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自动化应用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2-09 02:02:36
自动化应用论文

自动化应用论文第1篇

1.1智能保护与自动化技术

随着自动化技术在电子应用领域的普遍应用,相关的学者对自动化技术的关注度也在提高并对自动化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原理进行了深入探究,而且在深入了解其原理的基础上对与自动化技术密切相关的理论相结合,即将国内外最新的有关控制论、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理论综合运用到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完善,进而为自动化的保护装置创造智能化的控制特点,同时也是对电子领域整体的安全环境和水平有一定的提高。除此之外,我国依照本国的实际状况对当前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了预测和深入研究,其中对电子应用的整体运行状况也进行了细致观察和广泛讨论,从而提出了适合电子市场未来运营模式的方案。

1.2仿真系统的电子自动化技术

自动化仿真系统在电子企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能够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传统电子分析理论结合,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方法。相关研究人员通过监测电子负荷及其相关的动态特性,对电子自动化的仿真系统进行了细致研究,从而将实时的电子仿真系统引入自动化技术并建成了具有仿真环境的实验基地。这种仿真系统的构建不仅可以提供大量实验数据,而且还可以对研究人员的测试研究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作用,为其研究的灵活性与智能保护提供基础和条件。

1.3配电网模式中的自动化技术

在配电网模式之中,自动化技术在其网络数字、配网模型、信息配网一体化以及应用软件等方面属于一种创新型的技术突破,其中有关数字信号的相关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载波的接受灵敏性,进而使得载波在应用消耗以及路由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1.4人工智能在电子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

当下对电子自动化技术进行创新和完善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现阶段我国电子领域的实际发展需求以及未来趋势,将模糊逻辑以及理论知识等均与电子元件的实践运行和典型故障的确定相结合进行相关的实用性研究。进而才能将电子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化水平方面的有所提高。与此同时,自动化技术在应用电子领域的实际应用还需要与现代日新月异的电子技术相结合,对各种有关电子的装置和设备进行研究和细致分析。

2自动化技术在应用电子中的设计方案构想

2.1选择自动化技术系统的考虑因素

(1)从电子监测的自动化和远方调度等角度来看,当下的首要考虑因素就是在相关研究进程中要选择带有微机保护功能的综合自动化系统。(2)电子自动化的类型选择以及接线方式总体来说都是相对简单的,其主要内容就是实现继电保护,因此,选择性能可靠且性价比较高的智能化的开关是比较合适的做法,从而才能将常规的继电保护取消。(3)与集中监测与远方调度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自动化技术选型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集中式,另一种是分散式,其中的分散式是指分散在开关柜中的集散系统内。

2.2自动化技术的相关设计原则

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它能通过一定的技术装置和设计策略使得在应用电子的发展中减少人工干预,甚至做到没有人工干预,从而节约人力资源的配备并相应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但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能采取随意化的态度和原则,因此自动化技术在应用电子方面的实现和运用也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的。(1)自动化技术的主接线方式应该按照原来的设计方案进行并在单线的系统图中将监测以及控制系统的有关设备型号进行明确标注,其中相关设备数量的增加以及型号的变更也要随时关注并予以记录。其次,对于那些需要利用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远程操作开关时,在实践操作中一定要采取能够进行远程分闸以及合闸的自动型开关,此外,开关的状态也要记录到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操作开关之中。(2)在对低压自动开关进行型号选择的时候,应该最大程度的多选择一些辅助接点,而且对于继电保护的相关系统而言,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要优先考虑变压电站的综合性自动化技术。(3)对于控制回路的相关设计也要根据相关规定以及现实需求进行考量。对于信号回路设计来讲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系统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有合闸以及分闸继电器的输出接点,合并连接到开关柜的合分闸开关或着在按钮上就可以进行远方合分闸操作;第二,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合分闸继电器,接点与开关柜上合分闸开关之间应设计手动与自动转换开关。

3结语

自动化应用论文第2篇

(一)连接

通过OA软件将分散在局域网和Internet上的各级组织与个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依托于网络而存在的虚拟集中式办公场所。

(二)沟通

及时进行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例如消息提醒、邮件通讯、新闻公告、知识共享等等。沟通是协同工作的基础。

(三)协同

以工作流管理为线索,将人员、信息等各项资源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共同处理一组事件。同时,建立起各个异构系统之间的关联系统,将各类管理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参与流转。

(四)监控

工作过程的监督与控制、工作流程状态、处理时限等都是监控的内容之一。

二、办公自动化软件的管理价值

增强管理执行力是办公自动化软件的管理价值体现。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价值主要是规范流程、加强沟通以增强管理执行力。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办公自动化软件的管理价值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建立内部通讯平台

平台上的员工通讯录、在线交流功能使工作信息得以及时的传递,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信息平台

公告、调查、讨论的让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到各个用户。

(三)实现工作流转的自动化

协同流程的建立根据不同的工作对象灵活使用。

(四)实现文件管理的自动化

通过OA办公平台进行电子公文的,在协同工作中设置专门的流程,在文档管理中建立相应的文件夹进行存档、归档操作。电子公文的实施取代了传统的公文传递方式,不仅是传递方式的变革,还是管理意识的改变;除此之外,文档管理还可以进行文档的共享和借阅,方便地实现了知识的共享。

三、办公自动化软件在公司的应用

(一)连接

就厂区而言,公司下属厂、机关处室地理位置较分散,不方便报告、文件等资料的递送和传阅。使用了办公自动化软件后,将分散在局域网的各个分厂和机关处室的电脑连接起来,在厂区形成了一个依托网络而存在的虚拟办公场所。

(二)沟通

通过办公自动化软件办公平台的在线交流、信急提醒(收到新的协同、有新的公告均会有一个红色的信息提示弹出)功能可以及时地将最新的信息告知该平台的每位用户。及时的信急沟通为办公的顺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协同

协同是网络办公的有力体现。协同工作的要素:流程、事件名称、事件内容。以定义工作流程的方式将事件传送给接受者。在编辑事件内容时,使用者进行文档格式编辑。若文档内容需要修改,办公自动化软件办公系统会自动显示修改痕迹(如修改的内容、时间、修改者的姓名)。

(四)监控

监控是协同工作的有力保证。办公自动化软件办公是通过定义工作流程进行流转的,协同的发起人可以通过查看流程的节点流转情况来监控事件的处理过程。在协同事件建立时可以进行事项跟踪的设置。

四、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体会

首先,使用该软件后使管理工作变得轻松。原因有三:(1)信息流通快,以前两三天处理的一个报告,在平台上可以压缩在1h内完成(2)文件和工作都被自动、有序的流转,在办工作、待办工作清晰明了,相当于给使用者安排了一个虚拟秘书,大大减少了工作量;(3)信息平台使无效会议减少。

其次,协作性、灵活性显著提高。20世纪福特汽车创始人首先倡导的专业化分工的产业模式是一个伟大的创新。但在专业化效率日渐提高的今天,部门和部门、环节和环节之间协作效率高低就成为组织提升整体竞争能力新的驱动因素。办公自动化软件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建设无边界组织,消除企业的信息死角,成为企业上下左右沟通剂,而且提高了企业部门间的协作能力,增强了团队精神。

第三,提高了管理效率。在办公自动化软件平台上,可以了解每项业务、每个职员的进度和状态,了解哪些地方、哪个环节有改善的余地、挖掘的潜力,借此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

第四,规范性增强。在办公自动化平台上,人的意志无法改变程序运行,一切都得按照既定规则、公司制度进行。同时,杜绝了越权操作,防范了经营风险,增加了监督性。

最重要的一点是实现了知识管理。文档管理自动化可以使优秀员工的思想技能不断积累;能即时管理、更新每个部门的各种资料(如客户资料),使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离职时所带来的人事成本。

五、结束语

第二次浪潮的到来使得对效率的追求正在演变成整体竞争能力的衡量标准。科技的进步使得企业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提升效益。ERP实现企业的资源效率,则务软件实现企业的资金效率,办公自动化软件则提升企业的信急效率、协作效率、办公效率和管理效率,成为组织提升整体竞争能力的必需品。

自动化应用论文第3篇

关键词:变压器自动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1概述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新一化的工业控制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全面、可靠性高。其突出的优点是:使用方便,具有杰出的实时功能和强大的通讯能力。在其小小的单元中,包含了强大的功能,使之能够独立地或通过网络分布式系统轻而易举地完成复杂的控制任务,很小的投入即能获得最有效的自动化系统,在工业现场领域深受欢迎,特别是经过特殊模块配置后,可以在保持简单易用的特点的同时大大扩展其应用领域。PLC的体积小,结构紧凑,编程方便,梯形图编程方式面向一般电气技术人员,操作简单,维修方便,易于实现机电一体化,因而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的自动化设备有:可编程自动化监控装置、可编程变压器自动化屏、可编程微机计量屏、可编程微机线路保护屏、可编程微机同期系统、可编程中央信号屏、可编程电容屏、可编程微机直流电源系统等均应用了PLC为其智能化单元,并且都能够挂网运行,方便地实现遥信、遥测、遥控功能,取代了传统的RTU。本文主要介绍由PLC构成的变压器自动化部分在自动化变电站中的实现。适用于老式变电站的自动化改造及新式变电站的建设。

2变压器自动化的构成方案

在中小型变电站中,一台变压器及其配套设备一般包括:断路器及操作单元、变压器、变压器控制屏、避雷器、差动保护屏、变压器接地系统等。下面以两种情况分别讲述变压器的自动化构成方案。

2.1变压器及配套设备为常规设备

如果断路器及操作单元、变压器、差动保护屏、变压器防雷接地系统等均为不含智能单元及计算机接口的常规设备,那么只需将变压器控制屏部份选用可编程(PLC)变压器自动化屏,就能构成比较完备的变压器自动化系统。其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变电站中控室内的变压器控制屏及其配套设备分别与可编程变压器自动化屏通过电缆直接连接,进行信息交换。中控室或远方的主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对可编程变压器自动化屏的监控来实现对变压器的监控,其中的信息交换由主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工控机(IPC)与可编程变压器自动化屏中的PLC通过工业现场通讯网络来实现。这种变压器自动化系统一般适用于改造旧站或建设资金规模不大的自动化新站。

2.2变压器及配套设备为智能化设备

如果断路器及操作单元、变压器、差动保护屏、变压器防雷接地系统等均已含有智能单元及计算机接口,那么变压器控制屏部份选用可编程(PLC)变压器自动化屏,就可以非常方便地构成功能强大的变压器自动化系统。其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变电站中控室内的变压器控制屏及其配套设备分别与可编程变压器自动化屏通过工业现场通讯网络与中控室或远方的主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信息交换。可编程变压器自动化屏与变压器及配套设备之问仅有极少量的电缆连接,整个系统显得非常简单。

3可编程变压器自动化屏的组成及实现

可编程变压器自动化屏的硬件设备一般包括:PLC,PLC输入/输出信号隔离继电器,近地操作按钮及故障事故指示灯、报警器、智能变压器油温度巡检仪,智能信号测试议,小直流电源,通讯适配器等。其系统框图如图3。软件主要由PLC自动化监控程序和与监控主计算机(上位机)的通讯程序组成。

3.1PLC的选型

从上述的被控对象(变压器)的电气特性看出,这个系统几乎是对开关量进行监控。温度模拟量及信号模拟量均有智能仪表对其监控,智能仪表的输出触点开关量进入PLC,因此PLC只需选用基本模块及通讯模块,而不需特殊模块。接下来应确定PLC输入∕输出点数,统计可编程变压器自动化屏对变压器及配套设备的监控点数,一般输入不超过64点数,输出不超过40点。在实际中我们选用了北京安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的Rock系列PLC产品:RockE20系列PLC产品。此产品采用先进的16位CPU,配置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可实现采集、运算、逻辑、定时、控制、通讯等功能,其单CPU+扩展模块,可承载32模块,测控500个I∕O点。以RS485或Intranet进行本地扩展,以拨号Modem或GPRS等方式进行远程扩展。该产品采用插拨方式扩展、模块尺寸小巧,安装使用方便、维护简单,具有应用灵活、安全、可靠等特点。

3.2可编程变压器自动化屏的硬件

组成可编程变压器自动化屏的各部件应严格照按电气规范设计、连接。此外,与PLC相连的部份应严格按照PLC厂家技术要求进行设计、连接。

3.3PLC的自动化监控程序

变电站的变压器组成方式不同决定了可编程变压器自动化屏PLC的监控程序的不同。在此以35KV单母线、一台主变压器为例,其开机准备条件及开机程序如图4,停机程序如图5。

3.4PLC与监控主计算机串行通讯的实现

4可编程变压器自动化屏的运行

可编程变压器自动化屏在变压器的自动化运行中处于实时监控的重要位置,它通过输入∕输出信号隔离继电器按变电站变电设备(隔离刀闸、断路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变压器防雷接地系统等设备)的状态∕控制信号,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将上述信号按具体的自动化流程进行实时控制,并与监控主计算机通过网络传递数据。完成变压器的开、停,运行维护与继电保护(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差动保护、瓦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等)。它不仅使变压器处于闭环自动控制之中,而且使变压器自动化与测控保护系统协调运行,从而使整个变压器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由于PLC自身的特性,每个输入∕输出信号都有指示灯,使得变电站这个信号比较分散的场所维护检修工作变得异常容易。

5结束语

本系统已在我市多个变压器的自动化工程中成功投运。我们发现其处理故障十分容易,既缩短了停电维护时间、运行维护费用又很低。运行中发生诸如变压器的瓦斯继电器触点进水短路、中控室各接触器电触点断线、变压器控制回路等故障均能及时发现、报警与自动进入其处理程序,并能在监控主计算机上集中监视。用PLC构成的应用环境,可以构成满足不同用户或同一用户不同时期对系统的需求,改变系统的组织方式只需重新输入PLC监控程序即可,我们对此相当满意。

参考文献:

1杨士元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应用和维修1995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自动化应用论文第4篇

关键词:csc2000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应用

1概述

新区110kv变电所座落在资兴市新市区境内,是即将兴建的程江口(装机2×1250kw的并网点),担负着城区生活及主要市办工矿企业负荷供电任务。从诸多因素来看,新区变电所的建设及所起的作用、意义都十分重大,因此,我们按无人值班变电所的要求,作为窗口变电所来建设。在设备无油化、布置清晰化、建筑美观化、场地绿化化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尝试,并采用了目前国内较先进的四方公司csc2000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2变电所基本情况

主变压器两台总容量40000kva,型号为sfsz7-20000/110有载调压变压器;110kv间隔6个、35kv间隔8个、10kv间隔8个;工程分期实施,近期规模如下:

2.1设有载调压主变压器1台,容量为20000kva,型号为sfsz7-20000/110。三绕组电压等级为110kv/35kv/10kv,其容量比为100/100/110。

2.2主变压器35kv进线间隔一回,连接于主变压器和现有35kv变电所主母线之间,原有35kv出线4回。

2.3110kv间隔4个,其中110kv母线分段兼旁路母联间隔占2个,出线间隔2个,分别对应于联网和程江口电站。

2.4主变压器10kv进线1回连入现有10kv供电母线,10kv出线4回(现有)。

3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实施的指导思想

通过模拟量,状态量的采集、管理、统计,准确真实地反映现场设备实际运行情况,以比较完善的“四遥”功能,为值班人员创造如临现场的运行条件,并达到各类设计技术规范的要求。

4csc2000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csc2000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按分层分布式的设计指导思想,把系统分为变电所层和间隔层,采用模块化结构,间隔层装置一一对应于所内一次设备(如一台主要变压器间隔、一条出间隔),对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装置分别安置在各开关柜上,且集保护、测量、控制、远动、通信等功能于一体,各装置相互独立,独立完成各自功能,仅仅通过所内通信网互连,以实现各装置相互间的通信以及同变电所层的当地监控装置,远方监控装置及工程师站的通信。

4.1新区变电所csc2000的系统配置

新区变csc2000的系统配置图1。

4.1.1所内通信网用双绞线敷设而成总线形网,考虑变电所二期工程及远期规模,能够很灵活地在网上增加各间隔层装置;

4.1.2当任一部分装置有故障时只影响局部的可靠性;

4.1.3所内二次电缆大大减少,使安装、维护工作量简化并节省投资;

4.2所内通信网

4.2.1ccs2000系统采用总线形网,其主要优点有:

4.2.1.1网内各楼层地位平等,任意两节点之间可以直接通信,可设置多个主站。新区110kv变电所设有当地监控主站1个,远动主站2个(扩频通信和载波通信各一个),工程师站1个。

4.2.1.2组态灵活、扩展性好、网上增加或减少接点非常方便,任一接点的投入或退出都不影响其他接点的正常通信;站增接点可以设在任意地点,原有接点移动集团不经网络初始化文件作任何改变;特别重要的是,对继电保护动作等重要信息设有优先权,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响应。

4.2.1.3可靠性高,总线形网不像星形网那样有一个中央控制接点而形成可靠性的瓶颈,也不像环形网那样,每一条信息都通过多个接点的转换,中间任一接点失效应会中断通信同时,总线形网对全网通信中断的两种可能情况也给予了充分考虑:

其一,每个接点都采用耐磨型的脉冲变压器隔离,使网络的总线为无源的电缆,从而大大降低了总线上的故障几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通信网的抗干扰能力。

其二,每一接点网络连接处采用一小型继电器,能在检测到该接点异常时自动脱离网络,从而避免了由于该通信媒介而使全所通信中断的可能。另外,在双绞线敷设时,用pvc管穿管保护,避免了双绞线的侵蚀及小动物的损伤。

4.2.2网络的通信媒介

csc2000系统可用光缆和电缆作为通信媒介,新区110kv变电所采用了对称双绞线电缆,同光纤相比,电缆可任意支接而连成总线,且造价低,施工和维护方便,除110kv装置及公用部分安装在控制室内,35kv装置安装在各自的开关柜上,距离不是很远,完全能满足双绞线在300m范围内正常通信的要求,况且,双绞线在网络中仅仅是无源电缆,较好地解决了抗干扰问题。因此,双绞线用作通信媒介比较适中,从投运至今已近几个月,运行情况基本稳定。

4.2.3媒介占有控制方式

csc2000系统采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撞检测)的控制方式,即各接点在发送信息之前先侦听总线是否空闲。如果空闲就发送的“先听后讲”的竞争方式,并采用随着网络的繁忙程度自动调整随机等待时间,使2个及以上等待发信的接点在发现网络空闲时发信,避免引起冲撞,同时,为了提高发现冲撞率,采用了若在某一接点发现网上不仅有自己的信息,还有别的信息时就停止发送。过一个随机时间后再竞争的方式。

csma/cd是网上各接点共同遵守的通信原则,它有效地减少了信息冲撞机会。

4.3装置功能及应用

4.3.1csl-216装置用于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出线间隔集保护、控制、测量、通信。在实施中,我们在该装置上安装了本出线间隔内断路器,隔离开关小车的位置状态,远方操作闭锁(开头柜上装有远方/就地切换开关)等遥信量6个;一相电流,有功、无功功率,有功、无功电能等遥测量5个;开关及各种保护压板的遥控量等(包括zch和dpjh)7个。

4.3.2csl-164b装置用于110kv线路保护,除具有距离、零序、三相一次重合闸外,还有共用的故障录波插件,并执行和反应保护压板的遥控、遥信及保护定值区切换的遥调命令。

4.3.3csl-231a装置用于110kv主变压器保护,其保护配置与常规保护相同。但它是一个多cpu保护、cpui用于主保护(差动),cpu2~4分别用于高、中、低侧后备保护,且配有专用的故障录波插件,能反映保护压板的投退状态,并执行保护压板的遥控和保护定值区切换的遥调命令。实施中,我们配置了两套cst-231a,一套用于主保护,另一套用于后备保护,这样,既满足了主保护与后备保护完全分开的反措要求,又能互为备用。

4.3.4csi-200a数字式断路器控制装置适用于单路器及其周围隔离开关的控制,具有遥信功能和对遥控对象的可编程控制,以满足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顺序操作。实施中,我们在该装置上安排了15个遥信量,9个遥控量(每个110kv出线间隔)。

4.3.5csi-301a装置:数定式断路器控制装置用于主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及其隔离开关的控制,除具备csi-200a装置功能外,还能反应主要分接开关位置并执行主变压器有载调压的遥控命令。实施中,我们在该装置上安排了38个遥信量,19个遥控量。

4.3.6csd12a、csd21a、csd22a装置:数字式综合采集装置,用于各模拟量,开关量的采集,我们分别在装置安排了62个遥侧量,28遥信量。

4.3.7csm100a装置:当地监控网络主站,主要功能为:

a.收集各间隔层装置上送的网络信息;

b.将网络信息转换成与后台机约定协议所要求的格式;

c.与后台机配合完成“四遥”功能;

d.驱动事故音响和预告音响

实施中,在发出事故音响预告音响时,驱动语言报警系统,利用清晰明了的话语,告诉值班员当时发生的事件。

4.3.8csm300a远动网络主站主要功能为:

a.收集间隔层装置上送的网络信息;

b.将网络信息转换成标准远动规约所要求的格式,并传输到远方监控站;

c.接受远方监控站的命令,完成“四遥”功能;

d.驱动事故音响和预告音响。

实施中,我们采用了扩频、载波两个通道,利用cdt规约进行传输。

4.3.9工程师站主要用于保护定值的调整和修改,并对专用录波网送来的事故信息进行图形、波形、数据分析。

4.3.10当地监控站以清晰的画面和准确及时的数据、文字提示,告诉值班员设备的运行情况,同时,值班员通过键盘或鼠标完成各项操作,是整个变电所的枢纽和核心。

软件采用nspro1.2版本

4.3.11yqx-110装置的电压切换箱,用于110、35、10kv母线tv二次电压切换,本期未用。

4.3.12scx-11b装置:三相操作箱。

新区110kv变电所共设置“三遥”量676点,其中遥信387点,遥测160点(其中电能量30点),遥控129点,基本上准确而真实地反映了设备实际运行情况。

5评价

csc2000系统自投运四个多月以来,运行情况良好,各类技术数据基本满足要求。

具体指标为:

5.1模拟量测量精度:≥98.9%。

5.2遥信量正确动作率:≥98%。

5.3遥控正确率:≥99%。

5.4遥测传送延时:<2s。

5.5遥信变化传送时间:<2s。

5.6遥控、遥调命令传送时间:<4s。

5.7画面响应时间:<3s。

6下一步的工作

6.1建立消防报警及自动灭火系统。

6.2完善防误操作功能,csc2000系统的操作软件,利用遥信量和遥测量为判据,在人为地设置闭锁条件下,可对作对象加以控制,从而实现倒闸操作的顺序化。但操作对象仅限于具有遥控功能的操作元件,因而不能解决对所内所有一次设备的防误操作。应利用国内已有成功的运行经验的微机防误装置,有机地与csc2000系统结合起来,从而完善防误操作系统,达到“五防”功能要求。

6.3解决接点抖动问题:大量的遥信量取源于各种类型的开关接点,而这些开关接点基本上长时间处于“通”或“断”的某种状态,而使接触面滋生氧化膜。一旦从一种状态转入另一种状态,则极易出现状态不变的假像而造成严重后果,故应利用220v光耦取代现有24v光耦,以提高氧化的击穿电压,从而正确反映接点的位置状态。

自动化应用论文第5篇

【摘要】

本文以一个信息化改造项目为例讨论了实时系统与信息系统的集成。我曾参加了一个中等规模的现代化生产企业的数字化改造项目,该企业拥有4座自动化连续式工作的窑炉,以及8座自动化间隙式工作的窑炉以及多台半自动的中大型辅助机器。该企业希望能将这些设备实现数字化,并且重点要建立起一个中央监控室,能实现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的监督和记录两大任务,前者用于防止意外事故,后者可用于向该企业的决策人员和技术开发部门提供信息。

通过我们的开发组与该企业相关人员一起努力,分四个步骤共同完成了这一工作。第一步是实现设备状态参数的数字化输出;第二步是建立中央监控室的监督和记录功能;第三步健全监控室的控制功能及相应信号的输出;第四步则是实现生产设备自动化控制的数字信号接入功能。

我在其中的主要工作有三个方面:

(1)作为公司开发组和企业间联络的桥梁;

(2)负责确定该项目中各部分之间的分工,在发生冲突或出现问题时提出相应的具体解决办法;

(3)帮助解决与协调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

【正文】

现代化企业发展生产与提高效率的根本途径之一是加速信息化的进程。在所从事的专业生产领域中,我参与开发项目的这家企业可以认为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现代化的基础了,比如它已拥有4条自动化连续式工作的窑炉、8座自动化间隙式工作的窑炉和多台半自动的中大型辅助机器。但是这些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在改造前还主要依靠模拟量控制,也不具备信息与数据的记录、汇总与分析功能。该企业一方面出于对今后发展的需要,希望记录下这些设备在工作过程中连续的状态参数的变化情况,有运行的日志与历史记录,以提供给其技术开发部门,作为产品质量改进研究中的参考;进一步还可提供给企业管理部门决策分析时的参考。另一方面,企业希望能够对设备生产状态有全面的监督和一定的紧急控制与应变的能力,能对生产设备的操作意外和设定不当,或者发生突然的未预料到的事件,防止造成事故与损失。

我们根据该企业的要求,结合项目的资金、时间、人员等现实状况,再三考虑了该企业的经营情况、产品的市场和前景、项目开发所面临的风险等诸多因素,经过仔细分析,得出了如下的4条意见:

(l)由于资金的限制,切实地在相应各个环节上节约成本是相当重要的,因此要尽可能地在原有设施与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不是进行根本性的替换;

(2)此企业需要的是“实时控制系统和企业信息系统的初步集成”,而不是一个功能相当丰富和完善的系统,该企业现阶段既不具备开发这样一个系统的能力和条件,也不具备管理维护和应用高级集成系统的相关人员,所以,项目的目标应当切合于目前条件下企业的总体要求。这样既有利于控制成本,也有利于减少项目风险;

(3)由于该企业的生产情况和资金、人员的限制,项目必须分阶段地进行。大体上可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①实现设备状态参数的数字化输出;②建立中央监控室的监督和记录功能;③健全中央监控的控制功能和相应信号的输出;④实现生产设备自动化控制的数字信号接入功能;

(4)参与本项目涉及到的双方的大多数人员都不精通对方的专业领域,因此必须在加强互相沟通的同时,确定明确的分工关系。

上述四条意见在经过双方的磋商与研究后,获得了双方全体项目参与人员的一致认同,成为这个项目开发过程中双方必须理解与遵循的准则。

在第一阶段,我们开展了对半自动的中大型辅助机器的自动化改造。事实上,该企业早有这类打算,并且已做了相应的技术储备,因而这一部分的工作由该企业自身的技术人员全权负责并加以实施。项目中所涉及到的所有自动化生产设备都已具有依据状态参数模拟信号量进行控制的能力,对于所采集到的状态参数模拟量,企业曾计划采用一类以模拟信号远程地传至中央监控室,再进行模数转换的方案。此方案对企业来说实现比较简单,但存在着成本较高、远传过程易受到干扰等不利因素。随着模数转换设备成本的显著下降和可靠性提高,经我们建议和双方讨论,企业有决心在生产设备的控制设备上就地实现现场模数转换,再远传数字信号至监控室,这一工作同样地由熟悉这项技术的企业技术人员实行。

第二阶段的工作主要由我方开发组成员负责。我们将人员大体上分为3组,第一组主要是根据企业长期累积的资料以及公开发表的相关技术,建立起一个合理有效的模型,其中包括诸如数据采样记录的间隔时间,不同生产阶段的数据处理时所采用的数学模型等数据处理的相关内容;第二组负责监控记录软件的输入输出接口,用户图形界面的选定和设计等软件功能的实现;第三组则集中力量编写一个简单实用的、针对性强和小巧的相关数据记录的专用数据库。这一阶段是控制质量和成本的关键性阶段。出于对成本的考虑,以及根据数据的流量不很大,对数据的实时性处理要求不是很高(通常情况下,设备的实时控制仍由原来的自动化系统所承担)的实际情况,中央监控室采用了一套有双机备份的服务器作为数据处理用的服务器,另一套同样有双机备份的服务器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并且没有使用价格昂贵的商用数据库,而采用了由自己开发的一个经济实用的专用数据库。

第三阶段可以看成是第二阶段的自然延伸,在第二阶段成功的基础上,利用第二阶段模块处理后所获得的数据,依据设备的多种临界指标,进行相应的判断,允许在紧急情况下,发出相应的警报,并同时依据设备本身的相应紧急情况处理办法,发出控制信号加以处理实现。这一阶段的关键有两方面内容:一个问题是要求数据转换设备拥有相对较高的可靠性与可用性,另一个问题是要注意做好与自动化设备原有控制系统的自我保护功能的配合协调工作。

第四阶段则仍然由该企业的技术人员为主实施,在实现过程中主要是解决好第三阶段所遇到的上述两个关键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使用了更好的设备和部件来实现数模转换和动态控制;对于第二个问题,则在控制设备中设立了优先级判断,使自我保护装置的启动优先级离开中央监控室(由于自我保护启动速度更快,但是功能较弱)而加以解决。

从总的项目实施进程上来看,一、四两个阶段相连贯,二、三两个阶段相连贯,而它们之间则可并行地进行,从而满足了时间进度上的要求。

自动化应用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随着物流产业的高速发展,物流自动化设备在工业企业开始广泛应用,自动化立体仓库对于企业的运行效率、空间利用有显著的作用,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将就自动化立体库在电厂中的应用展开论述,分析其运作过程及所起到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自动化立体库电厂应用 1概述 自动化立体仓库作为现代化物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多层存放货物的高架仓库系统,主要由高层货架、巷道堆垛机、出入库输送设备、自动控制与管理系统所组成。出入库辅助设备及巷道堆垛机能够在计算机管理下,完成货物的出入库作业、实施综合库房管理并与上级管理系统联网,可以实现管理现代化、存取自动化,能按指令自动完成货物的存取作业,并能对库存的货物进行自动化管理,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自动立体仓库在工厂自动化,弹性制造系统及电脑整合制造系统的物流中占非常重要的位置。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储存物料、零件、半成品、成品的仓储,更是密切配合制造工厂的产销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妥善安排生产所需合理数量的物料、零件,并尽量缩短其库存时间及避免了发生缺料、滞料,籍高架搬运车、输送机、无人搬运车等,然后保管成品而依销售预定准进正确出货,提升服务水平,事合了计划、库存、生产、出入物流的功能与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广东某发电公司业务发展需求,建设现代化的设备材料库,满足其5台600MW机组安全运行所需的物资储备需求。 1.1存储容量设计 序号储区储量设计库容量单位数量单位数量1恒温库区箱1843货位44002AS/RS盘2495货位40323C-AS/RS箱6416货位125124托盘货架区托盘214货位2985重件平置区件402平方米6756长料区捆94捆1407危险品件90货位1601.2总体方案设计 该自动化立体库按照存储物料的不同可分为AS/RS区、C-AS/RS区、恒温库区、托盘货架区、重件平置区、长料区、危险品库区。由货架系统、单立柱拐弯有轨巷道堆垛机(一台)、双立柱直道有轨巷道堆垛机(两台)、托盘输送系统、料箱输送系统、集成化计算机管理与监控系统及其它辅助设备构成, 2主要设备介绍 货架系统由锁紧的钢结构组成,可以形成一个静定系统进行工作,以确保整体稳定性。货架采用二次浇灌的形式将货架片同地面连接。货架片为组合式,立柱孔距为75mm,横梁可以在货架全高范围内做间隔为75mm的调整。横梁为箱形梁结构,在横梁的两端设有挂片,可固定在立柱上,并插入保险销来保证货架的安全性。垂直拉杆分布在双排背靠背货架之间和单排货架背后,通过螺栓同货架立柱系在一起,对整个货架系统起沿巷道方向的稳定作用。水平拉杆装置分布在与垂直拉杆相对应的货架各层,通过螺栓同货架横梁联系在一起,对整个结构的平面方向起到稳定作用。吊梁是货架同堆垛机系统的接口部位,主要作用为安装堆垛机运行的天轨,同时通过螺栓连接将整个货架系统连在一起。 有轨巷道堆垛机的功能是将托盘从入出库台上移到货架上,或是从货架上将托盘搬到入出库台上。堆垛机的任何一项作业都是通过运行、升降和货叉移载这三种动作来完成。堆垛机通过吊挂在巷道顶部的滑触线供电。每台堆垛机配有两个并联的集电器确保堆垛机在高速移动时同滑触线可靠接触,确保供电质量。堆垛机的三维方向上都采用快速电磁制动,即交直流同时切断。在最短的时间内切断电源实现制动。堆垛机的认址方式采用绝对认址,在运行方向采用德国Leuze公司的激光测距仪定位,定位精度可达到±5MM。升降方向采用旋转编码器和齿型带,通过计数模块,测出实际升降高度,定位精度可达到±5MM。货叉伸缩方向采用旋转编码器和齿型带,通过计数模块,测出实际伸缩长度,定位精度可达到±3MM。每台堆垛机都具备联机自动、单机自动和手动控制功能,以满足实际入出库的需要。

自动化应用论文第7篇

【摘要】

    本文以一个信息化改造项目为例讨论了实时系统与信息系统的集成。我曾参加了一个中等规模的现代化生产企业的数字化改造项目,该企业拥有4座自动化连续式工作的窑炉,以及8座自动化间隙式工作的窑炉以及多台半自动的中大型辅助机器。该企业希望能将这些设备实现数字化,并且重点要建立起一个中央监控室,能实现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的监督和记录两大任务,前者用于防止意外事故,后者可用于向该企业的决策人员和技术开发部门提供信息。

    通过我们的开发组与该企业相关人员一起努力,分四个步骤共同完成了这一工作。第一步是实现设备状态参数的数字化输出;第二步是建立中央监控室的监督和记录功能;第三步健全监控室的控制功能及相应信号的输出;第四步则是实现生产设备自动化控制的数字信号接入功能。

    我在其中的主要工作有三个方面:

   (1)作为公司开发组和企业间联络的桥梁;

   (2)负责确定该项目中各部分之间的分工,在发生冲突或出现问题时提出相应的具体解决办法;

   (3)帮助解决与协调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

【正文】

    现代化企业发展生产与提高效率的根本途径之一是加速信息化的进程。在所从事的专业生产领域中,我参与开发项目的这家企业可以认为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现代化的基础了,比如它已拥有4条自动化连续式工作的窑炉、8座自动化间隙式工作的窑炉和多台半自动的中大型辅助机器。但是这些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在改造前还主要依靠模拟量控制,也不具备信息与数据的记录、汇总与分析功能。该企业一方面出于对今后发展的需要,希望记录下这些设备在工作过程中连续的状态参数的变化情况,有运行的日志与历史记录,以提供给其技术开发部门,作为产品质量改进研究中的参考;进一步还可提供给企业管理部门决策分析时的参考。另一方面,企业希望能够对设备生产状态有全面的监督和一定的紧急控制与应变的能力,能对生产设备的操作意外和设定不当,或者发生突然的未预料到的事件,防止造成事故与损失。

    我们根据该企业的要求,结合项目的资金、时间、人员等现实状况,再三考虑了该企业的经营情况、产品的市场和前景、项目开发所面临的风险等诸多因素,经过仔细分析,得出了如下的4条意见:

   (l)由于资金的限制,切实地在相应各个环节上节约成本是相当重要的,因此要尽可能地在原有设施与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不是进行根本性的替换;

   (2)此企业需要的是“实时控制系统和企业信息系统的初步集成”,而不是一个功能相当丰富和完善的系统,该企业现阶段既不具备开发这样一个系统的能力和条件,也不具备管理维护和应用高级集成系统的相关人员,所以,项目的目标应当切合于目前条件下企业的总体要求。这样既有利于控制成本,也有利于减少项目风险;

   (3)由于该企业的生产情况和资金、人员的限制,项目必须分阶段地进行。大体上可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①实现设备状态参数的数字化输出;②建立中央监控室的监督和记录功能;③健全中央监控的控制功能和相应信号的输出;④实现生产设备自动化控制的数字信号接入功能;

   (4)参与本项目涉及到的双方的大多数人员都不精通对方的专业领域,因此必须在加强互相沟通的同时,确定明确的分工关系。

    上述四条意见在经过双方的磋商与研究后,获得了双方全体项目参与人员的一致认同,成为这个项目开发过程中双方必须理解与遵循的准则。

    在第一阶段,我们开展了对半自动的中大型辅助机器的自动化改造。事实上,该企业早有这类打算,并且已做了相应的技术储备,因而这一部分的工作由该企业自身的技术人员全权负责并加以实施。项目中所涉及到的所有自动化生产设备都已具有依据状态参数模拟信号量进行控制的能力,对于所采集到的状态参数模拟量,企业曾计划采用一类以模拟信号远程地传至中央监控室,再进行模数转换的方案。此方案对企业来说实现比较简单,但存在着成本较高、远传过程易受到干扰等不利因素。随着模数转换设备成本的显著下降和可靠性提高,经我们建议和双方讨论,企业有决心在生产设备的控制设备上就地实现现场模数转换,再远传数字信号至监控室,这一工作同样地由熟悉这项技术的企业技术人员实行。

    第二阶段的工作主要由我方开发组成员负责。我们将人员大体上分为3组,第一组主要是根据企业长期累积的资料以及公开发表的相关技术,建立起一个合理有效的模型,其中包括诸如数据采样记录的间隔时间,不同生产阶段的数据处理时所采用的数学模型等数据处理的相关内容;第二组负责监控记录软件的输入输出接口,用户图形界面的选定和设计等软件功能的实现;第三组则集中力量编写一个简单实用的、针对性强和小巧的相关数据记录的专用数据库。这一阶段是控制质量和成本的关键性阶段。出于对成本的考虑,以及根据数据的流量不很大,对数据的实时性处理要求不是很高(通常情况下,设备的实时控制仍由原来的自动化系统所承担)的实际情况,中央监控室采用了一套有双机备份的服务器作为数据处理用的服务器,另一套同样有双机备份的服务器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并且没有使用价格昂贵的商用数据库,而采用了由自己开发的一个经济实用的专用数据库。

    第三阶段可以看成是第二阶段的自然延伸,在第二阶段成功的基础上,利用第二阶段模块处理后所获得的数据,依据设备的多种临界指标,进行相应的判断,允许在紧急情况下,发出相应的警报,并同时依据设备本身的相应紧急情况处理办法,发出控制信号加以处理实现。这一阶段的关键有两方面内容:一个问题是要求数据转换设备拥有相对较高的可靠性与可用性,另一个问题是要注意做好与自动化设备原有控制系统的自我保护功能的配合协调工作。

    第四阶段则仍然由该企业的技术人员为主实施,在实现过程中主要是解决好第三阶段所遇到的上述两个关键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使用了更好的设备和部件来实现数模转换和动态控制;对于第二个问题,则在控制设备中设立了优先级判断,使自我保护装置的启动优先级离开中央监控室(由于自我保护启动速度更快,但是功能较弱)而加以解决。

    从总的项目实施进程上来看,一、四两个阶段相连贯,二、三两个阶段相连贯,而它们之间则可并行地进行,从而满足了时间进度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