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居民消费经济学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9-29 15:25:53
居民消费经济学论文

居民消费经济学论文第1篇

关键词:杭州市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学术和实用意义

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态势,既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隐患和契机,同时也是撬动世界经济的杠杆。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投资与出口,对消费需求的重视严重不足,这必将导致经济增长原动力的倾斜,抑制国民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一直是构成我国最终消费的主体,但是其发展已步入正轨,发展潜力有限。因此,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民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扩大消费内需的关键在于发展城镇的消费需求,刚起步的消费市场才是未来我国消费市场的重点和热点。其重要性不仅体现于庞大的市场规模,也体现于巨大的市场潜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没有离开消费的生产,消费为生产提供最终的动力”。在经济学 GDP 分析中,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被誉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作为总需求构成因素之一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持久的推动力。最终消费是由居民消费和集团消费两部分组成,居民消费又可分为城镇居民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两类。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国民经济基本保持健康平稳的发展,社会产品日益丰富,居民生活消费选择空间不断加大,消费对生产供给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力越来越明显。

消费作为国民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在经济生活中特别是对经济的增长起着根本性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从需求方面看,消费对经济具有直接与间接拉动作用;从供给方面看,消费能够创造出生产发展所必需的人力资源,从而创造出社会生产力;从均衡性角度看,消费又起着“自动稳压器”的作用,防止国民经济大幅度地波动;从结构方面看,消费结构变动是产业结构变迁的根本动因,可引导产业结构不断地升级,促进经济增长。从理论上讲,消费结构问题是消费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一定时期人民群众消费状况的重要标志。居民的消费结构,不仅仅涉及消费领域的问题,更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层次,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运行的状况是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还是处于不良运转时期,关键问题之一就是看居民的消费结构是否合理。进行消费结构的分析研究,对了解居民自身的合理消费、社会消费水平、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变化以及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平衡市场供给与需求,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就杭州市区城镇的情况来说,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自 1995年杭州市以来,居民生活水平有了跨越性的提高,当前正处于从初步小康型向全面小康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同时,杭州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水平,特别是消费结构较以往发生很大变化。细致地研究近几年来杭州市居民的结构变化状况,系统地把握消费结构变化同经济增长的关系,对准确把握居民消费需求、促进居民消费具有指导意义。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微观方面,可以为企业、商品生产者组织生产、合理决策提供现实参考;宏观方面,可以为本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达到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目的。

1.2 论文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① 研究的目的

1)利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了解杭州市城镇居民消费消费支出结构变动的特征,寻求影响杭州市区城镇居民消费变化的因素。

2)通过恩格尔系数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研究分析

3)根据消费变动的原因和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到合理化结论,为政策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依据。

② 研究的内容

研究是以杭州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为考察和分析对象,研究的时期主要是 1995 至 2008年杭州市城镇居民消费状况。主要研究内容:

1)概述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基础理论和内涵,消费结构变化及发展的一般趋势和意义,论述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运用恩格尔系数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杭州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和特点进行分析,找出消费变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对策建议。

③ 技术路线

1)首先是对消费结构的综述,描述国内外的消费结构的研究,再对消费结构概念和应用的阐述。

2)然后是对杭州市城镇居民的消费统计数据和家庭消费数据样本进行分析,根据需要选取建立消费函数、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的方法,对杭州市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变化和特征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的主要因素。

2)再是对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研究方法的一个总结。

3)最后从实证论的角度,论述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针对主要影响因素给出促进经济增长的可行性对策建议,给出政策制度的合理依据。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消费结构的研究综述

西方对消费结构的研究较早,17 世纪末,乔治金对曾对工人阶级生活消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当时消费结构被称为“预算分析”或“收支研究”。他不仅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国家消费支出的构成情况,还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英国家庭的生活消费支出结构。最早提出“消费结构”这一概念是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爱德华迪克佩蒂阿格兹收集了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收入组的消费结构资料,并首次提出家庭消费结构消费支出的分类方法。弗里德里克勒普拉尔对消费结构的研究主要是调查每一家庭的生活收支情况,目的为了社会改革服务【1】。 研究消费结构最突出的代表人物就是德国统计学家和工程师恩斯特恩格尔,1857 年他在研究当时欧洲大陆居民几十年的消费数据,特别是居民的食品消费与总消费以及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后提出: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其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品的费用所占比重就越大;反之,一个家庭收入越多,其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品的费用所占比重就越小【2】。这就是世人所熟知的著名的“恩格尔定律”。马克思在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时,把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中的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进一步区分为生产必要生活资料和生产奢侈消费资料这样两个分部类【3】;此外在《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把消费品区分为以商品形式存在的消费品和以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4】。这实际上以宏观的角度分析了消费结构。恩格斯也曾把消费资料划分为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揭示了人们的消费结构从低向高发展的历史进程。列宁则更明确地指出过:“一定的消费状况是比例的要素之一”,他还概括了需求上升规律,即一个国家的生产率较高,工人的工资也较高,满足的需求也就较多【5】。这些都是对消费结构的阐释。当代西方消费经济理论是在古典消费经济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内容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消费结构理论、消费水平理论、消费品的供给和分配中的政策和技术问题等等。近现代许多西方学者对消费理论提出了各种假说,如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等,为消费结构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把家庭作为消费决策的基本单位,分析消费结构。其中,希尔提出“家庭文明”分析,斯梅尔塞等提出家庭消费支出功能分析,威廉威尔斯和乔治古伯尔利用“家庭生命周期”对消费行为进行分析,体现了消费结构在家庭消费中的变化趋势。在研究方法上,恩格尔定律被提出以后,它的适用性得到了现代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同,随着经济学家对消费结构变化的不断研究,按照恩格尔定律的基本规律,得出了衣着消费支出类似食物消费支出的变化规律,称之为恩格尔定律的引申定律。在研究各国居民生活水平时,经济学者经常使用恩格尔系数来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也是定量研究消费结构的开端。最近几年,消费结构的主要研究方法是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及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线性及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是用收入水平、价格水平等做解释变量,只能反映总支出和价格变动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对一些潜变量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如地区因素、收入分配因素、预期因素等潜变量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无法显现出来。因此,一些国外学者提出用面板数据的方法研究消费结构,即用 PanelData 方法分解潜变量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主要代表人物有乔晨、马蒂尔斯和塞维斯特,该方法在消费结构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使消费结构研究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1.3.2 国内消费结构的研究综述

我国对消费结构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迅速。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教授在 1963发表的《关于消费问题的探讨》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的消费构成,一方面是由他们的需求结构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消费基金的物质构成决定的。”这里的消费构成等同于消费结构。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开始对此高度重视,消费结构的研究真正活跃起来,对消费结构的全面深入的理论研究开始进行,从“六五”起到“九五”国家都将消费结构方面的研究列为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983 年由尹世杰教授主编的《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填补了我国经济科学一个空白,开拓了经济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在这部著作中,尹世杰教授专门分章系统研究了消费结构问题,是我国进行消费结构理论研究的开端。

八十年代中期至上世纪末是我国消费结构理论发展的十分重要的阶段,在这十几年里相继出版了几部专门研究消费结构的专著,包括中国社科院杨圣明教授于 1986 年所著的《中国消费结构研究》;山东大学林白鹏教授于 1987 年所著的《中国消费结构学》和1993 年所著的《中国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关联研究》;尹世杰教授于 1988 年所著的《中国消费结构研究》和于 2000 年所著的《中国消费结构合理化研究》。这些著作把中国消费结构学的研究推上一个又一个的新台阶,并且基本构筑起了我国现有消费结构理论体系。杨圣明教授在《中国消费结构研究》中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研究了消费结构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书中建立了数学模型和对消费结构的预测方法,这些方法至今仍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林白鹏教授《中国消费结构学》中把消费结构作为一个要素放在社会再生产这个大系统中研究,指出:“消费结构的变化的不同阶段是生产力一定发展水平的反映,在社会主义国家研究消费结构有特殊意义”。在《中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研究》中,林白鹏教授首次将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两个领域联系起来研究。他认为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是两种相辅相成的经济要素,产业结构只有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使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合起来。

尹世杰教授的《中国消费结构研究》一书是以我国居民的生活消费结构为着眼点,以消费需求为始点,以经济、社会、文化等影响消费结构的诸因素为内容,以消费结构合理化为目的,并以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和提高消费质量为终点,建立了自己的消费结构理论体系。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居民消费结构出现的新情况给予了理论指导。他的新著《中国消费结构合理化研究》更反映了当代消费结构研究的最新成果,开创了消费结构研究的新局面。在对现阶段我国消费结构定量的研究和预测方面,江西财经大学的董福荣教授从中国家庭消费结构方面入手;山东大学藏旭恒教授从居民资产与消费选择行为关系方面研究,在他所著的《中国消费函数分析》中,研究了消费结构、消费倾向、消费的收入弹性以及和利率价格的关系;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范剑平研究员以及孙凤研究员分别从居民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方面和消费行为数量研究方面作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使得我国对消费结构学的研究理论系统逐步发展和完善,为推动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3.3 居民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长期以来得到论证,居民消费是拉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大量文献对于城乡居民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度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对经济增长均有很大影响但是力度不同的观点。在消费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方面,国家统计局课题组通过对中国居民购买力水平的实证研究,得出“提高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是扩大内需的关键”结论;河北经贸大学课题组经过实证分析,得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内需的增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小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刘缉川在《江西农村居民消费研究》一文中认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对人力资本具有创造作用,消费还是防止经济萧条的稳定力量。

常欣在《供给与需求结构双向调整》中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格局已由“资源约束”转为“需求约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经济的增长。敖琴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中认为,占全国人口总数三分之一的城镇居民消费占了全国居民消费的 70%左右,城镇经济在国家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其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与水平。城镇居民消费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变化将直接引起市场供求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关系到城镇自身乃至全社会的发展。从消费结构与经济持续增长关系的角度,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增长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消费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增长,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刘树信《改善山西消费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思考》一文,研究了山西省消费结构改善拉动经济增长,论述了应该如何按照消费的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张泽一的《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章论述了消费结构是如何通过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问题。

黄丽馨的《广西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的实证分析》,在文章的论述中提出了消费结构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的思想。在家庭消费结构方面,高荣升《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与特征研究》中对比考察一些典型国家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特点,通过借鉴和参考这些国家的经验,以实现我国家庭消费结构的优化。余金凤《论我国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优化》指出家庭消费结构是整个消费结构的基础。我国经济要持续保持适度增长和协调发展,必须始终保持国内消费市场对经济发展的有效拉动,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优化家庭消费结构。由于众多经济学家的不懈努力,我国的消费结构理论体系已经基本成形,其主要内容包括消费结构的类型、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消费结构合理化的指标和途径、消费结构的差异、消费结构的国际比较以及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联等,为我国消费结构理论研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章 消费结构的基础理论

消费结构理论是消费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结构的研究将宏观经济中的消费理论与消费实际联系起来,为宏观消费问题提供了实证研究的角度、方法及应用。

2.1 消费结构的基本概念

致谢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经在上海海洋大学度过了近4年难忘日子。在本文完成之际,我要向这几年里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老师和朋友们表示我诚挚的谢意!在这即将告别校园、走向社会的时刻,我由衷地感谢给过我指导和帮助、鼓励和欢乐的师长、朋友和家人。

在校学习期间,我在学习和生活上得到了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老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宽厚豁达而正直随和的为人风范,令我敬仰,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从治学态度到治学方法,从做学问到做人,都给了我莫大的启迪,让我受益终身。

我要感谢我尊敬的老师们。四年来,老师们悉心教授了我各方面的知识。特别是郑奕老师,本文从选题、构思、成文都倾注着老师的心血。在此,谨向我尊敬的导师致以诚挚的感谢!其次,我要感谢陪伴我度过四年大学生活的同学和朋友们。他们不仅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且帮助我克服了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个个困难。这些珍贵的情谊我会永远珍惜。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家人。他们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上都给我了极大的支持,他们的教导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他们的关爱让我充满了勇气与信心。

我所取得的任何成果都是老师,朋友和家人支持的结果,在这里我忠心祝愿他们生活幸福、身体健康!

感谢!

参考文献

[1] 董福荣. 中国家庭消费结构透视[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9, 51-52.

[2] 林白鹏. 中国消费结构学[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7, 26-27.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4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 448-449 .

[4] 马克思. 《剩余价值学说史》第 1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 4 .

[5] 《列宁全集》第 4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 44 .

[6] 杨圣明. 中国消费结构研究[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6 .

[7] 尹世杰. 中国消费结构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8] 刘缉川. 江西农村居民消费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3.2 .

[9] 常欣. 供给与需求结构双向调整[J]. 科学决策, 2002.5.

[10] 敖琴.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J]. 农业经济, 2005.4 .

[11] 刘树信. 改善山西消费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思考[J]. 经济问题, 1999.7 .

[12] 黄丽馨. 广西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的实证分析[J]. 改革与战略, 2000.4 .

[13] 高荣升.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与特征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03.

[14] 余金凤. 论我国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优化[D]. 湖南师范大学, 2004.

[15] 尹世杰. 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111.

[16] 程岩. 信息经济的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测定[J]. 情报资料工作, 1993.5.

[17] 尹世杰. 消费经济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8] 刘方域. 消费经济学概论[M].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4, 117.

[19] 厉以宁. 消费经济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157-160.

[20] R. Stone: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 and Demand Analysis: An Application to the Patern ofBritish Demand", Economic Journal, vo1.64 , 1954.

[21] L. R. Klein and H. Rubin: "A Constant-Utility Index of Cost of Living",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 18 , 1949-50.

[22] 范剑平.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J]. 宏观经济研究, 2000.6,32-35

[23] 吴风庆.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与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 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 2000.9.

[24] 叶宗裕.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新应用—全国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比较分析[J].管理新说, 2003.1.

[25] 易丹辉. 数据分析与 Eviews 应用[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 10.

[26] 《杭州统计年鉴》.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27] 《中国统计年鉴》.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2006,2008.

[28] 陈秋玲,曹庆瑾,阿丽. 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上海大学:2010.

[29] 藏旭恒. 中国消费函数分析[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30] 金世和. 消费经济学[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5.

[31] 王建华. 消费者需求分析引论[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3, 227-230.

[32] 万金发. 北京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D].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1.

[33] 尹世杰. 优化消费结构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4.1.

居民消费经济学论文第2篇

通过对居民收入增长率及收入消费比的数据分析,认为居民消费不存在成为经济增长引擎的可能性。利用居民最终消费率和GDP数据,实证分析了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协整分析发现,居民最终消费率的提高与GDP增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基于Granger检验,发现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不显著。实证结果表明,提高居民消费率不能加速经济增长,即居民消费不能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关键词〕

居民消费;经济增长;引擎;协整;Granger检验

一引言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关注的话题。在理论分析中,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应该由消费驱动。尹世杰认为,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就能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循环能力”,即提高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促进消费的提高[1]。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高储蓄率导致了投资比例过高,低消费、高投资使得经济过度依赖出口,而“出口模式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市场会饱和”[2]。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居民最终消费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陈波就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仍旧是投资,居民消费需求无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3]。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居民最终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徐永兵、文晖利用双对数模型,对我国1978-1999年的GDP、消费和投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消费平均每增长1%,GDP平均增长0.755%的结论[4]。徐凤、金克琴分析了我国1978-2007年的GDP和居民消费支出数据,认为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两者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5]。刘春义分析了1978-2011年的GDP与居民消费数据,认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消费是GDP变化的Granger原因[6]。徐晓丽、夏成孝对我国的GDP和居民消费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通过自回归滞后分布模型估计了两者之间的关系[7]。常彬斌利用我国1978-2011年的数据,对人均居民最终消费与人均GDP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通过Granger检验,得出人均消费支出的增加是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因的结论[8]。徐永兵、文晖的分析所利用的是按照当年价格计算的GDP、消费和投资数据,该数据中包含价格因素,进行回归时容易出现伪回归,且样本容量为23,存在样本容量偏小的嫌疑。徐凤、金克琴分析的也是市场价的数据,协整关系及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也会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在刘春义的分析中,Granger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10%,存在显著性过高的嫌疑。常彬斌从人均角度分析了居民消费与GDP的关系,使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包含了人口因素。在上述的实证分析中,除常彬斌之外的其他学者都是基于消费的绝对数据分析了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由于居民消费是GDP的组成部分,所以这两个变量之间容易存在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居民最终消费的增加一定会拉动GDP的增长,导致出现伪回归。

二、居民最终消费分析

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以来依靠投资拉动,投资比例过高、消费不足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定位。我国投资率自2003年超过40%以来,始终居高不下,2011年更达到了历史高位,为48.31%。而欧美发达国家的投资率都在20%以下,2013年英国的投资率为14.79%,美国为19.05%,以上数据能否说明我国投资率过高,从而出现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呢?扩大居民消费是否能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新的驱动力?1.从居民收入增长率上看,消费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表1显示,2000-2013年,除个别年份之外,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均低于经济增长速度。这意味着,居民分享经济增长的福利有限。理论上来说,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为更多的消费打下了基础。但由于我国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长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导致了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2.从消费收入比上看,消费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表2显示,农村居民消费收入比1991年最高,为87.47%,1999年最低,为71.37%,1991-2014年,消费收入比都在70%以上;城镇居民消费收入比在2013年最低,为66.86%,1991年最高,为85.49%,1991-2014年,消费收入比都在65%以上。表3显示,1999-2012年,除了最高收入户外,其他组的城镇居民消费收入比都在65%以上。表4显示,2002-2012年,除高收入户之外,其他组的农村居民消费收入比也都在65%以上。表2-表4显示,不管是农村居民还是城镇居民,消费收入比都比较高,较高的消费收入比使得居民“无钱可花”。也就是说,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三、居民最终消费率与GDP关系的实证分析

消费是发展的目标,居民消费能否成为发展的手段,对此可以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对于经济增长是由投资拉动还是由需求拉动的讨论,大多数研究文献是从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方面进行的分析。居民最终消费率用居民最终消费与GDP对比得到,居民最终消费率的提高,意味着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增大,如果随着比重的增大,经济出现持续稳定的增长,则经济可以从投资拉动型转变为消费拉动型;如果两者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则居民消费不能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本文进行分析时,用居民最终消费率作为居民消费的指标,而经济增长用GDP表示。

1.数据的选取与处理本文选取1978-2013年的GDP数据(y)与居民最终消费率(x)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201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由于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不变价GDP的基期有5个,为了去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将GDP折算为1978年的不变价格的数据。折算时,将价格换算为年份市场价的GDP除以该年份不变价的GDP,得到一个折算系数,然后以该年份为基期的不变价GDP折算成上一个不变价的GDP。根据现价和不变价的GDP,计算出GDP的缩减指数。利用缩减指数,将现价的居民最终消费数据进行缩减,换算为1978年不变价格的居民最终消费数据。用不变价的居民最终消费数据与不变价的GDP进行对比,得到不变价格的居民最终消费率。

2.平稳性检验与协整分析(1)平稳性检验对于不平稳的序列,容易出现伪回归。为了分析GDP和居民最终消费率之间的关系,需要检验两个变量的平稳性。本文运用ADF检验法确定各时间序列的单整性。得到不变价GDP(y)和不变价居民最终消费率(x)的时间序列数据后,绘制出折线图(见图1、图2)。图1和图2显示,两个变量均存在趋势,经过ADF检验,两序列均非平稳。因此对GDP和居民最终消费率的差分序列进行检验,GDP的差分序列用Dy表示,最终消费率的差分序列用Dx表示,ADF检验结果见表5。根据AIC、SC准则,选择最优滞后期,在最优滞后期下得到表5的分析结果,y的差分序列Dy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平稳。(2)协整性分析GDP(y)的差分序列与居民最终消费率(x)的差分序列均平稳,都是一阶单整,即I(1),两变量间存在协整的可能性,但是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需要利用协整理论进行检验。本文利用E-G检验法检验两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将序列y(GDP)对序列x(居民最终消费率)进行回归,得到残差序列e,对残差序列e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根据AIC、SC准则,在最优滞后期下,得到残差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表7)。据表7所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残差序列e不平稳,即GDP(y)与居民最终消费率(x)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3.Granger检验对GDP(y)与居民最终消费率(x)进行Granger检验,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于GDP与居民最终消费率都是I(1),所以检验它们的差分序列。根据AIC、SC准则,确定最优滞后期为3,在最优滞后期时,Granger检验结果见表8。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Dx不是导致Dy变化的Granger原因,而Dy也不是导致Dx变化的Granger原因,即居民最终消费率的变化对于预测GDP的变化没有帮助,而GDP的变化也不能预测居民最终消费率的变化。

四、结论

根据以上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提高最终消费率,对GDP的增长没有显著影响据实证分析结果,居民最终消费率的增量与GDP增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居民最终消费率的变化与GDP的增量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这说明,提高居民最终消费率不是GDP变化的原因,两者之间也不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也就是说,提高居民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没有明显效果。在经济增长理论中,也不存在消费驱动型经济增长的概念,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只能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因此,实证分析结果与理论相符。

2.拉动消费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拉动消费,提高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短期内能够提高GDP。但从长期来看,提高消费比例,无疑会降低投资在经济中的比重,从而使得经济增长失去源泉。因此,从长期来看,加大居民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中国经济增长需要全新策略[J].中国企业家,2007(6):38-39

[2]尹世杰.略论优化消费结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消费经济,2011(2):3-9

[3]陈波.居民消费需求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分析[J].社会科学,2014(7):53-64

[4]许永兵,文晖.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2-17

[5]徐凤,金克勤.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09-113

[6]刘春义.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检验[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3):12-17

[7]徐晓丽,夏成孝.中国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价格月报,2012(4):54-57

居民消费经济学论文第3篇

农村消费经济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和提升内需经济发展战略下常谈常新的话题,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经济的发展特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时代特征和哲学内核一脉相承,从制度经济视角梳理农村居民消费经济有助于系统化的理解当前农村居民消费经济现状,分析未来一个时期农村居民消费经济的发展方向,并从制度视角为农村消费经济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支持,这是本文的出发点,以期能够对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制度经济理论体系和铺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农村消费经济基础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制度经济;消费经济;农村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消费经济制度产生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在马克思的经济著述中并不存在居民消费制度的概念和提法,居民消费制度更多的在其经济理论中以思想内涵的方式体现。马克思认为“对于生产关系,不能忽略社会本质属性而只谈生产;对于消费关系,也不能忽视不同社会条件而只谈消费”、“生产和消费在不同历史和社会条件下会表现出多样性”,这些对于消费关系的论点揭示了马克思关于居民消费制度必然随社会发展进步而对应变化的经济观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思想内核与马克思主义开放、与时俱进的理论一脉相承,在否定资本主义以剥削关系为实质的消费经济本质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经济以“为人民谋福利”为理论宗旨,消费和生产均“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为目的”。思想概述了“提高工人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二者必须兼顾”;邓小平南方讲话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将居民消费列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科学发展观”七大主题将“以人为本”纳入转型时期经济发展的指引性思路;“供给侧改革”强调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消费经济发展新思路。

(三)西方消费经济理论视角西方经济学对于居民消费经济的理论概述最为体系化,内容也最为丰富。从马歇尔等早期古典经济学家到凯恩斯主义、霍尔假说,西方消费经济学经历了从制度架构到消费函数分析的转变。凡勃伦是西方经济学制度经济分析的鼻祖,他提出的消费炫耀性理论着重从居民消费心理、习惯等方面揭示消费行为的经济本质;以阿萨尔•林德伯克为代表的瑞典经济学派,通过划分制度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多维性论证了政府对于社会消费经济干预的必要性。

(四)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我国学者杨圣明通过对我国消费经济进行断代论证,分别划分了从1927-1949年、1949-1955年、1955-1978年、1978年至今为层次的供给型消费体制、供给与自理混合型消费体制、票证限制下的抑制型消费体制、商品经济下的开放型消费体制;国外学者的消费研究多从居民收入角度出发,大多涵盖在凯恩斯、杜森贝利、莫迪利安尼、弗里德曼等人的理论框架下,只有以MetinM.Cosgel为代表的少数学者提及了消费制度的概念,但也并没有从实践角度对我国的消费现象进行体系化的论述,相关经济模型对于处在转型时期的我国居民消费行为也不具备较好的解释力。

二、农村居民消费经济制度的演变历程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经济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分水岭的传统和现代进程,如表1所示。

(一)传统阶段1949-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经济呈现出集中、限制、强制的特点,由于农业发展落后,国家实行对粮食等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票证等指标消费的适用范围遍布粮食、布、油等生活必需品,医疗、养老等消费由国家免费集中提供,福利替代消费。在“第三个五年计划”中,“一五计划”提出的大力发展农业、优先解决吃穿用等指导思想让位于三线建设,农村居民消费不进反退,“先制坡、后治富”、“先生产、后生活”的农业经济发展思想极大的限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识,农村经济从消费向供给全民倾斜,“价格剪刀差”下的农业原始积累几乎都用于维持工业低工资和原料成本。

(二)现代阶段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制度改革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得农民在收入层面有了较大提升;另一方面,198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取消了落后的统购和派购制度,大量农产品可由农民自主上市和交易,粮食等农产品商品化率的攀升使得农村消费经济规模迅速扩大。期间农村消费市场计划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制度并存,国家对农村粮油、副食、交通等补贴使得农村地区生产力迅速恢复元气,为农村与城市消费经济差距的缩小积累了力量。1992-2002年,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明确提出和实施,农村消费市场供给不足的局面进一步得到改善。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1992-1996年,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分别为16.8%、28.4%、30.5%、26.8%、20.1%,显示了农村消费经济厚积薄发的强劲增长势头。1994年,我国全民施行了财税、金融、投资、计划以及外贸五个领域的综合改革,至1994年底,全国市场基本取消了粮票制度,粮食价格全面放开,农村居民生产积极性和消费热情、消费能力得到巨大释放。2002-2008年处在我国经济腾飞的“黄金十年”期间,尽管“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此期间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日益扩大,农村经济展现出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如利益分配不平等、贫富差距扩大、新弱势群体的产生等。处于经济和社会剧烈转型期的农村消费经济迎来阵痛。2008年至今,我国市场化资源配置政策全面确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业税全面取消,然而农民收入增长水平较之消费品价格增长水平有所不及,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依旧受到限制,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成为我国拉升内需既定国策的重要资源。

三、农村居民消费经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消费水平如图1所示,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绝对额从1092.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54177.6亿元人民币,然而从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城乡差异构成来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占全社会消费支出的比例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发展态势,城乡消费经济发展的差异走势也印证了二元结构下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现象。从政策及制度上追问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化的原因,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既定国策和东南沿海地区市场经济制度的飞速发展首当其冲,农村经济接受外来变革的时间进度和政策强度都落后于城市经济,农村居民消费市场潜力并未得到挖掘。

(二)消费结构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组成内容(见图2)来看,2014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类支出占据比例高达37%,表明农民大部分支出用于温饱,这也和我国社会较高的恩格尔系数相对应;农民衣着(6%)、居住(16%)、家庭设备类(7%)支出合计比例29%,与食品类支出共同占据66%的消费内容,合计高达66%的基本生存类消费支出与医疗、通信、文教娱乐、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各自12%、10%、7%、2%、1%的消费比例形成鲜明对比,说明农村居民消费依然处于较为初级的消费阶段,文化类消费在我国农村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和条件,这种较高的基本生存类消费结构印证了我国农村消费经济的整体落后。

四、农村居民消费经济的制度提升路径

(一)收入分配制度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两个比重”分别为提升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从政策层面完善农村经济的收入分配制度就要做好“调高、扩中、提低”三项工作。在提升农村低收入者收入时,从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居民国家扶贫标准(2300元)基础上,还要施行阶梯扶贫标准,在“扶”之外,还要从支持农民就业、农民市民化等方面来“保”收入;将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工作重心放在健全农民工工资增长机制和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上来;建立农副产品深加工行业品牌效应,给予农民企业税收优惠,通过致富示范效应提升区域经济。

(二)财政支出制度从优化财政支出角度振兴农村消费经济需要建立三个立脚点,一是增加国家和地方对于农业投入的支持力度,巩固农业作为我国基础产业的重要地位;二是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农的管理机制,明确各自职责;三是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加大对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投入,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

(三)社会保障制度医疗、教育、养老是限制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三座大山,我国虽然确立了至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目标,但目前城乡社保管理体制分割、群体间社保待遇差距大、社保基金缺口大的现实依然严峻。因此,从现阶段出发的农村医疗改革要将工作重心放在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和加大支持乡镇医疗机构建设方面,采用农村居民医疗收支和价格管控两条线管理;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比较现实的方法是继续加大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落实九年义务教育的异地就读便利制度;农村养老保障则通过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统筹全国养老金、城乡统一养老改革来减轻农民的养老负担。

(四)金融创新制度在现阶段,利用金融创新来活跃农村居民消费实际上与农村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并不匹配,创新金融制度培育活跃的农村消费市场是振兴农村消费经济的上层建筑和中远期工具。其一,目前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沿海农村已经实验运行良好的农民小额消费信贷已经显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在农村的渗透前景良好;其二,消费信贷以外的金融创新工具如农机具金融租赁在大田种植背景下的农村消费市场也显示了较好的融入能力,在新型农业合作社体系内运作良好;其三,1988年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这为我国创新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提供了法律基础,土地使用权抵押下的农村居民资金融通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等待挖掘,金融系统创新可以为农村居民消费提供活水和多样化的权益工具。

参考文献:

1.李思明.城镇化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地区差异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

2.张恒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5(11)

3.丰倩.社会保障制度变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5

4.李运.促进农村消费信贷背景下农户征信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

居民消费经济学论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F036.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明显的消费需求不足问题,而消费需求不足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本文从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角度,基于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建立了理论模型的分析框架,并利用1980-2009年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导致我国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居民消费需求 城乡收入分配 实证检验

问题的提出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与体制转轨,生产力得到了迅猛发展,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经济的均衡机制开始由资源约束下的短缺型经济向需求约束下的过剩型经济转变,由此引致了消费需求相对不足问题。从部门结构分析,消费需求分为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目前,我国的政府消费占最终消费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而居民家庭消费占最终消费比例却不断下降(见图1)。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特别是居民家庭消费需求相对不足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的金融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导致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相对不足问题的原因在理论界已经探讨了十多年,但仍未能完全解决。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城乡收入差距角度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文献综述

(一)居民间收入不公平论

臧旭恒、孙文祥(2003)利用ELES和AIDS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是收入水平的巨大差距是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同的原因。藏旭恒、张继海(2005)通过对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率和基尼系数的实证检验,得出结论: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导致了城镇居民消费率的下降。段先盛(2009)从收入分配结构角度对城镇居民的消费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他的检验结果说明城镇的收入分配结构严重影响了城镇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祝正芳(2010)通过建立居民消费率与城镇基尼系数、农村基尼系数和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相对指数的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出结论:城镇内部的收入分配不公是导致居民消费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而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并不十分重要。王春娟、黄昊(2010)通过建立居民消费率与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农村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实证模型,得出结论:城镇居民存在着极强的支出不确定性预期、农村居民增收缓慢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是导致目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因素。

(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论

方福前(2009)通过计量分析发现,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向政府部门倾斜,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断降低。

(三)消费观念论

这种观点认为,我国有着如崇尚节俭、喜欢储蓄、厌恶借贷消费的观念,在消费观念上谨慎、保守,从而导致居民有较高的储蓄倾向或较低的消费倾向。韩克勇(2001)认为造成我国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传统消费观念的制约、居民收入增幅下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落后、消费环境不佳。

(四)中国福利制度论

这种观点认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医改、房改、教改,都使得人们对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增强,居民储蓄的预防动机加强,使得人们消费水平下降。这点从陶传平(2001)、李宗华(2004)等人的研究便可看出。

可以看出,对我国消费需求相对不足问题的研究,主要的观点集中在收入分配不公平之上。多数学者阐述了消费需求与收入分配结构之间的关系,验证了凯恩斯关于收入分配不公与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论断,但是由于数据指标选取的不同和研究方法的差异,学术界对同一问题的观点往往不尽相同,甚至有人持完全相反的看法,如李军(2003)认为我国目前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仍然较高,收入差距不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特征,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城乡收入分配结构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上。

理论模型

凯恩斯提出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认为,由于边际效用消费倾向递减,在人们收入增加的时候,消费也随之增加,但消费增加的比例不如收入增加的比例大。在收入减少的时候,消费也随之减少,但相较于收入幅度减少较小。故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通常低于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因此,如果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倾向富人,收入差距拉大,则会造成社会整体消费率下降、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人均收入比自改革开放前期,呈不断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进行。但是自从1985年之后,虽然1994-1997年期间,城乡人均收入比呈下降趋势,但是总体上,尤其是从1998年开始则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从1985年的1.85一直上升到2009年的3.3(见图2)。即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居民间收入分配主要呈现出向城镇居民倾斜的特点,这一特点明显加剧了我国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程度。本文基于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以及我国城乡间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加剧的现实,建立理论模型:

假设我国全社会消费函数、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和农村居民消费函数分别是:

C=a+bY,C1=a1+b1Y1 ,C2=a2+b2Y2

其中,C、C1、C2、Y、Y1、Y2、a、a1、a2、b、b1、b2分别是全社会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全社会居民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全社会居民自发性消费、城镇居民自发性消费、农村居民自发性消费、全社会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其中C=C1+C2,Y=Y1+Y2。另由凯恩斯理论知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高于高收入群体,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即b2>b1,设城乡收入比为k,k=Y1/Y2,Y1=kY2。

全社会居民消费率为:

c=C/Y=(C1+C2)/(Y1+Y2)=( a1+b1Y1+ a2+b2Y2)/ (Y1+Y2)

将Y1=kY2代入可得:

对该式左右两边对k求导得:

由上式可知,全社会居民消费率与k呈反向变动关系,即全社会消费率会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比的上升而下降。

实证检验

(一)模型建立与数据说明

根据理论模型的上式,做出假设:全社会居民消费率c与(全社会居民收入的倒数)呈正向的线性相关关系;全社会居民消费率与(k为城乡收入比)呈正向的线性相关关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全社会居民消费率呈正向的线性相关关系。从而建立如下实证模型:

其中,c为全社会居民消费率,Y为全社会居民收入,k为城乡收入比,CPI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此处,本文采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来计算全社会居民消费和全社会居民收入。Y=n1Y1+n2Y2,C=n1C1+n2C2,c=C/Y=(n1C1+n2C2)/(n1Y1+n2Y2)。其中n1、n2、C、C1、C2、Y1、Y2分别代表年底城镇总人口数、年底乡村总人口数、全社会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之所以采用人均消费与人均收入加总数据,是因为用GDP代表居民收入并不合适,它无法代表真正的居民收入及其与居民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故本文认为用人均数乘以人口数的加总数据更合理。本文利用1980-2009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所有数据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

(二)模型回归结果

方程回归结果为:

R2=0.758506;Adjusted R2= 0.730642; D.W=1.021301;F统计量=27.22108***。

括号中为对应于估计量的t值,***表示在P

从模型的回归结果来看,模型设计的三个假设均被证实。尤其是居民消费率与城乡收入比之间的关系被证实,从经验上验证了本文关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会使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假设。另外从CPI的回归结果来看,通货膨胀越高,居民消费率也越高,但是系数仅为0.0026,说明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有限。

结论与对策

本文基于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建立了我国居民消费率与城乡收入比的理论模型,利用1980-2009年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的结论。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的研究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是导致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重要原因。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由投资需求拉动逐渐转变为消费和投资共同拉动,需要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这也就要求政府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第二,促进城镇与乡村生产要素的流动。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远高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城镇农村户籍隔离制度下,这就导致了工人收入的增长要快于农民收入的增长,使得收入分配向城市倾斜,拉大了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如果能够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促进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对于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缩小城镇与农村之间收入差距,都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藏旭恒,孙文祥.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基于ELES模型和AIDS模型的比较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2003(6)

2.藏旭恒,张继海.收入分配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6)

3.段先盛.收入分配对总消费影响的结构分析—兼对中国城镇家庭的实证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2)

4.祝正芳.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结构与居民消费需求关系实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5)

5.王春娟,黄昊.二元结构下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差异性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0(7)

6.方福前.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分省数据[J].中国社会科学,2009(2)

7.韩克勇.中国居民消费问题研究[J].经济评论,2001(1).

8.陶传平.我国消费市场低迷的原因及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1(5)

9.李宗华.我国目前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与对策[J].山东大学学报,2004(5)

居民消费经济学论文第5篇

关键词:消费水平 可支配收入 消费价格指数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然而,我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出口与投资拉动,消费不足成了制约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为此,国家提出了“扩内需、保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以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由于浙江省城镇居民消费是居民消费的主要力量,分析研究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浙江省制定恰当的消费政策,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以及刺激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意义

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行为和过程,任何社会都离不开消费。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消费在全民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更显重要。可以说,消费活动是经济活动的终点,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但另一方面,消费活动又是经济活动的起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国家一系列决策和尚待解决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既源于消费,又回归到消费。要使我国经济长期增长,启动消费需求,就要正确解决“潜在需求很大”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社会再生产总是以生产为起点运行的,生产是消费的基础,并为消费提供了对象,决定消费水平。但消费也能反作用于生产,首先它是生产的归宿和目的,它使产品得以最终完成和实现,其次它把生产者的劳动能力再生产出来,为生产提供生产主体,三是它充当产品的价值、使用价值的鉴定者,四是它为再生产提供动力和投入的导向,从而促进再生产在规模结构和布局上的优化、合理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水平的提高会促进消费增长和扩大,加快经济运行,增加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对此也提出了扩内需、保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

本文利用浙江省1986年到2009年统计年鉴上的相关数据,对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找出可能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然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进行分析和检验,最终得出结论,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几点提高消费水平的建议。

3.理论假设、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根据大量的消费理论文献的借鉴和研究可知,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收入的预期、消费心理、消费偏好、消费惯性、消费者年龄性别及全社会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生产力水平、消费价格指数等等。由于消费心理等一些因素是不可度量的,因而本文排除这些不可测量的变量,从浙江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生产力水平、消费价格指数等四个可度量的方面来考察其对浙江省城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状况,其中本文以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来代表人均消费水平。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参阅,本文选择四个对消费水平可能存在显著影响的因素,具体如下:

第一个因素,浙江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之后所得的实际收入。收入和消费的关系非常的紧密,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消费水平的高低,是制约消费的基本因素,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普遍增加,所以居民消费水平也相应地提高。

第二个因素,全社会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指标,用我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除去全省人口数就得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根据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可知投资具有乘数的效应,较小的投入可以引起大的资产流动。投资乘数的放大作用体现在对生产的拉动和引发居民消费上。因为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必然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这样社会各部门的劳动者收入也会随之增加,从而消费增加。

第三个因素,消费价格指数指居民支付所购买生活消费品和获得的服务项目的价格。CPI提高,则通货膨胀率提高,居民实际消费水平下降。CPI提高,则居民可分配收入减少,恩格尔指数上升,生活水平下降。CPI提高,刺激居民减少储蓄,增加消费,

第四个因素,全社会人均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提高,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因此这将导致产品的价格的下降,从而促进消费者进行消费支出。

变量选取及数据收集主要来自于《浙江统计年鉴》,本文共选取5个变量: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Y);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t]);人均固定资产投资([x2t]);消费价格指数([x3t]);人均生产力水平([x4t])。通过《浙江省统计年鉴》收集有关数据(1986-2009年),整理后得到所需数据。

本文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作为被解释变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社会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全省社会人均生产力水平和消费价格指数等作为解释变量,除了以上几个主要因素做解释变量外,其余的因素都归到随机项中。

4.分析结果

4.1 数据描述性统计

通过spss软件,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其结果如下:

从表1可以看出,人均生产力水平均值大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与消费价格指数。同时,各变量的标准差较大,1986年至2009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社会人均生产力水平、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与消费价格指数都在稳定增长。

4.2 回归分析结果

根据表2可以看出,R2=0.998,模型整体拟合较好,则模型系数不全为0。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价格指数系数在1%水平内显著不为0,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在5%水平内也显著不为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消费价格指数间存在正相关,即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及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将导致消费支出的增长。但人均生产力水平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存在负相关关系,这与经济理论不符,且以人均生产力水平为被解释变量,做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回归,可以看出,二者呈正相关关系,系数为0.357,在1%水平内显著不为0,因此本次回归中人均生产力水平的回归系数不具有经济意义。

4.3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与消除

从表2可以看出各系数的方差膨胀因子( 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 VIF)均远大于10,因此认为各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且对各变量间做pearson相关系数,得表3。

表3 变量相关系数矩阵( N = 24)

[\&1\&2\&3\&4\&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7\&1.000\&\&\&\&人均固定资产投资\&.976\&.987\&1.00\&\&\&消费价格指数\&.878\&.848\&.760\&1.000\&\&人均生产力水平\&.986\&.995\&.994\&.800\&1.000\&]

从表3可以看出各变量间存在较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关系数最大,因此根据经济理论与统计检验,收入是最重要的解释变量,选出最优简单回归方程为[yt=f(x1t)],

5.结论与建议

通过分析,本文得出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价格指数都是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对其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作用。从实际情况来说,我国城镇居民的相当一部分都是工薪阶层,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是消费的来源及基础,只有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以后才会去消费,而消费水平的提高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受该部分消费的制约,因为剩余的可支配收入越多时,由其而带动的引致消费就会越高,引致消费对消费水平的贡献较大,所以消费水平也会相应得到提高。与此同时,消费价格指数间存在正相关,即收入及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将导致消费支出的增长。

为了使我省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必须增加人们的消费。通过增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通过经济增长带动消费的增加。这样才能使我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因此,从上面分析可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增加人们的消费。

第一,要着力增加居民收入。把增加城镇中低收入居民作为重点和中长期目标加发确立;逐年提高收入分配在国民收入总分配中的比例,使居民收入保持一个合理的、较快的增长速度,使其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等政策,努力增加就业机会,缩小收入差距,重视对有发展前景的劳动密集产业的大力扶持,增加就业人数,提高居民收入,从而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

第二,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尽快建立覆盖现更广、更规范、更透明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水平。当前,要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措施,保证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和失业救济等款项足额到位,及时发放,尽最大努力减少对居民消费预期的负面影响。

第三,发展消费信贷。发展消费信贷是促进内需扩大的必然选择。发展消费信贷,可以联通生产与消费,疏导巨额储蓄适当向消费领域分流,解决现实购买力与消费需求不匹配的矛盾,这里的信贷不仅包括耐用消费品及住房方面,还指居民对子女教育信贷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居民对本期收入的严重依赖性。

第四,拓宽消费领域、发展消费热点、开辟新的消费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涌现出大量的新的消费热点,比如旅游、住房、汽车等。当然上述的消费品必然要有政府的一系列的配套改革,推进城市住房、用车信贷的制度。还要调整在短缺时期与消费一般水平内限制性消费措施,如高消费税等,调整社会的消费水平偏离度。

第五,强化舆论引导。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引导合理消费。传统观念制约着居民消费的倾向,间接导致消费结构的不合理,消费不足,倡导科学消费、文明消费、适度消费。可以从舆论引导和典型示范两个方面入手。要坚持“适度超前消费”的舆论导向。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实际效果。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消费者教育。消费者教育是指对广大消费者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有关消费知识和技能,提高消费者自身素质的一种社会活动。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消费教育,不仅可以直接增长消费者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可以培养消费者形成各种必要的消费技能。

参考文献:

[1]浙江省统计局网站.浙江省统计年鉴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李子奈.计量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李娅玲,王智慧.浙江城镇居民消费现状的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

[6]尧华英.中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09.2

[7]陈乐一.收入分配与消费不足[J].经济问题探索,2005.4

居民消费经济学论文第6篇

关键词:中国居民消费水平;数量关系分析;统计预测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同时,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要想维持持续稳定增长的居民消费水平,研究居民消费水平的规律性以及预测其变化发展趋势就变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研究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数量关系。

二、理论综述

分析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影响其水平高低的因素也有多种,然而根据理论及经验,首要应考虑的因素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水平有着最主要的影响。理论上,经济增长越多,居民消费水平越高。

三、指标的选取和数据的说明

1.指标(变量)的选取。选择居民消费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Y,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解释变量X。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可以有多种选择,但是人均国民收入,即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用来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通用的指标,故这里选择GDP作为解释变量X。

2.数据的收集与说明。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局数据库,数据范围的选择为1978年-2013年该36年间的中国全体居民消费水平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数据选择自1978年开始,是考虑到我国的国情状况,改革开放前经济波动较大,所以选择改革开放前的数据没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所以这里选择改革开放后的数据,来反映经济增长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四、模型的设定与估计

1.模型设定。为了分析居民消费水平Y和人均GDP的关系,做散点图,如下:

通过散点图可以看出,居民消费水平Y和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大致呈线性关系,为了接下来研究居民消费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数量关系的规律性,建立以下简单线性回归模型:

2.参数估计。用Eviews作一元线性回归得到估计方程为:

Y=623.2472+0.02532X

(138.1485)(0.000675)

t=(4.511429)(37.53213)

五、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方程中估计的变量X前的参数为0.02532,说明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增加一亿元,居民消费水平平均增加0.02532元,这与经济学理论相符合,通过经济意义检验。

2.拟合优度和统计检验。R2=0.976432,说明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好。此外,由t=37.53213,大于临界值,通过t检验,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对居民消费水平有显著的影响。且nR2=35.151552,大于临界值,说明该模型存在异方差。

3.自相关检验。运用DW检验法,DW=1.0901723

4.异方差检验。对调整后的模型进行异方差检验,模型中不存在异方差。调整后的方程为:

Y=894.834+0.023783X

(320.9484)(0.001338)

t=(2.788093)(17.77463)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1.结论。①居民消费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表现为: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亿元,居民消费水平平均增加0.023783元。②国内生产总值对居民消费水平存在显著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国民收入提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居民购买力提高,从而消费水平增加。

2.推论及政策建议。①改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是决定居民消费需求的两个重要因素,而消费倾向在很大程度上与收入分配的状况有关,因此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应目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②调整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加快改造农村电网、广播电视网、邮政通讯网、信息网等消费环境,扩大农民的消费需求。③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节后和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居民教育消费,在知识经济时代,增加居民教育消费,是提高居民消费层次和质量的关键,增加居民信息消费,对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快速推进,信息消费渐已成为居民消费的热点之一,要加快信息产业信息服务业发展,扩大信息产品及网络的共给,促进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④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大力倡导信用消费,建立信用消费与保险、担保相结合,分散和降低消费信贷风险。扩大消费信贷范围,加快信用消费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与信用消费有关的法律法规,为开展消费信贷清除障碍。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王燕.应用时间序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2-88.

[3]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使用指南[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96-101.

居民消费经济学论文第7篇

关键词:生命周期假说;消费函数;心理和预期因素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3―0019―03

中图分类号:F832.3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12

[作者简介]高玉成(1963-),男,河南郑州人,本科,政工师;赵庆光(1976-),男,河南濮阳人,硕士,经济师;张群(1963-),男,河南郑州人,本科,经济师。

国民经济的增长源于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目前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40%,而在发达国家高达70%。长期以来,我国“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特征十分明显,同时外贸顺差的快速扩大也给宏观层面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扩大消费和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将是未来我国持续发展应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研究背景和思路

(一)消费理论的历史沿革和发展

消费理论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并形成了四个最主要的消费理论框架和消费函数形式:

一是凯恩斯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该假说认为人们的当期消费支出(C,下同)是由当期可支配收入决定的,函数表示形式为C=a+bY;二是1949年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里(J.Duesenberry)提出相对收入假说,该假说认为消费具有“示范效应”和不可逆性的“棘轮效应”,消费支出受现期收入、过去消费和周围人的消费行为的影响,函数表现形式为C/Y=(1-a0)a1*Y/Y,其中,Y是现期收入,Y是从前的高峰收入;三是弗里德曼首先提出了持久收入假说,他认为持久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暂时消费由暂时收入决定,函数表现形式为C=a+hYp+cYt,其中Yp是持久收入,Yt是暂时收入;四是5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F.Modigliani)和布伦伯格(R.Brumberg)等人共同提出生命周期假说,该假说认为,消费者是有理性的,总是根据一生的收入水平安排最佳的消费和储蓄,居民的当期消费支出Ct与其未来收入的现值PVT有关,其函数表现形式为:CTk*PV

(二)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消费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从收入、消费支出、物价、贫富差异、地区和行业等因素人手,以上述四个理论为依托,对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如王军(2001)对我国的消费函数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探讨,但是没有找到一个适合我国经济实际状况的消费函数;姜波克、陈学彬(2005)从货币政策效应的微观基础方面对居民的消费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持久收入;刘颐权(2005)从消费主体结构和消费客体结构探讨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冯鑫明、田剑(2005)从改革预期角度提出了预期因素对居民消费支出的作用,等等。

(三)本文的研究价值和思路

在目前国内关于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相关研究中,很少考虑心理和预期变量,或者仅对其进行定性的描述性分析,少有从实证角度进行定量的分析,这一方面由于研究中对该因素的忽略,另一方面拘囿于缺乏相关的数据信息。本文首先采取严谨的比较研究,通过实证比较确定最能解释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实际的理论框架;然后引入消费者心理预期变量,实证比较加入新变量后的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效果,并依据引入心理预期变量后的消费函数,解释、分析和预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变化和趋势,进而对未来我国居民消费政策提出建议。

二、消费理论假说在我国适用性的实证比较

(一)消费理论假说在我国适用性的一般实证比较

本文首先利用国家统计局1996年1季度到2005年4季度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Y和人均消费支出C(扣除价格因素)数据,对消费函数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实证比较,找出比较符合我国现实经济状况的城镇居民消费函数。

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上面四个消费函数进行回归,将居民消费与居民收入正相关关系作为经济意义检验条件。实证结果显示,相对收入假说不适合作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参考,而绝对收入假说、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参考。

为了进一步验证绝对收入假说、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适用性,根据行为经济学理论,居民的消费行为除了受制于收入变量外,还与其消费心理有关,因此我们引入居民消费心理变量对该三个函数进行进一步的实证比较。

(二)引入心理变量以后的消费函数在我国适用性的比较

本文利用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中的城镇居民消费意愿(CE)作为新增自变量,分别对绝对收入假说、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下的消费函数在我国的适用性做进一步的比较。

根据行为经济学理论,一般来讲,消费意愿与消费支出呈正相关,即在同等收入条件下,消费意愿越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越多,本文将以此作为消费函数适用性比较中另一个经济意义检验条件。实证结果显示,在引入消费心理变量后,生命周期假说通过了各种统计检验和实际经济意义检验,因此该理论最适合作为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参考。下面将基于生命周期假说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做进一步的优化研究。

(三)对生命周期假说下的消费函数的进一步实证比较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居民对于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增强,消费行为更趋理性化,其中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和物价的预期将对城镇居民的当期消费行为形成较大的影响。在此前国内外关于居民消费的研究中,由于研究数据的缺失等因素很少将预期因素纳入居民消费函数的定量研究中。我们利用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数据中1996年1季度至2005年4季度的居民对未来收入及物价的预期值,在消费函数中逐步引入收入预期(YE)和物价预期(PE)变量,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函数做进一步实证比较研究。

引入城镇居民收入预期变量后的回归结果为:

CT=0.229PVT+233.158CE+448.392YE (1)

(34.687) (3.438) (2.648)

R2=0.98 调整R2=0.971 F=4984.362 DW=2.8

回归结果显示,引入收入预期变量后的消费函数(1)式能通过统计检验,拟合优度较高,消费意愿、收入预期和消费支出正相关,可以通过实际经济意义检验。

再引入物价预期变量后的回归结果为:

CT=0.233PVT+166.763CE+702.908YE-232.323PE (2)

(33.821) (2.137) (3.073) (-1.611)

R2=0.998 调整R2=0.99 F=3914.481 DW=2.521

回归结果显示,引入物价预期变量后的消费函数(2)式能通过统计检验,收入、消费意愿和收入预期与消费支出正相关,物价预期与消费支出负相关,表明物价预期因素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影响中财富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可以通过实际经济意义检验。引入物价预期变量后的消费函数拟合优度更高,达到0.999。因此,对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引入消费意愿、物价预期和收入预期变量后,可以更好地解释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情况。

以下我们将利用加入心理预期变量后的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更合理的解释。

三、心理和预期因素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解释

收入作为居民消费的硬约束,其是居民消费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毋庸置疑,但近年来居民消费出现了难以用传统的收入决定理论充分解释的现象。如2002年城镇居民消费出现了高速增长(见图1),但收入决定理论不能充分解释这种现象。即使2002年第8次降息对刺激消费有所帮助,但从前7次的降息效果看,其作用也是有限的。下面我们从城镇居民的心理预期和消费意愿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从图1可见,首先,居民在2002年对物价的预期相对处于低谷,根据前面生命周期假说理论下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城镇居民物价预期的财富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居民未来收入现值增加,消费能力增强;其次,居民在2002年期间的收入预期较2001年及以前明显上升,增强了居民即期消费的能力;再次,2002年居民消费意愿处于高位,促使居民消费能力得到充分释放。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的心理预期和消费意愿促使2002年消费增速出现高于收入增速的超速增长。

2006年上半年,我国GDP实现了10.9%的近年来最高增幅,居民名义收入保持了11.59%的稳定增速,但居民名义消费支出增速仅为9.57%,低于GDP和收入的增速,这不能用传统的收入决定理论充分解释,然而考虑到居民的心理及预期因素,可以更好地解释此现象。

首先,尽管居民的收入预期相对平稳,但教育、居住、医疗等刚性消费支出较大,在相关社会保障尚不健全的情形下,居民不得不为未来的刚性支出进行足够的储备,进而缩减当前的消费支出;其次自2003年物价走高以来,物价调控效果并不明显,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居高不下,居民物价预期总体呈高位振荡,未来收入现值减少,抑制居民的当期消费能力;最后,居民消费意愿出现持续下降,在2006年二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中,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意愿降至26%的历史新低,从而严重抑制了居民的实际消费支出水平(见图2)。

四、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预测和政策建议

利用加入心理预期变量后的城镇居民消费函数(2)式,本文力求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增强该研究结果对未来居民消费的预测能力,以增强文章对宏观决策提供前瞻性参考的效果。

考虑(2)式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在时点上的同步性,但在我国统计体系中,除居民心理及预期变量在当季中期能有效获得外,其他统计结果较滞后,不能为宏观政策及时调控经济运行赢得时间。为了达到预测效果和增强预测的前瞻性,我们在预测时对相关数据进行如下处理:当期收入值可获得时采用当期数,不可获得时采用上年同期值乘以平均增长率,未来一期和二期收入值采用去年同期值乘以平均增长率;消费意愿、收入预期和物价预期可获得时采用实际值,不可获得时,基于消费者的心理和预期变量在短期内具有黏性,采用上期值。

利用该预测方法,对近期及2006年4季度和2007年1季

预测结果表明:1.2006年1季度到2006年3季度的预测误差在4.5%以下,预测结果可信度高;2.2006年年底和明年年初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将会小幅增加。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结合当前宏观政策取向和宏观经济运行特点,要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健增长,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外贸顺差的快速扩大,改善国内商品生产相对过剩,都需要消费的快速增长作为有力支撑。

第一,继续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推动型”转变、大力提高居民收入是促进居民消费的根本所在。一方面保持经济稳健增长以增强国民财富的总量,并致力改变在国民收入宏观分配关系中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低于GDP增长的相对劣势;另一方面改善国民收入微观分配关系中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根据边际消费率递减规律,降低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有利于促进居民总体消费水平。

第二,加强国民收入二次分配的调剂作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改善居民消费环境,扭转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势头。一是通过税收及转移支付等国民收入二次分配政策,有效提高居民收入分配的整体公平;二是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推进住房、医疗保险与教育体制改革,切实解决居民对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未来开支的担忧而形成的储蓄刚性,以及挤出效应下降低的消费需求;三是改善居民消费环境,促使居民刚性支出成本减少和对物价的满意程度提高,扭转居民消费意愿长期低迷和持续下降之势,让居民消费潜力得到有效释放。

第三,加强对居民预期的引导,降低居民物价上涨预期。治理通货膨胀必须考虑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要尽量减小牺牲经济增长速度的代价,在居民心理承受期内实现物价的平稳回落。若单纯采取紧缩货币供给,在微观主体预期高位粘住时,物价仍会继续上扬。经济因为严厉紧缩会出现衰退,甚至会出现滞胀,因此应将降低微观主体预期和货币政策手段相结合。降低居民预期,在预期黏性下可为温和的货币政策赢得时间。同时政府要增强政策的信用度和持续性,实现微观主体的良好预期,刺激消费合理增长和经济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波克,陈学彬,货币政策效应的微观基础研究――我国居民储蓄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2]耿莉萍,抑制我国居民消费增长因素的经济学分析[J].消费经济,2005,(2).

[3]王军,中国消费函数的实证分析及其思考[J].财经研究,2001,(7).

[4]汪翔,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