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石油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2-08 07:53:20
中石油论文

中石油论文第1篇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伴随着企业发展逐步形成和确立的,是企业和职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反映企业的追求、形象和职工对企业的信任感和责任感,是企业实力的体现,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理念和职工价值观的综合反映,是企业和职工实现共同追求和企业目标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境界,是企业管理理念和水平的提升。

(二)企业文化的内容

1.明确企业发展目标。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坚持积累与沉淀、继承与发展的原则,使企业发展目标与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相一致,充分体现让职工共同享受企业发展成果的理念,不断提高职工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自我约束能力,用企业文化这个无形资产,去调动和激励全体职工努力实现企业的宏伟目标,使企业文化建设始终沿着促进企业发展,促进职工成长的方向发展。

2.体现自身特色。企业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深入挖掘企业历史,认真提炼企业精神,丰富企业文化内容,准确体现企业文化特征。企业文化的核心不仅要具有时代特色、行业特色,更应具有企业个性,不断提炼企业文化的精髓,将无形的文化形态转化为有形的职工行为意识,建立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企业文化体系。将已经建立起来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通过职工扎扎实实的行为和意识表现,由“形成阶段”逐步迈入“建设阶段”、“运用阶段”、“成熟阶段”和“创新阶段”.

3.提供人才保障。人才资源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寻求发展的第一资源,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关键,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企业在积极推进“以人为本”,坚持“环境留人、感情留人、薪酬留人”的同时,应该大力营造“文化留人”的氛围,用鲜活、生动、可信的事实,大力宣传广大职工的贡献和先进人物的事迹,大力弘扬工人阶级的奉献精神,创造企业“文化留人”的环境,为加速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1.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理念相结合的产物,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是一个培育和提高企业生产力水平和先进文化理念的过程。建立起一种能准确反映企业发展理念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能代表和实现企业与职工共同价值的企业文化体系,就会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赢得竞争优势。

2.引领企业发展。在当今社会和世界发展的新形势下,现代企业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组织,它在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在创造和传播着企业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形式,企业的文化理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职工队伍建设、管理和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用户服务,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激发企业活力源泉。企业文化不是“企业+文化”,不是单纯的娱乐活动,不是简单的标语口号,不是表面形式,而是一种价值理念,是一种连接社会、体现企业特点的思想意识形态,从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能力水平等方面造就企业,培育职工队伍,使企业形成企业和职工的命运共同体,增强广大职工“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发掘职工的潜能和创造力,为推进企业科学、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二、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相关概念

(一)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内涵

石油文化伴随着石油工业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积淀了丰富的内涵,己经成为中国石油集团巨大的无形资产,其内涵主要体现在:

a形成了以中央文件形式肯定的“八字”企业精神。1981年,党中央第47号文件把大庆精神高度概括为“爱国,创业、求实、献身〔奉献〕”.大庆精神像一面旗帜,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石油人为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不息。在石油工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各石油企事业单位把大庆精神同本企业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的总结和提炼了既体现石油工业的光荣传统,又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精神。

b形成了以王进喜、王启民等为代表的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人物典型和以大庆油田等为代表的企业典型。石油队伍英模辈出,在大庆会战时期涌现出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王、马、段、薛、朱”五面红旗;1997年又涌现出了“新时期铁人”王启民、“铁人式的好工人”王为民、“铁人式的共产党员”王光荣、“中国青年的榜样”秦文贵等一大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典型个人和以大庆1205钻井队、四川犯111钻井队、塔里木塔中作业区等为代表的典型集体。

c形成了“我为祖国献石油”这一石油工人共同迫求的价值观。“头戴铝盔走天涯,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把心血熬干。也要保持油田稳产高产”、“越是艰苦,越要奋斗,越要奉献”、“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些都是石油人价值观的写照。

d形成了中国石油独特的企业理念。石油企业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了“岗位责任制的管理理念”;“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五个过硬”的作作风理念;‘有红旗就扛,有排头就站“的进取知识;为石油工业发展夯实了”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功“的”三基“工作。

e拥有了最年轻的国家文物和企业形象标志。”松基三井“成为了最年轻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还拥有一批具有重大纪念意义、见证石油工业发展的企业形象标志,如大庆油田的”铁人一口井“,克拉玛依油田的”黑油山“,长庆油田的”好汉坡“,塔里木油田的”塔中四井“、”克拉2井“等。

f拥有了企业发展的业绩形象和实力形象。50多年来,石油人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和中国石油作为特大国有企业第一个重组改制在境外上市成功。股份公司当年即被《亚洲货币》杂志评为”年度最佳股票交易“,”中国年度最佳交易“,”中国最佳新上市公司“三项最佳。2007年,海外份额油首次突破了500万吨大关,2007年集团公司实现利润600亿,2008年实现利润530亿,这些都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g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企业文化建设格局。2008年中石油集团公司制定的《企业文化发展纲要》,不少的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借助专家力量更新企业文化。如人庆提出:”发展的企业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发展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无限的空间“的人才观。勘探局精心策划了”精诚伙作,找油先蜂“、”您的期望,我的行动“的企业广告,并赢得了市场的赞同,兰化公司提出了”物竞天泽、适者生存“的生存理念、”德才兼备、业绩优先“的用人理念,”满足需求、不断完善“的质量理念,”诚实守信、卓越服务“的营销理念。

(二)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特点

1

石油工业,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和军人结下了不解缘。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历任石油工业的领导人都是军人出生。同时在大庆石油会战、建设大油田时期,石油行业缺少大量的产业工人,其空自是由军队成建制的转业来填补的。例如:1955年11月当时石油工业部部长李聚奎同志在向毛泽东汇报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原油时,向毛主席提出了将解放军第十九军五十七帅改为石油师的建议。从这点来说。石油文化的形成是军队文化与产业文化的需求相结合而产生的。从本质上说。是军队严整、现范、有序、意志的作风,军队的底蕴文化决定了石油人敢打、善打硬仗,连续作战,不怕艰难困苦,自然条件适应力强的作风。

2.混合文化

这是构成独特油城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每一个油田之中,全国各省市区的人几乎都能找到,而油田人转战南北,所吸收、携带的不同工作区域的文化与本身的文化又进行碰撞、共生。此外,国际石油开发合作所引进的文化虽然星星点点,不成体系,但是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地域文化因子,各民族文化在油田的大熔炉里进行交汇,融通、杂交、再生,由此形成了文化混合现象。

3.政治文化

石油作为国家的能源保障,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石油产业从起步,就受了格外的关注,建国之初,当毛泽东把目光投例到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时,便意味深长地对众人说: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石油对于中国一直是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故而中国的石油又有”志气油“的称谓。从感情角度看,当年刘兼义先生一曲”我为祖国献石油“以及石油颂歌《克拉玛依》等,不知激励了多少热血青年投身石油大军的行列,不知沸腾了多少中国人的热血,激励豪迈的旋律,也激发了石油人自豪的情结,从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起,石油人便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界的精神娇子,同时也打上了强烈的政治烙印。

4.独特的会战文化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起步与发展在当时的条件下不能不利用全国人民扬眉吐气的精神资源、情感资源。采取运动的方式开展各种各样的会战,从各地抽调有生力量,运用”集中优势力量,各个歼灭敌人“的军事原理开展经济活动。从工业经济的复苏,到后来的三线建设,在1979年之前的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是石油建设的主体方式,而这种方式在资金缺乏、基础几乎为零的条件下也只能是首选的方法。客观地看,前苏联和中国等贫穷落后国家采取这种方式实现了经济发展时段的经济崛起,从而奠定国民经济的布局、框架和其后发展的基础。但是,就运动性的大会战面言,恐怕只有石油行业最为出名。

5.榜样文化

这是石油文化中十分耀眼的部分。其中,”铁人“王进喜与其他工业的工人英雄一道,登上天安门接受了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的接见,他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在”王铁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国家精神的脊梁,也是当时面对贫困求发展的必须,当然这与石油的政治地位以及大庆油田是紧密联系的。王铁人在全国闻名的时候,石油内部被树立起来的铁人还有几位,他们共同构成了第一代石油人的榜样。与此同时,职工家属中掀起的”五把铁锹闹革命“的生活自救,创业立业,从另一层面上大大丰富了石油榜样的群体,他们的精神感召着百万石油大军以及全社会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

6.达观英雄主义文化

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我的家“的精神。现作看来也是令人肃然起敬,产生这种思想有杜会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双重因素,仅就后者看,石油人的工作地域散布全国,因此决定了南征北战的现代游牧部落色彩。早期的工作地城大多是荒无人烟的戈璧大漠,海湾滩涂,荒山野地等待开发或欠发达的地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堆,石油职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正是在这样的艰苦磨难中孕育、滋养了石油人乐观、粗犷、豁达、豪放的性格,随着人员的调动、搬迁,这种个性便遍及各个油田。

7.开拓进取文化

勘探开发的不确定性注定了其开拓精神的产生和敢于承担责任的素质。由于勘探开发的是隐藏在地下几百米、几千米的地层,不可能直观的认识,所以,勘探的成功率高的也很难超过30%,而一口油井、一口探井下去就是几十万、上百万元的投资,因此,他们提出的”工作的对象在地下,斗争的对象在油层“的口号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们的钻头只有大胆而不停地向地下的理想深处开拓进取,最终才能达到理想的境地。职业的特点、方向锻造了石油人的开拓精神,另一方面则锻炼了承受能力和韧性,形成了石油文化敢打敢拼的特征。

上述石油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及形成的个性化特征,都是当时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并对当时的石油工业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整整影响了几代石油人为共和国的经济发展而献身于石油事业。论文格式今天,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节奏,随着当今石油行业所面临的环境改变,企业管理中的文化、方式等也必须随之改变,但这种改变绝不应当是简单意义上的形式增减,而是应该把它放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高度来加以思考,这既是现实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国石油企业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思考。

三、目前中国石油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尽管我国石油工业有着辉煌地历史和光荣点文化传统,但是今天,我国石油企业所面对的社会转型、企业重组改制、石油市场竞争加剧、技术进步加快等客观环境,必然推动着、也迫切要求石油企业管理方式和文化观念的变革、创新与发展。目前与整个石油企业在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已基本与市场经济衔接相比,石油企业文化的转变明显地滞后,原有的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高度政治化的文化观念依然顽强存在着,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也不可能短时期内完全转移到符合市场规律和现代管理规律的轨道上来,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的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创新能力等都远远不能适应国内外石油市场竞争的需要。同时石油企业面临观念上的变革,特别是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思想挂念和思维方式更是制约企业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滞后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文化本质认识不足

在企业内部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足,将企业文化误认为是一般职工文化活动,如成立了文化室、组织了旅游、进行了文体比赛等,并以这些活动来衡量企业文化建设的好与否;也有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认为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没有什么区别;还有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认为这两者工作的对象都是企业职工,被此可以替代,只要政治工作,认为这两者工作的对象都是企业员工,彼此可以代替,只要政治工作做到了,企业文化就做到了;还有的认为只要提出几条口号或贴出几条标语,贴出来,挂出去,这就是企业文化了。这些片面的理解,偏离了企业文化的本质,充其量只能算是企业文化某一方面的内容,无法产生真正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无法真正发掘出员工中蕴藏的推动中石油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缺少战略意识

不少石油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处于无序化、盲目发展的局面,没有相应的组织和必要的制度;没有与中国石哟战略相匹配,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和石油企业发展战略应当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是由企业发展战略,如果没有石油企业文化理念的支撑,就不可能内化为石油企业员工的自觉行动,只有处理好和石油企业战略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是由企业文化的价值和功能。

(三)盲目嫁接并缺乏个性

在现实中,我国很多石油企业的企业文化缺乏石油行业和企业特色,脱离实际,内容空泛,流于形式,没有反映出石油企业独特的经营理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从实际出发,没有体会到”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随意嫁接,盲目效法或照搬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内容。实际上,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大量的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证明,并非所有的企业文化都能促使企业经营业绩的增长。沙因提出:所谓良好和正确的文化起作用的程度在于共同的默认的假设创造出的战略和组织类型与组织环境相匹配的程度。因此,企业文化是否能促进企业发展的判断标准:一是要看它对企业生存发展的效用即有效性。它体现在多个层面上,首先表现在该文化能否促使企业经营业绩的发展,这是优秀企业文化的根本特征;其次,要看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导向是否能在员工心中建立一种符合社会道德伦理,促使深邃文化进步的价值观;最后,还要看能否给消费者除物质的满足以外的精神和情感满足,是否为社会文化的进步作出贡献。二是要看与企业环境的适应性。一方面,要看它与企业内部环境的适应性,另一方面,要看它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可见企业文化是企业适应内部和外部环境,并能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产物,它具有独特性,而非通用性。

(四)欠缺延续性

延续性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我们在建设是由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传统,并融入现代意识,赋予它们新的内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为社会和形势在发展,任何一种成功的企业文化都不应还是以一成不变或一劳永逸的。当一种企业文化形成时,它反映的是企业成员以当时的条件为基础形成的动机和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这种文化就可能与形势的需要不相适应,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就必须及时地予以调整,同时企业文化的延续性要求企业文化在稳定中不断整合和发展,如果片面地强调创新,缺乏文化建设的延续性,会使企业文化缺乏底蕴。

培育和塑造优秀的企业精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蹦而就。在具体实践中,应重点从三面下手:一要精心提炼,严肃确立。企业管理者精心提炼出最适应本企业发展、最有价值的企业精神后,要经过企业员工代表大会予以严肃确立,使全体员工以实际行动实践企业精神。二要大力宣传,深入人心。必须通过各种宣传工具、途径和方式进行灌输教育,把企业精神所提倡的观念、意识和原则,把体现企业精神的先进思想灌输到员工的大脑中去,使之深入人心。从而使员工在企业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三要企业管理者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企业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自觉实践企业精神,而员工为企业的主人翁,也要真正把企业精神落实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去。

根据石油企业面临的形势、任务以及当代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向,为了适应新战略的变化,把石油企业文化由政治型、依附型、群体型、外生型的文化转向经济型或经营型、自主型、个体型、内生型的文化。这是在坚持固有企业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继承石油行业优良精神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是一种新的企业精神和文化模式的确立。其最终目的是克服企业发展中的文化障碍,提高我国石油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更好地发挥我国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四、改进中国石油文化建设的策略与建议

(一)理顺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企业文化是实施经营战略的关键因素,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经营战略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日本的经验表明,在经营获得成功的公司里居第一位的并不是严格的规章制度、先进的设备和科学技术,而是企业文化,因为它最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使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方案得到全体员工的正确理解和支持,从而在执行中自觉努力地去完成。然而企业文化离开了战略的指导,就是航船离开了灯塔,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战略认同为基础,缺少战略意识,就会使企业文化建设处于无序化、盲目发展的局面,不可能及时全面的与各个层面进行沟通,形成共识,达成一致、聚合人心,整合人力,不可能发挥石油企业文化的价值和功能,一起为公司的持续发展而努力。

(二)强化培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执行的动力

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要十分重视职工在职培训,就要增加教育投入,职工教育对加速人才培养,提高职工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具有持久的促进作用,每个企业都有很多懂技术、有经验、善钻研的职工,只要系统地培训他们,多为他们创造培训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那么,他们一定能挑起企业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大梁。

企业间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实际上应该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如果说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企业的学习能力。主动地去学习,努力地提高业务能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高效快捷、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职工队伍己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学习的途径多种多样,除个人自学外,一是把表现突出和有一定文化基础的职工送出去代培,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二是聘请专家,教授等来企业讲学。三是利用企业的自身条件建立培训学校,开办岗位技术培训班。持续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文化索质,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通过以上这些方法使职工的素质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一个大的飞跃。

就实际情况来说,现在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投资的劣将,不仅仅只是因为起步晚,规模小的缘故,缺乏了解国际惯例和具备操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也是关键原因之一。我国石油企业的员工队伍素质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技术人员的缺乏外语交流能力,懂得外语负责交际的人员又不懂专业知识:有些项目管理人员甚至不懂得相关的经营或者国际商务贸易方面的知识。出色的复合型人才源自企业的严格培训。为了改变目前不利局面,石油企业必须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复合型的且有国际资质的跨国经营人才。堵养人才,不应该停留在选派年富力强、熟悉业务、懂管理且有外语基础的人才到高校接受系统的培训这一层面,更要重视送派人员到成功的跨国公司学习与锻炼,参与跨国经营的具体业务,从实践中培养才干,积累经验。

现在的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市场属于”技术竞争“的市场,也就是说这种市场的竞争主要靠技术水平和以其为核心形成的综合实力。从我国石油企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来看,目前与世界大石油公司还有一定的距离。近年来,跨国石油公司不断进行资产重组,更新技术装备,加大科研投入,并通过采用新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勘探成功率,这充分说明了今后石油工业的发展对技术的要求将越来越高。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一方面要重视科技开发,加大科研投入:另一方面要通过合作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搞好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努力跟踪世界先进技术,形成自己的优势技术体系。因此根据不同的情况,以不同的培训形式,有针对性、全方位的严格培训,并且提供实践机会才有可能锻炼出”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合格人才。

当然,人才不仅包括上述的有国际资质的人员和有专业特长的技术人员,还应包括参与过对外合作项目的各类人员。对于在经过临时培训之后参加了对外合作项目的人员,针对他们受过培训并且拥有经验的特点,可以建立起他们的资料库,以备随时调用,形成合理的人才储备,不使培训成果流失。

(三)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激励体系

对石油企业而言,要真正确立和贯彻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理念,必须建立相应的机制和制度。

1.鼓励多渠道人才发展

改革用人制度,采取优胜劣汰的人才选拔、任用、晋升机制,建立公开合理的竞争上岗制度和干部聘任制,变相马为赛马,采用公开招标的方法,即把所缺和需要调整的岗位公开,把岗位所要求的任职条件与岗位调整要求公开,把竞争人员及考核标准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录用,选拔人才,重学历不唯学历,重其学历,更重其能力和业绩,以能力及其对企业的实际贡献作为评价员工的主要依据,通过提倡公平的竞争、有序的竞争、互动的竞争,破除长期以来石油企业内部的等级特权、人情关系和官僚主义,拓宽成才渠道,让更多的人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使个人独立性、自主性和个体价值充分发挥,不断激发每个人的活力。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建立以物质激励为主体,精神激励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量化日常的工作任务,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公示于众,在此从基础上,将收入分配与员工的工作对企业的贡献和创造挂钩,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使有贡献的、切实做出成绩的人得到他们应得的报酬,破除长期以来石油企业内部的平均工义,目前石油企业勘探开发面临困难,使科研难度加大,科研人员在工作中将付出更名的艰辛和努力,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各种科研生产奖项的奖励力度,提高奖金,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对人才的吸引作用。

3.提高员工的素质,改革人才培养制度

在人才培养方面,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育才与育德相结合,在当前与长远的结合上,要制定人才培养的近期、中长期规划,做到应时培养和超前储备兼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有发展前途的人员放到不同岗位上挂职锻炼,让他们边干边学,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锻炼成长;在育才与育德的结合上,既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又重视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既开发智商,又培育情商,使人才既有过硬的业务本领,又有健全的人格,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同时,健全人才培训激励机制,形成一个初、中、高不同层次分类开发、逐级捉高的塔式结构,把培训深造作为一种荣誉、一种激励、一种福利,给业绩突出的人员:在培训方式上把外派学习与内部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把办班培训与自学结合起来。

4.建立畅通的交流沟通渠道

建立多层次的沟通交流渠道,例如:建立经理与中层管理人员的谈话,谈心制度;建立部门领导与下属人员的沟通制度,领导礼贤下士,体察员工之情,可以增强彼此的信任和感情,增强部门的凝聚力,尊重员工个人,关心员工生活,理解员工是员工服务企业的最好的动力。

5.建立全员参与的经营制度

开展职工的参与和民主管理活动,真正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依靠广大员工办企业。以人为本,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二次人大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提出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以人为本重要性的再认识。人不仅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还是企业文化发展的丰富者。企业文化模式必须以人为中心,充分反映人的思想文化意识,通过企业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发挥首创精神,企业才能有生命力,企业文化才能健康发展。另外,企业以人为本是以本企业的员工为中心,不能不顾本企业员工的特点和要求,也不能一味强调”领导“,忽视员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

制度与文化观念两者之间有一个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制度的再造与文化的再造是并存的。因此,应以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石油企业文化的基本精神,重新审视和修订原有的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符合本单位生产经营实际的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工作职责。把石油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融入到各项规章制度之中,将石油企业的企业精神与核心经营管理理念内化为广大职工工作的动力和自觉行动。

中石油论文第2篇

内容提要: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缺口日趋增大,石油安全已成为一个现实性问题。供求因素将影响中国石油安全。21世纪,中东石油的储产量仍居世界之冠,战略中心地位将不改变,我国将不得不倚重中东石油,但面临挑战。因此,我们应探求符合我国国情的中东石油战略。 论文关键词:中国 中东石油 石油安全 作者简介:杨中强,男,1969年9月生,华东师大法政系博士。 在21世纪到来之际,中国石油对外依赖程度仍趋加重,而中东石油将是中国不得不倚重的主要外来油源。因此,我们有必要以战略的眼光,关注中国石油安全趋势,研究和确定中国的中东石油战略,做好中东石油大文章。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的后备储量限制,20ro年后我国石油将可能出现衰减,据专家估计,到2005年和2020年,我国石油进口量将分别达1.8亿吨和2.5亿吨,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由此可见中国石油安全态势之一斑。 一、中国石油安全态势我国石油工业经过30一4O年的发展,已取得了斐然的成绩,石油产量一直保持在1亿吨以上。然而,在成绩的背后却隐藏着严峻的形势。其中最令人担优的就是供求失衡加剧,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说oo年代以前,我国石油还自给自足,“略有节余”的话,而自1993年开始则一直人不敷出。我国虽是石油消费大国,但人均石油资源占有量却相对贫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8.3%。不仅如此,国内石油生产能力不容乐观,人均产油量仅占世界水平的21.4%,①未来原油产量增长率仍将下降。 客观上讲,我国未来石油短缺仍将进一步增大,2005年我国石油缺口t将达0.5亿吨,而到2010年,缺口量将增大到1.17一1.42亿吨。②2001一2010年,石油供量增长将在1.08一1.81%,一般来说,中国石油的供给性因素和需求性因素将影响其石油安全。 二、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供给性因素 1.石油资源状况。目前,中国石油最终可采储量为114.93亿吨,仅占世界总量7.7%,居第9位,③而人均占有量仅ro吨,居世界第41位。④此外,中国的石油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3吨,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5%,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再者,我国剩余可采储量连年徘徊不前,储采比为14:l(而世界 石油论文出石油 我国现在的石油储t仅能生产20年左右的时间,即使科技进步了,石油储里亦不可能有大幅度提高,因世界石油发现的高峰期已过,1985一19叭)年全球新增储里仅有25%是新发现的。据统计,地球上的大部分常规石油资源已被发现(约为oo%),是导致石油发现率趋低的根本原因,这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显然,中国也不例外。 2.石油生产能力。中国东部高产油田已进人中晚期,出水比出油还多,自然递减严重,难度增加,成本上升。其实,自1987年以来,中国原油基本上没什么变化,现已达到增长曲线的顶点;虽然中外地质学家认为我国海洋石油丰富,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足以改变中国石油战略的大型油田。自1982年以来,我国累计投资62.5亿美元,仅获得40 亿吨石油储量,其中近期可供商业性开采的储t还不到50%。真乃杯水车薪;我国西部石油开发已启动,此乃我国“东稳西进”战略的重大举措。但投资大,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形成规模至少10年),即使发现了大油田,恐怕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总之,中国石油生产有较大飞跃的可能性不大,到2010年左右,原油产t不会有大的突破。 (二)需求性因素 首先,一般而言,石油摇求的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成正比。据估计2(XX)一2010年,中国仍将保持7%左右的经济增速,因而国内石油消费必将“水涨船高”。其次,今后10年第二产业在中国发展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仍将继续加强,石油消费必将持增。此外,自“轿车工业在我国开辟新纪元”以来,我国国产轿车年产最已达30多万辆,进口t亦已接近此数。所以,在我国汽车工业大展宏图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一幅石油狼奔系突的画面。再次,人口增长是石油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国人口数为12.9亿,到2010年、2015年将分别达到14亿和巧一16亿。这必将增加人口对石油的需求。从趋势上看,人均CDP愈高,人均石油消费亦愈大。 此外,中国在能源替代和节能方面

中石油论文第3篇

【论文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能源战略安全问题逐渐突显出来。论文从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出发,在分析了4大国能源战略的基础上,利用博弈思想,提出了解决中国能源战略安全的基本思路。 【论文关键词】 能源 能源战略 战略安全 国际关系 最近十年,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能源战略安全问题突显出来了。中国石油进口在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已达40%以上。预计,到2015年,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会达到50%。从国际关系及地缘政治来看,真正能对我国石油战略安全真正构成威胁的是美国、日本、俄罗斯及印度。从长远和全球的观点来看,“能源问题”的核心就是“石油问题”。 一、美国石油战略及对我国石油战略安全的影响 美国以石油作为遏制中国的战略工具主要表现在:首先,美国势力竭力将中国排斥在“世界石油心脏地带”之外。北非、西非、中东、中亚、里海、俄罗斯所构成的一个条状带就是“世界石油心脏地带”。其次,美国试图影响或操纵油价以遏制中国经济快速的增长。美国已经控制着世界上60%以上的石油资源,并在冷战后牢牢控制着世界石油价格50%以上的话语权,能够极大地影响和左右世界石油价格。第三,作为中国石油安全国际战略实施主体的中国石油企业屡屡遭受来自美国的政治干涉。 二、日本石油战略及对我国石油战略安全的影响 日本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高度依赖进口的能源消费大国。首先,日本对能源迫切需求向中国提出了有力的挑战。近年来中日两国对东海石油资源的开采的争夺,实际上是双方战略利益冲突的提前表现。从俄罗斯安大线与安纳线的争夺上,可以看出日本的能源战略的意图及对中国利益的威胁。其次,台湾问题态度暧昧。一旦台海开战,依美日安保条约,日本一定会协助美国实现对中国进口石油的封锁。还有中日之间的高度不信任和钓鱼岛的领土之争。 三、印度石油战略及对我国石油战略安全的影响 首先,领土之争是中印互不信任的根源,表现在威胁方面是对中国石油运输的安全以及对国际石油资源的争夺。印度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威胁是石油运输的安全。长期以来,印度把中国当作假想敌,由于中印之间存在着悬而未决的边境领土纠份,导致了印度对我国的石油运输的严重威胁。其次,印度在对国际石油资源的争夺上,与中国有高度的利益之争。 四、俄罗斯石油战略及对我国石油战略安全的影响 俄罗斯是中国的战略伙伴,两国关系比较友好,高层往来不断。但俄罗斯跟中国若即若离,政热经冷,民间不信任。其在安大线对中国的暧昧态度和白俄罗斯在天然气上的争端以及对印度的武器出口超中国的先进程度都表明,它在各各方面间寻找最大的利益点,不是一个十分可靠的伙伴。如果我们把能源战略重点放在俄罗斯身上,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冒险。另外,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出发,任何一个国家也不希望在它的周围出现强国。 五、我国石油战略安全对策选择 一是构建和谐的中美关系。尽管中美两国在石油安全观念、战略乃至行为等方面存在着差别,但根据和谐世界的理念,在石油安全领域,只要中美双方相互包容,求同存异,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合作或竞争下的合作,那么两国就会在国际石油领域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关系,实现各自的石油安全和利益双赢。 二是加大石油储备量以防台海有事。中国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充分的准备理应包括能源的供应与运输安全,建议应在目前的和平时期,利用我国充裕的外汇储备来收购石油加大储备。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量至少应有5个月的消费量为标准;在条件成熟时,应大力发展石油进口的管道运输。 三是积极构建以中印为基础的亚洲经济共同体以突破美国的战略封锁。在台湾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中国应积极建立与印度的友好关系突破美国的战略封锁。尤其应阻止印度加入“亚洲版的北约”,以保证我国在台海战争爆发的大纵深战略的安全。印度是俄罗斯的传统盟国,况且中俄关系又十分友好,因此印度是我们争取的对象,如果印度能与中国友好,那么我们的石油运输就有了一定的保障。 四是积极发展中日之间的能源合作。中国和日本同属经济大国,经济发展又都高度依赖石油的进口,从总体上,中国之间的在全球的石油竞争将会长期化。中日之间能源战略博异,应首选合作为主,竞争为辅。在合作方面中国应主要集中在能源技术方面和经贸合作方面。 五是政府应加强对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的工作力度。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 应多利用长期合约的共同开发方式,利用一切机会和手段,获取我们在俄罗斯的石油利益。 六是增强内功提高综合国力。当前应进一步加大对能源领域的科研投入,加大深海勘探油气资源的开发;加大开发可再生能源并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国民的节能意识和节能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建立石油的陆路、铁路、海路、石油管道的多种运输方式;大力研发可替代能源等。

中石油论文第4篇

关键词:石油能源 中国经济

论文正文:

石油能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石油供给和需求现状分析

1.石油资源的供给

当前世界石油的主要产地在中东地区。如果按照国家来划分,石油资源的主要产地在中东、美国和俄罗斯;根据美国能源部情报署网站的数据可以看出,石油的供给主要操控在中东和俄罗斯手中,美国大权旁落。而对中国来说,我国石油的自产量仅仅是世界总产量的5%,远远无法满足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因此我国的石油资源主要靠进口。

2.石油资源的需求

发达国家的石油资源需求主要靠自己的供给。但是中国石油资源因中国经济的增长消耗量也在扩大,增长的速率每年5%。从1999年到2010年的十年之间,中国石油资源的使用量达到了全球的50%;在2009年中国因自身经济的需求,先后向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西等地签署了贷款换油项目,涉及花费金额400亿美元。

二、石油能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1.石油能源影响中国的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石油资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而且中国现在面临石油资源短缺的状况,而且这个能源缺口很大。一组数据显示,在石油资源的价格提升了100%以后,我国石油加工业和炼焦业的综合平均价格为53.03%和6.89%。对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政治军事以及海上空中交通运输业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当今的中国还是以工业化产业为主导,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这就导致了工业耗能高,没有合理的预警机制,导致了中国石油市场的反应缓慢,制约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2.石油资源影响社会产业链的完整发展

石油资源是社会的主要能源,为社会提供必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对生产行业来说,石油资源是主要的工业原料,对社会生产有着重大影响,首先是对石油石化行业的影响,其次是对石油作为能源燃料对整个社会生产的影响。事实上,石油的产业链条从石油的开采、炼制,都是基于一定的技术手段,并对其实行提纯分馏,会产生出许多的化工原料,主要的包括医学药品、溶剂、化学肥料和聚乙烯塑料等等。对社会生活行业来说,石油通过炼制,生产出柴油、汽油等油气产品,运用于汽车消费、交通运输、民航等等的各种相关产业的发展。

3.石油能源影响中国国家安全

石油能源会影响到国家的战略安全。一个国家的石油储备不足,就无法实现长期有效的维稳。随着时代进入21世纪,世界反恐战争的背后都有着争夺石油资源的影子。一则材料指出,2006年11月日本最大的敷岛号巡逻船启航奔赴印度,并打着积极打击海盗的口号与印度妄图控制马六甲海峡,保障其石油资源的安全运输线。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石油资源作为世界上主要能源的现状不会改变,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石油都依赖于进口,如果一国断绝了与供应国的关系,那么遭遇到的资源安全和国家安全的窘态不容忽视,这也就是石油资源对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土安全的重要作用。

三、中国应对石油危机的解决策略

1.有效保护国内石油市场稳定发展,并实施广泛的石油外交战略

中国国内的能源消耗过度,导致我国能源危机日益凸显。因此,国家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点,实现我国石油资源产量和使用的均衡化发展,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小康经济的需求。同时,也需要实施以石油为核心的新一轮的外交政策,并与周边国家和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建立良好的互信合作关系,推动中国石油进口的多元化。现在,中国虽然在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有着能源不足的危机,但是与中亚、西亚等石油储量丰富的国家进行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互动,在这个战略发展的机遇期,应该加强双方的经济与贸易合作,从而实现双赢。

2.建立健全国内的石油的战略储备,保障国家安全的国防需求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规划,我国在2050年到2060年间实现经济繁荣和领土主权统一的中等发展国家,在这个战略机遇期,中国的国防队伍必须实现现代化建设,担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由于中国战略资源主要依赖于进口,这就要求我国国家国防力量必须对我国国家的海上资源输送线路的安全。同时也要求我们国家建立健全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做到物尽其用,地尽其利,实现能源安全。

3.实施新能源发展战略,实现以新能源代替石油的战略构想

在石油资源储备量日益减少的今天,世界上各国对资源的敏感度也随之提高,因此各国政府依据自身经济的发展现状已经开始相应的对新能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旨在缓解国内的石油危机,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起着很有效的推动作用。

中石油论文第5篇

【论文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能源战略安全问题逐渐突显出来。论文从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出发,在分析了4大国能源战略的基础上,利用博弈思想,提出了解决中国能源战略安全的基本思路。 【论文关键词】 能源 能源战略 战略安全 国际关系 最近十年,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能源战略安全问题突显出来了。中国石油进口在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已达40%以上。预计,到2015年,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会达到50%。从国际关系及地缘政治来看,真正能对我国石油战略安全真正构成威胁的是美国、日本、俄罗斯及印度。从长远和全球的观点来看,“能源问题”的核心就是“石油问题”。 一、美国石油战略及对我国石油战略安全的影响 美国以石油作为遏制中国的战略工具主要表现在:首先,美国势力竭力将中国排斥在“世界石油心脏地带”之外。北非、西非、中东、中亚、里海、俄罗斯所构成的一个条状带就是“世界石油心脏地带”。其次,美国试图影响或操纵油价以遏制中国经济快速的增长。美国已经控制着世界上60%以上的石油资源,并在冷战后牢牢控制着世界石油价格50%以上的话语权,能够极大地影响和左右世界石油价格。第三,作为中国石油安全国际战略实施主体的中国石油企业屡屡遭受来自美国的政治干涉。 二、日本石油战略及对我国石油战略安全的影响 日本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高度依赖进口的能源消费大国。首先,日本对能源迫切需求向中国提出了有力的挑战。近年来中日两国对东海石油资源的开采的争夺,实际上是双方战略利益冲突的提前表现。从俄罗斯安大线与安纳线的争夺上,可以看出日本的能源战略的意图及对中国利益的威胁。其次,台湾问题态度暧昧。一旦台海开战,依美日安保条约,日本一定会协助美国实现对中国进口石油的封锁。还有中日之间的高度不信任和钓鱼岛的领土之争。 三、印度石油战略及对我国石油战略安全的影响 首先,领土之争是中印互不信任的根源,表现在威胁方面是对中国石油运输的安全以及对国际石油资源的争夺。印度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威胁是石油运输的安全。长期以来,印度把中国当作假想敌,由于中印之间存在着悬而未决的边境领土纠份,导致了印度对我国的石油运输的严重威胁。其次,印度在对国际石油资源的争夺上,与中国有高度的利益之争。 四、俄罗斯石油战略及对我国石油战略安全的影响 俄罗斯是中国的战略伙伴,两国关系比较友好,高层往来不断。但俄罗斯跟中国若即若离,政热经冷,民间不信任。其在安大线对中国的暧昧态度和白俄罗斯在天然气上的争端以及对印度的武器出口超中国的先进程度都表明,它在各各方面间寻找最大的利益点,不是一个十分可靠的伙伴。如果我们把能源战略重点放在俄罗斯身上,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冒险。另外,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出发,任何一个国家也不希望在它的周围出现强国。 五、我国石油战略安全对策选择 一是构建和谐的中美关系。尽管中美两国在石油安全观念、战略乃至行为等方面存在着差别,但根据和谐世界的理念,在石油安全领域,只要中美双方相互包容,求同存异,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合作或竞争下的合作,那么两国就会在国际石油领域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关系,实现各自的石油安全和利益双赢。 二是加大石油储备量以防台海有事。中国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充分的准备理应包括能源的供应与运输安全,建议应在目前的和平时期,利用我国充裕的外汇储备来收购石油加大储备。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量至少应有5个月的消费量为标准;在条件成熟时,应大力发展石油进口的管道运输。 三是积极构建以中印为基础的亚洲经济共同体以突破美国的战略封锁。在台湾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中国应积极建立与印度的友好关系突破美国的战略封锁。尤其应阻止印度加入“亚洲版的北约”,以保证我国在台海战争爆发的大纵深战略的安全。印度是俄罗斯的传统盟国,况且中俄关系又十分友好,因此印度是我们争取的对象,如果印度能与中国友好,那么我们的石油运输就有了一定的保障。 四是积极发展中日之间的能源合作。中国和日本同属经济大国,经济发展又都高度依赖石油的进口,从总体上,中国之间的在全球的石油竞争将会长期化。中日之间能源战略博异,应首选合作为主,竞争为辅。在合作方面中国应主要集中在能源技术方面和经贸合作方面。 五是政府应加强对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的工作力度。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 应多利用长期合约的共同开发方式,利用一切机会和手段,获取我们在俄罗斯的石油利益。 六是增强内功提高综合国力。当前应进一步加大对能源领域的科研投入,加大深海勘探油气资源的开发;加大开发可再生能源并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国民的节能意识和节能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建立石油的陆路、铁路、海路、石油管道的多种运输方式;大力研发可替代能源等。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7[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561-572 ]BP世界能源统计2007[M/CD].www.bp.com/statisticalreview 2007.6:6-28

中石油论文第6篇

一、对石油供应安全必须坚持“两点论”

石油供应安全是指任何时候都能以合理的价格获得足够数量的石油。这里面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供应既不能中断, 也不能严重短缺(按照国际能源署IEA的标准, 供应短缺量达到上一年进口量的7%, 就标志着进入了不安全期);二是不能出现难以承受的高油价。

1. 传统的石油安全观

传统的石油安全观认为,石油安全是指减少石油消费和进口的依赖性。石油供应安全度用石油进口依赖度来表示,石油进口依赖度越高,石油供应安全度越低。

自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和1974年IEA成立以来,国际石油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供应者增加,探明储量和石油储备增加;价格变得灵活和透明,由市场而不是垄断来决定;世界的紧张局势总体有所缓和;贸易更加发达,自由化和全球化进一步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石油供应国没有再使用过石油制裁的武器,世界上也没有出现过真正的石油短缺。即使一些石油供应国受到联合国或其他国家的制裁,也未影响世界石油贸易或引发石油供应短缺。

2. 新的论点

今天,一部分人心目中的石油安全观在悄悄地改变, 石油安全已成为进口国和出口国共同的问题--大部分石油进口国渴望有可持续供应的资源和稳定的市场以保证供应安全,而石油出口国也渴望有一个稳定的出口市场,以保证需求安全和可持续的收入。高油价是一柄“双刃剑”,不仅伤害石油消费国,也伤害石油供应国。因为高油价既能使石油出口国获得更多的利润,也会促使消费国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替代燃料,从而加速改变石油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

由此,一些专家认为,石油已从战略性资源和“武器”回归到一般商品的属性,石油进口依存度的提高,不值得大惊小怪,它与石油供应安全没有直接的关系。动用很多资金去搞石油储备,是得不偿失。有的专家甚至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已使我国可以不用一兵一卒就可以在国际市

场上买到任何所需要的矿产资源。

3. 石油安全的两点论

应该承认,产油国与消费国之间的关系正在向以互相依赖为共识的合作方向发展。但是,正如1999年5月IEA部长理事会发表的声明所指出的那样 :虽然故意中止石油供应的危险得到了缓和,但自然灾害、技术上的障碍以及政治混乱所引起的危险仍然继续存在。

今后如果再发生石油危机,其原因不一定是产油国的企图。例如,2002年12月至2003年3月,委内瑞拉内战一触即发,其石油行业几乎陷入全部瘫痪的状态,造成了1990年8月海湾危机以来最严重的石油供应中断,高峰中断量达到260万桶/日。

过去发生的石油供应中断事例,大部分都与中东地区的局势有关。中东拥有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二,其石油产量占世界的30%,其石油生产成本在世界上是最低的,而且中东原油占国际市场原油总贸易量的44%,今后20年世界石油需求对中东的依赖程度将进一步增加。最近的伊拉克战争所引发的高油价更说明,中东产油国局势的不稳定是世界石油供应安全的潜在威胁。

IEA在不久前的《2004年世界能源展望》中指出,“能源安全在短期内将有更大的风险。近年来的地缘政治形势以及能源价格飙升也印证了这一判断。多数OECD国家、中国、印度等油气进口大国将越来越依赖产自遥远、动荡地区的进口能源。石油供求的灵活性将下降。石油将越来越集中用于交通运输,且没有唾手可得的替代能源。对石油与日俱增的需求将由少数几个拥有庞大储量的国家来满足,如欧佩克的中东成员国和俄罗斯。贸易的蓬勃开展将强化进口国和出口国之间的相互依赖。与此相联系,海盗、恐怖袭击或者事故导致油井或者管线封闭、油轮停航的风险也会进一步加大。”

鉴于客观的现实,我们认为石油安全观必须坚持两点论:一方面承认国际石油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石油安全形势有了很大的改进;另一方面,认识到天下并不太平,发生大规模石油供应中断并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此,我们对石油安全问题必须提高警惕,丝毫不能麻痹大意。

二、我国石油安全对策及评价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研究,2020年中国石油的需求量将为4.5亿~6.1亿吨,届时国内石油产量估计为1.8亿吨,进口量将为2.7亿~4.3亿吨。进口依存度将处于60%~70%。IEA《2004年世界能源展望》的预测值是能源研究所的中值5.3亿吨。

有专家认为,当一国的石油进口量超过5000万吨时,国际市场的行情变化就会影响该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当一国的石油进口量超过1亿吨以后,就要考虑采取外交、经济、军事措施以保证石油供应安全。当石油进口依存度超过60%时,石油供应的不安全性加大。

确保石油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

1. 大力节油

2000 年我国的原油消费量为2.33亿吨,如果我们希望将2020年的原油消费量控制在4.5亿吨以内,原油消费的年增长率就必须低于3.4%。实际上,2003年我国的原油消费年增长率超过了11%,2004年上半年超过了20%。显然,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必须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石油应主要用于交通运输业和石油化工业。当前的问题,一是小轿车增速过快,如不加引导,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1.3亿~1.5亿辆,燃油需求将达3亿吨,将难以实现把石油需求控制在4.5亿吨的目标;二是一部分人追求豪华的高耗油的大排量小轿车,增加了石油消费,而相比之下,许多发达国家的小轿车都在向1.3甚至1.1的排量发展(例如德国);三是目前我国机动车的燃料消耗水平普遍比世界发达国家高10%~20%。值得欣慰的是,“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已经正式颁布,将于2005年7用1日起实施,这必将大大改进机动车燃油利用的效率。

与邻区和发达国家比,我们的油品税相当低,以油品税占售价的比例计,日本为50%,新加坡为40%,韩国为65%,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为56%,而我国大陆地区仅为10%左右。我国的油价大大低于日本和欧洲,为什么我国不能提高税收和油价以抑制石油消费过快的增长?为什么议论已久的燃油税还不能出台?笔者认为,贯彻总理的指示,“运用经济杠杆和市场机制,抑制油气消费,节约和合理使用油气资源”已刻不容缓。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将节油工作推向一个新水平。

2. 加强国内油气资源勘探

根据2000年以来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对部分盆地进行的油气资源重新评价,全国有石油地质资源量1041亿吨,最终可探明地质资源量619亿吨;全国石油最终可采资源量约150亿吨,目前已探明可采储量65亿吨;可采资源探明率为43%,尚有85亿吨可采资源待探明。全国主要含油气盆地属于中等勘探程度,未来储量增长仍有较大潜力。石油资源量还将随着地质理论的创新、勘探认识的深化、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勘探投入的增加而增加。

为鼓励石油公司加强风险勘探,建议国家设立风险勘探基金。一是可以仿照日本政府对石油公团的做法,石油公司可以向国家申请风险勘探基金使用权。一旦获得重大发现,可从利润中收回资金用于新的风险勘探。勘探无发现时,沉淀的资金由石油公司和政府按比例分担。二是免征稠油、高凝油和三次采油的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三是制定“尾矿”政策,促进老油田、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利用。

3. 开展石油资源的国际化经营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保守评价,全球拥有石油可采资源总量4582.2亿吨(含天然气液),约3.35万亿桶。截至2003年,全球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2693.7亿吨,其中剩余探明储量1567亿吨。从资源的探明程度上看,全球尚有41.2%的石油资源,即1888.5亿吨,有待进一步发现和探明。截至2003年底,世界已累计采出石油1126.7亿吨,约占全球石油可采资源总量的24.6%。IEA《2004年世界能源展望》指出,“根据多数估算结果,探明石油储量足以满足未来30年的全球累计需求。我们的分析显示,如果必要的投资能够到位,全球常规石油的生产到2030年之前还不会达到顶峰。天然气和煤炭的探明储量比石油还要充裕。未来发现更多油气煤资源的潜力还是很可观的。”

除常规石油资源外,世界上的非常规石油资源(如重油、沥青、焦油砂和油页岩等)颇为丰富。据估计,全球拥有非常规石油资源4000亿~7000亿吨。非常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委内瑞拉和前苏联。目前,加拿大沥青砂生产的合成油和委内瑞拉超稠油生产的奥里诺科乳化油已成为商品,技术进步也将使油页岩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可行性。因此,随着技术和经济条件的改善,非常规石油在今后的石油产量中将占据重要的份额。

未来全球能供应石油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东、非洲以及俄罗斯。根据IEA预测,到2030年,全球每天的原油供应量约为6600万桶,中东地区仍将是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地区,其每天的原油产量将达到4600万桶,占全球每日原油供应量的69.7%,而非洲将超过俄罗斯成为原油的第二大供应地区,其每天的原油产量为800万桶,占全球原油供应量的12.1%。俄罗斯则将以7.6%的占有率排在每日原油供应量的第三位。中国的三大石油公司已经将注意力投向了这些地区,实行石油的国际化经营。

从目前看,中国石油集团在海外有三个战略选区;以苏丹项目为基础的北非战略区:以哈萨克斯坦项目为基础的中亚和俄罗斯战略区;以委内瑞拉项目为基础的南美战略区。已签项目合同26个。中国石化集团的战略区更多在中东。现在它已经进入伊朗油田进行合作开发,并已在卡山区块风险勘探中成功地打出了高产油气井。目前重点跟踪评价的海外油气项目还有20余个,今后两年内,将根据研究和评价情况对其中有利项目进行投标或报价。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已经收购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的三块石油天然气田,并且并购了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在印度尼西亚5个海上油田的部分石油资产,这将带来每年约500万吨份额油。

中国的“走出去”战略已经在苏丹、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等国取得了成绩,但是也并非一帆风顺。2002年,中国石油集团在最后一刻被迫放弃收购俄罗斯斯拉夫石油公司;2004年7月下旬以来,随着美国推动对苏丹的经济制裁,中国石油集团在苏丹石油的开采成效很可能遭受影响;中国企业在印尼、苏丹、哈萨克斯坦等敏感地区的海外油气田作业,存在着一定的政治风险。一些专家认为,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公司在进行国际能源合作的过程中,由于调研不够,动作迟缓,各自为政,谋略欠缺,错失了许多机遇。为此,建议政府建立海外协调机制,协调三大石油公司的海外活动,以减少内耗,降低成本,集体作战,提高效率;同时,对石油公司的海外活动给予多方面的支持。

4. 保障运输通道安全

目前中国的原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非洲和亚太地区,2003年从这三个地区进口的原油分别占进口总量的50.9%、24.3%和15.2%。进口原油的运输量的约五分之四需通过马六甲海峡,而从中东到东亚的这条海上经济命脉,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威胁。这就要求中国寻找更多的运输线路和运输手段,提高运输通道的安全性。从这个角度来看,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输油管道意义重大。从俄罗斯远东地区进口能源,距离短、成本低,而且相对稳定,是能源进口多元化的较优选择。经过10年的起起伏伏,俄罗斯终于在2004年的最后一天做出了远东石油管线的决策,决定由俄罗斯国营石油运输公司修建一条从泰舍特至纳霍德卡的石油运输管道,即“泰纳线”。“泰纳线”比“安纳线”北移150千米,减少了污染贝加尔湖的风险,并有利于俄罗斯实现石油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战略目标。虽然俄政府的决定暂没有确定分阶段修建该管道等其他具体细节问题,也没有说明输油管道建成的确切日期,但修建至中国的原油管道已写入俄2020年前的能源战略中。另外,俄罗斯将用铁路增加向中国的石油供应。

中哈石油管道的“阿塔苏-阿拉山口”段已于2004年9月28日正式破土动工,并将于2005年12月竣工。工程第一阶段完成后每年至少为中国输送1000万吨原油,随后展开的管道二期工程将使输油能力达到2000万吨,这将缓解中国的石油供应紧张局面。

解决马六甲海峡问题的另一大胆设想是开凿横穿泰国南部的克拉运河。这条运河将横贯泰南,全长120千米,宽400米,深25米,预算耗资达200亿美元,耗时10年。运河建成后,从中东来的油轮无须经马六甲海峡就可直接从印度洋到太平洋,对中国石油进口必将产生有利的影响。另外,横贯马来半岛的泰国管线项目,也是缓解中国石油运输压力的备选方案。泰国计划在取得相关国家的支持后,在泰国南部克拉地峡地区修建一条长达260千米的石油管线,该工程包括位于克拉地峡两端的两个深水油港、石油储库和连接印度

洋安达曼海与太平洋泰国湾的输油管道。但输油管道或运河的建设成本非常之高,泰国的力量能否支撑,尚不敢肯定。另外通往缅甸的石油运输管道也在考虑中。但是考虑到复杂的政治关系,这条管道的修建绝非易事。

预计,今后中国石油企业还将进一步加快走出去。然而,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石油资源的竞争将更趋激烈。对中国来说,不论是进口石油或是企业在海外获得份额油,都需要经过安全的运输通道将油运回中国,这仍将是有待解决的课题。

5. 燃料替代

(1) 煤制油

用煤制油的工艺可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从世界上来看,无论哪一类液化技术,都有成熟的范例。

“直接液化”是对煤进行高压加氢直接转化成液体产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早在1927年纳粹德国就从战略需要出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煤炭直接液化厂,年产10万吨飞机和坦克发动机燃料,到1944年产量达到423万吨。“间接液化”是先将煤气化,原料气经净化后再行改质反应,调整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比例后生成液体。20世纪50年代,南非为了应对进口石油的制裁,成立了南非萨索尔公司,主要用煤生产汽油、柴油、乙烯、醇等120多种产品,年总产量达到700多万吨。目前,这家公司的3个液化厂,年耗煤4590万吨,年产合成油品1000万吨。

自1997年至今,中德、中美、中日通过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对我国煤炭直接液化示范厂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神府煤田、内蒙古东胜煤田和云南先锋煤田的煤都可以液化。2004年8月25日,中国神华集团“煤制油”直接液化工业化装置已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开工,成为世界上第一套煤直接液化的商业化示范装置。2008年一期工程建成后预计可年产合成油产品500万吨。

对于煤制油技术是否符合我国的发展方向,国内专家有不同的观点。争论的一个焦点是它的经济性。神华案例研究中采用的煤价是80~100元/吨,这有无代表性?既然经济,国外为什么不发展?我国煤炭供应已经紧张,今后能不能支持用3~5吨煤转换为1吨油以供汽车消费?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讨论的是石油供应安全,我国又是富煤少油的国家,我们就需要煤制油的技术以应不测;至于发展多大的规模,可在工业化示范评估后,视当时的油价和煤制油的技术进步状况再定。重要的是应不失时机,加快工业化示范项目建设的速度。

(2) 生物质制油

燃料乙醇

燃料乙醇在汽油机上的应用技术已经完全成熟,美国和巴西已经大量使用。现状表明,应用燃料乙醇,发动机不需改造,动力性能基本不会改变,可使一氧化碳排放减少30%以上,碳氢化合物排放减少10%,油耗略有降低。

我国已批准建设燃料乙醇项目共4个,主要是利用陈化粮做原料。吉林60万吨/年第一条生产线已经运行,河南等地也在加快建设,2004年底可望建成90万吨规模装置。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等省已经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计划2004年底东北三省车用乙醇汽油的市场覆盖率达到80%,2005年底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5省及湖北、山东、河北、江苏部分地区将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替代其他汽油。

推广燃料乙醇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生产成本尚高于普通汽油,目前由财政补贴解决;二是目前我国燃料乙醇的原料主要是玉米、甘蔗、甜高梁等,平均每生产一吨燃料乙醇需要3.3吨玉米。转换陈化粮显然是合理的,但是每年的陈化粮数量有限,在规划生产规模时应考虑上述因素。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利用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经反应改性成为可供内燃机使用的一种燃料。全球对此一致看好,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已达200万吨/年。在美国,生物柴油已成为增长最快的车用替代燃料。发展生物柴油不仅可缓解我国车用燃料油中的柴汽比矛盾,还可减少二氧化碳、多环苯类致癌物和“黑烟”等污染物排放,亦可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我国生物柴油已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建成了年产万吨生产规模的生产厂。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制定生物柴油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标准,出台经济激励政策,规模化发展生物柴油。

6. 石油储备

IEA主要国家有着成熟的石油储备经验。从美、日、德三国的战略储备制度比较中可以发现:三国都在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开始对战略石油储备立法,三国对于储备目标和规模在法律中都有明确规定。在政府储备方面,美、日、德的储备量或目标储备量分别是10亿桶、3.15亿桶和5350万桶。加上民间储备,美、日、德的石油储备量分别相当于本国158天、169天和117天的净进口的石油消费量。

三国的储备体制各有不同。美国实行自由市场型,石油储备的主体是政府,对于民间储备,虽然有一些优惠政策和存放服务,但没有任何资金支持,也不进行管理。日本是政府导向,储备主要由政府进行,但也严格规定每一个石油企业都有一定的储备额度,没有完成的要被罚款。德国是“联盟储备”机制,官民联盟储备、政府储备、民间储备量的比率为57∶17∶26。

我国“十五”能源规划指出:为保证石油安全供应,提高政府调控国内石油市场的能力,应加快建立国家石油储备制度,逐步形成我国完备的石油储备体系。“十五”期间要争取建成一定规模的国家战略储备能力,同时也应鼓励企业扩大储备。根据上述精神国家已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建立了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负责处理国家石油储备事务。

石油储备包括国家储备与企业储备两种。国家储备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握,主要功能是防止和减少因石油供应中断、油价大幅度异常波动等事件造成的影响,保证稳定供给。企业储备是企业在与生产规模相匹配的正常周转库存的基础上,按有关法规承担社会义务和责任所必须具有的储存量。其主要功能是稳定市场价格、平抑市场波动。

石油储备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件大事,一般应首先立法,明确储备目标、政府和企业各自的职责、管理机购、运行规则、储备地点、资金筹措等问题。

石油储备是一件长期的工作,不宜操之过急。油价高时缓进口,油价低时多进口,避免不必要的花费。

石油储备不能单靠一国的力量,要加强国际合作。IEA成员国(目前共有26个国家)通过国际能源协议(IEP)组成了应付石油紧急事态的国际合作共同体。这是石油进口国对抗石油输出国组织利用石油作为武器的措施,应该说是有效和成功的。据IEA估计,2000年全球石油库存量在8亿吨左右,相当于90天的世界石油消费量。其中战略储备1.7亿吨,商业库存6.3亿吨。2000年IEA成员国的石油储备规模约为3.7亿吨,相当于110天的净进口量。如有可能,我国应参加IEA 的活动,交换信息和观点。

目前亚洲除日本和韩国这两个IEA成员国外,持有的石油储备都不多,而今后亚洲国家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应当早商对策。近年来,日本、韩国一些人士建议成立东北亚能源共同体,虽然呼声很高,但是未能产生实质性的结果。笔者认为,我国应该积极主动倡导和参与东北亚和东南亚石油安全共同体的建立;亦可仿照IEA的做法,在北京或其他城市建立石油安全的研究中心,从事信息收集、政策研究,提出问题,供各国政府协调各国的行动。当前立即可从事的工作是合作研究如何加强马六甲海峡运输通道的安全和开辟第二通道。

参考文献:

[1] World Energy Assessment. UNDP, UNDESA, WEC, 2004

[2] 2003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国际石油经济,2004(3)

[3] China’s Worldwide Quest for Energy Security. IEA, 2000

[4]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4.IEA,2004

[5] 周凤起. 中国石油供需展望及对策建议. 国际石油经济, 2001(5)

[6] Erica Strecker Downs. 中国寻求能源安全2000

中石油论文第7篇

摘要:50中国石油企业CHINAPETROLEUMENTERPRISE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不断成长、前进,为规范和科学管理石油工业上游领域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生产经营和施工作业,在制定、修订技术标准和规范方面进行了长期的、艰辛的探索。

一、在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它所走过的路程,展望今后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事情。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和成长在十年“”时期,石油工业质量管理、标准化、计量管理与各项技术工作虽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是,在原石油工业部和燃料化学工业部的领导下,广大石油职工和石油工业技术监督工作者仍然坚持了对石油工业工作质量要求不放松,标准化工作和计量工作等基础工作不放松,并继续前进。

1982年,**副总理在接见参加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石油系统代表时,就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在石油勘探、开发各专业领域里的全面发展问题作了重要指示。在1984年举办的油田标准化工作成果展览上,国务委员康世恩又作了重要指示,他说:“美国有个API(美国石油学会),日本有个JPI(日本石油协会),我们能不能搞一个CPI(指中国石油工业标准组织)?”。这对推动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一时期,许多企业根据国家和主管部门的要求,建立了企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使石油工业企业标准化工作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为了理顺标准化工作机制,石油工业部经国家标准局批准,于1984年11月4日正式成立了由石油工业部副部长李天相任主任委员的第一届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随后陆续成立了十多个石油工业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从事石油工业标准编写和审查工作的“专标委”委员、“分标委”委员和技术专家达700余人。

这一时期,是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快速发展时期。1985年创办了《石油工业标准化》期刊;编制了《石油工业标准体系表》(第一版);1987年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组建了石油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全面开展了石油企业标准化工作检查和表彰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石油工业标准的制定速度和质量水平;初步建立了石油工业标准的出版、发行渠道;强化了石油企事业单位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开展了石油工业标准化的国际交流。

1990年5月,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产生了第二届委员会领导机构,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工程师李虞庚担任主任委员。第二届油标委开展工作的四年,标准化继续取得快速发展。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伴随着石油工业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的步伐,在标准制修订速度,提高标准水平,促进标准化标准化是石油工业生产发展的技术基础,是石油工业新技术发展的助推器,是石油工业市场化发展的支持与保证,是石油工业国际化发展的桥梁与纽带。

万战翔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化的发展工作与国际接轨,以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建章立制,维护油田企业利益等方面做出了新的成绩。加快了标准制修订速度,提高了标准水平。在这一期间行业标准的数量已近1280项,基本满足了当时石油工业(上游领域)生产的需要。按第二版《石油工业标准体系表》计算,标准覆盖率达到了49%。在标准制修订工作中,勘探开发主专业标准比例达到了47%。

第二届油标委将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放在与国际接轨和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方面。组织各相关专标委和专家对美国石油学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开展了大规模的翻译工作。1991年初,为了提高石油工业标准水平,积极采用美国石油学会(APl)标准,正式成立了“石油工业国际标准工作委员会”,下设“API标准翻译出版组”,统一组织,系统翻译,配套出版。这一工作得到了美国石油学会API的认可,授权“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中国翻译出版API标准。

这一期间共翻译API标准110种,出版106种,为我国石油工业的采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派团参加IS0/TC67,IS0/TCl93和API等国际标准化会议。有7名专家被API接受为投票委员和替补委员。还承办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天然气技术委员会第七次年会。1994年7月19日,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产生了第三届领导机构及委员,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张永一担任主任委员

1997年2月19日,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油标委”领导成员进行了部分调整。“油标委”主任委员由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黄炎担任。

第三届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恰逢石油工业经历重大的历史性变革时期。石油工业的标准化工作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体系趋于合理,标准质量有所提石油论文出石油高,标准制修订机制的改革开始起步,标准化研究工作得到加强,标准实施监督开始起步,国际标准化交流进一步拓展。对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和改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经过十多年艰苦努力,1996年石油工业标准的综合覆盖率迅速提高到60.8%。到1999年底石油工业标准综合覆盖率已达85%以上。1999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经过重组,分别成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完全取消了原有的包括行业标准化管理等的政府职能,原有的“油标委”运行机制已经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经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决定,撤销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其职责和相应业务工作由集团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归口负责。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再次起步和发展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为了使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真正成为代表全行业的标准,2000年10月,经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批准,由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重新组建了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第一届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阎三忠出任。委员会下设16个行业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同时负责协调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天然气两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涉及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及相关事宜。

二、全行业范围的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是我国石油工业在重组改制的新形势下,走向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标志之一;是我国各大石油公司加强协调,谋求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我国石油工业迎接“入世”挑战,加快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步骤。

对我国石油工业加强技术基础,加快发展步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重新组建的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以下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完善石油工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应该是: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国际化为目标,以信息化为手段,加强标准化战略研究,主导发展石油工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提高技术标准质量和水平与国际接轨程度。完善企业标准体系,不断提升企业的总体标准水平,使我国石油工业技术标准成为在国内有权威、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技术标准。业标准体系,提高标准的质量和水平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使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为在国际石油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标准化技术组织,使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逐步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准,满足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油标委借鉴了国际上通行的作法,吸收了国内外各标准化组织的经验、采用了新的工作机制。“油标委年会制”,年会每年定期召开,由参加油标委的三大石油公司轮流承办;“主任委员办公会议制”、“秘书长办公会议制”、“秘书长联席会议制”、“工作经费分摊制”、“技术标准专家审查制”,以及“技术标准委员投票表决制”等制度,有效地保证了油标委的工作正常运行。

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从只制定标准向注重标准项目前期研究转变。标准的制定是总结经验、提取精华、规范行为的过程。因此,新组建的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汲取了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认识到,石油行业标准的制订也需要开展前期研究,即使不能对每一项要制定的标准全部进行研究,也要开展对重点标准的研究。几年来经油标委组织,开展了多项综合性的标准化研究,其石油论文出石油中《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机制研究》、《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与国际接轨研究》、《油田总体开发方案编制指南的前期研究》等研究项目,均为开拓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起到了先导作用。从战略角度思考石油工业标准化的未来在新的历史发展条件下,加强标准化工作是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石油工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保证我国石油工业持续发展的技术基础;是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承担起我国石油工业与国际接轨的桥梁,实现我国石油工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能源消费和供应安全需要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石油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先进适用的技术标准指导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以提高科学决策水平,降低生产消耗,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效益。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技术标准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

发达国家石油公司纷纷借助技术标准优势,强化其石油论文出石油经济和技术的国际竞争地位,使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着严峻挑战。积极开展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改变我国技术标准滞后的状况,建立和完善我国技术标准体系,已成为我国增强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2002年,国家科技部制定的《重大科技专项启动实施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进“人才、专利、标准”三大战略的实施。标准化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确定了国家技术标准的发展战略。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应该是: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国际化为目标,以信息化为手段,加强标准化战略研究,主导发展石油工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提高技术标准质量和水平与国际接轨程度。完善企业标准体系,不断提升企业的总体标准水平,使我国石油工业技术标准成为在国内有权威、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