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自动化导论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06 16:03:23
自动化导论论文

自动化导论论文第1篇

[关键词]财经类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优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D720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依然不容乐观,特别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财经类本科生就业压力较往年更显巨大,造成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滑。这不仅与本科生本身对毕业论文写作应付了事,态度不端有关,更暴露出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短期化、集中化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不足。新形势下优化完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已更显必要。

一、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指导任务大量化

指导任务量大量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导学生量大。尽管大部分院校对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都做出了不超过10人规定,但据笔者了解,由于部分专业本科生招生规模过大,造成教师实际指导学生人数超过20,甚至30人。这对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无疑形成的巨大的阻碍。二是指导内容多样。从目前指导毕业论文的内容上来看,指导教师不仅要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内容,同时还要把控毕业论文的格式以及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部分本科生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固,研究方法不清楚,更有甚者甚至对计算机文档基本处理操作不熟练,挤占了本来就紧张的论文指导时间,也增加了毕业论文指导的任务量。

(二)指导时间集中化

指导时间集中化主要表现为毕业论文指导任务在短时期内过于集聚的现象。这一问题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导时间安排过于集中。虽然部分专业将毕业论文的写作安排提前至大四第一学期,但受学生考研、考证及公务员考试影响,毕业论文写作在实际执行中造成压延,真正指导时间仍集中于大四第二学期。二是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扎堆。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寻求指导时存在一个突出的现象,要么是一段时间里没人找指导老师,要么是大家一起都来找指导老师寻求论文指导。而且集中指导的时间特别集中于毕业论文开题前及毕业论文提交前,造成短时间内指导任务急剧加大。

(三)指导形式封闭化

目前,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能结合实际,通过面谈、邮件、QQ、电话等多种途径进行毕业论文指导。尽管这些方式为学生得到毕业论文指导提供了及时、有效、柔性化的现实途径,但这些途径的点对点方式也将论文指导置于封闭环境中,造成论文指导形式的开放性不足。特别是利用邮件、QQ、电话等指导形式,无法让同期毕业生得到更多的论文写作借鉴信息,也不利于论文写作常识性知识的扩散。

(四)指导内容重复化

指导内容重复化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同期指导内容重复。在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受指导形式封闭化的影响,有关毕业论文写作的常识性知识常需要多次教导,甚至一个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指导过的问题又发生在另一个学生身上,造成同一届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内容的重复化。二是跨期指导内容重复。在不同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重复指导问题更为突出。一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时出现的问题,下一届本科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还是时有发生,几乎每一届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都需要多次重复指导。

二、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现有指导模式忽视写作主动性引导

本科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之所以造成指导任务大量化、指导时间集中化,其原因固然有招生、就业、考研等因素影响,但现有指导模式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长期规划指导以及非淘汰性竞争压力的缺失,也使得本科生缺乏毕业论文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长期规划指导的缺失使得本科生难以合理主动安排自己的毕业论文写作计划,造成毕业论文写作进程随大流或严重依赖指导老师的督促。非淘汰性竞争压力的缺失使得本科生常常产生写好写坏一个样,早写晚写一个样的惰性思维,造成毕业论文写作坐等最后时刻的集中突击。

(二)现有指导模式忽视论文写作通识教育

目前,决大部分财经院校对本科生毕业论文都突出强调论文的创新性,使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多采取一对一的针对性指导。但这并不意味着毕业论文写作不存在共同知识,不需要有关论文写作的通识教育。特别是有关毕业论文的行文方式、逻辑结构、内容展开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知识共性。但从目前毕业论文指导实际来看,部分院校或部分专业的通识指导每届只有一次,甚至是完全缺失。这无疑会使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只能在具体指导过程中加强通识指导,增加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内容与指导工作量。

(三)现有指导模式缺乏互动引导

现有指导模式缺乏互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目前,虽然大多数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注重与本科生间的信息沟通,但传统的教师说教指导模式却使得本科生在与指导教师沟通时产生有“等办法、靠老师、要答案”的心态,完全依赖于指导教师的明确指示。二是缺乏同辈本科生之间的互动学习。目前,本科生在毕业论文写作时都把精力集中到自己论文的写作上,忽视了同学间论文写作方法及思路的讨论,从而没有机会从其他同学那里汲取论文写作经验与教训。而这不仅从形式上使得毕业论文指导封闭化,而且还会进一步造成指导任务的大量化及指导内容的重复化。

(四)现有指导模式缺乏跨期指导

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大都按届依次展开。因此,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任务也就主要集中于应届毕业生的论文写作上。在这种指导模式下,虽然论文指导与纠正在每一届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以单循环纠偏的方式运行,并使得论文质量得以改善。但如将这种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置于多期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来看,则或多或少有类似单曲循环播放的意味,加剧了指导任务的大量化以及指导内容的重复化。

三、改进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毕业论文指导长期规划

一是需要院校引入毕业论文指导的多学年跨度安排。转变大四集中展开毕业论文指导的传统工作模式,联系专业实际,尝试将毕业论文指导安排延展至大三,乃至大二阶段。结合不同时期专业教育计划安排,有针对性地采取先基础后专业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二是努力实现指导教师的早期指导介入。进一步拓展推动本科生的论文导师制,努力从本科生进人大学阶段便开始介入专业基础教育,积极促进从中学作文写作向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的转变。

(二)引入非淘汰性竞争压力

一是可以转变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变原有毕业生与指导教师间一对一的单独讨论,逐步实现课程讲解式毕业论文研究进展汇报,同时汇报进行过程中增加毕业论文研究汇报的规范性及严肃性。最终实现以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性监控强化,来保障毕业论文写作的质量及进度。二是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引入教师团队指导模式。教师团队指导形式将进一步增强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外部环境压力,而群体指导的方式有进一步有利于正确把握毕业论文写作的研究导向,提高毕业论文指导的效率。

(三)增加毕业论文写作通识教育指导

一是可以在本科教育课程中增加论文写作通识教育课程,重点结合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特点,系统讲解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所面临的行文结构、逻辑展开等基础性知识。二是可以有针对性展开毕业论文写作专题讲座,结合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做集中讲解。三是可以安排指导教师针对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出现的具体的、个性化通识问题做小范围集中辅导。

(四)转型开放式指导,带动同辈学习

一是要有针对性选择开放性通讯媒介,引入QQ群、网络论坛等公众开放介质集中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研讨,开放指导空间,共享写作经验,实现本科生之间毕业论文写作知识、经验的积累及快速传播。二是要转变指导形式,从一对一的传统毕业论文指导形式转变为一对多的集中指导模式。同时,在指导过程中积极引入开放性讨论环节,利用同辈学习理论促进同期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自主思考、自主学习以及毕业论文写作的自我改进,并进而增强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主动性。

自动化导论论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英语写作;写作教学;角色转变

引言

社会文化理论促使人们站在更具创新理念的角度来思考第二语言的习得。在社会文化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更加充满了现代化与人性化的教学色彩,其推崇的多角色转变理念更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逐渐推广开来。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文化理论的深入应用和广泛普及,该理念也逐渐应用到教育事业中。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区别于传统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角色,教师的定位更加侧重于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和开发学生的方面,并积极实现多角色的转变。下面笔者站在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围绕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学主体的多角色转变进行展开讨论,目的是更加清晰地分析出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发挥的效用和发生的角色转变。

一、社会文化理论概述

社会文化理论最初是由苏联心理学者维果茨基提出的,其认为在社会文化理念的引导下,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方式会更加多元化和开放化,会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实现二语习得行为的创新化发展。应用在语言学习领域中的社会文化理论,其推崇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主体角色的转变,在更为多元化的角色角度上完成全方位的第二语言教学活动。社会文化理论具备一定程度的社会性,可以被看作为在多元化语言环境下完成教学行为,同时在文化理念的互动过程中实现施教者与受教者的角色互换,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语言的学习效率[1]。在社会文化理论自身特点的基础上,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主要由以下几个分支组成:第一,教学对象。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第二,教学内容。围绕英语知识的听、说、读、写、译五大方面展开教育,立足于全面化和综合化的写作视角进行高效化的英语写作教学;第三,教学环境。社会文化理论构建出来的整体环境极具开放性、平等性与和谐性的氛围,英语写作教学工作的教学环境可以说极大地体现了该种教学模式的真实概念,正是由于极具开放化与自由化概念的整体教学环境,使得英语写作教学工作展现出更强大的吸引力和实践性。

二、社会文化理论下英语写作教学工作的特点

第一,英语写作教学活动的主体为学生。由于在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而教学内容也是由教学者层层“下发”给学生。从教学的互动性来看,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是单方向的互动。然而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工作中的主体是学生,其更加突出了学生在写作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提升了学生在教学行为中与教师的互动性和沟通程度。而教师被定位为写作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负责教学活动的纪律、节奏、覆盖面积等,更多的是教师服务于学生,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英语写作教学与学习氛围。第二,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工作的教学环境更具个性化特点。这种个性化的特点主要展现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方式。学生以社会文化理论为学习理念,并以该理论下营造的开放性学习环境为基础,在信息量更大、与外界接触更多并且与教师、与同学互动程度更高的前提下,完成对英语语言听、说、读、写、译五大方面的学习。因此,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营造出来的教学环境非常丰富,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倾向、学习特点来选择极为个性化的英语写作学习内容,使作为活动主体的学生更加充满了主动性意味。所以说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工作的教学环境具备了个性化的特点,也满足了现代化英语写作教学理念的个性化需求[2]。第三,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工作的教学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由于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是利用文化交流理念和开放性学习平台理念为基础,而开展英语写作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行为。在语言、文化交流形式为基础的开放性平台的背景下,其提供的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化。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或者开展多种类型的英语课后辅导活动以及课余时间的英语写作教学活动等。这样能够使学生在随时随地的状态下完成对英语写作的学习,多角度的英语写作教学方式也更是展现了多元化发展的特点。第四,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工作更加突出了听、说环节。在社会文化理念的带动中英语写作教学工作更加注重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多方面培养。其立足于全方位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功能,并更加突出了英语听、说环节,以此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同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相比,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哑巴”英语教学,利用更为先进和即时性的文化交流平台,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和表达水平。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通过不同形式的写作环节和“英语角”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的英语环境中,以此来利用开放性的心理沟通与互动平台积极推动学生进行英语写作和英语写作学习心得的交流。第五,教学管理被收集到更具人性化的教学模式体系中。所谓教学管理,是针对教学活动的一项全面管理活动,其是立足于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集合了教务部门、教师和在线管理系统等环节而组成的。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将教学管理纳入其中,并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效融合了规范的教学管理行为,使整体教学工作更为规范化和科学化,进一步完善英语写作教学平台,为良好的教学内容提供有效管理。

三、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教师多角色分析

1.信息收集者

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尽管建立在开放性极强的社会交流平台基础上,也需要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为学生带来更加全面和丰富的学习信息。所以说,教师在该理念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工作中扮演了信息收集者的角色。在教师进行信息收集的过程中,由于语言信息过于繁杂,信息良莠不齐,那么针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抉择便非常重要。教师便发挥了对信息的有效筛选的角色职能,挑选出对学生有益、促进英语写作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相关学习信息,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信息分配与信息整合,形成更加适合学生进行学习的信息资料,以此来为后续的英语写作教学行为奠定基础。

2.教学内容安排者

课堂教学内容是既定的,要想充分展现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层次感,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安排与规划才是重中之重。因此,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都应该提前制定和安排,形成非常具体和极具层次感的教学计划。这样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能够保证课堂教学节奏,与开放性环境实现科学融合,从而提高英语写作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为有步骤、有规划地完成系统的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此同时,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立足于英语写作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从而明确教学行为的直接目标,以此在更具条理性、导向性的环境中完成对学生的英语写作教学信息输出和教学工作[3]。

3.课堂引导者

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集合了现代化教育理念和传统教学方式二者的优秀之处,并加以高效融合,形成了极具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教学系统。那么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的创新教学氛围中,会由于信息过于繁多,不仅具备积极的、有益的学习信息和学习资料,同时也存在负面的、消极的相关信息。然而学生无法在自主抉择的状态下完成独立的英语写作学习活动时,教师便需要发挥写作课堂的引导性作用,作为英语写作课堂的引导者带领学生实施有效的学习行为。因此,教师本身作为教学计划的实施者,在开展英语写作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更要发挥对学生的引导性职能,立足于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从而推动学生更为准确和科学地学习英语写作并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4.教学管理者

建立在开放性教学理念基础之上的社会文化理论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其具备了更为广阔的“头脑空间”自由和学习自主选择性。教师作为更加直观的教学行为管理者,学生在英语写作课堂中可以根据自身的英语喜好和英语兴趣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英语写作材料。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过于开放和自由的教学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课堂管理的难度。因此,教师要良好把握社会文化理论的教学思想,正确发挥对英语习作课堂的管理职能,作为课堂的教学管理者来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并形成良好的英语写作课堂模式和学习习惯,以此来带动学生在自律的前提下完成学习行为,同时也带动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4]。

5.学生培育者

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更为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和沟通性程度,主张学生在信息交流和互动过程中完成正面的信息获取,从而实现有效的学习行为。为了在课堂中更好地培育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应该发挥学习培育者的效用,实现自身教学角色的完整发挥,作为培养和教育学生学习英语写作行为和学习理念的培育者,提高英语写作课堂知识输出与输入的效率。

四、社会文化理论下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多角色转变

1.由知识灌输者转换为学习引导者

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定位与扮演的角色同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区别于传统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角色,教师的定位更加侧重于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和开发学生,并积极实现多角色的转变。针对教师角色在传授英语知识的目的来说,教师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定位更为倾向于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行为的引导者,而不是传统教学行为中的英语知识灌输者。为了充分实现我国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的高效性和教学行为的科学性,教师作为英语课堂的重要“领路人”,需要积极锻炼学生独立选择英语写作学习导航的能力,引导学生选择更加适合自身的学习板块[5]。2.由教材执行者转换为教育研究者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具备更为高素养和高水平的专业研究能力,从而由英语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英语教育的研究者,发挥教师的真正存在价值。立足于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学生在积极丰富自身学习行为的同时,教师更要实现自我角色和定位的转变。社会文化理念构建出更加开放的学习平台,其赋予了教师更加广阔的教学心得交流窗口,教师可以把握英语写作教学信息的多样性,不断学习、充实自我,积极与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和对英语写作学习方式的见解互动。以此来成为真正的教育研究者,而不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教材硬性执行者。

3.由教学管理者转换为学习促进者

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发挥了教学管理环节的积极效用,然而很多情况下会过于重视教学管理的死板规定和强制性。这样就会导致英语写作的教学课堂失去了本真的乐趣和轻松,不利于营造更为欢快和自由的英语写作教学氛围。因此,当下在英语写作教学行为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管理者角色,充分利用社会文化理论中的“前进性”原则,向学生的学习促进者角色发展。所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要求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行为中利用高效和多元化的文化理念交流与互动的教学行为,将各个学习目标制定得更加人性化和轻松化,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写作的乐趣,促进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理念,体现对学生学习英语写作行为的促进职能[6]。

4.由品德培育者转换为情感支持者

教师不仅是向学生传播英语知识的教学者,也承担了学生思想品德、个人行为的管理者。为了使教师角色的定位与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实现高度融合,教师也需要对自身的角色进行转变,即由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品德培育者向与学生进行良好交流、实现心灵沟通的情感支持者角色转变。以此来更好地保持师生关系,营造充满爱和关怀的师生相处氛围,为构建科学的英语写作教学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站在社会文化理论的背景下,提出满足学生对英语写作学习需求的新兴英语多角色教学模式,即在多角色转变的环境中完成高效的英语写作教学工作,其利用现代英语课堂的全新理念完成更高效的学习计划并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本文指出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作为施教者的教师扮演的角色区别于传统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角色,教师的定位更加侧重于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和开发学生,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多角色转变,以期弘扬更具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推动我国英语教育事业走上持续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哲,张跃.大数据方法与外语教学创新研究———以“2015年百万同题英文写作研究”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5(5):3—8.

[2]王娜,杨永林.“三级评议模式”在创新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来自“体验英语写作”团队的报告[J].外语教学,2016(6):36—40.

[3]叶洪.批判教学法视野中的英语写作教学改革———以中南大学2010级英语专业写作教改为例[J].外语学刊,2014(4):118—122.

[4]邵春燕.社会文化视角下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多角色参与模式[J].外语界,2016(2).

[5]于书林.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社会文化活动理论视角下的差异与融合[J].现代外语,2013(1).

自动化导论论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理论建设; 文化发展; 导向责任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1-0021-04

一、思想理论建设的文化发展导向责任界说

在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在取得重要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文化水平与综合国力不相适应、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不相适应、文化发展与国民素质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被认为是当前文化发展中应予以解决的主要问题。但从文化建设的一些领域看,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是文化发展中更为紧迫的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是文化导向的缺失、迷失或乏力。因此,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来看,文化发展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或是文化发展的导向问题。也就是说,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明确文化繁荣发展的方向所在,明确应推动什么样的文化得到繁荣发展。

显然,从逻辑上讲,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先明确文化发展的方向所在。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看,这个方向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方向。引领文化向这些方向发展,不仅需要政治领导,而且还需要思想理论的引导。文化发展方向的形成、秉持、坚守或调控,不会自动实现。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文化发展导向的责任,主要是通过思想理论建设来承担的。例如,通过国家意识形态的“高势位”建设,以 “价值共识”和“价值整合”的方式来实现对社会思潮的引领,[1]就是思想理论建设担当文化发展导向责任的重要体现。可以说,思想理论建设,关涉到社会主义文化领域各方面发展繁荣的导向问题。

所谓思想理论建设的文化发展导向责任,就是说思想理论建设不仅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要为文化发展承担方向引领的责任,引导文化发展。思想理论建设不仅要坚持这样的方向,而且应当引领文化发展向这样的方向推进。在当代中国,思想理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回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想理论问题,引导文化发展与综合国力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可以说,思想理论建设的核心任务,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导向是基本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理论建设的核心任务,或是承担文化发展的导向责任。笔者认为,思想理论建设主要承担着文化发展的传承创新导向、政治导向、利益导向和价值导向责任。

二、思想理论建设要承担文化发展的传承创新导向责任

所谓思想理论建设要承担文化发展的传承创新导向责任,就是要通过思想理论建设,明确文化传承创新的方向和任务,引导文化的传承创新活动,促进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对现实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反映能力,还在于其本身的传承创新能力。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通过保留、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推动其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生产活动的展开和延续。从这个意义来说,文化的传承创新过程,其实质是文化内容和形式所承载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气质、信仰体系的传承和再生产过程。这一过程与思想理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一致的。思想理论建设对文化传承创新的导向责任,一方面是通过思想理论自身的传承创新过程来体现,另一方面是通过思想理论的文化育人活动来实现。

在文化的传承创新过程中,作为文化形态的思想理论,自身也处于传承创新过程中。在这样的过程中,思想理论建设承担文化传承创新的导向责任成为可能。任何文化的传承都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任何文化的创新,都是一种精神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思想理论属于文化构成中的精神形态,其自身的传承创新,实质上是文化精神的传承创新。因此,思想理论传承创新的方向和任务,代表着文化传承创新的方向和任务。在我国思想理论的传承创新中,从以传统的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文化到以马克思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文化的传承创新过程,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演进。正是深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承继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又结合中国历史发展的现实需要进行了时代性创新,马克思主义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转化为了体现民族形式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才在文化的传承创新中,成为主导其他思想文化的理论成果。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思想文化的建设过程,代表了近现代以来我国文化传承创新的方向。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思想理论引领文化前进方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思想理论建设无疑承担和体现了文化发展的传承创新导向责任。

思想理论建设对文化发展的传承创新导向责任,还体现在思想理论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责任上。文化育人的过程,本身就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在中国历史传统中,儒家知识分子或“士”历来是中国社会的思想精神文化代表,他们传承、接续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和中华民族文化的魂魄,这其中体现了人才培养的鲜明导向和根本任务。随着现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栽体。通过文化育人来体现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成了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在文化育人中,不仅要加强思想理论教育,思想理论教育还应发挥导向作用。对人的培养无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方面的教育,但无论开展怎样的教育,归根结底都是对人本身的培养。因此,任何价值取向的教育无不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文化育人也不例外。思想理论教育在解答“用什么文化育人”、“培育具有怎样的道德情操、精神信仰、文化内涵的人”等问题上,负有重要的导向责任。如果说文化发展的过程,就是文化不断人化的过程,就是文化育人的过程,那么体现在一代代人培养过程中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活动,就是对文化传承创新主体的建设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育人的过程与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是高度统一的。在这里,思想理论教育对文化育人方向和任务的主导,也体现为对文化发展的传承创新方向和任务的主导。

三、思想理论建设要承担文化发展的政治导向责任

所谓思想理论建设要承担文化发展的政治导向责任,就是要通过思想理论的建设,明确文化发展的政治方向。在文化发展的政治导向里,意识形态的导向最具有代表性。从狭义理解看,社会意识形态特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反映和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需求和意志。是统治阶级巩固和改变一定的社会关系、聚合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向、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重要工具。任何社会的文化发展,同任何社会的各种发展一样,它必须符合统治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要求,而只有体现统治阶级政治统治要求的文化,也才能获得发展的动力,呈现出发展的态势。

历史的经验一再表明,任何阶级一旦争得统治权力、上升到统治阶级,就总是竭力把反映和代表本阶级的思想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诚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的那样,统治阶级还作为社会的思想生产者进行着社会统治,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2]而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思想是一个时代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正是通过反映和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思想、理念、观点的不断生产,统治阶级才得以借助思想统治来规范和引导整个社会的发展走向,建立思想传递的路径,形成思想统治的体系。这就是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过程。显然,思想理论政治导向的形成,同思想观念一样,是在精神产品的生产中形成的,不是自动获得的。思想理论的建设,是与一定的物质关系、政治系统、思想文化条件、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等要素相互联系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现实图景是:统治阶级利用其所控制的政治系统和思想文化系统,生产、供给、传递符合他们利益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价值标准,形成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观念生产、分配和供给体系,造成对全社会思想关系的动态掌控态势。思想理论建设正是在这样的生产活动中,被纳入了社会关系生产体系的思想关系生产活动。

毋庸讳言,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往往也就是那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由于实践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使主导意识的形成经常处于变化中。这样一来,任何社会主导意识的建设,就成为社会意识生态中的经常性活动,思想理论建设在这个经常性活动中扮演了并非无足轻重的角色。正是通过或显在的或潜隐的思想理论建设活动,社会的主导意识才能在不断反映社会发展、真正引领时代进步中充满活力。

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方向。这是文化发展的政治导向所在。思想理论建设要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承担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政治导向责任,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发展道路,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研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科学而深刻地回答“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社会主义道路还通不通”、“共产党执政还行不行”等重大时代课题。如果思想理论建设不能承担这样的政治导向,那么文化建设的其他领域就将难以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政治方向。

实践经验表明,在思想理论建设领域,不是马克思主义占据主导地位,就是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占据主导地位。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就是要牢牢把握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明确文化建设的根本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如果迷失了文化发展繁荣的政治方向,那么文化建设无论取得什么样的成果,都必将远离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的方向。因此,不仅要在思想理论建设领域坚守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还要通过思想理论的建设,为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发展导明政治方向。

四、思想理论建设要承担文化发展的利益导向责任

所谓思想理论建设要承担文化发展的利益导向责任,就是要通过思想理论的建设,明确文化发展的利益方向。思想理论建设要把握思想文化的发展趋势,为文化利益的实现、维护和发展承担导向责任。在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大致呈现出如下三股趋势: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主动应变,二是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引进学习,三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发掘与弘扬。思想文化的如是流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意识的变革,激进的或保守的思想意识、社会心理或理论主张,日益受到社会总体意识的制约。社会心态尽管纷呈杂现,但“去狂热与落后”而实事求是、“去激进与保守”而“与时俱进”,逐步成为主流趋向。同时,多元化文化的交流交锋在所难免,但交融仍然存在困难。总体而言,不能体现文化发展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西方思想文化、中华传统文化,都将被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趋势所拒斥。

面对思想文化的上述变化,思想理论建设不应仅仅局限于只是在文化建设中展现一下政治说教面孔,而应在展现文化导向中明确自己的利益代表性。众所周知,文化利益是同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实现、维护和发展自身利益的战略性力量。因此,在全球化的今天,对文化利益的捍卫、发展和享有,实际上是对政治利益的维护、实现和发展。因此,在思想理论建设的文化功能理解上,不能简单地将思想理论建设等同于一种文化熏陶或人文体验过程,或将思想理论建设定位于文化熏陶展开的政治保障。在思想文化变动以及思想文化变动所引起的社会意识变动中,思想理论建设不应流于灌输政治口号或进行所谓渗透政治立场的形式主义活动,而是应在各种思想文化利益观念的确立、思想文化利益取向的选定、思想文化利益理论的建构方面发挥引导作为,即不是满足于对涵盖于思想文化中的社会意识进行所谓政治的、道德的或意识形态的渗透或检审,它应当直接引导和推动思想文化利益品格的塑造,即从对思想文化利益代表性、利益取向和利益立场的捍卫上来体现自己的功能属性和价值定在。从这个意义来说,思想理论建设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中,需要形成新的文化利益观,它在这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思想理论建设的政治本性看,它又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但这种责任的担当和优越性的体现要首先对思想理论建设进行调整,即思想理论建设要改变“蜻蜓点水式”地对各种思想文化的“布点”活动,而应立足于人们对文化生活的新需要,专司文化利益导向和文化利益观的培育和凝聚,以文化利益观的培育和凝聚来引导各种思想文化活动。[3]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的繁荣发展,思想文化逐渐挣脱了对统一性的要求与万众归一的文化价值体系的内在规定性,挣脱了思想理论建设的“当然藩篱”,过去那种思想单纯、判断简单、思维绝对、意识形态控制的单一文化价值观被国家、社会、个体丰富而生动的实践生活所彻底改写。与此同时,转型期带来的个体精神困惑、矛盾和冲突凸显了出来,对思想理论建设提出了新的强烈需要。因此,重塑文化利益观和建构个体的文化精神,成为思想理论建设的新功能。在传统思想理论建设那里,文化观念发展的内在依据是政治性准则,社会成员思想的统一,主要靠的是思想理论建设的政治性内容和手段。而改革开放后,以功利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性文化和以消费主义为特征的世俗主义文化环境则迅速生成。[4]这一方面是对物质利益追求和世俗生活欲望的价值取向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对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随着文化多元格局的形成,思想理论建设不仅要重塑人们的思想观念,而且要引导人们在多元文化生活中摆脱现代社会困境,诸如物欲陷阱、价值迷茫、精神困惑等,才能形塑现代文化利益观。从这个意义来说,思想理论建设要承担起文化发展的利益导向责任。

五、思想理论建设要承担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责任

所谓思想理论建设要承担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责任,就是要通过思想理论建设,明确文化发展的价值方向,推动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建设,并以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建设引领和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所谓社会主导价值观,就是指在所有价值观及各种价值取向中,对实践过程的所有参与者而言,居于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起价值主导作用的价值观。[5]如果说一个社会不能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那么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观,就不应该是多元的而是一元的。因为一个社会不可能朝着两个或多个价值理想目标推进,它只能朝着一个共同的价值目标奔走,这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价值选择的结果。[6]因此,尽管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是多样化的,但思想理论建设要致力于建设的,是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观,即主导性社会价值观。这种主导性价值观,它必须是一元化的,否则就无法起到主导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理论建设承担着建设社会主导价值观的重任,这也是思想理论建设的本质体现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使然。

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多元化是不争的事实。这一事实表明,社会主导价值观建设,只能在同各种各样的价值观相互交流、交锋、交融中来进行。因此,主导性价值观,既不是天然超越于个体价值观之上的神圣物件,也不是毫无主导能力的“价值观之一”。建设社会主导价值观,就是要立足于最大限度地符合和满足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通过思想理论建设的运作系统,建设体现时代进步要求、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导性价值观,并推动社会主导性价值观的社会化,使这种价值观为不同的利益主体所共享,使其主导地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进而通过思想理论建设,将主导性的价值观逐次推进到不同社会成员中去,扩大主导价值观的社会共享范围,逐步提升社会成员对主导性价值观的共享程度,并使社会主导价值观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利益多元化发展,思想理论建设和文化发展的刚性体制被打破了,思想理论的价值主导性,遇到了社会成员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碰撞、比较、竞争和鉴别。经济社会多样化发展呈现了不同利益主体在理想信念、思想文化、道德水准上的层次性、多样性,甚至是差异性和矛盾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一元化建设,不再是通过强制性的政治或体制力量,而是要在尊重利益主体价值取向多样化的基础上来重建。经济社会生活的多变引起了思想活动的动态多变。但与此同时,思想活动的多变化又带来了思想认识的复杂化,人们思想活动的反复性、多向性日益突出,主体利益的多变性导致思想认识的多变性。面对这些情况,思想理论建设不仅要为思想活动的多样性发挥引领性、主导性作用,而且要为多样化的思想活动和文化需求提供一个价值基础,这就是要建设一元化的社会主导价值观。通过承担文化需求的价值导向责任和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责任,思想理论建设才能在价值观的多样化态势下找准自己的位置,进而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体现出应有的担当。

参考文献

[1]陈秉公.论国家意识形态“高势位”建设与实现“引领”功能的基本方式——兼论六十年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与引领成功经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5):1-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9.

自动化导论论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英语写作;写作教学;角色转变

引言

社会文化理论促使人们站在更具创新理念的角度来思考第二语言的习得。在社会文化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更加充满了现代化与人性化的教学色彩,其推崇的多角色转变理念更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逐渐推广开来。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文化理论的深入应用和广泛普及,该理念也逐渐应用到教育事业中。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区别于传统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角色,教师的定位更加侧重于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和开发学生的方面,并积极实现多角色的转变。下面笔者站在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围绕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学主体的多角色转变进行展开讨论,目的是更加清晰地分析出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发挥的效用和发生的角色转变。

一、社会文化理论概述

社会文化理论最初是由苏联心理学者维果茨基提出的,其认为在社会文化理念的引导下,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方式会更加多元化和开放化,会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实现二语习得行为的创新化发展。应用在语言学习领域中的社会文化理论,其推崇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主体角色的转变,在更为多元化的角色角度上完成全方位的第二语言教学活动。社会文化理论具备一定程度的社会性,可以被看作为在多元化语言环境下完成教学行为,同时在文化理念的互动过程中实现施教者与受教者的角色互换,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语言的学习效率[1]。在社会文化理论自身特点的基础上,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主要由以下几个分支组成:第一,教学对象。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第二,教学内容。围绕英语知识的听、说、读、写、译五大方面展开教育,立足于全面化和综合化的写作视角进行高效化的英语写作教学;第三,教学环境。社会文化理论构建出来的整体环境极具开放性、平等性与和谐性的氛围,英语写作教学工作的教学环境可以说极大地体现了该种教学模式的真实概念,正是由于极具开放化与自由化概念的整体教学环境,使得英语写作教学工作展现出更强大的吸引力和实践性。

二、社会文化理论下英语写作教学工作的特点

第一,英语写作教学活动的主体为学生。由于在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而教学内容也是由教学者层层“下发”给学生。从教学的互动性来看,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是单方向的互动。然而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工作中的主体是学生,其更加突出了学生在写作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提升了学生在教学行为中与教师的互动性和沟通程度。而教师被定位为写作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负责教学活动的纪律、节奏、覆盖面积等,更多的是教师服务于学生,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英语写作教学与学习氛围。第二,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工作的教学环境更具个性化特点。这种个性化的特点主要展现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方式。学生以社会文化理论为学习理念,并以该理论下营造的开放性学习环境为基础,在信息量更大、与外界接触更多并且与教师、与同学互动程度更高的前提下,完成对英语语言听、说、读、写、译五大方面的学习。因此,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营造出来的教学环境非常丰富,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倾向、学习特点来选择极为个性化的英语写作学习内容,使作为活动主体的学生更加充满了主动性意味。所以说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工作的教学环境具备了个性化的特点,也满足了现代化英语写作教学理念的个性化需求[2]。第三,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工作的教学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由于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是利用文化交流理念和开放性学习平台理念为基础,而开展英语写作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行为。在语言、文化交流形式为基础的开放性平台的背景下,其提供的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化。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或者开展多种类型的英语课后辅导活动以及课余时间的英语写作教学活动等。这样能够使学生在随时随地的状态下完成对英语写作的学习,多角度的英语写作教学方式也更是展现了多元化发展的特点。第四,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工作更加突出了听、说环节。在社会文化理念的带动中英语写作教学工作更加注重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多方面培养。其立足于全方位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功能,并更加突出了英语听、说环节,以此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同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相比,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哑巴”英语教学,利用更为先进和即时性的文化交流平台,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和表达水平。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通过不同形式的写作环节和“英语角”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的英语环境中,以此来利用开放性的心理沟通与互动平台积极推动学生进行英语写作和英语写作学习心得的交流。第五,教学管理被收集到更具人性化的教学模式体系中。所谓教学管理,是针对教学活动的一项全面管理活动,其是立足于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集合了教务部门、教师和在线管理系统等环节而组成的。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将教学管理纳入其中,并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效融合了规范的教学管理行为,使整体教学工作更为规范化和科学化,进一步完善英语写作教学平台,为良好的教学内容提供有效管理。

三、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教师多角色分析

1.信息收集者

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尽管建立在开放性极强的社会交流平台基础上,也需要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为学生带来更加全面和丰富的学习信息。所以说,教师在该理念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工作中扮演了信息收集者的角色。在教师进行信息收集的过程中,由于语言信息过于繁杂,信息良莠不齐,那么针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抉择便非常重要。教师便发挥了对信息的有效筛选的角色职能,挑选出对学生有益、促进英语写作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相关学习信息,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信息分配与信息整合,形成更加适合学生进行学习的信息资料,以此来为后续的英语写作教学行为奠定基础。

2.教学内容安排者

课堂教学内容是既定的,要想充分展现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层次感,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安排与规划才是重中之重。因此,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都应该提前制定和安排,形成非常具体和极具层次感的教学计划。这样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能够保证课堂教学节奏,与开放性环境实现科学融合,从而提高英语写作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为有步骤、有规划地完成系统的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此同时,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立足于英语写作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从而明确教学行为的直接目标,以此在更具条理性、导向性的环境中完成对学生的英语写作教学信息输出和教学工作[3]。

3.课堂引导者

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集合了现代化教育理念和传统教学方式二者的优秀之处,并加以高效融合,形成了极具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教学系统。那么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的创新教学氛围中,会由于信息过于繁多,不仅具备积极的、有益的学习信息和学习资料,同时也存在负面的、消极的相关信息。然而学生无法在自主抉择的状态下完成独立的英语写作学习活动时,教师便需要发挥写作课堂的引导性作用,作为英语写作课堂的引导者带领学生实施有效的学习行为。因此,教师本身作为教学计划的实施者,在开展英语写作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更要发挥对学生的引导性职能,立足于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从而推动学生更为准确和科学地学习英语写作并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4.教学管理者

建立在开放性教学理念基础之上的社会文化理论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其具备了更为广阔的“头脑空间”自由和学习自主选择性。教师作为更加直观的教学行为管理者,学生在英语写作课堂中可以根据自身的英语喜好和英语兴趣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英语写作材料。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过于开放和自由的教学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课堂管理的难度。因此,教师要良好把握社会文化理论的教学思想,正确发挥对英语习作课堂的管理职能,作为课堂的教学管理者来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并形成良好的英语写作课堂模式和学习习惯,以此来带动学生在自律的前提下完成学习行为,同时也带动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4]。

5.学生培育者

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更为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和沟通性程度,主张学生在信息交流和互动过程中完成正面的信息获取,从而实现有效的学习行为。为了在课堂中更好地培育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应该发挥学习培育者的效用,实现自身教学角色的完整发挥,作为培养和教育学生学习英语写作行为和学习理念的培育者,提高英语写作课堂知识输出与输入的效率。

四、社会文化理论下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多角色转变

1.由知识灌输者转换为学习引导者

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定位与扮演的角色同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区别于传统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角色,教师的定位更加侧重于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和开发学生,并积极实现多角色的转变。针对教师角色在传授英语知识的目的来说,教师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定位更为倾向于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行为的引导者,而不是传统教学行为中的英语知识灌输者。为了充分实现我国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的高效性和教学行为的科学性,教师作为英语课堂的重要“领路人”,需要积极锻炼学生独立选择英语写作学习导航的能力,引导学生选择更加适合自身的学习板块[5]。2.由教材执行者转换为教育研究者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具备更为高素养和高水平的专业研究能力,从而由英语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英语教育的研究者,发挥教师的真正存在价值。立足于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学生在积极丰富自身学习行为的同时,教师更要实现自我角色和定位的转变。社会文化理念构建出更加开放的学习平台,其赋予了教师更加广阔的教学心得交流窗口,教师可以把握英语写作教学信息的多样性,不断学习、充实自我,积极与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和对英语写作学习方式的见解互动。以此来成为真正的教育研究者,而不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教材硬性执行者。

3.由教学管理者转换为学习促进者

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发挥了教学管理环节的积极效用,然而很多情况下会过于重视教学管理的死板规定和强制性。这样就会导致英语写作的教学课堂失去了本真的乐趣和轻松,不利于营造更为欢快和自由的英语写作教学氛围。因此,当下在英语写作教学行为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管理者角色,充分利用社会文化理论中的“前进性”原则,向学生的学习促进者角色发展。所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要求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行为中利用高效和多元化的文化理念交流与互动的教学行为,将各个学习目标制定得更加人性化和轻松化,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写作的乐趣,促进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理念,体现对学生学习英语写作行为的促进职能[6]。

4.由品德培育者转换为情感支持者

教师不仅是向学生传播英语知识的教学者,也承担了学生思想品德、个人行为的管理者。为了使教师角色的定位与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实现高度融合,教师也需要对自身的角色进行转变,即由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品德培育者向与学生进行良好交流、实现心灵沟通的情感支持者角色转变。以此来更好地保持师生关系,营造充满爱和关怀的师生相处氛围,为构建科学的英语写作教学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自动化导论论文第5篇

论文摘 要: 校园网络舆论是构成校园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园舆论的整体走向和趋势有重大的影响,如何使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是目前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内涵的概述、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分析、高校在引导校园网络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建设健康向上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路径与方法,以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积极营造“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舆论氛围,积极引导网络道德自律和加强高校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等方法推动促进健康向上校园舆论环境的建成。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舆论相较于传统舆论,在传播内容、服务功能、传播方式、传播范围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是政府洞察民意、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窗口[1]。以校园网为载体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及话语权的提升[2]。对于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调查与分析,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校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水平,对于促进高校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促进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环境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校园网络舆论的内涵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作为高校校园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托校园网建设的主流媒体网站及其举办的bbs(电子公告系统)等载体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3]。校园网络舆论具有传统舆论社会意识性、公开传播性、评价引导性等共同性特征。同时还融入了互联网独特的交流性、开放性、及时性、针对性等特征,由于其与高校特定的区域文化密切相连,在舆论主体、客体、数量、质量、强烈程度、持续性、功能表现等要素构成上呈现出与传统媒体舆论不同的特点:自由多元,分散性特征明显;个性张扬,开放性特征明显;偏激盲目,非理性特征明显。

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源于社会上的突发事件,高校热点,学术上的争鸣,校园内部改革,以及校园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质量问题。大学师生通过网络发表自己对焦点事件的意见并由此在网上引发广泛的社会议论。随着点击率的攀高,跟帖和发帖数量的增多,各种观点、意见通过相互交流、整合后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舆论定式及舆论环境,个体关于公共事务的意识也通过整合而成为一种公众意识和社会舆论意见。

二、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

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群体,拥有自己的语言、思想和兴趣。当前,随着高校校园网络建设和应用日趋完善和广泛,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接受行为逐渐依赖于校园网络,基于信息内容、网络媒介、大学生用户群体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校园舆论环境,校园网络舆论是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点个性化、多元化[4]。网络身份隐匿性使得大学生在言论方面拥有极大自由度,他们在发表言论的时候顾虑很少,大多为真实的意愿表达和心声倾诉。青年学生思想和视野具有多维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每个人对事件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而且,网络舆论一般是自发性的,没有经过精心的组织,是无数个网友个人观点的汇集。因此,网络舆论中的观点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在校园网上,无论是理性的表达,还是另类的言论,甚至对现实不满的声音,都可以被容纳,都有被尊重、被理解的机会。

2.现实信息放大化[5]。从“芙蓉姐姐”、“胡戈恶搞”事件到女青年“虐猫”录像等事件,均是从各大校园网上发源,然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各界强烈关注,进而延展到道德层面的反思和讨论。种种事例表明,校园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学生民意表达的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场”,网络就好比一面放大镜,现实生活中微小的变化、校园中的突发事件包括个人行为等一旦公布在上网,就会成为焦点内容和中心话题,从而引发大量热烈的讨论。

3.“意见领袖”平民化[6]。意见领袖又叫舆论领袖,是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的人。在高校校报、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上,通常都是专家、学者、编辑、权威人士的评论左右舆论,他们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而在校园网络中,人与人之间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他们完全可以抛开现实社会中年龄、社会地位、资历、学历等的区别,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受到任何因素干扰。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学生,都可以通过不断发表帖子,赢取高点击率和高回复率,久而久之,产生号召力、公信力和权威性,成为网络世界的意见领袖。

4.舆论内容多为感性表达,情绪化色彩浓厚。网络的隐匿性特点增加了网络言论的开放性,同时也减少了言论的原则性和理性化色彩。在网上发言,因为身份隐匿,发言者不用考虑承担责任的问题,加之大学生易冲动,在网上容易出现过激言论及情绪宣泄。同时,部分学生网民很少质疑信息的真实性,也没有进行成熟的思辨,仅凭主观臆断对信息发表意见,导致网络舆论的内容带有很严重的感性色彩。

三、当前高校在建设校园网络舆论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1.重“堵”不重“疏”,缺乏“引导”的主动性[7]。目前,校园bbs已经成为各类焦点问题的讨论场所和思想观点的交流碰撞场所,成为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发源地。针对出现在校园bbs上的负面言论,尤其是学生关于学校管理事物方面的负面评价,在大多数高校,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很少能做到针对问题及时给予正面回应,采取的措施多是让网管员删除帖子。这种“堵”的做法使得学生的情绪得不到宣泄,更容易招致学生们的反感,诱发他们的抵触情绪。古语有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高度自由的网络世界,更是如此。网民具有自主选择权,一旦网民觉得知情权与发言权被剥夺,他就会选择另外的阵地如微博来发表意见。这样,不但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反而会助长矛盾的激化。

2.重“平台作用”,轻“媒体效应”,校园网络媒体的主阵地作用未能完全发挥。高校网络媒体应该达到的效果是通过网络整合和联合校内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以新闻信息的整合、重构和各种信息形态的相互转换,使学生产生比接受传统媒体的报道更加逼真的“沉浸感”,从而使宣传效果最大化。但是目前由于硬件设施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校园网络新闻媒体仅仅是为校报、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上网提供了一个平台,网络上仅仅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的简单陈列,网络其自身作为“媒体”的作用,“多种手段,一个声音的动态立体传播效果”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3.重“宣”,不重“教”,高校网络媒体的育人功能有待进一步挖掘。要营造良好健康的校园网络舆论氛围,最主要的是靠广大网民,也就是大学生群体网络道德的提高和文明上网意识的加强。高校网络媒体不仅仅具有宣传功能,而且由于网络本身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教育载体,在高校广泛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因而具有育人功能。高校网络媒体在现实中主要着重于事件的报道、动态讯息的传递,仅仅停留在舆论育人的层面上,在实践育人方面还未能充分挖掘,不利于强化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新闻分析判断能力,从而影响到正向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

四、建设健康向上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路径与方法

1.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引导正确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首先应积极面对网络环境,充分认识并拓展网络功能,建设一批“红色网站”,提升其影响力,使其成为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武器。其次是拓展网站功能,发挥交互作用,使网络的影响力渗透到高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开通建设基于校园主网的校长在线、学工在线、勤工助学在线等校园管理网络,可以使网站与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更加紧密相连,促进学生和学校、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整合内容、创新形式,逐步规划覆盖校园生活的全方位,能够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最后应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多种网络应用。学生既是学校网络资源的使用者,又是开发者,他们贴近自身需求开发设计各类网站、主页,自我管理,自我维护,既能学习网络知识和技术,又能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网络思想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积极营造“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舆论氛围。各高校要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在构筑网上文化精品库,建立网上文化课堂等网络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要积极发掘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隐性舆论宣传载体潜移默化的作用,以网络为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网上辩论赛、网站(网页)设计大赛、网上咨询服务等活动,既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能提高学校引导舆论的能力,为引导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广大师生在享受互联网传播信息便利、快捷的同时,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3.积极引导网络道德自律。各高校应通过宣传、教育等多种渠道,强化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及网络“慎独”境界的教育,不断提高网民自我约束、自我选择、自我规划、自我评价等内在的道德制约力,使他们的网络行为能够自觉地置于正确的善恶引导之下,进而增强网民在网络舆论过程中的自我教育及自我控制能力,并有效提高其信息道德,使其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要加强对校园宣传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自律,要培养其社会良知和高度的责任感,以严格的自律精神来约束自己,认真地履行网络媒体行业自律公约,积极地倡导文明办网,促进绿色网络建设。

4.加强高校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8]。博客团队建设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助于加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助于提升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效率;有助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班级同辈群体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有益网络知识的效率。

五、结语

总之,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将网上虚拟延展到网下现实,将网络虚拟空间有机结合到校园现实中来,倡导并建设网络文明,培养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塑造大学生的校园网络责任,形成积极向上成熟理性的舆论导向。这对于构建和谐文明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林玲.网络时代高校学生工作创新之思考.文教资料,2009,(10).

[2]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杜骏飞.网络传播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4]张瑜,焦义菊.高校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影响机制及其引导策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6,(8).

[5]王玲玲.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及其引导.思想理论教育,2006,(3).

[6]孙超.论高校新闻媒体的系统整合及其作用互动.理论月刊,2006,(11).

自动化导论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校园网络舆论是构成校园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园舆论的整体走向和趋势有重大的影响,如何使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是目前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内涵的概述、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分析、高校在引导校园网络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建设健康向上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路径与方法,以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积极营造“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舆论氛围,积极引导网络道德自律和加强高校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等方法推动促进健康向上校园舆论环境的建成。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舆论相较于传统舆论,在传播内容、服务功能、传播方式、传播范围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是政府洞察民意、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窗口[1]。以校园网为载体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及话语权的提升[2]。对于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调查与分析,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校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水平,对于促进高校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促进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环境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校园网络舆论的内涵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作为高校校园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托校园网建设的主流媒体网站及其举办的bbs(电子公告系统)等载体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3]。校园网络舆论具有传统舆论社会意识性、公开传播性、评价引导性等共同性特征。133229.cOM同时还融入了互联网独特的交流性、开放性、及时性、针对性等特征,由于其与高校特定的区域文化密切相连,在舆论主体、客体、数量、质量、强烈程度、持续性、功能表现等要素构成上呈现出与传统媒体舆论不同的特点:自由多元,分散性特征明显;个性张扬,开放性特征明显;偏激盲目,非理性特征明显。

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源于社会上的突发事件,高校热点,学术上的争鸣,校园内部改革,以及校园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质量问题。大学师生通过网络发表自己对焦点事件的意见并由此在网上引发广泛的社会议论。随着点击率的攀高,跟帖和发帖数量的增多,各种观点、意见通过相互交流、整合后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舆论定式及舆论环境,个体关于公共事务的意识也通过整合而成为一种公众意识和社会舆论意见。

二、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

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群体,拥有自己的语言、思想和兴趣。当前,随着高校校园网络建设和应用日趋完善和广泛,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接受行为逐渐依赖于校园网络,基于信息内容、网络媒介、大学生用户群体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校园舆论环境,校园网络舆论是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点个性化、多元化[4]。网络身份隐匿性使得大学生在言论方面拥有极大自由度,他们在发表言论的时候顾虑很少,大多为真实的意愿表达和心声倾诉。青年学生思想和视野具有多维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每个人对事件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而且,网络舆论一般是自发性的,没有经过精心的组织,是无数个网友个人观点的汇集。因此,网络舆论中的观点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在校园网上,无论是理性的表达,还是另类的言论,甚至对现实不满的声音,都可以被容纳,都有被尊重、被理解的机会。

2.现实信息放大化[5]。从“芙蓉姐姐”、“胡戈恶搞”事件到女青年“虐猫”录像等事件,均是从各大校园网上发源,然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各界强烈关注,进而延展到道德层面的反思和讨论。种种事例表明,校园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学生民意表达的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场”,网络就好比一面放大镜,现实生活中微小的变化、校园中的突发事件包括个人行为等一旦公布在上网,就会成为焦点内容和中心话题,从而引发大量热烈的讨论。

3.“意见领袖”平民化[6]。意见领袖又叫舆论领袖,是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的人。在高校校报、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上,通常都是专家、学者、编辑、权威人士的评论左右舆论,他们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而在校园网络中,人与人之间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他们完全可以抛开现实社会中年龄、社会地位、资历、学历等的区别,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受到任何因素干扰。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学生,都可以通过不断发表帖子,赢取高点击率和高回复率,久而久之,产生号召力、公信力和权威性,成为网络世界的意见领袖。

4.舆论内容多为感性表达,情绪化色彩浓厚。网络的隐匿性特点增加了网络言论的开放性,同时也减少了言论的原则性和理性化色彩。在网上发言,因为身份隐匿,发言者不用考虑承担责任的问题,加之大学生易冲动,在网上容易出现过激言论及情绪宣泄。同时,部分学生网民很少质疑信息的真实性,也没有进行成熟的思辨,仅凭主观臆断对信息发表意见,导致网络舆论的内容带有很严重的感性色彩。

三、当前高校在建设校园网络舆论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1.重“堵”不重“疏”,缺乏“引导”的主动性[7]。目前,校园bbs已经成为各类焦点问题的讨论场所和思想观点的交流碰撞场所,成为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发源地。针对出现在校园bbs上的负面言论,尤其是学生关于学校管理事物方面的负面评价,在大多数高校,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很少能做到针对问题及时给予正面回应,采取的措施多是让网管员删除帖子。这种“堵”的做法使得学生的情绪得不到宣泄,更容易招致学生们的反感,诱发他们的抵触情绪。古语有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高度自由的网络世界,更是如此。网民具有自主选择权,一旦网民觉得知情权与发言权被剥夺,他就会选择另外的阵地如微博来发表意见。这样,不但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反而会助长矛盾的激化。

2.重“平台作用”,轻“媒体效应”,校园网络媒体的主阵地作用未能完全发挥。高校网络媒体应该达到的效果是通过网络整合和联合校内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以新闻信息的整合、重构和各种信息形态的相互转换,使学生产生比接受传统媒体的报道更加逼真的“沉浸感”,从而使宣传效果最大化。但是目前由于硬件设施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校园网络新闻媒体仅仅是为校报、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上网提供了一个平台,网络上仅仅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的简单陈列,网络其自身作为“媒体”的作用,“多种手段,一个声音的动态立体传播效果”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3.重“宣”,不重“教”,高校网络媒体的育人功能有待进一步挖掘。要营造良好健康的校园网络舆论氛围,最主要的是靠广大网民,也就是大学生群体网络道德的提高和文明上网意识的加强。高校网络媒体不仅仅具有宣传功能,而且由于网络本身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教育载体,在高校广泛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因而具有育人功能。高校网络媒体在现实中主要着重于事件的报道、动态讯息的传递,仅仅停留在舆论育人的层面上,在实践育人方面还未能充分挖掘,不利于强化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新闻分析判断能力,从而影响到正向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

四、建设健康向上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路径与方法

1.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引导正确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首先应积极面对网络环境,充分认识并拓展网络功能,建设一批“红色网站”,提升其影响力,使其成为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武器。其次是拓展网站功能,发挥交互作用,使网络的影响力渗透到高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开通建设基于校园主网的校长在线、学工在线、勤工助学在线等校园管理网络,可以使网站与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更加紧密相连,促进学生和学校、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整合内容、创新形式,逐步规划覆盖校园生活的全方位,能够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最后应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多种网络应用。学生既是学校网络资源的使用者,又是开发者,他们贴近自身需求开发设计各类网站、主页,自我管理,自我维护,既能学习网络知识和技术,又能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网络思想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积极营造“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舆论氛围。各高校要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在构筑网上文化精品库,建立网上文化课堂等网络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要积极发掘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隐性舆论宣传载体潜移默化的作用,以网络为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网上辩论赛、网站(网页)设计大赛、网上咨询服务等活动,既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能提高学校引导舆论的能力,为引导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广大师生在享受互联网传播信息便利、快捷的同时,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3.积极引导网络道德自律。各高校应通过宣传、教育等多种渠道,强化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及网络“慎独”境界的教育,不断提高网民自我约束、自我选择、自我规划、自我评价等内在的道德制约力,使他们的网络行为能够自觉地置于正确的善恶引导之下,进而增强网民在网络舆论过程中的自我教育及自我控制能力,并有效提高其信息道德,使其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要加强对校园宣传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自律,要培养其社会良知和高度的责任感,以严格的自律精神来约束自己,认真地履行网络媒体行业自律公约,积极地倡导文明办网,促进绿色网络建设。

4.加强高校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8]。博客团队建设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助于加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助于提升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效率;有助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班级同辈群体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有益网络知识的效率。

五、结语

总之,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将网上虚拟延展到网下现实,将网络虚拟空间有机结合到校园现实中来,倡导并建设网络文明,培养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塑造大学生的校园网络责任,形成积极向上成熟理性的舆论导向。这对于构建和谐文明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林玲.网络时代高校学生工作创新之思考.文教资料,2009,(10).

[2]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杜骏飞.网络传播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4]张瑜,焦义菊.高校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影响机制及其引导策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6,(8).

[5]王玲玲.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及其引导.思想理论教育,2006,(3).

[6]孙超.论高校新闻媒体的系统整合及其作用互动.理论月刊,2006,(11).

自动化导论论文第7篇

论文摘 要: 校园网络舆论是构成校园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园舆论的整体走向和趋势有重大的影响,如何使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是目前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内涵的概述、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分析、高校在引导校园网络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建设健康向上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路径与方法,以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积极营造“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舆论氛围,积极引导网络道德自律和加强高校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等方法推动促进健康向上校园舆论环境的建成。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舆论相较于传统舆论,在传播内容、服务功能、传播方式、传播范围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是政府洞察民意、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窗口[1]。以校园网为载体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及话语权的提升[2]。对于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调查与分析,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校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水平,对于促进高校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促进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环境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校园网络舆论的内涵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作为高校校园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托校园网建设的主流媒体网站及其举办的bbs(电子公告系统)等载体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3]。校园网络舆论具有传统舆论社会意识性、公开传播性、评价引导性等共同性特征。同时还融入了互联网独特的交流性、开放性、及时性、针对性等特征,由于其与高校特定的区域文化密切相连,在舆论主体、客体、数量、质量、强烈程度、持续性、功能表现等要素构成上呈现出与传统媒体舆论不同的特点:自由多元,分散性特征明显;个性张扬,开放性特征明显;偏激盲目,非理性特征明显。 

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源于社会上的突发事件,高校热点,学术上的争鸣,校园内部改革,以及校园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质量问题。大学师生通过网络发表自己对焦点事件的意见并由此在网上引发广泛的社会议论。随着点击率的攀高,跟帖和发帖数量的增多,各种观点、意见通过相互交流、整合后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舆论定式及舆论环境,个体关于公共事务的意识也通过整合而成为一种公众意识和社会舆论意见。 

二、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 

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群体,拥有自己的语言、思想和兴趣。当前,随着高校校园网络建设和应用日趋完善和广泛,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接受行为逐渐依赖于校园网络,基于信息内容、网络媒介、大学生用户群体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校园舆论环境,校园网络舆论是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点个性化、多元化[4]。网络身份隐匿性使得大学生在言论方面拥有极大自由度,他们在发表言论的时候顾虑很少,大多为真实的意愿表达和心声倾诉。青年学生思想和视野具有多维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每个人对事件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而且,网络舆论一般是自发性的,没有经过精心的组织,是无数个网友个人观点的汇集。因此,网络舆论中的观点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在校园网上,无论是理性的表达,还是另类的言论,甚至对现实不满的声音,都可以被容纳,都有被尊重、被理解的机会。 

2.现实信息放大化[5]。从“芙蓉姐姐”、“胡戈恶搞”事件到女青年“虐猫”录像等事件,均是从各大校园网上发源,然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各界强烈关注,进而延展到道德层面的反思和讨论。种种事例表明,校园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学生民意表达的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场”,网络就好比一面放大镜,现实生活中微小的变化、校园中的突发事件包括个人行为等一旦公布在上网,就会成为焦点内容和中心话题,从而引发大量热烈的讨论。 

3.“意见领袖”平民化[6]。意见领袖又叫舆论领袖,是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的人。在高校校报、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上,通常都是专家、学者、编辑、权威人士的评论左右舆论,他们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而在校园网络中,人与人之间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他们完全可以抛开现实社会中年龄、社会地位、资历、学历等的区别,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受到任何因素干扰。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学生,都可以通过不断发表帖子,赢取高点击率和高回复率,久而久之,产生号召力、公信力和权威性,成为网络世界的意见领袖。 

4.舆论内容多为感性表达,情绪化色彩浓厚。网络的隐匿性特点增加了网络言论的开放性,同时也减少了言论的原则性和理性化色彩。在网上发言,因为身份隐匿,发言者不用考虑承担责任的问题,加之大学生易冲动,在网上容易出现过激言论及情绪宣泄。同时,部分学生网民很少质疑信息的真实性,也没有进行成熟的思辨,仅凭主观臆断对信息发表意见,导致网络舆论的内容带有很严重的感性色彩。 

三、当前高校在建设校园网络舆论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1.重“堵”不重“疏”,缺乏“引导”的主动性[7]。目前,校园bbs已经成为各类焦点问题的讨论场所和思想观点的交流碰撞场所,成为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发源地。针对出现在校园bbs上的负面言论,尤其是学生关于学校管理事物方面的负面评价,在大多数高校,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很少能做到针对问题及时给予正面回应,采取的措施多是让网管员删除帖子。这种“堵”的做法使得学生的情绪得不到宣泄,更容易招致学生们的反感,诱发他们的抵触情绪。古语有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高度自由的网络世界,更是如此。网民具有自主选择权,一旦网民觉得知情权与发言权被剥夺,他就会选择另外的阵地如微博来发表意见。这样,不但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反而会助长矛盾的激化。 

2.重“平台作用”,轻“媒体效应”,校园网络媒体的主阵地作用未能完全发挥。高校网络媒体应该达到的效果是通过网络整合和联合校内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以新闻信息的整合、重构和各种信息形态的相互转换,使学生产生比接受传统媒体的报道更加逼真的“沉浸感”,从而使宣传效果最大化。但是目前由于硬件设施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校园网络新闻媒体仅仅是为校报、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上网提供了一个平台,网络上仅仅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的简单陈列,网络其自身作为“媒体”的作用,“多种手段,一个声音的动态立体传播效果”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3.重“宣”,不重“教”,高校网络媒体的育人功能有待进一步挖掘。要营造良好健康的校园网络舆论氛围,最主要的是靠广大网民,也就是大学生群体网络道德的提高和文明上网意识的加强。高校网络媒体不仅仅具有宣传功能,而且由于网络本身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教育载体,在高校广泛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因而具有育人功能。高校网络媒体在现实中主要着重于事件的报道、动态讯息的传递,仅仅停留在舆论育人的层面上,在实践育人方面还未能充分挖掘,不利于强化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新闻分析判断能力,从而影响到正向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 

四、建设健康向上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路径与方法 

1.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引导正确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首先应积极面对网络环境,充分认识并拓展网络功能,建设一批“红色网站”,提升其影响力,使其成为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武器。其次是拓展网站功能,发挥交互作用,使网络的影响力渗透到高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开通建设基于校园主网的校长在线、学工在线、勤工助学在线等校园管理网络,可以使网站与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更加紧密相连,促进学生和学校、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整合内容、创新形式,逐步规划覆盖校园生活的全方位,能够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最后应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多种网络应用。学生既是学校网络资源的使用者,又是开发者,他们贴近自身需求开发设计各类网站、主页,自我管理,自我维护,既能学习网络知识和技术,又能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网络思想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积极营造“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舆论氛围。各高校要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在构筑网上文化精品库,建立网上文化课堂等网络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要积极发掘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隐性舆论宣传载体潜移默化的作用,以网络为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网上辩论赛、网站(网页)设计大赛、网上咨询服务等活动,既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能提高学校引导舆论的能力,为引导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广大师生在享受互联网传播信息便利、快捷的同时,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3.积极引导网络道德自律。各高校应通过宣传、教育等多种渠道,强化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及网络“慎独”境界的教育,不断提高网民自我约束、自我选择、自我规划、自我评价等内在的道德制约力,使他们的网络行为能够自觉地置于正确的善恶引导之下,进而增强网民在网络舆论过程中的自我教育及自我控制能力,并有效提高其信息道德,使其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要加强对校园宣传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自律,要培养其社会良知和高度的责任感,以严格的自律精神来约束自己,认真地履行网络媒体行业自律公约,积极地倡导文明办网,促进绿色网络建设。 

4.加强高校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8]。博客团队建设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助于加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助于提升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效率;有助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班级同辈群体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有益网络知识的效率。 

五、结语 

总之,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将网上虚拟延展到网下现实,将网络虚拟空间有机结合到校园现实中来,倡导并建设网络文明,培养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塑造大学生的校园网络责任,形成积极向上成熟理性的舆论导向。这对于构建和谐文明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林玲.网络时代高校学生工作创新之思考.文教资料,2009,(10). 

[2]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杜骏飞.网络传播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4]张瑜,焦义菊.高校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影响机制及其引导策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6,(8). 

[5]王玲玲.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及其引导.思想理论教育,2006,(3). 

[6]孙超.论高校新闻媒体的系统整合及其作用互动.理论月刊,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