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美容化妆培训学校总结(合集7篇)

时间:2022-09-26 05:29:15
美容化妆培训学校总结

美容化妆培训学校总结第1篇

关键词:工作任务 课程体系 校本教材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各地要结合育人工作实际,开发完善地方课程教材。”“工作任务导向”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法,而是完整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校本教材”是教师根据本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经验而撰写供教学用的资料,主要有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等。校本教材的建设应遵循一定规律,有切实可行的步骤。下面仅以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校本教材开发为例,对适应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的校本教材建设进行阐述。

一、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目标要求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以社会和企业调研为前提,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以该校特点为本位,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对社会和企业的调研为校本教材开发奠定了基础。教师必须要深入到美容院、发廊、婚纱影楼、写真工作室、形象设计工作室进行调研,调查范围要从企业文化到行业规范、从岗位任务到工作流程、从就业现状到行业发展前景等,分别要进行座谈和问卷调查,要从中得出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区别,归纳出行动领域,把行动领域按教育教学规律转化为学习领域,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把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内容。

通过前期调研工作可以确定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面向的区域是发廊、影楼、化妆工作室、人物形象设计室等,确定了为相关行业输送一线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从事美发、化妆、美甲、人物形象设计等岗位工作人员的任务,也明确了该专业是具有综合性、多技能、可持续发展、多渠道就业的,内涵丰富、外延广阔、极具竞争和发展空间的专业。通过企业调研,还可以收集很多教学素材,能够发现学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区别,了解企业迫切需要学生提高营销能力的信息;能够发现学生的技能存在细节重视不够、动手能力不足,不能立即上手操作,学习能力、竞争意识、团队协作需要提高等问题,找到学校教学和企业要求之间的差距。根据调研结果的总体描述,可以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也找到了课程设置的基础和依据,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提高岗位技能、综合素质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构建“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实习就业共担”的“做中学、做中教”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建立健全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

1.通过社会和企业调研总结出专业职业岗位群

美发岗位:美发助理美发技师技术总监老板;

化妆岗位:化妆师助理化妆师技术总监老板;

产品营销岗位:营销员产品;

形象设计岗位:色彩顾问助理私人衣橱顾问助理色彩顾问私人衣橱顾问。

2.通过专业职业岗位群确定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

美发:服务接待洗发、按摩、烫发造型、染发造型、吹风造型、接发、盘束造型、修剪造型、美发产品营销;

化妆:服务接待、日妆、新娘妆、晚宴妆、妆面设计、整体造型、化妆产品营销;美甲:服务接待、自然指甲、护理与修饰、手部护理、人造指甲的制造、装饰指甲的制造、美甲产品的营销;影视化妆:服务接待、动物妆、角色妆、特效妆;形象设计:服务接待、色彩分析、风格分析、饰品设计、TPO搭配造型设计、服装品牌、鉴赏、形象设计产品营销。

3.通过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行动领域

通过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行动领域为:服务接待、美容美发产品营销、修剪造型、吹风造型、烫发造型、染发造型、盘束造型、基础化妆、影楼化妆、舞台表演化妆造型、影视戏剧化妆造型、基础美甲、美甲修饰、人物整体形象设计、人物形象设计效果图绘制等。

4.通过行动领域转化学习领域确定教材和教学内容

充分利用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方式,革新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符合先进性和科学性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培养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原有美容美发基础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美容美发教学体系,使教学观念、教材、师资等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模式相匹配,培养具有较高实际操作技能、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中高级应用型美容美发专门人才。

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可以确定为美容美发服务接待、美容美发产品营销、美发与造型、化妆与造型、影视戏剧化妆造型、美甲、形象设计、人物形象设计效果图绘制等,初步形成“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同时还要紧紧围绕国内时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强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不断对行业进行调研,每年都要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适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同时还可以引进行业的培训教材,如标榜、沙宣、汤尼盖等教材。逐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工作特点及岗位能力,突出行业的服务功能、突出专业技能、突出整体造型艺术表现力,确定以五大模块为主的集“服务性、技能性、艺术性”的“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三、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校本教材开发的保证

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技能指导能力强,是开发校本教材的重要保证,特别是需要建设一支力量雄厚的兼职教师队伍。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上,要积极挖掘行业能工巧匠和高职院的优秀教师资源,可以采取邀请行业名师做定期专题讲座的形式,依托与企业联合办学的优势,聘请企业专家、培训师做兼职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共同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在核心课程建设、完善校本教材的内容,激活校本教材的表述形式等方面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四、产教一体的实训基地是校本教材开发的实践支撑

学校可以建设“内嵌”式的对外经营的美容工作室、美发工作室,开展“产教合一”教学,以学校为主,积极探索企业门店管理、市场运作的运营经验。积极开拓“外联”式的校外实训基地,积极建立密切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实行订单培养、开展工学结合,为顶岗实习提供保障。

要在产教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的想法和思路,培养能够适合美容美发行业的高素质中级美容美体师、美容咨询师、美发师、染烫发师、化妆师、化妆品销售员、形象设计师等专业技能人才。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美容美发化妆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实现和完善“做中学、做中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以工作任务为导向”集服务性、技能性、艺术性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现“做中学、做中教、学中训”的学、教、训的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技能突出、素质全面、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培训模式改革,实现“学分核定、企业评定、行业鉴定”的评价模式改革,为校本教材的开发提供实践支撑。

美容化妆培训学校总结第2篇

摘要:本文阐述了校本教材开发的几个关键步骤:通过调研,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校本教材开发的保证;产教一体的实训基地是校本教材开发的实践支撑。

关键词 :工作任务 课程体系 校本教材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各地要结合育人工作实际,开发完善地方课程教材。”“工作任务导向”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法,而是完整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校本教材”是教师根据本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经验而撰写供教学用的资料,主要有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等。校本教材的建设应遵循一定规律,有切实可行的步骤。下面仅以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校本教材开发为例,对适应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的校本教材建设进行阐述。

一、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目标要求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以社会和企业调研为前提,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以该校特点为本位,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对社会和企业的调研为校本教材开发奠定了基础。教师必须要深入到美容院、发廊、婚纱影楼、写真工作室、形象设计工作室进行调研,调查范围要从企业文化到行业规范、从岗位任务到工作流程、从就业现状到行业发展前景等,分别要进行座谈和问卷调查,要从中得出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区别,归纳出行动领域,把行动领域按教育教学规律转化为学习领域,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把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内容。

通过前期调研工作可以确定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面向的区域是发廊、影楼、化妆工作室、人物形象设计室等,确定了为相关行业输送一线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从事美发、化妆、美甲、人物形象设计等岗位工作人员的任务,也明确了该专业是具有综合性、多技能、可持续发展、多渠道就业的,内涵丰富、外延广阔、极具竞争和发展空间的专业。通过企业调研,还可以收集很多教学素材,能够发现学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区别,了解企业迫切需要学生提高营销能力的信息;能够发现学生的技能存在细节重视不够、动手能力不足,不能立即上手操作,学习能力、竞争意识、团队协作需要提高等问题,找到学校教学和企业要求之间的差距。根据调研结果的总体描述,可以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也找到了课程设置的基础和依据,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提高岗位技能、综合素质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构建“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实习就业共担”的“做中学、做中教”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建立健全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

1.通过社会和企业调研总结出专业职业岗位群

美发岗位:美发助理美发技师技术总监老板;

化妆岗位:化妆师助理化妆师技术总监老板;

产品营销岗位:营销员产品;

形象设计岗位:色彩顾问助理私人衣橱顾问助理色彩顾问私人衣橱顾问。

2.通过专业职业岗位群确定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

美发:服务接待洗发、按摩、烫发造型、染发造型、吹风造型、接发、盘束造型、修剪造型、美发产品营销;

化妆:服务接待、日妆、新娘妆、晚宴妆、妆面设计、整体造型、化妆产品营销;美甲:服务接待、自然指甲、护理与修饰、手部护理、人造指甲的制造、装饰指甲的制造、美甲产品的营销;影视化妆:服务接待、动物妆、角色妆、特效妆;形象设计:服务接待、色彩分析、风格分析、饰品设计、TPO搭配造型设计、服装品牌、鉴赏、形象设计产品营销。

3.通过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行动领域

通过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行动领域为:服务接待、美容美发产品营销、修剪造型、吹风造型、烫发造型、染发造型、盘束造型、基础化妆、影楼化妆、舞台表演化妆造型、影视戏剧化妆造型、基础美甲、美甲修饰、人物整体形象设计、人物形象设计效果图绘制等。

4.通过行动领域转化学习领域确定教材和教学内容

充分利用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方式,革新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符合先进性和科学性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培养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原有美容美发基础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美容美发教学体系,使教学观念、教材、师资等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模式相匹配,培养具有较高实际操作技能、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中高级应用型美容美发专门人才。

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可以确定为美容美发服务接待、美容美发产品营销、美发与造型、化妆与造型、影视戏剧化妆造型、美甲、形象设计、人物形象设计效果图绘制等,初步形成“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同时还要紧紧围绕国内时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强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不断对行业进行调研,每年都要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适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同时还可以引进行业的培训教材,如标榜、沙宣、汤尼盖等教材。逐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工作特点及岗位能力,突出行业的服务功能、突出专业技能、突出整体造型艺术表现力,确定以五大模块为主的集“服务性、技能性、艺术性”的“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三、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校本教材开发的保证

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技能指导能力强,是开发校本教材的重要保证,特别是需要建设一支力量雄厚的兼职教师队伍。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上,要积极挖掘行业能工巧匠和高职院的优秀教师资源,可以采取邀请行业名师做定期专题讲座的形式,依托与企业联合办学的优势,聘请企业专家、培训师做兼职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共同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在核心课程建设、完善校本教材的内容,激活校本教材的表述形式等方面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四、产教一体的实训基地是校本教材开发的实践支撑

学校可以建设“内嵌”式的对外经营的美容工作室、美发工作室,开展“产教合一”教学,以学校为主,积极探索企业门店管理、市场运作的运营经验。积极开拓“外联”式的校外实训基地,积极建立密切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实行订单培养、开展工学结合,为顶岗实习提供保障。

要在产教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的想法和思路,培养能够适合美容美发行业的高素质中级美容美体师、美容咨询师、美发师、染烫发师、化妆师、化妆品销售员、形象设计师等专业技能人才。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美容美发化妆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实现和完善“做中学、做中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以工作任务为导向”集服务性、技能性、艺术性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现“做中学、做中教、学中训”的学、教、训的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技能突出、素质全面、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培训模式改革,实现“学分核定、企业评定、行业鉴定”的评价模式改革,为校本教材的开发提供实践支撑。

美容化妆培训学校总结第3篇

行业大学筹建的客观环境

行业人士分析,筹建中国美容化妆品业行业大学具有必要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不可能有行业的高科技发展。另外,筹建中国美容化妆品业行业大学已具备条件,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的美容行业教育培训在经历了短期培训、中等教育(职高、技校、中专)后,逐步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众多教育培训机构为行业输送了大量人才,更为行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0408号《关于筹建中国美容化妆品业行业大学的提案》中提出,“以行业现有专业学院为基础,在首都北京筹建中国美容化妆品业行业大学。” 据此,将在北京中国驻颜美容学院的基础上进行高等教育层次变更筹建。

美容行业大学,术业有专攻

提及美容化妆品行业大学筹备的规划,北京中国驻颜美容学院院长、中国美容化妆品业行业大学筹备委员会主任张春彦表示:“如果申报下来,美容行业大学肯定是学历教育,目前在国家的学科系列里面没有单独的美容类学科,很多都是合作形式的。”也就是说,筹建中的中国美容化妆品业行业大学与某些高校存在的美容专业的关系,类似于中央美术学院与某些本科学校开设的美术专业之间的关系,美容化妆品行业大学是术业专攻的表现。

各高等院校之前大都在朝着综合类的方向发展,院系、专业都广泛化,这是由之前的生源决定的,学生人数多,所以趋向于综合化、广泛化。而现在学生呈饱和状态了,出生人口和高考人口相当,甚至招生的名额超过了出生的名额,这种情况就很难招到学生,对应的高等教育也需要朝向专一化发展。

素养培育,根治行业难题

目前美容行业绝大多数从业人员学历偏低,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以至于行业在发展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提升从业人员的素养很关键,教育的重点还是要朝素质教育发展。张院长表示,如果中国美容化妆品业行业大学审批下来,也将纳入高考志愿招生计划,不过具体是几年学制还需等待相关部门的审批结果,基础高等教育的一些数学、英语、计算机类的一些基础科目也会有,与社会普通高等院校在就业、证书权威性方面将具有同等地位。对目前已经在职的美容从业人员不适合高考志愿填报的,还将考虑采取网络培训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且中国美容化妆品业行业大学专业设置将向细分化方向发展,涵盖美容领域各个方面,比如美容系列里面可能会有美容管理、美容技术等;化妆品系列涉及化妆品管理、化妆品营销;其他的如奢侈品的管理、SPA等。可以说,在这个学校里能找到企业所需的各种专业人才。“目前很多商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管理方面比较在行;技术类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技术比较在行。而我们设立这个大学的初衷就是要培养行业发展所急需的各种人才以满足市场要求。”

以商养学的教育模式

问及美容化妆品行业大学的特色,张春彦院长提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规模大幅度提高,到2020年,高等教育将达到平衡状态,也就是说人人有(大)学上,但是国家的投资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由全部投资改成部分投资,也就是说,未来的大学将采用斯坦福模式——以商养学。斯坦福大学造就了硅谷,反过来,硅谷又养活了斯坦福大学。北京的中关村与周围高校的互利合作方式,就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楷模。同样,美妆科教园也将为行业培养大量的人才,受益的人才会反哺大学,这将是未来的教育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短期培训与长期教育并存

中国美容行业的营销每天都在变化,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中,每一个美容培训学校的需求几乎都是不一样的,它们都需要一些新的策略、新的模式、新的思路。

西安菁英化妆造型设计学校校长邵劲松表示,“我们作为专业的培训机构,在师资力量、实训场地及学员就业等方面都有很强的优势。社会对毕业的学生需求量非常大,绝对的供不应求。很多学生来学习时就有自己的计划安排,比如自己开店,甚至是已经开店的。”在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的利弊上,他认为,要从学生自身实际考虑,基于他们所掌握的知识,高中毕业、有教育基础的就希望能学个学制的,扎实的基础对未来的职业有好处;初中学历的一般就建议短期培训。总的来说,就是有条件的学员还是倾向于学历教育,目前他们学校也有跟一些学历资质的学校合作。“行业大学的申请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美容化妆品行业大学成立后对短期培训教育学校肯定会有一些影响,毕竟多了竞争对手,但短期培训更注重实用性。从市场状况看,会有短期、长期教育并存的情况,我们也会朝越来越专业的方向发展。”

西安金栗国际美发化妆学校校长栗红强认为,“短期教育培训还是要以学好技术、技能为主,相比于证书,用人单位更关心的是人才技术的好坏。目前教育部还没有专门针对美容的学制,个人认为,美容美发短期培训比较符合国民需求。但就长远发展来说,行业大学的成立有其必要性,而要想把这类大学办好,重在理念、内容,学生能否学到东西。未来3年各类招生会下滑,与适龄人口数量有关,我们也在考虑转型——筹办学院,是目前学校的一个升级。”

《说文解字》里称“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不仅要传递文化,还要满足文化本身延续和更新的要求。不管是将要成立的中国美容化妆品业行业大学还是现存的各类培训学校,都给美容从业人员提供了诸多的学习机会,然而这只是一个学习的平台,知识、技能的掌握更重在自身的领悟及钻研,新的机遇会留给追逐梦想、对未来有准备的人。

美容化妆培训学校总结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美容化妆品行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2-0020-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国高职院校教改课改的重要方向,是职业教育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目前众多高职院校纷纷践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做法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办学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有力举措,是校企优势互补、合作育人,以工学交替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笔者拟从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标准以及人才培养手段等四个方面阐述现阶段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确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定位和规格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内容,是人才培养方案中首先涉及的问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任务就是校企合作确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敲定过程中,企业参与是尤为必要的。校企双方通常以研讨会的方式商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提出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学校综合多个企业的建议后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通过进一步的校企沟通,最后确定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方式来完成的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开发工学结合课程 专业发展首先要落实到课程体系构建中。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载体,要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学生,校企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是主要途径之一。现阶段,高职院校实践得比较多的校企合作开发工学结合课程的方式主要有:职业经理人进课堂、学生依托课程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校企共同开发实训课程、校企共同编写教材等。

校企合作编制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标准是校企合作编制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人才培养的标准首先要落实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之初就需要完成的有关课程主要内容和授课方式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师讲授课程内容的主要依据。教师上课必须要依据课程标准来执行教学。因此,企业参与课程标准的编制是为了让课程更能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和实践性,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内容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校企合作创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主要手段是校企合作创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学校在校内建立仿真性模拟实习基地,购买仿真性模拟实训软件,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邀请合作企业进驻学校,建立“校中厂”模式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校内工学交替地参与多种形式的实训,模拟企业的工作情景,提高岗位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建立多家校外实训基地,方便学生依托课程参观考察企业及完成学生的顶岗实习任务。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校企合作配套支持不到位 高职院校都意识到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的必然途径,都在积极寻求校企合作,而企业也意识到人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双方本着各自的需求结合到一起。学校需要企业支持专业建设,企业需要学校提供优秀人才,相互的合作仅仅止于满足各自的需求,对校企合作需要的硬件设施、设备和软件等的相关配套支持出现资金空缺和管理缺位,严重制约校企合作的力度和深度。

校企合作只停留于合作就业 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就业率,维持高水平的就业率是学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为此,学校积极寻找合适的企业,并与之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就业就是期中的一条。部分企业也非常重视眼前的利益,亟需学校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补充。双方一拍即合,忽视了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和战略意义,忽视了校企合作的长远发展,导致校企合作更多停留于片面的合作就业层面上。

校企合作不能长效持久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大都没有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学校和企业各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协同效应,忽视了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共同收获的重要性。校企之间的合作主要依靠学校和企业某些相关人员的关系而没有上升到学校和企业的发展战略层面上,校企之间缺乏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规划,此种校企合作是难于持久的。

构建校企“双主体”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从人才培养的源头出发,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的“源头”既不是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手段,也不是人才培养的内容,而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就是包含就业数量(即就业率)在内的就业质量。衡量就业质量除了就业率以外还有毕业生年薪、半年或一年离职率、用人单位满意度以及专业对口率等等。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率持续稳定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优化就业岗位,提高就业质量。而就业质量首先涉及的是区域经济中相关产业的选择。哪一产业更能容纳就业,哪一产业是朝阳产业,哪一产业更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哪一产业更能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这是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学生就业岗位优化中首先考虑的问题。为此,高职院校需要经过广泛调研、充分论证去选择朝阳产业以设置和优化相关专业。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

通过校企共赢实现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高职教育实施校企合作已经多年,但如何谋求长效机制却是尚未全面解决的问题。支撑高职院校多年校企合作的动因是“共赢”,但合作企业常常变化。为此,学校在寻求合作企业时,一定要选择那些愿意与学校一同成长、一同发展、一同收获的企业。企业从学校招生开始就参与进来,全程参与生源筛选、教学计划制定、师资选派、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等,最终达成学校为企业输送需要的人才,形成共赢局面,实现校企合作的长效发展。

通过校企双方共建共育, 实现校企合作的“深效”机制 目前,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除了缺乏长效机制以外,还存在着即使长期合作也往往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到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等问题。深度合作不只需要举措,还需要机制才能保障。为此提出建立“深效”机制这一概念,并将建立校企合作的“深效”机制纳入高职院校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中。这个“深”其实就是要真正实现教育部提出的“企业教师占专业教师的一半,生产性实训达到足够的比例,半年的顶岗实习不是提前毕业”等要求。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共同出资、共同出人”,然后是“共同建设、共同育人”,没有长期共同的利益就不会有长效的合作机制,没有必须担当的共同责任也就不会有未来“深效”的合作机制。

校企“双主体”构建美容化妆品

行业人才培养“三双四跟”模式的实践

截至2010年底,全国约有250万家各类美容美发机构,3500余家化妆品生产企业,6000多家美容美发培训机构。中国美容产业格局和规模已经形成包括美容、美发、化妆品、美容器械、教育培训、专业媒体、专业展会、行业学会和市场营销及产品上游原材料生产商等十大领域的综合服务流通产业。美容化妆品行业正在成为继房地产、汽车、电子通讯、旅游之后的第五大消费热点。有专家预言:该行业的总体规模将在不远的将来超越任何产业而成为社会最大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现全国美容从业人员总数约1500万人,其中小学和初中学历的占20%~40%,高中、中专学历的占40%~60%,大专以上的不到20%。该行业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强技能的管理与服务型人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对接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与美容行业知名企业广东华好投资有限公司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原则共同组建了华好学院,在国内高职院校首次开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美容会所管理方向。本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定位为高端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是“身心合一”、“内外兼修”、高素质、强技能且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美容行业管理及服务型人才,并致力于打造校企“双主体”构建“三双四跟”的人才培养模式。

确立适应产业升级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美容化妆品行业年发展速度平均在35%以上,在各行业中保持了最高增长率,但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却相对低下。为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端技能型人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或能运用美容养生方面的高端技术;或能成为管理美容师、美容店的店长;或能服务于美容养生方面的高端顾客;或能就职于美容化妆品行业中的高端企业。美容会所管理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不只是对外在身体的美化,而是要“内外兼修、身心合一”;不只是美化别人,更要从美化自己做起;不只是要管理好自己,还要有能力带好一个团队。这就是本专业与培训机构以及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别。本专业不只是培养外在的技能,还要培养内在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不只是培养一个熟练的操作者,还要培养能带领操作人员共同发展的管理者。人才培养目标如图1。连锁经营管理(美容会所管理方向)专业培养适应美容化妆品行业等领域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美容、保健、养生、营养及会所管理等相关美容服务知识及技能,具有美容师管理、顾客管理、销售管理、美容化妆品养生项目组合及运用、财务管理等美容会所经营管理能力,具备“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确定专业就业岗位及各岗位能力素质要求 专业设立初期通过与合作企业华好集团的深入沟通,确立了美容会所管理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定位为美容会所店长,既掌握美容服务实操技能又具备美容店管理能力的管理服务型人才。通过实地走访广东省美容化妆行业协会、行业相关企业资深精英,开展美容会所人才需求调研,最终确定美容会所管理专业方向的就业岗位及各岗位能力素质要求。(1)美容会所店长。岗位能力素质要求:掌握美容、保健、养生、营养及会所管理等相关美容服务及会所管理知识及技能。具体如下页表1所示。(2)美容化妆品企业总部基础管理岗位。具备美容化妆品企业总部基础管理岗位能力,如一定的市场营销能力、一定的物品管理能力、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一定的物流管理能力等。(3)美容美体师。具备美容业务实操能力及美体业务实操能力,如基本的皮肤诊断与护理及美体保健的能力、中医美容基础的认知能力、亚健康预防与调理的能力、顾客服务能力及产品使用指导能力等。(4)美容会所自主创业。树立现代企业战略思想与理念,掌握创业管理基础知识,能对企业营运的经济业务进行基本的核算,以信息为中心,对人、财、物、设备、方法、信息等企业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与管理;能通过采用先进的电子商务模式实现不用谋面的各种美容化妆品企业商贸活动。

构建校企“双主体”互动式“三双四跟”的人才培养模式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华好集团共建华好学院的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学校出地、企业出钱共建“校中厂”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共派管理层和全职专任教师负责华好学院的建设、运营和学生的共同培育。学校提供该学院学生50%的学费,保障华好学院的日常运营,企业提供所派驻人员的全部薪资及学生奖助学金来支持华好学院的良性运转。美容会所管理专业方向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岗位的要求,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美容化妆品行业高端技能型人才。“高素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职业发展能力;“强技能”是为了让学生在美容化妆品行业中拥有管理及服务能力的一技之长。本专业构建了“三双四跟”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三双”是指学生、教师和领导这三个主体都有双重含义。学生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教师有双重角色,既是学校的教师,又是企业的美容师或管理顾问;领导有双重责任,既是企业总裁,又是学院院长。“四跟”是指“专业跟着行业企业走、课程跟着服务管理走、教学跟着岗位标准走、教材跟着项目任务走”。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方位地内植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也就是说,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构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课程标准制定、专业教材编写、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过程的实施与运作等方面深入细化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保证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服务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职业教育与企业是两个不可分割、彼此促进、共同进步的共同体,“双主体”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可创设良好的职业教育环境,使企业和学校在这个环境中相互接触、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共同作用,从而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艳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2(1).

[2]黄少容.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9).

[3]于强.校企双主体是我国职教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现代职教校企合作法规体系的构建[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7).

[4]申晓伟,罗华.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的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12).

[5]李进军,李佳圣.基于校企“双主体”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6]向智林.基于“双能力”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1).

美容化妆培训学校总结第5篇

关键词:化妆课;教改;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152-03

我校人文系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从2005年开始招生,发展至今已经有7届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得到的评价非常好。学生们除了在一些婚纱设计影楼里面充当形象顾问,也有些优秀学生在积累经验之后自己开始创业。在学校培养人才的授课时段里面,学生学习的专业技能课程有一门《人物时尚化妆》,这门课程也是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的化妆造型职业能力,强调在实际工作任务驱动下,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在实验室环境下开展实践性课程教学,彰显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特色,运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实施中突出设计创意与技能体现并重,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坚持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和思考,本文积累的就是一些效果较好的做法和日后专业发展方向的思考。

一、课程概况

《人物时尚化妆》旨在培养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的化妆造型职业能力,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化妆师素养、国际国内著名化妆品的认知、专业彩妆产品的使用方式、化妆工具的维护保养、基础美学、讲解护肤基础知识、化妆步骤解析及要领(粉底、眉毛、眼影、睫毛、腮红、唇部),涉及到新娘妆、晚宴妆、创意妆、舞台妆等不同妆型领域,强调在实际工作任务驱动下,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在实验室环境下开展实践性课程教学,彰显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特色,运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实施中突出设计创意与技能体现并重,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

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形成完善的综合职业能力教学体系。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类型的化妆设计方法和技巧,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妆面的特点,根据主题运用矫正化妆技术,达到人物对象造型的改变。

通过课程的学习,开拓学生的艺术设计视野,开发学生的艺术思维,提升学生的艺术设计理念。通过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进行化妆设计相关社会实践和工作打下基础,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

二、课程教学改革总体思路及预期目标

1.总体思路。内容与国际接轨,汇聚全球形象设计资讯,结合历年课程改革经验,融合多年来授课课程精华,内容丰富,全面升级。对现代人物形象设计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剖析,使学生能够独立创造性地完成人物形象时尚化妆设计。课程设置突出实用性、应用性、创意设计能力。在校企合作引进的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专业化、全方位、多视觉、国际化的综合训练。

比如,我们外聘的教师谢阿忠老师最擅长的是发型设计,那么在他提供的具体环境下,人物已经设计好的发型基础上,我们安排学生进行实际化妆训练,那么学生要分析这个人物化妆的目的是出席宴会还是会议上作为专家发言,再或者是否是参加朋友聚会,根据这样分析的结果学生进行实际化妆练习,教师在旁做辅助指导,这样学生就慢慢地可以将人物妆容与现实结合起来进行个人特色的突出设计,效果很好。再有,我们学校引进的昊坤工作室是一个化妆学校开设的面对社会进行人物形象设计造型的设计师工作室,他们承接的业务有古装造型设计、人物时尚写真造型设计、影视演员的化妆设计、新娘摄影造型设计等,这样的实际业务是我们在校学生欠缺的,所以将这个化妆学校和工作室的设计师、指导教师请入我校联袂承接一些晚会、联欢会的表演秀活动等,让我们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潜移默化,很多学生的化妆专业技能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2.预期目标。《人物时尚化妆》课程针对时尚现代人物形象设计全方位人才,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化妆造型、色彩、礼仪、色彩诊断及款型搭配、美学、美甲、时装画技法、时尚饰品DIY、时尚生活妆容、影楼造型、明星妆容、T台模特造型、时尚平面广告化妆造型、时尚创意妆、概念彩妆、视觉彩妆、平面彩妆、时尚彩绘等化妆造型。

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人物时尚化妆》课程通过改革和创新,探索出主题模拟等形式,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对学生进行专业化、全方位、多视角的综合训练,探索科学的适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影楼人物形象设计和时尚人物化妆造型设计等工作,这也一直是我们专业教师努力多年的目标。在我们这几届的毕业生里面,不乏优秀的创业人才,有做网上设计造型服务的,有开设网店、微店的,有几个学生做的个人摄影造型中心在当地还小有名气。我们在探索中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学校和教师的力量做引导,培养出更多的可以独立创业的时尚产业人才,这也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们努力探索的目标。

第一,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探索科学的个性化培养方式。我们以往所采用的传统教育体制一直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但是套用在形象设计此种日新月异的教学过程中将会严重束缚创新人才的成长,无法使学生独立思考,更无法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也无法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因此,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潜能、主动性、创造性,形成鲜明的个性,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体现个性化培养、创造人才培养的教育思想已经是大势所趋。针对目前这种状况,我们采取了以下几个改革办法:

(1)不断更新和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在课堂上注入新鲜的、时尚的元素。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学校的晚会、各系部的各类文艺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3)改革实践教学运行方式,教学做一体化,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创新。

(4)在毕业设计和走秀中训练学生的整体造型能力和化妆技术的全面提升。

第二,与其他相关课程形成立体化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物时尚化妆》主讲教师王秉清,助讲教师闫杰和王伟分别开设有《色彩诊断》以及《服饰设计》课程,而这两门课程对《人物时尚化妆》来说至关重要。正因为如此,我们三位老师才经常在一起想主题使得这三门课程融会贯通,形成立体化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会体会到化妆妆面的设计一定要与人物自身色彩相统一,同时还要和服饰造型设计相和谐,这才可能形成一个成功的、浑然天成的妆面。这样的教学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第三,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在行业内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多年来我们先后与希贵化妆学校、上海誉兴集团、香港黛颐兰质国际集团、郑州格玛化妆学校等企业和设计师工作室合作,除了开拓一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适合的校企合作模式,还引进这些企业的讲师到校内授课,直接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尽力与社会需求接轨,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企业认可。同时,寻找合适机会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化妆技能大赛,全国性的、河南省级的化妆造型设计比赛,我们专业参赛学生都拿回了很好的名次,在行业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第四,积极开创校内竞争机制,使学生化妆技能直接服务于校内各种晚会和艺术节。在校内我们广为宣传,积极开创校内竞争机制,每年度结合课程授课情况开展化妆单项技能大赛,同时还使学生多为学校开展的各种晚会和艺术节的参演师生嘉宾提供化妆服务,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比如每年度人文系的秘书文化艺术节、学校的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艺术汇演、一二九合唱比赛等,我们专业的学生们都积极参与其中,很好地锻炼了其化妆造型能力。

三、课程考核体系改革方案

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出勤、实训态度、单项技能掌握熟练程度等)占50%,期末考试(主要考核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占50%。单项技能考核突出主题。每年度选择适宜的主题进行,学生可以根据主题进行妆面的设计,比如2014年度考核的主题是“蝶变”,那么学生就要结合自己要设计妆容的模特的特点、蝶变的主题、人物的服装造型设计去综合考虑妆容设计,这样的考核方式特别能考出学生化妆技能的实力。计划今后的考核改革为:

1.引进化妆学校的教师一起来进行考试的设计和考评。比如可以在教学环节设计中,每个内容结束的时候提前邀请行业内的时尚造型化妆师和化妆学校的老师们都来校内参加这一环节的考试设计和考评,使学生提前融入并适应到竞争激烈的社会考评机制里面。关于这一点我们专业教师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制度与授课计划紧密结合,二年级学生们绝大部分已经拿到了高级化妆师资格证书。

2.将更多相关的课程纳入到化妆技能的考核中,立体化考评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比如《发型设计》课程,就可以纳入到化妆技能的考核中。我们都知道模特造型、服装、妆容要和谐统一才好看,才有美感,而发型在造型里面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比如生活淡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背景、不同生活阅历的女性在发型选择上不尽相同,而妆容设计一定要与发型相得益彰才能显示出学生的真实化妆水平。所以本专业很多课程是可以搭建起一个立体化考评的平台。

3.计划在完善网络课程的同时,在网上提供化妆设计软件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于这点还只是有一个初步想法,以后会在完善网络课程内容的同时,考虑设计有趣、好玩又成本造价低廉便宜的网络化妆游戏免费对于学生开放,但是这还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的支撑,还需要在网络上形成很好的及时互动才能带动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学的习兴趣。

四、小结:今后专业思考的发展方向

总而言之,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校企合作等模式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目前专业发展方向非常明确,但是日后我们计划对于《人物时尚化妆》这门专业核心课程要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要在讲授化妆技巧的同时,使学生的色彩诊断能力与服饰造型设计能力同步得到提升,真正促进学生的审美判断力,使化妆类课程授课过程中,学生们设计、实际操作出来的人物妆面设计更富有美感、更统一、更和谐。

美容化妆培训学校总结第6篇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 1483)

摘要:校企“双主体”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发展方向,现阶段高职院校实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高职教育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如何持续发展是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难题。本文就这一问题,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华好学院美容会所管理专业方向为例,探讨适合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美容化妆品行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2-0020-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国高职院校教改课改的重要方向,是职业教育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目前众多高职院校纷纷践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做法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办学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有力举措,是校企优势互补、合作育人,以工学交替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笔者拟从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标准以及人才培养手段等四个方面阐述现阶段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确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定位和规格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内容,是人才培养方案中首先涉及的问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任务就是校企合作确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敲定过程中,企业参与是尤为必要的。校企双方通常以研讨会的方式商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提出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学校综合多个企业的建议后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通过进一步的校企沟通,最后确定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方式来完成的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开发工学结合课程专业发展首先要落实到课程体系构建中。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载体,要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学生,校企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是主要途径之一。现阶段,高职院校实践得比较多的校企合作开发工学结合课程的方式主要有:职业经理人进课堂、学生依托课程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校企共同开发实训课程、校企共同编写教材等。

校企合作编制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标准是校企合作编制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人才培养的标准首先要落实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之初就需要完成的有关课程主要内容和授课方式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师讲授课程内容的主要依据。教师上课必须要依据课程标准来执行教学。因此,企业参与课程标准的编制是为了让课程更能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和实践性,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内容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校企合作创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主要手段是校企合作创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学校在校内建立仿真性模拟实习基地,购买仿真性模拟实训软件,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邀请合作企业进驻学校,建立“校中厂”模式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校内工学交替地参与多种形式的实训,模拟企业的工作情景,提高岗位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建立多家校外实训基地,方便学生依托课程参观考察企业及完成学生的顶岗实习任务。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校企合作配套支持不到位高职院校都意识到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的必然途径.都在积极寻求校企合作,而企业也意识到人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双方本着各自的需求结合到一起。学校需要企业支持专业建设,企业需要学校提供优秀人才,相互的合作仅仅止于满足各自的需求,对校企合作需要的硬件设施、设备和软件等的相关配套支持出现资金空缺和管理缺位,严重制约校企合作的力度和深度。

校企合作只停留于合作就业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就业率,维持高水平的就业率是学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为此,学校积极寻找合适的企业,并与之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就业就是期中的一条。部分企业也非常重视眼前的利益,亟需学校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补充。双方一拍即合,忽视了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和战略意义,忽视了校企合作的长远发展,导致校企合作更多停留于片面的合作就业层面上。

校企合作不能长效持久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大都没有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学校和企业各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协同效应,忽视了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共同收获的重要性。校企之间的合作主要依靠学校和企业某些相关人员的关系而没有上升到学校和企业的发展战略层面上,校企之间缺乏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规划,此种校企合作是难于持久的。

构建校企“双主体”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以人才培养的源头出发.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的“源头”既不是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手段,也不是人才培养的内容,而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就是包含就业数量(即就业率)在内的就业质量。衡量就业质量除了就业率以外还有毕业生年薪、半年或一年离职率、用人单位满意度以及专业对口率等等。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率持续稳定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优化就业岗位,提高就业质量。而就业质量首先涉及的是区域经济中相关产业的选择。哪一产业更能容纳就业,哪一产业是朝阳产业,哪一产业更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哪一产业更能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这是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学生就业岗位优化中首先考虑的问题。为此,高职院校需要经过广泛调研、充分论证去选择朝阳产业以设置和优化相关专业。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

通过校企共赢实现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高职教育实施校企合作已经多年,但如何谋求长效机制却是尚未全面解决的问题。支撑高职院校多年校企合作的动因是“共赢”,但合作企业常常变化。为此,学校在寻求合作企业时,一定要选择那些愿意与学校一同成长、一同发展、一同收获的企业。企业从学校招生开始就参与进来,全程参与生源筛选、教学计划制定、师资选派、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等,最终达成学校为企业输送需要的人才,形成共赢局面,实现校企合作的长效发展。

通过校企双方共建共育,实现校企合作的“深效”机制 目前,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除了缺乏长效机制以外,还存在着即使长期合作也往往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到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等问题。深度合作不只需要举措,还需要机制才能保障。为此提出建立“深效”机制这一概念,并将建立校企合作的“深效”机制纳入高职院校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中。这个“深”其实就是要真正实现教育部提出的“企业教师占专业教师的一半,生产性实训达到足够的比例,半年的顶岗实习不是提前毕业”等要求。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共同出资、共同出入”,然后是“共同建设、共同育人”,没有长期共同的利益就不会有长效的合作机制,没有必须担当的共同责任也就不会有未来“深效”的合作机制。

校企“双主体”构建美容化妆品

行业人才培养“三双四跟”模式的实践

截至2010年底,全国约有250万家各类美容美发机构,3500余家化妆品生产企业,6000多家美容美发培训机构。中国美容产业格局和规模已经形成包括美容、美发、化妆品、美容器械、教育培训、专业媒体、专业展会、行业学会和市场营销及产品上游原材料生产商等十大领域的综合服务流通产业。美容化妆品行业正在成为继房地产、汽车、电子通讯、旅游之后的第五大消费热点。有专家预言:该行业的总体规模将在不远的将来超越任何产业而成为社会最大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现全国美容从业人员总数约1500万人,其中小学和初中学历的占20%—40%,高中、中专学历的占40%~60%.大专以上的不到20%。该行业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强技能的管理与服务型人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对接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与美容行业知名企业广东华好投资有限公司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原则共同组建了华好学院,在国内高职院校首次开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美容会所管理方向。本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定位为高端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是“身心合一”、“内外兼修”、高素质、强技能且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美容行业管理及服务型人才,并致力于打造校企“双主体”构建“三双四跟”的人才培养模式。

确立适应产业升级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美容化妆品行业年发展速度平均在35%以上,在各行业中保持了最高增长率,但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却相对低下。为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端技能型人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或能运用美容养生方面的高端技术:或能成为管理美容师、美容店的店长:或能服务于美容养生方面的高端顾客:或能就职于美容化妆品行业中的高端企业。美容会所管理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不只是对外在身体的美化,而是要“内外兼修、身心合一”:不只是美化别人,更要从美化自己做起:不只是要管理好自己,还要有能力带好一个团队。这就是本专业与培训机构以及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别。本专业不只是培养外在的技能,还要培养内在的素质,促进入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不只是培养一个熟练的操作者,还要培养能带领操作人员共同发展的管理者。人才培养目标如图1。连锁经营管理(美容会所管理方向)专业培养适应美容化妆品行业等领域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美容、保健、养生、营养及会所管理等相关美容服务知识及技能,具有美容师管理、顾客管理、销售管理、美容化妆品养生项目组合及运用、财务管理等美容会所经营管理能力,具备“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确定专业就业岗位及各岗位能力素质要求专业设立初期通过与合作企业华好集团的深入沟通,确立了美容会所管理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定位为美容会所店长,既掌握美容服务实操技能又具备美容店管理能力的管理服务型人才。通过实地走访广东省美容化妆行业协会、行业相关企业资深精英,开展美容会所人才需求调研,最终确定美容会所管理专业方向的就业岗位及各岗位能力素质要求。(1)美容会所店长。岗位能力素质要求:掌握美容、保健、养生、营养及会所管理等相关美容服务及会所管理知识及技能。具体如下页表1所示。(2)美容化妆品企业总部基础管理岗位。具备美容化妆品企业总部基础管理岗位能力,如一定的市场营销能力、一定的物品管理能力、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一定的物流管理能力等。(3)美容美体师。具备美容业务实操能力及美体业务实操能力,如基本的皮肤诊断与护理及美体保健的能力、中医美容基础的认知能力、亚健康预防与调理的能力、顾客服务能力及产品使用指导能力等。(4)美容会所自主创业。树立现代企业战略思想与理念,掌握创业管理基础知识,能对企业营运的经济业务进行基本的核算,以信息为中心,对人、财、物、设备、方法、信息等企业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与管理:能通过采用先进的电子商务模式实现不用谋面的各种美容化妆品企业商贸活动。

构建校企“双主体”互动式“三双四跟”的人才培养模式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华好集团共建华好学院的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学校出地、企业出钱共建“校中厂”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共派管理层和全职专任教师负责华好学院的建设、运营和学生的共同培育。学校提供该学院学生50%的学费,保障华好学院的日常运营,企业提供所派驻人员的全部薪资及学生奖助学金来支持华好学院的良性运转。美容会所管理专业方向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岗位的要求,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美容化妆品行业高端技能型人才。“高素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职业发展能力:“强技能”是为了让学生在美容化妆品行业中拥有管理及服务能力的一技之长。本专业构建了“三双四跟”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三双”是指学生、教师和领导这三个主体都有双重含义。学生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教师有双重角色,既是学校的教师,又是企业的美容师或管理顾问:领导有双重责任,既是企业总裁,又是学院院长。“四跟”是指“专业跟着行业企业走、课程跟着服务管理走、教学跟着岗位标准走、教材跟着项目任务走”。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方位地内植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也就是说,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构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课程标准制定、专业教材编写、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过程的实施与运作等方面深入细化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保证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服务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美容化妆培训学校总结第7篇

在采访中,金地学院的人事行政副总邵劲松告诉记者,陕西金地美容美发培训学院发展至今已经有19个年头了,之前一直致力于基础美容培训,在西北地区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也为行业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技术人才。但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如今的一校无论从规模还是课程设置上都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金地二校就是在这样的市场需求下应运而生的。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软件配套上来看,金地二校都堪称“五星级”的培训学院:写字楼式的现代化教学大楼,“投影仪+写字板”式的复合教学模式,地热供暖,24小时热水供应,这种五星级酒店式的学习环境,在全国的美容培训院校里也是屈指可数的。

三大特色引领市场

创新:传统的美容美发教育更多地专注于培养专业的美容师或者美发师,缺少综合性的高技能培训体系,而金地二校强调从综合素质方面来培养学员的审美和艺术气息,使其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学习美容美发技能。同时,金地二校在专业设置上也体现了多样化和互动性,将很多存在潜在联系的专业结合起来授课。尤为突出的是,二校特别设置有数码摄影、瑜伽、茶艺等艺术类课程,学员们可以通过选修此类课程在审美能力方面获得更大的提升。

前沿:从区域上来讲,西北地区的美容技术相对落后于广东、北京等前沿地区,所以金地二校更注重和一些业内大型美容美发机构合作,以期能给学员带来更多的新资讯和新理念。今年,金地二校还会和香港知库水疗SPA集团合作,将东南亚地区最先进的水疗SPA概念带给更多西北地区的学员。另外,作为威娜西北地区总商,金地将邀请威娜公司一些顶级美发技术老师为学员授课,相信这些来自行业高端精英的授课一定会给在金地二校进修的学员带来更多理念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