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德育工作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2-28 15:55:29
德育工作论文

德育工作论文第1篇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其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可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学好《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其次应调动教书育人者的积极性。一是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

为调动他们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以及高于国家标准的班主任津贴,对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如评职指标受限时,确有够条件的班主任,实行校内低评高聘的政策,并与工资挂勾,大大调动了班主任的积极性,使我校班主任队伍稳定。二是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科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各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能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学校制定了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对他们的工作在评选巴蜀好教师工作中有所体现,同时也把他们此项工作的好坏纳入每期末的工作质量评价中。第三,调动服务者育人的积极性。学校的后勤人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营造校园育人环境方面,需要他们有构思、有设计、有计划地实施。学校制定了有关服务育人的职责和制度,期末评价将成绩显著的同志评为巴蜀好职工,进行奖励。 学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视了对各类人员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各方人士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合力,充分发挥了学校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三、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按李岚清同志提出的"六个学会"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即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和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

同时还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确立人在经济社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要求给人的个性和人格以充分的尊重,使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德育工作者的着眼点,应放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身上,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实现人格个性的社会化。为此,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着眼点的现代德育观。

要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提高学校干部和教师的素质。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德育工作者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传播者和建设者,要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因为,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德育科研是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也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应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以下六个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即:爱国主义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我校多年来重视德育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参与了市、部级科研实验,如"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评价"、"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及"以红岩精神为主导的小学生责任感启蒙教育"等。通过科研实验培养、锻炼、提高了干部、教师队伍素质,大家思想解放,努力实践,勇于探索,获得了丰硕成果。 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等,有统一用磁砖烧制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标志,让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演,丰富多彩的巴蜀艺术团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并形成了学校"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的大型活动传统。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五、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强调整体效益。

当今社会,只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培养下一代新人的任务,要用大教育观思想来指导小学德育研究。要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要着眼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中,加强德育;着眼德育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转化,这才有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目标。

系统论的核心是"整体性原则"。小学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校中诸教育因素要互相配合,发挥自身的个性优势,形成整体功能,树立整体观念。从各育之间的关系看,德育与其它几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全面教育的整体。从学生本身来看,他们的各种个性、品质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从学校实施德育的途径来看,诸途径各自发挥独有的教育功能,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形成有机的整体。从大教育观的高度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是一个整体,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一致性教育。

德育工作论文第2篇

(一)校企合作德育内涵道德是指以善恶为圭臬,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和调整人们行为意识的规范、活动及关系的总和[2]。它既是“他律”,更是“自律”。良好的德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甚至可以为社会和企业带来“正能量”。一般认为,“校企合作德育”是指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以改革创新教育模式为契机,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中的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化等各种活动。

(二)校企合作德育实施的意义通过校企合作,从学生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实际出发开展德育,引导学生将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德育回归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有助于德育顺应社会的发展从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角度看,用人单位挑选的人才不仅仅需要专业知识过硬,同时还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团队协作意识和良好的沟通、协调、人际交往能力,而传统的理论传授的德育是难以适应这一社会发展要求的。实施校企合作德育,可以很好地把学生的学习、就业、生活结合起来,从而能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真正实现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输送实践能力强、道德素质高的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目标。

2.有助于德育工作取得成效校企合作为德育工作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平台与载体。校企双方可以结合实际,创新德育计划、德育内容,选配德育导师,实施有效的德育评价。学生除了接受传统的道德教育外,还可以获得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加强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公民意识、法纪意识。此外,学生日常产生的心理问题以及在职业岗位实践中产生的职业素养问题等,也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关注。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可以嫁接企业的德育资源,移植企业德育方法,激发学生德育热情,从而使德育工作更有成效。

3.有助于创新德育方法实施校企合作德育,企业可以选派企业中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对学生加以指导。企业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以他们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可让学生真切感悟道德的存在、精神的力量。而且,校企合作德育有利于把学生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加以解决。如,企业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作为导师,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主动性,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这能从根本上改变“填鸭式”教育方法,创新德育方式,使德育更具实际效果。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德育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德育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距离较大,教师习惯了在课堂进行理论传授,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此德育效果并不理想。一些教师对学生认知特点、德育方法、德育载体、培养目标研究不够,缺乏适用对路的硬招实招;有时为了迎合学生兴趣,通过播放视频、讲故事、讲笑话等形式组织德育活动,不能掌握学生真正情感需求。如此,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尽管教师们也认识到德育结合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但由于对学生安全、经费等方面较多顾虑,所以往往造成结合于社会实践的德育工作难有起色的局面。而且,由于学校、企业、政府等对校企合作的德育工作认识不统一,校企合作德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当前校企合作的德育工作无论是在组织领导、合作途径上,还是在德育范围、支持力度上,都存在“先天不足”。目前的校企合作德育缺乏有效规划,缺乏制度、机制和政策上的保证。总的来讲,校企合作德育的稳定性、长效性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

三、实施校企合作德育的策略

(一)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德育的重要性作为学校这一方,它时刻担负着学生德育工作的重大使命,这是毫无疑义的。而从企业对学生德育工作的担当上看,由于企业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企业这一方会相对忽略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责任。为此,学校和企业应共同增强社会责任感,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德育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相互间的协调、配合,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共同为校企合作德育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加强校企合作德育的组织领导校企合作德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为此,应建立以政府主导的各级校企合作德育工作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德育工作指导委员会要确实承担起相关任务,如积极统筹当地职业教育和企业文化两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资源调控优势、公共管理优势等种种优势,统筹规划当地校企间的德育合作,确定育人方向、目标等,以便指导和协调校企合作德育的有序开展。学校和企业要协同建立、健全校企党政领导亲自负责、齐抓共管、多管齐下的德育领导管理体制,要充分发挥校企党政领导的决策和统筹作用。在学校和企业建立的德育工作指导委员会下,应成立相关的实施机构,该实施机构应该由校企主要领导亲自负责,企业人事或监察部门的领导、学校部门(如教务处、团委、学生处、院系)的领导及骨干教师等组成成员,以强大的人力条件推动校企合作德育。

(三)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德育,还离不开一支精干的师资队伍。在校企合作德育工作中,要打破过去的德育教师只由学校教师担任的单一形态。校企合作德育的师资队伍中既要有学校的专业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辅导员、行政工作人员,又要有企业里的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另外,要推动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以提高其实践技能水平;思想政治课、公共课的教师要到企业观摩学习,或参加与其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总之,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更多地接触生产实践、劳动实践,完善知识与能力结构。在教学中,学校教师要力争把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引入课堂,优化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有目标地指导学生训练,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够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提升职业道德水平。

(四)校企共同进行课程开发企业文化进校,无形中为学校教育增添了座巨大的资源库,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更有策略地将育人资源以一定的手段传输给学生。这也就需要校企共同进行课程开发。企业文化,如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品牌意识、市场意识、诚信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等,要成为德育内容。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全方位感受企业的作风、制度,为他们毕业后适应工作岗位、尽早转换角色奠定基础。校企双方应该利用各自的优势,共同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作出自己的贡献。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课程时,要最大程度地把企业规范和标准管理纳入学校实训。学校实训室(基地)的物质层面和文化层面应与企业的标准设置相衔接。在实训中要营造企业职场氛围,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的特殊和企业管理制度的约束,如:强调员工职业道德规范,让各种细则入目入心入脑;要求学生统一着工作装,佩戴工卡上岗等。

(五)校企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校、企业要把文化育人置于突出地位,联合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比如:学校可以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让企业一线的模范、优秀员工为学生开讲座;企业和学校可以合作举办联谊活动、论坛、文化节、职业生涯设计大赛等。文化是无时不在的隐性资源,通过课外文化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和接受企业文化、职业文化。

德育工作论文第3篇

在多元文化社会里,多元文化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一方面,多元文化社会拓展了学校德育的发展空间,因为多元文化社会环境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对社会的理解能力大大增强,对社会各种思想道德现象的敏感程度提高了,接触的广度、深度也大大拓宽了,这就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文化选择机会和价值取向,赋予了他们更多的自由和更丰富的精神世界。多元文化社会便于学校德育培养具有鲜明个性、鲜活特点的学生群体,使学生的创新精神、民主法纪意识、诚信意识等得到提升;便于学校德育传承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创造新文化,从而促进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与繁荣。

但另一方面,多元文化社会给学校德育带来了许多的困难与考验,那就是:面对多元文化,学校德育到底以何种文化作为教育价值的标准?即如何在教育上取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这在理论上简单地谈论是容易的,然而在实践上,大学生、学校教育工作者如何作出判断和选择则是极其困难的。

面对多元文化,学生的价值选择更加困难,因为多元文化给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树立了多种多样的文化价值标准,而每一种文化价值都有其特有的文明、历史积淀和许多内在的合理性和光彩照人的文化魅力,当然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而当今社会因没有一个明显的文化权威和价值评判标准,于是当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各种道德言论、行为向学生走近时,青少年学生怀着对未来美好世界的憧憬和单纯的动机,要么采取全盘接受的态度,对各种道德言论、行为来者不拒;要么全盘否定、无所适从,因为青少年学生既缺乏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能力,又缺乏对多元文化价值观的辨别能力。

对于学校德育而言,多元文化加大了学校德育把握的难度,因为多元文化必然导致多元价值观,人们在多元价值观面前难以选择统一的文化价值标准,从而引起价值观、文化信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错位和迷失,给个体的心理及社会带来冲击,引起震荡,道德相对主义“泛滥”[1]。当今校园里大部分学生思想活跃,一部分学生价值观念混乱,思想道德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德育工作者经常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捉摸不透,工作中经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难于达到德育要求。所以多元文化使学校德育工作经常处于一种断裂、松散或多元的状态,难于集中统一实施。

二、多元文化冲突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不良影响

虽然多元文化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更丰富的精神世界,有利于学校德育培养具有鲜明个性、鲜活特点的学生群体,但不可否认的是,多元文化冲突导致的价值观念混乱状况实在令人担忧。整个社会、学校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冲突:其中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冲突严重影响了当今学校的德育工作。多元文化冲突致使整个社会和学校德育都徘徊在价值取向的十字路口,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空前困难。

1.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直接影响了学校德育的内容

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指的是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以欧美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这两种文化长期以来遵循着各自的发展道路和文化传统。儒家文化主要强调这样的价值观:注重权威和等级制度,强调个人权利和利益居次要地位,国家利益高于社会利益和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等。西方文化则强调这样的价值观:崇尚自由、平等、民主、个人主义,反对权威,赞成制衡,鼓励竞争,崇尚人权等[2]。文化是德育的基础,它不仅影响德育的核心、道德观念,也决定着德育的过程、形式;它既是德育的客观背景,又是德育的载体。在当今中国,学校德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途径。它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三个方面,受社会经济政治和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所制约,同智育、体育、美育等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当今学校德育内容就是让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勤劳、勇敢、诚信、宽容等优良品德,既要对学生进行反映时代精神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内容的教育,也要对学生进行西方文化中竞争、效率、民主、平等、法纪等内容的教育。

当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互相渗透、交融,影响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过程中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价值选择等,而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更容易使富有朝气而又缺少阅历的青少年学生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信仰动摇,这样必然影响着当今学校的德育内容。如何取舍中西文化中的精髓、糟粕是当今学校德育面临的巨大困难之一。因为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规范、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大部分是在家庭和社会中形成的,所以当今社会学生的价值评判不可能仅由权威人士(专家、学者、教师等)或权威机构(学校等)施以简单的“正误裁判”就可决定取舍而达成所谓的“共识”,而应该由学生在综合考虑各种外部压力与自身情况下作出适时的“取舍选择”和“价值选择”。

2.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冲突导致学校德育收效甚微

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冲突指的是学校德育的传统主流文化内容、工作方法和评价等与当今社会非主流文化内容、评价等之间的冲突。学校德育传统的做法是在单一、封闭的环境下,教师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等讲解“正统而单一”的德育内容,通常采用典型示范、情感陶冶、社会实践、调查访问等方法来开展德育活动,德育活动结束后采用奖惩激励、评比选优等方法巩固德育效果。然而当今学生在接受学校德育主流文化教育时也接受了各种非主流文化,如宿舍文化、课桌文化、服饰文化、网络文化、短信文化、卡通文化等风靡校园。非主流文化的传播和盛行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校园注入活力和激情,但消极作用更为明显。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某些欺骗性,使学生经常出现有悖常识、常规和道德规范的行为,而且网络文化、影视文化中充斥的色情、消极颓废思想情绪,导致学生出现浮躁化、庸俗化的言行等,这些非主流文化极大地冲击和左右着学生主体的思想、价值观、行为方式[3]。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冲突使学校德育经常陷入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学校课程与社会影响的巨大反差、矛盾中,学校教师经常感叹学校德育收效甚微就不足为怪了。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思路

当今学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考虑多元文化社会这一因素,必须改变观念,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宽容态度应对当今学校多元思想、多元文化的碰撞。学校德育工作的改进应从德育内容的取舍、德育方法的改进等方面着手。

1.德育内容的取舍[CDF2]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德育是为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发展、要求服务的,因此学校德育内容改进应当是把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发展、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即学校德育既要注意向学生灌输有关社会发展、国家利益、政治目标、民族价值观的内容,也要注意向学生传授有关人类优秀文化、文明成果等内容,还要进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的教育,促进学生个体心理健康,完善其人格。

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多元文化社会发展使人类道德文明的相互融合程度加深,信息化浪潮使人类道德文明融合速度加快,人类社会道德文明的异质性淡化、单一性减弱,整合性则在加强。所以学校德育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把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融合在现代学校德育内容里,使学校德育内容更具时代性内涵。在多元文化社会里,学校德育对人类道德文明不能进行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应运用“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既吸收西方文化的积极合理内容,尊重不同文化的独立性,又反对西方的“文化霸权”。因此学校德育既要吸取西方文化中竞争、效率、民主、平等、开放等适合当今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发展所需的内容和精神,也要吸取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勤劳、勇敢、诚信、宽容等符合社会要求和学生发展所需的内容和精神,更要大力弘扬赋予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而必须舍弃的是西方文化中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倾向和传统文化中等级、权威、因循守旧等不利于学生成长和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观念、内容。而且,当今的学校德育还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学校德育要把对学生的道德规范教育和道德人格塑造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承受能力教育。

2.德育方法的改进[CDF2]宽容、对话、参与

很多学者认为,在多元文化社会里人们需要具有宽容的精神,对话的精神,相互理解的精神,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和互惠共享的精神[4]。传统的德育方法“我讲你听”、“简单的奖勤罚懒”、“单一典型示范”等已不适应当今的学校德育。当今学校德育方法的改进依然要用“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把我国“寓教于乐”、“教”与“导”的德育模式与欧美国家的“公开的演讲”、“平等的辩论”德育模式结合起来。可以看到现实中学校德育广泛采用的西方文化中张扬学生个性的演讲赛、辩论赛等“对话”德育形式已收到了很好的德育效果。所以面对多元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学校德育不可能再用封闭的方式,排除多元文化的影响,用对立的方式阻止多元文化的进入。一个国家只有用包容的态度吸收不同文化的更多营养,才能不断提升本土文化的成长力,增强民族的文化国力[5],依附于文化载体的德育同样如此。时展呼吁多元文化社会中学校德育摒弃“训导观”,运用“指导观”,指导学生在对各种文化、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社会价值进行比较、分析与鉴别的基础上,结合个人道德认知状况,自主、合理地选择个人所应确立的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观念。“德”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育”出来的,所以在多元文化社会里,学校德育应当更多地应用“情景创造”、“协商对话”等多种参与形式,让学生在处理现实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冲突的过程中增加对规则、道德的认知和理解,促进个体道德的发展,而不是盲目地接受和无条件地服从。实践证明“参与”的形式经常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学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德育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2005(11):43-46.

[2]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刘绯,张立平,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250.

[3]彭进清.高校大学生道德现状与特点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13(1):98-100.

[4]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4.

[5]周肖兴.文化的多元性与德育创新[J].新东方,2006(8):48-50.

德育工作论文第4篇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凡类型的高等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共性,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决定了高职院校和一般普通高校教育的差异性。高等职业教育及其德育都应紧紧抓住职业性这一鲜明特色,这是我们探索高职德育创新的必要前提。

一、高职院校德育创新的背景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各种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剧烈的碰撞,深刻影响着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使得高职院校德育创新成为一种客观必然。促使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重视以人为本、必须突出德育工作的主体性,讲求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高职院校德育创新的内涵

高职德育创新就是德育观念创新、德育内容创新以及德育教育手段、方法、途径的创新,就是对传统德育教育模式的改革。在德育理论方面遵循德育自身的逻辑规律有所创新,在内容上对高职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德育方法手段和途径上使德育工作由受教育者被动接受向自主性吸收、主动性参和转化,形成内外力的整合性进步,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内涵,具有进取、奉献、敬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深化传统德育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加强教育探究和创新,把握新形势,树立新观念,找准新突破,探索有高职特色的德育新路子,大力推进高职德育创新。

三、高职院校德育创新的途径

高职德育工作者观念创新,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切实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念,树立新的德育观和人才观,改变传统封闭式的教育培养方法,加强情感教育模式,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使学生得到全方面发展。在开展高职德育工作的同时兼顾高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弘扬人的主体性,培育高职生的独立自主精神和独创精神。要树立“以德立技,以技促德,德技并重”的科学教育观。目前,高职德育环境的改善首先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来自于自身,应该通过优化自身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实现[1]。要建立一个不同于一般普通高校的有高职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进一步强化“全员育人”观念,把专业教学和教书育人有机地统一起来,重点加强隐形化教育模式和氛围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资源,弘扬主旋律,在内容、形式上更具广泛性。通过红色之旅、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升华人格、完善自己,加强养成教育,努力培育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营造德育氛围,使高职生们不仅把握了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而且全面提高了自身涵养和人文素质。

高职德育内容的创新分为两部分摘要:“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一方面要为他们开设人文课程,培养学生的喜好、喜好;另一方面德育工作者要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德育工作必须走人文教育之路,即教育学生理解人的使命和归宿,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道德的提升,使学生正确地熟悉和处理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以及自我和他人的关系,培养学生真善美的理念,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并在投身科技活动中,形成一种能用健全而深邃的理性之光去烛照人的终极价值的人生态度。

创新教育,就是在高职德育中对高职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创新精神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以及创新的能力。以学生职业发展为中心确立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在敬业精神教育,勤业精神教育,精业精神教育和创业精神教育这四个方面。[2]要教育学生珍惜和忠实于自己的职业,把职业的发展前景和自己的理想前途结合起来,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在为社会贡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教育学生深刻理解服务的本质和现实需要,培养他们立足岗位、真诚服务、勤于工作、勤于学习、勤于敬业的良好品质。要使学生认清时展需求和职业发展要求,树立向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的思想,树立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激励他们精通专业,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勤于探究,勤于创造,勇于创新。最后要针对学生意志力、忍耐性、吃苦耐劳等方面的缺陷,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挫折教育、社会责任和职业理想教育,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艰苦创业的精神。

高职德育途径创新,即在优化德育自身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网络德育。[3]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组建网上德育队伍,借助于互联网的快速、便捷、信息量大等优势,借助于社会各种德育资源,营造德育氛围,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信息的多样化,为高职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高职德育方法创新,就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变德育教育中的注入式为启发式、参和式、讨论式,贯彻疏导方针,培养学生主动思索新问题的自觉性,尊重学生个性和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还要不断的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德育载体,具有较强的导向性,能引导学生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学院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育学院精神,陶冶学生情操,还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提高德育的效果。

最后,整合高职德育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大德育体系,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延伸的立体化德育教育模式,使高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有自己特色及优势的学生,使学生自觉以社会导向、职业导向来修正自己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摘要:

[1]叶雪梅.有高职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02,(3).

德育工作论文第5篇

1.高职德育环境的复杂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而这一转型期又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浪潮同步进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发展,在发展生产力、解放思想、唤醒人们主体意识的同时,其自身固有的功利性、进程中的矛盾性、经济利益形式的多样性,不可避免地引发人们思想领域的深刻变化,突出表现为人们思想意识的多元化、思想观念的混乱和道德的沦丧。作为社会成员的高职学生,社会转型和东西文化的碰撞在带给他们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思想道德意识的困惑与迷茫,表现为个人利益膨胀和集体主义观念淡漠、理想追求的淡化和对金钱物质的崇拜、个性化的突出和责任感的下降等不良倾向。

2.高校德育对象的特殊性

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普高中等以下的生源,二是五年一贯制中下游水平的低年龄生源,三是职高、技术学校、中职的对口生源。生源层次多、来源广、思想活跃,但文化道德素质偏低,自我约束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良行为习惯多,人生追求目标模糊多变,专业思想不稳定,兴趣广泛而不专。

同时,高职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多数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对现实的选择感到无奈,对自己未来缺乏信心。一方面,他们希望得到社会的肯定;另一方面,他们又对高职从内心产生蔑视,对学校的条件和管理吹毛求疵,遇到问题不冷静,甚至采取过激行为来发泄不滿;再一方面,他们自我实现的愿望强烈,但缺乏应有的抗挫折心理准备。

当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冲突时,就感到失落和不滿,存在强大的逆反情绪。表现为认识到知识、素质、能力的重要性,而又缺乏奋斗的动力;认识到自身成才的重要性,但又对学校的教育管理不积极接受;认识到社会进步的主流,但又经不起社会消极现象的诱惑。思想认识与实际行动产生两面性,进取愿望与消极心理产生冲突性,从而导致道德知行分离,心理压力与心理矛盾增大,心理困惑与心理空虚增多。

3.高职德育工作的虚空性

德育内容虚泛,脱离实际。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客观条件的制约,许多高职学院的德育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德育教材老化,在内容上存在“远”、“大”、“虚”、“空”的现象。道德规范概念多、口号多,联系社会和学生实际的少。

德育形式呆板,效果较差。一是灌输、说教多,启发、引导学生自我养成少。表现为政治教师上课时,一味教导学生只能怎样做,而没有讲清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能实现他律到自律的转化。二是德育工作流于形式,措施不到位。学雷锋就上街打扫卫生完事,做好事就看望“五保户”交差,搞讨论就出黑板报装样。德育工作就象“一壶永远烧不开的水”,只看到灶火内火旺,就是看不见水开,效果不明显,达不到预期目的。

二、高职德育可走的艰辛道路

1.创新德育理念,抓实高职德育工作

国家教育部(2006)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作为公办的社会主义高职院校,必须不折不扣地坚决贯彻落实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创新德育理念,树立“德育首位”观念,努力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

2.创新德育机制,促进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m

高职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党委是学院德育工作的领导核心,应建立和完善院长及行政系统为主的德育管理体制。院、系均要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分别负责全院和全系的德育工作。学院要通过三个系统实施德育工作:一是党组织系统,二是行政教学系统,三是群众团体系统。各系统的有关部门要相互协调,密切合作,关心德育工作者的选拔和培养,抓好德育的队伍建设,支持德育工作者和思政课教师进行科研和调查研究,以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3.创新德育内容,提高学生素质

高职德育内容创新,关键是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以及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创新精神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不满足于现状,敢于对现成答案提出疑问,勇于向权威挑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创新能力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进行创新的本领。

创新素质教育就是要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科学素质和健全人格的教育。道德素质包括正确做人、团结合作、艰苦奋斗、职业伦理和环境道德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底层工作意识和协调意识。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在培养高职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向学生进行历史、文学、地理、时事政治、宗教等知识的传播;通过鉴赏音乐、美术、影视、戏剧、摄影等优秀作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操,使其具有高雅的气质。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有较强的自信心,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科学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好奇和冒险精神,能根据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原理来解决问题。人格教育包括上进心、责任心和诚实守信的教育。

4.创新德育方法,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改德育中的注入式为启发式、讨论式教育,培养学习的主动性;树立良好班风和学风。发扬教学民主、平等待人的作风,支持学生畅所欲言,促使学生发挥各自优势;提倡竞争,鼓励冒尖,树立有说服力的学生典型;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学生思想素质提高中的不平衡性和反复性,要全面分析和正确对待有个性、有创造能力的学生,看到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健康地成长。

德育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模式,采取专题讲授、研讨、原著导读、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运用理论观察、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5.创新德育途径,提高德育的吸引力

传统的德育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德育工作者耐心细致的谈话以及大量的第二课堂活动来进行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网上冲浪已成为大多数高职学生最喜欢做的事。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创新德育途径,建立德育网站,将德育内容设计成吸引人、教育人、易为学生接受的信息,让高校德育工作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强化网络德育教育和对网络行为的管理,净化网络德育环境,努力提高德育的吸引力。利用网络技术将德育的内容渗透在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信息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摘要】高职德育面临德育环境复杂性、德育对象特殊性、德育工作虚空性的现实。高职德育的出路在于创新德育理念、机制、内容、方法和途径,提高德育的吸引力,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德育工作论文第6篇

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建立和谐的德育机制;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提高高校德育的和谐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心性和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均是高校德育工作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等院校德育工作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既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思路,同时也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和谐德育”的内在支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群体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十分重要的力量。为此,本文试图就和谐社会理念对高校德育的重要性和高校德育工作的应对进行探讨。

一、和谐社会的理念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新课题。对于发展了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正如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十七大报告中,将“促进社会和谐”写入大会的主题;同时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公民与政府、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涵盖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只有真正走向社会和谐,社会才能够进一步发展。自古以来,我们一直渴望这个梦想的实现——政通人和、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尚同一义、博爱互助等,这既是我国古人追求的大同世界,也是西方人向往的理想国;而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则更是人类迄今最理想的和谐社会。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完全消灭,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带来的不平等与社会冲突不复存在,人性得以完全解放,人们的自由个性获得充分释放。可见,使社会更加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理想目标。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应当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提供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使得处于不同利益群体中的个人有机会申诉其愿望和要求;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体之间和睦相处,使社会趋于和谐,使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使社会公正处处开满自由之花。构建和谐社会,尤其要倡导宽容、谦让、奉献的社会公共道德,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会氛围以及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社会生活的和谐,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这样的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确立,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也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思路。每个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谐精神,为高校的和谐发展添砖加瓦,实现高校德育教学的更加辉煌。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灵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实现的带有全局性的战略问题。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加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所指出的那样: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梁启超说,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之于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青年中重要群体的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既是影响社会发展的一支潜在力量,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一支重要的力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二、和谐社会理念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回应

当代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人们不仅注重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更注重他们的道德水准,他们在工作中的道德修养反映出他们在高校所接受的道德教育水平。所以,高校德育工作不仅要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更应该看到高校德育也为社会倡导高尚的道德精神和树立具有影响力的道德形象,使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成为社会公德的中流砥柱。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推广和实践和谐观念,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塑造大学生的高尚道德人格。

(一)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提高高校德育的和谐度

德育工作者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力加强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和关系。只有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而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必须首先保证自身的和谐,因为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同时又是自然与社会和谐的产物。所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德育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以个体的综合素质提高为基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首先必须使其各项素质和谐发展,从而促进学生们智力、体力、思想道德等方面获得极大的提高。由此可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其各项素质均衡发展,而不能弱化甚至忽略其中任何一项素质的培养;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完善个性,而不是压抑甚至扼杀个性,限制人才的发展;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唯师是从的旧观念,建立起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最终提升学生自身的和谐度,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同时在这种平等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学生自身和谐度、教师的和谐度以及师生和谐度均不同程度地提升,促成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并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心性和谐

当代大学生要成为和谐发展之人,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和善于处理日常生活及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当今社会,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困境、家庭环境和社会语境的影响、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生活节奏的加快、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利益格局的调整、贫富差距的拉大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至25.4%,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容乐观。在这些大学生身上,高知识的光环与不健康的心理并存,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必要,这就需要我们工作者掌握大学生心理特点,遵循教育规律,研究制定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工作评价与督导指标体系和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评定量表,举办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骨干教师培训班,开展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监测试点工作。高校自身也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咨询队伍,选择有效的教育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提高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同时提高心理素质;并开设心理健康系列选修课程,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同时搞好心理咨询与服务工作,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导学生强化心理素质。孔子在《论语》中谈到教育思想的因材施教,现在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性格也迥异,这需要我们的因材施教的思路去关注。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智力因素的差异表现为学生个体的智力特点以及智力发展水平的不同;非智力因索的差异表现在情商方面的差异和兴趣、理想、动机、意志、气质、性格方面的差异。此外,大学生个体在思想政治水平、生活方式、民族习惯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德育工作必须正视差异的存在,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健康人格。

(三)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建立和谐的德育机制

高校必须对“两课”教学、学生工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进行积极的探索,通过加大投入,优选载体,协调运作。构建起适应时代要求的德育教育体系。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包括德育教育内容体系和保证体系两个方面。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体系,应该以“两课”教学为主渠道,以学生工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为重要补充。所以,在德育内容体系建设方面,必须加强“两课”教学,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主渠道”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强化学生工作,把日常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补充,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教育主要载体的功能;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延伸,使德育认知和德育实践很好地统一起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持续性。领导重视、环境优良、队伍精干是德育教学全面展开、德育教育全面实施的重要条件,只有建立德育教育保证体系,才能真正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使德育教育收到实效。这需要高校完善有效的领导体制,确保“两课”教学的有力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构建和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确保德育教育形成合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过硬的德育工作队伍,确保德育教育的良好效果。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效果差强人意,德育工作机制存在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从长期的德育教育实践来看,和谐的德育机制应该是一个相互衔接、补充、协同、配套的德育机制,应该是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服务、关心、教育、引导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并坚持个性化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德育机制。和谐的德育机制可以表述为:组织——主题——载体——评价。就组织而言,成立一个能够使德育教育的各种载体相互衔接、补充、协同、配套的指导性组织机构,起到协同、指导、检查的作用。主题应包括永恒主题和阶段主题两类,学风、诚信、健康人格、“三主义”教育应该是我国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题,阶段主题应根据工作需要和形势要求进行制定。德育载体包括“两课”教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辅导员、党团组织、班级文化、校园文化、校园环境等众多形式,各种载体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但均是品德教育和养成的工具和手段,共同承担着培养学生德育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任务。任何工作机制都离不开评价,评价是德育机制的很重要的一个程序。在启动评价机制时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中注重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为主,同时对于评价结论仅作为参考性依据。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

和谐的德育过程也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除大师、大楼外,主要就是其文化环境,真正的大学应该是探索真理和自由成长的最佳处所,在这里充满着对人的价值与意义的理解与尊重,能够使置身其间的每个人感受到充满内心的庄严和被净化了的自我超越感,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科学理想信念的树立,道德情操的陶冶,文化素质的提高,昂扬向上精神风貌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良好的、富有个性的校园物质文化能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即环境育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活。”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宿舍管理、奖罚等各种规章制度。校园制度文化体现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人际关系、教育观念、课程与知识、教学方法和技术、学校管理结构、发展规划、教育组织形式、传统习俗,乃至师生的心理氛围中,校园制度文化在构建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和和谐德育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范师生行为、塑造高尚人格、培养高雅文化三个方面。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外的所有精神活动所形成的成果。主要是指学校领导和师生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和谐宽松的精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把外在要求内化为对学校师生的自我要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形成无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学校的凝聚力得到最好的体现。所以高校必须不断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唱响和谐主旋律,创造一个适宜师生发展的和谐育人环境。

德育工作论文第7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2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特点及现状

近年来大学生生源质量逐年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高职院校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在这样的趋势下,高职院校如何做好的专业建设和道德建设,关乎高职院校自身的命运。虽然高职院校近年来在教学管理、专业建设等许多方面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德育工作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势在必行,而要做好这一点,必须以深入了解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特点和现状为前提。

2.1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特点

高职教育和高等本科教育属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德育工作在二者当中的定位和实施也应有所不同,并具有不同的特色。就德育工作而言,虽然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根本目标和要求都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但在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内容、方法、管理及评价等方面是有差异的,而高职教育在知识结构、素质类型和能力要求上与本科教育的区别尤为明显。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要准确把握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特点。总体来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主要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多样性等突出特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以职业岗位需求来设置的,具有定向性,因而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就必须高度重视毕业生未来的岗位要求,更加强调和突出职业性。高职院校理论和实践教育并行,理论学习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强调用最短的时间学习到实际操作所需知识,而实践教学占有重要地位,用于实际动手操作层面的学时占比约为一半,因而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应该成为德育工作重要而有效的途径。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在充分利用校内课堂教学、党团活动、课外文体活动等教育阵地和组织形式外,还可以结合自身办学形式灵活、办学主体多为地方的特点,深入挖掘和利用实习单位、实训基地等阵地平台,在生产实习、社会服务的过程中运用生动活泼的、多样化的组织形式进行感性直观的教育。

2.2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现状

了解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现状对于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可总结为重视不够、创新不足、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首先,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德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所谓“欲成才,先成人”,只有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的人之后,“有思想、有文化”才能实现其本身应有之义。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更加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充分依托利用新的理念和价值体系,积极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本校德育工作。其次,高职院校德育模式缺乏新意,创新不足。授课形式过于老套,内容过于陈旧,缺乏内涵,效果不佳,这与拥有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现代教育环境以及新形势下新的价值理念是极不匹配的。再次,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权威却极为突出,出现严重的错位现象。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积极性容易被挫伤,进而助长了逆反心理,无法达到德育的真正目的。最后,高职院校德育评价具有一维性,道德评价标准僵化,脱离实际[1]。针对这些状况,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创新,采取强有力的、有实效性的措施,全面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本校德育工作,以期让德育工作现状改观,使学校各项工作局面改善。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路径

3.1师德先行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教师(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其内涵可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概括。良好的师德主要包括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教学相长、为人师表、甘为人梯等方面。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积极而长远的影响。

3.1.1良好的师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保障

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决定了教师能否成为学生的表率或楷模。学生在外部环境要求与自身需要动机作用下,经过不断适应、顺从和同化形成道德品行。在学生道德主体的学习和建构过程中,教师作为一种外部力量起着关键作用,教师的道德和品行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从而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成败和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教师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教师肩负着学生德育的重要责任,较高的师德水平有助于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心,有助于强化教师群体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育人”的意识,有助于为学校德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

3.1.2师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启动器

学校德育工作必先从师德开始。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结合鲜活的社会现实案例与德育实践,引导和帮助学生塑造美好人生理想,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在思想感染和道德教化中促成一股强大合力,直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也间接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德育是对人类价值认识成果的传授与接纳过程,学生的价值倾向性决定其在多大程度上接受道德教育。价值倾向符合社会主流思想或理念越多,学生道德教育接受程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自觉有效地接受德育,更要求教师对学生实施的道德教育具有可接受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在德育工作中主导作用的发挥是道德教育能够有效进行的起点[2]。

3.1.3师德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具有示范价值

与单纯的人际交往相比,师生间的交往关系更加复杂,不仅包含主体间知识、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还有精神世界层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教师渊博的学识、先进的思想和规范的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师德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感染作用,教师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价值倾向、处事态度等等对学生影响巨大,良好的师德让德育的效果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强化。俗话说“正人先正己”,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首先须将师德建设工作做好。教师以身作则,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才能以实际行动带动和感染学生。

3.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3.2.1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分析

作为教育主体,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源类型层次复杂,文化知识基础薄弱[3]。高职院校的生源基本都是达不到普通本科院校录取分数线的学生,有高中、中专、职高以及五年高职毕业生等类型。从成绩上看,高职院校生源作为普通高校招生的最后一个层次,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习困难相对较大,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存在一定难度。第二,从心理层面来讲,高职生属于专科层次,与本科生相比较易产生自卑心理,这点无论是从自身感觉还是在整个社会观念中都有明显体现。第三,高职院校学生在动手操作能力、专业技能水平以及适应能力等方面有优势,但思想认识上常常不到位且相对肤浅,在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上也相对较差。于是,高职院校学生容易出现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相脱节的现象。第四,高职院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组织和融会贯通的能力相对欠缺。高职教育在专业上更强调技术操作,这在某种程度上致使学生的知识较为零乱而欠缺系统性,同时也缺乏对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地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3.2.2有针对性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有其自身特点,高职学生也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更具针对性,必须转变观念,探索创新以学生为本、提升学生主体地位的德育工作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并将其作为目标,确立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和选择,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模式创新的必由之路。首先,“放权”给学生,改传统“填鸭式”教育为启发式、讨论式的德育方式。德育工作中,教师起辅助和引导作用,课堂教学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德育工作的效果体现在学生对德育理论内容的消化吸收、思考辩论和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自觉性,努力形成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良好学风,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由讨论的学习过程中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给予学生更多畅所欲言的机会和空间,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引导学生在发挥各自优势、各显其能的思辨过程中学会正确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之间的辩证关系,自觉把个人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机统一起来,学会对社会现象中“善恶美丑”的分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社会的各种资源开展更加开放、有效和有意义的实践教育。高度重视社会调查、课堂讨论和辩论、小组发言、自由发言、演讲比赛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的利用。在学校里,开放电子阅览室和图书馆,加强校园文化系统网络建设,善于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将德育内容设计成吸引人、易为学生接受的信息,以先进人物事迹和优秀毕业生成功就业、创业的事例引导和教育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在社会上,结合传统节假日和纪念日,让学生走进企业、社区和农村,接受社会实践教育,特别是多到基层去体验和感受,深刻领会党的政策和理论的正确性[4]。最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量化为管理制度,带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部门高效协作,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职院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是好的,但自控能力相对较弱,个人思想行为比较容易受社会多元化思潮的影响。鉴于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量化为各种管理制度或长效机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在此指导下,逐步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制度,丰富服务和管理手段。开展评优表彰活动,把学习成绩、日常表现综合考核作为评优奖励的重要条件;指导学生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和兴趣爱好小组,开展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主研究。在班级中实行班级量化管理制度,把学生的各项指标量化并以此考核学生的整体素质,达到激励目的;完善学生自我管理制度,增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每天进行卫生、纪律、出勤“三检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由学校领导、学工处领导、各系部辅导员和各班班主任共同组成德育工作小组,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和解决,充分利用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主题班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和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5]。积极加强与学生家庭和社会的配合,用心编织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工作网络。管理制度化、目标明确化、行为规范化,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定会落到实处。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