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马克思调查报告(合集7篇)

时间:2023-02-28 15:56:09
马克思调查报告

马克思调查报告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改革;调查研究

作者简介:马秋林(1957-),男,四川盐亭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党建;胥长寿(1972-),男,四川射洪人,硕士,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管理;聂彩林(1967-),男,四川船山区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教育;刘光明(1971-),男,四川安岳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资助项目“推进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改革研究”(编号:12JD710016;主持人:聂彩林)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2-0090-03

同志提出的“如何更有效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问题,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需要上看,已成为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主要矛盾。为科学分析和正确处理这一矛盾,本课题组以网络方式开展了“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现状”问卷调查。

一、高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问卷调查概况

本课题组通过租用“问卷星”这个专业的在线问卷调查平台,特邀江苏、浙江、广东、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四川八省16所高职院校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了网络问卷调查。16所高职院校中有国家示范建设院校2所,省示范建设院校7所,非示范建设院校7所。通过各参与院校的思政课教学主管部门的精心组织,“问卷星”统计系统获得有效调查问卷教师卷共110份、学生卷共2591份。本调查内容教师问卷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目的、方法、效果,以及课程体系转换、队伍建设和考评方式等;学生问卷主要涉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目的、态度、效果和教学评价、教学改革等方面。从问卷调查过程上看,由于调查样本选取科学,地域分布广泛,参与院校代表性、典型性强,网络答卷一人一机匿名填写,“问卷星”测评系统自动统计,确保了调查信息的准确性、数据的真实性,为开展本课题研究以及推进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改革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现实状况

(一)高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较高而学习兴趣不大

本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地位作用认识清楚。如,关于“你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有73%的高职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有说服力,没有过时”。 在“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动力”选项中,53.18%的高职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实践有所帮助”,还有48.2%的学生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对自身发展成才有帮助”。在“您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之间的关系”上,主张“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导思想”的达到49.5%。有85.5%的思政课教师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调查结果在表明多数高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具有正向情感的同时,也明白地告诉我们在参加调查的2591名高职学生中,对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有“个人兴趣”的仅占10.5%,比高中时期(感兴趣和很感兴趣的53.1%)下降四成。从而说明相当部分的高职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并不高,这值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管理者及教学工作者深刻反思。

(二)高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认识明确但参与率不高

截止2011年,我国的高职院校总数为1276所,在校生总数达960万。可见,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领域。从问卷调查得知,87.8%的高职学生承认自己“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渠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由此可见,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核心的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课堂,得到了广大高职学生的认同。这为我们加快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改革,有力推进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奠定了良好基础。而调查数据也表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仅有53.3%高职学生能够“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还有近五成高职学生不乐于参与“做别的事”、或“人在课堂心在外”。可见,如何提高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抬头率”,迫切需要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狠下功夫。

(三)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实效欠佳其原因清楚

2006年以来,在各级政府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贯彻 “05方案”教育教学虽有较大改善,但问题仍然明显。此次调查显示,当前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实效性欠佳,人们的满意程度不高。教师“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的总体印象”,“ 不太满意”的有44.6%、“不满意”的有6.4%,过五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对当前的教学效果不乐观。参加今年6月“问卷星”网络调查的2591名学生中,一年级占57.4%、二年级占36.9%、三年级占5.7%。尽管都已完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但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选项中,“不太了解”(42.1%)和“不了解”(5.4%)的还高达47.5%。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效果真令人担忧。

该调查也揭示出,当前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教师认为影响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效果的原因:第一是“大班教学,课堂组织难度较大,师生互动少”(占84.6%);第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环节形同虚设”(占41.8%);第三是“党政领导及管理部门不太重视”(38.2%);第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占28.2%);第五是“考核测评体系不科学”(占27.3%)。高职学生对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建议:其一,要求“了解学生贴近实际,增强教学针对性与亲和力”有80.1%;其二,要求“多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有64%;其三,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巧用网络平台”有59.2%;其四,要求“采用小班教学,师生互动,扩大参与面”有42.9%;其五,要求“改革课程考核、成绩评定的方法”有37.2%。也有50.1%的高职学生认为“教学方式方法陈旧单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缺少吸引力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在教师问卷中也得到印证,如教师“在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选项中,选择“讲授法”的达到83.6%。这些数据为我们制定对策、增添措施,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改革,增强教学实效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四)高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评价较好期待较高

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实施者和主导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无可替代。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评价”选择“非常热爱教学工作”的有50.1%,选择“比较认真地完成教学工作”的有37.6%。可见,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工作及其表现,获得了绝大多数高职学生的认可。但调查也表明,89%的高职学生喜欢“知识丰富、思想深邃、理论联系实际的老师”(56.2%)和“着装整洁、温文而雅、教法灵活的老师”(32.8%);同时,也有80.1%的高职学生期望老师教学中要进一步“了解学生、贴近实际,增强教学针对性与亲和力”。由此可知,善于思考的“90”后高职学生,对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期待较多、要求较高。新时期新形势下,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工作者,面对新的挑战,只有迎难而上,勇于改革创新,才是出路。

(五)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结构日趋优化但问题也突出

从2008年,贯彻实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来,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学团队结构逐渐优化。本调查数据,对此也能充分印证。首先从 “政治面貌”上看,“中共党员”教师是主体(占77.3%)。其次从年龄构成上看,中青年教师成为主流(占77.3%)。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52.7%,“35-45岁”的中年教师占24.6%。再从学历层次上看,高学历教师逐渐增多。其中“硕士研究生”高达40%,“博士研究生”已占2.7%。该调查结果也揭示了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在专兼职教师构成比例上,专任教师所占比例偏低,仅占64.5%。并从访谈中得知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专任教师未按国家规定(“不低于师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调查中有42.7%教师认为“队伍整体数量严重不足”是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二是在职称评聘上,专任教师相对较难。虽然调查数据表明,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职称构成矛盾不很突出。其中“正高称”10%、“副高称”22.7%、“中称”45.5%。但在访谈中不少教师反映,兼任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较高,专任教师评聘“高级职称”较难。调查中也有31.8%教师认为“评定职称难”是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三是71.8%的教师认为“教学科研与创新能力较弱”是当前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在“对教学中的主要困难”选项上,也有71.8%的教师选择“可利用的资源太少”,57.3%选择“信息闭塞,很难接触到新的思想观念”。这些问题的揭示,有助于高职院校准确把握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六)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考评方式多样但能力测试与激励功能弱

课程考核既是检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效果及学生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式。调查显示,目前“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考评方式”呈现多样化。其中“开卷”的38.2%、“闭卷”的15.5%、“开闭卷结合”的19.1%,坚持“理论考核与操行考核结合”的25.5%、采用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方式的1.8%。课题组从学生座谈中得知,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开卷考核,由于相当多的学校在管理层面“重专业课轻公共课”,常常出现任课老师负责下的“大班课大班考”,考场监督难以到位,学生间传抄行为较多,考核结果欠真实。而闭卷考核方式往往会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或“平时不烧香、考前报佛脚”现象,也难体现注重“能力测试”的高职教育理念,更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由此可见,探索构建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考核测评体系是客观现实需要。

三、高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调查结果的反思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学生,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尤其是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如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思政[2005]5号)、200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2011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以及今年教育部又印发了《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试行)》等,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高度重视。

今天,我们对照党和国家的要求,认真分析和深刻反思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问题,就其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是在管理层面: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投入不力,机制不新。在高职院校中相当多的管理者注重眼前利益,强调专业技能教育,难以站在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政治高度,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优先”,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可有可无。投入上重视专业学科,轻视思政课建设,可利用资源较少。专任思政课教师配备不足,学习进修机会少,评职晋升较难。贯彻党和国家思政课建设要求难以到位,测评与激励机制不健全,课程考试考核模式与制度跟不上形势,教师积极性不高,高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二是在教师层面:专业素养参差不齐,责任意识不太强,教学创新尚不到位。由于高职院校大多远离中心城市,对优质教学人才吸引力小,有的甚至是从其它专业或行政部门转行从事思政课教学,以致有的教师理论功底不足,教学科研水平低,教学方法简单,难让学生信服。部分思政课教师尤其是有的青年教师由于行业、地区差距待遇相对偏低,加之社会落后现象和多元化思潮的影响,职业责任意识淡薄,对自己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缺少足够的信心和职业荣誉感,难以引导学生“乐学”、“真信”“真用”。近几年高职教育规模发展迅速,思政课教师少,教学任务重,集体备课流于形式,课程改革难以深化,更无暇顾及教学模式方法创新。

综上所述,“05方案”实施以来,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薄弱环节仍突出,面临的任务仍艰巨,迫切需要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管理者、研究者和教学工作者齐心协力下深水,聚精会神攻难关,共同开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吴东华.六十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12):60-65.

马克思调查报告第2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调查;军队;学员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214-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军队院校规定必修的五门政治理论主干课程之一,主要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理论、观点、方法,帮助学员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授课的有效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对学员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基本情况调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发出100份,收回100份。调查对象为三旅一队、二队各50名大学本科一年级初级指挥专业学员,年龄为17~20岁之间,调查时间为2009年6月3日。调查方式采用随机抽样的问卷式调查。

一、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共设计35题,由三部分内容构成。

第一方面,侧重了解学生目前的基本思想情况,使教学能够有的放矢;第二方面,主要调查学员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态度和看法以及教学相关情况;第三方面,调查学员对正在进行的科学发展观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员当前思想状况的调查,主要分两个部分

1.学员个人思想状况的调查。目前学员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学员在19题中给予这样的回答: A好好学习:37%;B多交朋友:16%;C谈恋爱:11%;D打工挣钱:3%;E发展自己的兴趣和能力:24%;F寻找信仰:1%;G发现人生的意义:3%;H没想过,随大流:5%。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学员认为目前最想做的事是好好学习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那么当理想与现实有差距时,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态度呢?为此我们设计了第18题:

你最认同下面那个观点:A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43% ;B但尽人事,各凭天命:11%;C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5%;D只要努力过,就应该坦然面对一切得失:41%;E人不为己,天诛地灭:0。由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学员在人生观上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那么学员对时代对自身素质的要求有没有清醒的认识呢?据此我们设计了第13题:

你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A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3%;B具备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13%;C具有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8%;D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26%。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学员既有着融入社会的强烈愿望,又有爱思考、不盲从和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2.学员与军校生活的契合度调查。接受调查的学员都是从地方考入军校的青年学生,他们满怀美好的憧憬来到军营,他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适应军营生活,完成从老百姓到军人、从青年学生到军校学员的转变。入学半年来他们是不是很好地完成了角色的转换,适应了新生活呢?我们采用了对比加层层深入的调查方法。在22题的调查“你所期望的军校生活是怎样的?”中有81%的学员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认为军校生活会丰富多彩。在23题中我们又提出:如何评价你目前的军校生活呢?有36%的学员出现了心理落差,认为军校生活枯燥乏味,难以接受,但同时也有接近一半的学员认同目前的军校生活。这表明学员对军营生活还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应。

(二)学员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调查。主要侧重在两个方面

1.学员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态度及教学效果的调查。

那么学员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来学习的呢?有40%的学员表示要好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理论水平。从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学员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态度基本上是端正的。因此,有10%的学员表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材已经完整地读过一遍,有71%的学员部分阅读过,有11%的学员已经读过多遍。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过程时,21%的学员表示有很想看看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愿望,57%的学员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看。

2.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查。在第31题中的调查“你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应该采取哪种教学方式?”中有59%的学员希望采取老师启发,学生讨论的教学方式,有9%的学员希望采取学生自学,老师解疑的自主学习方式。从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学员希望教学方式的革新,希望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在调查中也有将近半数的同学认为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效果一般,这说明我们应该进一步改进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方法。

(三)“科学发展观”教育调查

学员是如何看待在政治理论课上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呢?有63%的学员表示很有必要,并且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有助于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是支持和拥护在政治理论课上贯彻“科学发展观”教育的。

三、对策与思考

1.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从调查中我们看到,青年学员总体上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富有朝气的,但应该看到的是这种世界观、人生观是不成熟的、易变的。青年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并逐步确立的阶段,但大学骄子对生活的热情和憧憬经常会遭遇到成长中的困惑、烦恼和挫折,不成熟的阅历和心智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很容易发生扭曲和反复。所以加强青年学员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是为他们培根固本,顺利成长所必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是培育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课程,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主阵地,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成功保驾护航。

2.进一步革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从教学对象的需要切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一提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22%的学生抱着一种既然开了就应付着学的消极态度,究其原因这与我们传统的教学角度有重要的关系。传统的教学虽然也考虑到了教学对象的需要,但更多的是从社会的需要、军队和国家的需要的角度向学员讲授教学内容,似乎学员接受知识技术是自身的需要,而接受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则是党和国家、军队的需要,因而学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所以要学员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内心深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革新现行的课堂教学。

首先,必须转换教学思路。教师必须从学员的角度出发理解问题,阐述观点,做到眼中是学员、心里装学员、口里说学员,在与学员交流中形成心灵的撞击与融合,使学员的思想观念逐步与国家和军队的需求趋同,使学员的个人奋斗与军人集体奋斗相结合。

其次,要进行教学法的革新。正如调查所显示的,59%的学员希望采取教员启发,学员讨论的教学方式。对于学员这种主动学习的要求,教员应该给以积极地配合和提倡,尊重学员的心理需要,倾听学员对问题的想法,发现其闪光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要通过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增强多媒体教学效果,增加教员与学员课堂上的交流和互动,架起一座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一座学员与教员心灵之间的桥梁,真正产生心理共鸣,观点共振,思维共享,影响共有。只有这样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才能真正走出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心灵。

3.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进一步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体现了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和唯物史观思想,同时更是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总体认识定位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讲述,帮助学员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内蕴和理论渊源,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理解,使学员更好地去理解、掌握科学发展观,践行科学发展观。所以,青年学员学习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实践基础和精神实质是非常必要的。遗憾的是,我们的学员在这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在第10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的调查中仅有52%的学员给出了正确答案,这说明我们在下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大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教学工作。

马克思调查报告第3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宗教观教育的原则

一、 大学生信教基本情况

此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调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300份,回收1154份;其中有效问卷1079份,有效率93%。有效问卷中,男生440人,女生714人,党员432人,团员547人,群众175人,本科四个年级共计923人,研究生共计231人。涉及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外国语文学等多个学科门类。

接受调查的同学当中,XX的同学信教,其中学生党员信教的比例占到XX。现如今未信教而今后将信教的可能性调查当中,12.7%的同学表示“以后会信仰”,52.3%的同学表示“说不清”,35%的同学则表示“坚决不会信教”,这表明了高校大学生的仍是不稳固的。具体而言:

(一)大学生对宗教的宽容度高

根据社会调查所反映的数据,在调查到“您认为宗教是什么时”,有43.7%的同学认为宗教是一个团体,有自己的组织,有教义交规,有11.3%的人认为宗教是一种迷信。在调查信教的利弊时,认为信仰宗教利大于弊的占调查人数的28%,认为既没有利处也没有弊处的占25%,认为弊大于利的,仅占到调查人数的13.5%。在调查对身边信仰宗教的其他的同学的态度时,一样的结论得到了相同的体现:有67.6%的同学表示基本理解,13.1%的同学表示“非常理解”,认为“不能理解”的只占15%,持鄙视态度的仅占到3.5%。另外,在调查“认为国家对于宗教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的时候,有45%的同学认为国家应当采取任其发展的态度,21%的同学认为国家应支持。从这些调查数据,不难看出高校大学生对宗教持较积极的态度,对宗教的社会功能较为肯定,对持宽容、支持的态度。

(二)大学生受宗教影响的途径

大学生接触宗教的途径多种多样。根据我们调查,大学生群体当中,听过宗教宣传的人数和所听次数也在不断增加。在被调查的同学当中,7.23%的同学表示经常有人向他们宣传宗教,70.43%的人偶尔听到,从未听到的占22.34%。同时,我们也对是否经常收到宣传品进行调查,其中经常收到此类宣传品的占到2.26%,偶尔收到的占25.53%,两项合计占到全部被调查者的27.77%。从上述数据来看,在校大学生很容易地就能在校园中接触宗教。

(三)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我们特地调查了大学生信教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信教的原因具有多样性。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存在着社会或者自然异己的力量,这是在社会时期,宗教得以存在的主要根源。所以,宗教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社会转型发展期间,人们原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受到了巨大的挑战。竞争带来的风险与收益、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等因素给许多人的心理带来或多或少的落差和失衡。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份子,多少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调查中,有56.9%的被调查者信教是受家庭的影响。由于家族或者父母笃信某种宗教,调查者从小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信教。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很多很难通过后天而改变。

2、宗教因素

宗教文化具有其独特的魅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宗教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表现为不断世俗化以及对社会的适应性。具体来说:首先,宗教不再反映政治色彩,而是表现为个人信仰和社会公共价值之间的关系,引发人们对生存意义的思考和抉择。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由此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人与自然的隔离,加之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而精神生活贫乏所造成的反差,使人们感受到了孤独感和冷漠感。上述这些都引发了人们对宗教的依赖。在本次调查中,在被问到信仰宗教的原因时,有32.2%的同学认为,信仰宗教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其次,宗教本身表现出一定的哲理性和伦理性。这容易引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人生、自然、世界有其独到的解释,对哲学感兴趣或者喜欢思考的学生容易对其产生兴趣。于此同时,宗教常劝人为善,往往宣称“宽容”、“慈悲”、“公正”等理念,这对喜欢主张正义的大学生有莫大的吸引力。在本次调查中,有29.7%的同学是由于受到宗教影视和宗教文化的感染,方才信仰宗教。再次,宗教常常诠释“永恒”的意义。对于人类而言,追求“永恒”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3、自身因素

时常反应出人的现实需求。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生总以学习为主、以考试为重。学生们的被施以单一的教育模式,接受相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宗教,常被教育冠以为“愚昧无知”“精神鸦片”的名号。进入大学以后,学生的课业相对轻松,有时间和机会接触形形的思想言论。由于好奇心是人的天性,这又成为大学生尝试接触宗教的心理因素。当接触宗教时,极易产生猎奇的心理,促使他们主动地更深入地了解宗教,主动参加信徒的宗教活动。进入大学,到一个陌生的新环境,接触到各地的同学,面对各种竞争和挑战的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接受各种新的思想和理念,这些因素极易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孤单甚至空虚,希望在心理上获得某种慰藉,或者渴望有个一个可以接纳自己的团体,寻求一种归属感,而宗教,恰能很好地满足同学的这种需求。在调查数据中显示,有32.2%的同学认为,信仰宗教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有27.3%的同学选择信仰宗教的原因是由于学习、经济、就业压力大。

4、学校因素

我国是社会主义大国,共产主义的信仰教育一直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但由于目前共产主义教育仍停留在单方面灌输的层面,以说教为主,形式古板单一,内容脱离实际,导致教育效果并非如人愿,许多青年人对共产主义失去信心,反而为宗教的纯粹、简单、真实而吸引,转而信仰宗教。在遇到社会问题时,把希望寄托在救世主的身上,在日常生活中,以宗教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 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紧迫性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对宗教、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宗教和党建的关系、我国的宗教法律政策的认识进行考查,发现其中存在重要的问题。许多大学生不能准确认识上述问题,不了解对党和国家对宗教的政策和态度,对宗教本身的认识也存在着偏差。

(一)不能正确认识宗教本身

在本次调查中,第4题,您认为宗教是什么的回答中,认为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占35.6%,“对神圣物的崇拜和信奉”的占28.59%,“说不清楚”占24.08%,“唯心主义的产物”占19.96%,“其他”占8.39%。许多调查者把宗教等同于迷信,23%的同学认为宗教和迷信没有区别,21.3%的同学不知道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二)关于宗教的法律法规了解不清

问卷调查第9题考查国家对宗教的法规是否了解,其中非法科学生有86.3%出现错选或者漏选的情况,而在法科学生当中,仍有10.4%的同学认识存在偏差。可见多数同学对国家的宗教政策宗旨并不了解。多数被调查者知道国家有宗教自由,但却不知道我国实行政教分离,不知道教育和宗教相分离的原则。有些同学甚至不知道,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或者不能准确地理解自由原则。

(三)不能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根据此次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包括大学生党员,不能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问到“你认为共产主义信仰和是否有冲突”,有46.12%的同学认为没有冲突,24.45%的同学选择了“说不清”,仅有29.43%的同学认为共产主义信仰和是冲突的。还有数据显示,22.32%的同学认为信教也可入党,3.25%的同学认为入党后仍可以信教。在调查到“您是否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涵”,有32.3%的同学完全不了解,31.74%同学表示了解一点,21.2%的同学表示比较了解,14.76%的同学认为自己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问到共产党员信教会产生哪些影响时,竟有达52.1%的同学选择了“是一种个人信仰,对社会没有什么不良影响”、“能够劝人向善,规范人的行为”等错误选项。

(四)上述现象对开展党建工作的挑战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行动指南的政党,在本质上具有非马克思主义政党无可比拟的先进性。这一性质要求党员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做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中国共产党党关于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的原则立场是一贯的,从未有过丝毫动摇。这一原则是党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决定的。然而当今社会却存在少数共产党员参与宗教活动、与宗教界人士建立密切私人关系的现象,更有甚者,某些党员已成为实际上的宗教信徒。这种现象的出现值得我们党和社会的密切关注,并深刻分析和研究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及其影响,因为这不仅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地位等重大理论性问题,也是关系到党的先进性保持的政治问题,更因其与民族和宗教问题的复杂交织而成为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

深邃的宗教哲理、博大的文化内涵、弃恶从善的伦理观、神秘的宗教礼仪等对具有强烈求知欲的高校学生具有莫大吸引力。在宗教文化和宗教世界观的影响下,部分高校学生会对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的原则产生困惑与疑问。这种状况无疑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高校工作者不仅需要加强高校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认同教育,更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宣传与教育工作,有效抵制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错误认识,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念,深刻理解党员不能信仰宗教原则与自由原则之间的科学关系。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建议

(一)加强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原则

1、层次性原则

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尤其要注意层次性的问题。即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时,要注意同学之间的差异,例如民族、地区、家庭环境背景的差异,因材施教,对他们进行分层次教育。对待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也应当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对待信教的大学生党员,应教育其遵守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坚持无神论,保持共产党员思想的纯洁性,如果其坚持信仰宗教,再根据情况责令其退出党籍。对于正在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分子,应当让其了解党的宗教政策,端正其思想,为加入中国共产党做好思想上的准备。而对于普通学生,应当保持其享有自由的权利,引导其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但也不应过多地干涉其。总之,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和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层次性的原则,不能“一锅煮”“一刀切”的方法。

2、渗透原则

渗透原则是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它是指将理论知识融合到管理、工作、咨询、生活等各个方面中。高校教育工作者有这个条件和便利来执行渗透原则。“”的问题,存在同学们的生活当中。如果只在课堂上,讲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其效果具有局限性。相反,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念渗入到校园文化建设、辅导老师日常管理工作、咨询工作当中,必将取得更大的成效: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不再是一出独角戏,而是由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从而形成对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工作的综合作用力,形成全方位的教育模式,提高教育的效能。

3、教育和宗教相分离的原则

《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想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该法条为教育和宗教相分离提供了法律依据。在其他国家,这条原则也同样适用,例如《日本教育基本法》第九天规定:“国家及地方公开团体开办的学校,不许为特定的宗教搞宗教教育和其他宗教活动。这一原则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方面,肯定了自由原则,尊重和保护公民宗教自由的权利,坚决反对歧视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行为。另一方面,无论是哪一种宗教,都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都不能干预国家教育职能,在诸如高校等教育机构开展传播宗教教义和神学思想等活动,或者进行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其他活动。高校是国家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是科教兴国的重要阵地,宗教教徒在校园内传教,将严重影响和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破坏健康文明的教学环境。

国家支持宗教自由,但不是对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教育中,不但要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还要严防不法宗教分子在学校传教,进行思想渗透,阻碍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也不能忽视政策,对正常的宗教活动进行过细过多的干预和限制。

4、坚持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把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意识形态性是做好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意识形态性就是其教育思想、目标、手段和效果具有政治性和方向性,要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所具有的政治方向性,要正面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行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不仅停留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相关内容的教育功能的层面上,还应当将其上升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高校大学生在日常处理宗教问题的一件法宝,用以分析、认识和处理相关问题;于此同时,它还可以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具有约束和激励大学生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具有科学性,首先表现为其内容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关于宗教的相关研究和理论基础之上的,是严密和严谨的科学理论和策略体系,体现了其严谨的科学性。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过程中,在指导思想、实施方法等环节上要采取适当合理的方法,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这就需要坚持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既要看到二者的联系,也要注意两者的区别。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是两种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不能将两者混同起来,否则会忽略其育人的根本功能,导致丧失其生命力。当然,更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以其中一方面来抵消或者否定另一方面,不能强调它的意识形态性而去否认它的科学性,也不能一味地强调其科学性而忽略意识形态性,导致传授脱离现实的东西。应当把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统一到教育教学的工作当中,在意识形态性的指导下实现科学性,并以科学性为基础,最终实现意识形态性,这是做好党建,尤其是思想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开展党建工作当中,坚持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要把提高能力,培养技能和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素养的建设统一起来,同样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过程,做到这两者的统一,也需要做到政治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5、坚持实践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同学校开设的其他政治理论课程一样,具有非常明显的实践性。任何课程都要求理论联系实践,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更是如此,不管是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从微观个体到宏观社会,都体现出很强的实践性特点。不与实际相联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也失去了其自身的价值。不单是教育学生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更是让他们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去认识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宗教现象,充分认识和理解“宗教既是个人的事,更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稳定大局”的含义。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可以更加深入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才能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地解决与自身紧密相关的宗教问题。

在开展党建工作当中,要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思想、我国对宗教的相关法规政策以及我党对待宗教的态度和我国宗教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重点联系在校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实际,以及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积累的经验教训,用理论指导行动;同时也应当要求学生党员,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要联系国际国内的重大问题,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作中,要随时将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党的政策相对照,总结经验,并不断加深理解,也使学生不仅明白是什么,还要明白为什么,从而解决更深层次的认识问题。同时,理论的学习要坚持紧密围绕和服务现实。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和学习,不单纯仅为了学习理论,为了肃清基层党组织的思想作风,做好基层党建工作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谐社会。在今后一个时期,形形的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平演变势力在宗教领域与我进行抢夺群众、争取民心的斗争,将长期存在下去,对这些至关重大的现实问题,教育实践中应给与足够重视、长期坚持。

6、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治国方略,也是进行理论武装的基本要求。在进行宗教观教育的过程中,在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武装青年学生时,要做到尊重同学、理解同学、关心同学、只有用民主的教育教学方法,平等友善的交流态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传授给大学生的,不单纯是理论知识,还要启迪大学生生活的智慧和能力,形成相应的能力结构和心理结构。理论教育工作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工作,做基层党组织建设,更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又要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做到入情入理、情理交融,亲切可信,这样才能使思想理论教育达到实际的效果。思想理论教育要靠真理的力量,更要靠人格的力量,教育者必须率先垂范,真信、真学、真干,才能起到教育广大青年大学生,提高理论武装工作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方法

1、情感教育法

情感教育法,是指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时,要将理论知识和学生的态度、情绪、以及信念相结合,使他们在受教育时产生良性的情感体验,以增强其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认同和信任。高校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党员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较强,掌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理论知识对他们来说并不难,思想教育工作者还应调动其它一切因素,营造富有感染力的教育氛围,重视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如此方能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真真真正地深入大学生的内心,被他们所接受。

2、疏导教育法

疏导教育法也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先让大学生将其对宗教观的看法和意见充分地表达出来,教育者再根据实际情况,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党的政策思想为导向,循循善诱,将大学生引导到正确的、科学的认识道路上。多数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如果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顾及其自身的想法,执意地、单方向灌输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知识,不但不能使学生产生思想认同感,反而可能导致反感,导致无法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相反,如果让他们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表达出来,便可以从思想教育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有步骤地进行教育,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

3、集体教育法

马卡连柯说:“每当我们给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给集体的一种影响。相反地,每当我们涉及集体的时候,同时也应当成为对于组成集体的每一个个人的教育。”个人创造力和其才能的发挥都离不开集体,思想教育工作者不能脱离同学成长的大环境孤立地进行教育。个人对个人的影响是有限的,作为教师,影响作用也是有限的。只有通过统一的有影响力的集体的作用,通过集体教育个体、约束和感化个体,才能产生好的效果。基层党组织也是一个集体,开展基层党建工作过程中,要努力营造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学习氛围,制定相应纪律、规章规范约束信教学生的行为,让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成为主流思想,推动新教学生的思想向拥有主流价值信仰的同学靠拢,以集体的力量教育学生。

4、发现教育法

发现教育法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概念和原理时,不是直接提供学习的内容,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思考方向,给学生一些事实以及问题,让学生主动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规律并且掌握相应结论的一种方法。教育和学习一样,是一种过程而非结果,类似于探求知识的过程。

开展党建工作,进行宗教观教育的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党员从“发现”中学习的方法,善于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大学生的思维尚未定势,有很大的转变余地。教育工作者可把表达不同宗教观点的材料提供给学生,使学生对宗教问题的认识产生差异,差异就是矛盾,矛盾就是问题所在,问题的产生就推动学生主动比较、学习、借鉴不同宗教观点的内核,培养学生理性分析宗教问题和摆脱宗教迷惑的能力,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自觉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影响。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马克思调查报告第4篇

关键词 《资本论》 资本主义 精神生产 最典型地点 文献出版物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4)09-0049-10

引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科学研究与文艺创作等都纳入广义的“生产”范围,在集中考察物质生产领域中的“资本”主题时,也多处关注到“精神生产”、“最高的精神生产”、“从事各种科学或艺术的生产的人”等方面。①因此我们可以把他本人的《资本论》创作视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

《资本论》初版序言强调该项研究在英国才可能完成。因为“物理学家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考察自然过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的。本文关注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到目前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因此,我在理论阐释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②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当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表现得最确实”的地点。然而,如果我们从《资本论》据以考察英国“生产方式”的具体途径分析,问题并不如此简单。

一个基本事实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研究过程中很少直接进入资本主义工厂作实地考察,《资本论》分析所据大部分资料也并非马克思本人实地考察所得,相关传记资料鲜有马克思进行实地考察的记载。③《资本论》所据资料主要是相关的纸质文献出版物。物理学家的研究是在实验室中进行,马克思的实验室则主要是拥有丰富文献资料的英国伦敦博物馆。马克思本人多次谈论他撰写《资本论》的过程:“这一切都是在英国博物馆进行的”,“我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英国博物馆里。”1863年5月29日与6月22日马克思致恩格斯信,分别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46、354页。

根据《资本论》对人类生产活动之共性的分析,任何生产过程都至少包含两方面简单要素:一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二是劳动赖以进行的“生产资料”(第202页)。《资本论》的“生产资料”显然不是农业耕作的土地,不是工业所需的煤炭棉花,也不是公司银行等“资本”运营操作的现场设施,而主要是起源于“资本”生产方式的、以纸质出版物为载体的、与“资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

马克思指出:在工业社会中,“一切产业部门所处理的对象都是已被劳动过滤过的劳动对象,这些对象本身已经是劳动产品”;例如农业中的种子作为劳动资料,“最肤浅的眼光也会发现它们绝大多数都有过去劳动的痕迹”(第206页)。这个分析也可移用于作为《资本论》分析对象的文献资料,因为这些文献资料已经包含了前人涉及“资本”对象的脑力工作。作为客观存在的“资本”现象,在这些文献资料中已经被先前的脑力工作“过滤过”,已被观念地表现于出版文献中。对于《资本论》生产过程来说,它们是“已经通过先前的劳动而发生变化的原料”(第206页)。马克思主要依赖英国伦敦博物馆的文献资料来从事《资本论》研究,这一事实意味着,没有这些相关出版物作为“生产资料”,他就不可能实际进行撰写《资本论》的“生产过程”。

这一事实在《资本论》完成形态中也留下了直接而鲜明的印记。据统计,《资本论》诸卷引用涉及近800本著作和蓝皮书文献等。[德]曼弗雷德・克利姆:《马克思文献传记》,李成毅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第277页。《资本论》第一卷是由马克思本人全部完成并校对付印,其中马克思本人标明的文献引注数多达270余条。根据中译编者所附参考文献目录,马克思直接引用涉及的文献资料有三类:著作类、报刊杂志类、官方文件(蓝皮书)类。基于《资本论》的“生产资料”主要是纸质出版物,笔者期望从这个角度考察《资本论》的生产条件,并由此解答:它为什么能够产生于英国这个“最典型地点”。

一、《资本论》创作与“最典型地点”的出版物

《资本论》引涉文献绝大部分出版于英国。就著作类而言,出版地涉及十多个国家(详后),总计365种,其中英国出版者计223种,占总数的60%强。位居第二的法国59项,仅为英国出版数223种的26%。在英国出版著作中,伦敦出版者为199种,占英国出版数223种的近90%;其余10%的出版地点分别为爱丁堡、格拉斯哥、牛津、都柏林等城市。可见仅就《资本论》引用著作的出版地而言,英国已经是“最典型的地点”了。马克思撰写《资本论》所居住的伦敦则处于这个最典型地点的中心。

《资本论》贯穿使用的是“历史与逻辑的方法”,马克思从“资本”的细胞形态即“商品”开始分析,而商品现象早在古代已经出现,因而《资本论》引涉最早的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资本论》开首《商品与货币》篇就两次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商品观:“没有等同性,就不能交换;没有可通约性,就不能等同”(第74页);“每种物都有两种用途”,一种是直接使用的“自然用途”,另一种是“为交换而存在的”(第103页)。这两个观点分别见于亚里士多德《尼科马赫伦理学》和《政治学》中。虽然亚里士多德著作早已存在,但是就马克思直接阅读的亚氏著作的文本而言,它们是1837年在英国牛津出版的《亚里士多德全集》(伊・贝克尔编)。换言之,就《资本论》生产过程中直接使用过的文献资料而言,它们是19世纪的出版物。但是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历史形式而言,它乃是欧洲近代产物。因而严格地说,作为“资本”现象之观念形态载体的文献资料,是近代以后才可能出现。如果说研究现实的经济形式尚可能采取实地考察的方法,那么要“历史”地把握该方式的发展过程,就必须而且只能依靠相关的历史文献(当时尚未出现影像产品),马克思在搜集相关历史文献资料方面是不遗余力的。例如他1858年5月31日致信恩格斯请求帮助购买一本可能有参考价值的书:“这本书图书馆还没有,……也许它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新东西;不过我的理论良心不允许我不读这本书就写下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16页。恩格斯在1869年发表的关于马克思传记提纲中写道:“马克思在自己尚未确信已经没有一本书他未曾读过之前……决不以系统形式发表自己的结论。”[德]曼弗雷德・克利姆:《马克思文献传记》,李成毅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77页。我们可以预设,如果将《资本论》引涉的文献资料按历时顺序编排,可望某种程度上获得关于“资本”主题的文献出版史概况。据此也可能切实认知,马克思是通过哪些文献资料来“历史”地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下面按《资本论》引涉所据文本的出版年代(世纪序)排列英国出版的相关著作类文献。

116世纪英国出版的相关文献《资本论》第1卷引涉16世纪出版文献计4部,另一部为德国出版的路德・马《给牧师们的谕示:讲道时要反对高利贷》,维登堡版,1540年。

著者文献出版时间

福特斯居・约《谈谈英国法律的优越性》1537年首次发表

斯泰福・威《对近来我国各界同胞一些抱怨的考察》伦敦版,1581年

哈里逊・威《英国概述》(载《编年史》第1、2卷)伦敦版,1587年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起源于15世纪末,《资本论》指出,最初的“世界市场”出现于15世纪末的意大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84页。)英国在16世纪开始出现这个“新兴生产力的产物”。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6页。因此,《资本论》引用最早文献是出版于16世纪这一事实并非偶然;而其时相关文献稀少也正是当时该生产方式萌芽期的表征。上列3部著作都出版于英国伦敦,其中1537年的《谈谈英国法律的优越性》,触及的是15世纪生产方式特点,其时“人民的财富排斥资本的财富”(第786页)。1581年的《对近来我国各界同胞一些抱怨的考察》,被马克思引用说明的是“16世纪货币贬值”的社会影响(第812页)。1587年的《英国概述》被三次引用,其中之一为:

我们对照一下每一个骑士领地的旧财产的清单,就会发现,无数的房屋和小农户消失了;现在土地供养的人口少得多了;虽然有一些城市繁荣起来,但是很多城市衰弱了……城市和乡村为了作牧羊场而被毁坏,只有领主的房屋被保存下来。(第786页)

这段引文叙述的是英国骑士领地在中世纪末逐渐转变为新兴城市,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城乡之间巨大变化的过程。马克思是据此文献记载而了解英国最初“资本”历史形态的。

上列著作大多直接与经济学问题相关,少数著作虽非属于政治经济学,却包含着相关内容。例如《给牧师们的谕示:讲道时要反对高利贷》为新教创始人路德的布道之作,马克思引用的是其中涉及货币买卖的内容:“路德把作为购买手段的货币和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区别开来。”(第155页)荷兰来顿出版的《动物界论》被马克思评价为“详尽无遗地论述了现代人口理论”(第677页)。意大利威尼斯出版的《现代――并不逊于过去思想的思想》,被引用的是其中记载机器发明引起劳动者恐慌的事件:“一台非常精巧的机器,它能同时织4~6条花边;但是由于市议会害怕这项发明会使大批工人沦为乞丐,因而压抑了这项发明,并让人将发明人秘密勒死或溺死。”(第468页)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对《论手工业者的疾病》及其译本之流传过程的叙述:

意大利医学教授拉马志尼1713年发表了自己的著作《论手工业者的疾病》,1777年该书译成法文,1841年又转载在《医学百科全书・古典作家》中。自然,大工业时期使工人患病的病例大大增加。参看《一般大城市特别是里昂城工人的生理卫生和精神卫生》(安・路・丰特雷医生编,1858年巴黎版)和罗・亨・罗哈奇《不同阶层、年龄、性别的人所特有的疾病》(六卷集,1840年乌尔姆版)。在1854年,艺术和手工业协会任命了一个工业病理学调查委员会。在“特威克楠经济博物馆”的目录中可以找到这个委员会所搜集的文件的目录。官方的《公共卫生报告》是十分重要的。参看医学博士爱德华・赖希《论人类的退化》,1868年厄兰根版。(第402页)《资本论》指出,最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是像霍布斯、洛克、休谟一类的哲学家,像托马斯・莫尔、富兰克林那样的实业家和政治家,而最早在理论上作出贡献的是配第、魁奈一类的医生。(第677页)

这段说明文字提到了该书的三个版本以及与其主题相关的四种后出书目,涉及的出版国有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英国。这表明马克思即便是在考察某一专门问题时,其文献视域也是超国别的。

与著作类的世界性分布相同构的是报刊杂志类的文献资料。《资本论》引涉后者总计35种,其中英国出版者22种(其中21种为伦敦出版),分别为:《晨报》《晨星报》《工人辩护士报》《外交评论》《观察家报》《纪事晨报》《今日》《经济学家》《雷诺新闻》《麦克米伦杂志》《每日电讯》《派尔-麦尔新闻》《旁观者》《旗帜报》《旗帜晚报》《社会科学评论》《泰晤士报》《韦斯明斯特评论》《新莱茵报》《艺术协会杂志》《星期六评论》(以上皆伦敦出版),《格拉斯哥每日邮报》(格拉斯哥出版)。

英国以外出版的报刊杂志数13种,分别为:《经济学杂志》《实证哲学评论》《巴黎革命》《德法年鉴》(以上巴黎),《贝里卫报》(法国贝里)《民主周刊》《人民国家报》(以上来比锡),《工人问题杂志》(柏林),《纽约每日论坛》(纽约),《圣彼得堡消息报》《欧洲通报》(圣彼得堡),《孟加拉公报》(加尔各答)。

以上各种报刊杂志的出版地点首先是集中于英国,占总数的2/3以上,其余也主要分布于法国、德国、俄罗斯以及美国等欧美地区。报刊杂志较之专门的学术著作,其特点在于能够提供时间上更为迅速、空间上更为遥远的信息。在这个意义上,身居英国伦敦的马克思主要是借助它们的媒介及时地了解“资本”的动态变化。例如《资本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一章,其分析对象包括1866~1867年期间英国发生的周期性经济危机,而当时正是该书行将交付出版之际。马克思是通过报纸才及时了解该危机之发生与势态的。下面是他从当时伦敦《旗帜报》1867年4月5日报道中摘录的一个片段:

昨天在这个大都会的一角出现了一幅可怕的情景。东头的好几千工人虽然没有打着黑色丧旗成群结队地游行,但是这股人潮已经够吓人的了。让我们想想这些人受的是怎样的苦难吧。他们快饿死了。这是一个简单而可怕的事实。在这个不可思议的大都会的一个区,一边是旷古未有的最大量的财富积累,而紧挨着它的旁边的是4万个走投无路的行将饿死的人!(中略,第735页)

这篇报道中的“昨天”事件和场景在当时的专著文献中显然无法及时反映;虽然该事件发生于马克思居住的伦敦市,但是其具体场所的伦敦东头却离马克思居住的郊区相隔颇远。正如今天的城市居民如果不借助报刊等传媒就难以及时了解本地事件一样,如果没有报纸,居住伦敦偏远郊区的马克思未必能及时知道该事件。即便他能够直接观察或亲自参加该事件,至少在获取并加工该事件信息的过程中,其“必要劳动时间”的长度会大大增加。

《资本论》所引最边远地区的报刊是出版于孟加拉国加尔各答市的《孟加拉公报》。在“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一章的“协作”节,马克思分析英国殖民统治造成东印度地区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现象时,引用了来自该地区该报1861年7月22日的报道:

人们很难想象,在这个劳动力输出比世界上任何地区(也许中国和印度地区除外)都多的国家里,所发生的一种祸害竟是:找不到足够数量的人手来收摘棉花。结果是大量棉花在田野腐烂。由于在适当季节缺少劳动者,植棉者实际上不得不损失大量棉花,而这些棉花正是英国所十分渴望的。(第365页)

再如《资本论》第三版中,马克思补充了他在第一、第二版中未知的新材料,新材料得自于《泰晤士报》1873年9月3日一位英国议员对经济势态的分析:

如果中国成了一个大工业国,那么欧洲的劳动人口除非把生活水平降低到他们竞争者的水平,否则,我就不知道他们怎样才能坚持竞争。(第659页)

马克思根据他的这番议论,对英国资本的变化作了新的判断:“现在英国资本渴望达到的目标已经不再是欧洲大陆的低工资,而是中国的低工资了。”(第659页)

《资本论》引涉文献的出版地点广泛分布于“世界市场”的众多国别与城市。因此,英国这个“最典型地点”提供《资本论》创作的不仅是英国本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原料,而且包括英国本土以外的世界市场中的信息资料。如果说一个国家的信息生产和信息流通之发达程度与该国的物质生产水平具有同构对应关系,那么《资本论》生产过程中所享有的信息资料,归根结底也是得益于英国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换言之,身居英国伦敦的马克思之所以能够读到如此众多国别的相关著作,首先是依托了英国的发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条件,其次是依靠了伦敦这个现代大城市所特有的“世界市场”的流通条件。正是这种条件,为马克思《资本论》生产过程提供了其他国度和地区难以企及和媲美的、丰富而及时的“生产资料”。

三、《资本论》创作与“最典型地点”的官方蓝皮书

《资本论》考察焦点是工厂机器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依据主要来源于此);众所周知,其鲜明特征是基于工厂劳动者生存状况极端恶化的批判倾向。然而马克思本人很少直接调查工厂劳动者的生活状况。从《资本论》引用文献中足以判断,他主要是通过英国官方定期公开的、被称为“蓝皮书”的调查报告而了解把握的。《资本论》评价最高且引用最多的出版文献也是此类官方出版的“蓝皮书”文献。马克思高度赞扬:“其中有关于无产阶级生活条件的非常详细的调查材料”,“1850年以来,资产阶级的乐观主义没有受到过比这些蓝皮书更沉重的打击。”1866年7月21日马克思致恩格斯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42页。下面是《资本论》引涉的英国官方组织的“工厂调查委员会”部分文件的标题:

《工厂调查委员会・皇家委员会中央评议会的第一号报告》(根据下院决定于1833年6月28日刊印)、《工厂・答可尊敬的下院1856年4月15日的质问》、《工厂・答可尊敬的下院1861年4月24日的质问》、《工厂・答可尊敬的下院1867年12月5日的质问》

这四篇调查报告标题中的时间,最早者1833年,最晚者于《资本论》初版的1867年,可见英国官方的工厂调查是作为制度而持续实施,该制度在马克思发表《资本论》之前至少持续存在了30多年。《资本论》引用1833年报告中的一段资料是:

现时工厂制度最大弊病,在于它必然把儿童劳动延长到成年人工作日的极限。克服这个弊端的唯一办法,看来就是实行儿童分两班做工的方案,而不是去限制成年人的劳动,因为那样造成的弊端比要求消除的弊端更大。(第309页)

这段文字大体可以表明,“工厂调查委员会”的基本意图是为了消除工厂劳动中的“弊端”。这个意图与马克思的期望大体相近。

《资本论》引用率最高的是《工厂视察员向女王陛下内务大臣所作的报告》,达30余份之多。其中最早的一份是1842年出版,最晚的一份是1867年出版。其起迄时间的跨度与《资本论》撰写过程的时间大体相吻合(马克思最早的经济学著述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类蓝皮书出版时间为每半年一期,这意味着其调查具有及时性,马克思借此可以定期了解和随时阅读其调查结果并了解新近发展动态。《资本论》引用最新的该蓝皮书计5次,其中一段是署名罗伯特・贝克的英格兰工厂视察员调查爱尔兰情况所见个案:

我最近视察爱尔兰北部的时候,看到一个熟练的爱尔兰工人靠自己少得可怜的收入尽力使自己的孩子受教育,这件事使我深为惊讶。约翰逊说:我是一个清棉工,从星期一到星期五,都是从早上6点干到夜里11点;星期六下干到下午6点,有3个钟点的吃饭和休息时间。我有5个孩子。我每周劳动的收入是10先令6便士;我的妻子也做工,每周挣5先令。我们有三个孩子上学,每人每周花费1便士。我们的房租每周9便士,泥碳和燃料每周至少也要1先令6便士。(中略,第777页)

马克思引述后仅作简要点评:“这就是爱尔兰的工资!这就是爱尔兰的生活!”马克思对此报告的真实性显然深信无疑,他是据此了解和评判与伦敦隔海而居的爱尔兰岛上工厂劳动生活的。马克思引用工厂视察员报告中也有相反情况,例如一位把缩短工厂劳动时间的措施称为“祸害”的苏格兰工厂视察员,马克思批评“他与英格兰的工厂视察员相反,已完全为资本主义思维方式所俘虏。”(第345页)但是在马克思引用资料中,这种“相反”情况不多。

《资本论》揭露工厂劳动最痛切之处在于对童工劳动的描述与分析。这方面的资料来源也主要是依据官方调查。马克思直接引用过的至少有:

《联合王国儿童劳动调整法案委员会的报告》(根据下院决定于1832年8月8日刊印)、《限制工作日的长度和禁止雇佣十岁以下儿童做工的法令》(1853年伦敦版)、《童工调查委员会报告》第1~6号(1863~1867年,伦敦版)等三种。

从标题中“限制”、“禁止”的关键词可见,该类调查是旨在限制乃至禁止使用童工从事劳动。上列调查报告进行和完成的时间跨度为1832~1867年,其间历时30多年。这表明当时英国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是持久关注着童工现象。

英国官方蓝皮书中还有从“公共卫生”专业角度的系列调查。《资本论》引述的有《公共卫生・枢密院卫生视察员的报告・第3~8号》(根据下院决定刊印,伦敦版1861~1866年)。这类调查报告的执行者都是专业医生,其中所引汉特医师一项报告中“调查过5375座农业工人小屋”(第751页),另一位担任主编的西蒙医师写道:

虽然我的职务上的观点仅限于医学方面,然而最普通的人道不允许我忽视这种灾祸的另外一面。……如果想让处在于这种环境下的人们在其他方面努力向上,追求以心身纯洁为本质的文明气氛,那是绝对无望的。(中略,第723页)

可见作为调查员的医师,他们面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灾祸”方面,其人道感与马克思的批判倾向可谓一致。

就《资本论》引用官方蓝皮书文献所涉范围而言,它们遍及各行各业。例如:《爱尔兰农业工人状况・答可尊敬的下院的1861年3月8日征询》、《就面包工人的申诉向女王陛下内务大臣的第二次报告》(1863年,伦敦版)、《矿山特别委员会的报告》(根据下院决定于1866年7月23日刊印)、《皇家铁道委员会・委员们的报告》(1867年,伦敦版)等。从标题可见,调查范围涉及农业、面包业、矿山业、铁路业等多行业。《资本论》所引关于矿山妇女劳动状况的一段引文,其中所涉文件编号达千位数以上:

虽然1842年以来已经不再在井下使用女工,但是她们仍被用来在井上装卸煤炭等物,把煤桶拉到运河边和火车旁,选煤等。最近3~4年来使用的女工大量增加。(第1727号)这些女工大多数是矿工的妻子、寡妇和女儿,年龄从12岁至50、60岁。(第647、1779、1781号)(第545页)

《资本论》引用的官方蓝皮书广泛涉及英国社会经济各方面,例如:《我们英国羊毛业的诉讼案・索美塞特郡大陪审团的陈述:敬呈议会》(1685年,伦敦版)、《王国谷物法情愿特别委员会报告》(根据下院决定于1814年7月26日刊印)、《上院秘密委员会受命研究商业危机报告》(根据下院决定于1848年7月28日刊印)、《剑桥大学委员会・皇家委员调查剑桥大学课程和收入等状况的报告》(1852年,伦敦版)、《食物等搀假调查特别委员会第1号报告》(根据下院决定于1855年7月27日刊印)、《银行法特别委员会的报告》(根据下院决定于1857年7月30日刊印)、《联合王国从1846年至1860年的15年简要统计一览》第8卷(1861年,伦敦版)、《英国出生、死亡和结婚中央注册局局长第22号年度报告》(1861年,伦敦版)、《法律执行情况调查委员会关于流放和徒刑的报告》(1863年,伦敦版)、《联合王国的各种统计材料》(1866年,伦敦版)、《联合王国从1846年至1860年的15年简要统计一览》第13卷(1866年,伦敦版)、《关于工业和工联问题同女王陛下驻外公使馆的通讯》(1867年,伦敦版)、《工联及其他团体的组织和章程调查委员会第10号报告,附证词》(1868年,伦敦版)等。这些官方文件最早者是1685年,最晚者1868年,时间跨度近两个世纪。由此不难想见,可供马克思阅览的官方文件数远远超过马克思实际引用过的数量。

《资本论》引用的“蓝皮书”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通常是一个文件多处引用;短则数行,长则整页乃至以上;《资本论》不少页码中,页底引注的篇幅常常超过正文叙述的篇幅,有的章节的正文叙述主要是借助引用这些资料而构成(例如“工作日”章)。因此,仅从引用数量和频度就不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些蓝皮书文献,《资本论》至少在篇幅容量上会大大缩水,不会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巨著规模。

《资本论》所引的这些官方文献表明,当时英国政府(女王和议会等)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冲突不乏直面关注、深入调查、积极改善的努力。诸如《工厂视察员报告》《童工调查委员会报告》《公共卫生报告》等系列文献说明,英国官方的积极努力已经实施为常规的制度性措施。没有这些措施,就不可能有这些及时反映、定期出版的调查报告;马克思撰写《资本论》所据以分析论证的文献资料难度也会大大增加。

《资本论》引用的官方文献还表明,具体承担实施调查任务的工厂视察员、公共卫生医师等,其中不乏具有责任感、同情心和人道意识的人士。没有他们的敬业、诚实和努力,至少他们调查报告的真实性会大打折扣,从而《资本论》的引用文献、马克思的观察分析也就缺乏真实依据。

《资本论》所引蓝皮书文献是公开出版物,并且是英国官方批准的公开出版物,其中有些直接标明“根据下院的决定刊印”;甚至包括《上院秘密委员会受命研究商业危机报告》这类机密文件(第954页)。这表明,当时英国官方掌握的政治经济状况的资料对公众具有相当公开性和透明度。如果说没有这种公开性和透明度,英国的一般公众就难以知情,而身为英国侨居者的德裔学者马克思就更不可能读到这些出版文献。

余说

马克思《资本论》初版序言中将其祖国德国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条件与英国作过比较,他指出,差别不仅在于德国经济发展落后于英国,更在于德国官方的态度和提供的研究条件与英国难以比肩而语:

德国和西欧大陆其他国家的社会统计,与英国相比是贫乏的。然而它还是把帷幕稍稍揭开,使我们能够看见美杜莎的头。如果我国这帮政府和议会象英国那样,定期指派委员会去调查经济状况,如果这些委员会象英国那样,有全权去揭发真相,如果为此能找到象英国工厂视察员、编写《公共卫生》的医生、调查女工童工受剥削的情况以及居住条件和营养条件等等的英国调查委员那样内行、公正、坚决的人们,那么,我国的情况就会使我们大吃一惊。柏修斯需要用一顶隐身帽来追捕妖怪,我们却用隐身帽紧紧遮住耳朵,以便有可能否认妖怪的存在。(第11页)

这里不仅赞扬了英国工厂视察员及公共卫生医师们的“内行、公正、坚决”,而且也率直表达了对保障前者“有全权去揭发真相”的英国现代制度文明的某种赞赏。我们结合《资本论》大量引用英国政府出版的调查报告文献等可以推断,当马克思说这番话时,对他侨居英国伦敦这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典型地点”,应该是怀抱某种钦敬乃至感激之情。

马克思调查报告第5篇

2004年4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开始启动,其中设有文学课题组。文学课题组的任务之一,就是编写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学理论课程教材,供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使用。有关专家认为,新的教材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容与风貌,必须对新时期以来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以及文学理论发展建设作出较为全面、准确、客观的介绍,以结合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实际,具有时代气息和实用价值。为此,该课题组决定编写3个调查报告,即《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若干情况的调查报告》《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和批评发展概况的调查报告》和《新时期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编写调查报告》。3个调查报告被列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文学组子项目,拨款加以支持。其中前两个调查报告还被中国作协列入2004年度的重要作品扶持项目。经过相关撰稿专家集体两年多的周密调查研究和认真撰写,去年底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若干情况的调查报告》由王先霈主编,该书对新世纪以来在报刊、公开出版的图书和网络文学进行了总结和追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当代文学现状的直观的参照材料。近几十年,世界和中国的文化都在发生此前少见的变化,社会普遍的审美取向、文学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的地位、文学创作主体和文学接受主体的心态、文学的传播方式等,都与往昔有了很大的不同,并引起了理论工作者的关注。本书作者也正是带着这些思考着手进行调查,既着重对近5年文学创作作出概括性扫描,更把重点放在努力凸现理论建设中需要正视的问题,并对各种文学现象作出深入浅出的分析。

《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和批评发展概况的调查报告》由朱立元主编,也是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的中期成果之一。编著者查阅了新时期以来有关中国文艺理论与批评的报刊和著作,在对大量资料梳理筛选的基础上进行提炼,概括出了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中所关注的若干理论问题和争鸣,并据此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尽可能客观的归纳与整理,力图反映出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的整体概貌与历程进程,展现了近20多年来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历史性转型期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和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8月25日,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和春风文艺出版社在京主办了《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若干情况的调查报告》和《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和批评发展概况的调查报告》出版座谈会。陈建功、李准、郑伯农、童庆炳、钱中文、范咏戈、雷达、吴秉杰、蒋巍、孟繁华、贺绍俊、梁鸿鹰、牛玉秋、张陵、王一川、陈福民、李建军、张柠、常晶、熊元义、刘见喜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以及两个调查报告的部分编写者出席会议。大家认为,两部调查报告是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收获,也是当代文学理论和批评界的重要成果,有助于人们对创作和理论批评格局有更清晰的认识。著作体现出开阔的视野和深厚的积累,也体现出鲜明的时代风貌,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批评中国化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

马克思调查报告第6篇

[关键词]理工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4-0014-06

[基金项目]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课题“理工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机制与模式研究”(11JD710007);2010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10JDJNJD077)。

[作者简介]邱杰(1974―),女,山东诸城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1级在读博士,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研究方向: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赵君(1966―),男,河北保定人,博士,桂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张瑞(1981―),男,新疆石河子人,硕士,桂林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副处级组织员,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自十七大报告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的战略任务后,十报告中又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1]如何进一步推进理工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经成为加强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有近百所理工类院校。受学科专业、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教学方式、校园文化氛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理工类高校大学生有着鲜明的专业和思想特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格局多极化、思想多元化趋势明显的今天,高等院校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实效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此,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和掌握理工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状况,并依据理工类高校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对于提升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和运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探索在理工类高校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途径,加强和改进理工类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理工类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践模式,培养理工类高校大学生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调查样本选取及调查数据统计

本课题调查研究的样本对象是北京、华中、华南部分理工类高校的大学生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分别对学生和教师两大群体就理工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本调查选取的样本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华南科技大学、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等20所大学。样本分布在华北、华南等地区,涵盖“985”“211”院校、二类本科院校、独立院校等各类层次的理工类高校。从样本涉及的学校类型、学校层次以及调查人数等方面来看,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覆盖面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次调查主要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的,共发放学生问卷30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56份,有效回收率为952%,发放教师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51份,有效回收率为951%。

通过统计有效回收的学生问卷,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下:男生所占比例为6688%,女生为3312%;中共党员所占比例为3560%,中共团员为5990%,群众为450%(人数分布见图1);学历分布为博士研究生170%,硕士研究生1173%,本科生6900%,本科以下1757%(人数分布见图2);专业分布为理工类7250%,文科类2240%,艺术类375%(人数分布见图3)。

通过统计有效回收的教师问卷,教师的基本情况如下:男性489人,占5142%,女性443人,占4658%;中共党员820人,派人士35人,无党派人士206人(比例分布见图4);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占1556%,硕士研究生占4532%,本科生占3228%,本科以下学历的占463%(人数分布见图5);年龄为20~30岁的占408%,31~40岁的占3733%,41~50岁的占1672%,50岁以上的占336%(人数分布见图6)。

二、调查结果分析

理工类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无法替代的主要的生力军,同时也是实现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群体,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从调查数据来看,理工类高校大部分师生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师的比例为9191%,学生的比例略低于教师,但也达到了821%);教师对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效果评价较高(7991%);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类课程总体感觉比较满意(8571%);认为学生学习效果较好的教师比例为7991%,相信马克思主义是正确有哲理并对个人的思想和实践有指导意义的学生比例为715%。但因为有部分教师和学生受社会思潮、网络信息、学校重视程度以及学习渠道等多种因素影响,理工类高校同时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弱化趋势,下面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一)教师层面

1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认同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教师对理论的认同是正确传播理论的前提条件,但理工类高校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状况却不容乐观。调查结果显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随时间变化正在逐渐失去魅力甚至有点反感、排斥马克思主义的教师多达701%,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所谓或没必要的比例为2151%,觉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不大的比例高达5825%。教师本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信息和知识,但上述数据显示,目前理工类高校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偏差。如何保证这部分教师在授课之余向学生传递正向信息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理工类高校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一定程度的危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通过调查可知,理工类高校中派和无党派教师比例为2659%,有4077%的教师认为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更有643%的教师认为应淡化马克思主义影响,另有2228%的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前景信心不足,甚至认为理工类高校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可有可无(949%)。高校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其马克思主义信仰程度对受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认同状况有着重要影响。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理工类高校一部分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马不言马”的现象严重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吸引力,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和教育就更无从谈起。

3对学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整体评价偏低

调查数据表明,多达7645%的教师认为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应付考试要求获得学分,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多少收获,有1945%的教师认为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职工进行马克思主义教学是迫于课程设置要求;认为教师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不起作用的教师比例为1125%,认为当前学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对学生的作用越来越小的教师比例为4072%,认为马克思主义教育不为学生所接受的教师比例为3001%。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向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理应成为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知识的主阵地。但上述数据不得不引起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的深层次思考。

4对学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措施满意度不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和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课内课外共同作用。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师对于学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建设现状及管理并不满意:有1220%的教师认为学校缺乏师生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念,正确的舆论导向不够,其中1073%的教师认为这是因为学校对学生社团的引导和管理不力,3901%教师认为是因为专业教师教书育人作用发挥不足,未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有2893%的教师认为学校没有形成全程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因此,加快理工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加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教育,强化对学生组织的管理和引导,发挥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全程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推进理工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措施。

(二)学生层面

1共产主义理想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状况不容乐观

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是激发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动力,但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状况令人担忧。调查结果显示:有105%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已随时间变化正逐渐丧失魅力,73%的大学生排斥马克思主义;有176%的受调查者基本不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仅有145%的大学生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仅有404%的学生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其他596%的学生选择的信仰是宗教(177%)、算命和看相(94%)或者干脆什么都不信(325%)。上述数据表明仍有少数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受外来价值观、人生观和宗教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这种状况引起了高度重视,从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近年来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日益增多。

2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的重要指导意义认识不足

对理论的认同偏差导致了对理论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认识不足,具体表现在:3715%的受调查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受到了功利主义等思潮的冲击,1424%的受调查学生认为应该淡化马克思主义影响,1053%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多大的意义,213%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崇高的共产主义革命理想。这组数据表明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伴随着网络技术和先进科学技术一同涌入的各种西方思潮和价值观正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础,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迎难而上,扎实推进新“三进”工作,并力求取得实效。

3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相关评价不高

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学是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引导的主渠道,承担着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敏感性较高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各高校能够充分认识到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所承担的责任,并做出了一些努力,但实际调查得出的数据却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整体评价不高。有1108%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满意,认为需要更换教材(2626%)或对教材持不需要(1626%)和无所谓(1149%)的态度;有3454%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内容陈旧重复;1729%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更有2992%的学生是为了学分而被动接受教育,有28%的学生承认修学分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动力,有1451%的学生为了考试不得不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不足,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没有及时更新,学生的到课率、听课抬头率不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急需解决的问题。

4新媒体对学生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不可忽视

目前以Web20、P2P、SNS、微博客等网络新技术应用为基础的新媒体资源丰富、信息传播迅捷,日益成为广大高校师生学习和交流的新平台;[2]新媒体技术以其快捷、隐匿、即时等特点深受青年学生的喜爱,通过网络媒介了解社会,掌握信息,沟通学习已经日益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大学生通过网络学习、交流、消磨时间、购物和玩游戏。对于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网页,有2876%的学生知道有但没浏览过,有4533%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学校有此类网页。当被问及不愿浏览网页的原因时,有5049%的学生认为网页的语言内容过于枯燥,4282%的学生认为网页没有吸引力,有3532%的学生认为网页的学术化色彩太浓。据此,应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网页建设,贴近学生、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精神需求、思想困惑以及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网页形式和内容,通过增强网页的吸引力来提高点击率。

三、推进理工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对策

(一)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全面发挥课堂教学在理论传播中的主渠道作用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3]在调查中,师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都予以了积极的肯定: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认为按接受效果进行排序,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主要渠道分别是理论课堂(7098%)、新闻媒体(5142%)和团学组织(4932%),学生对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渠道排序是理论课堂学习(7304%)和团学组织的活动(3834%)。因此推进理工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进一步深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青年大学生当中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一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二是坚持教学语言通俗化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得生动、形象、透彻;三是讲究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通过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使青年大学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二)加快活动平台搭建,充分体现团学社团对理论普及的促进作用

十七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4]这是对新时期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的新要求。理工类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校园文化活动平台是重要的载体,要充分重视党的基本知识普及教育、重视学生理论社团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建设,全面发挥学生组织和学生活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不断完善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全程化教育培训体系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努力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认真组织开展相关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依托党校、团校和学生社团等各类载体,通过加强理论性社团建设,鼓励青年大学生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青年认同、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加速信息网络构建,突出红色网站对理论教育的助推作用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介,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等方面产生着深刻而重要的影响。红色网站是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理工类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好在网络信息传播方面的专业优势,认真抓好红色网站建设。要积极主动利用好新媒体资源,在建设好红色校园网站的同时,主动开设公共微博账号、微信订阅号等形式,使网上马克思主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成为加强对青年大学生教育的常态。在利用新媒体技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同时,要加强对青年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鼓励大学生文明上网,主动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通过新媒体资源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播。同时要牢牢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规律,从青年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使新媒体资源主动成为广大青年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四)加大指导力度,提高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对理论学习的补充作用

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示范区和辐射源。“和谐校园文化,就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校园文化系统中各个部分和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和谐共生的状态,是以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为宗旨,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先进、创新、宽容、和谐的精神文化为核心,是与独特、典雅、人文的物质文化,民主、平等、高效的制度文化和理性、诚信的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5]理工类高校要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创建,把原本让青年大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工类高校要积极利用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在大学生中营造崇尚理论、学习理论、钻研理论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培养青年大学生学习理论研究理论的兴趣。同时主动将青年学生形势政策报告会为代表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成为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品牌活动,使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又发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赵君,张瑞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J]高校理论战线,2012(6)

[3]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72/201001/xxgk_80415html,2005-02-07

[4]《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马克思调查报告第7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社会实践能力;作用;措施与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作用

高职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说是高职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指保证高职大学生顺利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质量,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第二,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是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高职大学生认识我国国情,增长才干,服务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第三,培养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检验高职大学生所学专业理论正确与否和促进知识转化为素质的重要环节。高职大学生在校学习主要是理论学习,但高职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是否正确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同时,将高职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关键是看其能否将所学知识用来解决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如果学生们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来解决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说明知识已被自己掌握,已经内化为自身素质。因此,培养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既是检验高职大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也是促进知识转化为素质的重要环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共同努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积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很多高职院校思政课部、学工处和各个院系总支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和打工实践。有的学校把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作为学生必须完成的寒暑假社会实践作业,有的学校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进行评比,对于优秀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给予奖励。第二,把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计划之中,为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制度保证。有的学校把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计划与大纲之中,规定了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定的课时量,确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且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严格的考核,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内容。第三,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政课部、校学工处等部门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打工等社会实践。在学校思政课部、学工处等部门的鼓励下,很多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外出打工,一方面可以取得一定收入,减少家庭负担;另一方面通过打工了解社会,进行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还有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在不影响上课的前提下做社会兼职,这也是进行社会实践,提高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在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对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有关部门不够重视。首先,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其次,对学生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没有作出明确的要求和指导。例如应怎样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怎样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等事先都没有对学生进行培训。同时,有关部门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考评也不够重视,从而挫伤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第二,有的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不重视。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有的学生就是临时在网上下载一份资料,作为自己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交给老师。第三,部分教师对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虽然有的学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落实不够。有的老师只重视课堂的理论教学,而忽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计划规定的社会实践教学没有得到落实,只是流于形式。有的教师虽然在教学中进行了社会实践教学,但是学校对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没有作出统一规定,学生也没有真正的进行社会实践,而是凭空杜撰了一份社会实践报告,有的甚至直接在网上下载社会实践报告交给老师应付“差事”。我认为,上述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一是在思想上对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有的学校有关部门对社会实践教学监督检查不够,虽然学校将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纳入了教学计划,规定了相应的课时量,但是由于没有进行监督和检查,因而使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计划流于形式。三是经费不足,制约了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计划的落实。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有的时候必须走出校门,深入到农村和企业进行社会实践,这必然需要一定的经费。四是担心高职大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出现意外安全事故。五是少数教师的责任心不够强,对学校教学计划规定的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学任务落实不到位。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措施和路径

第一,把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计划中,分配一定的课时量,规定社会实践的内容,要求和考核标准,并且作为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学校有部门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教学环节的监督和检查。第三,转变思想观念。首先要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要转变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害怕增加学校资金投入的思想。有人认为,要培养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必须要花费较多的资金。不可否认,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需要一定的投入,但是高职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期间进行社会实践并不需要多少投入。寒暑假是高职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最佳时期,同学们可以回到家乡帮助父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一方面可以成为父母的重要助手,减轻父母的劳动负担,另一方面,也可培养自已的实践能力。同时,高职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在外打工,既可以增加一部分收入,又了解了社会的情况,培养并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第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社会的实际,既要讲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又要让学生了解社会实际,注重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高职大学生的要求。第五,制定高职大学生寒暑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的方案,规定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的内容、要求和方法,加强马克思理论课教师对高职大学生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的的指导,通过高职大学生寒暑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第六,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需要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社会实践教学法,要建立固定的实践基地,建立马克思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效接轨的机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