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健身市场调查报告(合集7篇)

时间:2023-03-01 16:31:25
健身市场调查报告

健身市场调查报告第1篇

关键词 渤海早报 纸质媒介 阅读体验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为研究方法,以天津市四十七中、体育局、天津师范大学的部分学生以及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渤海早报自身分析

2.1.2媒体定位分析

区域定位:鲜明的环渤海特色的区域性主流媒体

受众定位:中青年为目标读者,社会各界人士和大众家庭

2.1.2受众群体分析

《渤海早报》的读者定位是以社会各个领域中的中青年为目标读者,社会各界人士和大众家庭。《渤海早报》对读者的定位实行的差异化战略。通过CTR调查的数据显示,《渤海早报》的读者在天津报纸当中是人均收入最高的,家庭平均收入水平最高的,也是读者平均学历最高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25―40岁的中高层白领是购买渤海早报的主力军通过单位订购的方式来阅读渤海早报,因此印证了渤海早报受众群体的收入以及学历水平是最高的。

有图可见,在25―40岁的人群对渤海早报的关注度最高,这一年龄阶段的人群大部分属于上班族大部分公司都有相应的报纸订购服务。40―60岁以及60岁以上的购买者多数属于退休离职人员,这一类人群并不依赖于网络,获取新闻更多的途径是来自于电视和报刊。25岁以下的购买者基本上属于大学生更多人获取询问的途径来自手机和网络。

2.1.3客户群体分析

《渤海早报》是一份时事性报纸,针对中高层次者,因此所刊登的广告有以下几种类型:

商场活动信息:针对生活水平较高的民众,他们有丰富的物质条件,购买力大,商场购买商品符合他们的购买习惯和购买水平。

医院以及药厂企业:针对中老年的医疗保健广告,生活层次比较高的老年人对于身体健康的关注度更大。

招聘信息:针对中青年学生以及白领,为这一类人人群求职或者跳槽提供讯息。

旅游信息&健身会馆:针对生活水平较高的民众,多数白领青年都以此方式来放松消遣。

家具装饰广告信息:针对步入职场的中高层次人群,在有一定物质基础的条件下,他们多为购房主力军,因此,家具装饰则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1.3适合投放种类分析

地产广告、美容美体广告、相亲交友信息、休闲娱乐故事、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如今市场环境下,男性购买者远大于女性,因此在广告投放种类上,应多投放男性比较关注的广告,例如健身广告。从受众对各版块的关注程度上看,除了新闻事实信息,对于健康、娱乐的关注度也很大,因此医疗健康广告也很值得投放。

2.2渤海早报市场环境分析

受电脑、手机网络影响,人们对新闻消息的吸收不再仅停留在纸质媒介上,人们通过网络途径便可知晓天下大小事。纸质媒介在媒介行业中的地位日趋受到打击与排挤。

在天津本地的同为报纸媒介的《今晚报》、《每日新报》、《天津日报》。而《渤海早报》相对来说受众面儿比较窄。

购买报纸的人群在25―40岁居多,由于购买人数逐渐减少,报刊亭相对从前销量骤减。

2.3渤海早报竞争对手分析

(1) 《今晚报》的要闻版;(2)《每日新报》;(3)自身优势:通过调差发现对环渤海地区的改革发展感兴趣”,人数达51.3%。这表明,在国家大力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读者对环渤海区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渤海早报》每天用较大篇幅传递人们希望了解的环渤海信息,这种鲜明特色成为报纸的一大亮点。因此我们要发展我们的特色开辟更广阔的市场培养新的牢固的购买群。而且要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媒体资源方式。

2.3渤海早报发行量

下表是我小组对西青区、南开区、北辰区、和平区部分报刊亭所做的市场调查,繁华地段进报分数均为10份左右。得到以下结论:单独购买份数只有1900份,与官方最高发行量有很大差距。同时可见,报纸媒介前程堪忧。

单独购买:5/8X506X10=1900份(不包括公司订购、家庭订购、订奶送报等)

11年最高日发行量:300000份 天津市发行量第二大、上午发行量最大。

3结论与建议

渤海早报新闻及时、新闻准确、拥有电子网络版、鲜明的环渤海特色。但是,

关注度低,受众面不如 今晚报、每日新报。随时有可能失去时效性、受众的购买时段比较短。

参考文献

[1] 吴飞.新闻主义专业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构建与消解[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 郑保卫,陈绚.传媒人对有偿新闻的看法[J].新闻记者,2004(5).

健身市场调查报告第2篇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and regula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in Beijing by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concept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as well as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Methods: This study use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Excel to collate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Result: There is no uniform regulation for health care products in Beijing, the supervision is muddledness, the consumers' rights are damaged. Conclusion: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health care products should be made as soon as possible in Beijing, and the regulatory body should be cleard to make the health care products on the right track as soon as possible.

关键词:保健用品;现状;监管

Key words: health care product;current situation;supervise

中图分类号:F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9-0251-04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保健用品需求的迅速增长,各种保健用品应运而生、充斥市场,北京市保健用品发展尤为迅猛。但保健用品市场良莠不齐、云龙混杂的严重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目前国家及北京市对保健用品没有明文法律规定,部门之间监管权限尚不明确,北京市医药市场上各类保健用品大行其道,监管情况不容乐观。

北京市保健用品的生产缺乏规范、专门、有针对性的法律监管。现阶段北京市保健用品的法律监管存在很大的漏洞,使一些不良厂商非法生产,谋取非法利益。为保障公民健康权利和规范市场治理,需要系统规范保健用品生产、监管等法律法规,统一明确保健用品法定概念、分类、宣传方式、注册标准等。

1 保健用品的概念剖析

1.1 地方性法规对保健用品的定义

陕西、贵州、吉林、黑龙江等各省保健用品管理办法对保健用品的定义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性。陕西省2010年出台的保健用品管理办法中对保健用品的定义是:外用的、调节人体机能、增进健康和有益养生保健等特定保健功效;贵州省2010年管理办法中对保健用品定义为如下界定: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皮肤表面,不以预防和治理疾病为目的,具有日常保健、促进康复功能;吉林省2011年对保健用品定义如下:不以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具有调节人体功能、日常保健、促进健康的功能;黑龙江1999年对保健用品概念定义为: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具有特定保健功能。

目前国家及北京市没有明确的保健用品定义,各省保健用品管理办法中给出的定义具有笼统性,不具备代表性。因此北京市需要明确对保健用品的概念进行界定,这样也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

1.2 相关文献著作对保健用品的定义

金银龙在《保健用品定义和分类方法初探》一文将保健用品定义为,指社会某特定个人或人群借助于一种特有的形态、质地或所释放的能量,可无病防病,可在受损的组织、器官乃至机体痊愈后使生理功能得以调节或增强,达到提高机体素质,延缓衰老的有形物品[1]。

刘建书的《保健用品研究指南》一书中提出,保健用品是该类用品既有治疗作用,又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作用,是指一种使受用者本人达到预防疾病、防止老衰、减轻病痛、恢复功能以保持和促进身心健康的用品[2]。

韩良峰等在《保健用品的发展管理与“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一文中提到,保健用品应符合一般生活用品的基本要求,供消费者个人使用并且无须医务人员的参与和指导,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对人体无毒,有助于增进人体健康[3]。

1.3 定义归纳

通过文献的总结及实地调研,本研究认为保健用品是指:通过个体以非食用方式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调节人体机能、增进健康,不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外用物品。例如贴剂、膏剂、擦剂、喷剂、熏剂、洗剂等。

2 国内外保健用品用品现状

2.1 国外保健用品现状

在国外没有“保健用品”这一名词,与之相关的产品大抵分为保健食品和其它保健用品这二大类,而实际上这两大类无论是在学科门类划分还是产业门类划分中都没有成为正式门类。

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的保健食品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并且迅速发展。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的保健食品市场,保健食品的种类早在1988年就已达到2000余种,销售总额也超过72亿美元。日本的保健食品从1980年起以每年50亿日元的增长速度发展,到1989年形成 6500亿日元的市场规模。法国政府采取优惠的课税津贴制度来鼓励保健食品的研发。而且法国作为拥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化妆品的大国也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专门研发美容食品,其发展前景广阔[4]。

2.2 国内保健用品现状

由于目前国家法律对保健用品没有明文规定,也没有统一的审理机构,加之部门之间监管权限不明确,现在医药市场上各类保健用品大行其道。保健用品既非药品也非医疗器械,其审批与注册应有别于药品和食品。所以,保健用品应当使用其独有的“健用”类批准文号,而药品则使用规定的“国药准字号”。但是,对于此方面国家并无统一规定与标准。药监部门只对药品和医疗器械具有执法权,对保健用品则无权管理[5]。卫生监督部门因“无法可依”而无法及时对保健用品进行监管及处理。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选择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药店、保健品专营店、商场等为调查点,以保健用品为调查对象,选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进行调研。

调查40家单位,其中药店25家,保健品专营店10家,商场5家。调查了共计300种保健用品,并在40家单位里对100名消费者进行了调研。

3.1 调查对象对保健用品的认知情况

在此次调查中发现,56%的被调查消费者认为对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医疗器械等的概念认知清楚。在对这56%消费者的进一步访谈调查中发现,超半数的消费者不能准确的区分保健用品、保健食品与医疗器械。可见消费者并不能真正知晓保健用品的概念。

3.2 调查对象了解保健用品的途径

此次调研发现(见表1),消费者通过广告了解进而购买保健用品的占比最高,达45%,说明广告宣传对保健用品销售环节影响非常大;其次是朋友介绍和医生推荐,分别占比高达28%和21%,说明保健用品自身的效果和质量影响其销售量,有效果的保健用品才会获得推荐与介绍。

3.3 保健用品需求的一般情况

根据前文中对保健用品的定义对保健用品的界定、功能等做出分类。

根据调研发现(见表2),保健用品的作用途径主要是经皮肤(51.7%),其次是通过除了皮肤、呼吸道以及口腔的其他方式(19.7%),经呼吸道以及口的方式各占比为16.7%与12.0%。可以看出,北京市消费人群对经皮肤作用机体的保健用品需求最大。与此同时,保健用品的作用方式也各异。其中占比重最高的是直接接触类产品,占比53.3%。其次,穿戴盖枕占比重为31.7%,也相对较多。改善环境以及其他方式为其他作用方式,共占比15%。可以看出,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保健用品,占比最大,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对于北京市保健用品作用人群的情况调查中(见表3),发现作用人群占比最高的为男女各人群通用组,占比超过60%,其次为老年组,占比为16.7%。各年龄层对保健用品均有需求,尤为老年人对保健用品的需求较大。

就北京市保健用品保健部位和保健功能情况(表4)来看,保健部位主要是全身和四肢,占比达66.7%,其次是作用于口腔、性器官、脏器、眼睛及其他。保健功能主要是保健的功能及调节机体的功能,占比高达66.3%。保健用品的其他功能有改善生活质量、、微循环及视力的等。

3.4 保健用品的安全性评价情况

在调查的300种保健用品中(见表5),有卫生检验报告的为47种,占总数的15.67%,没有卫生检验报告的为217种,占72.33%,不需要卫生检验报告的保健用品为36种,占比12%;保健用品中有安全性检验报告的为19种,占比6.33%;没有安全性检验报告的产品为248种,占比82.67%,不需要安全性检验报告的为11种,占比为11%。北京市保健用品中没有卫生检验报告及安全性检验报告的产品占比高达72.33%及82.67%。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北京市保健用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其状况令人担忧。

3.5 保健用品的审批情况

按照研究中的分类,在调查中发现北京市保健用品的批准文号有:医械字、健字、卫字、消字、药准字、医字、卫妆字、卫监健字等。其中医械字占比最高为45%(见表6)。根据调研发现目前北京市市场上流通的保健用品不是根据统一的标准使用统一的批准文号,而是乱用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等批准文号,在保健用品审批过程中的检测标准简单宽松,折射出北京市保健用品审批管理过程混乱,没有统一标准。

4 讨论

4.1 保健用品监管存在问题

4.1.1 缺少保健用品的法律法规

根据调研发现,到目前为止北京市尚未颁布保健用品卫生管理法规,并且未授权明确、具体的部门行使监管职权。虽然有些部门审批了一些产品,但对整个市场而言,有批无管、无人监督、无人管理,保健用品的监管处于严重的失控状态[4]。

现阶段,应当借鉴已有地方保健用品法规的地区,形成地方性成文规定。与此同时,需将地方性法规不断完善与推广,最终形成国家层面上的法律政策,并且严格执行。

4.1.2 保健用品的监管主体不明确

保健用品的监管主体模糊不清[5]。保健用品不同于保健食品、药品及医疗器械,因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保健用品并无监管权限。但是保健用品从注册审批到到生产销售的每一程序中都应有明确的监管主体[1],从而保证保健用品的安全可靠性。

4.1.3 保健用品广告缺乏管制

保健用品的广告缺乏卫计委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的审核与监督。经调研发现广告宣传有利于促进保健用品销售,被调查的45%的消费者因为广告宣传而购买保健用品,且发现目前保健用品的宣传上存在夸大其词,弄虚作假的现象。部分保健用品的生产及销售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对产品的疗效进行夸大、模糊宣传、误导消费者进行消费。

综上可看出,北京市保健用品的监管情况不容乐观。在此种现状下,北京市政府以及卫生监管部门应当提高重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根本上改善保健用品市场的情况。

4.2 对策及建议

4.2.1 制定及完善保健用品法律法规

目前国家尚无保健用品的管理法规,并且对保健用品的界定也尚不明确,在全国范围内,保健用品的管理较为混乱[6]。鉴于此情况,国家应提高重视,尽快制定保健用品相关法规,确定保健用品的卫生监督管理机构、审批部门和程序,使保健用品尽快进入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轨道,让保健用品真正为消费者起到保健作用[7]。

在北京市保健用品的市场需求下,保健用品的产业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更应出台一部专门针对保健用品市场的专门性法律法规,为北京市保健用品的生产、销售、流通保驾护航,为消费者的安全以及合法权利提供保证。

4.2.2 对保健用品的注册审批实行统一标准

必须对保健用品的注册审批(例如保健用品的审批权限、申报条件及统一的批文)实行统一的标准。严格实行行政许可制度,明确审批权限,依法对注册产品进行审查,通过才可颁发许可证或执照。根据北京市现实情况参照具体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申报条件及产品批准文号制度,对保健用品进行规范化治理;并要进一步加强保健用的卫生鉴定方法,规范化保健用品的卫生标准、安全性及功效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

4.2.3 明确保健用品的监管主体

因保健用品的特殊性,在保健用品的生产、销售、流通环节要严格明确监管主体,做好保健用品的监管控制工作。生产企业必须经过行政许可,依法取得生产的批准文书。北京市卫生计生委行政审批办公室负责对北京市的保健用品进行审批。保健用品的生产过程,各项指标需按照市卫计委给出的标准进行生产。卫生、工商等部门负责定期对保健用品进行监督及检查。区、县的卫生、工商等部门应负责对保健用品的销售、流通环节进行日常监督及检查[8]。

4.2.4 规范保健用品的宣传方式

针对保健用品夸大宣传的现象需规范宣传,完善保健用品广告的监管机制,加大对虚假违法广告的处罚力度。根据保健用品的特殊性同时参照《广告法》等法律中的相关规定制定行之有效的针对保健用品的法律法规。明确指出保健用品广告审核,监查主体,制定保健用品广告设计、制作、标准,以及对违法违规广告的处罚规定[1]。

5 结论

通过此次研究发现,北京市现无保健用品的明确定义,消费者对于保健用品的认知存在误区。保健用品市场情况混乱,监管主体不明确。在此情况下,不仅保健用品行业停滞不前,消费者的权益也受到了侵害。

保健用品行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北京市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健康以及生活水平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保健用品的无序发展是制约其平稳发展的重要问题,只有加强立法、加大监管、明确定义、统一标准、规范宣传,才能促进北京市保健用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银龙.保健用品定义和分类方法初探[J].中国卫生监督,1997,4(1):2.

[2]刘建书,李雪梅.保健用品研究指南[M].陕西:西安出版社,2002:2-3.

[3]韩良峰,祝刚,等.保健用品的发展、管理与“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J].河南预防医学,1994:283-284.

[4]李涛.法国保健品和功能食品市场潜力巨大[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8.

[5]刘玉璐.吉林省保健用品立法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

[6]李凤霞,李莉,张绍勇,等.山东省保健用品卫生问题及管理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1(17):496.

[7]陈几香.我国保健品广告规范化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

[8]王辉.保健用品有批无管亟待治理[J].首都医药,2010(3):11.

健身市场调查报告第3篇

一、工作方法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执法人员在执行《食品安全法》的工作中要把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安全作为重点对象,对可能发生的餐饮服务安全事故进行分析、预测,并有针对性地加强餐饮安全监督与知识指导、食品安全法制教育工作,防范重大餐饮服务安全事故的发生。当接到突发餐饮服务安全事故报告时,按照餐饮服务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要求及时做好本职工作。

(2)属地管理,条块结合。根据餐饮服务安全事故发生地,按照日常工作划片分工,由分管执法人员直接负责餐饮服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开展执法与控制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及时调动工作人力积极给予协助和支持,确保对突发餐饮服务安全事故事故的有效控制和快速处置。

(3)统一领导,科学控制。在XX市应急办公室的直接领导下,及时对突发餐饮服务安全事故进行现场应急控制;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餐饮服务安全事故作出的《食物中毒流行病学报告》为科学支撑,根据《食品安全法》办理好突发餐饮服务安全事故案件。

(4)反应迅速,报告及时。突发餐饮服务安全事故时,执法人员到场反应迅速,处理得当,正确指导餐饮服务安全事故单位采取病人就医救治和现场控制措施,及时报告、通报工作情况,与其他部门通力合作,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

二、工作内容:

1、执法人员按照管辖范围,联合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两个月内对XX市学校食堂、幼儿园食堂及周边餐饮经营单位进行专项调查,建立健全工作本底档案。

2、分类监管,全面整治。对已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加强执法管理,落实责任;对未ban证但经限期整改能基本达到发证条件的给予ban证,规范管理;对无条件ban证的动员企业转行,对经法制教育无效的违法经营者,则积极与工商部门配合,依法予以取缔。

3、配合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学校流行性疾病防控等安全工作。对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内容进行检查,包括组织与制度、学生晨检与因病缺课登记、疫情报告、预防保健措施、健康教育等制度措施的执行情况,并跟踪落实,确保不发生食源性疾病与传染性疾病流行。

4、要求学校开展学生体检、学生健康监护、学生饮用水供给、学校教学卫生、生活环境条件、设施等方面工作,依法加强学校有关饮食安全监督。

三、应急预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应急预案。

1、应急领导小组

成立XX市餐饮服务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贯彻落实XX市应急指挥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办公室和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单位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对XX市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各项指令,负责专项工作领导与案卷审报工作。

组长:XXX

组员:XXXXXXXXXXXXXXX

2、应急队伍及职责

XX市全体餐饮服务执法人员为应急队伍成员:按照《食品安全法》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负责XX市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及时有效地控制餐饮安全事故,防止蔓延扩大;及时开展餐饮安全事故调查与违法行为的查处;对餐饮安全事故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报告、立卷;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执法人员分工管辖责任:

一组:XXX(组长)XXXXXXXXXXXXXXX(组员)分管XX市东北片区(含XXXXXXXXXXXXXXX街道)

二组:XXX(组长)XXXXXXXXXXXXXXX(组员)分管XX市东中片区(含XXXXXXXXXXXXXXX街道)

三组:XXX(组长)XXXXXXXXXXXXXXX(组员)分管XX市东南片区(含XXXXXXXXXXXXXXX街道)

四组:XXX(组长)XXXXXXXXXXXXXXX(组员)分管XX市西南片区(含XXXXXXXXXXXXXXX街道)

五组:XXX(组长)XXXXXXXXXXXXXXX(组员)分管XX市西北片区(含XXXXXXXXXXXXXXX街道)

3、突发事件的确认和分类分级

本文“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学生等群体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生活饮用水污染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群体健康的事件。

(1)、突发事件的确认

当突发事件发生,立即组织调查人员到现场调查核实。对食物中毒、水污染中毒、环境中毒等未被认定的突发事件进行初步确认。

必要时,经区专家咨询评估小组的科学分析与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种类和级别。

(2)、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

依据食品安全等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其分为四级。

1、特别重大安全事故(I级)

2、重大安全事故(II级)

3、较大安全事故(III级)

4、一般安全事故(IV级)

4、应急处理

(1)、接到报告

执法人员要认真填写事故报告登记表,并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情况,应急处理小分队接到通知,必须30分钟内赶赴现场。

(2)、出发前准备

夜间及节假日: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应当马上向领导报告情况,根据领导指示,通知相关人员、携带事故处理相关文书及器材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及监督检查工作;同时上报XX市食品安全委会,协同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到现场采样。

工作日期间:接到报告者应当认真记录报告内容,及时报告领导,通知相关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及监督工作;同时上报上报XX市食品安全委会,协同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到现场采样。责任应急处理的执法人员携带相关文书及器材快速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及检查工作。

(3)、现场监督检查

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和调查取证;对可疑食物、被污染的食品和物品采取临时行政控制;积极参与病人的抢救、治疗、转运;监督检查、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落实;制作现场检查笔录,调查笔录,责令改正通知书、监督意见书等文书,依法依规对

违法行为的单位或个人做出行政处罚。

(4)、分析和报告

调查人员在调查结束后24小时内,汇总调查相关资料报专项领导小组审核并上报。

(5)、后勤保障

领导小组负责落实调查处理经费与调配车辆、必需物品支持。

健身市场调查报告第4篇

[关键词] 广告市场 市场调查业

市场调查起源于美国,是指对与营销决策相关的数据进行计划、收集和分析,并把结果向营销管理者沟通的过程,是一种通过信息将消费者、顾客和公众与营销者连接起来的职能。广告市场调查则是指伴随着广告活动所进行的一切市场调查活动。随着我国广告业的不断发展,广告市场调查业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但是由于市场调查本身的一些局限以及市场调查业的总体依存环境的不成熟,导致这一行业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这一行业发展的关键。

一、我国广告市场调查业的现状探析

1.广告市场调查的局限性。市场调查在营销中地位非常重要,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市场调查本身就存在犯错误的风险。市场调查的结果也难免有误差,这种误差可能是来自于探究者自身,也可能来自于调查员,还可能是来自于被访者。其次,市场调查的作用是为营销提供参考的信息,并不能代表决策。那种期望市场调查的结果会告诉企业怎样办是不现实的。企业首先应该对市场调查的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估,做出基本的判断。那么在我国的广告行业市场调查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存在,导致市场调查的局限性尤为突出,广告业主不能结合自身的现状,最终不能做出真正的营销决策,从而也使广告市场调查业出现不景气的状况。

2.国内广告市场调查的发展状况。国内的市场调查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90年代以来,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纷纷成立了从事专门的广告市场调查的机构,据中国市场研究学会(CM―RA)预测,国内目前现有广告调查公司数百家,年营业额达亿元人民币。从这一数据与全球其他国家的专业市场调查业需求相比还是显得微不足道。按照欧洲民意和市场研究协会(ESOMAR)每一年对全球调查业的统计,在近几年中,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市场调查业的需求(按用于市场调查研究的花费计算)在逐年稳步增加,平均年增长率为8%。

国内虽然广告调查公司虽然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实际上规模较大、运转情况较好的只不过20家左右,这里面大多数都是国外知名的调查公司在中国的独资和合资公司,或者是与国外调查机构有密切合作的调查公司,以及以国外客户、国内的合资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调查公司。而以主要服务国内客户的调查公司经营比较艰难,从目前的态势来看,虽然我国的市场调查的发展潜力很大,但是调查业的发展仍还处于一个非常艰难的启动阶段。

3.广告市场调查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市场调查在营销环节中的重要性虽然被大多数广告公司认知,但是在调查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还有很多公司未能充分或正确使用。分析其原因有四点,具体表现如下:

(1)很多广告经营管理者把市场调查仅仅看做是一项调查事实的业务,把市场调查人员的职责看做是设计一张调查表、选定一组样本、进行面谈访问和报告调查结果,却不能对调查的问题做出仔细的界定,也有的广告市场调查人员没有向管理者提出可供选择的良好决策建议。因为如此,导致这个广告市场调查结果没有任何作用,加深了广告公司管理者认为市场调查的用处有限的观念。

(2)广告市场调查人员的素质能力不平衡。有些广告公司把市场调查工作看成是跟抄抄写写的工作差不多,因此随随便便选用和雇佣一些能力较差的市场调查人员,这些人员由于缺乏训练和创造力,因而在工作上很难有出色的成果。但是由于管理者的期望过高,这种令人失望的结果增加了广告管理者对广告市场调查的偏见。

(3)广告市场调查结果出来的时间太慢。广告市场调查的结果需要及时的统计和分析,但是我们国内大多数的广告公司对市场调查结果整理的太慢,从而使有些数据过时、还有些数据资料缺乏的现象出现,致使广告市场调查的信息准确。

(4)广告市场调查公司内部的差异。很多广告市场调查公司的营销人员与市场调查人员之间的风格不一致,常常让他们之间产生一些问题,比如说管理者需要具体、简明和准确的报告,而市场调查的报告可能是抽象的、复杂的和不准确的,这就容易形成双方的认识有一个落差。

由此可见,我国的广告市场调查业中,对市场调查的使用认识还存在许多不足,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反过来也阻碍了我国广告市场调查业的发展。

二、我国广告市场调查业的发展对策

我国广告市场调查业的现状有客观的原因,同时也有自身的责任,要想改变现状取得长足发展,我们必须还得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健全国内广告市场调查业的总体依存环境。市场经济的发展还未达到一定的深度和规模,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要想改变现状必须等待时机,逐步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创造良好的依存环境,推动广告市场调查业的发展。

2.要改变国内企业对广告市场调查的认识。当今国内很多企业对广告市场调查的意义普遍认识不足,认为广告市场调查只是简单的问卷,是谁都可以来承担的工作,而且在市场调查过程中马马虎虎、敷衍了事,造成了广告市场调查存在很大的误差。

3.要有长远、长期的战略目光。国内有很多的广告公司缺乏长期、长远的战略目光,他们只注重短期的广告利益,不注重研究客户的需求和消费行为的变化,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有利市场调查业发展的良好竞争环境;缺乏市场调查方案设计所需要的基本性资料和数据;缺乏行业管理规范与学科设置。

4.加强调查也自身的建设。要不断培养具有足够专业素质和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加强调查公司的业务运作规范,提高调查水平,杜绝出现调查结果不准确,甚至有严重错误现象的出现;另外还要加强调查公司或个别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防止搞恶性价格竞争,对整个调查业界的负面影响,同时加强行业内的相互沟通、交流、约束和促进,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广告调查业行为规范。

借着“十七大”的春风,我国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经济体制正在不断的完善与健全,我们也坚信中国的广告业将从2008年奥运会开始迈向新的里程,从而也将推动广告市场调查业的快速、稳定发展,这个行业也将成为21世纪中国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

健身市场调查报告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中考工作关系到学校的质量,关系到考生的前途和安全,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根据上级要求,今年7月16日至19日进行洪江市九年级毕业会考、八年级生地会考,我校有63名九年级考生、79名八年级考生隆平中学考点参考,为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有效地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确保中考安全有序的圆满完成,根据市教育局中小学安全工作要求和中考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中考安全送考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中考送考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杨子石(校长)

副组长:易盈余

成  员:李云贵 肖和军、韩长青、唐剑、郑曾、谢登其、易盈余、向同明、伍红珍、王华、郭红春、严雪飞、张建华、班主任、校车公司汤队长

三、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杨子石:全面负责学校毕业会考组考、送考工作;

易盈余:负责对全校考生加强安全方面的教育,考前组织学生召开安全教育会,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以及考点协调工作

唐剑:负责考生考试后勤工作。

九、八年级班主任:负责考生人数清点,送考陪同,以及考生心理辅导等。

汤队长:安排校车及协调车次,对司机进行安全教育等

四、具体措施:

1、考前动员会议。

学校定于7月15日下午在多媒体室召开考生动员会,进行考试纪律、考试常规和安全的教育。会后,班主任也要根据会议精神再次召开班级考前动员会,向学生讲清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安全教育、一日常规教育,强调纪律,严禁打架斗殴、与外界接触等严重违纪现象发生。

2、关于交通安全。

(1)校车公司统一联系车辆,车辆必须合法,车况良好,有营运资格,司机证件齐全,驾驶员优秀。集中安排考生必须乘坐学校统一联系的车辆,确保路途往返安全和准时接送。车主必须对车辆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消毒。校车安排(湘N35928  司机吴四元 电话13574585167;湘N34938 司机汤代爱 电话15115112037;湘N34299  司机易传有  电话13973078451)

(2)各班主任在红岩学校校门口早晨7:00前认真清点考生人数,每辆车上人员要有详细名单和学生联系电话,在本项安全方面做到四保证:集合要有保证,讲解交通安全知识要有保证,列队行走要有保证,班主任跟队要有保证。下午5点10分清点考生上车接回。

(3)送考教师负责监督学生往返考场,确保学生顺利进考场,安全回家,对不遵守行走纪律的学生要重点监控,说服教育。

3、关于饮食安全。

考生在考试期间统一隆平中学指定地点排队就餐,班主任组织学生有序就餐,和考生同吃,确保学生饮食安全。考前教育学生不买不食三无食品,不买不食色素较重的食品,特别教育考生不能喝冷饮、吃冰块、吃未洗净的水果,购买矿泉水等饮料一定要检查生产日期和保持期。

4、考前、考后管理。

每场考试前带队教师发放准考证,清点人数;考后回收准考证,清点人数,统一带到食宿地点,讲注意事项。7月16日—7月19日上午7:00学校接送九年级、八年级学生车辆按时出发,开往隆平中学,学校分管同志和带队教师在中考车辆上管理学生;下午5:10考完,接送车车辆从隆平中学将学生送回红岩中心学校。

5、精心安排,仔细排查。

在考试前,学校组织送考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消除一切不安全隐患。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排查学生之间的矛盾,检查学生是否携带手机,是否携带危险物品(刀具)参加考试。全部考试结束后,班主任及时组织学生上车,做好总结并做好路途安全教育。要严防考试完毕之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社会闲杂人员之间发生斗殴,班主任要及早察知苗头,及时上报并进行针对性教育。

五、几点要求:

1、在考试期间,学校领导小组均必须坚守岗位,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考生服务的思想,时时处处把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放在第一,不得擅离职守,落实好相关人员的安全责任,确保考试安全顺利的进行。

2、各送考班主任老师负责组织学生,在规定的地点按时收发保管好学生准考证,负责检查学生午间休息,不得使学生有一人掉队,及时处理学生间存在的可能影响考试的安全隐患,发生意外事故或伤害,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学校领导,作好善后工作,不得影响中考。其他相关教师要各负其职,以身作则,以大局为重,克服困难,顺利完成中考任务。

3、有关工作人员,因责任心不强,造成重大责任事故,将追究其责任。

六、各类事故应急预案

1、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一)考前准备

(1)对所有考生进行健康状况监测。参加考试的学生由所在学校负责从考前第7天开始,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并进行健康状况监测。体温测量记录以及出现身体异常情况的,要及时报告市教育局。考前第7天和考前第3天,有市教育局会同市疾控中心对所有考试进行健康状态数据筛查。

对考前考生身体状况异常和监测发现身体状况异常的,须经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等逐一专业评估,市教育局依据专业评估建议,在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前提下,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正常参加考试的条件,凡不具备的,考生不得与健康考生同考场考试。

(2)对所有送考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状况监测。送考工作人员所在单位在考前7天要对所有考试工作人员进行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和健康状况监测,体温测量记录报告市教育局基教股,出现身体异常的要及时诊疗,考前3天内有发热症状的不得参与送考工作。

(二)考前考生身体状况异常和监测发现身体状况异常的。

处置办法:

(1)考生应立即向所在学校报告,学校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考试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

(2)经市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等逐一专业评估,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依据专业评估建议,在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前提下,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正常参加考试的条件,凡不具备的,考生不得与健康考生同考场考试。

(3)如考生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患者、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须经市卫生健康部门、市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等逐一进行专业评估,洪江市教育局会同市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根据相关人员的身体状况和传播风险,综合研判是否可以在隔离或救治场所安排其参加考试。

(4)如系治愈未超过14天的病例、不能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须经市卫生健康部门、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等进行专业评估,洪江市教育局依据评估建议,综合研判其是否可以正常参加考试。

(5)凡筛查发现考前14天内有境外或非低风险地区活动轨迹的,按我市有关疫情防控规定,参照前述规定进行处理。

(三)在考试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的健康状况异常人员(考生或送考工作人员)。

处置办法:

(1)应当立即上报考点主考,主考应立即通知负责涉疫工作的副主考和驻考点的疾控人员、医护人员处置。同时,考点主考应立即向考试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

(2)由市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专业人员进行个案研判,具备继续完成考试条件的考生,由派驻考点的医护人员或疾控人员将考生通过隔离通道引导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室(考试工作人员通过隔离通道到隔离室休息)考试。考生从普通考场转移至备用隔离考场(未出考点)所耽误的时间经市教育局考试办公室批准予以补齐。当科目考试结束时,由负责研判的专业人员当场简要向所有考生进行解释和说明,避免其他考生恐慌。

(3)市卫生、疾控等相关部门人员应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际症状综合研判进行处置。健康状况异常人员(考生或考试工作人员)确诊为疑似病人的,立即电话报告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同时逐级报防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防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处置。接触过的试卷等物品,应在市疾病控制部门的指导下,对试卷进行一定时间的封存和消毒。

健康状况异常的考生确诊为非疑似病人,其考试继续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室,考试结束后,遵医嘱。健康状况异常的考试工作人员确诊为非疑似病人,停止参加考试工作,遵医嘱。考点安排好接替人员。

2、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学校中考工作人员负责指挥学生紧急集合疏散,迅速将事故信息立即报告教育局和有关部门。

(2)发出紧急集合信号,指挥学生按顺序疏散,及时将学生带至远离火源的安全地段。

(3)安全保卫组及时利用一切救火设备救火,及时报告119、120请求援助。

(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3、乘车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指挥学生紧急集合疏散至安全地段,迅速将事故信息报告教育局和交通部门。

(2)迅速抢救受伤师生,在最短时间内将受伤师生送至医院救治,及时报警110、119、120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

(3)组织保护好现场,看住肇事车辆及肇事人以备交警部门进行事故处理。

(4)及时通知受伤者家长。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5)积极配合交警搞好事故处理。

4、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发现师生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迅速请中考值班医生进行初诊,同时拨打“120”电话或送医院进行处理。

(2)迅速向教育局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做好所有食物食品取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若是食用校外食物所致,也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5)及时通知家长并做好家长和家属的工作。

(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和处理等工作。

5、外来暴力侵害事故应急预案

 (1)发现不良分子对考生或中考工作人员进行袭击、行凶等暴力侵害时,要采取积极措施组织人员进行制止或疏散。同时及时报警110请求援助。

 (2)将受伤师生及时送医院就诊救治,及时上报教育局。

 (3)迅速配合公安部门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的收集工作。

(4)通知受伤者的家长。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6、暴雨、雷电灾害等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中考途中发生暴雨、雷电等地质性灾害,各班送考教师要认真清点学生人数,核查学生安全情况。

(2)对无法及时赶到考场的学生,各班送考教师要及时向学校领导小组和教育局汇报。

7、报告程序:

(1)学校建立健全安全紧急情况报告制度,严格落实责任人员,确保安全紧急情况信息报送渠道畅通、运转有序。学校中考安全工作联系人员:韩长青

 (2)考生在中考时发生以上安全紧急情况,应立即报告教委和有关部门。

 (3)上报做到及时、准确、全面、不漏报、不虚报。报告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情况等。

健身市场调查报告第6篇

加强报刊广告管理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手段,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着“传播信息、引导消费、促进公平竞争”的作用,深刻影响着现代社会生活,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随着我国广告业的迅速发展,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广告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受到广大广告主的青睐。广告在给商家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媒体带来了巨额的利润,但由于广告媒介的多元化和媒体市场化,使得各个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受利益的驱使,也由于不规范的、无序的竞争,使得一些报刊在刊登各类广告时,对广告审查把关不严,擅自降低审核标准,只要有利就刊发,只要交钱就刊登,使得大量虚假违法广告得以蒙混过关,最终出现在大众媒体上。这些虚假违法广告有的公然违反《广告法》,作虚假、夸大、不实广告宣传,误导、坑害消费者;有的未经广告审查机关审批或伪造、盗用广告批准文号广告;有的以人物传记、专题报告等新闻报道形式广告;有的在广告中含有效率、治愈率或使用医疗机构、医生、专家、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有的国家明令禁止的治疗肿瘤、艾滋病、改善和治疗障碍及戒毒药品的广告等等。这些违法虚假广告的出现,不仅误导、欺骗消费者,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给人民群众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和经济损失,也败坏了党和政府的信誉与形象,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由于广告行业的特殊情况和广告的特点,报刊广告市场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望,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开展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不断增强打击虚假违法广告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对报刊广告的管理,维护报刊广告市场的良好秩序。

广告是报刊整体内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广告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报刊的整体质量。报刊出版单位要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党和国家的形象,维护新闻媒体公信力的高度,从加强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健康的高度,提高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把治理虚假违法广告、维护规范的广告市场秩序当作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树立大局意识,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自觉抵制不良广告对媒体的侵害,决不让不良广告在媒体上刊登而误导消费者。要增强法规意识,加强媒体自律,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规范广告宣传,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维护广告的真实性。严把内容审查关,广告是一种特殊商品,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商业信息,报刊出版单位在对报刊广告把关时要注意讲导向、讲格调,注重社会效果,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通过加强报刊广告管理,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使群众反映强烈的广告虚假宣传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增强对虚假广告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探索和建立加强报刊刊载广告管理的长效机制,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

推进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工作深入开展

提出治理重点,明确治理目标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的通知》的精神,2005年4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等11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的通知》,提出整治工作的任务和目标、职责分工以及措施和要求。

此次广告专项整治行动的重点是:以新闻报道形式的广告;在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广告中使用消费者、患者、专家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保健食品广告宣传治疗作用或者夸大功能;药品广告夸大功能、保证疗效;医疗广告夸大功能,宣传保证治愈;化妆品和美容服务广告夸大功能,虚假宣传。

通过整治达到以下三个目标:一是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综合治理机制;二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广告虚假宣传现象得到有效治理,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商业欺诈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三是建设诚信广告业,探索和建立科学的广告监管机制。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协调共管机制集中整治工作开展后,按照有关要求,国务院11个部门建立了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协调查处重大虚假违法广告案件,对整治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研究具体应对措施,提出治理虚假违法广告的对策以及有关政策法规建议。通过联席会议,各部门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本部门的职责,建立了通畅、协调的沟通机制,保证了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005年4月27日,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部际联席会议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新闻出版总署领导在会上提出,新闻出版总署要积极配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根据职责分工,做好自身工作,并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近期对主要报刊刊登的广告情况进行检查,摸清报刊广告的主要情况;二是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报刊中广告管理的规定,对报刊内部管理监控机制提出要求,加强监督,完善法规。

2007年1月30日,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部际联席会议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提出,充分发挥部门间的整体优势,合力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形成统一高效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和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参加会议并讲话,要求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和报刊出版单位进一步提高对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报刊广告的监管,加大执法力度,督促报刊出版单位建立健全各项广告管理规章制度,完善违法广告责任追究制,探索报刊广告监管长效机制。

开展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以来,各成员单位认真落实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强化协调共管机制,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始终保持了“携手共管、多管齐下,合力重拳”打击虚假违法广告的高压态势,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整治效果。

提出治理要求,深化治理措施2005年5月,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关于加强对报刊刊载广告的管理,杜绝虚假违法广告的通知》,要求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和报刊社充分认识开展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建立报刊刊载广告管理的长效机制。建立广告审查员责任制和报刊社领导责任制,对虚假违法广告及不良广告的要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为了加大治理力度,深化治理措施,2006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会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下发了《关于禁止报刊刊载部分类型广告的通知》,要求各报刊出版单位高度重视报刊广告管理工作,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高度,完善广告内容审查制度,严格把好广告宣传的内容导向,依法各类广告,坚决拒绝刊载虚假违法广告,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可信,广告用语文明、规范,不违公德,不损害群众利益。文件规定,自2006年11月1日起,所有报刊暂停12种类型的广告,并提出7项禁止性规定。文件明确规定,继续刊载虚假违法广告的,视为违反国家规定的禁载内容,由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按照《出版管理条例》第56条规定进行处罚,并通报批评,各报刊主管主办单位要追究相关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该文件的出台,推动了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工作的深入开展。

加强监管,完善制度,规范报刊广告市场秩序报刊出现虚假违法广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需要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加强监管力度,行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报刊出版单位自觉加强和完善广告刊发和审核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虚假违法广告。

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加强日常监管,及时纠正违规问题。近年来,各地新闻出版部门积极贯彻11部门和新闻出版总署文件精神,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整治工作的目标、重点、步骤、措施,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督促检查,积极配合工商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制止虚假违法广告。浙江、贵州、湖南结合实际开展了“打虚假树诚信”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制定了方案,明确了分工。

新闻出版总署和各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将广告宣传导向列为报刊管理的重要内容,从报刊管理的角度大力规范报刊出版单位的广告行为,紧密结合日常报刊监管工作,切实加强对报刊出版单位的广告宣传管理,督导报刊出版单位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严格自律,着力建立报刊刊载广告管理长效机制。一些地方新闻出版部门将广告整治工作与报刊年检结合,把报刊出版单位广告守法情况作为年检的重要内容。广东新闻出版局在2006年度年检工作中,对虚假违法广告问题比较严重的部分综合文化类和文学艺术类期刊,予以批评并责令整改。浙江、江苏、云南新闻出版局会同工商部门定期检查报刊广告,对于刊登虚假违法广告的报刊及时予以通报,督促整改。广东组织省属和市属媒体的广告进行集中交叉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即在现场以告诫会的形式,对被检查报刊的广告部门负责人进行集中告诫,由工商、新闻出版部门分别提出整改要求和意见。同时,针对检查报纸暴露出来的违法广告问题,组织召开警示教育会议,责令有关报社进行整改。2005年12月、2006年11月新闻出版总署会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卫生部等部门组织专人参加对全国部分省区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的联合检查,了解、督促、指导有关省区开展虚假违法广告整治工作。

在加强报刊监管的同时,注意加强对报刊广告的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严重的责令限期改正。新闻出版总署2005年通过报刊管理简报对部分文化综合类期刊把关不严,刊登虚假征婚广告的行为进行了批评通报。2006年4月,报刊司连续印发了三期《报刊管理工作情况》,摘编转发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虚假违法广告公告,对公告中涉及的报社进行了通报批评,并要求各地报刊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加强监管,有关报刊出版单位要认真查找原因,切实纠正,避免发生类似问题。吉林新闻出版局对个别报纸虚假不良倾向的广告和含有迷信内容的广告,进行诫免谈话,责令整改。安徽新闻出版局对个别期刊刊登违规广告的行为给予警告。湖南新闻出版局对个别都市报刊内容低俗、格调低下的“都邦胶囊”性药广告问题,责令进行整改,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广告审查和刊登程序,并对有关责任人予以经济处罚。广东省广告监管联席会议于2006年3月对省内10家新闻媒体的重大、典型违法广告公开曝光后,广东新闻出版局立即对被曝光的6家报社下发了《违规报刊警示通知书》,责令其深刻检查,限期整改,严肃追究了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有力配合了全省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云南省新闻出版局开展了治理报纸广告专项工作,向全省各报刊社下发了《关于立即停止刊登传播不健康内容声讯台广告的通知》,停止了个别报纸“午夜迷情”、“少女日记”、“红唇夜话”、“零点悄悄话之午夜伊甸园”等内容不健康,尤其是给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的声讯台广告的刊发。2006年12月,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对厦门某晚报违反规定刊登禁载广告给予行政处罚,责令立即停止刊登禁载内容广告的违规行为,罚款人民币1万元。2006年各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共查处违纪违规报刊154种,其中24种是由于刊登违法违规广告受到行政处罚的,有的广告中出现政治差错,有的以新闻形式刊登广告,有的刊登虚假违法医疗广告、色情广告等等。这些行政处罚对报刊社加强广告管理起到了警示作用。经过治理工作,报刊广告违法违规率明显下降,据湖南省新闻出版局统计,该省报刊广告违法违规率从整治前的70%下降到20%。

将广告纳入报刊审读内容,开展专项审读各级新闻出版部门在加强报刊审读工作时,也重点加强对报刊刊登广告的跟踪审读,对刊登虚假违法广告、内容低俗广告的报刊及时提出批评。2006年总署开展了全国部分晚报都市报、专业行业类报纸、科普类期刊等质量检查工作,将广告纳入检查范围,专门聘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专家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予以通报,督促报刊社进行整改。为进一步净化报刊广告内容,维护广告秩序,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将江苏省和南京市部分社会文化生活类报刊的广告作为重点审读。海南报刊审读人员2006年4月对部分报纸广告版面进行了集中审读,对一些粗制滥造、排版混乱、语言夸张、格调低俗的广告,如“椰城爆发洗肾狂潮”、“炸响春季减肥市场”、“引发男性激情风暴”,以及广告版面过多等问题提出批评。福建省新闻出版局于2006年9月组织报纸审读员对福州、厦门、泉州三地的9种晚报都市报广告版进行了一次专项审读,重点对群众反映强烈、虚假违法广告占相当数量的医疗、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美容服务、医疗器械等方面的广告宣传进行检查,并在《福建报刊管理》上刊发了审读情况通报,督促有关报纸改进广告版面内容。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加大了对报刊广告内容的审读力度,将文化生活类报刊广告列为当前审读重点,并组织审读员对文化生活类报刊广告内容进行了集中审读。2006年11月底,江西省新闻出版局综合报刊广告审读情况,编发了4期专题审读快报,对广告违规情况作出通报。12月以来,针对违规广告问题较多、屡教不改的6家报刊单位,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加大行政管理力度,向其下发《警示通知书》,责令纠正整改,并及时通报江西省工商局等有关职能部门,形成监管合力。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报刊行业组织协会在专项治理中,积极协助工商行政执法部门和新闻出版部门维护和规范广告市场秩序,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增强行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导报刊出版单位加强自律,提高自身素质,促进报刊广告业的健康发展。一些报刊行业组织还通过制定条例、守则等,形成行业内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保证报刊广告活动对社会的良好影响。

2005年8月,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国报协召开全国报业医疗广告座谈会,32家全国有代表性报社的广告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对虚假违法广告的危害、加强行政监管、加强媒体行业自律、促进广告良性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探讨。中国报业协会向全国报界发出拒绝虚假违法广告的倡议,呼吁全国报业广告工作人员立即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整治虚假违法广告的精神;提高自身素质,诚信经营,合法经营;对所要刊登的广告依法认真审查;保持与广告监管部门的经常联系,自觉接受指导和监督,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等。

为进一步推动新闻媒体广告工作健康发展,维护媒体广告市场的良好秩序,提高媒体广告业道德水平和整体服务水平,自觉维护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2005年9月,《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四川电视台、《成都日报》、《成都晚报》、《成都商报》等九家媒体联合向四川省的新闻媒体和广告经营单位,发出四点自律倡仪,即认真学习、提高认识,加强社会责任感;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维护广告的真实性;严格内容审查关,坚决抵制违法违规广告;提倡公平竞争,努力打造诚信品牌、取信于民。

报刊出版单位完善广告审查制度,严格规范广告行为

报刊出版单位是广告的者,也是广告的最后把关者。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各报刊社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自觉履行有关法规,切实加强行业自律,依法规范广告刊发行为,依法从事广告活动,依法规范广告业务流程。有的报刊社大力开展广告经营的规范化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广告前的审查机制,建立健全广告的规章制度,切实规范广告行为,防止刊登虚假违法广告。有的报刊社着力增强广告审查人员的社会责任感,提高识别虚假违法广告的能力,坚持正确的广告宣传导向,像新闻把关一样审查广告,重点加强了对医疗、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特殊商品和服务广告的审查把关。有的报刊社压减了医疗广告的任务额度,切实减轻了广告经营部门的压力,同时大力拓展汽车、家居装饰、教育、旅游等行业的广告市场,最大程度地防止虚假违法广告的发生,既降低了风险,又确保了报刊的广告市场份额。一些报刊社积极配合工商部门,主动接受对刊发广告的检查。有的报刊社还对涉嫌违法的广告主动停止刊发,据了解,东北某都市报主动停发涉嫌违法广告20%左右。广东《惠州日报》严把六道关口,堵塞虚假违法广告,即业务经理把好广告承接关、发排员把好收齐广告证明文件关、广告审查员把好广告内容审查关、校对员把好校对关、值班主任把好审核关、值班编委把好总校审关,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广告否决权,及时停发了“参红胶囊”这一重大、典型违法药品广告。

各报刊社通过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提高了认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加强了自律,建章立制,完善广告刊发程序和内容审查制度,配齐广告审查员,加强了对广告内容的审查,有力地维护了党和政府喉舌的形象,提高了报刊公信力,促进了报刊广告经营活动的健康开展,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探索建立制止虚假违法广告的长效机制

建立和完善整治虚假违法广告的长效机制是杜绝虚假违法广告的根本保证。为使广告监管工作进一步制度化、经常化,各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在开展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工作中,积极完善长效监管机制,探索建立新闻媒体单位领导责任追究制、违法广告公告制度、广告市场信用监管体系、广告活动主体退出广告市场机制等,促进报刊广告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湖南新闻出版局会同省工商局制定了《报刊虚假违法广告纠正制度》,贵州省制定了《媒体违法广告告知制度》,加强了广告媒体的监管。云南新闻出版局根据广告有关法律法规,下发了《关于加强报纸广告管理工作的通知》,再次提出严禁刊登新闻形式的广告,报刊社规范依法广告刊发行为,依法对报社广告活动管理,进一步规范报纸广告刊发行为,确保报纸广告市场健康发展。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在2005年下发《关于加强对报刊刊载广告管理的意见》基础上,2006年又会同省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新闻媒体广告宣传的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规范广告、新闻媒体虚假违法广告责任追究的具体措施。重庆市出台了《关于<重庆市新闻媒体宣传报道违规行为处理办法>的补充规定》,明确自2006年11月15日起施行媒体单位违法广告责任追究制,将各媒体广告情况纳入市委宣传部计分考核。广东省印发了《关于追究违法广告责任者的通知》,要求对一再刊播严重虚假违法广告的媒体单位的有关责任人,按违反新闻宣传纪律的有关规定作出纪律处分。这项措施对于强化广告媒介单位的责任意识,督促其严格审查把关,做到守土有责、筑牢虚假违法广告的防线,将发挥重要作用。

健身市场调查报告第7篇

关键词: 兰州市 商业健身场所 营销现状调查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介和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人们通过网络接收信息已成为主流的了解社会发展的平台。健身俱乐部传统的会员卡、广告促销等营销方式已不能第一时间为企业发送信息,结合当下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看,健身俱乐部很有必要开展网络营销为企业获得利益。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兰州市包括一共三县五区,据了解兰州市各种健身会所达80家之多,其中综合型商业健身俱乐部也有21家,本文以兰州市5个辖区的中体阳光健身俱乐部、兆韦德健身俱乐部、星极健身俱乐部、宝迪健身俱乐部、阳光韦德健身俱乐部、虹盛凯旋健身俱乐部等10家商业健身俱乐部为研究对象。以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管理者、会员消费者和体育爱好者潜在消费者为调查对象,并就兰州市健身俱乐部营销的状况、消费者状况问题对部分管理者、健身消费者进行访谈。

2.结果与分析

2.1兰州市健身俱乐部传统营销方式。

2.1.1基本会员卡营销

健身俱乐部根据不同会员店的不同需要把健身卡分为次卡、月卡、季卡、半年卡、年卡、两年卡、情侣卡、三人行卡、商务卡、金卡、私教送卡和各种节日活动卡。据调查得知,使用年卡的会员最多,占37%。

一般将俱乐部三公里周围人流量密集的地段陈列出来,招收发卡员分为若干组,由主管带领每组成员到相应地段发放一次健身卡,发卡员对感兴趣的顾客可以立即带到俱乐部交于健身教练进行咨询了解,促使顾客当时办卡。

2.1.2促销方式

2.1.2.1广告宣传,媒体方面,电视、杂志做品牌宣传广告。宣传册或是健身相关专业的杂志画册。张贴海报和会员互动照片,在主要交通要道的站牌上做了媒体广告,循环播放。

2.1.2.2公共关系由全职顾问联系政府相关部门、医院、外资企业等收入高、效益好的单位到俱乐部开展活动,并进行跟踪回访尽力签下团体单,团体卡的价格优势是最吸引企业或单位集体购买的原因。

2.1.2.3营业推广体验卡:针对有意向但是又犹豫的准会员时,会给他们赠送三到五次的免费卡,这样通过亲身体验,起到了很好的促单作用。抽奖活动:在益高店庆或者是节日期间,会对新老会员进行要约,并以抽奖形式对人们进行诱惑吸引。

2.2兰州市商业健身场所网络营销方式。

2.2.1兰州市商业健身场所官方微信营销

经调查,10家健身俱乐部9家俱乐部在微信上都有自己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其中只有一家没有。但是俱乐部的微信公众号内容建设不完善,不能使消费者对俱乐部的健身项目、教练员情况等了解清楚,还有待加大建设力度。

2.2.2兰州市商业健身场所官方微博的基本情况

调查的10家健身俱乐部里9家俱乐部都有各自的官方新浪微博,建设率达90%,10家健身俱乐部有官方腾讯微博,建设率达100%。在微博首页可以看到俱乐部的简介、地址、店内设施和最新活动,但微博内容不够完善,还存在很多问题。

2.2.3兰州市商业健身场所网上销售基本情况

经调查得知,兰州市健身俱乐部在团购网方面有多种途径供消费者选择,美团网和大众点评网是消费者团购健身卡的主要选择。

消费者在团购网上团购健身卡比起现实去俱乐部购卡要优惠很多,俱乐部这样的营销手段对消费者有很大的吸引力,爱好健身的消费者对健身俱乐部团购网的信息关注程度很高。

3.结论与建议

3.1兰州市商业健身场所规模不合理,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随着经济的发展,兰州市商业健身场所近几年发展迅速,人们热情高涨,但是由于兰州市俱乐部主要以中小型为主,并且以私有制经济为主要投资形式,规模偏小,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因此,会使单位经营成本上升,制约俱乐部发展。

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更新观念,扫除妨碍体育发展的一些思想障碍,要充分认识体育健身在拉动相关发展方面的重要性,正确引导消费者正确消费。健身俱乐部的发展亦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3.2兰州市商业健身场所利用新媒体做好对俱乐部的宣传。

当今社会,新媒体发展迅速,已经时时刻刻在影响我们的生活,随时随地地通过移动终端为我们传送信息,健身俱乐部应该抓住新媒体的特点,利用好这个平台,为俱乐部做好宣传,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宣传俱乐部的特色、服务和优惠信息等。

3.3兰州市健身俱乐部传统营销为主网络营销落后有待提高。

近年来,社会媒体化的迅速发展,传统营销方式的局限性,微营销作为企业的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已被众多企业看好,俱乐部在自己的微营销平台建设力度还不够。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发展贴吧或是微博,吸引更多准会员前来参观体验。

3.4兰州市商业健身场所应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大量优秀教练员与管理人员的专业服务是核心竞争力,还有就是教练的专业程度,正式上岗的教练必须持有相关证书才可以,对会员而言,不仅仅是服务态度好,更讲究的是专业程度,专业才具有说服力。对员工进行正规培训,严格规范训练制度,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保证终端服务。从业人员必须清楚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

3.5兰州市商业健身场所坚决贯彻有关政策法规。

加大对体育健身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健身意识。从体育健身和健康天然的保健两方面,达到健身、养生的目的,实现健美、健心、健智。

参考文献:

[1]郭辉.长沙市健身俱乐部经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