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工艺品设计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5-25 15:46:37
工艺品设计论文

工艺品设计论文第1篇

工艺设计团队在进行工艺过程的设计时一般先需要如下原始资料:产品装配图和零件图,企业的制造相关信息。产品装配图有助于工艺设计师了解零件在产品上的位置,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工作的条件情况;零件图则表明了该零件的尺寸和精度要求;了解企业的制造相关信息有利于工艺设计师根据生产厂的生产条件,生产厂现有的设备规格,型号及性能,物资供应状况等信息设计出更加符合本企业的产品工艺设计。这些原始资料是制定工艺设计的基础。根据工艺设计流程和工艺设计相关内容,可以把工艺设计活动分为四个阶段活动。第一阶段:工艺性分析阶段,工艺设计人员从产品详细设计人员处获得新产品的CAD图,对CAD图进行工艺性分析,审查图纸上的视图、尺寸和技术要求是否完整、统一、正确;找出重要的技术要求结合企业的加工能力分析是否能达到要求,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结构或者可以改进的地方,与产品设计人员协商。只有对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进行充分分析,才能清楚零件的结构特点,加工表面与非加工表面、重要表面与非重要表面、技术要求的高低等直接影响零件加工性的因素,才能制定出最合理的工艺设计方案;第二阶段:确定毛坯及其制造方式,通过图纸的审查之后,设计人员开始确定毛坯及其制造方式,毛坯的确定是工艺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选择不同的毛坯就会有不同的加工工艺,采用的设备,工装也不同从,从而对生成率和成本有影响。因此必须正确的选择毛坯类型和制造方法,确定毛坯精度及余量,之后绘制毛坯图;第三阶段:拟定产品的工艺路线,工艺路线是指用各种方法将毛坯加工成零件的整个加工路线。在毛坯确定后,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表面形状、已知的各种机床加工工艺范围、刀具的用途,就可以初步拟定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工序的先后顺序,工序的集中还是分散。工艺路线的拟定不但影响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而且影响工人的劳动强度,影响设备投资,车间面积,生产成本等,因此拟定工艺路线是工艺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阶段;第四阶段:进行工序详细设计,工艺路线拟定之后确定各工序的具体内容。包括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计算各工序尺寸及公差,选择各工序使用的机床与工艺设备,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工序设计应该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这个阶段最终形成加工工序卡片。当过程流程图,加工工序卡片都通过审核之后形成将文件,整理文件保存,整个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的工艺设计到此结束。之后将文件下发,指导一线工人进行生产。

2工艺设计过程的要素模型

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将过程定义为: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7]。过程方法是指组织内各过程的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及其管理。过程构成要素模型,如图2所示。根据过程定义并结合图2过程构建要素模型可知:一个过程包括输入、输出、相关转换活动、所需资源、过程所处的环境以及检测评价等六要素。其中输入是实施过程的开始,而输出是完成过程的结果,通过使用合理的资源和科学的管理,来对处于一定的环境的过程进行增值转换活动。为了确保过程的结果质量,对输入过程的要素、环境要求和输出的结果(有形的或者无形的)以及在过程中的适当阶段应进行必要的监控和评价。工艺设计过程中的转化活动是由一系列按照时序要求展开的活动,首先是包括审查图纸、产品结构及技术分析、工艺性评价的工艺性分析活动,之后是选择毛坯精度确定余量、绘制毛坯图的确定毛坯及其制造方式活动,然后是划分加工阶段及确定工序顺序的拟定产品的工艺路线活动,最后是确定工序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选择切削用量,计算时间额定,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的详细的工序设计活动。

3工艺设计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工艺设计过程是指工艺设计相关的一切活动,信息,数据,资源的总和。它是由一系列子过程工艺设计活动组成。由于每个过程活动的任务和目标不一样,如表1所示。使得不同阶段的活动所需的资源,输入输出,环境等要素也不同。在产品结构性工艺审查,毛坯的选择,工艺方案设计与评价,工装设计,材料与工时定额等活动时要综合考虑企业自身条件,生产设备,生产能力,生产环境,工艺相关经验,工具相关信息,设备相关参数,加工人员技术水平信息等影响因素,还要结合所处的环境和资源等因素,如环保规则,加工生产条件,安全条件,经济性等方面。最后输出最经济,最可行,最合理的工艺设计方案等文件内容指导企业生产制造。

4工艺设计缺陷因素结构模型的构建

为了更好的表达缺陷因素与工艺设计过程的关系,避免工艺设计缺陷的产生,并参考多数企业的工艺设计流程,采用过程方法构建的工艺缺陷因素结构关系模型,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硬件产品工艺设计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步骤和分阶段的设计过程。整个工艺设计过程涉及的影响因素因不同阶段而不同,分布于产品工艺设计过程各个阶段的活动中。工艺缺陷影响因素结构关系模型不仅表达出工艺设计过程中各设计阶段间的逻辑顺序关系,理顺了工艺设计阶段的各个活动的输入、输出,而且还清晰地呈现出设计资源、环境等缺陷因素与工艺设计过程的关系,为以后的工艺设计缺陷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从整个模型可以看出,影响工艺缺陷的因素比较多,在具体的工艺设计活动中,往往是由于模型中缺陷因素不能合理有效的控制这些因素,增加了工艺设计缺陷的风险。因此,需要进一步定量掌握工艺设计阶段的影响因素对工艺设计活动的影响程度,以及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关系,以便更好的,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优化工艺设计过程,提高工艺设计质量。

5工艺缺陷影响因素定量化分析

5.1基于DEMATEL方法的工艺设计缺陷因素分析

DEMATEL(decisionmakingtrialandevaluationlaboratory)决策实验室分析法,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运用图论与矩阵论原理进行系统因素分析的方法,它通过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直接影响矩阵,计算各因素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度以及被影响度,从而计算各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然后,根据因素所对应的中心度和原因度,得出该因素所属的种类(原因性因素还是结果性因素)。DEMATEL方法关注的不仅是因素之间的两两直接影响关系,还考虑了所有因素之间的间接影响关系,从而获取众多因素中的关键因素。采用DEMATEL方法对影响工艺设计缺陷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分析过程直观、明晰,其结果不仅可以表达各缺陷因素之间的量化因果关系,还能根据量化结果对影响因素集进行因果分类和重要程度排序,为缺陷因素控制管理以及识别提供科学依据。

5.2基于DEMATEL方法的工艺设计缺陷因素分析步

骤如下(1)构建各因素间的直接影响矩阵。工艺设计缺陷影响因素表示为Tx,其中x=1,2,3……n,如果因素Ti对因素Tj有影响,则表示为tij。设定影响关系评价标度(如根据较强,强,一般,弱,无五个等级分别赋值),定义:当i=j时,tij=0表示因素自身对自己无影响;当因素Ti对因素Tj影响很弱时,tij=1;当因素Ti对因素Tj影响一般时,tij=2;当因素Ti对因素Tj影响较强时,tij=3;当因素Ti对因素Tj影响很强时,tij=4。构造因素间的影响矩阵G。影响度Hi为综合影响矩阵D中i行的行和,表示因素Ti对其他所有元素的综合影响值。被影响度Lj为综合影响矩阵T中j列的列和,表示Tj受其他所有因素的综合影响值。中心度Mi为综合影响矩阵T中第i行的行和与第i列的列和之和,表示该因素在系统中的重要性程度。原因度Ui为综合影响矩阵T中的第i行之和与第i列之和的差,表示该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因果逻辑关系程度,若为正,表示该因素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大,称为原因因素;若为负,则表示该因素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大,称为结果因素。(5)根据第四步计算的结果,以Ui为纵轴,Mi为横轴,绘制因素的原因—结果图,得出各缺陷因素的影响度和被影响度排序。

5.3举例分析

以某雨弹发射架的工艺设计为例,影响雨弹发射架工艺设计缺陷的因素众多、关系复杂。按上述方法,从与工艺设计有关过程活动的角度来考虑,同时考虑输入输出类、资源类、环境类以及监测评价四大类工艺缺陷影响因影响因素体系,构建了雨弹发射架工艺设计缺陷因素表以及按DEMATEL方法步骤计算出综合数据,如表2所示。(1)缺陷因素的原因—结果图根据综合影响关系表,以Ui为纵轴,Mi为横轴,绘制因素的原因—结果图,得出各缺陷因素的影响度和被影响度排序。应用SPSS软件将各雨弹发射架工艺设计影响因素标注在坐标系上,如图4所示。(2)分析结果由以上结果从整体所有因素可以看到:(1)雨弹发射架工艺设计的原因因素有24个位于0线以上,依次f1、f2、f3、f4、f5、f7、f8、f10、f11、f13、f14、f15、f17、f21、f23、f24、f25、f28、f30、f32、f35、f37、f39、f40,它们是导致雨弹发射架工艺设计缺陷的主导因素。根据20/80原则,影响度大小排序前五位为f10(工艺流程图)、f13(工序操作指导卡片)、f5(现有生产能力资料)、f7(毛坯方案)、f2(组件明细)、所以,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2)结果因素有16个位于0线以下,依次为f6、f9、f12、f16、f18、f19、f20、f22、f26、f27、f29、f31、f33、f34、f36、f38,这些因素受其他因素影响比较大。按被影响度大小排序前三位为f38(成本约束)、f22(毛坯的相关经验)、f12(工序卡片),它们极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必须加以重视。(3)从工艺设计缺陷因素原因—结果图中也可以分别按类中的因素比较,如输入输出类缺陷因素(正方形表示)中的f10(工艺流程图)、f13(工序操作指导卡片)、f5(现有生产能力资料)中心度值较大,是输入输出类最可能导致工艺设计缺陷的致因因素;从图4可以看出输入输出类因素相对其他类因素大部分都在0线以上,这说明此类因素中原因因素较多,应该给予一定控制。资源类缺陷因素(圆圈表示)中f22(毛坯的相关经验)原因度第二小,说明受其他因素影响最大。环境类缺陷因素(正三角形表示)中f38(成本约束)原因度最小,中心度第三大,说明成本约束不仅受其他因素影响大外,自身影响其他因素也大,应给予控制。监测评价类成本约束(倒三角形表示)f39,f40,都在0线以上,说明此类缺陷因素影响其他因素较多。(4)从整体来看缺陷因素f5(现有生产能力资料)、f10(工艺流程图)、f12(工序卡片)、f13(工序操作指导卡片)、f22(毛坯的相关经验)、f38(成本约束)相对离散,应重点控制监测。以上结果只是针对雨弹发射架工艺设计,对其他硬件产品工艺设计缺陷因素分析可参照此方法,但分析结果因产品而异。

6结论

工艺品设计论文第2篇

设计艺术在现代社会中愈来愈受到重视,它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具有手工艺特性的产品设计类专业,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中仍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过分地注重设计理论的灌输,而忽视必要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不及早有效地改变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纸上谈兵”,缺乏实际操作的能力,将来势必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实践的重要性

学生的实践训练,除了基础的素描、制图、设计等课程训练之外,更重要的是进行实际工艺制作能力的训练。实际制作不仅是手的训练,更是脑的训练、是组织能力的训练。实践,不仅可提高学生的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也可提高其对自然地洞察力及理解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从而使他们具有把想象变为现实的设计能力。因此,实践是产品设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的设计作品,往往因为经验不足,或者一味的对效果图的追求,导致作品过于夸张、工艺上无法实现。蜡雕工艺制作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材料、设备、成本等有初步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细节的设计与把握,使设计的作品构思更加合理,避免设计脱离工艺。

三、雕蜡铸造工艺

蜡雕工艺不仅仅是一门简单的工艺,而是涵盖了设计的概念、方法的一门造型艺术,我们可以利用蜡雕工艺锻炼空间造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们对作品尺寸的精准把握,达到能拥有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的目的。雕蜡铸造工艺又称失蜡浇铸工艺,早在四五千年前,中国和欧洲的先民们就已利用失蜡浇铸的原始方法来制取青铜质和金银质的工艺品。此种方法适用于白银、黄金、铂金、钯金、K金以及其他合金材料,是当前在珠宝工厂、中小型工作室都比较常用的珠宝首饰加工镶嵌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细致精巧,最适于精细首饰制作。利用雕蜡铸造工艺批量生产过程可分为8个工序:原模型、橡胶模具、蜡模组、蜡模的完成、石膏型、脱蜡及烘焙、熔化金属、铸造。每个工序之间都有着必然的联系。其中,本文主要研究整个工序中用硬蜡雕刻成蜡模的雕蜡工艺,雕蜡工艺直接影响、决定产品的形状、质量。在制作蜡模的过程中,可以将几个不同的蜡质构件熔接在一起,或者是逐次把蜡层堆积起来形成蜡模,堆砌的手段主要通过加热雕蜡刀等工具把蜡质添上去。蜡首先熔化并粘在蜡刀上(牙医用的雕蜡刀最适宜),然后把蜡堆积起来,形成特别的造型,最后用于铸造,或使蜡熔化做成随机的肌理效果,把蜡雕刻成玫瑰花的造型,做成皮革纹路戒指,这些都与金属材质的冷峻、坚硬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其他任何一种金属工艺都无法达到的效果,这也正是铸造工艺比其他工艺在造型和表现方面的特殊优势。在雕刻镶口的时候,爪镶和包镶镶口都是和蜡型雕成一体的,这样比在金属上焊成一体要容易得多。如果有宝石作支撑,镶口的框架和造型的制作就很容易完成。建议把宝石安放到蜡型上比试之前,在石面上抹上凡士林或油,这样就很容易把宝石从蜡型上取下。用蜡雕成的包镶镶口不宜刻得太厚,过厚很难镶嵌。爪镶口可以用蜡线按宝石的大小盘上去,操作可用电热雕蜡刀或手术刀。蜡以它的软硬程度可分为硬蜡和软蜡,一般硬蜡可用于各种工具的雕刻,软蜡因为其软、薄、延展性好的特征,一般可采用裁剪、碾压、揉捏等手法,易于做成曲面特征明显的各种造型,如各种花瓣、树叶等。

四、结论

工艺品设计论文第3篇

(一)“旅游工艺品”的概念及旅游工艺品设计的形式美要求

1、“旅游工艺品”的概念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于旅游工艺品的概念有不同的见解,一般认为,旅游工艺品是指依据现阶段旅游市场的发展状况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在原生工艺品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加工处理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旅游商品。旅游工艺品是旅游商品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强烈的区域特色,其主要包括陶瓷类、镶嵌类、织绣类和雕刻类等以及相关的传统和民间工艺品。随着区域特色的不同,旅游工艺品的表现形式也具有多样性。因此,可以认为,旅游工艺品不仅是旅游商品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而且具有自身的重要特色包括地域性、纪念性和民族性等,是艺术价值与旅游产品的完美结合。

2、旅游工艺品设计的形式美要求我国旅游市场中的旅游工艺品设计水平差异性很大,存在造型单一性、工艺技术程度较低等严重问题。旅游工艺品的设计和开发难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因此,要想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带动当地经济文化产业的长期发展就必须要从整体上提高旅游工艺品的设计水平。旅游工艺品的设计除了要考虑地域文化、人性亲和力等以及当地产业的特点室外,还要不断引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以丰富工艺品设计的思维和语言,这样才能够设计出迎合现代形式美特点以及具有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旅游商品,以此提高旅游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需要不断培养出具有现代设计理念和素养的人才队伍,以满足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

(二)构成艺术

1、构成构成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大自然不断理解和总结的结果。不断是从平面色彩或是立体的角度都要充分了解构成的意义。对于“构成”一词的解释略有差异,可以将其理解为是对人类视觉要素的提炼和重组,是现代艺术设计必须要遵循的重要技术。以造型的视角来看,构成与写实和临摹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却与自然原型有间接和本质的联系。从感性的视角着手,通过我们理性的思维方式来提炼和升华视觉及空间形态效果。

2、构成艺术构成艺术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逐渐成为现代造型艺术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其主要以形态材料为基础要素,依据视觉效果和形式美的法则以及心理学和物理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组合的一门艺术。构成艺术存在于一切艺术和相关的设计之中,比如常见的绘画艺术、摄影艺术以及雕刻艺术、环境设计、工业设计、装饰设计等等。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都不断引入和应用构成艺术,而且构成艺术也是促进现代产业和经济不断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旅游工艺品设计和构成艺术的关系

旅游工艺品设计和构成艺术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既密切相关又存在很大的区别。构成艺术中的设计方法构成了现代所有装饰艺术的基础,旅游工艺品设计也是构成艺术在某一特定领域的实践之一,工艺品从产品到包装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造型,也离不开构成艺术的具体应用。因此,旅游工艺品设计是诞生在构成艺术之上的,以此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与构成艺术一样,旅游工艺品设计对设计思维也有着同样的要求,即要求理性和感性兼具。要通过触觉感知材料并发掘其潜力,通过抽象思维对组合元素进行分析,通过形象思维以构筑形态和表达情感。构成艺术对于形式美的应用情况将对旅游工艺品设计有着直接性的影响。构成艺术作为所有艺术与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其所具有的创造性思维及语言是现代旅游工艺品设计过程中的精髓所在。

二、构成艺术的形式美

(一)构成艺术的形式美

形式美就是人类在长期创造美的过程中对于美的形式及其规律的一种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对于形式美的法则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可以最大程度上增强人们对其的敏感度,能够在人们创造美的过程中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熟悉和掌握形式美的法则,可以促使人们自觉地运用其相关原理来充分表现美的内容,以此实现美的内容与形式的相互统一。

(二)形式美法则

法则实际上是对原理的具体化,其中形式美法则是所有造型活动中必需的准则。旅游工艺品是各地人们通过不断劳动而创造出来的具有区域性、艺术性等特征的旅游商品。必须要充分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才能够最大程度上表现旅游工艺品的视觉效果和优良品质,并创造出优秀的旅游产品和显示出其艺术价值。构成艺术的形式美法则有对比例与尺度、称与均衡、节奏和韵律、对比与协调。随着人们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形式美的法则在内容上不断拓展,还包括联想及意境、稳定与轻巧等。旅游工艺品的设计者应该具备精巧的创意并借助于工艺技术和造型感受力,以当地的文化因素为基础,通过运用形式美的法则来创造出优秀的特色工艺品。

三、构成艺术的形式美在旅游工艺品设计中的应用

(一)平面构成的形式美在旅游工艺品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构成主要是研究在二维平面上依照一定的秩序来创造美的形象。其构成形式是有效表现形式美的重要手段,其在旅游工艺品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复。主要是指基本形的重复构成,其在旅游工艺品设计中的应用最为频繁。其主要被广泛应用于景区和景点内的纪念章、壁挂饰品以及编织物品等的设计中。重复的构成能够创造出强烈的秩序感和节奏感,其产品的造型能够具备动感和韵律之美。其次,渐变。主要是指事物的基本形构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阶段性的变化。比如事物由大变小和由方变圆等,这也是旅游工艺品设计过程中最常用的构成形式。将其设计元素的依照一定的比例和大小及方向进行有序的排列,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上丰富旅游工艺品造型的艺术美感以及形式感。最后,近似。就是基本形以形似的规律发生变化。比如材料、形态、大小等的近似,这也是旅游工艺品设计中非常常用的构成形式。这种形式能够赋予产品在对比与调和方面的统一性,使其达到对称和均衡上的平衡感。除了以上几种构成形式之外,旅游工艺品的设计还经常用到发射、特异等构成形式。这两种表现形式往往用于具有照明功能的某些工艺品的设计中,因此会更加显示出视觉上的形式美感。

(二)色彩构成的形式美在旅游工艺品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构成本质上就是对色彩的创造,是其表现形式中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较为系统和完整地认识色彩的理论。能够将复杂的表面现象还愿成为基本的要素组合。通过对色彩物力等相关特征的分析使用色彩对比等手段来实现色彩的完美组合,创造出色彩美的效果,是艺术设计中的基础学科,也是具有较强艺术设计的构成体系之一。构成旅游工艺品形式美的要素主要包括造型、材质和色彩等。但是在这些因素中,色彩的作用最为重要,其能够最先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在旅游工艺品市场竞争过程中色彩构成是构成其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由此可见色彩美是旅游工艺品实现价值增值的重要途径。完美的色彩设计要将色彩本身的审美性与旅游工艺品所具有的纪念性和实用性实现紧密结合,以此达到高度的协调与统一。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应高将旅游工艺品的文化内涵与消费群体的特征相结合,实现产品形态的协调的色彩关系,实现色彩的内在统一。由于不同工艺品在结构和材质以及表现手法上的差异,导致其对色彩的要求也存在很大不同。

(三)立体构成的形式美在旅游工艺品设计中的应用

立体构成主要就是按照美的形式法则通过使用各种材料将形态要素进行组合,进而形成新的三维造型。从本质上讲,旅游工艺品设计就是进行三维立体造型的一项活动,和平面构成以及色彩构成相比较,立体构成在旅游工艺品设计中从理念到实体更具有现实意义。首先,通过对设计者的构成训练能使其掌握构成的主要方法和形式,使得设计者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使其造型感以及判断力得以提升。另外,构成设计中对设计者有明确的要求,设计者要掌握点、线、面、体的构成形式和方法,以便于创造出多样化的最终形态,最大程度上丰富旅游工艺品造型和样式。立体构成在旅游工艺品设计中的运用能够使其产生最能吸引消费者的韵律之美,使得旅游工艺品的具有层次美感,能够体现工艺品设计中的地域特色和构成方式的巧妙性。立体构成的方法是现代和传统的完美结合,对于提高旅游工艺品的艺术性和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旅游工艺品设计与肌理形式美

肌理就是物体表面所体现出的纹理结构,也就是多种纵横交错、粗糙平滑、高低起伏的纹理变化,能够表达人类对于物体表面纹理特点的感受。在现代旅游工艺品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创造各种肌理形态、多样的材质、差异化的工艺手法等能够产生各具特色的肌理效果,同时能够创造出多样化的外在造型表现形式。为了增强旅游工艺品的视觉效果、触觉手感、视听美感等,设计者都要在工艺制作方面进行不断创新,通过尝试各种材质的加工,通常会超出现有的想象而出现很多意料之外的肌理效果,以实现人们对美的享受。以现代银器工艺品为例,设计者勇敢地打破了传统银器造型思维模式的限制,以银材料模拟天然材料的肌理,使得金属工艺品增添了传统天然材料的质感和情怀,最大程度上丰富了现代工艺品的文化内涵和视觉效果,使得人们对于传统工艺品的现代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实现了旅游工艺品设计的创新。

四、总结

工艺品设计论文第4篇

人通过这种有意识的活动改造了自然,并使自己获得人类的灵气。自然界就被赋予人的意义,出现反映人的意向和活动的世界,"文化"也就开始了它的一发而不可止歇的生命运动。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进入"文化"范畴。人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并改造自身的过程与产物就是文化。人打磨石器的过程,人在打磨石器的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在打磨石器中人与人结成的相互关系,以及最后成就的这件包蕴着人的价值取向的石器,都是文化现象。

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为了以一定的方式来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社会的人是动物长期发展的产物。但是,只有当人不满足于坐享大自然的赐予,而开始亲自生产他所需要的消费品时,人类的文化史才开始了。"这种文化诞生于人类最初的"造物"活动之中,可以称之为"造物文化"。只是到了后来,生产力发展了,人的需要丰富了,文化的内涵就由简而繁、由单一到多样,文化的概念也随着文化学研究的深入而被赋予越来越复杂的内涵。但有一点,即人类文化是由一元向多元发展的,没有改变。

一部人类的文化史,无论哪个地区和民族,可说都是从制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开始的。人类在打制第一件石器作为工具的时候,并不是出于"艺术"和"审美"的考虑,而完全是出于"劳动",利于"生存"的实用目的。也就是俄国普列汉诺夫(1856-1918)提出的"实用先于审美"。因此,从最早的意义上讲,造物活动是综合的、笼统的、实用的。但是,一般的人造物只要一旦作为物质出现,就会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作为物质的存在,就会对人产生精神的影响。在"劳动"、"生存"的实用目的达到以后,就开始了附加上"艺术"和"审美"的考虑,一般的人造物就上升为造物艺术。在长期的历史中,随着人类进行"艺术"和"审美"考虑的越来越丰富,人造物作为它原来的载体已不能充分满足了,便逐渐从中派生出、分离出现在所谓的"纯艺术",由此形成艺术文化,譬如独立欣赏的绘画。以致出现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野。然而,造物文化作为原发性的"母型"并没有被解体,而是沿着自身的轨迹发展。而此时的造物文化也就是造物艺术文化。

人类的造物活动,是以人类自身的创造性获取一种自然界中本来所没有的功能形式,求得在自然中的主动生存的开始,是最本质的文化现象。造物文化就是一种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或之上未经分解的文化,带有原发性和综合性。张道一教授在造物艺术论中把这种兼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不可分离的文化称为"本元文化"。并在《跨世纪的造物艺术》一文中说:

"……一般的人造物,按照通常的说法,多称作为''''物质文化'''';它是相对于''''精神文化''''而言的。……严格地说,这方面的''''人造物'''',不能算作纯''''物质文化'''',而是带有文化的综合性,我称之谓''''本元文化''''。即在文化分为多元之前,一种最早的文化形态。随着社会的和生产的分工,文化由一元而分作多元,本元文化并没有被解体,而是同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行发展。而且由于它同科技的发展同步,又合着生活的脉搏,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如以陶瓷为例,从它的历史演变中不难看出,尽管技术变了,生活方式变了,它的制作、式样、用途也随之变化,而且能够看出各代陶瓷和品类式样上的风格差异,成为实用与审美的统一物,但上万年来并没有中断。由文化上的综合性,决定了它在艺术上和美学上的综合性。我们所要研究的''''造物艺术''''及其设计,正是指这一类的文化。"

作为本元文化的造物文化从其出现的时候就具有了实用和审美的双重社会功能。实用功能的发挥是个体的,而审美功能的发挥是整体的。

而造物艺术文化从它形成起就具有了造物文化的性质。前苏联学者卡冈认为,艺术文化从文化形态上是不同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殊文化,由此,他将整个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艺术文化三部分。物质文化是指从自然向文化的转化,包括物质生产的产品和方式;精神文化是指由精神生产创造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文化,两者是互为的。而艺术文化则是这两种文化有机互融的结果。他认为:"人的艺术活动的这种特殊的精神--物质完整性导致了:定形于艺术活动周围的艺术文化不能纳入精神文化的界限内,它在文化的空间中既区别于精神文化,又区别于物质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这就是说,艺术文化的内部结构具有特殊性,既区别于精神文化的结构,又区别于物质文化的结构,因为它由艺术活动本身的特性所决定。"这里卡冈所说的"艺术文化"就是造物艺术文化。

人类文化的发展,如今已是丰富多样,绚丽多彩。高尔基把大自然看成是"第一自然界",而人类创造的文化是"第二个自然界"。他说:"学者观察着,研究着一切存在在''''第一自然界''''里的现象,教人用这''''第一个''''的力量去创造''''第二个'''',教人关心自己的健康,延长自己的生命。艺术家观察着人的内心世界--心理。"他认为"三个人是创造文化的:学者、艺术家和工人。"艺术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品类更是错综复杂,几乎无法从同一个角度进行分类。一般的艺术,是"纯然"的意识形态,作用于人们的精神,起着认识、教育和审美的社会作用,是易于辨别的。但是也有的艺术门类,并不纯是意识形态,它以物质形态出现,同时又影响着人的精神,这就是造物艺术。造物艺术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它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是适应着物质生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表现的艺术。造物艺术也就兼具了造物文化和艺术文化的特征。

大千世界中,多样的造物艺术已是司空见惯。然而,当我们生活在一切需用之物齐全的环境里,对这些无时无刻不接触的造物艺术的存在以为都是天经地义的。于是便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了,对这些人造物的"母型"地位也就漠视了,把这种造物文化简单化地归入"物质文化",斥为工匠之作,并排除在艺术与美学之外。特别是我国自先秦以来,奉行形而上之道,以形而下之器为不齿。造物属于形而下的范畴,由此它从思想观念上和社会实践上都被纳入了世俗末流之中,这种思想影响于历代。正是我国这种传统的"重道轻器"思想的沿袭,在实践上强烈的社会需求促使工艺及产品大量介入人的生活,成为一种左右社会和人们心态的物质力量;而在人们观念上却又鄙视这种工肆之人的艺术劳动,不仅大批艺人、工匠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造物活动作为一项文化也没有在整体意义上得到相应的承认和重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甚至"坐而论道":"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这种"君子不为",不知影响了多少人。

马克思指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我们不能否认造物艺术文化的本质。造物艺术文化是艺术文化的基础和根源,又是艺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视觉艺术语言,是艺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造物艺术文化的不断积累,才将人类的艺术文化逐渐充实丰满,才将人类的文明高高托起。

我们知道,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因为自然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条件,人也不能离开自然而完全独立生存。人类的祖先就是这样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生活于自然之中。在这种状况下,人类的生存受到当时人们的意志难以改变的、复杂的法则的支配。在自然中固定着自己的位置,不能从自然的循环中摆脱出来。当时,人们依靠树木的果实、优裕的自然而维持生命,遇上严酷异常的自然灾害时,只有冻死、饿死。这样,自然对于人类的存在来说,是绝对的条件,同时,有时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为此,人类便开始努力,尽可能逃避不利的自然环境,创造出有利的环境以便更容易生存。人类变得有意志和自然相对抗了。拒绝由自然来摆布本身生存的一切,开始作用于自然而又改造自然,对此,人类在人和自然之间,创造出了应称为第二自然的人工环境,借此,从自然的直接的异动中逃避出来,开始调整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把自己生存的某部分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因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因此,不管自然环境如何多变,随着创造出适应多种情况的人工环境,人类便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生存。人类创造了制服猎取物的武器,创造了满足各种生活所必需的工具。最初是靠手,尽管所用的材料也往往是原封不动地搬用自然的材料,但已经深深地刻上了人类的痕迹。在保留着打击痕迹的人类第一件工具的石器中,却能看出,人类经过漫长的岁月制造出了最顺手的和最能发挥功能的造物艺术。"可以把一切意识性的、物象化的、符合某种目的的物品都称为产品设计。若一般通俗地说明的话,即,把具有目的,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实体都可称为产品设计"。这些造物艺术都是手工产品,因此,也可以笼统地称为工业产品设计。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技巧的熟练,所使用的材料既有取自自然的,也有人工制造的。譬如说,制陶术的发明,是人造物由物理的性质向化学的性质扩延的一次大的成功。人类从此不仅能改变天然物的形态,而且能利用火对粘土的烧结,改变材料的性质。这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大发明。这一发明,是烧制出规整、饱满的陶器。从而开扩了工业产品设计的领域和及其性质,艺术的手段可以轻而易举的被体现,只不过当时的工业概念仍然是手工业。

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工业革命开始以后,造物艺术伴随着大工业生产技术和艺术文化的不断融合,并在20世纪初凝聚成为工业设计,并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现代学科得以确立,工业产品设计才成其真正意义。

工业产品设计就是对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诸因素从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处理,既要符合人们对产品物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需求。

也就是在对工业产品进行外观设计时,不仅要研究工业产品制造的可能性、操作时的可靠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形态表现的艺术性等,同时还要研究工业产品对社会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作用。这里的"艺术性"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产品的造型处理、色彩处理、纹饰处理与视觉效果相关的结构处理、纹理效果处理,还包括人的触觉、听觉等综合感觉效果的处理。

工业产品设计也是人类创造的物化形态、是一种造物艺术的同时,它已经成为一种综合艺术语言。作为人类造物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同样是一种艺术文化。在技术手段上,它拥有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无可比拟的现代工业文明;在审美精神上,它又是传承不断的人类创造力与文化传统的延伸与发展。于是,工业产品设计将人类完善自己制造产品的努力从个人性的劳动转变为专业化的社会性劳动,变为运用社会的宏观力量控制和优化人类生活与生存环境的浩大工程。这意味着,人类已不满足于将生产力的发展仅用于从自然中获取财富;人类已觉悟到、并有意识地运用现代工业技术和艺术手段去拓展文化生活中的精神空间,以求得人类自身的不断完善。

前"全苏工业设计科学研究所"所长尤里·苏罗维夫曾把工业设计评价为人类的"第二文化":"从属于文化,即由各种产品创造出来的''''第二文化'''',反映了由社会经济体系、意识观念的差异和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全部结果的复杂性以及冲突。将工业设计这一行为和其成果(产品)内潜的长处和短处,与社会经济的形式及其设计所适应的社会文化分开来考虑,这已是不可能的了。"因此,一方面,工业产品设计必须依赖具体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工业产品设计本身,也创造了文化。工业产品设计的本质,也就是用艺术的语言(造型语言)体现造物文化,是艺术质的造物文化活动。在艺术质的造物中,艺术因素是一种本质的要素,它的存在实际上是将使这种造物更具文化的意义和深刻性。

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只是为了满足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狭隘范围集团的要求而生产,而是以广阔的市场为目的。在加工技术机械化的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也不断产生了,过去不存在的各种工业产品渐渐进入到了人类的生活之中,过去不曾有的艺术手法纷纷显现于工业产品之上。工业产品设计向全社会生活普及和渗透。如今,塑料、汽车和电视,在现代生活中深深扎下了根,而我们却已忽视了工业产品设计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张道一.张道一文集(上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351页。

2.陈筠泉、刘奔主编.哲学与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64页。

3.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7页。

4.张道一.造物的艺术论.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89,37页。

5.卡冈.美学与系统方法.89页。

6.张道一主编.工业设计全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030页。

7.刘俊田等译注.四书全译·论语.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323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4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页。

10.(日)大智浩、佐口七郎合编.设计概论.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3页。

工艺品设计论文第5篇

在上千年的发展中,中国民间留存着大量出自民间工匠之手的器物用具,如木器、石器、竹器、陶瓷器、漆器……这些器物的产生源自老百姓的生活实践和生活感受,体现了大众对生活最直接和朴素的需要。其创作者也是普通劳动者,他们的设计和制造没有矫揉造作和技巧炫耀,一般不做多余的修饰,保持着清新质朴的本质。这些手工器物的造型和工艺被一代代的民间工匠根据需要不断改进,工匠们既是这些器物的制作者和是设计者,也是使用者,他们称得上是家居产品的创始人。经过历史传承与发展的中国民间手工艺存储着中华民族淳厚的造物思想、审美观和文化。在中国民间的造物思想中,器物首先应该对使用者无害,实用为上,予人便利;其次对大自然无害,天然材料巧拿善用,绝不强取豪夺;再者对社会无害,简朴节约,物尽其用。正是这种来自于劳动人民的淳朴思想和善良心愿,成就了民间手工艺器物的天然自在、祥和安宁。在普通民众的审美意识中,民间手工艺存在着三个审美层面:第一为实用之美。这种朴实的审美观回归了最本源的需求,以实用品的物质材料、工艺条件和使用场合为标准。第二为自然之美。顺应材料的自然特性进行适度的使用,体现出对自然的尊重,从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体现出的大智慧和哲理。第三为感性之美。手工艺器物不忸怩、不浮躁,尊重内心感受,其亲切感、舒适感给人带来心理和精神的满足。中国民间手工艺极具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自然意昧,这些造型简洁、朴实无华,大方得体的手工艺器物,从简单的劳作与生活中提炼出来,饱藏生活智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

二、家居产品设计与民间手工艺的关系

现代家居产品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相关物品,从家具饰物到厨卫用具,包罗万象,因为其使用环境和使用人群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与普通人最亲近的设计产品,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还包含文化和心理内涵,从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是使用者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品质的直接反映。而民间手工艺自古以来就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与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紧密相连,从这个含义上看,民间手工艺器物即是最早的家居产品。所谓工业化背景下的家居产品设计,其宗旨依然是在功能、审美与心理的前提下使物品成为有用的、普通的、方便的、符合大多数人需求的产品。古往今来,民间手工艺的生产就是建立在普通人的实用需求上,直接服务于民众的,其发展也符合当时的社会和市场需要,由此看来,两者殊途同归,有着极大的相近之处。无论现代与传统,好的家居产品是人与物的良好沟通和交流,它们在不经意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不仅带给人生活的舒适与乐趣,也带来精神的享受。实用性、审美性和文化性是所有家居用品共同的特点。

三、民间手工艺在现代家居产品设计中的价值

(1)近百年来随着塑料、化纤等现代工业材料的大量使用,廉价快速的消费使民间手工艺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渐渐被人们抛弃和遗忘,它们独有的价值被我们忽视。不可否认工业化给设计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发展,但我们也看到过度工业化所形成的生态和资源的危机,现代产品设计中过于追求功能的理性,以及功利主义使产品充满了冷漠感,造成设计与生活的脱节,削弱了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感受,伴随着个性消失、人情淡漠、精神焦虑等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经历了工业时代浪潮,人们在基本物质丰裕时,就会更注重自我的感受和精神涵义的丰富,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探索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设计需要返璞归真,回到生活的本质需求上,民间手工艺的亲民性和生态性,正是这种质朴生活哲理和精神的体现。有人认为,民间手工艺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存在的位置,必然走向消亡,其实并没有所谓一层不变的民间手工艺,它们一直在不断的改进中适应和演化,并与时代同步发展。大浪淘沙,在时代更替中顺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生存和延续下来的民间手工艺,不仅有其存在的意义,更能为现代家居产品设计带来启迪。最原始的实用、审美与人文精神就存在于民间手工艺之中,这就是其价值所在。

(2)设计不能脱离民众的生活和需求单独存在,民间手工艺牢牢植根于民众生活土壤中,是“最懂生活的设计”,现代城市人,看到民间手工艺物件就有一种亲切感,这即是自然需求的流露,民间手工艺的亲和力和人性化,所体现的也正是人们对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的热爱。时代的发展让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对家居产品的需求除功能和外观之外还有个性和品味,简单的工业化产品早已无法满足,并且家居产品设计一旦脱离本土的生活参照,一切的所谓设计或创意都是贫乏而虚假的,而民间手工艺的生存之道就是个性突出并紧跟民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可以说,民间手工艺是现代家居产品设计的根基和灵感之源。

(3)当今设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化和多样性的特点,这也预示着现代社会文化的综合性更强,内涵更宽,传统与现代、手工与机械的结合成为必然趋势,家居产品设计赖以生存的各方面条件都在发生变化,但蕴藏在民间手工艺背后的自然、人文思想却是可以留存并传承下来的。当代家居产品设计更加倾向于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涵,而这些都只有从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中,从优秀的传统和民间手工艺的本质中去吸收。今天所要发掘的,不是手工产品本身,而是民间手工艺所代表的手工艺精神以及手工艺的造物理念,民间手工艺的价值再现也不在于具体内容,是要抓住其朴素的气质,找到其审美价值、文化价值与精神价值的所在,把新的设计理念与之结合,寻找出适合当代的形式和风格,将其价值融入家居产品设计中。

四、结束语

工艺品设计论文第6篇

设计艺术在现代社会中愈来愈受到重视,它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具有手工艺特性的产品设计类专业,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中仍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过分地注重设计理论的灌输,而忽视必要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不及早有效地改变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纸上谈兵”,缺乏实际操作的能力,将来势必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实践的重要性

学生的实践训练,除了基础的素描、制图、设计等课程训练之外,更重要的是进行实际工艺制作能力的训练。实际制作不仅是手的训练,更是脑的训练、是组织能力的训练。实践,不仅可提高学生的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也可提高其对自然地洞察力及理解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从而使他们具有把想象变为现实的设计能力。因此,实践是产品设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的设计作品,往往因为经验不足,或者一味的对效果图的追求,导致作品过于夸张、工艺上无法实现。蜡雕工艺制作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材料、设备、成本等有初步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细节的设计与把握,使设计的作品构思更加合理,避免设计脱离工艺。

三、雕蜡铸造工艺

蜡雕工艺不仅仅是一门简单的工艺,而是涵盖了设计的概念、方法的一门造型艺术,我们可以利用蜡雕工艺锻炼空间造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们对作品尺寸的精准把握,达到能拥有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的目的。雕蜡铸造工艺又称失蜡浇铸工艺,早在四五千年前,中国和欧洲的先民们就已利用失蜡浇铸的原始方法来制取青铜质和金银质的工艺品。此种方法适用于白银、黄金、铂金、钯金、K金以及其他合金材料,是当前在珠宝工厂、中小型工作室都比较常用的珠宝首饰加工镶嵌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细致精巧,最适于精细首饰制作。利用雕蜡铸造工艺批量生产过程可分为8个工序:原模型、橡胶模具、蜡模组、蜡模的完成、石膏型、脱蜡及烘焙、熔化金属、铸造。每个工序之间都有着必然的联系。其中,本文主要研究整个工序中用硬蜡雕刻成蜡模的雕蜡工艺,雕蜡工艺直接影响、决定产品的形状、质量。在制作蜡模的过程中,可以将几个不同的蜡质构件熔接在一起,或者是逐次把蜡层堆积起来形成蜡模,堆砌的手段主要通过加热雕蜡刀等工具把蜡质添上去。蜡首先熔化并粘在蜡刀上(牙医用的雕蜡刀最适宜),然后把蜡堆积起来,形成特别的造型,最后用于铸造,或使蜡熔化做成随机的肌理效果,把蜡雕刻成玫瑰花的造型,做成皮革纹路戒指,这些都与金属材质的冷峻、坚硬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其他任何一种金属工艺都无法达到的效果,这也正是铸造工艺比其他工艺在造型和表现方面的特殊优势。在雕刻镶口的时候,爪镶和包镶镶口都是和蜡型雕成一体的,见图四、图五,这样比在金属上焊成一体要容易得多。如果有宝石作支撑,镶口的框架和造型的制作就很容易完成。建议把宝石安放到蜡型上比试之前,在石面上抹上凡士林或油,这样就很容易把宝石从蜡型上取下。用蜡雕成的包镶镶口不宜刻得太厚,过厚很难镶嵌。爪镶口可以用蜡线按宝石的大小盘上去,操作可用电热雕蜡刀或手术刀。蜡以它的软硬程度可分为硬蜡和软蜡,一般硬蜡可用于各种工具的雕刻,软蜡因为其软、薄、延展性好的特征,一般可采用裁剪、碾压、揉捏等手法,易于做成曲面特征明显的各种造型,如各种花瓣、树叶等。

四、结论

工艺品设计论文第7篇

1.产品设计与模型

产品模型是设计构思的立体呈现,是设计者表达设计构思的方法之一,设计者根据设计构思利用不同的材料、工具和加工方法可以将其表现为实体模型。产品模型制作是对产品设计方案的深入和细化过程,能够对设计思路进行更直观的审核和推敲,并能清楚全面地展示产品设计方案,是设计方案评价的有力依据。

2.材料与模型在产品设计中的意义

对于产品设计来说,材料工艺和模型制作是至关重要的步骤。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有了设计构思,就需要进一步确定形体,并选择适宜的材料进行加工,制成模型,检测和审核产品的造型、色彩、材质、表面处理、功能、结构、成本及可行性等。材料工艺与模型制作在产品设计的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呈现形式:设计前期尝试多种可能性材料并制作研讨性模型,中期将材料进行筛选并制作表现性模型,后期确定材料工艺并制作样机模型。产品通过不同阶段的材料与模型分析,最终才能进入量产阶段成为商品。

二、材料工艺与模型制作课程教学研究

1.教学目的

材料工艺与模型制作课程目的是通过理论教学及实践训练,让学生了解各种材料特性、加工工艺、模型制作加工过程,并掌握产品材料选择与模型制作的基本方法。教师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生活中产品的生产制作过程和表面处理工艺,学会通过观察、分析、搜集进一步了解和熟悉材料,并能够对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出实体模型以进一步推敲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教学研究

(1)教学研究与侧重材料特性涵盖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工艺特性和感觉特性,教师侧重讲解材料工艺特性和感觉特性,使学生更加清晰地感知材料的不同效果,便于学生在认识、学习材料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对材料的感受和对实际工艺的观察积累选择合适的材料完成设计任务。模型分为研讨模型、功能模型、表现模型和样机模型,教师侧重讲解研讨性和表现性的模型表达。因为授课对象为低年级学生,所以重点是挖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对产品的形态、尺度、体面关系、色彩、材质、质感等外观效果的观察和把控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结构的能力。(2)教学与实践研究教学内容分为材料工艺和模型制作两部分。内容涵盖材料工艺概论、金属材料、塑胶材料、木材、陶瓷、玻璃、制模概念、制模意义与功能、模型制作与表现。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讲练结合的教学。

第一,讲解材料概论。

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图片向学生提问,引出材料定义和基本属性,并介绍材料的发展过程和分类,提出材料特性并图文并茂地展开,讲解材料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工艺特性及感觉特性,最后引出材料选择原则。

第二,设计材料讲解与互动。

教师对五种常用材料金属、塑胶、木材、陶瓷、玻璃进行详细介绍,针对每种材料挑选大量清晰的产品图片,以看图分析工艺的形式与学生互动,使学生更能结合实际深入认识材料,讲解内容涵盖材料概述及分类、材料特性、加工成型工艺、表面处理等。

第三,模型制作案例讲解与作业。

针对本课程前、中、后三个阶段,讲解三个模型制作实例并布置课程作业。实例1及作业:多种材料热弯模型案例讲解,ABS塑胶热弯模型制作;实例2及作业:塑胶热压成型模型案例讲解,ABS塑胶热压鼠标模型制作;实例3及作业:木材榫卯结构设计案例讲解,榫卯结构产品设计制作。三个案例的讲解让学生对材料与模型的认识由易到难,由外形推敲到结构研究逐渐深入,也让学生形成制模概念,了解模型制作与设计的关系,并掌握模型制作方法、技巧及表现形式。

第四,课程作业要求与制作。

作业一:ABS塑胶热弯模型制作。要求:使用50×50cm、2mm的ABS板材进行3个家居产品的热弯模型制作。学生先绘制设计草图,制作纸模型,推敲产品的形体构造。确定产品外形和比例尺寸后,在ABS板上绘制产品外形展开图并切割下来,使用木棒或有一定硬度的单曲面形体作为辅助模具,将2mm的ABS板用热风枪局部加热后用辅助模具定型,达到热弯成型的目的。此部分的重点是让学生感知材料特性,并了解热弯成型方法,同时锻炼学生对产品形态的观察、比例把控及细节处理能力。作业二:ABS塑胶热压鼠标模型制作(参考鲁迅美术学院教学练习)。要求:学生每人选定一款鼠标,进行尺寸测量,绘制1∶1六视图。根据实物与六视图做成木制模具,通过塑胶热压工艺制作ABS模型,要求分模线清楚,表面平整光滑,形态准确,细节完整。此部分是对作业一的强化,学生通过作业一的制作,对ABS塑胶材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在第二部分中需要更大程度地发挥ABS塑胶的材料特性。先制作出比实物外形小2mm的木模鼠标模具,然后将2mm的ABS板在电烤箱中加热软化后取出,用木制鼠标模具压制各部分壳体,将各壳体匹配裁切,表面和边缘打磨成亮面或哑面效果,然后制作零件,最后装配粘接。这项作业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模具概念,了解模具拔模与产品分件,同时锻炼学生对产品外观的整体观察和表达能力。作业三:榫卯结构木模型设计制作。要求:学生每人选择或设计一款榫卯结构产品,并绘制1∶1的三视图和结构关系图,依据视图制作木制模型。要求运用榫卯结构,结构稳固,制作完整有细节,并具有一定功能性。制作前,学生需要大量查看榫卯结构图以及各种榫卯结构的产品,然后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款具有一定功能的榫卯结构产品。学生根据设计需要自主选择合适的木材,进行锯割、刨削、凿削、打孔、打磨等加工,使榫卯结构相互匹配,最后装配起来。这项作业主要锻炼学生对模型外观的把控能力,同时考虑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固性。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