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调研报告汇报(合集7篇)

时间:2022-04-12 05:26:41
调研报告汇报

调研报告汇报第1篇

本报告将对汇率变动的经济情势背景、汇率变动方向、程度以及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我县)外贸出口的影响作逐一分析,并参考企业的意见,尽可能提出一些实在的,可以切实降低汇兑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汇率变动经济情势背景

1、国内方面

据海关统计,2010年1-6月,我国进出口总额13548.8亿美元,同比增长43.1%。其中出口7050.9亿美元,同比增长35.2%;进口6497.9亿美元,同比增长52.7%;贸易顺差为553亿美元,同比下降42.5%。

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经过金融危机之后一年多的调整、清库,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国内需求有所恢复,库存量正在逐步增加。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结果,就是我国对外出口已经连续8个月保持恢复性增长,外贸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国际收支趋于均衡,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进一步下降,但顺差数值依然很大,和全球主要国家经济形势相比,中国经济特别是对外出口显得一枝独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经过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经济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当前的国际贸易格局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在阻力最小的时候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央行在此刻提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内因(注:什么时候调整阻力最小,一定是一方面经过金融危机已经淘汰了一批相对落后的出口企业,另一方面在面对强大外在压力的情况下对剩下的出口企业进行再调整)。

2、美国方面

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再次被下调,终值为增长2.7%,其中消费增长从3.5%下调至3.0%,这显示美国国内需求仍然不足。在美联储持续的低利率政策刺激之下,消费不足的问题不得不说是和美国26年来的最高失业率数字9.8%(加上半失业率,实际失业率可能更高)高度相关的。加上11月份美国国会要举行中期选举,届时将改选全部众议员、三分之一的参议员、部分州长以及州议员。我们都知道名义上是蓝领支持的政党,所以增加就业和提振经济势必将是在国会中期选举中获胜的关键。虽然我们都知道中美汇率问题实际上并不能直接解决美国的就业问题,但不管是为了间接的和中国谈判所能获得的经济利益还是为和奥巴马在国会中期选举之前必须摆弄的政治姿态考虑,美式政客和经济学家都一定会不遗余力的攻击中国的汇率政策,极力向中国政府施压的。以上,应该就是将进一步汇改表态的外因。

二、汇率变动方向及幅度、速度分析

1、汇率变动方向

经过汇率机制改革的前两个阶段的汇率调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不再显著低估,所以当前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大幅波动和变化的基础。近期“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欧元持续下跌,美元相对升值,由于人民币今后将不再盯住美元转而参考包括欧元的一篮子货币,所以理论上人民币对美元是存在贬值的可能的,估计这也是央行所说“汇率弹性”措辞的由来,表示人民币并不必然单向升值,可能升值也可能贬值的意思,但联系近期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美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大小,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贬值不包括超短期的波动回调,因为价格运动本质都是波动爬行的),人民币对美元汇价总的趋势必然是升值。

2、汇率变动幅度、速度

鉴于汇率问题的敏感性(预期、热钱)以及此次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所强调的市场性特征,汇率变动并没有确切的预期,即便央行有实施步骤也不可能向市场提前公布,所以对于汇率变动的幅度和速度我们只能在参考政府部门透露的一鳞半爪的情况下自我测算,以期得出一个恰当的结论。

国家发改委官员说此次汇率升值幅度将在5%左右,鉴于我国出口外贸低端劳力密集型产业利润下限仅有2%到5%的情况,估计政府出于淘汰部分企业、强迫其转型以及其他出口企业的承受能力考虑(我国出口企业一般利润是5%到10%),年5%的升值幅度是可能的,所以本报告预计:从6月19日央行公告起到年底的6个月内,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到3%(即年5%的一半),明年初到年中再升值2%,总计年升值5%。这样既符合人民币小幅爬行升值的惯例,也给予了企业应变和调整的时间,唯有如此,大部分企业方能承受汇改之重。

当然以上只是在政府预期基础上的推测,实质上人民币汇率问题并不只是一国内政(虽然政府总是强调此点),因为在全球经济贸易形势下,各个贸易伙伴国互相牵制互相约束,我们总要考虑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人对我们的汇率诉求。年5%的升值幅度,相信美国人以及和我国出口产品有竞争关系的东南亚、中南美洲国家是认为不够的(有数据说美国人的目标是27.5%),所以低于年5%的升值幅度估计我国政府将承受巨大的国际压力,毕竟年2%、3%的上升幅度过小,难免有敷衍的嫌疑,但高于5%的升值幅度对于我国的出口外贸企业又将是不可承受之重,毕竟我国出口企业的一般利润率仅有5%到10%,忽略涨价以及进口因素影响,高于5%的年升值幅度将把我国出口企业的利润一口吃光,所以综合国际、国内各方面考虑,我们认为年5%以内的升值幅度是恰当的。

三、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外贸经济的影响

由于过慢、过小的升值并不现实,而过快、过度的升值又因为忽视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所必须的时间从而难免导致结构问题积重难返、问题丛生,所以本报告所述的影响强调是在适度升值情况之下的分析(譬如年升值低于5%),并不考虑极端情况。

1、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人民币适度升值会促使部分有潜力的劳力密集型出口企业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与德、日、韩等国竞争先进制造业,为中国外贸以及整个中国经济开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空间。

(二)部分减少贸易顺差,改善和各主要贸易国的贸易关系。我国的贸易顺差问题源于整个现有国际贸易体系,是一个系统问题,本身不可能仅通过某一方面的变化譬如汇率升值从而得到根本扭转,所以人民币适度升值仅能相对增加我国进口总额,减少部分出口总额,从而部分减少贸易顺差,但聊胜于无,能促使国际社会经贸和谐这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三)有利于我国对原材料、能源等资源产品的进口,改进我国过度开发本国资源的产业弊端。人民币适度升值,能够提升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相对降低从国外购买原材料的成本,激励企业吸收海外资源,收购国外大型资源企业,缓解国内资源开采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双重压力。

2、消极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人民币升值以后,在国外市场买相同的中国制造商品顾客需要付出更多的美元,所以人民币升值等价于中国制造将涨价。经济学告诉我们,交易决策就是人们围绕商品价格和品质的高低作权衡取舍的过程。价格上涨,购买者必然转而考虑品质接近但价格更便宜的商品,如此,国外顾客就会更多地选择东南亚或者中南美洲的廉价商品,国内制造业将会因此损失部分出口订单。

(二)影响了出口企业的经济收益,增加了汇兑风险。人民币升值造成的企业经济损失是刚性的,几乎难以规避。理论上是可以通过涨价转嫁汇率变动成本或者通过外汇业务规避汇兑风险,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有非常多的不确定因素,而且这些业务也是需要成本的。从根本上说,人民币升值,企业利润一定会受影响,受影响的程度视出口商品可替代程度以及国外需求而定,汇兑风险视人民币升值幅度、速度以及企业接单策略而定。

(三)部分劳力密集型行业企业会亏损甚至倒闭。即便是年5%以内的人民币升值幅度,对于一些行业进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低、议价能力弱、国际范围内产能严重过剩、中小企业扎堆、长期恶性竞争的企业依然是不可承受之重。有数据表明我国部分出口外贸企业利润率不到3%,对于这部分企业假如他们客观上确实没有能力转嫁汇兑成本同时又不可能转型的话,亏损甚至倒闭将是必然结果。

(四)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会不断增大。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贸易收支的改善效应不大,前面已述我国贸易顺差巨大实质是国际贸易分工格局的必然结果,所以是刚性的,这就注定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缓解只是阶段性和暂时性的,随着客观政治经济情势的演变,人民币升值的结果将会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不断加大。即顺差——外部压力——人民币升值——顺差依然很大——外部再压力——人民币再升值……如此循环往复,所以从长期看,当今的国际贸易格局对我国是极其不利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虽然积累了巨大的外汇财富,但同样储备了巨大的汇率风险,人民币升值的潜台词就是人民币的恶性盘升,所以升值一定要适度,要想尽一切办法尽量拖延,以期改变我国的经济贸易结构以及在国际贸易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汇率问题和国际收支问题。

(五)人民币升值给国内物价稳定和金融市场安全埋下隐患。在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下,企业为了加强汇率风险控制,减少汇兑损失,必然选择调整本外币资产负债结构,即尽量持有人民币资产、增加美元负债。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一些期限较长的延期付汇、预收货款等贸易信贷以及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之下外资企业境外融资的增加和国内未汇出利润的增加,都将导致美元外债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国内人民币规模同步扩大,大量基础货币的投放、市场流动性增加的结果,都将对稳定物价、控制通胀等提出了严峻挑战。虽然人民币升值似乎能够降低输入型通胀的影响,降低物价,但我们研究的结论是,热钱流入以及国内企业贸易信贷的结果导致的人民币流动性增加的影响远远大于人民币升值增加进口购买力的影响,这里还没有考虑说人民币购买力增加之后,国际大宗物资将同步涨价的问题,如果加上这个因素,那么人民币升值之后进口购买力是否能够增加本身都还是未知之数。还有,热钱流入,国内资产泡沫增加之后,总有一天热钱是要流出的,在我国金融监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一旦某一天国内资产泡沫破裂,经济金融形势逆转,不正常的热钱流出和正常的企业集中购汇汇出将同步发生,我国经济将因此遭受重创。所以我有时候在想,人民币升值实在是美国人的一个阳谋,虽然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些许好处,但未知风险还是占据了主要方面。

四、我县对外贸易情况

1、2010年1-6月份情况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我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26亿美元,同比增长63.5%。其中出口7.08亿美元,同比增长63.6%;进口0.18亿美元,同比增长64.2%;外贸顺差6.9亿美元。从以上数据可知,我县1-6月份外贸总体情况和全国形势大致相同,特点是外贸顺差极大,进口很少。

2、我县外贸依存度

2009年,我县实现外贸出口10.31亿美元,进口0.22亿美元,进出口总额10.53亿美元(约等于71.81亿人民币);同期我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3.25亿人民币,用进出口总额除以GDP可知:我县外贸依存度是69.55%,高于同期全国水平(2009年我国外贸依存度是44.21%)。

3、加工贸易情况

1-5月份我县实现加工贸易出口0.29亿美元,同比增长59.04%,加工贸易进口0.09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为5.15%,加工贸易进口占进口总额为69.23%。从以上数据可知,我县的加工贸易出口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大幅度增长,但数值很小,在出口总额中占比也很低,仅有5.15%,而加工贸易进口占进口总额比例却比较高,接近70%(但数值也很小)。这些都说明我县并不具备发展加工贸易的劳动力和区域优势,我县的部分加工贸易进口也主要是外商指定要求的国外零配件及一些原材料进口,数量和规模都很小。

4、出口区域情况

欧盟地区占我县出口份额最高,为31.05%,其次是亚洲和北美洲,分别占25.09%和19.21%。当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人民币又要升值,在这种双重背景之下,欧盟地区占我县出口的高份额会对我县出口企业产生巨大影响,后面会详细论述。

5、出口产品结构情况

1~2月份我县出口的主要产品有:

(一)五金产品出口占全县出口总量的34.79%;

(二)旅游休闲用品出口占全县出口总量的15.43%;

(三)车业(汽摩配件)出口占全县出口总量的9.36%;

(四)门业出口占全县出口总量的8.21%;

(五)电动工具出口占全县出口总量的8.06%;

(六)化工产品出口占全县出口总量的3.74%;

(七)文教、印刷产品出口占全县出口总量的1.12%;

(八)服装、农产出口占全县出口总量的2.04%;

(九)其他产品出口(含外贸流通出口商品)占全县出口总量的17.25%。

由上表可知,我县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五金、旅游休闲、汽摩配件、门业、电动工具等行业,这些行业人民币升值对其影响一般,而人民币升值影响较大的行业譬如服装、鞋类以及出口周期长的大型设备制造等在我县出口产品结构中占比很小。

五、人民币升值对我县外贸出口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外贸经济的各种影响在我县一样是存在的,这里主要针对我县对外贸易的特点谈谈一些特征性影响,一般性影响上面已述就不再重复。

1、我县外贸顺差巨大(出口很大,进口很小),说明人民币升值对我县外贸的消极影响会比积极影响更大些。负面作用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不会高于地区平均水平,因为沿海地区对外依存度都比较大,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特性,也是地区内部的共性。

2、加工贸易比例过小,会有一些特殊影响。这点也说不上到底是优势还是劣势,只能说各有利弊。(一)一般意义上说,人民币升值,对于加工贸易企业而言,接单没有变得更难接,因为利润固定,来料、进料以及出口两头在外,所以出口订单没有多少影响,人民币升值对它们的影响就相对较小,但是因为它们一般都是劳力密集型的企业(本质上他们就是在出口劳动力),所以对于劳动力成本非常敏感,再加上只是做代工赚取加工费利润实在有限,所以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变得昂贵之后,企业可能会选择产业迁移,这也正是深圳富士康等公司内迁到河南、重庆等地的本质原因,因为它们要对冲劳动力成本(我们说到这里发现人民币升值对于中西部有劳动力优势的地区竟然是利好,但对于加工贸易占比很大的地区比如广东、江苏却是利空,因为很多企业要外迁了,所以人民币升值确实是会大幅度撬动我国产业格局的)。

(二)我县的企业主要是生产型自营出口,原材料一般都是国内采购,这样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县出口企业的成本影响就显得比较大。因为我们不但如单纯的加工贸易企业一样劳动力变得昂贵了,连原材料等等都将变得昂贵,所以我们外贸接单和谈判难度都将增加,价格成本存在变数,或者说人民币升值对我县出口企业影响是比较刚性的。生产型自营出口企业的优势是国内采购的原材料部分出口可以退税,所以这次到企业调研的时候好些企业讲到这次“406取消出口退税”政策还好没涉及到自己的产品,言外之意如果涉及到就麻烦了。但是我们要理解政策的意图是什么,它实质是想把那些高能耗、高物耗的企业停产的停产、转型的转型,所以这次6月19日提出汇率改革,紧接着6月22日马上就提出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这不得不说是中央系统决策试图各政策合并发力的结果,看来中国经济结构的重组转型是势在必行的,中央很可能有一系列的后手也说不定。这对于我县这种比较依赖出口退税的经济体是要深思的,虽然这次取消出口退税涉及到我县的产品并不多,调研的时候有家涉及到部分产品的企业也说影响不大,但这家企业其实主要还是因为拥有我县优势矿产资源的缘故,导致它的产品在国外需求比较刚性,议价能力也较强,所以从根本上说其关于出口退税影响不大的表态是不具备普遍意义的。事实上确实有好些企业都表现出了对出口退税取消后续政策可能推进的担忧,所以过度依赖原材料国内采购的发展模式其变数是客观存在的,假如你不是资源垄断型企业又不具备核心技术优势,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之下我县一部分企业也很可能会如深圳的富士康一样选择外迁,毕竟,转型是有门槛的,而劳力密集型企业在当前这种国际贸易分工之下还是有需求和生命力的,这同时也符合中央力求各地区平衡发展,希望中国制造业服务中西部地区开发的政策。当然由于我县加工贸易比例不大,所以外迁企业可能也不会很多。

3、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会在“欧债危机”基础上放大欧元对人民币的汇兑成本,从而对我县出口欧盟的商品造成巨大冲击。这种影响不但体现在我县产品出口欧盟的比例上,更体现在时间上,因为我县很多出口到欧盟的企业一般都是上半年做美国的单子,下半年做欧盟的单子,所以企业就有一种担心,假如上半年做了美国的单子,下半年欧盟由于汇兑成本过高(“欧债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双重冲击之下)不给单子了怎么办?

双重冲击的逻辑链条是这样子的:“欧债危机”爆发——欧元贬值——美元相对欧元升值——人民币盯住美元——人民币相对欧元升值(一重);人民币升值——美元相对人民币贬值——欧元盯住美元——欧元相对人民币再贬值——人民币相对欧元再升值(二重)。

如此,等于人民币对欧元两次升值,原本物美廉价的我县商品到下半年可能出口到欧盟就变成物美价贵了,欧盟顾客在权衡取舍之下可能会如人民币升值之后的世界其他地区人民一样更多地选择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廉价商品,更可怕的是这种购物转移的程度欧盟地区国家可能会比世界其他地方国家表现地更明显,因为他们的货币是相对人民币两次贬值。这个影响实在很大,我们去调研的时候企业也普遍表现出这种担忧,认为下半年欧洲的单子可能出问题。

六、人民币升值我县企业净利损失计算

用文字论述总不如数字表现来的直观,所以我们就来计算一下人民币升值到底会对我县出口企业造成多大的利润损失,当然,因为现实中变量非常多,我们的计算只能是一种理想化计算,仅具备参考意义。

我们忽略欧债危机欧元自身贬值的影响;忽略人民币升值之后,净出口额可能波动的影响(因为出口价格可能变动、贸易量可能变动);忽略部分企业可能外迁的影响;忽略406出口退税取消的影响;取时间周期为2010年6月19日之后的12个月;取6月19日汇率6.8;取12个月内人民币升值5%;以2010年1-6月份出口额、进口额为基数计算12个月的净出口额(计算过程从略),到这一步计算结果是4.69亿人民币;然后再修正不得不考虑的变量,即企业必然以涨价为手段转嫁成本的变量,我们取调研中采集到的企业与客户谈判后的数据,即人民币升值1%-3%以内,企业自行消化,成本不转嫁;超过了这个幅度的,产品就要涨价。我们取中间数2%,这样企业实际将承受人民币升值2%(总升值5%),这样得到的数字是1.876亿人民币,再联系本报告前面对人民币升值节奏的预期,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最终结论:在最初的三个月内(汇率升值1%幅度内)我县大部分企业都采取自我消化升值压力的策略;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汇率升值2%-3%幅度内),部分企业开始调整出口产品价格,但比例不大;我县出口外贸产品真正开始大面积调价要出现在明年的上半年(汇率升值超过2%幅度之后),可见,我县出口企业直接承受升值损失的时间主要是在今年下半年,预计将为此支付人民币1.876亿元。

七、应对人民币升值的策略和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人民币升值确实将对我县外贸出口企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而且人民币升值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稳定性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害的,所以,如何保持我县外贸出口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如何承受住人民币升值以及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的冲击,本报告建议企业应着重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1、运用多种金融工具,锁定和规避汇兑风险。采取灵活的结算方式和有效的金融工具,比如运用人民币对外结算、押汇、出口信用保险、远期结汇等方式控制汇率风险,在收汇后要及时结汇、甚至要求提前结汇,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尽量持有人民币资产,增加美元债务。当然以上各种方法的有效性和进入门槛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企业一定要加强汇率风险控制的意识,主动了解学习,以期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方法。

2、加紧与外商的协调和磋商,转嫁汇率风险。应充分考虑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尽量缩短合同期限。如果没办法只能签订长期合同的,则应尽量在合同中附加汇率变动影响条款。譬如与外商约定,人民币升值在2%以内,企业自己承担风险,产品不涨价,但假如人民币升值超过2%,产品就要根据人民币升值幅度调整价格,当然具体多少幅度各个企业应视各自产品利润率而定。据调研,我县企业已经与外商磋商了的,选择1%、2%、3%各种幅度的都有。唯有如此,我县企业才能把人民币升值的风险部分地转嫁给外商,从而将最终风险控制在自身可承受范围之内。

调研报告汇报第2篇

一、我区营商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是全面动员部署,完善营商环境制度和工作措施。区人民政府召开了X年全体会议暨廉政工作会议,对全区作风建设,特别是优化为民服务与营商“两个环境”有关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制定印发了《关于全面落实全区作风建设年活动重点任务的工作安排》等一系列文件,对我区各部门、各单位加强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任务,以确保“两个环境”建设取得实效。

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全面推动项目签约落地。

制定出台了《X区投资促进优惠政策》、《X区项目招商落地引荐人奖励办法》,进一步完善了《X区招商工作、争取资金、扶持服务企业培植税源收入任务考核办法》,确保优质项目在X区引得进、落得下、发展好。

三是开展专项整治,着力提高行政审批效能。

制定了《改进工作优化“两个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针对进驻区政务服务大厅的X个部门,X个窗口开展为期X个月的专项整治活动,对窗口部门违反工作纪律的个人进行通报公示,并与进驻部门审批科长签订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承诺书》,通过制度约束,营造“两个环境”良好氛围。

对X项行政审批事项和X项公共服务事项进行了流程、要件、时限的再梳理,同时编制了《办事指南》和《制度汇编》手册,进一步方便办事企业和群众。逐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横向并联审批和纵向联动审批服务机制,充分利用“X自治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督管理平台”,同时建设微信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全面推行服务事项网上办理。

四是主动跟进服务,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着力加强项目审批服务工作,开辟服务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加快重点项目审批速度。积极主动服务企业,与上级审批部门沟通对接,了解政策最新信息;与企业主动联系,收集审批过程中需要市直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邀请市政务服务中心有关领导召开项目审批推进会,进行审批科长“面对面、一对一”答疑解惑。全力加快铝业园区项目审批异地受理点建设,目前大厅建设、管理制度、事项汇编等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拟于近期有关部门入驻铝业园区大厅。

二、我区营商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从办事企业和群众的需求看,我区营商环境建设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区人民政府在重视程度、政策帮助、资金支持等方面做的还不到位,例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奖励的落实及时性不强,人社、教育、科技、房管等部门在营商软环境工作上还需发力。

(二)政务服务质量不高。

区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与企业的协调沟通方面做的还不够,企业在审批、建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不能及时帮助解决,政府及职能部门的服务理念及态度还需提高。企业项目落地、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方面所需要的基础配套设施,例如水、电、气等基础保障方面,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细化的不具体、解决的力度不强,服务的方式、水平、质量、效率有待进一步增强,高效、便捷的政务办理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三)政务服务政策宣传不到位。

区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没有及时对当前有关营商建设相关的政策进行分析研究,也没有对国家及地区的优惠政策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在企业手续办理、项目引进落地、要素保障协调方面都存在服务不到位、政策不明确的问题。例如对我区的百年老店,自治区、市级的名优产品,非遗项目内容,商务、文化等部门没有在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积极广泛宣传,以提高我区传统优秀品牌在全市、自治区乃至全国的知名度。

(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力度不强。

并联审批和网上审批工作进展不平衡,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进展缓慢,虽然建立了网上和APP政务服务平台,但是功能不健全,只能查询办理程序,政务审批系统使用率低,没有真正实现网上审批。

(五)简政放权的程度不高。

有些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的审批事项,权限下放的不配套、不同步,各种审批“要件”、程序和环节仍显繁多,例如规划和国土等部门,每次企业审批不止跑一两趟,造成企业上下奔波。同时,审批和监管流程界限不明,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不到位,造成审批困难,影响了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我区营商环境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统筹安排。区人民政府要从我区发展的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对营商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研究和分析营商环境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和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从清明的政治环境、有序的市场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大气的文化环境等方面,全方位的进行科学规划。要学习和借鉴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经验,加大我区营商环境建设力度,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我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服务水平,强化保障能力。

区人民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要深入研究分析我区企业的现状,在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要抓住招商引资新项目与现有企业的需求重点,转变服务理念和态度,积极想办法解决我区企业发展遇到的瓶颈,通过定期协调上级部门,进行现场办公等措施,有针性地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推进引进项目的快速落地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要努力搭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对接的平台,帮助企业第一时间获取科技信息,引导企业引进先进技术、科研成果和优秀人才,在科技成果与经济发展有效融合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不断推动企业成功转型升级,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要加大城市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投入,特别是要解决好铝业园区水、电、气、道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健全完善商业综合体、职工公寓、文化体育、学校、医院、交通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提升营商公共服务能力,帮助企业及职工解决后顾之忧,让企业安心落户,让人才踏实创业。要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多样化需求,积极协调银行机构与税务部门,让企业纳税信用、纳税贡献转化为有价值的融资条件,获得银行资金的支持,为企业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三)理顺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区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对我区营商环境有关的政策、制度、流程,进行全面的梳理,适应当前发展的形势要进行完善,不适应新形势的应予以修改或者废除。要在政策宣传方面加大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进行全方面的宣传,让企业和群众深入了解国家及地方的优惠政策、服务政策、审批政策等内容,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氛围。各职能部门间要充分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加强沟通,推进信息、数据对接,形成工作合力,为企业的引进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服务综合效能。

区人民政府要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社保大厅等综合政务服务中心的政府部门及职能进行认真梳理,确保把一般性审批事项在窗口直接办结,逐步实现入驻数量最多、办理事项最全、办理效率最高、办理质量最好的服务大厅,真正做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运行模式。要紧紧围绕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需求,推进网上大厅业务事项延伸服务,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电子化和网络化发展,对企业注册登记、资质认定、商标专利等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积极推行网上办理,最大程度提高行政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调研报告汇报第3篇

以调研推动“访汇聚”工作取得实效调研的情况报告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决定因素,搞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工程,任重而道远。随着我县这次关于千名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发展活动实施,我们深入农村,进一步了解农村当前存在的问题。

根据县委组织部的安排,我们对托里县多拉特乡沙依巴克村的情况作了全面的调研,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沙依巴克村位于221省道西侧,离托里县城12公里,该村有205户719人,由哈萨克族组成;贫困户有17户51人。全村以特色农业为主、牧业为辅集体所有制单位,区域土地面积7.3万亩,全村种植面积10500亩,牲畜最高饲养量为7552只(头),截止2013年具体调查显示人均收入为6507元。由于对农村工作经验的缺乏,我们要把进村入户调查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要花大力气、苦功夫走家串户、访问群众、掌握情况,做到村情民意一口清。同时还要及时向村领导了解村两委主要工作情况、工作进度,合村委会制定的村队经济发展思路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等内容。

二、农村党组织建设情况

1、党员的基本情况:该村共有人口719人,有1个农村党支部,有党员19名。大多数年龄都在35岁以上,其中有困难党员3名,其文化程度都在半文盲的状态。

2、农村党支部班子情况:村支部委员共计5人,年龄大都在30岁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5人。

3、村支部作用的发挥情况:村委会班子成员,基本上能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三、存在的问题

1、整个村委会的班子素质不高,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文化程度低;②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体的工作,却忽视了理论学习;③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领导方法陈旧,导致工作中干群关系紧,矛盾增高。

2、存在干部不作为现象。①不想作为。村支部书记由于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担任的时间又长。思想观念滞后,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只停留在上传下达、应付的基点上。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经济上没有大的贡献;②不作为。现在农村工作的当中,日常事物比较多,比较复杂,而且需要登记的东西写不出来,不能及时的备案,有些工作确实干了,但在检查的时候却拿不东西来证明,影响了检查。

3、农村工作干部队伍缺乏后继之人。①班子都是年龄老化,这一点都普遍存在,要得到重视,但是有村委会班子在换届选举中虽然吸纳了新的年纪青的成员,但是目前老化现象还比较严重;②村后备干部缺乏。村里有头有脑的年轻人都把目光放在发展经济上,真正意义服务农村工作的没有几人,但在农村的人越来越少;③年轻党员的政治意识淡薄。一些年轻党员经常在外,不能够及时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服务意识差;④农村干部的待遇低。工作的环境艰苦,任务又繁琐。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少的村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甚至干脆不管。

4、部分村委会的两级班子不协调。部分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不相互之间配合,不共同开展工作,无法发挥两级班子应有的工作计划。

5、农村党组织活动难。农村党员年龄大部分老化,且外出打工的又多,所以“一课三会”的制度很难落实,活动很难开展,党员大会很难执行。

四、农村党员情况

农村的党员很大一部分都已年老,多病,行动又不方便,有的接受政府补贴,其中流动的党员不是特别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①党员外流难已掌握,有的党员意识淡薄,不够重视转接关系,不开党员证明信。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回来后又不与党组织主动联系,成了自由党员;②党员不能够按时缴纳党费,基数又难已把握;③流动党员中的预备党员转正难;④组织活动难以正常开展。

五、农村经济社会状况

沙依巴克村主要是养牛羊、种玉米、红花作为本村的主导产业,农民的主要收入也就靠牛、羊、卖玉米、红花为经济来源,年人均收入为5600元左右。

在教育方面。现在由于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做生意,小孩上学的地方自然而然也就跟随父母所在的地方。

医疗方面的问题。全村719人,其中有719多人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与率达100%,今年计划全部参加完。在社会保障方面。有40%的农民参加了养老统筹。

六、热难点的问题

1、农民对当前创办养羊场、筹集资金的问题,希望政府能够提供信息,也希望金融部门解决农民小额贷款,能够缓解农民因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2、农民当前的饮水问题。村上农民自筹资金打了井,安装自来水,由于资金短缺,打好的井水吃不上,希望县上有关部门解决为盼。

3、农村的文化生活单调乏味,基本以看电视为农民唯一的文化娱乐,希望有关部门重视和扶持乡村的文化生活。

4、农村的治安状况相对安全,风气有所好转,犯罪现象明显减少,邻里之间关系也比较和谐,给人们日常生活的发展和社会治安稳定带来了祥和。

5、全村有205户人家,房子只有66套,都是土木结构质量很差,希望上级部门尽快解决房子问题,使广大村民住有所居,是在流浪。

6、道路改建,冬天每逢下雪刮风就造成封路的现象,主要原因是道设计不合理,希望改建路解决,冬天出行难的问题。

7、本村的自然条件很差,从农牧生产收入较低,希望加大村民的技能培训工作,培训村民靠技能致富的思想意识鼓励村民支出专创业,以述到致富的目的。

8、希望县上尽快出台村和其他村的公共土地使用规定,以解决土地纠纷问题。

调研报告汇报第4篇

一、总体概况。

X省X市X县X镇X村,辖区面积X平方公里,共X个村民小组,总户数X户,人口X人。耕地面积X亩(其中水田X亩、旱地X亩),山林面积X亩。该村总支现有党支部X个,支村两委干部X人,共有党员人数X名,预备党员X人。

(一)产业发展情况:X村农业生产以水稻、油菜、油茶、柑橘、烟叶种植为主;

养殖业以家禽、淡水产品、生猪养殖为主,牛、羊养殖数量少。X年,全村土地流转面积达X.X万亩,种植大户有X户,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显著上升,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面积达X%以上。全村农业总产值为X万元,其中种植业X万元,占总产值的X.X%,养殖业X万元,占总产值的X.X%;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X万元。X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X元,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X年全村共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X个,其中X亩以上的种植大户X户,家庭农场X家,专业合作社X个,共流转土地X亩。近年来创立了村集体集中流转土地再发包经营的发展模式,由中南油茶有限公司牵头带动村民发展油茶产业,现已发展油茶种植面积X余亩,建立特早熟柑桔基地X亩。与此同时,该村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较多难题,如旅游发展项目投资因各种原因搁置,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难度较大等。

(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X年,全村完成道路建设、电力农网改造、绿化、安装太阳能路灯、加固水库和鱼塘、清淤整修渠道、新建自来水厂等,投资X多万元。全村道路硬化长度增加到X.X公里(其中高标准硬化达到X.X公里),硬化机耕道路X.X公里;全村X户以上自然组均已实现道路硬化自然通达。

水利建设设施全面达标,有X座小Ⅱ型水库,X座小Ⅰ型水库,储水堰塘X口;开辟水渠X公里,其中硬化长度X公里,全村农田实现正常灌溉。生产生活电力供应充沛,农业生产、加工和村民生活用电得到保障,村级主干公路安装太阳能路灯X.X公里。村民安全饮用自来水率达到X%,农户液化气使用率在X%左右。

(三)人居环境建设情况。

全村大力推进“绿色存折、畜禽退养、秸秆禁烧”三大工程,加大环境综合整治,确保X村蓝天碧水青山。一是全域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垃圾分类减量处理模式,赢得了广泛好评。二是按照不见火点、不见冒烟、不见黑疤“三不见”的要求,镇村干部在主要农作物收获季节加大禁烧宣传、巡防巡查和现场劝阻,作物秸秆露天禁烧“蓝天保卫战”取得初步效果。三是在村全面实施畜禽退养和两拆两退,饮用水水质明显提升。

(四)村庄治理情况。

逐步建立和完善村民监督委员会、村民自治委员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同时,按照相关程序与相关部门及个人成立了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红白理事会等便民组织。总的做法有:一是充分发挥综治调解作用,加强矛盾纠纷调处与信访积案化解,全面推进“无上访村居”创建,X年共调解各种矛盾纠纷X件,调解成功率达X.X%以上。二是每月不定期对道路、生产经营户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在水库、堰塘设置警示标牌。深入开展扫H除E专项斗争,加强对全镇居民道路交通安全、安全生产、安全用火、用电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了全村居民安全知识水平和意识。三是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工作责任,实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工作例会、督导检查、问题整改常态化。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大治理,对无牌无证等不规范摩托车实行专项整治,加强道路交通标识警示宣传,加强企业消防设施检查。

(五)乡风文明建设情况。

村委会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每年开展“五星文明户”评选活动,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培育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和乡村文明新风尚,通过树立标杆,弘扬典型,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涨乡村崇德向善良好风气。全村现有图书阅览室一间,且与文化娱乐室和农技推广室共用。文化设施设备缺乏。图书阅览室书籍种类不齐、数量不够,村民喜欢的时政类、农技类图书更新较慢。体育建设器材未设置,村民希望在人口较密集的院落安装简易文体健身设施。

(六)脱贫攻坚情况。

全村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对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X个贫困人口全面实施“两个帮扶全覆盖”“五个精准到户”,县级工作队进村结对帮扶,落实到户政策,取得了较好效果。村“六件实事”顺利推进,顺利“摘帽”退出贫困村序列。

二、对策建议结合X村发展瓶颈和外地经验案例,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培育品牌农业。拟定农产品品牌推广计划,重点围绕“九蒸九晒黑芝麻丸”进行推广,积极开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争创“三品一标”。依托市、县展示展销会平台和农村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产品销售和品牌推介;利用各种媒体全方位进行产品和品牌的宣传,提高产品和品牌的认知度。

二是提高农业产品质量。

加强农科教产学研合作,推行“产业+团队+项目+基地”推广模式。拟定集产地环境、农资使用、农业生产、加工技术、包装储运、检疫检验等标准于一体的产品标准及操作规程制度。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

三是推进产业融合。

推进农业内部融合,以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推进产业链延伸,乡、村两级可适当发展无污染型农产品加工业企业。推动功能拓展,创建“山水X、灵秀乡村”品牌,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意农业等新业态。

(二)打造绿色生态家园。

一是加快农业污染治理。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使用量。建设生态拦截沟、生态净化塘,实行生态护坡,最大限度减少因化肥农药流失造成的污染。加强养殖场粪污排放情况的监测整改,促进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就地就近利用。

二是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全面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户处理,实现垃圾减量。建立农村环境整治奖补机制,实行以奖,落实专人专业专段包保常态化保洁责任制,探索推进合同化环境服务。

三是推进美丽庭院建设。

推进建房标准化,严格建房审批,重拳整治违建行为。实施亮化、绿化、美化工程,聘请乡村规划建设监管员,抓好村庄建设空间管控。抓好美丽庭院建设,开展美丽庭院示范、创建、评选等活动。

(三)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开展村在职干部、后备干部摸排,选优配齐村(社区)干部。加强对村干部培训,提高村干部发展经济、改革创新、依法办事、化解矛盾和带领群众能力。加大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争取力度,改善村干部工资待遇和晋升渠道。二是提升村民自治水平。探索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组织,成立乡贤理事会、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等。三是提高乡村德治水平。注重发挥村规民约在立规矩、正民风、促公益方面的作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倡导家规家训,广泛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活动。

(四)繁荣乡村文化。

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学习借鉴石家庄龙化村“讲习+”模式、四川浦江明月村“政府搭台+公益助推+文创撬动+产业支撑+旅游合作社联动”模式、汉中市“百镇千村乡贤文化促进会”等全国优秀文化模式,组织开展符合本村实际的文化活动。加强策划包装,创新开展以重大节庆日、农事节庆、美食文化节庆活动,推动农业、文化、旅游有机结合,将农村打造成为聚人气、凝人心的文化中心,保存乡村的乡土味道和泥土芬芳。

调研报告汇报第5篇

 

根据县“访惠聚”活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温亚尔乡多浪村工作组自3月3日住村至今通过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研究,了解了民意,体察了民情,初步掌握了温亚尔乡多浪村的突出问题。

一、开展“访惠聚”活动的基本情况

(一)全面深入开展办实事和入户走访活动。3月初至10月底,根据县“访惠聚”相关文件的要求,多浪村工作组狠抓入户走访和宣传教育群众工作。目前走访了全村405户,涉及群众2000余人,发放征求意见表和“访惠聚”资料500余份;召开各类座谈会11场次;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政策法规,基本掌握和了解了村组民情;化解矛盾纠纷十余件;联合县药监局开展义诊送温暖活动共计免费发放4500元药品和各类体检、心电图检查等;帮助困难群众购买3000元鸡苗和慰问品看望慰问困难群众;筹措专项资金5500元为村里10户特困家庭拉去20吨煤炭;协调资金2600元和组织技术人员帮助村级维修农渠闸门;筹措资金和人员帮助村级安居富民采伐林带树木等。

走访中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共有7个,对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向群众做了耐心的解释工作,并向上级做了汇报。

群众所反映的7个问题主要是新居民点生活用水、五保户、低保分配不公、庭院浇水渠等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具体如下:

1、新居民点生活用水问题。新居民点饮用水问题是通过走访群众反应较多的问题。目前该村新居民点有70多户居民,至今没有修建自来水管道,致使村民用水困难。目前,新居民点村民靠在相邻邻居家拉水饮用。

2、种植作物结构单一问题。人均耕地较少,该村连年普遍种植玉米等农作物,造成农作物产量不是很高,农民对种植其他高效经济作物的积极性不高。致使耕地利用率较低。 

3、贷款难问题。虽然多浪村地处国道周边,交通较为便利,但人均耕地较少,大多数群众收入有限,农业生产各项农资所需资金也成了该村群众的最大困难,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各项审批手续繁琐复杂,尤其是本村一、二组由于村民老欠款问题(注:以前村民个人贷款欠款8.5万元,至今未还)致使该村农民现在根本带不上款,农牧民群众急切希望政府能够协调解决贷款难问题,并减少各项手续,方便更快拿到贷款进行农业生产。

4、该村今年全村铺设了农村柏油路,但由于有些路两边的庭院供水渠一直没修,致使大多数巷道庭院用水难,群众对此反映较为强烈,希望协调资金帮助修建庭院供水渠,以便发展庭院经济。

5、五保、低保分配不公问题。随着国家惠农力度的加大,农村五保、低保政策涵盖人群越来越广,但在走访过程中反映较多的问题是有些真正困难的没有领上五保、低保,这种分配的不公平,激化着百姓的不满情绪。

6、青年、老年人没有活动场所问题。多浪村总户数虽然不多,但缺少相应的青少年、老年人活动场所,在入户走访过程中,群众对此反映比较强烈,每到村级举办较大型活动时,没有一个好的活动场地为群众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

7、多浪村在2011年左右修建了218国道边农渠为防渗渠和机耕道路,但靠近村庄北边的农渠和机耕路还是泥土路。群众反映,每到开春种地或者下雨天机耕路没法行走,农渠浇水也经常造成漏水等水资源浪费,村民希望,能否修建成防渗渠和铺设砂石路,方便农业生产。

针对以上主要问题,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建议争取项目资金解决新居民区自来水管道安装,完善自来水管理制度,保障新居民区群众饮水问题。

第二、建议乡级政府积极协调农业等部门组织带动群众参观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基地,开展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培训班,形成一批带头人,从而在全村进行帮带作用。

第三、建议由政府出面协调相关金融机构,解决老欠款问题,并简化贷款手续,适当增加贷款额度,让老百姓尽快领到贷款购买种子化肥进行春耕生产。

第四、建议县委政府和乡级党委政府协调资金,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帮助村级未修建庭院供水渠巷道完善“硬件”等基础设施,以便群众发展庭院经济。

第五、建议相关部门联合公安、纪检、民政、财政、效能办针对低保发放成立专门的督查机构,从申请到发放采取不定期的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进行通报,杜绝人情低保、关系低保的发生,让村民感受到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使真正困难的群体享受到低保等惠民政策。

第六、建议相关部门对村级没有适当活动场地的村队,适当划分合适土地,进行文化活动场地建设。以便于村级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更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先进文化的传播。

第七、建议政府职能部门积极协调资金,统筹资金修建防渗渠和农田机耕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二)认真开展走访“回头看”工作。工作组于6月上旬开始转入“回头看”阶段,工作组有针对性地开展“回访”,认真梳理解决问题,督促治村强村-整村推进工作设施的施工、维修损坏桥涵闸门、抗争安居房建设、农村道路沙石化、铺设柏油等群众急盼解决的实际问题,目前通过工作组和村委会的多方努力,已得到落实解决,群众对此十分满意。

(三)开展“访惠聚”活动的基本经验:1、以突出解决问题为核心,切实多办好事实事。走访的核心要义是了解群众实际问题,解决问题,让群众得实惠。工作组住村开展工作中自始至终秉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尽力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着落,得到群众广泛拥护。2、以突出维护村组和谐和村队民族团结为重点,帮助村级切实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全面排查矛盾纠纷,敢于直面矛盾纠纷,从源头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把矛盾解决在基层。3、以突出制度落实为根本,切实建立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走访群众要着眼长远,作为长效活动来开展,必须探讨建立长效联系群众的机制和方式方法。

二、目前制约村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村组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目前村组主要缺少开展文化活动急需的人才、场地和活动资金。村组其他经费来源目前实行的是财政下拨一点,农户自筹一点的模式,村组目前没有能力兴办实体,所以没有经济来源。

(二)村组工作范畴广泛,忙于应付。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村组承担着大量的行政职能工作,造成职能错位,工作负担繁重。

(三)村组党组织建设和“三会一课”制度仍需完善和加强。一是村组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淡薄,缺乏融入村组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二是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村组党务工作者的认识和要求,存在片面性,关心和支持不够。三是党组织活动经费短缺,制约着村组党建的创新和发展。四是青年党员比例较少,多为老党员,在青年群众中引领带头人比例也就相应少。

(四)村组工作人员待遇偏低,影响积极性。村队工作已成为一种职业。但其工作人员既不是公务员,也不是企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待遇偏低,在政治上也难以得到晋升和提拔的机会,严重挫伤村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三、对加强村组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一)要加强村组党建工作,为村组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村组工作是社会管理最基层的工作。村组是党组织的重要阵地,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加强村组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尤为重要。

一是要以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为重点,加强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要加强学习,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要严格组织生活,加强自身建设,领导班子成员增强抓党建工作的意识,按照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要求,做好分工,形成齐心合力抓党建的格局。

二是要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不折不扣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开展学习和活动,活动内容要新颖实用符合时代要求。加强对老党员和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教育他们转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一个党员一面旗”的思想,在村组工作中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要加强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建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村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村组工作队伍建设显得十分重要。要探索配齐、配强工作队伍,加强队伍建设的途径和工作方法,注重加强队伍的素质建设和能力建设,加强学习和培训,结合分工和工作需要,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提要求,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要把培养村组工作人才作为努力方向,努力把村组工作人员培养成高水平的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民需服务员、解困办事员、问题调查员,提升他们的村组意识、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要不断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和关怀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村组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

(二)要以完善村组管控为抓手落实工作。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把“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目标要求,同时也作为村组织的根本要求,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同时要健全村组网格化管理,首先要明确分工,网格化管理联系人是第一责任人,实行责任制。二是要细化工作内容,制定网格化管理工作计划,实行目标管理。三是既要发挥村组工作人员管理服务职能,又要注意发挥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根据工作需要,可由群众推荐或自荐,产生网格化管理信息员或协管员,协助管理工作。

(三)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创新村组管理工作。

1、建立信访工作档案,对个性问题和一般共性问题,确定联系人和责任人。充分发挥责任人的作用,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做到把信访案件,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解决信访问题。

2、落实政策法规宣讲制度。定期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愿望,分析群众的思想动态,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政策法规宣传要与定期接访相结合,对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邀请相关部门,重点进行宣讲,为群众解疑释惑,排忧解难。

3、落实维稳信息沟通制度。关注村情民意,了解群众诉求,充分发挥信息员的作用,定期收集汇总,结合政策法规宣讲,做到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和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确保村组群众工作更加切合实际,提高工作效率。

调研报告汇报第6篇

X街道办事处是远近闻名的“花卉之乡”,

但是并不以此自足,而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巩固和发展过去的亮点、着力培育新亮点、新看点。今年X街道办事处按照生态、效益、质量优先原则,以高效、生态为重点,以园区为载体,构筑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实行政府建园区、龙头带产业、协会加农户的产业格局,强抓支柱特色产业,大力开展花卉二次创业,政府“搭台”,农民“唱戏”,促进了花卉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一、X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X位于X县东南部,总面积X.X平方公里,辖X个行政村,人口X.X万。X花卉种植历史悠久。X街道办事处还是远近闻名的“花卉之乡”,种植花卉至今已有X余年的历史。几年来,累计投入X亿元用于花卉苗木的培植繁育。近年来,党委政府以“抓花、抓树、抓畜牧”为总体思路,围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动花卉产业二次创业,成效显著。

据统计,目前,全办拥有花卉专业村X个,种植面积X余亩,冬暖式花卉大棚X余个,高标准花卉超市X余家,从业人员近X人,可向社会提供X大系列X多个品种的花卉,年销售收入X.X亿元,可为当地农民人均增收X元,是江北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之一。

通过多年的发展,X花卉产业的研发、培育、种植、销售体系日臻完善,集花卉种植、展示观光、餐饮娱乐、销售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大花卉产业正逐步变为现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结构调整力度大,产业转型步伐快。多年的发展,X花卉在不断做大的同时,出现了土地集约利用率不高、信息技术相对滞后、花农“小富即满”等一系列新问题,大大阻碍了花卉产业整体升级的步伐,成为X花卉继续做强的致命“瓶颈”。为调整结构、促进传统花卉产业向高科技现代花卉产业转型,X委政府在多方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从改变花农观念入手打破花卉产业发展瓶颈的工作思路,先后组织有关人员到广东、云南、X等地考察,帮助花农算清了“产业结构调整帐”,引导花卉企业改变买花卖花做“倒爷”赚取有限差价的做法,积极引资引智进行研发培育获取最大利润。

过去,X花农由于没有培育种植高档南方花卉的技术,只能做别人的“代销商”,再算上昂贵的运输费用,销售量再红火也得把大头利润(约X%)装进南方花卉老板的口袋。通过考察解放思想和算“产业结构调整帐”,花农思路变了,X借势利导,先后与山东农业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为其产学研基地,有力推动了花卉产业转型的步伐。多家实力雄厚的公司还积极申请本土花卉商标品牌,着力开拓高档市场,提高

X花卉名片含金量。云汇园艺生物有限公司是产销蝴蝶兰和绿化苗木的综合性花卉园艺公司,占地X余亩,建有蝴蝶兰培育温室大棚X平方米,可同时栽培蝴蝶兰X万多株,设有X平方米的花卉展厅及蝴蝶兰培养实验室,利用台湾的先进培育技术与广东佛山大千花卉集团、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实现了蝴蝶兰的生产规模化和新品种的开发,连续两年蝴蝶兰的收入都过百万元。目前形成了以云汇园艺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近X家自主培育花卉品种的企业群,本土培育的高档花卉正以优秀的品质和适中的价格,逐步取代旺销多年的“南方进”。

(二)政府推动力度大,花卉产业发展快。花卉产业是朝阳产业,在花卉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对于推进花卉业的迅速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加快全花卉产业发展,历届X党委政府都将花卉苗木种植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牢牢抓在手上,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重点突破的原则,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扶持。首先抓产业规划,理清发展思路。前几年政府出资修建花卉交易大厅,成立了一家连接市场与花农的中介组织—万苑花卉交易中心,专门为一家一户种植的花卉提供销售场地。同时还培训了一支X多人的专业销售队伍,专门跑淄博、X、天津等大中城市,全力抢占市场份额;成立了万苑花卉有限公司,与高等院校联合建立了百亩百万示范基地,还建起了世界月季名品园,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花卉业的飞速发展。二是抓重点扶持,典型带动。在发展花卉生产的过程中,

X紧紧抓住云汇科技生物有限公司、石河花园等一批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使之迅速膨胀,以这些企业活生生的例子带动花卉业户发展。并积极与国内科研院校合作,邀请国内外专家为花农授课等,有力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三是抓基础投入,搞好服务。花卉生产的通水、通电、通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必须由政府来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为花卉业的发展解除后顾之忧。据统计,仅花卉核心园区道路建设,历届政府就累计投入上千万元,使花卉园区全部实现了道路网格化。尤其是X年初,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全面启动花卉路开发建设的实施意见》,以X公里长的万苑花卉路为中心,辐射周边村庄,建设“十里花卉一条街”。在公路两旁新建花卉超市、苗木繁育基地,鼓励发展餐饮业和旅游业,建立集花卉研发、培育、销售和旅游休闲、观光娱乐于一体的“高效生态花卉观光园”,半年就新增高标准花卉超市X家。

(三)产业带动作用大,促进农民增收快。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具有花村美誉之称的石河村人均X分地,一个普通农户按三口人计算,若是单按大田花卉种植来说,X亩地栽植女贞约

XX—XX株,按照平均价格每株X.X元计算,除去人工、杂肥等成本每株X.X元,纯收入约XX元;月季产量偏低,每亩地能扦插XX株,按照每株X.X元计算,亩收入也在X.X万元左右;再加上冬青、红叶小檗、大田菊花、鸡冠花、一串红等花苗的收入,每户花农的收入都在X万元以上,若是巧打时间差,合理利用土地,收入会达到X万元。而随着花农变花商,经营体制的转变使得花卉利润更高,占地约X亩的钢结构花卉大棚造价均在X万元以上,像花农赵录云建设的占地X.X亩的百花园大棚连接超市总造价超过了X万元。一般花卉大棚的正常经营运转费用每年要在X万元左右,平均每棚每年进花约X—X次(车),每次至少要进X万元的花卉苗木盆景等,每年流水在X—X万元左右,赶上行情好,利润可看X%,平均最低利润也能保住X%—X%,一个花棚的年纯收入就在X万—X万元左右。而像百花园,每年进花都不低于X车,纯收入在X万元左右。

另外,发展花卉产业带动作用较大,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尤其是带动了“X”人员的就业。每到扎制拱棚、移栽月季、扦插苗木的旺季,一些农民钟点工就成了“香饽饽”,据世纪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社长石玉柱介绍:如今石河村X余家种植户,户户都有X—X名务工人员。进入春季之后,村里的花卉种植开始进入旺季,全村每天的用工量要达到上千人,这样周边村庄的剩余劳动力就能在村里得到就业。由于栽植苗木不需要掌握多少技术,体力劳动强度也不大,还吸引了周边

X多个村的X余名妇女前来工作。

(四)“一社一街”作用大,规模产业形成快。为集聚规模,打造品牌,形成“拳头”闯市场,X年X月,X成立了X世纪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结束了花农“单打独斗”的尴尬局面,从根本上解决了一家一户想干干不了、单个村庄能干干不好的问题。从种植技术到销售信息,从品种更新到市场行情全部实现了资源共享,农户发展花卉种植的积极性空前高涨,X花卉的市场竞争力和有效规避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目前累计入社农户达X家。X年X立足区域优势,完善了X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加速构筑区域内花卉产业持续发展新格局。先后投资近X万元规划建设集科技先导、农业示范、优质花卉苗木繁育、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花卉高效生态示范园。花卉高效生态示范园以十里花卉一条街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形成集群效应,增强了产业优势,提高了知名度。

示范园占地X余亩,入驻花卉超市X余家,冬暖式花卉大棚X余个,高标准花卉苗木繁育基地X亩,现在园中花卉苗木品种多、花色全,大约有各类花卉、苗木X余万株。带动农户X千多户,户均增收X余元,新增就业岗位X个。园区内

X年新建花卉超市X家,总投资X余万元,占地X万平方米,估算每个超市建成后年收入可突破X万元。年投资X余万新栽植绿化苗木X余亩。新增从业农户X余户,预计每亩收益X万元左右。投资X余万元扩建凤梨繁育基地,占地X余亩,自主培育红星凤梨X.X万株左右。

二、X花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X花卉产业取得一定成绩,但发展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产业总体水平和整体素质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一)科技含量不高。劳动者素质较低,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普遍存在。不少从业人员都是刚从菜农、粮农或其他行业转过来的,对花卉种植普遍没有经验。花卉业的生产设施和技术装备还不够先进,经营水平较低,花卉产品仍以传统的园林绿化苗木为主,鲜切花、组织培养等科技含量较高的花卉产品生产明显滞后,研发基础落后,花卉的科研投入不足,花卉品种和技术目前还主要依赖引进,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二)产业化水平比较低。我办事处花卉产业初具规模,但是产业化水平比较低,多停留在花卉中转站的角色上,培育新品种花卉能力不足,花卉超市规模小,多在三亩左右,超市规模偏小也制约了引进花卉品种的多样性。

(三)规模种植程度不高。花卉超市多是一家一户式的分散经营模式,其突出表现为规模小、档次低、经营分散,产后商品处理差,市场适应能力弱等问题,这严重制约了花卉产业做大做强。花农自由随意种植,专业化生产程度不高,栽培品种多,管理粗放,手段单一,经济效益的增加主要依赖面积的扩大。其原因是生产者对市场变化捉摸不定,多个品种的栽培技术不尽掌握,只能用一种栽培技术栽培多个品种,因而无法达到专业化生产的要求。

(四)资金不足,融资困难。花卉超市资金不足,融资困难,一家普通的花卉超市初步建成需要X—X万,上档次一些的需要上百万,这对于花农来说投资十分巨大,制约了花农放心大胆上花卉超市的决心。此外,花卉超市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不足,不敢大量引进优质花卉,制约了花卉产业向更高品质发展的步伐。

(五)服务体系不健全,网络不完善。花卉产业内部缺少必要的沟通,信息相对闭塞,缺乏专业支持,这些都不利于的花卉产业做大做强。市场信息不灵。目前花卉的营销很大程度上依赖网络销售,电话订购,送货上门,服务要求周到细致。大多数花卉生产企业和绝大多数花农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不能及时、准时地捕捉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品种花卉的培育和花卉的销售。

三、加快X花卉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从实际出发,指导产业结构调整,从技术、信息、市场等多方位协调服务于花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完善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扶持花卉苗木产业,不断提高花卉苗木生产质量,大力发展设施栽培、标准化生产等,快速提高科技含量、栽培水平,确保我的花卉苗木业一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加大龙头培植力度,提升产业化水平。实践证明,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是推动花卉产业不断前进的动力。龙头企业一般规模较大,技术装备先进、资金比较雄厚、信息灵通、交通手段好。通过他们把分散弱小的农户带动组织起来,不但可以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减轻花价大起大落造成的损失,而且可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有利于花卉产业实现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X花卉的发展起步于农户,但若要形成产业就必须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今后,要把X花卉产业做大做强,就必须坚持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优先扶持“大规模、高起点、外向型、强带动、复合型”的龙头企业。在培育本地龙头企业的同时,引进外地的大型龙头企业,形成竞争机制,激活本地的中小企业,带动种植户集群在品种、技术等方面的同步提高,使龙头企业走上“公司+农户,农户建基地,基地连市场”的经营道路。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花卉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首先是资金上给予适度倾斜,为花卉超市和花农提供贷款担保,解决贷款难的问题。其次是对花卉超市及花农落实相关政策,以减轻包袱,加快发展,做大做强花卉产业。最后不断优化花卉产业的发展环境,多关爱保护。一是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进苗木花卉连片规模种植,形成规模优势。二是继续实行土地租用、税收等低门槛政策,努力为外来投资者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三)加大专业花卉合作社和商会发展力度,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积极发挥专业性的花卉合作社和商会的作用,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调动起广大花农及经营业户的积极性,加强彼此的协作,提高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加强信息的交流,要消除闭塞狭隘的小农思想,让花农明白只有做大做强花卉产业,才能引来更多的客商和消费者,赚取更多的利润。同时,引导花农一定要彻底转变有啥卖啥,被动寻找市场的传统观念,把握好产品的市场定位,科学预算成本利润,适时调整品种结构,根据自身的资源、技术经济条件与市场,科学准确地确定主导品种,接班品种和辅助配套品种,标准化生产,统一销售,在风险中抓住机遇,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四)加大科技兴花力度,提高创新水平。壮大花卉产业,需要走高科技与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道路。建议加大与X农业大学、山东农科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专门建设

X花卉高效生态示范园园区内实施科技创新,积极筹建示范园组培中心,研究、推广X花卉苗木品种和引进南方各类名优花卉苗木品种,提高苗木花卉科技含量,建立起了“市场—科研—生产—市场”的良性循环机制。园区的建成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同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树立“X花卉”的外部形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花卉苗木试验基地,成立花卉研究所,大力推进技术研究,建立健全花卉科技研究开发和技术推广体系,积聚人才,造就一支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队伍。同时,加强对花卉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与技能。大力推动精包花卉超市发展。如一株普通的花卉X元,经过包装之后可以买到X-X元,这样经过包装之后既增加了花卉的利润率又增加了销量。

(五)

加大宣传力度,多措并举提高X花卉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如花卉大棚可以作为中小学生的生物试验基地,积极争取成为X县“学生课外活动实践基地”,这样既可以提高X花卉产业的知名度还能增加销售量。建立较为完善的电话及网络营销服务,设置一个统一的花卉订购热线和网站,努力做到“电话一响送货到家,鼠标一点花卉到家”,利用邮政系统和物流快递,做到快捷服务,让消费者满意。积极筹备,多方组织,争取条件,探索举办“

调研报告汇报第7篇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征管办法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跨地区经营企业纳税的汇总方式存在问题

1、分支机构取消申报,汇总纳税风险重重

①监管敞口风险。我国的汇总(合并)纳税政策起源于1994年,对经国务院批准或按国务院规定条件批准,实行汇总(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集团总分公司的汇总纳税和母子公司的合并纳税,实行层层申报、逐级汇总、属地监管的税收管理模式,无论是总分体制的各级分公司,还是母子体制的各级子公司,均作为成员企业在当地申报并接受当地税务机关的监管和检查;新税法法人所得税制的实施,判定所得税纳税人的标准由原来能够独立核算企业变为现在的法人企业。这一标准的变化,使汇总纳税企业的纳税方式发生了改变。新税法按法人纳税后,母子体制的公司分别纳税,跨地区经营的汇总纳税企业只管理到二级分支机构,分支机构只在属地按分配表预缴税款而不再进行汇算清缴,这种体制变化的结果是几乎在一夜之间,全国就取消了数十万计的二级以下分支机构的所得税纳税人,而伴随这几十万纳税人同时取消的,还有对这些成员企业的失于监管。因此,其中之风险可想而知。

②汇总方式风险。新税法实施后,税收风险还存在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将原有所得税申报表逐级汇总方式,改变为总公司全公司的会计数据汇总计算。由于所得税税前扣除的管理、纳税调增调减事项处理的复杂性,总机构无法仅凭全公司的会计数据汇总计算所得税,往往需要分支机构的配合才能完成,在实现具体汇总方式上五花八门。有的总机构在汇总会计数据的基础上,向各分支机构下发企业自行编制的纳税调整事项表格,用以汇总调整事项金额;有的总机构汇总会计数据后统一进行纳税调整;更多的总机构延续原来的办法,依然要求各级分支机构填报所得税申报表再逐级汇总到总机构。这不仅给汇总纳税企业总部的税收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由于没有法定的汇总依据,多样性的汇总方式导致企业的纳税风险难以估量。

③汇总平台缺失风险。调研发现,随着2008年新管理办法的实施,集团企业按照税收集中管理的要求,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管理等信息系统做出了相应的变动调整,将日常业务和会计核算集中到省级单位,然后统一汇总到总机构是企业垂直管理的基本方案。但是,由于业务的复杂和管理层级的庞大,部分企业的计财和税收管理系统仍在开发过程中。据调查,部分企业仍采用原始方法,要求分支机构填报纳税申报表,由总机构集中平行汇总,再下发企业内部自行编制的纳税调整事项,集中统计分公司的调整事项,完成全集团的汇总纳税。新管理办法的转变加大了总公司汇总的压力,按规定,企业总机构会计核算必须真实反映分支机构经营情况,但据调查,部分企业很多核算系统和税收管理系统仍在开发中,总公司对分公司仅有一些静态资料和相关动态经营表面变化情况的了解,对于分公司财务核算与实际经营运作之间实质性的差异与联系了解甚少;即使企业的财务系统较为完备,总公司能够及时、全面的掌握分公司财务信息、业务经营情况,但是由于集团公司跨省市经营的现状,总公司无法确保分公司的原始凭证的合规性,无法甄别分公司发票的真伪,也无法确保分公司对特殊事项财务处理的正确性(非自动化的程序生成);由于取消了分公司年终申报的规定,缺少了地方税务机关对分公司的年终纳税申报的监管,增加了总公司集中汇总的风险,对于总公司的税务机关的监管也增添了很大的压力。

2、申报方式发生变化,税收监管出现缺位

①属地监管缺位。原汇总(合并)纳税办法规定,汇缴企业(相当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在汇总成员企业的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基础上,统一计算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自取消汇总(合并)纳税政策后,二级分级机构不再属地进行汇算清缴的纳税申报,仅根据三因素法汇总下属三级机构并进行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由总机构统一进行汇算清缴。由此导致分支机构的税收监管出现缺位现象。虽然根据分级管理即总机构、分支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都有对当地机构进行企业所得税管理的责任,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应分别接受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的征收办法,分支机构属地税务机关应承担对分支机构的监管职责;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由总机构进行汇总纳税企业的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各分支机构不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由于各种原因,总机构并不掌握一些有省级标准的税前扣除项目(如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五险一金等项目),总机构依然需要分支机构补充资料。

②企业系统缺位。根据国税发[2008]28号汇总清缴部分规定:年度终了,总分机构企业由总机构统计计算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抵减总机构、分支机构当年已就地分期预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后,多退少补。这项政策取消了原汇总(合并)纳税政策中成员企业需在当地进行年度申报,由总机构平行汇总的规定,变为由总机构统一进行汇总纳税。新办法是遵从法人所得税的基本原则,将总机构视作一个法人,要求总分公司以一个法人的身份进行汇总纳税,但是此办法也给总分公司业务和财务系统集中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总分公司的扁平化管理和财务逐层化集中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实行法人所得税制后,总机构总部明显感到各分支机构报上来的财务数据准确性不及以往,也无法确保分公司的原始凭证是否合规、合法,也无法甄别分公司的发票是否都是真的,更也无法确保分公司对一些复杂的特殊业务的处理是否正确。在新税法实施以前,上述工作都经过了各分支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的监督检查,可信度很高。而实行跨地区汇总纳税办法后取消了分公司年终汇算清缴的规定,缺少了地方税务机关对分公司的纳税申报情况的监管,包括税务风险在内的所有财务风险都全部向总机构集中。

③政策执行标准缺位。新办法出台后,出现了不同省市执行不同政策的情况,进一步加大了汇总工作的难度。据了解,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省市结合地区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要求,出台了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税前扣除标准等要求(譬如:五险一金、社会保险等项目的扣除),导致总公司与各属地分支机构在统一扣除项目的执行中存在不同的标准,甚至市级三级公司与上级省公司的规定要求也存在差异;由于总分机构管理办法并未明确地方政策的执行范围和权限,总公司在年终汇缴时,对地方扣除标准和优惠政策的认可也存在一定的困惑。一方面各总分企业可能对地方政策有不同的理解和处理,给企业提供了操作的空间,加大了企业的税收风险,不利于对总分机构的统一管理;另一方面总机构和各属地分支机构的地方经济状况、资产规模、地区发展规划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税收征管应适合经济的实际予以区别对待,但由于企业未规避风险,地方政策的执行力可能未被认可,以致削弱税收政策的影响力,从而愈发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3、二级机构难于认定,有碍统一规范征管

在执行原汇总(合并)纳税政策时,国税总局往往在批准文件中附列成员企业名单,便于纳税人和税务机关掌握参于汇总(合并)纳税的范围;新税法不再以发文列名单的形式明确汇总纳税范围,而是以国税发[2008]28号第九条规定的 总机构和具有主体经营职能的二级分支机构,就地分期预缴企业所得税代替。依照该规定,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参与预算分配的二级分支机构,而三级及以下的分支机构统一计入二级分支机构。由于文件并未明确二级分支机构的认定条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集团公司认定的二级分支机构的标准也大相径庭。据调查,有些企业根据行政机构的层级划分二级分支机构,有些则根据经营情况、企业规模、经营主题等来划分确认。由于企业的划分标准不同,可能出现同一市区内的二级分支机构,相对于不同企业来说被认定的税收管理的级次不相同的现象,或出现享受低税率的三级分支机构,由于低税率的优惠原因,被有些企业认定为二级分支参加预缴分配,汇总下级不应享受优惠税率的三级机构一同享受低税率的优惠,或将其汇总在上级二级机构中参加分配,未能享受到低税率的优惠政策。凡此种种,均给税务机关的监管带来一定困惑,也同样有碍于统一规范的征收管理。

(二)总分机构税务机关执行政策的统一协调存在问题

1、总分机构欠缺统一,政策执行尚未同步

①属地机关欠缺执行。总、分机构属地税务机关在执行税收政策的一致性和同步性方面存在问题,此问题亦是实行跨省市总分机构管理办法的棘手问题。总机构属地税务机关对集团总公司实施的相关政策,分支机构是否参照执行、如何参照执行等问题,应在跨省市总分机构管理办法中进行明确规范。譬如,2009年根据国税发[2008]30号、京国税发[2008]154号文件精神,我局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辖内执行跨省市总分机构管理办法的总机构实行了按月定额预缴的征收管理,在实际操作中,虽然总公司执行了按月定额预缴所得税,按月对下属分支机构进行税款分配并下发分支机构分配表,但部分分支机构属地税务机关对分配表并不认可,以系统没法更改、无法申报等原因仍要求分支机构按季度缴纳企业所得税,由于分支机构与总机构入库期限等税收政策的不统一,给企业的日常监管带来一定的困扰,导致税款一定时间的迟滞;又如,总机构由于一定被批准延期申报预缴企业所得税,相应的分支机构是否也应办理延期申报,是否也需要分支机构属地税务机关根据分支机构的具体情况予以审批等。

②属地机关缺乏监管。分支机构属地税务机关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例如,总机构实行按月定额预缴并按月下发分支机构分配表,但很多分支机构属地税务机关存在以系统原因为由,不受理分支机构的按月申报,相当一部分应按月入库的税款被按季缴纳,造成大量税款的迟滞入库;此外,还存在总机构被批准延期申报后分支机构税务机关不同意延期申报等种种不一致的情况。此类欠缺统一的监管问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税收征管的准确性。

2、税源管理相对独立,地方政府趋利干涉

财预[2008]10号文件、国税发[2008]28号文件等文件的出台,将跨省市企业入库税款的财政分配等系列问题转移至企业和属地税务机关予以解决,直接导致在汇总纳税方式利益分配机制的诱导下,地方政府为了保证稳定税源的合理分配,出台相关政策,对跨省市企业的税款做出了再分配的要求。譬如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个别省市,省政府单独出台政策规定,要求省级二级分支机构将总机构分配的税款,参照三因素分配的方法,将税款在下属市区级的三级机构范畴中做进一步划分;有些省市也迫于财政压力,要求企业调整组织结构,将分公司变为子公司,在属地税务机关独立纳税。可以看出,这些政策的出台是为平衡省市之间财政利益,但确有悖于财预[2008]10号文件对跨省市企业分配税款的要求,削弱了政策的统一执行力,给企业造成负担的同时也不利于税务机关的统一监管。

(三)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管理办法实施后,税收管理存在弱化问题

1、管理实质发生变化,地方管理缺乏积极动力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汇总(合并)纳税企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交、集中清算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1〕13号规定:汇缴企业(相当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应在汇总成员企业的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基础上,统一计算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汇缴企业及成员企业(相当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分支机构)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由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分别属地进行监督和管理。此规定的核心内容是汇缴企业及成员企业在属地均要申报企业所得税(即CTAIS系统设置的所得税申报表主、附表之间存在逻辑审核和校验关系)。通过对比可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8]28号规定:企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

分级管理是指总机构、分支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都有对当地机构进行企业所得税管理的责任,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应分别接受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但具体管理内容只是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均应依法办理税务登记,预缴申报时报送《预缴纳税申报表》和《分配表》,此外分支机构的各项财产损失,由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并出具证明后,再由总机构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扣除。因此,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主要的管理事项除了财产损失审批,就是根据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反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对其主管分支机构应分摊入库的所得税税款和计算分摊税款比例的三项指标进行查验核对。因此,分支机构属地税务机构除关心分配表的计算问题外,对分支机构的税收监管的积极性大幅下降,同时,分支机构的监管也呈现出缺位状态。

2、受限监管检查权属,地方机关无从下手

原汇总(合并)纳税企业成员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对成员企业检查出的以前年度违反税收规定应补缴的所得税,应按规定税率就地全额补征人库,不得作为当年或以前年度就地预交的税款,不参与总机构的汇缴清算。但自2008年实行法人所得税政策后,企业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对其查补的税款就地入库的规定停止执行,跨省市总分机构的管理办法规定,分支机构不再单独申报所得税,且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中仅对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应分摊入库的所得税款和计算分摊的比例进行查验和做出了具体要求,并未对分支机构日常监管的检查权属做明确的规定。在目前权属规定下,即便分支机构属地税务机关期望行使监管权力,对分支机构进行纳税评估和税务检查,但分支机构不再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缺乏评估和检查的依据载体,地方机关的管理和检查也面临无从下手的窘境。分支机构税务机关发现的涉税问题也需要企业总部统一处理。这很不利于调动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加强征管、堵漏增收的积极性,也极容易产生征管漏洞。

(四)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管理办法实施后,基础管理问题突显

1、信息交流平台不畅,预测分析数据偏离

按照总局《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总机构应在每月或季度终了后10日内,按照各分支机构应分摊的比例,将本期企业全部应纳所得税额的50%在各分支机构之间进行分摊并通知到各分支机构。但目前由于信息交换环境不畅,总分支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不能全面掌握总、分机构的经营情况、财务核算情况和税收相关情况;特别是对于分支机构监管的税务机关,更多地是依靠总机构下发的税款分配表来进行税款征收,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不能及时得到总机构的税款分配表信息,从而直接影响税收收入预测分析的准确程度,致使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经常处于被动状态。

2、税前扣除集中审批,总部机关效率降低

国税发[2008]28号文件仅将分支机构财产损失的审批权限下放至属地税务机关并作出了具体规定,但对于汇算清缴工作中分支机构减免税的审批、备案等事项的管理权限未能明确。实行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后,分支机构的发票在属地税务机构购买,但在税前扣除管理中没有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把控,除财产损失审批以外的审批、备案(如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等减免税备案),如果均在总机构进行,不仅增加了总机构财务人员和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的压力,同时这些资料都要层层报备至总机构,在实际操作上和工作效率上也存在较大困难。

(五)预缴申报分摊税款计算问题。

目前企业计算分支机构分摊税款的方法主要依照国税函[2009]221号文件进行计算,现行的计算方法主要在总分机构之间进行了两次分摊计算: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处于不同税率地区的,先由总机构统一计算全部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照国税发[2008]28号第十九条规定的比例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三因素及其权重,计算划分不同税率地区机构的应纳税所得额,再分别按各自的适用税率计算出企业的应纳所得税额。然后再按照国税发[2008]28号第十九条规定的比例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三因素及其权重,向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分摊就地预缴的企业所得税款。

该办法主要是为解决总分支机构适用不同税率时企业所得税款计算和缴纳问题,但在进行第一次分摊时,将应纳税所得额的50%分摊给总机构依据总机构的税率计算出税款的处理,会使分支机构不能完全到享受低税率的优惠政策(总机构所在地一般都在城市发达地区,享受25%的税率),在西部和沿海地区分支机构较多的企业集团受此政策的影响较大(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由于该计算方法的变化,导致2009年分支机构未享受低税率优惠而多缴纳约2亿元的税款),这样将导致国家为鼓励西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出台的西部大开发地区税收优惠政策、沿海地区优惠政策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优惠精神未能体现,影响集团公司的投资取向。因此,建议修改计算分配的方法,以总公司和分支机构按照各自税款计算的应纳所得税额的汇总额为基础,根据三因素的权重,按照[2008]28号第十九条规定的比例和第二十三条规定计算分配税款。

(六)尚未出台非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管理办法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8]28号第二条规定:铁路运输企业(包括广铁集团和大秦铁路公司)、国有邮政企业、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包括港澳台和外商投资、外国海上石油天然气企业)等缴纳所得税未纳入中央和地方分享范围的企业,不适用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但目前有关部门尚未出台上述企业的税收管理办法,这些企业的税收管理正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且上述大型央企和国企均为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关系国计民生、税收规模大、分支机构众多,对这些企业的弱化管理客观上已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税收风险,如何做好这些汇总纳税企业的税收监管,已经成为摆在税务机关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改进意见和建议:

目前,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在管理中存在,总机构管不到,分支机构管不了的被动局面,上述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现行的跨地区汇总纳税管理办法急待完善,现就有关问题建议如下:

(一)建立总分机构信息交换渠道:

加快总局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工作,同时要加入一些数据分析功能,监控集团企业税前扣除、转让定价和利润转移等问题,增设总局监控信息传递、督办业务处理等功能;同时,拓展总分机构税务机关的信息沟通和联系独到,最大限度地促进总分机构管理信息的信息共享。

如在年度纳税申报期间总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及时交换相关资料,包括总机构申报表、财务报表、纳税调整事项;分支机构预缴税款情况;日常检查、纳税评估发现问题及税款等,双方进行复核沟通后对企业的申报予以确认,以期提高年度申报质量。开展总分机构日常检查或纳税评估的联查、联评机制,以提高总分机构总体管理效能。

(二)调动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管理积极性,加强日常监督和管理权:

1、目前按照企业所得税的法人纳税理念,以总机构作为一个法人在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减免税审批及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的备案上报工作,总机构的的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及一些过渡性减免均在分机机构发生,建议将这部分管理审核权交分支机构税务机关管理。

(三)调动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管理积极性,下放部分稽查权:

总分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应本着既要严格执行法人所得税制,不能形成总分支机构之间重复纳税,又要积极加强监管、堵塞漏洞的原则开展对总分支机构的检查。

1、主管税务机关对对分支机构的检查中下列情形,查补税款就地入库。

(1)对未纳入中央和地方分享的不适用国家税务总局《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国税发(2008)28号)的企业分支机构的检查发现的涉税违法行为。

(2)分支机构有隐匿营业收入或做假账、两套账、体外循环等违法行为。

(3)对分支机构的检查发现的其他问题,能确认总分支机构汇总计算后仍形成少缴税款的,就地进行补税。

2、主管税务机关对分支机构检查中,因总分支机构汇总计算为亏损,或在总分支机构之间可调剂使用的有扣除比例限制扣除项目等,不能确定总分支机构汇总计算后是否形成少缴税款的,将发现的问题通报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由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统一处理。

(四)调整分配表计算方法:

建议修改计算分配的方法,以总公司和分支机构按照各自税款计算的应纳所得税额的汇总额为基础,再根据三因素的权重,按照[2008]28号第十九条规定的比例和第二十三条规定计算分配税款。

(五)完善不适用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管理办法的企业的管理办法:

不适用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管理办法的企业层级结构负责,税款规模庞大,建立健全此类大型汇总纳税企业的税收管理制度已显得尤为必要。国税函[2010]184号只规定了不适用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管理办法企业的下属二级分支机构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税款由总机构统一汇总计算后向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建议二级分支机构在所在地年度申报后再由总机构统一汇总计算所得税。

(六)完善总分机构年度申报汇总办法:

对于目前跨地区经营纳税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汇总的体制性风险,建议有关部门针对不同类型的总分机构明确总分机构年度申报汇总原则,解决法人所得税制下的所得税现实管理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税收制度与企业核算体制的矛盾带来的税收风险。

(七)完善财政预算和分配体制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