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参与式教学法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6-18 17:22:34
参与式教学法论文

参与式教学法论文第1篇

在西方,所谓“参与式”教学又称“合作式”教学或“协助式”教学,其核心问题在于感性、主体性、身体、对话、日常生活。早在古希腊时期,教育家苏格拉底用“助产术”的引导方式教育青年,即为通过平等对话提出问题,使人陷入思考、参与、反思和探求之中,最终积极主动地在合作的基础上使问题得以解决。柏拉图对话的写作方式及论著可谓为参与式教学法的最初成果。1779年,美国总统华盛顿提出大学要进行课程改革、实行选课制,这成为学生参与课程体系设置的新举措。1795年,德国美学家席勒《审美教育书简》提出“游戏说”,即是对学生进行参与式教学的美育原则,因为游戏体验本身就有主体的参与价值,“只有当人是完整意义上的人时,他才游戏;而只有当人在游戏时,他才是完整的人。”在参与式教学法中,教学活动即是游戏,由此可见,旅游美学就是这样一门“游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更适合参与式教学法的实践与推广。20世纪以来,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指出参与重于说教。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发展了情境教学法,最终目在于引导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去。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兴趣的秘密何在》中强调人人希望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其中,人是具象的、实体的、存在的,“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将学习分为接触、综合分析与实际参与等三大要素。20世纪50年代,参与式教学法正式源自英国。21世纪至今,英国剑桥教育集团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中大卫•斯茂菲尔德《学习环境的变革》推崇“为孩子建设学校”的教育理念。英国彼得•泰勒《如何设计教师培训课程———参与式课程开发指南》侧重于参与式教学法的教师培训。美国学者布鲁克斯《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号召现代教师应该成为创设环境吸引学生参与的建构主义教师。美国坎贝尔《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及拉泽尔《多元智能教学的艺术———八种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美国兰格、科尔顿与戈夫《学生学习合作分析:促进教学相长》建构教学中的参与、合作、探究文化。

二、参与式教学法理念的哲学界定

目前,参与式教学方法是国际上普遍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广泛应用于教学、培训和研讨中。参与式教学法(ParticipatoryTeachingMethod)起源于20世纪50-60年代的英国,“参与式”是英国社会学家在国外开展国际援研究时总结出来的一套社会学理论,即只有当地的人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援助项目中,援助项目才能取得成功。此理论争相被教育工作者引进教育教学领域中,逐渐形成参与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强调学习者的广泛参与,实践与他人平等对话、交往、合作及创造,特别强调在“主动学”、“做中学”、“体验中学”、“学中合作与创造”。从词源学上讲,名词“参与”(Participatory)的词源是由动词“参与”(participate)+名词后缀-ory组成,1833年开始通用。“参与式民主”(Participatorydemocracy)1965年被证实开始使用,这个术语来自学生的抗议。因此,“参与”(participate)成为人的自由、平等与和谐的表征。参与式教学法首先涉及人的问题。参与式教学法是学生感性认知、主动合作、交流和对话、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教学理念,“一旦他们进行了合作,他们的目标也就与别人的目标一致起来。”参与式教学法要求教者以人本主义的生命平等观,引导学者发现成功的途径,提高学者的批判意识,发展学者的自主坚强能力,帮助学者实现自我价值;学者在平等的合作丰富个人日常生活体验,产生新思想。此外,参与式教学法还给学者带来与他人交流的愉悦,引发他们对他人的关爱和关注,促进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凡是能够最大限度让参与者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来,任何有效的方法都可视作参与式教学方法。

三、参与式教学法的哲学基本问题

参与就是教与学的主体主动地走入、介入、投入、融入在交往、行动、思考、体验与创造的状态之中,参与始终渗透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参与式教学法涵盖的哲学基本问题主要有五个层面。

1.感性问题。

感性即感性的人的活动,表示知觉到和感觉到。德国哲学家康德将人的认识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阶段,马克思认为人是感性的存在,在感性的活动中确证自己的存在,学习就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所以,教学的起点始于人的感性活动,最终达成改造世界的目的。现行教学方法大多有些本末倒置,参与式教学方法就是要将“倒立”的教学理念再“倒立”回去。

2.主体性问题。

现代哲学回归到人本身,关注人的身体与生活世界,寻求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主体性原本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用语,所指的是“具有坚强的主体性格的自由自在的(尽管只是形式地)个性,”其形式是独立自足的,这种独立自足只能实现在个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之中。因此,主体性问题即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仅指涉教师,更指向学生。纵观中国教育史,从最初以学生群体为重心,到教师的个体淹没了学生的个体,不仅是教育的失败,而且是人性的回落,即包括教育如何关注师生关系的问题,又包括教师怎样看待学生的问题,是否将学生看作是与教师一样的、平等的、自自的人的问题。无可质疑,学生与教师都是教育教学的主体。

3.身体的实践问题。

人本主义注重人的发展,强调人的身体也是学习的载体,学习不仅需要大脑思考,首先需要身体的参与。因此,参与式教学法首先关注的是教育主体的身体问题,保证自由平等的实践活动得以真正展开,“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积极的身体参与能够给学习者更多的创造空间,让他们主动探索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不是像中国传统教学那样完全忽视学习者的身体,将学习者的所有时间和空间都填满,最终使学习者成为“北京烤鸭”。

4.对话问题。

参与式教学中,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往和对话关系应存在于教学活动的一切方面,使教与学筑成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而不是对立、强权的关系,主要涉及对话与交往的合法有效性问题。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将教育分为经院式、师徒式与苏格拉底式,“从教育的意义上看,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地位。教学双方均自由地思索,没有固定的教育方式,只能通过无止境的追问而感到自己对绝对真理竟一无所知。因此,教师激发学生对探索求知的责任感,并加强这种责任感。这是苏格拉底的‘催产式’的教育原则。”这种教育原则的前提源于对话,只有在对话交往中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人生于社会之中,这是人的宿命。现在,人们之间的交往,除了主人与奴隶的关系外,更主要的是基于一切人的利益考虑。平等主体间的交往只能基于这样的理解:平等地关注所有人的利益。”

5.日常生活问题。

参与式教学法论文第2篇

1.课堂即兴讨论。《合同法》是一门来源于现实生活并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教师可以在讲课过程中向学生提出一些既紧扣教学内容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现实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堂即兴讨论。在目前开放式教学难以完全取代传统教学的情况下,课堂即兴讨论既不需要挤占理论教学过多的时间,也不受学生人数的限制,可以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是参与式教学的一种很好的常规实施方式。

2.专题讨论。专题讨论与课堂即兴讨论不同,需要有相对完整的一段时间加以保证,一般一个专题的讨论至少需要1节课或者更长的时间。专题讨论一般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在课堂上提出《合同法》相关的热点问题或者典型案例,要求学生围绕该问题在课后完成资料收集,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小组代表阐述己方观点并接受其他组同学的提问,由小组成员进行回答。相比于短时间的课堂即兴讨论,专题讨论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参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不仅授予学生理论知识,更教会其学习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是专题讨论的重要意义。

3.课堂辩论。课堂辩论可以以多种方式展开,模拟法庭、角色扮演都是可供选择的方法。辩论是法学学科的特色所在,法学的魅力可以在辩论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在《合同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设置几次课堂辩论,允许学生自由表达意志。教师同样可以通过分小组的形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成员根据老师给定的案例,课后查阅资料、查找论据。课堂上可以分饰各个角色,进行辩论。与专题讨论不同,在课堂辩论中,学生主要通过对抗式的交流方式力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通过辩论,使模糊的问题清晰化,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了小组成员间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参与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瓶颈问题

参与式教学固然有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点,但是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笔者将以《合同法》课堂教学为例,谈谈该教学模式在运行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首先,在传统教学方式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参与式教学无法真正全面展开。长期以来,虽然教育界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一直在致力于研究教学方式的改革,但是,传统教学方式的主导地位还是未曾改变。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教学计划、教学资料、教学场地、课堂规模以及师资力量都限制了参与式教学的真正全面开展。清华大学过增元教授曾将参与式教学的特点总结为以下四点:(1)开放式的教学内容;(2)提问式的授课方法;(3)无标准答案的习题;(4)论文形式的考试。以此为标准,反观我们现行的教学,教学内容受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限制,内容与过程基本固定化。授课方式受课时安排、课堂规模的限制,传授式的教学还是占有主导地位。在评价标准方面,基本还是采取传统的卷面考试为主,期末成绩在整个评分体系中还是占了过半的比例。笔者在《合同法》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标准等各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是受主客观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离参与式教学的全面实现还有一定的距离。其次,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缺乏学习的参与热情。笔者在《合同法》的讲课过程中,经常穿插相关案例与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真正能热情参与讨论的学生并不多。部分学生只是静等老师公布答案。另外,笔者也发现在参与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搭便车”的现象比较常见。参与式教学对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要求比较高,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往往由学生分组自主学习,查找整理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最后的成果,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种方式就给部分自主学习热情不高的学生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付出努力,最后却分享了其他小组成员努力的成果。不仅自己学不到相关知识,也造成了评价结果的不公。最后,开展参与式教学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参与式教学中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扮演了学习管理者、课堂组织者和知识创新者的角色。通过参与式教学方式在《合同法》课程中的运用实施,笔者认为,要组织一个成功的课堂,教师应具有以下能力: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娴熟的管理技巧,这是组织一个成功的参与式教学课堂的基础;良好的沟通技能和应变能力。教师作为课堂的管理者和组织者,需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包括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应变分析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设计能力。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知情意和谐统一的课堂是对教师能力的一个很大挑战。

三、提高参与式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1.学校应该赋予教师更广泛的自,营造开放式的教学氛围。每一门课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特性,教师在开放式课堂的建设过程中往往受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等限制,无法真正根据其意志来实现课堂的建设。以《合同法》为例,合同的案例往往来源于实际生活,随着生活的不断发展,案例也在不断更新,因此教学内容的设定及各部分内容需要的时间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由于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的限制,教师的调整权限很小。在评价机制上,虽然学校也在逐步调整平时和期末的评分比例,重视学生的平时表现,但多数课程还是以期末成绩为主。笔者认为,学校应该在教学与评价方面赋予教师更广泛的自,这将有助于更好地营造一个开放式的教学氛围。当然,笔者所主张的自的放开并非完全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放开,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有限、逐步的放开。

2.教师应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明晰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参与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和学习策略,主要贡献在于把教学的中心从教师向学生转变。参与式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在明确自身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与教学能力。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是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是教学的引导者,同时也是学生最亲密的伙伴与朋友。教师应该将课堂设置成为一个开放、宽容的讨论场所,以引导的方式代替布道式的教学,以平等友好的交流代替说教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一定要以一个研究者、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慢慢探索,慢慢发现。同时,老师在课堂上要不惜赞美之词,当学生提出自己想法的时候,不论结论是否正确,均要发掘其观点的合理部分加以肯定与赞扬,这种肯定和赞美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课堂主题的设计要具有科学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设置一个开放、宽容的讨论环境是参与式教学成功开展的基础。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主题则是其开展的关键。教师设计的主题既要紧扣课程内容,又要结合于实践,同时具有一定的可探讨性。如笔者在《合同法》的教学课堂上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题,大意为某家电商店售货员由于粗心大意漏看数字,将价值2897元的商品错标成了897元,购买者见价格便宜,购买两台,导致商场损失4000元。由于买方是信用卡付款的,商店找到买方后要求其补交4000元或者退货。但买方认为买卖关系已经成立,而且错标价格是商店的行为,自己没有过错,所以坚持合同成立并生效,商店不能反悔。对于这个案例,既紧扣了合同效力部分的理论内容,又来源于实际,一开始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笔者把学生分成两方,一方代表卖家利益,一方代表买家利益,双方展开了争论。当时,多数学生倾向于买方的观点,认为是商店营业员标错价格,与买方无关,因此卖方不能反悔。但是随着辩论的展开,加上老师适时的引导,最后学生明白了这是一个由于卖方营业员对自己的行为发生重大误解而产生的合同,重大误解在我国合同法中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因此,商场主张买方补交4000元或者退货是能够得到法律支持的。案例最后的结论改变了学生对该类事项惯常的认识,学生普遍反映这次的课堂讨论非常有意思,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在这个案例的讲解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当多数学生接受了笔者对该案例的分析结果时,有一位学生却始终坚持“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单方面的过错承担责任”的观点。认为既然损失是由于卖方营业员错标价格所致,那么损失理应由卖方(最终由卖方营业员)承担,与买方无关。对此,笔者没有以教师的身份,以“法律就是这样规定的”要论来压制学生。而是首先赞赏了学生的质疑精神,承认了他观点中的合理部分,但同时也分析了我国法律之所以如此规定的理由:假设我们把案例的金额放大,这次错标价格的损失不是4000元,而是4万元甚至更多,那么营业员是否就应该为自己的一个疏忽而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呢?这样的结果是否公平呢?这位学生在认真思考了笔者的提问后,意识到了是自己考虑不周,接受了笔者的解释。

参与式教学法论文第3篇

1.课堂即兴讨论。

在目前开放式教学难以完全取代传统教学的情况下,课堂即兴讨论既不需要挤占理论教学过多的时间,也不受学生人数的限制,可以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是参与式教学的一种很好的常规实施方式。

2.专题讨论。

专题讨论与课堂即兴讨论不同,需要有相对完整的一段时间加以保证,一般一个专题的讨论至少需要1节课或者更长的时间。专题讨论一般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在课堂上提出《合同法》相关的热点问题或者典型案例,要求学生围绕该问题在课后完成资料收集,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小组代表阐述己方观点并接受其他组同学的提问,由小组成员进行回答。相比于短时间的课堂即兴讨论,专题讨论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参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不仅授予学生理论知识,更教会其学习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是专题讨论的重要意义。

3.课堂辩论。

课堂辩论可以以多种方式展开,模拟法庭、角色扮演都是可供选择的方法。辩论是法学学科的特色所在,法学的魅力可以在辩论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在《合同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设置几次课堂辩论,允许学生自由表达意志。教师同样可以通过分小组的形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成员根据老师给定的案例,课后查阅资料、查找论据。课堂上可以分饰各个角色,进行辩论。与专题讨论不同,在课堂辩论中,学生主要通过对抗式的交流方式力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通过辩论,使模糊的问题清晰化,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了小组成员间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参与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瓶颈问题

长期以来,虽然教育界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一直在致力于研究教学方式的改革,但是,传统教学方式的主导地位还是未曾改变。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教学计划、教学资料、教学场地、课堂规模以及师资力量都限制了参与式教学的真正全面开展。清华大学过增元教授曾将参与式教学的特点总结为以下四点:(1)开放式的教学内容;(2)提问式的授课方法;(3)无标准答案的习题;(4)论文形式的考试。以此为标准,反观我们现行的教学,教学内容受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限制,内容与过程基本固定化。授课方式受课时安排、课堂规模的限制,传授式的教学还是占有主导地位。在评价标准方面,基本还是采取传统的卷面考试为主,期末成绩在整个评分体系中还是占了过半的比例。笔者在《合同法》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标准等各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是受主客观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离参与式教学的全面实现还有一定的距离。其次,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缺乏学习的参与热情。笔者在《合同法》的讲课过程中,经常穿插相关案例与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真正能热情参与讨论的学生并不多。部分学生只是静等老师公布答案。另外,笔者也发现在参与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搭便车”的现象比较常见。参与式教学对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要求比较高,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往往由学生分组自主学习,查找整理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最后的成果,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种方式就给部分自主学习热情不高的学生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付出努力,最后却分享了其他小组成员努力的成果。不仅自己学不到相关知识,也造成了评价结果的不公。最后,开展参与式教学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参与式教学中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扮演了学习管理者、课堂组织者和知识创新者的角色。通过参与式教学方式在《合同法》课程中的运用实施,笔者认为,要组织一个成功的课堂,教师应具有以下能力: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娴熟的管理技巧,这是组织一个成功的参与式教学课堂的基础;良好的沟通技能和应变能力。教师作为课堂的管理者和组织者,需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包括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应变分析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设计能力。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知情意和谐统一的课堂是对教师能力的一个很大挑战。

三、提高参与式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1.学校应该赋予教师更广泛的自,营造开放式的教学氛围。

每一门课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特性,教师在开放式课堂的建设过程中往往受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等限制,无法真正根据其意志来实现课堂的建设。以《合同法》为例,合同的案例往往来源于实际生活,随着生活的不断发展,案例也在不断更新,因此教学内容的设定及各部分内容需要的时间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由于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的限制,教师的调整权限很小。在评价机制上,虽然学校也在逐步调整平时和期末的评分比例,重视学生的平时表现,但多数课程还是以期末成绩为主。笔者认为,学校应该在教学与评价方面赋予教师更广泛的自,这将有助于更好地营造一个开放式的教学氛围。当然,笔者所主张的自的放开并非完全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放开,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有限、逐步的放开。

2.教师应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明晰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参与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和学习策略,主要贡献在于把教学的中心从教师向学生转变。参与式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在明确自身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与教学能力。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是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是教学的引导者,同时也是学生最亲密的伙伴与朋友。教师应该将课堂设置成为一个开放、宽容的讨论场所,以引导的方式代替布道式的教学,以平等友好的交流代替说教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一定要以一个研究者、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慢慢探索,慢慢发现。同时,老师在课堂上要不惜赞美之词,当学生提出自己想法的时候,不论结论是否正确,均要发掘其观点的合理部分加以肯定与赞扬,这种肯定和赞美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课堂主题的设计要具有科学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设置一个开放、宽容的讨论环境是参与式教学成功开展的基础。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主题则是其开展的关键。教师设计的主题既要紧扣课程内容,又要结合于实践,同时具有一定的可探讨性。如笔者在《合同法》的教学课堂上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题,大意为某家电商店售货员由于粗心大意漏看数字,将价值2897元的商品错标成了897元,购买者见价格便宜,购买两台,导致商场损失4000元。由于买方是信用卡付款的,商店找到买方后要求其补交4000元或者退货。但买方认为买卖关系已经成立,而且错标价格是商店的行为,自己没有过错,所以坚持合同成立并生效,商店不能反悔。对于这个案例,既紧扣了合同效力部分的理论内容,又来源于实际,一开始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笔者把学生分成两方,一方代表卖家利益,一方代表买家利益,双方展开了争论。当时,多数学生倾向于买方的观点,认为是商店营业员标错价格,与买方无关,因此卖方不能反悔。但是随着辩论的展开,加上老师适时的引导,最后学生明白了这是一个由于卖方营业员对自己的行为发生重大误解而产生的合同,重大误解在我国合同法中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因此,商场主张买方补交4000元或者退货是能够得到法律支持的。案例最后的结论改变了学生对该类事项惯常的认识,学生普遍反映这次的课堂讨论非常有意思,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在这个案例的讲解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当多数学生接受了笔者对该案例的分析结果时,有一位学生却始终坚持“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单方面的过错承担责任”的观点。认为既然损失是由于卖方营业员错标价格所致,那么损失理应由卖方(最终由卖方营业员)承担,与买方无关。对此,笔者没有以教师的身份,以“法律就是这样规定的”要论来压制学生。而是首先赞赏了学生的质疑精神,承认了他观点中的合理部分,但同时也分析了我国法律之所以如此规定的理由:假设我们把案例的金额放大,这次错标价格的损失不是4000元,而是4万元甚至更多,那么营业员是否就应该为自己的一个疏忽而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呢?这样的结果是否公平呢?这位学生在认真思考了笔者的提问后,意识到了是自己考虑不周,接受了笔者的解释。

4.评价机制要合理性,强调多维度评价。

参与式教学法论文第4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 参与 主体性

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初中语文是参与性极强的课程,但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相对较小。首先,受升学压力的影响,“以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和应试教育的思想观念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导致教学价值观主体性缺失和学生主体性缺失。其次,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常常压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个性发展,学生缺乏参与性,难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参与式教学法正好为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新理念找到了实践突破口。

一、构建和谐课堂,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一定程度的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和发展自身主动性的过程。它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皇帝的新装》时,为避免“学生说说笑笑,课堂热热闹闹,要问学生有哪些收获,则茫茫然”的现象,我事先在学生中组织了两个备课小组,不给任何资料,完全由学生去理解;为把握课堂真实情况,确保课堂纪律,还安排了4个学生进行记录(其中包括两个好动的学生)。从同学的记录、课后作业、学生“老师”的反映以及学习心得交流的情况来看,这一堂课非常成功,学生们不仅自主解决了字词,正确理解了课文的主题(做人不能虚伪,要诚实),了解了安徒生的一生,而且对课文进行了延伸,由文本走入了现实,就“骗子为何能行骗成功”“皇帝为什么要穿‘衣服’游行”“当时你若在场,你会怎么办”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并讲了历史上的一些以假为真的故事。

二、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以己为尊,先入为主地引导学生被动接受预设中对课文的确定解释。这种“以己为尊”的教学导向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必然会禁锢学生的思维,甚至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潜能。

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营造生机勃勃的教学氛围,就能提高教学效率。语文合作学习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的学习;语文合作学习以宽容的心态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使学生身心愉悦,主动、积极地参加教学活动;语文合作学习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让不同层次的学习都能得到发展;语文合作学习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互相激励,集思广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形成认知冲突,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矛盾是激发一个人兴趣的最好载体,有了矛盾就有了明确的辨别方向,也就有了思考的明确目标。教师在课堂中要好好利用学生观点的矛盾之处,提出引起学生争论的问题,就能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这样既可以“迫使”学生熟悉课文,形成看法,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又利于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及独立地发现问题、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资料、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来获得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在探究学习中,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充分研读教材,积极思考,发现问题,研究学习,提出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学生走入社会,调查研究,学会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如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深入调查,搜集资料,开展调查研究。

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更好、更有效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学生自己亲身参与和实践,获得丰富的体验,形成正确、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四、开展参与式的课内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与式教学法论文第5篇

开放包容是参与式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在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是引导者,也是参与者,教师将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成为集体讨论中的一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随时欢迎学生提问,在与学生的共同探讨中让学生掌握知识,不断进步。

二、参与式教学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的应用

自广西从2009年会计从业资格实行无纸化考试以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都远未达到理想,2012年下半年广西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为10.81%,2013年上半年通过率为16.46%,《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单科的通过率比平均通过率稍低一点。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科目特点以及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最终影响了学生的考试通过率,因而针对目前的教学状况,可以采用参与式教学法进行教学。

(一)转变教师角色,教师成为参与者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人,上课就像作报告,学生就像听报告,这一做法造成的结果就是培养了学生的惰性,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课,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因而课堂效率低下。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要转变师生观念,教师要更多的做好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要作为与学生平等的一员,参与其中,这样一来,学生就获得了受尊重的感觉,有了学习的内在需求,敢于、乐于在课堂上展现自我。

(二)鼓励参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课堂气氛沉闷,究其原因,是缘于学生参与的缺失。因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的全程参与,对于课堂效果的提升将大有帮助。这一参与可以从备课开始,让学生参与备课过程,充分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在课堂上,则鼓励学生质疑,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后,也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活动,以刺激学生的思维,强化学习能力。

(三)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兴趣

激励机制是人们产生动力的原因之一,对于学生更是如此。激励机制的实施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分组竞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而在课外,还可以通过举办财经法规知识抢答赛等方式进行。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激励,有了自我实现的感觉,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要,必将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的投身到学习中去。

(四)提倡合作型学习,促进互相帮助

由于学生个体拥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学习背景以及不同的智力因素,导致了学生学习情况上的差异。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提倡合作型学习,让学生组成学习团体,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抓差补缺,共同参与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五)学生参与评价,激发学习动力

传统的学业评价在评价主体上往往采用教师一元评价,评价主体单一,不能客观的看到学生的短期进步,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解决的方法之一是可以让学生参与学业评价,由于学生来自于同一团体,他们更能了解彼此的情况,因而更能关注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将能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激励,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结语

参与式教学法论文第6篇

在新课改实施后,在继传统单纯由教师授课学生的教学模式后,提出了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参与式教学理念由此而生。参与式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为辅学生为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指导作用,学生起主要作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这种教学理念,不仅帮助了学生,迎合他们的需要,也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

2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的重要性

第一点,顺应新课标改革的需求。我国新课标改革中要求每个学科之间要相互融合,不再是传统的各个学科单独学习的局面,而这样对教师而言是一大挑战,因为这样很大程度上,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艰难,这就需要教师抛开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因而参与式教学方法势在必行。第二点,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当代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想,这也是为什么诺贝尔物理以及化学奖没有中国人的原因,因而在新课标的改革中我们抛开了传统的方法,选择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其中,学会创新。第三点,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生物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学好生物知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的自然了解我们自身,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生物的奥秘,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参与式教学法的使用要遵守的基本原则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说成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教师不停的讲,而学生只是作为接收者,甚至在某些时期,不允许学生提出质疑,教师成为了主体,学生像是在“打酱油”。完全颠倒了主次关系。不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参与式教学是学生为主体,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去,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与老师沟通交流,根据教师的引导,自主的去学习去探索。(2)参与式教学要兼顾全体学生,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自古以来,作为教师都喜欢优秀的学生,而且教师的主观意识太强,她们可以选择对自己喜欢的学生多点关注,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生少点关心。而新课标改革则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体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消除主观意识,学会兼顾全体学生,帮助他们全方面的发展。(3)合理运用启发性、循序渐进性进行教学,促进参与式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要学会启发学生更好地学习,就像在写作过程中设置悬念,勾起读者的好奇心,读者会带着好奇心继续阅读,教学中也是一样的,教师要学会丢给学生思考的问题,不会过难也不会过于简单,恰好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要端正态度,不会因为学生不同的见解而训斥学生,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初中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是很明确,学习的决心也不是很坚定,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提醒。当然过程不会很顺利,但也要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4参与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的方法与手段

(1)运用游戏,使学生主动参与。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初中的学生年龄相对还较小,正是爱玩的年纪,做游戏帮助他们学习无疑是最好的方法。提起做游戏首先学生的参与度会大大的提高,学习热情也会大大的提升。其次,游戏所提供的氛围本来就是轻松愉悦的,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可以更好地学习。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教师在一旁辅助。这样能够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索,去思考,去交流,去分享。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可以让学生非常积极的参与到其中,甚至开始对生物课有了期待,对这门课的兴趣有很大的提升。(2)创设情境,营造参与氛围。参与式教学法需要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与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好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就像孟母三迁也是有一定地道理的,良好的环境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像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带一个显微镜和细胞片进入教室,瞬间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迫不及待的参与其中。因而创设良好的情境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的学习。(3)根据学习目标,开展讨论性学习。作为一个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目标,有时候是要达到多高的成绩,有时候是要考取哪个学校,或者达到什么名次,甚至有时就只是为了超越一个人。这时学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就会努力的积极的学习,此时作为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比如在进行生态环境这节课的学习时,可以让学生们自主进行学习,分组培养一个小型的生态环境系统,并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4)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生物新课标的改革中,要求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包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也是合情合理的,在现在这个社会的大背景下,只会学习是不行的,还要学会动手,学会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了解社会的变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这个社会是不适用的。同时,对于生物来说,生物教学在注重逻辑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教学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在生物课上运用一定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了解也会事半功倍。

5结语

参与式教学法论文第7篇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研究现状

0.概述

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源于国际NGO组织、强调听课者高度参与的教学法。由于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20世纪90年以来,该方法在西方高等教育机构中逐渐普及。自20世纪末开始引入中国,引入中国后首先在健康学、医学和MBA等专业培训与学历教育中展开,而后扩展到各类学科的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国内研究

参与式教学法在国内的研究分为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两方面,理论分析主要是从理论上对参与式教学法的内涵、特点、理论依据以及主要形式等所做的论述,而实践研究则是结合某门具体课程的教学实践,谈参与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即具体的实施形式或实施过程或实施经验等。

1.1理论分析

1.1.1内涵

关于参与式教学法的内涵,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表述:第一种认为: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分子,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体会与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陈华,2001);第二种认为:参与教学是指受教育者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方法,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接受教育的过程(文国韬,2003)。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使用第二种表述。本人认为,不同的定义只是表述上的差异,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即参与式教学法都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互动等要素。

1.1.2特点

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法的新型的教学法,很多学者对该种教学法的特点进行了概括与分析。总的来说,参与式教学法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从教学目标来看:是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2)从教学主体来看:学生是参与教学的主体;(3)从师生关系来看:师生关系是平等;(4)从教学形式来看:参与教学的实现形式是灵活多样的;(5)从教学内容来看:是开放的;(6)从教学氛围来看:是宽松、开放、活泼的(过增元,2000;吴伟,2003;姚晓燕,2003;钟有伟等,2007;李霞,2008;娄祖安,2009)。

1.1.3理论依据

参与式教学法何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成人教育原理、心理学的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关系理论、弗洛姆的期望理论(陈华,2001);“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钟有伟等,2007)等。

1.1.4主要形式

参与式教学法的主要形式有两种:正规的参与式教学法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陈华,2001)。由于正规的参与式教学法实施起来比较有难度,在我国进行的往往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的探索与实践。例如:文国韬提出和分析了参与教学的“问题解决模式”,该模式包括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指导阅读,诱导思考、组织讨论,解决问题、启发点拨,问题归纳四个过程(文国韬,2003)。姚晓燕探讨了参与式教学法的具体组织形式,具体包括分组、明确小组目标及分工、活动的组织、活动结果的反馈、活动结果的评论和总结等步骤(姚晓燕,2003)。

应该说,参与式教学法的多种实现形式是我国对该种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的体现。

1.1.5效果评价

参与式教学法之所以受到推崇是由于它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此外,参与式教学法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交流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等(李霞,2008;刘登科等,2009)。2002年,梁海华等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参与式教学法对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效果(梁海华,2002)。苏文平在对参与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时指出,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使得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出勤率和参与度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获得明显提升(苏文平,2008)。

对于参与式教学法的意义和效果,持肯定意见的占绝大多数,但也有研究指出参与式教学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花费时间较多、比较费力、需要学习者有一定的经历和经验做基础等(姚晓燕,2003;娄祖安,2009)。

对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分析主要集中在上述几方面,此外,还有学者论述了参与式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定位以及参与基础,提出参与教学法的实施同时要改革现有的考核方式、教学评价方式等(钟有伟等,2007;苏文平,2008;方晓彤等,2009)。

1.2实践研究

现有的有关参与式教学法的研究,除了从理论上阐述参与式教学法的内涵、特点、理论依据、主要形式、教学效果外,大部分均是结合某门课程的教学实践,谈参与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即具体的实施形式或实施过程或实施经验。例如,周勇等结合《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谈作为一种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课前presentation及其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周勇等,2001)。韩云涛等以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有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提出 了“问题”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和案例教学两种具体的参与式教学方式(韩云涛等,2007)。陈秀莹结合《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实践,提出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授课、10分钟演讲、 以及让学生通过教学网站等方式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陈秀莹,2007)。苏文平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了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教学参与方法(苏文平,2008)。刘登科等谈了参与式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指出参与式教学法包括课前参与、课中参与、课后参与三个主要环节(刘登科等,2009)等。

由此可见,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或者正如娄祖安所说“参与式教学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学生主体是否亲身参与到学习中去,成为参与式教学法区别与其他教学法的主要衡量指标”(娄祖安,2009)。

2.国内研究评析

参与式教学法引入我国后,很多学者在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效果。但,纵观我国参与式教学法的研究,笔者认为还存在以下缺陷与不足:

2.1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性不够强

教学参与法的实施形式都是根据某门具体课程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这些方法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各种参与式教学法一般的实施过程是什么?教学参与方法显得零散,不成系统,进而影响了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与推广。

2.2创新参与式教学法的实现形式

除了已有研究中提到过的教学参与方法外,参与式教学法还有哪些具体的实施形式?这需要做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2.3对参与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的研究比较有限

在现有研究中,对参与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测量的研究显得比较单薄,而运用定量分析法进行的研究更加薄弱。这使得我们对于参与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的认识还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

【参考文献】

[1]陈华.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60.

[2]文国韬.参与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3]过增元.提倡参与式教学强化创新意识.中国高等教育,2000,(6).

[4]吴伟.浅议参与式教学法.江苏高教,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