这说明大部分同学(60%)生活态度非常乐观他们懂得调节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然而小部分同学则值得注意,他们对生活中的事情处理的不是很乐观,由于他们思想太重,压力太大,所以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和鼓励。

(3)您认为压力在您的学习生活中对你的影响怎样?

a. 正面影响,学习的动力 b.没影响 c. 有点影响,影响情绪 d.负面影响,无心学习

分析:有58%的同学认为压力是一种正面影响是他们学习的动力,这表明这些同学面对压力是有着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们化压力为动力为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32%的同学认为有点影响,但并不严重,这样说明他们也能够逐渐地找到处理压力的方法而不是受挫沮丧,10%的同学认为压力是负面影响,会导致他们无心学习,这说明他们的心理素质还不是很好。

(4)当您出现学习效率底下的情况时,您会觉得心烦气躁吗?

a.经常会 b.偶尔会 c.很少会 d.不会

分析:调查表明有63%的同学认为偶尔会,20%的同学认为很少会,7%的同学认为不会,这表明绝大多数同学能够乐观地处理自己的学习问题,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而10%的同学表示他们经常会觉得心烦气躁,他们需要加强锻炼。

(5)您认为宿舍是否有利于您的学习?

a.非常有利 b.比较有利 c.一般 d.比较不利 e.非常不利

分析:从调查中发现没有同学认为宿舍非常有利于他们的学习,25%的同学认为比较有利,32%的同学认为一般,而38%的同学认为比较不利,5%的同学认为非常不利。这说明大多数同学还是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的,但宿舍的学习氛围不是很好,所以大多数同学表示他们还是倾向于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学习。

(6)您是否对学校或者教学质量产生过不满心理?

a.经常有 .b.偶尔有 c. 很少有 d. 没有 e.未考虑过

分析:调查发现15%的同学经常有不满心理,说明他们时常在思考自己,反省自己,但又从未去试图改变现状,改变自己,有50%的同学偶尔会产生不满心理,说明大多数同学是乐观的,只是学习任务和不幸偶尔让他们心烦,只有20%的同学很少会出现不满心理,13%的同学从未不满,5%同学从未考虑过这一问题,这说明他们的心理素质非常好。

(7)您与同学相处的状况是否让你感到压力?

a.经常会 b.偶尔会 c.根本不会

分析:从调查中发现有12%的同学经常会有压力,说明他们非常重视同学之间的友谊,但出于某些客观原因使他们对自己的友谊表示不满,有60%的同学偶尔会存在压力,这说明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心理素质是很好的,而28%的同学则认为根本不存在,说明他们在交际上都是很乐观,总体来说同学们的交际交友都没有什么大的障碍。

(8)遇到压力你会最先向谁求助?

a.家人 b.知心朋友 c.专业人士

分析:据调查有42%的同学遇到困难会找家长,说明他们的依赖心理还是很强的,缺乏独立思考生活的能力,有58%的同学认为找知心朋友更好,这类同学适应性比较强,自我生活能力比较强,他们不想让父母担心最先想到的是知心朋友。

(9)您赞成大学生谈恋爱吗?

a.赞成 b.不赞成 c.有时好就可以谈了 d.完全没有必要

分析:有33%的同学赞成谈恋爱,他们觉得不管以后能不能走在一起,都会给自己留下美好的回忆,62%的同学认为有时好就可以谈了,这说明这部分同学会根据自身的条件状况来决定谈与不谈,而5%的同学认为大学生的任务仍然是学习,应该把学习放在首位,而且大学生的经济来源都是父母,谈恋爱需要花费,也会浪费学习的时间,影响学习。

(10)您失恋后会伤心吗?

a.不会 b.会 c.看情况 d.无所谓或一点都不伤心

分析:对大学生失恋问题,13%的同学不会,5%的同学认为无所谓或一点不伤心,谈恋爱只是在找异性朋友,失恋也许是对方的不足,或者是自己的缺点,而42%的同学认为会伤心,毕竟双方都是真心的最后如果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在一起还是很难过的,40%的同学认为要看情况 三、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情绪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为大学与高中的整体氛围差距很大;

2、所就读的学校与自己心中理想的学校有很大差距;

3、校纪校规对生活和学习起到了约束作用;

4、学习生活中的压力会影响情绪的波动;

5、上大学后,最大的挫折是学习成绩不理想;

6、大多数学生热衷勤工俭学

7、宿舍中基本没有大问题;

8、当宿舍出现问题时会用委婉的态度来处理;

9、少数同学在与人交往方面会存有戒心;

10、在日常生活中,舍友指出其自身错误时,愿意立即改正,并道歉;

11、恋爱的动机是打发无聊的时光;

12、在课堂不活跃,与身边的同学不熟,却与舍友有很多话题;

13、很少同学在意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14、业余时间主要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如上网或打游戏;

15、出现心理问题,主要向信任的朋友倾诉。

四、调查分析

大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高中阶段的学习基本靠老师的讲解,而升入大学以后往往老师讲得很少。自觉、自立、自主、创新是大学学习的方法。

2、人际交往是一种艺术,下面的几种做法可助你成功:树立伟大形象,保持亲密有间,宽松友善待人,流露真诚笑,主动大度处世,努力善解人意。

3、大学是一个充满青春气息、朝气盈然的地方。从学生自身的发展角度看,大学阶段正好是一个人的身心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思想、价值观、人生观发展成型的时期。正确的引导对一个人的成长具奠定性作用。

4、良好的心理策略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自由的大学氛围中,能否有所收获,并非取决于校园的美丑,或师资的良莠,而是在于个人主观意识能否与环境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做到自我管理、监督,最终成学成才。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

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1、客观方面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2、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二是失望与失宠感。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三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

四是畏首畏尾。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五 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1、生活的适应。原来在中学读书,离家不远课上完了放学就可回家,生活都由父母包办,可以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现在不同了,不能每天回家,要住学生公寓,起床、吃饭、睡觉、个人卫生,一切都要自己来管。

2、学习的适应。大多数的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大学的学习,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认为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中学读书学习比较被动。大学可不是这样,要主动学习,得自己把握,老师讲课只是一种引导,一种启示,要根据这种引导,这种启示去阅读参考书、去思考,这样就要自己学会安排学习计划,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的时间。

3、人际交往的适应。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能够适应与他人交往,也有一些学生不能够适应。人际交往无非是与两种人交往,一种是熟悉的人,一种是不熟悉的人,与熟悉的人交往,因为彼此了解,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刚进大学,同学是新的,老师是新的,大家都不熟悉。这样,就有一个了解、融合、相互适应的过程。每个人适应环境所需的时间各不相同。

六 解决方法

(一)开展相关心理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

校方应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引导同学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心理问题的出现很可能是由于同学们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不够,心理教育一方面可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观念,另一方面也可以纠正大家过去的错误观念,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走出心理阴影,沐浴阳光。

(二)积极参加活动,保持良好心态

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并不快乐,其实快乐隐藏在生活中的许多角落里。保持良好的心态,首先需要相信:快乐是自己寻找的。自我暗示也是一种有效方法。时刻相信自己是快乐的,就能在无意中将阴霾无限缩小直至消失。积极的参加社会活动,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将自己的不快乐与快乐都学会与身边的人分享,困难时寻求朋友的帮助,失落时寻求朋友的安慰,在这样的氛围中自己也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快乐,进而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降低压力,促进良性竞争

现代的大学生虽然还没有步入社会,但是沉重的压力却已经在他们身边蔓延开来,就业压力,各种各样的竞争压力,来自父母老师的压力等等,这么多的压力往往压得许多人透不过气来。因此,一方面学生应学会自我调整,学会怎样把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动力,另一方面,学校与家庭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鼓励,而不是一味地施加压力。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过多的压力压垮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七 结语 大学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满载梦想与希望的园地,大学也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这里我们不断积累,在这里我们不断成长,在这里我们不断感悟,所以我们应当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正视一切困难,坚定自己的决心与信心,只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大学生活的美好,感受大学生活的多姿多彩,为自己的未来插上飞翔的翅膀。

在这次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受益颇多,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是这十天里的经历却是一分宝贵的财富。

十天里锻炼的是我们的能力。在实地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小困难,例如遇到有些同学的不配合,成员之间的意见分歧等等,但是我们都认真耐心地去解决这些小困难。我们总是带着诚恳的微笑去与每一位接受我们调查的同学进

行交流,我们总是心平气和地进行小组讨论,我们总是积极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这十天我深刻地意识到与人交流沟通的重要性,沟通是人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平台,沟通也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了解的重要工具,沟通更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磨合的润滑剂。与朋友的沟通,与陌生人的沟通,与老师的沟通,面对不同的对象,需要的是不同的沟通方式,但无论怎么样,真诚的心平静的态度都是或不可缺的金钥匙。这十天我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力量,团队合作不仅仅体现在学校体现在班级里,它还是我们步入社会的一个重要考验。作为小组的小组长,我担负着使组员默契配合的重要责任,团队里既要体现团队合作的精神,也要发挥每一位组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