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编辑课程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4-19 16:52:26
编辑课程论文

编辑课程论文第1篇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项目的设定要遵循以下的原则,首先是尊重教材。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的特点,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和教学重点要求。在备课时,老师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出符合教材内容的项目任务。其次是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分析设计项目教学内容。在Premiere影视制作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到视频编辑、转场效果、视频特效、抠像技术、运动效果、字幕效果、音频处理、输出影片等知识要点,在设计项目时既要考虑教学的要求,不能离开教材的具体内容,也要结合学生特点。比如在讲解抠像技术的时候,我们设定了一个自己做导演的项目。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拍摄了两段视频,一段要求视频中人物背景为蓝色,人物动作不限,另一段为任意场景的视频,然后由学生自己作为导演来合成两段视频。由于整个拍摄过程和最终合成都由学生亲自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于抠像技术的知识点掌握的也比原来有了很大进步。

在学生领取到任务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了解这个项目,帮助学生分析项目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给学生一些相关的提示,也可以根据项目要求,由教师先完成一个作品,将作品向学生展示,由学生讨论作品中用到的特效和技术,直观了解该项目的重要技术是什么,自己在完成项目时必须要用到的特效有哪些。然后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分组,选能力较好且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只完成辅导、答疑、提出建议等工作,不直接参与学生实践。这样给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比如,上面提到的自己做导演的项目,在实际教学中,每个小组的同学都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有的同学创意较好,就负责在拍摄的前做好脚本的制作;有的同学擅长摄影,就主动承担拍摄任务,在拍摄过程中严格按照脚本内容,对每一个镜头都要求精确;有的同学爱好表演,就充当影片主角,在拍摄过程中还积极提出新的建议,使拍摄内容更完善和真实;有的同学对软件比较熟悉,就负责后期合成;在后期合成的过程中同学发现蓝屏抠像的效果不好,就尝试其他抠像方法,最终选出最好的方法,使影片效果十分真实。整个小组分工合作的氛围非常和谐,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了乐趣,并且提高自学能力,在完成整个项目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实施项目教学法后,改变了以往以掌握基础知识为标准的考核方法,考核要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为依据。我们结合Premiere影视制作课程的特点,取消常规的期末考试,逐步实行以项目考核为主的考核方法。每次课都设定相关的项目,每个项目的考核都采用老师点评、同学互评与自评相结合的办法,取得相应的项目成绩,纳入学生期末总成绩。在学期末每个学生完成一个综合项目设计作业,根据综合项目设计作业完成的质量和水平,结合平时的项目成绩,作为期末考核成绩的主要依据。

项目教学法的效果

编辑课程论文第2篇

罗映纯,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辑出版系讲师,暨南大学新闻学在读博士。

自1985年我国首设编辑学专业以来,该专业就一直承受着自创设以前就存在的“编辑无学”观念的审问与质疑。尽管曾有过很多支持的声音,如1983年胡乔木写信至教育部,要求在几个高等学校试办编辑学专业,他认为“并不是一般基础课学得好即能胜任编辑”。同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一次讲话中提到“编辑工作是一门科学,要创立编辑学”,然而,在近30年的发展中,编辑学专业从面临困境到逐步找到自己位置,确实经历了非常艰难的探索,而作为专业基础的理论课程――《编辑学概论》,其承受的困惑之重尤甚。

一、角色之惑:理论课还是实践课

在编辑出版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专业模块包括3个板块的设置:编辑理论、编辑史、编辑实践。三大板块课程互相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然而,长期以来,实际教学中的《编辑学概论》,无论从教材内容看,还是从实际授课看,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如果是理论课程,其理论内涵又体现在哪里?

教材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载体,也是教学的基本依据。长期以来,《编辑学概论》教材理论内涵薄弱,与编辑专业应用类教材区别不大,失去其本有的意义。

第一本冠名“编辑学”的教材是1949年广东国民大学新闻学系李次民教授著的《编辑学》,广州自由出版社出版。该书共22章,其中有19章的篇幅大量讲述新闻纸的编辑知识和方法,同时又特设3个专章,分别讲杂志编辑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报纸文艺副刊的编辑特征和艺术方法。显然,这本编辑学教材的内容侧重于编辑的知识与技能。考虑到当时编辑专业尚未建立,理论内涵的单薄尚可理解。

编辑出版学教材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开办编辑出版专业以后,有过4次较大规模的出版,[1]所出版教材中,编辑学理论教材的基本情况如下: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叶再生《编辑出版学概论》(1988年);辽海出版社只有《出版学概论》,没有涉及普通编辑学理论的教材;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振铎《编辑学通论》(1989年);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潘树广《编辑学》(1997年)。

此外,还有一些其余时间出版的教材,如向新阳的《编辑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方毅华的《编辑学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吴平的《编辑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邵益文、周蔚华的《普通编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等。

从内容分析,以上教材与应用类课程教材的区分不明显,学理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可以选取几本主要的教材进行分析(见表1)。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编辑学理论教材的主要内容与基本体例基本没有变化,一般由基本原理与实际操作内容组合而成,并且以实际操作内容为主。这种状况,虽然是编辑出版专业应用性特点的反映,但也说明长期以来该专业理论思想滋养匮乏,这种现象给授课带来一些困惑:如何确立该门课程的主体地位?如何避免与其他课程尤其是实践课程的低层次重复?

正如20世纪80年代我国新闻学对传播学的理论吸纳让新闻学的研究视野豁然打开一样,传播学理论的滋养,同样也可以让编辑理论走出一直难以摆脱的形而下的境地,焕发新的生命力。

从本质来说,编辑活动是一种传播行为。远古时期的编辑活动主要在于收集、选择和整理文献资料,使之便于储藏,同时也使之利于当时的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人士阅读,无疑,这种活动与传播有很密切的关系。大众媒介社会兴起以后,编辑活动的传播特性就更加明显。2007年,河南大学王振铎先生“编辑学是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编辑与出版本是传播媒体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主张,[1]正是考虑到编辑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传播行为而提出来的。此视野一打开,编辑学就不再只局限于组稿、选稿、编审、校对、发行等具体流程的研究,而提升到了人类传播行为的层次。

在近10年的编辑理论教学中,当我真正把视野投向人类传播行为这一层面的时候,《编辑学概论》的教学,从内容到体系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思路,并且找到了该门课程自身的立足点:这是一门普通编辑学,而非具体编辑工作的编辑学。我主要从以下方面来努力贯彻这一思路:

1. 教材选取。编辑学理论教材有几十甚至上百种,但真正具有内在完整体系和理论内涵的教材不多,大多是流于实践操作的泛泛之谈。对众多教材作了比较后,我选取了王振铎先生的《编辑学原理论》(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该书摆脱了《编辑学通论》(1989年版)中的陈旧思路,建立了一个全新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有意识地体现了对编辑活动作为一种传播行为的思考。全书除了结论和附录外,主要内容大致可分为编辑概念论、编辑原理论、编辑管理论和编辑教育论4个模块,系统地阐述了普通编辑学(或曰理论编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把全部的编辑实践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在各种专业编辑理论的基础上归纳众多编辑活动的共同特征”[2](于友先语,见该书序),避免了其他教材就事论事、拘泥于具体编辑工作的缺点,真正体现了一本概论教材高屋建瓴的眼光。

因为该教材针对的是本科高年级学生,在给大二学生开设该课时,我把河南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出版学概论》(张天定编著)作为配套教材。该教材核心内容与《编辑学原理论》一致,但在具体章节设置与内容表达上,抽象思辨色彩没有后者强烈,更适合本科低年级学生接受。

2. 内容安排。考虑到授课对象为本科低年级学生,并且编辑出版属于应用性专业,在实际授课中,我对授课内容作了适当调整与补充。

“编辑概念”与“编辑原理”是该门课程的重中之重,在课时安排上,我给予了充分强调,分配了整个课时(36课时)的1/3(12课时)。在“编辑概念”一章中,除了阐述清楚编辑概念的三个不同阶段――“收藏编辑”“著述编辑”“出版编辑”外,我还引入了学界对“编辑”与“出版”关系的争议这一内容,供学生思考探索。在“编辑原理”中,安排了8个课时,从符号、讯息传播、文化建构3个维度讲授“符号建模原理”“讯息传播原理”“文化缔构原理”,使学生真正懂得普通编辑活动的内涵。作为一种传播行为,它通过对符号的恰当使用,选择和传播各种讯息,从而最终建构起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大厦,它不是任何具体的编辑活动可以替代的,高于具体的编辑活动,但其原理又体现在各种具体的编辑活动中。

其他章节的设置则充分考虑知识的承接性。如在“编辑概念”之前,我增添了“编辑活动”一章,概念是对实践的抽象,使学生对编辑活动的历史有所了解后,能更好地理解编辑概念。此外,在“编辑原理”后,我增添了“编辑素养”一章,让学生了解编辑基本的职业素养与伦理道德。最后,考虑到与实际操作课程的衔接性,我补充了“图书媒体简介”“期刊媒体简介”“报纸媒体简介”3个章节。在这3章中,我避免了其他教材的不足――对具体编辑方法与技巧过多强调,而只从宏观角度介绍3种媒体的基本知识、特点与发展状况,让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为他们即将进入实际操作课程的学习作些铺垫。因为专业必修板块已开设相应课程如《报纸编辑》《期刊编辑》《图书编辑》,如果在理论课中过多讲授实际操作,一是失去了理论课的意义,二则造成与实际操作课程不必要的重复。至于电视、广播、网络媒体则略去不讲。因为纸质媒体历史悠久,其基本编辑原理与规律其实同样适用于声像媒体,例如在“符号建模”“讯息传播”等原理的讲授中,电视媒体与广播媒体的传播符号、传播形态,就有详细的分析。

以上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而系统的课程体系。

3. 视野引导。专业概论课都带有导入性,能帮助学生掌握该门学科的性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规律、基本伦理规范,为后面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从历史发展来说,编辑活动的最初对象是档案文献与图书,这种思维延续到今天,形成了一种狭隘的编辑观。在《编辑学概论》的教学中,我强调学生要打破狭隘的图书媒体观念,把目光投向更大的社会与传媒视野中,并以这个视野为背景,来观照自己感兴趣的媒体。

例如,借鉴传播学“5W”模式,我们可以对编辑出版学获得更新也更深入的认识。“5W”模式1948年由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提出来,在这个模式中,“谁”(who)是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的任务。传播者既可以是单个的人,也可以是集体或专门的机构。“说什么”(Says what)是指传播的讯息内容,它由一组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而成,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渠道”(In which channel)是信息传递所必须经过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质载体。它可以是诸如信件、电话等的人际媒介,也可以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谁”(To whom)就是受传者或受众。受众是读者、听众、观众等的总称,它是传播的最终对象和目的地。“效果”(With what effects)是信息到达受众后在其认知、情感、行为各层面所引起的反应,它是检验传播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由“5W”模式引出了传播学五大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分析”,这五大研究领域,也非常适用于分析编辑出版学的读者、作者、编辑、出版物等话题。同时,这5个研究领域,融汇了社会学、符号学、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理论与方法,以这样一种视野来观照编辑出版的话,我们能够超越传统思维的狭与局限,也能弥补应用性专业在理论思辨上的不足。事实上,这五大研究领域,给新闻学与广告学也带来了很大的启发,新闻学界与广告学界的研究者也承认传播理论的融入,拓宽了这些学科的视野。

结 语

编辑出版学是应用性专业,它的实践应用性在近些年一再被强调,在课程方案的设计中,一些实际操作课程、与市场对接的课程,也受到了很大的重视。但在对市场与实践强调的同时,我们常常忽略了另外一种现象:学生思考能力下降,视野狭窄,在一些要求较高的工作单位发展后劲不足。

其实,各种技能技巧的背后,最终还是思想与方法的较量。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在今天浮躁的市场时代尤显重要。这也是我在教学编辑学理论课程中所追求的理想之一。

参考文献:

编辑课程论文第3篇

基金项目: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负责人:尹艳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重点扩大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为大多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定位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在“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思想指导下,全国52所院校开设编辑出版学专业,40%以上人才培养目标属于专业技术型,就是说其专业定位是应用型。但应该看到,传统编辑出版学教育仍然沿袭着知识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侧重学科性,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素质,学生动手能力较差,难以适应岗位需求。因此,应用型本科编辑出版学专业如何破解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错位”难题,是其专业建设与改革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编辑出版学专业现状与问题

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单一,难以满足市场对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1998年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中,将从属于“文学门类”的“新闻传播学”下的二级学科“编辑学”和从属于“历史学门类”的“图书信息档案学”下的二级学科“图书出版发行学”合并统一为编辑出版学专业。因此,我国高校开设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有的设在新闻传播学院、有的设在文化或传媒学院、还有的设在信息或管理学院等等。

这种情况通常会导致设在人文学院,培养的人才以文化创意和文字编辑见长;设在新闻传播学院,培养的人才以新闻编辑、报纸编辑出版见长;设在管理学院,培养的人才以经营管理见长等等;也许正因为如此,导致了目前编辑出版行业就业人才存在以下特征:专业知识方面“过偏”――该懂的不懂、“过专”――有些知识学得过于专深,不实用。

二是重理论轻实践普遍存在,导致学生眼高手低。实践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但是一些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课程多以宏观理论讲授为主,缺少实际的分析。客观说,目前许多编辑出版学专业改革已开始重视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中一般在第八学期安排毕业实习。同时,许多院校也采取不同措施,比如加强和校外新闻媒体合作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等,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做法尽管一定程度地强化了专业技能培养,但与行业岗位的实际、媒体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一些地方高校这个专业的毕业生率相对较低也是客观之现实。

三是课程设置不合理、不科学,影响了课程质量。由于学科交叉的特点,所设课程比较多、比较杂,课程内容出现重复。例如出版学中讲出版法律法规,而编辑出版法规还要讲出版法律法规等;再有课程开设时序上不合理,哪些课程先上、哪些课程后上,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如何合理科学设计安排还需进一步理顺。此外,课程内容更新速度较慢,跟不上企业新技术发展需要。例如课程设置中很少体现数字出版内容,只有极少数院校开设了数字版权、多媒体技术等课程。

二、应用型本科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专业定位准确,注重能力培养,满足行业急需

从当前对本科编辑出版学专业现状分析,其零散的、过偏、过专的格局,势必要打破。按照产业链分工流程,结合各自办学优势,编辑出版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应该熟悉了解出版行业各环节,具备采、编、印、发各种能力,即编辑人员要了解市场,熟悉营销,发行人员也要了解书稿编辑过程,熟悉纸质与电子图书生产制作流程,这是现代出版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之所以出现“错位”现象,主要在于专业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厚基础,注重学科性,忽略了职业能力培养。应用型本科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应在强调基础的同时,也要注重专业性,提高其针对行业急需的职业能力培养。

(二)课程设置综合化、模块化,强化实践教学

首先,强调应用性: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加大实践课程比重,突出教学改革重点。一些应用型本科编辑出版学专业依然沿袭传统课程设置,注重基础理论和技能知识传授,理论课程所占比例较大,有的理论课时比重占总学时75%-80%,这样的课程体系不可能培养出岗位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必须改变。根据各专业实际,四年总学时中实践环节比例,可由过去的20%-25%增加到30%-40%;还可以整合相关课程,如将编辑学概论和出版学概论合并为编辑出版学概论;调整课程内容,避免相关课程重复;改革教学方法,一些理论课程可以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或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压缩宏观讲授,增加工作过程、项目案例分析。

其次,强调针对性: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应用型本科编辑出版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都要“比较宽厚的基础”。具体表现就是课程设置强调理论结合实践,保证理论课程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打基础;同时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保证实践课程为理论知识学习服务,强化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是围绕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采用全程式、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将实践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实践与理论交叉进行,形成理论+技术应用+实践+拓展(选修)的全程式、模块化教学体系。

第三,强调综合性:注意更新课程内容,突出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首先要注意课程间的关联性、整体性和独立性。每门课程应该是独立的,但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又具有它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技能课程的设置都要从整体出发。既要综合整体考虑课程与课程间横向的关系,又要考虑纵向关系,搭建“四种模块、四个课程群”人才培养模式。遵循编辑出版行业“采、编、印、发”一体化的产业链格局,将高职印刷类各专业课程设置归类整合为采写、编辑、印刷、发行四个部分,并移植借鉴过来,横向形成以培养采、编、印、发能力培养的四个课程模块;纵向分成理论+技能+实践+拓展(选修)4个课程群,具体如图1所示。其次,由于数字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数字出版时代。因此在课程设置应该紧跟行业企业发展,及时加入多媒体出版技术、网络出版技术、手机出版等新技术新知识。同时,根据国内外出版业对人才需求变化,过去需要的或许只是个文字编辑,但现在除了需要懂得数字出版技术的人才,更需要具备策划编辑与管理人才,所以对学生选题与策划能力培养、经营管理与信息处理技术能力培养也应在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考虑之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2)

[2]中国编辑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筹).开拓资源,创新模式,促进编辑人才培养[J].中国编辑:人才培养,2011(3)

编辑课程论文第4篇

关键词:报刊编辑;教学实践;教改;思考

【基金来源】2012年度校级教改课题――《企业报刊编辑》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MZJG1243。

《企业报刊编辑》是为我校人文系文秘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由授课教师整合本科院校新闻专业新闻编辑业务教材内容选择讲授,最初于2002年以课外专题讲座形式第一次与学生见面,一共讲授了4次,每次2学时,合计8个学时。主要作为文秘专业学生课外活动内容加以补充,正式进入我校文秘专业的培养计划作为课程开设是在2003年,开课至今,已经进行了多次调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门课程已经成为我系文秘专业一门专业技能课,目前学时为60学时(15理论、45实验)外加1周实习周。本课程主要由李新宇、左卫尹和王伟三位老师主讲,李新宇负责讲授报刊编辑业务知识,左卫尹和王伟主要负责讲授PhotoShop软件在编辑方面的应用技能。

1 课程教学实践概况

根据我校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和课程体系设置方案的要求,《企业报刊编辑》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学完应用写作、档案管理、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后开设的主干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掌握报纸、期刊编辑原理和方法方面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了解编辑领域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基础上,胜任企业内部刊物的文字编辑和版面设计工作,并能运用报刊编辑实务与网页设计制作、电子刊物制作等知识,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能够顺利实现在文员、秘书职业领域就业奠定基础。

据对本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与对企业的调研情况来看,《企业报刊编辑》在文职岗位学生就业方面来看,应该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课程讲授的编辑方面知识与编辑技巧、技能以及编辑软件的拓展、电子报刊的设计制作仍然是企业文员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因而本课程应该进一步进行教学改革,以期达到更好的授课效果。

2 课程教学改革总体思路及预期目标

2.1 课程教改总体思路

根据文秘专业学生走入社会的就业需求和企业反映,授课教师对课程进行重新定位,在讲授Publisher软件的同时,扩大Photoshop授课内容的比例,同时合理安排电子刊物设计制作知识,扩展为5周,合计20学时,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辅相成,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编辑敏感度,紧密结合新闻编辑实践案例讲授编辑业务理论知识,保持学生对于最新信息和新闻编辑案例的获取,以案例教学和模拟情境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编辑工作的各项业务技能,达到学习目标;聘请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承担艺术设计以及计算机软件Photoshop功能在编辑业务上的应用讲授任务,保证学生所学内容与实践前沿的对接,在版面设计、排版软件应用等方面争取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2.2 课程教改预期目标

《企业报刊编辑》课程教改目标预期通过改革和创新,探索出更为科学、适用的授课方式,使学生掌握编辑业务理论知识的同时,编辑、策划、设计、排版技能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于排版软件Publisher和艺术设计软件Photoshop能做到熟练运用,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编辑、设计方面的功能完成报刊设计制作整体工作;给学生一定的主题,在固定时间段里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独立完成一份企业内部文化刊物的设计制作的任务;在网络课程的建设方面做好必要准备、积极探索、随时更新完善,争取做好网络课程的各项资料上传,在教学中与学生做到随时互动,充分调动学生业余时间学习兴趣;根据文秘专业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编写适用的《企业报刊编辑》教材;探索、讲授电子刊物制作的相关知识并做出一定程度的实践;对于网络推广平台也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讲授,比如电子邮件推介企业的广告编排形式、微信企业平台、手机报的编辑制作相关知识也要逐步加入,争取将此课程通过教学改革对教师和学生都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教学相长,将此课程打造成我校文秘专业学生就业的一个亮点。

3 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方案与思考

3.1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更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编辑敏感度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注重实践教学方式的创新,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设计布置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编辑敏感度,使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事件有自己的分析判断,从而在报纸舆论导向上能够做到不出错,能够形成有体系的报纸编排思想。将本科院校里面开设的《报纸编辑学》、《版面编排技术》、《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课程内容酌情适当整合,提升学生的新闻敏感度,促进教师实践水平稳步提升。

3.2紧密结合学生课外艺术活动与新闻实践,注重培养学生在报纸编辑思想上的创新

紧密结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学生课外艺术活动与新闻实践活动,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形成联动,给学生一个主动权去设计、编排、制作校园内的文艺宣传内部刊物,教师在此过程中及时指导,比如我们学校的秘书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全国普通话推广周等活动,都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与活动主题,布置学生课外报刊编辑作业,注重培养学生在报纸编辑思想上的创新。

3.3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趣性和生动性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始终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进行高效课堂教学,如情境模拟、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学生参与授课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趣性和生动性。有时采用社会热点事件的视频,在课堂上进行一定的讨论,理清报刊编辑工作者要在社会舆论引导方面起到的正面的积极作用,传递正能量。

3.4丰富授课内容的同时建设和完善网络课程,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辅助课堂教学

参考大量的网络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丰富授课内容的同时建设和完善网络课程,规范各种教学文件,链接入各种教学资源,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辅助课堂教学。这一点目前的教学实践中还稍显欠缺,下一步将在这一方面进行完善,争取提供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课上、课下实现师生互动教学模式。

3.5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文化建设,锻炼学生实际动手策划、编辑、设计、排版等能力

校企合作是一种得到广泛认可的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课外师生可以积极参与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可以帮助企业设计内部宣传刊物,可以制作企业周年纪念日主题的宣传页等,锻炼学生实际动手去策划、编辑、设计、排版、制作出一份小型报刊,在校企合作中体会、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我们以往已经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和实践,帮助校企合作企业制作企业文化建设宣传页和宣传册,下一步打算在企业文化宣传片和活动策划书写作方面进一步加强教学,锻炼学生实际动手策划、编辑、设计、排版等能力。

3.6加强PhotoShop的学习,使学生在设计、修图的专项技能上得到提升

PhotoShop软件目前的功能非常强大,文职人员都需要掌握一定的PhotoShop软件运用技能,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将此软件学习时间安排在11-15周,共计5周时间,使学生在设计、修图的专项技能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7与其他传播学相关课程形成立体化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企业报刊编辑》这门课程的学习不是孤立的,可以与其他传播学类相关课程形成立体化教学模式,比如《新闻采访与写作》、《传播学概论》、《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这些课程或多或少都带有编辑内容,学习应该融会贯通,这样才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 课程考核体系改革方案

课程考核方式计划从结果考核向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转变,总分为100分。

过程考核成绩体现在考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和讨论、样刊设计、团队作业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分值占比为50%。

结果考核分值占比为50%,主要通过个人在电脑上设计、排版、打印一份8个版面的综合类小型报纸作业进行评定,外加对一些社会现象学生做出的个人评判和思考得分情况,综合进行考评。计划未来进行其他方面的尝试:比如考核学生制作电子刊物的水平、考核学生个人微博的页面设计和长期关注主题等,这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

参考文献

1.试论报刊编辑的“再创造”意识与策略,王红旗,出版广角,2011.3

2.关于报刊编辑创新的思考,温冠男,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2

3.报刊编辑实验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邹春安、刘力;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1

编辑课程论文第5篇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我国很多学者都对其下过定义。本文就以上述定义对我国民族高校编辑出版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一、研究背景背景

编辑是出版的中心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依然是构成出版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编辑的价值是出版中其他任何环节都不可取代的。编辑在出版中,不仅是出版物的首要责任人,还是文化生产和接受的中介,作为出版物把关人的编辑,虽然在出版环节中的地位没有减弱,但是在行业内,编辑出版工作人员还存在很大的问题,经调查研究发现编辑出版行业内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1、编辑人员人才培养不系统。目前我国大约有100多所高校开设了编辑出版学专业,但是,这些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不统一,目标不一致,就教科书来说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教科书并不是行业内编辑人才所编著的,如此一来,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培养的编辑人才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不足。

2、编辑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在行业内很多编辑没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出版物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过程中失去方向,选择时摇摆不定,甚至为了经济价值而放弃社会价值。编辑是文化生产和接受的中介,文化生产者生产和传播什么样的文化,对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说引导着这个国家额和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观念,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编辑的作用至关重要。

3、出版社对编辑人员编辑力的培养力度不够。编辑的编辑力主要与自身的修养有关,但是作为出版社,对其工作人员的次培养也有很大的作用。目前在出版行业内,出版单位根据其编辑人员的能力来分配其任务,在这过程中,编辑人员和单位只是分别承担制定和执行的角色,单位并不会依据本单位的情况系统地培养编辑人员。

4、行业内编辑思想保守,不愿意与不敢主动创新与尝试,专业编辑容易被专家学者取代。因为编辑工作的特殊性,编辑本身如果在某方面没有造诣的话,很容易被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取代。专业编辑如果不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开放思想、主动创新和提高自己的话,出版行业也将逐渐走下坡路。

5、行业门槛高、待遇低。编辑是把关人,现代出版行业编辑的核心业务能力要求高,但这不代表其学历要高,但是行业内普遍对编辑的学历要求高,这就导致一些有能力的人才流失。编辑是社会的中级阶层,但是其待遇却令人失望,这也在某一方面降低了其工作热情,影响到其能力的发挥,从而降低出版物质量。

高校是编辑人才培养的基地,所以研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民族高校和普通高校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以民族高校为研究对象。

二、开设编辑出版专业的民族高校现状

目前在我国民族高校中,开办“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有湖北民族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虽然这四所学校所在地相距甚远,但它们都同属于民族地区,其区域内特有的丰富多彩、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其他一般高校无法比拟的。

(一)湖北民族学院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湖北民族学院在其地区内,主要拥有的民族资源为土家族文化,其次还有苗族、侗族、蒙古族等多种民族文化。

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扎实广泛的基础知识和文化素质,具有较强的编辑出版实践能力,具有现代编辑出版科学理念的高级编辑与出版管理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是国内最早在民族地方高校设置的专业。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与系统的现代编辑出版专业技能的训练,在专业知识培养中突出民族院校特点,拓宽学生的人文自然知识,将专才培养与通才教育相结合。要求该专业毕业生能够胜任新闻宣传、文化出版和教育科研等部门的编辑业务或出版工作。

主要课程:编辑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出版发行学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图书学、出版美学与装帧设计、书业法律基础、报刊编辑学、书籍编辑学、出版现代技术、出版社管理、音像电子出版物、版权与图书外贸等。

主要实践环节:(1)编辑业务实习;( 2)出版发行见习;(3)社会调查;(4)毕业论文撰写,这些实践课程都是在理论课的基础上实现的。

(二)内蒙古民族大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辽通市,其主要的民族文化资源是蒙古族文化。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适应大众传播和信息时代的需要,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职业技能,对编辑出版学领域有全面的了解,并掌握编辑出版学理论知识与技能及本专业相关的文化与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口语表达能力,熟练运用现代办公设备,具有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在新闻媒体、出版部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记者、编辑、文化、宣传等工作的蒙汉兼通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编辑学概论、出版学原理、报刊编辑学、书籍编辑学、大众传播学概论、中国编辑出版史、书业法律基础、新闻写作、新闻理论、图书发行与营销、书刊装帧设计、出版现代技术、网络编辑、出版社经营管理、计算机文字(蒙文)信息处理、现代汉语、现代蒙语等。

(三)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位于广西省省会南宁市,以壮族文化资源为主。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书刊出版、新闻宣传和文化教育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的业务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科研的编辑出版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编辑学、出版与发行学的基本知识,受到编辑与出版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社会活动和科研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主要课程:编辑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出版发行学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图书学、出版美学(含装帧设计)、书业法律基础、报刊编辑学、出版现代技术、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名篇名著选读、比较文学、散文诗美学、基础写作、文学创作、出版社管理、版权与图书经营、音像电子出版物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编辑业务实习、出版实习等。

(四)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是云南省昆明市的一所民族高校,其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编辑出版事业发展需要,具备系统全面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新闻出版机构(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网络公司等)从事策划、编辑、出版、发行、管理以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报刊编辑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汉语文和少数民族语文编辑学、出版与发行学等有关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编辑与出版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社会活动和科研的基本能力。

学科基础课:现代汉语、汉语写作、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论、少数民族文学概论等。

专业必修课:编辑学概论、出版学概论、报刊编辑实务、出版应用文写作、电子出版技术(含上机)、出版市场调查研究等。

专业选修课:传播学概论、新闻采编、图书学、广告学概论、中国编辑出版史、图书选题策划、中外出版业研究、出版物宣传与推广、公共关系学等。

(五)四所学校的共同点

1、要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技能的编辑应用人才。

但湖北民族学院是在此基础上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编辑出版科学理念以及管理能力;而内蒙古民族大学所要培养的人才还要具有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以及蒙汉兼通的专门人才;广西民族大学,不仅对于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文化经营能力也很重视,而且还重视培养学生的策划经营能力;云南民族大学更多的对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技能的培养,立足于此,培养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2、四所民族高校,都设置了以下几类课程:专业基础理论类;技术方法类;业务基础知识类以及宏观环境类。其专业的核心课程也共同设置了:出版学基础、编辑理论、出版法律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报刊编辑学等课程。

三、民族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1、实践课程比重少。社会工作讲求实践性,所以任何专业对人才的培养都需要大量的实践环节。虽然各个民族高校都根据各自的情况设置了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课程,但在实践课程的安排上仍有所欠缺。在校生实践机会的获得主要靠教授课程的老师或学校的出版单位提供,机会较少。学生在实际操作时也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2、缺乏对编辑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四所民族高校在主要课程中均没有开设关于编辑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养的课程。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一个缺乏职业道德培养的工作人员,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必将在利益选择时失去方向。如果对人才的培养忽视了对该行业的职业道德的教育,将会给该行业埋下巨大的危机。

3、基础课程的缺失。四所民族高校在主要课程设置中都没有重点涉及对学生美学知识的教育、欣赏能力的培养和对网络技术和知识的学习。一个编辑需要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这种鉴赏能力是需要美学的知识和理论来奠定基础。而且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需要的编辑出版人才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掌握传统的编辑出版技能,还要学习网络知识和技术,但是缺乏系统的审美培养,在装帧设计和图书内容的选择上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缺乏审美能力的编辑创造出来的文化作品相对来说价值也较低,不仅不会给出版社带来利润,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令人担忧。

(二)师资结构与授课方式不合理

1、师资结构不合理。我国民族高校编辑出版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师资结构的限制。师资队伍是促进教育的一大因素,但由于民族高校一般处于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便导致了高素质教师的缺乏和教育水平的局限性。且四所民族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基本都为大班授课,教师不能全面的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同一课堂学生人数太多,很大程度上拉低了教学质量,阻碍了老师的发挥,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专业教师资源的短缺,教师结构的不合理,这不仅是这四所高校的问题,而是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授课老师基本为理论授课,而缺少实践性授课。

2、授课方式的模式化。教学模式一成不变,自始至终都是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讲”,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一节课上接触到的知识面相对狭窄,学生学习知识都是被动的,很难让学生消化吸收以及应用课堂知识,没有成效。

四、解决民族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发展问题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一)课程设置方面

1、尽快组织建立完整的教学课程体系。编辑出版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成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课堂模式单一。并且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职业技能,而忽略了社会大环境,忽略学生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的意识培养。

2、开设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课程。民族高校大部分都主要位于少数民族地区,相对于其他高校有一定的地域文化优势,但在对学生的培养上忽视了对本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播与研究。学校学习任务的安排很少涉及民族文化知识,导致他们对开发民族文化、宣传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很薄弱。

3、大幅度增加学生网络技术课程。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掌握数字技术已经变成一项基础技能,特别是对网络舆论的控制能力尤其重要,传统的编辑出版技能要学习,现代先进的编辑方法更是要加深了解和使用。传统出版在数字浪潮中受到如此大的冲击,就是技术上的弱势,所以在人才培养上,这一点不能再被忽视。

4、增设对器材使用的实践课程。时展速度快,学校硬件设施更新速度相对慢,尤其是编辑出版学专业,缺乏硬件设施的使用或者设施较差。学校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中介,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应加大投入资金,加强对硬件设施的管理,开设专门的实验室,与数字化和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主题实验室。如果资金条件限制,也可以将此方式改为观看视频或书籍学习,但一定要将该课程的重要性一再强调,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燃起学生对于该专业的热情

5、加大汉语课程设置的比重。无论是针对哪一个学科方向,编辑从业人员拥有牢固的文字根基和文学修养是最基础的要求。不能因为该专业录取的学生都为文科生(特例除外)而忽视了对他们文字掌握能力的培养。

6、增设美学课程。编辑不但需要对文字能力的掌控,还需要基本的美学修养。作为高知识文化的人群,一定要有较高的审美品位。而审美的能力不是几天就能达到高水准的,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培养。

(二)课外活动方面

1、加大编辑出版学的宣传力度。据调查,很多学生和社会群众对于编辑出版学的了解程度很低,大部分人处于完全无知和误解的状态,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这在人才培养上首先就设置了一道阻碍。虽然长期以来,编辑秉持着“为他人做嫁衣”的无私精神,但是如不将此专业在人群中推广出去,不仅招不到优秀的学生,也聘不到出色的老师。这是编辑出版专业发展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

2、尽量提供较多的实习机会。虽然各个高校对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通过实践学习而巩固理论知识的机会还是很少的。

这主要因为实践学习实施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是学生数量多,出版社、报社、印刷厂的工作环境空间有限,不方便太多人参观学习;其次,学生的参观学习会打扰到工作,甚至影响其工作进度与质量,不适宜长时间、频繁性实践学习;再次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掌握参差不齐,实践学习也达不到预期效果。然而学校并不能放弃实践学习的这一环节,而是要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比如根据企业的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企业签订合同协议,开展企业实训基地,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来制定教学计划与教师队伍,校内课程与企业实训相结合,企业专业人员对学生实践的跟踪督导,加强专业素质与技能的培训,有针对性地培养更贴近企业实际要求的专业人才。这是一种双赢的模式,既能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又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

3、举办与专业相关的比赛,如文章编辑竞赛。目前在高校内策划举行与该专业相关的比赛还不成熟,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较少,但开办与编辑出版专业密切相关的比赛对于学习该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确实,假设一个学生与他的亲朋好友课余时间讨论各种比赛时,当被问及有无获得他学习专业的比赛奖项,他只能支支吾吾地解释所学专业并没有什么相关的竞赛,这无疑会让该学科在心理地位上落后于其他学科,从而造成学生心里的落差感,降低学习兴趣。而且举办相关比赛还能对专业进行很好的一种间接性传播行为。

4、加强师资力量。因为编辑出版学所学的学科理论知识涉及面广,很多课程都是由非专业老师任教。这就导致,老师缺乏基础的编辑出版专业知识,在教学期间只教授与该学科有关的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归属感,不能将此理论知识用来解决在与专业相关的问题。而且学校的双语教师资源匮乏,学生在学习民族文化的同时几乎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很大程度上消减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学校要尽量培养该专业的师资队伍,增强师资力量,为学生传授和解决更多更专业的关于编辑出版学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行业动态――大中华印艺网.

[2]2011全国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2).

[3]金京植.少数民族文化出版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

[4]李晋豫.新闻编辑的四大禁忌和七种武器[J].编辑之友,2013(12).

[5]刘久平.浅谈编辑力建设[J].科技与出版,2013(3).

[6]吴平,芦珊珊.编辑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7]戴前虎.浅论编辑人才培养建设研究[J].编辑之友,2010(8).

编辑课程论文第6篇

关键词:编辑出版专业;课程建设;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147-02

0引言

随着文化产业的国际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编辑出版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对参与文化产业的人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整体来讲,我国目前的出版事业需要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

编辑出版专业的目的就在于培养适应现代出版产业发展需要、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和技能、扎实的语言文字和文化科学基础,以及编辑数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在书刊出版、新闻传播、文化教育和企事业文化宣传等部门从事传播内容策划、编辑、出版项目经营、版面设计、校对以及印刷质量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的现代编辑出版专业高级人才。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培养出合格的现代编辑出版专业高级人才,我们有必要对目前编辑出版专业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对该专业的改革提出一些基本思路和方案。

1.1 课程设置陈旧,缺乏创新性中国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二十年来的发展,在学科建设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与人才培养、教材建设与出版科研等方面取得了稳定的发展与长足的进步,为出版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纵观中国各高校设立的编辑出版专业,普遍开设的基础课程有:出版学概论、编辑学概论、编辑学、图书编辑学、报纸编辑学、期刊编辑学、图书学、中外图书、中外编辑等,开设的应用课程有:选题策划与编辑实务、编辑应用写作、校对学、出版发行学基础、图书营销学、出版发行现代技术、装帧设计、音像电子出版、出版案例研讨、出版企业管理、图书版权贸易、应用计算机编辑等,开设的出版法律课程有:出版法规、编辑出版法规与职业道德、书业法律基础、新闻出版法律法规、中外版权法规等,开设的国外出版课程有:外国出版概况、海外出版产业通论、世界出版业、世界书业导论等。

各高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大致相同,虽然有侧重点的不同,有的侧重于出版发行,有的侧重于编辑出版,但可以看出开设的课程内容都比较陈旧,滞后于出版产业的发展。

正在进行的出版产业化进程,迫切需要复合型人才,而编辑出版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与此需求极不适应。其突出表现在重视编辑学、出版发行学等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忽视出版营销、出版经营管理、媒介管理与经营、多媒体与网络出版等专业课的设置。特别是书籍编辑学仍然以激光照排时代的出版流程作为课程展开的主线,而现在数码印刷已经大行其道,再加上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各种移动终端的出现,已经彻底改变了出版、印刷、发行的方式,有些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几乎没有涉及与这些方面相关的课程。

1.2 教材体系落后,缺乏新颖性较其他学科而言,编辑出版专业教材明显存在内容陈旧、体系不健全、缺乏权威性、与出版实践脱节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有的教材体例陈旧,内容与其他教材重复,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观点也缺乏新颖性,亟待调整和更新;有的教材注重理论,脱离实际,理论性与操作性的结合有待加强;教材内容与全国出版资格证书考试内容不一致;属于学科前沿和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开课程的教材严重缺乏等。

专业教材在编写和使用中所存在的混乱已严重影响到了学科的健康发展,而规划和编写规范使用的专业教材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性任务,也是学科发展的必备条件。

1.3 注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性编辑出版专业的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固有本质决定了其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于要注重实践。据调查,我国编辑出版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课与实践课之比为9∶1,而国外为1∶1。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学普遍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加之编辑出版专业知识本身相对抽象和空洞,如果没有“眼见为实”的感性认识,没有系统的技能训练,学习就会十分盲目和被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很难演化为能力,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从而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差的结果,到了出版社,都不知道怎么来做编辑工作。另外,教师缺乏业界的实践,以及教师的科研理论成果与业界所面临的问题相脱离,也会使教学效果缺乏实践性,使业界对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失去兴趣。

1.4 培养模式单一,供求关系失衡近年来,很多大学设立了编辑出版专业,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师资和办学力量,将其依托于其他院系,目前国内编辑出版专业大多还仅仅是新闻传播学下面的一个培养方向。依托办学不可避免地造成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依托于其所设置的院系。课程设置依托性的缺陷不能形成编辑出版学的专业学科体系,影响专业对外形象。专业培养标准含混,毕业生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的这种培养模式很难培育出优秀编辑,尤其是该专业本科层次的学生,他们没有任何专业背景,毕业后很难胜任编辑工作。

现在出版社招聘人员,几乎不会点名要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而且很多都只考虑研究生以上的学历,要求应聘编辑职位的人是理工类热门专业的毕业生,英语和计算机水平也要达到一定级别。有些出版社甚至对应届的研究生兴趣都不大,而希望直接招聘有相当工作经验的职业人士。

出版社对学历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编辑出版专业的研究生数量很有限,每年大量的编辑出版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涌出校门,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中国的出版业越成熟,对人才的专业化程度要求就越高,长远来看,“科班出身”的人才应该更有优势。但由于这一领域的特殊性,因此本专业的学生必须既是专家也是杂家,既懂理论又有一定的实战经验,高校必须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2编辑出版专业改革的思路和方案

2.1 改进专业培养模式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应有侧重地确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形成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主干核心学科是必设课程,如编辑学、出版发行学等,其知识模块是体现该学科的标志。而交叉学科和相关学科各校可根据培养目标加以选择,目前要想把各学科的知识模块一股脑全部开设,也是不可能的。由于每一所院校的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背景都大不相同,所以可以利用这些多样化的特色,比如,武汉大学在发行营销管理方面的特色,北京师范大学文史编辑的特色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电子出版研究等,这样,才能使编辑出版专业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于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培养问题,有些高校在探索这样一种模式,即学生大一入学先在其他院系如历史系、中文系、英语系等学习,两年以后择优选拔有编辑出版专业志向的学生,再加强编辑出版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样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以后,学生在学习中会有自己的侧重点,学习也会有针对性,毕业后也可以避免缺乏其他专业背景知识的劣势。这种编辑出版专业的培养模式值得借鉴。

2.2 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在专业设置上,充分发挥自身条件,了解产业需求,办出专业特色。首先,对分得太细的本科专业进行整合,以便明确教学重心,培养出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其次,明确培养目标,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编辑出版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符合出版物编印发一体化的宽口径要求,注重培养系统掌握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具备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精神,能从事编辑、出版、发行业务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与科研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在课程建设上,规范专业课程,开发新兴课程,建设核心课程。在教学上强调基础的深厚与扎实,采取各种措施让一流教师和名教授为本科生授课,保证学生的扎实基础。在教学活动中力争使用英语或双语教学,积极使用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灌输国际前沿知识。为了强化学生电子出版物技能操作的培养,可以开设多媒体与网络出版、数据库原理等相关课程,使学生熟练操作计算机编辑技术,多媒体、新媒体应用技术和平面媒体电子排版、三维动画创意技术。为了强化学生现代出版业经营与管理能力的培养,可以开设书业营销学、媒介管理与经营等相关课程,使学生具备图书选题策划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书业前景预测能力和现代化书业生产能力。

2.3 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编辑出版工作不仅仅具有商业的性质,更是一项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工作。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编辑起着关键的作用。编辑除应具备广博的业务知识、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编辑技巧之外,还应该具备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发现专家的能力、操控新技术和新设备的能力、创新呈现方式的能力。

既然如此,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一般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就不完全一样,它不仅需要传授理论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决定了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学重点应当从知识传播转向能力培养。编辑大量的工作是在为别人做嫁衣,不可能在某个领域内研究很深,优秀的编辑应该是阅读广泛,了解各种知识,同时在某一个领域内有很好的判断力,能够为自己谋划的选题发掘最合适的作者,并用最完美的表现形式将内容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必须在不断汲取知识的过程中加以培养。

2.4 实施合作办学模式编辑出版人才要求是在通才和杂家的基础上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学生时不能仅局限于学校的教育,除了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设施进行模拟教学、情景教学、实验教学等外,还必须变封闭性的办学模式为全方位开放的办学模式。比如,高校与当地出版集团进行实质性合作,按照出版行业的需要培养经营管理方面的学生;聘请省级新华书店的老总出任名誉院长,以书店系统作为专业实习基地,培养出来的学生直接进入书店系统就业;以图书发行为专业方向,专门为各地出版社培养专职发行人员;厂校挂钩,按需对口招生,为出版集团的印刷厂培养印刷技术人员等。只有这样,让学生在实习中掌握各种出版业务和实际才能,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思路开阔,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适应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编辑出版将由传统的书、报、刊(纸质)出版全面发展为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等,整个编辑出版行业正平稳地向前发展,优秀的编辑出版人才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对于高校而言,必须充分认识编辑出版专业存在的问题,科学合理地进行专业调整和课程设置,努力培养、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基本职业素质,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baike.省略/view/419299.htm.

编辑课程论文第7篇

一、研究背景背景

编辑是出版的中心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依然是构成出版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编辑的价值是出版中其他任何环节都不可取代的。编辑在出版中,不仅是出版物的首要责任人,还是文化生产和接受的中介,作为出版物把关人的编辑,虽然在出版环节中的地位没有减弱,但是在行业内,编辑出版工作人员还存在很大的问题,经调查研究发现编辑出版行业内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1、编辑人员人才培养不系统。目前我国大约有100多所高校开设了编辑出版学专业,但是,这些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不统一,目标不一致,就教科书来说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教科书并不是行业内编辑人才所编著的,如此一来,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培养的编辑人才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不足。

2、编辑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在行业内很多编辑没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出版物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过程中失去方向,选择时摇摆不定,甚至为了经济价值而放弃社会价值。编辑是文化生产和接受的中介,文化生产者生产和传播什么样的文化,对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说引导着这个国家额和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观念,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编辑的作用至关重要。

3、出版社对编辑人员编辑力的培养力度不够。编辑的编辑力主要与自身的修养有关,但是作为出版社,对其工作人员的次培养也有很大的作用。目前在出版行业内,出版单位根据其编辑人员的能力来分配其任务,在这过程中,编辑人员和单位只是分别承担制定和执行的角色,单位并不会依据本单位的情况系统地培养编辑人员。

4、行业内编辑思想保守,不愿意与不敢主动创新与尝试,专业编辑容易被专家学者取代。因为编辑工作的特殊性,编辑本身如果在某方面没有造诣的话,很容易被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取代。专业编辑如果不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开放思想、主动创新和提高自己的话,出版行业也将逐渐走下坡路。

5、行业门槛高、待遇低。编辑是把关人,现代出版行业编辑的核心业务能力要求高,但这不代表其学历要高,但是行业内普遍对编辑的学历要求高,这就导致一些有能力的人才流失。编辑是社会的中级阶层,但是其待遇却令人失望,这也在某一方面降低了其工作热情,影响到其能力的发挥,从而降低出版物质量。

高校是编辑人才培养的基地,所以研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民族高校和普通高校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以民族高校为研究对象。

二、开设编辑出版专业的民族高校现状

目前在我国民族高校中,开办“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有湖北民族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虽然这四所学校所在地相距甚远,但它们都同属于民族地区,其区域内特有的丰富多彩、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其他一般高校无法比拟的。

(一)湖北民族学院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湖北民族学院在其地区内,主要拥有的民族资源为土家族文化,其次还有苗族、侗族、蒙古族等多种民族文化。

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扎实广泛的基础知识和文化素质,具有较强的编辑出版实践能力,具有现代编辑出版科学理念的高级编辑与出版管理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是国内最早在民族地方高校设置的专业。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与系统的现代编辑出版专业技能的训练,在专业知识培养中突出民族院校特点,拓宽学生的人文自然知识,将专才培养与通才教育相结合。要求该专业毕业生能够胜任新闻宣传、文化出版和教育科研等部门的编辑业务或出版工作。

主要课程:编辑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出版发行学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图书学、出版美学与装帧设计、书业法律基础、报刊编辑学、书籍编辑学、出版现代技术、出版社管理、音像电子出版物、版权与图书外贸等。

主要实践环节:(1)编辑业务实习;( 2)出版发行见习;(3)社会调查;(4)毕业论文撰写,这些实践课程都是在理论课的基础上实现的。

(二)内蒙古民族大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辽通市,其主要的民族文化资源是蒙古族文化。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适应大众传播和信息时代的需要,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职业技能,对编辑出版学领域有全面的了解,并掌握编辑出版学理论知识与技能及本专业相关的文化与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口语表达能力,熟练运用现代办公设备,具有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在新闻媒体、出版部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记者、编辑、文化、宣传等工作的蒙汉兼通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编辑学概论、出版学原理、报刊编辑学、书籍编辑学、大众传播学概论、中国编辑出版史、书业法律基础、新闻写作、新闻理论、图书发行与营销、书刊装帧设计、出版现代技术、网络编辑、出版社经营管理、计算机文字(蒙文)信息处理、现代汉语、现代蒙语等。

(三)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位于广西省省会南宁市,以壮族文化资源为主。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书刊出版、新闻宣传和文化教育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的业务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科研的编辑出版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编辑学、出版与发行学的基本知识,受到编辑与出版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社会活动和科研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主要课程:编辑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出版发行学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图书学、出版美学(含装帧设计)、书业法律基础、报刊编辑学、出版现代技术、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名篇名著选读、比较文学、散文诗美学、基础写作、文学创作、出版社管理、版权与图书经营、音像电子出版物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编辑业务实习、出版实习等。

(四)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是云南省昆明市的一所民族高校,其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编辑出版事业发展需要,具备系统全面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新闻出版机构(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网络公司等)从事策划、编辑、出版、发行、管理以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报刊编辑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汉语文和少数民族语文编辑学、出版与发行学等有关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编辑与出版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社会活动和科研的基本能力。

学科基础课:现代汉语、汉语写作、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论、少数民族文学概论等。

专业必修课:编辑学概论、出版学概论、报刊编辑实务、出版应用文写作、电子出版技术(含上机)、出版市场调查研究等。

专业选修课:传播学概论、新闻采编、图书学、广告学概论、中国编辑出版史、图书选题策划、中外出版业研究、出版物宣传与推广、公共关系学等。

(五)四所学校的共同点

1、要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技能的编辑应用人才。

但湖北民族学院是在此基础上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编辑出版科学理念以及管理能力;而内蒙古民族大学所要培养的人才还要具有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以及蒙汉兼通的专门人才;广西民族大学,不仅对于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文化经营能力也很重视,而且还重视培养学生的策划经营能力;云南民族大学更多的对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技能的培养,立足于此,培养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2、四所民族高校,都设置了以下几类课程:专业基础理论类;技术方法类;业务基础知识类以及宏观环境类。其专业的核心课程也共同设置了:出版学基础、编辑理论、出版法律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报刊编辑学等课程。

三、民族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1、实践课程比重少。社会工作讲求实践性,所以任何专业对人才的培养都需要大量的实践环节。虽然各个民族高校都根据各自的情况设置了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课程,但在实践课程的安排上仍有所欠缺。在校生实践机会的获得主要靠教授课程的老师或学校的出版单位提供,机会较少。学生在实际操作时也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2、缺乏对编辑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四所民族高校在主要课程中均没有开设关于编辑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养的课程。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一个缺乏职业道德培养的工作人员,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必将在利益选择时失去方向。如果对人才的培养忽视了对该行业的职业道德的教育,将会给该行业埋下巨大的危机。

3、基础课程的缺失。四所民族高校在主要课程设置中都没有重点涉及对学生美学知识的教育、欣赏能力的培养和对网络技术和知识的学习。一个编辑需要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这种鉴赏能力是需要美学的知识和理论来奠定基础。而且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需要的编辑出版人才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掌握传统的编辑出版技能,还要学习网络知识和技术,但是缺乏系统的审美培养,在装帧设计和图书内容的选择上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缺乏审美能力的编辑创造出来的文化作品相对来说价值也较低,不仅不会给出版社带来利润,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令人担忧。

(二)师资结构与授课方式不合理

1、师资结构不合理。我国民族高校编辑出版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师资结构的限制。师资队伍是促进教育的一大因素,但由于民族高校一般处于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便导致了高素质教师的缺乏和教育水平的局限性。且四所民族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基本都为大班授课,教师不能全面的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同一课堂学生人数太多,很大程度上拉低了教学质量,阻碍了老师的发挥,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专业教师资源的短缺,教师结构的不合理,这不仅是这四所高校的问题,而是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授课老师基本为理论授课,而缺少实践性授课。

2、授课方式的模式化。教学模式一成不变,自始至终都是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讲”,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一节课上接触到的知识面相对狭窄,学生学习知识都是被动的,很难让学生消化吸收以及应用课堂知识,没有成效。

四、解决民族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发展问题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一)课程设置方面

1、尽快组织建立完整的教学课程体系。编辑出版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成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课堂模式单一。并且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职业技能,而忽略了社会大环境,忽略学生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的意识培养。

2、开设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课程。民族高校大部分都主要位于少数民族地区,相对于其他高校有一定的地域文化优势,但在对学生的培养上忽视了对本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播与研究。学校学习任务的安排很少涉及民族文化知识,导致他们对开发民族文化、宣传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很薄弱。

3、大幅度增加学生网络技术课程。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掌握数字技术已经变成一项基础技能,特别是对网络舆论的控制能力尤其重要,传统的编辑出版技能要学习,现代先进的编辑方法更是要加深了解和使用。传统出版在数字浪潮中受到如此大的冲击,就是技术上的弱势,所以在人才培养上,这一点不能再被忽视。

4、增设对器材使用的实践课程。时展速度快,学校硬件设施更新速度相对慢,尤其是编辑出版学专业,缺乏硬件设施的使用或者设施较差。学校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中介,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应加大投入资金,加强对硬件设施的管理,开设专门的实验室,与数字化和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主题实验室。如果资金条件限制,也可以将此方式改为观看视频或书籍学习,但一定要将该课程的重要性一再强调,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燃起学生对于该专业的热情

5、加大汉语课程设置的比重。无论是针对哪一个学科方向,编辑从业人员拥有牢固的文字根基和文学修养是最基础的要求。不能因为该专业录取的学生都为文科生(特例除外)而忽视了对他们文字掌握能力的培养。

6、增设美学课程。编辑不但需要对文字能力的掌控,还需要基本的美学修养。作为高知识文化的人群,一定要有较高的审美品位。而审美的能力不是几天就能达到高水准的,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培养。

(二)课外活动方面

1、加大编辑出版学的宣传力度。据调查,很多学生和社会群众对于编辑出版学的了解程度很低,大部分人处于完全无知和误解的状态,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这在人才培养上首先就设置了一道阻碍。虽然长期以来,编辑秉持着“为他人做嫁衣”的无私精神,但是如不将此专业在人群中推广出去,不仅招不到优秀的学生,也聘不到出色的老师。这是编辑出版专业发展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

2、尽量提供较多的实习机会。虽然各个高校对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通过实践学习而巩固理论知识的机会还是很少的。

这主要因为实践学习实施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是学生数量多,出版社、报社、印刷厂的工作环境空间有限,不方便太多人参观学习;其次,学生的参观学习会打扰到工作,甚至影响其工作进度与质量,不适宜长时间、频繁性实践学习;再次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掌握参差不齐,实践学习也达不到预期效果。然而学校并不能放弃实践学习的这一环节,而是要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比如根据企业的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企业签订合同协议,开展企业实训基地,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来制定教学计划与教师队伍,校内课程与企业实训相结合,企业专业人员对学生实践的跟踪督导,加强专业素质与技能的培训,有针对性地培养更贴近企业实际要求的专业人才。这是一种双赢的模式,既能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又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