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基本理论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9-02 21:46:06
基本理论论文

基本理论论文第1篇

一、对历史基本理论的考查已延伸至选择题

近年高考对历史基本理论的考查向试题全面渗透,已从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的考查,扩展到选择题的考查。从近年的高考试卷看,在选择题中,出现了一些考查理论思维能力的试题。这类试题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题干给出历史事实,选项为历史概念、历史结论。这类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抓住事物的本质,将历史事实上升到理论高度去认识。如:

1996年第8题,“清初奖励垦荒、宣布原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和实行‘摊丁入亩’,它们的共同作用是”(调整生产关系)。此题考查考生能否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历史现象和本质的能力。

1998年第21题,“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这一措施”(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此题考查考生能否将史实上升到有关社会革命实质的理论高度去认识,即首先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领域的任务,然后再进行选择。

这类试题,引导学生从理论高度分析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第二类,题干给出历史概念或结论,选项则为历史事实。这类题通过考生对史实依据的选择,测试考生对历史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如:

1998年第23题,“1640年英国新议会的召开是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议会提出了掌握政权的要求)。此题通过考生对这一历史结论的最佳史实支撑点的选择,考查考生能否把握资产阶级革命的本质特征。

1999年第27题,“《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其中包括:‘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的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等等。得出这些结论所依据的事实包括”(资本原始积累、资产阶级革命、海外扩张、工业革命)。此题通过考生确认备选项提供的史实,考查考生是否真正理解了题干中所提供的“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的理论观点。

这类试题,引导学生用史实说明论点,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第三类,题干与选项均为历史事实,但二者之间却隐含着某种辩证的关系。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唯物辩证法对历史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如:

1995年第26题,“促使派与集团决裂,同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的原因有”(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非法召开‘国民大会’,制定伪宪法;人民转入战略反攻;国统区反蒋斗争高涨)。此题是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考查考生能否全面分析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

1997年第16题,“造成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多种因素中,主要的是”(“”、化和“反右倾”的后果)。此题考查考生能否把握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即一般情况下,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此基础上,再找出体现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选项。

这类试题,引导学生把唯物辩证法切实转化为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从以上例题可以看出,近年的高考试卷对一些选择题的命题,所给题干只是明确限定试题的指向,题干与选项之间往往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解题的过程,往往是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过程。解题的关键,往往是运用什么理论观点为指导,确定选择的标准,随之才可建立史与论的最佳关系,正确地阐释历史。这样的命题方式,无疑开拓了选择题对历史基本理论的测试功能。

二、重点是对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和唯物史观的理解与运用

从对历史基本理论考查的内容看,近年的高考历史试题所涉及的,主要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和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从1992年—1999年的高考试题看,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考查考生对历史发展进行因果联系的分析。这种分析必然涉及到原因和结果这一基本范畴。近年高考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对不同类型的因果联系的分析。

1.一因多果。

1995年第28题,“在中,上海‘一月革命’对全国造成的直接影响有”(各省市掀起夺权高潮、各地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武斗事件普遍发生)。1997年第32题,“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了‘新政’,结果”(清政府仍处在困难之中、增加了人民的捐税负担)。这类试题,主要是考查考生能否从不同层面去分析其结果。

2.一果多因。

近年高考试卷中,这类试题出现得较多,命题者要求考生在众多的原因中,能够分析出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等。

1994年新科目组第5题,“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1998年第9题,“《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1996年第12题,“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1999年第3题,“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1992年第7题,“1941年英军再次进攻虎门,守军抵抗失败,炮台失陷,其直接原因是……”

1999年第16题“1939年,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1995年第7题,“清政府对义和团由剿到抚是为了”(控制和利用义和团,属主观原因)。

1994年新科目组第23题,“袁世凯得以复辟帝制是因为”(他拥有最高地位和独裁权力,属主观原因。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支持、尊孔复古的思想逆流泛滥、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力量涣散,属客观原因)。

3.同因异果。

1995年材料解析题第38题,要求学生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认识三大发明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1997年材料解析题第46题,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西进运动的作用。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认识到,相同一个原因可以导致结果迥异的历史现象。

4.同果异因。

1992年第34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经济衰退,其主要原因,法国不同于英国的有……”1998年第44题,“凯末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1920年下半年进入高潮,其原因有……”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认识到,历史现象的原因迥然不同,但导致的结果却殊途同归。

5.互为因果。

1996年25题,“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该题体现了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之间互为因果关系。1997年材料解析题第44题,根据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李shēng@①的治国方针、措施和后果。该题体现了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为因果关系。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认识原因和结果可以彼此促进,互为因果。

第二类,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这种分析必然运用到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等理论范畴的知识。

1.共性和个性。

1997年第5题,“《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互相矛盾)。该题要求考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二者的个性,即不同点。1999年第29题,“1848年巴黎工人六月起义和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都属于……”该题要求考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二者的共性,即相同点。

2.形式和内容。

1992年第23题“下列各项中,哪些是《天工开物》的内容……”该题主要考查考生是否掌握此书的主要内容。1995年第32题,“十月革命后,丘吉尔曾组织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苏俄;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主张‘给俄国和俄国人一切可能的援助’;1946年3月,他又发表了铁幕演说。这些表明……”该题考查考生能否认识不同形式下的共同本质内容。

3.现象和本质。

1995年第9题,“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在于要不要……”该题考查考生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1997年第17题,“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该题考查对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实质的理解。

4.必然性和偶然性。

1994年新科目组第21题,“夏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具有必然性,而以夏启为开端则有偶然性。但夏启的出现,加速了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实施。1996年第26题,“隋炀帝得以统一全国的原因有”(北方各民族的融合、北方各族基本完成封建化、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隋炀帝杨坚的决策正确)。以上诸项原因使隋朝的统一具有必然性,统一由隋炀帝实现,则有偶然性。但隋炀帝的出现加速了统一的实现。

第三类,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正确的评价论断,对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理性揭示。这些思维过程,必须运用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国家和革命,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等理论范畴的知识。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998年问答题第49题(“独立战争”一题),考查对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决定国家政权的性质和形式的理解。

1995年第27题,“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考查先进的生产关系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1996年第31题,“清朝前期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具体表现在……”考查考生对落后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作用的理解。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995年第25题,“近代中国各派军阀的共同点”之一是“以分散性封建地主经济为基础”。考查对经济对政治的决定性影响的理解。

1996年问答题第47题,要求学生指出“经济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是唐朝文化繁荣的原因。考查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影响。

1997年第31题,“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考查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

1998年材料解析题第47题,考查战后日本教育、科技等文化史内容,是从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角度发问的。考查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

3.阶级、国家、革命。

1994年问答题第41题“墨子题”第2问,要求考生从时代背景和阶级属性之中,分析墨子思想主张产生的社会根源。考查阶级分析的方法。

1994年第21题,“夏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考查有关国家起源的观点。

1998年第25题,“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主要表现在……”考查对国家本质的分析。

1997年第19题,“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下列各项最能表现这一性质的是……”考查社会革命的实质。

1995年第14题,“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考查社会革命的根源问题。

1997年第21题,“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最重要的成果是……”考查社会革命的作用问题。

4.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999年第14题,“陈独秀被称为‘的总司令’,主要是因为他……”考查对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分析。

1994年第29题,“本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第三世界联合反霸斗争的突出表现有……”考查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观点。

三、对历史基本理论,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史学研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高考对史论结合赋予特殊的含义:史,就是考生已掌握的史实和试题中提供的各种材料;论,则是考生已掌握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和原理。1995年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首次在文字表达能力中,规定了“史论结合”的要求,并在当年的试卷中清楚地体现出来。

例如,材料解析题第39题,关于继昌隆缫丝厂问题即如此。第1问要求根据材料概括提炼出该厂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属“史”的范畴。第2问要求考生根据所列出的情况,引出应有的结论,属“论”的范围。再如问答题第42题,中国现代农村的变革,设计了3问,其中第2问“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及结果”,考查考生归纳、概括和评析能力,要求史论结合,在阐释中渗透立场与观点(主要是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观点)。这一问是答题的重心所在。第3问是要求以理论高度引伸出一些应有的认识,也属“论”的范围。

1998年修订后的《考试说明》,将“史论结合”单列出来,并归入历史阐释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高考命题将继续坚持,并逐步增强对运用历史理论分析问题能力考查的力度。要求学生做到,在正确的理论观点指导下,对史实进行科学的分析,并把理论观点有机地融入历史评论之中。

1998年的高考历史试卷对史论结合作了最恰当的运用。从问答题看,设问和做答都是围绕史论结合的运用展开的。例如第48题,命题者以中学教材为依托,首先在试题中指出明清时期出现的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命题者以此作为设问的出发点,向考生提出两个问题。第1问,“概述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偏重史实。第2问,“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偏重史论。试题的立意在于通过对明清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的比较和分析,考查考生能否从明清时期的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入手,分析这两种文化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在该题的参考答案中,要求考生务必将这种分析上升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即“上述文化现象正是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来认识,并赋1分的分值,使这一理论成为试题答案的有机构成。再如第49题考查了生产力是决定因素这一原理,要求考生运用这一理论,分析、认识阐释北美、拉美不同的历史现象,这种能力要求,也是通过史论结合运作的。这对今后的高中历史教学和高考复习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随着高考历史理论思维考查力度的加强,注重历史基本理论的教学也就日益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系统地逐步对教材中蕴含的历史基本理论作深入浅出地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运用历史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训练。这样才能适应高考历史注重对历史基本理论考查的趋向,才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的科学的历史理性思维定势,也才能使历史教学具有灵魂。

基本理论论文第2篇

第一种观点将行政法看作是管理法。该学说起源并流行于前苏联、东欧各国和我国。其基本观点认为国家管理或国家行政管理范围内的社会关系应该是行政法的基础,也即行政法就是有关国家管理或调整和纠正国家行政管理范围内社会关系的法。所以行政法所要遵循的原则其实就是国家管理的原则,而执法机关的行政行为也就是国家的行政管理活动。行政法律体系是由管理者(即国家),管理活动和监督活动等三部分构成。第二种观点认为行政法是为了对行政权进行控制而制定和设计的法。该种观点起源和流行于英美法系国家,近几年也逐渐影响到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行政法律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行政法的目的在于对国家机关的行政法进行控制,防止执法机关滥用行政权力,如果出现行政权力滥用时该如何补救,但是,对行政法所作的控制以不能妨碍行政机关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提高行政效率为前提。所以其主要是指行政程序法。第三种观点认为行政法是为了在公益和私益之间寻求平衡而制定和设计的法。该理论是最早是由我国学者罗豪才教授在其1993年出版的《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论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的权利义务的平衡》一文中提出的,其主要观点认为,行政应该是一个平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讲求权力和义务的平衡,而且这种平衡是以行政法制建设和行政法学研究为指导。第四种观点则认为现代行政法实质上是一种服务行政法,它的订立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增进社会公众的整体福利最大化、最终建立和实现和谐的法治社会。可见其基本功能任然是对人权的保障,但是强调通过服务实现该目标。该观点的基本内容是,法律赋予政府和相关机构各种职权和权力,目的是使其能更加高效的为全体社会公众服务,以实现社会整体福利最大化,但是相关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不得超越法律授权的范围,更不得做出有损社会公众共同利益的行为。综上所述,行政法学界关于行政法的本质和内涵有非常多的认识,这主要是由于学术界对于行政法的基础理论和支撑理论没有搞清楚,所以造成很多“误解”。在我国法学界更是如此,人们对于行政法的基础理论和本质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这很不利于该学科和相关理论的发展。

二、对我国行政法学基础理论的分析

站在笔者的角度来看,第三种观点即“平衡论”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因素发展到一定阶段和综合作用的产物。综合来看,平衡论是一种博采众长,可以充分体现“平衡”精神的行政法基本理论主张。从一定意义上说具有某种普遍性或世界性,但笔者认为,这种理论主张更加适合当代中国,从我国目前的国体、政体、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标准等等诸多角度来看,已经基本具备了这种理论赖以产生、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条件。在当代中国“平衡论”更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更适合于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现将主要原因罗列如下。

(一)“平衡论”在中国有哲学基础

“平衡论”虽然是我国行政法学的基础理论,但是该种理论充分体现了其对科学分析方法的采纳和运用,即其具有方法论方面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它所运用到的是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方法论,并用此分析工具去分析任何行政法学都必须面临的永恒主题———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辩证关系,揭示并剖析行政法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不同法律关系领域中所存在的“非对等性”问题,即坚持了马克思的“两点论”,又不乏“重点论”方法的运用,避免了“一刀切”的极端主义倾向,也避免了唯心主义行政法学理论,使平衡论相关的理论基础和方法都建立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即“平衡论”在中国有其赖以存在的哲学基础。

(二)“平衡论”在中国有经济基础

在过去长期的机关经济体制下,我国的行政法是管理法,而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为行政法作为平衡法提供了经济基础。在过去国家和集体为分配主体的统收统支政策下,过于强调国家的利益和公共利益,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以牺牲个人利益保全国家利益,所以,劳动者个人的经济等方面的利益处于非常次要和被动的地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上层建筑层面的法律法规有了不断完善和翻新,这为我国建立以“平衡论”为基础的行政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可能。而我国目前的这种状况与西方国家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片面追求个人利益是存在本质区别的。

(三)“平衡论”在中国有政治基础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以人民代表大会制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同时规定,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选出,同时要接受全体人民的监督。而且,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的根本利益应该是保持一致的,如果国家权力机关在立法和执法过程中出现某些利益冲突的话,必须坚持和遵循“合法性”和“统筹兼顾”原则。既要充分赋予和保证国家行政机关拥有依法行政的权力,同时又要对其依法行政的过程进行充分的和全方位的监督,防止发生越权和等的行为。可见我国宪法作为根本大法,为“平衡论”在中国的存在和运用提供了充分的政治基础。

(四)“平衡论”在中国有思想观念和法律文化基础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法律意识逐渐发展并完善,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法律仅仅被看做是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我国逐渐开始步入时代,法的本质精神和最主要的功能便是对国家权力进行充分和有效的控制,防止执法机关权力滥用、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并促进经济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从传统法制观念和模式逐渐向现代化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正在发生某些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人们对自我权利保障和维护的意识普遍提高和增强;法律不只是国家和政府加强管理的工具,也是社会公众行使监督权以保证管理者依法行政的必要工具,当然更可以是人们用以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的工具。所以“平衡论”的实施在我国有其赖以生存的思想观念和法律文化基础。

三、完善我国“平衡论”行政法学基础理论的对策建议

(一)摆脱传统理论束缚,跳出“行政法是管理法”的窠臼

回溯历史不难发现,在人类社会首次倡导“普遍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等自由主义思想、高扬人性和人格尊严的时期行政法便孕育而生,所以说行政法是在国家权力结构形态发生分离和制约过程之后的必然产物。然而,行政法的主题是在历史存在的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是随着近代以来经济和人类社会的逐渐发展以及人民维权意识的普遍提高,同时随着国家分权、法律分类和学科的专业化,国家和个人的关系更多地由国家哲学、宪法学、政治学等等新兴的领域和学科予以广泛关注,在此种历史情况下,原本行政法的主题发生了本质变化。在我国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在“家国一体”的传统理念的支配和统治下,任何个人与国家最高领导人之间的关系都是臣子和君父的关系,即绝对服从。因而,国家行政机构与其被管理的一方在权利义务方面是完全不对等的。法律传统赋予和承认前者更多的权力,而给予后者更多的义务性限制,我们称这种法律传统为“管理法”类型。体现在管理理论上便是以绝对服从为基本格调的“管理论”,既然其只强调单方面的权利和无条件的服从,完全立足于“行政本位”去研究和分析行政法的功能与作用,所以它是一个片面的不完整的管理理论。

(二)大胆借鉴外国行政法学理论研究的有益成果,而不是简单照

搬“行政法是控权法”的理论西方国家早期曾经兴起的权力制衡学说认为,行政法是对政府权力进行控制的法。这是权力制衡学说在公法领域中最早的反映和体现。该学说以为,国家执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任何权力都必须受充分制约,因为绝对权力会导致绝对腐败,更何况行政权的权力范围非常强大并广泛,这更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监督与控制。基于这样的考虑,在西方国家早期的行政法体系中,尤其强调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有学者还认为,行政法应该作为程序法,即更多关注的是程序和补救方法,而不应该作为实体法。

(三)博采众长,以“平衡论”构造当代中国的行政法学体系

基本理论论文第3篇

随着中国加入 WTO ,企业广泛参与国际竞争,中国企业面临的是和强大的跨国公司的竞争。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中国企业出现了很多新时尚,其中之一就是大家都意识到了知识更新的重要性,都在争分夺秒地对自己进行知识武装。学习成了很重要的时尚之一。 但我们发现有个规律,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在社会上就会形成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让大家议论纷纷并引发思考,在管理思想浪潮中经受真理的洗涤。 举例来说,这阵子大家都喜欢研究的话题除了细节、执行以外,就是战略转型、变革、管理与企业能力的整合。在这里我们想谈谈这些方面的一些想法,与大家共勉。 中国企业已经走过 26 年的改革开放,但在中国企业发展的很多问题现在才刚刚开始浮现在我们眼前,如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在慢慢缩短。中国企业从总体来看,能成活 10 年、 20 年寥寥无几,这倒不是大惊小怪的事情。其实全世界每个企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从《财富》杂志的世界 500 强企业排名来看, 1956 年到 1992 年能够在前 100 名中只能找到 29 家; 1980 年以来,大约有 230 家公司从世界 500 强中消失。道琼斯工业指数创立时的企业清单中,如今也仅剩下通用电气一家公司。 因此,我国企业目前面临的根本问题仍然是,公司如何才能长期兴盛不衰?如何才能持续发展?我们的基本结论是:公司要做好,必须有一个好的领导团队、管理机制与竞争性文化;一个企业要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持续不断的适应环境的变化来进行持续变革与持续创新;但一个企业要持续成功,其根本点就是将基于企业战略、管理机制、企业能力与文化、不断学习有机的结合,建立企业不可催的长城。 一、战略的力量 人们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常常总把细节、战术放在首要地位,却忘了企业战略的根本:制定战略的能力与技术、管理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态势。要知道,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是错误的。而错误的观点广为流行,则危害大矣。细节决定成败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战略正确的前提下。只有战略正确,细节才会有意义,执行才会有意义。如果只顾细节,忽视战略,盲目执行,不管方向,那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果战略错误,细节再完美也无济于事,细节越完美,执行力度越大,在细节上下的功夫越大,越是背道而驰,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越远,浪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付出了社会资源越多,危害就越大。所以说,如果我们的企业失败了,最大的可能是我们的战略错了。战略决定成败,赢在战略竞争。 迈克尔?波特教授认为所谓战略就是创造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通过成本领先、差别化和专一化方法来构建企业在短期或长期的竞争优势,即企业建立短期或长期比较竞争优势的系列方案,以及为实施方案的一系列经营活动。有了企业战略,接下来就是很好的执行,从系统思维角度来构建和执行企业系统战略,从而确立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当企业环境或企业能力发生变化时,企业需要对原先的战略进行调整或变革。战略变革就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对过去选择的目前正在实施战略方向或线路的改变。原有选择的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企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企业对环境特点的认识产生了变化或企业自身的经营条件与能力发生了变化等情况时,会提出调整问题。不论缘自何种原因,企业能否及时进行有效的战略调整与变革,决定着企业在未来市场上的生存和发展水平。如今企业在战略上的“求变”与“应变”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进行永续经营的重要生存法则。 二、管理的力量 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就像微软董事长比尔 ? 盖茨曾经就这么说过:如果把我们最优秀的20名员工拿走,微软将变成一个无足轻重的公司。而在现代社会里,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有能动性的资源,如何吸引到优秀人才,如何使组织现有人力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支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每一个领导者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这也正是为什么企业的最高领导越来越多来源于人力资源领域的一个原因。因为战略管理的两大核心:战略资源配置

基本理论论文第4篇

内容论文摘要: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是当今管理学、经济学交叉融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日益受到企业管理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关注。本文论述了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历史溯源和主要论点。引言:核心能力理论的历史溯源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起源于传统的企业能力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早亚当·斯密的企业分工理论,而20世纪20年代马歇尔的企业内部成长论可以说是该理论的雏形,企业内部成长论指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存在着“差异分工”,这种分工与其各自的知识与技能相关,这种知识与技能就可以看作是企业的能力。其后门人艾迪斯·潘罗斯 (Edith Penrose) 于1959年发表了《企业成长论》,在这本书中她进一步研究企业成长问题并提出了企业内在成长理论的思想。她认为被新古典企业理论视作“黑箱”的企业资源和能力是构成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固基础。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管理单位,而且是一个具有不同用途、且随时间推移由管理决策决定的生产性资源的集合体。企业的内部存在通过知识积累以拓展生产领域的机制,而且这种知识的积累是一种内部化的结果,这一过程节约了企业稀缺的决策能力资源,从而新的管理者才能释放出可以用来解决新问题、促进企业成长的能量。马歇尔的另一位传人乔治·理查德森(George B .Richardson)则在20世纪机60-70 年代从企业与市场间的协调制度入手提出了组织经济活动的企业知识基础论,进一步发展了企业成长论。1957年社会学家塞斯内?耍≒hilip Selznick)在《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行为》一书中首先用独特竞争能力来表示企业同其竞争者相比在某方面做得更好的情况。随后,又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拥有独特竞争能力的组织有望获得更高的经济绩效的结论。另外,飞利浦·萨尔尼科在对领导行为的分析中指出过企业特殊能力的概念。这些理论的不断提出和发展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出现奠定了基石。1982年理查德·尼尔森 (Richard Nelson)和西蒂尼·温特 (Sidney Winter)合作出版了《经济变迁中的演化理论》,该书明确肯定了企业与企业经营战略中能力观的重要意义,书中不再依据规模对企业进行分类,而是赋予拥有不同智力资本的企业不同的类别名称。同样在1982年,尼尔森和温特的著述得到了史蒂芬·里普曼 (Stephen Lippman)和理查德·罗曼尔特 (Richard Rumelt)的支持和发展,通过“不确定模仿力:竞争条件下企业运行效率的差异分析”一文的分析研究,他们认为,如果企业无法有效模仿或复制出优势企业产生特殊能力的源泉,各企业之间具有的效率差异状态将永远持续下去。这些论述开创了把企业经营战略作为由于企业内在的固有效率差异而积累和保持的、用以产生超额利润的来源来进行精确的经济分析?南群印?984年随着伯格· 沃纳菲尔特 (Birger Wernerfelt)发表的“企业资源学说”一文,提出了公司内部资源对公司获利并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他的观点对对整个80年代以来的战略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此企业能力理论开始分化为两个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的流派,其中一派是资源学派,它以沃纳菲尔特及其发表懂得《企业资源学说》为起始标志,经过里普曼、罗曼尔特温特、巴尼(Jay B. Barney)、申德尔(Dan E. Schendal)、库尔(Karel Cool)、迪瑞克斯(Ingemar Dierickx)、德姆塞茨(Harold Demsetz)、库勒(Kathleen R. Conner)、皮特瑞夫(Margaret A. Peteraf)、柯利斯(David J. Collies)、蒙哥马利(Cynthia A. Montgomery)等人的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另一派继续称为能力学派,这一派以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在1990年5-6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划时代文章“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为标志,经过斯多克(George Stalk)、伊万斯(Philip Evans)、舒尔

基本理论论文第5篇

一、依据语文教学大纲,体现语文教学的要求。

大纲中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说明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语文教学的原则,把思想教育和语文教育相统一起来,把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使语文教学具有它本身的规律和特色,在实际教学中具体运用这些指导教学,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进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得未来的教育改革的实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在教学过程中之要把好语文知识课的质量关。

语文知识课主要是指上语文知识短文的课。语文知识短文是对分散在整个教材中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综述和概括,是集中进行双基教学的凭借。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逻辑、修辞、标点符号、写作知识、文学常识等,上这些课,比起上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其形象性、趣味性都较枯燥,教学中应如何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语文知识课的质量,是语文教学上的一个难题,也是进行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应针对学生实际,精选讲授重点,即教师对讲授的内容作必要的精选,力求做到精要简明、重点突出,能使学生提纲挈领地掌握这些知识,帮助学生理清规律性的内容,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探讨的浓厚兴趣,切忌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同时还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优选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语文知识短文,一般都是说明性文字,写得通俗易懂,例子又是学生所熟悉的,所以一般应让学生自己阅读,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阅读后,可采用讨论方式,把短文讲的概念、理论和规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还可举出例证,列出图表,然后教师给予必要的揭示和指导,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通过讨论及引导学生对短文所讲的知识内容有了较为深入正确的理解,最后教师概括短文的知识要点,布置适当的拓宽、加深、实用性较强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选择生动有趣、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关键一环,语文知识课更应如此。要把短文中的这些零散而比较抽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学生易懂牢记,就要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比如图表法,可根据具体知识短文内容,设计适当的图表,从而把一些零碎的知识概括于一图一表之中,便于学习记忆。口诀法,对那些必须牢记而又不容易记牢的汉语知识、教师可编出一些口诀让学生熟读或背诵。直观形象法,在汉语知识全,汉字形体的演变、字义的引申等,可用此法写该字的古字形体,以便从形体上辨识之,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比较法,这种方法运用在汉语教学上,主要用古今汉语作比较,用汉语的某些语言现象同英语作比较,比其异同,很有趣味,使学生触类旁通,构成知识网络,教学效果显著。

基本理论论文第6篇

现代财务理论的开端一般被认为是马科维茨于1952年发表《证券组合选择》(Portfolio Selection)一文。随后,历经50年代末60年代初资本结构理论和股利无关论,60年代至70年代的资产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理论,以及80年代的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和现代公司控制理论,至今财务理论和财务实践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80年代以后,财务学在研究中吸收心理学、行为科学、决策科学等的相关成果,注重对财务主体决策过程的探索,促成了一门新的科学--行为财务学。 一、行为财务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行为财务理论是在对"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简称EMH)的质疑和挑战中提出来的。EMH是标准财务理论的基础性假设。EMH宣称金融资产的价格全面反映所有可获得的相关信息,并给出了三种形式的市场有效性:弱型有效、半强型有效和强型有效。EMH提出之后,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响应和大量实证数据的支持,并在经济、金融、财务等领域的研究中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但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大量股票市场异常现象,如"小公司效应"(Banz,1982)、"星期一效应"(French,1980;Gibbons和Hess,1981)、"反向投资策略"(Fama和French,1992)等的出现,表明市场可能并非有效。而且,大量的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证据显示,投资者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并非都是理性的,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往往会系统性的偏离标准财务理论所设定的最优决策模式,而且这种偏离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不能因统计平均而消除。诸如此类的现象和非理性行为是EMH所不能解释的。 事实上,现代财务理论要解决两个问题:(1)通过最优决策模型解释什么是最优决策;(2)通过描述性决策模型探讨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过程。标准财务理论很好地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但在第二个问题上,标准财务理论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别。诚如上所述,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并不一定是最优决策。为更好地解释和预测财务主体的实际决策过程(而不是最优决策模型)以及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状况,财务学研究者们发展了一个新的研究范式,即行为财务(behavioral finance)。 行为财务研究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初心理学研究中的行为主义流派。1951年和1969年,Burrel分别发表了《投资研究实验方法的可能性》和《科学的投资分析:科学还是幻想》,将行为方法和定量投资模型结合起来。1972年,Slovic发表的《人类判断的心理学研究对投资决策的意义》开启了行为财务研究的先河。而这时,以EMH为基础的标准财务理论已被人们所广泛接受,因此,行为财务未能引起太多的关注。1979年,Kahneman和Tvensky提出了著名的期望理论,为行为财务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到1985年,Thaler发表了《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一文,学者们逐渐开始重视和研究行为财务这一新的领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包括De long、Shleifer、Summers和Waldmann(1990)提出的噪声交易理论模型DSSW模型,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1997)提出的BSV模型,Daniel、Hirsheifer和Subramanyam(1998)提出的DHS模型,Hong和Stein(1999)提出的HS模型,羊群效应模型(herd behavioral model)等。而且,对行为财务理论的实证检验也随之展开:Herskey和Schoemaker(1980)用实验心理学方法验证了期望理论中个体在面对收益和损失时态度是不同的;Shefrin和Statman(1985)发现在股票市场上投资者? 钥魉鸸善贝嬖诮锨康南坌睦恚词瞧梅缦盏模谟媲扒飨蚧乇芊缦眨敢饨显缏舫龉善币运ɡ螅籐akonishok和Vermaelen(1990)、Ilenberry(1995)指出市场对由股份回购所传递的信息反映不足等。我国学者也开展了对行为财务理论的经验研究:孙培源和施东晖(2002)通过对中国股市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了在不同的收益和损失状况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是不同的。① 行为财务的兴起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期望理论的提出;二是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并逐渐溶入主流经济学。 二、行为财务理论的内容

基本理论论文第7篇

站在哲学的角度看《周易》,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哲学著作,其中充满了辨证思想和系统思维。影响我国社会、文化、经济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都可以看成是《周易》思想的分支。其中儒家思想以孔孟思想为代表,提倡积极地“入世”,强调学以致用,学而优则仕,属于“阳”;道家思想以老庄思想为代表,强调保存自己的重要性,这是“避世”的角度,属于“阴”。这“一阳一阴”的思想是一体两面的,如果不保存自己,怎么谈有所作为;在有所作为时,也要不断思考如何保存自己。这些两种思想,归结起来就是《周易》的思想,就是“变”的思想,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根本。 《周易》虽然是远古的著作,但后来经过周文王、孔子的修订,使它从一本占卜书,成为了哲学书。到今天,《周易》的思想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思想的一部分,很多日常用语都是从《周易》而来,比如说:否极泰来、乐天知命、无妄之灾、不速之客、三阳开泰、文过饰非、风雷激荡、防微杜渐、自强不息、反目成仇、立竿见影、物极必反等。这些思想影响了我们每个中国人,而我们平常没有察觉,也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做为“百姓”,不知道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高层管理人员,就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管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因为他们的基础都是对人性的了解,对于现代的管理者尤其重要。古语说:“不学易,不可为将相”。怎么样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把“变易”的、“不易”的事情,变成“简易”的事情呢?这是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也是管理者的职责。因此本人站在管理的角度来看《周易》,希望能给管理者一些新的角度和启示。 乾卦 1、 乾:元,亨,利,贞。 无论是老板、管理者、普通员工,每个人都想成功, 显然他们对成功的定义不一样,老板可能认为有10个亿才算成功,经理人可能想成为金领算是成功,员工认为只要与房子,生活美满就是成功了。但成功的道路往往是相同的,成功的路上有些类似的规律,要经过的几个步骤和容易犯几个错误,这就是乾卦反应的内容。卦辞元亨利贞就是原始、发展、成熟、收藏四个阶段,其中六个爻辞强调要从自己身上下工夫,不断修炼自己,提升素质,也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这个过程中要找到支持者,尤其是来自上司的支持。具体的策略如下: 2、 初九:潜龙,勿用。 作为一个员工新加入公司;作为经理新接手一个部门;作为老板开创新事业,都要牢记“潜”字,要学会默默地等待机会。 你是龙,你很有能力,这只是你个人的看法而已,别人可能认为自己有能力,你是“虫”。这时过于张扬很危险,因为别人在评价你、在琢磨你、在评估你的实力。而你不了解情况,不了解别人,这时盲目许愿、盲目决策非常危险。 企业的新人、接受新部门、开辟新市场,都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看:别人在看你到底有没有实力。如果没有相当的实力,你的位置一定坐不稳当,打下来的市场也守不住。第二阶段是打:你有实力,我也要打击你,让你感受到我的存在、我的厉害、显示我的权威。第三阶段是拉:暂时没有打死,你工作表现还不错,就采取各种手段拉拢,为我所用,一起来对付别的对手。 在刚开始的阶段就可能遭受这三种力量,如果你过早地露头角,就是“敌人在暗处,你在明处”,失败的一定是你。你的上司会为你的决策感到突然,认为你太嫩,太毛躁;你的下属会感到觉茫然,认为你不了解情况。多给上司,给下属,也给你自己一点时间,做“潜龙”,时间是建立信任和理解的基础。 3、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初期“潜”是可以的,长期就不行了,总要有所作为,否则就真是“虫”,或“死龙”了。 我们经常听到俗语说:“是非总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想要有所作为的人,一定要出头,但绝对不可以强出。在出头以前要评估一下,周围的环境允许吗?你的上司支持吗?自己的实力够吗?如果这三个条件都具备,就可以出了。其中自己的实力是基础,上司“大人”的支持最关键。没有上司的支持,别人也可能不支持,你也一定没有信心,就不会成功。 在得到上司支持时,场合与时机也很重要。这里说的是“在田”,也就是在基层。当上司去基层视察时,提出自己的想法是个好时机,如果合理,一定会得到批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