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调研数据报告(合集7篇)

时间:2023-03-08 15:32:13
调研数据报告

调研数据报告第1篇

一、影响税收征管数据质量的因素

(一)、征管数据采集不规范

新系统上线时,由于新旧系统的数据库结构不同,原来使用业务系统中的历史数据无法迁移到新系统中,只能重新采集录入。因此在征管数据采集过程中,难免出现差错。征管数据采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体现在:

一是在数据采集环节。由于纳税人文化程度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税务登记表、纳税申报表等数据信息采集表格填报口径不一致,不能比较正确地填写纳税基础信息,加之个别税务管理人员对数据采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责任心不强,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对纳税人填报的采集数据没有实地调查、审理不严等因素,因此,从源头上形成了征管垃圾数据。

二是征管数据录入环节。由于征管数据是通过手工输入微机的方法,纳税户递交申报的原始资料原本就不完整,不准确,在手工输入微机时又可能发生错误,因而致使信息资料失真或不全,计算机的依托作用便难以发挥出来。再者,税务机关数据录入人员往往只注意数据采集表中的数据和信息,而忽视其他方面各种有用信息的采集和利用。在日常工作中,数据录入主要体现在为纳税户办理税务登记、征收期受理纳税申报和发票销售及核销环节,这都是一些繁锁的手工操作过程,这不仅要求数据录入人员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更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如果责任心不强的话,就容易出现下列情况:发现纳税人填写的数据错误或填写不清,却嫌数据采集表退回登记流程的手续繁琐,大都采用猜测代填数据的处理方法;为了省事,只录入系统数据保存时必要的项目,对纳税人填写的附表或其他指标,一律以0代替录入;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申报表只录主表数据而不录附表数据,造成统计汇总结果出现严重偏差,等等。

三是初始数据核定环节。初始数据核定管理薄弱,每天征管信息系统的运行都会产生大量新的数据,由于负责初始税务登记、申报纳税的核定人员对业务标准理解程度参差不齐,在给新纳税人办理初始税务登记、申报及纳税核定时,对纳税户所属行业、应纳税种和预算科目核定的随意性很大,造成其中一部分错误信息源源不断地进入征管信息系统。

四是征管数据质量监督环节。征管数据质量缺乏必要的监督措施,在信息化建设中,数据质量的控制和监督往往是非常重要但又容易被疏忽的。在新系统征管数据信息采集、录入及核定的流程中,只采取了办税厅岗审核或一次性的交叉审核的方法,而没有建立后续必要的数据质量监督机制,各个环节出现错误的数据因此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更正,其他的数据信息质量更加无法得到保证。

(二)征管系统软件自身设计的缺陷,缺乏前瞻性

当前,我们的税收征管系统着重于税收的征收管理,侧重于方便税务部门征收,在为税务部门税源预测、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政策等方面发挥的职能作用基本不到位,这就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完善征管信息系统。

在软件开发中,需求是第一位的,当前在软件工程中已经分离出了需求工程,而需求是源于管理的需要,从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需求的制定,当然需求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管理流程的重新界定和调整,而当前税务机关的管理模式、管理流程还处于探索阶段,并经常发生变化,从而很难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需求。同时在数据库设计中,数据库中存放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很强,相关性不仅表现在数据依存的时间、地点(部门)、类型、名称等原始属性上,还会在数据的转移过程中,产生再生的相关性。而且希望从数据中发现的东西越多,相关性的要求就越高。应用需求不明确,必然影响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在征管软件系统开发完成后,不断冒出的新要求,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修改、完善周期拖得很长,这样的系统,肯定会影响数据的质量和使用效率。

二、提高税收征管数据质量的对策

(一)、树立全员数据质量观,增强税务干部增强信息意识与数据采集能力

税务干部是税收征管的主体,是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因而增强税务干部的信息意识与数据采集能力对提高税收征管数据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开展税务干部长效培训,首先要通过强化税务干部培训,让每个岗位税务人员明白,他们所处的每个岗位都在整个信息化系统的流程上,虽然征、管、查在形式上三分离,但之间却是密不可分的,只有认真管理好自己的数据信息,才能利用更多的共享信息进行更高质量的管理,而不仅仅是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开票工具。只有税务人员处理信息的意识及能力增强了,才会重视数据采集的质量,才会在日常的征管活动中主动认真地、不断地捕捉筛选一切可以利用的征管信息,并尽可能地确保其准确性。由于税务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各级税务部门每年均要对部分岗位实行轮岗制,所以必须注意加强对岗位新人员的后续培训,使其能在岗位过渡中顺利适应并较好地完成新岗位的数据操作工作,使整个系统的征管数据信息始终保持准确性与一致性。除了要加强税务干部的长效培训外,还要加强对新、老纳税户的培训辅导工作,特别是进行填税表(票)的培训,以提高纳税人纳税申报水平和填写各种税表(票)的质量。

(二)拓宽征管基础数据采集面,保证原始征管数据的准确性

目前原始的征管数据来自于多个渠道,而这些数据是开展税务信息化最基础的数据资料。搞好税收信息化建设,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十分靠基础数据。而随着税务信息系统各项应用的逐步深入,收集和存储的数据量急剧增加,初始数据的输入质量必须得到保证。在征管基础数据的采集与传递上要抓住数据的源头,拓宽基础数据的采集面,加强与社会其他经济部门的信息交流,及时获取纳税户的经营能力、经营规模等生产经营信息,以及与税收征管相关的各种数据信息。为了尽可能地避免纳税人提供的信息有误,或税务人员操作失误,或数据采集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应注意各种渠道数据的交叉审核,实现在统一标准和内容下进行数据采集。

(三)把好“三关”,建立健全征管数据管理制度

目前,数据操作过程十分复杂且干扰因素较多,出现差错的可能性较大。要保证征管数据的质量,应从抓好“三关”入手,一是数据采集关;二是数据录入关;三是数据审核关。但如何把好“三关”呢?结合现行岗责体系,征管数据的管理必须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定期自查、互查和核查制度。以基层分局为单位分别进行自查和互查为数据管理提供基本的质量保证,定期对系统数据的进行自查和互查,可以及时发现错误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解决;以核查为主要手段,对数据运行质量实施监控,包括各单位对数据采集、录入的全程监控。二是实行数据采集质量管理责任制。建立以征管部门为主的专门的数据管理部门指导、监督、检查其他部门的数据采集工作;其他数据采集部门要确保征管数据采集准确无误。三是推行定期清理制度。基层单位应定期(每季度或每半年)组织人力对本单位管辖的数据进行集中检查,对检查错误的数据信息给予修正。这样可以有效地发现数据信息中的漏洞并及时弥补,不断提高数据的质量。四是强化征管数据管理监督责任制。由于每个税务人员都可以从系统中输入、输出数据,而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对数据时效性和准确性监督的过程。因此相应地,各单位应当依照“统一管理”和“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相应地承担所管辖的业务数据质量监督管理责任,而不能光靠一个专门的职能部门进行监督管理。

通过完善征管数据管理制度,达到“针对初始征管数据,强化责任落实;针对沉淀征管数据,强化工作整改;针对全部征管数据,强化安全管理。从征管工作的需求出发抽取征管数据;从征管数据分析中查找征管薄弱环节;依据征管数据分析结果改进征管”的效果。

(四)完善征管系统软件,提高征管数据质量

依据税收征管方式的变化,不断完善征管系统软件。一是及时监控源征管数据的变更。一旦源征管数据发生变化,提供警告机制,并可以记录后续的数据修改的时间、所使用计算机IP及操作人员代码,避免人为因素修改数据而系统无法记录,对数据操作代码和配置信息进行及时更新,以保障后续工作正常进行。二是设置完善的数据校验屏障、基础性错误检测设置。由于错误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完善各类数据管理自动检错、纠错程序很有必要,使数据检查、修改、调整尽可能地利用计算机的自动化手段完成,去检测和过滤不法数据,防止错误数据扩大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出错率。加强对录入计算机的数据进行监控和分析,找出疑点,及时排查、纠正,防止不良数据的进一步积累。四是加强计算机系统征管数据的整合与分析,要使数据质量有深层次的提高,必须注重征管信息系统数据的整合与分析。征管数据整合与分析是在原有征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数据仓库技术对业务信息进行深加工,从中抽取知识或规律,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将所发现的知识运用到下阶段征管信息软件的完善中去。

(五)加强征管数据质量监控的考核和责任追究

调研数据报告第2篇

报名人数回升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报考群体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态势,从XX年起,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出现下降,保持多年的考研热持续两年“降温”。XX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为176万,XX年下降至172万人,到XX年再减少至164.9万人。

《报告》显示,X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出现明显反弹。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介绍,统计显示,今年考研报名人数超过170万,北京、河北、辽宁、江苏分别增长6.8%、8.4%、11.7%、11.12%。

XX年北京市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24.3万,比XX年增加15448人,增幅约6.8%。XX年江苏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116039,比XX年增加11617人,增幅达11.12%。

是什么导致今年考研人数的“突然反弹”?陈志文分析,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激增,与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有关,“近几年本科毕业生人数连创新高,就业压力增大从而催生‘考研大军’”。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系统数据显示,3000余人的调查群体中,有43%的考研人群因“增加就业竞争力、提升毕业后薪水”选择考研,暂时不想就业而选择考研的人群占13%。“部分毕业生工作以后对薪酬的满意度较低而选择考研,提升自身水平、改变工作环境成为往届生考研的重要原因,这也拉高了XX年整体考研人数。”陈志文说。

各学科报录比不均衡

《报告》显示,全国普通高校理工类研究生的招生人数明显高于社科类研究生,但实际上,理工类专业的报考情况并不乐观。

中国教育在线全国研究生志愿采集系统收集的32万条调查数据显示,社科类专业在研究生计划报考专业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最热门的十大考研专业中,仅管理学和经济学就占据约70%。

浙江大学XX年硕士研究生报录数据显示,经济学报考728人,录取86人,报录比为8.4:1,而工学报录比为4.9:1,理工类与社科类的报录比相差近2倍。中山大学XX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报录数据分析,教育学报考人数71人,录取8人,报录比为8.9:1;工学报考1083人,录取334人,报录比为3.2:1,各学科之间的录取比例极不平衡。

《报告》显示,过去3年,伴随研究生录取人数增长,报名人数下降,研究生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的趋势明显。

陈志文介绍,从教育部公布的《X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型学位类)》可以看出,大约70%的学科门类单科(满分100)分数线为30多分,b类考生的复试分数线甚至更低。理学单科录取分数线近3年呈现急剧下滑的趋势,到XX年录取分数线已经跌落至36分。经管类专业一直是研究生报考热门、集中的学科,也是录取分数线较高的学科,然而单科录取分数线也没有脱离下降的趋势。从XX年到XX年,管理学单科分数线从55分降至46分,经济学单科分数线从55分降至45分。

名校“追逐”推免生

为了提高生源质量,推免生成为名校追逐的主要对象。

《报告》显示,“985”工程高校所录取的学生中,推免生比例大幅度上升。复旦大学XX年拟录取的推免生,占录取总人数的41%。中国人民大学XX年拟录取的推免生比XX年增长了17.6%。北京大学XX年拟接收推免人数2167人,占招生总规模4354人的49.77%,教育学院和个别跨学科门类推免生招生甚至占其总规模的100%,不再招收统考生。

名校保研生占据研究生录取半壁江山的同时,也加大了普通学生考入名校的难度。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平台收集数据统计,23%的学生反映,保研生比例的增加,加剧了报考名校、名专业的难度。

调研数据报告第3篇

随着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建立单位gdp能耗制度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能源统计工作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加强能源统计工作,确保“十一五”目标的顺利实现,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目前能源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能源统计的“双基”工作薄弱。基础和基层是能源统计数据的源头,当前企业的能源统计工作比较薄弱,基础资料欠缺,能源统计工作开展不理想。除少数重点耗能的大中型企业有比较完整的会计记录和相关的能源资料外,绝大多数小企业处于无基础资料、无统计报表、无统计台账、无统计人员的“四无”状态。加之部分领导对能源统计工作不重视,缺少专门的能源核算机构,能源消耗资料采集困难,难以反映能源消耗的真实情况。另外能源统计人员不固定、不专业,对统计指标不理解,造成能源统计的基础松动,源头数据质量难以保证。随着重视程度的提高,能源统计工作量将不断增加,人员与任务的矛盾将更显突出,对“双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部分企业对能源统计工作配合程度低。《统计法》明文规定:企业对政府统计部门实施的统计调查具有法定的回答义务。但有的单位对统计工作配合程度不高,重视不够,要么置之不理,要么应付了事,拒报、瞒报、乱报统计数字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少企业和单位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有的为争取投资、申请贷款、评优争先、提升形象,虚报能源数据;有的为逃避税赋,逃避节能检查,瞒报能源数据;也有部分企业轻视能源统计,胡编乱造统计数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

三是能源统计人员匮乏、业务素质不高。能源统计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非常强,难度较大的业务工作,对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要求较高。按常理企业能源统计人员应熟悉本企业的生产工艺、耗能环节;应明了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及计量的各个节点和步骤;应熟练掌握能源统计专业知识,但极少有企业的能源统计人员能达到要求。目前,除地市级统计部门拥有一定业务素质的专业人员外,县区统计人员业务水平整体不高,基层企业专职能源统计员极少。能源统计人员匮乏、业务素质不高、变动频繁已成为影响能源统计数据质量的一大“瓶颈”。

四是能源统计制度不够健全。首先,能源消耗统计范围不全面。能耗涉及全社会,现行的能源消耗统计较为重视生产领域的能耗和利用效率,除规上工业有较完善的能源统计报表制度外,其它行业如农业、交通、服务业等基本上没有能耗数据来源,也没有建立能源统计调查估算制度,主要指标只能通过经济普查或有关资料进行推算,难以如实反映全社会能源消耗的水平、结构、变化及趋势。其次,能源消耗统计体系不完善。能源统计不仅要包括消费,还要包括供应,目前除供电部门能够反映主要行业电力消费情况外,煤、油等行业统计体系还不健全,不能提供主要能源的调入、调出、消费及分布情况。

五是统计核算、业务核算和会计核算不统一影响数据质量。在能源统计核算中需要借助大量的业务核算、会计核算资料,特别是会计核算资料的完整性,直接影响到统计核算质量。如大中型企业或能耗较多的企业对煤炭、油料等品种的核算,会计核算往往把这些能源一次性记入当期能源消费中,但在使用时可能不是一次消费,而是分批次消费。按照“谁消费、谁统计”、“何时消费、何时统计”的统计核算原则,两种核算方法存在差异。同样在消费部门向业务核算部门(仓库)领取煤炭、油料的时候,也不可能按实际消耗领取,也存在多领或少领的现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力、天然气、汽油等能源采用智能卡交易方式日益普及,在此情况下,利用智能卡购买的能源可在较长时期内使用,为了遵循统计原则,统计人员必须对总的购买量在各个报告期的实际消费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在缺乏专职能源统计人员和严格管理的单位很难实现准确填报。

二、加强能源统计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强化能源统计队伍建设。能源统计涉及社会经济各个层面,任务重,环节多,资料搜集困难,迫切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力度,强化队伍建设,积极组建专业化的能源统计机构和网络;健全部门能源统计制度,疏通能源统计渠道,电力、交通、石油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配备统计人员,各尽其职做好能源生产、消费、流转、销售等多环节的统计工作,为圆满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要加强能源统计业务培训。开展能源统计业务培训是确保能源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保障。针对能源统计队伍知识薄弱的现状,适时举办形式多样的能源统计培训班,加强统计系统内部人员、基层单位尤其是重点耗能企业统计人员业务知识和能源调研分析写作知识的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企业节能降耗起参谋助手作用。

三要健全能源原始记录。真实有据,准确可靠是对原始记录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要根据企业的不同生产性质、规模、工艺过程、能源管理和报表填报的需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能源统计原始记录,使之规范化和系统化。

四要规范能耗报表的上报。目前基层企业对能耗报表的上报存在较大的可变性,指标漏填现象普遍,能源月报之间的数据衔接不够规范。在加强企业能源统计人员培训的同时,必须规范能源报表的报送要求,建立能源数据质量责任制,加大审核评估力度,明确相关部门领导和统计人员的质量责任,严明纪律,强化约束,形成人人关心能源数据质量、个个维护能源数据质量的氛围,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做到数据、质量、责任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

五要改

革能源统计调查制度、完善能源监测体系。建立全社会能源统计制度,针对不同调查对象,采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等多种手段,搜集全社会能源消耗统计资料,核算分行业综合能耗数据。一要完善能源供应统计调查体系,建立包括中石化、中石油、各煤炭供应企业等在内的能源销售去向定期统计报表制度。二要建立能源效率水平监测体系,尽快建立主要耗能产品单耗监测指标。三要建立能源统计监测机制,制定能源统计监测发展纲要,实时对能源消耗占全市80%以上的企业和行业监测并逐步对全社会用能进行监测。

六要扩大联网直报范围。目前国家将年耗能在1万吨标准煤的千家能耗大户纳入了联网直报范围,__省确定了百家能耗大户作为直报对象。随着条件的日逐完善,可逐步扩大联网直报的范围,将能耗大、影响面广的大中型企业纳入到国家、省直接控制和掌握的范畴之内,使国家、省从宏观的角度在第一时间掌握和了解能源消耗状况,这样不仅对推动能源统计工作的开展起到示范作用,而且有利于能源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和地区间的横向对比。

调研数据报告第4篇

一、档案信息数据库概念

档案信息数据库是指将档案案卷目录信息、文件目录信息、文件全文内容及相关档案管理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的档案信息集成,主要包括案卷目录数据、文件目录数据与文件全文数据,而档案目录数据库只是档案信息数据库其中的一小部分,主要包括案卷目录数据与文件目录数据,只是档案管理过程中检索工具的信息化。

二、工作任务与现状

档案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全国、全省、全市的馆藏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从“十一五”期间开始启动,我县目前只是进行了目录数据采集录入之前档案的规范整理工作,目录数据采集录入工作至今尚未启动,在全省、全市处于落后位置,欠账大。根据上级档案部门工作部署,要求我县2013年以前必须完成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时间非常紧迫,任务十分艰巨。

三、省、市档案局及兄弟县市的做法

通过对省、市档案局及此项工作完成较好的、、、等兄弟县市的参访学习,归纳其做法主要为以下几点:

1、本局指定专门人员负责组织实施;

2、聘请电脑录入人员进行数据录入;(如省档案局将全文扫描业务外包公司;市档案局及、、、等将目录数据电脑录入工作聘请电脑熟练人员完成。)

3、设立专门场所,购置专用电脑及相关设备,制定相关管控制度;

4、财政专项投入,保障馆藏档案目录数据电脑录入经费。(市档案局及、、、等电脑录入工资均以录入条目数量计算,每条0.3元,县最少,为50万,其余县市都在上百万元,所需经费均为财政专项投入)

四、主要工作内容及我县工作量、经费概算

(一)、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目录数据采集录入前馆藏档案的规范整理工作;

2、档案案卷目录数据的采集录入工作;(每一案卷条目采集录入内容包括档案馆代码、案卷级档号、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案卷题名、责任者、起始时间、终止时间、保管期限、文件数量、页数、控制符等13个项目)

3、文件目录数据的采集录入工作;(每一文件条目采集录入内容包括档案馆代码、文件级档号、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起始页号、责任者、文件编号、文件题名、文件件号、文件时间、文件稿本、控制符、密级、保管期限、页数等16个项目)

4、录入数据的检查校对、备份、汇总上报及日常维护等。

(二)、我县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工作量及经费概算:

至2012年底,县档案馆馆藏档案跨度百年数量近8万卷,根据今年全县档案登记数据统计,全县到期应进馆但尚未进馆的档案还有近12万卷,在全市数量最多,我县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工作量非常巨大。

录入条目计算:案卷目录录入条目20万条+文件目录录入条目500万条(平均每卷档案计25份文件)=520万条

聘请人员进行电脑录入工作所需经费计算:520万条×0.3元/条=156万元

五、我县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工作存在的困难

1、工作量非常大,欠账非常多,时间非常紧;

2、人才短缺。近十多年来,县档案局除因领导调动进入档案局外,再无专业人才,尤其是没有电脑专业人才进入档案局,现有工作人员年龄普遍较大,平均年龄48岁,已较难适应档案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3、硬件不足。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所需专用电脑及相关设备因经费所限至今无法购置;

4、经费尚无落实。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工作前所未有,在较短的时间内要消化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欠账,所需经费较大,而上级财政又无此项工作专项经费,迫切需要县级财政专项投入,以保障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我县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及相关股室长为组成人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门人员负责组织实施。制定专项工作方案;

2、组建专业队伍。通过招聘电脑操作熟练人员组建数据录入专业队伍,并签定责任状;

调研数据报告第5篇

一、信息平台建设及接入情况

(一)信息平台建设情况。

1.信息平台建设方面。信息平台建设是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基础,我县从2015年10月份开始采取市集的中方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信息平台建设:一是硬件建设。积极向县政府汇报沟通筹集资金35万元,购置了台式机、笔记本电脑、针式打印机、普通打印机、高拍仪、移动硬盘、查询机、叫号机等办公设备。建起了大数据库服务器4台,连续供电设备2套,完成面积20平方米的机房改造,内部网络已布设调试完毕,实现了不动产登记中心与建设局、林业局、农牧局和五个中心国土所之间内部网络互连互通,形成了不动产登记硬件网络环境。二是获取基础数据。信息平台建设以基础数据资料为根本,为获取第一手基础数据资料,从2015年10月初,筹措资金11万元,聘请作业单位对新型城镇化试点镇黄羊川镇农村房产进行权籍调查,形成纸质和电子基础数据。近年来,由于县城建设发展速度快,土地现状变化大,2016年1月份我县筹资24万元,聘请作业单位对县城范围内的所有宗地及楼房楼基进行全面调查测量,现已全部完成县城269宗土地使用权及518幢楼房的投影面积调查测量。三是数据平台建设。2016年2月我局积极与北京天耀公司联系,投入业务骨干10余人利用其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平台对我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产、城镇房产、林地等数据进行整合建设,自2016年11月所有登记业务均能利用登记信息平台在网络上登记办理。

2.安全保密方面。我局严格按照《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试行)》的规定。一是对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网络不动产登记实行专机专网,并加装防火墙、网闸等安全手段进行隔离,所有进行不动产登记的计算机及附属设备严禁连接互联网,严禁接入移动存储设备存入或读取数据,防止信息泄露。对登记平台业务数据做到每天定时自动备份和手动备份在移动硬盘,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二是通过与相关单位签订保密协议、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检查、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安全教育培训等方式,做到登记信息全方位监管。三是严格执行不动产登记资料依法查询制度,除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和有关国家机关可以依法查询登记资料外,不得随意查询。

3.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建设局房产信息登记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公司与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开发软件公司不配合,与建设部门的数据交换接口迟迟不能开发,导致不动产登记中心登记信息与建设部门的房产信息无法实时相互推送,实现数据共享。

建议从省级层面与建设部门沟通,督促房产信息登记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公司与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软件开发公司密切配合协作,尽快开发出数据交换接口,以实现数据共享。

(二)信息平台接入情况。

我县信息平台接入采用将XML格式的报文通过SFTP协议推送到指定的业务报文存放目录,从相应目录中获取相应报文的方式,安排专人负责在每天17:30前,严格按照《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接入技术规范(实行)》将登记数据进行校验后及时上报,以实现与市、省、国家实时汇交,对报送失败的数据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对数据进行修改后当日或次日上报。我县上报业务数据类型有国有建设用地所有权首次登记,国有建设用地及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国有建设用地及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国有建设用地及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抵押权首次登记,预告登记等,止目前我县共成功上报业务数据215条。

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为发展地方经济,结合地方实际,鼓励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出现了以出让或划拨方式取得的农业用地、生态用地等土地用途和国有农用地使用权权利类型,但国家制定的不动产登记标准中无农业用地、生态用地等用途和国有农用地使用权权利类型,现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或上报。

建议对现在的数据库标准根据基础登记业务的需求进行修改,以提高登记业务的可操作性。

二、存量数据整合汇交情况。

(一)数据基本情况。城镇土地登记档案资料共2299宗,其中仅县城的269宗土地使用权数据在2016年进行了调查测量,即有空间数据也有登记档案电子化数据,其他登记档案资料只进行了电子化扫描,并无空间数据,且大部分档案扫描件未按宗地号、发证时间分类整理,扫描资料混乱格式不致,需重新调查测量和扫描整理。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资料8.1万宗、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资料251宗,均有空间数据和电子扫描件资料,但部分宗地存在坐标偏移、宗地代码编号不规范现象,需补充测量和统一宗地代码编号;房产登记档案资料11392卷宗,仅对登记档案资料进行了电子化扫描,无空间数据;林权登记发证档案共9855卷宗,仅对登记档案资料进行了电子化扫描,无空间数据;草原登记共发证19413本,登记原始档案严重缺失,现有档案只有电子表格。

(二)已完成数据整合情况。2016年6月份,我县根据市不动产登记管理局统一安排,积极与数据整合作业单位紧密配合,前期对我县的土地、房产、林权、草原登记数据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对现有档案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并提出整合意见,组织相关部门经过多次讨论后,认为我县土地、房产登记数据资料比较齐全,应先对土地、房产数据进行整合,待逐步积累经验后,再对林权、草原数据进行整合。由于我县土地登记资料无空间数据,为使房屋落宗落户,先后筹集资金132万元,在完成县城269宗土地使用权及楼房投影面积和“下山入川”移民点、黄羊川镇7134宗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进行了调查测量的基础上,对登记数据逐条核对进行数据入库;房产登记数据充分利用建设局房产登记信息系统数据库数据进行解析转换后,按照坐落、名称等导入数据平台,完成房屋落宗落户,对于无法落宗的房屋数据进行实地调查后再落宗落户。目前已完成定宁、古丰、十八里堡、黑松驿等11个乡镇45000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权数据整合,完成“下山入川”移民点及黄羊川镇4893宗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数据整合,完成城镇600宗土地使用权数据整合建库及488幢楼盘落宗落户工作。

(三)6月底前计划完成情况。虽然我县在不动产登记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数据整合工作中进展还是较为缓慢,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当然资金困难是主要的因素。为此我局高度重视,年初对我县数据整合工作进行了详实的预算,并制定了数据整合工作计划,计划于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我县土地、房产登记数据的整合工作,所需经费约257.83万元,按照省财政厅、省国土厅下发的(甘财经二[2016]27号)“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切块)资金,根据工作需要可用于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规定文件精神,所需经费由市财政从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切块)资金中统筹解决,今年已给我县拨付资金408万元。

(四)工作总体推进情况。

1.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部分数据暂无法进行整合入库。由于长期以来各单位分散登记,在登记过程中采用各自独立的技术标准,采用的坐标、数据和面积等不尽相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据整合的难度。因历史原因造成登记程序不规范、表册不齐全等遗留问题,且存在重复登记、漏登等现象。各部门不动产登记的状况差异较大,现存档的林权、草原数据仅为纸质数据,无电子图件及图件坐标信息,信息化水平很低,且草原登记仅有电子表格数据无登记档案资料,使登记数据无法进行整合。

建议上级部门在经费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对已登记无空间坐标的宗地进行补充调查测量,对无登记资料的宗地在今后登记工作中逐步完善。

二是西靖镇“下山入川”移民点界线不明确,给不动产单元设定与代码编制造成不便。由于我县“下山入川”1、2、3、8、9、10号移民点正在建设中或土地未分配,现无明确界线暂无法将其分别划分为地籍子区,加之这6个移民点全部入住后户数较多,在本次地籍子区划分时合并划分为一个地籍子区有点过大,给数据整合和今后的不动产单元代码编制造成了一定的不便。

建议以上移民点土地全部分配入住后,允许我县重新划分地籍子区,对已整合的数据按照新划定的地籍子区进行修改不动产单元代码,以方便数据整合和今后日常登记业务管理及不动产单元代码编制。

调研数据报告第6篇

该调研共获得407名志愿者累计11万小时的室内pm2.5数据。

室内pm2.5吸入量占八成

调研结果显示,在采样时间段内,北京室内平均pm2.5浓度为82.6微克/立方米,属于轻度污染水平,且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室内空气处于污染状态,即pm2.5大于75微克/立方米。

研究组负责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员张林告诉记者,根据采集数据计算,志愿者日均面对的pm2.5总量为每小时2018.6微克/立方米,一个人每天吸入肺中的污染物总量累计达到787.3微克,其中室内pm2.5的吸入量占每日总量的8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人们一天中有大约20小时是在室内,只有4小时在室外。”张林说,室内的pm2.5吸入量是室外的4倍。

17楼以上室内空气更好

调研还发现,室内pm2.5浓度与同期室外pm2.5浓度存在0.67的比例关系,体现了建筑物对人体的防护效应。张林说,建筑因素对空气质量有一定影响,调研结果显示,在同等外部条件下,办公环境的室内pm2.5等级略优于居住环境,“家中有很多污染源,如烹饪、吸烟等,而办公室通常有中央空调,对降低pm2.5浓度有很大帮助。”

而在同一栋楼中,17层以上的楼层,室内pm2.5等级更优;距离主干道大于500米的建筑空气质量则相对更好。这主要是因为高空层的大气流动性更好,主干道则受到机动车尾气排放影响。

烹饪吸烟助长pm2.5

张林同时透露,空气净化器、中央空调对室内空气净化起到明显作用,而开窗通风的作用则因室外情况而异。当室外pm2.5浓度低于75微克/立方米时,开窗通风有利于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但当室外pm2.5浓度高于150微克/立方米时,开窗通风则会恶化室内空气质量。另外,烹饪、吸烟、打扫和其它增尘行为也会对室内pm2.5产生波动影响。

数据来源

407名志愿者 11万小时数据

本次“北京室内环境pm2.5调研行动”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等联合发起。在两个半月时间内,调研组共获得北京市407名志愿者累计11万小时的室内pm2.5数据,覆盖全市13个区县的7703个地理位置。

数据采集使用的是清华团队自行研发的基于云端校准技术的pimi便携式pm2.5检测设备,通过对比发现,便携设备采集的数据与本市监测站点的官方数据存在约10%的误差。

据了解,此次研究是清华大学的自主行为,是基于一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目前,他们还没有和环保等部门沟通过这个研究。而此次调研活动只是一个起点,未来他们还将与医学领域的专家展开合作,基于大样本量数据,探究pm2.5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专家观点

室内污染源多不排放pm2.5

针对清华大学室内pm2.5的研究报告,记者采访了多名环保领域的专家。多名专家表示,室内本身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家具、地板等产生的气态污染物,包括甲醛、挥发性有机物等,还有细菌等一些飘尘,除了做饭会产生少量pm2.5以外,室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产生pm2.5的。室内的颗粒物主要是通过大气传输的,关注大气环境下的空气质量其实就可以知道室内空气质量的大致情况。

调研数据报告第7篇

一、**年纳税百强榜单中的江苏数据

(一)总排名:江苏保“先”进“位”

**年,中国纳税五百强(总排名)纳税总额首次跨越7000亿元大关,入围门槛也水涨船高,由**年的2.83亿元提高到3.64亿元,增幅为28.52%。江苏企业急流勇进,上榜企业名次、户数与纳税数额在总排名中实现了保“先”进“位”。**年,江苏入围企业26户,位居全国第六位,纳税合计2667423(万元)。**年,江苏入围企业30户,入围户数与山东并列,位居全国第四,纳税合计3117220(万元),较**年提高了449797(万元)。江苏中烟工业公司南京卷烟厂纳税额超过50亿元,排名居第全国第二十四位。

(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继续提速

**年度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全年贡献税收1305.73亿元,增幅43.56%,入榜门槛由2.87亿元升为4.09亿元。**年度入围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纳税百强榜单的江苏企业共7家,与山东并列第5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以254136(万元)列榜单第13位,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以85454(万元)列第43位,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以78630(万元)列第47位,张家港宏发炼钢有限公司以73870(万元)列第50位。

(三)上市公司:石化钢铁独领

**年,上市公司纳税百强合计纳税2737.25亿元,增幅27.02%,入榜门槛由上年度的4.67亿元上升为5.02亿元。江苏5家企业进入上市公司纳税百强,列榜单的第6位。江苏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154523(万元)列第31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105753(万元)列第51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以85664(万元)列第67位,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63379(万元)列第83位,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以50909(万元)列第97位。

(四)私营企业:江苏再次领跑

**年,江苏省进入私营企业纳税百强排行榜的企业有14家。**年,私营企业在各榜单中变数最大,百强五成换血,江苏却以同样的户数继续领跑。进入私营企业纳税百强排行榜的江苏前五甲分别是列榜单第7位的无锡市锡能实业有限公司,列第27位的常州鑫瑞特钢有限公司,列第31位的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列第38位的江苏华鹏变压器有限公司,列第46位的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在行业的分布上,江苏上榜企业涉及制造、建筑、批发与零售,医药等多个行业,分布领域极为广泛。这表明:私营经济日益成为江苏经济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五)企业所得税:跨“栏”位列下降

**年企业所得税纳税百强纳税总额为2321.84亿元,入榜门槛由**年的3.6亿元升为5.32亿元,增幅为47.78%,成为纳税百强7个子榜中入围门槛增幅最大的榜单。从地区分布上看,由于总公司汇总纳税与汇算清缴地的原因,大大拉升了北京、上海等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百强中所占的份额与比重。**年,江苏进入企业所得税纳税百强榜单的有7家,名列全国第5位,总纳税额为557653(万元)。**年,江苏进入企业所得税纳税百强榜单的有4家,位列有所下降,总纳税额为460808(万元),分别是列第17位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列第61位的江苏中烟工业公司南京卷烟厂,列第82位的江苏中烟工业公司徐州卷烟厂,列第90位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六)企业集团:“闪亮”登场中迎挑战

**年度,中国纳税百强排行榜增添了一个新榜—-中国企业集团纳税名单(自报),它打破了企业属地纳税独立核算的界限,首次以企业集团为对象,本着自愿申报的原则,对企业集团的纳税数据进行汇总统计。进入此榜单的江苏企业共4家,分别是江苏省电力公司,沙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盛虹集团有限公司。自2008年1月1日起,新所得税法统一以法人为所得税纳税主体,这意味着,对原来就地缴纳的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将由总机构汇总纳税,汇总纳税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江苏企业也将在规模、结构、隶属关系与整体税收贡献上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七)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差距悬殊京沪粤

在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百强企业中,京沪粤呈三足鼎立之势,三地分别有33家、30家、12家,共计75家企业上榜。从上榜企业的地理分布和行业分布上看,不仅东西部个税差距悬殊,江苏省与京沪粤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进入**年度中国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企业百强的江苏企业仅为2家,分别是据第52位的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第61位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八)行业纳税:21个行业名列前茅

在纳税百强的子榜中,四十行业纳税百强排行榜具有特别的意义。它客观反映的是企业在不同经营领域中所处的地位,提供了经济结构布局等最为醒目的数据。**年,全国四十行业税收贡献达10348.04亿元,江苏在21个行业的纳税百强排行榜中名列前茅。此中,金属制品业,塑料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的优势更为明显,入选企业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金属制品业纳税百强企业37家,占据前十位的第二、第三、第六、第七位。化学纤维制造业纳税百强江苏企业26家,包揽榜单的第一位与第二位。进入医药制造业纳税百强的江苏企业共16家,列榜单的第一位与第三位。进入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纳税百强的江苏企业16家,分列榜单第一,第三、第五、第六、第七与第八位。塑料制品纳税百强企业25家,纺织业21家,零售业17家,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7家,通用设备制造业16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4家,建筑安装业14家,银行业14家,专用设备制造业12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2家,批发业11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1家,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11家,造纸及纸制品业11家,食品制造业10家,保险业10家,道路运输业10家。

在新型制造业、文化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方面,江苏企业也表现出较强的发展优势。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7家,新闻出版业6家,专业技术服务业7家,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7家,饮料制造业7家,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5家,房地产业5家。

二、榜单中江苏数据反映出的问题及思考

从**年度中国纳税百强排行榜的江苏数据来看,江苏税收与经济的发展是基本吻合的。**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1万亿元,增长14.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8万元以上,超过3500美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6%;民营经济注册资本突破1万亿元,国资、民资、外资“三足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产业层次明显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增长30%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1/4,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5%,增幅创12年来新高,占GDP的比重达到36.6%。税收来源于经济,正是不断深化的国有企业制度改革,不断增强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不断加快的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了江苏经济快速迅猛的增长,为江苏税收的增长奠定了充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与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与兄弟省市相比,江苏经济与税收发展既有优势,也有差距,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江苏经济大省和税收大省的优势地位,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挖掘税收的增长潜力。

(一)在继续保持税收总量水平的基础上,注重培育与发展重点税源企业

**年,江苏省税收收入规模为3302.40(亿元),广东为5055.63(亿元),上海为4141.85(亿元),北京为3325.66(亿元),江苏省税收规模排列全国第四(数据来源:**年全国税收收入排序表《中国税务报》**年1月31日)。北京税收总量比江苏高,但其中包含了铁道、各银行总行、保险公司等部属企业集中缴纳的所得税、营业税收入,剔除这些非可比性的因素,江苏国地税收入规模皆位居全国第三,江苏在纳税五百强总排名榜单的位次与税收规模的总量位次基本相等。但是,在企业500强排行榜中,位居江苏榜首的中烟工业公司南京卷烟厂排名仅居第全国第二十四位。特别是与山东相比,**年,山东省税收收入规模仅为2585.39(亿元),但是其入围户数却与江苏并列,位居全国第四。从税收总额上看,山东的30户入围企业纳税合计多出江苏1874019(万元),500强纳税总额占比高于江苏2.42%。这说明:江苏重点税源企业的经济发展规模与税收贡献率与山东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江苏企业要提升在税收500强总排名上的位次与规模,必须进一步适应国内外经济竞争的新态势,推进企业重组和资产优化配置,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大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行业龙头的支持力度,扩大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大企业新增数与总数,做大做强优势企业。

(二)促进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聚,增强市场竞争力与税收贡献率

近年来,江苏经济致力于从国有经济的“一资独大”到“三足鼎立”,从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向开放、多元的所有制结构的转变,形成了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优势互补的组合效应。从1994年到**年,江苏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量由3578亿元增加到9993亿元,增长1.8倍。企业户均资产增长9倍,省属企业户均资产超过80亿元,形成了规模优势。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占全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数的2.45%,但上缴国家的税金占30.6%。**年省属国有企业利润增长63%,国有资本实力和带动力增强。江苏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约40%提高到**年45.1%,私营个体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26.2%提高到34.2%,平均每年提高1.6个百分点,对全省GDP的贡献率达41%。**年,私营企业达到60万户,增加9.3万户。资本市场基础性建设得到加强,全省上市公司达到138家,新增21家。**年,江苏企业领跑私营企业排行500强的榜单再一次显示了这个佳绩。但是,从江苏企业排名不尽如意的三个榜单来看:**年江苏所得税收入规模为755.29(亿元),山东为538.75(亿元),但山东却有6家企业进入企业所得税纳税百强榜单,而江苏企业仅有4家;上市公司纳税百强中,山东有10家企业位列其中,江苏仅有5家;**年企业集团纳税名单(自报)榜单的江苏企业共4家,而山东是12家。这一系列数据显示:江苏还应当进一步支持大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增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坚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深化改革,重点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市场影响力与占有率,促进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聚,向具有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集聚,切实增强市场竞争力与税收贡献率。

(三)积极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与效应

开放型经济发展强盛是江苏经济的一大亮点。**年,江苏实际利用外资174.3亿美元,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增长32.3%;进出口总额2840亿美元,增长24.6%,其中出口1604亿美元,居全国第二,增长30.5%。**年,外资大项目增多,服务业引资强劲。全省新批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达到214个,同比增长43.6%,其中9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达到53个;服务业新批协议外资近百亿美元,实际到账注册外资29.2亿美元,同比增长71.4%,占全省到账外资的1/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突破700亿美元,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和外资企业出口突破1000亿美元。**年度,入围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纳税百强榜单的江苏企业共7家,与山东并列榜单第5位,其位次与规模并不低,但是并没有充分展示出江苏开放型经济的优势。分析**年度入围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纳税百强榜单,可以发现:100家上榜企业中,汽车制造业占据了较大份额,有21家企业上榜,占百强纳税总额的28.33%,上榜企业的前十名中,汽车制造业占据了五席。与广东、吉林、天津、吉林、湖北、上海等相比,江苏的汽车制造业规模及效应不突出,唯一入选的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以78630(万元),排名榜单的第47位。在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纳税百强榜单中占据第二大份额的是电信与及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共有23家上榜,遍布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纳税344.00(亿元),占比26.35%。与之相比,江苏也仅有中国移动通信江苏有限公司与熊猫通信有限公司榜上有名,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江苏省第一大产业的优势末能在榜单中得以鲜明体现。此外,入选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纳税百强榜单的制造业53家,纳税总额623.94(亿元),占比47.78%,江苏有2家企业入选;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家,纳税总额40.61(亿元),占比3.11%,江苏有2家企业入选,这些数据显示:江苏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在制造业上的优势也有待强化。因此,江苏经济发展中仍要十分注重提升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经济国际化水平,加快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推动对外贸易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积极推进项目引进从一般加工制造向制造业高端延伸,注重引进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引进对税源和就业贡献较大的项目。要进一步提升江苏国际化、产业化竞争的区域优势与项目优势,形成集成电路、数字通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促进全省开放型经济的更快、更好、更强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