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军训标兵总结(合集7篇)

时间:2022-09-30 23:13:31
军训标兵总结

军训标兵总结第1篇

一、 军队训练机构教学管理概述

1. 军队训练机构教学管理的流程

军队训练机构教学管理的流程如图一所示,首先,对学兵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然后,经论证评估后确定具体科目;紧密结合学习需求,制订一个细致周密的教学课程计划;根据教学计划,设计完整详细的教学内容;然后讲授实施;最后,测评考试,经验归纳总结。必要时,还可进行学兵上岗后单位反馈评估。军队训练机构教学管理,要求必须对全寿命教学周期进行有效控制,在教学开始运行时就要监控整个教学任务的质量、进度,确保一切相关活动能够着眼全系统按计划进行。当然,最初的计划不是必须绝对执行,也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予以修改、校正。但不管怎样,都要围绕既定教学目标进行,通过各个教学环节中信息的反馈,形成寿命周期循环教学。

图一 军队训练机构教学管理流程

2.军队训练机构教学管理的特点

军队训练机构教学管理总的特点就是重视课程研究论证、内容模块分解和效果归纳总结。具体来说,首先,强调预先研究论证。课程开始前,要花大量的精力,对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对象以及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做到思路清楚、问题明了,才能开始授课。其次,按模块分解教学内容。军队训练机构教学科目的实用性都比较强,为使学兵学习精力集中、较好把握知识点,可以把教学内容按应用模块划分,在功能模块中用实例讲解理论知识。再次,重视课程反思总结。在各模块小结的基础上,每次授课结束要对整体讲授内容、方式方法及效果进行归纳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达成教学质量螺旋式上升效果。这里特别强调军队训练机构教学模块化的管理方式。军队训练机构教学岗位针对性强、需求层次多、知识更新快,传统的由点到面的知识结构不能很好的适应短期岗前培训工作,只有像管理建筑工程任务一样,以其功能目标为划分准则,将知识点按功能模块划分,才能真正适应现代信息教育形势。模块化的知识结构,每个功能模块虽然分离,却不脱离;知识点独立,但功能是完整的,不仅方便教员指导应用,也有助于培养学兵系统思维能力,使学兵尽快掌握知识的重点。

二、军队训练机构教学管理的具体实施

1.做好学兵的学习需求分析

“需要”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要想出色的完成学兵上岗前培训任务,首要就是调查分析学兵的学习需求。“所需即所学”,这是军队训练机构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因为如果一个学兵学习的知识不能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得到实际运用,那么学兵的学习就没有任何积极性可言,相应的教学也就没有价值。只有学兵具有释清疑惑、解决问题的内在需要,其学习才会有动力,才会自觉、自愿,目标明确。学习的需求调查,好比项目管理中的可行性分析,如果所学课程必要性不足,就没必要浪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搞好学兵的学习需求分析,然后才能根据需求,做好教学规划和教学内容设计。

2.明晰教学任务目标

做好教学规划与设计后,就进入了教学实施阶段。这个阶段,首先要求教员对所传授的知识进行概括性地讲解,使学兵明晰学习的目标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在对整个知识体系有总体把握的前提下,按照各阶段的任务目标去逐步完成教学任务。只要教学目标和所提问题符合需求,学兵就会自觉、自愿、满怀热情地去学习探索,其对专业技术的掌握程度就会提高,教学的效果也会更好。当然,由于不同的学兵知识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可以适当地给进度快的学兵制订一个较高的完成目标,以培养其的自我探索能力。

3.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

在确立教学目标任务之后,接下来就是按功能模块分解知识。这也是军队训练机构教学管理的第二个重要特点。军队训练机构教学时间短、实践要求高,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就必须细化教学内容,使学兵每次上课都能瞄准新问题,并集中精力学习新知识。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整体教学要求分成阶段性任务,让学兵憧憬远期目标的同时,也能看到近期学习任务,这样整个学习过程都具有挑战性。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推进,一旦学兵能把思维中的团团"浓雾"层层揭开,最终释清疑惑、也就达到了培训的根本目的,学兵就会有成就感,往后的学习也就有了更大动力。按模块分解内容,是军队训练机构教学管理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具体的模块分解方式见图二。这种分解方式可以理解为“万能公式”。无论是哪种实用课程教学内容,均可以在此基础上细化内容。但无论如何划分,重要的一点是每个分解的部分一定要有该部分的既定目标,并按照知识循序渐进的原则,使每个目标连在一起成“阶梯”状为好。

图二 模块分解方式

总结起来,模块化分解需要教员要引导学兵,在自己想要探索更深知识的时候,能学到与现有知识最靠近的"周边知识点",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所以,教员一定要把握方向,在制订计划的时候,阶段步骤要清晰,难度适当,由浅入深,以便学兵能够掌握一种连贯的思维方法。

4.检测总结教学成果

在讲授结束之后,需要考察学兵知识的掌握程度,从中找出不足。这也是军队训练机构教学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有些教员认为考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知识,掌握能力,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我们判断知识的掌握程度还需要通过考试。当然,这个考试,不能是单纯的闭卷考试,还应包括面试及实际操作处置能力测试等。考核的时候要注意围绕教学目标和针对各个学习阶段的不同要求,抓住核心能力进行测试。测试要全面深入,尽量多找问题。如果在考试中没有发现任何问题,那么证明测试是失败的。这就像软件项目的系统维护一样,永远都会有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升级。教员要仔细分析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文字材料存档,根据总结情况调整和修正教学计划和内容设计,以便推进下一轮的教学改革。

三、总结

军训标兵总结第2篇

训战结合边战边训在战争年代,我军装甲兵部队主要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利用战争间隙进行战地整训,训练方法简便,训练内容视当时作战需要而定。

1950年9月我军装甲兵领导机关建立后,装甲兵部队又担负起了准备入朝作战的临战训练任务。1950年11月上旬,我军接收了原苏军10个坦克团的装备,并在苏军官兵的直接帮助下,以连队为单位按专业分组进行训练。开始时采取“一帮一”教学方法,即由苏军的军官、车长、炮长、驾驶员分别向我军的干部、车长、炮长、驾驶员进行“对口”教学,但由于翻译人员不足,我军大多数乘员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又比较低,“对口”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后来改为由苏军的教学骨干先教会我军的干部,再由我军的干部来训练乘员们,结果训练效果大大提高。

接装训练结束后,首批入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坦克部队于1951年3月开赴朝鲜前线。志愿军装甲兵指挥所根据参战部队在开进和遂行作战任务时暴露出的一些技术和指挥上的问题,迅速组织部队进行了战地整训。根据朝鲜战场的实际情况,我坦克部队在作战实践中重点掌握了间接瞄准射击、夜间对闪光目标射击、山地驾驶、战场抢救抢修、工程伪装和步坦、炮坦协同等方法。1953年我坦克第4团在配合步

兵第67师攻打石岘洞北山之前,选择相似的地形反复演练了技术战术动作,结果在战斗发起后仅用17分钟就全歼了守敌,而我志愿军无一伤亡。

为适应装甲兵部队大量扩编的需要,我军于1950年11月至1952年8月,先后组建了4个坦克编练基地,负责培训坦克新乘员和新修理工,使坦克部队在战争年代就开始实行的“先训后补”训练体制得到充实和完善。

为了在步兵部队中建设机械化部队,从1951年9月开始,在当时的华北、华东和东北军区组训了48个步兵师属坦克自行火炮团。这一时期我军装甲兵部队的训练工作,具有应急性和临战性,适应了当时“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需要。

借鉴外军经验立足自我探索训练初步走上正规装甲兵于1953年5月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会议根据军委组织召开的参谋长、政治部主任联席会议精神,提出了“学习苏军先进军事科学,迎接现代化的正规化训练”的号召,并编写制定了装甲兵第一代军事训练大纲和训练计划,为部队开展正规化训练提供了依据。当时在国内的部队和首批组训完成的步兵师属坦克自行火炮团,从1953年6月开始进入正规化训练。朝鲜停战后回国的部队和第二批组训完毕的部队,从1954年开始组织正规化训练。

1954年2月,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签发了《装甲兵各级军事教育制度》。1955年以后,装甲兵陆续翻译、编写和颁发了《坦克自行火炮使用条令》、坦克三大专业《教范》、《装甲坦克机械化兵教令》等训练法规。

为了尽快掌握苏式装备,打牢部队的基础素质,各部队狠抓了专业技术训练。1954年6月,装甲兵在北京南击场组织了装甲兵射击技能竞赛,全军共有33个坦克自行火炮团参加了竞赛,华北军区的部队取得了最好成绩。随后,于同年11月,装甲兵在北京槐树岭训练场又组织了驾驶技能竞赛,有56个坦克自行火炮团、102辆车参加了竞赛,华北军区所属部队再次夺魁。为了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训练,提高训练质量,装甲兵从1955年开始实行坦克驾驶员专业技术等级评定制度。翌年,又在射击、通信各专业普遍实行了技术等级制度。到1957年底,全军60个坦克自行火炮团战斗射击总评优秀,99%的军官能够任教。实践证明,装甲兵实行技术等级和开展技术等级考评活动,极大地促进了部队的专业技术训练,是装甲兵部队训练和技术建设的一个成功经验。

1958年,军委提出了以军事思想为指针,由全面学习苏变到“以我为主”,恢复和发扬我军群众练兵的传统方法,装甲兵的军事训练进入了自我探索、总结提高的阶段。1960年以后,装甲兵结合自身特点,提出专业技术训练要达到“开得动、打得准、联得上”的要求,战术训练要达到“合得成、摆得开、捏得拢”的要求。对训练大纲和计划进行了修改调整,进一步突出了专业技术训练,掀起了群众性的练兵活动。1964年5月到8月,装甲兵多次组织了部队比武竞赛。、刘少奇、、、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观看了装甲兵部队的汇报表演,对部队的训练水平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

全面改革加强管理依法治训按纲施训60年代后期,装甲兵根据中央军委和主席关于“加强战备”、“要准备打仗”的指示,着手肃清“”的影响,部队训练工作逐步恢复。1973年,装甲兵重新编写并颁发了在“”中被废止的专业技术教范,加强了对部队训练工作的领导。1974年11月,在坦克独立1团驻地召开了装甲兵团以上领导参加的训练现场会,对全面恢复部队正规化训练作出了部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我军军事训练注入了强大动力。装甲兵根据军委下发的《关于加强部队教育训练的决定》,在总结和继承几十年训练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全面训练改革。

这一时期装甲兵的训练改革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一是改革训练内容,加强应用训练。专业技术训练压缩了理论性内容,增加了实用性内容,部队专业技术基础训练明显加强。二是改革战术训练,打牢战术基础。认真吸取了中越边境作战的经验,在分队战术训练中采取了“课题式”与“要素式”相结合的方法,编写制定了《坦克分队战术训练教程》。三是改革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训练效果。装甲兵在以往训练器材开发研制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技术研制了模拟训练器材,训练保障开始向模拟化发展。四是改革训练管理,实行依法治训。装甲兵在训练改革过程中,对训练大纲、教范、教程等法规进行不断研究、修改和完善,强调训练制度的落实,总结出一整套训练管理的经验。五是加强院校和训练机构建设,完善“先训后补”体制。装甲兵把加强兵种院校和训练机构建设作为兵种整体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定了院校和训练基地(团)建设标准和教学工作制度,加强了对直属院校的领导,并重点指导各军区坦克乘员训练基地(训练团)的教学和全面建设工作,促进了院校和训练机构的建设与发展。

1991年4月,在部队10年训练改革的基础上,总参原装甲兵部在徐州坦克某部组织召开了全军装甲机械化部队正规化训练现场会。会议介绍和汇报了装甲兵正规化训练的成果,讨论和研究了装甲兵建设“八五”规划和正规化训练的有关问题。与会代表参观了该部队训练设施和训练器材建设情况展览,观摩了各个层次按照新的训练法规的要求组织的训练课题演示。时任中国人民总参谋长的迟浩田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90年代初以来装甲兵训练改革的一个系统总结,对全军装甲机械化部队尔后正规化训练的普及推广产生了重要影响。

实施科技强军战略积极推进科技练兵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军事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显著变化,“海湾战争”的爆发在西方国家军队中率先引起了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深刻变革。面对世界军事领域的发展变化,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高瞻远瞩,做出了科技强军的伟大战略决策。装甲兵按照军委总部关于“科技兴训”的部署和要求,组织部队广泛开展了科技练兵活动,以科技进步为主要手段,促进了军事训练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装甲兵部队按照“学科学,科学练”的要求,对传统的训练内容、方法手段进行进一步改革,加大了训练的科技含量,提高了现代科学技术对部队战斗力生成的贡献率。各部队注重把握科技练兵的精神实质,结合本单位任务、装备实际,把科技练兵与战备训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加强对科索沃战争的研究,针对高技术兵器的使用特点,努力探索新“三打三防”的有效措施。装甲兵部队以近年来配发的新型武器装备、自动化指挥系统和各种电教化、模拟化器材作为科技支撑,努力提高部队训练的科技含量,保证了部队整体战斗力的尽快形成。在科技练兵活动中,机械化步兵某师、装甲某师等被树为全军和兵种部队的科技练兵样板。

遵循科技强军的战略思想和科技练兵的要求,总参兵种部装甲兵局于1995年以来相继组织部分试点部队,开展了展示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的“两栖装甲突击群”和“数字化装甲合成营”的研究和实兵演练,取得了重要成果。中央军委张万年、迟浩田副主席及总部领导多次观看了试验部队的汇报表演,并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科技练兵活动的开展,装甲兵部队的军事训练初步形成了浓郁的科技氛围,为训练工作向高层次、跨世纪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着眼21世纪以“打赢”为目标实现新的跨越按照同志提出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设想和发展目标,21世纪上半叶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根据国际战略格局的调整变化和政治、军事斗争形势的发展,我国将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抓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国家的繁荣稳定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根据军事斗争任务的需要和国家经济、科技实力的不断提高,我军装甲兵建设和陆军装甲机械化建设将以更高的速度向前推进,陆军装甲化、信息化的光明前景正在徐徐显现。

军训标兵总结第3篇

第一条为了做好民兵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民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助手和后备力量。

第三条民兵工作的任务是:

(一)建立和巩固民兵组织,提高民兵军政素质,配备和管理民兵武器装备,储备战时所需的后备兵员;

(二)发动民兵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组织民兵担负战备执勤,维护社会治安;

(三)组织民兵参军参战,支援前线,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第四条民兵工作应当贯彻人民战争思想,坚持劳武结合,坚持民兵制度与预备役制度、民兵工作与战时兵员动员准备工作的结合。

第五条全国的民兵工作在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下,由中国人民总参谋部主管。

军区按照上级赋予的任务,负责本区域的民兵工作。

省军区(含卫戍区、警备区,下同)、军分区(含警备区,下同)、县(含市、市辖区,下同)人民武装部,是本地区的军事领导指挥机关,负责本区域的民兵工作。

乡、民族乡、镇、街道和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人民武装部,负责办理本区域、本单位的民兵工作,按规定不设立人民武装部的街道、企业事业单位,确定一个部门办理。

第六条乡、民族乡、镇、街道和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民武装部体制的变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七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加强对民兵工作的领导,统筹安排民兵工作,组织和监督完成民兵工作任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应当协助军事机关开展民兵工作,解决有关问题。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和本地区军事领导指挥机关的要求,把民兵工作纳入管理计划,完成民兵工作任务。

第八条民兵应当做到:服从组织领导,听从上级指挥,掌握军事技术,爱护武器装备,学习政治文化,带头参加生产劳动,遵守法律、法规,保护群众利益。

第二章民兵组织

第九条民兵的组建范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执行。

第十条公民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三十七条、三十八条的规定参加民兵组织。

第十一条民兵按照便于领导,便于活动,便于执行任务的原则编组。农村一般以行政村为单位编民兵连或者营,城市一般以企业事业单位、街道为单位编民兵排、连、营、团。

基干民兵单独编组,根据民兵人数分别编班、排、连、营或者团。

根据战备需要和现有武器装备,在基干民兵中组建民兵专业技术分队;在重点人防城市、交通枢纽和其它重要防卫目标地区,组建民兵高炮营、团。民兵专业技术分队可以跨单位编组。

第十二条民兵干部由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年纪较轻、有一定文化知识和军事素质、热爱民兵工作的人员担任。

民兵干部应当优先从转业、退伍军人中选拔。

第十三条民兵干部由本单位提名,由基层人民武装部或者本地区军事领导指挥机关按照任免权限任命。

企业事业单位的民兵连以上军政主官,由本单位负责人兼任。

基干民兵连长或者营长,由专职人民武装干部或者本单位负责人兼任。

第十四条民兵组织每年整顿一次。整顿的内容包括:对民兵进行宣传教育、民兵的出入转队、调配干部、工作总结、清点装备、健全制度、集结点验等项工作。

退出现役的士兵,符合服预备役条件的,应当及时编入民兵组织。

第三章政治工作

第十五条民兵政治工作应当学习人民的政治工作经验,继承和发扬民兵工作的优良传统,保证民兵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各项任务的完成。

第十六条民兵政治教育以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和国防教育为重点,进行民兵性质任务、优良传统、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形势战备和政策法制等教育。

民兵政治教育主要结合组织整顿、军事训练、征兵和重大节日活动进行。

第十七条民兵政治教育,平时应当根据民兵军事训练、战备执勤的任务、要求和民兵思想实际做好民兵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练兵习武的自觉性,发动民兵带头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战时应当动员民兵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组织民兵开展杀敌立功、瓦解敌军等活动,保证战斗、战勤任务的完成。

第十八条对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的培养、选拔、调整和配备,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的任免,由本地区军事领导指挥机关按照任免权限办理。

第四章军事训练

第十九条民兵军事训练应当按照总参谋部颁发的《民兵军事训练大纲》进行,实施规范化训练。全国每年的训练任务,由总参谋部规定后,逐级下达。

第二十条民兵的军事训练由县人民武装部组织实施。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的军事训练,由军分区组织实施。

军兵种机关、部队和军事院校,应当协助省军区、军分区、县人民武装部开展民兵军事训练。

第二十一条对参加军事训练的基干民兵,应当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由县人民武装部进行登记。民兵军事训练成绩评定标准,由总参谋部制定。

第二十二条县应当逐步建立民兵军事训练基地,对民兵实行集中训练。

民兵军事训练基地应当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基本设施,保障军事训练的需要。

第二十三条民兵军事训练的教材、器材,分级负责解决。总参谋部负责组织编印教材和配发部分制式训练器材,其余所需的训练器材,由省军区、军分区、县人民武装部分别购置或者调整解决。

民兵训练教材、器材应当严格管理,不得挪作它用。

第二十四条农村的民兵和民兵干部在参加军事训练期间,由当地人民政府采取平衡负担的办法,按照当地同等劳力的收入水平给予误工补贴。

企业事业单位的民兵和民兵干部在参加军事训练期间,由原单位照发工资和奖金,原有的福利待遇不变;其伙食补助和往返差旅费由原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在有关项目中开支。

企业事业单位自行组织的民兵活动,所需费用由本单位负责解决。

第五章武器装备

第二十五条民兵武器装备的发展和配备,由总参谋部统一规划。军区、省军区、军分区和县人民武装部根据上级的规划,进行配备和补充。

第二十六条民兵武器装备的配备应当根据基干民兵的组建计划和战备、执勤、军事训练的需要,做到保证重点,合理布局。

第二十七条民兵配属部队执行作战、支前任务所需武器装备,由县人民武装部配发;到达部队后,由所在部队补充。

第二十八条民兵武器装备的调动,按照管辖范围,分别由县人民武装部、军分区、省军区、军区批准,跨军区调动或者调出民兵系统的,由总参谋部批准。

民兵武器装备,不得擅自借出。因执勤、训练需要借用配发给民兵或者民兵组织的武器装备时,必须报经县人民武装部批准。

第二十九条民兵武器装备的保管,按照总参谋部的规定办理。

保管民兵武器装备的单位,必须有坚固的库(室)、健全的管理制度。武器库(室)必须有专人看管,有报警、消防等安全设施。

第三十条掌握武器的民兵和民兵武器库(室)的看管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由人民武装部门审查批准。

第三十一条民兵武器装备的修理,农村的,由县人民武装部负责;城市的,由配有武器装备的单位负责。上述单位不能修理的武器,由军分区、省军区、军区修械所(厂)修理。

第六章战备执勤

第三十二条民兵战备执勤,由县人民武装部根据上级赋予的任务,制定计划,具体组织实施。

第三十三条陆海边防地区和其它战备重点地区的民兵组织,应当根据上级军事机关的要求,与驻地的人民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实行联防。

发现敌人袭扰、空降和潜入等紧急情况,民兵应当在当地军事机关组织指挥下迅速进行围歼或者搜捕。

战时,民兵应当配合部队作战,担负各项战斗勤务,支援前线,保护群众,保卫生产。

民兵应当配合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

第三十四条组织民兵担负勤务,应当爱惜民力,严加控制。

陆海边防民兵固定哨所的设立,由军分区根据战备需要提出方案,报省军区批准。

使用民兵担负守护桥梁、隧道、仓库等重要目标勤务,由目标归属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提出申请,报省军区批准。

民兵担负治安勤务,由本地区军事领导指挥机关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级军事机关备案。在厂矿范围内,使用民兵担负维护治安、保护生产方面的勤务,由厂矿批准,报县人民武装部备案。

第三十五条民兵担负勤务的报酬或者补助,由使用单位支付。

民兵守护重要目标执勤点所需营房、营具、厨具和通信、照明、饮水、警戒等设施,以及执勤民兵的生活补贴、执勤用品、必要的文化用品、医疗、伤亡抚恤等经费,由目标归属单位解决。

第三十六条对参战、执行战勤任务、参加军事训练和维护社会治安中伤亡民兵的优待、安置和抚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七章民兵事业费

第三十七条民兵事业费是保障民兵建设的专项经费,是国家预算的组成部分,应当严格管理,专款专用。

第三十八条民兵事业费由省军区、军分区、县人民武装部按级负责管理。

民兵事业费的年度指标,由省军区根据全年民兵工作任务,向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人民政府编造预算,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省军区后勤部与省财政厅(局)建立财务领报关系。省军区、军分区司令部负责拟制经费的分配和使用计划,后勤部负责财务的管理和监督。

县人民武装部是民兵事业费的基层开支单位,直接掌管民兵事业费的使用。

第三十九条民兵事业费应当主要分配到县人民武装部使用。省军区、军分区两级留用的民兵事业费,除民兵装备管理维修费外,不得超过全省总指标的百分之二十。

第四十条民兵事业费主要用于民兵的军事训练、武器装备管理维修、组织建设、政治工作等项开支。

第四十一条民兵事业费的使用和管理实施办法,由省人民政府、省军区制定。

民兵事业费的预算、决算和使用管理,由财政部、总参谋部实施监督,并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

第八章奖励和惩处

第四十二条民兵、民兵组织和人民武装干部在参战、支前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参照《中国人民纪律条令》规定的奖励项目和批准权限,由军队给予奖励;在完成民兵工作或者执行维护社会治安等其它任务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由地方人民政府、本地区的军事领导指挥机关给予奖励。

第四十三条依照本条例规定,公民应当参加民兵组织而拒绝参加的,民兵拒绝、逃避军事训练和执行任务经教育不改的,由人民武装部门提请民兵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或者提请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罚,并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

民兵拒绝、逃避参军、参战、支前、维护社会治安等重大任务,或者在执行任务中因造成严重后果的,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四十四条对违反本条例规定,拒绝建立或者擅自取消民兵组织,拒绝完成民兵工作任务的单位,由本地区军事领导指挥机关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该单位给予批评或者行政处罚,对该单位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并责令限期改正。

第九章附则

军训标兵总结第4篇

以主席关于大抓军事训练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需求,突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坚持以军事训练为中心,不断提高民兵队伍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坚持优化组建布局和组织结构,抓基层打基础,抓重点带全面,不断推进全市民兵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民兵预备役整组工作

(一)整组任务

根据上级指示,我镇编组基干民兵的任务总数为425人(不含预备役高炮分队人员)。其中:82迫击炮连57人,应急排30人,重要交通目标警戒分队10人,机动医疗分队12人,退役士兵20人,地专对口人员15人,机动分队20人,步兵十九连120人,步兵三十九连120人,海军预编预备役人员6人,空军预编预备役人员7人,军区预编预备役人员8人。具体任务按镇年民兵组织调整力量整合表及任务分配表落实整组。今年,高炮预备役43名预编人员的整组工作也随民兵整组工作一同展开,各单位要在年整组的基础上一并完成高炮预备役人员的整组任务。

(二)编组原则

1、科学调整布局。各村和有关企事业单位在进行基干民兵编组时,要本着有利于领导、有利于提高质量、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执行任务、有利于均衡负担的原则进行调整。

2、优化结构组织。各编组单位要重视基干民兵编组工作,切实掌握本单位民兵组织的具体情况,做好人员的出入转队工作。重点要加强高炮预备役分队和应急分队的编组工作,要编足、编精、编强。基干民兵实行一兵一职,不与预备役分队等交叉重叠,确保人员随时能拉得动、用得上;优先将退伍军人,特别是要将炮兵专业的退伍军人及时补入相关分队;要尽量选择综合素质较高人员编入基干民兵队伍,尤其要严格掌握年龄界限,确保人员信息不出差错,同时要做好本单位基干民兵的储备工作;要对基干民兵及高炮预备役分队组织情况进行一次认真细致的调查摸底,及时掌握情况;要对高炮预备役人员实行政审和目测初检,确保高炮预备役人员身体符合要求,确保政治合格,完备各种信息的登记。

3、拓展民兵组织,调配干部队伍。坚持编组跟着兵员走,做到“三拓展一巩固”。今年我们将民兵组织向城管中队拓展,努力使民兵组织与新的形势相结合。同时。各村(企)要对本单位的民兵干部进行全面摸底考查,对一些年龄偏大、身体较差、兼职过多及难于胜任民兵工作的人员进行调换。将年的优秀退伍士兵全部补入民兵干部队伍。

4、严格加强管理。各单位根据劳动力流动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民兵预备役中流动人员的管理,并结合预备役登记,掌握底数,搞好储备,建立联系,不断总结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按照历年整组中的要求加强外出基干民兵的教育管理。

(三)方法步骤

民兵整组工作,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1、计划准备阶段。成立整组领导小组、学习上级各类文件精神。明确整组有关要求,把握整组原则、制定整组计划、准备各种资料、对本区内的编组潜力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做到情况明、底数精、数据准,及时召开部署工作会议。

2、组织实施阶段。搞好宣传发动和有关人员的调查摸底,做好转、出、入队工作;选拔、调配好民兵预备役干部;建立完善基干民兵队伍及各类卡片、花名册和各种资料;健全各项制度,组织点验及教育。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在这一阶段内要将所有工作完成并上缴有关资料。

3、总结验收阶段。做好上级的检查验收、会审工作。配合市武装部做好对重点建设分队采取千人百车齐集结方式进行战备拉动点验。做好迎接省军区和军分区的抽点准备,镇人武部搞好总结并向市人武部上报所有整组资料并对实力统计进行汇总上报。(具体点验方式、验收时间另行通知)。

三、民兵预备役军事训练

(一)训练任务

根据上级军事训练指示,我镇年度军事训练总人数为88名。其中参加市级以上人员为4名;市本级训练人数54名;军地联合演练30人。预备役高炮分队训练任务由预备役高炮二营下达。

(二)训练对象

训练对象主要是专武干部、四会教练员、重要目标警戒分队、应急分队、82迫击炮连等分队。

(三)训练安排

民兵预备役训练分四个层次组训(预备役高炮营另行安排)。

1、参加上级集训:主要是专武干部集训、民兵干部骨干。

2、市武装部训练:四会教练员;应急分队、82迫击炮连等分队

3、军地联合演练。

4、本镇自训:未参加上级训练的其它分队。

以上参训人员、数量、时间、要求另行通知。

(四)训练时间

民兵预备役队伍训练工作从3月份起至9月份结束。新任职民兵干部两年内一次完成25天训练,其它分队10至15天。本镇自训7天(时间安排在5月份)。

四、措施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整组工作落到实处。民兵预备役组织建设是民兵工作的基础,民兵军事训练是提高后备力量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各单位也要充分认清形势,从思想上重视起来,真正把民兵整组工作和军事训练摆上突出位置,列入年度村(企)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半年镇人武部将集中精力抓好整组工作和军事训练的筹划、组织、实施和落实,并深入各单位进行指导,有针对性地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2、搞好教育宣传,强化国防观念。各单位要充分利用民兵整组、军事训练大好时机,认真落实民兵政治教育计划。突出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着眼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局部战争,加强战斗精神教育。要充分利用拉横幅、贴标语、发短信、利用qq平台等加大国防教育力度

3、严密筹划组织。严格按编组任务、编制数量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人身上,配齐配强各类人员尤其是民兵干部骨干,坚决杜绝“一兵多编”、“一官多任”的现象,防止将高炮预备役人员编入基干民兵队伍;把符合条件的退伍军人和各方素质较高的人员编入队伍;军事训练工作,执照分类集中、按级组训、挂钩带训、跨区联训和单位自训的方式,实现由传统练兵向科技练兵转变。镇人武部将根据送训、自训、联训任务安排好人员,并建立健全军事训练计划、准备、实施、考评、登记、统计、奖惩等措施,努力提高民兵训练质量。

军训标兵总结第5篇

关键词:新兵;体能素质;军事训练伤

新兵是部队的新鲜血液,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训练伤是影响部队正常训练和部队官兵军事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也是困扰从事军事训练人员的主要问题。新兵的入伍训练阶段是军事训练伤的高发阶段,我军的报告为7.9%~37.7%,外军的报告为4.8%~85.0%,其中过劳性损伤占70.0%~80.0%[1],不仅造成非战斗减员,消耗医药费用,而且丧失训练时间。训练伤发生的因素很多,本文重点分析新兵体能素质与军事训练伤发病的关系。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某部新兵344例,均为男性;年龄17~24周岁,平均年龄19岁。其中城镇户口92例,农村户口252例;初中学历23例,高中及中专学历235例,大专及以上学历86例。

1.2方法 ①依照中国人民总参谋部2006年11月颁发的《中国人民军人体能标准》,对344例新兵,在入伍1 w内,对3000 m跑进行普测。②根据2001年8月1日在全军执行的《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利用门诊,监测新兵训练期间军事训练伤发病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2.1新兵3000 m跑合格情况 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测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不同学历测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000 m跑是部队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是部队体能训练的重点和难点,能基本反映一个人的体能素质水平。本次调查中的3000 m跑测试是在新兵入伍后,在没有正式训练前进行的一次摸底考核,结果能反映我国目前兵源的一个总体素质。其结果显示,入伍新兵3000 m跑合格率仅为27.0%,高中以上学历合格率为24.9%。充分暴露出现在兵源体能素质较差,分析原因,可能是我国青少年、特别是高中生,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一项关于高三学生体能素质水平现况研究表明,高三学生体能素质四项指标显著下降[2]。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新兵军事训练伤73.1%分布于3000米跑成绩不合格的人群中,可见身体素质的好坏是训练伤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究其原因:①体能素质差、成绩不合格的人群中,大多不好运动、身体协调性较差;还有好多体型偏胖、下肢负荷较大,导致下肢训练伤的发生;②在平时的组训中,没有因人施训,眉毛胡子一把抓,体能素质好的人群,训练起来很轻松,体能素质差的人群适应不了部队的训练强度,结果导致军事训练伤发生的人群分布差异;③成绩不合格的人群极易产生心理压力,产生紧张、恐惧、抑郁等情绪,而新训骨干没有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

结合本次调查,我们建议:①要全面提高我国青少年的体能素质。必须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高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②制定《应征适龄人员体能标准》[3],对体能不合格的实行淘汰制。现行的《征兵工作条例》缺乏对应征入伍人员体能水平的考核与评价标准。在对青少年的体质要求中,只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4]规定了我国学生时期进行体育锻炼和健身的导向性标准,但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选测试项目设置进行分析,对于军人完成多样化遂行任务需求较大的两项身体素质方面---耐力和力量,其内容设置与评价标准存在一定缺陷,是无法有效评价应征适龄人员的身体能力是否符合成为一名合格军人的标准的。③新训骨干在对新兵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要科学施训,循序渐进。要区分层次,体能素质好的要增加训练强度,体能素质的较差的人群可以适当的降低训练强度;在训练过程中要加强对新兵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通过研究发现[5],有效的心理干预及综合防治措施后,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并促使新兵及时了解新环境,面对、接受自己遇到或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危险,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提高新兵训练的成绩,训练损伤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参考文献:

[1]李良寿.军事训练伤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医学情报,1993,7(5):241.

[2]李颖羽.高三学生体能素质水平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2012,16:48.

[3]陈艳.制订《应征适龄人员体能标准》必要性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0:132.

军训标兵总结第6篇

适应习惯差异带来无穷乐趣

飞机刚落到印度空军某机场,印方部队派车来接我们。上车第一印象就让我特别好奇:印度车辆左行,司机坐在右边驾驶。在中国,这完全相反。这不,南此产生的一连串连锁反应也让我颇为别扭。比如,在营区走路,我常常因仍习惯于靠右行,总是与迎面而来的左行车辆不期而遇,往往是快逼近时才意识到是白己走错了方向,赶快避让,还弄得他们经常给我道歉“Sorry”。

两军指挥员带队也常出现“情况”。我军带队行进是队伍在有指挥员在左的方式,而印军则相反,是队伍在左指挥员在右。每当两军队伍迎面相遇,不是错车而过,而是对头“相撞”。但经过几天的适应,我军官兵逐渐习惯了靠左行进的方式,与印军官兵相遇时,已能各行其道。

不仅行进方式有别,就餐方式也有不同。联训时,我军出于礼节宴请印军官兵进行晚宴。由于印军官兵就餐只会用刀叉,不会使用筷子,当他们拿起筷子就餐时,总是难以将饭菜夹起来,不仅减慢了吃饭的速度,还闹出了不少笑话。但经过反复体验,印军官兵也很快学会了筷子的使用方法。之后的日常就餐,部分印军官兵还主动到我军官兵就餐区品味中国美味。

在作息时问上,印军与我军也有诸多不同。通常情况,他们是凌晨4点就起床进行约2个小时的祈祷活动,再白行进行体能训练,到7点进行早餐,上午10点30分军官进行茶歇,战士简单休息20分钟后继续操课,午餐和晚餐时问均要比我们晚约2个小时。加之当地比北京晚两个半小时,刚开始大家还有饿肚子的现象,但也很快适应了。晚饭后,印军通常是在营区内自由活动。

实战化训练有着不同的组训方式

训练是未来战争的预演,只有按实战要求摔打锻炼部队,才能赢得战场的最终胜利。目睹两军反恐训练,虽然方法各异,但“练为战、练即战”的训练理念,却始终贯穿于联训的每个细节。

第二日清晨,在印军1.5公里的战斗障碍训练场,一位印军士兵正从铁丝网下匍匐爬过时,作战靴鞋带突然松脱。面对意外情况,只见那名士兵通过铁丝网后便立即停下,将鞋带一头向左绕两圈,另一头向右绕两圈,而后在鞋帮内侧打结又继续前进。这一与我军不同的系鞋带方法当即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我问印方连长阿兰德为什么这样系时,他这样告诉我,将鞋带左绕、右绕两圈,既可捆紧鞋帮,又能避免鞋带余留过长,而在鞋帮内侧打结,则是为了避免被草木荆棘绊倒。而我军官兵系鞋带的方法,也很讲究:将鞋带依次向上交叉穿过战靴所有孔洞后将余绳反系于鞋帮后面,再将绳结塞入鞋帮里面。虽然系法不同,但目的却一致:利于行军作战。

牵引横越训练是模拟利用一根悬空牵引的绳索通过悬崖、沟壑和河流等场景。在印军训练场,我却惊奇地发现,他们虽然也有类似训练,但绳子用的却是两根,且绳子更粗、距离更短。见我纳闷,阿兰德连长过来解释说,在战场环境恶劣、体能消耗剧烈的情况下,士兵仅靠一根绳子难以横越深沟,用双绳更容易、更保险,且更符合印军士兵体形的实际。的确,用双绳横越障碍,符合印军官兵个头大、身体灵活性稍逊的特点,但在作战时,多带一根绳子,就多二三十斤负重,难免影响行动。两种方法虽各有长短利弊,但都注重贴近白身特点和实战需要。

搜索前进时,两军士兵持枪方向也有区别:我军士兵通常注重观察左右敌情,枪管略微朝下,能确保视线不受枪支遮挡,而印军士兵通常保持瞄准姿势,将枪支平端于眼前躬身前进,能确保随时展开射击;索降模拟训练,我军官兵习惯手脚并用、顺势下溜,印军官兵习惯两手握绳下滑、两脚悬空着地;排爆训练,印军官兵讲究程序规范,我军官兵严抠细节……联训中,我全程跟训观察发现,无论是基础技能训练、手语指挥训练,还是排除爆炸物、人室清剿等反恐专业训练,两军官兵的训练形式和方法虽各有不同,但实战化训练的理念却是不谋而合。

相互取长补短提高反恐基本技能

虽然不搞对抗性、竞赛性训练,是这次反恐联合训练的基本指导思想,但训练中双方也充分展示出了各白不同的训法。

精准射击是反恐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联训第三天,印军展示的反恐射击训练让我们大开眼界:前方宽约1米、高约2米的目标靶上印有10个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目标,指挥员在50米开外的射手右侧随机出示约10厘米大小的目标牌,要求官兵按照显示的形状实施精确射击,每个目标限时3秒钟。与此同时,官兵还要在10秒内对目标靶右侧的5个同定目标完成精确连续射击。虽然我军官兵整体成绩并不低于印军,但印军这种充分结合反恐训练实际培养锻炼官兵迅即判断敌情、快速反应和一枪毙命、精确制敌的训练方法,还是让我感叹不已。

城镇反恐,双方交战距离短,出枪时间关系生死存亡。在人室清剿行动中,中印两军均追求判断怏、破门快、出枪快,尤其是我军官兵盲视换弹匣、长枪换短枪的动作,引发印军官兵学习效仿。同时,印军破门之后,谁在前、谁在后,谁射左边、谁打右边,谁爬楼,谁开柜子、谁搜床底,官兵均按标准程序进行,有效确保作战行动的高效,也值得我军官兵学习借鉴。

优良传统与职业化理念的比较

作为职业化模式下的印军军官与士兵等级森严,一般不会有太多的交流。混编合训中,我们被印军的“规则”实施官兵分开居住,军官都住进官员宿舍,士兵则住进20人的大通问。在官员宿舍,每天都有一名叫哈文特的印军士兵来打扫卫生。记得有一天,我顺手递给哈文特一盒中国饼干,他的举动让我感到特别意外:先是紧张地朝门外张望一下,看到没有他们的军官后才飞快塞进裤兜。他告诉我:“要是被长官知道,会受到严厉惩罚的!”

军训标兵总结第7篇

从此,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人民适时进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国防和军队建设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紧紧围绕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以提高战斗力为核心,走“精兵、合成、高效”的质量建军之路;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为抓手,不断推进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为强军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互相兼顾

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军队改革是国家总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前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明确提出国防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必须在大局下行动。前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建设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两头兼顾的思想,强调必须长期坚持国防建设在大局下行动的方针,同时又必须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加大国防投入,及时把一部分经济实力转化为军事实力,使国防现代化建设发展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发展基本相一致。着眼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工作的战略全局,强调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站在时展的高度,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深刻指出,要把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作为重要途径,把军政、军民团结作为重要政治保障,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把军民融合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为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既有利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国家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也有利于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将富国和强军有机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统一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国家发展之中。这个路子,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道。战略目标是富国强军,努力实现“经济与军事兼顾、市场与战场双赢”的要求,使国防和军队建设从国家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使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其核心要义是融合发展,坚持“以人才融合为牵引、以科技融合为支撑、以保障任务为目标”,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

用新时期军事方针

统揽国防和军队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所进行的改革,首先是根据新的国际战略形势、世界军事发展和国家安全形势,适时调整充实军事战略方针。1980年,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未来战争特点,将“积极防御,诱敌深入”军事战略方针,调整表述为“积极防御”。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面临大规模全面入侵的危险逐渐减弱,局部战争成为主要战争形式,中央军委明确提出,人民积极防御战争的重点由主要立足于随时应付敌人大规模入侵转变为主要应付可能的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1993年1月,中央军委针对现代战争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及其表现出的新特点,首先确立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提出立足打赢一场可能发生的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21世纪初,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央军委对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进行了充实完善,战略重点转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上来,进一步明确了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新的基点、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方向、战略指导思想和原则、基本作战思想及军队建设的战略举措。充实完善后的军事战略方针,创新发展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坚持了军事斗争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法律等各领域的斗争密切配合,强调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策略,主动预防、化解危机、遏制冲突和战争的爆发。人民的各项建设和一切工作,包括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后勤保障、国防科研等等,无不是在军事战略方针的统揽下,科学运筹,周密规划,全面部署和深入展开的。

在军队建设上,人民着重抓了合成军队的建设和诸军兵种合同训练。90年代以后,根据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人民对军事改革进行总体设计。1995年12月,制定了《“九五”期间军队建设计划纲要》。1997年12月,提出国防和军队建设跨世纪的“三步走”发展战略,随后又对“三步走”发展战略做了充实完善:在2010年前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前后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把信息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逐步实现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的整体转型,全面提高军队的威慑和实战能力。

以党的十为标志,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的历史进军。“新的起点”、“新的特点”,创新之处在于我们开启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新征程。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科学总结了我们党建军治军的成功经验,集中概括了我军建设的根本原则、根本职能、根本宗旨,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的内在规律,体现了有效履行人民军队使命任务的现实需要,统领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总纲”。

强调指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场“大考”,就是要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要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战斗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军队活力,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

以调整体制编制为突破口

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科学合理的军队规模和编制形式,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因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是党中央、中央军委谋划军队建设的基本问题,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方针。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其基本要求是坚持战斗力标准,注重质量建设,基本原则是“精兵、合成、高效”。据此,人民在80年代大力裁减军队员额,特别是在1985年宣布裁军百万。此后,人民先后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精简整编,军队员额由600余万人裁减到230万人。人民朝着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机构精干、指挥灵便、战斗力强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军队战斗力的生成与发展,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就成为谋划军队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好常备军和后备力量的关系。紧紧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军队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无论武器装备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如何变化,人民战争都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按照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必须使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相结合,在加强军队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到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按照“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兵于民”的方针,保持适度规模的预备役部队和民兵,注重优化结构,提高快速动员能力和训练水平,要求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

始终把军事训练放在战略位置

狠抓实战化训练

加强战斗力建设的关键是开展军事训练,努力提高官兵素质,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以军事训练为中心,是履行人民根本职能的重要保证,是增强人民战斗力的主要途径,是搞好质量建设、走精兵之路的客观要求,是迎接世界新军事革命挑战的基本措施。因此,邓小平、、、主席反复强调,要把教育训练放在事关建设和战争全局战略位置上,摆在部队建设中心位置。

上个世纪80年代,人民各级部队顺应国家和军队改革的大趋势,根据现代战争的特点与要求,有计划分步骤地对部队军事训练进行系统改革,打牢基础,加强合成,全面提高官兵的军事素质和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缩短训练与实战的距离。

80年代训练改革的主要特点是以诸军兵种合同训练为特点的合成训练,各个层次的军事演练逐步增多。90年代训练改革的突出特点是开展科技练兵,大力加强联合训练,推动军事训练向更高层次发展。坚持战训一致原则,以高技术条件下作战为背景,紧紧围绕解决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难点问题,紧贴实战需要;着眼武器装备发展开展科技练兵,尽快掌握高技术武器装备,提高部队在高技术条件下的战技水平;抓好战略、战役、战术各个层次的诸军兵种联合作战训练,提高联合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