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有色金属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4-26 21:32:41
有色金属论文

有色金属论文第1篇

浙江继续稳定发展尽管市场波动起伏,但浙江的有色金属工业继续稳定发展。2007年全省有色金属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为185.4亿元,主营业务收人为1389.3亿元,利润总额为41.9亿元,利税总额为68.7亿元,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浙江铜加工的竞争优势比较突出。全省现有铜加工企业超过3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0余家,产能和产量均占全国三分之一多,是浙江省有色金属工业的支柱。主要特点有:一是总量规模大,产品种类较为齐全;二是区域特色明显,并呈现专业化分工趋势;三是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存,经济结构较为合理。现有企业以股份制和民营企业为主;四是一批企业实现了超常规发展,行业龙头雏形初步显现;

五是企业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品种不断增加,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浙江省现已经形成了电解铝及合金生产、铝材加工、再生回收等相对齐全的铝工业体系。铝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能力均居全国前列。浙江具有发展铝工业的良好产业环境,与铝工业密切相关的轻工、机械、房地产等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浙江的汽车、摩托车及自行车配件、

仪器仪表、五金工具等产品生产规模大,需要为其提供高质量的铝锭及铝合金做原料。浙江铝制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对铝板带片产品的需求量大。其金属家具类产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二,需要大量型材、管、棒等铝合金材料。房地产业需要铝合金门窗、装饰材、铝塑板、铝塑管等建筑型材和铝箔等产品。相关产业为浙江省发展铝工业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河南总量规模跃居全国第一在政府政策主导下,河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利税总额连续几年在全省各行业中保持第一位。

2007年全省有色金属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为585.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为l668.2亿元,利润总额为250.0亿元,利税总额为343.0亿元,利润总额和利税总额均居全国有色金属工业首位。

为了促进有色金属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河南省政府提出加强调控引导,促进资源优化配置t加快推进战略重组,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升河南省铝工业核心竞争力;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铝工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创造条件,加快铝加工项目建设等具体措施。

有色金属论文第2篇

众所周知,商品期货交易的根基是商品本身。如果脱离了商品本身的供求关系,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就会大大降低,很容易沦落为类似的工具。但要使期货价格能够反映现货市场真实的供求关系,以及大家对未来供求关系的正确判断,期货交易所有必要建立良好的指定仓库体系,使尽可能多的可交割商品被纳入到交易所的仓库中,从而提高市场的透明度。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伦敦金属交易所还是上海期货交易所,都有义务和能力在这方面做足功课。目前,中国占全球铜消费的40%以上,同时,中国也是电解铜的最大生产国和进口国,所以造成了铜精矿和电解铜的贸易流都是以中国为最终目的地。由于上海伦敦两地铜价的差异——往往是上海价格低于伦敦,贸易流的很大一部分,特别是电解铜,要停留在保税仓库,以等待更好的比价关系。我们不难发现,自2008年开始,保税区的电解铜库存占全球库存的比例在不断提高。但遗憾的是,无论是上海期货交易所还是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仓库体系,都无法反映这一事实。保税仓库的库存量成为市场猜测的一部分,让广大市场的参与者备感困惑。从2011年3月起,尽管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始公布其指定的保税仓库库存,但由于这两个保税仓库占保税库存的比例太低,根本无法呈现保税库存的全貌。而伦敦金属交易所在中国设立交割仓库的努力,也尚未开花结果。今年6月爆发的“青岛港事件”导致中外资银行对保税仓库信用的普遍担忧,而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历史上,还没有发现假仓单的现象。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把保税仓库全部纳入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伦敦金属交易所,不仅有助于市场参与者了解全球金属库存的全貌,提高市场透明度,而且会提升中外资银行对保税仓单的信心,有助于有色金属的现货贸易。

二、调整有色品种的出口关税,提升国内冶炼

企业的盈利能力上海期货交易所目前上市的四个有色品种是“铜、铝、铅、锌”,与伦敦金属交易所价格波动的相关性非常高,但简单的相关性分析只是考虑两个市场价格变动方向的一致性,而忽略了价格涨跌的幅度。今年以来,国际锌铝市场的表现非常稳健,价格不断攀升,但国内价格的表现却远远落后于伦敦,使国内相关冶炼企业的盈利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改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目前对铝铅锌的出口征收惩罚性关税。比如,从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出口暂定税率表可略见一斑。以铝锭为例。中国是铝冶炼的大国,由于铝锭以铝锭为例。中国是铝冶炼的大国,由于铝锭的出口要被征收15%的关税,导致中国铝锭基本无法出口。这一政策可谓“一举两失”:既让国内铝冶炼厂享受不到国外高昂的现货贸易升水,又让国内企业再度消耗能源把铝锭加工成铝材,而且还面临种种西方国家的反倾销调查。由于国内的铝冶炼企业无法享受国际市场价格,国内冶炼企业长期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以中铝为例,其每年的巨额亏损和极低的毛利率与美国的美铝形成强烈的反差。国内铅锌冶炼行业的情况也差强人意,究其原因是国内限制出口所致。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而制造业的产能仍然严重过剩。解决国内产能过剩的一大举措就是把剩余产能输出到国外,而目前国家对有色行业的限制性出口政策恰恰把这些过剩产能留在了国内,所造成的局面是国外的价格居高不下,而国内的价格持续低迷。因此,政府部门应考虑取消对铅锌铝的出口限制政策,使国内过剩的商品能顺利地流入国际市场。这样,既能改善国内冶炼企业长期经营困难的局面,又能使上海和伦敦两地的有色金属价格更好地联动。

三、总结

有色金属论文第3篇

[摘 要] 本文简述了江西有色金属 工业 发展 循环 经济 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分析 了全省有色金属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 问题 ,提出要加强宣传 教育 和组织领导,编制有色金属工业“十一五”规划,增强宏观调控,加大江铜集团的示范作用 以及加大 科技 投入和优化产业布局等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 循环经济;可行性;必要性;对策建议 [“十五”时期,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17.18亿元,工业增加值90亿元,利税总额59.17亿元,其中:利润38.17亿元,经济总量跃进为全省第一大行业。在“十一五”规划中,江西有色金属工业提出了冲击千亿元的目标。江西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倍受关注。江西有色金属工业要实现下一轮的大发展,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内涵发展。本文就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江西有色金属工业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一、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和可行性 1.必要性 (1)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从江西具有比较优势的有色金属矿种来看,资源形势并不乐观。江西探明的铜资源量占全国的1/5,列第一位。按现有的保有储量 计算 ,矿山服务年限约为25-30年。 中国 钨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位。江西省钨资源量在全国列湖南之后排第二位。江西钨资源量在不升级储量的情况下静态服务年限约为10-15年。中国查明的稀土储量占世界储量的21.3%,江西省保有储量56万吨,其中可采储量31万吨,以离子型稀土为其特色。以现有产能计算服务年限约为12-15年。 (2) 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十五”期间,江西有色金属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巨额的投资推动。“十五”期间,全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4.97亿元,基本相当于建国以来到“九五”末期50多年累计投资总额。2005年,生产电铜43.21万吨,比“九五”末期增长了1.23倍。生产钨精矿44744吨,比“九五”末期增长了69%。生产单一稀土氧化物5512吨,比“九五”末期增长了2.8倍。江西有色金属工业从整体来看,呈现出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资源的不足成为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中的“瓶颈”。 (3)发展循环经济是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 江西有色金属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污染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当前江西所面临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废弃的废石和尾砂堆积成山,山洪爆发时顺流而下,有的尾矿库甚至出现决堤,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排放的废水就似一条“黑龙”,污染了整个水系,严重 影响 了工农业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是保护环境的治本措施。 2.可行性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在发展循环经济上为江西有色金属工业 企业 树立了典范,成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楷模。江西铜业集团在资源利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仅“变废为宝”一项, 2005年多收30亿元。江西铜业集团被确定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程。 (1) 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形成了新的产业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江铜就抛弃了“资源——产品——废弃物”的传统观念,引入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新理念。1993年以来,江铜一直致力于运用高新技术“以废治废,变废为宝”,建立了多条新的生态产业链,已形成以铜的提取与加工为龙头,贵金属提取与加工、硫化工和精细化工、稀贵金属提取与加工三大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有色金属论文第4篇

1.1资源能源消耗高产排污强度大

目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仍然存在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大的特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技术不够先进、生产粗放等原因导致的资源能源消耗过高,主要指标远高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例如我国粗铜综合能耗平均约为1t标准煤,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出40%,氧化铝能耗水平比国外先进水平高50%左右。二是单位产量的污染物产生强度大,增加了末端治理达标排放的技术难度和经济成本,部分企业如果做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甚至亏本。三是大多数中小企业技术装备落后,生产流程集中程度较低,在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的同时,往往也严重污染环境。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历史原因导致不成规模的小企业散乱、众多,难以管控,无形中增加环境风险隐患。例如一些中小型炼铜厂至今仍采用传统落后的鼓风炉工艺,二氧化硫回收利用率不足65%。

1.2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提升

为了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实施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相关要求,环境保护部新修订了6项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在标准中新增加了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对颗粒物、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行业标准的实施,对有色金属工业产业优化升级具有显著的倒逼作用,未来有望加速有色金属行业落后产能、过剩产能的淘汰。随着新标准的出台和执行,环境保护提标升级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体化,有色金属生产企业污染防治的压力和形势更加严峻。

1.3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要求更高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要求日益提升。《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对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的具体实施提出了相应的考核制度和问责制度,也使得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环境信息有了更大的知情权。为了落实中央要求减少行政审批精神,环境保护部近期取消了已实施了十余年的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核查制度。然而取消上市环保核查,并不代表放松环境监管。相应地,对有色金属工业大量的上市公司的日常环保监管会更加严格,其中一个具体的措施就是要求企业加大环境信息公开的力度(《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批露指南》明确要求),以便保监机构通过公开渠道获取企业相关环境信息,减少股民的投资风险。另外,在当下的信息社会,信息就是广阔的市场,环境信息公开对于企业来讲绝不只是个面子和伦理道德的问题,而是影响市场和产品销售的核心问题,能够产生巨大的市场效应。

1.4环境风险管理要求提升

近十年来,各地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环境污染侵害事件频发,例如紫金矿业污染事件、陕西凤翔血铅超标事件和四川什邡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事件等,这些都是有色金属工业环境风险事故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中的有色企业大多是当地政府大力引进和扶持的,通常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撑和纳税大户,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些企业的引入给周边居民的人身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伤害。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长期以来大部分有色金属生产企业注重追求眼前的短期经济效益,环境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加上政府部门环境监管不善,导致从有色金属矿山开采到冶炼加工,多个环节都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当前,强化企业环境风险的管控已成为有色金属工业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1.5公众环保意识加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人民群众更加关注周边环境质量的改善,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特别是近几年大面积的雾霾天气,使得公众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在以前很多人会觉得环保是一些各方都不重视的无关紧要的事情,但是因为空气质量恶化的原因,人们终于发现环保非常紧迫,而且与每个人的生活、命运息息相关。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雾霾问题是代表和委员们最关心的议题之一,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的提案甚至超过了反腐等热点问题,成为全国两会的“第一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业污染企业将会无处藏身,必须严格遵守各项环保要求。在做好自身环保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地与周围群众充分沟通,加大宣传力度,从而维系良好和谐的“企群关系”。

2对策建议

2.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循环经济以“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为原则,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重大变革。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资源利用率不高,单位质量金属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都比国外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状况决定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1)构建有色金属行业内和跨行业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采选—尾矿—冶炼—有色金属、冶炼—炉渣/废渣—建材,冶炼—尾气—化工产品等产业链。2)推动冶炼废气、废液、废渣和余热的资源化利用。中国铝业从冶炼废渣中提取有价组分,并开发生产出了保温材料、赤泥硅钙肥、赤泥粉煤灰砖、环保陶瓷滤球、复合发泡混凝土等多个品种。3)推进伴生矿、尾矿的综合利用。铜陵有色对伴生矿、低品位矿、难选冶矿、尾矿等进行综合利用,预计到2015年,有色金属矿开采和综合利用规模将达到1100万t。

2.2加块推行清洁生产

降低产排污强度清洁生产是将污染综合预防的环保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以期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污染。清洁生产以“源头预防”为方针,从改造产品设计、替代有毒有害原辅材料、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物料循环利用和废物综合利用等多个环节入手,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对于有色金属企业来说,推行清洁生产,既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又能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实行有毒、有害物质替代,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环境风险。目前有色行业的清洁生产措施主要有3个方面。1)提高原辅材料的清洁性。不用或少用有毒有害的材料,鼓励使用无毒或少毒的材料逐步替代有毒有害材料,实现有毒有害物质源头减量。例如控制铜精矿中氟、砷等有毒物质的含量;使用低灰份、低硫的清洁燃煤;使用其它清洁能源等。2)提高生产工艺的清洁性。例如富氧底吹熔炼和闪速熔炼都属于粗铜冶炼提倡推广的清洁生产工艺,富氧底吹熔炼实现了完全自热熔炼,能够显著降低能耗,闪速熔炼提高了烟气中硫的利用率,单位粗铜产排污系数大幅下降。3)提高设备的清洁性。一是使用效率高、产污强度低的清洁生产设备;二是改善设备的密闭性,避免跑冒滴漏;三是使用节能降耗的设备,减少资源损失和能源消耗;四是使用生产控制自动化水平高的设备,实现自动调节控制。

2.3做好环境信息公开

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环境信息披露是改善企业环境绩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或自发主动地通过一定的形式,如报告、网站、声明等向社会公众企业环境信息的一种行为。做好企业环境信息批露的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措施。1)健全企业环境信息批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加强外部环境信息审计。有效的政策法规体系会引导企业从强制性批露逐步转向自愿性批露,从而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批露的积极性和比例。强化对企业环境信息(报告)的外部审计,提高企业环境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积极推动环境会计信息批露逐步实现规范化。2)提高环境信息披露相关人员的意识和技能。环境信息审计人员和企业内部有关人员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掌握环境信息批露和审计技术,从而能够更好地胜任环境会计信息批露工作,良好地履行职责。3)规范环境信息批露准则和制度体系,鼓励企业积极主动核算环境相关事项。主要包含制定环境会计信息批露制度、环境会计信息批露准则及对环境污染事项的认定与计量方法。4)设立环境信息公开专项补贴。以政府补贴的方式对积极主动进行环境信息批露的企业进行奖励或补偿,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信息批露的积极性。

2.4强化环境风险防范

避免污染事件发生企业环境风险管理是指根据环境风险评估的结果,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采取有效控制技术和管理措施以消除或降低环境事故的风险程度,保障人群健康与生态系统安全。有色金属工业应当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和管理,可从几个方面考虑和推进:1)实行全过程的环境风险管理。建立事前严密防范、事中应急响应、事后赔偿损害与修复污染的全防全控管理体系,消除或最大程度降低环境风险及其损害;2)遏制污染事件的发生,针对行业特征和企业特征准确识别问题、明确防控对象和目标、建立行之有效的应急体系并充分演练,采取有力措施防范环境污染风险,避免重大污染事件发生;3)完善经济政策保障措施,环境经济政策是有效推进环境风险防范的重要市场手段,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和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是环境风险防范两项重要的环境经济制度;4)落实企业责任是防范环境风险的根本途径,企业应当承担日常环境风险防范和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的主体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履行第一责任人的义务。

2.5履行企业环保责任

营造环境友好形象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是指企业在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等活动中应尽的社会责任。当前造成我国企业环保责任缺失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利润的驱动导致企业环境伦理缺乏、环保责任主体不明确、政府环保责任缺失、环境监管体系不完善。这也是影响我国有色金属企业环境责任落实的主要因素,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进一步落实企业的环境责任势在必行。落实企业环保责任主要包含三个层面内容。1)企业层面。企业是落实环境责任的主体和承担者,企业本身的认识和积极性显著影响着环境责任的落实。在企业层面,环保责任的落实主要靠加强管理和教育、积极发挥企业内部监督作用和企业管理者的自律性。2)政府层面。政府是政策制定者,也是企业的监督者。但部分政府受传统发展观和政绩观影响,奉行落后的环保理念,形成环保为经济发展让路的错误观念和格局。在政府层面,企业环境保护责任的落实主要靠政府通过法律等手段明确企业的环保责任、强化对企业的环境监督、开展环保责任教育等措施。3)社会层面。加强对企业应对履行环保责任的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监督的氛围,同时也可以通过舆论宣传,树立良好企业榜样。

3结论

有色金属论文第5篇

1、要发挥后发优势。充分借鉴世界各地利用优势资源构建完整产业链体系案例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地方具体实际情况和特色,科学合理地进行赣州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长期规划架构。坚持遵循以市场为引领,以科技开发为主导,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政府为平台依托,大力推进整个产业的重组和并购,逐步实现具有完整产业链的部级的大型或特大型有色金属企业集团,并鼓励在有色金属产业中发展民营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此,地方政府必须要做好规划引领和具体服务职能,一方面在出台优惠政策,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能更好更优地为企业服务;另一方面要利用逐步完善的法律和法规来干预企业间的恶性和不正当竞争,监督和控制企业的不正当行为,从秩序上保障整个产业的良好有序和谐地可持续发展。

2、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走科学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是有效性和科学性,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配置资源的基本原则在于追求效益最大化,即在一定的成本耗费下实现产出最大。这里的“效益最大”是指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总体效益最大,也就是说用最少的资源创造出最大的社会财富。

3、产业结构性调整。加大对产业的重组和并购力度,彻底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把控准入制度,杜绝变相准入,严格规范企业生产行为。此外,还涉及到产业链利润的重新分配调整,目前有色金属产业的利润基本呈现典型的哑铃型,两头大、中间小,整个产业绝大部分利润集中在初始的原料矿产品(主要靠低成本和产量获取利润)和产业链末端的高新尖端产品(主要靠核心高端专利技术、市场地位等获取利润),这势必导致产业发展的不均衡,中间产业举步维艰,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因此合理的利润分配制度对产业链的良性发展也很重要。

4、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就其本质来说还是要依靠产业链中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而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驱动力,企业必须获得足够的利润空间才能保障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由于有色金属产业的市场变化和价格波动较大,影响的因素也很多,因此对于处在由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型期的产业链中的企业,地方政府应从长远考虑,在一定期限内,结合市场情况,适度部分减免企业的税收和各种费用,另外还可考虑其他变相的优惠减免措施,例如从企业所上交的税费中返还一部分给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进行高新尖端技术研发的专项经费,并由政府职能部门监管该经费的运行和使用情况。对企业来说则是直接获得了更多研发资金和更优质的技术研发服务,最终必将大大提升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5、人力资源优化。所有的科学技术都是靠人来研发的,科学的现场管理也要靠人来实现,因此人力资源的整体优化是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另一个关键,特别是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分调动有色金属产业相关的高层次高水平的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自发性,来参与到企业产品的研发和技改是非常重要的。利用企业的远景来鼓励外单位的高水平科研人员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会有更好的吸引力和效果,比如引入技术入股方式的奖励机制,引入因技术革新致利润增加的分红机制等,会更有效、更长期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企业的发展和科研人员的自身利益紧密的结合起来。

6、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借力发展。特别是中央关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政策,发挥平台作用,植入各种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因素,激活企业创新动力的要素,由政府为主导,引导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构建政、校、研、银相结合的新型创新机制,更好地推动有色金属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7、行业协会的建设和制度的健全。虽说同行是冤家是竞争对手但也是朋友和伙伴,赣州有色金属产业必须要完善和提高行业协会的建设,行业协会在产业发展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能起到部分优化作用和引领作用,在产业系统运作中能起配合调整作用和协调沟通作用,最终实现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二、总结和思考

有色金属论文第6篇

利用地球岩石圈、生物圈、气圈、水圈等自然条件进行勘测,可以得到化学元素的分布情况,在利用这些化学元素的含量与分配的变化勘查矿产资源就是地球化学勘查。具体的说地球化学勘察可以通过土壤、岩石、气体、地表植被、水系沉积物等不同的自然元素进行监测寻找矿藏。矿产资源的分布以及蕴藏量是由系统确定的,因此为勘查矿产资源进一步提供了精确、详细的依据。地球化学勘察具有系统分析元素多,勘察面较为广泛,勘察数据灵敏度高、活动性强的特点,可以很快的完成矿产的测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2我国有色金属矿产勘查方面存在的问题

2.1成熟有效的大深度找矿技术缺乏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现在的找矿技术能够探测到地下1000米左右的深度,一些精良的设备甚至达到4000米的深度。但是我国现有的探测开采有色金属的金属还有待改进,一般只能勘测500米左右的深度,对于蕴藏较深的红透山铜-锌矿的勘测也仅为1100米左右。我国在深度探测方面,现有的找矿理论和遥感技术还不能满足相关的要求。所以,面对这样的形式我国的相关研究部门要不断的加大对于勘查技术的研发力度,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不断的改革创新,研制出是与我国的矿藏勘探技术。

2.2研究应用找矿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具有局限性我国应用找矿技术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物探异常现象中存在干扰和多解性。矿体本身能够引起一些化探的异常变化,同时岩层性质的变化、各类蚀变和地球的化学障等也都可能引起化探异常现象。我国现在所使用的勘探技术和理论很容易受到这些异常现象的影响,从根本上说主要是探索找矿理论、推理成矿规律有很强的的局限性,受到自然岩层和地质构造影响的矿床很难通过常规的方法被找到。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能够不受地质因素干扰的科学判定矿床分布。

2.3尚且没有完全实现生产、科研、各学科和技术方法的融合因为机构设置的影响,我国当前的有色金属勘查技术缺乏科学体系,不同学科和技术方法之间无法对接,不能融合在一起发挥作用。所以,要寻求有效的机制和方法,实现不同学科和技术方法之间的有效结合,让勘查技术一体化。

2.4还需大力推广野外现场快速测定方法现场快速测定没有进行相应的监督指导,就很容易出现漏矿的现象,影响到我国勘查企业找矿效率和找矿成果。目前,虽然我国已经掌握了元素分析法、无形测定等方法,不过还是缺乏相应的监管措施让现场测定更加准确。所以,要逐步的加大管理力度和技术投入,不断的完善我国有色金属勘查技术和方法,让野外现场的勘探更加准确。

3结束语

有色金属论文第7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行性;必要性;对策建议

[“十五”时期,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17.18亿元,工业增加值90亿元,利税总额59.17亿元,其中:利润38.17亿元,经济总量跃进为全省第一大行业。在“十一五”规划中,江西有色金属工业提出了冲击千亿元的目标。江西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倍受关注。江西有色金属工业要实现下一轮的大发展,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内涵发展。本文就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江西有色金属工业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一、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和可行性

1.必要性

(1)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从江西具有比较优势的有色金属矿种来看,资源形势并不乐观。江西探明的铜资源量占全国的1/5,列第一位。按现有的保有储量计算,矿山服务年限约为25-30年。中国钨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位。江西省钨资源量在全国列湖南之后排第二位。江西钨资源量在不升级储量的情况下静态服务年限约为10-15年。中国查明的稀土储量占世界储量的21.3%,江西省保有储量56万吨,其中可采储量31万吨,以离子型稀土为其特色。以现有产能计算服务年限约为12-15年。

(2)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十五”期间,江西有色金属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巨额的投资推动。“十五”期间,全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4.97亿元,基本相当于建国以来到“九五”末期50多年累计投资总额。2005年,生产电铜43.21万吨,比“九五”末期增长了1.23倍。生产钨精矿44744吨,比“九五”末期增长了69%。生产单一稀土氧化物5512吨,比“九五”末期增长了2.8倍。江西有色金属工业从整体来看,呈现出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资源的不足成为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中的“瓶颈”。

(3)发展循环经济是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

江西有色金属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污染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当前江西所面临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废弃的废石和尾砂堆积成山,山洪爆发时顺流而下,有的尾矿库甚至出现决堤,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排放的废水就似一条“黑龙”,污染了整个水系,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是保护环境的治本措施。

2.可行性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在发展循环经济上为江西有色金属工业企业树立了典范,成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楷模。江西铜业集团在资源利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仅“变废为宝”一项,2005年多收30亿元。江西铜业集团被确定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程。

(1)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形成了新的产业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江铜就抛弃了“资源——产品——废弃物”的传统观念,引入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新理念。1993年以来,江铜一直致力于运用高新技术“以废治废,变废为宝”,建立了多条新的生态产业链,已形成以铜的提取与加工为龙头,贵金属提取与加工、硫化工和精细化工、稀贵金属提取与加工三大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2)依靠科技进步,铜资源利用率上了新的台阶

江铜所属的德兴铜矿,原设计采矿选矿的边界品位是0.3%。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江铜就进行特大型低品位斑岩铜矿床采选综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这一研究成果于199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边界品位由0.3%下降到0.25%,使德兴铜矿原本当废石丢弃的含铜品位在0.25%-0.3%的矿石(约占总储量的20%,共1.48亿吨)全部得到利用。仅此可多回收铜金属量38.3万吨、黄金28吨,使日处理量10万吨的德兴铜矿延长服务年限4-5年。

(3)注重转化,废渣利用实现了产业化

江铜矿山探明的铜矿石中含有伴生硒、碲、铼等二十多种元素,在采选铜矿后,废渣如果直接排放,不但浪费资源,还会对土壤、水质产生严重危害。江铜立足技术创新,在废渣的利用上走出一条“科技成果—产品开发—技术改造—产品升级—产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江铜集团贵溪新材料公司经过7年的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形成了年产2吨铼酸铵的生产能力,年创造利润达5000万元以上,而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仅300万元。如今,江铜正在开发高纯化硒、碲、铋等高新技术产品,以延伸产品链条,实现江铜稀贵金属产品的新一轮升级。

(4)注重环保,“三废”实现了再利用

江铜在生产过程中十分注重复水利用,现在企业每年重复用水量达2.9亿吨,复用率为85%以上。此举不仅减少了废水对原排放流域农作物和生活饮水的污染,每年还为企业节省取水资金2000万元。为了减少废气排放污染空气,江铜建成烟气制酸系统,回收二氧化硫,每年回收二氧化硫制酸110万吨,增加产值3亿多元。面对目前较为严峻的能源形势,江铜所属的贵溪冶炼厂,利用闪速炉冶炼时产生的余热发电,每年可发电1亿Kwh,相当于该厂外购电的11%,通过提高对余热的综合利用率,江铜在两年后耗煤将不超过3万吨,比现在减少7万吨。冶炼过程中的废渣也通过二次选矿,每年从中提取铜8000吨。

二、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循环经济的理念还未确立

在发展思路上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轻内涵,认为发展循环经济不符合当前的实际,为时尚早。习惯于传统的粗放经营,没有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工作重点。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不强,破坏资源、浪费资源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还大量存在。

2.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不强,技术力量比较薄弱

全省有色金属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有近200户,省属企业51家。除省属企业外,多数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比较落后,仍停留在上世纪70、80年代水平。技术投入不足,资源利用率、回收利用率和废物处理率都比较低。

3.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缺乏

除《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原国家经贸委出台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之外,没有具体化的可操作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对政府的考核仅强调GDP,对企业的考核仅强调经济效益,缺乏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考核评价,以“三高”为代价的增长方式仍占主导地位。

4.监管机制缺位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各部门的齐抓共管和组织协调,但至今尚未统一规划,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管理,政府各部门在发展循环经济工作中职责不清,行动缺乏协调性。

5.发展循环经济,缺乏政策支持,企业的积极性不高

发展循环经济,对企业而言,需要在生产工艺和技术改造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政府在推动该项工作时,要制订相应的鼓励政策,如对企业技改、治污的税收扶持方面要有具体措施。否则,企业就不会主动去考虑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问题。

三、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

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资源环境意识,增强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加强教育与引导,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变为企业的自觉行动,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

2.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组织管理机构

发展循环经济,要发挥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各级政府要建立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协调工作机制,做好组织协调和指导推动工作,及时解决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

3.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指导编制有色金属工业“十一五”规划的一项重要原则

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明确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以此大力推动江西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4.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和地方性法规,形成必须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抓紧制定不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完善有色金属行业市场准入制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对有条件而又拒不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实施严格处罚,逐步将循环经济发展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5.落实相关政策,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把国家及省“在地方排污费收缴中安排不低于10%的资金用于试点清洁生产工作启动和污染治理项目”,以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税收减免等有关扶持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设立发展循环经济专项基金,对关键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给予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并利用该基金开展相关的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

6.加大江铜集团示范推动作用

在全行业组织学习和推广江铜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经验,重点要以节水、节能为重点,促进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推行清洁生产为重点,促进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转变;以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为重点,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再上新台阶。

7.加大科技投入

推广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加大科技投入,重点开发二次有色金属回收过程拆解分离技术、有色金属二次资源冶金技术、二次资源稀缺贵金属回收技术、尾矿综合回收利用技术、有色冶金废渣资源化技术、资源循环过程中环境治理技术、资源循环自动控制及检测技术等,突破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瓶颈”。

8.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

按照布局区域化、发展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的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抓好铜、钨和稀土工业园区建设,形成产业规模,实现规模经济。积极发展深加工,提高资源的加工度和附加值,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