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中课程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2-11 21:26:58
高中课程论文

高中课程论文第1篇

(1)图文并茂;(2)短小精悍;(3)便于开发。本文所研究的微课程是围绕着某一知识点或某一教学环节并通过视频录制的方式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一般时间控制在5至10分钟内,其中,微课程可细分为如下几部分,依次为:(1)微视频;(2)微练习;(3)微课件;(4)微反思;(5)微教案。

2微课程的特点

“微课程”是新时代的产物,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相比,其具有鲜明的特点,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2.1主题突出

微课程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因此,一般而言,微课程是以某一知识点或某一教学环节为着力点而开展的教学活动,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微课程的内容更加精简,主题更为鲜明,该概念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很多教师的热情追捧。

2.2使用方便

微课程是围绕着某一教学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在微课程中,教学视频为核心组件,从本质上来说,微课程其实是整合课件、教学设计、学生意见与专家点评等一系列的教学资源,而这些共同组成了一个类型多样、结构紧凑、主题鲜明的资源包,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完整的教学环境,由此可见,微课程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

2.3传播多样

由上文可知,微课程具有主题鲜明,结构紧凑和内容具体等特点,与传统的课程相比,微课程更加容易表达研究的内容,同时,也更加容易转化研究的成果,由于微课程的容量比较小,因此,人们可通过手机、网络和微博等方式参与主题的讨论。因此,与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同,微课程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这也是其值得我们去借鉴和运用之处,通过采用“微课程”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挖掘其潜力,来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3微课程的制作方法

虽然正如前文所述,“微课程”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但这并不表示“微课程”的制作方式和方法也简便,实际上,要制定一个能够真正发挥实际效用的“微课程”,必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3.1脚本开发

脚本开发可分为如下几个环节,分别是:(1)主题的选定;(2)方案的设计;(3)素材的准备,作为教师独自在场的一种授课方式,微课程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展示恰当的教学内容,而这也是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从原则上来说,一个微课程对应一个知识点或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往往会选择教学的重难点来设计微教案,在主题选定后,我们还需要围绕主题来详细地设计教学的方案,同时,收集与主题相关的各种史料,为之后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3.2视频录制

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我们可将微课程分为如下几类,依次为:(1)讲授课;(2)练习课;(3)讨论课;(4)实验课;(5)演示课,通常情况下,一个微型课只能对应一种课程类型,然而,这也不排除一个微课对应两种以上的课程类型。值得注意的是,微课程的课程类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新型的教学方法或手段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应该不断地完善微型课的课程类型,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3.3教学反思

教师在结束微课程后,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使用情况,同时,结合教学的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自己在微课程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通过讲述自己的教学小故事来表达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疑惑或困难,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通过完成上述三个步骤,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微课程”在教学实践当中的作用,真正实现物尽其用,发挥“微课程”的价值,让学生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下,能够切实地学到知识。

4历史“微课程”的设计及运用策略

教师要想设计出一个优秀的历史微课程,除了熟悉教学的内容外,还需要在教学设计上下一番工夫,历史教师要学习并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学生收集最为优质的课程资源。

4.1注重与课堂的整合

在现代化的教学条件下,微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学生的自身兴趣与身心发展规律出发,结合教学任务的实际需求,微型课在课堂中承担着多种不同的角色,常见的有概念讲述、巩固练习和课题引入等。然而,无论是哪一个角色,微型课都需要紧紧地围绕着模块主题来进行,由此可见,我们需要将现实课堂与微课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师在设计微课程时,首先需要准确地把握住主题的知识框架,其次,遵循历史学科的思维逻辑来分析并重组讲授的内容,比如讲述一段史实,而对于那些需要与学生互动的教学内容则不列入微课程内容选择的范围内。

4.2注重细节的研磨

教师要设计能够引发学生深思的微问题,促进学生的深层次思考,无论是从历史知识的讲解层面,还是从历史现象的阐释层面,历史教师都需要妥善地解决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微问题。尤其是在构建微课程时,教师要从宏观的角度来细分课程,将主题的重点内容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小主题,比如将内容有关联的微课程组合成若干个历史的小专题,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仔细地打磨自己的教学语言,将语言进一步地精简化,通过流畅的语言来传递有效的信息。在录制教学视频时,我们需要准确地使用历史学科的术语来分析教学的内容,在此过程中注重词汇之间的衔接,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4.3要注重课程的互动

在设计历史微课程时,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的点拨,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传输正确的历史观,同时,不断地挖掘出学生潜在的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历史学习的有效性。在这一过程中,微课程的意义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值得注意的是,微课程是一门结构完整的课程,它除了呈现微视频外,学校还要积极地完善硬件的设施,进一步地开发师生交流的工具,构建出一个历史学习的共同体,实现微课程功效的最大化。

4.4要注重资源的动态生成

尽管微课程的一大特征是片段化,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微课程是不具备系统性的,事实上,片段化是针对微课程是围绕着某一教学环节或知识点而言的,而微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是系统而连续的。在完成一个微课程的设计后,我们需要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来不断地充实微课程的资源体系,而评价与反馈是微课程设计中的主要依据。教师唯有注重上述几个要点,在对“微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够真正发挥“微课程”的实际效用,让学生接受到更好的素质教育,学习到真正的课堂知识。

5运用微课程的具体实例

具体来说,笔者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在将“微课程”的教学方式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以时间为主脉络。例如,在分析我国的中央与地区的关系过程中,通过列举三个素材,分析从1950年至今,我国中央与地区的关系演变过程,素材1:1950年,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终于回归到祖国的怀抱,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而五十年后的今天,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团结,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五十年的沧桑巨变无疑揭示了一个真理。———摘自《在庆祝和平解放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素材2:为了庆祝和平解放50周年,中央代表团在拉萨向自治区特别赠送了“民族团结宝鼎”,该宝鼎四周的浮雕依次雕刻着“签订17条协议”、“民主改革”、“川青公路通车”、“派人来”、“腾飞中的”和“全国56个民族大团结”等具有历史价值的画面。———摘自《中国青年报》素材3:2008年,达赖分裂势力在拉萨策划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烧事件,该事件严重地影响到人民的生活和人身财产安全,这一事件也再次证明了达赖集团分裂国家的阴谋,让更多的人认清了达赖这一势力罪恶的面目。通过上述做法,可以让学生对我国中央与地区的关系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能够从历史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关系的演变历程,进而能够更加深切地理解我国党与政府所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

6结语

高中课程论文第2篇

一、课程如何设置

1990年,根据国家教委印发的《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普通高中物理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即“二、一分段”),物理大纲相应地作了调整,这项调整改变了过去的单一课程设置,是建国以来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的一项重大改革,在物理课程改革上迈出了一大步。

1990年调整后的物理教学大纲,必修课的内容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包括比较全面的物理基础知识,注意面向大多数学生,降低了难度和要求,缩小了初、高中的台阶,减小了学习困难。加之会考制度的实施,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学到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改变了过去学生文理科知识结构的不平衡现象。

但是“二、一分段”这种模式,仍不能适应不同学校的不同情况。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性质不同,要求不同,侧重点不同。必修课的内容要照顾大多数学生能够学得了,要求不能过高。重点校的师资、生源等条件好,多数学生感到必修课的内容浅,他们学有余力,高中的前两年“吃不饱”,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必修课的要求又不能降得过低,否则无法在高三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选修课的教学任务。这样,也还有一部分学生“跟不上”,不能适应必修课的要求。“跟不上”与“吃不饱”的矛盾,一直困扰着高中物理教学。

必修课的内容既要照顾到全体学生都能学到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且学有所得,又要考虑与选修课的衔接,照顾到准备升入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和能力,在目前的高考制度和高中分段教学的情况下很难处理。1990年调整后,各地反映了不少意见。

在制定新的教学大纲时,应当继续1990年的改革初衷,总结几年来实施“二、一”分段的经验,充分考虑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以及物理学科的特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课程设置作进一步的改革。

高中是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要进一步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又要为将来准备升入高等院校的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矗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生情况的差异,要为有不同发展倾向或发展前途的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物理课,明显地分开层次,便于分流,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解决“跟不上”与“吃不饱”的矛盾,使不同流向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且学有所得。

物理是系统性较强的学科,物理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高中物理课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对准备升入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学生,能力要求较高。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矗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不论学生将来的流向如何,在高中阶段都需要学到足够的、全面的物理知识,对物理学的概貌有所了解。由物理学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科学研究方法,对探索自然有普遍意义。在高中阶段学习物理课,使学生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熏陶,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这样,对全体学生来说,知识面不宜过窄,程度也不宜过高。如果仍采用分段的办法,则现在所暴露出来的矛盾仍无法解决,不能使不同流向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出路何在?与其分段,不如分为两类物理课,以便分开层次,便于在适当的时候分流,这样对高中物理教学可能会更合适些。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物理课可分为两类。两类物理课的大纲要有不同的要求,各具特色,各有侧重,明显地分开层次。

Ⅰ类物理课属于基本要求的物理课,要学习跟现代生活、现代科学技术关系密切的基本物理知识。知识面应该包括物理知识的主要方面,使学生学到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考虑到现行必修课的内容对全体学生来说要求较高,Ⅰ类物理课的程度要低于现行必修课的程度。定性的内容多些,定量的计算少些。

高中课程论文第3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分类和层次

对于怎样划分这些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层次和结构,学界有不同的观点。对于知识目标,要搞清其结构和层次,就得先弄清历史知识的结构和分类。近年来对历史知识分类的观点就出现了按心理角度、教育目的、学习方式等几种划分。结合这些历史知识的分类方法,根据《标准》中对历史知识目标的规定,有学者进一步将中学历史知识分为了“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线索和规律”三大层次。由此,《标准》所叙述的知识目标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应属于历史史实和历史概念这两大层次,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则应归属于历史线索和规律的层次。此外,还有研究结合内容标准,将这些《标准》的知识目标划分为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在能力目标分类方面,一般而言,历史的学科能力的基本要素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历史学科的一般与特殊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阅读理解能力、思维力、想象力、阐释能力和评价能力等。二是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包括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和学习历史的方法。”而朱汉国和王斯德则认为,历史学科能力主要是历史技能和历史认识能力,《标准》中“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属于前者;而“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则是后者。另外,冯长运等还将《标准》中所述的能力目标划分为两大方面:“一是解决问题与培养历史思维的能力目标,二是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目标”。总体来看,能力目标可分为两个层次,即认识历史的基础技能层次和解决问题的更高能力的提升层次。

(二)知识与能力目标的问题与解决

虽然《标准》中提出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得到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可,但也有学者提出质疑,特别是针对《标准》中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表述和提法有不同看法。如赵亚夫就主张应摒弃《标准》中“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线索等这种简单归类知识的观点。因为长期的实践证明,此种分类方式只属于教科书,而对于历史学习能力、历史意识乃至人性的养成没有助益”;所以,在高中历史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制定和实践的过程中,就应该注意一些方法与策略。朱继军则指出“要实现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之间的有机融合”;王正瀚则提出了目标制定的整体、自主、层次、多元性四大原则,希望以此使知识与能力目标最大可能地在课堂上得以实现。

二、《标准》过程与方法目标研究

本次课改第一次将过程目标列入课程目标之中,此举引来各方热议。围绕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界就其内涵的问题、过程能否作为目标的问题、误区和策略问题,都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一)过程与方法的内涵

要研究过程目标,就必须弄清楚究竟什么是过程。《标准》对高中历史过程目标的叙述为“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这里过程具体指什么,其内涵又是什么呢?学者对此的观点,虽有一定差异,但又有相通之处,总体而言,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过程是经历。如:聂幼犁就提出“过程是指通过获得和怎样获得‘知识与技能’的经历”。陈志刚认为“过程是指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陈辉指出“过程即经历,即是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师生共同置身于这一历史情景”中。李惠军认为“过程是对历史的‘感知’、‘积累’以及‘理解’的学习、体验和认识的经历”。可见,虽然对过程目标的认识各位学者的表述不同,但其观点都在阐述同一个问题:过程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过程目标注重的是经历与体验。关于方法目标,虽然《标准》解释为“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但是《标准》所述的这些方法属于什么方法,学者的观点则有一些分歧。聂幼犁就认为方法是思维方法,李惠军认为“方法”就是“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此外,还有“历史学习方法(学史方法)、历史研究方法(史学方法)、历史学习方法和历史认识方法等多种说法”。

(二)过程目标与方法目标的关系

《标准》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划归到同一个维度,二者是否有共同之处?互相又有哪些区别呢?近年对二者的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交互说、区别对待说、针对教师说等几种观点。持有交互说观点的学者认为“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本身是交互相杂、共融共生”,“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并在过程中获得和应用知识、掌握和运用方法。一定的‘方法’总体现在一定的‘过程’之中,‘过程’是‘方法’的动态展开。‘方法’蕴涵在‘过程’之中。‘过程’与‘方法’具有统一性。”区别对待说的观点认为“‘过程与方法’都能当作目标,教师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只是手段,学生要掌握的思维过程与方法才是目标”。而针对教师说则指出“过程目标其实不是针对学生,而是针对老师;课堂上出现良好的学习状况,应是老师追求的目标,而非学生”。还有观点认为“过程学习,就是方法学习,过程和方法实质上都是一种程序;不同之处在于,过程是一种客观呈现的程序,而方法是人或动物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心智操作程序”。总体看来,研究普遍认为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关系应该是既紧密联系又互有区别的。

(三)过程能否目标化之争

如果《标准》将过程列入教学目标,那么这一创新之举是否合理?过程能否作为目标?这一直是学界在对过程目标的研究中较大的一个争议点,总结起来目前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大部分学者认可的观点:过程能够作为一种目标。如冯一下总结认为“‘过程即目标’在理论上是可以成立的;从哲学角度看,过程和目标具有同时性和同一性;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习过程是从未知到已知、从知之不多和知之较浅到知之更多和知之较深的心理过程”。而陈辉也提出了“‘过程’成为历史新课程目标的发展方向”、“忽视‘过程’目标是有悖于课改精神”的观点。此外陈志刚、聂幼犁、周仕德、李德藻、张汉林等诸多学者也都持此观点,此处不再赘述。另一种观点则是以李惠军为代表,他先后在《历史教学问题》上连续发表多篇文章,认为在新课改和新课标中不应该把过程列入目标,指出“过程”如果作为目标,会导致“过程异化、规律公式化、问题格式化、互动庸俗化、开发过度化”等问题,因此“过程”不能作为课程目标。

三、《标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研究

“以学生为本”和“人文教育”是《标准》所凸显的两大理念,也是整个历史新课改所倡导的两大理念。历史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要“认识和了解各种重大的历史事件、现象、人物,以及前人的生产生活,精神历程,还要对此作必要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知道善恶美丑,从而触动心灵和情感”。而主要承载这一功能的目标就是《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中学历史教育的归属和生命。为此,学者们结合《标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层次与特点、策略和误区等进行了研究。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层次

《标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从《大纲》的思想教育目标发展而来,但是同思想教育目标相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内容结构上都有了很多新的变化,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标准》对此目标的表述用了324个汉字,在三大目标中着笔最多,可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涵盖的内容丰富、分类复杂。因此,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层次,朱汉国、王斯德将其划分为“个人,国家和民族,世界和人类三大维度”。也就是说在《标准》的表述中,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以及对健康的情趣、健全人格和态度”的培养等都归为“从个人出发”这个维度;而“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人生理想等”则属于“国家和民族”这个维度;而世界和人类这个维度则应该包含“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汲取世界各地文化传统和文明成果等”内容。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用误区与策略

虽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较之于过去的教学大纲的教育目标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但这也就意味着《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新的困惑和误区。如将“‘历史情感教育’等同于‘爱国主义教育’,凡事都是情感教育的素材,情感教育成果可以被客观测评”等问题逐渐在教学中显现。近年来学者们结合《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该如何运用于教学、如何指导教学展开研究,总结出不少使用的策略和应注意的问题。总结起来,最核心的两点策略就是情境教学和体验教学。例如,有观点认为应该通过多种手段创设历史情境,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因为逼真的历史情境,不仅可以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在感知历史的过程中,激感,形成价值观念”。而对于体验教学,有学者就提出了通过历史活动或者是身边的历史,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和乐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除此之外,何成刚还建议在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时应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史料价值观”,而冯一下则指出要重视价值判断教育,价值判断是中学生形成价值观念和价值观体系的基础。这些教学策略都为进一步理解《标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供了帮助,也为今后中学历史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借鉴。

四、《标准》课程目标的其他不足

除了“过程”能否作为课程目标的争议之外,《标准》的课程目标在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上也存在较大问题。在表述上,虽然《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用830字概述了三大目标,但是这种概括性的叙述并没有“分阶分段的要求和学生认知水平的要求”,这就使整个课程目标缺乏一定的梯度和层次,使教师在课程目标的选取和设计中不易把控,难以操作。而在科学性上,则表现为“课程目标没有促进学生发展的终极目标,初高中能力目标没有明显的差别”[25]等问题。

五、《标准》课程目标部分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高中课程论文第4篇

从可供选择的宽广领域中为中学物理课程选择合适的内容,对教师和学校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深度和广度,学生的兴趣和经历,师资力量等这些都需要加以考虑,对许多学生来说,中学物理课程可能是他们接受物理学正规训练的唯一机会。对另外一些学生来说,中学物理课程给他们打下一个基础,以备今后进一步深造。于是,课程所提供的准备是否充分,便引起学生和家长以及高等院校的密切关注。一些州关注课程的内容并提供大纲,以便有助于对学校进行指导。

但是,说到底,这种选择必须由任课教师来做,因为他们了解自己的学生和社区,了解学校情况,尤其是了解不同的课题对学习的重要性。

二、概述

在“初级物理”这个题目下有很多知识。在一学年内无法把它们学好。初任教的老师应该特别注意不要试图教太多的课题。教好少数课题比了解物理学的概况更为可取,那么教师应当怎样选择课程内容呢?也就是哪些课题应该教给学生呢?

首先我们将考虑作为一门科学和作为一种活动的物理学的范围。展现在师生面前可供考虑的课题范围是极其广泛的,但选择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虽然过分狭窄和专业性不是中学物理应该具有的特征,但是,在选择适合于中学不同学生所需要的课题时,理解要比单纯知道更重要。应该让学生学会一些必要的课题。还需要考虑教学目标和希望学生获得哪些能力。

三、可供选择的广泛领域

物理学的范围十分广阔,其中大量课题应该包括在中学课程之中。

1.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从时间上来说,可以从当前一直追溯到“大爆炸”的时刻。

2.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很广,但它是由贯穿其中的一些基本观念联系起来的。

物理学的普遍原理使它和谐、有力而且具有物理美。

3.物理学是当代人们所热烈追求的一项事业,前沿正在扩展,物理学正在发展之中。

4.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地发展其它自然科学。提出关于自然界的问题,并用不同的方法得到解答。应该让人们知道,“物理学家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代表性。

5.物理学不是工程学,物理学在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在医学和其它许多领域中的应用,将被那些理解物理学基本原理的人们所关注。

6.物理学的应用之一是解释自然现象,这真是很吸引人的一个方面。例如,日落时为什么是红色?天空为什么是蓝色?鸟如何知道飞行路线?为什么海浪总是拍岸?

7.还有一些物理学在技术上的应用导致人们关注某些社会政策,如核电站、核废料处理、空间计划、能源、环境保护以及国防等。

这些课题应该有足够的数量,以便能体现物理学的广泛程度。但也不能太多,致使对每一课题的讲授都不充分。在整个课程中,应该强调那些基本原理,以及把物理学各个分支联系在一起的那些观念。应该使中学生感受到物理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是最引人入胜的当代科学前沿之一。其次,通过学习物理,学生应该知道物理学家如何提出有关自然的问题并给出解答,从而勾画出宇宙的情景,学生应该学习如何提出类似的问题。最后,关于物理学基本原理在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果引用得当,会增加多数学生和教师对物理课的兴趣。

所有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企图讲述过多的课题将会流于肤浅,这是在基础科学的初级课程中容易犯的毛玻另一方面,过分集中少数课题会使本来应有多方面才华的学生成为“少年专家”,同时把一些本来会对广泛的课题有兴趣的学生排斥在外。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在技术中、在相关科学中的应用,会使物理课生动活泼。然而,过多地引用技术实例,在教学中可能忽略这一点:应用是结在科学之树上的果实,而不是树本身。

四、课题少而精,则学习效果好

首先,要说几句关于物理课程的“覆盖面”问题。一些课本,由于其内容包罗万象,有时会误导新教师,为了满足不同教师和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课本所包含的课题比作者打算在任何一个年级所讨论的要多。物理教师与其肤浅地覆盖许多课题,不如处理好较少的课题。这一点在几十年前举行的称之为“美国物理教师协会”(AAPT)的会议上已经提到过。

由很多知识组成的物理学,目前它的范围更加广泛,在初级课程中不可能充分普遍地加以覆盖。教师不应该牺牲深度和理解程度,百科全书式地包容过多的课题。

1.动量守恒;2.质量和能量守恒;3.电荷守恒;4.波动;5.场;6.物质的分子结构;7.原子结构。

这7方面的原理和概念勾画出最低限度的内容。

应当指出:诸如牛顿运动定律这样一些课题,通常应该在讲述初等水平的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原理的发展过程时加以讨论。

1956年以来,物理学已经向前发展,因此关于现代物理(基础物理在粒子物理、固体物理、相对论和宇宙学中的简单应用)的介绍现在也适合于中学物理课程。

五、应当教授某些技能

中学物理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能力。下面举例说明应该培养的某些技能。

1.识别所观察到的现象中的变量。

2.整理观察到的信息(例如,观察和记录电流改变时导体上的电压)。

3.会处理信息,以便研究找出关系(例如,作出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

4.会解释用图线表示的信息。

5.学习“问题解决”。

6.会根据简化的假设粗略地进行估算。

7.会把空间信息转化成其它形式(例如,理解实际电路与电路图的关系)。

学生获得这些技能,需要多次反复和实践,只有反复注意其应用,才能获得技能。应该在学生学习力学、光学、热学、电磁学、波动、近代物理等知识时,学习和利用这些技能。稳步地发展这些技能是物理课程的一项根本任务。

六、课本的内容

学生学习物理在课本上花费的时间要比做实验多,也比同物理教师接触的时间多。因而必须认真选择课本,以适应师生的需要。

在选择课本时,应该考虑哪些标准呢?课本中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在AAPT领导下的物理教师小组认为,评价中学物理课本有下述7项主要标准:1.内容(题材的正确性和合适程度);2.程度(讲述适合于中学学生);3.可读性(课本易于学习);4.外观(看起来吸引人);5.科学(把物理学展示为发展中的知识);6.社会问题(认识到物理学对社会的影响);7.作业(给学生的附加作业,材料合适)。

基于这些标准,教师小组评价了14种使用比较普遍的中学物理课本。

同一小组分析了这些课本的内容,认为主要课题的分布如下:1.测量:导论,数学技能,误差,实际测量,SI单位制。

2.力学:平衡状态,动力学,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动量,能和功。

3.分子物理:量热学,分子动力论,气体定律,热力学。

4.波动:在弹簧和发波水槽中的机械波,声学。

5.光学:光的波动说,光线,镜和透镜,衍射和干涉,偏振。

6.电磁学:静电学,简单电路,静磁学,电场和磁场,磁力,电磁感应。

7.量子物理:光电效应,氢原子能级,原子光谱,核结构,放射性,核能。

此外,一些课本还涉及如下课题:电磁波,相对论,能源,物理学史和(或)天文学史,流体力学,电子技术,固体物理,天体物理,交流电路等。随着物理学的发展,课本也必须改变。在美国促进科学协会(AAS)领导下的教师小组审查课本的标准包括:内容的通用性;内容的正确性;内容的范围;科学的结构和方法;编排和连贯性;易于理解。

七、考试的内容

某些广泛应用的物理考试,从它的考试范围透露出一种课程内容的线索,因而许多物理教师认为它很重要。它对选择物理课程内容多少具有指导作用。然而,当作分析和选择课程内容的文件,它不具有绝对标准,应该慎重对待。

国家科学教师协会的初级物理考试,以其自身的权威而博得人们的关注。通过研究,发现考试的主要课题及其在试题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如下:力学30%热学和分子动力学10%电磁学25%波动、光学和声学20%现代物理学15%.

八、大纲

大纲以提纲的形式列举出所要讨论的课题,并指出课题间的关系以及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有经验的物理教师通常要正式地或非正式地编制自己“个人的”大纲。由州教育部门或地区性的学校系统制订的大纲,在选择内容方面也为教师提供了指导。在一些州,课程委员会当前正致力于编制或修订具有不同目标的物理大纲。

物理大纲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有利的方面是:它为物理教育规定了目标,它反映物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双方的思想,可以在学年之初这个关键时刻对物理新教师给予指导,不利的方面是:大纲趋向于“冻结”教学模式,并限制选择教学内容。教师常常感到,不得不刻板地执行大纲中提出的建议,从而受到束缚,而且不能去试验新的教学方法,任何大纲都应该留有适当的余地,以便有经验的教师能发展他们自己的物理课程。

大纲是关于课题和课时的初步安排。随着课程的进行以及学生的能力和兴趣逐渐显露,教师应当保持主动,以调整顺序和进度,调整能力要求和教学程度,在一年之内,要覆盖每个主要物理领域中的一些部分,这虽然是人们所希望的,但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发现这是做不到的。他们相信,发展学生的信心和能力更为重要。某些重要问题应该提出来并给予回答:1.贯穿每个学期的最重要的内容和能力是什么?就如同多数课本所编写的那样,教师可以确定牛顿定律、牛顿定律的历史发展和应用是第一学期的中心内容。

或者还可以把守恒定律(能量守恒、线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作为重点。一旦能够决定一学期所学的内容,就可以相应地做出每周和每天的进度表。

2.可以删去大纲中的哪些课题,教师应当认真地阅读课题目录,并认真选定删减对象。此后,随着学期的进展,在课程进行中要不断地与计划(大纲)相对比,而不要等到课程的最后几周再这样做。

3.大纲期望学生能记住什么?是否使学生确信他们能学习物理,并对物理增加了(或具有了)兴趣?

九、新课程

物理学是一门生气勃勃的学科,新近观察到的现象不断丰富着它的内容,处理熟悉的和新的现象的模型不断在改变,而且,应用物理学不断诵现。物理课程的内容不能固定不变。

其实,当代的中学物理教师已经感觉到有必要不断重新审视和思考课程的内容,这是令人鼓舞的趋势。相当数量的教师正基于自己的观点设计新课程,他们想的是如何把变化中的物理内容组织起来,以适应教学目标,并提供更好的课程以适应学生不同的需要。

下面简短介绍几个学区的课程实例。

下默里安(宾夕法尼亚州)中学物理大纲。这个大纲提供了一个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计划。这种活动可以使学生重视并提高自己学习物理和数学的能力,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实践者,物理教师的基本信条是:学出兴趣,而不是“学完大纲”。

高中课程论文第5篇

体育教学目的是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是整个大纲构建的目标体系的最高层次,是确定教材内容的主要依据,也是用以检查和评估体育教学质量的标准。

高中新大纲所规定的体育教学目的具体内容共三项。

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使学生进一步获得体育、保健的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从事体育锻炼、体育娱乐、卫生保健和其它社会体育活动的必要技术、技能与方法;

增强学生的体育、保健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体育、保健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学生情操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提高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创新、合作和应变能力,以及自立自强、坚毅勇敢、顽强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文明行为,使学生建立健康的审美观点,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这三项内容是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整体,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和融合的。高中体育教学目的是整个高中各年级、各项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评估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确定编选教材内容的原则,构建了各年级体育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和年级的教学目标。各项教材内容,按其特点,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提出了纵向发展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年级目标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关文化科学知识基础、身体的发展状况和掌握技术动作的水平,按年级层次确定了年级的综合目标。各项教材纵向系统的年级划分,将同一年级的内容归纳在一起,确定为年级的综合目标,其目标体系如下。

二、高中学生体育教学目的具体内容

高中学生的体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组织形式,体育教学目的完成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目的的完成和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也影响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优秀的新生和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劳动后备力量。

体育课程作为一个学科,同各种教学以及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相配合,共同完成高中的教育目的。

现对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三个方面,就自己的学习体会概述如下。

(一)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这条目的,强调了“在初中的基础上”,说明体育教学目的的连续性,身体的发展不是截然分开的。同时也强调了“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在体育课程中和体育教学中的反映,要求全面地锻炼学生的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意思。在有的人看来,往往把没有病视为健康的标志,这是传统的、很低的标准。没有病固然是健康身体的起码条件,但对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来说,必须是健壮的同时还要具有健康心理。身体是否强壮,或体质的好坏,是由遗传和环境、营养、体育锻炼、劳动、生活与卫生习惯等所决定的。遗传是先天决定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营养、正常的生活制度、卫生保健措施,特别是科学的体育锻炼,会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

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后期,向青年的过渡期,正是从身体的正常发育期,向健壮型发展时期。改善健康状况,增强体质(身心发展),仍然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1.体育锻炼与高中学生的生长发育在高中体育教学目的中,为什么仍提出正常发育的内容?人体从胚胎到成年,不仅表现在人体重量和体积的增加(即生长),而且构造和机能同时发生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质的变化,表现为发育),这种正向的生长发育的变化,在高中阶段并未结束。经常地参加体育活动,不断地促进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并使其强壮,对高中学生具有现实的意义和长远的意义。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教材内容,选编相当数量的基本体操和基本活动,就是为了达到促进身体正常的、更好的发育所安排的。

2.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体育教学目的提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要求,这里指的“进一步提高”是与初中相比较而言的。身体素质、基本的运动能力和生理机能之间的关系如何呢?身体的各种素质,其中包括速度、灵敏、力量、耐力和柔韧等主要素质(还应包括主要身体素质以外的一些素质)。身体素质是人体机能能力的表现形式,它是衡量一个人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这些素质又是在神经系统(大脑皮层)的指挥下,通过肌肉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也是内脏器官(特别是心脏、肺脏)功能的反映。其表现形式是人体的各种活动水平和能力(动作的质量),如跑得快、跳得高、投得远等能力的表现,虽然有技术、技能的问题,但其基础是身体素质水平的反映。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人体内部各系统虽然都有各自的功能,担负着不同的任务。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毫不相关的、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相关的。包括体育在内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整个机体高度协调配合发展的结果。因此,从生理的角度来看,没有身体各器官和身体各系统的功能普遍提高,就不可能有某一系统的单独提高。只有在整体提高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提高身体的总体水平。当然这并不否认某一活动器官的发展,也会起促进身体整个水平相对发展的作用。

3.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人的机体的发展与周围的环境有密切关系。生物体与生物环境相适应,这是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生存发展的基本原理。机体与环境的统一的主要表现之一,是机体对环境的适应。适应并不是消极的“迁就”,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进行日光浴、深呼吸、游泳的锻炼,对寒冷和酷暑的适应,都是高中学生体育教学所追求要达到的重要目标。

4.要重视培养健康的心理新的健康观包括心理健康。为了完成某一身体活动的目标,例如,跑完1500米的全程,除了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社会发展在各个领域人才的需求,对心理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航天飞行,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在宇宙度过相当长的时间,要经受难耐的寂寞;到南极考察要经受寒冷和艰苦的磨炼;一次又一次的科学实验;等等。这一切都与顽强的意志这种健康的心理有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标准都包括哪些内容呢?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而且难用定量的量表加以评价,一般认为应包括以下几项。

(1)智力发育正常。正常的智力是青少年能够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之一。智力发育是否正常,也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2)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这里讲的人际关系,就是个人与家庭成员、教师、同学之间能否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3)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合。所谓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即心理特征的表现与同龄人是一致还是超常?高中学生的心理受年龄、社会、教育和家庭的影响,尽管不可能完全相同,但他们的心理状况正向成熟发展。为了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顽强拼搏的精神,开拓进取的态度,同他们的思想有关,与心理发展也有密切关系。在教学活动中,从个体与群体的比较中,即可发现学生心理表现的异同,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4)行为协调,反应适度。青年的心理与其自身的行为表现应是和谐统一的。如果高中学生的行为表现仍十分幼稚或特殊的“老套”,都是心理不健康的反映。

(5)良好的情绪。青年正处于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活泼愉快的时期,也正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忧心忡忡、恐惧焦虑、心理压力很大,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必然影响身心的发展。

通过体育教学,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活跃学生生活,培养他们生动活泼、顽强勇敢、坚韧不拔的精神是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技能,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高中体育教学这一条目的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使学生获得体育和保健的基础理论知识;第二,要使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的基本技术、技能,提高他们的学科能力;第三,对体育兴趣、爱好和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这条目的内涵来看,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必须对其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它反映了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体育课程的基础性和与初中相比的“高层次”性。

1.对高中学生体育基础知识的要求提高了

在本条内容中,理论知识用了“基础”,技术和技能用了“基本”,这两者是否有区别呢?这两个词在有的地方用法和意思是相同的,例如,作为一种事物的“根本”等。但严格的说又是有区别的,基础带有面的意思,如房基或打地基,只能说基础不能说基本。此外,基本又带有主要的意思,例如,“基本完成了……”,还含有没完成的地方。而基础是比较肯定的、必须具有的意思,一般与知识联系起来用,多用“基础”知识。

新大纲对学生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要求提高了,既考虑其基础性又提高了要求,主要围绕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科学方法的运用,体育学科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理论知识不仅在课堂上集中讲授,而且在实践活动中,要结合操作方法、运动原理,向学生讲解。

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体育常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运动文化以及卫生保健知识。

2.重视体育基本技术、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学习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术和技能,是体育教学的目的之一,尤其是对高中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人认为体育课不必学习运动技术,只要活动起来,身体受到锻炼,精神得到满足,就达到了“体育的目的”。表面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大错,但是这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活动或运动的合理性和规律性。我们都认为学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不同,在体育教学中不一定学习过于繁杂的竞技技术和追求运动技术的细节,但是,只要参加体育运动,就有运动技术的问题。至于那种否定体育教学是一门学科的教学,把体育课降低为一般体育活动的思想,更没有正确认识体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的意义。

关于技术和技能的关系问题,这里需要进行一些解释,因为这两者是有一定区别的。

什么是技术(这里指运动技术),也可称为身体练习的技术、动作技术:是指在学习和练习动作时,所做的动作符合人体科学原理,能充分发挥人体的潜力,合理而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

什么是技能(这里指运动技能):是指学生按运动技术的要求,通过反复练习,较好地掌握了某种运动动作的方式,形成动作系统,并能充分运用自己的体力去完成,这即是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按心理学的解释,技能即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

这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技能是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技能又分为较低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高级的技能亦称熟练技巧。

只有掌握了运动技术和技能,经过反复练习,才能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不学习技术动作怎么能运用技术进行反复的练习;不反复的练习怎么能形成技能,进而用以锻炼身体。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发展的结构如下图式:

附图{图}

上图可以说明学习技术,经过不断的练习形成技能与促进身心发展的关系。对高中学生应在初中已学的基础上,对技术动作提高要求,并逐渐形成技能,提高锻炼身体的效益。

高中学生在强调对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的教育的同时,仍然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并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这里提出的“提高学生的体育、保健能力”,笔者体会是指体育这一学科的综合学科能力,包括掌握技术动作、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我设计、自我锻炼、自我调控、自我检查评价以及自我卫生保健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学生情操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始终应十分重视的教育目的。其中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问题。这一教育目的的实现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渗透和行为指导进行的。还应把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到国家、社会对青年一代的期望联系起来,进而进行体育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是由我国的教育总目标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需要决定的。当前体育理论界研究讨论的运动项目的目的论与手段论之争,同样涉及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高中教育应通过各学科教学,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把学生和锻炼同自己的社会责任相联系。体育教材内容有理论有实践,包括体育的社会文化、生理和心理学知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相关的操作技术与行为,都应以完成教育和体育教学目的为准则,脱离教育、教学目标,单纯把参与田径、体操、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操和舞蹈的“活动”作为终极的个人兴趣和目的,不符合我们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体育教学是组织起来的班级集体活动。教学中因材施教,加强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性,是在群体教育活动中进行的。我们要反对“一刀切”或“齐步走”,但这不是反对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依据。体育教学中的群体活动是本学科的特点,在体育活动中每时每刻都要发生人与人、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教学比赛中的个人与群体、这一小群体与另一小群体之间的较量;技术与战术的运用;等等。上述一切都是在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和运动能力的同时与集体发生关系。发挥群体的作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不是限制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样,发挥个人的特长,重视个性发展,不是发展学生的个人主义。因此,对高中学生进行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等优良品德的教育更应加强。

新大纲明确地提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及自立自强、坚毅勇敢、顽强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这反映了教育改革培养目标的时代特征,对高中学生提出的自立、自强、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精神。这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关于“发展学生个性”问题。什么叫个性?通常是指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它是由人在适应或改变现实环境的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意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但是,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它是由多层次、多侧面结构复杂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有:(1)能力——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特征;(2)气质——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3)性格——完成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4)活动的倾向特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发展学生的特长,是发展个性的一个方面,但不是全部,而且更重要的不是简单的结果,而是一系列的心理过程的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的倾向和完成“任务”的态度与行为。只有把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教育、教学目的重要内涵之一,才能有效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把学生视为主体,把教与学看成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法,更要重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学法。

怎样看待发展个性与群体教育活动的关系呢?有的人往往把发展学生个性与重视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对立起来,这是一个误区,这两者的关系是不矛盾的。社会观察和科学实验证明,离开社会群体,离开人际关系,个性是不可能形成的。个性属于社会范畴,它存在于通过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通过社会参与并与群体的人际关系表现出来的。“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以微观的形式而存在的,但它又受宏观的社会关系系统所制约的。”其基本图式是:

─────────

───────│在群体中通过交往而│──

│宏观的社会关系││││个性│

───────│形成的微观人际关系│──

─────────

参考文件: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

2.《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体育教学大纲》

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

4.《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参考书: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学习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王焕勋主编:《实用教育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5.瞿葆奎主编:《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学文集之一),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6.陶景@①等主编:《学校体育大辞典》,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吕达著:《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8.[日]松田岩男著:《体育心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编写组编译(内部参考)。

9.《中学体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高中课程论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课程目标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课程标准语感

一、树立“多维语文素养”的语文新课程目标理念

2003年新《课程标准》把历年《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发展为“课程目标”。从“教学目的”到“课程目标”的发展演变,自有其内在的理念转向,洞察课程目标理念的嬗变,是理解语文新课程发展走向的基础和根本。纵观20多年来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其中语文课程目标理念的演变,经历了“突出语文知识”,到“语文知识与能力并重”,再到“突出多维语文素养”的轨迹。

2003年的新《课程标准》,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确立为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理念,第一次系统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并使之具体、综合地体现在课程总目标以及必修与选修课程目标的结构之中,构建起多维、立体的新语文课程目标体系,“多维语文素养”取代了以往单一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知识与能力并重”。

什么是“多维语文素养”?在已有的研究中,人们取得了丰富的认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研制专家,对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达成了一定共识,总结这些要求可以概括出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

1.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这不仅是掌握语言文字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还要形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具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良好的语感和思维品质。

2.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即养成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3.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包括:恰当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的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能力。

4.形成开放的视野、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5.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6.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包括: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底蕴、较高的文化品位;积极吸收人类先进文化,尊重和理解多样文化。

7.科学素养的形成。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养成;具有基本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

8.社会主义道德以及公民素质的培养。包括以下三方面:爱国主义精神、乐于合作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民主法制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9.具有自信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上九个方面所涵盖的“语文素养”内涵,比较全面地表明了语文课程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培养目标。前五条尽管仍然属于知识与能力目标,但是从其内涵来看已经丰富了许多。基础知识不再只是字词句篇的掌握,更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形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更不再是死记硬背所能达到的,需要学生对知识深入领会并在日常运用中多体悟其内蕴。基本能力则突破了听说读写的狭隘局限,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有利于人格完善的审美能力都备受重视,而且强调能力形成背后的学习方法习惯、创新意识、审美情趣等主观精神因素的养成。后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了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公民素养、人生态度等不仅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更是个体全面发展、谋求健康幸福人生所必需的。归根到底,高中语文课程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着眼于学生个体素质的全面、终身发展的。尽管如此,以上九个方面语文素养的内涵也只是现阶段社会发展要求的体现和语文课程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语文素养”是一个多元、开放的体系,将继续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语文新课程总目标的改革走向

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最突出的特点是: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加以融会整合,系统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并贯穿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方面。总目标内在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语文课程价值取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兴趣,鼓励自主学习,确立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近年来出现了一个令人堪忧的状况——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热情。鉴于此,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力求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和兴趣,在总目标中多处体现了对学生自主选择、自我体验学习的重视。提出“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等目标,鼓励学生主动开发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新天地。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环境,并加以引导,既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需要,又实现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2.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成

学生要具有终身学习的动力,需怀有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因此,总目标提出要让学生“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性”。另外,在学生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方面,总目标也要求高中学生要“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

三、语文新课程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上的改革走向

1.必修课程目标的改革

(1)在表述方式上,从比较单一的说明目标转向多样的既具有说明目标,又具有描述性的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以往的《教学大纲》基本上属于行为目标取向,具有精确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教师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并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行为目标来判断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学生的整体感受、情感体验、态度、审美意向等丰富的内心活动,因无法全部用行为表现出来,不能转化为行为内容而在课程中丢失了。因此,对于注重审美、情感态度等隐性学习过程的语文课程来说,行为目标的表述方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容易使课程“趋向于强调那些可以明确识别的要素,而那些很难测评、很难被转化为行为的内容就会从课程中消失”。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课程目标,用行为目标表述比较有效,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要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塑造学生应有的语文素养却无法用行为目标表现出来。

因此,新语文课程目标在强调行为目标的基础上,注重了用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来描述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展开性目标注重过程,主张目标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展开;而表现性目标则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这两者相整合,就符合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语文新课程理念。例如,“阅读与鉴赏”目标中采用了一系列不同程度和不同侧重的过程性动词“不断充实、完善、提升、逐步加深”等,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美好的人格精神和人生境界。另外,还有更多表现过程和发展的目标,从“努力探索、调动、发展、养成、丰富、感受、品味、领悟、体会、思考、展示……”一系列描述性动词就可以感受到新课程目标赋予了学生更多学习空间和机会,增强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创造性。

(2)在话语方式上,突出体现了新必修课程目标重视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

在课程目标的句式变化上,以往《教学大纲》的句式一般采用“能……”,体现的只是对教学结果的重视。而新必修课程目标则更多采用了“学会……”的句式,以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另外,新必修课程目标用“自己、独立、主动、独特、个性化”这些词强调自主性、个性化学习就多达18处。

在“阅读与鉴赏”目标中,进一步提倡学习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的独立自主性,并首次强调阅读的个性化。2003年新《课程标准》倡导学习者独立自主地阅读,朗读要“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课外阅读要“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在学生获得独立自主性前提下,为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习更贴近个人日常生活,提高阅读兴趣,还首次提出了“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在“表达与交流”目标中,不仅在写作方面倡导学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口语交际方面也突出了“有个性和风度”的要求。对“个性”的张扬,使学生在表现自我、与人交际上更有自信心,是学生主体地位实现的标志。

(3)新必修课程目标包含了许多新概念,这些新概念集中体现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

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引进了许多新概念,比如,“精神生活、人生境界、鉴赏态度、民族心理、时代精神、阅读兴趣、科学理性精神”等。而以往的《教学大纲》,在阅读目标中甚少涉及这方面的目标。这些新概念,体现的是语文素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情感态度目标,更突出强调对中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体悟,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在“表达与交流”目标中,更重视丰富学生个人的精神生活和情感体验,“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想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从这些新概念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态度和情感成了写作的灵魂。而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力求有个性和风度”等新要求,极有利于增强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和魅力。这些富有情感性的新概念使得新必修课程目标,处处洋溢着关注学生人格健康与全面发展的光辉。

2.选修课程目标的创新

(1)加强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衔接,注重丰富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体验。

选修课程体现了语文作为母语课程最大的特点,即“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选修课程目标特别注意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这表现在每一个系列中。比如,小说和戏剧系列目标规定“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新闻与传记系列目标提倡“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等。这些选修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丰富生活和人生的体验。

(2)注重不同文体系列的学习方法,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

选修课程分为五个系列,是因为不同文体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学生学习不同的文学体裁,也应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因此,五个系列目标中都包含了学习方法的要求和指导。如:诗歌和散文目标提出“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这里就指出了学习古诗文的两个最重要的方法:查阅工具书和资料帮助阅读理解,以及背诵领悟。又如,“广泛搜集资料,根据表达需要和体裁要求,对资料进行核实、筛选、提炼,尝试新闻、通讯的写作”,这里在提出写作要求之前,也向学生提供了写作准备的基本方法。新《课程标准)对于学习方法的重视,依然渗透进选修课程目标之中。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利于举一反三,为后继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3)鼓励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形式不拘一格。

高中课程论文第7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支撑平台自主选课样本学校

一、目前校本课程开展的问题和困难分析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教学实施现状与问题分析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核心思想是促进每位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构建合理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结构,是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呼唤着校本课程的出现,开发并实施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目前各校校本课程实施的深度、广度、力度参差不齐,而且在实施的常态、有序、有效等方面也普遍多有欠缺,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1、对校本课程开展的目的及必要性缺乏足够地认识

校本课程不是选修课或活动课,校本课程和语文、数学等一样每个学校必须要开设,国家课程强调了共性,而校本课程强调了个性,这是比较完善的课程结构,可以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目前部分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展的目的及必要性缺乏足够地认识,缺乏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协调各种力量的能力.没有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方面,鼓励、倡导和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展。

2、教师课程意识薄弱和缺少课程开发热情

由于缺少课程专家的引领,缺少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也缺乏相关理论知识和专门的培训,还有高中学校的相对特殊性(高考),许多教师不熟悉或者不关心新课程的有关知识,不了解自己角色的变化,缺少课程开发意识,缺乏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积极性。甚至采取消极、敷衍或抵制的态度。

3、学生自主选课问题突出

校本课程强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具体到实际操作最关键的就是如何让学生选上自己喜欢的课程。高中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基本都上千人,要在教师、教室等客观条件限制下,学校要保证学生都能选到喜欢的课程,这是十分繁琐复杂的工作,而如果手工进行统计分析,这工作量大的惊人且做不好。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因为没有经验,也缺少相对应的软硬件支持等,基本上都是帮学生选课程,学生做不到自主选课。

4、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保证校本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目前大部分学校对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行内部评价,这样就会出现评价标准不一、过程不严等问题,造成评价基础薄弱,反馈性能差。虽然大多数校本课程开发计划中都有评价部分,但操作起来往往流于形式。一方面是学校也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课程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上,并不注重评价工作。新课程对高中学生的评价采用学分制形式,注重过程性评价是新课程的新理念,建立起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是关系到新课程兴衰成败的关键,校本课程的教学评价应有别于以往传统课程的评价方式,应实现多元化操作。

以上列举的是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些随着我们相对应制度的完善自然就会解决;有些如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学生的自主选课、课程效果的评价等问题,具体操作起来十分繁琐,尤其是学生的自主选课,校本课程评价等,以往是人工进行调查统计,以纸作为载体进行记录,不利学生的自主选课,不利管理中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也不利校本课程资源的保存和交流。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为校本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海量的资源、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和程序的“智能性”,搭建一个校本课程选课管理平台,则能很好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二、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校本课程实施的优势

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能更快适应社会变化,可以对校本课程进行动态的、持续的管理,避免校本课程教学实施出现随意性,信息技术应用于校本课程实施其优势在于:

1、提高校本课程组织实施和管理的效率

学生自主选修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实施走班制(跑班制),之前从来没有任何经验的学校如何保障走班的有序开展,如何高效地统计学生选课的数据,如何高效地对学生走班后的考勤评价进行管理等,都是一个个摆在眼前的难题。这些问题也许可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有效的解决。我们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创建校本课程网上选课平台,该系统可以记录学生的选课情况,教师开设的校本课程情况,同时学校教务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生选择进行宏观调控,进行课程编排,并为师生和家长提供查询和互动,可以对校本课程进行动态的、持续的管理,避免了出现校本课程教学的随意性,提高了校本课程实施效益。

2、促进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目的是尽可能为教师、学生提供改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先进工具和手段,实现减轻教师教学的负担,学生学习的负担,或在相同的负担下提高教师教学的效果,学生学习的效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实施,借助E-mail、BBs、Blog、QQ等工具,进行校本课程的对话、讨论,实现相互间的交流,可最大程度地让学校先进的设备使用起来。

3、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基于信息技术,教学形式更灵活多样,教学方式更新颖独特,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创新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实施,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一边培训、一边应用、一边研究,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提高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形成新型的教学方式,极大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校本课程网上选课支撑平台的构建

作为浙江省新课程实施样本学校,我们尝试模仿大学的网上选课模式,自主开发校本课程选课平台,强化和规范了校本课程实施的开设与管理,在我校校本课程的选课走班中进行了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校园网中搭建“校本课程网上选课平台”,为学校开展校本课程提供一个网络支撑平台。“校本课程选课平台”可建立在Windows2000+IIS+ASP+Access的构架上,此架构具有搭建快捷、维护方便、程序设计简单、便于移植等特点,在当前校园网中很有代表性,也足以满足我们开展校本课程的需求。通过对校本课程相关资料和开设涉及到的一系列流程的研究分析后,我们认为校本课程网络平台应包含如下一些栏目:课程网上申报、学生选课、政策文件的公告、通知的、互动栏目(论坛或者留言板等)、课程评价、学习资源、平台帮助等栏目。

四、基于校本课程选课支撑平台的实施与管理

利用校本课程网上选课平台,使校本课程学生选课、组织管理方式等操作起来简单方

便而且实用。学生根据选课人数的限定,自己进行调整,不会出现“一窝蜂”效应,能够保证开课的有序进行。还可以从整体上关注自己的发展。其实施一般需要经过以下环节:成立组织管理机构——教师网上自主申报课程——网上审批——学生网上自主选课——学校统计调整——学生网上二次选课——校本课程活动实施——学分认定。

五、基于校本课程选课支撑平台的评价

校本课程实施的教学效果如何,即校本课程的实施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通过网络平台,也能很好的实现校本课程的评价。学生可以使用帐号登陆网络平台,对所选修的校本课程进行评价,如可以设置一些评价选项供学生选择,可以让学生留言谈感想,学生也可以总体打个分数等。每学期末,学校把开设的所有校本课程的网上评价结果在校园网内公布,这对开课老师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在校本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产生许多新的想法。因此要积极吸收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使校本课程不断改进、完善,以校本课程实施评价为着力点,基于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更有利于形成专家、教师、家长、学生的课改合力,使课程专家、教师、家长、学校和社会都能有机的融合到课程中来,校本课程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聚合体。

六、问题与反思

积极构建适合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把基于网络的校本课程选课平台运用在校本课程实施管理中是我校新课程改革中的特色。基于网上校本课程选课平台的投入实际应用,为我校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提供了保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效的保证了我校校本课程的正常有序开展,成为我校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个亮点。在具体实践中,有几点体会颇深。

其一,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管理上的引导与支持,需要学校各部门的积极配合,才能正常有序地进行。如学校管理上对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充分重视,场地和时间的调配、网络的支持、信息技术老师的支持、班主任的配合等。

其二,校本课程是新生事物,运用校园网,基于网络平台的校本课程的开展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许多老师教育理念需要进一步更新,对使用网络进行相关教育还是十分排斥。

其三,教师使用电脑和网络的应用水平差异较大,部分教师尚不能熟练地输入汉字和进行网络的基本操作。学生也要提高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水平,提高计算机操作的能力。

其四,由于技术的限制,校本课程选课平台开发的不够完善。考虑到网络的安全问题,将校园网与因特网隔离,使平台里交流的范围只能局限于校园内。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魏国栋,吕达等.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刘宝剑.学生选课:高中新课程的关键[N].教育信息报教师周刊,200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