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合集7篇)

时间:2022-05-13 10:33:21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第1篇

不知不觉又过了一年  感觉时间过的好快好快  有时候  尽力却无法挽留的事情  那么就不要再留恋

新的开始,新的起点  所有的一切都是崭新的  我们一定要快乐  开始新的生活

想起一些事情  都晃如刚刚发生  一切是那么的近  但又那么的遥远

朋友说,崭新的一切  但是我们还是我们  一切都没有改变  所有的一切都要面对

PS:今天  是08年的第一天  就让我们一切努力  来迎接更好的明天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第2篇

大家早上好!

一个学期即将过去,新的一年悄然临近。我们像远行的航船,伴着激浪和长风已经解缆扬帆;又像冲刺的运动员,伴着清脆的枪响和助阵的呐喊,冲出起跑线;也像不知疲倦的探秘者,背着沉重的行囊,伴着松涛走进深山;更像大地的一名耕耘者,初春来到就开始耕耘和护理自己那丰富、殷实、肥沃和健康的心田。其实,我们像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应该有航船的执着、运动员的顽强、探秘者的自信和耕耘者的勤奋。正是这些优秀的品格犹如通行证一样,引导人们走向成功之路;又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引导人们从漫漫长夜走向光明的未来。优秀品格于人生之重要不言而喻,所以有人说,品格决定命运。

品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不变的。优秀的品格,可以培养,可以塑造,并且这种塑造大多不是在波澜壮阔的运动中,不是在惊天动地的事业里,也并非在崇高伟大的实践中,而是在平凡的生活里,寻常的交往中甚至是索然寡味的日子里。从日常生活一些司空见惯的小事中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格,朱德军长的一件小事,令挑米的红军将士肃然起敬;车夫的一件小事,使其形象在鲁迅先生心中马上高大起来。习以为常的言行,都会成为培养人生命亮点的因子,决不可有半点马虎。忽视了它,就是忽视了习惯,忽视了品格,忽视了生命,如果这样,不管你的理想是多么远大,志向是多么崇高,你都不会登上可饱览无限风光的顶峰。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第3篇

我是一个兔唇女孩,不是天生的,妈妈说我刚出生时是个很漂亮,5岁时跌倒了,尖锐的石子划破了嘴唇,妈妈急地哭了,只得乱跑医院,当时的技术好差,医生随便乱缝几针便扔下了我。于是我变的丑陋,所有小孩都不跟我一起玩。我自卑,我孤独,我内向……惟独学习是我的一切,我的成绩从来没有掉下过前三名,但这又有什么用呢?现在的世界太冷漠了……

我已经大学毕业,该找工作了。

当他们手中握着我的简历,扫过刻意放大的高学历之后,目光便在我的脸上凝固。“对不起小姐,我们公司的职员需要一个良好的形象,您的相貌不合格,实在是很抱歉。”我哭了,当着所有人的面把眼泪流了下来,但是我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真的不需要!同情有什么用!在我心中,不如一顿饱饭来得值钱!我哭着跑出公司的大门,迎着风边跑边哭,回到家时,我蹲在门旁边,靠着门哭。

学历有什么用?能力有什么用?还不是一张漂亮的脸蛋值钱!

多少年了,应该习惯了。

(二)

当眼泪流干时,我试图去过去寻找久违的温暖。

翻开尘封的同学录,看着夕日伙伴们的留言,心里好温暖,真的好温暖。他们不会瞧不起我,他们不会鄙视我,所有人都是我的朋友。因为老师说:“兔唇女孩不是另类,每个人在生下来以前,都会被天使亲吻一下,兔唇女孩是天使在亲吻时,不小心弄破了她的嘴唇。大家要尊重他们,要和所有同学友好的相处。”尽管所有人都知道老师编造了善意的谎言,但所有人都不忍心去打破着小小的美丽。

那时真的很幸福,也许是我一辈子最幸福的日子。

(三)

想起一个人,是我的好朋友,叫林玉还是林雨已经记不清楚了。暂且称她为林林吧。她是我最好最好的朋友,我是这样想的。她在我心中的地位谁也不能取代,至今如此。

她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漂亮到连男孩子做梦也会梦到。

我和她走在一起,形象一点说,就是凤凰与乌鸦走在一起。但是林林很善良,也友好。为了消除我与她之间的差距,她会尽量把自己打扮地难看一些,也帮我尽量漂亮一些。

我开始信任她。

但是老天总是对我不公平,第二年她就转学了,转到新加坡的学校去了,是她妈妈嫌这里教学质量不好。

我哭了很久。

至今记得,《那些花儿》是林林最喜欢的歌曲。

(四)

林林走之前,给我一个小袋子,里面不知装了什么。

回到家,打开一看,是一封信,很简短:

记住,每个女孩都是天使。记得要好好对待自己。

就这么一句话,仅仅一句话。却让我终身难忘。

好象还有什么东西。拿出来,我的眼泪瞬时流了下来,一支精美的唇膏。

(五)

想起了林林和其他关心过我的人,心中好温暖。

我燃起了对生活的期望,我决定了。不再去面试,用自己的笔尖记下这一切。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第4篇

2006年物流业总体发展状况

在2007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暨第13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对2006年物流行业的特点做了如下点评: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对中国物流业来讲,这一年是振奋的一年、实干的一年、调查研究的一年。总的来说有五大特点:

第一,物流业的产业地位在国家层面得到确立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第四篇“加快发展服务业”第十六章“拓展生产业”中,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单列一节,为中国物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物流产业地位在国家层面的确立,特别是物流业在服务业中的重要作用,物流业已成为各级政府规划与发展的重点之一。因此。2006年对中国物流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第二,物流业的基础与外部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的社会物流统计制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对2006年物流业发展状况的统计见表1。

统计数据说明以下几点:

1.中国国民经济处于高增长区间,工业品物流总额(增长16.4%)与进口物流总额(增长25.2%)的增长是推动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因素。

2.物流业增加值增长12.1%,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比例从2005年的16.5%提升到17.1%,说明物流业在服务业中的主体地位。

3.能源费用上升使2006年运输费用增长12.1%;库存上升与配送业务增加,使保管费用上升16.7%。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比上年略有下降。

4.全球贸易中90%以上的货物是通过海运完成的,我国海运服务需求量大,但运力不足。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中的运输服务逆差额达130.2亿美元,约为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总额的1.4倍,2006年仍然如此,说明中国物流企业还没有能力进入国际产业链中的高端服务领域。

第三,整合与细分成为中国第三方物流的主旋律

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1.制造与流通企业物流外包释放速度加快

2006年,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重点制造企业的物流市场调查,物流外包,特别是销售物流外包明显加大。以5%-10%的速度增加,运输与仓储外包以10%-15%的速度增长。运输业务委托第三方已占企业运输业务的67.1%。

2.第三方物流市场逐步细分

由于专业化分工加快,产业细分,必然形成专业化物流市场,有些物流公司成为专业化的物流公司,如连锁超市物流、家电物流、服装物流、汽车物流、能源物流、商品混凝土物流、钢铁物流、危险品物流、烟草物流、医药物流、粮食物流、冷链物流、图书物流等。在国际上有综合物流服务商,也有专业物流服务商,中小物流企业一般以专业物流服务为主。

3.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迅速,占物流市场的比例有所提高

在国际上,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的营业额在整个物流市场中的比重,2004年美国约为10%,欧盟约为15%,中国在5%左右,欧美第三方物流企业营业额以20%的速度上升,中国已达到30%左右。

4.物流企业整合、重组,重新洗牌已经开始

中国作为全球新兴的物流市场,经过10年的起步与发展后,必然进入物流企业资产整合、重组阶段。联邦快递对天津大田、TNT对华宇、UPS对中外运的股权并购,中铁行包与中铁快运的整合,中邮速递与中邮物流的整合,宝供与福田物流的重组,以及中远物流、中外运股份、中储控股等物流公司的上市,都说明了这一点。

5.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物流成为新的探索重点

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确立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这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与布局将产生重大影响。东盟10+1,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想,欧亚大陆桥的建设,也会对中国物流格局产生变数。产业集群在中国的发展,使中国物流有鲜明的集群供应链特色。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对工业品物流提出更高的专业化要求。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双向物流体系。

第四,物流领域成为外资新的投资热点

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制造业总量已排名全球第四,而国外资本的最终目标是占领中国的服务业贸易市场。据世界银行统计,服务部门的外国投资,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外国投资的25%,90年代增至50%,2002年已达到60%。在中国的服务业中,现代物流业是一个重点。由于2005年底中国物流业全面开放,2006年成为外资大举进入的一年,竞争最激烈的是国际货邮及快递业。

第五,物流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得到广泛关注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将2006年定为调查研究年,在2005、2006两年中,完成了由发改委、国资委、财政部、商务部、教育部下达的以及联合会自立的重点研究课题18个。许多大学、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也加大了调研力度,有一定水准的研究课题不下50个。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遇到了许多深层次问题,需要新的战略措施和理论指导。

土地政策将对仓储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仓储是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姜超峰说,2006年仓储业稳定发展,几项主要指标的增长速度都超过17%,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1.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2006年,56个大型仓储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仓储业务增长17%,运输配送收入增长17.2%,商品销售收入增长25%,质押业务收入增长183%,现货市场业务增长14.2%。

2.基于仓储业的物流增加值增长较快。如果将保管业务作为仓储业的基础业务,那么配送、包装、组装、加工、现货市场、信息服务、质押监管等业务就是仓储业的增值服务。2006年,除了加工业务因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而下降34%之外,其他业务都取得了12%以上的增长速度。盈利企业的业务形态基本上都实现了综合化,实现了物流增加值的增长,从仓储业所能展开的多种业务前景看,综合物流仍然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3.货物吞吐量增长,货物周转速度进一步加

快。56家企业实现货物吞吐量7443万吨,比上年的5916万吨增长了25.8%,增长了18个百分点。货物周转速度13.9次/年,这主要是因为黑色金属材料供给增加,平均库存比上年增长;家电等产品供大于求,压库现象较为普遍。

4.能源及重要生产资源仓储设施建设速度加快。随着能源、资源短缺情况的加剧以及石油价格的上涨,国家和社会对能源及重要生产资源仓储设施的投资加大。各大港口附近兴建了大批的储油罐、内地的炼厂、油品经销商都在扩大储罐投资。国家已在浙江、青岛建了三个部级储油基地。广东、大连、上海、日照、黄骅等地的储油基地都在迅速扩张。

5.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进一步趋于理性,盲目发展物流园区的势头有所遏制。主要表现在。一是物流园区的规划更为合理,加强了对物流量和流向的研究分析,加强了可行性论证的科学性;二是随着更为严格的土地控制政策出台,地方政府提高投资仓储业的用地门槛,提高了投资强度和进园企业的审批标准;三是一些地方政府调整了物流园区的规模,减少了物流用地的审批。

6.国外基金机构投资中国物流地产,从事物流地产的企业增加,物流地产供给量增加。以普洛斯为代表的物流地产企业,在2006年得到长远发展。到目前已有100万平方米库房建成并被客户租用。新加坡淡马锡旗下的丰树集团也在上海、沈阳、天津等地购置了大量物流地产。仲量联行进入中国后,不仅深入研究中国仓储业情况,还协助物流地产商大量收购物流地产。

7.物流金融业务仍然是2006年关注的焦点。2006年,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在研究开发物流金融产品。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质押业务增长高达180%以上,与200多家银行分支机构开展监管业务,监管点多达460多个,质押贷款额超过150亿元。中远物流、中外运的该项业务发展速度也很快,三家国有物流公司成为该项业务的第一方阵。

8.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土地政策,严厉制止以租,土地出让金收支纳入财务预算,以及新增建设用地大幅提高土地使用费等,将对仓储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一是制止以租将会遏制农村绕过政府控制建库,对抑制仓储业的过度竞争和节约土地大有益处;二是削减了政府出让土地的内在冲动,但也有可能减少仓储供地;三是取得土地的成本可能会大幅提高。据了解,仓储用地的地价比上年增加了30%-50%,有的成倍增长。由于征地不易和土地昂贵,一些新建库房不得不设计为楼库。

9.保税仓库的发展势头依然不减。上海、天津、大连设立保税港区,另有宁波等8个港口实现区港联动。

2006年,政府层面对仓储业非常关注,在绿化率、库房设计规定、仓储企业重量中的税收基数计算等方面给予了很多优惠条件。这对我国仓储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报告会上,姜超峰先生代表众多仓储企业呼吁,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解决仓储业困难的政策:如降低对仓储企业的投资强度要求标准,降低仓储企业营业税率,出台鼓励仓储企业进行资产置换的政策,鼓励仓储企业重组与联合等。

计重收费有效遏制超载

基于汇通天下的公共货运信息服务平台的大量数据,对2006年普通货物公路运价波动进行了系统分析。中国物流学会副秘书长、汇通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翟学魂说,2006年公路货运运价上涨,燃油涨价以及计重收费是影响运价上浮的两大主要因素。同时,运价上涨、高速公路计重收费正在对整个公路货运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既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也有相对消极的影响。

1.货运市场总量

2006年全国货运总量比上年增加了9.1%,货运总周转量增加了12%。

2.运价走势

2006年底普通货物运价综合指数比2006年1月上涨了15.1%。其中,整车运价上涨幅度达到25.3%。运价上涨完全被油价上涨以及高速公路计重收费所驱动。其中,油价对运价上涨的贡献为17.4%,计重收费对运价的上涨贡献为82.6%。

3.市场格局

计重收费在2006年被证实是十年来最有效的“治超”策略,随着实施计重收费高速公路覆盖面的扩大,普遍性的超载正在成为历史,长途货运车辆大型化成为明显趋势。2006年,半挂牵引车在重卡中的份额迅速增加。

成本分析表明,2006年要素成本上升的幅度明显大于运价上涨的幅度,道路及能源等垄断性资源的拥有者进一步挤压了货运服务的经营收益。这种“剪刀差”从根本上遏制了货运行业大型企业的发展。

政策主导的市场环境决定了公路货运行业极度分散化经营的基本格局。在分散化经营的基本格局下,小型货运公司中的零担专线公司在2006年得到较快的发展。速度快、服务有保障的零担专线公司正在从大城市向中型城市、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拓展,形成对货运中介型“配货站”的快速替代。

极度分散的市场环境使得以普通货运为主的大型运输企业投资回报恶化。而TNT收购华宇后遇到的困难会适当放缓外资进入中国公路货运行业的步伐。

另一方面,分散经营为市场平台提供了持续的发展机会,例如,以公路货运枢纽为核心的物流园区,以公路配载为核心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等,都得到了市场发展机会。

展望2007年,计重收费将毫无疑问得到进一步实施,这将导致运价继续保持高水平上涨。即便油价维持不变,整车运价的涨幅不会低于15%。由于道路及能源两大资源对从货运行业收益的控制不可能被弱化,整个行业依旧会在小型货运企业为主的格局中寻求发展的途径。货主对准时达到的强烈需求以及零拼整的显著收益,将使小型零担专线公司替代小型货运中介成为主流角色的过程进一步加速。面向小型货运企业的平台,或者说货运行业基础设施正在面临最好的发展时机。

翟学魂建议,只有调整道路与货运行业的利益分配,才能给公路货运业提供发展的机会,而鼓励平台的深化发展是当前促进行业服务水平及效率提升的基本途径。

信息化建设应纳入统筹规划

在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并特别提出物流信息化是建设重点。可以预见,“十一五”期间物流信息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并可能利用后发优势,取得跨越式的进展。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介绍,当前制约我国物流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基础信息缺乏,数据采集困难,标准不统一;信息与业务管理脱节,信息共享与交流机制欠缺;国内物流监管的信息化水平不高;物流信息服务业的法规、制度、标准建设滞后。

为了实现物流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他建议在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加快制定物流信息化专项规划和各项基

础建设

据了解,现在许多相关部门都在制定十一五期间与物流监管相关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但缺乏相互配合及统筹规划,今后难以实现信息共享,标准统一。建议明确由发改委牵头的“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负责统筹协调,制定物流信息化专项规划。通过这样的交流合作,减少重复建设,扩大信息共享的范围,促进信息标准体系的形成。同时也要制定保证政务信息公开的具体规则与办法,促进各物流相关的政务信息平台做好社会服务。

第二,重点抓好若干基础性公共平台

一般说来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可由民间资本来建设,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和调节,不一定都要政府去投资建设部级、地区性的平台来开展商业。但是政府必须负责建设若干基础性和政务性的公共平台,既完成相关监管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以此推进全社会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建议当前首先建立或完善电子口岸系统、“大交通”监管系统、特殊商品物流的监管系统这三大最重要的支柱系统。

加强对于一些重要的特殊商品的物流监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建议重点抓好两方面的建设:一是对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商品,例如重点食品、药品等,要实施生产与流通的全过程监管。二是建立全国危险品联网实时监管系统。加强对危险品储运的安全监管,预防和减少危险品储运过程中的恶性事故,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机制,最大限度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采用RFID技术监管危险化工品已有突破,上海和广州都已有成功的实践,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全国的危险品物流监管信息系统的统筹规划,避免各地各自为政、自成体系。

第三,加大对RFID技术、标准的开发与应用

2006年,我国在RFID的研发、生产、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在一些领域的应用已经达到较先进的水平,例如铁道部的车辆监管系统、上海的气瓶监管系统等。

建议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化规划中重视RFID技术的应用,有关主管部门更应制定RFID专项规划。与物流监管和公共服务相关的政务信息系统,应积极考虑采用RFID技术构建基础平台的可能性。应集中力量首先对政府要监管的物流车辆、集装箱、气瓶等装备、容器,分别制定全国统一的RFID标准,以方便实现全国范围内对集装箱运输全程跟踪,国内所有高速公路站卡电子收费一卡通等。

第四,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

近年来国家各部门和各级政府在信息化方面投资较多,但是尚未惠及中小企业,物流行业的“数字”鸿沟有扩大的趋势。政府从推进信息化市场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有必要把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作为建设物流平台体系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

物流业新的起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陆江指出,总结近几年,特别是2006年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经验,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现代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在生产业中占据突出位置,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符合“又好又快”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从全行业的角度,今年我们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制订全国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

第二,从解决物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入手,推进现代物流产业政策的落实。

第三,关注生产资料物流的发展,促进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转型。

第四,做强做大物流企业,培育自主物流服务品牌。

第五,统筹城乡物流发展,加快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建设。

第六,引导现代物流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扩散,促进区域物流协调发展。

第七,继续深化物流行业基础工作,加强行业自律。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第5篇

一次,听了我校一位一年级数学教师的公开课《1~5的认识》,几个镜头不禁出现在我的眼前:

老师出示了儿童乐园主题图让学生数数有几个太阳?几棵树?几只小鸟……老师问题还没提完,底下就早已沸腾,“一个太阳,两棵树……”“老师,我还能数到100呢……”“老师,我还会算加减法呢,1+5=6……”待学生安静下来,教师又耐心地领着学生们一个一个地去数,这时,许多学生都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认识完1—5这几个数后,老师又组织学生学习数的分与合。老师提出:5个萝卜,分给2只小兔吃,可以怎么分?用你们手中的图片分一分。老师的话音刚落,就有学生喊起来:“1+4=5,4+1=5,2+3=5,3+2=5,6-1=5……”多数学生用手中的图片摆起了各种图案。

课后,在和执教教师交流中,他不禁感叹道,现在一年级的学生太难教了,很多的学习内容似乎都会了,都懂了,都不知道该怎么教他们了,好像老师就是在给学生“炒冷饭”。其他的一年级老师也纷纷感叹自己也屡遭这样的尴尬:有时刚刚导入新课,学生就喊“我早就知道了”;有时精心设计了教学活动,学生却提不起劲来;有时老师的话刚开了头,学生就把后面的内容讲了出来;有时满以为学生都会了,可是做起作业却又错误百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换句话说就是,学习是学生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它必须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实现知识的建构。我们的“教学”就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他们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长的过程。

从上面的引述,我们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和《数学课程标准》都充分强调了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在数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然而,我们很多一年级的教师常常对一年级新生的学习起点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导致了教学活动的低效甚至无效。

二、教师对新生学习起点的几点误区

学生的学习起点就是指学习者学习新内容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它可分为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但是对于很多一年级的教师来说,在新手的学习起点上都存在着几点误区:

1.被“经验”所误导,置学生于“低起点”

大多数老师对学生学习起点的设定主要源于经验。那么经验又来源于哪里呢?一是自身积累的教学经验或是教学直觉,二是参阅教材、教参的说明。事实上,这种仅凭经验预测的学习起点,通常仅仅表现为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即依据教材编排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学生应该具有的知识基础。这一起点往往低于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如果教师仅凭习惯或经验,一味从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出发,按部就班地展现学习过程的条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就有可能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泯灭探究欲望。

2.被“伪认识”所误导,置学生于“高起点”

随着幼儿教育、家庭教育的发展和学习渠道的拓展,一年级新生的现实起点远远高于他们的逻辑起点。所以在一年级的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老师,这题我早就会算了”“老师,这个我知道”的现象。但是,学生会算了,就等于他们真正学会了吗?学生知道了等于真正理解了吗?我们的老师常常会被学生这样的行为所迷惑。其实有时候,学生的“已知”,并非全懂或真懂,他们的“已知”也许只是表面的,模糊的、浅层次的,我们的教师常常会被学生的“伪认识”所误导,置学生于“高起点”。

3.被“低起点”所误导,置学生于“同起点”

就同一数学内容的学习而言,不同的个体也完全可能由于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学习起点,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与个体特殊性。有些教师将他们看作相同的“标准件”,存在“同起点”的思维模式。

三、基于学习起点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找准学习起点,促进有效教学

要很好地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那么作为教师,就得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这样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那么如何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呢,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课前调查,了解学习起点

课前调查是指在上课前运用访谈或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找准教学的起点。前面的新生学习起点调查就是一种课前调查。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和部分掌握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情况怎么样?哪些知识学生能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老师点拨和引导?进行课前调查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案例一]:《钟表的认识》课前调查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组成和掌握整时的读写。对于一年级的新生而言,“钟表”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玩意。那么学生对“钟表”的认识到底已经达到了怎样的程度呢?

2.课堂观察,发现学习起点

课前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符合学生的现实知识水平,有利于课堂的顺利进行。教师可以结合课堂突况,适当、灵活调整现实起点,善于研究如何根据学生需要和水平进行课堂教学。

[案例二]《5以内的减法》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第6篇

新时期,我们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恢复和确立,党的一系列新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为突破口的。思想解放的闸门一旦打开,就在人民群众中迸发出巨大的聪明和力量。30年来的改革开放创新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任务。在新的起点上,要顺利完成这个历史任务,要害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但它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第三代党中心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心,在不同的形势任务下,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既不丢掉老祖宗,又打破常规说新话,分别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大成果。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了新的发展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践,得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热烈响应和拥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

解放思想是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以解放思想为武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整体推进,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新的形势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课题,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要求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积极推进党内**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解放思想要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解放思想要坚持正确的方向。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否则,就会误入歧途。我们要在深化对世情、国情、党情的科学熟悉中解放思想,在认清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任务中解放思想,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更好地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解放思想要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上的旧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在党的基本纲领指引下,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一系列制度。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的改革相适应,新的思想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党的十七大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的任务,指明了体制改革的方向。比如: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既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既要拓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又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政治体制改革上,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又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在文化体制改革上,既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要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体制机制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社会体制改革上,既要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又要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既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又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我们要树立与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新观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解放思想要突破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只有思想解放了,行动才会自觉有力。实践不断发展,熟悉要与时俱进,观念也要敢破敢立。要敢于破除不合时宜的旧理念、旧观念、旧意识,树立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观念、新意识。比如,要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树立建设生态文明、优先发展教育、扩大就业、全民国防等观念;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政治要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树立科学执政、**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党员干部还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忧患意识、公仆意识,等等。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第7篇

新时期,我们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恢复和确立,党的一系列新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为突破口的。思想解放的闸门一旦打开,就在人民群众中迸发出巨大的聪明和力量。30年来的改革开放创新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任务。在新的起点上,要顺利完成这个历史任务,要害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马列主义、思想是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但它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第三代党中心领导集体,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心,在不同的形势任务下,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既不丢掉老祖宗,又打破常规说新话,分别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大成果。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了新的发展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践,得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热烈响应和拥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

解放思想是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以解放思想为武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整体推进,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新的形势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课题,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要求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积极推进党内**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解放思想要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解放思想要坚持正确的方向。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否则,就会误入歧途。我们要在深化对世情、国情、党情的科学熟悉中解放思想,在认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任务中解放思想,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更好地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解放思想要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上的旧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在党的基本纲领指引下,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一系列制度。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的改革相适应,新的思想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党的十七大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的任务,指明了体制改革的方向。比如: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既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既要拓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又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政治体制改革上,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又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在文化体制改革上,既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要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体制机制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社会体制改革上,既要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又要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既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又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我们要树立与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新观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解放思想要突破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只有思想解放了,行动才会自觉有力。实践不断发展,熟悉要与时俱进,观念也要敢破敢立。要敢于破除不合时宜的旧理念、旧观念、旧意识,树立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观念、新意识。比如,要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树立建设生态文明、优先发展教育、扩大就业、全民国防等观念;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政治要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树立科学执政、**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党员干部还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忧患意识、公仆意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