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药学教学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11-19 11:09:13
中药学教学论文

中药学教学论文第1篇

中药化学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同时丰富和扩展理论知识,培养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实验教学方法,致使一些相对优秀的学生离开学校后,在工作岗位上不能独挡一面,动手能力差,缺乏创造力,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因此,需对实验教学进行深入改革。

1.1编订实验讲义,精选实验内容中药化学实验教材版本繁多,实验的内容和方法跟不上理论教学的需要,实验方法落后于现有的仪器条件。为了排除教材对实验课程的制约组织教研室老师,对实验内容进行反复讨论选取代表性强的实验内容并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案,编写了《中药化学实验讲义》供中药学专业学生使用。依研究方法与仪器设备的更新每年对实验教材进行修订与更新。

1.2抓好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3个环节这3个环节在实验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被形式化,变为机械的复制实验讲义,完全失去实验教学的意义。预习不仅是要了解实验怎么做,还要了解为什么,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相关研究的最近进展。实验课前通过提问及讨论的方式,强化预习环节。实验记录是实验最重要环节没有验记录就没有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该是结合实验讲义和相关参考文献,在实验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

1.3开设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性实验是实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可以考察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近年来,尝试开设了设计性实验。教师选定适当的药材(如苦参、槐花米),将学生按药材分组,让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独立设计实验方案,选用相应的仪器和试剂,在实验前教师组织学生对各种设计方案进行讨论,选定几种可行的实验方法进行验证,并将实验结果总结汇总成实验报告。通过开展设计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实验课的兴趣,为学生今后参与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教学科研相结合是促进教学的有效途径

中药化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中药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现实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应用中药化学研究中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积极参与科学实验,通过科研实践积累的经验和实验数据可以更好地补充和丰富中药化学的教学内容。多年来笔者将在科研工作中的一些实例补充到本科的教学中去,使得教学内容能够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充分说明了教学科研相结合是促进教学的有效途径。例如对于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UV、NMR的鉴定是很重要的,笔者在近年的科研试验中从蒙药中分离得到了一些黄酮成分,笔者都将其补充到黄酮Uv、NMR鉴定的教学实践中去,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Uv、NMR鉴定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的规律,这充分说明了教学科研相结合是促进教学的有效途径。随着中药现代化步伐的飞速发展,中药化学这门课也是在不断增加着新的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教好这门课,作为中药化学课的教师,必须不断地坚持学习本学科领域的新发展、新动态,并且要积极投身到科研实践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更好地担负起教好本门课程的重担,为实现中药现代化做出贡献。

3考核制度的改革课程考核制度

中药学教学论文第2篇

药物制剂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药物制剂生产、工艺技术改造及其质量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课时安排相对较少,故理论教学内容应侧重于药物制剂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实验教学也以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项目为主,着力培养学生对药物提取分离过程的感官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对药物基本原理的理解。以此实现教学内容与专业特点及学生层次相适应,有利于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2多渠道提高教学效果

2.1加强教师自身能力的培养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而很多教师经常“一本教材、一份教案”面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之前应根据专业选择合适的教材,并进行详细阅读,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明确重点、难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药物化学与多门课程密切相关,如有机化学、基础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还要熟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注意知识点间的联系与衔接,使教学内容达到系统化、条理化,便于学生接受。还应注意及时将学科发展新动态、新知识、新技术融入课堂,拓展学生的知识。既要保证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掌握少而精的知识,又要使其能为将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2.2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药物化学内容相对枯燥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应尝试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采用启发式、案例式、问题式等现代教学方法。例如,前些年在河南孟州发生的所谓瘦肉精事件,原因是猪吃了含有盐酸克伦特罗成分的饲料,增加了瘦肉含量。提出问题:①盐酸克伦特罗为什么会引起瘦肉含量的增加?②为什么人食用含瘦肉精的食物会引起食物中毒?③这一现象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反思?又如,人体注射过期肾上腺素会引起中毒现象,使学生思考:①肾上腺素为什么会过期变质?②如何防止肾上腺素变质?③过期药品能否使用,什么样的药品能够使用?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使学生感到药物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我们饮食和健康的,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药物化学的重要性,增加学习的热情。

2.3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必要手段。在药物化学讲授中药物的作用机制是课程难点之一,内容抽象,难以理解。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采用文字、视频、动画相结合的方式,图文并茂。例如讲解青霉素G,由于β-内酰胺环上的羰基和氮的未共用电子对不能共轭,所以不稳定,易开环,此内容抽象,学生很难理解。但通过多媒体将青霉素G的空间结构展示出来,学生马上就明白了。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形象思维能力,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4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加深对药物化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同专业应选择突出专业特色与其今后工作相关性较大的实验内容,尽量减少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使相关学科的实验内容相互融合。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勤于巡查走动严格要求。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不规范的操作以及重点环节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务必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进行规范熟练的操作。另外,改变传统的仅以出勤和实验报告作为实验成绩的主要依据,增加实验操作考核,三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0%、20%和70%。实验操作考核由学生以抽签方式确定考核内容,独立完成,再由教师根据操作情况打分。通过这些改革,使得学生更加重视实验,提高学生独立操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及时总结讲课效果

中药学教学论文第3篇

教学过程中应用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尽如人意,而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笔者认为有机整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1.1传统讲授法发蒙解惑传统讲授法具有较好的教学可控性,课堂传授信息量大,系统性强等特点,有其他教学法无法替代的优势。学生在临床中药学开课时,对许多中医术语尚不熟悉,专业背景较为薄弱,对中医理论和临床之间的联系尚处于蒙昧状态,因此对于临床中药学的教学过程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利用其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较为直接地传递给学生;同时学生作为获得教学效果的主体,对传统教学法的接受度较高,而且能在较短时间内接受教师的专业熏陶,达到中医专业的启蒙效果。

1.2多媒体教学和饮片辨识教学法激发兴趣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恰当地融合文字、图像、动画及声音等相关素材,给学生以形象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助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将多媒体课程的灵活性、交互性、全方位性等优势体现到教学过程中。在对一系列药物有理论上的认识前提上,配合饮片实物教学,认药的同时,提示药物形、质、色、味特点与其功效主治之间的联系。有研究亦指出学生普遍对中药实训教学反馈情况良好,满意度较高。

1.3PBL病例教学法践行真知PBL(problem-basedlearning)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其主张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置于问题中去,培养其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理念。在医学教育中,PBL病例教学可以围绕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在教师的整体把握和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完成完整的临床实践过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有效途径。PBL病例教学法与临床中药学的学科特点相契合,是符合教学需要、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2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中药学教学论文第4篇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后,重要的是如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以强化培养,我们认为下列三个因素对其有较大影响:

1.1教师的主导因素教师良好的心里素质,严谨的治学精神及优秀的教学方法,是强化学习兴趣培养的主导因素。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设计好教学程序,努力做到讲课时语言生动,条理清楚,充满激情,同时注意遵循学生兴趣发展的规律,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规律,让学生感到中药化学并不枯燥,并能主动的去学习钻研。

1.2知识的拓展和更新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及时注意知识的拓展和更新,适时介绍中药化学和医学相关的新内容,介绍学科的科研情况和取得成果,使学生把中药化学和医学相互结合和相互渗透,这样学生既掌握和巩固了中药化学的知识,有了解了较高层次知识和针对性更强的理论知识。

1.3实验的重要性中药化学是在实验基础上发展的一门课程,实验课不仅能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巩固理论课所学的内容,例如:学生对研究中药化学的步骤和方法有些模糊,通过实验课可以证实理论所讲的内容,由此提高了学生学习中药化学的兴趣和热情。此外,我们还准备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改进,增加探索性的实验内容,使实验教学内容由浅到深、简单到复杂、科学地加以重组,将实验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创新性实验。学生对实验课的改革十分感兴趣,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实验教学改革是需要在教学方法、实验项目、学生的考核方法、实验室仪器更新管理、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方法等多方面探索,才能逐步摆脱落后僵化的教学体系,使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在综合设计、创新性实验中,教师给出题目和要求,让学生自由组合一个实验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自己去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步骤、通过实验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力量、思维的奥秘和创造的神奇,从而逐步培养创新能力。

2学习兴趣的发展

学习兴趣的发展是兴趣被激发和强化的延续,我们教研室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尝试。

2.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能将所需讲授的知识更加生动、直观、立体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学习中药化学中抽象的内容更易理解和接受;而且节省了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板书的时间,缓解了讲授内容多课时数少的矛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时,一张幻灯片尽量说明一个问题或一个概念,即每张幻灯片的内容要精简。适宜地引入动画、声音等元素,例如:在解释苷类化合物的酸水解过程时,H+的进攻、苷键原子的质子化、苷键的断裂以及糖的形成可通过动画一步步演示出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多媒体课件还可以采用图片、摄影、影像等方式展现各种实验装置,同时简述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提取分离的流程,调动学生感官刺激,提高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另外,学生在计算机技术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基础,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让学生参与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教师要将多媒体课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相互补充、灵活运用,优化课堂教学。

2.2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利用学校提供的电子图书室,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多看些参考文献,提高与普及、科学性与趣味性,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而且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开展科研活动组织科研小组,开展科研活动,通过知识介绍,查阅资料、制定、实施研究方案,分析讨论研究结果等步骤,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科研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学习兴趣连续不断地被激发、强化、发展,学生学习中药化学的兴趣浓厚,保证了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结语

中药学教学论文第5篇

1.1学生专业背景分析,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调整我校中药学特色专业培养目标是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以此为立足点,通过多方面分析学生毕业去向、行业知识需求及继续教育需求等,构建适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计。这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条件,同时也保证了教学内容与社会的需求状况相适应。以药理学课程为例,同样的教学内容,面对的学生可能是来源于临床或非临床相关专业,他们的培养目标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只有明确了学生专业背景,才能决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故而中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如何加深学生对药物的药理作用的理解,激发学生对作用机制探讨的兴趣。

1.2学生情况分析,有利于教学策略的形成即使是同一个专业,但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也有差别,体现在学习基础、对待这门课程的认识和学习态度都有很大的不同。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方案必须依赖于学情的正确把握,需体现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的理念。在课前准备阶段,可通过微信、QQ等网络或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等特点。根据此专业学科的学生特点,我们制定出个性化教学的策略。如某中药学专业班级的学生总体特征体现在:药理学相关的前修课程如生理、病理等基础知识扎实;学习主动性较强,对识记内容掌握程度较其他专业强;但此班高考文科生比例较大,所以相关化学等理科知识较为薄弱,同时实验动手主观愿望和实践操作存在距离。这些特点,均需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价方案和教学策略。

2个性化激励课堂策略的实施

2.1课前预习的奖励激励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大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正在逐步的退化;缺乏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因为一个有质量的疑问,必须是建立在对这个部分知识点充分理解基础上而产生的想象力。我们最理想的教学目标就是最大程度地保留和启发学生的主动质疑能力。教师在药理课前导读环节,重点引导学生对相关前修课程,如生理和病理等基础学科的回顾。在学习目标的带领下,具有质疑个性的学生,可能在预习之后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对于这部分学生,为了保持其学习的积极状态,教师应给予及时表扬和课堂成绩的高分;同时教师和全班同学则一起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个奖励性策略环节的设计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充分复习与预习内容相关的问题,以利于后续的课堂教学。

2.2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以信任激励丰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不善于激发学生的情绪,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缺乏师生的情感交流;学生的参与教学意识不强烈,常常在课堂中不愿意动脑筋。这种枯燥呆板课堂气氛难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课堂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中。个性张扬的90后需要更多的参与,所以药理学一些系统性较强的章节,教学设计以小组讨论和“小教师”角色等形式,吸引学生指导性自学。例如教师在讲授完传出神经系统概论和M受体阻断剂后,对于胆碱酯酶抑制剂章节,鼓励学生自己上台以自己的方式讲解知识点。这种信任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当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组合小组时要吸纳个性各异的同伴:对于擅于表达的学生,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能提高他们综合素质;对于表演天赋佳的同学,通过情景模拟等教学活动发挥其所长;而个性羞涩的学生则在整理PPT和问题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些充分尊重大学生个性的教学设计,使每个学生以自己最擅长的方式主动地学习。

2.3针对学生从网络获取知识的特点,以解惑激励巩固教学内容不可否认,现在大学生的生活与网络密不可分。我们课堂外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软件和网络平台,将课堂教学向网络拓展。利用网络的无所不在将教学活动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例如有班级的一个学生偶然在网络论坛上发现有人直播服用安定(地西泮)自杀,这个现象引起同学们的强烈关注。教师立即将镇静催眠药这个章节调至此时讲授,全班在“死”或“不死”的激烈讨论中,完成了对不同镇静催眠药安全范围和抢救措施的学习。平时此部分的教学设计是利用微信或QQ群等网络交流工具,教师不时在上面设定问题,征求答案。只要学生能对提出的问题给出有效的解答,老师则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网络或课堂上给予肯定。这样,将枯燥的药理理论知识和真实问题的情境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课堂教学内容。

2.4针对学生乐于表现自我个性的特点,在阶段性教学中活用情境激励我们传统的课程评价往往是一张试卷定终身。这种导向就使一部分学生过于追逐一时的分数而忽略了知识的学习,重视课堂的“背”忽略了实验中的“做”;其后果就是考试过后就忘记了教学内容,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特点。所以我们教学评价环节应该重视阶段性教学评价结果。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是,当结束一个阶段教学活动时,采用班级内的药理学相关知识竞赛等方式,使此部分教学的内容得到提炼与总结。如讲授完化疗药物后,教师以“抗生素给人类的带来了什么”为题组织全班的现场辩论。学生在双方辩论中,通过思维的碰撞更加容易形成自己的观点,摸索新的思路。在实验教学阶段结束后,以实验技能大赛的形式锻炼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科研潜能和热情。

3个性化激励策略在药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中药学教学论文第6篇

1授课专家的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是能否取得专家们的支持和配合,积极主动参与授课活动。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学院邀请的专家主要包括国内外企业专家、药品食品检验所专家以及国内外大学相关领域的教授等。尤其是与学校感情深厚并且联系紧密的校友,以及曾经在学校工作过的专家学者,是宝贵而丰富的校外专家资源。以沈阳药科大学为例,建校近八十年来已培养了六万余名高级药学、制药人才,他们遍布海内外,其中有很多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企业家和优秀领导者。在与这些校友的交流过程中,笔者体会到他们非常愿意站在母校的讲台上,分享他们宝贵的经验和对专业发展的认识,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这正与笔者的想法不谋而合,是取得良好授课效果的保证。例如,在《中药制剂分析》课程中,学院邀请到了来学校进行学术交流的校友————日本某制药株式会社研究所负责人(药学博士)为本科生介绍日本汉方制剂的现状和进展。该博士对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以及新药研发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见解,特别是非常愿意与母校学生们分享,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进行准备,课件图文并茂,以便师生能够真实体会国际知名企业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景。在课堂上,他花了较多的时间介绍日本汉方制剂生产研发的先进理念,进而自然导出与《中药制剂分析》课程紧密相关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学生对于国外专家授课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到提问环节时,争相发言,课后还积极主动与之交流。教学过程中,本来显得枯燥的课堂专业学习变得非常有活力,展现出本科学生内在的强烈求知欲,同时,这也揭示专家授课模式不失为一个颇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改革形式。

2学生互动参与的热情

校外专家能够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经验,抛开教科书和考试的束缚,制定出实用性和多元化的授课主题,这是受学生欢迎的主要原因。但是,也有学生反映,对所授内容背景缺乏基本了解,影响他们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使专家和学生对教学效果感到困惑。这提示任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引导学生阅读相关领域文献和会议摘要,扩大其知识面,及时了解相关学科动态。为了进一步增强授课效果,任课教师还要提前向学生介绍专家背景和主要成就,对专题核心内容和基本案例分析的充分铺垫,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交流与讨论的热情。例如,笔者曾经邀请某药检所专家为本科生介绍中药制剂标准的现状和进展。教师课前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该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中药制剂标准提高方面的贡献,以及曾在学校老师授课的经历,拉近了学生和专家的距离感。课堂上,该专家结合实际案例,对主要伪品的辨识及新的鉴定技术进行介绍,内容贴近实际,且与最新理论和技术融会贯通,集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学生们纷纷踊跃参与课堂讨论,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外请专家参与教学活动一般安排在高年级阶段进行。这时学生们对专业课程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把握,互动效果会更好,学生收获都会更大一些,正所谓“知识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认知主体主动构建的”。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授课内容都是学生未曾亲身经历,所以讨论主题面临复杂环境和困难,只有学生的参与热情比较高,通过积极讨论,才能从不同的视角理解,这种积极思考是令人受益良多的,也是对单纯从教师角度提出分析的非常有益的补充。

3营造良好的授课环境

近年来学院每学期开展1-2次专家授课活动,每次时间在2-4小时左右,授课模式和时间受多方面因素限制。首先,现有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学时以及考试制度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专家授课这种开放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阻碍较大,不利于专家授课计划和时间的安排与落实。这就要求在今后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充分认识多元化和开放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管理体系,为专家授课等新的教学模式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其次,目前的教学条件还有待改善,主要表现在:①在多元化、开放式教学环节上投入不够,没有建立校外专家授课的邀请制度,教学设施不配套、甚至相对落后。目前邀请到的专家都是出于对学校深厚的感情而甘于奉献,然而,由于需要前期教学准备以及路途奔波,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宝贵的时间,甚至耽误了自身的事务工作。因此,学校有必要建立相应的保障和奖励机制,以鼓励更多的校外专家投入到教学中来。②任课教师应当在不同教学时期,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依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安排授课。为了取得比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任课教师需要在课前与外请专家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尤其需要向专家介绍主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重点,鼓励专家自由选择教学方式,不必拘泥于学科知识的传授,客观上为校外专家创造轻松教学氛围和条件。③任课教师应当加强学术交流,利用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考察的机会,掌握学科发展动态,扩大交往,争取建立稳定的高水平授课专家团队,提升课程的整体学术水平。

二、实践效果分析

通过近年来对中药学专业课程的专家授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专家授课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与讨论的平台

本科生都还没有参加工作,普遍缺乏在专业领域的实践经历,渴望与业内专家及成功人士进行交流与讨论,每次专家授课的通告发出,都能吸引众多研究生、低年级学生以及外专业同学踊跃参加,教室爆满,就是很好的例证。专家授课搭建了一座学习专业知识的平台,增进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开阔中药学专业方面的视野。此外,任课教师的积极配合对其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作用非常大,能够帮助任课教师更好地明确专业培养要求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教学内容与研发和生产实际应用的关系,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的特色和整体建设。

2实用性和多元化的授课主题

使学生能够主动关注专业领域的新近发展专业课设置一般正处在学生就业选择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学生准备研究生考试的关键时期。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发展动态缺乏了解,渴望创业奋斗,却对发展方向感到困惑迷茫,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专家会给学生带来一些新的理念,改变理念就有机会改变自己,激发灵感、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教学改革,学生对中药学专业的认识有进一步增加,据统计,近年毕业生在中药分析、炮制、鉴定方向的考研人数较以往有显著提高;在求职方面,毕业生不再局限于医药代表、销售等的行业,有大批毕业生转向中药QA/QC、生产或资源方向。

3正确的专业性引导

中药学教学论文第7篇

1.1有效结合古代医案、中药典故和课堂授课增强教学趣味性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讲到水蛭时,引用本草纲目记载的的典故如下:时珍曰,按《贾谊新书》云:楚惠王食寒菹得蛭,恐监食当死,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令尹曰:天道无亲,惟德是辅。王有仁德,病不为伤。王果病愈。此楚王吞蛭之事也。王充《论衡》亦云:蛭乃食血之虫,楚王殆有积血之病,故食蛭而病愈也。学生顿时提起了兴趣。如讲到车前子时,引用《苏沈良方》暴下方:欧阳文忠公常得暴下,国医不能愈,夫人云∶“市人有此药,三文一贴甚效”。公曰∶“吾辈其方,久之乃肯传。但用车前子一味为末,米饮下二钱匕。云此药∶利水道而不动气,水道利则清浊分,谷脏自止矣。学生会有效理解和记忆车前子止泻的功效。通过此方法,还可结合方剂和医古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2古籍释药名增加直观认识在讲解每味功效之前,先有古代典籍给药物释名,通过释名,也可以增加学生对中药的直观认识,有利于其记忆。如讲解佩兰之前,引用如下释名:《离骚》“纫秋兰兮以为佩”,佩兰《本草纲目》云:“其叶似菊,女子、小儿喜佩之”。本品夏月佩之,辟秽,气香如兰,故名。据记载,夏月采置发中,令头不埴”。埴,意粘,即头发中积的脂膏又不疏通者(《古医籍词义》)。将本品采置发中,则发不粘腻,故又有“醒头草”、“省头草”之名。学生除了知道书本上佩兰的功效应用外,还了解了佩兰在古代可以治疗头发油脂过多。如讲述款冬花时,引用如下:《本草纲目》:款冬花,款者,至也,冬到而花也。《外台》引《崔氏方》:治久咳不差,款冬花一味,每旦取如鸡子许,用少许蜜拌花使润,内铁铛中,描一小竹筒,铛下著炭火,款冬烟从筒中出,口含筒吸取烟咽之,勿使漏烟气,吸烟使尽止。学生可以学习到款冬花的特点是在冬天开花,古代人用法是制成烟剂来治疗咳嗽。也使课堂教学显得丰富多彩。

1.3多种教学媒体的结合比如中药学教材上每味中药均没有附图,学生对于各种各样药物的学习就觉得很抽象,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讲授中药的时候,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该药物的植物形态图片和中药材饮片图像等内容,部分药物如五灵脂,可以播放鼯鼠饲养的录像。学生一方面了解鼯鼠的生长环境,古代药农采药的艰辛;另一方面,还知道鼯鼠粪便五灵脂之所以可以入药,是因为其食物来源为侧柏叶,可有效将上下章节结合,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内容直观,学生容易理解,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并将不同药物的共性和个性加以比较。可大大增强学习效果。

2考核方法探讨

将期末成绩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平时考核占30%,期末考试占70%。

2.1平时考核布置自学内容,培养创新能力,在每次课后布置预习内容,在下次上课之前,老师在课堂上先进行课堂提问,随机按照名单抽取学生回答,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可以将学生出勤情况和课后学习有效结合,提高到课率,学生只有走进了中药学的教学课堂,才会获得相关的中药学知识,所以将学生的出勤情况纳入多元化考核内容。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在教学和考核过程中逐渐熟悉每位学生,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使教学过程更具互动性,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既有利于因材施教,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2.2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指导和鼓励学生参加本校组织的华佗杯中药学知识竞赛,筛选学生参加泛珠三角中医药知识竞赛,首先考核学生认药,将每味药物放入透明塑料袋,并将其编号,学生每组5名,每人抽取1味药物,接着书面描述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应用,并给予适当奖励。意在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激发兴趣,重点巩固基础性、概念性知识。增强学生对中药的直观印象。通过开展竞赛,不仅使中药的基础得到夯实,也增强了同学们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