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注册会计师复习计划(合集7篇)

时间:2023-03-01 16:29:38
注册会计师复习计划

注册会计师复习计划第1篇

一、考试的难度与周期性

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一类难度较大的资格考试。多数考生没有认识到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真正难度,对考试都充满理想主义,认为两年或者三年内要全部考过所有科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注册会计师考试合格证之所以含金量较高,具有较大的社会认可度,其原因在于难以通过。历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各门功课通过率可说明该点。历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各门课程通过率如表1所示。

通过1999年~2008年10年的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各门课程中即使是平均通过率最高的《税法》通过率也只有16.60%,《会计》科目10年平均通过率最低,只有10.73%,10年的平均综合通过率也只有14.06%。这么低的通过率在各类考试中都是极其少见的。另外,2009年度开始实施《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方案》进一步加大了考试的难度。该方案将注册会计师考试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专业考试阶段,主要测试考生进行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要求。第二阶段是综合考试阶段,主要测试考生在执业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等能力。专业阶段科目的考试对考生实务方面要求较低,综合考试阶段对实际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没有实战经历的学生而言,要通过第二阶段的考试非常困难,即使是有相关专业背景的财会类学生也是如此。这种改革无疑进一步加大了取得全科通过合格证的难度。

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考试周期比较长,考生需要极大的耐心。2008年以前,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周期为5年,5年内通过全部5门科目的考试就可以获得全科合格证。2009年度开始实施新方案将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由五科调整为七科,考试的周期仍然为5年。第一阶段设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等6科。第二阶段设综合1科。并且规定必须全部通过第一阶段的6门课程的考试后,才能有资格参加第二阶段的考试,也就是说,两个阶段的课程考试不能在一年内同时参加。所以说。新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一方面增加了考试的难度,另一方面延长了考生通过全部科目考试所需的周期。3年、4年甚至5年这样的周期是很多考生很难坚持的。不少同学大学毕业的时候已经通过了2、3门的课程考试。参加工作以后,没有时间复习,断断续续的考了多年,因为不能通过后续课程的考试,而导致前面通过课程的成绩失效,甚是可惜。难度这样大的考试,短期全部通过是很难的,因此,考生一定要有耐心,坚持考下去。

此外,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思想要足够重视。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各门课程内容都非常丰富,按照4年通过所有全部科目考试来衡量,前3年内要通过6门课程的考试,平均每年要通过2门。在那样的考试难度下,每年要想通过两门课程的考试,每一位考生都要在思想上给予足够重视。在学校里,学习时间有保证。但是一旦参加工作之后,只能在工作、应酬之余进行准备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一种能力考试,复习充分才能取得好成绩。

二、考试科目选择顺序的科学性

考试科目的选择,一般来说,要本着先难后易的顺序。选择考试科目,如果先考容易的科目,开始较容易,但是越往后越难考,往往结果是通过较难科目考试的时候,前面已通过的容易科目的有效期已经失效。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不同的科目感觉难易不一样。第一阶段6/I!科目的难易大概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经济法和税法,难度较小;第二层次是财务成本管理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第三层次是会计和审计,是最难的。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果选择得当,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会计》和《审计》科目一定要放在在同一年考。因为《审计》的综合题,会涉及《会计》的内容。如果不掌握最新的会计内容,通过审计的可能性比较小。如果考《会计》时,不考《审计》,那么考《审计》时,又要将新的《会计》的内容学一遍。这样,增加了自己的学习负担。对于在校学生,建议先通过最难的会计和审计。有利于毕业时选择工作。

三、制定并执行可行学习计划的必要性

计划是行动的向导,没有学习计划,直接会影响到复习的进度和质量。对于参加工作的社会考生更是如此,由于平时要上班,只能是晚饭后抽空学习,有时候工作累后便不想看书。因此,建议考生一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计划来约束自己。没有普遍适应的学习计划。对于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考试科目是不同的,没有普遍适应的学习计划,但建议考生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可以将被考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必须做到对每一门课程的教材达到非常熟悉的程度,打好基础;第二阶段,进行内容系统总结,提高对教材知识点的宏观把握能力;第三阶段,大量训练,熟悉题型,模拟冲刺。各阶段所需时间对每个人和每门课程来说,可能差异很大,在复习备考时要灵活把握。

要灵活执行计划。计划指定的再好,往往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严格执行计划并非计划一成不变,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考生而言,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而完不成某一天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这种情况下,备考人员一定要宏观把握进度,想方设法加以弥补,确保计划大体如期落实。

四、勤于动手,善于总结与自我训练

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有目的进行各种类型的小结。在《经济法》和《税法》的复习中,一定要勤于动手,通过对比小结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学习证券法部分时,通过对比小结,可以加深记忆发行股票和债券的不同条件;对于股票发行条件而言,普通股和优先股发行不同条件;对于普通股而言,初次发行和增资发行不同的不同条件。这些细节问题最容易混淆,自己动手小结一下非常必要。多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做题量不够,是不少考生失败的一大原因。很多考生没有认识到做题的重要性,在日常学习中会计和财务管理科目的练习不够,直接导致的后果不是不会,而是考场上题目做不完。在正确率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做不完题要建议通过考试难度较大。建议要巩固基础,每天看一章的内容就做一章的练习题,题目一定要独立做完整,如果第一遍没有做完整,对过答案后还是要再做一遍,直到做对为止。

重视并研究历年真题,深刻体会到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命题规律。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重点内容是基本固定的,年年虽有变化,但涉及主要内容却是基本不变。考生通过历年真题的学习,可以对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题型、命题风格、各学科分值分布、考察的重点及难易程度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对于历年真题使用,建议采取方法如下:首先,亲自动手做。很多考生只是简单的阅读,这样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在复习做题时,一定要动笔将答案写出,看与标准答案的差距处,这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盲点”发现都非常有用,其次,要不断地反复看,历年真题反复看,掌握重难点和角度命题,这样才会有更深的理解。最后,将历年真题当成模拟题做。历年真题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拿历年真题来模拟测试自己的复习程度。

此外,考前模拟必不可少。除了在前期复习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联系外,考前模拟不可或缺,通过模拟,一方面可以提高做题速度,体验考试的真实气氛,把握考试的基本节奏;另一方面,通过模拟可以查漏补缺。到最后复习阶段可能提高速度,体验考试的氛围是最主要目的。

五、参加有较高信誉的辅导班

不少考生习惯自学,在心理上也较抵制辅导老师,网上辅导是较好的选择方式,通过率远高于目前CPA考试的平均通过率。如果有机会建议听辅导老师的课件,对复习会有极大帮助。并且。参加培训的目的是利用外界因素督促自己学习。大部分考生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尤为重要。

六、注重考试技巧

注册会计师复习计划第2篇

二、注册会计师怎么安排复习时间:

1、做好复习计划。一份好的复习计划是保证复习有序进行的前提,也是复习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要对教材进行全面的排查疏理,对本学期的全部知识以及重点、难点做到了然于胸,并根据平时教学的情况确定复习的侧重点。

2、确定复习的时间和进度,结合各知识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做到张弛有度,不能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

3、做好知识回顾与查缺补漏。复习的目的不仅是系统回顾知识,更重要的是查缺补漏。通过随堂回忆性检测,试卷或口头提问或做习题的方式进行,借此了解薄弱环节,以便在课堂上组织再学习。

4、做好知识的系统化梳理。引导对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有助于完善知识结构,对知识点的认识更清晰条理。

注册会计师复习计划第3篇

    201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已成功实行了计算机考试,这是注册会计师考试自2009年实施新制度考试以来的重大变革。从这次的改革来看,机考作为国内考试方式的一次重大的突破性变革,其象征着国内注册会计师考试已逐步与国际接轨,相信这将更有助于推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相信,这种新型的考试方式也将成为未来考试的一种主流趋势。本文将从报考技巧及复习策略两方面人手,结合笔者的一些经验,来谈谈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

    一、报考技巧

    注册会计师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生需在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的全部科目后,才能参加综合阶段考试。其中专业阶段考试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以及经济法。对于专业阶段考试的报考考生,在选择报考科目时,考生可能会难以抉择,其实考生可根据自身对各科目知识的了解程度和以往考试的反馈情况,并结合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恰当安排。由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比较费精力,笔者建议考试战线不宜拖得过长,否则容易使人失去斗志和动力。因此专业阶段的六科考试,可以采取每年报考两至三门,并争取在三年之内顺利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相信这样既可以帮助考生树立自信心,也可以更好的应对综合阶段的考试。

    再来谈谈各科目之间的联系。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的六个科目虽然各自自成一种知识体系,但它们之间的知识都是互相交融的,都是为注册会计师开展业务来服务的。在这当中,考虑到会计和税法之间的部分知识联系紧密,例如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内容都贯穿于两个科目之中,考生可以选择两科搭配的报考方式。而对于审计,由于对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是建立在会计知识的基础之上,因此建议在掌握会计知识的基础上再来报考审计。就公司战略和审计这两科,考虑到公司战略中有关内部控制内容的介绍更为详细具体,建议报考审计的考生可以结合公司战略这一门课程的学习来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有关内部控制的内容。此外,财务成本管理与公司战略中的风险管理实务内容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建议将审计、公司战略及财务成本管理三门一起报考。而经济法作为一个比较独立的科目,与其他科目的关联性不大,考生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搭配其他科目一并报考。

    二、复习策略

    (一)合理安排学习进度

    注册会计师考试向来以多、杂、难着称,因此想要通过该考试必须下一番苦功。若考生从报名开始时复习,则有将近五、六个月的备考时间,但是这比较适合于报考两至三门或基础很好的考生,对于报考科目较多,尤其是那些工作时间较长而缺少复习时间的考生来说,建议提早复习,不必等到报名开始之后再来复习。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复习时间是宝贵的,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学习的状况等制定好学习规划,合理安排学习进度。对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复习可以大致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基础学习阶段。在该阶段,考生需要将考纲所列示的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结合教材过一遍,争取弄懂弄通每一个知识点,并选择一本适合于自己的辅导习题进行练习。该阶段的学习是最艰难的,所需花费的时间也超过了整个复习时间的一大半,考生需要成天的面对大量枯燥的内容,因而该阶段也是最难坚持的,很多报考考生最终选择放弃考试大部分原因正是未能在该阶段坚持下来。但事实也证明,能够很好的完成第一阶段学习的考生大部分都能顺利的通过考试。虽然该阶段的学习需要较长时间的付出,但是我们要相信,这就如同盖楼房一样,只要地基(基础)打牢了,上层建筑就很容易盖起来,而上层建筑盖得结不结实最终还是取决于地基打得有多牢固。同时,在基础学习阶段,还要特别注重对重要知识的记忆。这里所说的记忆并不是简单的记忆,注册会计师考试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记忆知识点时我们应更加强调以理解为主的记忆。当然最好是可以将各个科目之间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有总结、有联系的理解性记忆,这样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增加学习的乐趣。二是巩固学习阶段。在该阶段,我们需要对前一阶段知识的学习进行梳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在巩固提高阶段,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做题的感觉和做题的速度,因此需要反复练习。在进行习题练习时,切勿仅仅是看题,一定要习惯记录下自己的答案,这样既方便查找自己的问题所在,也能加深对题目的熟悉感和理解,并应在整个题目做完后再参考答案。且做题时应将错题标注,决不可轻易放过,因为这很可能就是第一阶段学习的误区,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做题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三是冲刺学习阶段。在经历了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后,相信大部分考生对于所复习的科目已经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了。但是想要在注册会计师考试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完全的胜利,还需要第三阶段的查漏补缺。对于记忆内容多的科目,一方面需要快速浏览一遍教材,并将第二阶段中标注的错题重新做一遍,即使觉得很简单也要把关键点写下来;另一方面需要做几套高质量的模拟试题,培养考试感觉。而对于记忆内容不是很多的科目,例如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可以不必再过一遍教材,直接做之前的错题和模拟题即可。有一句话很好的描述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复习的这三个阶段,那就是:“看一遍云里雾里,看两遍摸出门道,看三遍融会贯通”。

    (二)注重学习方法

    注册会计师考试所要求考生掌握的内容十分宽泛,且不利于理解,因此这种考试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要求很高。谈到学习方法,首先,除了准备一本教材,一本高质量的辅导书也是必要的。好的辅导书其中所包含的内容都是编者多年从事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教学经验,可以很好的引导考生,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辅导书也不是越多越好,笔者认为一本辅导书就可以了,题不在多,而在于是否真正掌握,一本辅导书中的题目是值得多次练习的,只有在反复的练习中才能真正掌握好每个考点,笔者认为考生可以在复习的各个阶段都将这本辅导书做一遍。其次,如果考生觉得复习的时候很吃力,或时间较紧的话??那么可以考虑报个辅导班。听老师讲课不仅可以帮助考生迅速找准考试重点,而且还能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这比自己埋头看一遍书的效果可能还要好。最后,由于考生对于计算机考试还比较陌生,因此很多时候,考生能在纸质答题环境下做出来的题目,在计算机环境下却不一定能做好做对。在这里,笔者建议考生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在计算机环境下做题的感觉,这一环节可以在考前半个月的时候再进行相关练习。下面将就不同的科目来谈谈学习方法。

    《会计》:该科目是注册会计师考试中的一个基础,属于注册会计师考试中较难的一门。要学好会计这一科,要理解会计账目中所隐含的经济实质,不能只是单纯的做题,否则难以应对变幻莫测的题目。在做题时,考生一定要先把教材中的例题做一遍,这些题不仅非常具有代表性,而且当中的某些处理原则也正是考试标准。建议考生对于难度较大的章节(如合并财务报表),在预习过一遍书之后听听辅导课,这样可以帮助考生很好的理解。当然也不能过于依赖辅导课,考生通过辅导课学会的不应只是如何做会计分录,更应学习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因为每个学科都有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只要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我们就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审计》:该科目内容十分抽象,对于缺乏审计实务经验的考生来说是十分难学的,而且审计教材中的大多内容都是从国外教材中直接翻译过来,文字表述晦涩难懂。因此,笔者建议考生最好还是参加审计辅导班,通过辅导班老师的讲解,考生会发现学习审计其实并没有那么痛苦。学审计关键要抓住审计的脉络,牢记风险导向审计的目标,始终在头脑中牢牢记住审计的整体框架。在学习时,考生还应放开思维空间,将自己想象为一名注册会计师,并始终站在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对考生解题也是很有帮助的。

    《财务成本管理》:从前面第一部分的考情分析可以看到,这是计算量非常大的一个科目,该科考试要求考生不仅仅是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更要求其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熟练运用。从2012年的考试情况反馈来看,笔者认为在后续的考试中,考生不仅要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提高答题速度,而且要熟悉计算机考试环境下的有关操作,如快速输入计算式。对于平时练习的题目,应注意不要钻研太难的题目,可以选择以往年度的考题或一些经典例题,反复做反复分析。还是那句老话,题目不在多,而在于精。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该科目的考试是在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中新产生的,带有浓重的西方管理学思想,其希望教予考生更多的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固定的方法,正是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考试答题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考生在复习时,不必将大量的时间花在死记硬背上,否则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只要抓住考点的关键处即可。从这几年的考题来看,考题越来越多的与案例结合起来,考生可将复习重点放在案例题,对案例题的练习一方面可以锻炼思维,另一方面也可以题带考点,笔者认为这种复习方式效果可能会更好。此外,对案例题的练习可以跳出教材的内容,接触更多的案例资料以拓宽视野。

注册会计师复习计划第4篇

勘察设计类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近年较为活跃,在图书出版特点上,体现了一般考试书的共性,也有其特性。本文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提炼、重要数据的分析,提出了此类图书在策划与出版方面的几个要点,供同行借鉴。

面临现状――市场需求大

我国对申请从事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企业,实行以单位资质为主、个人执业资格为辅的准入制度,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一定数量的注册工程师,取得相应工程勘察、设计资质证书,才能从事工程勘察、设计活动。截至2015年,勘察设计类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已开始执行的8个专业中,最早实施考试的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到目前也仅仅历时15年,限于国家实行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时间不长、考试难度较大(需要先通过基础考试,再通过专业考试),取得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的人数远远少于企业获取相应工程勘察、设计资质所需执业资格证书的数量,市场缺口较大,勘察设计类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变得异常活跃,每年参加8个专业基础考试的考生多达十几万人,通过了基础考试继续参加专业考试的考生也有数万人。

出版特点――具有独特性

勘察设计类注册工程师考试用书出版具备一般考试用书出版的特点,比如:

(1)品种多、竞争激烈

相对于公务员、考研这类数百万人参加的考试,勘察设计类注册工程师考试还算是小类,但目前,出版该考试复习用书的出版社已有十多家,这些出版社多为科技类出版社,也有一部分为大学类出版社,每个专业的辅导书均有十多个版本,市场竞争激烈。

(2)品质差异大、品牌优势明显

由于考试初期复习用书匮乏,为抢占市场,各出版社“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些出版社依靠行业优势,有些出版社则抢占先机。但限于勘察设计类注册考试图书出版经验、作者的实力及产品的后期维护力度等,仅有极少几个品种得到考生的认可,形成了品牌,每年销量达数万册,更多的则是模拟和效仿,低水平重复,销量不足千册。

但勘察设计类注册工程师考试用书的出版又有其特殊之处,比如:

(1)出版门槛高

出版勘察设计类注册工程师考试用书的出版社,不仅要具备较好的作者资源,还要配备相关专业背景的编辑。这些编辑要了解考试涉及的法律规范条文的更新、增补情况,并能及时提示作者修订图书内容;熟悉专业名词、图表、常用字母符号的含义,做好加工环节的质量把控。相对来说,该类用书的出版门槛较高,不具备行业背景的出版机构,图书质量难以控制。

(2)售后服务较为重要

相对于一般图书,勘察设计类注册工程师考试图书因其专业性强、现有资料的覆盖面不足等现状,更需出版社或作者对其读者提供一定的售后服务,如视频讲解、答疑等服务,以便及时解决考生复习中的疑问,提供考生相互沟通的渠道等。

策划出版――时机、作者、时间、质量

笔者从事勘察设计类注册工程师考试用书的选题策划及出版工作数年,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对该类图书的选题策划和出版的认识与体会也越加深刻,在此总结几点分享如下:

(1)看准时机,积极涉入

近年来,受国家政策导向影响,勘察设计类注册工程师考试比较活跃,考生人数不断刷新,新专业不断拓展。但无论是新专业,还是成熟专业,涉入时都要看准时机,不能盲目跟风,否则树立不了品牌,还砸了招牌,成为竞争中的炮灰。那么,如何看准时机?

①对于新专业,时间就是时机。在竞争对手还没准备好,率先出版一批适用的好书,抢先占据市场,赢得考生的认可,就是抓住了时机。否则,错过时机,即便图书品质更好、内容更有针对性,也需花费成倍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培育自己的读者群。

②对于成熟专业,出版填补空白的图书就是时机。成熟专业的考生圈子比较稳定,读者一般受口碑相传的影响,仅接受市面上仅有的几类参考资料,相对来说,涉入的难度较大。而出版相似内容的图书,基本没有分割市场的能力。所以,寻找市场空白,站在优化考生复习效率的角度,出版更适用、更急需的差异化图书,才是进入该领域的可取之路。

(2)优选作者,确保图书质量

从资源的重要性上来说,作者当属出版的核心资源,尤其是考试类图书,出版社图书品牌的创立多功于作者。所以在选择作者方面,一定要优选积累深厚、文笔扎实、态度积极的作者,他们不仅能写出针对性强、助力考生高效复习的辅导资料,而且还乐于接触读者,及时答疑解惑,提供增值服务,尤其是后者,看似脱离出版范畴,但这恰恰是出版社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竞争力的一种体现。而时间少、不关心图书质量、不能及时回复读者疑问的作者,往往无暇顾及后续图书修订,而使图书陷入停滞状态,招致淘汰,选用此类作者时,务必慎重考虑。

(3)尽早出版,占据时间优势

下图为笔者依据本社出版的某考试用书2013年、2014年的出库数据绘制的曲线图,图中横坐标为月份,竖坐标为单月销量。

图1 某考试用书2013年1-12月、2014年1-12月出库曲线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书每年的出库高峰有两个,一个高峰出现在春节后的2-3月份,另一个高峰出现在考试报名期间的6-7月份,其他时间的出库量较低,也较稳定。原因分析如下:

①第一个出库高峰2-3月份,恰逢上一年考试分数公布,受过线考生影响,计划参加考试和未考过的考生热情高涨,购书欲望强烈。此时,图书供应及时,便可占据时间优势。否则,错过第一个销售高峰,很有可能损失大批读者。

②第二个出库高峰6-7月份,为考试报名期间,符合一般考试图书销售规律,这个期间要时刻关注库存,一旦接近警戒线,应能及时重印、补充库存,避免缺货。

(4)做好售后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售后服务,也是一种竞争力。出版社要摒弃以往“图书上市、万事大吉”的工作思路,持续跟踪销售,发掘读者需求,通过提升售后服务质量,赢取图书品质以外的竞争力。例如:

①创建复习氛围浓烈的学习环境,如创建qq群、在线辅导班等,为持相同复习资料的考生提供稳定、积极的学习环境。

②提供答疑服务,如邀请主编或行业专家进行定期答疑等,以及时解决考生复习中的疑问。

③提供视频资料,如制作微视频,通过在书中印刷二维码,让考生能多角度理解考试要点。

注册会计师复习计划第5篇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考试改革;注册会计师专业教育;影响和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关系变得日益紧密,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必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我国现行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和执业的注册会计师水平都达不到这个要求,迫切要求针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进行改革。所以财政部在前期改革——公允价值企业会计准则和风险导向审计准则改革的基础上,于2007年启动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高等学校注册会计师专业作为培养未来注册会计师的专业,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联系非常紧密,必将会受到这次改革的影响。笔者作为常年工作在注册会计师专业教育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对此深有感触。

一、CPA考试制度改革的目标、指导思想及其主要内容

(一)CPA考试制度改革的目标及其指导思想

2009年1月15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印发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方案》,对此次改革进行了总结。方案提出考试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和《职业会计师国际教育准则》为指导,提升考试理念、充实考试内容、完善考试方式,建立起符合终身学习理念和充分体现胜任能力评价要求的考试制度,促进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和执业水平的提高,使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与国际普遍认可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相趋同,将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打造成中国注册会计师走向国际的“通行证”。

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认真总结和继承过去17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工作的基本经验和成功做法,通过比较、分析、提炼、消化、吸收,在充分借鉴有关国家和地区会计师组织的考试经验的基础上,实现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在改革实践中,充分体现行业发展对行业人才建设的根本要求。

(二)CPA考试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包括报名条件、考试阶段、科目设置、实务经历要求等基本制度,考试命题、考试评卷、考试合格标准等考试质量保证制度,以及考试组织、考场设置、考试纪律等考试组织管理制度。这次改革主要涉及注册会计师考试基本制度,主要内容如下:

1 将注册会计师考试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专业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是否掌握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要求。

第二阶段,即综合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与职业道德,有效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

考生在通过第一阶段的全部考试科目后,才能参加第二阶段的考试。两个阶段的考试,每年各举行1次。

基于第二阶段的考试侧重于考查考生的胜任能力,建议考生在参加第二阶段考试前注意积累必要的实务经验。

2 调整考试科目

在现行考试制度5个科目的基础上,进行分拆、补充和整台,对考试科目作以下调整:

第一阶段,设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等6科。

第二阶段,设综合1科。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各科目均不设英文附加题。

3 调整成绩有效期

第一阶段的单科合格成绩5年有效。对在连续5年内取得第一阶段6个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发放专业阶段合格证。

第二阶段考试科目应在取得专业阶段合格证后5年内完成。对取得第二阶段考试合格成绩的考生,发放全科合格证。

二、CPA考试制度改革对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教育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一)对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教育的影响

当前,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越来越成为社会万众瞩目、万千学子心之向往的名牌专业,因此很多高校设置了注册会计师专业。这其中既有中注协资助的全国22所重点大学或老牌财经院校,也有省属地方本、专科院校与职业技术学院。每个高校的具体情况不同,这次改革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主要影响有:

1 对注册会计师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影响

从前面的改革目标中可以知道,中注协将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定位于考生走向国际的通行证;尽量将CPA考试制度与国际趋同。在这里,趋同的不仅是考试制度,事实上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改革和新的审计准则改革的主要特点也是与国际趋同,可见中注协对注册会计师的定位已经有所变化。虽然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中注协对注册会计师的定位并不完全一致,但作为培养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行业人才建设的一项战略工程的注册会计师专业应当紧跟注册会计师发展的方向,对相对陈旧的培养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

2 对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

这次改革中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单独出来成为一门全新的课程,这对高校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高校的注册会计师专业所采用的课程体系设计主要是以全国注册会计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指定的注册会计师专门化系列教材为依据,包括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高级财务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税法等课程。这个课程体系相对陈旧,主要以会计专业知识为主,并不包含《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程,也没有企业管理知识、信息系统知识、商务沟通技能等方面的课程,而这些课程却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注册会计师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虽然学校根据各个专业或自己的具体情况,按一类学科设置了一些学科类通修课程,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种知识体系的不足,但却不能保证培养高级人才对全面、完整的知识体系的需要。因此在此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只知会计,而不知管理和沟通技能。不能胜任在复杂现实环境中进行审计的需要,也不能胜任事务所的管理的需要,更别谈走向国际。

3 对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教学方法的影响

这次改革中特别强调注册会计师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现有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在职业教育和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学生只需记住考试所覆盖的基础知识即可,争取较高的考试通过率成为教师指导学生的动力和压力。因此在教学上往往表现为手段单一,满堂灌,重理论、轻实践,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创造力的培养,强调知识的记忆、缺乏独立思考自主研究的能力,缺乏有效沟通、团队合作的训练,从而制约了人才的培养。显然,现有的教学方法是不能满足新时期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要求的。

(二)应对注册会计师改革的一些措施

高等学校是培养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的摇篮,应当根据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情况和本校注册会计师专业的现实状况,进一步采取措施,以应对当前注册会计师的改革。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调整注册会计师专业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注册会计师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较高素质、能够走向国际的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会计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所需的知识,以及如何获取这种知识的能力,因此,注册会计师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是培养能够进入会计师事务所从业的会计人才,更是培养具备从事会计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并能够终身学习的会计专业人才。只有拥有这种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才符合国际上对职业会计师职业技能的要求,才具备在开放的会计市场上与其他国家拥有会计高等教育背景的人才的竞争能力,才能为学生将来获得国际上的职业会计师资格认证打下基础,才能为学生将来获得国际上广泛的认可做好准备。

2 完善注册会计师专业的培养计划

专业的培养计划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应当反映市场对注册会计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的要求。按照《职业会计师资格要求国际指南》的规定,职业会计师应当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组织和管理企业的知识、信息技术知识、会计及相关知识。相比之下,现有的注册会计师教材体系侧重于会计及相关知识。对于未来的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而言,掌握专业知识是很必要的,并且要加强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及应用,但是仅掌握这些是不够的。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审计,并已广泛地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环境,每个客户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并对客户所在的行业有一定的了解,能够针对具体的问题独立地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所以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沟通交流、计算机等都应当进入专业培养计划的核心课程。同时要提供广泛的选修课程,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3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素质是注册会计师专业教学质量的灵魂。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调整后的注册会计师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一方面要引进一批有海外工作经验或者学习经历的教师,他们懂外语,对国际惯例和会计的处理方法都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能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针对这次改革的要求和本校该专业的具体建设要求,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比如开展教师的海外交流培训计划,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特别是对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培训。注重教师知识的更新速度,因为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一个知识更新速度特别快的行业,所以要让学生具有竞争力,必然要求学生具有较新的专业知识,而老师的知识的更新正是其实现基本的条件。

4 改进教学方式,积极推动核心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瞬息万变、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只有具备良好学习能力的学生才是合格的。因此注册会计师专业应当大力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注册会计师专业要将传统的“以教室为环境、以教师为中心、以纸介教材为工具”的封闭式、单向传输的课程教学模式,逐步改造为“以生活为环境、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的开放式、双向互动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教改计划,稳步推进。比如,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应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积极推进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式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多种学术观点并开展讨论、追踪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

5 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的培育

注册会计师专业教育并不等同于一般的会计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能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对被审计单位复杂多样的会计处理工作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因此在注册会计师专业中应当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活动。学校应该通过课堂案例分析、专业实践活动、专门课程学习、专题研讨与交流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都有重大的作用。学校应当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去实习。

6 加强外语教学和国际交流的力度,为学生走向国际做好准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加,注册会计师走向国际是大的趋势。高校的注册会计师专业应当发挥自己的高校优势,组织优秀教师,加强外语教学力度,积极开展注册会计师专业的国际交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选拔外语水平较高的学生进人该专业学习,在提高大学本科英语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毕业生对外语的要求水平,比如可以考虑要求英语六级;继续增加专业课程中使用优秀国外原版教材的比例,提高双语和英文教学的质量,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沟通的能力;开设国际商务课程,介绍国际商务的惯例、文化和礼仪,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理解世界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背景、法律制度和社会习俗,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和开放思维;在中注协现有的境外实习项目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自己拓展学生境外实习的单位。

主要参考文献

[1]陈玉峰,陈晓丹,张南妮,注册会计师考试发展方向[J]会计之友,2008(8)

[2]郭晓梅完善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教育模式的思考[J]中国,王册会计师,2006(5)

[3]周兰,吴金龙,注册会计师考试改革之我见[J]现代经济,2008(7),

[4]韩晓梅 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教育的思考[J]中国征册会计师,2008(6)

[5]李铁群地方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及其构建[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7)

注册会计师复习计划第6篇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考试改革;注册会计师专业教育;影响和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关系变得日益紧密,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必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我国现行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和执业的注册会计师水平都达不到这个要求,迫切要求针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进行改革。所以财政部在前期改革――公允价值企业会计准则和风险导向审计准则改革的基础上,于2007年启动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高等学校注册会计师专业作为培养未来注册会计师的专业,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联系非常紧密,必将会受到这次改革的影响。笔者作为常年工作在注册会计师专业教育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对此深有感触。

一、CPA考试制度改革的目标、指导思想及其主要内容

(一)CPA考试制度改革的目标及其指导思想

2009年1月15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印发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方案》,对此次改革进行了总结。方案提出考试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和《职业会计师国际教育准则》为指导,提升考试理念、充实考试内容、完善考试方式,建立起符合终身学习理念和充分体现胜任能力评价要求的考试制度,促进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和执业水平的提高,使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与国际普遍认可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相趋同,将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打造成中国注册会计师走向国际的“通行证”。

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认真总结和继承过去17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工作的基本经验和成功做法,通过比较、分析、提炼、消化、吸收,在充分借鉴有关国家和地区会计师组织的考试经验的基础上,实现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在改革实践中,充分体现行业发展对行业人才建设的根本要求。

(二)CPA考试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包括报名条件、考试阶段、科目设置、实务经历要求等基本制度,考试命题、考试评卷、考试合格标准等考试质量保证制度,以及考试组织、考场设置、考试纪律等考试组织管理制度。这次改革主要涉及注册会计师考试基本制度,主要内容如下:

1 将注册会计师考试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专业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是否掌握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要求。

第二阶段,即综合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与职业道德,有效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

考生在通过第一阶段的全部考试科目后,才能参加第二阶段的考试。两个阶段的考试,每年各举行1次。

基于第二阶段的考试侧重于考查考生的胜任能力,建议考生在参加第二阶段考试前注意积累必要的实务经验。

2 调整考试科目

在现行考试制度5个科目的基础上,进行分拆、补充和整台,对考试科目作以下调整:

第一阶段,设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等6科。

第二阶段,设综合1科。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各科目均不设英文附加题。

3 调整成绩有效期

第一阶段的单科合格成绩5年有效。对在连续5年内取得第一阶段6个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发放专业阶段合格证。

第二阶段考试科目应在取得专业阶段合格证后5年内完成。对取得第二阶段考试合格成绩的考生,发放全科合格证。

二、CPA考试制度改革对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教育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一)对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教育的影响

当前,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越来越成为社会万众瞩目、万千学子心之向往的名牌专业,因此很多高校设置了注册会计师专业。这其中既有中注协资助的全国22所重点大学或老牌财经院校,也有省属地方本、专科院校与职业技术学院。每个高校的具体情况不同,这次改革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主要影响有:

1 对注册会计师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影响

从前面的改革目标中可以知道,中注协将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定位于考生走向国际的通行证;尽量将CPA考试制度与国际趋同。在这里,趋同的不仅是考试制度,事实上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改革和新的审计准则改革的主要特点也是与国际趋同,可见中注协对注册会计师的定位已经有所变化。虽然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中注协对注册会计师的定位并不完全一致,但作为培养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行业人才建设的一项战略工程的注册会计师专业应当紧跟注册会计师发展的方向,对相对陈旧的培养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

2 对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

这次改革中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单独出来成为一门全新的课程,这对高校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高校的注册会计师专业所采用的课程体系设计主要是以全国注册会计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指定的注册会计师专门化系列教材为依据,包括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高级财务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税法等课程。这个课程体系相对陈旧,主要以会计专业知识为主,并不包含《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程,也没有企业管理知识、信息系统知识、商务沟通技能等方面的课程,而这些课程却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注册会计师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虽然学校根据各个专业或自己的具体情况,按一类学科设置了一些学科类通修课程,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种知识体系的不足,但却不能保证培养高级人才对全面、完整的知识体系的需要。因此在此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只知会计,而不知管理和沟通技能。不能胜任在复杂现实环境中进行审计的需要,也不能胜任事务所的管理的需要,更别谈走向国际。

3 对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教学方法的影响

这次改革别强调注册会计师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现有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在职业教育和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学生只需记住考试所覆盖的基础知识即可,争取较高的考试通过率成为教师指导学生的动力和压力。因此在教学上往往表现为手段单一,满堂灌,重理论、轻实践,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创造力的培养,强调知识的记忆、缺乏独立思考自主研究的能力,缺乏有效沟通、团队合作的训练,从而制约了人才的培养。显然,现有的教学方法是不能满足新时期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要求的。

(二)应对注册会计师改革的一些措施

高等学校是培养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的摇篮,应当根据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情况和本校注册会计师专业的现实状况,进一步采取措施,以应对当前注册会计师的改革。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调整注册会计师专业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注册会计师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较高素质、能够走向国际的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会计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所需的知识,以及如何获取这种知识的能力,因此,注册会计师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是培养能够进入会计师事务所从业的会计人才,更是培养具备从事会计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并能够终身学习的会计专业人才。只有拥有这种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才符合国际上对职业会计师职业技能的要求,才具备在开放的会计市场上与其他国家拥有会计高等教育背景的人才的竞争能力,才能为学生将来获得国际上的职业会计师资格认证打下基础,才能为学生将来获得国际上广泛的认可做好准备。

2 完善注册会计师专业的培养计划

专业的培养计划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应当反映市场对注册会计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的要求。按照《职业会计师资格要求国际指南》的规定,职业会计师应当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组织和管理企业的知识、信息技术知识、会计及相关知识。相比之下,现有的注册会计师教材体系侧重于会计及相关知识。对于未来的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而言,掌握专业知识是很必要的,并且要加强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及应用,但是仅掌握这些是不够的。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审计,并已广泛地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环境,每个客户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并对客户所在的行业有一定的了解,能够针对具体的问题独立地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所以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沟通交流、计算机等都应当进入专业培养计划的核心课程。同时要提供广泛的选修课程,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3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素质是注册会计师专业教学质量的灵魂。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调整后的注册会计师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一方面要引进一批有海外工作经验或者学习经历的教师,他们懂外语,对国际惯例和会计的处理方法都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能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针对这次改革的要求和本校该专业的具体建设要求,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比如开展教师的海外交流培训计划,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特别是对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培训。注重教师知识的更新速度,因为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一个知识更新速度特别快的行业,所以要让学生具有竞争力,必然要求学生具有较新的专业知识,而老师的知识的更新正是其实现基本的条件。

4 改进教学方式,积极推动核心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瞬息万变、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只有具备良好学习能力的学生才是合格的。因此注册会计师专业应当大力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注册会计师专业要将传统的“以教室为环境、以教师为中心、以纸介教材为工具”的封闭式、单向传输的课程教学模式,逐步改造为“以生活为环境、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的开放式、双向互动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教改计划,稳步推进。比如,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应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积极推进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式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多种学术观点并开展讨论、追踪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

5 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的培育

注册会计师专业教育并不等同于一般的会计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能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对被审计单位复杂多样的会计处理工作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因此在注册会计师专业中应当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活动。学校应该通过课堂案例分析、专业实践活动、专门课程学习、专题研讨与交流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都有重大的作用。学校应当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去实习。

6 加强外语教学和国际交流的力度,为学生走向国际做好准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加,注册会计师走向国际是大的趋势。高校的注册会计师专业应当发挥自己的高校优势,组织优秀教师,加强外语教学力度,积极开展注册会计师专业的国际交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选拔外语水平较高的学生进人该专业学习,在提高大学本科英语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毕业生对外语的要求水平,比如可以考虑要求英语六级;继续增加专业课程中使用优秀国外原版教材的比例,提高双语和英文教学的质量,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沟通的能力;开设国际商务课程,介绍国际商务的惯例、文化和礼仪,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理解世界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背景、法律制度和社会习俗,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和开放思维;在中注协现有的境外实习项目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自己拓展学生境外实习的单位。

主要参考文献

[1]陈玉峰,陈晓丹,张南妮,注册会计师考试发展方向[J]会计之友,2008(8)

[2]郭晓梅完善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教育模式的思考[J]中国,王册会计师,2006(5)

[3]周兰,吴金龙,注册会计师考试改革之我见[J]现代经济,2008(7),

[4]韩晓梅 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教育的思考[J]中国征册会计师,2008(6)

[5]李铁群地方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及其构建[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7)

注册会计师复习计划第7篇

郑庆华,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兴新世纪会计师事务所专家技术委员会成员,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考试辅导组成员。

郑老师长期从事职称考试辅导工作,有十多年会计师职称考试辅导经验,曾组织过北京市试卷的阅卷工作;长期从事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工作;辅导涉足北京、济南、青岛、武汉、长沙、深圳、昆明、大庆、上海、大连、厦门等城市;此外,还被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等网站聘请为远程教育辅导教师。作为京城著名会计考试辅导专家,在学员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他出版的注册会计师辅导教材以难度大、出题点归纳准确著称,获得考生很高的评价。

《会计》课程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五门课程中居于特殊的地位,难度大,知识点多,是参加其他科目考试的基础。因此,学好《会计》课程非常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会计》命题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以使学员高效率地学好本课程。

命题特点

一.考核本学科的重点

通过分析历年试题可知,本文由收集整理《会计》课程的考试重点非常突出,因为学科重点就是本课程知识体系的支撑点,考核了重点,就掌握了整个知识体系的支撑点。《会计》学科的重点主要包括投资、合并会计报表、收入、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政策变更、或有事项、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所得税等。学员一定要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

二、以最新的制度法规作为命题依据

《会计》课程的命题依据是现行的会计制度法规,应体现会计领域改革的最新成果。这个命题原则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复习考试,达到考生更新知识的目的。

作为命题依据的制度法规,从会计制度看,主要包括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从2001年至今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1)~(4)》,此外还包括《关于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从事应收债权融资等有关业务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等。在会计准则方面,包括了我国的16个具体会计准则,它们是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债务重组、收入、投资、建造合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非货币性交易、或有事项、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中期财务报告、存货、固定资产等。学员一定要熟练掌握现行的法律、法规,才能考出好成绩。

三、紧密结合社会热点,注重解决实务问题

为了引导考生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在命题中必然要涉及到社会热点问题,以达到通过考试提高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目前在会计领域,主要存在两个热点问题,一是资产不实,二是虚增业绩。解决资产不实的主要措施是计提资产的八项准备;解决虚增业绩的主要措施是严格执行收入确认的标准。近年来,考核八项准备和对收入确认进行差错更正的题非常多,就是这一出题思路的表现。

四、注重考核注册会计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技能

注册会计师主要从事审计、评估、验资和咨询等业务,尤其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从事年度审计工作,构成注册会计师的重要业务内容。在年度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必须对企业的业务处理是否正确作出准确判断。如果企业在业务处理中存在重大差错,应该予以更正,使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日后期间的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是检验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知识结构和技能的试金石,在考试中,是必备题型。

五、难度大,综合程度高

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既涉及会计六要素的确认问题,又涉及所得税计算问题;既涉及调整账务问题,又涉及调整报表问题。因此,考试中综合度不断提高,是近年的一个趋势。比如,上年的第2道综合题达28分,要求先对母公司报表按照日后事项的规定进行一

系列调整,重编母公司报表,然后再编制合并报表。而这种复杂的业务,恰恰是企业集团常见的业务。注册会计师必须熟练掌握这种业务的处理技术,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注册会计师。

六、考核内容以计算分析为主

从近年命题趋势看,着重考察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试题逐年增加。上年通过计算和分析给出答案的题目达75分左右。尤其是主观题,在答题要求中,没有一个会计分录,只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和分析结果,这是考试形式的一个新变化。考生应充分注意并适应这种答题形式。

学习方法

一、按照考试课程知识体系,应先应试《会计》和《税法》

注册会计师五门课程中,《会计》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财务管理》、《税法》和《审计》课程要依赖会计知识。但因会计核算中大量运用税法知识,如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的计算,故考生最好同时考《会计》和《税法》,其余课程根据考生的富余精力作安排。

二、选择恰当的辅导方式

《会计》课程难度大,知识点多,考生自学效率很低,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辅导。参加辅导的好处是:理解了难点,掌握了重点,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试辅导主要有网上辅导和面授。网上辅导的优点是费用较低,可以自主安排听课时间;缺点是不直观,学习过程中容易疲劳,自控能力差的学员经常虎头蛇尾。面授的优点是直观,效果好,有学习气氛,一般都能随堂听课。

三、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会计》考试题量大,要求考生对知识点相当熟悉。一般在考试前要熟读五遍以上教材。如果用3个月时间系统复习,要计算出每天复习的工作量,制订出严格的复习进度计划并有效执行之,这是非常关键的。

建议考生平时复习时间每天保证3小时,周末保证6小时。复习时,以章为单位,先将教材精度一遍,第二遍开始背诵重点;背诵完三遍后开始做练习。这样做练习效率高、准确率高。

四、采用树型结构记忆知识点

要将全书的重要知识点都背诵下来,工作量很大。高效率的做法是:以每章为单位,分析其逻辑结构,看有几节内容; 记住了总体框架后,再背诵各节的知识点,即采用树型结构来记忆。采用这种方法,每章40页左右的篇幅,在一个小时内可背完。背熟了出题点,才能融会贯通,顺利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