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农业生态问题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6-09 02:37:48
农业生态问题论文

农业生态问题论文第1篇

(一)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强,近几年由于旱涝、风沙、冷浸以及盐碱等原因导致农田现有肥力下降,总耕地面积的2/3是中低产田。同时,由于不合理开垦利用,土地资源退化明显,3350万公顷的土地已经沙漠化,且以年均15万公顷的速度扩展;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5;草原退化面积达8700万公顷,并且平均每年大约以120万公顷速度增加。随着工业的发展,污染日趋严重,每年烟尘排放量为1445万吨,废水排放量为368亿吨,受污染耕地面积约670万公顷。生态农业的生产技术有利于防治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生态农业要求无污染,所以生态农业技术无论是栽培技术、收获加工技术、施肥技术还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相反,还会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进而保证农业生产在生态上的可持续性。同时,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的监控和运用也保证了农产品的安全性,进一步增强了保护生态环境目的的实现。

(二)发展生态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当前,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是农业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产品结构趋同。我国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农业技术水平还比较低,这意味着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有1/3;科技普及率为30%--40%,这个指标说明现有科技还有2/3的地域没有普及;过去几年我国许多地方化肥投入量持续大幅上升,但粮食增产效果并不显著,农业科技界认为,化肥单位面积的用量适当才能发挥增产作用,除此之外,施肥时间和方法都会影响其作用发挥,化肥当季有效利用率不足40%,这引起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生态农业是农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产业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科技含量高,市场份额大,开发潜力大。因此,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应按照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的要求,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优势产品,并努力提高其集约化、商品化、专业化水平,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这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三)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当前,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且能推动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城乡差别的存在和扩大既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度,又影响了党在农村的凝聚力,加之农村发展滞后,一些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久而久之就会演化成社会隐患,给农村的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不利,进而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生态农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稳步实施,减少废弃物排放造成的污染,建设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高效利用资源,实现农产品的无害化和清洁生产,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建设生态农业对于加强环境保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发展生态农业存在的制约因素

总体上看,我国的生态农业还一直在小规模、低技术、低效益、低循环的农业生产层面上徘徊,与产业化、规模化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升。

(一)理论基础不完备,思想认识不足

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林学、农学、生态学、畜牧学、资源科学、水产养殖、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当前,许多农民群众,甚至基层干部生态意识淡薄,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不足,虽然国家已把生态农业建设放在了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加以发展,但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着“先发展起来,再改善生态和保护环境”的错误思想,且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破坏生产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风险防御能力薄弱

生态农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特有的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因此,生态农业生产受自然风险的影响较大。大部分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较差,因此,自然风险的存在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有些传统农业大区,本级财政的反哺能力有限,农业投入资金不足,缺口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适应不了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

(三)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困难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规律为基础,将传统的农业技术与现代的科学成果相结合的一门技术,要求推广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但现阶段我国的农科推广人员接受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不多,普遍学历较低,对先进的农业技术掌握不够,无法将高新技术准确的传达给农户。部分基层农科站所还出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和设备不完善。生态农业远期效益显著,注重综合效益,需要长期实施,这一点有别于传统农业生产的短期效益性,这也降低了相关部门对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关注程度。有数据显示,推广经费占国内农业生产总值世界平均为1%,一般发达国家5%左右,而我国目前仅占0.2%,严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大大制约了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部分地区还出现挪用、挤占生态农业推广资金的现象,这更加阻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四)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生态农业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建立有效的政策保障体系和激励机制是政府最重要的支持。对于贫困人口来说,可能更为重要的是食物安全保障;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可能是较高的经济效益。

(五)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

服务与技术对生态农业的发展同等重要。在一些地方,由于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所以无法向农民提供优质幼苗、品种、技术支撑、肥料、信贷与信息服务。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信息服务,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三、当前发展生态农业的几点对策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并举,进一步优化农业、林业、牧业结构,把保护森林、土地资源与发展休闲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发展现代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生态休闲农业等减少化肥、农药等环境有害物的使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打下基础。

(一)建立健全适应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保障,推动整体协调

1.加强组织领导,搞好服务。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及农村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强化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政府对项目建设的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使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以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农业局专业技术人员和当地技术人员包点包基地的技术服务体系。3.加强宣传发动与典型引导。充分发挥电视、网络、报纸和广播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各方面共同关注生态农业和农村新能源开发,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保障区域生态农业的绿色发展

1.整合项目、整合资金,强化农田水利和耕地地力建设。将路、渠、水、电、林“五网”进行配套完善,示范区“田成方、土成型、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比重要达到70%以上。建立以先进适用农业机械装备为特征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2.积极推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做大做强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实施优势农产品主导战略,组织开展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优化农产品结构,着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增强主导产业的发展后劲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档次

1.建立健全政策扶持、绩效考核、监督管理三位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体系,提升生态农业产业化竞争能力、带动能力和创新能力。按照龙头带动、农民参与的原则,立足优势农产品资源,搭建企业发展平台,采取以农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打造强势产业集群,重点引进、培育一批品牌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成为引领示范区生态产业发展的主力军。2.打造绿色品牌,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业示范区秸秆资源丰富,附近一般有正常使用的农村户用沼气池,可建大型沼气工程,因此可提供丰富的沼液沼渣资源,保证生态循环农业的良性循环,较高的肥力为设施蔬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通过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沼渣沼液还田等循环农业技术和以“三沼”、秸秆利用为纽带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不仅有效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能力,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基本要素的污染问题,从源头上控制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可以全面提升农产品品质、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在农业内部形成“秸秆养殖沼气沼肥种植养殖”的循环经济链条。

(四)推广绿色技术,强化农业科技服务,不断提高科技应用水平

农业生态问题论文第2篇

中国国家农业部在《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休闲农业要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成为横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新兴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居民休闲需求的民生产业,缓解资源约束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产业。由于资源主要来源于乡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和环境资源等,休闲农业属于自然生态的休闲旅游事业,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有效方式。

1.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休闲农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农村独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民风和农耕文化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休闲农业的体验活动也必须根据农业资源的季节性、地域性、生长性、活动性等特征来设计。例如云南省某地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当地农村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打造出多种休闲农业模式。四川省某地充分利用背靠大城市的地缘优势,因势利导,创造性地提出“五朵金花”的休闲农业模式,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农民就地市民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典范。休闲农业多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等,休闲农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2休闲农业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一是促进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休闲农业不仅涉及农业体验活动,还涉及无污染、无公害、无化学物质的生态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生态农产品的种植不但可以减少土地浪费,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绿色农业的发展。同时,由于休闲农业发展的构成要素中资源型要素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了实现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地方政府和农民也会加大对旅游环境的打造和资源的整合,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提高资源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二是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休闲农业的消费对象主要以城市居民为主,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城乡居民之间的交流,吸引城市信息向农村流动,使农民可以就地接受城市的现代文明观念及先进的经济、科技、文化信息等,从而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转变生存和生态保护观念,推动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总体来看,休闲农业的经营发展,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休闲、体验及旅游的需求,还能促进农村地区生态文化建设、打造生态景观、维护生态平衡、促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从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的农村生活空间。

2休闲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1缺乏相应发展规划的指导目前,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大多为当地村民或民营资本自发策划、发展、经营,缺乏相应的科学规划引导,对城市消费者的休闲娱乐需求认识不足,大多数停留在农家乐阶段。特别是缺乏整体规划和具有特色的项目设计,模仿现象较为突出。缺乏与区域内其他景点和各种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整体开发,难以形成集聚效应,阻碍了休闲产品的规模化开发和产业化实施。在已有的一些规划中,短视现象严重,缺乏对地区经济基础、文化传统、生态环境、科普教育等的综合分析,缺乏对地区整体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很少有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和具体措施。

2.2设施的过度开发影响生态景观一些地方休闲农业项目的开发无序无规划,急功近利现象严重。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材料往往是就地取材、乱采滥伐,导致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一些工程建设产生的碎砖、石块、炉渣、石灰及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附近的土坡、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此外,一些低劣的人造景观也对自然生态景观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一些地区为了打造人造景观,挖湖堆山甚至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对原有的地形、地貌及植被、物种等大肆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景观破坏严重。

2.3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受到挑战城市居民的出行、旅游、休闲、度假主要集中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大量的城市游客在特定时段集中涌入农村地区的休闲区域,造成农村地区,特别是休闲农场的客流量骤增,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严重。许多游客产生的食品袋、用品袋、一次性餐具、易拉罐、啤酒瓶、废纸、瓜皮果核、食物残渣、骨头、宠物粪便等的随意丢弃,对水体、土壤、植被等产生严重污染,直接影响农村的生态景观环境。此外,由于目前中国针对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技术水平所限,休闲农场的垃圾分类排放、及时清扫外运和就地处理处置均面临很大压力。

2.4农村传统生态文化受到冲击消费者在休闲消费时,往往容易忽视休闲农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别是一些人群的低素质行为,以及过度消费的做法等,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消费观,对农村原有的传统生态文化带来冲击。例如,在云南等地,随着休闲农业的开发,大批消费者的涌入对当地传统生态文化带来的冲击较大,导致许多年轻农民不安于农村生活,使原本保留较好的传统民族生态文化面临传承压力,农村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挑战,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2.5生态型农业经济发展滞后在许多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尤其是山区,土地保土保水保肥能力较差,农民脱贫致富愿望强烈,面对蜂拥而至的城市消费者,出现了“萝卜快了不洗泥”现象,更多人的生态环保意识让位于发展经济、快速脱贫致富的心理,加上生态农业的发展成本相对较高,导致生态型农业发展滞后,休闲农业所需的生态农产品难以得到农民的高度关注。同时由于休闲农业资源面、活动面、目的面、经营面涉及因素较多,发展的分散性突出,在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薄弱、人才与资金匮乏、生态经济建设的支撑条件较差的一些农村地区,难以形成具有生态竞争力的休闲农业产业链。

3以休闲农业促进农村生态环保的对策

3.1注重休闲农业的生态规划休闲农业的项目策划必须同步考虑生态环境系统保护的规划,以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一是要对休闲农业的资源基础(如生态农业资源基础、自然景观、乡村民俗文化等)进行充分分析和评估,从优化布局、因地制宜、保护生态三个方面,做好总体规划和项目策划。二是发挥生态规划保护环境的事前预防功能,预评估休闲农业待开发区域的环境质量及生态承载力,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推动休闲农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性开发。三是休闲农业规划应与当地的旅游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规划、村庄环境建设规划等相衔接,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主导产业的发展,保障休闲农业的生态化发展。

3.2推动休闲农业的生态制度建设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下,加大对休闲农业的开发管理,建立休闲农业生态准入制度,防止破坏性的开发。一是要制定休闲农业准入标准,严格审核休闲农业经营场地的开发、经营活动是否对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在休闲农业开发前做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二是要严格休闲农业建设的生态标准,休闲农业服务设施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建设,且环境污染的配套处理设施必须同步建设,且要达到一定的处理标准。三是要建立休闲农业的从业人员环境教育培训制度,强调从业人员的环保素质,对休闲农业经营者进行必要的环保素质培训及审查,提升对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生产、生活行为的生态约束,为发展生态型经济建立生态制度保障。四是要建立生态环境破坏处罚制度,对于休闲农业项目开发中的生态环境破坏行为,按破坏程度给予经济处罚、限期整治、取消开发资格等处罚。

3.3坚持休闲农业的绿色经营与发展发展休闲农业应充分利用好当地的景观与生态资源,在维护自然生境、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同时,以挖掘和传承自然生态为纽带,通过恢复性建设来完善农村生态景观建设。一是经营者作为农村生态环保的维护者,应树立并不断提升环保意识,树立环保经营理念,做到不乱排放废物。同时,还要引导和监督消费者保护生态环境。二是相关管理部门应充分考虑到休闲农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承受能力,密切关注协调客流量,使客流量处于休闲农场的环境承载力允许范围之内,为消费者提供生态、环保、绿色的放松空间与环境,实现休闲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三是要培养消费者养成“生态保护、人人有责”的社会责任意识,在休闲消费过程中,遵守农村生态文明旅游规范,杜绝乱扔垃圾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3.4推进休闲农业的生态文化建设从休闲农业本身提供的功能来看,休闲农业的核心价值在于体验不同于城市生活的农村文化,生态因素、文化因素是休闲得以兴起的根基。因此在推动休闲农业发展时,要充分注重发挥其文化教育功能,实现农业生产、休闲、生态、科教、文化等全面价值最大化。一是将生态文化与休闲农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坚定地走与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道路。二是在进行乡土文化、人文景观的挖掘和塑造过程中,将“天人合一”等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其中,使消费者不仅得到自然景观和人文的双重体验,也切实感受到传统的环保理念,丰富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内涵,推进“乡村—生态—文化”发展模式。三是还可以与学校生态教育相结合,为中小学生提供各种可供学习的资源,配合自然生态科学学习的需要创设教材园,通过环境资源、农场实地考察以及现场咨询等方式,使学生们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小做起,推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农业生态问题论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对策;安徽肥东

肥东县位于江淮之间中部,是合肥市的东大门,总面积2211km2,辖18个乡镇、1个省级开发区,总人口108.7万。现有耕地7.6万公顷,主要耕作方式为1稻1油(麦)。常年水稻种植面积6.53万公顷,总产量50万吨;油菜4.67万公顷,总产量10万吨以上;小麦2.00万公顷,总产量10万吨左右;蔬菜、瓜果1.87万公顷,总产量40万吨;花生、玉米等其他作物,常年各稳定在0.67万公顷左右。2006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963元。

近年来,肥东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建设生态农业示范走廊,大力发展标准化生产,坚持搞好病虫害综合、达标防治,实施秸秆禁烧,加强农资市场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把建设生态农业放到农业生产的重要位置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

1工作措施

1.1着力建设“合蚌路、店白路、梁界路”生态农业示范走廊

“合蚌路、店白路、梁界路”是肥东县中北部地区的主干公路,总长约120km,涉及民族、白龙、店埠、元疃、张集、响导、杨店、八斗、梁园、古城等乡镇。自2003年起,肥东县就在上述3条主干公路两侧各1km范围内建设生态农业示范走廊。在建设示范走廊时,肥东县本着什么适合就发展什么的原则,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土地平整、农村道路建设、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农村能源等方面全面推进,在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业面貌改观的同时,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示范走廊内共建设施大棚蔬菜333hm2,建设生态林930hm2,建立花卉苗木基地100hm2,建设畜禽养殖小区4333hm2,土地平整2000hm2,建设沼气池1000多口,修建村级道路270km。示范区内的民族、响导、杨店、八斗等乡镇通过利用人畜粪发展沼气,利用沼液、沼渣喂鱼种菜,利用玉米秸秆青贮饲喂奶牛,利用生态林改善生态环境等,大大改变了农业生产面貌。示范走廊已逐渐成为肥东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样板路、生态农业的示范路、农民增收的致富路。

1.2大力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

一是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在全县共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4万公顷,约占作物种植面积的80%以上,其中,水稻5.33万公顷、油菜4万公顷、小麦2万公顷、蔬菜瓜果1.33万公顷、花生0.67万公顷、其他作物0.67万公顷。二是加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认证。撮镇镇的香葱和草莓、八斗镇的无籽西瓜、民天牌大米、鑫麟驴巴、鑫华肉牛场牛肉等16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认证,元疃镇丰宝鲜蘑菇、天雪牌面粉和大米等4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三是建立标准化生产核心示范区。在撮镇镇建立了200hm2蔬菜标准化核心示范区,集中在李六和旭光两村,主要品种为香葱。在民族乡的民族、大塘、山王村建立大棚蔬菜核心示范区133hm2,主要品种为辣椒、番茄、黄瓜等。在石塘镇建立了“双低”优质油菜标准化核心区2667hm2,涉及石塘镇20个村。蔬菜核心示范区基本按照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民族、镇镇核心示范区由当地乡镇政府聘用技术人员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采购农药,杜绝了禁用农药的使用,两核心区都获得了无公害蔬菜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石塘镇优质油菜核心示范区全部进行了统一供种,通过招标,由供种企业将种子送给农户,统一指导农户种植,农技人员分村组织技术培训,培训入户率达85%以上。四是实施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在全县380个村(居)建立了粮食作物平衡施肥示范区,每年示范面积1.33万公顷,平均增产1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了3~5个百分点。其中,2005年在全县20个乡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67万公顷,肥料利用率提高近10%,节本增效400多万元。五是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每年县农业部门都对主要蔬菜基地和县城主要农贸市场及超市蔬菜样品进行检测,检测样品近2000多份,平均每15d抽检1次,同时接受农业部和市农委对全县蔬菜样品的抽检,抽检合格率一般在98%左右。

1.3积极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和达标防治

一是坚持准确测报。县农业部门及时病虫草害防治情报,分类指导防治。对达到防治标准的作物主要病虫害提出防治意见,对没有达到防治指标的病虫害则明确提出不需防治,以减少农药污染。二是由农业部门推荐使用农药。县农业部门对防治某一种病虫害提出主要使用农药,没有推荐的农药则不提倡防治。2006年,肥东县在稻飞虱大发生时,就明确提出选用毒死蜱等农药防治稻飞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避免了盲目用药。三是基本杜绝了六六粉和呋喃丹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在花生上的使用,蔬菜上基本做到了不使用有机磷等禁用农药。

1.4大力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

肥东县每年将紧邻合肥市区和阚集飞机场的店埠、撮镇、长临河、石塘、包公等5个乡镇列为作物秸秆禁烧重点乡镇。这些乡镇午季作物主要是油菜和小麦,每到夏收季节,由于忙于安种,农民常常将作物秸秆一把火烧了,对城市周围环境产生了染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肥东县采取广泛宣传、行政推动、环保执法、机械打捆收购秸秆、帮助群众秸秆及时离田等措施,收到了积极效果。在秸秆综合利用上,县里主要推广了水稻机械收获秸秆粉碎还田、水稻留高茬还田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还示范推广了秸秆堆腐还田、秸秆青贮作饲料等技术,每年秸秆还田面积约3.33万公顷,占水稻生产面积的1/2左右。

1.5着力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

近年来,肥东县政府连续下发了《关于加强无公害蔬菜使用农药管理的通告》、《关于加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无公害蔬菜使用化肥的规定》等文件,明确规定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不合格化肥。肥东县农委也配套下发了《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管理办法》等文件,切实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管理。此外,肥东县农委农业执法大队也通过加强对全县农资市场进行监管和整治,严厉打击不法经营,严防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有效防止了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和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1.6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肥东县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将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生态环境改善相结合,利用和开发良好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丰收。目前,全县农业旅游已经初具规模,主要开发园林观光游和农家乐旅游,共有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1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二星级农家乐2个、三级农家乐1个。其中,撮镇镇赵光村最为典型。2003年以来,该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在原有33hm2养殖水面的基础上投资320万元,新建了7口鱼塘,新增养殖面积13hm2,同时,成片栽种藕、葡萄、枇杷、柿子等,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现在,赵光村已形成了一个集垂钓、餐饮、休闲等为一体的休闲度假中心。2006年,赵光休闲度假中被评为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区内的草房子、豪江瑞景等景点被市旅游局授予“二星级农家乐”称号。撮镇镇也被评为省优秀旅游乡镇。2007年“十一”期间,肥东县农家乐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4万多人次,旅游接待总收入达57万元。

1.7努力建设农村生态家园

加大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肥东县紧紧围绕农村生态家园建设这条主线,以发展畜牧养殖业为重点,以沼气建设和面源控制工程为纽带,以打造农村能源示范村、建设精品示范工程、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点带面,抓巩固、求发展,努力推动农民群众传统生产、生活观念和方式的转变,有力推进了全县畜牧养殖业和农村能源事业的发展,加快了全县生态农业的建设进程。

1.7.1以畜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重要来源的主导产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2006年,实现牧业产值15亿元、渔业产值4.5亿元,计19.5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8.6%。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近30%是来自畜牧养殖业。2007年是肥东县畜牧养殖业加速发展的跨越之年。1~6月份,全县存栏生猪32万头、家禽512万只,奶牛3700头、山羊5.2只,与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10%、22%、和3%;出栏生猪42.3万头、家禽1042万只、山羊5.6万只,同比分别增长9%、15%和9%。受到畜禽水产品市场价高和养殖利好等因素的拉动,肥东县适度规模养殖比重显著上升,养殖小区和规模场户蓬勃发展。目前,全县万头猪场共发展到10多个、10万只鸡场120多个,发展各类养殖大户4000多个,规模养殖比重达60%以上,共有14个畜禽水产品、8个产地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2007年1~9月份,全县共新增各类养殖场(小区)150多个,其中,和诚公司张集养鸡场小区已建成投产,年出栏鸡400万只以上。

1.7.2农村沼气等新能源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畜牧业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农村沼气建设。目前,肥东县共建沼气池1.4万口(使用率达91%,综合利用率达85%)、千口沼气乡镇3个、连片百口沼气池村35个、农村能源综合利用集中连片点16个,新建和完善生态家园示范点(村)近40个,涉及农户3200余户,形成了处处有点,点中有户、有园、有村、有场的特色,涌现了八斗镇中胡村、长临2814渔场等一大批生态家园建设的典型。结合新农村建设,肥东县还在八斗镇中胡村、梁园镇邓岗村及新向阳等村示范推广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和沼气饭煲,新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沼气净化装置,使农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有力促进了农村节能减排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7.3循环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沼气为纽带,采取“猪-沼-果”或“猪-沼-菜”等模式,带动林果业、蔬菜种植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面源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1.8积极构建林业生态绿化网络

肥东县积极开展了对林业生态的大治理,消灭了荒山,实现了绿化达标和森林分类经营,建设了1.33万公顷退耕还林和长江防护林,新建了1200多千米的绿色长廊和2.67万公顷的农田林网,推动了300多处村庄绿化试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全县林木覆盖率达16.52%,拥有生态公益林2667hm2,极大美化了环境,改善了生态。

2存在的问题

肥东县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深入研究,逐步加以解决。一是肥东县作为省会合肥市郊区,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是个直接而不容回避的大问题,这给肥东县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小的压力;二是部分农民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不强,科学种田的技术水平不高,超范围、超标准使用化肥、农药,随意丢弃有农药残留的袋、瓶等现象屡见不鲜;三是由于大量农药、化肥、激素、农膜等农用物资的使用,以及农村生活垃圾露天随意堆放,农业面源污染普遍而严重,直接影响到当地水源质量,对农业灌溉水甚至饮用水造成污染,这必将影响到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四是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生态农业建设投资大、见效慢,肥东县虽然在生态农业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3对策与建议

3.1要科学制定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要进一步完善生态农业建设领导机构,制定发展规划,明确牵头部门,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指导和监督,搞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发展生态农业的强大合力,减少各部门在制订和实施专项规划时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做到整合资源、统筹安排。

3.2要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和宣传引导

要坚持科技战略,完善科技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和技术交流网络,重视人才培养,搞好生态技术培训,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要广泛宣传和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加强对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培训,传授给他们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激素、农膜等基本知识,提高他们发展生态农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共识,营造发展生态农业的浓厚氛围。

3.3要积极推动发展循环经济

要大力发展优质牧草和饲用作物,推动“粮-经”二元种植结构逐步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转变。要突出抓好秸秆青贮氨化养牛养羊、“猪-沼-果(菜)”等生态循环模式,促进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让农民在生态链条中多次增收受益。

3.4要强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对于蔬菜、瓜果、稻麦、油料等主要农作物要全部按照无公害标准进行生产,部分产品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主要农产品基地要能做到树牌立标,在标牌上告示禁用农药品种及其他技术操作规程。要加强无公害核心示范区建设,进一步规范核心示范区管理,并以此示范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同时要加强对无公害、绿色及有机食品认证,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和安全水平。超级秘书网

3.5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资市场管理

要增强农产品检测服务功能,加强检测设备的配置等硬件设施建设,培养和增加专兼职检测人员,同时将农残检测向种植基地、大户、企业延伸,提高检测覆盖面、代表性和权威性。要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主要检查农药、化肥等投入品使用,严防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坑农害农,确保农业生产逐步向生态健康方向发展。

3.6要努力拓宽生态农业的投融资渠道

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设施栽培、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政府项目,都要向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倾斜。要遵循市场规律,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态农业,逐步形成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生态农业投入新机制。

农业生态问题论文第4篇

【关键词】,军事思想,哲学

引言:受制于时代的局限,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专门论述,也没有明确提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理念,但在他的哲学思想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地生态思想,集中表现在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经典论述。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也对生态农业给予了充分关注,形成了生态农业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农业思想包括生态技术思想、持续发展思想、规模化经营思想、绿色环保思想等,这些宝贵的生态思想对当今探索农业发展模式和理念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问题时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科学选择和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曾明确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在全社会倡导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方式、生产结构和消费模式,要使得生态观念和保护环境意识在群众中普遍树立。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将“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迎来了时代的历史机遇和建设高潮。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丰富、健康、幸福的重要保障和措施,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总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的坚持基础,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内涵

所谓生态思想或生态观是一种哲学范畴的表述,也体现某种世界观的追求,它主要反映了人们基于当前社会生态环境发展基础之上,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某种认知和把握。目前的生态思想主张主要有三大流派: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后现代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立足于实现人类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一切行动的准则。它认为,人类对于自然价值的判断在于其对人类的具体价值,人类对自然的关爱、保护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现实利益,是人类基于对自身的责任。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反,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自然客体具有内在价值,并不依赖于其对人类的用途。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自然客体和人类具有同等的存在和发展权利,人类应该更多的关注自然的内在价值与生存权利。后现代主义认为自然和人类同处于一个整体世界中,是一种互相包含的关系,自然界所有生物都具有平等的内在价值。现代主义是一种致力于消除人与自然尖锐对立关系,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状态的新型生态自然观。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对如何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系统与科学以及如何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没有直接的回答和阐述,但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代表的理论学派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深刻分析和理论成果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对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三、改善农村地区发展环境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新中国建立以来,伴随着我国农村土地分配流转的变迁,我国农村发展面貌也日新月异,关注农村事业发展历来是党的中央一号文件的重中之重。在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后,我国农村事业的发展又迎来了新的机遇。可以说,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只有实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平衡、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新方向,它要求我们从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观念等多层面推进农村事业的生态化转变,逐步建立起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共生的新模式。具体来说,建设农村生态文明,首先要做到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逐层推进,其次要在农业生产与生活中,优化内部结构,改进生产方式,培育科学理念,整合资源布局,从而改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发展面貌,让普通群众充分享受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总之,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根本价值追求就在于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也关系着实现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农村的和谐发展、农民的物质精神水平的不断改善。

四、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生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宝库中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在生态领域的拓展和运用。它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和世界观指导。马克思将人和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的整体,认为自然是人的母体,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类本身具有着自然的属性,是自然界的阶段性产物,离开自然界的滋养,人类将难以生存和延续。

农业生态问题论文第5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环境治理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嬗变及其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嬗变

生态现代化概念一般认为是由德国学者MartinJänicke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次柏林州议会辩论中最早提出(郇庆治和马丁•耶内克,2010)。生态现代化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强调在工业生产中以科技创新来应对环境危机(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关注经济和文化因素以及产品消费而转向科技、经济市场、政府三者协调平衡(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关注全球化影响及制度本身(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三个阶段,研究区域从西欧国家逐渐扩展到中欧、东欧、北美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Mol,2000)。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现代化理论仍处在不断发展完善当中,并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扩散,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Jänicke,2008)。生态理性是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根本,生态理性使人们开始将经济的生产和消费过程视为生态过程,而不仅仅是经济过程。生态现代化理论不断地丰富发展,由单纯地关注科技转向政治、经济、文化,逐渐包含科技、经济和市场、政府、环境运动、环境意识形态五个方面内容(Mol,2010):(1)科技不仅仅是应对已经产生的环境问题,而是更多地转向环境改善和预防环境危机,将环境保护纳入技术和组织创新的设计当中,而不再过多依靠传统的修复式技术;(2)经济市场要素和组织在环境改善中的作用日益增长,生产者、消费者、信用机构、保险公司、商业协会等成为生态重构、生态创新、生态改善的重要承担者,带来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化,并且将环境成本以货币、价格、供需、产品、服务等清晰地表达出来;(3)政府的角色、位置、运作发生改变,政府管治由从自上到下的命令式的方式转向权力分散下放、更加灵活、更加趋向于公众参与的管治方式,非政府以及跨国、全球性组织和机构逐渐发挥影响;(4)环境运动的角色、指导思想发生了转变,环境运动在环境决策中作用得到显著增强,环境运动指导思想也从单纯的反现代主义转向以合法性、负责任、公开透明、广泛参与为原则;(5)环境意识形态从纯粹地反对经济增长和完全忽视环境保护两个极端转向两者的协调统一,并被广泛接受。

(二)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农业发展

工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危机同样蔓延到农业当中,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的挑战,现实困境促使人们开始寻求转变农业发展理念。在发达国家,以现代工业技术为基础的“石油农业”带来严重的环境危机,产生空气和水污染、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食品安全受到威胁、能源消耗巨大等诸多问题(Kimbrell,2002)。值得关注是,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绿色革命”,虽然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快速增加,有效降低了全球粮食价格,大大缓解了一些地区的粮食紧张问题,但是“绿色革命”也引发了土壤退化、化学污染、地下水枯竭、土地盐碱化等环境问题,迫使人们转向环境友好型技术,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Evenson,2003)。此外,“绿色革命”带来生物多样性和地方传统知识的破坏,同时引起贫富分化加深和区域农业发展失衡的问题。“绿色革命”并不是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科学成为农业发展的新理念,而在农业生态理念下进行新的绿色革命不仅要注重科技创新,还应与社会调整或变革结合,农业生态视角下政治、经济、文化转向明显(Altieri,2009)。农业发展研究中存在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的二元分立,生态现代化理论则是超越二元论的比较可取的理论分析框架(Evansetal.,2002)。农业生态现代化是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农业发展相结合产生的,日益表现出一种多维、综合的整体性分析框架,逐渐拓展到科技、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空间、政治等多个维度,“弱农业生态现代化”正转向“强农业生态现代化”(HorlingsandMarsden,2011):科技上,从注重经济驱动科技发展、科技解决问题、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转向需求驱动科技创新、科技适应地方性;经济上,从强调企业化经营、效率优先、追求节约成本,转向推动生产经营网络化、综合化、整体化以及立足于农场水平追求高附加值、多功能农业;生态上,从较多采用生态和基因工程的产业生态视角转向较多采用生物型防护的农业生态视角;社会文化上,从提倡运用现代科技、理性的人地关系转向地方自主内生、人地协同、生产服务化;空间上,从偏重全球化、出口导向、外来资源大量使用,转向关注生产嵌入地方社区,注重本地资源利用;政治上,从自上到下式的单一方向的管治,转向内生扶持政策、参与式方法应用、社区发挥影响以及地方和区域灵活管治。

二、生态现代化视域下农业发展思维

生态现代化理论嬗变过程伴随着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公平问题的继生转换,三个问题日益呈现出交叉、复杂的态势,而西方发达国家多年的环境治理表明,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有赖于公平问题的解决。农业发展问题涉及农业环境治理问题,而环境治理牵扯到公平问题。生态现代化视域下农业发展思维转向整体统一的系统视角,农业生态现代化关注目标的平衡性、应对的多维性、行动的多元化。

(一)目标层:发展、环境、公平的统一

工业文明时代的科技进步使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促使人类中心主义思潮蔓延,引发了深刻的环境危机。人类不得不反思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增长受制于环境和社会的原因而存在极限问题,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环境危机的根源不仅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涉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环境问题是社会公平问题的反映。从社会公平拓展到环境公平,将完善发展人类内部以及人与自然的正义,走向兼顾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O'Connor,1998),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离不开公平问题的解决。生态现代化视域逐渐从单纯关注环境问题转向环境问题的深层次的社会根源。生态现代化视域下农业发展寻求发展、环境、公平的统一。以现代工业技术为基础的“石油农业”引发严重的环境危机,促使农业发展寻求发展与环境的统一,而环境问题不仅仅与“石油农业”生产技术有关,同样有其深层次的社会根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平问题一定程度转嫁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从而加深环境危机。农业环境治理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发展、环境、公平的有机统一。

(二)应对层:科技、经济、生态、文化、空间、政治等多维治理

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公平问题的日益交叉复杂化,对问题应对提出了空前的挑战。生态现代化视域下环境危机发生不仅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涉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环境治理的视角突破科技局限,拓展到经济、文化、政治等多维视角,环境治理应对从单一向多维转向。西方国家环境治理经历了从单纯关注科技创新逐渐关注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过程。发达国家由于基本完成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开始面向农业现代化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地面对粮食安全和农业收入增加问题,并着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但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已经显现(Pingali,2007)。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中都涉及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使得农业发展问题复杂化。问题复杂性迫切需要全面、系统的分析与应对。生态现代化理论将环境问题嵌入农业发展本身当中,使农业发展兼顾环境问题,同时指出环境问题有其深层次的社会根源,从而使农业发展本身不是仅仅停留在科技上,而是拓展到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维度。生态现代化理论为农业发展适应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的挑战提供一个可行的框架。

(三)行动层: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协同

生态现代化视域下环境问题的关注从生产领域拓展到消费领域。面对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消费领域是整个经济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的影响因素。环境治理不仅需要生产方式发生转变,更重要的是消费方式的转变,从而通过市场机制有效地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可持续性消费是环境问题应对中的重要策略。消费者本身行为则是可持续消费的关键一环,而个人之间可以通过协作消费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和生产,从而形成新的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生产者与消费者塑造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两者缺一不可。农业有机生产可以提供健康、天然的不含有毒杀虫剂的高质量产品,同时维持土地肥力和生物多样性,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欧美国家得到相当重视并发展壮大(Badgleyetal.,2007)。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成为生产的目的,消费成为生产的调节器,因而消费者塑造的重要性凸显,成为转变生产方式的重要助推器。生态公民是农业可持续消费的重要驱动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促成农业可持续消费的根本力量,可克服一些农业可持续消费面临的重要障碍(Seyfang,2006)。

三、生态现代化视域下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我国农业正处在现代化进程当中,农业现代化进程仍处在较低水平,农业发展面临环境保护的问题,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随着现代化程度加深将会加剧,农业污染已然不容小视(温铁军等,2013),关系到国家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的环境治理经验表明,环境治理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离不开公平问题的解决。农业环境治理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面对日益严重的农业环境问题,生态现代化理论为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重要借鉴与启示。

(一)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应是发展、环境、公平的统一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土地资源相对较少,由此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将会长期存在,而在农业发展中出现的农业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人地关系矛盾。当前中国农业仍然以相对落后的小农经济为主,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相对缓慢,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加剧,并引发一系列文化衰落和社会失衡等问题。我国农业现代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拓展到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一些欠发达贫困地区环境破坏事件时有发生,甚至一些地区形成恶性循环,区域发展公平问题成为不可忽视的根源,这些地区的环境问题根本解决有赖于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两大选择问题:一是继续走发达国家曾经经历的“先污染再治理”的“石油农业”道路,还是探索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二是继续走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历的“强发展、弱公平”的农业发展道路,还是走发展与公平相统一的农业发展道路。中国人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城乡、区域差距巨大,难以承受“石油农业”带来的严重的环境压力以及公平问题带来的环境风险转嫁,必须走一条发展、环境、公平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新型农业现代化需要多维协调推进

我国农业现代化本身面临多重挑战,生态现代化视域下我国农业发展同样面临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公平问题。当前我国农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一方面造成农业生产中心地资源环境承载负荷过重,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另一方面,造成一些非中心生产地的小农生产者破产并由此引发土地荒芜浪费,同时造成一些小农生产者迫于竞争而加大对土地和资源过度开发,从而引发环境破坏问题。问题的交织复杂性需要多维综合应对:(1)在科技上,在关注环境修复技术的同时应更加注重预防性技术创新,从农业生产设计阶段就考虑不同区域的环境因素,最大程度提前规避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而环境恢复往往耗费更大,并造成不良的现实后果;(2)在经济上,在追求农业生产效率和压缩成本的同时更加关注生产网络化、本地化以及提升产品的品质,以带动本地经济和满足更加多样化的需求;(3)在生态上,在关注以工业技术为基础的工业生态技术的同时,应当遵循农业生态理念更多地采用生物型技术,并适应不同地方特性;(4)在社会文化上,在关注依靠科技来专业化生产和协调人地关系的同时,更加主动地根据地方需求展开研究,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劳动力实现人地协同发展;(5)在空间上,在关注农业外向型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更加注重与本地生产和消费的联结,避免出现“飞地式”发展;(6)在政治上,在关注从上而下的集中、单一的管治手段的同时,应更加注重管治地方化和内生化,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性,防止区域发展失衡。

(三)新型农业现代化需从生产端和消费端两端并举

我国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而且包括农业消费方式的转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业生产走向商品化,市场消费需求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当前我国更多是关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对农业消费方式关注程度并不够,农业消费方式转变迟缓往往拖累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一是虽然我国居民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相当部分居民仍然趋向价格偏好,对质量较低水平的产品耐受较强,往往使一些落后生产方式得以存在,这些现象在经济落后的地区问题比较严重。二是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一些消费者对国家保护的动植物或者由其生产的产品产生不合理的消费需求,推动一些不合理的产业发展,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破坏了生态环境。三是由于不合理的消费方式,产生了大量食物浪费,耗费大量的农业生产资源,变相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压力,而食物里程的拉长也同样会产生间接的资源消耗。农业现代化生态转型应生产端和消费端两端并举:(1)从生产端来说,农业有机生产与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相契合,应不断推动农业有机生产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着力提高农业有机生产的效率,通过有机农业生产的不断提升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同时调整和增强农业认证管理机构,加强构建和完善有机认证体系,为农业生产有机化提供良好环境和重要保证;(2)从消费端来说,对于个人而言,应加强环境教育,塑造生态公民,提倡个人节约消费、绿色消费,摒弃过度消费和不当消费行为,而对于整个农业生产网络而言,应充分考虑食物里程因素,构建合理的生产和消费的空间耦合结构,强化农业本地化生产的内生作用,带动本地资源和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减少资源间接浪费。

(四)农业生产地方化有助于解决区域农业发展失衡问题

农业生态问题论文第6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 农业经济 必然性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9-083-02

1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世界粮食安全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人口的膨胀、观念的滞后、资源的短缺与技术的落后,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在全球环境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的背景下,如何既保证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坚强的农业后盾;同时又保证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健康度,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中的重大问题。生态农业概念和理论的提出,为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所面对的这些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理念的雏形是英国生态学家阿尔伯特・霍华德(AlbertHoward)于1935所提出的“有机农业”理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W.Albreche)在发展有机农业理论时首次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他认为,生态农业是将系统科学、生态学理论、经济学原理应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农业模式。它即强调吸取传统农业的优点,保持作为生态一部分的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促进作用;也强调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其提升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速率。它要求农业的发展应当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发现生态变化和发展的规律,运用科学手段遵循规律,促进农业生态的健康发展,保持农业生态的自然活力。

可见,生态农业既不同于原始农业,也不同于工业时代的农业。原始农业时期,由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还相对有限,人们置于还置于自然的权威之下,只是被动的顺应自然。这一时期,农业的产量较多地受气候和自然制约,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不严重。工业时代,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巨大发展,人们妄想科技可以改变一切战胜自然,妄想人类能成为自然的主人,这一时期,由于机械和化肥等人工手段的作用,农业产量有了稳定和巨大的提升,但人们不合理地介入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果说前面两个阶段分别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正题和反题,那么生态农业就是前两个阶段的合题。它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科技与生态的相互融合,农业与大地的重新统一。具体而言,生态农业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首先,生态农业强调将农业生态视为一个有机的和系统的整体,强调维护农业生态系统自身的活力和生命力,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综合、快速的发展。农业生态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涉及众多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系统,例如大气系统和水系统,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问题都会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态系统也不是静止存在的,它有自己的生命和运动规律,违反农业系统的规律,戕害农业生态的生命将损害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生态农业要求在遵循农业生态系统的和其他生态系统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土壤、气候、空间资源与信息、生物、农业技术,既实现自然资源的充分开发、循环利用和优化配置,又实现农、林、牧、副、渔系统的、持续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农业和其他产业的有效结合和积极互动。

其次,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经济发展应当实现效率性和持续性的统一。效率是衡量农业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过去我们往往注重效率,大规模地使用非生态的方式以提高农业发展的速度,由此带来了环境破坏的恶果。生态农业将农业的发展建立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它充分地运用人们的生态知识,经济学知识和管理学知识,实现农业和生态资源的多层次、深程度和可循环的开发,从而遵循了自然生态的规律,降低了农业经济发展中所带来的污染,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开拓了农业经济的范围,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保证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绿色与可持续地发展。

2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不足和相关对策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淡水资源及相关农业发展资源相对短缺,农业经济的发展承担着巨大的使命,面对着诸多的困难。生态农业因其对生态资源和农业资源的综合、深度、多样和可持续的开发,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导向。但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参照本国实际的自然生态状况、社会经济状况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只有这样生态农业才能切实和广泛的实行。因此,我们需要客观分析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经济中存在的阻碍,并积极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案。

(1)生态农业的观念还未能深入人心。生态农业的实施有赖于个人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的觉醒。由于如下两方面的原因,在我国生态农业的观念还尚未成为指导人民行动的主导观念。首先,在农村由于教育投入和经济发展的原因,农民的文化程度还相对较低,环保意识相对淡薄,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掌握和认识还存在着不足。数据显示,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劳动力中。35%仅具有小学文化水平,而在德国,接受过专门农业技术培训的农民占了53%,在日本,75%的农民都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虽然文化水平不一定代表着个人素质的高低,但由于生态农业是一门融合多门现代学科的综合理论,较低的文化程度会对生态农业的理解和实践产生障碍。其次,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还相对不足。农技推广经费在欧洲发达国家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左右,在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其比重也有0.5%左右,而在我国,一方面农业总产值还相对较低,农村人口众多;另一方面农技推广的经费只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2%,这表明我国的农技推广经费的总额和人居额度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投入经费的短缺,直接阻碍了生态农业相关理念和技术的传播。为此,国际应当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制度保障,通过切实落实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普遍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设立专门的技术培训机构和培训机制,提升农民和农业工作者的专业技术知识,提高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和理解;确立专门的经费和制度,在农村推广和宣传生态农业技术,为农民和农业工作者实施生态农业,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2)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生态农业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涉及到众多领域的学科,比如生态学、生物技术、环境工程学、环境伦理学、经济学和系统科学等,他需要这些学科的密切配合和相互融合,因此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的系统学科。过去,我们往往只将生态农业作为一门独立和特殊的学科,从而重视了某一方面和某一部分,但并不能很好地促进这门系统理论的综合提升。此外,我们过去在产、学、研三个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的环节上,

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和分离现象,这样就容易造成如下问题:科学研究成果难以推广、应用于实际,从而科研成果不能很好得发挥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具体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地反映和解决,从而实践对科研的指向和推进作用无法有效地发挥;产业缺少科技的支持,因而发展滞后,缺乏产业发展的活力;科技也因缺少转化成产业的途径而缺乏发展的动力。因此,要促进生态农业这一系统理论的发展,我们首先需要从学科上加强对生态农业理论的重视,加强跨学科和跨领域的探讨和研究,发挥各门相关学科和理论的优势,促进生态农业这一系统工程的综合发展。同时,我们需要建立相关制度,推进产学研三者的结合,鼓励生态农业科技理论的发展,鼓励知识性和科技性的农业产业的发展,将研究成果快速有效地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关注生态农业实施中所面对的具体问题,加强理论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通过科技发展促进经济进步,通过经济效益的提升推动生态农业理论的发展;以实践为指向推动生态农业理论的完善,以理论为武装推动生态农业实践的深化。

(3)生态农业缺乏健全的标准化评估体系。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包括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的质量和指标评估。虽然生态农业标准化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的标准化还有很大差距。这些差距体现在:首先,标准的种类还不够具体、详细和细致。数据显示,至2010年止,我国关于农产品农药残余限量的标准不足500项,而在美国这些标准的数目在03年以超过8000项。其次,标准要求较不严格,在我国目前使用的诸多标准中,只有部分实现了与国际标准接轨,而大部分都是采用自己的标准,且这些标准的门槛比国际标准低了很多。最后,标准有效期较长。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标准只有5年的有效期,而在我国标龄一般都长达10年之久。标准化是生态农业的重要指针,标准的落后和不足,体现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还和发达国家存在着差异。它不利于我国生态农业的科学发展,同时会对我国农产品进入世界市场带来阻碍,从而不利于我国农场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因此,我们加大对标准化理论及技术的研究力度,使标准体系既体现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也能对我国生态农业的规模化和科学化的发展提供导向作用;既反映标准的国际化水平,也注重标准在我国的可行性。此外,我们还应当建立广泛的标准化推行体系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制度。通过多种手段,生动、具体地宣传标准化的重要性,使标准化观念深入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经营者与购买者的内心;通过树立示范点,以实际地例子说明标准化的好处;通过对农业工作者标准化技术和理论的培训,使农业工作者在实际生产中学会运用标准化的程序和理论;通过建立广泛的标准化咨询平台,为标准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知识保障。

(4)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生态农业将生态系统视为一个密切联系着的有机整体,强调在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综合地、循环地利用生态资源,同时保证农业与其他产业的综合发展。生态农业的这一特定要求其发展应当具有一定的规模,并实现产业化的发展模式。目前,由于资金的缺乏以及农业发展状况的限制,我国生态虽已有近2000个试点,但其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对较弱,还未能较好的实现产业化生产。较小的规模的产业化水平容易增加生态农业实施和运行的成本,也不利于生态农业发挥其统一效率和生态的重要特点。为此,我们首先应当进一步推进生态农业试点的建设,不但要注意到试点的数量,也要注意到试点的规模和质量。以试点为龙头,推进生态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其次,应当在政策和财政上,扶持、鼓励和保证生态农业的发展。从制度和财政两方面,为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林祥全,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J]中国农业经济,2003(7)

农业生态问题论文第7篇

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历来是一个两难选择问题,特别是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需求旺盛的农村地区而言,更是如此。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国内外政界、学界关注的热点,农村环境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也日益活跃起来。目前,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大多针对城市、区域或工业,而专门针对农村经济与环境协同研究的相对较少。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该方面的研究现状,进一步梳理相关理论问题,为推进农村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的实践奠定基础。 一、国外研究进展 就农村经济和环境的协同研究而言,国外首先从关注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开始,继而深入到注重农村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 1.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 从农村环境保护问题来看,在全球范围内,农业面源污染正在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对其控制不但逐步成为水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也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发达国家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上主要通过源头控制,对农田面源、畜禽场面源进行分类控制。其核心特征为在扎实的试验研究基础上,发展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技术替代原有技术,在各主要水域和水源保护区制定限定性农业生产技术标准。通过技术层面与政策层面的结合,在全流域范围内广泛推行农田最佳养分管理,限制水源保护区农田作物类型、轮作类型、施肥量、施肥时期、肥料品种和施肥方式,实行全流域氮、磷总量控制,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1][2]。国际上,在农村环境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的综合研究上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农村环境问题的研究方面关注面比较广泛,在对农业和农村环境问题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关注农业荒废产生的环境问题和政策反映。有学者从具体的技术解决措施和农村环保方案展开研究,也有从农业环境政策出发,提出农村环境管理模式转变问题而进行研究的[3][4]。 2.农村经济与环境协同研究进展 关于农村经济与环境二者之间的协同研究,国外起步早,基础理论成熟,主要从以下几个视角进行研究: (1)传统农业改造视角。以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为代表,他认为传统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长期没有发生变化,基本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长期停滞的小农经济。他提出的“高收益投入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要得到较快增长,不能靠现有资源配置,而要为农民提供新的更有生产性的高收益生产要素,这就需要改造传统农业,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建立利于农业转型的制度,增加现代农业要素投资和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5]。其核心思想是如何把弱小的传统农业改造成为一个高生产率的经济部门。 (2)可持续发展视角。雷切尔•卡逊(RachelCarson)的《寂静的春天》,指控了农业化学化的弊端[6];《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登博斯宣言》(DenBosonDeclara-tion)明确指出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有机结合,提出了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SARD)的概念;《21世纪议程》把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从可持续发展来看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其重点是强调一种发展理念和导向。 (3)生态经济视角。以罗伯特•科斯坦扎(RobertCost-anza)和赫尔曼•戴利(HermanDaly)为代表的西方生态经济学主流学派,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平台上研究了该问题[7][8]。就农业和农村地区发展而言,国外首先提出了“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概念。生态农业这个概念首先由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于1970年提出,1981年英国农业学家M.Worthington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同时,由于化肥、农药等的过量使用,形成了典型的石油农业,并对环境产生了污染,在此背景下诞生了有机农业。有机农业的理论最初是由美国学者罗德尔(Rodale)提出的,他从土壤生物学的肥力概念出发,论证了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害处和有机肥在培养地力上的优越性能。 (4)循环经济视角。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K.E.Bould-ing)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是其早期代表[9]。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珀斯和特纳(D.PearceandR.K.Turner)首次正式使用了循环经济的概念。结合农业和农村地区,循环经济主要涉及到循环农业。世界各国都曾经在这方面做过积极探索,并产生了一系列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如日本爱东町地区循环农业模式、日本菱镇的循环农业、德国的“绿色能源”农业、美国的精准农业以及英国的“永久农业”等[10]。 (5)平衡发展视角。主要以罗森斯坦•罗坦(Resenstein-Rodan)、罗格纳•纳克斯(RagnarNurkse)等人为代表,主张在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均衡部署生产力,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与打破低水平恶性循环的平衡增长理论,实质是强调在一个强大的外力推动下,使区域内部各产业间能够形成相互需求的一种局面,让国民经济各部门都获得经济增长,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总之,从平衡视角来看,农村地域的经济发展目标就是要实现农村地域内部生产力的平衡布局以及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二、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对农村经济和环境二者协同关系也是首先从关注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开始的,然后才逐渐过渡到农村经济和环境协同的研究领域,近期主要是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的协同问题。 1.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 国内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内容比较宽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有的学者把农村环境问题和“三农”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认为农村环境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内涵[11];②也有的学者从农村能源利用和农村能源结构角度,研究我国农村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对策;③研究农村环境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发展;④研究农村生态系统管理的科学技术支持;⑤研究优化农村环境管理的环境公共政策;⑥研究生态补偿机制;⑦研究国外农村环境保护经验借鉴等。近几年,结合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文献不断涌现:探讨新农村建设与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关系,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也不断拓展,如新农村量化评价、探讨生态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关系、农村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等[12]。#p#分页标题#e# 2.农村经济与环境协同研究现状 与国外相比,国内对农村经济与环境的协同研究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生态经济视角。石山(1986)在国内较早论述新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问题,根据对黄土高原种草种树的实践调研和经验总结,指出要用生态经济思想、生态农业思想的理论来指导新农村建设[13];马艺芳(2004)通过对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的案例分析,指出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的结合是新农村经济增长的亮点[14];乐其顺、雷海章(2007)对广西恭城县立足生态农业建设新农村的做法和经验作了具体分析[15];冯刚(2008)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上,根据新农村的具体类型,设计出工业型新农村、特色型新农村、畜牧养殖型新农村、休闲型新农村、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和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等六种与生态农业建设相协调的模式,然后提出了保障协调模式发展和实施的经济、环境、社会、资源和法律对策[16]。从国内生态经济的研究视角看,目前还停留在发展生态产业层面。 (2)循环经济视角。发展循环经济是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和环境协同的重要途径和纽带。邱爽(2007)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实践,其目的就是通过改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以打造出富裕、生态、和谐的新农村[17];方杰等(2009)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角度,重点探讨了基于农业循环经济的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路径[18];高慧荣(2009)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较为严重,只有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和相应的技术进行指导,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19]。陈诗波(2009)依据协同理论对循环农业各参与主体进行了重新界定,并针对农业循环经济活动中农户、涉农企业、政府、农村中介组织各自的职能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引导、农户参与、企业主导、中介组织助力”“四位一体”的角色定位,并认为这是建立我国循环农业长效发展机制的关键所在[20]。 (3)生态文明视角。农村经济和环境协同是农村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未来新农村建设的方向。王朝全(1996)指出,从本质上看,农村建设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应该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良好统一[21];黄振中(2006)对生态文明进行了全面阐释,并认为良好生态是幸福指数的标志,生态是农村致富的最直接途径,生态文明将加速改变农村面貌[22];胡浩民、马步广(2009)提出,应该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新农村的新路径,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从职责异构和生态农业等方面层层递进地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23];宋祎、胡木春(2009)从海南省域视角出发,对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新农村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优化生态环境、构筑和谐新农村进行了有益探索[24];刘雪艳、孟祥德(2011)指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必然选择,也是能否实现全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5]。 (4)人居环境视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许景伟、胡丁猛等(2010)通过对山东农村绿化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归纳总结出了经济林木用于人居环境绿化的诸多优势,指出经济林木是农村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26];周鑫(2011)根据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庙耳岗村和长阳镇保合庄村的实际,从农村居民的角度出发设计了问卷调查并实地考察了农村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归纳影响村民满意度评价的主要因子[27];周侃、蔺雪芹、申玉铭等(2011)通过对北京市首批市级新农村规划建设试点村的问卷调查,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探讨新农村建设以来京郊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要素特征、影响因素和发展水平[28],从人居环境的视角研究农村经济和环境协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三、研究述评和展望 国内对农村经济与环境协同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一般意义上的农村经济与环境关系研究不断深入。国内学术界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的探索,从最初意识到农村发展与环保协调的重要性,到注意到二者的相互作用,再到有意识地引入循环经济、生态文明、生态产业等新的概念和模式,研究逐渐走向深入,实践也不断创新。 (2)一些新颖的研究视角不断涌现。近几年,探讨农村建设与农业、农村环保关系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可持续农业、循环农业研究的重视,对新农村量化评价、探讨生态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关系、农村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农业生态工程的实践和研究,对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指标体系构建的量化研究等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3)区域和行业层面上的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调研究取得积极进展。在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研究上,当前主要是通过衡量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相关方法,包括能值分析、生态足迹分析、物质流分析、指标体系评价等,研究区域主要为森林、流域、干旱区等单类型区和单个城市[29],针对农村区域,特别是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度研究颇显不足。 总体而言,目前学界从不同视角开展了农村经济与环境协同研究,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对农村经济与环境协同的系统研究和综合研究比较薄弱。因此,运用系统学、环境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深入分析经济与环境子系统之间协同的要素和关键技术因素,进行协调度的定量分析,并设计提出因地制宜的协同模式,就成为当前及未来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