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合集7篇)

时间:2022-09-14 11:12:29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第1篇

美国管理专家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了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的概念。[1]目标管理属于结果导向性的管理方法,主要是以实际产出为基础,重点考评工作成效和劳动成果。企业管理必须为各部门和员工设定目标,使部门和员工被“目标”管理。出版企业追求“双效益”,这决定了出版企业中编辑部门的工作目标是打造一流的产品,“坚持高质量、特色鲜明、成规模、成体系、具有较好的前瞻性和市场适应性”,[2]开展内容和形式创新,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编辑工作是一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劳动。传统编辑工作包括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校对、装帧设计和相关辅文撰写等内容。迫于市场压力,出版企业纷纷将编辑推向市场,赋予编辑产品成本控制和推广营销的职能,因此,当今的编辑工作可分为产品研发、加工和营销三大过程。如果说目标管理主要考核结果,那么在设计编辑部门考核方案时,还要加上过程考核的元素。过程管理要求企业根据经营目标,优化业务流程设计,确定业务流程质检的联结和组合方式,并以业务过程为中心,优化资源配置和机构设置,并以此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综上,我们认为,编辑部门的考核目标应该是:全面反映编辑部门工作实际,客观评估编辑工作过程以及由编辑过程创造的产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部门是主要考核对象①

编辑部门考核应基于当前大多数出版企业编辑业务运作机制和机构设置,是出版企业建立企业考核部门、部门考核员工的责、权、利明确的考核体系的关键环节,有助于推动编辑部门更好地发挥在图书产品研发、制作和营销推广中的职能。

对编辑部门的考核,其核心和落脚点是绩效。所谓绩效考核,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的,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职能部门和员工工作行为和业绩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结果对以后的工作过程和结果产生正面导向。编辑工作的绩效分为编辑行为和工作业绩。编辑行为主要是指编辑在出版活动中付出的努力,业绩是指产品所取得的社会反响和市场表现。此外,由于分工不同,部分编辑部门还承担着对内、对外的服务职能,其服务质量也应该纳入编辑部门绩效考核的范畴。

三、考核方案的设计原则

因为绩效考核具有导向性,编辑部门绩效考核方案的设计应公平公正、科学合理,才能更好地激发各部门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提升工作效率和效益,具体可参照下列原则。

SMART原则。管理学上的SMART原则为编辑部门绩效考核方案的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理念和操作方法。SMART的五个字母各有所指:S(specific)指绩效考核目标应是具体的、明确的;M(measurable)指绩效考核的指标应是可衡量的、可量化的;A(attainable)指考核的目标在考核对象付出努力后可以实现,不应不切实际地太高或太低;R(relevant)指考核指标以实现整体目标为基础,具有关联性,与整体目标无关的孤立指标即使达到也意义不大;T(time-bound)要求明确绩效考核的时间。按照该原则,结合编辑工作的客观规律,编辑部门的绩效考核宜以一个工作年为时限,以可实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全面、相关的各项绩效指标为内容,以可量化或客观的数据为基础,对工作进行全面评估。

提炼共性、分类考核原则。有考核必有奖罚,因而在设计编辑部门绩效考核方案时,要尽可能提炼编辑部下属各子部门工作的共性,使考核结果具有可比性和说服力,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同时,各子部门根据出版企业赋予的职责,具有不同的工作职能和范围,工作特点因此也不相同,在提炼共性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分类考核的因素。

各出版企业根据自身特点,编辑部门设置不尽相同且各有特色,但基本可分为专业事业部或编辑部、项目部、编辑校对部、美术设计部、版权部和总编办公室,专门的产品策划部门逐渐被专业事业部等承担产品研发和制作的部门所取代。

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外教社”)为例,自2008年取消策划编辑室,打通产品研发和制作环节,实施专业化运作后,编辑部机构设置包括高等教育事业部等六个专业事业部、数字出版中心、文字编辑室、校对室、装帧设计与美术编辑室、对外合作部、期刊编辑部②和总编办公室。外教社在设计编辑部门绩效考核方案时,按工作范围将各部门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参与产品生产流程全环节,对产品整体负责的业务部门,包括六个事业部和数字出版中心;第二类为参与产品生产单一环节,为产品生产提供加工、设计服务的部门,包括文字编辑室、校对室和装帧设计与美术编辑室;第三类为参与产品生产部分环节,为产品生产提供协调和信息等服务的部门,包括对外合作部和承担“组织、协调、管理、服务”职能的总编办公室。[3]

四、考核体系的构建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每个部门和每位员工的工作任务是由20%的关键行为完成的,这就是“二八原理”。“二八原理”为绩效考核体系设计和指标确定指明了方向,即考核的重点应放在关键结果和关键过程上,具体体现在关键业绩指标的确定上。

根据工作性质和特点,外教社编辑部门考核体系由社会效益模块、产品市场表现模块、出版计划执行模块、产品数量与质量模块和服务评估模块构成,每个模块下设若干关键业绩指标。

社会效益模块下设基础分和附加分指标。基础分以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每年组织的上海市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估③排名结果为依据确定。附加分以重点项目完成情况、产品获奖、规划教材与重大立项、出版管理部门开展的出版物质量检查结果为依据确定。基础分指标对所有被考核部门适用,因为社会效益的创造是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附加分指标对产品和所涉部门适用。

产品市场表现模块设产品规模、产品效益、部门投入、版权输出和收益等指标。产品规模主要考核部门产品码洋总量和对全社码洋的贡献。出版社根据某部门前三年平均码洋和前一年码洋,确定该部门考核码洋指标,根据考核当年实际码洋与指标码洋的比例关系确定码洋总量指标分数。部门码洋贡献指标由某一部门当年码洋与全社码洋总量的比例确定分数。产品效益指标主要考核部门产品平均销售册数变化,以此评估产品的生命力,同时引进第三方销售排行榜上榜情况变化数据,评估产品市场竞争力,数字产品以网络和移动产品用户规模和访问量变化数据替代第三方上榜数据。部门投入指标考核某部门当年发生的除劳动力成本外的实际费用与出版社确定的指标费用的比例关系,以增强各部门成本控制意识为目的。版权输出和收益指标考核版权部门引进产品的效益和版权输出情况。产品市场表现模块对第一类和第三类中的对外合作部适用。

出版计划执行模块设年度计划执行率和当月计划执行率指标。近十年来,外教社每年将上报的年度出版计划落实到人、落实到月,并逐月监控和公布计划完成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年度计划执行率考核各部门全年计划完成率,要求不低于85%;当月计划执行率考核部门出版计划按月完成率,要求不低于60%。同时,方案设定了计划调整率系数,当调整率超过许可值时,产生系数,并影响该模块总分。出版计划执行模块对第一类各部门和第三类中的总编办公室适用。

产品数量与质量模块设产品数量(编辑工作量)和产品质量(差错率)指标。产品数量考核某一部门当年实际完成的编辑工作量与年初设定的编辑工作量的比例关系。为了控制产品规模,产品数量指标设分数上限。产品质量以编辑部日常产品质量抽检和年度质量检查数据为基础,根据部门产品平均差错率与国家编校质量等级的关系扣分,对平均差错率大于万分之一的部门,实施惩罚性评分。产品数量与质量模块总体导向是控制产品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对第一、二类各部门适用。

服务评估模块设产品服务评估和年度服务评估指标。产品服务评估是指产品责任部门对产品加工、设计服务提供部门按项目进行评分,也就是说由第一类各部门按项目对第二类各部门评分。以《新世纪英语听力教程》一书为例,图书产品责任部门高等教育事业部对提供编辑加工和装帧设计服务的文字编辑编室、校对室和装帧设计与美术编辑室的有关工作按质量、进度和沟通效果分别评级,按规定比例折合成被评部门该项目的分数。服务提供部门当年承担服务的所有项目的平均分为产品服务评估指标分数。年度服务评估主要适用于第三类的对外合作部和总编办公室,也部分适用于为编辑数字化提供服务的数字出版中心,考核这些部门为编辑部整体工作和各部门业务顺利开展提供服务的质量。业务相关的编辑部门就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沟通效果对被评部门进行评级,按规定比例折合成被评部门该项目的分数,取各部门评分的平均分作为该指标分数。

以上各模块分别按百分制计算分数,再根据模块的重要性按照一定的比例折算成总分。为了防止极端情况出现,各模块分数设上限和下限,上限通常为130分,下限为70分。折算比例和上下限可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具体考核体系和指标分布参见表。

绩效考核不是为了考核而考核,也不是为了发奖或扣薪,而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更是企业发现和解决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准确、高效地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途径。各出版企业都有自己的编辑部门考核办法,并在出版实践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能就此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对推进编辑部门工作,更好地实现产品社会和经济效益大有裨益。

(高云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社长总编办公室主任、副编审)

注释:

① 本文中编辑部门考核的对象是指出版企业中承担图书生产任务及为生产 提供支持服务的有关部门,不包括由事业部发展建立的具有独立编、 印、发职能的分社。

② 因工作职能和特点与其他部门不同,期刊编辑部绩效考核不在本文讨 论范畴之列。

③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于2005年建立了图书出版社会效益评估制度,将社 会效益分解为社会贡献和社会责任,通过出书结构和出书质量加以衡 量,采用量化与专家评审相结合、政府与中介组织相结合、考核与讲评 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对上一年度出版单位图书出版社会效益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 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第2篇

一、完善组织制度,注重组织自身素质建设

学生会成员的素质决定着这个队伍的素质,加强学生会成员素质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在新一年度中,我会配合好左晨晓主席做好学生会成员素质的提升工作,同时更做好编辑、宣传两部门的成员素质提高。

1、完善学生会部门规章制度,使学生会13部(处)按照标准一致的部门制度,奖赏一致。

2、实行"每周例会"制度,编辑部、宣传部两部门实行每周例会制度,并要求做好会议记录,提高例会的效率,实现办事高效率。自己并会不定时参与两部门的例会。

3、我会引导编辑宣传两部门多次进行部门的沟通交流,加强交流与合作,通过召开两部门共同会议,举办活动,聚餐等多种途径增进两部门的交流,增强两部门的交流与合作。4、宣传部主要负责活动的对外宣传工作,编辑部则会承办一些部门活动。在接下来的一年工作中,要进一步增加活动组织奖赏制度。

二、加大初期培训,注重新干事的培训工作

编辑部、宣传部的纳新工作已经结束,前期工作也已经在有条不紊的开展中。宣传部、编辑部是学院学生组织中仅有的对于从事文字编辑工作的部门,培训工作必不可少,两个部门的前期工作也主要以加强内部成员的培训为主。一年中,我会时刻关注编辑部、宣传部两部门的新干事的培训工作。宣传部、编辑部两部门的培训工作中,我会引导两个部门开展工作。

1、前期的培训工作中,首先要让每个干事了解本部门的日常工作,让每个人熟悉各类总结、各种新闻的特点。针对不同类型新闻、总结写作方面的不同之处,通过往年的具体的优秀新闻、总结进行具体的讲解。

2、在理论培训工作开展的同时,还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时进行"模拟训练",让他们实际动手去写。将干事分配到部长、副部长手中,实行"结对子帮扶导师制"政策,针对干事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纠正和面对面的指导。

3、在"模拟训练"完成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要进入"实战演练"阶段。将平时简单的日常工作分配到每个人手中,让干事配合完成,在相互交流与讨论中,提高业务水平。

三、做好基础工作,打造学院精品活动。

学生会宣传部、编辑部的工作直接或简接的决定着学院一年来的工作质量。学生会宣传部负责着数学科学学院三大学生组织的活动、学院领导出席活动等学院活动的对外宣传工作。编辑部负责着学院活动的总结工作。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们力争:

1、学院宣传工作做出成绩。会积极与校外媒体进行沟通,让外界及时了解学院工作的最新动态,向外界宣传聊大数科院的精神风范。

2、编辑总结写出创新。编辑部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力度,是我院总结编辑工作再上台阶,为我院在基层团支部建设、科技文化艺术节、挑战者杯等活动中争先创优,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院的活动只有打造出活动品牌,方能做出数学科学学院活动特色;只有加强学生活动的品牌意识,才能策划出优秀的学生活动;只有站在广大数学学子的立场上,才能举办出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

1、延续往年优秀活动品牌,举办"第四届数字读书节"、"第二届读书交流会"等读书推荐活动。在图书推荐书目上进行创新,使所推荐的图书能更好的为广大学生喜爱。

2、编辑部在举办征文活动时,确保征文主题的选择适合时宜,适合学院需要。

3、加大活动创新力度,我们编辑、宣传部门会根据社会热点进行活动设计。

四、加强对外交流,促进组织开展对外合作。

新一年度中,学院内三大学生组织应该积极组织交流与合作,一起描绘数学科学学院的美好明天。学生会也应加强与其他学院的交流与合作,弥补自身的不足,更好的为数学科学学院服务。

1、我们会积极与校级学生组织搞好交流,配合好校级组织的工作,认真并高质量的完成自己的各项工作。

2、我们会与学院内社团联合会、宿舍自律委员会搞好合作。三大组织一起携手共建数学科学学院的学生组织,一起描绘学院美好未来。

3、我们会与其他优秀学院开展座谈交流会,借鉴其他学院成功的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组织内的自我检查与自我改正。以便更好的为学院服务。

五、积极筹备学校活动

基层团支部建设活动月,科技文化艺术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挑战者"杯等活动,是展现我院成绩的重要平台。

1、认真策划组织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第3篇

新闻出版署表示,该实施办法适用于所有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从事报刊出版活动、获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但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

本刊认为,新闻出版总署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动向和一个概念。

一个动向是,新闻出版总署加快了对非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的报刊的转制实施,未整合进入新闻出版集团的“报刊编辑部”已不准再游离于大型报刊公司之外。

一个概念是,“非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已有了明确成份。

根据新闻出版署的前述指向,“非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的成份是:

一、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

二、从事报刊出版活动;

三、获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四、未加入大型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公司;

五、非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

已有1251家报刊出版单位转制

据统计,2010年全国出版报纸1939种,出版期刊9884种;报纸总印数500.2亿份,期刊总印数35.4亿册。从整个报刊发展趋向看,细分性深度化的报道评论是纸质报刊区别于其它媒介和赢取“资深”读者的核心竞争力;从单个报刊来看,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优势资源,从而创新性地解放出最大的新闻出版生产力,已是经营性新闻机构作为新闻信息市场供给者角色的最好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中央政府自2009年始的报刊发行体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10年底,已有1251家报刊出版单位转制或登记为企业法人单位,39家报业集团实行编辑和经营两分开,大众消费和学术类期刊集群开始出现,大中型报刊骨干企业正在形成。

新闻出版总署要求,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必须按照中央有关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与调整报刊业结构、转变报刊业发展方式相结合,与实现报刊业集约化经营、培育大型报刊传媒集团相结合,与推动传统报刊业向数字化、网络化现代传媒业转型相结合,与建立健全报刊准入和退出机制、科学配置报刊资源相结合。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报刊生产力,破解报刊业“小、散、滥”的结构性弊端,实现报刊业转型和升级,推动报刊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报刊出版传播能力。

新闻出版总署表示,原则上不再保留报刊编辑部体制。对现有报刊编辑部,区别不同情况实施不同改革办法。应转企改制的报刊出版单位所属的报刊编辑部,一律随隶属单位进行转企改制。具体实施的做法是:

——党政部门、派、人民团体、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主管主办的报刊编辑部,并入本部门本单位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本部门本单位没有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其主管主办的报刊编辑部有3个(含3个)以上的,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合并建立1家报刊出版企业;主管主办报刊编辑部不够3个的,并入其他新闻出版传媒企业。

——对于党政部门、派、人民团体、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主管主办的用于指导工作、面向本系统发行的报刊,一律改为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仅限于在本部门本系统内部交流,不得征订发行,不得刊登广告,不得拉赞助和开展经营性活动。

——对于不适用上述改革办法的报刊编辑部予以停办,对违法违规出版情节严重的报刊编辑部予以撤销。对停办和撤销的报刊编辑部,由新闻出版总署注销其报刊出版许可证。

——此外,对于极少数有符合国家规定的主管主办单位、有符合国家规定资格条件的专职采编人员、有固定办公场所、有法定资金来源,全国发行量较大,经营状况良好,能够承担法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具备转为报刊出版企业条件的报刊编辑部,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转为报刊出版企业。

——鼓励和支持党报党刊出版单位和大型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对报刊编辑部进行整合,鼓励和支持以党报党刊的子报子刊、实力雄厚的行业性报刊出版企业为龙头对报刊编辑部进行整合,形成大型综合性或专业性报刊出版传媒集团公司。

新闻出版总署指出,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是报刊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要根据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的实际和特点,本着突出重点、打造品牌、整合资源、加强保障的原则实施改革:

——原则上不再保留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现有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均并入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对其中具备建立报刊出版企业条件的,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转为期刊出版企业。主管主办多种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对所主管的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实行整体转企改制,组建专业性期刊出版传媒集团公司。

——对于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学报编辑部,并入本校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对于本校没有新闻出版传媒企业但具备建立期刊出版企业条件的学报编辑部,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转为期刊出版企业;对于本校没有新闻出版传媒企业且不能转为期刊出版企业的学报编辑部,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以相同相近的专业和学科为基础,并入其他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或专业性期刊出版传媒集团公司。

——对于科研部门主要承担专业学术领域工作指导、情况交流任务的期刊和高等学校校报,一律改为内部资料性出版物。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第4篇

一、职能发挥

(一)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

坚持实行岗位责任制,强化部门岗位职责。以提高执行力为手段,不断加强部门自身建设,保证了学报编辑部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编辑部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现设编辑部主任、责任编辑及编务3种岗位,目前有主编(兼职)2名,编辑部主任1名,责任编辑6名,编务1名。编辑部各个岗位的职责及办事流程,均按照学校要求,已经通过上墙、上网(xx)予以公布。

(二)工作执行力情况

实行分工负责制和首接责任制,强化部门执行力。学报的编辑校对工作按栏目分工,编务工作专人负责,其他如作者管理、发行管理、部门资产管理、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编辑业务培训、纪律监督等也逐一通过分工落实到具体人头。在分工的基础上,日常事务实行首接责任制,热情而负责地为作者、读者及其他来访者服务。部门成员协作良好,无推诿现象,无投诉事故。

(三)部门建设情况

1.安全稳定工作

编辑部内部的各项建设工作责任落实到人,部门安全责任落实到人。设安全联络员1名,每月按时提交安全学习总结。无泄密事件,未发生安全事故。部门领导认真负责地参与学校安排的总值班。

2.财务管理情况

编辑部设兼职财务秘书1名。部门预算合理,财务管理及公务卡使用规范。

3.招标采购情况

严格按照学校招标采购的相关要求,采购基础办公设施及远程投稿系统。

4.资产管理情况

编辑部指定固定资产管理员1名。部门的每件办公设备,使用和保管均明确地落实到人。

5.信息化建设情况

编辑部的信息化建设,严格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根据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制定并执行信息化工作制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信息化工作制度,节约办公成本。

编辑部成员之间资料往来和部门的相关文件,直接通过自科邮箱传阅,节约了办公成本和电话成本,保证了部门成员之间的沟通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性。

(2)购买并使用作者远程投稿系统,优化工作流程。

通过广泛调研,选择了实力及服务态度较好的北京勤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开发作者远程投稿系统。简化了作者投稿、编辑审稿流程,做到每篇文章的每个处理环节都合理规范,可备份、可查询。

(3)建立部门门户网站,规范域名使用。

编辑部把学报业务系统集成到信息门户,部门职能、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各岗位的职责等均已上网,做到了制度公开,政策明朗。在使用部门网站域名时,严格按照信息化处的要求,规范使用域名。

(4)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全年无信息安全事故发生。

为了搞好学报信息化建设,部门领导重视信息化队伍建设,设立网站管理员2名(武海燕和米盛),信息员1名(陈中华)。部门领导亲自督促信息化建设工作,落实责任,强化职工信息安全意识,保证信息安全零事故。

二、关联协作

(一)信访工作情况

根据学校安排,部门领导在信访工作接待日认真做好每次信访接待。2015年,编辑部未接到任何对本部门的投诉。

(二)档案工作情况

(三)年鉴工作情况

学报工作的年鉴材料由专人负责收集编写。2014年的学报工作年鉴材料,按时按要求完成了编写和审定工作。

(四)工作信息报送情况

编辑部根据学校要求及部门实际情况,及时向学校及期刊主管部门报送有关工作信息,并在部门网站及时了相关信息。

(五)保障教学中心地位情况

编辑部注重与学校其他职能处室的配合,与二级学院(部)的沟通与交流。坚持服务教学和科研的工作方针,学报的稿件组织与录用发表主动向学校教职工倾斜,并积极关注与配合学校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支持配合师资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与学风教育。

(六)教代会分工会工作情况

三、教育培训

(一)学习型组织建设情况

坚持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工作。编辑工作做到老就需要学到老。编辑部坚持开展编辑业务学习活动,每两周召开一次业务学习交流会。同时,适时安排编辑外出学习培训,每年每个编辑都至少外出参加培训一次。坚持每个月号召一次政策法规与时事动态学习讨论会,学习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期刊出版的法律法规,还有学校的有关会议精神。年内形成了2篇政治学习总结。

(二)业务教育培训情况

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如上文所述,为了不断提高编辑业务水平,编辑部除了适时安排编辑外出培训,还坚持每两周召开一次业务学习交流会。今年5月和6月,xx和xx到xx到xx参加了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出版编辑规范标准与实务培训;12月,xx参加了由xx高校期刊研究会在北碚举行的出版编辑业务培训班学习。

(三)组织文化建设情况

重视新闻宣传,扩大学校及学报影响力。一方面,利用学报封页介绍学校的专家学者、科研团队及其科研成果,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及改革建设与人才培养成果,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学报还及时刊发了学校领导关于学校转型发展的相关文稿。另一方面,利用学报网站及时反映学报编辑出版动态,报道学报参加有关考评活动的情况及在市期刊协会举办的好作品评选活动中的获奖作者、作品情况。同时,通过学报参加各种数据库,向全国重点高校、地方图书馆和有关行业协会赠阅学报样刊,扩大学报的社会影响。编辑部要求编辑人员关心学校改革建设,关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树立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参与意识、法治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

四、作风建设

(一)文风会风情况

在文风会风方面,编辑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勤俭办会。部门内部坚持采用邮箱、qq等传阅文件,尽量减少文件打印,厉行节约。

(二)文明办公情况

部门办公用语文明,无投诉。联系实际,主动服务,崇尚实干、厉行节约。年度各项资金均未超出预算。办公实行无纸化,积极运用远程投稿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投稿系统网址,自科版:xx.社科版:xx.

(三)工作作风情况

编辑工作者必须具有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主动服务作者、读者的意识。编辑部实行了栏目负责制和首接责任制。与相关栏目作者的沟通交流,要求做到热情、礼貌。在日常事务处理中,第一个接待咨询的要做到善始善终。部门成员协作良好,无推诿,无投诉。

五、勤政廉洁

(一)劳动纪律情况

部门管理严格执行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编辑工作具有一定特殊性,基本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为了按时出刊,节假日和外出学习期间也要组织与编改文稿。但是,编辑部仍然要求员工坐班,并遵守学校统一的劳动纪律。有事请假,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无故旷工、迟到、早退行为,纳入年度考核。

(二)党风廉政情况

编辑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总结。实行定期政治学习制度。通过学习,增强纪律法治廉政意识,树立廉洁务实科学作风。形成了2次专题教育活动总结(均已向相关部门提交纸质文档)。建立并实施编辑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按时向学校财务上交收缴的版面费及发票记账联和对账联,并积极配合学校审计工作,提供本部门的相关资料。年内,本部门未发生涉及党风、政风、行风内容的投诉。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第5篇

2002年10月,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北京青年报》对编辑部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彻底的变革。新的体制下,《北京青年报》编辑部划分为编辑中心、采访中心和相关部门三个部分。其中,编辑中心下设要闻版组、本市版组、国内版组、国际版组、财经版组、体育版组、文化版组、副刊版组、产业专刊版组、生活专刊版组等10个版组;采访中心共设青年时政部、都市新闻部、经济新闻部、文化新闻部、体育新闻部、副刊部、记者部、特稿部、摄影部等9个部室;相关部门共设美编室、社评部、信息中心、新闻中心、群工部、校对室等6个部门。明确规定,编辑不准写稿,记者不能编版。在业务上,编辑有权用电话、网络等手段指挥相关的记者,同时对记者的稿件负责,用或不用均要有所交代。相关部室则各司其职,责任明确。

《北京青年报》编辑部这一组织模式的特征,形式上表现为严格的编采分离,编辑、记者分属两个不同的中心、部门,岗位分离,职责分离,避免了工作的交叉;内在机制上表现为确立了编辑的业务主导地位,突出了“版面质量”这一价值判断核心。其经验和体会对于我们研究编采业务管理问题,特别是进一步加深对编采分离机制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一、准确判断自身资源状况及生产力水平,是思考编辑部组织结构设置问题的前提

管理学认为,越是现代化的大生产,对分工和协作的要求也就越复杂。同样,新闻传播方式越现代化,对传播者之间的分工和协作要求就越高。然而,以往国内多数报社都采用编采合一,编辑也是记者,记者也是编辑,几个人负责一块版,从采到编,有的甚至连画版、拼版全包。应该说,在某一个阶段,这种编采合一的体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是责任清楚,但时展到今天,这种体制的弊端就充分暴露出来了。因此,基于对市场和自身能力的判断,传统的编采合一或者说部版合一的组织结构,已经很难适应一张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现代都市日报的生产需要。其弊端不仅仅在于编辑“把关人”的作用不突出、记者不能集中精力写稿和认真供稿、滋生关系稿等业务操作层面的问题,更深层的危机还在于,这种“包版到户”的组织模式已经抑制了报社整体报道资源合力的发挥,限制了决策者从宏观上对编采业务的统筹规划,阻碍了对大多数编辑记者工作积极性和潜力的充分调动。

《北京青年报》改制后编辑部半年来的运行状况,已经初步验证了组织结构与生产能力之间的这种联系,彻底的编采分离充分调动了《北京青年报》现有报道资源潜力的发挥。

新体制使《北京青年报》新闻产品的生产实现了向现代工业化方式的过渡,摆脱了一个人从采到编的作坊式运作,走向一种现代工业化的雏形,并且具有多重质量监控关卡。新闻初步成为生产线上的产品,成为集体智慧的产物。

日常报道中,新的机制改变了记者与版面间的对应从属关系,为记者充分发挥自身的报道能力提供了空间。改制以来,许多记者表现出了良好的工作热情,积极向多个版组发稿,稿件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大型采访活动的组织上,新的机制使人员的调动更加顺畅,为形成合力完成集团式报道提供了更有弹性的空间。以三峡导流明渠截流报道和环保试验报道为例,新的机制打破了以往报社以部门为单位各自为战的封闭模式,以国内版组为主导,在短时间内调动了特稿部、记者部、经济新闻部、美编室等多个部门的人员参与报道,充分发挥了报社现有采编资源的整体合力。

二、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分工,是确定编辑部组织结构的基础

就媒体新闻产品的生产过程而言,最基本的两个岗位就是编辑与记者。因此,只有对编辑记者的岗位职责作出清晰的界定,组织结构的确定才有了对象和基础。同时,这种分工的明确也正是编采分离机制的突出特征之一。

《北京青年报》在此次改制过程中对编辑、记者的职责是这样描述的:

编辑是办报人,是报纸编辑方针的执行人,是报纸版面的制作者,对版面的质量负责。编辑一般不采写稿件,不得在所主持的版面上刊发自己的稿件。编辑岗位按职责又分为主编(各版组的负责人)、执行主编(版组内特定版面的负责人)、编辑(版组内特定版面的具体操作者)。

记者是撰稿人,是新闻事实的发现者、开掘者、记录者,是报道内容的实现主体,是稿件的写作者,对稿件的质量负责。专栏作者也是记者,是报纸副刊的撰稿人,表达事实,也表达思想,同样对稿件的质量负责。记者(专栏作者)一般不参与版面的编辑,不得为自己的稿件编辑组版。记者岗位按职责又分主任记者、记者两个层次。记者按领域分工全面负责分管领域的新闻采写,对稿件质量负责。这一描述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有三项 :一是从制度上确立了编辑业务在报社整体采编业务流程中的主导地位;二是对编辑工作的专业化细分;三是对编辑、记者业务交叉的严格禁止。

在编采分离机制中确立编辑的主导地位,是对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新闻单位重记者、轻编辑机制的一种修正。传统的重采轻编结构不利于报纸贯彻总体的编辑思想,容易使记者形成“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惰性。即便有的记者同时兼任编辑,可以将自己采写稿件与编辑版面两方面的工作统一起来,也容易造成自己给自己把关的弊端。总之,无论是记者“主导”编辑,还是编辑、记者编采合一,都很难对记者构成必要的压力制约,最终难以保证报纸版面质量的提升。报纸的新闻产品要接受读者市场的选择,编辑和记者都要对新闻产品的质量负责。

根据《北京青年报》改版方案提出的思路,如果说记者是新闻产品的“制造商”,那么编辑就是新闻产品的“供应商”。记者采集新闻信息,将信息加工成初级新闻产品,他主要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负责,编辑则要对新闻信息的价值做出准确判断,帮助记者对初级新闻产品进行二次或多次加工,使其新闻效应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通过合理的版面语言,使该新闻或新闻组合在报纸版面整体结构中体现出更深层的价值。同时,编辑在汇总和分析新闻信息的基础上,还要挖掘和筛选出有价值的新闻点,参与设计出可操作的策划方案,由总编(或值班副总编)总体组织,编辑负责实施,记者具体行动。这个时候,编辑已经走出了传统意义上的“编辑”范畴,不再沉溺于对稿件的选择、校改、加工等一般性事务,他贡献的主要是他的思想、智慧及组织能力,他的意图、思想、智慧已提前融入到记者的采访活动中去了,记者采写的稿件已成为编辑的思想和记者对新闻事实报道的共同载体。编辑的工作重点已转移到策划、指挥、组织、设计等功能上来,在编辑思想的统一指挥下,记者写稿便有所适从,有的放矢,稿件的“含金量”将大大增加。编辑“上承”总编辑,“下启”记者,理所当然成为编采机制中的主导力量。

西方国家在编采机制上进行过长期的探索,编采分离、编辑主导已经属于常识性的建制。至今仍被美国新闻界尊为“美国最伟大的编辑”、1904年出任《纽约时报》总编辑的范·安达有句名言:“孤陋寡闻的人是不配当编辑的,这样的人无法指导记者到合适的地方去发现和采访新闻。”与中国报纸不同的是,美国报社的记者在数量上要比编辑多得多,而占少数的编辑则对于报纸版面拥有绝对的权力。编辑通常的工作职责是确定记者的采访任务、派遣记者写稿、编辑记者的稿件、确定稿件在版面上的位置等。记者的职责也十分明确:在自己分管的领域和范围发现新闻线索,随时向编辑报告;根据编辑的分派或认可采写新闻 ;继续在一线追踪所报道事件的新进展及相关新闻,防止漏报新闻等。

三、促进编辑记者之间的协调,确保采编业务流程的顺畅,是探讨编辑部组织结构设置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编辑与记者的工作性质差异较大,前者是静态的,后者是动态的。采编业务管理工作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以最为高效的结构来促进编辑记者岗位人员的协调。

从这个意义上讲,编采分离不应该也不可能是“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式的绝对分离,而只能是在岗位明确、职责分工基础上的相对分离,或者说,分离不是目的,在分离的过程中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共同创造出最佳的新闻产品才是目的。“编采分离是为了更好的编采结合”,讲的就是这种境界。编采分离机制使编辑与记者两种角色截然分开,又通过编辑指导记者将两种角色有机结合,通过编辑与记者的“对立统一”进行新闻的采集、制造和报道,使新闻有多个关口的过滤,使报纸对新闻的选择更具一致性和衔接性,并通过竞争、筛选、考评、奖罚等环节,不断激发编辑和记者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新闻产品的质量。这看起来是采编方式的转变,实质上是建立起了对报纸质量的一个新的认定和管理模式。

《北京青年报》此次改制中通过确立编辑业务的主导地位,进而促进了编辑记者围绕“质量”这一核心形成新的良性互动关系。

新体制在编辑记者的职责分工上,一方面强调各自业务范围的彻底分离,明确要求编辑对版面质量负责,但不得在自己负责的版面上发稿;记者对稿件质量负责,但不参与组版工作。另一方面又规定编辑承担指挥记者外勤采访活动的责任,建立起了以“版面质量”为纽带的新的互动关系。

围绕“质量”这一核心,前方记者与后方编辑的沟通、协调逐步制度化。编辑为了更准确地处理稿件,便不能再等稿,而必须随时了解掌握记者的采访进程,进而作出判断指导记者的采访方向 ;记者为了能够使稿件达到编辑的要求以确保“落地”,也必须积极与编辑协商报道的角度、时效。由于编辑与记者、记者与版面之间固定对应关系的打破,业务操作上的双向选择得以强化,稿件的质量竞争不断明晰,推动报道水平不断提高。

四、组织结构的确定只是采编业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环节,需要与考评体系、工作制度等的建立和完善统筹并进

组织结构的调整是编采分离机制的中心内容,但却不是惟一内容。为了确保编采分离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明晰岗位职责、确保编采协调的同时,还必须对采编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完善相关制度,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与编采分离机制相适应的质量监控和考评体系,进而改革建立新的分配体制。可以说,强调工作的整体推进,也是《北京青年报》此次编采分离改革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里仅对《北京青年报》的做法做一简要的介绍:

采编流程管理 :报社严格了执行主编每日与记者定期沟通的制度,多数记者也树立了及时向编辑汇报选题、沟通稿件写作的意识,编采双方将小型策划引入快速及常态,很好地促进了报道时效以及深度、广度的提高;建立了各版组与相关采访部门的每周选题研讨会制度,确保了编辑对于新闻线索的有效把握,为有重点地处理重要选题提供了可能 ;在每日出版流程中增设了13 :00的要闻通报会,确保了要闻版组与其他版组间选题的尽早沟通,扩大了要闻版报道内容的选择面,同时在与各版组的交流中进一步校准了选题操作的方向和目标。

考评体系的建设:配合改制,报社在编辑部增设了信息中心,专门负责质量的考核与监控,同时全面细化了与考评相关的各项制度。建立了以数量为考核基点的“工作补贴制度”、以质量为考核基点的“质量考评条例”、以即时引导编辑记者业务方向为目的的“每日总编辑奖”等3项制度。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第6篇

2002年10月,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北京青年报》对编辑部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彻底的变革。新的体制下,《北京青年报》编辑部划分为编辑中心、采访中心和相关部门三个部分。其中,编辑中心下设要闻版组、本市版组、国内版组、国际版组、财经版组、体育版组、文化版组、副刊版组、产业专刊版组、生活专刊版组等10个版组;采访中心共设青年时政部、都市新闻部、经济新闻部、文化新闻部、体育新闻部、副刊部、记者部、特稿部、摄影部等9个部室;相关部门共设美编室、社评部、信息中心、新闻中心、群工部、校对室等6个部门。明确规定,编辑不准写稿,记者不能编版。在业务上,编辑有权用电话、网络等手段指挥相关的记者,同时对记者的稿件负责,用或不用均要有所交代。相关部室则各司其职,责任明确。 

《北京青年报》编辑部这一组织模式的特征,形式上表现为严格的编采分离,编辑、记者分属两个不同的中心、部门,岗位分离,职责分离,避免了工作的交叉;内在机制上表现为确立了编辑的业务主导地位,突出了“版面质量”这一价值判断核心。其经验和体会对于我们研究编采业务管理问题,特别是进一步加深对编采分离机制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一、准确判断自身资源状况及生产力水平,是思考编辑部组织结构设置问题的前提 

管理学认为,越是现代化的大生产,对分工和协作的要求也就越复杂。同样,新闻传播方式越现代化,对传播者之间的分工和协作要求就越高。然而,以往国内多数报社都采用编采合一,编辑也是记者,记者也是编辑,几个人负责一块版,从采到编,有的甚至连画版、拼版全包。应该说,在某一个阶段,这种编采合一的体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是责任清楚,但时展到今天,这种体制的弊端就充分暴露出来了。因此,基于对市场和自身能力的判断,传统的编采合一或者说部版合一的组织结构,已经很难适应一张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现代都市日报的生产需要。其弊端不仅仅在于编辑“把关人”的作用不突出、记者不能集中精力写稿和认真供稿、滋生关系稿等业务操作层面的问题,更深层的危机还在于,这种“包版到户”的组织模式已经抑制了报社整体报道资源合力的发挥,限制了决策者从宏观上对编采业务的统筹规划,阻碍了对大多数编辑记者工作积极性和潜力的充分调动。

    《北京青年报》改制后编辑部半年来的运行状况,已经初步验证了组织结构与生产能力之间的这种联系,彻底的编采分离充分调动了《北京青年报》现有报道资源潜力的发挥。 

新体制使《北京青年报》新闻产品的生产实现了向现代工业化方式的过渡,摆脱了一个人从采到编的作坊式运作,走向一种现代工业化的雏形,并且具有多重质量监控关卡。新闻初步成为生产线上的产品,成为集体智慧的产物。 

日常报道中,新的机制改变了记者与版面间的对应从属关系,为记者充分发挥自身的报道能力提供了空间。改制以来,许多记者表现出了良好的工作热情,积极向多个版组发稿,稿件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大型采访活动的组织上,新的机制使人员的调动更加顺畅,为形成合力完成集团式报道提供了更有弹性的空间。以三峡导流明渠截流报道和环保试验报道为例,新的机制打破了以往报社以部门为单位各自为战的封闭模式,以国内版组为主导,在短时间内调动了特稿部、记者部、经济新闻部、美编室等多个部门的人员参与报道,充分发挥了报社现有采编资源的整体合力。 

二、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分工,是确定编辑部组织结构的基础 

就媒体新闻产品的生产过程而言,最基本的两个岗位就是编辑与记者。因此,只有对编辑记者的岗位职责作出清晰的界定,组织结构的确定才有了对象和基础。同时,这种分工的明确也正是编采分离机制的突出特征之一。 

《北京青年报》在此次改制过程中对编辑、记者的职责是这样描述的: 

编辑是办报人,是报纸编辑方针的执行人,是报纸版面的制作者,对版面的质量负责。编辑一般不采写稿件,不得在所主持的版面上刊发自己的稿件。编辑岗位按职责又分为主编(各版组的负责人)、执行主编(版组内特定版面的负责人)、编辑(版组内特定版面的具体操作者)。 

记者是撰稿人,是新闻事实的发现者、开掘者、记录者,是报道内容的实现主体,是稿件的写作者,对稿件的质量负责。专栏作者也是记者,是报纸副刊的撰稿人,表达事实,也表达思想,同样对稿件的质量负责。记者(专栏作者)一般不参与版面的编辑,不得为自己的稿件编辑组版。记者岗位按职责又分主任记者、记者两个层次。记者按领域分工全面负责分管领域的新闻采写,对稿件质量负责。这一描述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有三项 :一是从制度上确立了编辑业务在报社整体采编业务流程中的主导地位;二是对编辑工作的专业化细分;三是对编辑、记者业务交叉的严格禁止。 

在编采分离机制中确立编辑的主导地位,是对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新闻单位重记者、轻编辑机制的一种修正。传统的重采轻编结构不利于报纸贯彻总体的编辑思想,容易使记者形成“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惰性。即便有的记者同时兼任编辑,可以将自己采写稿件与编辑版面两方面的工作统一起来,也容易造成自己给自己把关的弊端。总之,无论是记者“主导”编辑,还是编辑、记者编采合一,都很难对记者构成必要的压力制约,最终难以保证报纸版面质量的提升。报纸的新闻产品要接受读者市场的选择,编辑和记者都要对新闻产品的质量负责。 

根据《北京青年报》改版方案提出的思路,如果说记者是新闻产品的“制造商”,那么编辑就是新闻产品的“供应商”。记者采集新闻信息,将信息加工成初级新闻产品,他主要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负责,编辑则要对新闻信息的价值做出准确判断,帮助记者对初级新闻产品进行二次或多次加工,使其新闻效应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通过合理的版面语言,使该新闻或新闻组合在报纸版面整体结构中体现出更深层的价值。同时,编辑在汇总和分析新闻信息的基础上,还要挖掘和筛选出有价值的新闻点,参与设计出可操作的策划方案,由总编(或值班副总编)总体组织,编辑负责实施,记者具体行动。这个时候,编辑已经走出了传统意义上的“编辑”范畴,不再沉溺于对稿件的选择、校改、加工等一般性事务,他贡献的主要是他的思想、智慧及组织能力,他的意图、思想、智慧已提前融入到记者的采访活动中去了,记者采写的稿件已成为编辑的思想和记者对新闻事实报道的共同载体。编辑的工作重点已转移到策划、指挥、组织、设计等功能上来,在编辑思想的统一指挥下,记者写稿便有所适从,有的放矢,稿件的“含金量”将大大增加。编辑“上承”总编辑,“下启”记者,理所当然成为编采机制中的主导力量。 

西方国家在编采机制上进行过长期的探索,编采分离、编辑主导已经属于常识性的建制。至今仍被美国新闻界尊为“美国最伟大的编辑”、1904年出任《纽约时报》总编辑的范·安达有句名言:“孤陋寡闻的人是不配当编辑的,这样的人无法指导记者到合适的地方去发现和采访新闻。”与中国报纸不同的是,美国报社的记者在数量上要比编辑多得多,而占少数的编辑则对于报纸版面拥有绝对的权力。编辑通常的工作职责是确定记者的采访任务、派遣记者写稿、编辑记者的稿件、确定稿件在版面上的位置等。记者的职责也十分明确:在自己分管的领域和范围发现新闻线索,随时向编辑报告;根据编辑的分派或认可采写新闻 ;继续在一线追踪所报道事件的新进展及相关新闻,防止漏报新闻等。 

三、促进编辑记者之间的协调,确保采编业务流程的顺畅,是探讨编辑部组织结构设置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编辑与记者的工作性质差异较大,前者是静态的,后者是动态的。采编业务管理工作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以最为高效的结构来促进编辑记者岗位人员的协调。 

从这个意义上讲,编采分离不应该也不可能是“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式的绝对分离,而只能是在岗位明确、职责分工基础上的相对分离,或者说,分离不是目的,在分离的过程中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共同创造出最佳的新闻产品才是目的。“编采分离是为了更好的编采结合”,讲的就是这种境界。编采分离机制使编辑与记者两种角色截然分开,又通过编辑指导记者将两种角色有机结合,通过编辑与记者的“对立统一”进行新闻的采集、制造和报道,使新闻有多个关口的过滤,使报纸对新闻的选择更具一致性和衔接性,并通过竞争、筛选、考评、奖罚等环节,不断激发编辑和记者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新闻产品的质量。这看起来是采编方式的转变,实质上是建立起了对报纸质量的一个新的认定和管理模式。 

《北京青年报》此次改制中通过确立编辑业务的主导地位,进而促进了编辑记者围绕“质量”这一核心形成新的良性互动关系。 

新体制在编辑记者的职责分工上,一方面强调各自业务范围的彻底分离,明确要求编辑对版面质量负责,但不得在自己负责的版面上发稿;记者对稿件质量负责,但不参与组版工作。另一方面又规定编辑承担指挥记者外勤采访活动的责任,建立起了以“版面质量”为纽带的新的互动关系。

    围绕“质量”这一核心,前方记者与后方编辑的沟通、协调逐步制度化。编辑为了更准确地处理稿件,便不能再等稿,而必须随时了解掌握记者的采访进程,进而作出判断指导记者的采访方向 ;记者为了能够使稿件达到编辑的要求以确保“落地”,也必须积极与编辑协商报道的角度、时效。由于编辑与记者、记者与版面之间固定对应关系的打破,业务操作上的双向选择得以强化,稿件的质量竞争不断明晰,推动报道水平不断提高。 

四、组织结构的确定只是采编业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环节,需要与考评体系、工作制度等的建立和完善统筹并进 

组织结构的调整是编采分离机制的中心内容,但却不是惟一内容。为了确保编采分离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明晰岗位职责、确保编采协调的同时,还必须对采编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完善相关制度,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与编采分离机制相适应的质量监控和考评体系,进而改革建立新的分配体制。可以说,强调工作的整体推进,也是《北京青年报》此次编采分离改革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里仅对《北京青年报》的做法做一简要的介绍:  

采编流程管理 :报社严格了执行主编每日与记者定期沟通的制度,多数记者也树立了及时向编辑汇报选题、沟通稿件写作的意识,编采双方将小型策划引入快速及常态,很好地促进了报道时效以及深度、广度的提高;建立了各版组与相关采访部门的每周选题研讨会制度,确保了编辑对于新闻线索的有效把握,为有重点地处理重要选题提供了可能 ;在每日出版流程中增设了13 :00的要闻通报会,确保了要闻版组与其他版组间选题的尽早沟通,扩大了要闻版报道内容的选择面,同时在与各版组的交流中进一步校准了选题操作的方向和目标。 

考评体系的建设:配合改制,报社在编辑部增设了信息中心,专门负责质量的考核与监控,同时全面细化了与考评相关的各项制度。建立了以数量为考核基点的“工作补贴制度”、以质量为考核基点的“质量考评条例”、以即时引导编辑记者业务方向为目的的“每日总编辑奖”等3项制度。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第7篇

关键词:“第二步改革”;总编室;5种意识;8种能力

随着出版企业体制改革的完成,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的改革成为迅速启动的“第二步改革”,这步改革不仅需要社领导班子的总体规划和研究部署,同时更需要出版社每个部门人员的建言献策、贯彻落实。为此,各部门都应进一步深化对本职工作的认识,不断探索改进,从而提高改革成效。

总编室(有的出版社称作“总编办”,是总编办公室的简称)是出版社一个特殊而重要的部门,有人曾把总编办比喻为“出版社的剂”,由此形象地描述了总编室工作对于出版社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工作中,笔者感到这个“剂”遇到的阻力还是相当不少的。例如,总编室的工作不像编辑工作那样有着明晰的从选题策划到出版完成的起始节点,工作成果难以量化,烦杂的工作中总编室人员缺乏一定的成就感,进而导致了工作的机械性,创新力缺乏;另一方面,有些编辑及有些部门人员也认为总编室的工作只不过是打打杂,签签字,开开单子等,所以当选题申报、书号下发、稿酬支付等工作在时间上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常会产生对总编室工作的不满。而当总编室在执行管理职能,如一些社内政策文件时,也常常不能得到充分理解,认为这是给出版发展增加束缚,往往需要总编室人员多次解释沟通才能勉强配合工作。

要克服这些阻力,除需要社领导对总编室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外,还需要编辑人员增加对总编室工作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需要总编室人员自身提高综合素质。正如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所言,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只有总编室人员本身的素质提高了总编室的工作才能更加有条不紊,真正对出版工作起到、促进的作用。笔者在此结合平日的工作内容总结了总编室人员应该具备的5种意识和8种能力,以求进一步促进总编室的工作,充分发挥总编室在出版工作中的重要枢纽作用。

一、总编室人员需具备的5种意识

人类的任何行为都在意识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做好总编室工作,首先要强调5种意识:

一是服务意识:总编室的服务对象非常广泛,对外包括作者、读者,对内包括编辑、营销等各部门,服务内容也纷繁复杂,这就要求总编室人员在编务工作中时刻保持耐心、细致、周到,同时要加强主动服务的意识,例如平时注意收集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认真归纳分析,针对性地一些出版提醒、业内动态等,这样既有利于社内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更从总体上有利于塑造出版社的良好形象。

二是管理意识:虽然这种管理有时得不到编辑的理解,但总编室人员必须认识到“管理就是一种服务,这种服务是管理中服务意识、服务态度的具体表现,是贯穿管理始终的”。对于总编室负责的出版环节,必须加强责任感,严格把关,不能轻易做老好人,台则就很容易让部门工作限于被动,使总编室的管理职能流于一句空话。

三是创新意识:总编室人员在烦杂的工作中应该勤于思考,提高创新意识,努力让工作充满活力,例如在向社领导提供各类出版信息统计时,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被动地提供某些数据、制作表格上,而应该先行分析,提升视角,尽力做到在向领导提供信息的同时阐明自己的分析结论,以加强参谋的作用。

四是大局意识:在与外界打交道以及与社内其他部门的沟通中,总编室人员必须时刻保持大局意识,对外与作者、读者和上级部门沟通时应大方得体,不卑不亢,时刻维护出版社形象;对内,在通知规定、作出行为之前一定要通盘考虑,注意细节,尽量做到条理清晰,理据鲜明,只有从出版社的整体利益出发才能有效地处理好各类矛盾和问题。

五是版权意识:管理版权业务也是总编室的工作内容之一,为此总编室人员一要加强版权贸易的意识,例如结合本社特色分析选取特色出版物,通过参加国际图书博览会等书展并加强对国外相关领域出版物的了解,以促进版权引进和版权输出工作;二要加强版权使用和保护的意识,加强著作权知识的学习,在维护本社出版物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能做到合理使用其他相关作品,这点在版权问题较为突出的数字出版形势下更为重要。

二、总编室人员需具备的8种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仅仅具备正确的工作意识还不够,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正强调了客观能力对人们达到行为目标的重要性。综合分析总编室的工作内容,笔者认为总编室人员还需具备以下8种工作能力:

一是政策学习能力:负责编务的总编室工作是一种政策性很强的编辑组织管理工作,总编室人员应认真学习出版行业的各类文件法规,理解透彻并能对编辑在出版过程中提出的疑难问题给出权威的解答,而不能似是而非,让编辑无所适从。

二是制度建设能力:国家有关出版的成文法律法规通常具有普适效力,而每家出版社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则多种多样,新情况也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总编室人员平时应注意积累,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及时对社内相关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并建立健全各类流程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如在《国家标准实施办法》和《音像电子出版物专用书号管理办法》后,应及时对以往电子音像出版物书号申领程序做调整,以便让编辑们充分了解流程,保证电子音像出版物的正常出版进度。

三是文件处理能力:作为出版社对外联系的一个窗口,总编室常常收到上级下发的各种调研通知、活动通知等,对此,需要总编室人员具备高效的文件处理能力,包括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与社内各部门的联系,深入了解社内相关情况,统计分析有关资料和数据,形成书面报告,正确而全面地向上级汇报,以便行政部门对出版社整体情况形成全面而不失细致的认识,进而制定宏观政策予以指导。

四是选题分析、跟踪能力:总编室承担着全社选题整理、分析、上报的任务,选题计划体现了整个出版社的出书结构、品牌特色,对于每一次的选题申报,总编室绝不能只是简单地进行汇总相加,而应对选题的整体结构进行详细分析,例如在区分出教材类、学术专著类、大众类、重大选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哪些有做成长线产品的可能,哪些具备申报项目、奖项成为重点产品的潜力等,这样在出版社选题论证会上就可提供一份材料翔实而又让人一目了然的选题计划分析书,便于社领导有的放矢地高效论证,掌握选题动态,把握出书结构。在选题报批后,总编室更要对其中的重大、重点选题及时予以跟踪,加强监督管理,提高选题实现率。

五是组织协调能力:“曾经有出版社在某种图书上出现重大的政治性失误,在追查责任的时候,竟然发现,二审、三审都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质疑,要求妥善处理,结果责任编辑竟然没有处理这个意见就发稿了,后面的环节也就疏漏过去了。试想,如果我们总编办负责发稿的同志能够仔细检查三审意见的落实与处理结果,这样的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正如这里所说的,总编室的日常编务工作潜移默化地体现了协调能力,这种协调能力并不是单纯机械地推进流程,而应是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审核协调;而除了日常编务工作以外,各类社级项目、奖项的申报组织更对总编室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项目评估,认真填报申请书等等,其中涉及与编辑、专家、营销部门、出版部门的协调以及向上级主管部门的咨询等工作,在这类工作中,总编室人员如果考虑不全面,没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常常会引发部门之间的不满,甚至导致责任互相推诿,进而阻碍项目申报和实施的进度。

六是综合的信息分析能力:当前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之一,对于出版业来说,获得高质量的信息成为选题策划创新的起点。编辑需要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身处编务工作枢纽部门的总编室人员更需要综合的信息分析能力。就此“总编室要变被动为主动,想社领导和编辑部门之所想,进一步增强信息统合、分析职能,准备多层次、多渠道的分析报告,这样才能更好行使建议权和引导权。”这种综合的信息分析能力既包括纵向上对出版界政策文件的上传下达,也包括横向上对业界动态、热点问题的研究整理,同时还包括搜集和本社出版工作相关的信息,加强社内信息反馈改进工作等。

七是团队协作能力:总编室的工作涵盖了出版前期的选题申报、重大选题备案、中期的流程管理以及后期的稿酬发放、工作量计算等,这一系列工作不可能单独由哪一个人完成,需要部门全体人员的配合,因此,团队协作能力在总编室工作中尤为重要,总编室人员应该根据个人特点统筹安排部门分工、常常交流互通消息、遇到问题不互相推诿、彼此相互取长补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