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学生在校个人总结(合集7篇)

时间:2023-03-02 15:07:02
大学生在校个人总结

大学生在校个人总结第1篇

从xxxx年9月份那一年开始,我也开始正式步入了大学七彩般的生活。大学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地方,是一个补给智慧与锻炼能力的地方,更是一个塑造与改变人的地方。

走过这一学期,我感受颇深。下面我就从学习、工作、生活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1、学习方面

进入大学,最大的挑战就是“改变”,特别是在学习方面。与以前的学习相比,大学学习失去了表面上的竞争,失去了所谓的考学压力,失去了全面但肤浅的课程。取而代之的是自我努力意识的增强,自我加压的学习态度,窄范围但深层次的课程学习。

上课认真听讲,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有问题问老师,认真做作业,按时交作业……这些似乎是已经说烂了的课堂要求。对我来说,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这些要求有了深入的认识。

有时上课一跑神,就落过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预习与否会明显影响自己的听课效率。

不论是找同学还是找老师问问题,自己总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对知识的理解与印象的加深是在多种思想的碰撞中升华的。

大学有一种观点:

考试前听讲就能考过;只要 和老师关系好就能考过。

这种观点也许是对的,但我绝对不同意。

这种观点是消极的学习,是一种得过且过的认识。也许在以前我们是得过且过地学习,但是进了大学我应该被“我要学”这种强烈意识所主宰。

学习上的得与失,是没有必要用文字写出来的。它应该铭记在我的心里,时时刻刻在学习上提醒自己。因为有些东西用纸记着我们有可能忘记,而有些东西用心记住我们就很难忘记。

2、工作方面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班干部一开始招聘,我就毫不费力的被任命为班长。也许是长期做班级工作的缘故,班长的工作对我来说并不很困难。上学期我班的成绩优秀,获得了不少的奖励与赞许。

班干部之间的配合也很默契,工作开展的还算顺利。整个班级风貌是积极向上的,同班同学之间相处的和睦融洽。

事事都有两面性,在工作成绩优秀的赞许下,也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如何进一步提高班级工作的效率,如何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如何进一步活跃班级气氛?

班级工作的开展与以前相比有一个显著的弱点,就是上课、上自习没有固定的教室。与高中相比,工作不太容易开展。但事实就是这样,我必须用另一种方法来弥补这个弱点。

作为年级长,虽然只是兼任,但我用做班长时的责任心去处理年级事务。年级长的工作与班长工作不同,我对于这一新接触到的职务要不断摸索工作方法。

3、生活方面

大学生在校个人总结第2篇

首先,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提高了对党指导思想的认识,深刻的领会了将“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的重要意义。我们党自建党以来,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年代以及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年代,涌现出了无数优秀党员,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学习和纯洁性。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牢记邓小平同志的告诫:“坚持党的优良作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的党是一个执政党。……因此,我们共产党员都要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始终保持学习,才能胜利完成我们的使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因此,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其次,我进一步明确了入党的基本条件和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的重要性。通过步步深入的学习,我对入党要求的认识渐渐从朦胧走向清晰,明白了不仅要在学习中创造入党条件,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进步,理论系实际,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发展对象。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具有持久不衰的动力,刻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起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积极作出贡献;才能够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尽力摆正党和人民的利益同个人利益的关系,逐步培养和树立起甘愿“吃亏”、不怕“吃苦”、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够正确对待争取入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当周围的同学比自己先入党的时候,不会因此而沮丧和急躁,而是加倍努力。同时,也真正认识到只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作为入党的唯一动机,才能在入党的道路上越走越近,越走越快,才能真正领悟和实践“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

最后,我深深的感到,作为新时期的先进青年,先进大学生,我们应该在生活里克勤克俭,严格要求;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勤勤恳恳,不断增强贯彻党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在学习上,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的精神,不断增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我政治理论修养,努力争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建功立业。这不仅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种精神追求,是实现个人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最高理想。

尽管这短暂的五次培训尚不能让我在最深刻、最高度的层次上去领会和感受其间的要旨及内涵,但我的收获和启示却是巨大的,也足以让我在对党的理解和党性修养上得到了又一次升华。我认为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一个有志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当代青年,必须增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加强个人修养。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党的英明领导和决策的结果,也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领导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同时党内也出现了令人痛惜的腐败现象,很多党员甚至是党员干部,包括那些为党的事业做过很多工作的老党员没有经得起新时期经济浪潮的冲击,思想退化变质。腐败不仅给国家经济带来巨大损失,也给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加强个人修养,是我们这些新世纪大学生的首要学习任务。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思想保证,也是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针对目前国家改革处在攻坚期,发展处在关键期,稳定处在敏感期的形势特点,要搞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党的廉政建设,没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指导,只会变成盲目的实践,甚至危急到党在人民群众的地位,我们需要理论的指导,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并且,我觉得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应该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为人处事。在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都提到周围的有些同学,甚至一些党校高级班学员,不具备最起码的社会公德,道德素质,比如说宋老师提到在某次党课的课堂上,很多党校的学生并没有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而是写其他科目的作业,与周围同学聊天,发短信聊天,等等。这些现象说明了同学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让我深切地感到,加强自我修养,应该从我做起,“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切实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去做。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建功立业。做一个有抱负有大志,踏实苦干、乐于奉献的跨世纪新人;做一个不计名利和得失,不被灯红酒绿所迷惑的坚强革命战士;做一个有道德良知、遵纪守法的现代公民。

当然,由于本期培训班时间紧、任务重,所以还有很多党的先进思想和理论精髓不及一一理解和深刻体会。但我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心,只要通过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严格要求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尽快消化,不断提高。在学校党委、学院党支部关怀和培养下,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大学生在校个人总结第3篇

走过这一学期,我感受颇深。下面我就从学习、工作、生活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1、学习方面

进入大学,最大的挑战就是“改变”,特别是在学习方面。与以前的学习相比,大学学习失去了表面上的竞争,失去了所谓的考学压力,失去了全面但肤浅的课程。取而代之的是自我努力意识的增强,自我加压的学习态度,窄范围但深层次的课程学习。

上课认真听讲,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有问题问老师,认真做作业,按时交作业……这些似乎是已经说烂了的课堂要求。对我来说,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这些要求有了深入的认识。

有时上课一跑神,就落过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预习与否会明显影响自己的听课效率。

不论是找同学还是找老师问问题,自己总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对知识的理解与印象的加深是在多种思想的碰撞中升华的。

大学有一种观点:

考试前听讲就能考过;只要 和老师关系好就能考过。

这种观点也许是对的,但我绝对不同意。

这种观点是消极的学习,是一种得过且过的认识。也许在以前我们是得过且过地学习,但是进了大学我应该被“我要学”这种强烈意识所主宰。

学习上的得与失,是没有必要用文字写出来的。它应该铭记在我的心里,时时刻刻在学习上提醒自己。因为有些东西用纸记着我们有可能忘记,而有些东西用心记住我们就很难忘记。

2、工作方面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班干部一开始招聘,我就毫不费力的被任命为班长。也许是长期做班级工作的缘故,班长的工作对我来说并不很困难。上学期我班的成绩优秀,获得了不少的奖励与赞许。

班干部之间的配合也很默契,工作开展的还算顺利。整个班级风貌是积极向上的,同班同学之间相处的和睦融洽。

事事都有两面性,在工作成绩优秀的赞许下,也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如何进一步提高班级工作的效率,如何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如何进一步活跃班级气氛?

班级工作的开展与以前相比有一个显著的弱点,就是上课、上自习没有固定的教室。与高中相比,工作不太容易开展。但事实就是这样,我必须用另一种方法来弥补这个弱点。

作为年级长,虽然只是兼任,但我用做班长时的责任心去处理年级事务。年级长的工作与班长工作不同,我对于这一新接触到的职务要不断摸索工作方法。

3、生活方面

大学生在校个人总结第4篇

走过这一学期,我感受颇深。下面我就从学习、工作、生活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1、学习方面 

进入大学,最大的挑战就是“改变”,特别是在学习方面。与以前的学习相比,大学学习失去了表面上的竞争,失去了所谓的考学压力,失去了全面但肤浅的课程。取而代之的是自我努力意识的增强,自我加压的学习态度,窄范围但深层次的课程学习。 

上课认真听讲,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有问题问老师,认真做作业,按时交作业……这些似乎是已经说烂了的课堂要求。对我来说,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这些要求有了深入的认识。 

有时上课一跑神,就落过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预习与否会明显影响自己的听课效率。 

不论是找同学还是找老师问问题,自己总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对知识的理解与印象的加深是在多种思想的碰撞中升华的。 

大学有一种观点: 

考试前听讲就能考过;只要 和老师关系好就能考过。 

这种观点也许是对的,但我绝对不同意。 

这种观点是消极的学习,是一种得过且过的认识。也许在以前我们是得过且过地学习,但是进了大学我应该被“我要学”这种强烈意识所主宰。 

学习上的得与失,是没有必要用文字写出来的。它应该铭记在我的心里,时时刻刻在学习上提醒自己。因为有些东西用纸记着我们有可能忘记,而有些东西用心记住我们就很难忘记。 

2、工作方面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班干部一开始招聘,我就毫不费力的被任命为班长。也许是长期做班级工作的缘故,班长的工作对我来说并不很困难。上学期我班的成绩优秀,获得了不少的奖励与赞许。 

班干部之间的配合也很默契,工作开展的还算顺利。整个班级风貌是积极向上的,同班同学之间相处的和睦融洽。

事事都有两面性,在工作成绩优秀的赞许下,也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如何进一步提高班级工作的效率,如何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如何进一步活跃班级气氛? 

班级工作的开展与以前相比有一个显著的弱点,就是上课、上自习没有固定的教室。与高中相比,工作不太容易开展。但事实就是这样,我必须用另一种方法来弥补这个弱点。 

作为年级长,虽然只是兼任,但我用做班长时的责任心去处理年级事务。年级长的工作与班长工作不同,我对于这一新接触到的职务要不断摸索工作方法。 

3、生活方面 

大学生在校个人总结第5篇

关键词: 大学异地分校 系统论 高校定位

大学异地分校作为一种新兴的办学形式,近年在沿海城市迅速发展,它对分校所在城市和总校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同时,分校在定位时往往容易迷失自我,不清楚自身优势和发展机遇所在。如何正确定位以利于更好地发展,就成为很多分校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系统论要求从系统的整体性、开放性、有序性出发,强调对系统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这为大学异地分校的定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一、大学异地分校定位与系统科学分析方法

大学异地分校是指大学的品牌、学科等资源与分校所在地方政府的经济等资源相结合,大学与地方政府协力组建的学科相对齐全的本科高校。大学异地分校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和九十年代末期两次兴建,现在已经发展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是内部要素与外界环境相互协调所构成的有序整体[1]。在此意义上,高校定位就是为了实现社会系统、高等教育系统及学校内部系统的有序性。与其它高校一样,大学异地分校定位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作为社会子系统的分校在社会系统中的定位;二是作为高等教育子系统的分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这二者属于外部定位。三是作为系统的分校内部要素的定位,属于内部定位。[2]外部定位的系统内涵在于分校作为社会子系统,在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相交流的基础上找到自己在社会系统和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内部定位的系统内涵在于在确定外部定位的基础上,结合要素特征确定结构。

现在大学异地分校定位时存在一些问题,如简单模仿总校,贪大求全,与其它学校趋同,等等,其根源在于将学校作为一个孤立的组织来看待,没有将其放在更大的系统中分析。实际上,社会环境一方面通过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大学异地分校的外部定位,另一方面又通过影响分校的内部要素及其结构而影响内部定位。因此,如果从系统的角度来解析大学异地分校的定位,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大学异地分校的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分析

(一)大学异地分校与外部环境

1.大学异地分校与所在城市

大学异地分校建立的最大动力来自分校所在城市的政府,它们出于很多原因邀请大学在当地建立分校。首先是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很多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很快,但由于城市本身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人才方面跟不上。分校毕业生可以为其解决这个问题。其次是文化上对城市形象建设的需要。单纯经济上的发展使得城市文化内涵不足,引进分校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最后是对城市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高校,引进师资,培养并储备人才,不仅能使城市从经济强市向各方面并重转变,而且本身的需要也可以拉动就业,从而调整城市的产业结构。所以地方政府对分校的投入,尤其在建校之初是很大的。

分校所在城市对其定位的影响体现在:作为有交换关系的两个系统,地方政府对分校进行资源上的投入,分校在定位时必须确定自己的服务面向的重点是所在城市。因此分校在确定学科专业结构的时候就要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类型,有重点地培养当地所需人才;另外,分校可以利用所在城市的优势资源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

2.大学异地分校与总校

总校建立分校出于以下两个目的:首先,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校招生规模越来越大,一些高质量的大学,一方面想扩大自己的招生规模,同时又担心办学质量降低。设立分校,进行第一层次的本科教育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其次,大学通过建立分校,能够使自己的办学空间延伸到沿海城市,而往往这些城市又是高新技术的集中地,这也为其办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总校在这一过程中输入的主要是品牌资源,有时也会有师资、图书等资源的投入。

要确定总校对分校定位的影响,首先要确定二者是两个独立的系统还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在运作中,总校与分校作为高等教育系统中并列的两个子系统的特征比较明显。一方面,同一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大学异地分校的学科相对比较齐全,师资独立引进,而学科互补、师资共享的情况比较少,因为这会增加成本。例如师资方面,总校教师到分校上课,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总校办学中积淀的校园文化,分校也往往因其异地性不能共享。另一方面,作为同一系统的依存性很小。总校与分校各自的决策对对方来说影响是非常小的。大学异地分校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独立教育系统,其在教学、师资、管理上都是独立的。分校基本不影响总校的办学,而是作为总校的“窗口”、“基地”或“桥梁”存在[3]。

确定了总校与分校作为两个系统的交换关系,就可以比较容易确定总校对分校定位的影响。首先,在系统交换过程中,总校输入品牌等资源,分校在定位时,尤其是建校之初应根据总校对分校的预设功能来决定办学定位;其次,作为独立的与总校相并列的系统,分校在定位的时候不能盲目跟随总校,而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定位。

3.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

大学异地分校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成员,其发展也受到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高等教育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会有向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集聚,以及向优势学科集聚的规律[4]。这对大学分校的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大部分分校建立在经济新兴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必然会吸引到越来越好的生源,同时新兴城市对某些人才的需求会比较大,有利于分校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但是如果分校抓不住这个机遇,那么只会越办越糟。

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对大学异地分校定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分校不能只作为总校的附属机构,按照最初的定位进行发展,还应该逐渐根据自身,以及所在城市的特点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并不断调整定位。

(二)大学异地分校的内部要素分析

高校的要素主要包括学生、教师与管理队伍、办学条件(如仪器、图书等)、学校政策(如学术政策、人事政策、分配政策等)、校园文化(如学术传统、学习风气等)[5]。分校要素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学生方面,分校作为新生产物,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学校了解并不多,很多时候会跟总校进行对比,由此分校的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办学条件有一定基础,总校会投入一定的资源,有利于分校的发展;校园文化方面,分校建立时间比较短,在吸引优秀师资,建立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方面不具有优势,但也正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要素的调整相对比较灵活。

内部要素对分校定位的影响主要通过结构,也就是通过要素之间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方式来体现。高校内部结构包括很多,如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组织结构、权力结构、师资结构、课程结构等。

从内部要素与结构出发,分校在定位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按照系统开放性的原则,内部结构应该与外部环境相适应,也就是在大学确定了在社会系统和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基础之上来确定各种结构。其次,高校内部结构应该与学校功能相适应。结构与功能是相互制约的,一定的结构决定一定的功能,而在功能一定的情况下,应该通过结构的建构、优化与调整以适应其功能[6]。就大学异地分校来说,它除了与其它学校一样,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项基本职能之外,它更强调对总校和对地方政府的功能。再次,分校必须根据自身要素的特点,扬长避短,优化结构。同时还要让学生知晓学校的定位,使其对学校的发展有一个肯定的态度,以减少其焦虑心理。

三、大学异地分校正确定位的思路

(一)谁给大学异地分校定位

大学异地分校,与一般新建院校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建立在地方政府的土地、经济资源,以及总校的品牌、智力资源基础之上的。在建立之初,不仅地方政府对它有一个定位,总校也会有自己的要求,并在要求的基础上对分校进行了定位。但是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可能会使学校的发展出现与预设目标不相符合的地方,这时就要根据发展的需要调整定位。

由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分校在建立之后的运作过程中,实际上是独立于总校的,所以在定位的时候可以在总校定位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发展有一个规划。总校与地方政府确定的定位是根据想做什么确定的,分校的定位并不只是想做什么,而是要结合自己能做什么,以及能做到什么程度来确定。

(二)大学异地分校如何定位

1.在社会系统中的定位

在社会系统中的定位为所有的大学所共有,必须对社会尽到社会和学术双重责任,本文不作重点论述。

2.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高等学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宏观上是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结构的优化,微观上是指高等学校根据内外环境来确定自己在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这也是在本文中的涵义。从不同角度区分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布局结构、能级结构[7]。

(1)层次结构。高等教育系统的层次结构主要是按照高校学术贡献和人才培养的层次的不同来确定的,据此一般认为有四种类型: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现在很多大学,包括大学异地分校,在层次定位方面都存在争创研究型大学的趋势。建立分校的大学,有很大一部分是研究型大学或研究教学型大学,分校如果不根据现实资源情况进行合理定位,而跟随总校定位于研究型大学,则会出现研究无成果,教学荒废的情况。所以大学异地分校在高校层次结构中的位置的确定,最初只能定位于教学型大学,在后期发展中再根据发展状况进行合理调整。

(2)科类结构。高等教育系统的科类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的高校的结构,包括综合性大学、单科性大学和多科性大学。科类结构是由学科发展和社会职业要求共同决定的。现在很多学校在科类定位时都有贪大求全、盲目扩大学科门类的趋向,但在师资等方面却跟不上,也有的学校不考虑经济社会的需求盲目设置专业招生,最后导致教学质量降低。大学分校在建立之初一般不是单科学校,学科门类已经相对比较齐全,如果在此基础上追求更进一步的全面是无益的。作为地方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分校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尤为紧密,所以在专业设置时必须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优先发展培养当地紧缺人才,或者利用当地的一些优势资源,发展自己的特色学科,不能只走“全面发展”道路。

(3)布局结构。高等教育系统的布局结构是指高校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空间分布结构,同时高校要与区域经济的特色相适应。高校的空间分布是在分校建立规划之初决定的,与其后期定位没有关系。分校定位时要充分考虑地方城市的投入,以及其他资源情况,发展自己的同时为地方经济服务。

(4)能级结构。高等教育系统的能级结构主要是不同高校水平上的高低结构,相应也就有重点大学、一般大学等能级上的区分。高等学校在能级结构上的定位,更多的不是体现在自己的意愿,而是由学科优势和社会声誉度来决定的。建立之初,受师资,尤其是社会知名度的限制,分校一般都是作为一般大学。但是受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影响,分校在逐步建立了自己的优势学科,吸引了优秀师资之后,社会声誉度也就会逐步提高,从而慢慢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

3.学校内部系统的定位

大学异地分校的内部定位,就是要在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的基础之上,来确定自己的办学规模、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规格等。

(1)办学规模的确定。大部分分校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当时正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时候,分校借助这个时机都对自己的规模进行了扩张,而扩张的动力并非来源于内部发展的需要,很大程度上甚至是跟风,与办学之初根据地方需求确定的规模有了很大脱节,而且师生比例失调问题也日益严重。分校办学规模的确定,主要受所在城市的产业结构、地方政府投入及学校的现有条件限制,只有在确定这些内容基础上才能确定合适的办学规模。

(2)学科专业结构的确定。在办学之初,总校与地方政府对分校学科专业结构的确定,主要是依据地方人才需求状况、地方优势资源与分校的师资状况来确定的,是符合学校客观现实的。所以分校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影响因素的变化,一般来说对学科专业结构的大调整是不需要的。要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这些影响因素,进一步从中确定自己的优势学科。

(3)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在现实工作中,不同行业,甚至不同职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都是不同的,所以在人才培养中不同专业也具有不同的培养规格。就大学分校来说,首先能确定的就是本科人才的培养,以及地方所需人才的培养。而其他更具体的规格则要在对当地行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行业的要求来确定。

参考文献:

[1]E.拉兹洛著.闵家胤译.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0.

[2]刘献君.论高等学校定位.高等教育研究,2003,(1).

[3]邢志杰.大学异地办学与大学城、多校区办学的辨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4,(9).

[4]李天然.我国高等教育的集聚规律和辐射规律[J].现代大学教育,2006,(1).

[5]李志平.本科大学基本要素探析[J].教育探索,2005,(4).

大学生在校个人总结第6篇

[关键词] 旅游人力资源旅游教育纵横分析优劣势

一、西安旅游从业人员分析

1.从业人员的纵向分析

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西安市国际旅游从业人员总数达22691人,比1988年增长了近乎一倍,年平均增长4.9%1)。其中星级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分别占总从业人员的58.2%、20.8%和2.5%,合计占行业人员总数81.5%,为旅游行业人员流向最集中的部分。西安旅游人才主要来源于基层、院校毕业生或外系统进入。从总体上看,西安旅游人力资源已有一定的规模,从纵向分析, 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见图)。

1978年~1988年,西安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增长迅速,其中1986年~1988年年增长率竟达41%。从业人员总体规模快速扩张与改革开放后西安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是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与西安旅游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后的迅速崛起时期相呼应。

1989年~1998年,西安国际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处于波动性缓慢增长期,年增长率仅有1%。受1989年国内影响,西安入境旅游业该年跌入低谷,从业人员也相应缩减。到1990年,旅游经济有所恢复,从业人员也相应增长,但直到1992年还保持着低水平的增长态势。1992年~1998年之间,从业人员数量波动大,总数下降趋势明显,年均下降8.4%,这与这一时期西安旅游业处于内部结构调整和产业素质提高有关。由于1995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国内水灾的影响,入境旅游业有所回落,这两年从业人员总量也分别下降到1992年后历史最低水平。

1998年~2002年,从业人数由12868人增长到22691人,年平均增长15.2%,增长速度较快,这与西安入境旅游高速发展时期基本一致.旅游经济快速发展,自然导致从业人员的迅速扩张。这一段旅行社、星级饭店从业人员发展趋势也与总人数变化态势相吻合,规模扩张快。

2.从业人员的横向比较

西安国际旅游从业人员1988年~2002年年增长率4.9%,而北京、广州和昆明分别为6.4%、14.5%和15.6%,在四个城市中,西安增长率最低。相应地西安入境旅游人数年增长率为5.2%,入境旅游收入年递增13%,在四个城市中,西安增长率也最低。而且从2002年从业人员总量比较来看,北京为西安的7.5倍、广州更为18.6倍;就是国际旅游业略逊于西安的昆明,其从业人员总数也是西安的1.1倍多。这说明西安入境旅游业从业人员总量不足,已经影响到西安入境旅游业持续发展。从2002年从业人员行业结构来看,西安星级饭店从业人员在其总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高于广州,而低于其它两个城市;西安旅行社从业人员所占比例高于北京、广州,而低于昆明;景点(区)管理人员所占比重高于广州,低于其他两个城市;车船公司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低于北京、广州,仅高于昆明。若从与行业规模成比例要求,西安国际旅游从业人员中星级饭店从业人员、景点(区)管理人员和旅游交通从业人员明显偏少,需要补充。

3.旅游人才供给存在的问题

从西安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来看,旅游人力资源存在以下问题:

(1)层次不合理。现有旅游从业人员中不少是近年从院校毕业的学生,整个旅游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偏轻、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从业人员总体学历偏低、专业技术人员少、专业技术职称低、中高级人才严重不足。对西安主要旅游部门抽样调查显示,大专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平均不足20%,高中(含中专)及以下学历占到80%以上。要赶上发达地区旅游行业人才学历结构目标,专科学历以上者为30%,其中大学本科学历者15%、研究生学历者5%,显然还有很大差距。

(2)专业结构不理想。从专业构成看,多数从业人员非旅游科班出身,而是半路出家,没有受到系统规范的专业教育或培训。据抽样调查显示,旅游饭店和旅行社的总经理级管理人员分别仅有30%和20%的人所学专业为“旅游类”或“外语类”专业。行业大多数管理人员岗位与所学专业不一致,他们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主要来自长期实践的积累,较少来自学校的系统培养。这就使管理上不可避免带有一定从经验出发的痕迹,制约了行业总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4.旅游人才需求分析

据国际经验,人均产值达到1000美元,该国旅游业将会旺盛发展,2003年我国已跨入这一行列。且国内居民收入的前景进一步看好,闲暇时间的增多和消费意识的变化,西安国内旅游发展前景将难以限量。其在今后5年内的发展速度,将会超过渐近成熟期的西安入境旅游业,其在整个旅游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也将出现越来越数倍于入境旅游业的局面。因此,尽管人员需求具有动态性、多样性,但可以肯定,从业人员增长主要出现在国内旅游业领域,入境旅游和处于起步阶段的出境旅游因对外开放,从业人员会有一定量的涨幅,但主要表现为原有从业人员的流动。

从行业结构看,旅行社人员数量相对饱和,主要是素质的提高,缺的是中高层次人才。饭店由于员工流失率高,加之基数大,所以仍是旅游行业的增员大户,尤其是本科层次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和特种技术人才,高素质服务人员也有相当数量的需求。新兴旅游业态专业人才,如旅游信息管理人才、电子商务人才、大型会展管理服务人才,休闲度假项目策划服务人才等则十分缺乏。

从地区需求结构看,西安市区的中、低档旅游人才及一般的服务人员相对饱和,高级管理、特种人才还有一定市场缺口。郊区尤其是郊县科班出身的旅游人才缺口很大,旅游人才缺乏在空间上主要表现在基层单位和条件较差地区紧缺。

二、西安旅游教育发展与人才供给

1.纵向过程分析

西安旅游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纵观发展历程呈现如下特征:

(1)西安旅游教育的整体规模日趋稳定,单体规模发展较快。20世纪80年代初,西安旅游职业学校成立,国家旅游局投资与西安两所大学共建旅游专业,揭开了西安旅游院校教育规范化发展的序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从中等职业教育、专科(高职)、本科到研究生教育四个层次,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教育体系。据统计,到2002年底,共有旅游院校17所,其中高校7所,增长较快;中等职业学校10所,与1989年持平,趋于稳定。2002年每校平均在校生比1989年增长了370%,远远高于旅游院校总量的增长速度21.4%,可见,总体规模扩张趋慢,单个旅游院校的规模发展较快,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旅游院校综合实力的增强。

(2)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总数变化趋势与在校职专生、大学生总数变化态势高度一致,尤其是前两者,均随年代呈波浪形增长。原因是在大部分时间内,在校的职专生在总数中所占比例大于50%,有时甚至接近80%,所以二者发展的共性更大一点。高校扩招之后,职专生源数量下降,加之旅游服务业吸引力越来越弱,学校虽多方努力,但随着高校扩招的继续,抑制不了下降趋势,在2002年职专在校生大幅回落,高校在校生大幅上升,二者持平。三者前期发展趋势的统一是我国计划体制下教育政策高度一致的产物。

(3)旅游专业学生总数、大学生和职专生数变化明显带有阶段性,基本与旅游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吻合,尤其与客流量的变化相吻合,仅涨落略滞后于旅游经济的发展。

①缓慢发展时期(1989年~1994年)。1988年西安旅游教育已初步形成体系,有三所大学的旅游系承担全省旅游行业高层次的教育培训和国家旅游局及西北地区的旅游培训任务。旅游院校由14个减为6个,主要是中等职业学校缩减了8个,总体规模缩小。虽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数有所增长,但年增长率只有5.1%。因西安旅游业这一段处于非常规发展时期,处于低级开发阶段,需要从业人员少。

②波动性增长时期(1995年~1999年)。西安旅游院校总数由6个增长为9个,高校因合并数目减少了3个,职专校数增长了6个。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总数突破5000人,年增长率为15.5%。这一段主要是中等职业学校扩展较快,而高校在这一段无论总体还是单体规模均处于停滞不前的地步。高校在校学生数下降,但由于其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小,总量仍保持较快增长趋势。因为总体上这一段国内旅游业发展迅速,从业人员需求量增长,职专生主要就业于此领域,所以发展快;国际旅游处于调整提高阶段,业内竞争激烈,对人员素质要求提高,数量需求稳定。高校生主要就业于国际旅游业,因其发展趋缓,在校大学生数也处于停滞不前状态。

③快速发展时期(1999年~2002年)。旅游院校总体趋于稳定,而在校学生数量增长迅速,年增长率为26.3%,呈直线上升趋势,尤其是高校在校生增长较快。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因高校扩招生源锐减反而在2001年大幅下降。从1999年开始高校生连续3年猛增,到2002年在校学生数量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与职专生平分秋色。主要是这一段国际国内旅游均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要求提高,加之国家重视旅游教育、高校扩招等因素,使得其飞速发展。

(4)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由于西安旅游院校中不少是转轨而来,对旅游行业了解有限,对行业人才需求把握不准,专业教育难免会出现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本科教育“理论化”,专科教育“本科化”,职业教育“普教化”,使得毕业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不符合行业用人要求。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内部结构比例不协调,存在着重理论知识培训,轻实际操作培训;重业务培训,轻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等现象。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西安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从层次结构看, 随着大学扩招,职专学校生源萎缩,西安旅游教育结构在2002年略显不协调,处于塔尖的研究生比例过低,处于塔底的职中、高职生比例也有缩小趋势,不符合旅游业人才需求“金字塔”型的合理结构。能招收旅游博士生的高校仅有一所, 每年仅招几名学生;招硕士生的虽有4所,但每年招生总数也只有近30人,旅游专业研究生教育远不能满足旅游大发展对中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由于高校扩招,旅游本科生的供给相对宽裕,加之本科旅游教育高度集中在旅游管理、导游专业,特别是民办院校均以旅游自学考试专业为方向,专业同质现象严重,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而开设旅游规划、饭店工程、会展专业的院校很少,电子商务更是空白,人才缺乏。高职、旅游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相对多元化,但因生源数量和质量逐年下降,高职毕业生相对紧缺,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可以说西安旅游教育供给是两头不足,中间饱和,甚至在一定时间内还存在结构性过剩。

2.旅游教育横向比较

(1)整体规模比较。从旅游院校总量来比较,截至2002年底,西安市共有旅游院校17所,而北京市拥有旅游院校多达105所、广州50所。西安旅游院校总数与昆明市持平,在四大城市中最少。从最能反映整体规模水平的在校学生总量来看,2002年西安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总数1.1万人,而北京市在校学生总量最多,是西安5.5倍;广州近乎西安的2倍;西安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总数仅高于昆明。可见,西安旅游教育整体规模适中,与西安入境旅游业在四城市中所处地位相当。

(2)发展速度比较。从旅游院校总量增长来看,12年间西安旅游院校总数增加了11所,约每年增加一所;而北京院校总数约每年增加4所,广州约每年递增两所,就是昆明市旅游院校总量发展速度也高于西安,西安旅游院校总数的增长速度是四个城市中最慢的,但西安高校数量增长超过了北京,职校数量发展速度也高于昆明市。

从学生数量增长来看,12年间西安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总数增长了8.6倍,其中高校生增长了13.1倍,是职校生增长倍数2倍多;而北京市在校学生总数增长了3.6倍;广州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总数增长3.4倍;昆明市在校学生总量增长了7倍。西安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总量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三个城市;西安旅游专业高校生总数增长率仅次于昆明,而远远高于北京和广州。旅游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发展方面,西安也是高于其他三个城市,其中昆明增长最慢,这表明西安旅游教育发展速度较快。

大学生在校个人总结第7篇

    [关键词] 旅游人力资源旅游教育纵横分析优劣势

    一、西安旅游从业人员分析

    1.从业人员的纵向分析

    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西安市国际旅游从业人员总数达22691人,比1988年增长了近乎一倍,年平均增长4.9%1)。其中星级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分别占总从业人员的58.2%、20.8%和2.5%,合计占行业人员总数81.5%,为旅游行业人员流向最集中的部分。西安旅游人才主要来源于基层、院校毕业生或外系统进入。从总体上看,西安旅游人力资源已有一定的规模,从纵向分析, 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见图)。

    1978年~1988年,西安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增长迅速,其中1986年~1988年年增长率竟达41%。从业人员总体规模快速扩张与改革开放后西安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是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与西安旅游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后的迅速崛起时期相呼应。

    1989年~1998年,西安国际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处于波动性缓慢增长期,年增长率仅有1%。受1989年国内政治风波影响,西安入境旅游业该年跌入低谷,从业人员也相应缩减。到1990年,旅游经济有所恢复,从业人员也相应增长,但直到1992年还保持着低水平的增长态势。1992年~1998年之间,从业人员数量波动大,总数下降趋势明显,年均下降8.4%,这与这一时期西安旅游业处于内部结构调整和产业素质提高有关。由于1995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国内水灾的影响,入境旅游业有所回落,这两年从业人员总量也分别下降到1992年后历史最低水平。

    1998年~2002年,从业人数由12868人增长到22691人,年平均增长15.2%,增长速度较快,这与西安入境旅游高速发展时期基本一致.旅游经济快速发展,自然导致从业人员的迅速扩张。这一段旅行社、星级饭店从业人员发展趋势也与总人数变化态势相吻合,规模扩张快。

    2.从业人员的横向比较

    西安国际旅游从业人员1988年~2002年年增长率4.9%,而北京、广州和昆明分别为6.4%、14.5%和15.6%,在四个城市中,西安增长率最低。相应地西安入境旅游人数年增长率为5.2%,入境旅游收入年递增13%,在四个城市中,西安增长率也最低。而且从2002年从业人员总量比较来看,北京为西安的7.5倍、广州更为18.6倍;就是国际旅游业略逊于西安的昆明,其从业人员总数也是西安的1.1倍多。这说明西安入境旅游业从业人员总量不足,已经影响到西安入境旅游业持续发展。从2002年从业人员行业结构来看,西安星级饭店从业人员在其总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高于广州,而低于其它两个城市;西安旅行社从业人员所占比例高于北京、广州,而低于昆明;景点(区)管理人员所占比重高于广州,低于其他两个城市;车船公司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低于北京、广州,仅高于昆明。若从与行业规模成比例要求,西安国际旅游从业人员中星级饭店从业人员、景点(区)管理人员和旅游交通从业人员明显偏少,需要补充。

    3.旅游人才供给存在的问题

    从西安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来看,旅游人力资源存在以下问题:

    (1)层次不合理。现有旅游从业人员中不少是近年从院校毕业的学生,整个旅游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偏轻、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从业人员总体学历偏低、专业技术人员少、专业技术职称低、中高级人才严重不足。对西安主要旅游部门抽样调查显示,大专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平均不足20%,高中(含中专)及以下学历占到80%以上。要赶上发达地区旅游行业人才学历结构目标,专科学历以上者为30%,其中大学本科学历者15%、研究生学历者5%,显然还有很大差距。

    (2)专业结构不理想。从专业构成看,多数从业人员非旅游科班出身,而是半路出家,没有受到系统规范的专业教育或培训。据抽样调查显示,旅游饭店和旅行社的总经理级管理人员分别仅有30%和20%的人所学专业为“旅游类”或“外语类”专业。行业大多数管理人员岗位与所学专业不一致,他们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主要来自长期实践的积累,较少来自学校的系统培养。这就使管理上不可避免带有一定从经验出发的痕迹,制约了行业总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4.旅游人才需求分析

    据国际经验,人均产值达到1000美元,该国旅游业将会旺盛发展,2003年我国已跨入这一行列。且国内居民收入的前景进一步看好,闲暇时间的增多和消费意识的变化,西安国内旅游发展前景将难以限量。其在今后5年内的发展速度,将会超过渐近成熟期的西安入境旅游业,其在整个旅游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也将出现越来越数倍于入境旅游业的局面。因此,尽管人员需求具有动态性、多样性,但可以肯定,从业人员增长主要出现在国内旅游业领域,入境旅游和处于起步阶段的出境旅游因对外开放,从业人员会有一定量的涨幅,但主要表现为原有从业人员的流动。

    从行业结构看,旅行社人员数量相对饱和,主要是素质的提高,缺的是中高层次人才。饭店由于员工流失率高,加之基数大,所以仍是旅游行业的增员大户,尤其是本科层次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和特种技术人才,高素质服务人员也有相当数量的需求。新兴旅游业态专业人才,如旅游信息管理人才、电子商务人才、大型会展管理服务人才,休闲度假项目策划服务人才等则十分缺乏。

    从地区需求结构看,西安市区的中、低档旅游人才及一般的服务人员相对饱和,高级管理、特种人才还有一定市场缺口。郊区尤其是郊县科班出身的旅游人才缺口很大,旅游人才缺乏在空间上主要表现在基层单位和条件较差地区紧缺。

    二、西安旅游教育发展与人才供给

    1.纵向过程分析

    西安旅游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纵观发展历程呈现如下特征:

    (1)西安旅游教育的整体规模日趋稳定,单体规模发展较快。20世纪80年代初,西安旅游职业学校成立,国家旅游局投资与西安两所大学共建旅游专业,揭开了西安旅游院校教育规范化发展的序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从中等职业教育、专科(高职)、本科到研究生教育四个层次,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教育体系。据统计,到2002年底,共有旅游院校17所,其中高校7所,增长较快;中等职业学校10所,与1989年持平,趋于稳定。2002年每校平均在校生比1989年增长了370%,远远高于旅游院校总量的增长速度21.4%,可见,总体规模扩张趋慢,单个旅游院校的规模发展较快,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旅游院校综合实力的增强。

    (2)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总数变化趋势与在校职专生、大学生总数变化态势高度一致,尤其是前两者,均随年代呈波浪形增长。原因是在大部分时间内,在校的职专生在总数中所占比例大于50%,有时甚至接近80%,所以二者发展的共性更大一点。高校扩招之后,职专生源数量下降,加之旅游服务业吸引力越来越弱,学校虽多方努力,但随着高校扩招的继续,抑制不了下降趋势,在2002年职专在校生大幅回落,高校在校生大幅上升,二者持平。三者前期发展趋势的统一是我国计划体制下教育政策高度一致的产物。

    (3)旅游专业学生总数、大学生和职专生数变化明显带有阶段性,基本与旅游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吻合,尤其与客流量的变化相吻合,仅涨落略滞后于旅游经济的发展。

    ①缓慢发展时期(1989年~1994年)。1988年西安旅游教育已初步形成体系,有三所大学的旅游系承担全省旅游行业高层次的教育培训和国家旅游局及西北地区的旅游培训任务。旅游院校由14个减为6个,主要是中等职业学校缩减了8个,总体规模缩小。虽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数有所增长,但年增长率只有5.1%。因西安旅游业这一段处于非常规发展时期,处于低级开发阶段,需要从业人员少。

    ②波动性增长时期(1995年~1999年)。西安旅游院校总数由6个增长为9个,高校因合并数目减少了3个,职专校数增长了6个。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总数突破5000人,年增长率为15.5%。这一段主要是中等职业学校扩展较快,而高校在这一段无论总体还是单体规模均处于停滞不前的地步。高校在校学生数下降,但由于其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小,总量仍保持较快增长趋势。因为总体上这一段国内旅游业发展迅速,从业人员需求量增长,职专生主要就业于此领域,所以发展快;国际旅游处于调整提高阶段,业内竞争激烈,对人员素质要求提高,数量需求稳定。高校生主要就业于国际旅游业,因其发展趋缓,在校大学生数也处于停滞不前状态。

    ③快速发展时期(1999年~2002年)。旅游院校总体趋于稳定,而在校学生数量增长迅速,年增长率为26.3%,呈直线上升趋势,尤其是高校在校生增长较快。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因高校扩招生源锐减反而在2001年大幅下降。从1999年开始高校生连续3年猛增,到2002年在校学生数量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与职专生平分秋色。主要是这一段国际国内旅游均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要求提高,加之国家重视旅游教育、高校扩招等因素,使得其飞速发展。

    (4)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由于西安旅游院校中不少是转轨而来,对旅游行业了解有限,对行业人才需求把握不准,专业教育难免会出现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本科教育“理论化”,专科教育“本科化”,职业教育“普教化”,使得毕业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不符合行业用人要求。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内部结构比例不协调,存在着重理论知识培训,轻实际操作培训;重业务培训,轻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等现象。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西安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从层次结构看, 随着大学扩招,职专学校生源萎缩,西安旅游教育结构在2002年略显不协调,处于塔尖的研究生比例过低,处于塔底的职中、高职生比例也有缩小趋势,不符合旅游业人才需求“金字塔”型的合理结构。能招收旅游博士生的高校仅有一所, 每年仅招几名学生;招硕士生的虽有4所,但每年招生总数也只有近30人,旅游专业研究生教育远不能满足旅游大发展对中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由于高校扩招,旅游本科生的供给相对宽裕,加之本科旅游教育高度集中在旅游管理、导游专业,特别是民办院校均以旅游自学考试专业为方向,专业同质现象严重,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而开设旅游规划、饭店工程、会展专业的院校很少,电子商务更是空白,人才缺乏。高职、旅游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相对多元化,但因生源数量和质量逐年下降,高职毕业生相对紧缺,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可以说西安旅游教育供给是两头不足,中间饱和,甚至在一定时间内还存在结构性过剩。

    2.旅游教育横向比较

    (1)整体规模比较。从旅游院校总量来比较,截至2002年底,西安市共有旅游院校17所,而北京市拥有旅游院校多达105所、广州50所。西安旅游院校总数与昆明市持平,在四大城市中最少。从最能反映整体规模水平的在校学生总量来看,2002年西安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总数1.1万人,而北京市在校学生总量最多,是西安5.5倍;广州近乎西安的2倍;西安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总数仅高于昆明。可见,西安旅游教育整体规模适中,与西安入境旅游业在四城市中所处地位相当。

    (2)发展速度比较。从旅游院校总量增长来看,12年间西安旅游院校总数增加了11所,约每年增加一所;而北京院校总数约每年增加4所,广州约每年递增两所,就是昆明市旅游院校总量发展速度也高于西安,西安旅游院校总数的增长速度是四个城市中最慢的,但西安高校数量增长超过了北京,职校数量发展速度也高于昆明市。

    从学生数量增长来看,12年间西安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总数增长了8.6倍,其中高校生增长了13.1倍,是职校生增长倍数2倍多;而北京市在校学生总数增长了3.6倍;广州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总数增长3.4倍;昆明市在校学生总量增长了7倍。西安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总量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三个城市;西安旅游专业高校生总数增长率仅次于昆明,而远远高于北京和广州。旅游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发展方面,西安也是高于其他三个城市,其中昆明增长最慢,这表明西安旅游教育发展速度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