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审计监督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2-15 01:33:20
审计监督论文

审计监督论文第1篇

实行内部审计制度是完善地勘单位内部约束机制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地勘单位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

在新形势下,地勘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在宏观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国家颁布的财经政策、法规、条例;在微观上坚持规章制度,搞活地勘单位,做到既审又帮。

内部审计工作除维护财经纪律外,还要为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搞好经营创收当好参谋。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划清政策界限,支持改革并保护改革者的积极性,要敢于揭露不良倾向,抵制歪风,树立正气。

二、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地勘单位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多种经营规模的不断发展,经营项目、生产经营组织多元化,地勘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愈来愈显得不适应现代经营管理的需要,以至有所削弱。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有的甚至把发展经济与加强审计监督对立起来。有的经济实体对审计人员持对立情绪,不能正确认识发展经济与加强审计监督的辩证关系,所谓“经济要上、审计要让”的错误观念就是一个具体表现。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实施内部审计监督,既是国家实施经济管理的手段,又是地勘单位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维护本单位合法利益的必要的自我约束行为。审计监督具有制约和促进两方面的作用。内部审计通过自己的监督工作,促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及员工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制度规定,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客观的会计核算并及时地真实地披露会计信息,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通过审计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促进内部深化改革,挖掘潜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因此,内部审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审计部门要有针对性地重点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工作,为企业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单位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各级领导也要善于利用审计工作为企业决策服务,牢固地树立和发挥审计工作在本单位的地位和应有作用。

三、强化审计监督,增强服务意识

地勘单位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随着经济活动的扩展,客观上需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对经济活动和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为经济发展服务。审计监督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种服务于经济建设的管理手段,其目的是通过审计监督,促进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审计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在当前新旧财政政策及经济法规交替过程中更为必要。审计工作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要提高对党的新时期的方针、政策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吃深吃透有关经济法规。要敢于突破一些旧框框的束缚,用足用活政策。才能促进单位的经济发展,才能真正起到审计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四、完善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

内部审计要想被单位领导和各部门认识到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除了要财务收支审计向检查评价有关内控制度和经济效益延伸外,还要从审计的活动方式和审计内容上,从低层次向较高的层次不断发展,从单项审计向定向、定期、常规审计的方式发展。也就是要逐步实现内审的制度化、法制化,形成一套完整的、健全的审计工作制度。首先,应根据单位的特点和管理层次明确各审计对象,建立正常的审计秩序。其次,明确审计项目和主要的审计内容,形成规律性审计事项和经常性审计制度,确定相对固定的审计业务和审计责任,使被审单位明确哪些经济事项必须报经审计,哪些必须经审计后才能做出决定,才会有效。使审计活动成为经济业务成立或正常运行必须的步骤。第三,固定审汁时间,即根据各类经济事项和不同审计要求,确定恰当的审计时期。

随着地勘行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地勘单位已全面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管好用好国有资产,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是地勘单位走向市场后面临的重点、难点。因此,内审工作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经济效益亏损的环节上,对那些成本上升快,亏损多的单位要重点进行审计,促进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还要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安全、完善进行监督,对单位的资产负债及损益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从中找出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帮助单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审H1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严禁乱挤乱摊成本,狠刹铺张浪费之风。还要深人研究分析地勘单位资金紧张的结症所在,帮助单位清理债权债务,加速资金周转,从而使地勘单位在市场经济中得以持续健康地发展。

五、正确处理审计部门与被审单位的关系

内部审计工作要为地勘单位经济发展服务,必须正确处理好审与被审的关系。首先,审计人员要严肃审计工作纪律,严格要求自己,熟练掌握各项政策法规,同时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能以监督者自居,只有以服务的身份出现,才会受欢迎。

其次,审计人员不能搞突然袭击。审计之前要把审计的范围、内容、方法通知被审单位,使被审单位与审计部门密切配合。

第三,审计部门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处理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审计结论客观公正,定性准确。审计结论和决定必须严肃认真,不仅要符合当前改革开放的有关政策规定,还要经得起历史的检查。不能无限上纲,不得感情用事,不搞不正常的人际关系,不扣帽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格区分在改革开放搞活中,因经验不足造成的失误,还是采取对策钻改革开放空子的界限;区分出主管部门规定不明确造成的错误,还是由于小团体主义挖国家和集体墙角的界限;区分是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低造成违纪,还是故意弄虚作假,隐瞒真相,混水摸鱼的界限,区分是正常的业务开支,还是利用职权,巧立名目,用公款挥霍浪费的界限。同时,内审人员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区别不同情况,在处理上该宽则宽,该严则严;既要从宏观角度出发,判断是非曲直,又要考虑微观经济实际情况;既要维护全局利益,又要考虑被审单位的承受能力;既要为国家、单位挽回损失,又要为被审单位开拓财源;既要依法审计,又要为改革保驾护航。

审计监督论文第2篇

实行内部审计制度是完善地勘单位内部约束机制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地勘单位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

在新形势下,地勘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在宏观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国家颁布的财经政策、法规、条例;在微观上坚持规章制度,搞活地勘单位,做到既审又帮。

内部审计工作除维护财经纪律外,还要为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搞好经营创收当好参谋。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划清政策界限,支持改革并保护改革者的积极性,要敢于揭露不良倾向,抵制歪风,树立正气。

二、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地勘单位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多种经营规模的不断发展,经营项目、生产经营组织多元化,地勘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愈来愈显得不适应现代经营管理的需要,以至有所削弱。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有的甚至把发展经济与加强审计监督对立起来。有的经济实体对审计人员持对立情绪,不能正确认识发展经济与加强审计监督的辩证关系,所谓“经济要上、审计要让”的错误观念就是一个具体表现。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实施内部审计监督,既是国家实施经济管理的手段,又是地勘单位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维护本单位合法利益的必要的自我约束行为。审计监督具有制约和促进两方面的作用。内部审计通过自己的监督工作,促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及员工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制度规定,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客观的会计核算并及时地真实地披露会计信息,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通过审计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促进内部深化改革,挖掘潜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因此,内部审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审计部门要有针对性地重点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工作,为企业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单位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各级领导也要善于利用审计工作为企业决策服务,牢固地树立和发挥审计工作在本单位的地位和应有作用。

三、强化审计监督,增强服务意识

地勘单位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随着经济活动的扩展,客观上需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对经济活动和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为经济发展服务。审计监督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种服务于经济建设的管理手段,其目的是通过审计监督,促进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审计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在当前新旧财政政策及经济法规交替过程中更为必要。审计工作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要提高对党的新时期的方针、政策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吃深吃透有关经济法规。要敢于突破一些旧框框的束缚,用足用活政策。才能促进单位的经济发展,才能真正起到审计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

四、完善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

内部审计要想被单位领导和各部门认识到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除了要财务收支审计向检查评价有关内控制度和经济效益延伸外,还要从审计的活动方式和审计内容上,从低层次向较高的层次不断发展,从单项审计向定向、定期、常规审计的方式发展。也就是要逐步实现内审的制度化、法制化,形成一套完整的、健全的审计工作制度。首先,应根据单位的特点和管理层次明确各审计对象,建立正常的审计秩序。其次,明确审计项目和主要的审计内容,形成规律性审计事项和经常性审计制度,确定相对固定的审计业务和审计责任,使被审单位明确哪些经济事项必须报经审计,哪些必须经审计后才能做出决定,才会有效。使审计活动成为经济业务成立或正常运行必须的步骤。第三,固定审汁时间,即根据各类经济事项和不同审计要求,确定恰当的审计时期。

随着地勘行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地勘单位已全面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管好用好国有资产,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是地勘单位走向市场后面临的重点、难点。因此,内审工作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经济效益亏损的环节上,对那些成本上升快,亏损多的单位要重点进行审计,促进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还要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安全、完善进行监督,对单位的资产负债及损益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从中找出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帮助单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审H1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严禁乱挤乱摊成本,狠刹铺张浪费之风。还要深人研究分析地勘单位资金紧张的结症所在,帮助单位清理债权债务,加速资金周转,从而使地勘单位在市场经济中得以持续健康地发展。

五、正确处理审计部门与被审单位的关系

内部审计工作要为地勘单位经济发展服务,必须正确处理好审与被审的关系。首先,审计人员要严肃审计工作纪律,严格要求自己,熟练掌握各项政策法规,同时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能以监督者自居,只有以服务的身份出现,才会受欢迎。

其次,审计人员不能搞突然袭击。审计之前要把审计的范围、内容、方法通知被审单位,使被审单位与审计部门密切配合。

第三,审计部门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处理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审计结论客观公正,定性准确。审计结论和决定必须严肃认真,不仅要符合当前改革开放的有关政策规定,还要经得起历史的检查。不能无限上纲,不得感情用事,不搞不正常的人际关系,不扣帽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格区分在改革开放搞活中,因经验不足造成的失误,还是采取对策钻改革开放空子的界限;区分出主管部门规定不明确造成的错误,还是由于小团体主义挖国家和集体墙角的界限;区分是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低造成违纪,还是故意弄虚作假,隐瞒真相,混水摸鱼的界限,区分是正常的业务开支,还是利用职权,巧立名目,用公款挥霍浪费的界限。同时,内审人员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区别不同情况,在处理上该宽则宽,该严则严;既要从宏观角度出发,判断是非曲直,又要考虑微观经济实际情况;既要维护全局利益,又要考虑被审单位的承受能力;既要为国家、单位挽回损失,又要为被审单位开拓财源;既要依法审计,又要为改革保驾护航。

审计监督论文第3篇

审计监督对什么覆盖?怎么覆盖?一直是/!/各级审计机关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事物的内因决定外因,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主要因素,它决定着事物数量的变化,而一定数量的积累最终也会产生质的变化。因此,笔者认为审计监督全覆盖是时间与空间相统一,质量与数量相统一的全覆盖。不同的管辖范围,有不同的审计对象。审计署监督管辖的对象要多于省、自治区、直辖市,而省级审计部门监督管辖的对象要多于地市级审计部门。某地审计部门不同的时间阶段,其需要监督的审计对象也会不同,如某地某时经济发展速度快,城市建设项目多,工业、城建等项目必然多,财政在这方面的投入大,需审计监督的对象项目必然很多;而某地某时经济落后,城市建设缓慢,这方面的财政投入就少,但国家对其扶贫、最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项目有可能比较多,所以不同的时间段,不同地域的审计对象无论是数量还是内容都是有差异的,这需要审计部门区别对待,合理确定监督范围与重点。

现实中,有些审计人员认为审计质量决定一切,重质量轻数量,为了追求过高的审计质量,不惜放弃大量需要开展的审计项目,一个县一年就做十来个甚至是几个项目,虽然每一个项目的程序都很合法到位,审计事项都查深查透,揭示的问题也很多,社会反响很大,但大量其他审计对象或项目中需要规范的行为,需要揭露的问题很多,如果我们放弃了这些,是不是就是保住了几棵大树,放弃了一片森林呢?从审计免疫力系统角度来说,也是救活了几个人的生命,却放弃了一群人的健康。片面追求审计质量,忽视必要审计数量固然不对,那么阳光普照,面面俱到,大而全式的审计监督全覆盖也是不可取的。看似每一笔资金,每一个审计对象,每一个项目都经过了审计,出了报告,但这种审计的质量是难以得到保证的,这只能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式的审计,这就象大号筛子,掉下去的不仅是米,还有大量的沙子,只有个头特别大的沙子才会留在筛面上。所有的米我们都筛了一遍,但我们吃起来还是满嘴的沙子,这难道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效果吗?每年计划安排大量审计项目,虽然完成了,但质量得不到保证,效果也不好,这样的审计全覆盖也是我们应该去克服的毛病。审计监督全覆盖应避免极端片面的思想,必须理性分析,科学分类,要用统筹的方法去实现有质量控制,有数量保证的全覆盖。

做好审计监督全覆盖,要紧紧把握四个原则。

1、职责法定原则。审计全覆盖要始终围绕《宪法》、《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等审计法律、法规及政策精神去落实,不能无边界、无法律及政策依据,不能任性用权,盲目的为全覆盖而覆盖,要始终恪守“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法律理念去制定审计计划、方案,实施审计和处理处罚违法违规行为。

2、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原则。刘家义审计长在“三严三实”党课中曾深入阐述了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道理,他举例说有些县、市审计局,全局只有20多个人,一年要审计800多个项目,平均一个人要审40多个项目,平均每天要出2至3个审计报告,这意味着审计业务人员几乎没时间到现场核实取证,每天只能在单位争分夺秒的写报告。而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对审计质量和程序有极严格细致的规定,不花费一定时间得出的审计结论既缺乏证据支撑,也缺乏大量的审计程序,会使审计质量大打折扣,也会使审计风险无限放大,这样的审计监督全覆盖只可能是作风飘浮的全覆盖。审计全覆盖必须综合考虑审计可利用资源与审计计划任务的配比性,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贪大求全,把审计项目做成夹生饭。

3、科学分类、统筹兼顾原则。审计时间、业务人员、审计任务、审计经费等要素只能是一定时间、空间的有限满足,在审计质量不能降低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对审计对象做好分类,搞好统筹兼顾,做到分类全覆盖。对审计对象要根据法定职责、紧急、重要程度及审计风险程度区别分类,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根据个人主观好恶随意划分,分类时不仅关注本级法定监督审计项目,还要统筹考虑党委、政府交办重要审计项目及上级审计部门统一部署的项目,做到一盘棋分类;分类时要考虑下级审计部门已经安排的审计项目,不能浪费审计资源,重复监督。

4、计划管理,考核效能原则。在综合考虑了法律规定、审计资源实际情况、审计对象的科学分类和统筹考虑审计任务等因素下,必须把审计监督全覆盖的项目纳入计划管理。要落实项目组织实施单位,督促审计进度,评估审计效果,考核审计效能,保证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良好效果。

三、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方法

1、科学制定计划。围绕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目标,审计部门在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应将年度审计计划同五年项目规划紧密结合;深入调查研究同准确掌握实情紧密结合;突出重点对象和兼顾一般对象紧密结合,根据自身实际,量力而行,科学均衡安排计划。审计计划的安排要充分运用分类法。要建立审计对象数据库,对每个审计对象进行审计风险、领导交办、资金数量等因素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出A、B、C、D类。A 类审计对象每年必审,如本级预算执行、重点部门单位、重点项目等;B类审计对象2年审一次,如部门预算、对下级政府的财政决算、部分专项资金审计;C类审计对象3年审一次,如部分二级或三级预算单位、部分专项资金审计、部分任中审计;D类审计对象5年审一次,如内部控制健全有效,财务状况良好,无举报及媒体负面信息的单位。5年内所有审计对象都要覆盖到,有深度、有步骤、有成效地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

审计监督论文第4篇

Abstract:Theauditisastateauditsurveillance''''simportantcontent,hasthepivotalstatusinnationaleconomy''''sordermovement.Butbecausethefinancialriskisthefinancecannotprovidetheenoughfinancialresource,thecausestateapparatus''''snormaloperationsufferstheseriousdamagethepossibility.Thisarticleembarksfromtheauditandthefinancialrisk''''sconnotationandtheextensionunderstanding,mainlyelaboratedfinancialriskmanycausesandtheauditandthefinancialriskintrinsicconnections,andtoconsummatesourcountryauditsurveillancesystem,establishedtheperfectfinancialriskearlywarningsystem,theguardmeltfinanceriskandourcountryfinanceoperationsecurity,proposedtheconcretelegalmeasurehighlyeffective.

引言

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促使国民经济有序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加强财政审计监督不仅为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对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保证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财政审计与财政风险

财政审计的核心是预算执行审计。一般指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即涉及本级财政预算收支的活动都是财政审计的范畴。包括预算收入审计、预算支出审计、财税部门内部控制审计、重点专项资金审计等。由于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活动,其初次分配的来源主要是税收。因此,财政审计还应包括对税收征管的审计和对企业的延伸审计。这样理解财政审计的概念,不仅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其科学性,而且从财政审计所确定的目标看,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这样的一个范畴下,对财政税务部门和对政府其他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审计应

审计监督论文第5篇

1.1增强审计人员的素质

要提高会计审计人员的素质,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1)完善招聘制度。要做好审计工作,首先要在社会上选拔一些拥有审计的基本专业知识的人员,对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都要进行考察。在审计人员上岗之后也要进行专业的审计操作训练,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将会计人员的思想品行考虑在内,注重审计人员的诚信品质。这样在源头上就保证了审计工作的良好环境。(2)定期对会计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能够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对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进行提高,使得会计人员能够掌握最新的会计审计操作手段,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审计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达到自己的本职工作的认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在接下来的工作过程中就能够减少工作的错误。(3)对审计人员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一些会计审计工作人员尽管专业技能很强,但是法律知识很薄弱,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时候已经进行了一些违法的操作但是还不自知,对企业和个人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够保证会计审计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守住法律底线,不做出伤害人民工作财产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方式可以是举办法律知识宣传讲座,对工作人员分发一些学习手册,或者一些表演的方式来促进法律知识深入到会计审计人员的内部,净化会计审计的环境,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

1.2完善整个会计审计的制度

要保证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的生活质量,要制定出合理规范的奖励惩罚、福利机制,使得员工生活在一直公平、公正的生活环境中,这样才能让员工在工作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在工作的时候就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的过程中,不至于做出一些知法犯法的事情,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2提高会计监督质量的策略

会计监督工作主要就是为了保证整个会计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如果企业的会计工作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整个企业的运作出现混乱,因此就必须加强对会计审计行为进行监督。要保证个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就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是内部监督,另一方面就是外部监督。

2.1内部监督

所谓的内部监督,就是指公司内部制定出一些规章制度,对于资金的流动和运作情况进行审核,实现企业对资金的自我监督。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从两方面来进行:(1)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审核。对于会计的工作情况、上班状态以及工作能力通过合适的规章制度进行监督;对于会计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要及时指出来,并采用相应的处罚措施;对于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要进行定期的审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会计禁止进入企业里面工作;定期地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促进会计从业人员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监督,从而保证会计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2)通过目标管理来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目标管理就是企业对会计工作制定出一系列的目标,这些目标可以是长期目标也可以是短期目标,但是不论是哪种目标,目标一旦确定的话,那么会计工作就是呈现出数字化,然后将这个目标分解到每一个人的身上,每个人都有一个量化的目标,这样在进行会计工作的时候,要对每个会计人员进行审核监督,这样就能够使得每个环节的监督工作都能够顺利进行,一旦发现会计工作有什么出错的地方也能够及时发现纠正。只要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一旦形成,就能够让会计人员对这个企业产生认同感,在工作的时候就能够尽职尽责地工作,使得员工们都能够为了整个企业的整体目标进行奋斗,从而使得整个公司的运行效率都能够提高。但是内部监督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领导者的领导能力和决策的,领导者要通过制定出一些合理的规章制度,使得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够有根有据,领导者也可以通过制定出企业文化,使得每个员工能够有着同一个相同的价值观,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得会计监督工作能够得到认可,保证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

2.2外部监督

若是仅仅依靠企业内部自行监督的话,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外部监督来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外部监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国家监督。所谓的国家监督,就是国家要对企业中会计工作中出现的违法行为要进行严厉的打击,追究相关会计人员的民事责任,对于情节比较严重的,还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国家要重视对会计监督工作的进行,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能够以良性势态进行下去(。2)社会监督。目前对企业进行社会监督的主要是通过会计事务所来进行的,通过会计事务所对企业中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进行评估,能够对企业的会计工作进行监督。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会计事务所工作的公平公正,对律师事务所也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来进行行为约束,从而保证会计事务所的监督结果客观公正。此外,还有鼓励社会上的广大人员积极主动对企业的会计行为进行监督,对不合法的会计行为进行举报,防止更大的损失出现,从而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总结

审计监督论文第6篇

一、提高会计审计质量的措施

在对企业的会计审计质量进行提高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对会计审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行有效提高。在对会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的过程中,一项首当其冲的工作就是做好人员招聘工作,要具体结合企业的岗位职责,对岗位技术要求与能力要求进行有效确定,面向社会将具有相关技能和能力的人员积极引入企业,在员工入职时,要让其进行会计审计操作,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企业对会计审计人员进行控制时,不仅仅是对员工的技能以及能力进行要求,重要的的是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进行要求,要求员工必须忠诚于企业,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必须要有一定的责任心;第二,对于企业会计审计人员,企业要对其进行定期培训,使审计人员能够迅速提升其专业知识以及实际操作能力,使员工能够与时代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对有效的会计审计操作手段进行掌握,并且要大力宣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让员工可以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对会计审计的质量进行提高;最后,需要对企业制度进行改进以及完善,尤其要建立规范的员工薪酬福利制度和奖惩机制以及福利机制,使员工能够在企业中受到公正、公平、合理以及人性化的待遇。

二、实现会计监督的措施

会计监督的主要职能就是保证会计审计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企业要想实现会计监督,就必须将其目标管理作为切入点,努力做好企业的目标管理工作。企业一定要做好自身的目标管理工作。目标管理表面看上去简单,其本质是很复杂的。对于企业,其存在目标具有多样性,企业的具体目标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程度来进行确立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的目标管理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短期目标管理,另一方面是长期目标管理,但无论何种管理,都有助于企业的会计监督,因为企业如果确立了目标管理,就必须经过财务部门将这个具体目标进行数字化处理,而企业如果确定了数字化,就需要遵照自上而下的体系原则,对这些数字任务进行分解,等到数字任务被分解到每个部门乃至每个人身上后,企业就会制定出相关的指标考核,一旦指标考核被确定之后,会计人员就可以通过具体的数字对每个人的工作具体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最终就能够有效实现会计监督的职能。

三、提高会计审计质量,使会计监督职能得以发挥的措施

审计监督论文第7篇

1高校会计的特点决定高校实行独立审计监督

我国高校会计是事业单位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非营利组织会计.其主要特点有:(1)办学经费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部分来自捐赠款和学杂费等,国家及捐资人不期望收回或取得经济上的利益;(2)教学和科研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获取利润或利润等同物;(3)不存在可以出售、转让、赎回的所有者权益;(4)运营业绩不能像企业那样用利润指标来衡量,也不直接接受市场竞争的考验.简言之,高校会计不以营利为目的,不作损益计算,不为盈余分配.由于高校会计具备以上四个特点,评价和衡量高校的业绩和运营成果非常困难.具体表现在:首先高校不可能像企业那样建立一整套绩效评估(performanceAppraisal)体系.如1999年财政部与其他部委联合颁布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该评价体系分为工商企业和金融企业两类,以多层次指标体系和多因素分析方法,从企业财务效益、资产运营、偿债能力、未来发展潜力等方面全方位评判企业效益.相应地高校很难科学解析资产运营结果和财务收益状况;其次,高校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质量很难可靠地计量;最后,由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对象不能像消费者那样通过协商交换或拒付价款来选择高校,高校不能用生均成本的高低来衡量管理当局的业绩.鉴于这些情况,高校必须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来保障经济资源被合理地使用,从而阻止高校的不经济行为.除了预算、控制、专款专用等措施,独立审计监督作为一种高效的“外控”机制,能起到对高校会计有效的制约作用,具体表现为:(1)加强高校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减少浪费现象;(2)规范高校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3)强化会计监督,维护信息使用者的权益.高校只有实行制度化的独立审计监督,切实发挥注册会计师作为“经济警察”职责,会计信息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2高校会计环境的变化要求高校实行独立审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它要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经济环境下,会计监督的目的、主体、以及手段等诸方面都有所不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是政府的附属单位,经费单纯依靠国家拨款,利益主体单一.在这种体制下,会计监督的目的是保证高校各项事业计划的顺利实施,以维护国家的利益.国家作为资财的供给者,它的资产是安全的,对高校的监督体制也是基本完备且有效的,因此监督的主体当然是国家行政部门,监督的手段也必然以行政手段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校会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校逐步成为具有自我发展和约束能力,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经费来源多元化.根据教育部统计资料,2000年全国多渠道教育经费投入格局为:政府预算拨款占54.19%,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占7.38%,校办产业等用于教育的资金占1.48%,企业办学资金3.53%,社会捐资占2.96%,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资金占2.23%,学杂费占15.45%,其他占12.78%,且后三项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利益主体多元化,会计监督不仅要保护国家的利益,也要保护其他经济主体的利益.会计监督的主体除了国家,也要有相关的利益主体.会计监督的手段除了宏观层面上的政府会计监督,也要有中观层面上的独立审计监督.如此,高校会计信息不仅满足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而且满足资源提供者、服务对象及其他方面的需要,而后者正是独立审计监督的主要职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政府预算拨款在许多高校筹资格局中的比重将进一步降低,独立审计监督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高校会计监督系统的完善需要高校实行独立审计监督

高校会计监督系统由内部会计监督和外部会计监督两个子系统构成.目前外部会计监督主要指政府会计监督,包括财政监督、国家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审计监督等.财政监督是财政部门执行的会计监督,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会计帐簿设置;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性;会计核算合规性;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国家审计监督指国家审计机关实施的监督,对高校而言,主要是对其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政府会计监督具有几个特点:首先,政府会计监督是宏观层面上的会计监督形式,主要通过对单位会计活动及会计资料的核查来监督单位的经济活动,以维护国家利益;其次,政府会计监督“抓大放小”,不可能对所有企事业单位进行监督,一般采取抽查制度,突出重点;最后,政府会计监督也不可能对某个单位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面面俱到的审计.从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看出政府会计监督的某些不足.独立审计监督是外部会计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校外部会计监督系统缺乏独立审计监督,而且政府会计监督具有某些缺陷,因此高校实行独立审计监督,完善会计监督系统就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独立审计监督有其鲜明的优越性:首先,会计师事务所是社会中介机构,提供经济鉴证和咨询服务,与委托单位没有利害关系,能够保持公正的立场;其次,注册会计师具有严格的职业自律机制,提倡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标准,在信息优势下不谋取私利;最后,通过对年度会计报表的审计,能够有效地监督某个单位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因此,高校在继续依靠政府会计监督的同时,应当实行独立审计监督,以完善高校会计监督系统,发挥独立审计监督在强化会计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信息使用者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4成本的减少需要高校实行独立审计监督

审计的经济角色是减少成本.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两权相分离,所有者委托管理者经营企业,于是产生两者之间的委托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委托人不可能监察、控制人所有的经济活动,人极易产生逆向选择,追求自己的利益.委托人于是引进控制系统,聘请注册会计师来审查和鉴定会计报表的质量,以此来监管人的不利行动或察觉人的错误行动.相对而言,独立审计监督代价小,效果好.自1998年10月财政部《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暂行办法》后,我国已正式形成国有企业独立审计制度.独立审计监督在约束人的行为、减少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是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组织.其资金来源、业务运营目的、管理模式等与企业有很大的差别.但是,由于非营利组织和企业都属于社会经济的微观范畴,两者在会计上具有某些共性.高校的委托关系同样成立,由于经费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拨款,国家是高校的所有者,人是学校的管理当局,由于高校所有者缺位,人实际上控制了高校,没有明确具体的指标来衡量人的业绩.为了评价高校管理当局对投资者投入的教育资产承担管理和使用责任,也为了相关的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最重要的是为了减少成本,防范管理当局的道德风险,高校应当实行独立审计监督,建立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超级秘书网

5职务犯罪的预防需要高校实行独立审计监督

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蓬勃发展,高校职务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据“腐败新灾区:高校”(《新闻周刊》2001.08)一文中披露:“21世纪的第一个年头,陕西省查办高校腐败案件36起61人,其中处级干部22人.”高校职务犯罪主要有这些形式:违规收费、截留、私分、私设“小金库”、挪用公款、贪污、受贿.职务犯罪严重影响高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事实证明,出现职务犯罪往往是一个单位内部控制薄弱的结果.高校要采取多种措施,构建预防职务犯罪的网络.在具体实践中,高校尤其要强调这两项措施.一是加强内部控制制度,通过严密的会计控制制度,防止有犯罪动机的人乘虚而入进行犯罪活动.二是实行独立审计监督,通过制度化的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查错揭弊,打击财务犯罪.实行独立审计监督不仅能及时揭露职务犯罪,而且能使潜在的犯罪者打消侥幸心理,提高犯罪行为的条件成本,防止铤而走险,从而减少现实的职务犯罪.为了有效的预防职务犯罪,高校应当实行独立审计监督,借助规范化的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使高校会计的监督和制约得到真正的保障和落实.

6结论

从高校会计的特点、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监督的完善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需要实行独立审计监督;并且高校实行独立审计监督能有效减少成本,预防职务犯罪.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只有实行独立审计监督,才能够维护信息使用者利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快速、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