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博士自我总结(合集7篇)

时间:2023-02-08 20:08:58
博士自我总结

博士自我总结第1篇

初次见到博士是在一个平淡的午后,那时候我正在日报副刊处实习,便见博士带着一双膀套,端坐在刚搬来的电脑桌前,对我微微一笑。这一笑,便是留在我记忆里最清晰的博士形象。

以后,我们总是一起下班。那时候他已经被报社作为人才引进单位,而我还徘徊在报社的门外,前途不明。唯有下班的时候,博士能陪我一路倾听我的忧虑,他总是乐观地安慰我,像你这样的人才,报社一定会用的,放心,再等等吧。及至我被江苏一所大学录取了,要跟博士说再见的时候,博士眼中明显充满了不舍,说,再等等吧。就这样,在几乎所有家人反对我再去报社上班的时候,是博士一路上无心陪我瞎侃,让我特别享受下班后跟他一起回家的时光。

除了聊工作上的事情,聊得最多的便是女人。博士还是单身,我总是怂恿他寻找女朋友,总是跟他有一搭没一搭说这个女人好看,那个女人也不错。实在不行的时候,也现身说法,说自己当初是如何追女孩的,要他无论如何要主动一点,女孩子嘛,要哄,要捧,要追。博士总是笑着说,哪有你那么有魅力,不行,不行。结果,我总无可奈何地对着他笑,还南大的呢,找个女孩还不简单吗!

也有一些时候,我们在路上探讨文学。在这一点上,我总能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觉得平时读了不少书,话匣子一打开,便全部显摆出来了。博士这时候话也比较多,情绪往往也会被调动上来。博士对现当代文学有着自己的理解,常常能听到他对某一个作家恰如其分的点评,有时候也推荐我看一些当代文学方面的书籍。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博览不精的读者,总是穿梭在古典、现代、外国文学中,走马观花,享受只言片语,抑或一两个作家经典的佳作。其余,大都一读就忘了。所以,当博士提起某某人,某某书,我总是有点印象,不能跟他再做深入的探讨。通常,一路上也就是从工作的忧愁聊起,然后到美丽的女人,最后是在谈到某个作家、著作一半的时候,就到家了。情绪被高高地吊起,于是有时候,还会停在路口多说上一两句,然后一句急促的“再见”,便结束了十五分钟的路程。

博士自我总结第2篇

关键词:教育结构;层次结构;中国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00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到2020年,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在学总规模200万人的战略目标。笔者按照《纲要》提出的目标,分析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层次结构现状和指出问题,后提出应对举措。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现状分析

198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以来,截止1990年底,共授予博士学位约0.7万人;截止1999年8月30日,我国共授予博士学位5万余人;截止2009年8月31日,累计授予博士学位33万余人。关于硕士研究生教育,截止1999年8月30日,共授予硕士学位48万余人;截止2009年8月31日,共授予硕士学位约273万人。总之,截至2009年8月31日,我国共授予硕士学位273万人,博士学位33万余人,基本实现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立足国内的目标。自《学位条例》实施以来,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步增长,一直到1987年政府对研究生招生规模作调控,在1986年到1992年期间,招生人数逐年下降。1992年3月,教育部强调大力加强和扩大博士研究生教育等,标志了从前以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主转变为重视博士研究生教育。1998年,我国研究生教育进走进了跨越式发展阶段,此时规模快速增长。200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和硕士研究生都达到增长的高峰值,之后一段时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相对平衡,2006年增长百分点只有2.19,而硕士研究生之后几年增长速度逐渐平缓,2006年增长百分点是10.32。

笔者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对近五年来(2007年到2011年)的研究生全国培养研究生单位总数和招生规模层次进行统计分析。全国培养研究生单位总数:795个、796个、796个、797个、755个.全国研究生招生总数是41.86万,44.64万人、51.09万人、53.82万人、56.02万人,增长率为5.02%、6.64%、,14.45%,、5.33%,4.09%。其中招收博士是5.80万人,5.98万人,6.19万人,6.38万人,6.56万人,招收硕士36.06万人,38.67万人,44.90万人,47.44万人49.46万人。招收博士增长率为3.10%、3.51%、3.06%、2.82%;招收硕士增长率:7.23%、16.11%、5.66%、4.55%。从以上数据可得出结论,近五年来,全国培养研究生单位总数是相对不变的,只是上下浮动一两个单位。全国研究生招生总数,招收博士和硕士却都是逐年递增,其中2009年增长最快,截止到2011年招生研究生人总数最高位56.02万人。

总而言之,我国研究生教育中,授予学位的数量和招生的规模迅速增加,为我国实现稳定、全面、可持续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数量基础。我国各层次研究生教育达到了一定规模。但是,在数量迅速扩大的大好形式下,需要优化教育层次结构。

二、应对举措:优化中国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

(一)控制研究生教育各层次的招生规模,力求获得一种科学的比例关系

从近五年数据来看,博士规模扩大速度较快。在我国研究生教育欠发达的情况下,博士教育规模的快速增大会使教育的整体质量难以提高,而且容易浪费教育紧缺资源。所以,我们应在确保并能提高博士教育质量的基础上,稳健扩大博士教育规模,切不可过度超前发展。

在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扩招应采取重点突破的原则,规模扩大的主体第一是硕士教育。到2020年,尽量达到《纲要》的研究生200万的目标。目前,硕士招生人数还没有到达预期。

另外,我国研究生教育硕博比还比较小。争取到2020年,我国授予学位的博硕比达到约一比十。以这分割线,协调我国研究型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之间的比例,来重点填补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大缺口。形成合理的人才资源层次结构,能适应并适度超前于社会发展。

(二)确定不同层次的教育目的,加大力度培养复合型人才

确定不同层次的教育目的,形成各自的特色,是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缺乏各种各样的高层次人才。而学术型人才,单一强调研究能力,市场需求很小。相反技术性强,综合素质高的高层次人才,市场却很匮乏。从这点看,学校教育和市场需求脱节了。博士研究生学习是以攻读博士学位为主。博士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学术型人才。培养的重点是通过科学研究获得创造性研究成果。培养过程应以学术训练为中心,包括加宽基础知识、对专业问题深刻的见解,并关注学科前沿发展动态,以及学术阅读和写作训练,并能遵守学术规范相关规定。随着就业市场竞争日益增强,现在的硕士教育比不上以往精英式培养的地位,硕士研究生不仅要攻读硕士学位而用心,更需要为就业而担心。硕士生培养的主要目标应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高其操作能力和实用技能为主,采用案例教学方法等,提高综合素质以求更适合市场需求。硕士研究生培养应从目前攻读硕士学位为多数,只以少数攻读专业学位做辅助的情况,渐渐调整到多种类型并存,专业学位为多数的新架构。

(三)确定研究生教育各层次重点发展的学科,实现学科结构层次上差异互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某一学科的人才需求是不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调整中应确定博士、硕士教育各自重点发展的学科,在博士层次和硕士层次,研究生教育学科应体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比如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类学科,需要真正从事原创性研究人才,但社会需求量相对较小,通过以上分析,博士招生人数较小,那么该学科更多地应在博士教育层次上发展。相对于一些应用性学科,需要拥有相应的技能高级应用型人才,社会需求量相当大,如今硕士人数比较大,他们的首要目标就是满足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那么应用性、复合型的学科应更多地在硕士教育层次发展。

总之,我们应按照社会发展对研究生人才需求,确定不同层次教育重点发展学科,实现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在层次上的差异互补。优化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注释:

①《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整理.

参考文献:

[1][20100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2-02-12.

http:///show.aspx?id=2763&cid=70.

[2]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王根顺,包水梅.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的若干思考[J].教育科学,2006,(4):70-71.

[4]王根顺,包水梅.以层次结构为切入点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J].中国高等教育,2006,(07).

[5]刘艳辉.当前我国研究生就业走势与研究生教育结构的矛盾分析与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04-01.

博士自我总结第3篇

日前,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女博士遇辉成为西班牙一公司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形象代言人,引起人们的关注和争议。有人担心她是否会因此而影响学业,但更多的争议焦点则是对“女博士”是否能胜任“形象代言人”的质疑,人们很难把这两个角色联系在一起。

“女博士”的形象似乎一直都不怎么好。不少人将“人"分三种性别:男人、女人和女博士,而人们对“形象代言人”的印象就截然不同了。可如今这两个角色竟被那个女博士集于一身,难怪引起人们的惊异和误解。

我的大学时代,一个28岁的上海交大男博士调侃地勾画出他眼中的交大女博士的形象:身材不足一米五,体重超过一百三十斤,蓬着头发黄着脸,端着饭缸子叉着肘子在食堂里使劲挤,每顿打四两米饭两份红烧肉……在他们这些男博士眼中,这就是女博士的典型形象。

后来从许多男人那里了解到,他们心中的女博士都无外乎“女学究”、“书呆子”等固定形象,很少有妖娆鲜亮的,男人心目中的女博士几乎集中了男人生命中最恐惧的所有东西,尽管他们的学历从中专到博士不等。

电影《绿茶》是一个把高学历的女性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给极端分成两个部分的电影。那个木讷老气的吴芳大概就是按照男人心中的女博士的形象设计的,而神秘性感的朗朗则是男人心目中遥远的期待。

《绿茶》里的主人公为何是个女硕士,而不是个女博士呢?也许,对于常人来说,这已经是一个人所能接受的事实的极限了,如果改成个女博士,未免对太多男人的思维造成破坏性的冲击。

事实果真如此吗?女博士的现状是否真的如此不堪还是被世人所妖魔化?到底是“女博士”的队伍里蹦出了遇辉这个“另类”,还是人们对“女博士”的偏见需要重新注解?为此本刊记者近日深入到一些女博士的生活中,了解了她们博士光环以外的真实生活和心路里程。

都是学历惹的祸

口述者:刘果,苏州大学生物系03级博士生

我一直认为自己还算是个招人爱的女孩子,爱说爱笑爱闹爱玩爱打扮爱漂亮,还喜欢爱情。和任何“以美丽为己任的女生”一样,会为某次出行的衣着在镜子前面踌躇,会因为一次靓妆的“不期成功”暗自窃喜。

我是个江南小女子,长得虽谈不上漂亮,但还算清秀,身材虽不算高挑,但还算匀称。长那么大,别人总说我看上去可爱。但自从前年我考上了博士研究生,与别人眼中的“可爱”就永别了。是的,都是学历惹的祸。因为学历,我和我的女同学立马变得面目狰狞。

据说早有这样的说法:本科生是小龙女(我属龙,本科时有男生追我就这么称呼我,当时尾巴都翘上天了),硕士生李莫愁,博士生灭绝师太,上灭下绝,够狠!也罢了,尼姑还算是女的吧,总归性别鲜明,后来就愈发恐怖,我们又无端丢失了性别。

所谓女博士,高校里早就有了最最权威也最最形象的学术界定:“世界上有三种人,一为男人,二为女人,三为女博士。”据说后来为了定义的准确和完整,又在前面加了个定语,“未婚”女博士。

所以我就很惨了,占全了成为第三种人的所有条件,也被迫开始了作为第三种人无性别的全部生活。首先是旁人对你的称谓彻底改变,从小到大,我拥有许多外号、昵称,比如“苹果”、“果丹皮”什么的,简直百花齐放,但自从本人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之后,大家看到我,不分男女,无论年龄职业,毫无例外地,得叫上一声“刘博士”。哇!就差没再鞠上一躬。那架势,让我觉得自己特别德高望重,当下也恨不得气沉丹田,调整表情,清清喉咙,眉宇深沉且语音智慧地回复一声,既要区别于男博士的凝重,也必须不同于“非博士”女子的娇俏。怎么样,辛苦?那是,没辙,总不能辜负大家对女博士的期望吧,总不能跨越人家对女博士的定位吧。说实话,我也不是没有努力过,轻盈玲珑,结果刚一转身,就听见对方极其困惑地嘟囔,咦,她也算是博士?

其实,想开了倒也没什么,称呼嘛,代号而已,管人家怎么叫,自己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可惜后来我又悲哀地发现,别人怎么叫你,就会怎么看待你。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女博士,好家伙!绝对科学严谨,不苟言笑,刻板木讷,眼高手低;终日三点一线,寝室――图书馆实验室――食堂,长年累月以书为伴。而对外面的世界,只能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而女博士的眼神肯定是十足学术的,气质也是充盈着书卷气的,左脸康德,右脸黑格尔;女博士脑子里都是课题、项目,嘴上说的都是国计民生;即便是关乎走哪一条道,上哪一道菜,喝哪一种汤,恐怕女博士们也会沉吟片刻,很谨慎地以科学的方法论发表意见:“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这样来考虑……”

冤枉啊!但没用,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再可爱,再美丽,只要你是女博士,“下场”都一样。

比如相亲吧,男方看了照片可能已经跃跃欲试,蓄势待发了,可一旦知晓对方是女博士,开溜得比谁都快。不知他们是怕女博士开口闭口谈学问,还是怕女博士们太学究,不会买衣服?不过也不能全怪他们,把一个“第三种人”娶回家,委实需要些勇气。比如我吧,有过几次这样的“悲惨经历”,从此对于相亲就心灰意冷了。

再比如求职,本来你各种条件过硬,张张证书在手,只要一暴露女博士的身份,对方便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掐断所有溢美之辞,话锋急转直下,沉痛地说到“但是”两个字。

不过最近我还真体会到了当第三种人的好处:我身上有了正常女生的一点优点就能无限放大,爱好广泛点,大家惊呼:哟,你还会这个?好像女博士除了书,什么都不认识;把小巢收拾得雅致些,也有人大叫:哇,这是博士的房间吗?前段时间,被人邀请卡拉,不慎选了高难度曲目,再加上发挥欠佳,曲毕羞愧不已,哪知众人均真诚鼓掌,眼睛熠熠生辉,仿佛在说,呵,女博士也会唱歌,也能唱成调,值得鼓励。

可叹啊!

嗅一嗅,女博士的女人味

替男友拉下拉链

主人公:静,心理系

风雨里赶来的静穿着件淑女屋样式的衣服,在寒冬里显得可爱而单薄,但正称了甜美的她,一笑起来眼睛就成了一缕弯月。虽然把心理学攻读到了博士,可是悠悠的她却像个小女孩似地一脸的怯生生,丝毫看不到老练、深谙世事的影子。

一路走来,静都把学位看得很淡,并没有一味的死心眼要做个女博士。本科直升硕士,硕士又提前攻博,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如果不是申请提前攻博,要我自考的话,可能我的顾虑就会多些了吧。”虽然老师们都觉得她是块做学问的料,可是静怀有的却是一颗追逐着大学校园美好氛围的浪漫之心。

和静相识的人分两类,一种是先知道她女博士身份而未见其人的,见到了她,反应便是“不像、不像。”;另一种则是先认识她人,后知道她女博士身份的,则是“佩服、佩服。”

一边谈话一边喝茶,静忍不住要发个短信,“对不起,我的男朋友过会要来,一起可以吗?”自此,她的心思就一直徘徊在餐厅的门口了,时时注意着动静。我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搞得很兴奋,和她开起玩笑:“是不是帅哥啊?”没想到她脸一红,偷笑起来:“你自己看吧。”女孩子终究是女孩子,一牵扯进爱情,都是一样的可爱,于是我们的话题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开始谈他俩的星座般配吗?静还让我猜他是哪个星座,搞得两个人像是脸红耳赤的初中生。

过了一会,静的男友到了,可是走错了门,静一下从椅子上蹦起来,一副关切的模样。风尘仆仆的他看上去很有书生气,两个人一下子被甜蜜包围,完全置我于不顾。静从他手上接过伞,为他抹去脸上的水珠,可他却卡住了拉链,脱不下外套,结果还是静亲自动手为他“宽衣解带”呢。

他们是在一个活动上认识的,男友是硕士,他的朋友们听说他找了个女博士,还是学心理的,都吓了老大一跳,可是他颇不以为然,因为只有他认识的静才是最真实、可爱的。

自从静的男友到达后,这场采访就变得异常"艰难"起来,因为我深感"内疚",如此之大的"电灯泡",完全可能闪到两个人互送的柔情眼光。算了,赶快撤退,临行前问他们上哪吃饭去,结果两个人神秘兮兮的,静说:"要出去吃面。"男友回了一句"这也有的,意大利面。""不一样的,有特殊意义的。"竟发起了小嗲,搞得我都酥了,想必这样的女博士,想不爱也难!

坐在路边喝小酒

主人公:恬,法语系

第一眼看到恬,就有种欲望想称她作“小美人”,她有点像“变坏”前的周迅,还有些杨恭如的味道。刚开始接触,心想这个生于江南水乡的女孩果然是颇具淑女风范啊,一举手一投足间都柔柔的,说起话来软软的,好女人啊。但是渐渐处熟了,就发现自己被骗了,她好淘气,坐在椅子上还像孩子似得不安分地一翘一翘,特精灵。结果恬大笑着称自己“刚柔并济”嘛,哈哈。

恬说从来都没觉得自己是个博士,她的状态一直停留在大学毕业时的那个阶段,充满了青春活力和对人生的热情。也许是由于硕博都是在法国修读,并且做的都是电影文学之类有意思的科目的关系,你能感觉到她身上的那种情调,不是小资而是左岸。秉承了法国人的自由、安逸、随性,她说自己开心时会和朋友坐在街边喝酒;到了舞厅玩得比谁都疯;带着一帮吃惯了法国大餐的老外去“吴越人家”;看电影时该哭就哭、想笑就笑;会看艺术的《蓝》、《白》、《红》三部曲,也特爱看《杀手不太冷》之类的商业片;边看几米的漫画边写“评语”;爱洋娃娃,爱给小朋友做饭、爱躲在被窝里睡懒觉,享受那种被爸妈催起来的幸福。

从小看张晓风、席慕容长大的她,一门心思想要嫁人、生子,偎着昏黄的灯光和老公、孩子一桌吃饭的温馨是她的美梦。恬俏皮地说:“要生儿子哦,因为我性格里有男孩子的成分,和孩子玩起来一定很high!"她说别人都以为像她这样的女博士一定很难追,其实才不是呢,"我特好追,别人说一起出去吃个饭啊,一起玩啊,我就被骗进了。"她和现在男友的感情还真颇有几分波折呢,恬和男友在高中同校,他一直久闻她的大名,可惜未曾见到庐山真面目。后来,大学,硕士这么多年都一点音信也没有,后来竟然在另一个城市上海偶然相遇了。真是闻名不如见面,不见倒罢,一见倾心。

恬夸张地说,尽管有时做学问遇到瓶颈,她会想用脑袋撞墙,但生活还是很滋润,可以用动若狡兔、静若处子来形容。各式运动她都要尝试:高尔夫、羽毛球、游泳……学不成钢琴就学古筝,恬说手指在琴弦上跃动就好似跳舞一般唯美。

“我要在法国开一家最正宗的中国茶馆,充满着中国的味道。要在中国开一家最正宗的法国咖啡厅,里面有最好吃的法国小点心,让所有的人都能在一个温暖的午后,享受着甜食和阳光的快乐。”

恬问我看过《功夫》没,她推荐我去看。"《功夫》的基调都非常的暗,但是黄圣依却像一道清爽的风,穿过了整个片子。我就想成为那样的女孩,污浊中的一朵山野小花,过着海子《面朝大海》里所描摹的生活,养马,种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美女博士的烟火人生

主人公:汪婷,浙江大学数学系03级博士生

汪婷是1993年上高中时发下宏誓要成为一个女博士的。那时她还是个高一学生,成绩中上,因为是省重点高中,考个普通大学没问题,但要当女博士的念头,着实还是让周围人大吃一惊。

其实汪婷是单纯从学业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的,因为高中时的她还没想过人生中必须要经历的交友恋爱、结婚生子,也不知道事业和家庭犹如鱼和熊掌常常不可兼得,更不知道很多男人看待女博士竟然如洪水猛兽,避之犹恐不及。身边有人善意劝她,说读了博士不容易找对象,没人敢娶,作为女孩子,终究还是要嫁人的。尤其是个长得不错的女孩,能读到本科毕业就不错了,读了博士反而吃亏。“这是很多人认为的至理名言”,汪婷说。

读到硕士时,汪婷逐渐了解到了很多男人对女博士的真实想法。很多男人的大脑里对女博士的印象基本相同:长得很丑,即使不算很丑,也带着厚厚的黑边眼镜,打扮得老土且不合时宜;张口就是学术问题,一副迂腐不堪的样子;思维特别僵化,总喜欢在某个问题上争出一个结论来;最要命的是总喜欢在男人面前摆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劲儿来。

“我觉得很多男人害怕女博士,倒不是因为女人读了博士,而是因为很多女博士不像个女人。如果从数学的角度分析,女博士这个词应该分解成为“女人”和“博士”这两个部分,分别是两个独立的变量,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相加,而是相乘。

在男人眼里,‘女人’是一个变化的量,可正可负,用Y表示;而‘博士’是一个正的定数,如果文盲是0的话,博士就是100。那么男人对女博士的印象可用如下公式来表示:impression=100Y。如果一个女博士是个漂亮女人,她面貌可人、有着让人眼前一亮的得体装束,在举手投足之间还透出一点风情万种的性感,在男人的印象里Y便是一个正数,这时候博士的修养便会让男人的好感瞬间扩大100倍;但是如果相反,一个女人长得丑陋,或者忽略了自己的性别,像粗糙男人那样不修边幅,又说起话来气势逼人,完全缺乏女性的含蓄与善解人意,Y显然是个负数,不幸又有一个博士身份,也能让男人的厌恶瞬间扩大100倍。”汪婷深有感触地说。

“对于男人来说读博士总是比当文盲好,而对于女博士来说,是不是个可却是至关重要的,会给人的印象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了这些深刻的认识,读到博士的汪婷在紧张的课业之余,依然不会荒疏了对自己内在和外在的修炼。她会每周逛街、做脸、练瑜珈,还买了很多时尚杂志。面对许多40岁还未嫁的女博士,28岁的汪婷于2004年10月结婚了,成了个幸福的小女人。老公是个清朗的男人,硕士毕业,学历虽不及她,却懂得欣赏她,呵护她,用汪婷的话说,“他最难得的是没把我当个博士,而是女人。”

作为一个女博士,汪婷最后总结道,“男人既不恐惧博士,也不惧怕女人,只是害怕一个总是自以为是博士的女人,或者是一个不太像女人的博士。”

采访手记

如今博士多如牛毛,女博士也开始争奇斗艳了。在采访中,我们所接触到的虽然不全是美女,却都是在百忙之中不忘美容养颜、修身养性,也懂得适时享受生活的女性,以男性化自居或者特别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博士,已经不多见了。

而很多男人的观念在也与时俱进,不再“谈女博士色变”。不过大多数男人见了一个颇有女性魅力的女博士,还是会满脸惊讶地说:“你看起来不像个女博士啊”,这很像以前听过的一个笑话,说人们对一个上海人的由衷赞扬就是“你看起来一点也不像个上海人啊”。这说明男人对女博士那种固定“成见”还未彻底颠覆。

博士自我总结第4篇

关键词:政府主导;研究生教育发展;约束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4)01―0067―07

在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政府、大学和社会三者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带有普遍性和全面性的问题。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状况不同,也决定了政府、大学和社会三者的地位和力量不同。对此,美国教育家伯顿-克拉克提出了政府、大学和市场三者相互作用的“三角协调模式”,有的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可能是市场主导性强,如美国;有的是学术力量主导性强,如意大利;有的是政府主导作用大,如法国。此模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研究高等教育发展的方法论基础之一。“三角模型”理论同样适用于解读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

“政府主导”多用于经济发展,指的是一种政府行为、政策和制度模式,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并将有限的资源动员起来通过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实施推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与市场始终是决定着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总体格局的两大主导因素,也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根本性影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采用的是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政府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政府权力代表的是社会集体意志,它通过法律、政策、拨款等形式对高等教育发展施加影响。从研究生招生人数,到博士授权点、硕士授权点的审批,再到教育资源的配置,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前者起着关键性作用。在政府主导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也表现出一些鲜明特征。

一、在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扩张的大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得到了快速增长

在政府主导下,中国在短期内通过扩招实现了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为10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8%。当时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规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但1999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决定自1999年起实施高等教育大扩招。1999年招生152万人,2000年招生220万人,2001年招生260万人,到2002年便提前实现了15%的奋斗目标。自1999年始,我国高等教育连年大幅扩招,在1999-2005年间每年扩招速度均在20%以上。2006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32"规划》出台,开始有计划地降低扩招速度,使每年招生增长率不超过10%。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更是明确地提出了低速增长的方针,从2010-2020年每年招生增速保持在2%-3%,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

在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自20世纪末开始快速扩张,硕士学位授予人数和博士学位授予人数呈直线上升,跨入了研究生教育大国的行列。1996年至2012年这17年间,全国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总数从42127人增长到621549人(见表1),增长了13.8倍,其中硕士学位授予数从36549人增长到565211人,增长了14.5倍,博士学位授予数从5578人增长到56338人,增长了9.1倍。从整个学位授予人数变化过程来看,1998年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总规模增速开始加快,2004年增速达到最高峰,年增长率达37.88%,此后增速回落,2009年后增速降至两位数以内,2012年又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增长率接近13%。硕士学位授予人数的变化趋势与研究生总体规模的变化基本一致。博士学位授予人数则从1996年至2007年保持了十余年的高速上升趋势(2002年出现小幅下挫),直至2008年增速下降至两位数以内,2010年和2011年博士学位授予数与上一年基本持平,但2012年增速又提高到了11%左右。

二、在中央政府主导与授权,地方、高校竞争式发展的模式下,研究生教育的学科门类结构呈现“存量决定增量”的增长模式

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即在一定程度上保住存量的情况下,培育和发展存量之外的增量,再通过增量的积累而形成结构性的变迁动力,促进原有体制的应激性反应,从而实现社会结构逐步转型。“保护存量、培育增量”的原则是指通过保护存量来控制增量的过快扩张,避免增量因偏离路径依赖的逻辑而产生系统风险,同时又通过增量的扩充来实现存量的演变效应,使存量部分可以循序渐进地发生转化,而不至于因为结构突变而出现社会动荡。但是,研究生教育的扩张并没有完全遵循上述原则。

在推进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和调动地方资源、高校潜力的双重原则下,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对地方政府进行非科层化的竞争性授权,而非简单的行政指令性授权。竞争的标准一般有两条,一是高校办学条件和学科实力,二是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对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即根据“需求与条件相结合”的约束机制来增加学位授予点、发放研究生招生指标和配置教育资源。所谓“需求与条件相结合”的约束机制,是指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既要考虑高校的学科建设、导师队伍、科研进展、经费投入、实验室建设等自身办学条件,更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高校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当地其他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研究生人才培养必须既要考虑自身办学条件的许可,又要考虑经济社会的人才需求。当然,不同类型、层次的研究生对于“条件与需求”的要求不同。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办学条件优先,在办学条件达标的情况下,同时视社会需求设置博士点;硕士研究生,尤其是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社会需求优先,在考虑社会需求的情况下,根据办学条件培养硕士研究生。这是因为博士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培养条件上,博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会受到科研氛围、经费、设备、师资等资源和条件的影响。因此,研究条件充足与否是制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博士研究生培养需要国家持续集中的经费投入,需要发达的高等教育基础和先进的科学、文化作为支撑,更需要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师资条件。由此看来,博士研究生教育具有研究性、独立性、严谨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与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规律。一般而言,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结构的联系呈现出减弱态势,即专科层次教育与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结合最为密切,本科教育次之,硕士研究生教育又次之,博士研究生教育对于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依赖度和结合度最弱。从世界范围看,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个地区可以大力发展专科层次教育、本科教育,甚至硕士研究生教育,但不可能遍地开花式地发展博士研究生教育。从世界经验来看,博士研究生教育有着与硕士研究生教育不同的发展规律和模式,博士研究生教育主要集中于少数地区的研究型大学,体现出一种集中优质资源培养博士的集聚效应,而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根据当地和区域社会需求来设置学科专业,培养与区域产业结构、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虽然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对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明确、控制严格、管理规范、流程合理,但高校和地方政府为了获得更多的研究生教育资源,主要是博士、硕士授权点和研究生招生指标,纷纷进行“条件和需求”的竞争比赛。其主要意图是为了扩充增量,而较少考虑到结构调整与地方经济社会的需求以及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环境、条件等,从而形成由部门推动的增长竞赛。其结果是地方和高校只考虑如何扩大存量,而很少考虑如何对增量进行结构性变革,即有什么学科专业就继续发展什么学科专业、什么学科专业好发展就增加什么学科专业,而较少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科门类的需求,很少考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经济社会急需学科的发展。再加上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复杂性和绩效的难以测量性,以及学术机构自身的惯性,导致了研究生教育发展基本上是“存量决定增量”的增长模式,学科门类结构在十几年内并未出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结构性调整;并且,各个学科门类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人数呈现同比例增长格局,并未体现出博士、硕士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与人才结构的不同。

(一)博士学位的学科门类构成与变化

表2、表3反映了1996-2012年全国各学科门类博士学位授予量的变化情况(不包括军事学)。1996年全国授予学术博士学位人数为5544人,在11个学科门类中,按照学位授予人数的多少由高到低分别为:工学(2199人,39.7%)、理学(1441人,26.0%)、医学(846人,15.3%)、农学(223人,4.0%)、经济学(196人,3.5%)、文学(143人,2.6%)、法学(135人,2.4%)、历史学(117人,2.1%)、管理学(117人,2.1%)、哲学(78人,1.4%)、教育学(49人,0.9%)。学位授予人数排在前三位的工学、理学、医学,三者合计所占比重为80.9%;而排在后三位的管理学、哲学、教育学,三者合计所占比重仅为4.4%。

2012年全国授予学术博士学位人数为53011人,在12个学科门类中,依据学位授予人数的多少由高到低分别为:工学(19376人,36.6%)、理学(10209人,19.3%)、医学(6348人,12.0%)、管理学(4095人,7.7%)、法学(2929人,5.5%)、经济学(2619人,4.9%)、农学(2312人,4.4%)、文学(2111人,4.0%)、教育学(1031人,1.9%)、历史学(814人,1.5%)、哲学(730人,1.4%)、艺术学(437人,O.8%)。学位授予人数排在前三位的学科依旧为工学、理学、医学,三者合计所占比重为67.8%;而排在后三位的学科为历史学、哲学、艺术学,与1996年相比有一些变化,三者合计所占比重仅为3.7%。

从表2可以发现,1996年至2009年间,各学科门类博士学位的授予量大幅度上升;2009年至201 1年则相对稳定;2012年,工学和医学博士学位授予人数较上一年有较大增长,而理学博士学位授予人数则有一定幅度下降,其他学科门类基本持平。

各学科门类所占比重变化分为三种情况:比重上升幅度较大、比重下降幅度较大和比重变化不大。从表3可见,在11个学科门类中,比重上升幅度较大的学科有经济学、法学、文学和管理学,其中管理学上升的幅度最大,由1996年的2.1%上升到2012年的7.7%;比重下降幅度较大的学科有理学、工学和医学,其中理学的比重下降幅度最大,由1996年的26.0%下降至2012年的19.3%,但是理学、工学和医学仍旧是所占比重最大的三个学科;授予博士学位人数所占比重变化不大的学科门类包括哲学、教育学、历史学和农学。

(二)硕士学位的学科门类构成与变化

表4、表5反映了1996-2012年全国各学科门类硕士学位授予量的变化情况(不包括军事学)。1996年全国授予学术硕士学位人数为36114人,在11个学科门类中,按照学位授予人数的多少由高到低分别为:工学(15663人,43.4%)、理学(4807人,13.3%)、医学(3597人,10.0%)、经济学(2897人,8.0%)、管理学(2588人,7.2%)、文学(2046人,5.7%)、法学(1747人,4.8%)、农学(963人,2.7%)、教育学(735人,2.0%)、历史学(546人,1.5%)、哲学(525人,1.5%)。学位授予人数排在前三位的工学、理学、医学,三者合计所占比重为66.6%;而排在后三位的教育学、历史学、哲学,三者合计所占比重仅为5.0%。

2012年全国授予学术硕士学位人数为367165人,在12个学科门类中,按照学位授予人数的多少由高到低分别为:工学(128435人,35.0%)、理学(40618人,11.1%)、文学(37620人,10.3%)、医学(35421人,9.6%)、管理学(34433人,9.4%)、法学(28832人。7.9%)、经济学(21200人,5.8%)、教育学(16711人,4.6%)、农学(10940人,3.0%)、历史学(4755人,1.3%)、哲学(4201人,1.1%)、艺术学(3971人,1.1%)。学位授予人数排在前三位的学科为工学、理学、文学,三者合计所占比例为57.4%;而排在后三位的学科为历史学、哲学、艺术学,三者合itN占比例仅为4.4%。

从表5可以看出,在11个学科门类中,授予硕士学位人数所占比重上升幅度较大的学科有法学、教育学、文学和管理学,增幅最大的是文学,由1996年的5.7%上升至2012年的11.3%。授予硕士学位人数所占比重下降幅度较大的学科有经济学、工学、医学,仅从表面上看,工学的比重有了大幅下降,由1996年的43.4%下降至2012年的35.0%,但如果考虑到近些年来专业学位中工程硕士快速增长的因素,那么整个工程类硕士所占的比重变化并没有如此之大。授予硕士学位人数所占比重变化不大的学科门类,包括哲学、历史学、理学和农学,其中哲学、历史学和农学也是所占比重最小的学科。

(三)学科门类结构的变化特点

对比1996-2012年全国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量学科门类的构成情况,可以直观地发现各学科门类所占比重的变化较小。使用1996年与2012年各学科门类的授予人数和所占比重两组数据分别进行简单回归分析可以发现,1996年数据对2012年数据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这说明,研究生教育在规模扩张的过程中,学科门类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着“存量决定增量”的特点。

通过比较还可以发现,博士学位与硕士学位的学科门类结构不仅没有向差异化方向发展,而且趋同性有所加强,没有体现出博士和硕士人才培养的不同目标要求。具体而言,在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在保证基础性、理论性学科专业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应该大力发展应用型学科专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博士研究生教育应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重视理论性、基础性学科的人才培养。

三、国家主导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平衡发展,但由于缺乏刚性的“需求与条件相结合”的约束机制,也导致了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僵化

在中央政府主导与授权,地方、高校竞争式发展的模式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了平衡各方利益,进行指标分配,比如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增加,每个省只能报两所高校两个专业。指令性分配的结果是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平衡发展,但也导致了“需求与条件相结合”机制的失灵,研究生教育增长“一刀切”,各类高校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从而导致了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同质化倾向。

2007年至2012年间,不同类型层次高校的博士学位授予人数和比重都有所变化。2007年,“985工程”高校学术博士学位授予人数为21705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53.03%,“211工程”高校学术博士学位授予人数为29520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72.13%。2012年,“985工程”高校学术博士学位授予人数为26279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49.57%,“211工程”高校学术博士学位授予人数为34564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65.20%。如表6所示,“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学术博士学位授予人数在数量上都有所增长,但是它们各自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

2007年,“985工程”高校专业博士学位授予人数为1076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61.73%,“211工程”高校专业博士学位授予人数为1302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74.70%。2012年,“985工程”高校专业博士学位授予人数为1786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53.68%,“211工程”高校专业博士学位授予人数为2246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67.51%。如表7所示,“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专业博士学位授予人数在数量上都有所增长,但是它们各自所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

2007年至2012年间,不同类型层次高校的硕士学位授予人数和比重都有所变化。2007年,“985工程”高校学术硕士学位授予人数为101371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35.84%,“21 1工程”高校学术硕士学位授予人数为178638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63.16%。2012年,“985工程”高校学术硕士学位授予人数为94269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25.84%,“211工程”高校学术硕士学位授予人数为167277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45.85%。如表8所示,“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学术硕士学位授予人数在数量上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但是它们各自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

2007年,“985工程”高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人数为44519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52.69%,“211工程”高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人数为62821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74.35%。2012年,“985工程”高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人数为81459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41.13%,“211工程”高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人数为118863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60.02%。如表9所示,“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人数在数量上都有所增长,但是它们各自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

博士研究生教育需要以发达的高等教育、大量的研发经费支出和师资条件等为支撑,集中优势资源,才能既保证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又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从世界经验来看,发达国家的博士研究生教育有着与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不同的发展规律和模式,博士研究生教育主要集中于少数地区的研究型大学,体现出一种集中优质资源培养博士的集聚效应。如美国有406所大学拥有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而其中有50所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数相当于总数的二分之一。美国研究型大学(包括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是美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主要阵地。美国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基础研究的进行基本上集中于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的著名大学。这样不仅有效利用了优质教育资源,也保证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提高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绩效。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少数研究型大学承担着精英教育的任务,而大量的高等学校则承担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任务,不同类型的高校应该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国家重点建设的“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拥有高水平的学科群,应当在这些重点院校中集中设立博士点。这些学校的学科、专业的基础水平高,师资、经费、项目和设备等条件能够保证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唯有如此,才能既保证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又使有限的宝贵教育与科研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同时,不同类型高校的定位不同,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在不同学校应有所侧重,没有必要规定统一的比例要求。在现阶段,“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等学术能力较强的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占比应该多一些,充分发挥这些高校的学术优势;以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主的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可以多一些,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主。

四、政府主导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其优势是明显的,但需要建立科学有序的机制,特别是“需求和条件相结合”的刚性约束机制

政府主导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在制度上明确了中央、地方和高校之间的关系。政府拥有政策制定权、检查验收权、激励分配权,掌控着资源分配、激励设计、绩效评价等各项权力,利用行政主导的力量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快速扩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区域平衡和高校之间的平衡发展。但是,这也导致形成了“存量决定增量”的增长模式,增量缺乏结构调整,研究生教育发展更多地体现在数量与规模扩张,而非结构变迁上。

政府主导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其本身仍带有指令性的成分,容易忽略地方和高校的实际情况。上下信息不对称、权力不均衡、沟通不顺畅,于是各地方和高校带着“不报白不报”的心理尽可能地去扩大增量,力求将自身诉求最大化,罔顾结构调整与自身办学条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制约与限制,使得研究生教育难以在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的情况下进行规模扩张。

改革的关键是形成“需求和条件相结”的刚性约束机制,使得研究生人才培养能够在办学条件和社会需求的双重约束下发展,即既要考虑办学质量,也要考虑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博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根据办学条件,同时考虑社会需求来布局发展,而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根据社会需求,同时考虑高校办学条件来布局发展。在维持政府主导的同时,寻找一种能够保持持续产生绩效的机制,使研究生教育沿着科学有序的轨道前行。

参考文献

博士自我总结第5篇

关键词: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生;创新能力;灵感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209-04

一、博士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1.基本概况。①博士论文“六多六少”现象。笔者在十几年的博士生指导工作中,每年都要组织或参与若干个博士论文的答辩,逐渐认识到,目前国内博士生论文具有“六多六少”特点,即:证实国外学者观点多,自己独创观点少;重复前人工作者多,独辟蹊径者少;包装成果多,原创成果少;基础工作数量多,巧思奇想创意少;名词和概念创新多,系统的实用创新少;论文成果结论多,科学论证证据少。一句话,创新成果不多。②博士论文普遍鲜有公认的创新成果。在不同单位博士论文评审或答辩时很少见到突出的创新认识或创新成果,要么是难以找到创新点,要么是成果最多达到有新意的程度,同行们实际上很少见到真心认可的创新论文。博士论文创新程度总体偏低。③博士论文的研究工作以量取胜,创新成份较少。大部分博士论文的基础工作量还是比较充分的,相当数量的博士生在论文期间要完成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处理分析和实验测试以及图件编制等工作,大部分博士生也是比较敬业的,主要精力投入在博士论文工作中。但是可以看到,许多工作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果,博士论文的创新成果十分稀少。④大部分博士生在硕士阶段并未打开思路。大部分博士生在硕士阶段只是学会了如何开展研究工作,极少具备创新素养。到了博士生阶段才开始学习如何创新,博士论文创新度不可能很高。加上只有三年博士培养时间,相当一部分博士生无法取得创新性成果。

2.本学科概况。“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目前各培养单位的博士论文一般需要填写不止一个创新点,最多大概要填写四个创新点。大部分博士生通常也能填出四项创新点来。但论文评阅和答辩时评委往往会对已填的创新点提出较大异议或删减,真正得到认可的创新成果较少。①大量论文创新点比较肤浅,缺乏深度。在博士论文评议中最常见的情况是许多博士论文并非毫无新意,而是只发现了一些问题或有意义的线索,或仅仅做出了概念上的改进,并没有深入追索形成系统的创新成果,就草草结束了论文工作,留下许多遗憾,造成大量浪费。②本学科许多博士论文成果科学依据不足,可信度较差。突出现象就是博士论文中经常出现“从结论到结论”的长篇论述,翔实的科学数据或资料分析不够,证据可信度差,让后人难以定论。③公认的创新性成果不多。较多的博士论文虽然被评议出若干创新点,但通常明显缺乏与世界最高成果水平的对比。因此得不到同行特别是国际同行的认可,结果必然是论文质量远远落后于世界领先水平。

二、博士论文创新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

1.我国博士论文创新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综述。前人关于国内博士生培养质量普遍较低的原因有广泛的总结和讨论。马陆亭在2007年指出,造成我国博士生创造力不足,并影响其整体声誉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博士培养制度中存在一些违背博士生培养本质特征的因素,包括僵化的学习期限、宽松的论文评审制度、较多的项目任务、越来越多的博士生数量。张德祥等(2008)总结了教学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创新能力不高的四个主要原因,即学科点和学位授予点数量和规模限制了高质量的博士生源、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水平不高与此同时特色不显著、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队缺乏、博士生的创新机制和监管机制存在不足。董泽芳(2009)认为我国当前博士生创新力不强主要受到现行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即:①培养观念相对滞后;②培养目标存在偏颇;③培养主体规范不够;④培养对象选淘不严;⑤培养方式缺陷甚多;⑥培养评价忽视创新。周萍等(2010)指出五个因素影响了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依次为受博士招生制度制约,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博士生导师指导不力、教学管理过程控制不足、学位论文质量把关不严、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学术氛围欠缺。这五个方面影响我国当前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2.中西方博士生培养模式对比的启示。同时,国内不少学者对比和探讨了我国与西方主要国家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差别,提出了重要的启示:①美国博士生培养启示。孙希在2007年指出,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一直在不断改革和演变,有七个环节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即重视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改革“应试型”选拔方式、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学位类型多样化、优化课程设置、改进课程质量、建立导师组,实现指导方式的多样化、引进“淘汰制”,保障学生质量、加强科研能力锻炼,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大博士生教育投资,发展多种投资的渠道。张凌云等(2009)总结了美国高校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层经验,认为以下四个方面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包括:博士生教育根植的土壤,即理念、精神和文化、只招收最有能力的本意学习者有助于培养目标的顺利达成、“问题为本”的课程学习,繁重的课程任务,确保博士生真正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开放的培养形式能够保证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李云鹏在2010年对比了我国和美国博士生课程的特点,明确指出我国博士生课程存在两个严重的不足,其一是对博士生课程不够重视,总学分很低,课程总量很少、其二是博士生课程不系统,课程结构非常单一,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专业选修课开设数量不足,没有跨学科课程,没有专门的方法课程,没有跨院选课、跨校选课。②日本博士生培养特点。姜星海等(2008)专门对比了中日博士生学位论文的指导差别,发现:日本博士生论文选题的自由度高于中国博士生,文科生半数以上能够确定博士论文的题目、超过半数的日本文理科博士生的研究题目只是导师课题的一部分、日本博士生与导师交流很频繁,与导师探讨频率高于中国博士生与导师的情况、日本博士生对导师指导的认可程度更高。③法国博士生培养启示。王冕等(2009)探讨了始于中世纪的法国博士学位培养特点,指出了法国在培养博士生创新性方面的独到之处,即:严格的招生制度、阶段式教育和淘汰制度、团队式培养模式、形式丰富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新型的博士教学研究团体――“博士学校”。

3.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较低的最根本原因分析。作者经过较长时间的分析,认为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较低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发展的阶段问题,而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国家博士培养的初级阶段决定了博士质量总体偏低。①博士生培养只有30年的时间,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我国在1980年建立新的学位制度以来,博士生教育发展迅速。我国自1978年第一批18名博士生入学,而美国在19世纪初至19世纪60年代,就已是博士生教育的萌芽时期,至今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已积累了近两百年的历史。法国的博士学位出现于中世纪,至今已历经了8个世纪之久,在漫长的岁月中,法国不断地对其博士生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与完善,现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和方法。②中国博士生培养与发达国家存在全方位的差距。中国博士生培养质量较低可以在各个培养环节找到缺陷:在指导思想方面,美国博士强调“需要做出公认的原创性知识贡献和创造性思维”,而中国博士还停留在“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这种相对低层次的要求水平;在招生方面,招生制度落后,以应试招生为主,复试把关又不够严格,存在走形式的现象,部分被录取生实为“高分低能”者,而一些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考生却可能由于一定原因(如英语成绩达不到规定分数线等)无法通过考试选拔的关口;在培养时间方面,中国只有三年时间,美国是四年以上,德国则需要8年时间;在培养方案方面,培养方案本身缺乏创新,与硕士生没什么差别,同时培养方案单一,无法实现个性化培养;在课程体系方面,课程总量太少,选修课极少,跨专业课程基本没有,方法课极少,课堂教学本科化,实践环节欠缺;在培养环节(模式)方面,淘汰率极低,无资格考试等;在论文评价体系方面,原创新成果查新不够翔实,不同学科共用一套评价标准,论文评价宽松,有时论文答辩讲关系讲面子,而鲜讲原则。③中国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决定了博士生培养的特色。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学术风气。由于目前社会上诚信的价值观淡薄,会让许多人误以为什么东西都可以“运作”出来,博士生入学成绩可以运作,创新点可以运作,甚至博士论文都可以运作。如果这样的话,怎么能让所有的研究生去潜心钻研学问呢?经济(物质)高速发展首先要求的是人才数量而非质量。现阶段国家经济和社会均要求高速度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大量的专业型研究和技术人才,首先要突出数量和规模,而且培养时间要短一些。现有的博导水平有限,部分博导自身创新能力不高。更重要的是,现有的博导水平不高,无法在短期内改变目前的现状,与之有关的博士生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的要求也难以达到很高的水平。强调团队多于提倡个人创业,个性化培养基本不存在。博士生在三年时间里无法学到更多的选修课,短时间内提出创新认识也比较困难。显然,三十年的博士培养经历无法与几百年的培养积累来相提并论。那种梦想短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水平的做法是不现实的。所谓超越式发展也只是努力去缩短这个时间罢了。

三、灵感思维培养实践过程简述

1.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形式化灵感思维的重要性。从2001年指导博士研究生以来,作者逐渐认识到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艰巨性。绝大多数博士研究生学习很刻苦,工作很投入,完成的实物工作量也比较繁重。但是从他们提交的论文初稿中往往看不出创新点来。作为博士生导师,有责任帮助研究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开展研究工作,用创造性思维来总结成果。笔者认为有必要总结形成一套易于传授的形式化灵感思维方法,便于博士生学习和掌握,从而加快创新成果的获取。

2.编写《地质思维科学与实践》专著。2005年作者向石油工业出版社申请出版《地质思维科学与实践》专著。很快得到了石油工业出版社的批准,专著初稿于2006年底提交到出版社。2007年专著出版,在油气勘探领域第一次见到关于创新思维方式的系统性论述和大量创新思维的实践范例。

3.为博士研究生开设地质思维专题课。自2006年以来,每年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讲专题报告《第三种思维――灵感思维科学的应用》,获得师生的广泛好评。同时,也应邀去中海石油、中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等企业做学术报告,宣传地质灵感思维的应用方法。2006年春,本校安排作者为博士研究生主讲了《灵感思维与石油地质》专题课,共用6个学时,系统讲解了灵感思维的方法与特点,并展示了典型的石油地质应用实例。

4.实践效果分析。通过向博士生讲授“灵感思维与石油地质”后,不断反馈汇总各方面的意见,得到两个方面的重要启示。其一,《灵感思维与石油地质》专题课让博士生感到创新思维一点也不遥远,增强了自己具有创新思维潜质和能力的信心,认识到只要坚持学习和模仿,就一定能取得创新成果和认识。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听课博士生都豁然开朗,信心倍增,普遍表现出高昂的兴趣。其二,《灵感思维与石油地质》专题课为博士生提供了可以模仿学习的形式化创新思维方法。长期以来,不少博士生认为创新思维需要长年积累后才能具备。很少有人相信培养创新思维存在具体的方法,特别是存在形式化显著的不同创新思维方式,可供大家学习和运用。有了形式化的工具,博士生们找到可靠的方法,不再担心做不出创新成果。

四、推广的必要性

1.创新思维的科学方法可以传授。①在博士生课程教学中应该打破三个认识误区。误区之一:长期以来,师生普遍认为创新思维需要长年科研的艰苦积累后才能形成,而通过课堂教学不可能培养创新能力。这也是目前国内博士生培养不重视课程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博士生课程学习阶段不仅学习补充了专业知识,同时也学到了创新思考的方法和经验。误区之二:许多人认为创新能力与智商有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出创新成就。有的人在科研工作中遇到挫折后,自信心受到打击,误以为自己太笨,不适合做创新研究,误认为只有极少数天才才有可能完成创新研究。误区之三:大多数人认为灵感是来去无踪的,产生灵感是随机的,是毫无规律可寻的。因此认为在课程学习阶段是学不到灵感的。②形式化的灵感思维便于在课堂中传授。在课堂上讲解思路一直是研究生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极少有课程教学可以做得很好,通常研究生会认为自己在课程中学到的主要是知识性的内容,而关于思路之类的东西很少或没有。既然在课程中主要是学习知识,那还有什么必要去上课呢,自己在网上就可以学到类似的知识。显然,关于专业思维的教学光讲创新结果即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讲如何发现问题,如何灵巧地解决难题,如何重新认识旧的观点。进一步的问题是,如果在课堂上只是讲解创新体会和经验,而不总结创新思考的方式的话,所讲解的内容会很单调,会很不系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作为教学内容,如果把创新思维方式进行形象化或形式化,教学时就会很容易讲解,而且可以对不同形式化的创新思维进行区分和深入分析,达到系统性的教学。③形式化的灵感思维便于博士生学习。研究生作为初始接触创新思维科学的客体,零星的、不系统的、经验性的创新方式不足以引起高度的兴趣和注意,而且非形式化的创新思维方式不容易去模仿和学习。相反,高度形式化的灵感思维把创新过程形象化和简单化,便于研究生快速掌握和体验。

2.建议在各个学科的博士生课程体系中加强灵感思维的教学。作者在“地质资源和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生培养中探索了“地质灵感思维科学”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初步效果。实际上,各个学科在创新思维科学方面是相通的,是可以借鉴的。因此,作者建议在各个不同的学科中,把形式化的创新思维科学内容加入博士生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中,增加博士生创新思考能力,加快创新成果的获取速度。

参考文献:

[1]马陆亭.以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为宗旨的机制建设[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7,22(1):1-3.

[2]张德祥,刘凯峰.教学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建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5):88-110.

[3]董泽芳.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培养模式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5):51-56.

[4]周萍,盛亚.论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100(1):93-96.

[5]孙希.美国高校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及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07,1(2):48-52.

[6]张凌云,贾永堂,张晓明.美国高校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层经验[J].外国教育研究,2009,36(9):67-86.

[7]李云鹏.由美国博士生课程看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38-41.

[8]姜星海,葛军娜.中日博士生学位论文指导的比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222(7):61-65.

[9]王冕,赵映年.浅谈法国博士生创新性培养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2):58-60.

[10]刘震,李潍莲,梁全胜.地质思维科学与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11]刘震.第三种思维―灵感思维科学体系[J].科学中国人,2009,(4):108―111.

博士自我总结第6篇

直到有一天,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齐达博士早起刷牙,发现分不清两支牙膏哪支才是自己的,因为牙膏上面的文字消失不见了。

他打开电视机才知道,R国发生了重大事件――文字正在慢慢消失。这个时候,总统的电话打过来了。每次只要R国发生奇怪的事情,总统就会第一时间想到齐达博士,因为他是获得过终身荣誉奖的非常优秀的科学家。

齐达博士到达国家安全局时,里面已经挤满了人。科学家们高声议论着,他们中大多数人和齐达博士想的一样,认为是某个科学疯子研制了一种能够使文字迅速消失的病毒。不过,这样的科技他们还真的闻所未闻。

此时,外面的情况越来越糟,公共穿梭飞行器上面的牌号也消失了,乘客们不知道该上哪个飞行器,而且司机的导航器上也一片空白,司机们一筹莫展,不知到底要开向哪里。

“怎么办?齐达博士。”总统问。

齐达博士挠了挠头,不过很快,他发现了一细节,这种病毒只攻击文字,图像并没有消失,现在只有用图像来临时代替文字的作用。齐达博士将这种病毒命名为噬字病毒。

然而,情况并没有因此好转。学校发出了请求紧急救援的信号,因为课本上的文字正在消失,就连老师用粉笔写在黑板上的字,也会在出现的瞬间消失不见。

“全国的学生放假一周。”总统先生不得不无奈地作出这个决定,他说,“齐达博士,您必须带领您的团队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齐达博士明白这次的任务很艰巨,他戴上老花镜,亲自带着助手用显微镜研究那些文字消失的物品。在亿万倍显微镜的镜头下,任何病毒都无法隐藏。齐达博士很有信心。

可是,令齐达博士惊讶的是,那些文字消失的地方,只留下了一些类似小蝌蚪的痕迹。

“这是什么?”科学家们都在纷纷猜测。

齐达博士皱紧了眉头:“这可能是一种能够自毁的病毒,在吞噬了文字后,自己也消失了。在科学史上,只有在离地球两百亿光年的勃伯星上,才发现过类似的病毒。它怎么会出现在R国?”

总统的专线几乎被打爆了,各种情况接踵而至。由于药品的名字消失,医院陷入瘫痪,发生了多起重大医疗事故。国家的防御系统也形同虚设,因为计算机系统里的文字全部都消失了。

“齐达博士,研究得怎么样了?”总统着急了。

“总统先生,”齐达博士叹了一口气,“我们猜测这种病毒来自遥远的勃伯星,但我们的追踪系统毁坏,正在抓紧时间维修,希望能尽快找出在使用这种病毒的科学疯子,不过……”齐达博士顿了一下。

“不过什么?”总统先生连忙问。

“不过,据我所知,我们R国没有具备这样实力的科学家,所以,我怀疑这病毒来自科学技术更发达的C国或者外星球,这很可能是一起外来恐怖袭击事件。”

“恐怖袭击事件?”总统先生皱紧了眉头。

很快,R国为此事件了一级红色警报,总统先生紧急出访了C国。

“我们对贵国的事情深表同情。”C国总统真诚地表示。

“我们怀疑这是一起外星恐怖袭击事件,为了地球的共同利益,希望C国伸出援手。”R国总统说。他本来还想再强硬点,不过现在R国的形势真的很糟,他已经在尽力维护R国的尊严了。

C国其实早已进入戒备状态,可是他们的科学家对此也莫衷一是,如果能够与R国进行联合研究,相信会有帮助。在这个唇亡齿寒的时代,C国总统深谙这个道理。为了表示诚意,C国总统邀请R国总统参观了防御系统及最高机密机构。

这下,总统先生总算放心了一点,觉得应该不是C国捣的鬼。

“那么,请总统先生下令,把R国文字消失的物品运到C国来,让两国的科学家一起研究一下吧。”C国总统建议道。

齐达博士也被邀请去C国一起参与研究。

临出门的时候,齐达博士被告知有一个小男孩想要见他。几乎每天,全国都有许多慕名而来的人来拜访齐达博士,大多数时候,齐达博士会热情地同他们聊天。不过,这次齐达博士很着急,他必须立即赶到C国。

齐达博士在大门口遇到了那个小男孩。“博士,您听我说,我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可能因为太紧张了,孩子说起话来语速很快。

齐达博士根本没有听明白他在说些什么。“孩子,对不起,我必须得走了。”他说完,就匆忙登上了飞行器。

为了确定外星恐怖袭击的来源,C国输送了大量的书籍到达R国,并对R国全面布防。

“不!我们不能接受这些书籍,这说不定是C国耍的花招。”

“我们如果接受了C国的布防,那就可能受制于C国了。”

“可是,如果外星人再次袭击R国,我们就能从中找到袭击的来源,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国会议员和科学家们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最后总统还是决定接受C国的建议。

C国的书籍到达R国之后,文字并没有消失,这从侧面印证了外星针对R国的恐怖袭击论。

R国举国欢腾了,人们终于看到了一点希望。总统先生下令,从C国进口大批文字,然后把这些文字像标签一样贴在本国生产的物品上。这样做,总算暂时缓解了一些文字消失带来的压力。

齐达博士恢复了以往的自信,虽然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但事实证明他的思路是正确的。现在他们要等待的就是第二次恐怖袭击了。如果顺利的话,可以准确地定位到病毒的来源星球,那个时候,情况就会乐观许多。

正当齐达博士自信满满的时候,忽然传来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总统办公室闯进来一个小男孩,他拿着一本古老的2014年R国出版的书籍,上面的字竟然没有消失。齐达博士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发现闯入总统办公室的小男孩正是上次在家门口遇至U的那个。

“孩子,你对这本书做了什么?”齐达博士和颜悦色地问道。

“是这样的,先生。”孩子说,“这是我父亲小时候最喜欢的童话书,他把这本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我。后来,我父亲去世了,我一直把这本书放在身边。那天早晨,我发现这本书的文字也消失了,非常伤心。我很想念这本书,正在伤心的时候,我发现书上的文字慢慢地又出现了,然后我走进了小镇上的图书馆,思念起其他的书籍,结果它们里面的文字也慢慢地出现了。”

“只是因为思念?”齐达博士的眼镜差点跌落,“哪个图书馆?快带我去看看。”

齐达博士跌跌撞撞地赶到了男孩所说的图书馆,发现那个图书馆因为没人看书,已经冷清许久了。齐达博士在图书馆想着他喜欢的书,果然书里的文字就慢慢地恢复了。

消息很快传播开来,许多人自发地来到图书馆,因为他们太想念曾经那些毫不起眼的文字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思念图书,图书馆的书上的文字多了起来,与此同时,R国其他物品上的文字也在恢复。

这件事震惊了齐达博士,他放弃了自己以前的研究方向,和很多科学家一起投入到对这个现象的研究中。后来,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原来是书里的文字患上了孤独症,很多文字纷纷选择把自己藏起来,这种病在全国范围内快速传染,导致全国的文字都患上了孤独症。

那些类似小蝌蚪的痕迹就是文字消失时留下的痕迹。

博士自我总结第7篇

[关键词]工程博士 发展 机遇 挑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075-05

[作者简介]肖凤翔,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付卫东,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赵美蓉,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天津

300072)

为了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完善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继1996年批准设立工程硕士之后,2012年3月8日正式批准设立工程博士学位,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Doctor of Engineering”(英文缩写D.Eng)。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由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高等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其专业学位由高等学校授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成立全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对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指导。

一、工程博士教育发展的现实背景

(一)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传统的第一产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林牧渔业生物技术、农林牧渔产品控制与检测以及农业观光、休闲等行业蓬勃发展,需要大量能源和环境等工程专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第二产业方面,我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在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和加工业中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工业产品档次的质量,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对先进制造等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非常旺盛。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以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通信、网络、自动化为主体的产业发展迅猛,渗透力强,应用面广,对应用电子等工程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需求量很大。因此,我国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必须适应这一变化趋势,特别要加强对提高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人才资源在结构方面还不平衡。从素质结构看,我国中低级人才比例较大,据统计,我国94%以上的人才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低层次上,高层次人才仅占5.5%,并且在国内高层次人才资源中,能够把握科学前沿、作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短缺,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也十分匮乏。从行业分布来看,我国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学术型博士进入大中型企业和公司的也是凤毛麟角。据统计,从1995年到2006年12年间,我国博士毕业总数达到174 915人,毕业之后约有一半(52.08%)的博士选择进入高等院校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加上13.44%进入科研院所的博士和4.22%选择做博士后的博士,总共有70%的博士在毕业后继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进入各级政府和国家机关的博士约占5.69%,出国继续深造、进入部队及创业的博士生约占7.41%,最终进入企业单位的博士生实际比例只有16.18%。由此可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旺盛,而我国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结构性供给严重失调。

(二)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多层次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工程教育的绝对规模在世界上位居前列,但是从工程教育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来看,却令人堪忧。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规模虽然很大,但是在类型和层次上区分不明显,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无法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光斗在《高等工程教育迫切需要改革》一文中指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有四个层次:高专、本科、硕士生、博士生”。然而,从学位类型上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学术型学位发展相对成熟,应用型专业学位发展规模相对较小。相比较而言,硕士层次的学位发展相对完善,既有学术型学位又有专业学位,基本朝着与国际接轨的多层次、多规格、多模式的方向发展,而博士层次的学位类型相对单一,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基本上都是定位学术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完善,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和规格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一定数量的学术型工学博士人才,更需要大量高层次应用型工程博士人才。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工程教育的学位制度值得我们借鉴。其高校的工科教育基本都集中在工程学院进行,其学位包括学术学位(academic degree)和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两大类,贯穿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在研究生阶段,学术学位包括科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和哲学博士(Doctor of Engi-neering)学位,专业学位包括工程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和工程博士(Doctor of Engineer-ing)学位。大力发展工程博士教育,是完善我国工程博士教育类型和层次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多层次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工程博士教育发展已有的客观条件

(一)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为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增长,2011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达47.28万亿元,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国家统计局预测,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从2006年的16184元提高到40000元,GDP总额也有望提高到60万亿元。如果按照政府公共教育投入占GDP总额的4%计算,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将达到2.4万亿的规模,将是2011年公共教育经费的1.5倍左右,这样的教育经费支撑为包括工程博士学位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高水平的研发投入是一个国家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均超过了2%,北欧的瑞典和芬兰以及东亚的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均超过了3%,而以色列的研发投入比重甚至超过了4%。近年来,我国研发投入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已稳居发展中国家之首。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的科技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将达2.5%。如果按照这一标准计算,到2020年我国研发投入将达到1.5万亿元,是2006年3003亿元的5倍左右。

工程博士学位教育是成本性很高的教育。要求根据不同工程博士生的需求,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要满足不同企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制定订单式教学方案;要引入国际化教育资源,满足工程博士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要提供实验室、实验器材和图书资料等,满足工程博士生科学研究的需要;要提供实训基地和实践经费,满足工程博士生实践训练的需要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加上近年来我国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为我国工程博士学位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为工程博士教育运行的健康稳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工程硕士教育稳步发展为我国工程博士教育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为了培养一批既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门知识,又具有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1984年我国开始了工程类型硕士生招生试点工作。1989年国家教委下达了《关于加强培养工程类型工学硕士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其目的是推动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工作,缓解厂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迫切需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矛盾。从此,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培养工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1992年国家成立了工科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小组,进一步推进工程类型硕士生培养的改革工作。1995年10月,在武汉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国家教委指出:“把硕士生的培养重心逐步调整为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要统筹规划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占硕士生教育的比重。”

随着建筑学、工商管理、教育、法律及临床医学等先后设置学士或硕士专业学位,在多年招收工程类型硕士生改革实践的基础上,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完全符合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向,体现了现代学位制度发展完善的内在要求,表明我国工程硕士的招生和培养已经趋于成熟。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并正式设立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目前我国工程硕士学位已经成为涵盖专业较广且招生规模较大的学位类型,为我国厂矿企业和工程建设单位输送了大批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据有关部门统计,从1996年至2006年,全国共授予专业硕士学位188310人,其中,工商管理硕士所占比例达到37.6%,工程硕士所占比例为31.9%,法律硕士所占比例达到11.3%,三者合计80.8%。庞大的专业硕士群体为我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提供了生源基础,近20年的工程硕士培养经验也为我国工程博士生的培养在招生录取、专业选择、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和学位论文指导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三)国外成熟的工程博士教育为我国工程博士教育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工程博士教育是一种相对年轻的专业学位教育,其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1965年,美国工程检查协会(NCEE)通过一项决议――高校发展工程博士计划。1967年,底特律大学率先实行工程博士计划,培养博士水平的专业工程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在工程博士培养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例如,招生录取上,注重对申请者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察;课程学习上,开展工程博士学位教育的高校课程设置不尽相同,但一般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职业发展课程三部分组成,主要培养工程博士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实践训练上,强调工程博士生必须至少经历一年的“工业实习期”,专门成立实习委员会,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工程博士生的工程实践活动;学位论文上,要求在应用科技知识、工程实践等方面解决有意义的实际问题,要反映工程博士生从事应用研究的原创性和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

1992年,英国借鉴美国工程博士的经验设立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同年,曼彻斯特理工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被批准联合建立第一个工程博士中心,负责工程博士的培养和交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英国已经有20个工程博士中心。从1992年至2005年,英国工程博士中心共培养了1 280名学生,1997年培养出第一个工程博士,截止目前,获得工程博士学位的人数为550人。英国在工程博士培养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例如,机构设置上,工程博士中心专门负责招收、培养和管理工程博士生,同时它还成为高校、企业和工程博士生互动交流的桥梁;经费保障上,工程博士的培养经费主要来自EPSRC,即英国工程和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Engineering and PhysicalScience Research Council),工程博士生还可以得到不同的奖学金和津贴,保证其学业的顺利进行;课程设置上,英国工程博士生的课程采用模块式组织形式,一般包括工程类专业模块和商务、管理类等职业发展课程模块组成;实践训练上,每个工程博士中心均有许多稳定的“赞助企业”,为工程博士生提供实习场所和项目研究基地;导师指导上,“双导师制”可以保证工程博士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均得到提高;质量控制上,工程博士中心全程监控其培养进程,切实保证工程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总之,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培养工程博士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三、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

(一)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为工程博士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新世纪初期,我国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战略目标。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从经济发展战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头2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抓住世界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顺利完成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走上成功摆脱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走上确保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条件下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循环轨道。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创新型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呼唤着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和造就更多富有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这为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工程博士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国家重大需求,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工程博士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确立也为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二)协同创新战略的提出为工程博士教育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

2011年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围绕当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全面提高我国教育质量问题郑重地提出,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积极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国家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该计划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主要面向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四个方面的问题和需求: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面向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我国工程博士教育是国家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完善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将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专业学位教育,工程博士教育能够有效解决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问题。可见,协同创新战略及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为我国工程博士教育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

四、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工程博士教育的规模和结构如何适应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需求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为世界第二,成为世界主要的经济体和制造业大国。根据研究,到2020年,我国将进入工业化国家行列。目前正是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转型时期,产业结构已经呈现出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到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演变趋势。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复合型产业大量产生,公共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使得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和能源与环保等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工程博士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加。然而,目前我国工程博士教育目前仅仅只有电子与信息、生物与制药,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四个专业,2012年招收的工程博士研究生不足300人,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让我国的工程博士教育既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能避免工程博士教育的规模和结构走上盲目扩张与无序发展的歧路,是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合理发展工程博士教育的规模,适当调整其专业结构,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需求,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

(二)工程博士的质量如何有效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是研究生培养单位有效提供教育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基本保障@。工程博士的质量是工程博士学位教育发展的核心,其培养质量由试点高校所培养的工程博士生的综合素质来体现,质量是我国工程博士教育的生命线。我国工程博士教育主要是国家为适应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完善我国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将高层次应用型的人才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的一种专业学位。通过对工程博士的培养,使其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规划和实施工程技师研究开发的能力,充分满足企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然而,目前我国部分试点高校将工程博士教育看作学校创收的途径,只求规模,不讲质量;只讲设置,不重建设;对工程博士教育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投入少,条件简陋,管理不力,导致工程博士教育质量缺乏可靠的保障,培养的工程博士生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如何保障工程博士教育质量,使之培养的人才能够有效地满足企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必须面对的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