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和谐社区建设汇报材料(合集7篇)

时间:2023-01-12 15:14:06
和谐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和谐社区建设汇报材料第1篇

XX街道振兴社区位于谢家集区中心地带,辖区内有居民1887户,人口6274人,商业集中,交通便利。近年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相关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振兴社居委始终把和谐社区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突出“服务和活动”,重点在健全设施、完善功能、活动正常、特色鲜明上下工夫,深受居民群众的欢迎。2008年,社区被授予市级“文明社区”荣誉称号。

一、以服务居民为宗旨,打造“服务型社区”

从解决社区居民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完善服务载体、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构筑政府公共服务、社区居民互助服务、社区内单位共建共驻“三位一体”的互补服务体系,实现居民愿有所为、困有所助、难有所济、需有所帮。凡下沉到社区的公共服务,实行服务大厅一站式集中办理。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到劳动保障、社会救助、计划生育、法律援助等公共服务。组织开展志愿者社会救助、优抚、助残、老年服务、再就业、维护社区安全、科普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活动。建立了家政、维修、技能、物业等专业服务队伍4个、网点5个,开通了便民服务热线电话。

二、解居民就业之难,打造“创业型社区”

针对辖区内居民就业再就业矛盾突出的客观实际,依托社区劳动服务网络,紧密围绕市场需求,落实创业优惠政策,采取加强技能培训、开发就业岗位、鼓励创业等多种渠道,使每一位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居民实现稳定就业。我社区现有下岗失业人员264人,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队,家政、维修、保洁、绿化等服务队和就业工作网络,及时提供用工信息、小额贷款、再就业优惠证办理、社会保险和技能培训服务,开发就业岗位186个,就业人数达172名,下岗再就业率达65%以上。同时,强力推进社区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社区已成为居民充分就业和创业的重要基地。

三、积极开展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型社区”

以社区文体爱好者为主要群体,以社区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为依托,发展富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社区先进文化,努力提高社区群众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和谐城区建设。全民读书活动蔚然成风。建立了社区读书小组,开展了以创建“学习型好家庭、学习型好楼栋、学习型好居民、学习型好少年”为主要内容的“四好”活动,坚持每周举办一期“社区半小时读书讲座”,宣讲历史文化和建设成就、形势政策、文明礼仪、法律和科学知识等。开设了社区小饭桌、小课桌,较好解决了“上班族”孩子课外管理问题。主打社区“夕阳红”艺术团品牌,社区建立了锣鼓队、合唱队、舞蹈队等文体分队,做到了天天有活动,每月有主题演出。文化、体育部门每年都对社区文体骨干进行3-4次培训。启动了“文化惠民工程”公益演出广场行活动,坚持每年举办社区文艺调演和社区体育运动会。

四、维护居民安全,打造“平安社区”

以社区警务室为核心,以社区单位和居民楼院为依托,以建立群防群治防控体系为目标,努力为广大社区居民打造一个稳定和谐、安全有序、邻里关系融洽的“平安社区”。根据社区流动人口多,人员复杂,治安防控难度大等特点,社区成立了“平安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和辖区单位签订治安防范责任书,确保重点部位治安良好。成立以社区民警为骨干、治安员为辅警、专群结合的治安巡逻防范队伍,社区先后被上级评为安全社区、无毒社区、依法治理示范单位和先进社区。

五、几点体会

1、以人为本、深化服务,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永恒主题。建设和谐社区,服务对象是群众,依靠的力量是群众,活力源泉更是群众。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必须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把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性化”服务理念,以公共服务为主,积极开展便民利民特色服务;以政府购买服务与无偿、低偿服务相结合,力求与市场对接;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恒量服务工作的第一标准;把和谐社区建设纳入文明城市建设中心工作之中。建立覆盖社区全体居民、多元化服务、高质量的服务体系,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坚实基础。

2、贴近群众,活跃文化生活,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有效形式。把社区文化作为凝聚民心、凝聚社会的基础工程,倡导广大文化工作者积极下基层、进社区,贴近群众,服务大局。组织社区群众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创建活动,宣传党的政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进行社会审美和德育教育,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社区文化艺术和体育游艺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广泛而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以社区为纽带的具有共同爱好的社会群体,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提升了群众精神境界,提高了社区文明程度,拉近了居民之间关系,增强了社区的向心力和亲和力,促进了社区建设全面和谐发展。

和谐社区建设汇报材料第2篇

XX街道振兴社区位于谢家集区中心地带,辖区内有居民1887户,人口6274人,商业集中,交通便利。近年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相关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振兴社居委始终把和谐社区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突出“服务和活动”,重点在健全设施、完善功能、活动正常、特色鲜明上下工夫,深受居民群众的欢迎。2008年,社区被授予市级“文明社区”荣誉称号。

一、以服务居民为宗旨,打造“服务型社区”

从解决社区居民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完善服务载体、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构筑政府公共服务、社区居民互助服务、社区内单位共建共驻“三位一体”的互补服务体系,实现居民愿有所为、困有所助、难有所济、需有所帮。凡下沉到社区的公共服务,实行服务大厅一站式集中办理。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到劳动保障、社会救助、计划生育、法律援助等公共服务。组织开展志愿者社会救助、优抚、助残、老年服务、再就业、维护社区安全、科普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活动。建立了家政、维修、技能、物业等专业服务队伍4个、网点5个,开通了便民服务热线电话。

二、解居民就业之难,打造“创业型社区”

针对辖区内居民就业再就业矛盾突出的客观实际,依托社区劳动服务网络,紧密围绕市场需求,落实创业优惠政策,采取加强技能培训、开发就业岗位、鼓励创业等多种渠道,使每一位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居民实现稳定就业。我社区现有下岗失业人员264人,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队,家政、维修、保洁、绿化等服务队和就业工作网络,及时提供用工信息、小额贷款、再就业优惠证办理、社会保险和技能培训服务,开发就业岗位186个,就业人数达172名,下岗再就业率达65%以上。同时,强力推进社区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社区已成为居民充分就业和创业的重要基地。

三、积极开展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型社区”

以社区文体爱好者为主要群体,以社区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为依托,发展富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社区先进文化,努力提高社区群众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和谐城区建设。全民读书活动蔚然成风。建立了社区读书小组,开展了以创建“学习型好家庭、学习型好楼栋、学习型好居民、学习型好少年”为主要内容的“四好”活动,坚持每周举办一期“社区半小时读书讲座”,宣讲历史文化和建设成就、形势政策、文明礼仪、法律和科学知识等。开设了社区小饭桌、小课桌,较好解决了“上班族”孩子课外管理问题。主打社区“夕阳红”艺术团品牌,社区建立了锣鼓队、合唱队、舞蹈队等文体分队,做到了天天有活动,每月有主题演出。文化、体育部门每年都对社区文体骨干进行3-4次培训。启动了“文化惠民工程”公益演出广场行活动,坚持每年举办社区文艺调演和社区体育运动会。

四、维护居民安全,打造“平安社区”

以社区警务室为核心,以社区单位和居民楼院为依托,以建立群防群治防控体系为目标,努力为广大社区居民打造一个稳定和谐、安全有序、邻里关系融洽的“平安社区”。根据社区流动人口多,人员复杂,治安防控难度大等特点,社区成立了“平安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和辖区单位签订治安防范责任书,确保重点部位治安良好。成立以社区民警为骨干、治安员为辅警、专群结合的治安巡逻防范队伍,社区先后被上级评为安全社区、无毒社区、依法治理示范单位和先进社区。

五、几点体会

1、以人为本、深化服务,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永恒主题。建设和谐社区,服务对象是群众,依靠的力量是群众,活力源泉更是群众。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必须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把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性化”服务理念,以公共服务为主,积极开展便民利民特色服务;以政府购买服务与无偿、低偿服务相结合,力求与市场对接;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恒量服务工作的第一标准;把和谐社区建设纳入文明城市建设中心工作之中。建立覆盖社区全体居民、多元化服务、高质量的服务体系,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坚实基础。

2、贴近群众,活跃文化生活,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有效形式。把社区文化作为凝聚民心、凝聚社会的基础工程,倡导广大文化工作者积极下基层、进社区,贴近群众,服务大局。组织社区群众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创建活动,宣传党的政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进行社会审美和德育教育,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社区文化艺术和体育游艺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广泛而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以社区为纽带的具有共同爱好的社会群体,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提升了群众精神境界,提高了社区文明程度,拉近了居民之间关系,增强了社区的向心力和亲和力,促进了社区建设全面和谐发展。

和谐社区建设汇报材料第3篇

——xx区文体局建设和谐社会汇报材料

xx区是xx市西部的一个农村县级行政区,距武汉28公里,人口约22万。下辖庙岭、xx、段店、临江、蒲团五个乡镇。全区共有7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年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左右,属不发达地区。自1987年建区以来,通过几届政府的共同努力,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农村文化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但是,农村文化建设仍然滞后于经济建设的发展已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如何实现“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改变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现状,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一)机构情况

xx区文化体育局自建区就已成立,在近年区、乡两级机构改革过程中,人员机构编制都有不同程度减少。区文化体育局机构改革前3个编制,现有2个编制,2名工作人员(含文化市场管理人员1名)。区文化馆机构改革前3个编制,现为一个编制,1名工作人员。

镇级文体服务中心5个,全区除段店镇未评为全市“文化先进乡镇”外,其余四家都在1998—2003年通过市级创建验收达标。庙岭镇文体服务中心1个编制实有1名工作人员;xx镇文体服务中心1个编制4名工作人员;段店镇1个编制1名工作人员;临江乡1个编制2名工作人员;蒲团乡1个编制1名工作人员。全区五个乡镇文化站长事业编制都已落实到人。

(二)文化设施情况

1、区级文化设施

xx区文体局自建局以来,一直在区政府大楼一间15平方米的办公室办公。文体局和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两个机构,两块牌子合在一起办公。文化馆长年在外租房办公,图书馆、博物馆未设立。

2、镇级文化设施

在全区五个乡镇中,xx镇文化设施较为完善,有一个1500个座位的电影院,图书室、阅览室、文化活动室齐全,1998年曾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乡镇”;庙岭镇只剩下一个容纳800人的危房电影院,原创:创建的文化站随着镇政府迁移而变相丢失;临江乡有一个200平方米站舍;蒲团乡将一个容纳450人的小礼堂作为创建的文化站,其功能不完善;段店镇有一个可容纳500人左右的礼堂,没有文化站的办公场所。

3、镇级文化投入情况

在创建全市“先进文化乡镇”活动中,每个乡镇在硬件建设中相继投入过5至15万元资金,用于站舍改造和软件建设,除段店镇未通过验收达标外,其余4个乡镇都争取了省3万元、市2万元、区1万元的拨款。创建活动结束后,就很少争取上级拨款和所在乡镇的投入。

4、村级文化设施情况

全区79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据统计,文化设施所剩无几,文化活动率不足5%,篮球场地不足15%,文体活动场地都没有全民健身路径。

(三)群众文化

1、文化团体

全区共有老年文体协会3个,书画协会3个,音乐舞蹈协会1个,文学创作协会1个,篮球协会1个,棋类协会1个。

2、民间艺术团体

区内原有业余楚剧团5个,现仅存1个,红白喜事乐队5个。游乐园1个。

3、文化活动开展形式

我区开展文化活动形式主要有五种,一种是区、乡联动,利用节假日开展的文化体育活动;二是各文体协会开展的文体活动;三是校园文体活动;四是部门文体活动;五是企业文体活动。

(四)文化市场

随着经济建设不断发展,我区文化市场日渐繁荣,印刷厂家4家,书报刊出租6家,音像制品出租12家,网吧13家,打字复印10家。

二、我区农村文化建设成果及经验

1、巩固成果,保持先进性。在“十五”期间,我区先后有四个乡镇在创建“先进文化乡镇”活动中通过了市级验收。从某种意义上讲,极大地促进了文化设施建设和群众文化的发展。严格按照湖北省创建“文化先进乡镇”两个千分制评分标准,落实硬软件建设,给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带来了契机,省政府、市政府、区政府先后拨付了配套资金,给农村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繁荣农村文化打下了基础。

2、重心下移,打好“阵地战”。在巩固“先进文化乡镇”创建成果的同时,2005年我们将文化工作重心下移,开展“文化中心户”创建工作。全区每个乡镇选择2户基础较好的农户作为创建对象,农户出场地、出一定资金和设施,全市“省级文明单位”择一户进行援建,无偿提供资金和文化用品1万元左右,有力促进了“文化中心户”的建设,目的旨在使“文化中心户”成为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窗口”,农民学习和传播科学文化技术知识的阵地,丰富活跃农民文化生活的场所,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农村文化的建设。

3、明确方向,开拓新途径。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把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努力探索,做好新形势下农村文化工作新途径、新方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正确引导农民对文化精神食粮的消费,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每年自筹资金开展节假日文化活动不下10次,充分发挥各文艺团体、协会的职能作用,积极营造大文化氛围。教育农民摒弃封建迷信和腐朽落后的东西,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农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农民遵纪守法意识,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远离牌桌,积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事业中去。

三、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

通过调研,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文化阵地建设不完善,资金短缺,人员机构不健全是严重制约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三大要素。

1、阵地建设

xx区虽说是一个县级实体区,但没有一处属区级文化阵地设施,每次开展文体活动,除自筹资金外,还要到机关、学校、企业租借场地,无疑是给举步为艰的文化雪上加霜。乡镇一级虽在创建“先进文化乡镇”活动中有一些文化设施及阵地,由于基层队伍配备不健全,开展活动十分有限。村级文化设施可以说损失贻尽,连村级办公场所绝大部分都是依靠学校办公,哪还有文化活动室?原有的篮球场地现在只有场地而无球架。村级广播、农村电影已基本不见踪影。

2、资金情况

资金短缺,是严重制约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因,可以说,基层财政是吃饭的财政,区、乡镇两级财政预算安排文化体育活动经费甚少,十五期间财政投入农村文化建设资金仅为15万元,与经济增长速度不相匹配,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缺口相比是杯水车薪。每次开展活动主要依靠文体部门外出讨要。乡镇一级财政较区更为吃紧,开展文化活动相当少,有的乡镇连区级组织的文化活动都因经费和人员问题难以参加。村级债务十分繁重,根本没有资金用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3、组织机构

区、乡、村三级通过机构改革后,文化队伍、人员编制逐步减少,区级只有2人,除了搞好区级文化体育工作外,还要兼管文化市场工作,乡镇文化站长基本上只挂牌不营业,都是以乡镇政府中心工作为主,每个文化站长都要挂村驻点。村级文化更是无人过问,无人管理,名存实亡。

形成以上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上的因素。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点是发展市场经济。而少数领导却在思想上有些根深蒂固的错误想法:经济建设搞上去了就行了,是硬指标,看得见、摸得着。文化建设搞的再好是软指标,看不见,这是无为论;经济建设搞上去了,文化建设自然就上去了,这是牺牲论;经济建设任务重,没有时间抓文化建设,这是轻重论。正是有这样的思想作怪,造成文化建设口头上强调得多,付诸实施的少;停在文件上的多,在落实上做文章的少;上面的优惠政策多,到下面来真抓实干的少。当然还存在其他一些客观因素,如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等。

四、拓展发展空间建设和谐xx

为了进一步加快文化发展步伐,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旗帜,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深入推进文化体育体制改革和创新,充分调动全区人民群众建设文体事业和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大文化体育基本建设投入,构建更为完善的社会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提高管理和服务社会文化的能力,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以先进文化牢固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促进全区群众文体活动质量和人的素质全面提高,构建和谐xx,推进xx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一)健全发展体系,夯实文体基础。

1、继续巩固发展乡镇文体服务中心。用市场经济模式运作,逐步探索文体服务中心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经济实体转变。

2、用先进文化牢固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巩固“文化中心户”创建成果,使之成为党联系群众桥梁、纽带,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阵地,普及科学文化技术知识的场所。乡镇文化中心户在现有基础上,逐年递增,到“十一五”期末,完成创建文化户达总户数的70%。

3、培植文化体育经营户、网点、文化产业,推动我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在现有98个文化经营户基础上扩规,发展至200个左右,遍布全区各个乡镇。加强对文化体育政策的宣传力度,繁荣净化文化市场。

4、发挥巩固区文化馆职能作用,抓好业务辅导和管理,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繁荣发展群众文化事业。

5、配合区直相关部门,抓好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老年文体工作,完善文体事业发展体系。

6、继续抓好我区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文艺创作、中国象棋、老年门球、钓鱼、篮球几个协会,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力争创作更多、更好的精品。

7、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稳步推进我区全民健身向前发展。

8、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将文化体育设施与城镇发展规划统一起,通盘规划。逐年递增对文体设施建设经费的投入。实现“十一五”期末各类文体场(点)达500处。

(二)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1、按照机构改革精神,配齐、配强区文体局、区文化馆、乡镇文体服务中心人员。不拘一格用人才,将那些懂业务、善管理、有责任心、政治素质高的人才推荐到文化管理位置上来

2、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转变,培养造就一批懂专业、会管理人才,提高管理和指导全区文体工作的能力。

3、学习借鉴外地发展文体事业经验、走出去、请进来、取别人之长,补已之短,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新途径、新方法、新思路。

(三)因地制宜创新,勤俭节约办事

1、继续巩固我区月月有活动,年年有创新的工作经验。

实现全区年均文体活动200次以上,举办大型“文体周”、“文化节”等活动年均不少于1次。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2、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认真组织实施“文化下乡”活动。向农民群众宣传普及科学文化技术知识每年不少于10场次。

3、做好文化招商、文企联姻,文体活动推介工作。实现文企双赢局面,每年至少落实1-2件群众看得见的实事。

五、几点意见

(一)领导重视,切实贯彻各项政策

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深刻地阐述了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意义和目的,给文化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可以这么说,这两个意见的出台,说明国家对发展文化事业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的春天就要到来,关健是自上而下各级政府能否按照这两个《意见》要求,认真落实发展文化事业的各项政策。

(二)加大投入,促进文化事业发展

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单凭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努力,来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力量是不够。文化事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体现,反过来,文化事业的发展,势必促进经济的发展,是辩证的统一体。因此,各级政府一定要把农村文化建设提到议事日程,逐年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特别要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让群众得到看得见的实惠。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统筹安排,逐步构建农村文化建发展体系。在继续巩固“文化先进乡镇”和“文化中心户”创建成果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农村学校空余教室的条件,重塑农村文化室昔日辉煌,采用投资和赞助相结合的办法,原创:将文化活动室建成拥有电脑、电视、室、图书室等功能齐全的文化阵地;面向群众,服务群众,让广大群众从中学到和得到致富信息和科技知识,有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创新机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区、乡(镇)、村在机构改革中,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上有所减少,加之文化事业单位自身造血功能不足,严重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吸收有一定文化特长、热爱文化的年轻人到文化队伍中来,充分发挥年轻人聪明才干,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和发展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在完善和配齐文化工作人员的同时,要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每个村必须抽调一名干部从事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充分利用他们的力量,发展和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发挥民间艺人和有文化特长人的作用,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不断丰富活跃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和谐社区建设汇报材料第4篇

一、抓社区协会党小组建设,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积极组建社区老年人协会及协会党组织,积极发挥老干部、老党员等“五老”作用,推进党群共建。通过开展党课教育、组织生活会等形式,积极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团结社区党员干部及群众完成各项社区建设、工作任务,对社区建设中遇到管理和服务方面的重大问题和事项时,一律通过“四议两公开”决议,并经村民大会讨论决定。通过紧密联系群众,积极听取村民意见,努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努力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充分发挥了基层组织建设战斗堡垒作用。

二、抓经济建设,村民生活收入逐年提高。

鼓励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投资创业,积极引导村民种植脐橙、高产油茶等优势产业,现今100多亩脐橙已经挂果,200亩加工甜橙也已投产。以服饰加工、针织、灯饰为主的小型办厂,解决了20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村民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抓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新建篮球场、卫东文宣队戏台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积极组织社区村民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以享誉全国、活跃在广大农村43载的卫东文宣队为主阵地,编制各类农民喜闻乐见的戏目,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抓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社会秩序更加稳定。

积极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并与工作密切结合,极大的促进了社区的稳定。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及相关制度,平安社区创建工作稳步推进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和谐社区建设汇报材料第5篇

××街道辖区面积3.18平方公里,居民15705户,45146人,下辖六个社区,828个居民小组,共有社区工作人员94名(其中包括43名居委会干部、11名军嫂、6名残协委员、12名干、22名协理员)。社区服务中心位于××路44号,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一楼便民服务大厅开设20个服务窗口。各社区平均办公面积338平方米,均建立了服务室、警务室、活动室和康健室。先后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奖”、“××市社区建设先进单位”,20__-20__年连续两次全区唯一荣获“大连市健康示范街道”称号。

二、和谐社区建设情况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社区,和谐社区的基本单元是楼院,也是最贴近居民的自治单位。我们在建设和谐社区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和谐楼院建设,深入开展了“和谐楼院”创建活动,以“145”工程(即:整个创建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20__年为“试点年”,完成户数和人口数量的10%;20__年为“展开年”,完成创建任务的40%;20__年为“完成年”,完成创建任务剩余的50%)为载体,力求通过“和谐楼院”创建活动来提高社区居民自律意识和参与意识,发挥楼院居民的自治功能,营造“卫生良好、邻里和睦、互助互爱、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街道辖区内需改造的和谐楼院共有297个(楼数350栋),06年至07年共完成楼院改造80个,08年需兜底改造217个(其中部分楼院已动迁或正在动迁),实际需要改造楼院107个。

在实施和谐楼院创建活动中,既要立足目前,又要着眼长远。结合××街道辖区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三步走”的实施方案。第一步从社区环境入手,从老百姓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困难群体需要提供帮助的问题入手,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长效管理,消化社会矛盾,创建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生活便利的生活环境,促进人居环境和谐,让有困难的人得到帮助,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和认同感。;第二步通过和谐楼院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的统筹协调机制和居民民主自治机制,建立弃管楼院的居民自管组织,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制定楼院《居民公约》、《居民代表议事规则》、《楼院管理制度》等自我管理规则和制度,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法制观念和参与意识,深入开展“八个一”建设:成立一支居民爱心互助队、向每个居民发放一张邻里互助表、开辟一个困难救助板、评选一次我心中的好邻居、搞一次邻里聚会、开展一次“你对邻里不满意”问题的调查、建一个楼院信箱、组织孩子开展“亲邻小天使、沟通你我他”活动。通过“八个一”活动,引导居民走出家庭,参与楼院建设,培养家庭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增进邻里感情,增强居民的凝聚力,强化居民的归属感。社区每半年进行评比,对团结邻里、热心助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的个人、家庭,分别授予“居民之星”、“睦邻之家”称号;第三步围绕改造后的楼院,立足社区的实际情况,创新地研究和制定“和谐楼院”的长期运行模式。通过街道主导向居民自治过渡,先由街道出资,通过与辖区环卫所合作,负责弃管楼院的环境维护与维修,同时在楼院设立居民自治箱,居民自愿凑集资金维护环境。各楼院要充分发挥党员、楼长的示范作用,带动楼内居民,加强治安看护和各种灾害预防,搞好楼院内的卫生清扫与保持,花草树木的绿化与美化,共建安全整洁温馨的家园。

我们把“和谐楼院”建设作为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来抓,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社区服务。充分发挥街道现有社区服务中心和各社区服务设施的作用,开通便民服务热线,满足社区居民需要。扎实做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做到了应保尽保,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80%以上。制定有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对违法建设和私搭乱建现象加强监管,各社区设有清扫保洁队伍,实现门前“三包”签约率达90%以上,广大居民对社区提供的服务总体来说是感到满意的。对保障户和低收入家庭实施就业援助,实施“关注扶助城市低收入家庭”,通过成立“爱心超市”、建立登记造册和走访慰问制度、实行分类救助等措施,不断完善了“政府求助、社会帮助、家庭互助”的三助合一求助工作体系。

(二)社区文化。搭建“娃娃楼长小邮箱、心理沟通大平台”。由街道筹建,风景小学和第16中学共同参与的“娃娃楼长”活动基地于去年4月上旬正式建立。聘请了区政协和社区中小学教师8人为社区教育辅导员,为“娃娃楼长”提供了一个自我学习、交流和展示的空间,真正将社区变成未成年人的道德实践场所和主阵地。各社区均建有图书室,注意增加、更新藏书,发挥社区体育活动场所的作用,居发百姓积极参加各类全民健身运动。

(三)社区稳定。社区均建有警务室,治保组织健全,对刑释和解教人员的帮教率达90%,不断加大打击“__功”组织力度,建立健全了公共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和民调工作,确保了进京和越级上访事件,保证了辖区的和谐安定。

(四)居民自治。居民委员会组织健全,建立并细化了《居民公约》、《楼院管理制度》、《居民代表议事规则》等规章制度,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力求通过开展“法律和文化进楼院”、“专项活动月

”、“结对子”、“爱心门铃”、“楼院志愿者”活动等内容,逐步建立和形成“楼院自我管理”的长效机制。坚持居务公开并设立公告栏,与辖区单位建立了共建机制。

(五)社区党建。社区党的领导班子健全,相继在社区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党员议事会”、“在职党员联络站”、“党员服务站”等“三会两站”。以党员为主体建立“四自”管理模式(自我组织、自我学习、自我形成、自我完善)。建立健全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干部能够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并在和谐社区的建设中为居民群众作好表率。以党员骨干带动辖区群众开展英语、科普、社区合唱团和老年艺术团等各类学习组织,受到群众欢迎。此外,我们还通过组建“一会六队、开展“一人一岗”等服务活动,不断扩大和延伸社区党建触角,带动和谐社区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20__年××街道将充分利用好居委会换届的契机,以“145”工程为载体,继续深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和谐社区建设是城市基层一项关系到全局性的重要工作任务,要按照中央关于“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要求,认认真真抓好落实。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要把和谐社区建设摆上议事日程,切实发挥领导核心和龙头带动作用。各科室要把自己的工作纳入建设和谐社会和和谐社区这个大局,立足自己实际,找准进入这项工作的切入点。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基层的各种社会组织,要同社区广大群众一起,当好和谐社区建设的组织者与执行者,当好和谐社区建设的排头兵,站在和谐社区建设的前列,为和谐社区建设乃至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二、要抓好分类指导。对不同情况的社区,要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社区都有一个具体的、明确而且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工作目标,扎实有序地推动工作。在工作方法上要经常抓典型,通过典型以点带面。要根据各自的条件,发挥现有优势,努力在和谐社区建设某些方面、某些领域取得突破,创造和总结具有方向性、指导性的经验。××街道开展和谐社区建设起点一定要高,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为全区的和谐社区建设当典型、作示范。三、搞好督察、确保实效。为使和谐社区工作扎实开展,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各社区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指导和检查,并将结果列为年终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以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

三、问题及建议

(一)关于解决社区工作人员同工不同酬问题。目前各社区工作人员构成复杂,包括居委会干部、军嫂、干部、协理员和残协委员,居委会干部是居民选举出来的,承担着社区工作的主要职责,工作压力较大。其它人员分别由区相关部门分口管理,待遇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委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了工作效率。建议所有社区工作人员在人事档案、工资关系等能够纳入街道统一管理。

(二)关于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完善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建议区委、区政府能够尽快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和细则,在各项工作进入社区之前能够统一规范审核和管理,为社区建设创造一个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的工作环境。

和谐社区建设汇报材料第6篇

一、鲜红党旗飘起来

扎实开展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党员干部“先进性承诺”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干部在经济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社区党组织在工作中切实面向群众,让群众能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真正体会到社区的作用,增强居民群众和驻地单位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党支部在开展工作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全心全意为广大居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行动上,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社区支部每年都有计划、有目标地为居民办几件实事,结合社区实际发展那些企业不干、社会缺乏、群众急需的服务项目,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多年来,我县3个社区党支部积极发挥作用,主动协调,为社区群众办了大量好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组织了腰鼓队、舞蹈队、秧歌队,定期表演,建立了三个社区阅览室,极大地丰富了社区群众的业余文化。白河县积极引导各社区支部,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找准特色,使各社区都形成了自己的服务品牌。社区支部以便民、快捷、和谐、安定为主题,共建立了家庭矛盾协解、法律咨询、群防群治、房屋中介、助残帮困、红白理事会、“两劳”人员帮教等一系列服务小组,社区群众高兴地说“党组织上为我们的生活都想到家了”。社区党组织积极组织社区群众参与各项活动,在启动的的“双创”工作中,社区党组织带领群众积极投身双创,人人动手参与双创,经过三年努力,20__年白河县顺利通过了双创工作的验收。在今年启动的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县城”的活动中,社区党支部向广大群众宣传国防知识,宣讲做好双拥工作的重要意义,号召社区群众积极投身于双拥工作中来。

二、配套机制建起来

出台了“社区党建联席会”制度,搭建了社区党建共建的平台。为了适应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的要求,使社区党建逐步从传统的单位建制逐步向区域性党建的动力机制转变,社区成立了党建联席会,由驻社区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和社区党组织负责人组成的机构,每年(召开)不少(于)2次的工作研究会,专门研究和讨论社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重大问题,激发各单位党建主体的内在动力,使他们积极和主动地投身到党建中来。

和谐社区建设汇报材料第7篇

近年来,我们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经济发展全局,全力构建充满活力,环境舒适,群众安康,友善诚信,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型社区,不断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提升社区建设水平。经过几年的认真工作和积极努力,截至目前,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公民素质和群众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广大居民普遍欢迎和积极参与,有效的提高了社区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力的促进了辖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协调发展,开创了和谐社区建设的新局面。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保证,创新理念机制,和谐社区建设蓝图构建

我镇十分重视和谐社区创建工作,把开展和谐社区创建工作作为 一项长期目标、远景规划,始终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上,统筹规划,不断推进,使每个人都充分明确创建特色社区工作的目的、要求和任务。我镇将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写入年度的工作报告,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同时,还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特色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发动组织驻地单位、居民参加共创和谐社区。形成了以镇党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党员为主体,辖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社区共建、共创的工作体系。

工作中,我镇十分注重加强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学习制度,抓好政策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以及为民办实事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对社区干部进行全员专题培训,提高了社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使社区干部明确了和谐社区创建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为开展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创建过程中, 采取以点带面,以创建促特色,以特色强品牌,通过树典型,促提高的工作方针,积极打造品牌社区,全力向和谐社区目标迈进。

二、强化服务载体,搭建创建平台,和谐社区建设亮点频出

我镇不断加强社区班子建设,通过规范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加强社区居委会的宏观调控与管理,不断提高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居委会服务社区居民的能力。特别是在 2013年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后,新当选的各社区负责人在工作思路上不断创新,工作理念 不断突破,将“服务社区,服务居民”作为和谐社区创建的主要载体,结合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创建自己的特色,创出自己的品牌,并与各项工作有机联系,相互结合,从而形成主题突出、特色各异的创建活动,使我镇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初见成效,亮点频出。

(一)突出服务群众,多办好事实事。我们始终牢记“和谐、奉献、创新、发展”的服务理念,始终坚持把“替群众着想,为群众服务,让群众满意”作为创建和谐社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 断创新社区党建载体,精心打造社区服务品牌,加快现代新型和谐社区创建步伐。一是积极构建党建强基平台,突出“惠民服务”品牌。社区先后与结对单位和辖区单位合作,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发展建设。开展了警民联手共促“连心织网”工程、居家养老试点工作、计生服务安全进社区等工作,切实为居民开展服务。社区党支部还建立了困难党员帮扶、党员群众一对一结对帮扶等制度,重点帮扶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同时,结合网格化工作开展,以走家入户和网格信息平台汇集社区民情民意,解决居民群众生活中的难题。切实解决了居民生活中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提升了社区惠民亲和力。二是结合涟水好人评选活动的契机,构建特色文明平台,打造和谐家园。社区认真分析形势,抓住创建重点,精神文明创建不断深入,涌现出特色文明家庭的创建高潮。

(二)实施五心服务,推进和谐建设。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原则,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拓宽创建领域,充实创建内容,成立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将工作人员形象牌、岗位职责公布上墙,深化“五心服务”理念。在日常工作中深化“热心接待、细心倾听、耐心解答、尽心服务、诚心办事”的“五心服务”,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社会救助、计生指导、综治调解、户籍办证、咨询接待等服务体系,开展全方位便捷为民服务工作。充实服务工作班子,强化“五心服务”工作。明确由社区党总支书记任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每月一次集中学习,不断提高社工业务技能。

(三)加强平安保障,建设温馨家园。我镇十分重视加强社区安全稳定工作,在辖区范围内大力实施“平安工程”,将创建平安社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连续多年制定下发了《镇社区治安群防群治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党政领导任组长,党政副职以及辖区内派出所所长任副组长的社综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以专职治安员为主体、 兼职治安员为辅的治安巡逻队伍和由乡镇、社区(辖区单位)、联组长三级信息员网络队伍,充分发挥由保洁人员、 低保人员、 社区志愿者组成的兼职治安队伍的积极作用,全面构建起覆盖全镇的防范网络。同时,各社区也与辖区派出所密切配合,在防范体系建设上做到了四个统一,即办公标牌统一、办公设备统一、 规章制度统一、档案资料统一,正是在这种牢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的 影响下,几年来,未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事件,保证了辖区的安全稳定局面,为辖区居民提供了一个温馨祥和的家园。

三、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工作素质,特色社区建设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