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合集7篇)

时间:2022-12-11 12:10:43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第1篇

一. 首先,改变了认识上的误区:

以前曾错误地认为心理健康是心理辅导老师的责任,通过培训,我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全面覆盖在学校教育中,是所有教师共同参与的,共同来呵护学生的心灵。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育人,也要关注教育对象的心理健康,培养出高素质,健全健康的人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从而为自己的行为心理进行评价。心理健康与思想品德课不能划上等于。

二. 其次,几点新的认识:

1. 学生的心理要健康,教师的心理更要健康。

通过本次培训,使我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的感知现实并且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过去。我是一个急性子,脾气比较急躁,遇到事情或不顺心容易动怒,产生悲观,愤怒等小计情绪。有时候,把这种情绪带入工作,学习,人际交往中,看学生不顺眼,看自己的老公、孩子不顺心,不仅是自己不快乐,还会影响周围的人。所以,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也管得心态非常重要。通过学习,我意识到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己,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掌握调整情绪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学会放松:如聆听音乐,赤脚散步,运动,朋友聚会等;恰当地宣泄不良情绪:体力劳动,走进大自然等。培根说:“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教知来改善。”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坦然地承认并接纳自己的一些情绪,并努力采取正面的方法来处理一些负面情绪。

2. 学会感恩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现在的人都比较自私,更多的在乎自己的得失。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感恩自己的身体,感恩周围的人,感恩大自然,。。。。。。感恩生活中的美好点滴。感恩使我们把关注点聚焦在那些美好事务上,生活也由此变得更美好,是自己永远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

3. 做好沟通,与学生打成一片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第2篇

\[关键词\]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社会适应;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5-0015-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年度立项一般课题(2013LSZ065),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度一般资助项目(SK13YB155),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4年立项一般项目A类(2014JGA32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立高(1978―),男,山东费县人,硕士,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自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Seligman)开创了积极心理学这一新的心理学研究取向以来,其核心观点就得到了大多心理学学者的认同。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关注人具有的潜在力量和积极品质,关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激发人自身潜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使每个人最终都能获得自己的幸福。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是主观层面上的积极体验,即过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现在的快乐和幸福、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态度;二是个人层面上爱的能力、勇气、工作的能力、对美的感受力、宽容、毅力、创造性、对未来的关注、灵性等积极人格;三是在社会层面上的积极的社会组织,涉及公民美德、利他主义、宽容、责任感、礼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制度等。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它通过关注并构建人自身积极的力量,有效地维护并促进心理健康,主张通过开发和应用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发掘其在维护心理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人的幸福和发展。

(二)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模式

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高校开展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各高校都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缓解、各种负面事件的预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发现,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并未得到显著提高,仍然出现了很多社会影响比较大的事件,如硫酸泼熊事件、马加爵杀人案件、研究生虐猫事件、药家鑫事件,等等,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厌学,沉溺网络虚拟世界,热衷电脑游戏,学生无心读书、缺课逃课的现象也极为普遍。因此,需要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创新。然而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是以传统的、关注人的消极方面的消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基于这种理论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是有问题的学生和学生的消极面,因此我们忽略了大多数健康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研究上,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问题往往是大学生各种心理疾病的表现、原因及矫正措施,对有自杀倾向等严重心理问题个体的危机干预也很重视。相应的,学校对于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关注,以及对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突出优势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它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以人的积极品质为着眼点,根据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从正面培养个体,防治各种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孟万金教授创立的,该理念针对传统病理式、问题式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在整合和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教育等理论与实践为依据,采用更加积极的内容与方式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开发人的潜能,塑造个体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并为其终生幸福奠定基础。每个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和向上的自我成长能力,这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是人的积极方面,重点放在培养人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人的心理潜能上,还包括积极习惯的养成,积极的思维品质、积极人格的塑造,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心态的调整,积极认知方式的形成,积极意志品质的磨练,积极组织与积极关系的建立等方面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构建积极氛围的立体网络,也就是通过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和全面渗透的途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正向的积极氛围。同时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情景性、互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性,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

(四)积极社会适应的需要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积极适应指个体对社会现状有清晰和正确的认知,并能适应和主动改造现实环境,处事态度积极乐观,能够顺利应对困难与挫折,心理行为顺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趋势。积极的社会适应包括认知上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幸福感、应对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弹性。目前有关个体社会适应的研究多以病态心理为切入点,但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并不意味着适应良好,因此与积极适应相关的认知创造性、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弹性成为研究的热点。职教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其特殊性,尤其是高职生,由于面临的学习、就业、环境压力和社会偏见带来的压力剧增,茫然和不适应现象都会出现,严重的会导致心理障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因此,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施积极的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高职生的积极品质、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以及积极的社会适应,显得非常有必要。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

(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在2002年提出,200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的“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标志着其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同年孟万金教授申报的财政部资助科研公益金重大立项课题“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及数据库建设”也得以立项。袁振国教授、孙时进教授等专家学者,都高度肯定了这一教育理念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国际领先性。至此,全国揭开了推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序幕。全国首个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地级市实验区是山东省淄博市,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也成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实验学校,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与数据库建设在全国15个实验区近300所学校展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得突破,近期,项目组将逐步完成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建设10万中小学生数据库,并建立全国常模,还将在全国15个首批实验区开展积极心理品质测评,为实验校提供咨询报告和个别化教育方案。同时开发与各个学段相适应的实验与推广指南、系列教学及参考用书。但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延伸到高校当中,在职业教育中的扩展更是少之又少。高职院校很有必要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高职生的身心特点,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健全,并展开相应的研究,从而实现教研相长。

(二)大学生社会适应研究现状

近年在国外,积极社会适应逐步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者开始关注积极社会适应的内涵、作用及其产生机制。大学阶段是学生从青年期向成人期过渡的重要准备阶段,是从以学习为主的状态到以工作为主的状态的过渡时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个体对大学适应的情况,不仅影响其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影响其步入社会后的工作和发展。鉴于其重要性,研究人员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综合已有成果发现,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明显存在不足,如认知能力较差、实践能力弱、人际交往存在障碍,等等。我们应从学校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入手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对大学生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其必要。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应对挫折能力,等等,不断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大学生走出校门适应新的社会角色作准备,促进其职业发展和终身发展。

三、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研究的思考

(一)研究目的

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通过质性研究和定性研究,建构合理有效的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制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培训方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和行为干预对高职学生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响,进一步考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的促进效应。

(二)研究内容

采用聚合交叉设计,探讨高职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开展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及具体的方式方法。建设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与辅导的网络平台,制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技能团体辅导培训方案。通过心理测量的方法,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高职生社会适应间的预测关系。考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否能够增进个体的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促进个体的积极适应。同时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技术,分离其他变量在这种关系中的变异,建立相关影响因素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间关系的因果模型。运用社会心理学现场实验的方法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人际接纳与拒绝的影响。在诱发的人际接纳、人际拒绝和中性条件下,让被试判断友谊、人际信任、人际支持的水平,分析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个体的友谊、人际信任与支持的差异。运用认知实验的方法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相关因素的增进效应,并探讨对认知创造性和问题解决的水平的增进效应及其内在机制。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探讨相关因素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间的复杂关系模型,建立有关影响因素(个体人格、家庭功能)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影响机制的因果模型。

(三)研究意义

研究试图通过心理测量、行为实验和干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在理论层面上,可以检验、丰富和发展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实践层面上,可以建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实施方案,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开辟新的途径。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高职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王新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程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9(10).

\[3\]宋志英.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江苏高教,2009(7).

\[4\]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第3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二十世纪末,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其发起人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1998年的美国心理学会(APA)年度大会上,赛里格曼首次提出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心理学运动,并将此作为他任APA主席一职最重要的使命之一。从此积极心理学开始正式受到世人的关注。2000年1月,赛里格曼和西卡森特米哈伊(M・Csikszentmihalyi)联名在世界著名的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家》上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正式宣告积极心理学的诞生。2002年斯奈德(Snyder)和洛佩兹(Lopez)主编的《积极心理学手册》的出版则正式宣告了积极心理学运动的独立。在2004年出版的《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中,世界著名心理学史家、美国心理学家舒尔兹(Shultz)把积极心理学称为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之一。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谢尔顿和劳拉・金的定义是“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这个定义概括了积极心理学概念的本质特点。心理学在1879年取得独立地位以后,肩负着三项使命: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心理学工作者对这三项使命的关注程度是一样的。在二战之后,心理问题成为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心理学变成一门与病理学性质相类似的学科(人们称之为消极心理学)。心理学存在的本意被研究重心的这种转移背离了,因为它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多数心理学家不知道正常人获得幸福的途径。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研究的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要用一种积极的理念来进行新的解释,便可以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目前国外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形成了以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为三个支柱的“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的理论体系。当前,积极心理学不仅在心理学领域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其思想己经渗透进了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多个领域,显示出应用趋势。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符合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扩展。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创建积极的大学校园环境三个方面来实现教育目标。

一、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情绪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积极情绪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积极情绪体验包括兴趣、高兴、满足、快乐、愉快、自豪、爱、幸福感等能使人产生愉的情绪体验。积极情绪的产生不仅有助于消除焦虑、悲伤、抑郁等消极情绪,并且可以使个体处于一种乐观、愉悦、幸福的状态,使人格达到一种积极、健康、和谐的境界。

增加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心理资源。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会导致不同的行为倾向,主要原因在于这两类不同的情绪能使人建构起不同的心理资源:消极情绪通过缩小个体即时的思想或行为资源而组织起一种包括身体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性资源等在内的应激资源;积极情绪则能通过扩建个体即时的思想或行为资源而帮助个体建立起持久的个人发展资源。同时,积极情绪体验还能消解个体的心理紧张。

增加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积极情绪与健康人格之间关系非常密切,容易体验到一种积极情绪的人,也容易体验到其它的积极情绪,一个经常体验到积极情绪的人也容易表现出积极的人格倾向。例如,邓丽芳、郑日昌在《大学生的情感变量与心理健康的探讨》一文中指出,正向情感、快乐感与SCL-90测量表中的大多数因子间的负相关均达显著水平;负向情感与SCL-90测量表中的所有因子间的正相关均达显著水平,且与抑郁、焦虑等因子间的正相关极为显著。因此,积极情绪体验应成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着力点。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增加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形成积极情绪为切入点,发掘和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力量,塑造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增加大学生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是培养大学生个体积极人格的主要途径。

增加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通过增加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可以提升大学生个体的幸福感,提高生活满意度,使人更加自信乐观,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发展亲社会态度。由亲社会态度而产生的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的礼貌、谦让、互助、合作、分享,甚至为了他人和集体利益而做出自我牺牲的一切有助于社会和谐的行为都是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合作行为、分享行为等是亲社会行为的主要构成成份。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对于构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和谐,以及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大意义。

积极情绪体验是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在现实生活中,积极情绪体验需要依靠一些低强度、高频率的积极生活事件来获得,因此,高校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努力促使这些低强度、高频率的积极事件发生。

二、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与行为的特有的一种统合模式,这种统合模式包含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区别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帮助大学生塑造哪些积极人格特质呢?积极心理学家赛里格曼等人研究发现,有六种美德和二十四种积极人格特质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个体身上。六种美德是智慧、勇敢、仁慈、公正、律己、卓越,二十四种积极人格特质是创造力、好奇心、开明、好学、洞察力、诚实、英勇、坚持、热情、善良、爱心、善于交际、公平、领导才能、团队协作、宽容、谦虚、谨慎、自律、鉴赏、感恩、希望、幽默、虔诚。这些积极人格特质在不同年龄的人身上表现会有所侧重,但是这些积极人格特质对提高人们生活的满意度很有帮助。

六种美德和二十四种积极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一个人培养和发展这些积极心理品质,然后拥有这些积极心理品质,不仅能够缓解自身的痛苦,提高生活满意度,而且能够成为一个真正把握幸福的人。赛里格曼等人的关于美德与积极人格特质的分类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应该达到的标准、以及开展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具体内容和指导。

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而形成的。当激发和强化使个体的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就形成了。积极人格特质可以通过增加积极情绪体验来获得,积极情绪体验的增加是形成积极人格特质的主要途径。同时,积极人格特质还是进行积极干预和培养积极思维方式的基础。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是促使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

三、创建积极的大学校园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特质与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密不可分。人格特质需要在环境中得到体现,同时环境又影响人格特质的形成。一个人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实际上也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及其情绪体验,认识到积极团体和社会组织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特别是以集体主义文化为背景的东方国家,人们倾向于参照集体标准来判断是否快乐。人们在评估生活时,总是首先考虑家庭和朋友的社会取向。因此,建设积极、健康、和谐的社会组织系统更加必要。积极心理学综合研究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环境的关系,认识到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对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创建一个积极的大学校园环境。

积极的大学校园环境包括积极的校园制度和积极的教育理念。大学校园制度主要是指高校的领导体制、领导风格、管理模式、教学组织形式、规章制度等。大学校园制度是为了维护和保证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其它相关法律而制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与行为准则。大学生正处于人格的发展和形成阶段,可塑性很大,因此,高校需要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加以积极引导,在这方面一套完整的大学校园制度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良好的大学校园制度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秩序,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促使高校形成良好的校风。而高校的良好校风又直接影响高校人才的成长,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产生一种凝聚力、约束力,使大学生具有认同感、归属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高校的良好校风能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提供最佳条件。在校园环境中还存在着一种表现为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实践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文化环境,大学生积极参加这些活动,能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体验、自我认知、自我控制、心理调节等能力。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教育理念应落实在这些领域的教育中。以培养现实的和潜在的积极心理品质为目的而实施的教育就是积极教育。它是对消极的传统教育的修正,是一种对教育进行重新定位的新观念。积极教育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更是为了找出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品质,并在实践中对这些积极心理品质进行培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积极教育的主要职责。这样做,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俊著.积极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孟万金著.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2008.

[3]胡凯,黄淑琴.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M].湖南科 学技术出版社,1999.

[4]牟艳娟.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性思考[J].广 西社会科学,2003,(5).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第4篇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从正面而不是从负面来界定与研究心理健康,提倡研究和培养人类自身存在的积极心理品质,而不仅仅局限于对心理疾病的矫正。其目的在于激发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开发和培养人们优秀的内在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人们获得良好的生活,从而促进个人、社会以及整个人类的进步与发展。积极心理学使心理学跳出病理框架,面向当代社会生活,动态剖析心理过程,解读人类幸福,能真正实现心理学的全部使命。

二、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它是区分不同个体与群体之间差异的特征,它影响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是人们进行是或非、有意义或无意义、值得接纳或不值得接纳的判断时,所依据的一系列最基本的准则或尺度。积极心理学以幸福为中心,主张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既有潜在的自我冲突,也有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个体一般都能自我决定其最终发展状态,人类可以通过激发自身的积极力量、挖掘和培养自身的优秀品质来实现人格的完善,从而获得属于自身的幸福、快乐以及有意义的人生。因此,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价值观是一种积极的、进取的价值观,主要表现为进取价值取向与主观幸福感。

三、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价值观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1.转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传统认识

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总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精神疾病。显然,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消极(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变态等)层面,而应着眼于积极的发展层面。因此,持有积极、进取价值观的学生能够意识到人的心理健康及其自身的发展主要是依靠自身具有的积极的情感积累而不仅仅是问题的消除。他们能够主动地增强自身的积极力量或挖掘与开发自身的积极品质来实现问题的消解以及对健康心理的维护。

2.引导个体用“积极”代替“消极”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人都有发展的可能性和能力,强调每个人天赋的潜能在解决自身心理问题、促进自身成长中具有积极作用;提倡用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摒弃原有的对人性的各种消极认识和评价,关注自己和他人的积极面,能够激发学生个体内在的积极力量,引导学生理解并学会用“积极”取代“消极”,从而有效促进其主体积极人格的发展。

3.提高学生应对压力的能力

压力应对方式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直接的重要因素。对任何个体来说,来自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是不可避免的,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否以乐观、积极的情绪面对压力,直接影响到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如果能够采用积极的方式去应付,就能够释放压力,消除内心的紧张;反之,则会造成焦虑与紧张。也就是说,持有积极价值观的个体,可以通过自身的积极情绪来缓解消极情绪所带来的心理紧张,同时主动寻找解决压力的方法,从而保持肌体的健康与活力。

4.有效改善学生的行为方式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情绪能促使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使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更全面、更准确,并因此产生多种思想和行为,特别是产生一些创造性的思想和行为,并且这些思想和行为也更容易迁移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因此,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以乐观的态度去审视一切不愉快的事情,使自己始终保持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并在体验积极情绪的过程中构建和维持新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改变他们之前的观念以及行为习惯。

5.有效增强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积极情绪能够帮助个体积极应对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消极事件,并促使个体有效地处理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以及快速和有效地从挫折经历中恢复,从而增加积极情感并抑制消极情感,防止降低主观幸福感。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特定时期内所体验的正向情绪(如快乐等)比负向情绪(如痛苦等)越多,那么他就越感到幸福。因此,培养学生积极的正向情感,努力降低负向情感,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就会不断提高,从而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

四、获取积极的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

1.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

研究表明,积极情绪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保护因子,它能够消除消极情绪对身心造成的影响,提高个体应对和缓解压力的能力,使人的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对生活满意、对生活充满希望并感受到幸福。很多时候,个体之所以会产生各种问题,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感受到生活的意义,没有深刻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因此,个体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增进积极体验。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可以通过语言暗示、音乐冥想疗法、激励性标语等途径来提高自身的积极情绪体验。引导学生学会自立、自尊、自强,最终提高获得幸福感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

赛里格曼等积极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睿智、勇敢、仁慈、公正、律己、卓越6种美德及其相应的人格力量如创造力、诚实、善良、宽容、感恩、希望等24种人格特质都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个体身上,这些人格特质有助于提高人们生活的满意度。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这些积极的人格特质,进而拥有这些积极品质,不但可以消除消极情绪所带来的内心紧张和缓解个体的内心痛苦,提高个体的学习生活满意度,还可以使个体成为一个真正可以把握幸福的人。

3.建设积极的社会环境系统

我国是以集体主义文化为背景的国家,人们在评判自己是否快乐或评估生活是否幸福时,往往会更倾向于参照集体标准,会考虑到家庭和朋友的价值取向,因此,造就积极的社会环境系统显得极为重要。造就积极的社会环境系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相互配合,共同营造有利于积极心理成长的育人环境。一是学校要努力营造环境优美、氛围宽松的育人环境,让校园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使师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唤起积极的行为。二是家庭、社区要更多地从幸福、快乐、希望、爱、乐观、勇气等积极层面去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并树立较高的人生价值目标;鼓励他们学会积极地适应环境,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改变环境,学会健康快乐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综上所述,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价值观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第5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班集体建设;德育

G625.1

班集体建设是小学教育中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德育教育的永恒话题,通过有效的班集体建设能够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班级管理工作以及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为了提高班集体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要认真分析和研究积极心理学理论,将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状态的塑造上,从而促进个人和学生群体的发展与完善,切实有效地进行班级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内涵及其指导意义

1.积极心理学理论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将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科学,将人自身的积极因素作为研究的重点,倡导心理学必须将人的潜在力量、美德以及善端作为根本出发点,在处理多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现象时要运用积极的心态,正面积极地进行问题解读,从而最大化地唤起人内心的优良品质和积极力量,并使其成为挖掘个人潜能的推动力。积极心理学将良好的心理健康和状态作为主要的关注点,能够有效促进个人、群体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完善。在这一点上,将积极心理学作为理论指导,将积极心理学内涵与小学班集体建设融合起来能够为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班级氛围,使得学生保持积极的情绪和乐观状态,从而能够全面推进班集体建设,切实践行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在积极和成功当中感受团体的力量和班集体的温暖,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2.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小学班集体建设对于学生以及小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重视发挥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价值,将其理论内涵渗透到班集体建设工作当中来。第一,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受到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少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缺乏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有效沟通的方式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得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班集体建设中来,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第二,确保班级正常运转。班级的科学化管理也是进行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保障,而教师通过定期对学生展开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则能够有效消除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避免恶性事件,有效维护班级秩序,为班集体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第三,增强学生自我认知。教师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学生展开心理教育和德育素质培养。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自我了解,帮助学生弥补自己的不足,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得学生在班集体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才干,有效提高班集体的整体建设水平。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班集体建设策略

1.制定恰当的班集体建设目标

在推进小学班集体建设前,首先必须具备明确的建设目标,这是确保班集体建设保持正确方向的基础,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为班集体建设目标的实现贡献积极力量。在制定班集体建设目标时,要有效落实积极心理学理论内涵,注重发挥积极心理状态和情绪的作用,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确保建设目标的完整与科学:第一,针对性。班集体建设针对的是一个班级,而每一个班级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那么建设目标的制定就必须具备极强的针对性,除了要抓好普遍性的班级管理之外,还需要保障目标符合班集体建设的实际需求。第二,时效性。班集体建设目标必须采用长短结合的方式,阶段性的短期目标必须突出重点,而长远目标的制定则需要采用分阶段实施的方法,当好班集体建设的基础,并逐步提高要求,从而增强班集体建设的时效。第三,激励性。建设目标必须恰当准确,并根据积极心理学要求适当增加目标的积极性和超越性,使得目标能够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激励价值,并成为学生共同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指向。第四,r代性。目标必须突出和渗透现代意识,将符合于当代精神的内容放到班集体建设目标当中,例如体现出现代社会公平竞争、效率、法治等观念。第五,积极心理教育性。目标的制定要注重挖掘和增强学生的积极心理力量,在班集体建设中突出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保障班集体建设的正确和积极方向。

2.保障班干部确定的民主参与

班干部的选择如何确定是小学班集体建设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师需要全面贯彻落实积极心理学理论内涵的重要环节,同时为了营造和谐的班级关系,更是要确保班干部选择和确定的民主性和群体参与性,这样才能够调动起学生整体的积极心理,促使学生为班集体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同时也能最大化的发挥班干部在班集体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班主任要对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并将其运用到班干部的确定工作中,运用积极的心理学因素强化班级管理,营造民主自由和积极的班集体环境。班集体在形成之初,班主任可以根据个别接触和材料等确定临时的班干部成员,使得他们能够先行负责相应的班级工作,也使得临时班干部能够在班集体建设中发挥优势特长,为全体同学提供良好服务。一段时间后,班主任以及学生都会对临时班干部的表现有充分的了解,同时也有了心目中的班干部候选人。此时,可以有效运用民主投票的方式通过引导学生民主参与来挑选出学生信任的班干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落选的临时班干部,班主任要给予耐心积极的心理引导,避免其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并鼓励其能够再接再厉,为班集体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班级在高度整合后,教师可以制定班干部轮值制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平等地获得班级管理的机会,最大化的发挥出学生的积极力量和潜能,发挥积极心理学对班集体建设的推动作用。

3.重视班集体的制度规范建设

任何一个班集体都需要有完善的制度规范作为班级建设的调节器,一方面重视班集体的制度规范建设能够确保班集体建设目标的顺利达成,使得集体的利益和秩序得到有效保障,而另一方面班集体的制度规范建设能够体现出班集体对于每一位学生成员的社会期待,也会对学生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方式进行约束和规范。这样的制度规范并不是完全意义的限制学生的个性自由,更多的是保护学生和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它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这也是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不能因为是班级制度的规范就过于呆板和强制。因此,在班集体制度规范建设中,必须坚持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不仅要确保集体目标的实现以及保障集体利益的获得,还需要重视和强化良好班级秩序对于学生个性和发展的保护作用,运用班级规范以及积极的心理学作用有效调节集体与个体的矛盾,使得班集体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得到发展。班集体的制度规范内容要实现多样化,除了要包括社会规范以外,还需要将舆论建设和班风建设纳入其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方式产生积极作用和影响,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和同化力,这样会使得班集体的制度规范更加完善健全,而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意义和内涵也能得到强化。

4.积极组织和参与班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中介和重要载体,也是强化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增强小学德育教育的实践价值,有效突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固有形式,也让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内涵在实践中得以有效发挥。每一个集体都离不开集体活动,缺乏集体活动的班集体建设活动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班集体建设,而且离开了集体活动,会使得学生这一个体无法充分感受到集体力量,不能正确地理解集体和个体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不会积极主动地为了集体的发展去努力奋斗,那么班集体的整体凝聚力是不可能形成和发展的。因此,班集体在组织完成后,最为迫切和关键的是组织丰富多样的集体活动,并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为班级集体活动赋予积极的意义和高尚情趣,形成一种积极融洽和乐观向上的班集体心理氛围,增强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自觉地在集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班集体建设和发展付出更多的努力。在班集体活动当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启发和引导,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意识,使得每一位学生的价值都能得到发挥,同时也能够在实践当中验证积极学理论的意义,以便在班集体建设中更好地发挥积极心理学的作用,为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三、结语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小学班集体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先进的心理教育理论,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保障学生的积极情绪和心理状态,将其作为班集体建设的指导理论能够提高班集体整体凝聚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推动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因此,班主任教师要注重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对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认真学习与分析,在班集体建设中注重学生积极心理的塑造,使学生能够运用积极思维和行为促进班集体建设。

参考文献:

[1]朱磊.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集体管理中的运用探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11):50-52.

[2]任亮宝.积极心理学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渗透[J].黑河学刊,2015,(9):33-35.

[3]李青.有效运用心理学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读与写,2015,(10):69-70.

[4]陈红.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8):18-19.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第6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前言

随着高校对素质教育的高度关注,综合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的关注也是应运而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是高校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工作的一门必要课程。本文从对心理健康内涵的理解出发,探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笔者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提出理论参考。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

3.分析与讨论

3.1积极心理学概述以及研究的基本内容

3.1.1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最早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Seligman等人。起初心理学界对这一概念没有达成共识,更没有意识到“积极”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重要意义。直到1996年塞利格曼上台后,“积极”一词在西方兴起一场巨大的心理学运动,“积极”这一概念才渐渐得到心理学界的明确界定。积极心理学强调对生活中积极因素的心理研究,如主观幸福感、积极的、美德等,而不把研究的重心放在消极的、失败、病态心理方面的探讨。

3.1.2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重心在于考察那些可以提升生命价值的事情。人的一生常常伴有高峰和低谷,而积极心理学并不否认低谷,注重高峰,但低峰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部分。其基本内容包括三方面: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的社会制度。

3.1.3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情绪体验即人们体验到的积极情绪如髙兴、兴趣、自豪等惯常程度。这些积极成分能够在无形之中支配着人们的行动,提高人的品质以及知行能力,为个人的社会交往以及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添色彩。目前,研究情绪主要包括主观幸福感、快乐,强调人要勇敢的接受过去,积极的面对现实。

3.1.4积极的人格

积极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体水平上,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积极心理学研究人格的目的是唤起人类对积极力量的关注,从而形成积极的人格观。积极的人格有益于个体采取有效的策略面对困难,而乐观却能在积极人格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3.1.5积极的社会制度

积极的社会制度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工作、家庭以及学校。积极的社会制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正如塞利格曼所说:“这些社会科学以揭示和发现所有给人生活带来困难和痛苦的制度为己任,其最大的作用莫过于帮助我们减少一些伤害我们的条件。”积极心理学对于积极的社会制度的研究在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呼吁全社会对积极科学的重视,从而建立积极、科学的社会制度。

3.2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3.2.1有利于充分体验积极的情绪

对个体而言,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对个体的幸福、快乐、知足等情趣体验具有积极正面的效果,能够对不良情绪进行包容,一定的情况下还可以转换消极情绪,对特殊阶段的情绪具有一定的修复效果。相反,消极情绪对个体本事可以产生不良的影响,还可以影响到其他个体的情绪。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学生对获得幸福、快乐、满足等多方面的情感体验,来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养。

3.2.2有利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大学生积极的品质包括积极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积极的个性特征有动机、能力、性格等,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以及个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首先,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有助于大学生身心疾病的预防。其次,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有助于大学生身心疾患的治疗。第二,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潜能。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人的积极力量,挖掘大学生潜在的力量,使大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对于他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上,能够跳出常有的逻辑思维,发挥出创造性潜能具有很大的帮助。第三,积极的品质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拥有主观幸福感的人觉得生活中得一切都是积极的,他们不否认消极,但却能够在悲观中寻到乐观,在失望中感受快乐。

3.2.3有利于建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优良的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人际关系和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形式。相反,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人际交往可以概括成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提高个体身心健康;有利于增强自身对心理疾病的免疫力。因此,从积极心理学出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较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促进大学生以及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3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3.3.1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存在不平衡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可分为消极目标和消极目标。前者是预防和治疗大学生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积极目标是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能力。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是引导人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掌握为人处世的基本技能;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侧重于消极目标,把解决少数大学生的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作为主要任务,轻预防而重治疗,从而导致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

3.3.2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存在滞后性

滞后性主要是指已有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反映市场的供需关系。心理咨询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取得的成绩不可否认,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急需解决。如咨询场所欠缺;咨询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欠缺;心理咨询宣传不到位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曾提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正常人。把健康人的心理和健全人格作为研究重点,突出人的本性、价值和潜能、以及高峰体验和自我实现。

3.3.3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实践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可能取得成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大学生最需要的课,但是,大学生最不满意的课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老套,形式单调,与实际相差甚远。大多数的学生没能在课程中体会到心理健康的乐趣,更不能理解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以及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相铺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3.4建议与对策

3.4.1树立积极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

传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于消除人心理和社会的各种问题,以预防各种恶性事件为前提,并期望问题被消除的同时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繁荣。当前社会,国家提倡“中国梦”,意义在于全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能够感受到国泰民安,中国梦不是少数人的梦,而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梦。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增进大学生的幸福感为主要目标,可以说是中国梦的表现形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要体现出这一主题———让学生生活更幸福,让学生过得更有意义。因此本文建议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中大学生能够体会到主观幸福感。

3.4.2积极心理咨询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相结合

高校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较强的理解以及接受能力,因此,采用积极的心理咨询方式来解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为有效。传统的心理咨询存在严重的滞后性,缺乏与家庭、社会的联系,缺乏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结合。因此在今后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应该注重把握整体的观念,唯物辩证法证明世界是联系的世界,只有把社会、家庭、学校与心理咨询联系起来共同发展,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有所成就。

3.4.3积极心理学对构建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启示

长期以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常常将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归咎于专职教师或专职机构,缺乏主动联合家庭和社会,形成家、校、社会紧密联系、共同协作、三位一体的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积极心理学认为学生所处的环境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组成,所以创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在于三者的共进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之间进行双剑合璧,还需要社会这个大团体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只有三者共同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开疆辟土。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的重要因素。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营造积极向上、健康良好的公众心态和生动和谐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周旖.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5.

[2]侯怡.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析[J].南京农业大学.2014.1.

[3]陈伟.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分析[J].文史博览(理论)2013.11.

[4]孟丽娟.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1(30):11-14.

[5]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4.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第7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前言

随着高校对素质教育的高度关注,综合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的关注也是应运而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是高校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工作的一门必要课程。本文从对心理健康内涵的理解出发,探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笔者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提出理论参考。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

3.分析与讨论

3.1积极心理学概述以及研究的基本内容

3.1.1积极心理学概述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最早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Seligman等人。起初心理学界对这一概念没有达成共识,更没有意识到“积极”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重要意义。直到1996年塞利格曼上台后,“积极”一词在西方兴起一场巨大的心理学运动,“积极”这一概念才渐渐得到心理学界的明确界定。积极心理学强调对生活中积极因素的心理研究,如主观幸福感、积极的、美德等,而不把研究的重心放在消极的、失败、病态心理方面的探讨。3.1.2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重心在于考察那些可以提升生命价值的事情。人的一生常常伴有高峰和低谷,而积极心理学并不否认低谷,注重高峰,但低峰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部分。其基本内容包括三方面: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的社会制度。3.1.3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情绪体验即人们体验到的积极情绪如髙兴、兴趣、自豪等惯常程度。这些积极成分能够在无形之中支配着人们的行动,提高人的品质以及知行能力,为个人的社会交往以及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添色彩。目前,研究情绪主要包括主观幸福感、快乐,强调人要勇敢的接受过去,积极的面对现实。3.1.4积极的人格积极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体水平上,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积极心理学研究人格的目的是唤起人类对积极力量的关注,从而形成积极的人格观。积极的人格有益于个体采取有效的策略面对困难,而乐观却能在积极人格中起到重要的作用。3.1.5积极的社会制度积极的社会制度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工作、家庭以及学校。积极的社会制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正如塞利格曼所说:“这些社会科学以揭示和发现所有给人生活带来困难和痛苦的制度为己任,其最大的作用莫过于帮助我们减少一些伤害我们的条件。”积极心理学对于积极的社会制度的研究在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呼吁全社会对积极科学的重视,从而建立积极、科学的社会制度。

3.2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3.2.1有利于充分体验积极的情绪对个体而言,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对个体的幸福、快乐、知足等情趣体验具有积极正面的效果,能够对不良情绪进行包容,一定的情况下还可以转换消极情绪,对特殊阶段的情绪具有一定的修复效果。相反,消极情绪对个体本事可以产生不良的影响,还可以影响到其他个体的情绪。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学生对获得幸福、快乐、满足等多方面的情感体验,来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养。3.2.2有利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大学生积极的品质包括积极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积极的个性特征有动机、能力、性格等,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以及个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首先,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有助于大学生身心疾病的预防。其次,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有助于大学生身心疾患的治疗。第二,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潜能。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人的积极力量,挖掘大学生潜在的力量,使大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对于他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上,能够跳出常有的逻辑思维,发挥出创造性潜能具有很大的帮助。第三,积极的品质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拥有主观幸福感的人觉得生活中得一切都是积极的,他们不否认消极,但却能够在悲观中寻到乐观,在失望中感受快乐。3.2.3有利于建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优良的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人际关系和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形式。相反,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人际交往可以概括成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提高个体身心健康;有利于增强自身对心理疾病的免疫力。因此,从积极心理学出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较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促进大学生以及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3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3.3.1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存在不平衡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可分为消极目标和消极目标。前者是预防和治疗大学生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积极目标是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能力。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是引导人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掌握为人处世的基本技能;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侧重于消极目标,把解决少数大学生的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作为主要任务,轻预防而重治疗,从而导致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3.3.2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存在滞后性滞后性主要是指已有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反映市场的供需关系。心理咨询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取得的成绩不可否认,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急需解决。如咨询场所欠缺;咨询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欠缺;心理咨询宣传不到位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曾提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正常人。把健康人的心理和健全人格作为研究重点,突出人的本性、价值和潜能、以及高峰体验和自我实现。3.3.3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实践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可能取得成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大学生最需要的课,但是,大学生最不满意的课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老套,形式单调,与实际相差甚远。大多数的学生没能在课程中体会到心理健康的乐趣,更不能理解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以及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相铺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3.4建议与对策

3.4.1树立积极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传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于消除人心理和社会的各种问题,以预防各种恶性事件为前提,并期望问题被消除的同时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繁荣。当前社会,国家提倡“中国梦”,意义在于全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能够感受到国泰民安,中国梦不是少数人的梦,而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梦。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增进大学生的幸福感为主要目标,可以说是中国梦的表现形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要体现出这一主题———让学生生活更幸福,让学生过得更有意义。因此本文建议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中大学生能够体会到主观幸福感。3.4.2积极心理咨询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相结合高校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较强的理解以及接受能力,因此,采用积极的心理咨询方式来解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为有效。传统的心理咨询存在严重的滞后性,缺乏与家庭、社会的联系,缺乏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结合。因此在今后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应该注重把握整体的观念,唯物辩证法证明世界是联系的世界,只有把社会、家庭、学校与心理咨询联系起来共同发展,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有所成就。3.4.3积极心理学对构建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启示长期以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常常将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归咎于专职教师或专职机构,缺乏主动联合家庭和社会,形成家、校、社会紧密联系、共同协作、三位一体的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积极心理学认为学生所处的环境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组成,所以创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在于三者的共进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之间进行双剑合璧,还需要社会这个大团体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只有三者共同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开疆辟土。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的重要因素。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营造积极向上、健康良好的公众心态和生动和谐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周旖.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5.

[2]侯怡.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析[J].南京农业大学.2014.1.

[3]陈伟.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分析[J].文史博览(理论)2013.11.

[4]孟丽娟.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1(30):11-14.

[5]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